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1:57:58

点击下载

作者:陈少华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

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试读:

序言

以下这组数据是从帕梅拉·迈耶(Pamela Meyer)的《别对我说谎》中摘录下来的:

*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会遭受将近200次的欺骗。

*1/3的简历中存在着虚假信息。

*1/5的员工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过说谎行为。

* 超过3/4的谎言并没有被人们发现。

* 每年由于欺骗导致的财产损失高达9940亿美元。

如果生活中真的存在如此多的谎言和欺骗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了解一个人?如何去相信别人?又该如何让别人相信我们?难怪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信任危机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旦缺失,冲突也就随之增多。的确,认识一个人很难,认准一个人更难,谁都不会嫌弃朋友多,但谁都更希望能交上真朋友。认识和认准一个人未必会给你带来多少好处,但一定会让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你将自己的薪水借给了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如果你将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招进了自己的公司,如果你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那么你失去的不只是钱财和利润,甚至还包括自己一生的幸福。这一切都是基于准确了解一个人,判断一个人。在了解和判断人的过程中,谎言和真实其实只有一墙之隔,尽管我们能够想方设法识别各种谎言,但似乎总是难以接近那个真实。《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为你提供了接近真实的途径。

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了解和判断大都通过心理测量的途径,这种方法为揭示人(格)及个体差异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便如此,现实中我们在了解和判断人的时候,仍然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人太过复杂和富于变化。一直以为我们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是看过《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之后才发现,我们在某些方面并不了解自己,正如我们不了解身边的人那样。大千世界,人们每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有些人可能会与我们相伴到老,有些人我们也许只能见上一次,我们希望对前者了解更多、更真,但很多时候又事与愿违。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老师不了解学生的人格,夫妻不了解彼此的情感,老板不了解员工的能力,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说到底,心理学脱离了生活。事实上,有些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比学过心理学的人更懂“心理”,他们似乎更能解读别人的“心思”。心理学应该借鉴其中的合理做法,将科学研究与直觉经验相结合,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研究具有开创性。只要看一下你的卧室就知道你是否是个开放的人,只要浏览一下你的个人网站就知道你是否具有严谨性,只要翻阅一下你收藏的CD就知道你是否是个重感情的人……这些既是了解人的线索,也是《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的信息源。

近年来,心理学不断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与脑神经科学的结合日益紧密,传统的主流研究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ERP(事件相关电位)、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甚至是基因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心理和行为的脑机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又偏离了心理学的轨道。人是多样化的,对人的研究也应该是“百花齐放”式的。有些领域可以去探讨脑机制,有些领域则必须回归现实,人格判断研究就是如此。对人的了解和判断不一定要深入到脑机制这样的层面,只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适应、提升幸福感就够了。准确地说,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中,像人格判断和对人知觉一类的研究领域,我们更需要一些“草根式”的研究,以便用于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中充满了这类研究。《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不一定会让你成为人格判断专家,但它一定能帮你提升对人了解和判断的档次与层次。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许多研究的介绍都是立足于在实践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对于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对人了解和判断不是心理学的专利,但人们更加信任心理学的研究。该书自始至终围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人格判断的准确性问题。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你的外貌特征和握手方式,你公开的言论和私下的秘密,你抬高自己和贬低他人,你为何有(或没有)自知之明,等等,都是《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的内容。这是一本很权威的书,书后所附的大量参考文献是权威性的最好诠释。书中引用的每个研究结果和结论几乎都出自权威杂志的第一手资料,这一点难能可贵。这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当国内一些学者忙于心理的脑神经机制研究时,应该想到心理学还有更广泛的领域和多元化的方法,《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在心理学应用研究方面无疑有启发价值。

人格判断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能力,准确的人格判断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真正要做到判断准确并不容易。我们身处一个富于变化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容易导致浮躁的心态,以至于我们不能静心“阅读”自己和身边的人,这便又加剧我们的浮躁和不安。当你冥思自我反省时,当你抛开名利看待他人时,你一定能看得更真、更准。郑雪2013年夏于广州番禺山语轩

人们相互之间其实并不真的了解

就在母亲去世后的第10个年头,父亲选择了自杀。父亲离去已有20多年,除去丧父之痛,有一件事我至今仍然想不通:父亲为什么会走上这一绝路?母亲病故后,父亲好不容易将几个小孩拉扯大,不想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没有谁知道原因。在乡民们的眼里,父亲是个热情好客、吃苦能干、为人爽快而又大方的人;而在孩子们的眼里,父亲是个脾气急躁、专制严厉、苦干蛮干的人。我一直在问自己,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对旁人如此友善而对自己的小孩却这般苛刻?如今想来,突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父亲,正如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那样。在当时的农村,在父亲的眼里,也许没有什么事情比谋生更重要,把孩子养大就是天大的事情,他的觉悟还没能高到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的境界。一直以为,只有家人和亲人之间才会更加熟悉和了解彼此,现在看来,人们相互之间其实并不是真的了解,即便是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之间也是如此,至少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了解。

