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行为:十周年纪念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4:51:06

点击下载

作者:曾仕强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式管理行为:十周年纪念珍藏版

中国式管理行为:十周年纪念珍藏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式管理行为:十周年纪念珍藏版作者:曾仕强排版:KingStar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5-08-01ISBN:9787550255302本书由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自 序

个案研究是学习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在中国社会推行起来相当困难,因为我们自己的个案很难建立。由于我们的习惯,通常“报喜不报忧”,个案已经失真,研讨的结果势必大受影响。如果据实编写,则难免有好有坏,于是有些人不高兴,有些人会受害,甚至有些人会因而提出抗议,当然后患无穷。不得已退而求其次,拿外国的个案来研讨,就算殚精竭虑,费尽心思,结果大都不能切合国情,顶多收到脑力激荡的效果,对实际管理的用处并不大。

行为科学以科学方法对人类行为做有系统的研究,自1950年以来,对管理的助益,十分显著。不过,专门拿西方人的行为来研究,只能够明白西方人的行为,却很难了解中国人的所言所行,毕竟没有太大的用处。

本书尝试以中国人的行为,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以期从中国人的行为来看我们自己的管理。我们不采取完整的个案,以免涉入太深,引发很多后遗症。我们采取片段的事实来加以分析和说明,应该比较贴切。由于范围不够广泛,内容不够深入,仅能勉强分成基本的理念、工作的原则、沟通的现象、沟通的真谛、人我的分寸、两可的拿捏、是非的判断、凌乱的秩序、会商的技巧以及合理的兼顾等10个项目,分别予以探讨。

许多朋友都承认,我们不需要刻意强调中国式管理,但是中国的风土人情,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国人的管理,丝毫不容忽视。大家异口同声:“运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中国人的问题,的确事半功倍。”

有些人则认为:人的行为大同小异,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行为说起来也差不多。这种看法很对,只是站在管理实务的立场,它刚好和理论界重视“大同”部分相反,强调的是必须注重“小异”的部分。所以我们常常指称中国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如此,西洋人相反”,而是“中国人和西洋人在这些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而是“多”或“少”,才不至陷入“二分法”的不利困境。

还有一种常见的问题:“究竟‘中国人’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的态度,秉持文化的立场:“凡是接受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依据而言行的人,不论其血统、出生地、国籍为何,都是中国人。”如果根本不重视中华文化,甚或鄙视中华文化,不依中华文化而行的人,在我们眼中,都已经不算是中国人。

中国人当然可能产生若干偏差行为,违背中华文化。但是,这些人明白正道以后,若能回归原点,产生正当的行为,便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有些人对中国人怀有成见,以致一辈子不了解中国人的行为,因而也不明白中国式管理的真谛。有些人则自以为既然生为中国人,当然知道中国人的所言所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研讨中国人的行为。这两种“过”与“不及”的心态,正是今日众多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人行为的基本原因。

由于我们的包装哲学和西方人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的行为,很不容易依照西方的标准来省察和评估。当代中国人的毛病,事实上就是喜欢用西方的观点来观察中国人的行为,以致样样看不惯。但是内心深处,却又存在着某些中国人的牢不可破的观念。看的、想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逐渐增强今日中国人“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办不到”的恶习。久而久之,口是而心非,形成言行不一致的习惯,更为不幸。

出版本书,是希望大家能够把管理的道理,依据中国人的行为,切实付诸实施,并求其圆满而有效。

许多朋友表示,书中的案例经常能遇到,而所提解决方法,的确也给予相当的帮助。这些鼓励,使我们在明知不够齐全的情况下,仍然提前付梓,以期抛砖引玉,有更多高明之士,来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世界上的事情,看起来十分复杂。然而归纳起来,不外乎若干类型。平日把这些常见的个案放在脑海里,什么时候遇到类似的情况,便可以将相关的问题和可行的方案,一并纳入考虑。对于解决当前的困难,研判未来的发展,应该有相当的助益。尚恳各界贤明,不吝指教为幸。

序于兴国管理学院

前 言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西方人从西方看地球,东方人从东方看地球,竟然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影响所及,形成东西方管理行为的差异。

西方人观察宇宙万物,发现所有生物,都发端于一个基本细胞。基本细胞分裂为二,二分裂为四,四分裂为八,这样发展下去,终于形成植物、动物与人类。

中国人考察宇宙万物,发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生生不息,和西方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可以说完全一样。

中西双方都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生二所衍生的结果。

但是,进一步推究“一怎么能生二”时,彼此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西方人认为“一个基本细胞分裂为二”的原因,是由于“二构成一”(马绍伯先生指出:二构成一,就二看,是两种现象)。 “二构成一”,当然很容易分裂为二。

我国先哲也肯定“太极是阴、阳所构成的单元”,不过“二构成一”之外,尚有“一内涵二”的用意。(马先生说:“一内涵二,就一看,则两种现象皆发于同一本体,老子所谓‘同出而异名’,正是如此。”)

西方重视“二构成一”,总是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公司有劳资方的对立;同人有优劣的对立;企业生存竞争,亦有其冲突的对立。

中国古人认为对立固然存在,却也相辅相成。由“一内涵二”的取向不难发现“对立存在于统一”,所以《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同时生长而彼此不相妨害,道理一齐实行而彼此不相违背。)有公司才有劳资方的存在,彼此应该互信互谅;同人间有优才显得有劣,有劣也才显得有优,大家应该互助;有同业的竞争,才能力求精进,必须合理合法以谋公平合作。“二构成一”在管理上产生西方人“一切依据是非来判断”的科学化行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相当简单明了。

西方管理,喜欢问:“Which is right? A or B?”而他们的答案,往往都很肯定,不是“A is right”,便是“B is right”。若是“A is right”,那么A就成为共同遵守的标准;如果“B is right”,那么B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标准。他们把判断是非的结果,明定为公是公非,称为“标准化”(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制定事物的标准,并力求切实施行)。

为求组织成员共同遵行既定的标准,必须一切说清楚,同时要求符合同一标准,于是明定为制度。大家一体遵行制度,叫作“制度化”。

制度是组织所有成员一切分工合作的基本规范,是管理的出发点。任何成员,其行为合乎制度的即为“对”的行为,否则便是“错”的行为。前者为组织所欢迎,后者则为组织所不许。

A和B之间,有一条直线(如图1)。A大于B则A对,B大于A则B对。是非有所争执的时候,采取“多数决”的民主方式,居于A和B的彼此“制衡”,来决定孰是孰非。争执获得协议之后,立即修订原有的制度,成为今后未再度发生冲突之前的标准。

西方的“二构成一”观点,形成他们的“制衡思想”,并发展为经由谈判,分出大小或是非,以便共同遵行的“制衡行为”。

这种行为,其理论基础乃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谈判”指“满足各自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是非”在确立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而“制衡”则在维护并增强个人的权益。“一内涵二”在管理上产生中国人“圆满重于是非”的人性化行为。我们常说:“这样做是对,可惜不够圆满。”可见“把事情做对未必就是把事情做好”,中国人要求“把事情做好”而非仅止于“把事情做对”。

中国人当然也问:“甲对或是乙对?”只是答案很少是“甲对”或“乙对”,却多半是“甲对,乙也不见得错”或“乙错,甲又能对到哪里去?”除非实在是十分明显而简单的事情,否则我们总觉得“是非难明”!

