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全集 第1卷:忏悔录(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4:46:15

点击下载

作者:[法]卢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卢梭全集 第1卷:忏悔录(上)

卢梭全集 第1卷:忏悔录(上)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卢梭全集 第1卷:忏悔录(上)作者:[法]卢梭排版:skip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2-06-01ISBN:9787100091534本书由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引  言

一个著述家的著作,必将反映其一生的行事与为人,而他一生的行事与为人,在他的著作中必有踪迹可寻。因此我们以卢梭自述其一生行事的《忏悔录》作为全集的头两卷,此即新会任公先生所说的(1)“吾辈读卢氏之书,请先述卢氏之传”之意也。

卢梭一介平民,既不贵列公卿,又不富甲天下,甚至连一个起码的学历也没有,到他1778年逝世的时候,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因发表《爱弥儿》一书而负案在逃的“逃犯”,颠沛流离,困厄一生,而他自述其一生行事的《忏悔录》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二百余年,依然为人诵读,究其原因,实无他秘,乃得力于书中一字一句皆出白真诚。他在一篇原拟用来作为其自传序言的短文中说:他要对他一生的“言行做一番忏悔”,他要不余遗力地表明他的心是真诚的。他说:“如果在我的著作中看不出我的真诚,在书中没有什么话可以证明它,那就(2)表明我书中的话不是出自真心。”言为心声,读其书,如见其人。卢氏之书之能扣人心弦,虽文字畅晓为其一因,但更多的是由于他的语言真实:只有真实的语言才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人们常说卢梭是一个有才情的作家,若问他的才情从何而来,是天生的吗?不是。他说他的全部才华都来自于他对他“要写作的文章的热情”;他“永远是为了心中有思想要抒发才写作”。他说他的《忏悔录》是一部“有益世人的著作”。为有益世人而作的书,是好书。好书如良师,如益友。迻译此书,奉献于读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故余虽年逾八旬,亦愿为完成这一工作而努力。李平沤戊子仲秋2008年10月于北京惠新里【注释】

(1)梁启超:《〈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大通书局《饮冰室文集》,第八卷。

(2)卢梭:《我的画像》(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5页)。译 者 前 言

我本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我了解所有一切有社会地位的人。除了没坐过国王的宝座以外,我在最底层社会和最高层社会都待过。(1)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年诞生于日内瓦,1778年逝世于法国的埃默农维尔。1778年7月4日夜11时,当他在埃默农维尔湖中的白杨岛上入土时,为他送葬的,只二三友人和住在附近的一群农民。晚风习习,农民手中的火把时明时灭,景况十分凄凉。

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法国国民公会通过决议:重置棺木,将卢梭的遗骸移葬首都巴黎。

1794年10月11日,巴黎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拥向街头,跟随全体政要和各界代表,将卢梭的灵柩护送到“供奉不朽的人的殿堂”邦德翁,在他的灵柩前默哀致敬。

这位钟表匠的儿子,生前困顿,死后备极哀荣。他的一生,充满了令人悲伤的故事,也充满了令人赞美的传奇。他的《忏悔录》就是为记述他的一生经历而作。

在法国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先驱。让雅克·卢梭就是其中之一。他观察人类社会,他著书立说,揭示人类社会弊病产生的原因,提出根治疾病的良方,指出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

他在他的《论科学与艺术》中指出: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败坏了社会的善良风俗,使人养成了骄奢淫逸的习气。表面上是在进步,实际上是在腐败和堕落,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

他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他在这本书中“如实展现人原本的天性,充分揭露了使人的天性大变其样的时代和事物演变的过程……使人们看到了在所谓人的完(2)善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的真正原因”。他在1751年9月《答斯坦尼斯拉斯·勒辛斯基的驳难》中指出:社会祸患产生的根源“首先起因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许多不公正的事情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如何医治社会的弊病呢?

卢梭认为应当从教育入手。他对身患沉疴的人类社会虽然持悲观态度,但他对人是乐观的:社会败坏了,但人是善良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获得新生。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撰写了《爱弥儿》。这本书哺育了近代和现代教育学,瑞士的裴斯泰洛奇(1746—1827)、德国的福禄贝尔(1782—1852)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1870—1952)都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他们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法国19世纪的夏多布里昂说:“这本书(《爱弥儿》。——引者)在现代的欧洲引发了一场彻底的革命。这本书的出版,是欧洲各国民族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3)法国的教育完全变了样。谁改变了教育,谁就改变了人。”

教育改变了人,使人获得了新生,但这并不等于人就获得了幸福和自由。要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还必须对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他的《社会契约论》就是为彻底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作的。这本书唤醒了在君权神授说中沉睡了千百年的人民;它告诉人们:“主权在民”是昭如日月的真理,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这本书对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及19世纪风起云涌的各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卢梭为人类的福祉而写作。他因著书立说出了名,但不幸的是,他也因著书立说招了祸。1762年5月,他的《爱弥儿》一出版,立即遭到查禁,受到官方、教会和索尔邦神学院的围攻,书被焚毁,巴黎高等法院下达逮捕令,缉拿这个“试图颠覆社会秩序”的日内瓦人。卢梭一得到友人透露的消息,便连夜出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流亡生活。

在居无定所、到处被人驱赶的流亡生活中,他回顾他的过去,开始写他的《忏悔录》。《忏悔录》分两部分,上册和下册。上册(第1卷至第6卷)从他的诞生叙述到1742年他带着他的音乐“数字记谱法”从夏梅特到巴黎;下册(第7卷至第12卷)追忆的是他登上文坛之后的不幸遭遇和被逐出圣彼埃尔岛之后不得不流亡英国的经过。

读者不难发现,上、下两册的笔调有明显的不同。上册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好像是在讲故事,他说:

上册是在伍顿和特里堡写的,当时的心情怡然自得,非常愉快。我所回忆的往事,件件都给我带来新的欢乐。我愈回忆它们,便愈感到新的乐趣。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谋篇布局、斟酌词句,直到把文字写(4)得满意为止。

而写下册的时候,他的心情非常忧伤,书中记述的,“全是灾祸和一些人的背信弃义的行为,全是令人痛心的往事。”他说:“我本想把我要讲的事情全都埋葬在沉沉的黑夜里,然而有些事情又不由我(5)不说。”因此他行文处处都流露出抑郁之气。不过,在痛苦的回忆中,也不乏感人的故事,例如一谈到卢森堡元帅,文中便充满了诚挚和朴实的友谊;他对圣皮埃尔岛的风光的描写,笔法明快,读之使人感到如同身临其境。

不过,《忏悔录》写作的重点,据卢梭自己说,事实和景物的记述固然力求详尽,但更侧重的是他内心活动的描写。他说,他写这部《忏悔录》的目的,是使人们准确了解他“这一生在种种不同的境遇(6)中的内心感情”。他在全书开篇的篇首题词“披肝沥胆”四字的含义,就在于此。(7)

