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场现形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9:22:18

点击下载

作者:郑也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场现形记

科场现形记试读:

序言 诊断教育:学生的慧眼和社会学手术刀

杨东平

看惯了教育学科的论文,看到郑也夫教授指导下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的教育调查,不由得眼睛一亮,心生惊异。这些稚嫩的学术新手,训练有素地操弄着社会学的手术刀,从一个个很小的切口入手,对教育切片取样、扫描透视。基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叙事、描述为主,加以归纳和分析,几十篇论文如同对教育病的一张张彩超和CT,不动声色而深刻入微,呈现出清晰的病理,时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发现。

中国的教育病由来已久,甚至对教育的愤怒和批判都已经过时。尽管如此,并不能认为“是什么”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确定真问题就成为有价值的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一册调查的诸多选题都在人所共知之外见人所未见,令人耳目一新。例如:示范性高中的进入,竞赛班学生的高中生涯,本科毕业生被就业,大学生入伍的收益风险,军事化的初中生活,一个高中生早恋的故事,一所乡村学校的迎检过程,政治课在北大,奥数行业中的北大人等等,都不是从大而无当的国家话语、政策宣示中产生的,而是来自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来自一种率真清澈的学生之眼。

与之相连的,是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如同趴在地上取景那样,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绝大多数调查是对在校学生的采访,这不仅是一种便捷的途径,同龄人之间的采访,学生采访学生,更容易获得外人难以获知的真实。这使得这些研究具有不一样的深度和感染力,不止得到一些真知灼见,而且有触手可及的质感和温度,令人感受到在冷静的记录背后那些挣扎的鲜活生命,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

例如,对于那些制造着高考神话的超级中学,作者揭示了它精确到每一分钟的教学管理,34分下课,38分下课之类。还有这样的细节:有的学生睡觉不脱衣服,因为早上没有时间叠被子。高中三年没有脱过衣服睡觉的学生居然不在少数!

关于复读与中学声誉的制造,作者揭示了学校通过压缩学生分母,制造升学声誉的内幕,由此出现大量的转考和弃考。老师动员一本、二本无望的学生转学,为什么是可行的呢?因为其他学校的“校绩”是以三本或专科上线人数来计算的,这于是成为一种“双赢”。

在这种考试工厂,复读生甚至是受到优待的。学校的教育目标变得这样赤裸裸:任何课外活动都是浪费和多余的,因为“复读班和应届班不一样,复读班是来学习的!”为实现学校“北清率”的师生博弈同样冷酷无情。老师利用信息优势,形成一整套对付学生的策略,为取得自身的经济利益,千方百计动员高分考生报考清华北大而罔顾学生的风险,他们一旦落榜就成为学校有利可图的高分复读生。

幼儿园的智育同样令人震惊。在基本没有竞争压力的北京郊区幼儿园,大班的知识学习包括清华少儿英语、数学、语文等。数学不仅要掌握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顺数、倒数,还要学会数字排列、几何图形等等。最为焦心的是珠心算,要达到100以内的数字连加七八次的难度——我完全没有想到珠心算已然成为幼儿园的“奥数”!然后,是频繁的评估、比赛,珠心算要求10分钟内完成80道算术题,所有测试和比赛成绩都与幼儿园排名和教师绩效奖金挂钩。据作者调查,“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畏惧的情绪,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在许多中小城市和县城,都存在学生在老师家寄居的现象,寄居成为教师创收的“合法”渠道。被采访的学生告知,在他们那里,老师私下把这种现象称为“养猪”,一般交流都是问“你养了几条?”!

这种比较是十分强烈的:产量巨大的教育学论文正在新一轮科学化、专业化、新潮理论的洗礼之中,突显着一种流行中的单一。教育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如同其学科重要性那样不断膨胀,社会学、人类学方法和定性研究则明显旁落,它显示的其实是教育研究中人文性的旁落,复杂社会关系中人的命运、情感和温度,日渐为“纯科学”的数据、模型取代和湮没。也许,这就是非教育学科的北大社会学的青春学子对教育研究所做的最重要的启示和贡献?

开辟“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的也夫兄,抱负当然不止于此。他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对教育沉疴作出了“学历军备竞赛”的最后诊断,是很有说服力的。至于教育“怎么办”,是否能够走出“囚徒困境”,进入一个正常状态,则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更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编者的话 你想象不到的事实

郑也夫

我是生物学的忠实粉丝。自1997年始,一发不止,先后读过150余本生物学著作,领教过生物学思想家的大小观点、各色表述,不计其数。竟是其中一句格言最令我折服:“事实比想象更离奇。”思考这句话后是惊叹和气馁,惊叹大千世界的奇特,气馁我们想象力的孱弱。如果不是看见,我们能够想到海底会有海星这样奢华的生命造型吗?倭黑猩猩的群体在遇到食物即将发生哄抢时,会忽然开始相互抚摸生殖器,即刻便心情愉悦遂有了四岁孔融般的礼让。自青霉素问世以后的70余年间,抗生素花样翻新,多如牛毛,但细菌和病毒安然无恙。何故?它们平均一天繁殖30代。靠着这样的速率和与之成正比的变异,细菌保有着极大的多样性。此理同样可以解释海星和倭黑猩猩。大自然中一把把严酷的选择剪刀与基因特有的变异之间的伟大互动,将多样性推向极致,超乎我们的想象当不在话下。

能被这句格言感动,是因为我本有这样的内因。1987年我和一位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摆谈。我的一番吹牛令他对这位籍籍无名的学者刮目相看。我说,你们比寻常小说家幸运,因为历史人物间的博弈,远比小说家的凭空构思精致、离奇、钩心斗角、匪夷所思。原因无他。小说家的想象力好一点、坏一点,无非是千百册图书的销售落差,而李世民兄弟的玄武门博弈,赌注是身家性命。双方的阴谋设计差得了吗?

德国人教育中的十岁分流和其职业教育中的双轨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之相比,其学者著作中的一句话,特别是这句话中的一个寻常词汇竟同样打动我,“学校教育研究长期以来在德国是以‘教育实情研究’的名义进行的”。(福尔,1996,《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第82页)其实我的教学轨迹差不多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不管讲授什么题目的课程,城市社会学、消费社会学,我的课程都贯穿着两个旋律。我讲的是理论,却要求和指导同学们做深入的社会调查,翔实地讲述其中的某一博弈、勾当、现象。德国学者的话让我知道了,此一做法可以上纲上线,它不是一个侏儒的偏好,它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堪称是首要的工作。实情不知晓,谈什么道理,搞什么方案,构造什么理论。且选学我的这门课“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的同学们,在被驱赶调查和写出某种“实情”时,要比他们学习城市社会学、消费社会学时,具有更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没有比他们更胜任写出“教育实情”的人。

社会生活中充斥着悖论。以下是与本书相关的两种悖论:

其一,但凡粗通教育的人都知道,时下的教育不是在帮助,而是在摧毁孩子们。我执教过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中的多数农村籍的女孩都颇瘦小,身高多在1米5上下。何故如此。她们中学时大多住校,伙食不好,每天却至少要苦读14个小时。就是说,她们要在最不利于发育的状态下成长。心身所处情境一样,不过是身体较精神更为外在罢了。这两所学校中的半数以上的同学(无论城乡),不知兴趣为何物。当年他们一定都是考试高手,如今学过的唐诗大多已记忆残缺。大家皆知时下的教育如此,却悉数上阵,从幼儿园到高三年级,十四年如一日。阁下会说,这悖论不新鲜,不就是一种囚徒困境吗?不错,其陷入的正是此种逻辑。与寻常之囚徒困境不同的是这困境之深广。请问今日中国,哪个年龄段的人最苦?答曰:6到18岁者。哪个职业的人最苦?答曰:学生,他们每日作业的时间大大超过父母。这是史上最大的、旷世难觅的囚徒困境,或曰悖论。

其二,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却常常对我们身外的社会其他部分懵懂无知。原因异常简单。一方面,不在其中者,难解其中义。另一方面,身在其中者,多作沉默人。何况即便身在其中,所知不过一个局部。于是要么大家茫然不知,要么局中流溢出的信息碎片被加工、夸大、曲解,标签化。

以上两种悖论均非无解,即便艰难。解第二悖论应该是解第一悖论的前提。本书作者们没有其他高明之处,他们完成这些文章的最大优势是,初进高校,中学生活的记忆依旧鲜活;而那段生活之吊诡,真的比想象更离奇。教师中一个眼光毒辣的异端,凭借身上的少许感召力,调动出一个个后生的热忱。午夜梦回那段百味杂陈的经历,费神打捞那些曾经巴不得忘却的记忆,遂有了下面的篇章。后生来路各异,故事五花八门,其中颇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原想扼要介绍一下本书的篇章,略一思忖,便放弃了。原因之二是,文章太多,全书共43篇,不知从何说起。原因之一,也是更重要的,不想诱导读者。若择要介绍,无论是选择更有意义的,还是更有趣味的,都过多地掺杂了编者的偏好。学生交上的作业,常常在文中某处用黑体字或下划线。我一概勒令去掉,理由是:你构思时已经筛选了事实,行文时更注入了语气上的轻重缓急;再搞成特殊的字体,主观导向就嫌太过了。不同的事实在不同的读者那里有高下不等的意义,那不是你能预料和左右的。给出“路标”后,就是读者自由选择的阅读空间了。

前面说过,我的授课一向是两个旋律并行:我的授课,学生的作业。在历时三年的教学相长中,拙作也已完成,冠名“吾国教育病理”。它与这本书构成姊妹篇。爱唱和会听的人,大多更喜欢和声。

谢您拨冗阅读上述。

一编 大学敲门砖

也夫按:“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久有科场,演至清代习八股被冠名曰“制艺”。到了鄙俗之今人口中,高考被说成“敲门砖”。不期科举废弃百年之后,敲门人成山如海,敲门砖诡异奇绝,便是清代科场鼎盛之时亦不可比肩。其中的名堂、勾当,讲给老外,他们必听得发傻。明说了,不怕吓着他们:我们的学生可以颠覆世界上的一切考试。此非高调,说这话时我们汗颜。

“竞赛班”学生的高中生涯

李蓝天 (北京大学2008级社会学系本科生)

高中生升入大学的途径主要是高考,但每年都有少数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跳过高考,保送进入高校。但获得保送资格需要特殊的条件,取得资格之后还需参加各校主办的保送考试(只有极少数可不参加保送考试)。2008年,教育部规定有6类考生具有保送资格,包括:省级优秀学生、奥赛获奖选手、国际和科技竞赛获奖选手、外[1]国语中学学生、获奖运动员以及公安英烈子女。但据笔者所知,各省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江西的省级优秀学生是没有保送生资格的,只有20分的高考加分;另外,有些省允许已获保送的学生参加高考,有些省则不允许,江西省就属于后者。

对普通高中生来说,最主要的保送途径是“奥赛获奖”,江西省的保送生大多数都是奥赛获奖选手,包括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5项比赛的省级赛区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如果放弃保送参加高考,可获得10分高考加分);以及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5项全国决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如果放弃保送参加高考,可获得20分高考加分)。

因此,许多高中发展出了针对数理化生竞赛的培训体系,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以争取有更多学生获得保送或加分资格,从而增加被清华北大和一流重点大学录取的人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有机会,也大多愿意尝试,因为即使没有获得保送或加分资格也对数理化生的学习有帮助。

国家开办各科奥赛并将之与保送资格挂钩,目的无疑是给在基础学科上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开了条绿色通道,对要求门门优秀的高考选拔是个很好的补充。但这里的问题是,奥赛的强度和难度决定了只有少部分人能真正走进这条绿色通道,这是建立在一大批竞赛学习者基础上的。没能拿奖的人永远是多数,这点并不比高考更“仁慈”,而没拿奖的人最终还是要参加高考。因此对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参加竞赛不仅意味着能力的提高,还意味着准备高考的时间匀出和竞赛结果的风险承担。这其中牵涉到的是整个高中学习生活的重排和更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想了解的即是:在这种竞赛制度和保送制度下,对学生个人而言,竞赛学习是收获多于损失还是相反?对国家而言,是否真正达到了选拔特长人才的目标?为此,本文的调查对象是高中参加过竞赛、现已升入大学的学生,调查内容是他们的竞赛学习经历,包括参加竞赛学习的初衷、过程、结果、心理变化、父母师长的参与以及目前大学学习的状况等等。

