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不下的春秋史(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5:25:06

点击下载

作者:烽武野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拿得起放不下的春秋史(套装共2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春秋史(套装共2册)试读:

一狼来了的惊天谎言寓言故事都是骗人的

历史是讲究传承的,就像师傅把技艺传授给弟子,父母把基因遗传给子女一样。所以,讲春秋史前我们必须要提及西周王朝。正是西周的灭亡,才造就了春秋缤纷绚烂的历史。

据《史记》载,西周灭亡的导火索,是一场名叫“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这位妃子笑点比较高,很难博得一笑。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开怀大笑,想出一个馊主意。

幽王与褒姒来到烽火台点燃烽火。诸侯收到讯号,情况不妙,周天子被敌人攻击了,赶紧去救他。结果一群诸侯赶到后,发现敌情是假的。褒姒被眼前的这一幕逗乐了,于是,幽王反复玩了几回,褒姒也笑了几回。玩到最后玩砸了,犬戎真来进攻了,幽王再点燃烽火发出求救时,没有诸侯来救,西周就此灭亡。

大家有没有觉得“烽火戏诸侯”像“狼来了”的翻版?笔者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寓言故事都是骗人的,“烽火戏诸侯”是假的。首先,烽火报警系统是秦汉时才有的;其次,诸侯要同时赶到镐京,这一点更夸张。

在西周时期,单说崤山以东的诸侯,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物资准备、召集兵马赶去营救幽王,士兵的两条腿得有赛过高铁动车的速度才行,何况还要反复多次。

以上充分说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假的。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有人在极力抹黑周幽王与褒姒,而且是一位既有深仇大恨又有改写历史能力的人才能做到。那么这抹黑者是谁呢?他为什么要编织谎言呢?

且听我慢慢分析。

在为您讲述真实的春秋故事前,我先为您介绍一下伟大的西周王朝。了解西周,也就明白了春秋众多大事件的深层次根源。西周股份制公司

西周作为一个王朝,像极了现在的股份制公司。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概况。

为什么叫西周呢?是因为西周公司总部在丰镐,今西安市长安区附近,镐京作为办公地点与宿舍,丰京作为宗庙祭祀与园林。丰镐周边区域叫王畿。两百多年后,由于周幽王经营不善,企业破产重组。公司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把总部迁到距镐京很远的东方——洛邑(今洛阳市附近),史称东周。为了便于区分,建都在丰镐的周朝称为西周。

西周股份制公司的最大股东是周天子,同时还兼任董事长,毕竟需要经常亲自领兵打仗,“礼乐征伐天子出”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其他小股东都是与周天子同姓姬的亲戚以及具有同盟关系的小诸侯。参股方式就是管理自己的领地与百姓。

每个公司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开拓市场。西周东边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是有500多年历史的超级老店——商朝。

商朝国力雄厚,青铜业发达,同时迷信鬼神。在祭祀品的加工技术方面,堪称登峰造极。这些祭品叫人牲,来源于奴隶和战俘。加工这些祭品的工艺有砍头、烧烤、去除内脏、水煮、尸制腊肉等,并且祭祀数量惊人。现在开工盖房子时,大家会放个鞭炮,庆祝开工大吉,商朝人则是先杀个人埋地基下,庆祝开工大吉。商人在人祭方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商公司的接班方式是兄终弟及,兄弟那一辈死光了,兄弟的孩子就来抢王位,经常发生内乱,所以公司总部经常换地址,最后搬到“殷”这个地方,算是稳定下来,所以后期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第一任董事长周武王在孟津召开股东大会并制订战略计划——趁商王帝辛(就是我们常说的纣王)东征,老家空虚之时,周武王在吕尚(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的辅佐下,对商朝发起攻击。

牧野之战爆发,帝辛仓皇组织奴隶抵抗周军,而奴隶们想,即使打赢了周军,自己也有可能被殷商拿去人祭,还不如阵前倒戈。于是商朝灭亡,西周成功开拓了市场,史称“周武革命”。

市场开拓成功后,如何处置商朝丢下的大市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天下土地很多都是无主地,需要开垦。于是,西周创立了封建制。老大是董事长周天子,周天子把自己手下的小诸侯分封到这个空白市场里建立分公司,封土建国。

同时西周总公司也给分公司的诸侯制定了等级,也就是爵位。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这些分公司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中原大地上,数量达71个之多。其中,天子姬姓的亲戚53人。通过封建制,西周公司迅速抢占市场。

分封出去的诸侯,也照葫芦画瓢,对自己手下的中层干部进行再次分封,而这些中层干部又被称为“卿大夫”。分得土地的卿大夫,有样学样,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家臣,也就是士。而士只听命于卿大夫,不听命于国君。有了土地和家臣的卿大夫,会随时干掉他看着不顺眼的国君。

大家不要以为这些空白市场是好占的,那里有被周人称作“野人”的当地土著民、商朝残余反动势力,以及遍布各处的凶猛野生动物大象、犀牛、老虎等。

被分封出去的诸侯,带着自己的人全副武装地来到封地。白天这些移民者拿着武器和生产工具出去,抢地盘搞生产,干得好的话晚上能活着回来,干得不好就被动物吃了或者被当地人杀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玩过“即时战略”的人都知道,游戏开局会有一个基地,农民去采集资源、开矿造兵,接着去清除周边小怪,敌人来进攻,如果玩家打不过敌人就往家里跑。

同理,西周武装移民的基地叫作“国”,其实也就是一个城市据点,诸侯贵族住里面,随诸侯一起来的移民被称作“国人”。“国”外面的地区叫“郊”,“郊”是国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开荒种田,获取资源养活自己。其他无主地就是野人的地盘,又称“野”。如果国人遭到外敌攻击可以进“国”躲一下。

公司生产方式是“井田制”。“井田制”的意思是,把一块地分成类似九宫格一样的九块地。中间那块地就是公田,其余是私田。无论是公田还是私田都是国有的,不能买卖。老百姓,要在井田上集体劳作,耕种完私田,也要耕种公田,用于供养领主。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制度,西周公司管理制度是“周礼”。当时天下地广人稀,分封出去的诸侯群臣距离周天子很遥远,那时没有现在的通信设备,更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天子与诸侯们很难见面。君臣双方的感情很容易败给距离与时间。而天子最担心的莫过于诸侯们跟自己的感情变淡,不理睬自己了。

为了能让诸侯们即使不在天子身边,也能感受到自己作为周朝一份子的光荣与责任,西周第二任董事长成王的总经理——摄政周公旦,创建了“周礼”制度,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这是一套低成本的国家统治工具,但它的效率极高,影响了两千多年。

周礼内容无所不包,小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休息娱乐、宗法制,大到国家的战争祭祀、礼仪外交。与其说是制度,更不如说是文化。其中“宗法制”是周礼的重大创新,它解决了君王家里的财产继承问题。