中国人重视是非,却更了解粗理很好讲,任何人开口便可以说一大堆道理;细理不好讲,仔细推敲起来,每一个人所说的道理都存在着若干疑难;微理很难讲,再深究下去,到了十分精微的地方,似乎永远说不清楚;玄理犹可讲,没有办法时,往往会把道理说得玄而又玄;妙理不可言,真正的道理“多半妙不可言”,同时觉察“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障碍”,因而非常谨慎,不敢擅下判断。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得清楚的道理,已经失去它的普遍性,带有某些特殊性了。)

相信资深的主管,都有这种经验:某件事情出了差错,关系者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人,甲说得理直气壮,但是乙、丙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常常指责中国人爱说理由,个个都是找借口专家,弄得主管左右为难,不知谁对谁错,实在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道理人人会讲,是非却很难明断!

我国的太极图像,并非凭空玄想而来。太极代表“圆满”,根本上是一个主体。在此同一主体内,产生“是”“非”两种相异的现象。“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成为中国人的“太极思想”,发展为“听一句话,要先问清楚究竟是谁说的,以便决定是否遵行”的“太极行为”。

这种行为,其理论基础即为“交互主义”(mutualism)。中国人既不完全奉行“个人主义”,也不完全奉行“集体主义”;中国人既有“个人主义”思想,又有“集体主义”思想。常听到中国人说“输人不输阵”“团结起来才有力量”,但是言犹在耳,发现情势不对,率先溜之大吉。然而却有人说到做到,临阵绝不脱逃,至死不渝。中国人的原则,完全居于“看你对我如何,我就如何待你”的“交往”性,通俗地说,叫作“彼此、彼此”。

我们放眼看去,宇宙万物无一不是圆弧形的。凡直线形的,都是“人为”的,而“人为为伪”,形式化的东西,中国人比较不喜欢,其道理在此。

太极思想,彼此之间不是一条直线,却是阴阳对称、自然顺畅的圆弧曲线(如图2),形成管理上“不明确”的“分寸”。中国人必须善于把握自己应守的分寸,无过与不及,的确相当困难,需要历练与智慧,因此有些人十分厌恶,甚至到了怨恨的地步。

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便是由于智慧的限制,无法变化自如,所以学到后来,既没有曲线,也没有直线,只剩下一个圆形的外壳(如图3)。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大者太也,和即是顺,说起来就是“过分求圆满”,形成“太顺的‘事大主义’”。“太顺”的部属,绝对服从的结果,固然有利于力量集中。但是,万一决策有重大的错误,而此一决策者又“大而有力”,则大家盲目服从,势必害己害国。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盛行,自杀飞机愚行,大屠杀蛮行,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日本人为了寻求“大和”,往往弄得没有是非。他们一心一意追求利益,成为世人轻视的“经济动物”。“日本第一”中蕴含着重大的危机,因为他们缺乏适当的制衡,活像一辆刹车不灵的汽车,走顺路时很愉快,危急时真不敢想象。“大和思想”发展为日本人“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一切为团体荣誉而努力”的“大和行为”。其理论基础即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太极行为的根源,是“人性”。凡人皆有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谓之中,发而中节便是和。中国人所讲求的“和”,是“用”的一种境界,而其“体”则为“中”。体不离用,用不离体,其间的不同,只在已发与未发。未发的“体”,没有不善的;已发的“用”,便有善有不善。《中庸》特别指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明我们所追求的“和”,乃是已发的善的情,而摒弃了不善的情。

成中英先生以孔子“一以贯之”的纵贯和横贯两种关系来解释“持中致和”的道理。他说:“‘和’是横的一贯,‘中’是纵的一贯。文化本身应该有中与和的道理,这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智慧。”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比较简单,凡事只要想到自己的权益,“不要让自己的权利睡着了”,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而争,最后总能达到制衡的结果。 “两人独立,个人自由”所产生的个人行为,因利害关系相结合,“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成为美国人坚强的信念。

日本人也相当单纯,凡事只需顾及对方,比比“究竟谁比较大”。你大我听你的,我大你听我的。这种“上级生”精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就很复杂,不但想到“我”,还要顾及“你”,更不能忘掉“他”。我们上下、左右、前后都必须同时深思熟虑,面面俱到,才不会不知不觉中树敌,招来无穷的后患。在横的方面,要“和”,对任何人的感情,都应该发而皆中节,保持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在纵的方面,要“中”,对于人事的处置,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时时刻刻都不离这一根本。中国人不能不坚持原则,否则人家会批评他“没有定律”“缺乏制度”,甚至“胡作非为”。坚持原则又不能到处得罪人,弄得鸡飞狗跳,妨害安宁。“持中致和”即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能和谐相处,所以“和”就是广结善缘,用“广结善缘”来“坚持原则”,既会做人又能做事,叫作“致中和”,乃是真正的圆满。

不能“致中和”,结果必然“和稀泥”。今天大家由于痛恨和稀泥而怪罪致中和,有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未免因噎废食吧!