他把他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他的同胞面前”。既不护短,也不美化自己。他勇于自揭丑行,他对他诬陷女佣玛丽蓉一事便痛悔了一生,到他晚年写《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时还追述了他少年时候所说的那句“坏良心的谎话”。明明自己是贼,偷了主人家的一条丝带,却谎称是那个小姑娘偷来送给他的。他说他每一想起此事,便心乱如麻,彻夜难眠,“似梦非梦地看见那个可怜的姑娘来谴(8)责”他的罪行。

卢梭诞生在信奉卡尔文教义的日内瓦,童年时候喜欢读普鲁塔克的书。他高自期许,想做一个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然而,这个敢模仿古罗马英雄行为的少年“勇士”,在年满十八岁那年却经不起考验,暴露出自己是一个临事胆怯的懦夫。1730年4月,他受华伦夫人之托,护送音乐家勒·梅特到里昂。勒·梅特是一个癫痫病患者,华伦夫人嘱咐卢梭:勒·梅特需要他陪伴多久,就陪伴多久。然而,

到里昂之后的第三天,当我们在离我们下榻的旅店不远的一条小街经过时,勒·梅特先生又犯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使我害怕极了。我赶快大声喊叫,求人来帮助;我说出我们住的旅店的名称,求大家把他抬回旅店去。然而,正当人们赶来救一个倒在街上、失去知觉并口吐白沫的病人时,他唯一的朋友和依靠的人却抛弃了他,趁大家没有注意我的时候,我赶紧走出小街,溜之大吉。

写到这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他说:“感谢上苍,我终于把我(9)第三件难以说出口的丑事坦坦白白地全盘说出来了。”

他好幻想,有活跃的想象力,有时候甚至想入非非。1731年他跟随一个冒牌“主教”以重修耶稣圣墓为名,到处骗取捐款。到了索勒尔,被法国驻索勒尔大使识破了真相。大使念他年幼,不但没有追究他帮那个“主教”招摇撞骗的恶行,还给了他一笔路费,资助他到巴黎,使馆官员还给他写了介绍信,介绍他到巴黎去找一位上校,帮他安排一个工作,挣碗饭吃。这一下,他高兴得忘乎所以,以为一到军中就会当一个军官,将来还要当元帅。他美妙的幻想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脑际。他描写他去巴黎途中的兴奋心情,跃然纸上。他说:

我晃晃荡荡,一路步行。……我美妙的幻想一直伴随着我。我奔放的想象力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漫无边际地异想天开过。如果有人请我坐他的马车,如果有人在路上与我攀谈,我是一定会生气的,因为他打破了我在步行途中在脑子里构建的空中楼阁。这一次,我幻想的是军旅生涯,我去投奔的是一位军人,我一去就会当一名士官。……我的近视眼虽然是一个不利的条件,……但我记得有一本书上曾经说过朔姆贝格元帅的眼睛非常近视:他眼睛近视能当元帅,我卢梭的眼睛近视,为什么就不能当元帅呢?我胡思乱想,越想越兴奋、越离奇,仿佛看到了前方到处是士兵、城堡、战壕和炮队,我在炮声和硝烟中,手持望远镜,镇定自若地发布命令。然而,当我走过碧绿的田野,看见丛林和小溪的时候,这动人的景色便不禁使我发出几声忧伤的叹息。我感到,尽管我获得了赫赫战功,但我的心是不喜欢这喧嚣的场面的。转瞬之间,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怎么又感到我身处可爱(10)的牧场,从此不再去想望什么靠军功飞黄腾达了。

青少年时候的卢梭做了许多荒唐事。他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竟公然向几位在旅途中结识的女士胡吹自己是什么“英国激进民主主义(11)者”,名叫达丁先生。他只跟音乐家勒·梅特学了几天音乐,连乐谱都不怎么看得懂,而流浪到洛桑的时候,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竟决定“在洛桑闯荡一番,以教音乐谋生”。而且还敢为一个名叫特雷托朗的教授家举办的音乐会特地作一首曲子,亲自当指挥,结果大出其

(12)丑。不过,他后来也真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会作词也会作曲。因此,他在《忏悔录》中追忆那次在特雷托朗教授家失败的故事时,深有感触地说:“可怜的让-雅克呀,……你哪能料到将来有一天在法国国王和宫中的贵妇们面前,你作的音乐将赢得大家的啧啧(13)称羡和阵阵掌声。”

行事荒唐可笑的少年卢梭,成年之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成年之后的卢梭是一个自学成材的典型。他少年时候没有上过学,连一天的学校教育都没有受过,直到他将近三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发愤读书。他在《忏悔录》中叙述了他的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治学的方法。他说他是“怀着一种不可抗拒的毅力,一步一步地走上做学问的道路”的。(14)1738年他写了一首长诗,题名《华伦男爵夫人的果园》。他在诗中谈到了他的学习心得,列举他深入钻研过的政治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不下四十人之多。他书读得多,但他并不“食古不化”;他能融会贯通,再加上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写出了《社会契约论》等影响深远的作品。

1750年,他以《论科学与艺术》这篇论文一举成名,登上了文坛。成名之后的卢梭决定今后一生都要过他论文中所描述的那种合乎自然的简朴的生活。他对他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从衣着和服饰改革做起:他不穿细布衣服,不穿白色长袜,不戴金银饰品,尤其决定从此不追逐名利。他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他做到了。1752年10月18日,他的芭蕾舞剧《乡村巫师》在法国国王的离宫枫丹白露演出,大获成功。当天晚上,宫中官员通知他:一位亲王奉国王之命,第二天要领他去觐见国王,国王要亲自宣布赐给他一份年金。那天夜里,他反复思考,最后决定按照他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独立不羁,我行我志。他没有去觐见国王,没有接受国王赐予的年金。他说:

一领了年金,我就不敢说真话,就失去了言行的自由,就不能勇敢行事了,我往后还能独立自主和远离名利吗?一接受了年金,我往(15)后就得阿谀奉迎,或者闭着嘴巴,什么话也别说。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离开了枫丹白露。

他离开枫丹白露的消息一传开,便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大多数人说他此举是前所未闻:国王接见,这是多么光荣,多少人求之不得,而这个平民竟公然拒绝,放弃可以说是已经到手的年金,这难道不是傻透顶了吗?只有少数人说他把受国王的接见看做是一种虚荣,年金是一条束缚人的锁链。他对这两者都表示拒绝,可见他立身高洁,是一位真正的贤哲。