古往今来,父母去世后,子女继承遗产时都要先分家产,弄不好的话,会对簿公堂吵得你死我活。可是无论结果怎样,每个子女或多或少都有一份。但是这条约定俗成的规定用在天子家里可不行,因为天子家里最大的家产就是国土,如果几个王子分家产,这个国家就分裂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商人采用兄终弟及的方法,结果兄弟那辈死光了,兄弟的孩子就开始抢王位了。由此可见,商人的方法是有缺陷的。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大老婆生的大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王位的嫡长子,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弟弟们分封出去,称为小宗。

嫡长子继承制,被众多王朝沿用了两千多年,这期间,它像一条高压线一样悬在各王朝头上。当然也有无数君主想逾越这一高压线。逾越失败的就会被活活电死,比如我们下一节故事的主角周幽王,就是被这条高压线活活电死的。任性的老虎

公元前781年,西周第十二任新任董事长周幽王姬宫湦端坐在大殿上,俯视着朝自己跪拜的诸侯大臣,这位新任天子心中甚是得意。幽王的确有得意的资本,因为他的父亲周宣王姬静给他留下了大好河山。

说到这位姬静,可是一点都不安静,他一生基本都在征夷讨戎、开疆扩土。不是在征讨敌人的战斗中,就是在征讨敌人的路上。什么淮夷、徐方、严允等,都被这位“蛮夷鬼见愁”打得落花流水。最为厉害的是从不服管的南方小霸王楚国也被宣王打服了,要知道被周朝视为蛮荆的楚国,曾经可是把宣王老祖宗昭王打得落花流水,使昭王掉入汉水里成了鱼饲料的厉害国家。

宣王一朝可以说是做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常年征战,国疲民乏,东方诸侯也不断壮大。西周这个公司虽然体积庞大,但只是虚胖,内部危机四伏。

面对这样的局面,幽王理应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听取各方意见,但实际上却大相径庭。幽王凡事都要搞专制,不允许反对意见出现,一切必须按照自己性子来,这或许和宣王年年对外打仗,疏于对儿子的管教有关。奸臣虢石父则很会迎合幽王的脾气。如果把幽王比作一种动物的话,老虎是最适合的,虎毛要顺着摸,否则就会炸毛,而虢石父则是那位很会顺毛摸虎的人。

幽王在位期间如果只是耍小性子的话倒也还好,毕竟还有父亲留下的两位重臣打理事务,这两位重臣是周幽王的叔叔郑桓公(周宣王同母异父的弟弟)和西虢国国君虢石父(西虢国君历代辅佐周王室)。但是幽王在位的第三年,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以及西周朝运的人,她就是“褒姒”,是褒国献来的姑娘。

他爱上了这个女人,而且一辈子只爱这一个人,这也是他的初恋。很快,褒姒就为幽王生了一个孩子,叫伯服(又称伯盘)。对于毫无经验的初恋者来说,爱情是那么的迷人,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幽王有着美好又疯狂的梦想,一定要把心爱的人扶正为王后,并让她的孩子成为太子,给他们幸福,可是有两个难题摆在他面前。

第一个难题来源于个人。他之前娶了正室妻子申后,但他并不爱她。对于幽王来说,看到申后就累,听到就烦,想到和她还有一个儿子,想死的心都有。周幽王之所以如此反感与申后的婚姻,是因为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他们的婚姻是为了实现两国之间政治利益而牺牲男女双方意愿的爱情买卖。而这场爱情买卖中,买方是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卖方是申后的父亲西申侯(西申在王畿附近,不是河南安阳的南申国)。

这场买卖属于卖方市场。话说嫁女儿给天子家这么好的事,谁都想上,为什么到最后就成了卖方市场了呢?这得从宣王在位的第三十九年说起。宣王这个“蛮夷鬼见愁”难得失手一次,在千亩这个地方与姜戎(后考证姜戎就是西申)大战,结果把老本输了,引以为傲的南国之师彻底垮了。

没人打仗,宣王就成光杆司令了。于是宣王干了一件丢人的事,要统计百姓人口,拉壮丁。打仗是既耗人力,又耗国力的苦差事,但西申的威胁问题必须解决,宣王就想:儿子姬宫湦你就牺牲一把,用婚姻换和平吧,于是姬宫湦娶了西申国公主,也就是申后,更重要的是申后还生了嫡长子宜臼,即日后的周平王。

按照周礼里的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这条是立国根本,不可轻易废除。这场爱情买卖中,周朝获得了太平,申侯也将自己家血脉融入周天子的王室血脉中,可谓是双赢。而最大的牺牲者,则是想给褒姒一切的幽王。

如果说第一个难题来源于个人,那么第二个难题则来源于国家。

幽王继位的第二年,老天爷很不给面子,王室周边的三川(泾水、渭水、洛水)发生大规模地震,并且旱灾大面积爆发,更要命的是号称祖上龙兴之地的岐山崩塌了。

此时著名的政治评论员太史公伯阳甫公开表示:“周朝要完了,最多撑十年,赶紧闪人吧。”在这场天灾人祸中,贵族与老百姓争着往东边跑,就连郑桓公与虢石父都把自己的封国、子女、财产迁到东边,离王畿越远越好。然后自己在朝廷做裸官,万一有啥不测,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后来他俩还真就牺牲了。

面对这两大难题,理智的君王是不会破坏这一政治婚姻的,毕竟现在国家不稳定,废长立幼定会引起大臣诸侯的反对。但是幽王却有着倔强的性格,他偏要打碎禁锢在自己脖子上的这把政治婚姻枷锁,把申后与她的孩子宜臼赶回了西申国。这场爱情买卖就此宣告失败,双方都是输家。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68年),他终于如愿将褒姒立为王后,将伯服立为太子。骊山之役

申侯看见女儿和外孙被赶了回来,很愤怒,毕竟当年周王室是被自己吊打的。

想挽回面子的申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同时把幽王恶心死的事:申侯把自己的外孙宜臼立为天子,宜臼还得到觊觎周天子领土的诸侯拥护。幽王差点一口血喷死:我还没死,你就敢僭越称王。

炸毛的幽王,率兵围困西申,但申侯不是吃素的,直接联盟西周边上的犬戎来反攻幽王,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身患各种疾病极度虚胖的周朝大军与灵活精悍、浑身肌肉的申戎联军在骊山脚下戏水边上爆发决战。

周幽王这只大老虎被老丈人申侯打成了宠物猫,战争结果一边倒。披发左衽的申戎联军,疯狂屠戮着四散奔逃的周军。乱军之中,盔明甲亮的周幽王站在指挥用的“戎车”上,拼命地敲着进军的金鼓,想挽回如同溃堤一样的战局。他一边敲一边喊:“不要跑,捡起你们的尊严,给我冲啊!”