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是一个高中班,该班是江西省E中2008届高三的“竞赛班”(高一时该班所在年级共有17个班,包括5个实验班,参加竞赛学习的同学主要都来自其中;到了高二,学校将一个实验班解散,把所有参加竞赛学习的同学集中到一起重组成这个“竞赛班”),共46人,其中6名高三才插班进入的复读生不算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内,余下40人都参与过E中组织的数理化生竞赛培训,大部分坚持到了最后的竞赛考试,少数几人中途便退出竞赛学习,专心准备高考。该班最终的竞赛成绩是3个数学一等奖(包括一枚全国银牌),4个物理一等奖,2个化学一等奖(包括一枚全国银牌),7个生物一等奖(包括一枚全国铜牌)。

简要介绍一下E中当时的情况:E中是江西一所省重点高中,历来有竞赛培训的传统,最出众的是数学竞赛,曾培养过几个全国金牌获得者,理化生也出过全国银牌,生物竞赛自2006年以来突飞猛进,直到2009年每年都有5~7个学生拿到省一等奖。这些获奖选手绝大多数都被保送到重点大学,其中不乏清华和北大的保送生。在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名单里,保送生和高考生一向平分秋色,但由于优秀生源越来越多地走上竞赛、保送的道路,高考成绩就相对下滑了。到了2008届,6个清华北大的学生里包括5个保送生、1个复读生,已经没有高考生了。

本次调查结合了问卷和访谈,以问卷的形式收集整个班竞赛学习的总体情况,以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10位较具代表性的个案详情。一、问卷调查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以40位应届生为对象,其中36名男生4名女生。40人中13名学生保送内地高校,2名学生获得了保送资格但自动放弃转而参加高考,2名学生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预科班(未参加高考),23名学生未获得保送资格只好参加高考。笔者回收到了34份问卷,31男3女,其中包括放弃保送资格参加高考的2人、去新国立的2人,其余有10人保送内地高校,20人未获保送资格参加了高考。我们下面的分析在这34人中展开。

对回收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分析,以此展现这个班“竞赛生”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竞赛学习动机、竞赛学习过程、竞赛结果、保送结果、目前学习情况(大学)的总体概况。下面将一一介绍:

1. 个人情况及家庭背景

这34名学生中有26名是非农户口,8名农村户口,大多来自城镇。他们的家庭年收入分布如下:表1 家庭年收入分布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这群学生的家庭年收入集中在1万到10万元这个区间,大多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们父母的文化程度也多属中等偏低水平。表2 父亲的文化程度

由此表数据可见,父亲的文化程度多数集中在高中、大专、本科的范围内。表3 母亲的文化程度

再看母亲的文化程度,整体上比父亲的稍低一点,多数集中在初中、高中、大专的范围内。

竞赛对学生的父母一辈来说是十分稀罕的,34人中无1人的父母曾经亲身参与过竞赛学习,那么随着竞赛培训越来越“时髦”,他们会希望自己的子女参加吗?表4 父母是否希望你参加竞赛学习

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父母对自己孩子是否参加竞赛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剩下的有近三分之一的父母还是希望孩子去参加的,但也只有极少数表现出强烈的期望。说明总体而言,在竞赛学习上,学生们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

另外笔者还调查了学生们在高中之前是否参加过竞赛学习,具体情况如下:表5 高中之前是否参加过竞赛学习

由表可知,34人中有22人是小学到初中都参加过竞赛学习,完全没参加过的只有两人,可见竞赛学习存在着较大的惯性,对大多数“竞赛生”来说参加竞赛学习似乎挺顺理成章。

2. 竞赛学习动机

竞赛学习需要时间、智力、精力的较大投入,如果苦尽甘来,拿到省一等奖或更高荣誉,便可有保送或加分资格;但如果功败垂成,就仍要靠高考来决定未来,而且是去跟没有匀出时间学竞赛的人竞争。数理化的竞赛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九十月份(生物是五六月份),一般人等到学有所成、有获奖实力之时大多已是高三上学期(生物是高二下学期),而且在此之前的冲刺使得高考学习几乎停顿。如果冲刺成功自不必说,但若失败就只剩下半年多的时间重新去复习高考了,这可谓是风险巨大的赌博。

但选择参加竞赛学习的理由因人而异,有些学生没想太多就报名了,有些学生则是考虑多种因素权衡利弊后做的决定。促使他们做出选择的因素很多,笔者想知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表6 最初选择参加竞赛学习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一是获得保送资格,二是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竞争力,各自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是这么考虑的。其他几个原因比例较小,另外还有两个同学选了“其他”,一个认为“高中内容没意思”,一个是觉得“竞赛好玩”。但参加竞赛学习的动机绝不止一个,详细的考虑将在后文的访谈中做深入调查。

那么,他们最初做出参加竞赛学习的选择时,谁的建议起到最大的影响呢?表7 谁的建议对最初的决定影响最大

结果发现,有19人是自己的想法最为关键,其次12人是老师的建议,父母或同学的影响很小。这说明学生们参加竞赛的自主性是比较高的,大多还是掌握着自己学习道路的主动权。

3. 竞赛学习过程

除了有一名同学(即后文中提到的D)参加过数学和物理两科系统的竞赛训练,其他人都只专注于某一门竞赛学习,这33人的竞赛学科具体分布如下(E中只开设了数理化生四科竞赛培训,不包括信息竞赛):表8 选择哪门学科进行竞赛学习

由表可见学科分布比较平均,几乎各占四分之一。而不同学科的竞赛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从难度来说,一般按数、理、化、生的顺序递减,数学最重要是思维和技巧,生物则重在记忆,物理更偏向数学,化学则更偏向生物。因此选择竞赛学科时,学生们不仅会考虑兴趣,还会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满足该学科的要求。因此笔者调查了他们选择自己竞赛学科的原因。表9 选择该竞赛学科的最主要原因

由此表可见,出于兴趣做选择的人还是居多,占到近一半,而考虑是否擅长、机缘巧合就学的、听别人建议的在剩下的一半人里呈鼎足之势。

但并非所有人都一直坚持到了最后,34人中有27人是一直学着从未退出,直到竞赛结束,有3人是中途退出便不再参与了,另有3人中途曾退出后又重新参与,直到竞赛结束。D是个例外,他一直在学物理竞赛,而数学则是中途退出了。

4. 竞赛结果

最后数理化生的竞赛陆续结束,有14个人获得了省一等奖或以上的荣誉,另外20人则饮恨而归。这样他们就分为了两拨人:有保送资格的和没保送资格的。这两拨人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处境和选择,有保送资格的14人可以考虑参加保送或是高考,其余的20人就只有高考这条路了。(江西考生若保送成功则不可再参加高考,若参加高考则取消保送资格,二者必须择其一。)

这14人里有12人选择了参加保送考试,另外2人只参加了自主招生,决心高考。选择参加保送考试的这12人无论结果是否满意,最后都接受了保送结果,没参加高考便被提前录取了。

5. 高考结果

除去2名考去新加坡的同学,未获保送资格和放弃保送资格的同学中有20人参加了高考。结果有16人应届进入大学,另外4人则选择了复读,复读之后都在第二年进入了大学。

6. 升入大学后的学习情况

笔者对这34人进入大学后的情况进行了粗略了解,主要是看他们入校后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程度,以及统计有多少人的专业不是当初学的竞赛学科。这34人中只有4人继续学习着高中时的竞赛学科,其他人学工科的居多,也有转而学社科的。下面看看他们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度。表10 对所在大学的满意度表11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

34人对大学的满意度看起来还好,没有不满意的,最多的是满意,其次一般;对专业则有1人非常不满意,1人不满意,但多数也集中在满意或一般的范围内。实际上将对大学和专业的感觉区分开来本就不妥,因为这两个变量并非相互独立,在访谈中会深入探究各人的具体情况。二、对代表性学生个案的深入访谈

以上的问卷数据统计只介绍了一些粗略的概况,但看不到前后的联系,而且样本太小,做相关分析是没有说服力的。同时,笔者更注重的是整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包括一些心理变化。因此,笔者将这34名同学按照3个标准分成了11类,选取了其中10类,每类挑选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做深入访谈,只有1类没有做个案分析,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个案。以下便是以具体的分类和个案做成的表格:表12 个案分类

下面分别对这10个个案的竞赛学习经历进行深入了解。

个案1,直接保送的A

A是全国数学奥赛银牌获得者,不需参加保送考试,冬令营结束后直接保送北大数院。A对自己大学和专业的态度都是“满意”。

A高中的竞赛成绩如此突出,但他高中之前完全没参加过任何竞赛培训。这绝非侥幸,他从初一下学期起就开始自己看竞赛书,数理化每门都看一些,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最后数理化都只拿了市一等奖。A说那时候看到竞赛书就有一种喜悦,买了好多,虽然实际上没看完几本。他也解释不清为什么有一种喜悦,也许是求知欲使然,一到书店看见竞赛书就恨不得多买一些。A当时认为书本上的东西比较容易,想看点难的,不过那时候打游戏打得也比较多。

后来高中时参加竞赛,A说是有点惯性,既然已经尝到了甜头,就继续学。他当时想,竞赛都是高手去的,就想成为里面的一员。A开始认为门槛很高,所以自己只要能参加竞赛,什么学科都可以。他最初本是学物理竞赛的,因为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考得很好,排名全校第6,而数学只拿了校三等奖。但A上过一次物理竞赛课后,就觉得还是数学更有意思,便去找数学老师了。因此他选择数学竞赛主要是出于兴趣,由自己决定的。

A坦言,整个竞赛学习占用学习时间的比重很大。平常作业并不多,完成了之后就学竞赛,A也不考虑多做些其他练习,几乎是除了写作业就学竞赛了。A当时很有激情,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他想了想觉得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班上氛围不错,大部分人都学竞赛,同寝室也是,就有一股向上的劲儿;二是关键原因:一直有对手,高一是某个同学,高二高三则是以前主管教练的三大弟子;三是数学老师一直比较器重自己,因此必须努力。

A在竞赛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不是来自竞赛与高考平衡的压力,而是竞赛学习本身及自己心理上的困难。A说自己埋头做题,对分数看得很重,考试失败会有比较强烈的挫败感。但总体而言自己比较幸运,没有太大曲折。另外,A觉得自己有点心理困难,特别小心眼,也就是狭隘。他说自己有时候会以小心眼看人,老会把(高一的)竞争对手往坏处想,后来竞争对象慢慢转变,加上对他进一步了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交流起来还是有些别扭。至于学习本身,对A来说,有书看、有卷子做,就够了。

但A觉得自己也谈不上享受这个学习过程,做题的时候当然想早点做完去玩玩,但迫于外在压力还是能坚持下来。不过,A还是觉得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问题的解法很有意思。A认为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不大,虽然压力肯定有,不过在忙碌中会忘掉,只有闲下来的时候想想才会感到有压力存在,但压力对自己主要起激励作用。A说自己只把目光放在关注现实上,心理上的能量要么用在想问题上,要么用在小心眼上,都用完了。过程中的阶段测试A考得也不错,数学老师经常私下对A说:以你的实力是没问题的。偶尔有次考试没考好,A也不会有很大压力。所以A一直认为,他的目标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因此胸有成竹。

A后来拿到全国数学竞赛的银牌的时候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之前看到周围同学有的已经保送了,心里特别羡慕,就想即使只有省一等奖也很满足了。所以拿奖后只是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中踏实下来。而且A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觉得自己虽然能保送,但考得并不好,因为以往学校的第一都是金牌,自己没能保持这个传统,所以又高兴,又不高兴,领奖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很矛盾。A认为自己是历届拿国家数学奖牌的同学里最差的。