过了几天,他见到了狄德罗。狄德罗认为:不去见国王,这不算罪过,但不应该不要年金,建议他趁宫中尚未向外宣布他放弃年金,赶快向办理此事的官员表示接受。卢梭没有采纳狄德罗的建议。两人还为此事发生了争执。卢梭对狄德罗热衷年金一事感到惊讶,他说他(16)“没有料到一个哲学家竟对这个问题谈得如此起劲儿”。

卢梭把这件事情写进《忏悔录》,看来,是在向人们提出挑战,看谁面对如此诱人的名利双收的机会,能像他那样淡然处之,看谁在(17)上帝面前敢说“我比这个人好”。李平沤戊子仲秋2008年10月于北京惠新里【注释】

(1)卢梭:《〈忏悔录〉草稿》(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1页)。

(2)《卢梭全集》,第二卷,第141页。

(3)夏多布里昂:《革命论》,第二部分,第26章(《法国散文精选》,李平沤选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4)《卢梭全集》,第二卷,第5页。

(5)《卢梭全集》,第二卷,第5页。

(6)同上,第4页。

(7)见本书第15页。

(8)同上,第120页。

(9)见本书第177页。关于卢梭三件“难以说出口的丑事”,请参见该页脚注①。

(10)见本书第214—215页。

(11)见本书第331页。

(12)同上,第202页。

(13)同上,第202—203页。

(14)同上,第309页。

(15)《卢梭全集》,第二卷,第130页。

(16)《卢梭全集》,第二卷,第131页。

(17)见本书第16页。(1)小 引

这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幅严格按照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如实描绘的画像;这样的画像,过去未曾有过,很可能将来也不会再有。不论你是谁,既然我的命运和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命运的裁决者,我就凭我遭受的苦难,并仰仗你的仁心,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不要封杀这本独一无二的和有益世人的著作,因为它可以用来作对人的研究(这个工作现在肯定尚无人从事)的第一部参考材料;我还恳求你不要篡改这部唯一能在我的身后证明我永远不会被我的敌人败坏的高洁人品的记录。最后,即使你是一个与我不共戴天的敌人,我也恳求你不要把你对我的仇恨施加于我的遗骸,不要把你残酷的不公正行为一直坚持到你我都不在人世的时候还不罢休。你这样做,至少在你一生中有一次当你能够加害于我,对我进行报复的时候,表现得心胸宽阔和为人善良,如果说对一个从未做过坏事而且也不想做坏事的人施加恶行也可称为报复的话。【注释】

(1)“小引”二字为译者所加。(全集的脚注有两种,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一、译者所加的注释用①、②……二、作者原注用*)——译者第一卷(1712—1728)(1)披肝沥胆

我正在从事一项前无先例而且今后也不会有人仿效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我的同胞面前;我要展示的这个人,就是我。

只有我才能这样做。我深知我的内心,我也了解别人。我生来就不像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我敢断言,我与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迥然不同;虽说我不比别人好,但至少我与他们完全两样。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它用来塑造我的模子打碎。它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这要等到人们把我这本书看完以后,才能做出判断。

不管最后审判的号角何时吹响,我都可以手捧这本书,走到最高审判者的面前,用响亮的声音对他说:“我在世上曾经做过些什么事,曾经思考过些什么问题,曾经怎样做人,全都记录在此。不论好事或坏事,我都同样坦率地陈述;既不隐瞒坏事,也不添加善行。虽说我偶尔也在个别地方信笔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用作陪衬的词句,那也完全是为了填补由于我的记忆力不好而出现的空白。我很可能把我以为是真的事情说成是真的,但我绝对不会把我明知是假的事情说成是真的。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就把我描写成怎样一个人。如果我当初行事卑劣,我就自我揭露我卑劣的行径;如果我行端品正,为人正直和道德高尚,我就坦诚记述我端方的人品和高尚的节操。我已经敞开了我的心扉,让你亲眼看它是什么样子。永恒的上帝啊,请你把我的千千万万个同胞都召集到我跟前来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卑劣行径叹息,让他们为我的怯懦无能而感到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你的宝座前像我这样真诚地揭示他们的内心,然后由你指定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告诉你,看他敢不敢说:‘我比这个人好。’”

我1712年生于日内瓦,我的父亲是伊萨克·卢梭男公民,母亲是苏珊娜·贝尔纳女公民。我祖父留下的产业本来就很微薄,分给十五个孩子,分到我父亲名下的那一份,几乎就等于零了,因此他全靠开一家钟表店谋生。他的技术在钟表这一行里的确是一个有名的高手。(2)我的母亲是贝尔纳牧师的女儿;她家的家境比较富裕;她既聪明,又长得很漂亮,我的父亲之得以和她成亲,是费了很大一番苦心的。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从他们的幼年就开始了:到八九岁的时候,他们每天傍晚都一起到特耶林荫道去散步,到十岁时,他们俩简直就形影不离了。两人情投意合的爱,日益巩固了他们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感情。这两个生来就秉性温柔和重感情的人都在等待时机在对方的心中找到同样的企盼,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这个时机也在等待他们,看他们两人当中谁第一个开口向对方求婚。尽管命运好像是时时阻碍他们感情的发展,但事实上反而使他们更加亲密。这个多情的年轻人由于没有得到他心爱的意中人而愁思百结,陷入了痛苦的境地。她建议他出外远游,把她忘记;他到外地去旅行了一段时间,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回来之后反而比从前更加热恋他的情人。他发现他所喜爱的人还是那样的温情和忠心。经过这次短暂的离别之苦以后,他们决心从此永不分离,海誓山盟,相伴一生,而上天也赞许了他们的誓约。

我的舅舅嘉布里埃尔·贝尔纳爱上了我父亲的一个妹妹,但她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只有让她的哥哥娶我舅舅的妹妹为妻,她才答应嫁给我的舅舅。果然,有情人终成眷属,两桩喜事同一天举办;这样,我的舅舅就成了我的姑父,他们的孩子与我也就成了姑表兄弟。一年以后,两家都生了一个孩子;随后两家各自搬迁,往来就不多了。

我的贝尔纳舅舅是一位工程师,曾在帝国的军队中效力,后来到匈牙利,在欧仁亲王府中任职,在贝尔格莱德围城战中屡立战功,表现十分出色。我的父亲,在我唯一的一个哥哥出生之后,便应聘到君士坦丁堡当一名宫廷钟表师。在他离家期间,我母亲美丽的容貌和能(3)干的才情招引了许多男人对她大献殷勤,其中尤以法国驻日内瓦专员德·拉·克洛苏尔先生表现得最为积极。他对我母亲的倾慕的确是很真诚的;事隔三十年之后,他对我谈起我母亲的时候还十分动情。我母亲守身如玉,使那些对她心存妄念的人没有半点可乘之机。她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她催促他赶快回家。于是,他马上丢下一切,收拾行囊,回到了日内瓦。我就是他回家之后结下的不幸的果实:十个月后,我呱呱坠地;我从娘胎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我的出生要了我母亲的(4)命;我的出生,是我的许许多多不幸之中的第一个不幸。

