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2:14:22

点击下载

作者:丁其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洛阳史话

洛阳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一天造洛阳

洛阳,大自然的杰作:拥有古人崇拜的“天中”统治地位,控扼天下的军事地位,帝宅王里的政治地位,以及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环境。诸多优越条件决定了洛阳这颗“东方文明之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曾经耀眼夺目的光辉。1天下之中

周初定鼎洛邑时,周公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从此,“天下之中”成为洛阳的代称。人们对“天下之中”的认识不断扩展,从“交通之中”扩展到整个社会与自然,形成了“天中”“土中”“地中”等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学勤总结说:“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里面,洛阳一带地区乃是天下之中。”(《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自然之中

作为一个自然形成的原始地域,先秦时期洛阳代表的是“河洛地区”——简称河洛。这一地区的基本范围以“夏桀之居”为主体,西起华山(南对洛河之源),东至荥阳;北依太行山南麓,南达外方山区南麓的汝颍流域。

古代中国人以河洛地区为中的观念,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版图。

从西高东低的中国地形三大阶梯形势看,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正处在第二阶梯上的过渡段,著名的标志是黄河最后一个落差——南距洛阳市区40公里的小浪底;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之一的伏牛山看,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带,鲜明的标志是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接合部,北距洛阳120公里的龙池。民族之中

从先秦古国分布状况看,黄河中游的河洛地区是夏族的发祥地,这一地域周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布着古老的部族,分别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在与周边部族反复融合的过程中,夏族不断吸收周边各部族的“营养成分”,形成相对先进的河洛文化。同时,河洛地区纵横交错的河流网络为夏人治理水患提供了试验场;在无数次的抗洪斗争中,夏族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提高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先进文化和生产力的夏族,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夏部落,在尧舜抗洪之世,成为抗洪斗争的主力军。夏部落抗洪斗争的主战场——河洛地区,成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治水中心。

为治理洪水,夏部落付出了沉重代价,失去了自己的领袖鲧;鲧的儿子禹子承父业,夏人在大禹领导下,凿龙门,辟伊阙,疏伊河、瀍河、涧河入洛河,导洛河入黄河,战胜河洛洪水大灾难,在万邦之中创造了治水成功的先例。继而,大禹乘舟出河洛,将治水经验推广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抗洪的捷报声中,逐渐成为天下共主,水到渠成地建立了天子之国——夏王朝。

不甘心在东国为诸侯,商汤克夏居洛水之阳;不愿在西土为周邦,周初统治者克殷,迁鼎洛水之阳。春秋战国500多年,洛水问鼎,三川逐鹿,天子之国——河洛文化圈,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成为首善之区;天子之国的华夏族,在融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夷夏之争”中,不断吸收丰富营养,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前身。经济之中

洛阳陆路四面通达,西有两京(洛阳与西安)古道通西域,东有两京(洛阳与汴梁)大道抵东瀛而扬帆日本,北有太行道、河内道分别至幽(北京)云(大同)而系朝鲜,南有荆襄道、汝颍道分别向南洋、琉球诸岛。其中周穆王开辟的草原丝路和班超连接的豫秦陇丝路,都以洛阳为东端终点;南洋诸国使者北上洛阳、日本与琉球使者西进洛阳,两条海上丝路的终点均是洛阳。同时,洛阳自古依托的河洛水道,两汉时期延长到西北的关中和东南的吴越;隋炀帝时开凿南北大运河,洛阳成为全国水路交通枢纽。陆路丝路东端起点、海上丝路的终点与大运河枢纽重合,决定了洛阳在汉唐时代作为国内国际交通之中的战略地位。

交通之中必然是物流之中,从西欧到东亚,从蒙古草原到南洋群岛,四方物产在洛阳集聚和分流,如汉唐时代罗马的黄金、日本的海产、南洋的珊瑚、草原的骏马与中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在洛阳市场上都可以见到。天下物产流通汇聚洛阳,洛阳必然成为商贸之中。东汉、西晋、北魏、隋、唐,洛阳都是国际商贸大都会,建在洛阳城南门外的四夷馆、四方馆,武则天统治时期为外籍人专设的来庭县即是明证。交通之中、物流之中与商贸之中的重合,决定了洛阳是宋代之前中国的经济之中,所以唐太宗说:“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旧唐书·张玄素传》)隋唐经济中枢2天下控扼

洛阳四面皆险,地理位置独特,古称“四险之国”。它控制着南北向的晋楚孔道与东西向的豫西走廊构成的战略十字架,所以,洛阳是“天下锁钥”“治乱之候”。天然城防

作为城市的洛阳建在洛阳盆地伊洛河冲积平原上,平原四周群山环抱:北面邙山西起新安县境崤山余脉,迤逦东延尽于荥阳东北。南面秦岭余脉熊耳山、外方山、嵩山自西而东巅连降于荥阳东南侧。南北两列山系分别于新安东、荥阳西两点接合,构成南北狭而东西长的椭圆形的洛阳盆地。盆地虽然海拔在100~300米之间,但因处在西部山区与东部大平原的接合部位上,因而显现出居高临下之气势。向北仰望,巍巍邙岭屏障黄河,确保了洛阳盆地内部不受黄河以北部族的侵犯;向西南瞻望,崤山与邙山相夹之函谷、熊耳山与崤山相对之崤底、熊耳山与嵩山相峙之伊阙构成东入洛阳盆地的3个谷口。由于这些谷口狭窄,大大限制了伊河、洛河、涧河进入洛阳盆地的流量和速度,诸水不得肆虐洛阳盆地只有缓缓流动滋润深厚黄土。从城防角度讲,四周之山是洛阳盆地的天然城墙,没有周山为城,也就没有洛阳盆地。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决定了整个洛阳盆地与四周之山是一个完整的物质体系。因此,进入古代文明社会后,抵御水患的天然屏障与滋润盆地的纵横水网自然转化为军事城防;从防御角度讲,洛阳盆地、纵横河流、四周之山,是古代洛阳的基本概念,即以四周之山为外城,以伊洛瀍涧为内河,以河流自然分割的水中陆地为城区的天然城池。天下锁钥