可惜的是,鼓声越响,军队逃散得越快。唯一对周幽王不离不弃的,是他的近卫——虎贲军。虎贲军虽骁勇善战,是周军里的精英,可他们已经死伤大半。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申戎大军,虎贲军只能是螳臂当车。

见大势已去,周幽王再也不敲鼓了。于是他无奈地站在戎车上,眼睁睁地看着敌军把自己团团围住。离周幽王不远处的郑桓公与虢石父躺在血泊之中,一个犬戎士兵正在割他俩的首级,好去申侯那儿领赏。周幽王明白马上就该轮到自己了,申侯为了外孙能名正言顺地称王,一定会让现在的天子死。

此时,周幽王转身望着身后的镐京,流下了两行泪水。那里面有他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他愧对这娘俩,原本想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结果却害了他们。申戎联军马上就会攻破镐京,这娘儿俩的结局可能比自己还惨。他更愧对列祖列宗,一个伟大的王朝即将葬送于他手中。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战死,西周灭亡,镐京被申戎联军所占。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创建东周(东周时期包含春秋、战国两个时代),春秋时代开始。

一天,平王姬宜臼身边的大臣对他说,您父亲该有一个谥号。平王愣住,在他的世界里,亲人只有母亲和外公,从来没有父亲这个角色。他只知道自己最大的仇人就是父亲。父亲抛弃了母亲和自己,并且一直想置自己于死地。

平王对身边的大臣说:“请把谥法拿来,让我看看有哪些字。”平王仔细地翻了半天,最后确定“幽”字。旁边的大臣大惊失色,道:“这可是恶谥啊!”平王回应:“他一意孤行,违反礼法纲常,残酷统治百姓缺乏仁义,荒淫无道灭国,除了‘幽’字,他还能谥什么?”

大臣听完恢复了平静。大臣明白了平王为什么选这个字。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儿子,在用抹黑的方式对自己视如仇人的父亲进行报复。

由此,我们也得知了是谁编造了烽火戏诸侯的荒谬故事。二宅兹中国一路向东去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坐在一辆豪华的六驾马车上,在崇山峻岭的崤函道上,一路向东匆匆行驶着,身边簇拥的护卫大军是由众多诸侯组成的。

崤函道是由崤山与函谷组成的一条窄道,是当时陕西通往中原河南唯一的出口,此道更因地势险峻而著称,是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路。西周第一任天子周武王由此东出,灭了殷商。这条道也守护了西周将近三百年的太平。而后世秦人在此条道路上设立了函谷关,坐拥关中,窥伺天下。

而此时的周平王,面无表情地坐在车上,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笑是什么时候了,那些曾经待过的地方都没有快乐,只有战火、杀戮、恐惧和废墟。老家镐京实在待不下去了,不如一路向东去洛邑。

其实在两百多年前,辅佐周成王的摄政王周公旦建造洛邑时,那里就是周王室第二个家了。此时还有一件让平王焦虑的事,他要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他父亲周幽王的弟弟余臣。周平王刚干掉了爸爸,又冒出来了个叔叔。

叔叔余臣在周幽王死后,在虢国被拥立为携王。携王与平王形成了“二王并立”局面。“二王并立”事件的发生,让政治嗅觉灵敏的各路诸侯嗅到了巨大商机,这是一笔千载难逢的大买卖。买方:周携王与周平王

携王余臣虽说不是嫡长子,但是人家的王位至少不是篡的,他以幽王亲弟弟的身份竖起讨逆大旗,意欲继承幽王意志直到灭掉平王为止。平王虽然利用申侯的势力灭掉父亲周幽王,打赢了王位篡夺战,但毕竟是篡的,得位不正。平王身上只有嫡长子的身份,所以平王要比携王心虚得多。周平王与周携王都想抢夺周朝股份制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而能否成功与众多诸侯支持有关。作为买方只有支付土地与爵位,才能赢得诸侯支持,夺得天子之争的胜利。卖方:各路诸侯

自打周朝股份制公司总部镐京被申戎联军攻破后,营业能力逐渐下降。各地开设分公司的诸侯乘机做大做强,扩大在西周股份公司内部的股份,不断抢占天下这个市场份额。诸侯们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支持给予其最大利益者当天子。价钱谈拢后,卖方将提供军队与政治支持。

这是一个属于诸侯的卖方市场,携王与平王这两位买家谁给的土地更多、爵位更高,诸侯们就支持谁。而心虚的平王是卖家们的最好选择,毕竟平王得位不正,小辫子都攥在他们手里。于是各路诸侯不在乎路途遥远直奔镐京,带着军队这一重要商品,揣着发财高升的目的,来到买家平王面前。平王高兴地说:来来来,我全都要买。这群诸侯在利益面前,空前团结,排除万难,一定要护送平王东迁。

周平王坐在行驶的马车上,看着周围投机倒把的诸侯们。在之前的战争中,这些诸侯都不曾露面。父王一死,这些诸侯都携带重兵,屁颠屁颠地赶来表忠心。虽然这些诸侯表面对自己殷勤,但他们友善的笑脸背后都藏着一副魔鬼的心肠。唯一能让周平王感到自己还有一点天子存在感的就是自己乘坐的是六驾马车,而这些诸侯坐的马车是四驾马车。

这些护送平王的诸侯中,有一个人引起了周平王的注意。他坐的是三驾马车,只有大夫才坐三驾马车。这辆三驾马车在一群诸侯的四驾马车中,显得格外突兀。而各诸侯也不待见这位三驾马车上的主人。

而三驾马车的主人就是秦人的领袖——西陲大夫秦伯。讽刺的是,秦伯之前作为父亲周幽王身边的大夫,与自己外公申侯打得不可开交,现在却跑来护送自己,这墙头草倒得也太快了。秦伯为了获得新任天子的认可,让诸侯高看自己一眼,让大家觉得他带的兵力是最为雄厚的,恨不得把老底都搬出来。

随着六驾马车匆匆驶出崤函道,平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转身向西望去,身后的崤函道西端是他的老家丰镐,那里有着他永恒的痛,有着太多不愿回忆的过往,他再也回不去了。平王回过身望着东方,伟大的都城洛邑正在等着他。礼崩乐坏

这群诸侯把周平王送到洛邑后,就赖着不走了。诸侯们心想,护送平王,这活儿可不能白干,自己一大帮人出来一趟不容易,一路上吃喝拉撒都是自己掏腰包。送你周天子到洛邑了,也该报销一下发票了吧!你不给我们意思意思,你怎么好意思呢!可见,周天子此时真的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

周平王在洛邑面对着这群等待报销的诸侯,他清楚手里能给他们的只有土地与爵位,而且给的只能多不能少。想要爵位,可以给,爵位这个东西无非就是提升一下档次。想要土地,随便给,反正不是我的,都是空头支票,你想要火星上的,我都可以封给你,关键你得有实力去抢地。

这张空头支票的作用在于,诸侯拥有了它,抢地行为就具有了合法性。

主要分封的诸侯有如下几位。

卫武侯由侯爵升级为公爵(卫武侯蛮好说话的)。

郑武公接替死去的父亲担任王室的卿士,成为天子的左膀右臂。郑武公仗着这一特殊身份,向东迅速扩大地盘,先后灭掉东虢国和郐国。而在之前,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刚被周平王的外公申侯打死。郑武公却和杀父仇人的同谋周平王做起了好朋友。可见,这世上没有永远的仇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晋文侯打着周平王平叛的旗号在虢国杀掉周携王,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黄河西岸与汾水流域的土地。