后来A的保送过程很简单,就是签个名、领张表就完了。A在没领表之前,觉得清华北大十分牛,领了之后就觉得不过如此。当时选清华还是北大的时候A犹豫过,他说,毕竟之前清华北大是神殿,谁选自己都好,本来开始是领了清华的数理基科班,但当时江西的领队教练一看,觉得学数学当然是北大好了,就建议自己换,还带自己领了北大的表。A说自己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换,心想:你是谁啊,退清华的表!清华选你就是你的福分。不过,最后自己还是乖乖地把清华的表给退了。A说当时清华老师问退表原因的时候,自己实在是很窘。

至于选专业,A选数学是没有犹豫的,他没管那么多,就是跟着前人走了,以前的金牌同学都是继续学了数学,而自己也感觉学数学已经很好了。

后来大学开学,A觉得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感觉也就和高中开学差不多。A并没有预想过什么,所以没想过现实和预想的偏差问题。现在想想,A说自己毕竟是长大了,感触多了,需求也多了。偏差主要是自己得到的赞许少了。开始的时候,高中的学习劲头还有一点,不过挡不过时间的消耗,成绩一般般,高手多得是,也就开始迷惘。

A回忆,大学刚开始一段时间打游戏打得很疯,老是回想过去的荣耀。后来自己的身体告诉自己:你这样做很危险,背离了你的目标。A就有了负罪感,觉得自己堕落了,也体会了为什么有些人想自杀。然后为了寻求解脱,A开始研究哲学,读尼采、凡·高,也听得懂古典音乐了,有时候心里特疯狂。再后来,A开始打羽毛球了,身体的好转使A感觉一切都步入正轨。他开始觉得有了自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到现在也就明白执着的意义了。

对于数学专业本身,A还是感觉很有兴趣,但他觉得这也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决心,要渐渐发现学科的相通性。A觉得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现在的学习当然很有帮助,毕竟接触得早;二是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曾经牛过的感觉很不错。A也承认,现在却要不断重新寻求那种感觉了。所以如果可以重来,A还是会选择竞赛。

回头看整个高中学习经历,A觉得当时是为一个目标忘我地奋斗,也没现在这么多烦恼,很幸福,虽然没有惊心动魄过,可比现在有激情多了。所以A现在想寻回那种激情。跳出自己的经历,A觉得那种现行高中教育体制以及培养方案很落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就学习本身来说,他觉得学不到很多东西,没得到学习主动性上的锻炼。他认为总体而言,高中的学习方式对大多数人是不好的,因为结构单一,过于注重成绩单,而忽视其他的潜力,比如艺术等,使很多人成了牺牲品。

至于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他认为竞赛对做高考难题有帮助,里面的新东西有一定启发性,就像玩魔方,可以给当今题海战术的疲惫提供一点乐趣。但他认为那些可以学得好高考内容的牛人不需要参加竞赛学习,可以干些别的,比如拉小提琴、打球。他觉得竞赛学习如果没有特殊的培训和训练,完全自愿地看书钻研会更好。至于因为竞赛学习耽误高考的人,他觉得那怪不了谁,如果真正自愿的话会有成果,还有问题的话,就只能怪自己了。

个案2,理性周全的B

B是省生物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保送复旦生物技术专业,后大二转入国际政治专业。B对自己的大学很满意,但觉得生物技术专业很不适合自己,于是转去学自己真正喜欢的国际政治。

B高中之前也参加过竞赛培训,主要是数学方面的,还有物理。B从小学三年级起在父亲的陪同下去上竞赛课,因为据说这样对成绩有帮助。兴趣倒是时有时无,后来初中的时候比较感兴趣了。那时候B的父母认为竞赛学习能帮助培养理科思维,B现在倒觉得,小学学的数论等对搞政治学研究方法什么的,竟然也有帮助,出国交流的时候体会很深。

到高中之所以参加生物竞赛,B按重要顺序依次列了几个原因:第一,竞赛能保送;第二,个人喜欢生物;第三,生物教练很牛,跟他学习比较有希望拿奖;第四,考生物若是没上还有更多的时间回来拼高考(生物竞赛高二下学期就结束了,其他竞赛都一直到高三上学期)。B说最主要还是看竞赛能保送,不然不会搞竞赛的。B的父亲曾想过让B学物理,但B最后没有听父亲的,还是自己选了生物,因为最感兴趣。所以自己的选择影响最大。

生物竞赛的学习过程与其他竞赛相对不同,因为主要靠记忆,所以考前两个月最重要,平时投入不需像其他竞赛那么多。竞赛成绩由笔试(75%)和一个月后的实验考试(25%)组成,因此笔试后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训练实验,包括植物部分和动物部分。

B也不例外,在最后两个月停课冲刺之前,竞赛学习占B平时学习时间的比例很少。B说每天最多看一小时,有时候还会偷懒,因为觉得没到要用那么大力的时候,就尽量不影响高中平时课程的学习。

至于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B认为主要是有些东西很难背,比如动植物分类那块,所以用便签之类的做了很多笔记,记了好几遍终于记下来。B觉得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困难了,时间上投入也不大,整个都很随性。即使到了最后两个月停课,也很顺利,因为一直按部就班,准备充足。临考之前,B在老师安排的模拟考试中一次比一次成绩好,所以最后去考试的时候也不太紧张,就是走进去考了然后出来了。B感觉一直都很平淡,也没想什么结果,甚至停课时也没感觉有什么压力,因为觉得后面补落下的课程问题应该不大。B现在想想也不明白高中那会儿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什么都不担心,觉得可能是因为生活比较规律,一切都在轨道上。笔试之后的实验准备也没什么波澜,B当时纯粹觉得好玩,做实验很带劲,就是天气有点热罢了。

所以B觉得整个竞赛学习过程中自己有点没心没肺,而且平时的常规学习也不是特别用功,成绩也上上下下,在二十几名徘徊。除了停课之外,B认为自己的高考学习就没受什么影响。

B获奖之后没有特别兴奋,很顺理成章地重新投入学习,开始申报保送之前B还是一步步按高考的步骤来,学得还挺认真的。B认为自己在数学的几个点上还需要加强,就专门在外面补了点小课,他还是很努力在准备高考复习的,因为他觉得在没有真正保送前还是要全力以赴,所以就按目标行事了。

后来B没有犹豫就选择申请保送,只看准复旦。B准备保送的过程还是费了点力,比如写个人陈述,就找了各种朋友帮助审阅,着实用了点心。后来申报过程也挺波折,复旦在江西本来没准备招保送生,是B和其他想保送复旦的人一起自己寄材料过去的。后来复旦那边觉得江西报的人也不少,材料不错,于是派了一个组下来面试,然后B的面试通过了,13取2。再后来拿到通知书以后B就被学校劝退回家了。

至于为什么选复旦,B说就是喜欢复旦的风格,十分自由散漫,又喜欢创新,且比较小资。填保送志愿时第一志愿是数学,第二志愿是生物科学,第三志愿是医学,B是被调剂到生物技术的。但B就没怎么考虑过专业,完全是奔着学校去的,因为了解到复旦的整体情况很宽松,就想着如果专业觉得不合适再转也不迟。所以录取以后B对结果十分满意。

B还提到对班里其他人竞赛结果和保送结果的看法,他觉得先有个出路了挺好,如果留下来继续高考就挺辛苦。至于有少数获得保送资格却没参加保送的人,B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若换做自己就肯定不会这样。在B看来高考、名次什么的,都无所谓,那是学校想要的东西,跟自己没关系,只要能进自己喜欢的学校就好。B觉得他们是为了报答母校、状元梦等,可惜最后考进的学校其实保送也能去,还可能是因为都很执拗于清华北大,而两校的保送名额有限,就想再拼高考。而B因为钟情复旦所以只有一个考虑:保送申请复旦,没上的话,就通过高考考进复旦。

入校以后,B对复旦很满意,而对专业则不然。因为大一进来是复旦学院,所有专业混一起,所以除了平时的课程,B在其他时间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也不多,同时对其他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生物技术,或者生物科学的未来领域,并非B所感兴趣的方面,B只对动植物比较感兴趣,但生物未来研究方向多为微观,虽然搞生态可以宏观,但B又不愿老往外跑。所以B当年因兴趣而选择生物,现在也因兴趣而离开它。

B的兴趣转到了政治方面,加上他认为国际政治的自由空间更大——国际关系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和“稳定”也关系不大,所以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较大。虽然自己历史地理的知识稍微差一点,但B发现国内的文科生大部分很“水”,比他们晚个一年半载的进来学,也不会比他们落后多少,所以就安心转去国际政治了。

B回头看,认为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第一,对大学学习做了提前了解,他们看的都是生物的大学课本,思维其实很大程度上超前了;第二,生态学方面让自己提前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思想,遗传学让自己提前掌握了“概率论”的基本思想,这都是B在目前的北美交流中为了政治学的实证研究而学的东西,算是有重大的帮助;第三,竞赛学习让B有机会给自己一个“自主安排学习”的空间,所以后来进大学之后得心应手,没觉得和以前有什么大的差异;第四,这个最重要,就是学竞赛对B来说,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决定,自己努力,最后达到目标。从此以后,家人对B自己做的决定都是基本支持的,而且自己也有比较大的信心。因此在B看来,竞赛实际帮助了自己快速成长,可以重来的话,还是会自己做决定参加竞赛学习。

对高中学习的看法上,B认为它让自己掌握了很多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基本工具,虽然在“批判思维”方面的教育不足,但在科学的基本思想上强调得还不错。B认为高中的教育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严谨的人,并十分赞赏这点。但却过于缺乏批判思维培养,比如语文在高中课程里重要性的降低就是一个体现,他认为这样的教育会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至于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B认为竞赛学习对自己而言更多是一种“宣言”,让自己在高中教育压抑的空气里寻找空间发挥创造力,生物竞赛学习过程中就很有发挥创造力、实现自我的感觉,肯定比平常学习里学的东西多。而高考学习纯粹是功利性的,浪费了很多时间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再运用得更熟练,结果除了“做题”之外,高中生并不知道这些理论和方法还可以做其他事情。B举例说,初中学的杨辉三角、高中学的正态分布都是概率论的里程碑,甚至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很重要,但高中生只是学了用来做题,没人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可以用在哪里。

个案3,幸运的C

C平时成绩一般,但对生物很感兴趣也学得不错,拿到了省生物竞赛一等奖,保送同济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现在主修通信工程。C大二后搬去偏僻的校区致使生活极为不便,因此对学校颇为抱怨,但对自己的专业颇为满意。

C是从初中才接触到竞赛学习的,当时参加的是华罗庚奥数,以及省里的物理化学竞赛,因为这些学校都组织了培训。C说自己就是觉得好玩,也不讨厌数理化,没想那么多就去参加了。学校当时在双休日和平时的下午有系统的培训,甚至包括英语竞赛,不过C当时只有物理考得还不错。C初中参加竞赛没怎么影响平时的学习,却也并不清楚其对学习有没有帮助,因为感觉竞赛的内容和初中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到了高一参加生物竞赛,C说当时老师都推荐,讲了很多好处,比如保送和加分。但自己其实没想太多,主要因为有点兴趣,C还考虑过是选物理还是生物,最后选了喜欢的生物。C当时物理学得还不错,不过没选,因为怕到后面物理会变枯燥,自己坚持不下去。而C初中上生物课就很开心,觉得很感兴趣。C的父母觉得他应该学物理,但有一回老师说应该选感兴趣的,C想了想后就决定了。所以其实还是C自己的选择。至于影响学习的顾虑,C说高一时没想那么多,到了高二才考虑到这回事。