太极行为是人性化管理的表现,目标放在“致中和”。现代有些人不明了“太极行为本身十分正确,只是长久以来过与不及,产生不少弊病”的真相,铁口直断其为偏差行为,再加上不断采取西方或日本标准来测试,愈看愈觉得落伍而毫无价值。我们不妨改称为“中和行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与无谓的争议。

中和行为的第一特性是“不执着”,中国人满脑子“那可不一定”,增加了管理的困难,诸如:

1.不容易听信别人的话。

2.不重视团体规约。

3.不完全遵照上级命令行事。

4.不认真接受工作规范。

5.不相信企划。

6.不能真正科学化。

7.不容易完全标准化。

8.不能够大家一致,总认为我应该特别。

高阶层主管,对同样一件事情,可以表示“关切”,也可能十分“震怒”,完全视情况而变异,目的却只有一个:先表明和自己没有关系,再看做这一件事情的人是谁,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然后来调整后续的反应。

中阶层弄不清楚高阶层究竟会“关切”还是“震怒”,当然有责任尽量往下推卸,以便“关切”时跟着“关切”,“震怒”时跟着“震怒”,安全第一。

基层人员经常“押宝”,有时押对有时押错,久而久之,干脆不押,凡事能推即推,能拖即拖,否则也咬文嚼字以察言观色,多方斟酌而模棱两可,我们能责怪他吗?“不执着”在管理上有许多好处,例如:

1.头脑灵光。善于应变,对于变动快速的环境具有良好适应力。

2.自动调整。在工作进行中,能随时适机调整,不断随机应变,以求达成目标。

3.弹性应用。具有极大弹性,能承受企业内外环境变迁带来的多种压力。

4.把握情势。有利的情势来临时,能及时加以把握,不受原定计划的限制。

5.不畏艰难。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天大的困难,中国人只要有心去做,都有办法解决。“人”和“机器”的比较利益,仅在于人有较大的弹性。我们现在极力设法增大机器的应变力,仍然和人有一大段距离,所以机器永远无法完全代替人。

中国人的“不执着”,正是弹性大的表现;美国人看日本人变来变去,没定准;日本人看中国人简直飞来飞去,没定处。中国人不执着的特性,堪称世界之冠,说得难听一点,中国人喜欢变鬼变怪;好听一些,中国人擅长应变创新。“变鬼变怪”其实就是“应变创新”,这是中国话的奇妙,因为中国话一如中国人那般:不确定啊!

台湾地区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和我们“不执着”的行为特性密切相关呢?请深思后再下断言。“致中和”的第二特性,是“不受管”。中国人经常说“谁要你管?”却很少听到“请你赶快来管我”这一类的话。“我做了这么多年,难道还要你管?”“你想管我?先把你自己管好再说!”

任何主管,要管他的部属,他的部属一肚子不高兴,心里盘算着:“好,你想管我,那么我就想办法气你。不把你气死,你就老要管我!”结果主管多半真的被气死了,因为中国人多的是气人专家。

人不能管,谈什么管理呢?不用担心,中国人有的是办法。我们的管理态度是:先看能不能管。能管就管,不能管的人,要“理”。你理他,他才会理你。如果再理不好,那就应该“安”他,你尽力安他,他自愿卖力,这是中国人最高明的“安人”。安人比理人高明,理人比管人有效,可惜大家一心一意想要管人,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乱了,也不可能好好工作,谈不上什么绩效。

我们常问道:“人都安顿好了吗?”答案如果是“安顿好了”,则非常放心,一定没问题。西方人说“OK”,中国人一句“安啦!(放心吧!)”比它更为灵光。“不受管”会增加管理上的许多麻烦,诸如:

1.不喜欢承受压力。愈是压他,他愈是表面应付,内心不愉快。

2.不爱看规约。你要他签字,只要大家签他就跟着签,很少会认真去看,更谈不上记在脑子里。

3.不愿意上级不断盯住他。要他这样,要他那样,他表面上在听,实际上未必以为然。

当然,“不受管”也有许多好处,例如:

1.不必管他。善于领导的主管,懂得安他、看得起他,让开一步不去管他,他就会自动去做。

2.不必操心。操心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你越急他越不急。只要安他,让他身安心乐,他就会自动去操心,变成他急你不用急。

3.不必制衡。中国人不喜欢被管,本来就是一种制衡,用不着再多方设法、安排制衡的力量,到头来不过流于形式。譬如我们原来并没有什么工会的组织用来和资方对抗。现在学西方的方式,也组织起工会,到头来被少数人所控制,变成交换利益的工具,结果工会不像工会,大家心里反而不服气。

中国人的“不受管”,也是不一定的。当他做得顺手的时候,最讨厌人家管他;但是一旦遭遇困难,特别是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会大声喊叫:“为什么你都不管?”

需要时要你管,不需要时又不要你管,这才是中国人不受管的真相。中国人“不”之中含着“要”,“不要、不要”然后“要”,“不露、不露”然后“露”,“不会、不会”然后比任何人都“会”,实在值得我们好好体认一番。“不受管”含有“受管”的成分,关键在于“需要”。贤明的管理者,应该让他觉得有需要才来管他,亦即平时早有充分准备,只待时机来临,亮出锦囊妙计,而不是和部属一起在困境中愁眉苦脸。预测、前瞻不是平日说着玩的,却是紧急时要露一手的。“致中和”的第三特性,“爱讲理”。现在我们对“情、理、法”有着很大的误解,一直用西方“排在前面的为优先”的“排队”观念来看,认为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情”。殊不知中国人有其“居中为吉”的次序观,“情、理、法”三者,“理”居其“中”,所以最为重要。“情、理、法”在中国人心目当中,可以说同等重要。但是,真正比较起来,还是理更重要。

中国人很重视“理”,表现在“人人爱讲理”的行为上,我们一再流传:“读书,要明理”“做人,要懂得道理”。深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因而“理直自然气壮”。遇到争执,总是“请老先生评评理”。事实上,中国人最受不了的一句话乃是:“你这个人怎么不讲理!”“爱讲理”会增加管理上的许多困难,诸如:

1.理不易明,很难沟通。道理多半是相对的,究竟孰是孰非,很难判断。如果样样要讲道理,实在不容易沟通,因为中国人“全身都死掉了,嘴巴还是硬的”,几乎人人不服输。

2.各说各话,很难协调。任何场合,特别是公开的场合,大都各说各话,只有嘴巴没有耳朵的结果,增加了协调的困难。就算有,结论也是各有不同的认定。

3.固执一理,形成意气。人有成见、偏见,并不可怕,但如加上“固执”,那就万分可怕,中国人“不执着”却容易固执己见,易于形成面子的意气之争。

4.立场改变,理随着变。中国人重视立场,往往计划时是儒家,执行时变道家,到了考核时,一副释家菩萨心肠。而在位时是儒家,不在位时变道家,更为明显。

5.理说得多,实行得少。有些人误认为“沟通就是多言”,因而“尽在那里说道理,以致没有时间真正去实行”。“沟通”与“多言”完全是两回事,要沟通,却不可多言,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爱讲理也有许多管理上的好处,例如:

1.让他自己讲。中国人爱讲理,又常常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道理,别人所讲的都不尽合理。在管理上只要有办法“让他自己讲”,他就赖不掉。