收获最大的是秦伯。秦伯由大夫升级为伯爵。岐山以西的地方赐给秦人,周平王还许诺,老家岐丰地区还被西戎占着,你把他们赶走了那些地也归你。那可是周王室的龙兴之地呀!秦伯要笑抽过去了,恨不得抽自己耳光,感觉像是在做梦。周平王没有骗秦伯,但是秦人要想拿地,就要自己去打西戎,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难度再大,秦人也无所谓,毕竟过去一直是打工仔,现在晋升为管理层,只要敢打,那些都能变成自己的合法股份。秦伯的后半生都是在与西戎抢地皮,最后死在了征途上,被谥号“襄”,所以称为秦襄公。但秦襄公没有白死,后人在他抢来的地皮上建立了强大的秦国,秦国数百年后灭尽诸侯,统一了中国。

分封完毕后,诸侯大军赶紧回家抢地盘。周平王看着这一大帮子人离开洛邑,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哀伤。自己利用这些诸侯获得了王位合法性的支持,同时也把自己最大的敌人携王干掉了。但是作为天子的自己,却威严扫地。如今天下再也没有“礼乐征伐天子出”的治世,有的只是礼乐崩坏、诸侯兼并的空前乱世。周平王不能号令天下,只能好好地宅在洛邑,守着祖上留下的一亩三分地。宅兹中国

平王把诸侯像送瘟神一样送走后,终于有时间看看祖宅洛邑了。

平王游走在洛邑街上时,他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宏伟都城。设计理念超前,配套设施完善。光是城门就有十二座,东西向、南北向主干道各有九条。王宫就在中央大道上,王宫左边有宗庙,右边有社稷。王宫前面是天子与诸侯大臣开会的大会堂,王宫后面是“大型商业区”。

这种超前的设计理念一直被延续了三千年。最为重要的是,象征“天命”的九鼎在这里的太庙收藏着。这祖宅是平王祖先留给他最好的礼物,他激动得差点哭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平王的老祖宗们,为了子孙万代的太平,他们兴建了洛邑。两百多年前,周朝股份制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武王灭商后,殷商的残余势力依然很强大。这让武王茶不思,饭不想,寝难安,最终想出两个办法。办法一: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将纣王儿子武庚封为诸侯,安置在商朝老家殷都,武王心想:“只要你们殷商遗民老实,我们周人就不赶尽杀绝。”“大棒”——为了监视殷商遗民一举一动,武王觉得安排自己亲兄弟来做这事最靠谱(其实是最不靠谱的),将管叔、蔡叔、霍叔分封在殷都周边,作为武装监视力量,史称“三监”。他认为,有这三根“大棒”在,殷商遗民就不敢造反。办法二:创造天命观“天命”是指上天选择道德可与天地相匹配的人来担当大任,所以担当天命的人必然正统。武王因此写成《商誓解》,苦口婆心地对殷商遗民进行宣讲。

不要小看这一天命观,它作为西周股份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确保了西、东两周能存活近八百年。后世很多王朝创始人,为确立王朝正统性,均要寻找上天授予自己天命的依据。低级的如母亲遇到什么神物未婚先孕,出生时天有异象,地质灾害爆发等;高级的如传国玉玺。

武王希望从肉体与精神上控制殷商遗民,但失败了。因为监视商人的三根“大棒”造反了。

武王灭商后没两年就死了,新任天子成王还是个孩子,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姬旦)摄政。结果“三监”趁天子年幼,联合武庚一起造反,整个公司的东部市场全面失守。负责看守殷商遗民的三根“大棒”与囚徒手牵手,一起走在造反的康庄大道上。如果武王在天有灵,估计会气得从坟里爬出来,手拿陪葬品打人。

周公旦可不是鸡蛋,一打就碎。他喊上一位老战友吕尚(《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他俩一联手,就成功平定了叛乱。为了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殷商遗民问题,周公旦决定将整个商民族从殷都连根拔起,移植栽培。移植地点选在洛邑。

洛邑地理位置好,处于天下中心,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西周大军从镐京出发,向东穿过崤函道便可直达洛邑,便于周王室控制。于是所有殷商遗民集体移植到洛邑,在那儿扎根。大规模的洛邑建造工程就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开展。

周公旦为了能让西周股份公司更好地控制东部市场,作为公司总经理的他将总公司办公地点由镐京移到洛邑,并安排年少的董事长周成王到此来办公,并还政于成王。同时将象征天命的九鼎置于洛邑,震慑东方诸侯。

从此洛邑有了新名字——成周。“成周”的“成”字是取自成王的“成”,表示建国大业正式完成。由于周王室都是天下诸侯的宗主,老家的丰镐被称为“宗周”。从那时起,西周王朝就是两都制,西边的首都是丰镐,东边的首都是洛邑。后世很多王朝也采用两都制,比如明朝北边的首都是北京,南边的首都是南京。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西周牢固控制了天下东部,也为两百多年后的平王,留下了避难所。

1963年出土的何尊,发现了周公建造洛邑的伟大石刻,上面有一段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yì)民”,意思是天子在天下中心建都,在这里治理天下人民。

讲完洛邑的前世,笔者再重点讲一下洛邑里藏着的超级大宝贝——九鼎。传家宝“九鼎”

九鼎是周平王来洛邑之前最惦念的宝贝。周平王搬至新都洛邑王宫后,顾不得重新装修、买家具、打扫卫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带着全家老小去太庙,去看传说中的传家宝。

一般老百姓家里的传家宝都是古玩字画、陶器瓷器、珍珠宝玉,要么放在柜子里珍藏,要么佩戴在身上。而周天子家的传家宝,既不能放柜子里,也不能挂脖子上。周天子家的传家宝是“鼎”,而且有九个,一直收藏在洛邑的太庙里。

鼎的样子要么是方的,要么是圆的,方的鼎有四条腿,圆的鼎有三条腿。每个鼎上都会有两个大耳朵。下面我们隆重介绍一下九鼎的主要功能。原始功能

说白了就是一口超级大锅。可以烹肉、熬汤做美食。君臣一起聚餐时,厨子献上用鼎熬制的美食,这种美食在当时算是高级餐饮——鼎食。旁边再放上打击乐器编钟伴奏,那就是钟鸣鼎食。但周天子家的这九鼎肯定不是平常吃饭用的炊具!祭祀功能

古人相信先人与神仙也和活人一样是要吃饭的。自古以来,请人吃饭都不是纯粹来吃好吃的,而是求人办事的。祭祀也就是请神吃饭,求神办事。所以祭祀时,请神吃饭的餐具不能差,得精美,得体积大,所以鼎是用于熬制祭祀神灵的食物的。展示功能