山城洛阳内可固守,外可制险,具有“居险制险”的功能。从整个中国地理来看,“天下之脊”太行山东北连燕山,西南系中条山,自东北向西南斜插于河曲;与中条山隔河相望,秦岭从河曲之南入豫西,其余脉伏牛山向东南下降到南阳盆地之内,断续连接桐柏山于鄂豫边界。黄河南北遥相呼应的两大山系构成一个“<”形大夹角,恰置在长城与长江之间,成为中国东西交通的天然险阻。而狭小的洛阳盆地正处在这个大夹角内侧,构成“”形。洛阳盆地西对秦岭三余脉之伊河谷、洛河谷、涧河谷,北临晋豫黄河大峡谷,夹角相夹之黄河大峡谷,东瞰黄淮海大平原。中国东西部唯一陆路大交通横穿这个大夹角之内的洛阳盆地,东向大海,西出秦陇;同时,秦豫唯一水路交通的黄河自河曲东行,经过洛阳北部邙山北麓奔向华北大平原。这样,洛阳控制着中国东西水陆交通大动脉,控制着中国东西部之间的豫西走廊。

如此重要的地利,自然为有识之士所器重。西晋张华称洛阳:“烽烟之所起,战火之所生”;北宋李格非颂洛阳:“挟崤渑之险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洛阳名园记》);明代学者顾炎武赞曰:“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天下郡国利病书》)。洛阳形势甲天下

如此险绝之形势,自古为兵家所利用。西周伐纣与克殷,晋楚问鼎逐鹿,秦始皇统一六国,汉王刘邦打败项羽,无不以控制洛阳为前提。故言:得洛阳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3帝宅王里

儒家治国,要求首都不偏不倚,居中而安。洛阳为天下之中并且形势险固,符合政治家的建都要求,所以,洛阳在中国古都中为都最早,历时最久,仅25公里长的洛河北岸,就排列了世界建都史上独一无二的“五大都城遗址”,所以古人称洛阳为“帝宅王里”。居中而治

法家名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儒家名言:“不偏之为中……中者,天下之正道。”在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东方大国,居天下之中治理国家,明显具有稳定性和长远性。所以,以改朝换代为表现形式的夏商周三部大融合在河洛地区演绎。总结夏商周三代王朝更替的建都规律,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岳为中岳,四岳各如其方。”这个“河洛之间”,是狭义概念——洛阳盆地内伊洛河交汇处上溯到新安函谷关以东的洛水之阳,“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左思《三都赋》)即此。

夏商周三代都洛,形成了“居一中而控四方”的政治理念。三代之后,诸多王朝或开国于洛阳,或迁都于洛阳,或宣布迁都洛阳而未果。所以,“居中而治”是洛阳作为帝宅王里的重要因素之一。三善皆备

集天下之中的政治经济中心位置与天下控扼的战略军事位置于一体,洛阳的这一地理优势,在中国古都中绝无仅有。诚如明代学者陈建在《建都论》中所言:“按古今天下大都会有四,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尽美,则皆不如洛阳。夫建都之要,一为形势险要;二为漕运便利;三为居中而应四方。必三备者,而后可以建都,惟洛三善皆备。”“险”“便”“中”,三项建都条件,都洛帝王无不言及,其中隋炀帝阐述最为详备:“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志,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越暨于今。……今者,汉王凉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并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周迁殷人,意在于此。况复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五都贯洛

在司马迁笔下的河洛之间,西起涧河,东至偃师城区,长仅25公里的洛河之滨,排列着举世无双的“五大都城遗址”:夏王城遗址、商王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纵跨时空3000年,涉及大小王朝20多个,成为贯穿宋代之前中国建制的主线,世界古代史上的奇迹,号称“五都贯洛”。五都贯洛4天成环境

洛阳是大自然的杰作:位于秦岭延伸到中原的余脉盆地,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气候适中,资源丰富,水运便利,生态环境优越,具有“中、险、便、富”四大特征,是帝王建都的理想之所、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水路交通之枢纽、天下物流之中心、土肥壤沃之粮仓、矿产开发之宝库、生生不息的人居之地,自古为辐射东西南北的首善之区。环境演变

洛阳位于豫西中部山区,其自然环境处于华北地台的西南隅和昆仑—秦岭地轴的东延部分,构造体系属于华北豫西地台区和秦岭地轴褶皱区。这种华夏大陆地质的中点位置,反映在中国地理大势上,则表现为中国东西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的十字交叉口。在四面八方地质运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这种位置环境的形成经历了40多亿年的地理演变。

在距今约45亿~24亿年的太古代,豫西中部山区最古老的地层逐渐形成;到了距今约18亿年,大规模的吕梁运动奠定了该区古老的结晶基底。这时已处于元古代中期。此后,该区便进入了传说中的“沧海桑田”时代,先后历经了距今约12亿~5.7亿年的元古代震旦纪和距今约5.7亿~2.25亿年的古生代这一长约9亿~10亿年的造地运动时期。其间每一次沉降运动,都使该区处在浅海或滨海状态,接受海相沉积,出现湿润气候;每一次上升运动,都使该区处在隆起状态,遭受剥蚀,转为内陆湖相沉积、河流相沉积,并带来干燥气候。而剧烈的起伏升降运动,都不同程度地造成基底断裂、地壳拗陷,一方面“削高填底”,使地貌均夷化;另一方面,切割高地,塑造出各种地貌类型,使地貌复杂化。伴随着地貌的形成和发育,早期生态环境也在酝酿形成,由于海滨、湖滨湿润气候为生物的登陆和栖居创造了条件,早期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和裸子植物中的银杏率先进入了该区。