父亲的离去给家人带来伤痛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如何真实了解和准确判断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家人、亲戚、伴侣、恋人、知己、朋友、同学、同事、领导、下属还有身边的陌生人,他们组成了我们的人际世界,对他们的了解和判断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古人云:“尽人事,知天命。”尽管对人的了解和判断其作用不至于大到预测一个人的命运,但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你的家庭是否和睦?你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你决定娶谁或嫁谁?你决定聘谁或雇谁?你会将谁当成亲密朋友?谁又只能做一般朋友?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和托付?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不与对人的了解和判断有关。近年来,小到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主雇之间、医患之间、干群之间、同事之间,大到组织之间、企业之间、集团之间、政党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种族之间,误解不断,冲突频发,足以证明人们相互之间其实并没有真的了解。

仔细想想: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去了解他人的?他人又是怎样判断你的?你们彼此都了解到了什么?这些了解到的信息可靠吗?据此作出的判断准确吗?在我们这个星球,人类是最善于伪装的动物,在自我保护动机的驱使和高科技的辅助下,人类的伪装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之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和利害关系,人际判断的准确性似乎越发遥不可及。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至三成的被调查者信任陌生人。社会的不信任源于相互之间的不了解,这种不了解甚至误解会导致社会冲突的增加和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心态蓝皮书》是对“人们相互之间并不真的了解”这一事实的最好诠释,它提醒我们要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如我们需要身边每一个人的关注一样,否则我们的心灵都将陷入孤独和惶恐之中。

尽管多数时候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不一定真实,判断不一定准确,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吉尔和斯旺(Gill & Swann, 2004)的研究表明,人们之间只要能够获得实用准确性(pragmatic accuracy)就够了,这种准确性使得人们相互之间能够达成各自的人际关系目标。恋爱中的情侣对于彼此与恋爱相关的个人品性比较了解,而对与恋爱不太相关的品性不够了解;一个老师对与学生学业有关的品质会了解得比较准确,而对与学业无关的品质未必了解。我从不相信所谓的“读心术”,但我的确承认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擅长解读他人的内心。范德(Funder, 2012)指出,只有当判断目标表现出了与特质相关的行为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对判断者是可用的,以及判断者能够觉察到这一信息并正确利用这一信息时,对人的了解和判断才有可能准确。如此看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线索不多、情境受限、目标模糊、时间仓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其实人们之间并非所有的了解都不真实,我们能够一眼看出一个人的衣着、打扮、长相和表情,并据此作出快速判断,这种根据第一印象作出的判断其准确性甚至高达60%。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一个人身上那些相对客观的情况,如职业、地位、收入、兴趣及其人际关系等,但是对于那些比较稳定、持久、一致、内在的特征——人格特征,却不太容易了解。正是这些不太容易了解的方面激发了心理学家的兴趣。长期以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非常关注人格判断及人际知觉的准确性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很多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组织、教育、临床、司法等各个领域。作为一名新手,我有幸目睹了该领域研究最鼎盛的时期。2010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斯明·瓦兹(Si-mine Vazire)博士一篇名为“谁了解一个人?自我—他人知识不对称模型”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看完之后不禁感慨:其实我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他人对我们的了解是不对称的,有些方面我们比他人更了解(如我们的情感),而另一些方面他人比我们更了解(如我们的智力)。从此,我便迷恋上了“人格判断”。致力于人格研究有十余载,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接地气的研究领域,希望人格研究不要过于理论化,希望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解决实践问题,幸运的是10年后,我自认为找到了这样一个研究领域——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问题。

老实说,我对人格判断领域的了解非常有限,有些方面还只是一知半解。从20世纪初到现在,人格判断领域从来不缺大师,从奥尔波特(Allport)到麦克亚当姆斯(McAdams),从克伦巴赫(Cronbach)到范德,从肯尼(Kenny)到高斯林(Gosling)和瓦兹(Vazire),他们要么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要么是多产者和集大成者。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卫·范德博士早在1999年就出版了《人格判断:人际知觉的现实主义方法》,该书主要围绕作者1995年提出的人格判断的“现实准确性模型”(RAM)来展开论述,荟萃了作者在人格判断领域近30年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广度和深度至今无人能及。我无意将自己和这些前辈们相比,只是有感于这十多年来人格判断研究领域发展太快,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社会应用越来越广泛,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为对范德博士《人格判断:人际知觉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后续版,这就是您所看到的这本《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之所以称之为“多维的视角”,是因为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问题,这些角度包括自我与他人知觉的不对称、人际交往和关系质量、特质的属性与特性、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信息的来源和类型、判断者的个体差异、元知觉及其准确性以及社会实践中的人格判断。全书共分九章,其内容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章是关于对人判断的理论思考。对人的了解和判断进行研究,不是心理学家的专利。几千年前,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在研究人性的判断问题,此后,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都与人的判断问题结缘。本章概述了从对人的判断到人格判断研究的发展脉络,重点论述了人格心理学领域人格判断问题的来源、人格分析的三种层面(人类本性、个体和群体差异、个体独特性)以及人格判断的三种水平(特质水平、个体关注水平和身份水平)。

第二章介绍了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的一般问题。如果人格真的存在的话,那就一定存在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问题,但是谁的判断准确呢?谁又能接近那个真实的人格呢?准确性有标准吗?判断间的一致性能够等同于准确性吗?根据现实准确性模型,要作出准确的人格判断,个体要经历相关性、可用性、察觉性以及利用性四个阶段,其中,判断者的个体差异、特质特性、判断目标的可判断性以及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该模型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并最终决定准确性的获得。

第三章从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人格判断准确性的不对称问题。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同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知识有别于他人知识,这种差异导致了判断的不对称。当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不一致性时,谁的判断更准确呢?我们为何在某些方面不了解自己?他人为何在另一些方面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判断的不对称?我们能够缩小这种判断准确性的差异吗?这种差异对我们有何启示意义?