当时是青铜器时代,武器、农具、日用品很多都是青铜铸造的。青铜器的铸造实力代表着国家科技的实力。青铜器越大越重,意味着国家科技实力越强。周王室喜欢赐给诸侯大臣青铜器,西周朝的青铜器文字的铸刻工艺技术一直被周王室垄断。

在祭祀等重大活动时,君王都会展示各种青铜器。过来参加活动的大臣、诸侯、蛮夷,他们一看见君王的青铜器,就发出感慨:“哇,老大的青铜器就是比我们的大,就是比我们的重,就是比我们的精美,就是比我们的金灿灿(青铜器都是金色的,只有多年氧化出土的青铜器才是绿色的),我们造反的心都不敢有了。”因而“鼎”是展示国家科技实力水平的最好方式。象征功能

为什么平王会对九鼎魂牵梦萦?因为这九鼎是“神器”,象征着“天命”。大禹建立夏朝后,将天下分成九个州,将收集的铜铸成九个鼎,象征“九州”。后来夏朝灭亡,九鼎就被商朝继承了。商朝灭亡后,九鼎又被周朝继承。“九鼎”作为夏、商、周公司的“法人章”,概不外借。只要九鼎在,自己的王朝就是天命所归,合理合法,天子说的话就是“一言九鼎”。

下面,我们也顺带介绍九鼎的副作用。副作用一:容易被贼惦记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平王东迁一百多年后,楚庄王北伐中原,路过洛邑。周王室怕自己被楚庄王顺道伐了,派王孙满前去慰问。这里补充一下,天子的儿子都称“王子”,孙子称“王孙”;诸侯的儿子都称“公子”,孙子称“公孙”。

楚庄王调戏地问王孙满,九鼎有多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王孙满说重了不好,没准人家回去造个比你还重的,就像现在城市比谁造的摩天大楼更高一样。如果说轻了,楚王一看九鼎还不如自家的重,直接把你灭了。

智商爆表的王孙满直接说,在德不在鼎。周王室虽然现在不行了,但是天命所在。直接把问题提升到道德高度,王孙满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楚庄王想,我如果灭了周王室,抢了九鼎,那我岂不是大流氓了吗?楚庄王就此作罢。“问鼎中原”的成语也就是这么来的。副作用二:砸死人

平王东迁四百多年后,23岁的秦武王嬴荡,刚打完胜仗杀了6万人,带着杀气腾腾的大部队来到洛邑武装游行。秦武王这个年轻人,爱吹牛出风头,看见九鼎,就举一个鼎玩。结果失手膝盖骨被砸断,流血过多而死。秦武王应该是膝盖骨以下部位被砸成肉酱,并引发大出血而死。

秦武王敢举鼎,能举鼎,又被砸死,这说明九鼎的重量在人体举重的极限之内。举重世界纪录里,挺举最高纪录是263公斤。古代人的训练水平、营养水平是达不到现代人水平的,并且举鼎远不如举重那么好施力,由此可以推测九鼎中的每个鼎的重量,上限是263公斤。

如果九鼎中,每个鼎的重量都接近263公斤的话,而且要造9个,商朝以前是不可能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的,所以这应该是商朝时期铸造的。为了表明九鼎历史久远,商人就会拿大禹这个大招牌来提升九鼎的知名度。

如果九鼎的每个鼎接近263公斤的话,可以拿商朝最大的圆鼎“子龙鼎”作为参照。“子龙鼎”重230公斤,高103厘米,除去鼎上部的两个大耳朵,高度就在80厘米左右,口径80厘米左右。九鼎中面每个鼎的尺寸应该和子龙鼎差不多。

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已经没有实力治理天下了,周平王及他的后世子孙,一直宅在成周,而九鼎就成为宅男周天子手里最珍爱的大宝贝。周平王只想维持天子尊严,好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是天不遂人愿,随后出现的一位诸侯直接把周天子的尊严踩在地上,这个人就是郑庄公。三影帝郑庄公悲催的“名”

公元前757年,春秋时代第一位豪杰郑庄公出生了。郑国与周王室是宗亲,庄公的爷爷桓公是周幽王的叔叔,父亲武公在周平王身边担任卿士,郑庄公与周平王是平辈。这样的孩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本应在万般呵护下茁壮成长,但是郑庄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甚至受到了排挤。而原因是他那悲催的“名”。

古人生下来会取“名”,“名”是父母长辈喊孩子用的,等人长到20岁时,会取“字”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了。所以古人的“字”最重要,“名”就怎么方便怎么取。

但是郑庄公的名,取得太狗血了,他的名叫“寤(wù)生”。“寤生”的意思是倒着生,这和难产是一个意思。这名从小给他带来了很大烦恼,平时大人会这样喊他:难产过来吃饭啦,难产过来睡觉啦,难产过来学习啦。而给他取这悲催名的人正是他任性的亲妈——武姜。

武姜生庄公时难产。一般孩子出生是头先出来,而庄公胎位不正,是脚先出来的,这把武姜吓个半死。古代没有剖宫产这一技术,难产很容易引起胎儿窒息与产妇大出血死亡。但是庄公是个生命力顽强的小宝宝,最终他平安地生下来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武姜不这么看,生这小子差点要了老娘的命,怎么看这孩子都不顺眼,于是给他取名叫“寤生”。作为父亲的郑武公,看着任性的老婆给孩子乱取名也不管,因为武公他实在管不了,老婆武姜是他当年从申国迎娶的公主,武姜的爸爸正是那位灭了西周的申侯,有这么彪悍的老丈人在,武公只能把武姜当姑奶奶供着。

当寤生小朋友还在为名烦恼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武姜生二胎啦,而且是顺产!而这个二胎叫叔段,叔段小朋友成为日后寤生最大的政治敌人。武姜对这个顺产的叔段十分溺爱。郑武公临死前,武姜软磨硬泡,要他把小儿子叔段立为太子。武公在死前硬气了一把,就是不答应。武公可是亲眼见证因废长立幼而引发西周灭亡的重大历史事件,父亲桓公也因此丧命,他不会让历史重演的。

公元前743年,13岁的郑庄公姬寤生正式继位。现在13岁的少年,才上初中一年级,生理上刚刚步入青春期,性格比较叛逆,平时生活也就上课、打篮球、玩游戏。而庄公少年老成,他有着普通13岁少年不具备的城府,面对母亲和叔段这一强大的敌对势力时,他清楚自己根基未稳,必须不动声色地隐藏内心的想法,在外人面前展示出一副与内心不同的面孔,如同影帝一样。很快,考验郑庄公演技的时刻到了。多行不义必自毙

郑庄公刚刚继位,武姜就来找庄公。武姜说:“寤生,你都当了郑国的一把手了,你不能把你亲弟弟叔段给忘了啊,你怎么也得给他块封地啊!我看‘制’这块地不错,要么你把这块地给你弟弟得了。”庄公不傻,“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一旦造反割据,很难平定。