2.一切求合理。对中国人而言,管理即是“管得合理”。只要小心警觉理不易明,随时谦虚能容,而且力求合理,中国人自然接受。

3.理直气就壮。无论众人如何议论纷纷,自己如果真的有理,便不必害怕,更不必计较。气壮的意思是自己心安,并不是“壮起胆子和人家斗气”。

4.有理者得人心。有理终究得人心,但是得人心者更容易显得有理,所以“由情入理”,才是合情合理。只要不存心讨好,得人心是有理的有效证明。

5.有理约束人。有理便可以依据道理来约束他人,不过要先让对方觉得不讲理时,才施以约束,所以中国人说“法”的时候,喜欢连带着说“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合理合法”,“情”和“法”两者,都要把“理”拉进来,足证中国人最讲道理。一切管理行为,不执着到合“理”的程度,不受管也合“理”地接受管理,那就是真正合乎中国人的“管理合理化”!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一直在改变,但是这三种特性,大概都没有变。检视我们的日常管理情况,很容易印证此一事实。

一切都在变,中国人当然也随时代而改变。不过中国人所变的,乃是有形的部分,凡是看得见的,与物质关系较为密切的,中国人爱时髦,一直在变。至于那些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部分,中国人把握得十分牢固,很少改变,要不然,为什么说“中国人永远是中国人”呢!

管理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管理技术,注重计量方法、数理模型和电脑的应用;另一个是行为科学,注重组织理论与人力因素。前者全世界通用,并无国界的区分;后者因各国风土人情而异,在中国人的地区实施管理,最好能因应我们的特性做适当的调整。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看起来千变万化,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但是中国人一直讲求“持经达变”,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依然不执着,不受管。我们只好把握住道理,让他变得合理,而又自己管得合理,相信已经充分顺应中国人的特性。

综合起来,中国人的管理行为,乃在:一切求合理。

我们普遍认为:合理就好。

彼此都合理,当然可以实施合理化管理,最合乎人性的要求。第一章基本的理念

导 言

中国人的基本理念,说起来相当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正反之间的差距十分细微,稍微不留意,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走上偏差的途径。

和谐绝非讨好—一般人的错觉,总以为“中国人喜欢被讨好”,只要肯用心去讨好中国人,自然左右逢源,什么事都办得通。其实,中国人很不容易讨好,因为我们的警觉性很高,遇到有人讨好,立即提高警觉:“他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因而怀疑“他究竟安的是什么心”,以至于“心里好笑”,处处加以防备。

历史上有很多事实证明,喜欢被讨好的人,最后容易被小人所包围,因而拖累了自己。这更加让后代的中国人,对存心讨好的人,敬而远之。

看开而非看破—看开不是看破,一切都看破,就会消极而退缩。一切都是空的、假的,我们心里明白,但在未破之前,仍旧把它当作真的。等不等得到、获不获得成,根本无所谓,却能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兢兢业业地撞下去,叫作“看开”。中国人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便是看开的表现。我只管尽自己的力,至于成功不成功,并不计较。这不是一般人所批评的“尽力主义”,好像对成功不抱太大希望,而是进一步了解“成功”本身也是假的。此时的成功,也不过是以后的失败。历史上每一朝代的开创,终究免不了末代的危亡。

任何人看不开,就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苦恼多于欢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哪里受得了?

圆通绝非圆滑—一般人分不清“圆通”和“圆滑”的异同,以致把“圆通”当作“圆滑”,滋生众多的不满和厌恨,殊为遗憾!“圆通”和“圆滑”在过程中看起来,完全一模一样,都是不断地“推、拖、拉”。但从结果来看,却完全不一样。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叫“圆滑”。推、拖、拉的结果,把事情圆满解决,便是“圆通”。过程相同,结果完全不同。

中国人非推、拖、拉不可,如果一味认为推、拖、拉是坏事,那就会到处看不惯,甚至整天不愉快。

合理地推、拖、拉,把推、拖、拉的功夫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才是真正的圆通。

尊重而不盲从—有些人一直以为中国人喜欢玩乖乖牌,似乎只要顺从,就有前途。实际上中国人并不欣赏完全听话的人,甚至把他们称为“奴才”。

中国人重视的,是“有所听有所不听”的人,亦即“尊重他人的意见”却“不会盲目顺从”。

尊重不一定是“口服心服”,它代表“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不对你好”,以及“你尊重我,我当然也尊重你”的“交互”心态。中国人相信“敬人者人恒敬之”,便是此理。

作为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和谐绝非讨好、看开而非看破、圆通绝非圆滑、尊重而不盲从,才是光明正大的合理心态。

和谐绝非讨好

个 案

王先生来了,主人李某招呼他坐下,随口问他:“喝点什么东西?”王先生循惯例回答:“随便,随便!”

请问:

1.中国人喜欢说随便,真的是随便怎么样都好吗?

2.李某怎样回答才算合理?

3.王先生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4.万一有新的变数产生,又该如何调整?

5.如果王先生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会如何反应?若是并不重要,又会如何反应?

请把您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分 析

1.李某听见王先生说随便,当然心里有数。中国人的“随便”,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随随便便,因为它至少具有三种含义:

第一,客人不知道主人这里究竟有什么好东西,猜来猜去,反而弄得大家都没有面子。

第二,让主人自己衡量,好好斟酌,把合理的东西拿出来,这样才显出自动自发的诚意。

第三,客人根据主人拿出来的东西,可以估量出自己在主人心目当中占有的地位,才能够充分了解彼此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来决定采取哪一种谈话的方式。

2.李某既然明白对方的心意,便暗自思量:家里还存有半瓶XO,但是,讲好张总经理下一次来的时候要好好喝几杯,当然不能拿出来。

而且,像王先生这样的朋友,论交情很不错,可是在利害关系方面,似乎不能够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总经理相比。于是李某断然决定,泡一壶乌龙茶请他。

3.王先生满心欢喜,主人的确有诚意,并没有真的随便倒一杯白开水给他,也没有相当随便地拉开冰箱倒一杯冰红茶充数。

承蒙他看得起,给我冻顶乌龙茶喝,可见在主人的心中,我王某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中国人心里高兴,所有的乌龙茶都是冻顶的;如果不高兴,一切洋酒也会变成本地酿造的假冒品,要不然就是别人送的,用不着感谢。

王先生很高兴,觉得主人十分热忱,自己也就开怀畅谈了起来。

4.谈着谈着,门铃又响了。李某打开门一看,糟糕,来的人竟然是刚才想起的张总经理。“欢迎,欢迎!请进,请进!”嘴上嚷着,心里也忙着:张总提前光临,大概是想起那瓶XO,这下该怎么办才好?“总经理,这是我的老同学王先生。”“请坐,请坐!”