C的竞赛学习也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他提到了一些细节,比如每天晚上花至少一小时在看生物,就很明显地影响了数学的学习,其中很多没弄明白的只能想着考完竞赛再补了,还有有机化学基本没学进去。但C说自己也没空想平时的学习,就是硬着头皮先管竞赛了,怕竞赛白忙一场。过程中也遇到过压力,比如每个阶段的测试都很怕没考好被刷掉,于是每当这时就很认真努力地对待,总算是平稳地度过了,只有一两回不理想,却也不算差。C心态不错,心理上没什么障碍,有压力就多花时间认真看书,所以觉得很充实,一点都不累。

至于考前停课复习的那段时间,C虽然有压力,但因为停课后便只想竞赛的事,反而心理负担轻了些。C当时觉得自己在停课后反而放轻松了,唯一的压力来自生物组其他同学,毕竟大家都在尽力。C在整个竞赛学习的过程里,有三次压力最大的时候,一是高一结束那会儿刷人,二是高二时平时学习差的压力,三是停课后的压力,其他时候就还好。

到后来准备实验的时候,C很开心,没担心过,也没想过进全国冬令营,所以每次就好好做实验,觉得要看到曙光了。C的想法很简单,觉得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好。所以放下一切负担了,实验考得也很好,在笔试没什么优势的情况下最后反而拿奖了。

C获奖之后挺高兴,但也很快就投入新一轮的努力中。C先是补落下的课,这挺有压力,他觉得毕竟成绩退步得很严重,还好后来算是将就地补回来了一些。他在选择保送时没有犹豫,因为觉得如果参加高考的话会考不好,很可能要补习一年,所以保送是唯一的出路。C保送时还担心自己考得不好,怕不被录取。

保送时C的情况比较险,当时同济和浙大的保送考试在同一天,C觉得竞争压力太大怕上不了浙大,就选择去考同济。另外的保送考试有不少学校冲突,因此C最后只考了三所学校:同济、武大和上财,虽然三所都通过了,但武大是要学医,上财的工商管理专业C又不喜欢,所以进了同济的电气信息类专业。

当时C对这个结果还挺满意,报考时也没查专业排行,录取的是第二志愿,第一个土木专业的志愿被刷掉了,但C现在却庆幸自己没进土木专业,因为入校后了解了详情,觉得不感兴趣。

C之所以现在对大学不满意却对专业还算满意,主要原因是所在校区过于偏僻了。大一的时候还留在本部,但因为学校面积不够,本部小,许多工科学院就搬到偏远的嘉定校区了,C说那里交通极为不便,这点让他很苦恼。至于专业,C觉得还算可以,颇有前景。C打算考研,但不想留在本校,即使是能保研也不想留在本校。主要原因就是本校的研究生也是留在嘉定校区,C再也不想继续待下去了。

至于现在的专业和生物没什么关系了,C觉得这没什么,因为生物只是兴趣,自己没想过要从事这方面的专业工作。而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C发现自己并没有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同时,C认为那是一段很难忘的高中经历,有着很美好的回忆。C没想过重新来过会不会还选择参加竞赛的问题,但却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至于整个高中学习经历,C认为那是段忙碌但有目标、有信念的时光。他觉得高中的学习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为了进大学,无论文理科还是保送。并且经历过这些包括竞赛之后,以后的学习再努力都不为过了。至于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C说对于他个人而言,竞赛是会影响高考的,至少对前期的高中学习有负面影响,但是毕竟他没有体验过高三后半段,所以并不清楚竞赛的经历会不会有正面的影响,而自己没有真正高考过,也不清楚最后能否考好。C说自己已经很幸运,却做不出假设的想象。

泛泛而言,C觉得那些当时竞赛就差点能获奖的同学,即使还是参加高考也没补习就考到还不错的学校和专业,结果还是喜人的。他没太问过高考失利或补习的同学,但感觉竞赛坚持到最后的同学结果都还好,即使去了差一点的学校,专业也是全国领先的,甚至还有后来去新加坡读大学的(和高中就保送去的不一样,是经过大一过渡再过去的)。总之C认为竞赛结果无论好坏,最后大家的出路都还不错。

个案4,天赋出众的D

D在这个班属于天赋最出众的那几个人之一,平日不喜题海战术,涉猎较广。他拿了省物理竞赛一等奖,却觉得没发挥好而对自己不满。后来D参加清华的保送考试,本来分数遥遥领先可以录取,却因面试时坚持己见,被一名教思想政治的面试官单票否决;此后D保送到浙大的竺可桢工科实验班,现在学习光电信息专业。对自己的大学和专业,D认为有些地方不错但有些地方很差劲,所以总体评价一般,相对其他人来说算是很不满意了。

D属于那种从小就很聪明、在竞赛方面天赋很高的人,但他并不很努力,没有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喜欢打游戏也涉猎比较广泛的学科领域,知识面比较广。D就是F口中“那种脑子比较聪明但平时不怎么好好学习的人”,所以D从小学起学竞赛的经历一直比较特别,一切都是按照他的兴趣来的。

D小学三年级开始时学校办奥数班,自己就去上了,因为平时老师上课会讲一点奥数的东西,基本上D都可以最快回答出来,对它比对课内内容更感兴趣。D当时觉得自己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相对于课内内容比较有成就感,就一直学下去了。至于D的父母,他们就觉得D对竞赛的爱好至少比玩电脑好,也就随他去了。

D也不是一直都在受系统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二到初三这段时间。小学主要学数学,初中主要学数学物理,化学也参加了。不参加培训的时候D就自己看一些介绍性质的书,以数学居多,后来学物理是自己感兴趣,学化学是跟风。加上家长觉得初中竞赛对于中考有帮助,D也就这么去上了。D觉得还是依自己的兴趣,因为平时自己看数学书不做相应的配套练习,常常很快就忘掉了,老师的系统讲解也更利于理解,加上又有系统的课后练习,便可以巩固自己对竞赛的兴趣。D没想太多对中考成绩的帮助,只是自己觉得那些东西是值得去学的,反倒是在能力上,竞赛内容作为基本的知识训练对以后的深造是有作用的。D由于初中各门竞赛成绩都很优秀,直接保送进了高中,对中考几无了解。

D在高中入学的暑假就开始参加数学竞赛的培训,但由于D高一在市内的老校区就读,而竞赛培训是在郊区的住宿校区,开学后为了去那边上课来回跑就吃不消了,于是D退出了数学竞赛。到后来高二时,两个校区合并搬入离市内较近的新校区,学校重组了竞赛班,D就选择参加物理竞赛了。原因是D不好意思再参加数学,因为当时学数学竞赛的人多学了一年,准备比较充分,而D之前在暑假班里考试是第一,再去的话就要花大量功夫追赶原来不如自己的人,D觉得有点不太习惯,他比较喜欢领先的感觉。再加上由于新加入物理组的人比较多,老师重新讲了遍高一学的竞赛内容,数学却没重新讲;物理又不像数学那样要求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以及数学从高一暑假就开始上了,物理却是第一次考试后才开始学,这些都从客观上更坚定了D参加物理竞赛的决心。

不过,D倒也不觉得自己是因为兴趣很大,只是认为高中学习内容没意思,体系不如竞赛体系完备,高中物理又过于理想化而显得幼稚,所以才转向学竞赛。至于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到了高中就没有什么影响了,因为D之前一路都在做竞赛相关的,影响早在最初就已经定了下来。不像F受化学教练影响很深,D的物理竞赛教练对自己的选择也基本没有影响。

尽管D很聪明,但学习竞赛也占了他主要的学习时间,其他课程以应付为主。解释为什么投入这么多时,D说自己没有想过保送是不可能的,不过主要还是觉得在竞赛里能学点不一样的东西,而且自己还可以学得比较好,所以投入了较多的时间进去。

D在竞赛学习中也遇到一些困难,由于竞赛内容较多,D认为自己没有做好时间规划,由于高三上学期就要求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掌握并参加竞赛考试,这个时间限制使他不得不放弃钻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需要全面的应试技巧。这使D常常处于焦虑和懈怠状态的不断转变中,加上他觉得老师的辅导不够专业,导致自己思考花费的时间和取得的效果难成正比。

不过D认为从实际学到的东西来说,时间的投入和产出还是成正比的,只是如果在某一点上过于钻研的话实际上并不利于考试。若非为了应对竞赛考试要花时间搞题海战术,D觉得竞赛中可以钻研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这两者的矛盾贯穿了D的整个竞赛学习,D觉得自己始终没有克服这个“困难”,有一部分掌握得相当不好。总体而言D还是按照考试要求去做,没有哪一块是自己花大量工夫去应对的。另外D认为自己投入的认真程度还不够。

D简洁地形容了整个竞赛学习过程中心理的主要变化:感兴趣——好难——搞定了——好高兴——还有这么多,马上就要考试了,水水过吧——早考早超生。他觉得这种变化主要是考试压力造成的。虽有压力,D却没有后悔过或想过放弃,因为自己还算学得比较好的。

获奖之后D对成绩不满意,不过想着反正也过去了就不再纠缠了。加上进一步还有保送考试,D觉得特别麻烦。D并没有下决心一定要保送,觉得其实参加高考也无所谓,但又不想为了高考重复复习,所以认为保送应该能比不复习参加高考去更好的学校。

选大学时D基本上纯粹是根据学校的保送指标来考虑的,然后以理工类专业好的为主,按照排名决定报哪所大学的保送。选专业时认准了理工类,并没有考虑具体专业,主要挑某个学校的偏物理方面最好的专业。他之所以不考虑北大物理,是觉得物理方面的难题多数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否则就只能搞应用物理,但又对应用物理不感兴趣。因此在D当时看来理论物理需要工程上的突破才能有根本性的进展,所以D想学与物理相关的工程专业(D现在觉得理论物理还是有不少值得去研究的内容)。于是在学校的名气基础上,D在清华和北大之间选了清华。

但正如介绍中所说,原本分数遥遥领先的D在清华面试中“被一个教思想政治的老师直接干掉了”,原因是当时提到科学工作者需不需要信仰共产主义的问题,D坚持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权利,结果直接被那个老师单票否决了,而本来按分数算,即使那个老师给零分,D也是可以被录取的。提到此事D仍旧不满,他说他现在仍然对教思想政治的老师有心理阴影,这倒和竞赛无关。后来参加浙大的保送考试过程却很顺利,D倒也满意。

D入了浙大后觉得浙大还好,制度之类的很“happy”,不过就是太穷了,政策也不扶持。D入校时进入工科实验班,却觉得以工科为主的浙大工科太差了,他本身对基础工程还很感兴趣,但是对材料之类不太感兴趣,可基础工程要做到国际正常水平,就必须要这个(材料)前进一点、那个前进一点若干年。这让D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改变了开始的想法选了门偏物理的、偏信息的工科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是用别人生产的高水平东西,做正常的产品并没有问题。因此D还是把专业方向往物理方面靠了,他现在一周2天物理专业的课,3天自己专业课。D也想过改学物理专业,但浙大物理专业一般,在PRL《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自然杂志》(Nature)还没他现在的光电专业多,就放弃了这个打算。出于对专业的不满,D对大学本身的满意度评价也只是“一般”。

D认为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是让自己对物理科学体系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开始进行正常的“课外”学习。心理上影响并不大,因为基本上D高中课程是怎么学习的,竞赛就是怎么学习的,只不过学习内容不同罢了。但D觉得自己选择保送这条路使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易于选择比较快出结果的途径,而不是为了目标更用心准备,这点来看还是有一些不利影响的。不过无论如何,如果可以重来D还是会选择学习竞赛。

D认为竞赛和高考不过是两门测试,高考更公平一些,竞赛自己更擅长一些,另外自己喜欢的东西竞赛会考。他觉得高中学习的作用主要就是筛选那些对深造感兴趣的人,提供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结果却变成应对大学挑人的手段,很可惜。至于竞赛,D觉得还是能起到帮助大学培养和选拔专长人才的作用,因为每个大学都会去招点竞赛学生,即使不是专长,至少也能和高考生区别大一点。