到了距今约2.25亿~7000万年之间的中生代,该区地貌发生了决定性变化。在一系列地壳运动中,燕山运动影响巨大,强烈的造地运动使全区地势急剧增高,使中生代以前形成的地层遭受构造变动和块状断裂。断块隆起使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外方山形成高峻的山岭,构成该区地貌的骨架;断裂下陷使河谷地带出现了相互隔离的山谷盆地。现代地貌的轮廓与基础由此形成和奠定。燕山运动以后,地壳暂处稳定状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早期鸟类朱鹮和大型脊椎动物进入该区,连香树成为该区新的植物成员,银杏科植物达到黄金时代。

经过3000多万年的稳定时期,到了距今约6700万~250万年之间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发生,该区再次抬高,伏牛山重现高峻山势,成了南北地理的重要分界线;山间湖盆因断裂转化为河流,形成一系列串珠盆地和冲积平原。气候由暖变热,暖温带植物杜仲树、热带植物香果树相继出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了距今约250万~1万年之间的新生代第四纪,豫西中部山区经历了4次冰期,而在4次冰期之间又相夹着3次间冰期,故在4次严寒高峰之间相夹了3次暖热期。在距今约68万~37万年之间的第三次间冰期,大象、鸵鸟、水龟和原始人类均在该区繁衍生息,在孟津、新安、伊川等地发现的有关化石反映了这一时期内的生态信息。但在第四次冰期的摧残下,绝大多数动植物衰亡。早期鸟类朱鹮逃脱了这场劫难,红豆杉、银杏、杜仲、香果、连香树等孑遗植物幸存下来,这些今日散见于伏牛山区的“国宝”都是第四次冰期孑遗植物的遗留种;同时,大型动物中的原始人类以其顽强的生存能力闯过了难关,继续生存并繁衍发展,在其境内发现的旧石器遗址遗存是记载这段英雄史诗的座座丰碑。

到了距今约1万年,境内原始人类进化为现代人类并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进而发展为河南龙山文化,形成了以夏族为核心的河洛先民,并以当时领先的生产力战胜了洪水大灾难,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优越的自然环境遂使洛阳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十三朝帝王都洛期间,洛阳作为首善之区,保持着与之相应的首善环境,自隋、唐延及北宋,洛阳园林名冠天下。直到明清,文人骚客尚寻芳伊洛,瞻仰河山之胜,他们在山石上留下的纪念之作,便是当时洛阳环境优雅的历史见证。华夏圣地

洛阳市位于秦岭之尾,首府洛阳位于海拔300米的洛阳盆地,卫星城镇散布在中心城市周围的串珠形盆地和谷地中。首府洛阳北依邙山,与太行隔黄河相望;西接崤山、熊耳、伏牛三脉,南有嵩山雄峙,东有邙山之尾与外方山之尾缠抱,可谓群峰环抱,高山叠置;北有黄河及其小浪底水库、西霞院水库,中有伊洛二水及其陆浑水库、故县水库,南有汝河及其建设中的前坪水库,可谓河流纵横,湖泊如镜。高山阻挡北方沙尘的侵袭,大河荡涤侵入的沙尘,守护着华夏第一都的一方净土。

洛阳市虽在秦岭山系,但作为秦岭之尾,远离地震多发的秦岭之首;洛阳市北距太行山地震带虽然近在百里,但却有黄河大峡谷自西而东断开。出于这样的地质因素,历史上洛阳境内地震不过6级,所受境外地震波及的烈度不过9度。在大地震频发的时代,难得有洛阳这样的地质环境,保持着华夏文明之源的一片安宁。

洛阳市虽然北临黄河,但有西东走向的邙山阻挡,从无黄河水患之虑。

现代工业社会,洛阳生态环境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为挽回洛阳生态环境,恢复蓝天、青山、碧水,20世纪末21世纪初洛阳市政府实施自然环境大保护战略,建立地震管理机构,配置现代化的测震、防震、抗震设施,加强对地震的监控,为洛阳环境保驾护航;开展水土保持和环境监测,兴建一系列山间水库,关闭污染企业;在植被保存比较完整的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崤山主峰地带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对划定区内的自然资源实行全方位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扩大保护范围,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推广到低山丘陵和洛阳市郊,建成了孟津、吉利黄河湿地,周山森林公园、龙门东西山森林公园、上清宫森林公园、洛浦公园、白马寺风景名胜保护区、城市绿肺——隋唐植物园。这种格局的形成,意在借鉴古代洛阳的自然环境优势,重建园林城市,显示了洛阳人民还原“华夏圣地”生态环境的气魄和胆识。2002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8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2年,荣获“中国牡丹花都”称号。5天赐资源

居中而应四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洛阳地貌复杂多样、资源丰富,从而为洛阳工业、旅游业的兴起创造了先决条件。地貌复杂

洛阳地处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第二阶梯的东部前缘和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是中国东西构造区和南北地质分野的重要分界,居中而兼容中国东西南北地貌特征的中心位置,决定了洛阳地貌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洛阳所在的豫西山地,是河南省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部秦岭延伸入境的余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作为洛阳大地的屋脊构成洛阳地势中的骨架;境西北部秦岭另一支脉崤山向东北延伸,覆盖深厚黄土,形成黄土地貌而为洛阳地势中的主体,从而构成以西南山地为骨架、以东北黄土为主体的洛阳地貌分布格局。从走向来看,崤山、熊耳山、外方山自西南斜向东北,伏牛山抵外方山后折向东南。东西之间起伏高达2000米以上,显现出洛阳地形西南高东北低、东南次低的鲜明特征,以致奔出于各山系之间的大小河流呈扇形分别注入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沿途留下了大小不等的河谷、平川、串珠盆地,成为洛阳农业的生产基地,其中伊洛盆地1960.63平方公里,自古为天子脚下的膏腴之地,伊河与洛河冲积成的伊洛平原,被誉为“中国的两河流域”。另外,在漫长的地质演变历史过程中,内营力、外营力相互作用,营造出峡谷、溶洞、飞瀑、深潭、石峰等景观,丰富了洛阳旅游资源的宝库。气候多样