一阵寒暄,李某已经想好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大声地喊叫太太:“惠君,我刚才找了半天,你到底把那半瓶XO藏到哪里去了?”

太太毕竟是同居人,十分有默契,马上听懂先生的话意,也大声地回答:“我昨天清洗厨房,怕把它弄脏,特别藏起来的。”

声到人也到,太太手中拿着XO。李某准备好酒杯,顺手接过酒瓶,笑嘻嘻地人各一杯。然后又大声告诉太太:“既然酒找到了,那鱿鱼丝跟牛肉干呢?”

于是大盘小盘一起出现,总经理很有面子,王先生也很高兴,因为自己也沾了光。

5.王先生对主人若是十分重要,相信主人早已打听仔细,王先生喜欢哪一种饮料,并且早就准备妥当,不敢再问“喝点什么东西”。如果并不重要,主人问是问,却一点儿也不在乎,很可能话刚问完,不待王先生回应,白开水已经端上来了。

说 明

李某大声喊叫太太,这是中国人的绝招,在人际关系的运作中,具有化危为安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人很有意思,都知道“两个人如果大声说话,便是讲给其他人听”的道理,而且能够掌握时机,运用自如。

想想看,张总经理提前到来,显然是担心那半瓶XO被喝掉了。如果只顾虑王先生的面子,请张总经理一道坐下来喝乌龙茶,张总心里一定很不高兴:“你以为我真的那么空闲,到你家喝这种粗茶?”

但是王先生来的时候,很聪明地说了一句“随便”,闽南话叫作“请裁”,竟然是文言文,不是白话文。李某听得懂“请裁”的意思,正是“请你自己裁量,看看拿什么东西给我最合理”,当然不敢大意,真的随便拿一杯白开水出来。

当时凭良心也想起这半瓶XO,结果没有拿出来,现在张总一到,立刻改喝XO,将来传扬出去,岂不变成十足的马屁精?

不拿不行,会气煞张总;拿也不行,王先生面子受损,一定到处抱怨,把自己形容得势利又现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总算让一句大声话解决了。

王先生听说李某“刚才找了半天”,一颗心顿时安放下来。李某把我当成好朋友看待,刚才我来的时候,已经有意思把XO拿出来,只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原来是李太太“怕把它弄脏,特别藏起来的”。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阿Q精神,管他怎么说,至少不会大小事情都看不开,动不动就要闹自杀。

张总经理更是开心,王先生是主人的“老同学”,再怎么交情深厚也喝不到XO,还是我这个老总行,哪怕是“特别藏起来的”,到了紧要关头,也该及时显露出来。

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李某夫妇,真的是夫唱妇随,十分有默契。夫妇之间的一问一答,搭配得天衣无缝,把原本非常尴尬的场面,一下子化解开来。所有的人,都觉得圆满,岂非一大乐事?

中国人讲求“和为贵”,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西方不同。主要的差异,在于西方人解决问题,以科技知识为工具,拿宗教信仰做背后支持的力量。他们相信“知识即力量”,也相信“信主得永生”。前者来自希腊传统,后者得自希伯来精神,形成现代西方人的“二希”途径。

中国人则自古以来,发展出另外一条“追求极大和乐”的“和谐”途径,用和谐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实际上,了解中国人性格的人,很容易就看出“中国人太喜欢争,而且一争起来往往不择手段,多半不遵守游戏规则”,所以不能鼓励中国人竞争,却应该走出“不争之争”的道路,“用不争来争”“以让代争”,也就是在“和谐”当中化解“恶性竞争”,以免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对于那半瓶XO而言,张总经理、王先生和李某都是竞争者,如果摆明的胜利者属张总经理,那么王先生的面子必然挂不住。依据“中国人有仇必报,而且报复期特别长”的定理,将来受害者一定是李某自己。

若是为了顾虑王先生而委屈了张总经理,后果如何,更是不必多费口舌,中国人心里都很明白:吃不了兜着走。

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对中国人来说,讨好他总是没有错的。这种存心讨好的心理,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第一,中国人很不容易讨好,常听说“把身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他还会嫌咸”,可见一斑。

第二,中国人警觉性很高,十分提防人家讨好他,老是觉得“他不可能无缘无故对我这么好,是不是在动什么脑筋”。

还有,中国人一旦发现人家存心讨好他,不是谢绝、不领情,便是吃定他,丝毫没有情分可言,两者对讨好的人都是不利的。

喜欢被人家讨好的人,最后被小人包围,拖累了自己。喜欢讨好别人的人,由于讨好所有的人,结果等于没有讨好任何人,势必采取押宝的方式,押对了固然可以得势一时,但终究会败下阵来。而万一押错了,徒然费尽心机而毫无所得,亦将会悔恨不已。

喜欢被讨好和喜欢讨好人,既然都缺乏实质利益,中国人明白道理的,当然不屑为之。

不以“讨好”的方式,不抱“讨好”的心情,却能够得到他人的欢迎,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自己牢固的位置,这才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便是“在圆满中解决问题”。

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之外,人际技巧也很重要,如何既和谐又能够圆满解决问题,便是在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艺术气氛。

王先生来了,主人李某在心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便顺手倒一杯白开水给他,不久张总经理到来,李某将何以自处?

中国人问一句:“喝点什么东西?”显然是随时可以适应环境的埋伏。

就算只倒一杯白开水,也应该说:“开水还没有开,先来一杯凉白开,好吗?”将来翻转就会顺利得多。

李某聪明,王先生也实在不含糊,什么话都不回答,光说“随便、随便”。

试想王先生不经意讲出“来一杯茶吧”或者“有咖啡吗”这一类的话,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场面?“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一种代名词。中国人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大声问太太XO在哪里,不能存有讨好任何人的意图,才能够成功地达成任务。

因为存心讨好王先生,李某就不会想起那半瓶XO却拿不出,而是当王先生来临时就拿出来,心想张总经理来时,再买一瓶也不迟。存心讨好张总,就不会兜圈子,直接拿出来。

鱿鱼丝和牛肉干出场时,王先生竟然也不会起疑,更是和谐的气氛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威力。

要 则

1.听见“随便”,马上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度警觉,千万不能够太随便,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满,反过来害了自己。

2.和谐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经常保持和谐,对人际关系很有帮助。

3.和谐不能够存心讨好,也不能掉入和稀泥的陷阱,必须用心体会,仔细调整,以求合理。

请写下您的心得:

看开而非看破

个 案

A单位主管空缺,王甲、李乙、张丙都有意争取这一职位。

但是,他们心里有数:争得不剧烈,显得没有什么力量;争得太剧烈,反而引起决定者的不愉快,认为“凭什么非他不可”,岂非弄巧成拙?