于是,庄公开始了表演,语重心长地对母亲武姜说:“亲爱的妈妈,‘制’地那里风水不好,很久以前有个叫虢公的大人物死在那里,是凶宅。叔段还是小朋友,住凶宅对他身心发育不好,要么我把‘京城’(这里的京城是地名,京表示大的意思,不是首都的意思)封给他,那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适宜居住。”武姜表示很满意,安排叔段赶紧住过去。

叔段住到“京城”后,在母亲武姜的授意下,违反祖宗城市设计规划,拼命扩大城墙规模,疯狂盖违章建筑。一般人盖违章建筑,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举报,遭到拆除的处罚。而叔段的违章建筑盖得惊天动地,城墙违建规模已经超过郑国首都城墙。

庄公身边的大臣祭(zhài)足直接向郑庄公举报。庄公装作无奈地说:“这是母亲武姜要这么做的,我是孝子,没办法啊!”祭足说:“武姜与叔段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您现在不阻止,一旦他俩势力坐大,局势就很难控制了。”

此时庄公说了一句震古烁今的实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的事干多了,必然要垮台,你就等着瞧好吧)。”祭足彻底被眼前这位少年君主震撼了,原来这位少年心中下着一盘大棋。

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庄公为了满足母亲武姜的要求,将叔段封到“京城”,面对叔段的坐大而默许。庄公内心等待的就是叔段慢慢坐大,直到坐实了造反的罪名。庄公则暗中积蓄实力,等武姜与叔段疯狂时,可以名正言顺地以讨逆的名义,将他俩一举铲除。在外人眼中,庄公是一个为了孝顺母亲不愿破坏家庭和睦而忍辱负重的好孩子。

13岁的少年啊,有着远远超越自己年纪的政治智慧与演技,他老练的演技、沉稳的态度迷惑了所有人。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可谓霸者。

公元前722年,叔段终于造反了,主动攻击郑国首都,母亲武姜作为内应。苦苦等了22年的郑庄公,终于盼来弟弟造反的这一天。现在的庄公已经不再是少年,而是一个羽翼丰满的君主。急不可待的庄公马上派了心腹大臣子封,率领配有两百乘(战车的量词)战车的讨逆大军,浩浩荡荡地迎战叔段。

叔段一败再败,如同落水狗一样,一路上被追着打,老巢“京城”也丢了。周历(周朝历法)五月,叔段和他的残余势力在“鄢”这个地方被彻底打败。叔段被打成光杆司令,只能跑到共国保命,所以历史上又称叔段为“共叔段”。既然叔段被赶跑了,庄公也没必要赶尽杀绝,毕竟庄公不想把自己仁义的羽毛弄脏。

任性的武姜被庄公软禁在城颍。寤生这个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爱,一直渴望得到母爱的他,得到的却是母亲的杀机。庄公终于把埋藏在心里多年的一句话对母亲武姜说了出来:“不到黄泉,咱娘俩不见面。”此时武姜幡然醒悟,觉得自己作为母亲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因为自己的任性,导致了国家内乱、家庭破碎、兄弟阋墙、母子成仇。软禁对于武姜来说,真是便宜她了。

爱惜仁义羽毛的郑庄公,虽然恨他母亲,可他也希望自己在臣民眼中是一个仁孝慈爱的君主、全国百姓的好榜样。他需要一个台阶下。而君主想要台阶下,马上就会有臣子来砌。

有一天来自颍谷的护卫长官颍考叔与郑庄公一起聚餐,庄公赏给他肉汤喝,他却要打包带回去。庄公问他为什么,颍考叔回答:“我母亲还没有喝过您赐给的肉汤,我带回去给她喝。”庄公很感动,也想给自己母亲送汤,当一名孝子。但是自己发过狠话,“不到黄泉,咱娘俩不见面”,不能说话不算数啊。颍考叔从土木工程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就是向地下挖泉水,挖到泉水了,就相当于黄泉。然后在泉水旁挖一条隧道,母子俩地下见面,就不违反庄公当初的誓言了!庄公命人按照颍考叔的办法挖了一条隧道并在此与母亲相见。庄公进入隧道中,赋诗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与庄公走出隧道后,也赋诗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掘地见母是庄公与母亲武姜合演的一出家庭苦情戏。庄公因此得到了仁孝的美名,武姜也免于被终身囚禁的命运。同时这个故事诞生了一个成语“其乐融融”。

然而郑庄公再怎么演,也逃脱不了一位史官的法眼,此时,这位史官身在鲁国。春秋大义

就在郑庄公平定叔段叛乱的这一年,鲁国新任国君隐公继位。鲁国一位不知姓名的史官把这一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年、季、月、日刻在竹简上。对于郑国内乱这件事,这位史官只写了一句话“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短短六个字,字字针砭,每个字蕴藏的信息量极大。为了能方便大家的理解,笔者举个例子。

让一个有文化的“直男”去相亲,如果姑娘长得很漂亮,他会对姑娘说:“你长得好美啊!”如果姑娘长得不好看,他不喜欢这姑娘,会直接对姑娘说:“你长得好苦啊!”

虽然“直男”没有说一个脏字,但他话里的一个“苦”字却对姑娘的长相极具讽刺意味,绝对会让对方气炸了。

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文化的“直男”,具有两大属性:第一,不会说假话;第二,骂人不带脏字。而春秋的史官们是历史上最强的“直男团体”,他们都患有“直男癌”这一重病,一直秉持着说真话、骂人不带脏字的宗旨。“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中,称郑庄公为郑伯而不是郑侯,是嘲讽他作为亲哥哥在家庭教育上故意放任弟弟,他早就有干掉弟弟的企图。用“克”字表明兄弟俩打仗像两国君主对战一样,不打死对方誓不罢休,毫无手足之情。史官没有把叔段写成庄公的弟弟,而只简单地用一个“段”字来表述,表明叔段起兵造反,大逆不道。

在史官的笔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秉笔直书、客观公正的记述。“戏精”郑庄公精湛的演技早被史官一眼洞穿。在史官的刻刀下,郑庄公彻底被打回原形。在史官眼中,庄公虽然是个伟大的君主,但在他仁孝的外表下,有一颗残忍的心。

鲁国史官及他的后继者,把每年各国重要的事件,认真地刻在竹简上。他们虽然不像君王大臣拥有着财富与权力,但是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他们敢于把自己对历史是非善恶的看法用刻刀刻在竹简上流传后世。这种记载持续了两百多年,后来这些记载被孔子整理成册,作为后世学生学习的必备教科书——《春秋》。《春秋》记载的不光是历史,更是民族大义、国家大义。《春秋》那字字针砭的文风,则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这个民族有历史。而《春秋》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少年时期的“少年颂”。

下面我们来讲讲,郑庄公如何在乱世之中打出一片天。四打出一片天糟糕的地缘格局

郑庄公平定完国家内乱后,作为一个具有宏图大志的君主,他要成就一番霸业,在一场只有诸侯才能玩得起的争霸游戏中,取得绝对胜利,而郑国在这场游戏的开局是比较糟糕的,准确地说,是地理位置非常糟糕。