个案5,半推半就坚持学完竞赛的女生E

E是这个班4个女生之一,也是10个个案中唯一一位女生。E学竞赛本身就不是自愿的,最后有惊无险拿到省生物竞赛一等奖,却放弃了保送资格,想通过加分冲刺清华北大。可惜的是她只通过了浙大自主招生考试,高考又没达到清华北大的分数线,所以还是去了浙大的工科实验班,现在和D一样学习光电信息专业。E对大学和专业都比较满意。

E是此次受访者中唯一的女生,也是该班仅有的四个女生之一。更重要的,E是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里仅有的两个放弃保送考试、决心参加高考的同学之一。因此对E的竞赛学习经历做深入了解很有意义。

E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了,她爸妈都是数学系的,加上觉得大家都去学了,于是就让她也去了。E自己当时觉得无所谓,兴趣也一般,没有想太多,去就去了。到了初中有各种竞赛,E的学校就会组织一些学生去参加,但学校并不是让学生自愿报名,而是强制重点班的同学都去参加竞赛考试,E也是被强制者之一。E说自己谈不上感不感兴趣,就为拿个奖,即使拿不到也去感受一下气场。

真正参加系统的竞赛学习,E是从高中才开始的。初中还只是临到竞赛就去参加,高中则是为竞赛参加系统的常规培训了。E本身对竞赛甚至对学习本身并没什么兴趣,只是学校在高二强制分出了竞赛班,把各班成绩好一点的同学抽过去,当时也不知道竞赛到底是什么就进了生物组。加上家长总督促自己,又没什么课余活动,E就这么一直学下来了。但E说大学之前做什么都谈不上兴趣,不只是竞赛,其他都是被强制去做的。E回忆说当时算是被学校稀里糊涂拉过去的,父母又不停灌输竞赛可以加分的想法,自己就像任人宰割一样被安排学这学那。

至于为什么学生物,E说在决定之前甚至没上过生物课(B和E都是高二并校之后加入的生物组,C是从高一就开始学的),只是感觉生物比较好玩。但最主要的还是E觉得生物比较容易,自己在其他学科的作为不大,以前参加过物理数学竞赛学习但都效果不佳,加上听说生物教练很优秀、以前的成绩很好,而数理化的竞赛高一就已经开始了,生物会再重新讲,于是就选了生物。因此E是从最可能学得好的角度出发选了生物。

除了最后冲刺那段时间停课时投入比较大,E和B一样,和C不同,平时花在竞赛上的时间并不多。具体情况是,E平时比较偷懒,一周只花五六个小时看生物,而且都是临时抱佛脚,就是每次阶段测试之前突击看书。

后来停课的时候,E就基本上一整天都在看生物了,每天大概10小时。那时候E觉得压力还不算大,主要是实验的时候因为笔试成绩不高而比较有压力。E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学习本身,比如该背的背不出来,要看的东西太多,不知如何下手;题目量也过大,没法像高中学习一样都弄得很明白。但即使如此,E还是认为平时的常规学习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毕竟投入不大。

E最焦虑的时候是最后停课冲刺阶段,E的学习习惯就是一定要听课,自学能力不太好,所以缺课就很担心自己其他课程被耽误。E当时担心到连实验考试都不想参加了。因为进入实验考试的同学并不是全部获奖,实验只占25%,前面的笔试成绩占到75%,而E笔试的分很低,觉得自己希望不大,但E的老师和父母都劝她坚持下去,拼一拼,E觉得自己算是活在他们的阴影下。但事实证明拼对了,E的实验考得很好,最后还是拿了奖。原因在于E后来的心态已经放开了,准备实验之初压力大,后来E觉得实验很好玩,也就没想太多了。整个竞赛结束之前的学习过程中,E都比较担心学习受到影响,但她说大家都是一样走过来的,所以压力会少一些。

E还是认为那时过得比较压抑,她觉得大学之前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提供的都是循规蹈矩、没有思想的封闭环境,自己在其中生活圈子太狭窄,人云亦云,什么都不懂。

E获奖之后感觉挺开心的,不过心态倒也没太大变化,因为自己已经看开了。她觉得自己实验做得挺踏实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已经值了。后来E在保送和高考的选择上考虑了很久,但最后还是在浙大来学校招生的时候把报名保送改成了报名自主招生。最主要是因为E还是想在高考时拼一下清华北大,学校告诉她清华北大不招收生物一等奖,又觉得自己高考应该也能上浙大,就放弃了保送。(而实际上只要有保送资格清华北大都可以接受,通过它们的保送考试即可,但学校为了留尖子生下来进行高考一直误导大家生物竞赛保不了清华北大,E成绩一直很好,就想高考再拼清华北大了。)E说后来知道真相以后觉得学校许多地方做得很过分,比如新加坡来中国招生学校也一直把这事掖着不让竞赛班的同学知道,最后参加考试的要么是成绩中等的,要么是一直作此打算早已了解的,竞赛班的同学都是在报名结束以后才知道这事。不过E也说现在回头看觉得倒都无所谓了。

但E说她并没有想好到底是去清华还是北大,专业也没想好,主要是冲着名气去的。后来竞赛结束回来准备高考,E觉得压力倒不大,因为已经进入总复习阶段,都是学过的内容,加上她觉得数学、化学老师讲得不好,讲了跟没讲没有区别,所以反而不觉得自己缺了很多东西要补。后来主要遇到的困难是心理上的,倒不是学习压力,而是感觉没什么班级气氛,都是自顾自地,比较郁闷。E说当时走了几乎一半人(保送后学校就让他们回家了),教室空空的,座位都乱换了。4个女生保送走了1个,只剩下3个女生,男女生间交流也不多,E觉得本来就不活跃的班级更沉闷了,也只有大家一起看球的时候比较起劲儿。

后来高考结束,E的成绩不够清华北大,还是去了浙大,当时很失落,觉得还不如像班里其他同学那样早点保送呢,他们都已经上了浙大预科班。不过E还是调整过来了,她觉得靠自己也可以活得很精彩。至于复读,即使没达到心中的目标,E还是完全没有考虑过,她觉得不值得。班里有些人因为竞赛耽误了高考学习,E觉得挺可惜,但她认为大部分人最后的结果还是挺惊喜的,一些复读的同学最后结果也很不错。至于如果当初不学竞赛会不会对有些人更好,E认为竞赛不完全是负面的,无法预测不学的话结果将如何。

E对浙大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地理位置不如北京和上海,但出国等各方面机会都很多。虽然入校后很多东西和预想的不一样,但E很喜欢被历练的感觉,觉得生活还算充实,终于过上了自己喜欢的日子。这让一直觉得活在父母和老师阴影下的E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至于专业,E从不太了解到渐渐喜欢,但还是想以后尝试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精算师。她倒不觉得现在的专业与当初竞赛学科不同有什么关系,E说其实光电专业里也有生物的方向。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E的影响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宽阔的生物视野,使自己自学能力提高,对自己后来的专业也有帮助,想起来仍是挺欢乐的回忆。E当时选专业时差点选了生物工程,就跟竞赛学习的经历有关。

E觉得如果可以重来她还是会选择学习生物竞赛,因为利大于弊。优点是刚刚说过的,缺点还是大家都学竞赛导致班级氛围不好,太散了,缺乏交流也没有自由,不如高一过得快乐。不过E也提到可能和自己当时不太会处理事情有关。

回顾整个高中学习,E觉得大家都被困住了,被制度困住了,高中学习只为了考试,初中也一样。从个人角度看,E认为自己高中三年过得挺荒废的,实际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比如如果没有一考定终身的机制,E就想去做志愿者,去旅游,去做社会调研,去接触不一样的人,但高考制度扼杀了这些锻炼自己的机会。E还觉得生物竞赛本身对高考的帮助不大,从考试技能来说觉得自己反倒退步了。抛开E自己的经历不谈,她认为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偏科,可能高考不太有希望,可以从竞赛这条路走出去(E提到可惜现在很多保送资格也取消了);有些人天赋不适合竞赛,却仍旧想通过竞赛保送,最后两边都顾不好的也大有人在。E觉得关键要认清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路。她说,竞赛和高考的冲突肯定是有的,每个人的时间都只有那么多,至于值不值得去学,还是得自己掂量。

个案6,重感情的F

F对自己的实力一向比较自信,可惜考试时发挥失误,只得了省化学竞赛二等奖,没有保送资格,调整心态后高考发挥不错,进入华中科大,现在学习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F觉得自己大学挺不错,一开始不知道专业是什么,后来了解了也慢慢喜欢上了。

F小学就学过奥数,不过没参加过系统的培训班,到了初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系统课余培训,学数学和化学竞赛。F初中的时候也没想过加分之类,只是完成了平时的学习后还有较多空闲时间,学校又在每个班里选几个好的学生一起组织课余培训,所以选上了就去了。他说他当时兴趣还算浓厚,因为比较可以找到满足感,算培训班里比较优秀的。

到了高中,F上高一就参加竞赛学习了。F说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学校灌输了竞赛的各种好处的思想,比如之前有多少学生通过这个可以保送,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等。所以F就对竞赛比较向往,加上周围同学都报了,也就报了。F当时就开始有想法,希望通过竞赛这条路上大学。当时很多人报了名,包括理科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前几名基本都参加了,还进行了选拔,F说自己被选上了挺自豪的,觉得挺好的,不过当时只有高一,想得不是特别多,还不是非常坚定。最后班上成绩好的都通过选拔参加竞赛了,F自己也有点随大流。

最初是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组的化学组,有十几个人加入,后来几个平行班的陆续退了,剩下了八九个。F说他们基本都坚持了一学期,参加了组里自己弄的几次测试,跟实验班的同学有蛮大差距,自己就觉得保送的希望可能不大,就退出了,退出的时候是高一下学期。

F选择竞赛并且是化学竞赛,对这个决定影响最大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化学老师。F说最开始老师灌输了各种好处,首先就让自己下定决心搞竞赛。后来化学老师对F比较关照,找F谈了几次,F觉得他对自己挺好的,而且自己数学、物理不怎么行,就只能选化学或者生物了,因为化学老师就选了化学,而且当时和化学老师在一起,感觉很有信心。

至于F自己对化学是否感兴趣,F说还好,就感觉化学学得还比较轻松。他补充说,其实高一时大家真不知道竞赛是啥样,都经过竞赛主管和他们班主任这些人“一吹”,就懵懵懂懂地上路了。

F花在竞赛学习上的时间“必须非常多”。具体而言,F说高一的时候还好,一般就周末两天学竞赛,周一到周五还好好学其他学科;高二以后,基本就只是完成老师的作业,其他时间全部学竞赛了。因为到了高二,参加了一次联赛后,觉得挺有希望,F就下决心通过这条路走出去,所以F高二的成绩很不稳定,退步了很多。他形容了一个细节,比如有时候中午不睡觉看竞赛书,下午生物课就睡觉了。F说自己那时候就基本赌上了,他觉得就算竞赛这条路走不通,高三应该还来得及准备高考不至于考太差的学校。F当时的预期里并没有想过浙大交大这类学校,但觉得华科武大这些基本是可以考上的。

F竞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压力大。他有时候在化学组里测试不理想,情绪会有一点波动,不过影响不大;F还提到平时月考考太差的时候,压力确实挺大的。特别是有时候月考不理想,而这期间在竞赛组的阶段学习也不顺的时候,波动就更大了。F说倒不是怕两边都没顾好,而是班上都是搞竞赛的人,大部分人成绩没退步,而自己退步了;而且有时候怕爸妈太担心,因为他们对竞赛和高考的关系不是很懂,F没跟他们讲过。F说化学组当时就只有三个同学平时成绩不错,其他人都不行,但其他竞赛组还是有不少成绩保持着没退步的同学。

F也会有那么一会儿想过多花点时间在常规学习上,把退步的成绩补上去,比如个把星期,十来天的样子,过了之后就又花心思学竞赛了;或者下次考试成绩好点后,就又把大把时间用来竞赛了。F一直希望在高考和竞赛间找到平衡,不过到了高二下学期,因为竞赛考试临近,基本就没管那么多了,就全忙着竞赛了。他形容当时自己写英语作业都只写单选和完形,阅读就很少写了。