论关系,谈实力,三位都差不多,可以说难分上下。主管空缺只有一个,争来争去,很明显是一胜两败。

王甲、李乙、张丙都无意跳槽,用不着孤注一掷。所以他们不约而同,采取“不争之争”的策略。既然没有获胜的绝对把握,又不愿意争不到就离职他去,干脆就“不争”来“争”,看看结果如何?

不久,李乙获得晋升,很高兴地走马上任。王甲、张丙落选,难免闷闷不乐。

老板做得很漂亮,分别安慰王甲和张丙,说是“原本要升你的,不料有一些流言,才临时改变”,希望“不要灰心”,并且承诺“只要好好工作,以后机会还很多,一定不会忘记”。

王甲和张丙的反应有一些不同。王甲微笑着回答:“升不上去没关系,我会好好工作,以后还请多多提拔。”张丙则显然很不服气,愤慨地说:“升不上去没有关系,我会好好工作。不过平白遭受流言的伤害,我实在不甘心,希望能够彻查,以明是非。”

请问:

1. 主管出缺,通常有哪些状况?

2.如果您是老板,对王甲、张丙的印象如何?以后真的有机会,会先考虑王甲,还是张丙?

3. 如果您是李乙,获得升迁,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4.如果您是王甲或张丙,没有获得升迁,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5. 不争之争和据理力争,各有什么优缺点?

请把您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分 析

1.主管出缺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也不外乎下述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强势的升迁型。老板非常赏识他,让他晋升,也让他安排继任人选。在这种情况下,王甲、李乙、张丙根本用不着争,因为没有争的机会,只有看平日和主管的关系,够不够让他把自己安排上去。

第二种是弱势的升迁型。老板让他晋升,也问他谁来继任。但是,只接受他的推荐,不一定如他的意。甚至他根本就不推荐。

还有一种是空白的出缺型。包括原任主管平调或离职,退休或死亡,以及新增单位的主管。犹如一片空白,所以引起抢夺位置的竞争。

2.落选的人,当然不可能恼羞成怒,除非他愤而离职。“升不上去没关系”便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惯用语,并不代表真正的心意。倒是下面接着说出来的话,可能发自内心,构成自己未来发展的助力或阻力。

王甲微笑地说:“我会好好工作,以后还请多多提拔。”这种“看得开”的态度,必然为他将来的升迁带来良好的契机。因为老板听了,会觉得他很善于领会老板的话意,也能够体谅老板的心意,因而对他产生歉意,以后有机会,自然优先考虑王甲。

张丙愤慨地说:“平白遭受流言,实在不甘心。希望彻查是非,以明事实。”听起来很有道理,也是“不要让自己的权利睡着了”的一种表现。但是,老板会觉得他根本听不懂自己的话意,把安慰的借口当作是真的。如果听懂自己所说的,不过是一种借口,却坚持要彻查,那就是不够体谅的态度。

老板可能口头答应他一定查明,心里则好笑得很,转而庆幸自己没有升错人,暗中告诫自己,此君“看不开”,最好不要招惹他。

3.李乙获得升迁,应该抱持喜忧参半的心情。喜的是自己的实力获得大家的肯定,忧的是此后的责任更加重大。不能够得意忘形,马上喜形于色而惹得很多人不满。谨慎、谦虚、和气,应该是升迁时特别注意的要旨。

4.未能获得升迁,不见得一定是坏事。准备得不够充分,升上去势必难以胜任,徒然增加痛苦。上级不支持,就算升上去也很难做事,不如自己反省问题出在哪里,冷静地自我改善,以待下一次。说不定上级故意用不升迁来考验自己的反应,那就应该更加妥善因应,自然会带来良好的后果。

5.据理力争看起来十分勇敢,其实再怎么说,都是一种意气之争,充分表现出自己沉不住气。不争之争当然也是另一种情势的争。一方面十分和谐,一方面是应该做的才做,不应该做的千万不能做,表现出君子的风度。用不争来争,丝毫不露出竞争的痕迹,十分高明。重要的是心中确实这样想,争的结果并不重要,顺其自然比较好。

说 明

部属最好有机会追随强势的主管,只要尽力而为,好好协助他,便可以“同登龙门”,这是最有效的升迁途径,不需要经过激烈的混战。

然而,强势主管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遇不到这种机会,一点办法也没有。同时强势主管多半要求严格,而且一丝不苟,追随这样的主管,升得快死得也快。升不上去又让他有不好的印象,那就更加倒霉。

遇到弱势主管,部属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也很难在主管晋升的时候,获得顺理成章的升迁。但是,在背景不够强的环境中,才能够真正磨炼自己,使自己更加机警稳健,就算必须竞争才有升迁的机会,也是成败操之在我,总是值得自豪的。

主管平调或退休,多半是可以预见的。退休的年龄,成为有关人员共同注目的焦点。平调的主管,则是专长不合的一种迁移,明眼人看得相当清楚。这两种情况,必须及早准备,届时瓜熟蒂落,自然成功。

死亡出缺,通常称为“死缺”。怕是怕,还是要当,搬一搬座位,改一改风水,便可以心安理得。主管离职,接的人是谁?顿觉阴谋家露出真面目。其实,表面上是死亡或离职引起混乱的战争,实际上有心人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决一死战了。至于新增单位的主管,我们如果想得长远一些,也不难看出“先有人动脑筋,千呼万唤才增设出来”的不易之理。

不论哪一种类型,不管什么情况,在决定的关键时刻,都免不了一番争夺。尽管不争之争很早已经开始,最后关头,走势明显而白热化,最少也要让老板对自己加以考虑,才算真正达到“不争之争”的目的。

老板可能速战速决,理由是“夜长梦多”,愈拖问题越多,愈不容易摆平。何况主管职位空得太久,势必耽误要事。老板也可能采取拖延的策略,理由是“冷却一下”,大家才不会闹情绪。就算摆不平,至少也表示已经尽力在摆平。

这两种理由,都有道理,也都很牵强。可见理由是人编出来的,自己相信,那就是道理。

重要的是决定,锅盖得再紧密,终究要掀开。竞争的人不止一位,结果总是一家欢乐几家愁。

老板决定之后,对新任主管要激励一番,让他好好表现。对落选者安慰的话,当然一则要找出理由,再则要给他希望,所以说来说去,离不开“原本要升你的”,“以后还有机会”。

这些话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主要的功能,只在测试哪些人看得开,而哪些人看不开,如此而已!