我不知道我的父亲当时是怎样承受这丧偶之痛的,但我知道他一直在心中怀念他的亡妻。尽管他觉得他看见我就如同看见了她,但他始终不会忘记是我使他失去了他的爱人。当他拥抱我的时候,我就在他的叹息声中,在他的紧紧拥抱中,感到他对我的抚爱里夹杂着一种痛苦的遗恨;此景此情使我感到他对我的爱倍加亲切。当他对我说“让-雅克,让我们回忆一下你的母亲”时,我就回答说:“唉!爸爸,我们又要痛哭一场了。”单单这句话,就立刻使他泪流满面。他哽咽着说:“把你的母亲还给我;你把她还给我,才能安慰我,现在,只有你能填补她在我心中留下的空白了。如果你不是你母亲给我生的孩子,我能这么爱你吗?”在失去我母亲四十年之后,虽然他死在他的第二个妻子的怀抱里,但他口中呼唤的,还是他的第一个妻子的名字;留在他心中的,依然是他的第一个妻子的音容。

我的生身父母就是这样两个多情的人。在上天赐予他们的诸多礼物中,他们留传给我的,只有这颗多情的心;这颗多情的心,使他们获得了幸福,但却使我一生备受种种苦难。

我出生的时候几乎是个死孩子,大家认为我能够活下来的希望甚微。我身上还带有一种天生的病根,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病愈来愈严重;现在,尽管有时候稍微减轻,但那也只是为了用另外一种方式使我更难受而已。我父亲的妹妹不但脾气好,而且人也很聪明;她对我是那么细心地照料,以致使我终于活了下来。我写这段话的时候,她还健在,虽已年过八十的高龄,但还照料着一个比她年轻但因饮酒过度而损害了身体的丈夫。亲爱的姑母,我不怨你救活了我的命,但我感到伤心的是,在你垂暮之年,我不能够报答你,不能像你细心照料我那样细心侍候你。还有那位为我接生的产婆雅克琳娜,现在还活着,精神健旺,身体十分硬朗,看来,她那双在我出生的时候揭开我(5)的眼睛的手,还将在我死的时候给我合上眼睛。

我先有感觉,然后有思想;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这一点,我比别人体会得更深。我不知道我五六岁以前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我是怎样学会阅读的;我只记得我当初读了些什么书,记得它们对我产生的影响:我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连续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我喜欢读书的兴趣的。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我和我的父亲吃罢晚饭就开始阅读。开始只不过是用这些有趣的故事书来练习阅读,但不久以后,我们读书的兴趣竟变得如此浓厚,以致我们两人通宵达旦、轮流不停地读,一本书不读完,就绝不罢休。有时候我的父亲听见早晨的燕子叫了,才不好意思地说:“好了,我们睡觉去吧,我简直比你更像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了。”

没有花多长时间,我用这种拼命读书的方法不仅获得了很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还获得了在我的同龄人中只有我才有的对奔放的感情的深切体会。我对事物本身虽没有任何概念,但我对一切有关感情的事情已开始有所觉察。尽管我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不甚透彻,但我对它们全都有所感受。我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的这些混乱的情感冲击,虽没有败坏我的理智(因为那时我还没有理智),但却使我形成了另外一种气质,使我对人生产生了如此之多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以致后来凭我的涉世阅历和潜心思考都没有完全纠正过来。

到1719年夏末,我们把家中所有的小说都读完了。冬天来临后,我们就开始读另外一类书籍。把母亲的藏书读完以后,我们就拿外祖父留给她的书来读。真幸运,外祖父留下的好书真不少;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书橱里的书是一位牧师收藏的。这位牧师真可以说得上是一位学者,因为,虽说收藏图书在当时已形成挺时髦的风气,但要使收藏的书都是好书,那就只有有才学和鉴别能力的人才能做到。在我外祖父收藏的书中,有勒絮尔的《教会和帝国史》、博絮埃的《世界史讲义》、普鲁塔克的《名人传》、纳尼的《威尼斯史》、奥维德的《变形记》、拉布吕耶尔的著作、封特奈尔的《关于宇宙多元性的谈话》和《死人的对话》,此外,还有几本莫里哀的剧作。我们把这些书全都搬到我父亲的工作室里。每天在他工作的时候,我就读这些书给他听。在我这样年纪的孩子中,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养成了这么罕见的浓厚的读书兴趣。尤其是普鲁塔克的书,我最喜欢读:我一遍又一遍地读得那么入迷,以致使我爱读小说的兴趣减少了许多。从此以后,我心中喜爱的人物,是阿热西拉斯、布鲁图斯和阿里斯提(6)(7)德,而不再是阿隆达特、阿塔梅纳和朱巴。从这些有趣的阅读中,以及因此而在我和我的父亲之间引起的讨论中,我养成了热爱自由和共和制度的精神,养成了不愿受任何奴役与束缚的倔强高傲的性格。在我这一生中,每当我不能按这种性格行事的时候,我便感到苦恼万分。我心中时时向往着罗马和雅典,可以说我已经和它们的伟人生活在一起了。我生为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我父亲又是一个以爱祖国为最高尚情操的人;作为他的儿子,我下定决心要以他为榜样,热爱我的祖国。我认为我就是希腊人或罗马人;我已经变成了我所阅读的书中的人物,他们坚忍不拔和大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每当我读到对他们的事迹的精彩描写时,我便两眼炯炯有神地高声朗读起来。有一天吃晚饭时,我谈起了西伏拉的壮烈事迹;为了表演他的英姿,我竟把手伸在一个火盆上,当时可把大家都吓坏了。

我有一个比我年长七岁的哥哥,他学的也是我父亲的这门手艺。由于大家对我特别疼爱,因此对他就有点儿漠不关心。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我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也影响了对他的教育,因此他一贯自由散漫,年纪不大便成了一个浪荡孩子。我父亲把他送到另外一个师傅家去当学徒;他在那位师傅家里也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成天懒懒散散,不专心学手艺,我几乎见不到他的面,因此很难说对他有什么了解。不过,我确实是很爱他的,而他也像一个孩子喜欢某种东西那样喜欢我。我记得,有一次我父亲大发雷霆,要狠狠地用鞭子打他,我赶紧奋不顾身地冲到他们中间紧紧地搂着我哥哥,用我的身体掩护他,让父亲的鞭子打在我身上。我这样一动不动地坚持下去,不知道是由于我的哭声和眼泪起了作用,还是由于我父亲不愿像打我哥哥那样打我,我的父亲终于饶了他。后来,他愈来愈堕落,终于离家出走,远遁他乡。过了一段时间,听说他到了德国;他给家里连一封信也没有写过,从此杳无音讯,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消息。他走之后,我就成了家中唯一的一个儿子。