第四章论述了特质的属性和特性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作为联结判断者与判断目标之间的纽带,特质特性似乎是一个影响准确性的客观因素。从特质本身分析,有些特质比其他特质更容易判断,如可观察性高的特质;有些特质容易产生判断偏差,如可评估性高的特质;有些特质则容易导致判断间的不一致性,如比较模糊的特质。不仅如此,特质特性还与判断者对目标的熟悉度等主观因素交互作用于准确性。

第五章从判断者与判断目标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相对于他人,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这种准确性取决于关系的亲密度或熟悉度(ac-quaintance)。一般认为,熟人的判断比陌生人的判断更准确,亲密朋友的判断比一般朋友的判断更准确,这是因为前者往往比后者掌握的信息数量更多。但是,并非信息越多越准确,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质量。在人际交往中,私密信息比公开信息更有可能揭示真实的人格,人们在弱情境下比在强情境下更有可能真实地表现。

第六章阐述了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与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关系。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基于对方的身体面貌、衣着打扮、面部表情及姿态语言,这些外部特征会左右我们随后的判断。除了行为观察或面对面交谈外,现实生活中人们还会利用行为痕迹线索进行人格判断,这些痕迹常见于卧室、办公室及其居住地。互联网是人格判断的另一重要信息来源,网络聊天、个人网页、QQ空间、电子邮件以及微博有助于我们作出准确的人格判断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所揭示的人格有分别吗?

第七章探讨了判断者的个体差异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谁是最准确的判断者?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准确地知觉他人?围绕这一问题,研究者从性别、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情绪智力以及社会适应等个体差异的角度作出了解释。男性还是女性更擅长人格判断?聪明人作出的人格判断就一定准确吗?在人格判断中,IQ和EQ的作用一样吗?准确的判断者有共同的人格特质吗?适应良好还是适应不良的个体更能准确地洞察他人?

第八章介绍了元知觉与元准确性及其相关研究。在人际知觉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大量与自我有关的知识,即人格的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而且还需要知道身边其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这种关于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信念被称为元知觉(meta-perception)。人们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他人对他们的看法被称为元准确性(meta-accuracy)。元知觉真的存在问题吗?元准确性准确吗?关于自己的人格,人们能够洞察元知觉与他人知觉的分别吗?自恋的人知道他人的消极看法不同于自己的积极看法吗?

第九章回顾总结了人格判断及其准确性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机遇和期望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在学校情境下,由于关系的不对等以及情境中规则的限制,师生双方对彼此判断的准确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从人才招聘到绩效考核,管理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格判断,而作为最高管理层的CEO,同样也是下属判断和考核的对象。在实践中提高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不仅善于伪装,而且也是极其善变的动物,这无形中阻碍了人格判断准确性的获得,从而导致人们相互之间并不真的了解。每个人都很熟悉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了解,这种了解的准确性往往由一个人的经验、阅历、能力、人格及其人际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共同决定。从这种意义上讲,常识水平的人与人间的相互了解与科学水平的人格判断研究并不矛盾。但是,当您认真阅读完本书后会发现,其实两者之间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判断的准确性方面,既有专家也有新手,但是都有提高的空间,不论您是什么职业,身处何种职位,我们都希望您能从拙作中受益。人际交往双方从不了解到比较了解到非常了解,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人格判断中从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到非常准确,需要不断学习人格判断知识,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初衷。

献给我的父亲母亲第一章人—社会—人格判断1引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铭文成为西方心理学最初的起源。无论是借助于传统思想还是现代技术,“认识并理解人”是心理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尽管当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技术先进,但是距离自身追求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从科学层面上讲,心理学研究者可利用ERP(事件相关电位)或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将人的研究深入到脑细胞层面,“已经开始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来探索与酗酒、认知能力、犯罪和冲动控制有关的基因,他们很可能会找到能够合成特殊神经递质的基因,而这些神经递质又与特定特质有关”(Larsen & Buss, 2011, p.585)。然而,这样的研究对于我们在现实中准确了解和判断一个人又有多少帮助呢?心理学家当然可以从不同层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但是如果他们的研究不能做到对人类的生活有所裨益的话,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其存在的价值。图1-1 “人啊,认识你自己”

幸好还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们中的一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探索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的问题,并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表面看来,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自己,而事实上,在某些方面,我们并非是自己最准确的判断者。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跟某些人即便只有一面之交也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对方;而另一些时候,我们跟某个人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仍然不太了解对方。为什么人们在一些情境中的表现比另一些情境要更真实?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善于了解和判断自我或他人?为何有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他人了解和判断?为什么我们对有些特质容易准确判断而对另一些特质却很难准确判断?……所有这些都涉及对人的判断问题。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格的本质是任何人格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人格的测量与评估则是最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家强调的是人格的个体差异,因此往往从个体的视角去判断一个人的人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知觉(对人知觉)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更加关注社会情境中的人,因此他们也更加看重社会关系中的对人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已逐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Funder, 1995, 1999)。