看开并非看破,看不开却必然看不破。我国的云门禅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日是好日。”便是看得开的最好说明。

一个人的理想未能如愿达成,不妨在乌云密布的云层上面,假想有一道明亮的阳光。忧郁的心情,自然会变得明朗,这就是看得开。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不是看破,却是真正的看开。孔子并不是不在乎富与贵,他只是明白“努力和成功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希望我们“尽力去追求,却不必把富与贵当作永久存在的东西”。

有些人失败之后会成功,有些人则失败之后不会成功,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不是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吗?为什么有不同的后果呢?

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那些遭遇失败却不怨天尤人、乱发牢骚,反过来好好检讨自己,进而充实自己,等待下一次机会到来的人,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至于那些失败之后便归罪于别人,认为自己受委屈、吃大亏,因而到处发牢骚的人,就算下一次机会到来,他也把握不住,自然无法得到成功的果实。

王甲看得开,知道“多人竞争,不可能人人成功”,也明白“原本要升你”只是安慰的话,更了解“这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的道理,因此坦然地接受失败的事实,洒脱地微笑着,并且表达出“以后还请多多提拔”的愿望,等于开始下一梯次的部署,所以助力最强。

张丙看不开,心中始终不服气,说不定认为老板有意歪曲事实,竟然拿“有一些流言”做借口,真是令人不平,要求彻查真相,自以为“如果不反驳,等于默认”,因而据理力争。

老板可能承认自己编造借口,请张丙原谅吗?老板会由于张丙要求查明是非,便坦言自己的过失吗?他只是觉得好笑,这种话也听不懂,幸好没有升他当主管。

要 则

1.一个人不可以看破,一旦看破了便无所争,失去竞争的原动力。在世俗的社会上,看破显得过分消极。一个人不可以看不开,否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算成功,后面的路也走不远。因为不可能没有挫折,一旦遇到挫折,依然通不过。

2.看开不是看破,看破一切,就察觉所有一切都是假的。明知是假的,在未破之前,仍然是真的,叫作“看开”。

3.看不开的人,十分苦恼。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哪里受得了?看破的人往往流于“不争”,群体就不会进步。看开而不看破,乃是“不争之争”的最佳原则。

请写下您的心得:

圆通绝非圆滑

个 案

朱先生自己经营一家小型工厂,制造一些零件,分别供外商和本国厂商使用。他喜欢汽车,除了一部本国出产的汽车,也拥有一部华贵的进口车,但是他坚持一个原则:跟本国厂商去接洽生意,一定不开那部进口车。

他的理由十分简单,本国厂商多半是家庭企业,采购人员不是老板的亲戚,便是相当可靠的亲信,看见他开豪华的进口车,马上就会联想到他赚了他们公司很多钱,而提出杀价、延期付款或其他的要求,势必弄得自己焦头烂额。朱先生自认为是聪明人,当然不做这种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至于外商公司,老板是外国人,采购人员心中只有公司,一切公事公办。看到朱先生有能力开进口车,则认为短时间内大概不会倒闭,和他打交道,不但可以放心,而且对公司也有交代,至少可以证明自己的选择能力还不差。

朱老板经常变来变去,弄得身边的人摸不着头脑。不过朱老板自己却坚守一个原则:碰到银行界的朋友便吹嘘自己公司的获利能力很强;遇见税务界的朋友则抱怨自己运气差,赚不到钱。

请问:

1. 朱先生这种态度,是圆滑吗?

2.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的有这种必要吗?

3. 什么叫作“圆通”?

4. 不够圆通,可能产生什么后遗症?

5. 到底“圆滑”和“圆通”有什么区别?

请把您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分 析

1.朱老板的态度是圆滑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若是一口咬定“这样的回答,根本就是圆滑”,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中国人最讨厌圆滑,任何人只要给人家一种“滑头”的感觉,便成为别人心目中“狡猾的人”,注定没有前途可言。常言说得好:“看他一副滑头滑脑的样子,做事一定不牢靠。”

千万不可以圆滑,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互相勉励的。很多人很痛心,大骂“推、拖、拉”的坏习惯,因为他们只看到圆滑,却看不清圆通。“圆通”和“圆滑”仅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彼此的境界和产生的观感,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朱先生若是脑筋转不过来,只会在yes或no之间选择,便只能够在“开”与“不开”之间,选择其中的一项。

朱先生若决定开进口车,而且也不避讳让本国厂商知道,万一真的惹本国厂商眼红,诸般打击纷至沓来,吃亏的难道不是朱先生自己?

为了避免本国厂商的不愉快,朱先生只好决定不开豪华进口车,然而他辛辛苦苦地经营事业,难道连个人的乐趣都要被剥夺吗?何况开华贵汽车,并不是什么不良嗜好。

朱先生并不是在“是”与“否”之间做个抉择,却两者兼顾,满足自己的喜好,买下一部豪华进口车,并为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开豪华车见外商,驾普通车见本国厂商。”

他这样做,算是“圆滑”?还是“圆通”?

2.朱老板遇见税务人员,倘若不抱怨自己赚不到钱,却吹嘘自己获利能力很强,请问大家对他的看法如何?

恐怕会觉得这个人脑筋有点问题。相对地,如果他对银行界朋友抱怨经营不顺,有朝一日想要贷款,是否开得了口?

我自己也何尝不是如此?西方朋友听了我的演讲,赞美讲得很好,我会回答:“谢谢你的欣赏。”若是日本朋友夸奖,我会说:“请多多指教。”如果是中国朋友,我必然说:“哪里,哪里!”

有人会认为,何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实情实话岂不更好?相信没有人反对这种论调,也没有人否定这种说法。但是,当事人为了强调某一种立场,建立某一种关系,有时会稍微调整一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朱老板说话朝三暮四,算是“圆滑”吗?还是为了“圆通”?