如果说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家中没有得到什么温暖的话,他的弟弟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可以说,任何一个国王的孩子也没有受到过我幼年时候受到的那种百般疼爱。我成了我周围的人的心肝宝贝。不过,他们固然是爱我,但从不娇惯我,这一点,在一般的家庭中是很少见的。在我后来离开我父亲家以前,大人们从来不让我单独一个人跑到街上去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从来没有强迫过我做这做那,更没有听任我按照我那些稀奇古怪的脾气行事;人们往往把孩子们的坏脾气归咎于天性,其实那完全是由于教育的结果。我也有我这样年纪的缺点:我爱说话,嘴馋,有时候还撒谎。我也偷吃过水果、糕点和杂七杂八的食品,但我从来不故意捣乱、不破坏东西、不给别人添麻烦,更不虐待可怜的小动物。不过,我记得有一次趁一个名叫克洛的邻居老太太到教堂去听经书的时候,在她家厨房的锅里撒过一泡尿。说真的,我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还觉得好笑,因为,尽管克洛太太是个好人,但她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最爱碎嘴唠叨的老太婆。以上就是我童年时候做过的恶作剧的简短而真实的陈述。

既然我耳濡目染的都是好榜样,我周围的人全是好人,我怎么会变坏了呢?我的父亲,我的姑母,我的乳娘,我的亲友和邻居,总之,我周围的人,虽对我并非百依百顺,但他们都爱我,而我也很爱他们。我心中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是如此之少,也很少有什么使我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我头脑里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异想天开的想法,我可以断言,在直到有一位师傅把我当奴隶使唤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胡思乱想”这个词儿。除了在我父亲身边读书或写字以及我的乳娘带我去散步以外,我成天都和我的姑母在一起,看她做针线活儿,听她唱歌;只要坐在或站在她身边,我就感到非常快乐。她活泼的性格、温柔的举止和美丽的面容,给我留下了如此之深的印象,以致到现在仿佛我还能看见她的身影。她的神情和风姿以及她对我说的那些小小的夸奖我的话,我现在还全记得;我甚至还能描述她当初穿的什么衣服,梳的什么发型,以及按当时流行的样式把她黑黑的头发在两鬓扎的两个发髻的样子。

我认为,我是受了她的影响才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才如此着迷的,尽管这份精研音律之美的心,是很久以后才在我身上发展起来的。她会唱许许多多小曲和歌谣,而且唱起来声音十分轻柔和美妙。这位善良的姑娘的心灵的宁静,把她自己和她身边所有的人的惆怅与忧愁全都驱散得一干二净。她唱的歌,在我听起来是如此之美,以致不仅有几首我现在还记得,而且,即使随着我年纪的衰迈、记忆力日渐减弱的今天,我也能把我儿童时候就已经忘记的歌曲回想起来,使我感到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乐趣。有谁相信:像我这么一个饱受忧虑和苦难折磨的老人有时候用沙哑颤抖的破嗓子唱起这些歌儿来竟动情得眼泪汪汪,活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有一首小曲,它的调子虽然我还完全记得,但它的后半段歌词,我现在怎么努力也想不起来了,尽管它的音韵还隐隐约约盘旋在我的脑际。现在让我把这首小曲的开头部分和我能够想得起来的残缺不全的后半段歌词记录如下:

迪西呀,我不敢

再到小榆树下来

听你吹芦笛,

因为流言蜚语

已传遍了我们全村。

……

……交给

……牧童,(8)

……危险。

玫瑰花下边就是扎手的刺。

我一直在琢磨我的心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首歌,它感人的魅力在哪里?这个谜,我直到现在还不明白,而且,每一次唱起来,不唱到泪流满面,是绝不停止的。我曾无数次打算写信到巴黎,看有没有人知道这首歌,以便补齐残缺的歌词。然而,要是我真的发现除了我可爱的苏逊姑母以外,还有别人能唱这首歌的话,我敢肯定,我一心要回忆这首歌的乐趣便会大半消失,不会这么强烈了。

以上是我来到世上以后心中最初产生的一些情感。我这颗既骄傲又温柔的心就是这样形成和表现的。我既怯懦又十分倔强的性格,时而胆小,时而勇敢;时而优柔,时而坚强,因此最后使我自己和自己发生矛盾:行事既缺乏克制,又不敢恣意行乐;既得不到欢快,又不日益聪明。

我受的这种教育,被一次偶然的事件打断了,其结果,影响了我后来的一生。我的父亲和一个名叫戈迪耶的先生发生了争执;此人曾(9)任法国陆军上尉,并和议会里的人有密切的联系。这位戈迪耶是一个蛮不讲理但又十分胆怯的人。他的鼻子被打出了血,却告状说是我父亲在城里用剑刺伤了他。法院要把我的父亲抓入监狱,但他坚决要求按照当时的法律把原告也同时抓来和他一起坐牢。他的要求没有获准,他只好离开日内瓦,宁愿一生流落异乡,也不愿意在一件他认为有伤荣誉和自由的事情上让步。

父亲走后,我的贝尔纳舅舅就成了我的监护人,他当时在日内瓦城防司令部任职。他的大女儿早已过世,还有一个和我同岁的儿子,舅舅把我们送到波塞村,寄住在朗伯西埃牧师家;跟牧师除学拉丁文以外,还学一些当时的人们美其名曰“教育”的杂七杂八的课文。

在乡村度过的那两年,稍稍减弱了我学罗马人的那种规行矩步、不苟言笑的作风,使我又重新恢复了童年的天真。在日内瓦,尽管谁也不强迫我,但我自己专心学习,爱读书:读书几乎成了我唯一的消遣,而在波塞,功课之余,我喜欢玩游戏,以缓解做功课的疲劳。在我看来,农村的景象是那么的新奇,以致我从来没有对它有过半点看够了的感觉,我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心是如此的强烈,以致到今天也没有消失。我对我在农村度过的快乐时光的回忆,使我此后无论到了多大年纪,我都会对我在那里的生活乐趣依然怀念不已,依然想再回到乡下去。朗伯西埃先生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人,对我们的教育虽抓得很紧,但从来不强迫我们做太多的作业。尽管我不喜欢老师的约束,但我每次回忆当初学习的情景时,从来没有什么不愉快的感觉;我从他那里固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他讲课的方法很好,我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学会了他所教的东西,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忘记。这两点,足以证明他的教学方法是很有成效的。