洛阳辖区以伏牛山脊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气候,伏牛山以南以嵩县白河乡为中心属亚热带气候。由于属于亚热带气候,伏牛山主脊以南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热量偏高、无霜期长,为洛阳生态提供了丰富的光能热量和水分资源;由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伏牛山主脊以北地区四季分明,日照、气温、降水、霜期适中,有利于北方动植物的生长。从海拔高度之差来看,东起偃师许庄沿伊河上溯到栾川县鸡角尖,高度由112.8米增至2212.5米,年平均气温相差10余度,年降水量相差约500毫米,气候垂直变化十分突出——不同类型地貌区的气候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排列,呈现出“一日四季”的奇异景观。源多流广

洛阳辖区地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自古河流湖泊纵横交织,在尧舜时代成为治水的中心地区。当代社会,在全国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的状态下,洛阳市拥有的流域总面积尚有15208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面积12446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81.8%;淮河流域面积209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13.8%;长江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4.4%。

三大流域在境内的大小支流如树叶纹状,沿主流两侧自然分布。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9条,如黄河流域的洛河、伊河、涧河,淮河流域的北汝河,长江流域的老灌河、白河等。其中伊洛河区域的水资源量为19.6亿立方米,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护利用洛阳河流水资源,政府在各流域建设规模不等的水利工程,水域总面积3万余顷,其中大型水库4座,总库容153.07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0座,总库容2.16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42座,总库容1.94亿立方米;塘堰坝948座,蓄水容量0.26亿立方米。

21世纪之初,洛阳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市域的水资源潜力,打造“水在城中流,人在岸边游”的北方水城;经国家批准,启动了大型水利工程——汝河前坪水库工程和邙山“引黄济洛”工程。预计2014年两大水利工程建成,洛阳市水资源总量将增加1/3,从而为改善洛阳生态环境提供根本性保障。肥土沃壤

洛阳辖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决定了洛阳土壤的多样性——拥有12个土类、25个亚类、63个土属、138个土种。在12个土类中,棕壤、褐土、潮土、红黏土4类呈大面积广泛分布。根据洛阳土壤的不同特性和共性,洛阳土壤资源被划分为以棕壤为主的西南部中山区,以褐土、粗骨土为主的西南部低山区,以褐土、红黏土为主的北部黄土丘陵区和以潮土为主的伊洛河平原区。

洛阳辖区山区面积大,三大水系支流多,决定了土壤种类多样化:洛阳境内西南山地以有机质积累过程为主,形成洛阳覆盖面积最大的棕壤;北部丘陵区以黏化过程为主,形成覆盖面积较大的褐土和黏土;东部伊洛河平原以钙化过程为主,形成了覆盖面积可观的潮土。棕壤、褐土、黏土、潮土是洛阳土壤中的主要类型。

山大水多平原小,这些条件决定了伊洛平原尽是肥壤沃土。自古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

处在平原腹地的洛阳市区不断扩展,建设用地急剧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遏制这一发展趋势,从2010年开始,洛阳市在平原区实行“土地置换”的农村城市化改造政策,变村庄为社区,节约出大量耕地,有效缓解了土地危机。2005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洛阳市区560平方公里土壤、水的地球化学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洛阳牡丹种植园区的土壤,具有钙、镁、铁、锰、铜、锌、硼、钼、钒、钴、铬、镍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特点,尤其是锰、铜、锌、钼元素的含量,明显高出其他地区的土壤。其中锰的有效态含量异常突出,是郑州—漯河地区锰有效态平均含量的26.7倍。这些元素作为牡丹生长所必需的有益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其植物细胞生长和叶绿素、糖类、酶类的合成及花蕾的形成。牡丹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很高,洛阳盆地既然能符合牡丹的生长要求,也更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伊洛平原小麦亩产过千斤的无数次实践证明,这里是中国产量最高的粮仓之一。矿产丰厚

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决定了洛阳矿产资源丰富多样。

全市已探明矿产4大类76种,其中金属矿产22种,非金属矿产45种,能源矿产7种,水气矿产2种;发现矿床(点)1067个,其中大型矿床41个,中型矿床69个,小型矿床415个,其他矿床542个。

洛阳矿产中有一批著名的大型、特大型矿田和矿床,包括1个大银矿(洛宁铁炉坪)、2个大铝矿带(新安、偃师)、3个煤田(新安、偃龙、宜阳)、5个大钼矿(栾川上房沟、三道庄、南泥湖、嵩县雷门沟、汝阳东沟)、7个大金矿(洛宁上宫、青岗坪、嵩县祁雨沟、庙岭—牛头沟、前河、栾川潭头、康山)。

在丰富多样的洛阳矿产中,储量较大的优势矿产多达14种:钼矿占全省探明储量的91%,名列世界前茅;钨矿占全省探明储量的99%,其中白钨居中国北方之首;冶金用石英岩占河南省探明储量的84%,居省内第一位;金矿占河南省探明储量的26%,居省内第二位。铝土矿、水泥灰岩、黄铁矿、硅石、压电水晶居河南省探明储量的第一位,金银、白云石、萤石、耐火黏土居河南省探明储量的第二位,铅锌矿居河南省探明储量的第三位。矿产资源优势,是洛阳工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野生丰富