如果把天下看作一张“即时战略”游戏地图的话,那么郑国恰恰就在游戏地图正中间。面对这么一个糟糕的地理位置,郑庄公也很无奈,因为这是他爷爷郑桓公充分听取了西周末年著名政治评论家伯阳甫的建议,才选这里的。

周幽王在位第八年,郑桓公到镐京当任司徒(相当于同时兼任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人社部部长)。郑桓公看自己的侄子周幽王烂泥扶不上墙,迟早要垮台,自己的封国(今陕西榆林附近)又靠近王畿,一旦城门失火,自己这条鱼也玩完。如何将资产和家人平安转移,是郑桓公日夜思考的问题。

桓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就找了西周末年著名的太史伯阳甫咨询。桓公之所以找伯阳甫,主要是因为太史伯阳甫在周幽王上台两年时,就发表著名言论:“西周要完了,最多撑十年,赶紧闪人吧!”到底是名人,周幽王虽然被诅咒,却没抓他。桓公想,找他应该不会错。

于是,伯阳甫放下自己记录历史的本职工作,客串了一把业余置业顾问。

伯阳甫通过历史、地理、养生、阴阳等多方面分析,为前来咨询的郑桓公精心挑选了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一带,东虢国(今荥阳市附近)与郐国(今新郑市附近)之间,也就是在现在的郑州附近。并且解释说,那东虢国与郐国君主昏庸无道,比较好拿地,以你郑桓公的身份过去,不用动手抢,两国肯定白送给你一大块地。

郑桓公听完心想:“这个地方好啊!太适合居住了。一、没有蛮族,治安环境要比镐京好,旁边的诸侯都是‘弱鸡’;二、又是在黄河下游大平原上,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如果在这地方定居,子孙后代一定旺!”

伯阳甫又多了一句嘴说:“周王室衰败后东边的齐、西边的秦、南边的楚、北边的晋会兴起。”这句话是伯阳甫所有话里,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郑桓公一心只想咨询新家位置,只要对方告诉自己明确地址就可以了,其他的话哪还听得进去!桓公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以王室亲戚的身份火速抢了东虢国与郐国的十座城市,把自己的资产与子女迅速转移到那里。然而只听了上句,没听下句的桓公,是彻底把子孙后代带进了沟里。

适宜居住的地方,未必适合发展。买房置业看楼盘时,不能只看眼前的配套设施,还要看长远的发展规划。

郑国后世的君主如果能穿越回去,肯定要把伯阳甫按在地上暴打一顿,并骂道:“伯阳甫你干史官干得好好的,干吗客串置业顾问!嘴上乱开大炮,坑了郑国几百年!”伯阳甫选的地方虽说没啥蛮族,环境也不错,适宜居住,但是所在位置于天下也很重要。东周时期,如果把洛邑作为天下的政治中心,那么郑国就是天下的交通中心。

郑桓公拿的那块地属于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如今的郑州市是全中国铁路枢纽的心脏,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与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两条铁路大动脉在此交汇。所以说,谁控制郑州,谁就控制了中原这句话不无道理。

郑国所处位置乃是兵家必争之地,郑国四周都是大平原,地缘政治格局极其糟糕。环绕在它四周的国家有东齐、西秦、南楚、北晋,并且这几个国家都不是善茬。

这四大国的位置,就在天下这张“即时战略”游戏地图的四个边上,一旦获得良好开局,就要去地图中间打野、升级、抢资源。春秋时期,这几个大国打仗,都要从郑国地盘上轮番经过。

强人郑庄公以后的郑国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么跪下,要么挨揍。跪下是为了生存,只能向大国屈服;如果不想屈服,宁愿站着,只能被大国暴揍,死得更难堪。当年伯阳甫明确预言周边几个大国会崛起,要怪只能怪桓公自己没把话听全。

郑庄公面对如此糟糕的争霸游戏开局,必须扩大自己的领土,获得较好的战略纵深,才有机会取得胜利。他开局有两个优势:一、父亲郑武公已经灭掉了东虢国、郐国、胡国,领土得到扩大;二、庄公时期,齐秦楚晋四个大国虽然都有地理上的优势,但是都还在争霸游戏地图边上,才刚刚开局,还没实力往地图中间跑。庄公就必须在这些大国坐大之前,在地图中间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为了头顶上的这片天,庄公制定了挟天子、打诸侯的方案,这样既稳定了中央,又能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郑周交质

很多人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三国时曹操首创的,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就“挟天子”了。

后世挟天子的人,生怕被人视为乱臣贼子,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一定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对天子的赤胆忠心。在面对傀儡天子时,该跪还是跪,该称臣还是称臣,顺带嫁个女儿给傀儡皇帝,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以便利用天子这块大招牌,灭掉对手,树立自己权威。

而我们的郑庄公,他的挟法比较猛。他不是挟持天子,而是要挟。他不顾自己臣子的身份,采用黑社会惯用犯罪手段——绑票来要挟周天子,而“肉票”就是周平王的太子狐,更搞笑的是,这肉票还是周平王自己送来的。

绑票过程是这样的。凭借外公势力杀死自己父亲夺得王位的这个做法,在周平王心里一直是个疙瘩。周平王最怕诸侯把自己晾一边,不和自己愉快地玩耍,为此,只好把自己手上的蛋糕分给他们,以此来拉拢人心。郑国当时位于洛邑东面,在周平王默许下,抢地皮、促发展,郑武公与郑庄公父子两人雄才大略,先后在周平王身边担任卿士(相当于执政官、总管国家政事),郑国在周平王手上拿的蛋糕是相当多的。周平王面对郑庄公一家独大很是担忧,毕竟自己手上蛋糕就那么多,自己还要分给别的诸侯。

为了破解这个局面,很多领导都会用一个小伎俩,就是找一个人来制衡你,给他和你差不多的职位,分你的权,在两人之间制造矛盾。当两人矛盾集中爆发时,都要跑去求助领导支持自己。这种场面是领导最喜欢看到的,领导要的不是你们有多能干,而是自己拥有最终的仲裁权。

周平王很快找到了制衡郑庄公的合适人选——虢国国君虢公忌父。大家会惊讶,平王是不是脑子短路了!虢国可是周平王的死敌,曾是周幽王的死党,幽王死后还拥立携王与平王分庭抗礼。

然而周平王能在乱世中活下来,开创东周一朝,也绝非平庸之辈。平王得位不正,以鲁国、虢国为代表的不少国家都不服平王。周平王要的就是化敌为友,把曾经的反对势力拉入自己阵营中,这不仅可以获得更多支持,更能制衡郑庄公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谓一箭双雕。

周平王想到就做,立马把虢公忌父召入洛邑。但平王也怕,如果被强势的郑庄公知道,自己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搞事情,庄公也不会善罢甘休。平王只能偷偷把一些权力分给虢公。