淳朴的乡村生活使我得到了一种不可估量的收获:我的心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在此以前,我对人的感情虽然是很高雅的,但却是虚假的。长时间共同生活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朝夕相处,使我和我的贝尔纳表哥变得十分亲密。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对他产生了一种比对我的亲哥哥还亲热的情谊,而且这种情谊至今也没有消失。他的个子很高,但骨瘦如柴;他性情温和,身体很弱;他从来没有滥用过人们因他是我的监护人的儿子而给予他的偏爱;我们两人的功课,我们玩的游戏,我们喜欢吃的食物,完全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家中的独子,我们的年龄一般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伙伴。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把我们两人一分开,我们就会觉得像掉了魂似的。尽管我们很少有机会表现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但这种深厚的情谊已经使我们不仅片刻不可分离,而且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有分离的时候。我们两人的性格都易于被别人的好言好语所打动;只要别人不强迫我们,我们对人总是十分殷勤的。无论在什么事情上,我们的意见都始终是一致的。虽然是由于管教我们的人对他有所偏爱,因而使人们看起来他比我高出一筹,但在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比他略胜一筹了。这样一比较,我们的心里就感到平衡了。在上课的时候,只要他结结巴巴背不出课文,我就悄悄提示他;我把我的作业做完以后,我就去帮他做他的作业。在做游戏的时候,我的头脑灵活,经常对他进行指导。总之,我们两人的性格是如此之投合,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友情是如此之真诚,以致在与他相处的五年多时间里,我们彼此几乎是一时一刻也没有分离,无论是在波塞还是在日内瓦,我们虽然经常打架,但从来不需要别人来劝解;我们有时候也吵嘴,但没有一次超过一刻钟。至于向大人告状或说对方不是的事情,我们两人一次也没有干过。尽管在有些人看来,我在这里叙述的都是些小孩子的事情,但它也许是自从世界上有了儿童以来唯一的例子。

我在波塞的生活方式,是那么的适合我的天性,只要我在那里再住一段时间,肯定能使我的性格从此定型:对人亲切,处事平和,注重感情。我敢断言,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像我这样天生就不喜欢虚荣的。我爱做好事。不过,在做好事的时候,我的劲头来得快,但也消失得快,过一会儿就泄了气。我最希望的是,得到我周围的人的爱。我对人和气,我的表哥对人也和气,这几个照管我们的大人也很和气,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我既没有看见过他们对别人发脾气,也没有看见过他们对我发脾气。这一切,都润育着我天生的性情。看见大家都喜欢我和我做的事情,我就高兴极了。我现在还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堂结结巴巴地回答不出教理课本上的问题时,再也没有什么比看见朗伯西埃小姐脸上为我着急的表情更令我心里不安的了。这比我当众答不上对我的提问更令我感到羞愧。尽管当众答不出来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因为我虽然对人们夸奖我的话素来不十分在意,但对令人羞愧的事情却十分敏感。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各位读者:我虽然怕朗伯西埃小姐责备我,但我更害怕我做出令她伤心的事情。

然而,在需要严格要求时,无论是她还是她的哥哥对我们都是很严厉的。不过,在对人的严格要求方面,他们几乎每次都做得很对,从来不过分。我虽然心里不愉快,但从来没有表示过反抗。每当我做了使人不高兴的事情时,我难过的心情比自己受到惩罚更有过之;只要有人对我有不满意的表示,我便感到比自己挨打还难受。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尽管很难说清楚,但还是需要做一番解释的。当人们发现对青年人不加区别地,而且往往是采用了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时,那就最好是改变这种方法!我从一个既普通而又不幸的例子中得出的深刻教训,使我决心要把事情的经过详加叙述。

朗伯西埃小姐不仅对我们有一种慈母般的爱,而且对我们也享有母亲的权威,在该挨惩罚的时候,她也真的对我们实行惩罚。她曾多次吓唬我们说要惩罚我们,因此,她每一次吓唬都使我们感到是对我们的警告,令人十分害怕;但是,在真被惩罚以后,我发现,挨打时候的害怕心情比等待挨打时候的恐惧心情小得多;更奇怪的是,每次挨打都使我对这位打我的人更加喜爱。多亏我对朗伯西埃小姐有纯真的感情和我的天性善良,我才没有为了挨她一顿打而特意去做该挨打的事,因为,在皮肉之苦的疼痛中,甚至在羞愧中,我发现掺杂了一种肉欲的快感,使我不但不害怕,反而巴不得她那只手再把我打一顿。真的,这当中毫无疑问掺杂了一种早熟的性的本能。同样是打,如果是她的哥哥打我,我就一点儿也不感到愉快了。不过,从她哥哥的脾气来说,我是不怕他替她来打我的。我之所以约束自己少做该挨打的事,纯粹是为了不招惹朗伯西埃小姐生气的缘故。对人要多加体贴,这一由感情产生的意识对我的作用,其威力之大,往往在我心中总是由它来引导我的感情。

这种错误,我虽然不害怕重新再犯,但总是一再小心谨慎地避免,然而,它还是终于再次发生。不过,这不能怪我,也就是说,不是由我自己故意造成的,而且这一次,我可以这么说,反倒使我心安理得地得到了许多好处。可惜的是,这第二次惩罚竟成了最后一次,因为朗伯西埃小姐肯定发现了这种惩罚并没有达到她的目的,于是便宣称她从此不再用这种办法惩罚我了。她说,用体罚的办法惩罚我,使她感到很累;她决定从此以后不再采用这种办法。在此以前,我们都睡在她的房间里,在冬天有时候甚至睡在她的床上。过了几天,她让我们搬到另一个房间去睡,从此以后,我很荣幸地被她看做一个大男孩了,不过,这份荣幸,我实在不需要。

一个八岁的男孩被一个三十岁的未婚女子打一顿,竟决定了我今后这一生的喜好、欲望和情欲,而且恰恰是朝着与它们应当天然发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一点,谁能料到呢?在与我的肉欲被煽动起来的同时,我的欲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一心只追求我此前所感受的快乐,而不再去追求别的东西。几乎从我出生的时候起,我全身的血液里就沸腾着肉欲的追求,不过,直到我长到最冷静和最迟缓的情欲开始发展的年龄以前,我洁身自爱,没有任何瑕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心里一直感到很难过,但又不知道难过的原因何在。我一见到漂亮的女人,就总是用贪婪的目光看她们;我在头脑里没完没了地回想她们,其目的无他,纯粹是为了按照我的方式把她们保存在我的心里,让她们全都成为朗伯西埃小姐。