西方朋友赞美我演讲说得好,如果用中国式的回答“哪里,哪里”,相信对方一定莫名其妙;获得中国朋友夸赞,就说“谢谢”,他就算不会心里嘀咕:“我不过是口头上说说,你就以为是真的?老实讲,还差得远啦!”至少也会觉得这个人过分自大,不够谦虚。

3.究竟什么才叫作“圆通”?“圆通”就是“面对现实”“负起责任”,另外加上“不伤害面子”。“面对现实”和“负起责任”可以用“理智”和“科学”来处理;“不伤害面子”却需要以“感性”和“艺术”来实现。“圆通”既非纯科学,也不是纯艺术,它是科学加艺术,理智加感性,所以比较难以做到。“不伤害面子”包括“不伤害自己的面子”以及“不伤害别人的面子”,需要细心和耐性以及经验的累积,才能够在面面俱到的情况之下,把工作做好,也就是“圆满达成任务”。“达成任务”比较容易,“圆满达成任务”毕竟相当困难。

4.不够圆通,很容易伤害自己的面子。曾经有一位颁奖人致辞时,指出得奖人都是他的学生。结果,得奖人致感谢辞时,却把他遗漏了,这不是一件挺尴尬的事吗?

不够圆通,也很容易伤害别人的面子。老板当着单位主管的面,大声苛责员工,必然会使单位主管觉得颜面无光。

5.圆滑和圆通,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一模一样,都是推、拖、拉,但是动机并不相同。凡是希望借着推、拖、拉来解决问题,同时减少阻力的,称为“圆通”。那些存心不良,只想用推、拖、拉来推卸责任或者拖延时间,根本不想解决问题的,即为“圆滑”。两者的结果也不一样:推、拖、拉的结果是把问题解决掉,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称为“圆通”;推、拖、拉的结果是并没有解决问题,简直于事无补,当然是“圆滑”。

说 明

现代人由于对推、拖、拉具有成见,认为凡事推、拖、拉,都是不好的,以致不够圆通,增加许多阻力,也增加很多后遗症。

譬如介绍朋友的时候,经常听见当老师的人,直接介绍“这是我的学生”。而被介绍的人似乎并不认定介绍人是老师,反而淡淡地指称“我们现在合作一些事情”。请问是不是十分尴尬?不能够保证别人真愿意认自己为老师,怎么能够直截了当地如此介绍呢?

当老师的人,如果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对方紧接着说“王教授是我的老师”,是不是就能避开尴尬的场面?具有“要人家认自己为老师,不要自己认为是人家的老师”的意识,不就圆通多了?

老板发现部属有错,当着他的主管责骂他,就寓有“主管没有管好”的意思,主管当然没有面子。如果老板有耐心,只是摆出不好看的脸色,离开现场让主管教训他的部属,会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老板,显然比较圆通。

有人会说:“那可不一定!”

如果老板摆出难看的脸色,主管却毫不在意,也不去纠正部属,岂非没有效果?这就证明了一种现象—中国人总认为自己圆通,却老是认定别人圆滑。自己朝三暮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便是“圆通”。如果别人变来变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则是 “圆滑”。

因为,我们一向“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缺乏“你好,我也好”的意识,充满“他不好,你不好,只有我自己好”的念头。从好处看,是“永不认输”;从害处看,那就是“别人都是圆滑,唯我懂得圆通”!

其实,人生是阶段性的发展,圆满境界绝非一蹴可及。只有开普通车能力的人,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阶段,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真正有钱的大老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三阶段,买豪华汽车开来开去,根本不必有所顾虑。朱先生则是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说没有能力开豪华车吗?不请司机,自己驾驶,自己保养应该还可以。说有能力开豪华车吗?开出去的时候,常常需要有意无意地指明自己是车主,否则常常被误认为是司机,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多亏他头脑灵光,否则便要苦恼万分。

要 则

1.将心比心是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比较容易吸取他人的经验,而能迅速成长。常以厌恶的心情,来批评他人的圆滑,结果便只有生气的份儿,而失去学习他人宝贵经验的机会。

2.圆通绝非圆滑。圆滑的人,大家都厌恨,也等于断了自己的前程。圆通的境界虽然很难达到,但却是不可轻易放弃的。具有圆通的本事,还得不因为怕别人看不懂而放弃圆通。

3.不要完全排斥或放弃推、拖、拉,以免误将圆通当作圆滑。也不能够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一不小心,就形成令人厌恶的圆滑。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充分考虑,怎么才合理,才可以达到圆通的境界。

请写下您的心得:

尊重而不盲从

个 案

我经常向总经理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您讲什么,干部们总是百依百顺,您觉得怎么样?”他们几乎没有例外地都会表示:“不好,这样不好。”追问原因,则会得到同样的答案:“我迟早会被这些人害死!”

我换一个角度,请教这些总经理:“如果您讲什么,干部老是有意见,您觉得怎么样?”

他们通常都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就会马上回答说:“那怎么行,存心要捣蛋,那还得了。”

请问:

1. 总经理为什么不喜欢百依百顺的干部?

2. 中国人是不是普遍喜欢听话的部属?

3. 总经理为什么不喜欢老是有意见的干部?

4. 总经理最欣赏什么样的干部?

5. 部属最好表现什么样的具体行为,才合乎总经理的要求?

请把您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分 析

1.总经理心中明白,自己并不是万能的神仙,哪能担保所有的决策都十分正确?依中国人的看法,神仙打鼓也有失误的时候,所以部属百依百顺,对主管来说,真是危险万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总经理开口,干部便不动脑筋,顺口叫好。如果总经理的决策是对的,当然很好,表示上下一条心,步调一致。若是总经理的决策是错误的,不免会被这些有口无心的Yes Man害死的。

2.中国人喜欢听话的部属,但是有三个条件:

第一,有意见不可以当着旁人的面说出来,以免主管难堪。

第二,没有意见也要再仔细想想,怎么才能够做得更好,而不是如同奴才那样,样样没有意见,做得不理想也不知道自己调整。

第三,嘴上说好,心里头却能够提醒自己,要用心做好,把成果做出来,否则就要把困难提出来,再和上司商量。

3.总经理心里也有数,自己再笨再蠢,也不可能所有决策都错。干部样样有意见,很明显的是存心不合作,自然难以忍受。

干部完全听话,不好;完全不听话,也不好;必须把“听话”和“不听话”做一番合理的安排,才能合乎“中庸”的道理。

总经理不欣赏“凡事都有意见的干部”,正如唐明皇有一回忍耐不住,大声指责高力士:“每一件事情都依你,朕还当什么皇帝?”部属样样有意见,就算真的比主管高明,也会弄得主管没有面子,因而老大不高兴。

然而,总经理也不放心“凡事都说好的干部”,特别是那些“话还没有讲完,他那边就已经答好”的人,真是叫人担心害怕。所谓轻诺寡信,大概就是这一类型干部的写照。

4.总经理最欣赏也最放心的干部,是那些“应该听话的时候听话”,“不应该听话的时候不听话”的干部,也就是“听话听得合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