无论是科学研究水平还是世俗观念水平,准确了解和判断人,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中,人性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在心理学学科中,人格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但是,即便我们将所有关于人性和人格的科学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仍然难以帮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判断一个人,这正是作者撰写本书的出发点。在实践中,老师之于学生,医生之于病人,家长之于孩子,上司之于员工,法官之于犯罪嫌疑人等,无一不以准确判断为前提。虽然在不同的职业和领域,判断的内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意义却是相通的。老师不了解学生,教育就不可能有效;医生不能准确判断病人,医治就不可能有疗效;家长不理解孩子,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简言之,从行为到意图,从情感到人格,从单个的人到社会中的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反言之,大至国家之间的冲突,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大都与不能准确判断有关。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个人幸福,应当从准确了解和判断人开始。

对人判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外貌、长相、名望、表情、姿态、言行、情感、思想、动机、能力、人格等各个方面,既有生理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甚至还包括文化层面的。关于这些判断准确性的研究,既有经验水平的,也有科学研究的;既有理论探讨的,也有实验研究的。在众多的判断领域,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人格判断,即判断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以及区别于任何他人的最重要的特性——人格,它是所有对人判断中最核心的判断。人格判断(personality judgment)是人们通过接收到的关于他人的特定信息或与他人接触时感知彼此人格特征的过程,目的在于理解个体过去的行为或预测个体今后的行为表现(Funder, 1995)。当我们知道对方是个值得信任的人时,我们可能会对他委以重任;当我们了解到某人是个负责任的人时,我们就会预测这个人在其岗位上会有较好的发展。这些都建立在准确的人格判断的基础上。

在现实中,不仅临床心理学家或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判断感兴趣,普通大众也对此着迷。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那些想找工作、变换工作的人常常运用人格测试的方法选择新的工作;雇主们则越来越倾向于用人格评估的方法来判断其雇员是否适合某种工作;一些畅销杂志也充斥着简短的人格测验游戏,以便人们深入了解自己、恋人或父母的人格。更多的时候,人们常常为了了解自我而费尽心机,当人格不再用于测试时,它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人们总是试图描述和解释其配偶、子女或对手的行为举止。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哪些爱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是如何受生活环境左右的?我们彼此之间有哪些不同或相似之处?……对于那些因性情失常而备受精神折磨的人来说,上述问题就变得更加敏感。这种精神痛苦不仅仅困扰着他们自己,而且也影响着他们周围的每个人。2对人判断的探索历程

无论对专业人员还是普通百姓而言,有一个问题他们都极为关注:怎样去判断一个人的个性或人格,怎样了解他的一言一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差异作何解释?很显然,人们所说的一些话并不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因为在所有有生命的物种中,人类是最能够撒谎的,事实上他们也经常撒谎。同样,我们也不能采信于他人的手势、动作或表现,因为他们会装假,有些人还装得极像,直到最后的关键时刻才暴露出真实的自我。鉴于此,人性研究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和普通人最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过去100多年来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根据记载,最早的对人判断研究起源于占星术这门伪科学。早在公元前10世纪,古巴比伦的占星士们就已经开始根据行星的位置来预测战争和自然灾害了。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占星士们依据占星的数据来解释人的性格并用以预测未来。在前科学年代,人们普遍相信一个人出生时行星所处的位置会影响他的性格及其未来的命运,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观点。令人奇怪的是,在天文学和心理学业已表明占星术是迷信的今天,这种观点仍然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一种自称能挖掘潜在人格的假把戏叫面相学,至今也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聪明的古罗马人非常相信面相学,马库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曾说:“面相乃心灵的图像。”朱力斯·凯撒认为,“我并不害怕这些肥头大耳的家伙,可那些面容苍白的瘦家伙着实让人操心”。按莎士比亚的话说,凯撒的观点最明显不过了:“让我的身边围满肥仔/天庭滑润的男人可安度良宵/那位加西阿斯生相瘦弱,面露饥容/他心机多端/这样的人危险难缠。”耶稣的实际面相一直无人知晓,可是从公元2世纪到现在,他的画像一直是面容祥和、端庄非凡的。看面相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很多人在遇到生人时总喜欢根据其面相来猜测他的人格。与占星术不一样,“脸部特征是人的内心线索”这一说法有心理学上的根据,我们的长相和我们对自己的感觉显然是有联系的。然而,古希腊哲人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公元前497)及其他面相学家都没有想到这层关系,相反,他们编辑了一大堆资料,在某种特别的面相特征与人格特质之间拼凑了许多奇妙的联系。就连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先生也强调:“前额大的人偏向于呆滞,前额小的人用情不专;天庭宽阔者易于激动,天庭突出者好发脾气。”

还有一种根据外表特征来判断人格的方法是颅相学,它认为通过按摸头骨形状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也是一门伪科学。颅相学理论认为,高度发达的大脑器官会挤压头骨并产生突起,通过测量与各个器官(这些都与爱的教养方式、友谊、好斗有关)有关的突起的大小即可判断一个人的特点。尽管颅相学在21世纪的今天已销声匿迹,然而这种学说在19世纪曾风行一时,且至今仍有许多人相信,天庭饱满突出的人是“足智多谋之士”,而天庭扁平窄小的人多半是头蠢驴,而且铁面无情。将人格特质与生理特征联系起来的最有名的理论是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 129—200)提出的“体液说”。他认为,体内黏液过多的人冷静镇定,黄胆汁过多的人性情急躁,黑胆汁过多的人沉湎于忧郁,血液过旺的人乐观自信。该理论一直统治到18世纪。此后,德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安·托马西乌斯(1655—1728)提出了一种准科学的人格评定方法,那就是通过用数字给不同的人格特质打分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这种方法虽然有些粗糙,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来的人格“等级评定”技术。托马西乌斯为自己的书所取的名字也耐人寻味——《一种实在科学的新发现:哪怕违背其愿望,但对公众从日常谈话中以洞悉别人内心之秘密都极为必要》。图1-2 颅相学示意图(1883)(资料来源:zh. wikipedia. org)3不同学科视野中的对人判断3.1 哲学家的观点