不过F当时还挺自信,也不觉得很紧迫,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高三可以补回来。他说当时的状态就是把平时学习看得不那么重了,该学的时候学一下,该写的作业写了,考试复习一下,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竞赛,而且当时特别愿意去看竞赛书。但是,F也想过如果一直不学竞赛,把时间都用在高考学习上最后会更好。他举了个例子,高一时自己大部分时候都是年级二三十名,那时候某同学基本都考不过他,后来到了高二,这个同学因为退出竞赛学习就蹿到很前面了,而他自己却经常考七八十名甚至上百名。

F这种压力在竞赛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尤其大,但到了高三下学期,他说自己心态就调整得比较好了,只想着尽量学,能考哪算哪。F对竞赛学习过程中心理上的变化作了概括:高一是不温不火的学,平常心;高二是铁了心要通过竞赛保送;高三是有点遗憾,后来调整回完全的平常心,尽力就行,能到哪算哪。F在竞赛结束之前从来没有后悔过或想过放弃,反而越来越坚定,因为随着花在竞赛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也有点效果了,在组里感觉也不错,觉得挺有希望拿奖。即使是结果不尽如人意之后,F自始至终也都没有很后悔,因为到了高三时,他周围没拿到保送资格、“悲剧”的人一堆,没什么理由去抱怨,后来大家都一起慢慢追,慢慢赶。而且,大家一起去奋起追赶的这段经历,让F觉得对班上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很多促进。

F说对竞赛结果没什么可埋怨的,就怪自己没考好。他回忆说,考试时化学组的人都坐在一起,觉得可以交流下,互相补充下没什么问题的,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心态一下就乱了,没法百分百投入做题了。而且F觉得考前那段时间确实整个组大部分都飘飘然了,因为大家都有点投机取巧的心理,比如这题不会,到时候看你会不会,就先跳过去,到后面发现你也没写、不能交流的时候,才静下心来慢慢去思考、去做。

所以F答得并不好,考完就知道没多大希望。后来结果出来,就不得不回来准备高考。最开始F很有压力,甚至物理只考60来分都有过,数学也不行,英语一般,生物都落下了,感觉自己什么都要补,压抑得挺厉害。不过后来F慢慢把理综补上来后,一切就好多了。F说在市一模之前都在压抑中慢慢赶,到后来心态反而放开了。F当时和化学组几个人、数学组几个人经常在一起,最初心态都不行,只能慢慢赶,但大家在一起反而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F说这个有助于他们摆脱压力和痛苦。已经保送的同学都已经走了,F也没和他们联系,所以对F倒也没什么影响。

F对最后的高考结果还比较满意,有人说自己是超常发挥,但F自己觉得算是正常发挥。

入学后,大一时F挺彷徨,虽然大学不错,但不知道专业学的是什么,就天天自习学学数学英语。后来F开始上专业课,发现这专业虽然就业什么的都挺好,在学校也算好专业,但自己不是很感兴趣,都是逼自己学,不过到后来习惯了,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F说当初报志愿时就不知道这专业是干吗的,感觉它还不错就选了,很随意。F说偶尔无聊时会想到现在的专业和化学没关系了,如果学一门需要学很多化学的专业那该挺轻松,不过只是随便想想,倒不会有什么后悔的,总体而言对自己的专业还比较满意。

F偶尔也想过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不过觉得真说不清楚。当初说是培养自学能力,但自己也没法评估如果不学竞赛的话自学能力是什么样,F觉得根本没法知道,也许对自己自学能力有所提高,也许没有,如果有那就算有帮助,大学基本全自学,也说不定没有。

如果重来一遍,F也拿不准会不会选择竞赛。如果还碰到和当初选择竞赛时一样的情况,老师的正面影响、其他成绩好的同学都学竞赛,也许就会选;如果其他情形仅仅为了保送,也许就不会选。

回头来看,F对自己的高中学习经历还算满意,觉得选了竞赛挺好。他说如果没选竞赛就可能不会到竞赛班,即使到了竞赛班也许和那些同学也没法融到一块,所以还是庆幸选了。但是跳出自己的经历,他觉得竞赛这东西还是别搞,大部分人踏踏实实高考就好。F觉得竞赛只适合那种脑子比较聪明但平时不怎么好好学习的人,虽然有极少人通过竞赛可以去更好的大学,或者竞赛和高考都能搞好,但这种人毕竟少。其他人未必能弄好竞赛,如果把时间都花在高考上,肯定能更好。F觉得班上有些人学竞赛耽误了高考,甚至去复读,本来他们不用多花一年时间。但前提是他们不能在搞竞赛的这个环境中,如果仍然在一个环境,他们不搞竞赛就也许达不到目标;要把他们放在一个没有竞赛、大家都是一样准备高考的环境里。F说教育部现在取消很多竞赛保送和加分政策,母校就应该不搞竞赛了,到时候看看他们的高考情况就知道结果怎样。

F觉得高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至于对大学学习有无帮助,他说高中那种狂练习应付考试的,对大学也有用,因为大学考前也是这么回事:看了看书后,多做些卷子就OK;但如果指真正学到能力的话,就没什么用。

个案7,沉默执着的G

G的物理水平和那几个拿了一等奖的人不相伯仲,但因为发挥失误而抱憾,只拿到省物理竞赛二等奖,没有保送资格,但他心态恢复得很快,高考复习进入状态也快,后来参加高考进入同济大学,现在学习土木专业。G对大学还算满意,但对专业没有兴趣,他还是更喜欢物理。

G性格比较内敛,访谈时不像其他受访者那么健谈。G从小学就开始学奥数了,但忘了是几年级开始的。他说都是父母要求的,自己没什么兴趣。G猜测父母大概是觉得自己太闲了,就让他课余时间去学些竞赛。初中倒是没学过,碰到省市举办竞赛就去参加,仅此而已。

G高中参加竞赛主要是出于对物理的兴趣,觉得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竞赛不学白不学,保送和加分的因素也考虑了一些。G的父母和老师也都支持,因为觉得G还是学有余力的。选物理也纯粹是因为兴趣,自己物理成绩也比较突出,没想太多就一直学下来了。

G在竞赛学习上花的时间和高考学习差不多,算是对半开。G对竞赛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几乎没有提及,他说即使有困难,自己那个时候也不觉是困难。G觉得自己一直都很顺,并不觉得有什么真正的困难,追问之下也没想到什么。

至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压力,G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现在回头看看觉得还是有的,因为毕竟比别人花在常规学习上的时间少,如果竞赛没成绩,就要花更多力气去高考。所以G一直都很努力,也没想太多风险问题或者竞赛会不会失利。

G后来竞赛没有获奖所有人都很意外,和他实力相当的同学差不多都获奖了。G说当时多少有点失望,但调整了下就好了。G说自己大概只花了2天的时间调整心态,这在未获奖的同学中十分难得,大多数人都花了几个月来调整,有些甚至直到高考都没有恢复过来。这也是G最后的高考结果仍旧不错的原因。G觉得只剩高考一条路了,竞赛的事情必须该放就放,不能再纠缠于失利的结果了,所以很快就调整过来全身心地投入高考。

后来G准备高考的过程也就是按部就班,他觉得高中知识还是蛮简单,捡起来还是很快的,所以一步一步调整得不错。G认真做了很多题目和试卷,经过物理竞赛的训练后觉得补起来很顺手。

G最后高考考得不错,自己对成绩也比较满意,他不认为班上同学心态有什么波动,觉得大家都一样要高考,一直在一起努力一起学习。虽然G经历的起伏比较大,但从G的言谈中发现他并没有很大的心态变动,是个十分务实、自我调整能力很强的人。因此他甚至不觉得竞赛的失利对高考以及最后的出路有重大的影响。

G认为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宽松很多,主要还是靠自己把握。G对专业没什么感觉,不像对物理那样充满兴趣,所以评价一般。但G觉得专业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以后从事的职业未必和自己专业对口,所以一切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

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G的影响主要是使大脑更加灵活,其他的G觉得没什么了。尽管最后没有获奖,但G认为如果可以重来还是会参加物理竞赛,他觉得整个过程从头到尾都很有意思。在他看来,物理是自己的兴趣,既然有兴趣,为什么不做呢?另外目前学的土木专业和物理还是有很多联系的,也算有些帮助。

在G看来,高中学习是完全被高考控制了,但是又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说这个体制本身很无奈。至于能通过它学到什么,G认为学习的是学习的能力,也为大学学习打了个基础。而对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的关系,G建议学有余力才参加竞赛,他觉得如果一个学生连高考课程都顾不上,就更不用谈竞赛了。

个案8,不甚在乎的H

H虽然没有正式退出竞赛学习,但他自己实际在高二觉得不再有兴趣就放弃了,所以只拿到了省数学竞赛三等奖,没有保送资格,后来参加高考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大二转入法学院学习。H觉得学校老师不错,但女生太多,加上对专业很不满意,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就下降了。H对化学不感兴趣,学得很痛苦,所以大二转而去学他还比较喜欢的法学。

H小学时只在备考初中实验班时学过一点奥数,而且学得不太好,是从四年级暑假才开始学的。小学时H喜欢打游戏,觉得自己没心情学奥数,也对奥数完全没兴趣,只是为了考初中,才不得不接触。后来初中一开始也是被逼才学的,尽管H还是喜欢打游戏,但当时他寄住在班主任家里,发的卷子也不敢不做,于是就这么开始“学”竞赛了,主要是参加班上的竞赛培训。H自己也没考虑太多,觉得就是出于考试需要一直学下去了,不过到了初三学得还好就有点兴趣了。初中时学竞赛对H平时学习没有影响,要影响也是影响他打游戏的时间,花的时间都是学习常规课程之外的。

到了高中,H一开始还真是对竞赛挺感兴趣,也没考虑其他因素,包括保送或加分,也没征求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就自己去学了。到后来H发现不再有兴趣了,虽然没退出,但觉得自己学不下去了,自然就放弃了,算是这么混过来了。

H说自己坚持到竞赛最后只是走个过场,其实早在高二就没有心思了,那时候数学老师也不管,数学组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学。所以实际上H一直对竞赛拿奖不抱什么希望,就想着好好学高考的内容。

也正因如此,H基本没在竞赛上花什么时间,他当时一有时间就去打篮球,过得挺悠闲。在这方面,和退出了竞赛把时间都用去准备去新加坡留学的J相比,H还是比较轻松的,他是到了高三才开始在高考复习上用功。

由于H本来就不把竞赛放在心上,所以后来考了竞赛之后没拿奖H并没有什么失落感。后来竞赛结束、高考真正迫在眉睫的时候,H感到时间紧迫,自己有些科目又没打好基础,就觉得挺紧张,才开始抓紧时间好好学。但H也不觉得没打好基础跟竞赛有关,因为他自认为并没有在竞赛上花多少时间。

最后H高考发挥得很出色,以至于报的提前批志愿有点亏,其实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他没有计较太多,还是按提前批去了北师大化学专业,自己还挺满意的。

H入学之后本来对北师大感觉还挺好,觉得大多数老师都挺平易近人,但因为女生太多,加上专业不好,对大学的整体评价就下降了。之所以觉得专业不好,主要是对化学没有一点兴趣,后来转到法学还比较感兴趣,但学校的法学综合实力并不太好。

H完全没想过继续学数学,主要还是不感兴趣。他觉得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影响并不大,顶多是锻炼了自学能力。不过如果可以重来H还会选择学习竞赛,因为他觉得他应该能学好的,有机会的话想再试试。H说当时自己太贪玩了。

在H看来,高中学习纯粹是为了给大学做心理和智力上的准备,尽管H也觉得其训练有点太单调重复,浪费了时间,但他仍认为这个准备还算挺足。至于竞赛和高考,H觉得两者并没冲突,竞赛学好了高考就自然没问题。