洛阳辖区地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伏牛山主脉。动物资源分布以分界线之北面积最大,鸟兽以狐、狼、豹、狸、獾、黄鼬、石鸡、环颈雉、雀形目、隼形目、鸮形目为优势种,其中鸟类主要集中在新安、孟津、吉利3个县区的黄河沿岸滩涂湿地。分界线之南,面积虽然不大,但鸟兽资源繁多。金钱豹、梅花鹿、大灵猫、黑鹳、八哥、竹叶青蛇有少量分布,青羊、苏门羚、金雕、红腹锦鸡、大鲵、狐、獾、貂、狸、豹猫、麝等经济鸟兽在分界线以北较多。由于境内地形复杂,作为全国动物的交汇带,野生动物种多量大。全市拥有野生陆脊椎动物365种(另有9亚种),占全国野生陆脊椎动物种数的15.89%,占河南省的77.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种数的78.65%;河南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30余种,占全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83.33%。此外,境内河流纵横,集水面积随着水库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从而为境内水栖动物的繁衍栖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伊河陆浑水库、洛河故县水库、黄河小浪底水库建成后,水栖动物的蓄养已见成效,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的实施,更为水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洛阳辖区南部的伏牛山,是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一条自然分界线;南北方植物在这里交汇,东西方植物在这里混生,享有“中原植物宝库”之誉。在各类植物中,化工原料植物252种,野生果树植物103种,油料植物138种,药用植物1481种。其中拥有国家、河南省保护植物64种,占河南省的70%左右。在洛阳植物区系中,保存有古树奇木35种,2800多株,群落4处。其中第四纪冰期的孑遗植物遗留树种南方红豆杉、银杏、杜仲、连香、香果等珍贵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被誉为“活文物”“活化石”。洛阳拥有的珍贵古老植物,是闪烁在洛阳自然环境中的粒粒珍珠。

植物的乐土往往是动物的乐园。出于和洛阳植物区系的同样道理,大致以伏牛山北坡为分界线,洛阳辖区地跨世界动物区划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这种过渡性的位置使洛阳辖区成了中国东西南北野生动物的交汇带:南北候鸟在这里留居,华南虎与太行山猕猴在这里生活,留居的鸟类、两栖类、哺乳类动物各自在这里繁衍。据2013年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洛阳拥有野生陆栖动物365种,占全国总种数的15.89%和河南省的77.0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保护动物44种,河南省重点保护动物23种。同洛阳珍贵古老的植物一样,洛阳各类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保护价值,是洛阳备受珍爱的生态资源。景观万千

洛阳山区面积广大,蕴藏了许多奇异景观。在龙池海拔2000米的山顶盆地,有古冰川气候的遗存——龙池;在海拔1000米的鸡冠山,有北方最大的鸡冠山溶洞;在伏牛山主峰鸡角尖山麓,有面积千亩的丛生峰林;在黄河、洛河、伊河、汝河流经的崇山峻岭之间,有驰名遐迩的黄河八里胡同大峡谷、青要山迷谷、白河大峡谷、伊阙峡谷、潭头温泉、九龙瀑布、杜康矿泉、龙门热泉。与地文景观相照应,天文景观蔚为壮观:玉皇日出、花果山彩虹、白云山云海、西大塬晚霞等引人入胜。美不胜收的景观资源是洛阳山水旅游中的瑰宝。白云山九龙瀑布与鸡冠洞景观二名都沿革

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名称独特、复杂、多样;作为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久的大古都,首都、并都、陪都、移都、行都5种建制无不具备。丰富多彩的洛阳名称与都制,正是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客观反映。1名称沿革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洛阳在中国古都中建都早、历时久,因而留下了许多永载史册的古老名称。这些古老名称有的庄重,有的优雅,作为见证历史的活文物,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承载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斟

据《世本》记载,“斟氏,夏同姓诸侯斟氏之后,以国为氏;氏,斟氏之后;寻氏古斟氏之后”。斟氏原居洛阳盆地之内伊洛河交汇处以西、古洛水北岸。夏朝建立后,天子封斟氏为诸侯,斟氏以斟为国号。夏王太康时,迁建首都于斟,斟名声大振。太康失国后,斟氏举族东迁,从原居地、留居地到定居地,留下了多处“斟”之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发现的二里头夏代大型宫殿遗址,许多学者认为是斟氏原居地,即夏王太康迁建之斟。由于夏都斟地处洛阳盆地之内伊洛河交汇处的洛水北岸、邙山之南,符合洛阳地理概念,所以是洛阳历史上第一个古都之名。西亳“亳”之意,从字体构造分析,即“安居高地之宅”。先秦时期,无论平民建宅,还是帝王建都,都要选在近水高地,这样既可享水之利,又可避水之害。根据丰富史料而知,商汤克夏后,在夏都斟不远的“下洛之阳”大建都城,此城名“亳”。西晋学者皇甫谧称商汤克夏后所建之亳为“西亳”。20世纪50~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县城西郊进行了数次发掘,发现的大型商代早期都城遗址证明,这正是商汤克夏后所建之亳——“西亳”。商都“西亳”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西距夏都斟遗址6公里,东距伊洛河交汇处4公里,符合洛阳地理概念,是洛阳历史上第二个古都之名。洛邑

周武王克商后,周的领土向东扩展到大海,而周都镐京西偏,统治不便,周武王决定在洛阳盆地内夏商旧都附近,在洛河与邙山之间的瀍河两岸,建设统治天下的政治中心。武王制定了这个计划,然而不久就病死了,其遗愿由两个弟弟——周公、召公来完成。由于这个城市北依邙山,南临洛水,故名“洛邑”。洛邑的主体在洛水之阳的涧河与瀍河之间,东距夏都斟遗址11公里,符合洛阳地理概念,是洛阳历史上第三个古都之名。天下之中