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都是人,人的本质或人性(human nature)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的起源问题之一。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和大脑日益发达,思维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作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不断地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如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及性有善恶论,这些人性观直至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中国传统儒家人性学说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只要“内养外化,皆可成善”;而法家的代表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则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解放人的个性为主要内容的人性论,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作用。但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不用阶级观点分析人,不按照人的历史发展解释人性,而只侈谈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社会性包含着人的阶级性,所以只存在具体的人性,而抽象的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是不存在的。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我们不会像哲学家那样在人性问题上咬文嚼字,但每个人自幼形成的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与哲学家并无二致。换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统一哲学观和人生观,这种观念决定了个体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态度。在今天这种价值观倾向于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已不常争论人性是善是恶问题,善恶的标准也日益变得模糊不清,然而,一个人在整体上关于人性的观点多少会左右他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及其价值观念。当我们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从积极的方面去替人着想,以一种理解和期望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而当我们认为人性是丑恶的时候,即便周围的人和事是积极的、优秀的,我们也可能会以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或偏见去看待。虽然对人性的判断带有浓厚的思辨性,而且与人格的判断尚有距离,但是,这种整体的人性判断构成了人格判断的基础。如果说人格判断主要关注个体层面的对人判断问题的话,那么哲学家们的人性论主要关注群体层面的判断。这些人性论左右了人格心理学家的理论导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则持性善论的观点。3.2 人类学与进化论的观点

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对人判断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跟后天的教育和成长历程有关,而且必定也与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关。从物种的角度来看,对人判断可视为物种进化的结果,可以假定,那些能够作出准确判断的个体比不能准确判断的个体更有可能适应环境的需要,因而得以生存和繁衍。试想,我们的祖先如若不能对其所在的部落群体成员作出准确判断和了解,那么不仅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且可能因此而起冲突。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就有了人格判断。一个无法有效感知他人人格的个体,难以维系正常的社会关系。在远古的合作性社会中,这种个体也将很难获得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源,从而也很难找到配偶,与之相应的基因也就很难遗传下来。打个比方,进化就像个筛子,一遍又一遍,最后剩下来的,都是那些能有效进行人格判断的个体。也就是说,人格判断的天生效度在整个人类中具有普适性。图1-3 对人判断是物种进化的结果(资料来源:scipark. net)

人类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社会性物种,因此,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避开敌害、结成联盟以及找到合适的配偶,而错误的判断对于个体和种族有时候可能是致命的(Haselton & Funder, 2004)。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应当首先形成和发展用以解决人际判断问题的技能技巧,包括对他人人格的判断,这种能力对于生存和繁衍这一基本任务有重大意义。从狩猎过程中合作同盟的形成,到朋友和配偶的选择,以及集团谈判和社会交换,可以想象社会判断和社会决策在其中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对女性而言,繁殖是件比男性付出更多的买卖,因此,女性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男性抚育后代的能力和意愿上;男性则会将注意力放在女性的生育能力上(Dunbar, Barrett, &Lycett, 2011)。反言之,那些不能判断男性抚育能力的女性和不能判断女性生育能力的男性繁衍和保全后代的概率更小,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更低。关于征婚的研究表明,配偶选择偏好与真正结婚的数据一样,都体现了配偶选择决策的确存在进化的考虑。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所作的决策视“自己对异性有多少吸引力”而定。同样地,一些显著进化的身体特质(如男性突出的下巴、高大的身材、强壮的体魄,女性年轻、漂亮、胸大、细腰、肥臀)被认为对配偶选择决策起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这些身体特征仍然是我们对人判断中的重要依据。3.3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从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人不只是个体的,更是群体的和社会的,一个人的发展始终不能脱离周围的人和环境。在这种意义上,人的本质就是社会性。社会学家更愿意将人转到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进行判断,社会适应良好的个体是那些既能够准确判断他人又能够被他人准确判断的个体。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相比,社会学家更关注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关注其社会角色、职业以及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组织和文化背景。事实上,当我们初次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首先会从个体附属的社会因素开始,例如,问对方的籍贯、职业,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社会地位等。当对这些有了大致了解后,我们就能对对方形成初步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有可能左右我们对其进行更深入了解的意愿。当我们得知某人是权高位重的社会名流后,我们可能会赋予他更多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如推断其人品是否优秀,收入所得是否正当等,社会偏见以及刻板印象与此不无关系。