甚至到了结婚的年龄以后,我依然还有这种奇怪的癖好;不过,尽管后来发展到很难控制甚至疯狂的程度,但它并没有使我失去行为一贯诚实的本性,虽然它似乎很可能使我失去这种本性。如果说世上真的有什么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廉耻心的话,我所受的教育就是这种教育。我的三位姑母称得上是贤惠的楷模,都保持了许多妇女早已忘记的端庄举止。我的父亲虽说是一个爱玩的人,但他总是按过去的老规矩玩;在他喜欢的女人面前,他从未说过一句使未婚的女子听了会羞得脸儿通红的话。谁也没有像在我们家里和在我面前这样保持对孩子应有的尊重。我发现朗伯西埃先生在这方面的注意,并不亚于我的父亲。有一个非常好的女仆就是因为在我们面前说了一句稍微有点欠雅的话,便被辞退了。在我成年以前,我不仅对两性结合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而且,即使有一点点儿模糊的概念,我也觉得那是很丑恶的和令人讨厌的。我对娼妓一直是很憎恨的;凡是贪淫好色的人,我对他们无一个不感到轻蔑,甚至感到害怕,因为有一天我在小萨柯勒克斯一条低洼的小路两边看见一些土坑,人们告诉我说有些人就在土坑里野合。从那以后,我对淫乱的事就深感厌恶;那些人的行为往往使我想起狗交媾的情形,因此,一想起他们,我便感到恶心。

由教育得来的这种思想,其本身就适足以推迟我烈火似的气质易于爆发的欲念的滋长。后来,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由于肉欲的第一次冲动在我身上发挥的抑制作用,我的思想便更加巩固了。虽然我热血沸腾,时时感到冲动,但我在心中回味的,全是我曾经感受过的快感;我只希望得到我曾经领略过的快乐,从来不想得到人们曾说得使我十分憎恨的快乐,虽然这两种快乐在方式上是如此相近,但我也从未想过。在我可笑的胡思乱想中,在我狂热的色欲冲动中,以及在它们使我做出的荒唐行为中,我只是在想象中求助于异性,而从来没有想到过异性除了满足我的想象中的快乐以外,还有其他的用途。

尽管我的性情容易冲动,爱好美色,身体的发育又十分早熟,但我还是如此平安地度过了整个青春期。除了朗伯西埃小姐无意中使我感受到的肉体的快乐以外,就没有去追求过其他的肉体快乐,甚至到我后来长成大人,也是这样。因此,这种很可能毁灭我的做法,反倒保全了我。我童年时候原有的那些爱好,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与其他的爱好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以致我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使它们与我的感官引起的欲望分开。这种怪癖,再加上我生性腼腆,经常使我在女人面前不敢有任何放肆的行动,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在我看来,其他种类的享受,只不过是我所追求的享受的终点;而我所追求的享受,是其他男人无论怎样向往,也从我手中夺不走的;是任何女人,即使她愿意给我,也是猜想不到的。我就是这样度过我的一生的:既想得到我所爱的女人,而又不敢在她面前启齿。既然不敢向对方开口,我就只好用一些想象的男欢女爱的情景来聊以自娱;跪在一个泼辣的情妇面前,服从她的命令,乞求她的宽恕,这是我最甜蜜的享受。我活跃的想象力愈使我的血液沸腾,我便愈是活像一个羞答答的情人。人们可以想象得到,这种求爱的方式是不会有什么迅速的进展的,对我所追求的女人的贞操也是没有多大危险的。因此,尽管我很少有被女人真正爱过的时候,但我用这种方式,即在我脑子里想象,也同样享受到了很多乐趣。这就是为什么在我腼腆的性格和浪漫的本性的协调下,我的情欲终于使我保持了纯洁的感情和诚实的作风的原因。假使我当初脸皮厚一点儿,我对美色的喜好便很有可能使我陷入荒淫无耻的境地。

在这座幽暗和充满泥污的迷宫里,我终于迈出了自我揭露的第一步,而这也是最艰难的一步。最难于启齿讲述的,不是有罪的行为,而是可笑的和可羞的行为。从现在起,我对我深具信心,在讲完了我在前面敢讲的那些事情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顾虑能阻止我继续讲下去。人们可以想象得到,我要下多大的决心才敢讲述类似这样的事情,因为,在我这一生中,尽管有时候对我喜爱的女人爱得那么发狂,以致眼不能看、耳不能听、神魂颠倒、全身痉挛,但我从来没有向她们讲过我的这种怪癖,即使是在最亲密的时候,我也没有向她们要求给我唯一未曾得到过的宠爱。这种情形,只是在我童年时候和一个与我同岁的女孩子有过一次,而这一次,还是她首先提出来的。

在追述我的感情生活开始经历的这类故事时,我发现有些因素的作用虽然有时候是互相矛盾的,但并不因之就不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一种统一的和单纯的效果。我还发现,有一些表面上是相同的因素,由于某些情况的巧合,竟产生了如此不同的后果,以致令人想象不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一个例子:谁能料到我心中最坚强的性格竟同样是在含有好色与软弱这两个因素的血液中磨砺出来的呢?我在下面讲述的事情,并不离开我刚才所讲的主题,人们可以从其中看到迥然不同的后果。

有一天,我单独一个人在厨房旁边的一间屋子里温习功课,一个女仆进来把朗伯西埃小姐的几把梳子放在砂石板上烘干。隔了一会儿,她回到屋子里来拿梳子时,发现其中一把梳子的一排齿全折断了。这是谁弄断的呢?除我以外,没有别人进过这间屋子。他们问我,我否认我曾动过那把梳子。朗伯西埃先生和朗伯西埃小姐联合起来训诫我,逼我承认,而且还吓唬我,而我则坚决不承认。他们一口咬定是我弄断的,任我怎样抗辩,也没有用。尽管他们是第一次认为我竟敢如此大胆地撒谎,他们也觉得这件事情应当认真对待;事情也的确是应当认真对待。他们认为,干了坏事还撒谎,不承认,就该挨打。但是,这次动手打我的,不是朗伯西埃小姐。他们写信给我的贝尔纳舅舅;舅舅来了。我的表哥也被指控做了一桩错事,而且还相当严重。于是,我们两个人同样该挨打。这顿打,还真的不轻。如果人们想从坏事本身中找到挽救我的办法的话,则减杀我已经败坏的情欲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从此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情欲就没有骚动过。

他们没有从我口中得到任何一句他们想要我承认错误的话;他们又盘问和责打我好几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厉害,而我依然坚决否认;我宁死也不屈服,我的决心已下。武力终于败给了一个小孩子的“魔鬼般的顽强”(他们找不到别的字眼,只好用这个词来形容)。尽管我被这次残酷遭遇折磨得伤痕累累,但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件事情到现在差不多已过去五十年了,我今天不担心为这件事情再受一次体罚了。真的,我敢对天发誓,我是无辜的:我既没有动过那把梳子,更没有折断它的齿,而且根本就没有到砂石板那里去过,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要到那里去。但愿人们不要问我梳子的齿是怎么折断的,因为我不知道,也不明白它怎么会断;而我千真万确地知道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是无辜的。