个案9,苦其心志的I

I实力不错,也十分自信,但也因考试时发挥不好而败北,只拿到省数学竞赛二等奖,没有保送资格,但I受打击太大,心态一直没调整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参加了第一次高考,之后义无反顾地去复读,第二年进入了自己预设的底线华中科大,现在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对大学和专业都挺满意。

I也是小学到初中都参加过竞赛学习,因为成绩好,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免费为他们做了些额外的奥数辅导。那时候他没想太多,也谈不上兴趣,老师辅导也就接受了。到初中是因为I的学校要派学生参加一些比赛,就请了一些老师辅导,时间相对比较短,培训时间不到两个月,但还算比较系统。I当时觉得好玩,也不是感兴趣,只是出于从众心理就去了,因为班里成绩好的都报了。I当时也还没什么想法,学得还好,自我感觉也不错。

后来高一参加竞赛还经历了番曲折,但I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稀里糊涂地自己去了。和之前的受访者不同,I高一并不是待在实验班,而是平行班,高二组竞赛班时,他高一的班主任不让他去,说是耽误正常学习,I就有点逆反心理,偏想去。于是I高一的数学老师就让I直接去找数学竞赛教练,I就照做了,也就进了竞赛班。I现在想想也不知自己为什么决心要参加竞赛,觉得可能是年少冲动而已。之所以选数学,是自认为数学还不错,觉得自己比较可能学出成绩。

I是高一上学期第二批加入数学组的同学之一,第一批是暑假就加入的“三大弟子”,第二批还包括A在内。I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几乎除了应付作业就是学数学竞赛,加上本身成绩并不很出色,因此耽误了其他课程不少进度,对I常规学习的影响比较大。他回忆说自己的成绩从学竞赛后下滑得很快。

在竞赛学习的过程中,I倒觉得困难较小,一直在往前走,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他在竞赛结束之前的心理状态都很平稳,没有很大起伏。尽管偶尔会担心竞赛高考两边顾不好,但I真正投入进去的时候就没那么多想法,基本上目标明确了就全力去做,I认为做任何事都不能犹豫。

按I的实力是有希望拿奖的,但竞赛考完I就知道自己没考好,犯了些小错误。I觉得考试就是这样,实力和运气同样重要。后来确实没拿到奖,I很不好受,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没什么,他自嘲说至少提高了抗打击能力。但当时这事对他打击还是不小,I坦言直到高考自己也没完全调整过来,后遗症还是很严重的,以致后来高考结果并不好。但I果断决定去复读,根本就没想什么别的。当时他可以去兰州大学,但I根本没想过那年去上大学,所以故意把志愿填高了,掉下来以后就去复读了。I认为自己也是没办法,所以做决定都不给自己留退路。

后来I到了外地一所寄宿高中复读,那边是8月开学,I觉得反正7月份什么都没干,月底就上网找了下复读的班主任,1号就去复读了。I说当时复读的底线就是考上华中科大,对后来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太多不满意的。他十分认同考试受很多额外的因素影响,只是结果正好在他可以接受范围之内。I觉得,自己补习那一年还是很开心的。

去了华科以后I对大学挺满意的,虽然专业在录取之前从没听过,但慢慢学着觉得挺好的。对于现在的专业不是以前的竞赛学科,I觉得没什么奇怪的,很奇怪的反而是现在发现对数学真的兴趣不大,真的学了数学估计自己会疯掉。

I现在觉得其实回过头去看一切都没什么,高中的竞赛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是自学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同时全面提升。但可能因为受挫的结果比较沉重,I认为如果可以重来自己不会再选择学习竞赛了。他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东西,比如正常一点的高中生活节奏,而那几年走得太快了。I的反思结果是,自己整个人在三年内思想和认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只是学了很机械的东西。I说数学其实真的很枯燥。

但I并没有否认竞赛的收获,他提到至少现在在大学自习能坐得住,静得下心来读书。I赞同“重要的是过程”这个观点,不管怎样的路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尽管I不否认这有自我安慰的嫌疑。不过I认为竞赛已经是历史了,谁也无法预见如果不学竞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I认为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就是很幼稚地想考上大学,仅此而已。后来补习的时候自己就相对淡定很多了,尤其在对待考大学的态度上,反而变得更加随意。主要是补习时I的成绩回来了,担心少了很多,也更加自信了,心态就一直很好。他甚至觉得,补习那一年是我高中最快乐的一年,因为自己心态轻松,寓学于乐,学得很踏实。

回头再看竞赛学习和高考学习间的关系,I也认为要因人而异,有些人可以很好地做到两不耽误;有些人就可能会迷失,比如一些太偏执的人。但I又觉得自己无法评价别人,妄下断言并不合适。

个案10,目标明确的J

J高二便早早退出化学竞赛组,没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考试,也没参加高考,高二暑假被来内地招生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下文简称为“新国立”)录取,高三上学期就去新国立上大学预科班,后升入新国立计算机专业就读。J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对学校感觉也不错。

J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竞赛的,但不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而是他父亲教他,自己就是觉得好玩就学了。后来到了四五年级他父亲就让他去参加培训班,是为了他能考上重点初中,J就当多学点就去了,觉得周末老打游戏也没意思,学校的常规内容又那么简单。后来到了初中就不再上专门的培训班了,只是有竞赛就去参加而已,J那时候只想着撞运气,丰富下自己日后进高中的简历。

和其他人不同,J高中参加竞赛其实是被逼的。因为高二的时候学校重组竞赛班要求进这个班的学生都学一门竞赛,J当时只想着考新加坡并不愿学,但为了进这个实验班中的实验班就还是学了。所以J就挑了一个还对付得过去的化学,他其实对数学最感兴趣,但觉得高中数学竞赛太难,又觉得其他学科里化学比较有意思,化学老师也不怎么管他,于是就选了化学。J进这个班是冲着氛围去的,他觉得厉害的人在眼前才有斗志把他打败。

所以后来,J带着想进这个班又不想学竞赛的矛盾加入了竞赛班。他很早就打算考新国立,不想因为竞赛被老师夺走准备时间。因此他虽然挂着化学组成员的名号,但并没有待多久,高二就彻底退出了。另外他觉得就算不考新国立,学竞赛也太有风险了,像赌博一样拿大把的时间(停课)争那一点加分,搞得课内的又拿不稳,并不值得。在J看来高中省级竞赛已经是病态的了,使得一批高中生像是放弃高考一样去争取加分。虽然谈不上本末倒置,但也是不分轻重了。J也只参加了高一的市级化学竞赛,高二高三的全国化学竞赛都没去参加,实际上等于没有真正参与过竞赛学习。

和其他留在国内或保送或高考的同学不同,J选择的是留学新加坡这条路。他初中就知道这回事了,当时就想考去新加坡,因此中考目标就是考上市里最好的两所高中(该校是其中之一),不然很难得到考新国立的指标。J上高一后就开始准备了,后来的考试过程也挺顺利,虽然因为宝都押在这上面而有点紧张。总共经历了2次笔试1次面试,J和几个同学为了准备面试特地请了几个外教搞了个模拟面试,其他的都没什么波澜。

被新国立录取之后,J就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几个理工科专业里选专业,因为一直对计算机很感兴趣,J就选了计算机,整个过程都没什么惊险。高二暑假敲定录取之后,学校就建议J别来上课,以免影响还在准备竞赛或高考的同学,于是J就半赋闲地开始了他的“后录取”生活,到高三上学期的12月份就前往新加坡念预科了。

J对新国立的感觉基本上来自计算机学院,他认为大学整体都很开放,比如师生交流、与各大学/社区/产业的交流计划、对学生的福利、下学期开iPad programming course (Ipad编程课)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点。J觉得新国立有钱也很舍得花钱,感觉还挺好的。

也由于J基本等于没学过竞赛,因此在化学组的日子对他的最大影响就是耳濡目染之下,化学自然比没接触过的同学要强些,帮助了自己的化学学习。J对中国教育体制批评得很激烈,他觉得整个中国高中的教育就是“发神经”,整个中国的教育也是“发神经”。他觉得高中就是读两年书、复习一年,复习只不过为了高考——中国人太多,上好大学竞争激烈,必须复习才能考得过。但J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足三年知识然后就考,浪费的一年完全可以学新的东西,照现在这样高中不如改成两年。

J介绍说新加坡的高中生也是要一考定终生,但他们至少不拿一整年去复习。他说新加坡的高中分为Junior College(大专,两年制专科学校)和Poly Technic School(技术学校),前者是较全面的教育,后者是专修,但不像国内对普高和职高的区分含有褒贬的意思,都能上大学。区别在于JC和国内高中类似,什么科目都修,但有几门主课和几门选修之分;而PTS是只学一门,当作自己的专修科目了。但至于JC和PTS的学生在大学录取的时候会不会有差别,J也并不知道。三、对该竞赛班班主任的访谈

高二成立这个班后由数学教练当班主任,效果不是很好,到高三就换上了年轻的生物教练Z(此前无论带班还是带竞赛都成绩斐然)。笔者对该班班主任进行了采访,询问了他对高中学习和竞赛学习的看法,竞赛学习对学生有何影响,以及怎么看待高中教育现状。

1. 竞赛学习对高中学习的补充

Z认为竞赛对高中学习起到很重要的补充作用。高中教学太呆板,一道题反反复复地教,没有什么太大用处;而有些学生学有余力,能承受得住竞赛的高强度学习,无论对知识还是思维都有很强的锻炼作用,同时自学能力、自理能力(安排学习与生活)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这个经历本身就很难得,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种能力的锤炼对他们以后读大学也好、进入社会也好都是有帮助的。高中教育的失败正在于:不断地去解一道题,日后很可能一点用处都没有,但竞赛不一样。比如生物竞赛,背了生物书之后也许确实都忘掉了,但如果再有一本书来要学生去啃,他/她面对它的时候就会很自信,因为以前那么难啃的书都解决了,而且确实也有了啃掉它的能力。Z认为数理化竞赛的作用就更明显,他接触过的学生,只要经过正儿八经的竞赛培训,上大学后很少听说有不适应的,至少在学习上是这样,因为竞赛就提前训练了自学能力。

2. 竞赛学习利多于弊

但Z觉得竞赛本身的设置也存在问题,比如数学竞赛要求过高,以天赋为主,不像生物不需要很高的天赋,记忆力比较出众就行,数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学的。Z觉得数学逻辑思维可以锻炼人,未必是选拔数学天才,而应锻炼一些灵活的应用和思维能力,他觉得像浙大的自主招生那样考察对数字规律的掌握就很好。而现在的数学竞赛太注重天赋了,实际上Z认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普及知识、培养能力,而非这么早就选拔人才。

至于竞赛的弊端,比如确实有些同学因为学竞赛没出成绩,又耽误了高考,Z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觉得竞赛没上(即保送成功)和高考落榜是一个道理,都存在风险,但只要经过努力了即使没上也会带来很好的收获,是值得的。而且这并不能做假设:如果不学竞赛高考会不会更好呢?但竞赛即使失败,去参加高考时能力里就有一部分和竞赛的培养有关,根本没法分清楚这种影响有多大、起了怎样的正面或负面作用——能力的积累是没法量化的。Z说整个社会都在做假设,每年开展竞赛时都会出现同一个问题:老师和家长都担心高二时若参加竞赛对学生会不会有负面影响。但在Z看来,高考和竞赛其实是一样的,都对天赋有要求,有些学生下工夫学竞赛了未必能拿奖,但更多学生即使没把时间花在竞赛上、一心投入高考学习,也未必考得更好。Z打了个比方:全国十几亿人里,有90%的人就是念上十年高三都考不上清华北大。Z说这比分自然是夸张了,但不可否认,个体差异是必定存在的,这不仅体现在竞赛中也体现在高考中,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但不一定考不好高考或学不好竞赛就是差的,要看从事哪一行,看能不能发挥出最优秀的一面。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未必样样在行,甚至未必适合清华北大的教育。