关于对人知觉,社会心理学最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尤其是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泰勒(Taylor)等人(2010)指出,在考察人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有六条简单而又普遍的原则(p.32)。(1)人们根据少量信息迅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并赋予他人一些普遍特质。(2)人们特别注意他人的显著特质,而不是关注所有方面。我们会留意那些让一个人显得与众不同的品质。(3)对他人的信息加工包含知觉他们行为中的一致性含义(coherent mean-ing)。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参考个人行为所在的情境去推测该行为的含义,而不是孤立解释某种行为。(4)我们通过对刺激进行分类或分组来组织我们的知觉。我们并非将某个人看作孤立的个体,而是倾向于将人看作群体的一员——穿白大褂的人是医生,虽然每个医生都有一些与其他医生有所不同的特质。(5)我们利用自身具有的持久的认知结构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在确认某位女性是名医生之后,我们就利用关于医生的信息对她的特质和行为的含义作出一般性的推论。(6)知觉者自身的需要和个人目标将影响他如何知觉他人。例如,你对只需见一次的人形成的印象与你对新室友形成的印象非常不同。

即使一个人准确把握了上述原则,他(或她)是否能形成准确的第一印象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响对人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我们对人知觉的动机以及所掌握的信息共同决定了知觉的准确性。无论是对谁知觉,我们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也不可能把握所有信息。大量证据表明,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并不是非常准确,却能获得实用准确性,这种准确性使他们能够达成人际关系目标(Gill &Swann, 2004)。因此,实用准确性不需要特别高,只需要让人们能够满足在关系中所持的目标即可。链接:成见对判断的影响成见(stereotype)又叫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一类人或某个群体(比如男性或女性、黑人或白人、银行家、大学生、中国人等)的人格特质的固定看法,这种看法来自于对整体的概括。成见能使我们的周遭环境简单化,这是它的唯一用处。有了它,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对信息“打包”,我们将不同的人编入不同的小组,同时又力图使同组的各个成员间差异最小化。在判断某人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一概而论或受成见的影响吗?不管你的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我都希望你能往下看,下面这些内容很可能与你有关。(1)性别间的成见。性别成见会让我们固执地认为男性处于主宰地位,他们理智,以自我为中心,而女性则比较热情,多愁善感,依赖性比较强。在一项实验中,当男性大学生面对一位高成就的女医生时,会认为她的能力较差,而且她的成功之路比男性医生轻松(Feldman-Summers & Kiesler, 1974)。女大学生的看法则有所不同,尽管她们认为男医生和女医生的能力一样,但是却认为男医生的成功之路会比较轻松。(2)对外貌的成见。你对帅哥美女和对丑男丑女的态度一样吗?大量的实验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些实验表明,我们以貌取人实在是太平常了,我们通常也更加信任长相俊美的人。如果我们对与之有关的所有实验做一个全面分析,会发现长得漂亮的人比长得难看的人显得更加善于交际,更有支配力,更加性感迷人,也更聪明,心态更平和,更易相处(Feingold, 1992)。更令人意外的是,格根(Gergen)等人还发现,人的外貌甚至会影响他人对其配偶的看法。研究人员请参与者根据照片对一位男士进行评价,男士或与一位美女相伴,或与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士为伴。研究发现,当男士身边站着的是美女时,他在参与者眼中就显得更加具有智慧,更善于交际,也更有钱(Gergen, 1981)。(3)对衣着的成见。虽然说“人不可貌相”,可是我们仍然喜欢凭衣着取人。例如,看到一位男子带着船长帽,嘴里衔着烟斗,身穿条纹套头毛衣,你一定会说这是个布列塔尼水手。福赛特(Forsyte)等人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特别喜欢把某些男性化的标签贴在前来应聘要职的身着深色套装的女性身上(For-syte, Drake, &Cox, 1985)。对这些女性求职者进行评价的参与者认为她们竞争力强,有领导气质,有责任感和自信心,处事客观,雄心勃勃。而一个衣着“挑逗”的女应聘者在参与者看来更有自信,也更世故,更有吸引力,但她跟其他衣着风格的女性相比,也显得不够优雅,不够诚恳,不够谨慎(Abbey et al. , 1987)。(4)对社会地位的成见。如果有人告诉你,你马上要见到的人其家庭背景不错,那么你对他的判断很有可能会受到这则信息的影响。达利(Darley)和格鲁斯(Gross, 1983)为参与者播放短片,片中展示了一个小女孩的社会出身:半数观众看到这个小女孩出身殷实家庭(现代化的学校,豪华的住所),另一半观众看到她来自社会底层(学校破旧,街道衰败)。接下来,研究者继续给所有参与者一起播放另一段影片,影片中小女孩正在进行一项艰苦的任务,是成是败还很难说。看完后要求参与者为小女孩的表现打分。结果发现:如果参与者之前看到小女孩来自富裕家庭,就会认为她禀赋过人,而在另一种情境下则认为她天资一般。他们所评价的其实是同一个孩子。(5)文化成见。与文化相关的成见是人们谈论最多的,因为在存在种族主义或是排外主义的国家中,此类成见可谓屡见不鲜。博登豪森(Bodenhaus-en, 1988)请一些美国人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他对其中半数参与者说,该名嫌疑人叫拉米雷斯(Ramirez)(在美国,人们通常认为拉美裔人犯罪的可能性特别大),对另一半参与者说他名叫约翰逊(Johnson),随后,参与者根据一系列对嫌疑人有利或不利的目击证据来判断他是否有罪,结果发现:名叫拉米雷斯(Ramirez)的嫌疑人比名叫约翰逊的嫌疑人更容易被判有罪。有个小笑话,说的是对欧洲各国的文化成见,有时候这些成见也未必都是负面的……“法国人当大厨,德国人当机师,英国人做警察,意大利人谈恋爱,一切的一切都靠瑞士人运筹帷幄,这就是天堂。英国人当大厨,法国人当机师,德国人做警察,瑞士人谈恋爱,一切的一切由意大利人组织管理,这就是地狱。”(资料来源:塞尔日·西科迪,2009, pp.149-152)4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人格判断4.1 人格判断问题的起源4.1.1 人格—环境之争