请各位读者想一想:一个平常十分腼腆、性格非常温和,但在情绪激动时,性格又变得如此暴烈和倔强的孩子;一个一贯听从理智的引导,一个一贯受到温情、公正和亲切对待,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不公正的孩子,在第一次受到如此可怕的不公正对待的时候,尤其是给他不公正对待的人,恰恰是他最敬爱的长辈,他的思想将发生多么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混乱!在他的心中,在他小小的头脑里,将感到多么大的委屈!我之所以请各位读者,如果可能的话,为我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是因为我对当时的感受一点儿也想不起来和详细叙述了。

那时候,我还没有足够的智力分析那些表面现象是怎么就把罪责怪在我头上的,也不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情,我完全是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情的。我当时的感觉是:怎么为了一件错事(这件错事的确不是我做的)他们就这样惩罚我,这太可怕了。肉体上的痛苦虽然很剧烈,但我觉得这并不要紧;我当时全身感到满腔气愤、恼怒和失望。我表哥的情况跟我差不多;人们把他无心犯的过错当做是故意犯的过错来惩罚,因此他也十分气愤,而且,可以说是站到了我这一边,和我结成了同盟。我们两人倒在同一张床上,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全身颤抖。当我们幼小的心稍稍平息了一点,可以发泄我们的愤怒时,我们便立起身来,坐在床上,用全身的力气无数次高声怒吼:刽子手!刽子手!刽子手!

当我现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我还感到我的心在怦怦直跳;即使我活到十万岁,我也不会忘记当初的情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对暴力和不公正行为的感受,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迹,是刻画得如此之深,以致所有一切涉及暴力和不公正行为的事情,都会使我像当初那样愤怒。这种感情,当初虽只涉及我,而且完全摆脱了个人的利害关系,但它本身是如此强烈,以致使我凡是见到或听到一件不公正的事,不论它是针对谁,也不论它发生在什么地方,我都会火冒三丈、感同身受。当我在书中读到一个凶恶的暴君的残酷行为或一个阴险的教士玩弄诡计时,我就恨不得马上手持利剑跑去刺他一剑,即使我因此而死一百次,我也愿意。每当我看见一只鸡、一头牛或一条狗,以为自己是强者,便欺负另一只鸡、另一头牛或另一条狗时,我便往往会跑得满身大汗去把它赶走,或者扔一块石头去打它。这种性格很可能是我天生的;我也相信它是天生的,但我第一次遭受的不公正对待给我留下的记忆与我的天性融合的时间是如此之长和如此之紧密,因此使这种天性更加增强了。

我童年时候的天真到此就宣告结束,从此以后,我再也享受不到那种纯洁的幸福了。我今天甚至觉得,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到这里也同样结束了。我们继续在波塞又住了几个月。在那里,人们虽说我们是像亚当那样生活在地上的天堂里,但我们已经领略不到其中的乐趣了。表面上,我们还是原来那个样子,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方式已完全不同了。两个学生对教导他们的人,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亲热、尊敬和信任了;我们已不再把他们看做是能了解我们心灵的神了。即使做了坏事,我们也不像从前那样感到羞耻,但对被人家告发,却比从前更加害怕。我们开始隐瞒、顶撞和撒谎。所有这些像我们这样年纪的孩子所有的坏毛病,败坏了我们的天真,丑化了我们的游戏,甚至农村生活在我们眼里也失去了它原先使我们心旷神怡的宁静和淳朴,好像变成了阴暗的荒凉之地,好像有一道幕布遮挡了它的美。我们再也不去侍弄我们的小花园,我们再也不去锄草和给花浇水,我们再也不去松土;发现我们撒播的种子长出了幼芽时,我们也不欢喜得狂叫了。我们已不再喜欢这里的生活,人家也不再喜欢我们。我们的舅舅只好把我们接回家去;从此,我们与朗伯西埃先生和朗伯西埃小姐分道扬镳,彼此都觉得腻烦,没有丝毫依依不舍之情。

我离开波塞已将近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里,尽管有时候也想起我在那里的生活,但从来没有一次是高高兴兴地回忆我在那里的生活情景的。然而,自从我盛年已过、日渐衰老以来,我发现,当我其他的记忆都消逝的时候,我在波塞的生活情景又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而且一天比一天更美妙地刻画在我的脑子里,好像在我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要千方百计地把它们抓回来,让它们重新从头开始。即使回想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感到很快乐。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是那时发生的;地点、人和时间,我都能一一回忆起来。我又看见女佣或男仆在房间里忙来忙去,看见一只燕子从窗子飞进来,一只苍蝇在我背诵课文时飞到我的手上;我还看见了我们卧室的摆设;在我们卧室的右边,是朗伯西埃先生的书房,墙上挂着一幅历代教皇的版画、一个晴雨表和一个大日历;紧靠着房屋后边的花坛上的覆盆子树,枝繁叶茂,不仅遮挡着窗子,有时候还把它的树枝伸进屋子。我知道读者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但我有必要告诉他们,我甚至敢把所有我在这个年龄发生的故事告诉他们。我现在回想起这些小故事来,还高兴得跳跃不已。让我只讲五六个这样的故事吧……减掉五个,只讲一个,这样总可以吧;不过,请允许我尽量把这个故事讲详细一点儿,以便多高兴一会儿。

如果单单是为了让你们高兴的话,我就选朗伯西埃小姐大露其屁股这个故事。有一回,她在草地旁边摔了个大马趴,这时候,撒丁国王正好从那里经过,她的屁股全都呈现在国王面前。不过,就我来说,我觉得,在土台上种胡桃树的故事更有趣,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我是演员,而不是在朗伯西埃小姐摔跤的故事中只是旁观者,何况那个故事其本身虽然很可笑,但我当时把朗伯西埃小姐视为母亲,我对她甚至比对母亲还亲热,所以我当时只是大吃一惊,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可笑的地方。

各位读者,你们想必急于听我讲这个在土台上种胡桃树的长长的故事。好,现在我就把这个故事的悲剧性经过讲给你们听。不过,如果可能的话,请你们听的时候,不要为它不幸的结果气得发抖。

在庭院的大门外面进口处的左边有一块土台,我们常常在下午到那里去闲坐;不过,这个土台上并没有遮阴的树木。因此,朗伯西埃先生叫人去栽了一棵胡桃树。在栽这棵胡桃树的时候,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我和我的表哥充当了这棵树的教父。在人们给坑里填土的时候,我和表哥每个人用一只手扶着树,并不停地唱凯歌。为了便于浇水,我们给树根周围砌了一个池子,由于我和我的表哥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看浇水的情形,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在土台上面种一棵树,是一件比登上敌人的城垛去插上一面旗子更英勇的事情。因此,我们决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