中国七大古都唯洛阳居四方之中。从自然环境看,处在黄淮之间,正当西部高地与东部平原的接合部,中岳嵩山是其自然标志;从先秦时期民族分布看,居于戎狄蛮夷之中;从人口分布状况看,是西部人口稀疏区和东部人口密集区的分界点;从交通位置看,为两京古道与晋楚通道的十字口、水陆运输的中转站。以一点而牵四方的中心位置是洛阳作为帝宅王里的基本因素,所以周公定鼎洛邑时称之为“天下之中”;北魏孝文帝、隋炀帝、武则天在迁都洛阳的诏文中均有此类称谓。洛阳

经过夏、商、西周三代建都实践,政治家逐渐掌握了在洛阳盆地内建都的基本规律:无论都城怎样移动,总是在西起涧水东至伊洛交汇处之间40公里长的洛水之阳这一狭长地带。随着洛水之阳的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都城的最佳名称自然生出。这就是“洛阳”。洛阳之名诞生于何年,史书无载,但从“洛阳人苏秦”(《史记·苏秦张仪列传》)的出现测算,不晚于公元前350年左右。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秦灭东周,在成周城旧址设置洛阳县,洛阳作为建置名称正式出现。此后,尽管别称雅号不断出现,但“洛阳”二字使用的频率最高,家喻户晓。成周

周公营建洛邑期间,东方发生武庚之乱,周公被迫中断城建工程,率兵东征。历时3年,平定叛乱。周公凯旋还洛时,为根治反叛势力,确保周的统治成功,将“殷顽民”集体押解到伊洛河交汇处的洛水北岸,强迫其参加营建洛邑的工程。1年后,洛邑建成,“殷顽民”在劳动改造中成为“良民”。成王七年,周公还政,成王在新都举行开国大典,宣告“迁宅于成周”。“成周”的意思是“周的统治已经成功”,大吉大利;所以,西周统治者称洛邑为“成周”。东都

西周开国者鉴于领土辽阔,东西万里,特创“一国二都”并行制,以西都镐京、东都洛邑为并列的政治中心;当东方政治经济形势迫切时,天子率百官驻东都洛邑办公;当西方政治经济形势迫切时,天子率百官回镐京理政。

西周之后,隋炀帝、唐高宗先后复制了“一国二都”并行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只限于西周、隋、唐三代。

西周之后,新莽、北周等王朝,也称洛阳为东都;然而,这个“东都”,无政治中心之实,性质属于陪都。还有,唐代玄宗统治后期到庄宗迁洛阳之前,洛阳长期使用“东都”之名,但性质属于陪都。

在中国古都中,洛阳享“东都”之名最久,所以“东都”是洛阳称谓频率最高的名字之一。京洛

从三代到汉唐,除秦一朝,历代建都无不与洛阳相关。于是人们自然把洛阳与京都联想在一起,简称洛阳为“京洛”。这一雅名在汉唐时期常见于诗赋之中,如东汉班固的《东都赋》、三国魏曹植的《名都篇》、隋李巨红的《京洛篇》、唐郑世翼的《登北邙还望京洛》等。北京

西晋灭吴前,东吴首都是建康;西晋灭吴后,晋都洛阳成为全国唯一政治中心。由于建康作为东吴首都历时已久,吴人心目中仍以建康为国都,而称北方的洛阳为“北京”(《晋书·张翰传》“吾亦有事北京”)。南都

西晋灭亡后,后赵与前赵争锋洛阳。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后赵歼灭前赵主力攻取洛阳,欲以洛阳为新都,大规模迁民营建都城设施。为巩固新占领的广大河南地并为南伐东晋建立战时军政大本营,后赵主石勒在洛阳设置随行中央政务机构——行尚书台,下诏以洛阳为南都(相对北方的首都邺城而言),从此洛阳有“南都”之别称。东京

东京是洛阳又一别称。其与西京长安对应,道理如东都洛阳之与西京长安一样。但其性质与东都有别。东都既可以为首都,也可以为陪都,而东京则只是陪都。如北周宣帝在大成元年(579)诏改洛州为东京,洛阳由州治上升为陪都;隋炀帝于仁寿四年(604)下诏营建东京,一年后改东京为东都,洛阳地位上升为国都;唐玄宗在天宝元年(742),诏改东都为东京,洛阳地位降为陪都。五代时期,中国政治中心东移,洛阳享有的东京之名转到开封。洛京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洛京成了洛阳的代名词,这在《魏书》中司空见惯。到了五代,尽管朝代更替频繁,称洛京而不称洛阳成了传统习惯,如《旧五代史》中的《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等。所以,洛京与东都一样,成为古都洛阳使用频率最高的名字之一。神都

古都洛阳之特称。早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汉族官僚李冲就称洛阳为“神都”。但这一称谓仅是个人之言。唐睿宗文明元年(684),武则天为登上女皇之位、神化女皇之权来自天,改东都为“神都”,于是“神都”成为洛阳的专用之名。睿宗载初元年(689),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称“圣神皇帝”,神都与神皇名实相副。到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恢复东都旧称时止,神都作为洛阳古都名称存在了21年。西都

与东京开封相对的又一古都名称。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在洛阳废唐,以开封为首都建后梁,称“东都”;以洛阳为陪都,称“西都”。乾化二年(912),朱友珪称帝洛阳,以西都洛阳为首都,东都开封为陪都。乾化三年(913),朱友贞称帝开封,以东都开封为首都,西都洛阳为陪都。终梁一朝,无论做首都还是为陪都,洛阳始终被称为“西都”。西京

与东京开封相对的又一古都名称。从后唐开始,西都洛阳、东都开封分别演变为西京、东京。无论二者孰为首都、陪都,各自名称固定不变。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北宋灭亡。《宋史·地理志》载:“河南府,洛阳郡,因梁晋之旧为西京”,西京作为洛阳古都名称长达200余年。中京