一个人的行为到底取决于个体的人格还是特定的情境,心理学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特质论者认为,个体的行为表现由人格特质决定,了解特质就能预测行为;情境论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由特定情境决定,知道一个学生在学校表现诚实无助于我们了解这个人是否在家里也有诚实表现。这就是人格心理学领域中著名的“人格—环境之争”。人格—环境之争的起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1968年出版的《人格评估》一书引发的。米歇尔认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行为非常不一致,因此用概括的人格特质刻画个体差异是不合适的,而特质心理学家包括那些致力于人格测评技术和实践的学者则强烈反对这一观点。范德(2009)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格—环境之争涉及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个体的人格超越即时情境而对行为提供一致的指导,还是一个人的行为最终取决于他当时所处的情境?因为直觉告诉我们,人有稳定的人格(每个人每天都使用人格特质词汇)。这个问题也引发出第二个争议点,即是否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对人的直觉是无效的,或根本就是错误的?第三个问题涉及的层面更深:基础的实证问题已经在很多年前解决,为什么心理学家还年复一年地争论人格的一致性问题呢?4.1.2 关于人格一致性的两种观点

西方人格心理学有一条不成文的假设,即假设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反应倾向及个体内部一致性的行为模式,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人格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格一致性与可变性问题的解决。人格心理学家在接受该假设的同时常常蒙受两难之苦:如果说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那么如何解释人格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格教育及相应的心理干预又将起何作用?然而,如果说人格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的行为也将日复一日地随情境变化而发生难以预料的改变,一切基于人格研究所做的预测亦无从谈起(陈少华,郑雪,2000)。

在对待人格的一致性与可变性问题上,西方传统的人格理论大致分为两派:一致论与可变论。精神分析和特质论者持人格一致性的观点,而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及人本主义者则相信人格是可变的。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人格至5岁左右已趋成型,此后的发展历程不过是对早期业已形成的人格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已。早期的特质论者,如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也认为,人格由不同水平、不同等级的特质组成,这些特质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稳定和一致是建构特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新特质论者,如大五因素理论的代表麦克雷(McCrae)和科斯塔(Costa, 1992),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个体人格不外乎由五个维度构成:神经质(N)、外倾性(E)、开放性(O)、宜人性(A)及责任心(C)。这些维度不仅在个体内部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不同文化和群体之间也是相对稳定的。

相反,行为主义者指出,相信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纯属天方夜谭。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体身上只存在行为而不存在意识,只有情境而没有人格;个体的行为几乎完全由情境决定,所谓的“人格差异”不过是“S—R”(刺激—反应)结合之不同导致的。行为主义者举例说,当一座房屋着火时,试图预测高自尊或低自尊的人是否会逃离现场的做法是可笑的。人格认知理论家凯利(Kelly)则主张,人格包括“个人建构”(personal construct),它是用以建构世界及预期行为结果的两极知觉:如果某一建构产生了不正确的预期,那么这种建构应该而且也将会被修正,从而促成新的建构形成。由于个体的建构自始至终处于不断更新与变化之中,因此人格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人本主义的观点更明显,个体要想达到自我实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其人格,否认人格的可塑性也就否认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尽管如此,人格的特质理论家反驳道,如果不承认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那么一切人格研究都将无从下手,研究结果也将毫无意义;如果说人格中确有变化的话,那也只是人格特质随年龄增长在活动水平上有较小的下降,并不表明人格是变幻莫测的,行为随情境而改变不应成为否认人格具有一致性的依据。与此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人格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中的一致性。4.1.3 人格跨时间一致性的研究

人格跨时间的一致性被认为是人格的稳定性,它是指个体的人格特质随时间变化而保持稳定的趋势。人格跨时间一致性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积累了数以千计的研究资料,其间影响较大的当数麦克雷和科斯塔(McCrae & Costa)的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纵向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在个体发展的前30年内变化较大,至30岁以后变化甚小;从总体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上的五种特质因素及其固有的比例保持稳定。“在头30年中,多数人的生活结构都要发生急剧变化,他们要经历上学、就业、结婚甚至离异,或许还要经受搬家的折磨……然而在人格的大五因素方面,大多数人不会有什么改变。”(McCrae & Costa, 1990, p.87)尽管诸如此类的重大生活事件会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但是研究者仍然主张基本的人格不会发生变化。图1-4 人格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为了检验人格在跨时间方面的稳定性,罗伯茨(Roberts)及其同事用元分析技术考察了个体生活过程中特质一致性是否会在某个特定时期或年龄阶段达到最大化和稳定化(Roberts &Delvecchio, 2000)。研究者采用了152个纵向研究中的3217个重测相关系数,对这些相关系数的元分析结果表明:特质的稳定性从童年到大学其系数从0.31增加到0.54, 30岁时达到0.64,至50~70岁达到最高值(0.74)。据此,研究者推断,人格特质在个体毕生的发展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成年以后达到最大化。此外,夫妻关于其配偶人格的看法及源于个案调查的自我评估也进一步证实了人格在跨时间上的稳定性。