平王作为天子把任用大臣的人事安排搞得像偷情一样,生怕被庄公捉奸在床。这件事上,平王扮演一个唯唯诺诺的小丈夫,庄公充当一个家里大权独揽的大老婆。这天子当得实在太窝囊了。

任何奸情都有败露的一天。周平王偷偷摸摸的小动作,很快被嗅觉灵敏的郑庄公发现了。恼羞成怒、感觉受到欺骗的郑庄公立马找到周平王当面质问:“你为什么背着我任用虢公?难道你不信任我了吗?既然你无情无义,那我就离开这里,回郑国去。”周平王被彪悍的庄公吓得半死。平王心里清楚,如果失去郑国的支持,自己也是死虾子一枚。

平王面对庄公,说了所有奸情败露而又死不承认的男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没有这回事!”普通男人偷情败露,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都会买个钻石、项链啥的大宝贝送给妻子,反正越贵重越好,让女人一看见就没有抵抗力。平王为了表示诚意,安抚庄公受伤的心灵,把自己的嫡长子太子狐送给庄公当人质。

庄公听完差点没乐晕过去。因为他实在对这个大肉票没有一点抵抗力。一般国家送作人质的大都是小老婆生的庶子,庶子那么多,多一个少一个没多大影响,何况送出去当人质还能节省粮食,万一遇到不测还能为国捐躯。

但平王送给庄公的人质竟然是嫡长子!周王室家里的嫡长子就是未来的周天子,未来的周天子在郑国当肉票,郑庄公心想,自己的地位得多崇高,周王对自己得有多信任,哪个诸侯敢不服自己?

庄公为了表明自己与平王心连心,也把自己的嫡长子公子忽送到洛邑做人质。但是郑国的嫡长子能和周王室的嫡长子比吗?这相当于平王送庄公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巨型钻石,而庄公回送的是一个手工艺纪念品。

周平王与郑庄公用自己的嫡长子做人质的历史事件,史称“郑周交质”。此事让庄公顿时辉煌无比,也让周王室颜面扫地。打遍周边无敌手

郑庄公摆平中央后,就要在周边众多地方势力中扩大自己的战略生存空间。

郑庄公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与郑国较远的东方齐、鲁两国处好关系,毕竟郑国与齐鲁两国隔得较远,没有较多的利益冲突,只要常聚个餐、搞个会盟,关系还是很好处的。而周边的都是与自己抢食吃的国家,实力都不弱,想搞定不容易。

郑国西边是东周洛邑,周天子的地不好动,毕竟自己还是周天子的卿士,这张脸还是要的。周边剩下来的有卫、宋、陈、蔡、许等国。其中卫、宋两个在春秋初年是中原的公爵级大国,其他小国都是“弱鸡”,只要搞定卫、宋,自己的周边就安全了。而幸运的是,庄公刚想睡觉,就有枕头送来。这个枕头正是卫国。

公元前719年,卫国发生了内乱,庶子出身的公子州吁在奸臣石厚的帮助下,成功把哥哥卫桓公杀害,自立为卫国国君,成为东周庶子篡位成功第一人,由此产生了一个巨大“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意指当一栋大楼上的一扇玻璃被打碎后,如果不更换新玻璃的话,其他玻璃就会被接二连三地打碎。

如果把嫡长子继承制、大宗管小宗的宗法制比作一栋大楼的话,那么州吁是第一个成功把宗法制这栋大楼上的窗户打碎的人,接着各个诸侯国中心怀鬼胎的大臣、公子、小宗都以州吁为榜样,接二连三地打碎宗法制大楼上的其他玻璃。宗法制大楼在这一帮乱臣贼子的摧残下,已经摇摇欲坠了。

篡位成功的州吁法理上缺乏继位依据,就必须通过武力获得赫赫战功,让群臣百姓屈服并承认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统治的合法性。州吁瞄准了气势正盛的郑国,攻打郑国对于州吁来说是一个风险系数极高的政治赌博,如果打赢了强大的郑国,国内反对派就可以闭嘴了;如果打输了,自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肉包子州吁,开始了作死之路。他联合陈、蔡两国,带着一群人以打土豪的目的围攻郑国。郑庄公采用龟缩不出的战术,州吁一堆人只在郑国首都东门堵了五天,啥便宜都没捞到就回去了。第一次赌博输了。

不甘失败、赌红了眼的州吁,押上全部家当,拉上宋、鲁、陈、蔡四国,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反郑联军。一大帮子人打到郑国,虽然打胜了,消灭了郑国的步兵,但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唯一的战果就是割了郑国的麦子回去。第二次豪赌输惨了!

州吁丢人丢到家。两次出征均以失败告终,卫国打得国疲民乏。国内以石厚父亲石碏为首的反对势力,觉得时机到了,想把州吁与石厚骗到陈国,借陈国国君之手干掉他们。陈国被州吁忽悠打了两回郑国,死了不少人,连丧葬费都没捞到,陈国也愿意杀掉州吁与石厚。

肉包子州吁到了陈国有去无回,完成了自己送人头的使命,在位时间一年不到。石碏亲自设计干掉了篡位的州吁与亲生儿子石厚,成就了一番美名,诞生了“大义灭亲”的成语。郑庄公利用卫国的内乱,持续打击卫国,彻底把卫国打服了。

卫国内乱平定后没过几年,宋国也给郑庄公送枕头来了。宋国也是内乱,大臣华督弑杀了宋殇公。宋殇公曾经和州吁一起志同道合地攻打郑国,多次与郑国交战,郑庄公十分头疼。宋殇公被弑杀,郑庄公表示很开心。

因为宋国内乱,宋国公子冯流亡郑国。郑庄公把公子冯好好地养了起来,希望他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宋国大臣华督为了获得郑国这一大国的支持,希望把流亡在郑国的公子冯迎回国继位。郑庄公立马把这个在郑国养得白白胖胖的大宝贝送回了宋国。这就是后来的宋庄公。郑庄公通过在宋国扶持亲郑势力,达到了宋郑交好。这么多年喂的粮食没浪费,终于换得了回报!宋国也搞定了。

郑庄公搞定了中央与周边后,郑国势焰极盛。此时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换人了,新任的周天子坚决不能容忍卧榻之侧躺着一个强大的郑国。五周桓王的中兴梦一帆风顺

成周洛邑的周王宫内,重病缠身的周平王躺在床上,听着一位大夫向自己汇报工作。这位大夫刚从宗周丰镐回来。

这位大夫泪流满面地讲述他在丰镐看到的凄凉场景。丰镐那里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目衰败。曾经巍峨壮丽的宗庙宫殿已化为废墟,黍子与野高粱在瓦砾之中肆意生长,周围时不时传来野狐的哀鸣。

平王听完汇报后长叹一声。自己的故国家园竟然沦为了动植物栖息地!他感慨万分,不禁潸然泪下。哀伤的平王无法亲眼看见老家的场景,他请这位大夫将他在宗周看的那些画面赋诗一首唱给自己听。

大夫沉思了片刻,决定将这首诗歌命名为《黍离》,吟唱出了传唱千古的黍离之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