金宣宗迁都开封的第二年——兴定元年(1217),为抵御蒙古军从潼关东进河南,特升洛阳为陪都,称“中京”。从是年到金灭亡,中京作为洛阳最后一个古都名称,历时17年。周南

周南作为洛阳地理概念的名称,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洛阳这个都市,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滞留于周南。”广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即夏代的天子之国,西周的成周王畿,如《索引》:“张晏云:‘自陕以东,皆周南之地。’”其基本范围大致在陕、郑两点之间,太行山南麓至外方山南麓。周南之意,即“德化南国——荆蛮之邦”,使其成为周统治的领地。平王之后,国力衰微,周南之名渐失,被“洛阳”取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与光绪从西安还驾北京,途经洛阳,下榻洛阳县周南驿。此周南驿即周南古名之文化遗存。河南

河南作为洛阳地理概念的名称,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河南指以周王城为中心的河南县。河南县建立于秦三川郡设立时,结束于金人入居中原后,是狭义洛阳的名称。广义河南指河曲到洛汭之间的黄河段以南、伏牛山岭北、外方山南麓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两汉时期的河南郡(尹),宋、元、明、清时期的河南府,管辖范围基本是在这一地区,从民国开始,该区被称为豫西地区、洛阳地区。无论狭义和广义,河南作为洛阳的古老名称,影响深远。河洛

河洛即河洛之间的简称,作为洛阳地理概念的名称,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河洛之间指都市洛阳,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见父于河洛之间。”广义河洛之间指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即夏、商、西周时期的王畿地区。如《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三川

三川,因黄河、洛河、伊河而得名。作为洛阳地理概念的名称,三川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黄河、洛河、伊河三条河流构成的河洛地区;狭义则指洛阳盆地内的洛阳城。如《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语:“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2都制沿革

截至北宋灭亡,洛阳行政建制以国都为主线,首都、并行之都、行都、王国之都、陪都俱备,为都时间累计超过两千年。三代之居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夏商周三代王朝的都城,都建立在河洛之间。司马迁所说的“河洛之间”就是洛阳的代名词,以考古发现的都城遗址与文献有关记载相佐证,可知司马迁所言不虚。洛阳作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中心,延绵千年之久。夏都斟

公元前2070年,活动在洛阳盆地南侧嵩山一带的夏部落,共尊首领大禹为王,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人虽然是善于治水的民族,但对战胜洪荒大灾难所付出的代价仍心有余悸;从安全防御洪水灾害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把都城选在水土丰美、群山拱卫的洛阳盆地之内,而是建在嵩山东南11公里处背山面水(颍河)的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

大禹及其儿子启在位时间都不长。《今本竹书纪年》说,夏禹在位9年,夏启在位16年。经过两王统治的25年,洛阳盆地内冲积平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伊、洛、瀍、涧四水,共同滋润着肥壤沃土,从无发生洪涝之灾;反之,嵩山东南丘陵,地瘠民贫,且无群山拱卫。第三代夏王太康即位时,经过一番对比,决定迁都到盆地之内的洛河北岸。于是,利用群山优良木材和洛河水系运输的便利条件,太康大兴土木,在洛河北岸建造新都城。

约在公元前2050年,新都建成,因为这里是斟部落的聚居地,故名“斟”。

根据历史文献对夏都斟地貌环境的有关记载,从1959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队对洛阳东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连续发掘。发掘报告显示,该遗址南北宽2公里,东西长3公里,其内分布着宫殿、陵寝、宗庙、房屋、道路、窖穴、水井,还有铸铜、制玉、制骨、制陶、酿酒等作坊遗址及墓葬,出土了大量具有王都和文明时代特征的文物。经碳十四测定,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000多年至前1600多年,恰是夏王朝积年的范围。遗址内的1号、2号两处大型宫殿基址,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王室宫殿及宗庙遗址,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遗址内青铜礼器的发现,证明洛阳是率先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遗址内求神问卜的卜骨和数十个罕见的陶文,提供了从原始社会到商周的文字发展脉络,表现了洛阳地区文字形成的个性特点。

根据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相互佐证,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被考古界、史学界公认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宫殿遗址”。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夏都1号宫殿复原图

依据《帝王世纪》《通鉴外纪》有关夏纪年的数据推算,夏都斟是“太康、仲康、相、桀、后羿、寒促”四位夏王和两名僭王之都,历时约150年。商都西亳

公元前1600年,东方的商部落首领成汤举兵攻入夏都斟,建立商王朝。为防止“夏顽民”复辟,成汤在夏都斟下游洛河北岸建立首都西亳。依据文献记载,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驻洛考古站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东6公里的尸乡沟,发掘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遗址略作长方形,全城总面积190万平方米。在东西北三面城垣已发现城门7座,城内道路纵横,有4处规模很大的宫城及宫殿建筑遗迹。其布局、规划、设施井然有序,显然是一座大城括小城的封闭式都邑,经碳十四测定,该遗址的时间介于二里头夏文化与郑州二里岗商文化之间,与文献记载的成汤灭夏建商的开国之都西亳相吻合,因而被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考古发现之一。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商代年表,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偃师商城——西亳,作为商汤开国之都,经历了商汤建西亳到仲丁迁敖都(今河南郑州)六代十一王二百余年的都城史(陈桥驿主编《中国七大古都》,青年出版社,1991)。西周成周

公元前1046年1月,周武王以河洛之间为基地,伐纣灭商;2月重返河洛之间,决定在“有夏之居”建立新都,迁九鼎于郏鄏(今洛阳市中心邙山洛水之间),在郏鄏营建洛邑。然而,武王归镐京后不久就染疾在身,公元前1043年病逝。公元前1042年,摄政的周公向年幼的成王请示,按武王“营建洛邑”的既定方针,到郏鄏的涧河以东、瀍河两岸实地勘测。营洛期间,东方发生“三监之乱”,工程被迫搁置。公元前1039年,周公乘平叛胜利之东风,押解大批俘虏的“殷顽民”,到郏鄏继续营建洛邑。次年,新都洛邑建成,成王迁都洛邑,朝会四方诸侯,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由于新都建设经历了平定东方叛乱的严峻考验,验证了武王建设新都的预见性,标志着西周对天下的统治从此开始,成王命名洛邑为“成周”。