人格特质何以在个体毕生发展历程中如此稳定?研究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种机制起作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人境作用以及认同结构(Caspi, 1998)。上述五种机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人格的跨时间一致性。

第一,按照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赞同的观点,稳定、一致的环境对人格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例如,父母在将孩子从幼年抚养成人的过程中,其对待孩子的方式是高度一致的。研究者认为,不仅是环境,而且由环境累积起来的经验亦将增强成人人格的一致性。因此,相对稳定的环境成为人格跨时间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跨时间的一致性也起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已有的研究大致可以断定,人格中至少有40%的变异由遗传决定;另一方面,研究者从双生子的样例研究中初步估计,人格跨时间一致性约有80%归因于遗传的影响(McGue, Bacon, & Lykken, 1993)。

第三,对人格特质一致性起作用的是个体的心理构成。在现实生活中,特定的人格特质或认知结构倾向于使原有的人格特质变得更趋一致。例如,那些活泼好动的儿童在不同的时间总是倾向于做出一致性的表现,据此强化其外倾的人格特质。舒尔格(Schuerger)等人的研究发现,与那些情绪上不太稳定的临床样本相比,非临床样本被试的人格特质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并且同时指出,具有较强计划能力特质的人倾向于更自信、更独立及更有头脑(Schuerger, Zarrella, & Hotz, 1989)。

第四,人格—环境作用及固有的认同结构也会对人格跨时间一致性产生影响。例如,在解释人格特质为何具有跨时间及跨情境的持久性时,人格—环境相互作用能够将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认知图式,个体固有的认同结构进一步强化了人格特质的一致性,人们总是倾向于发展那些业已形成的人格特质,强烈的认同体验既在经验上也从概念上整合了那些与一致性相关的概念(如心理调节和幸福感)(Helson, Stewart, & Ostrove, 1995)。4.1.4 人格跨情境一致性的研究

人格跨情境一致性比跨时间一致性更复杂。如何判定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中以一致的方式行动呢?就连特质论者也认为,个体不可能在任何情境中都以相同的方式行动。很显然,人们不可能在宗教仪式上获得有关攻击性的资料,也不可能在足球比赛中得到宜人性的证据。在人格跨情境一致性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在8000多名小学儿童身上考察了“诚实”这一特质(Hartshoune & May, 1928)。他们用23种方式(如撒谎、欺骗、偷窃等)分别测试孩子们的诚实特质,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测试内部的平均相关系数仅为0.23。换句话说,知道某个小孩在某一情境中是诚实的(如对老师说实话),这几乎无法告诉我们这个小孩在校外是否会骗人抑或课后是否会偷其他小孩的东西。由于特质理论假定人格特质在不同情境中具有一致性,因此上述结果往往视为否认特质具有跨情境一致性的有力证据。

关于特质随情境变化的问题,特质理论家认为,用某种情境中测得的行为来解释该个体具有某种特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测量,况且,单一的情境与特质无关。此外,尽管行为表现不同,但它们可能隐含了相同的特质。换言之,不同的行为可以表达相同的特质,同时在大多数情境中,个体都将以一种表达特质的方式来行动。这样,特质论者就得到了特质的“集合原则”:特质并非指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为,而是指不同变化情境中的一组行为。例如,健谈、好交友、寻求强烈刺激等行为表现都反映出外倾的特质,人们可以期望该特质在不同的情境中将有不同的表现。假如为观察和测量留有余地的话,那么特质一致性是完全可以观察到的(Buss & Craik, 1983)。

爱泼斯坦(Epstein, 1983)的一项研究验证了人格跨情境一致性的“集合原则”。研究者要求30名大学生被试每28天评估他们的情绪体验、行为冲动和实际行为。情绪体验的评估采用14种积极和消极的体验状态(如安全、高兴、生气等);行为冲动和实际行为的评估采用64种反应倾向(如寻求刺激、攻击、社会退缩等)。主试要求被试回答如下问题:在某一场合中展示的行为有多少在另一场合中具有预测性?它们是否会随两种场合的时间间隔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天内的取样行为很少对另一天的取样行为有预测性,然而时间间隔为两周的取样行为对另两周间隔的取样行为有相当的预测性。换言之,个体两周以上的行为能够较好地用以预测另外两周以上的行为,这一点对于情绪体验尤其如此。

特质论者进而还指出,个体在相同或相似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比不同情境中的表现更一致。例如,个体的行为从一个实验室情境到另一个实验室情境以及从一种日常生活情境到另一种日常生活情境比从实验室情境到日常生活情境表现更相似,和朋友在一起比和陌生人在一起表现更一致。毫无疑问,人们在低束缚、轻松的环境(弱情境)中比在高束缚、紧张的环境(强情境)中的行为更具一致性。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为特质的行为表现留有更多的空间。与此相似,那些能自由选择环境的人比被环境强加的人,其人格特质更富有表现性和一致性。

尽管如此,特质论的批评者仍然提出了质疑,行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它并非像特质理论家所主张的那样。米歇尔(Mischel, 1992)的研究表明,除智力技能外,人格特质并不具备跨越情境的一致性,即便有某些一致的地方,那也是因为情境相似。按照米歇尔的意见,尽管对“攻击性”、“友好性”、“胆怯”等人格特点的归因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有效方法,但是特质并没有反映真实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所谓的一致性也许只是一种个体的“偏见”或刻板效应,人们往往凭着自己在某环境中对某种行为的知觉去预期它在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