成周规模宏大,《逸周书·作雒解》记述,南临洛水,北依郏山。外廓城周长70里,内城周长1720丈,建有国家祭祀设施宗庙社稷,有掌管全国政务的中央政府机关“卿事寮”。

根据诸多文献记载,1954~2011年,洛阳文物工作者在洛阳市区涧水东岸与洛河交汇处一带连续发掘,苦苦寻觅西周成周遗址,然而除了发现东周王城遗址外,始终不见西周成周的踪影。

幸运的是,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洛阳文物工作者在市区瀍河两岸,陆续发现大量西周时期的贵族墓葬、铸铜作坊、车马坑、祭祀遗址、大型建筑基址等文物遗迹。根据这些重要发现,洛阳考古专家初步勾勒出成周城的位置、面积、布局。位置:邙山洛河之间的瀍河两岸;面积:外廓城面积约12.45平方公里,宫城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布局:坐西朝东,以北南走向的瀍河为中轴线。

瀍河两岸西周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意义重大。随着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深入展开,古老的西周成周城遗址将亮相于天下。

成王迁都成周之后,并没有放弃宗周镐京,所以说西周统治者实行的是“一国二都”制(两京制)。在西周前期,因成周洛邑位于“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在镇抚殷遗民和东方诸侯、稳定辽远的东方局势方面,发挥着比镐京更为重要的作用;西周后期,由于西方戎族势力日趋强大,威胁镐京安全,统治重心便逐渐转向了宗周。

由此,西周实行“一国二都”制(两京制)的时间,从迁都成周的成王五年(前1038)到西周最后一次朝会诸侯的宣王九年(前789),约250年;那么,成周为西周首都的时间,至少有125年。东周王城与成周城

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攻破镐京,周失宗周镐京,唯余成周洛邑,东西二都(两京)演变为成周洛邑一都制。年轻的周平王为振兴周室,革新西周统治,撇开旧都建新都,在郑、卫、晋诸侯国的帮助下,于邙山洛河之间的涧河东岸营建新都“王城”。《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城基本上是按上述规划制度建筑的。从1957年开始,洛阳文物部门经过陆续探测和部分发掘,测明北城墙长2890米,西墙迂曲,长约3700米,全城总面积10.693平方公里。王城规模虽然不及西周成周,但在失去西方领土、王室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能在一年内迅速营造出一座大于诸侯之都的天子之都,实属不易。

从周平王开始,连续11王皆居于王城,历时251年。公元前519年,第十二位周天子——敬王即位之年,王子朝与敬王争王位,占据王城;敬王东逃,栖身西周“殷顽民”居住的“下都”。二王并立期间,晋国会盟诸侯于狄泉,将“下都”扩建为王都,沿袭西周“成周”之名,史称“成周城”。

据陆机《洛阳记》载:“成周城东西十里,南北十三里。”结合1995年考古发掘证明,东周成周城范围等于汉魏晋故城的中部和北部,面积虽然小于王城,但宫室完备,布局严整,颇显王室尊严与国都气派。

成周城为东周王室的延续创造了必要条件。周敬王居此并下传10王,历时205年。周赧王在其统治元年(前314),从成周城回到王城,至统治末年(前256)被秦军逐出时为止计58年。这样,东周时期,洛邑为周都时间长达515年。其中王城310年,成周城205年。秦宫汉阙吕秦南宫

公元前249年,秦相吕不韦受封文信侯,就国河南。河南国包括当时最发达的河南县和洛阳县。河南县以春秋王城为中心,洛阳县以春秋成周城为中心。两县有纳税户10万家。凭着相国的权力和两县的经济实力,吕不韦大兴土木,扩建春秋成周城为洛阳(战国中期出现洛阳之名)城,并在成周城南半部的宫殿区营建王宫,史称“洛阳南宫”。洛阳南宫,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气势压倒东方诸侯国的王都。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吕不韦涉及嫪毐事件,被免去相国之职,回到封国河南,归居洛阳南宫。次年,秦王嬴政下令吕不韦举家迁蜀。吕不韦不堪此辱而自杀,两县封地收归三川郡,其精心营造的洛阳南宫成为秦王东巡的行宫。

秦二世胡亥三年(前207)四月,项羽大军从巨鹿挺进河阳,刘邦军从南阳转进关中,洛阳秦守军势单力孤。赵国起义军领袖张耳的部将申阳,乘机率部渡河南,攻取洛阳,进驻洛阳南宫。

洛阳南宫从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吕不韦营造到秦二世胡亥三年(前207)申阳进驻,作为王宫历时42年。河南王都

汉高祖二年(前205)一月,项羽分封诸侯,申阳以攻取洛阳迎接之功受封为河南王。申阳利用洛阳南宫,定都洛阳。二月,汉王刘邦乘项羽东归彭城之机,出三秦进军洛阳。申阳开城投降汉,洛阳南宫演变为汉王行宫。洛阳作为河南王都,历时1年。汉宫汉都

申阳投降汉之后,刘邦以洛阳为基地,与霸王项羽隔鸿沟对峙3年之久。对峙期间,洛阳南宫作为汉王行宫、战时军政中心3年整。

汉高祖五年(前202)二月,楚汉战争结束,汉王刘邦在洛阳东面的军事要塞汜水称帝,旋即西还洛阳南宫,定都洛阳。都洛期间,刘邦着手解决异姓王的问题。五月,鉴于东方局势不稳,刘邦采纳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