因此Z认为,高考学不好的未必竞赛学不好,反之亦然,所以总体而言竞赛利多于弊,这弊端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像高考那样把竞赛制度完全规范起来,无论是学校、教练还是社会,在竞赛培训上都没有正式的规范,针对竞赛考试的准备都是自己组织的,资源和机会的分配都很不均匀,也难免出现作弊的现象。这本应该更好地完善,而不是像刚刚出台的取消大部分保送、加分资格的政策那样因噎废食。

3. 对高中教育的思考

Z深入谈了自己对高中教育的看法,他举了个例子,当年有个从来没参加过竞赛学习、靠关系拿到一等奖保送的文科女生(高中时成绩很差),去了一所重点大学学日语,结果学得特别好。这种强烈的反差让Z反复思考高中教育到底教了人什么,他的结论是高中教育走了偏轨,他认为包括高中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制定唯一的标准去“选拔”人才,后者应是高等教育的任务。Z觉得过程是最重要的,而现行的高中教育完全达不到这点要求,选出来的未必就真的是人才。

另外,即使是选拔人才,Z也认为国家录取高等教育的人才应该针对不同的人才需求采取多种方式,这些方式自然不可能都尽善尽美,要做的不是取消(比如竞赛制度),而是应该增加监督力度、改革考核方式,不能因为可能出现问题和弊病就干脆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在Z看来,社会不可能没有淘汰的法则,教育也一样,高考弊端这么多,但也不可能取消,只能是慢慢地尝试改革。从某种程度上,竞赛制度还不如高考扭曲得厉害,至少培养了一大批基础学科的后备力量。他举了些E中培养出的数学奥赛金牌的例子,说这些人真的都是既有数学天赋又有数学兴趣的人,走高考这条路他们未必能去最好的大学,即使能去,也已经失去了尽早接受特殊锻炼的机会。这是对有特长的个人而言,而对国家而言,基础科学研究本来就薄弱,据他了解,清华北大学习基础科学的学生里有一半左右是学习竞赛出身,而且整体实力超出高考录取的学生一大截。这些人通过竞赛不仅提前培养了学科能力,也锻炼了做基础研究必需的“冷板凳”精神。像现在这样取消竞赛保送或加分的激励,对国家获得相关人才是极大的损失。现在高考分高的大多去学热门的经济或商科了,但Z认为从一个民族的长远利益来看,真正重要的是数理化生这样的基础科学教育,然后才是工科和社科。Z对教育部出台的这项政策感到不解和担忧。注释[1]信息来源:新浪网教育频道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7–11–28/1051110178.shtml。

竞赛与高考,两种路径

王田一 (北京大学2010级社会学系硕士生)一、问题与方法[2]

2010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调整了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这一调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这一调整的背景是针对当前全国各地的奥赛热,教育部试图通过取消加分与保送来抵制盲目热捧的竞赛辅导。

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目前各方似乎都默认竞赛与高考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条是通过竞赛通往高校甚至名校的通衢,另一条是千军万马齐奔赴的高考独木桥,两条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时间与精力是固定的。花在了竞赛上,那高考项目就必然会受影响,花在了高考上,那竞赛也很难出成绩,这两者是互相平行、不交叉的。教育部的加分调整,就是在一开始把竞赛大道的路口堵上了,把竞赛学生们重新赶到高考这一条路上。大家的争议都默认了这一点,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讨论高考制度的公平与合理性,讨论竞赛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讨论是否应该取消竞赛加分等等。我的疑惑在于,大家默认的这个基础可能是有问题的,从逻辑上讲,两者之间的张力的确存在,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张力未必那么强烈,制度在实践中可能已经协调到相对和谐的状态了。竞赛与高考未必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或许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合作关系。如果竞赛与高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后续的讨论与观点都值得重新思量。

竞赛与高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涉及竞赛主办方、中学、学生等各方面,也涉及制度层面与实施层面,因此,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1)竞赛主办方如何定位奥赛?具体而言,竞赛宗旨与程序是怎样的?调整之前的加分与保送的鼓励政策具体又是什么样的?(2)中学如何定位奥赛?例如,不同高中如何应对竞赛制度?校方与老师有哪些不同的态度与策略?(3)中学生们自己又是如何定位竞赛?即他们自己如何看待竞赛,有什么样的竞赛经历?本文希望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现实践中的竞赛制度。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深入访谈为主,文献资料为辅。

先后与4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其中1人的访谈长达3个半小时,了解了该同学的参与竞赛的方方面面,整理了近4万字的访谈资料,相比另外3个访谈,这份访谈的资料比较详尽,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这一个案例。该同学,姓马(以下称“马同学”),男生,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院”)的本科生,今年大四,正准备出国。马同学就读于浙江省一所重点中学,他在高中阶段参与了多项竞赛,并获得了化学竞赛省一等奖、物理竞赛省二等奖、数学竞赛省三等奖的佳绩,具备保送资格,但最终放弃了保送,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

文献资料,指的是通过网络查询得到的相关政策、相关数据,本文也较多使用了这类资料。二、奥赛主办方对奥赛的定位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中学生的竞赛活动,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因此也称为全国五项学科竞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全国五项学科竞赛的条例明确表达了它的宗旨: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优秀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大、中学教学改革;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选拔参赛选

[3]手。

具体来说,举办奥赛有三个不同面向的目的。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这一选拔的过程,与选拔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非常类似,一级一级选拔。首先省级竞赛,各省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进入省队,省队成员主要是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的学生。省级主办单位会为省队组织一些辅导。然后省队代表各省参加全国的学科竞赛。在全国决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集训队,依托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院校,由专家和领队对集训队的学生进行辅导和进一步选拔,最终选拔出几个最优秀的学生组成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成为国家队队员的那几位学生,的确非常优秀,他们在国际奥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从1986年到2006年,中国共派出了441名中学生参赛,共获得金牌306枚,银牌99枚,铜牌32枚。

其次,辅导与选拔的过程,同时也是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竞赛的知识高出高考的要求,加入了许多大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参与竞赛的同学提前学习了大学的内容。辅导与选拔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与发展学科兴趣的过程。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竞赛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这种辛苦,不光是大量做题的累,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上的累。能坚持到最后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都是对该学科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的。实际上,竞赛是把大学的专业教育提前到了高中,并使学生们逐渐摸索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一来,通过竞赛,可以选拔出一批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

最后,举办奥赛的目的还在于促进大、中学教学改革。通过奥赛,促进各学科教育教学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交流,推动大、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我国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奥赛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与意义。

由此可知,竞赛的宗旨很高,既是选拔国际奥赛参赛者的唯一途径,又是培养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尽管如此,竞赛对自身的定位,最终落在“课外活动”上。奥赛章程中说: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4]加的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点非常关键,奥赛既不是一门课,也不是上级分配的任务,而是一种课外活动。学校与学生可参加,也可不参加。但是奥赛不是一种普通的课外活动,它在全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与教育部对奥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突出表现在加分与保送政策上。

今年11月国家教育部加分项目调整之前,政策上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并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根据前文已经交代的奥赛逐级选拔的规则,一般而言,只有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的学生才能进入省队,而只有省队才能参加全国决赛,所以省级一等奖与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基本是同一批人。而省赛区竞赛一等奖人数实行总量控制,比如浙江省一年五科竞赛的一等奖总人数大概在200人左右,不同年度会有小幅浮动。也就是说大约有200人可以通过竞赛而不是通过高考进入高校。这对组织竞赛辅导的老师和参加竞赛的学生来说,是莫大的激励。加分与保送政策,一方面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竞赛中来,另一方面,也使得竞赛培养的动机变得功利化,越来越多的人就是奔着加分与保送来参与竞赛。这也是受到诸多诟病之处,所以就有了竞赛加分项的调整。

加分项目调整之后,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二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简单地说,就是把加分与保送的门槛提高了两个档次,只有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才能加20分;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进入集训队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其他的都不再有照顾。这比原来的照顾范围远远缩小,受影响最大的是省级一等奖的获得者,原先这批人既可加20分,又保送,现在两样都不再享受,而省级一等奖人数比全国决赛获奖人数多很多。原先浙江省因竞赛可保送的稳定在200名左右,如2009年有192名竞赛保送生,但新政策下,全国的竞赛保送生总人数才200名左右,变化之大,超出想象。三、中学对奥赛的定位

竞赛作为一种课外活动,中学既可大力推广,也可弃之一边。面对这样的竞赛制度、教育体系与政策(加分项目调整之前),不同的中学会如何选择?这涉及到中学对竞赛的定位问题,中学究竟是如何认识竞赛的?

限制学校是否参与竞赛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师资力量。学科竞赛对辅导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合适的老师,学校哪怕想搞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师资不存在问题的话,学校会不会搞竞赛?根据访谈得知,学校与学校之间是非常不同的,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端是完全不搞竞赛,依旧走传统的高考路子;另一端是全力以赴搞竞赛,可称之为竞赛学校。

马同学就读的高中,是浙江省的一所重点中学,每年的高考成绩都很不错,在浙江省名列前茅,2010年尖子生人数居浙江省第二[5]名,本科以上的上线率为90%以上。但它是一所县级中学,师资、生源、设备等各方面条件都无法与一流中学相媲美,应该说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在浙江省属于中等偏上。这所中学采用寄宿制管理,所有学生都寄宿在学校里,起床与睡觉时间是规定好的,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差不大。这样一所学校,它会如何定位竞赛?

奥赛共有5门,但由于师资的限制,该校没有举办信息竞赛的辅导。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门课的师资都没问题,都有相应的竞赛辅导,但也有侧重点,整个生物竞赛的辅导从开始到结束,前前后后一共才两三个月,每周辅导一次。数理化的竞赛辅导更受重视,这三门课的竞赛辅导班从高一就开始组建,每周上一次或两次课,上课时间都是晚自习时间,一般一次是2个小时。高一阶段辅导的内容是提前讲授高二高三的知识。马同学说:“我们××中学的辅导,至少第一年,根本就不算竞赛辅导,最多就是把所有的知识提前讲一下,比如化学,高二有机的知识提到一年级讲,数学的一些立体几何的东西,可能是高三或者高二来讲的,提到高一来讲,第一年根本不作竞赛的[6]任何打算。”真正参与竞赛是在高三的第一学期,高一高二这两年,都是在提前学习知识,数理化三门课都这样。这一阶段练习题的难度是高考的难度,到了竞赛前几个月才真正开始竞赛的辅导,这时的练习题难度逐渐高于高考难度,直至竞赛的难度。

以化学竞赛为例,辅导安排如下表所示:表1 某中学化学竞赛辅导进度及数理化竞赛时间表

从高一到高二的第一个学期,这段时间都是在讲授化学知识。到了第二年的4月份,也就是高二的第二学期,浙江省举办一个非正式的省级化学竞赛,难度介于高考与正式竞赛之间。“4月份之前两个月,辅导会加强,主要是为了加快教学的进度,在4月份考试之前,把所有的化学知识都讲完。4月份之前的辅导都是知识性的东西,练习的题目难度也是略高于高考,但低于竞赛。4月份的考试是一个转折点,从那一次考试开始,你就步入竞赛的那个难度了。4月到9月,中间有一个暑假,大概在7月份,会请浙江大学的3个老师过来给我们做专门的竞赛辅导,7天到10天左右吧。4月到7月,主要是做题目,比高考还要难一点的题目。7月份辅导之后到9月份,基本上就是每周一张往年的竞赛题,做真题,不停地做,不停地做。到9月中旬,就去参加省级化学竞赛了。”

化学竞赛是马同学所读学校最重视的学科竞赛,每年都会邀请浙大的教授去讲课,数学、物理就没有这样的辅导。正如马同学自己所说,4月份的考试是一个转折点,之前的辅导都是立足高考的,以高考的难度为基准;之后才真正开始进入到竞赛的难度与要求。之前,辅导的强度不高,每周一次或两次;之后才开始提升辅导强度,开始大量做题。之前,接受辅导的学生数量很多;考试之后,只有小部分学生继续竞赛辅导。不论是辅导强度与难度,还是受众多少,都表明4月份之前的辅导是立足高考、面向高考、服务高考的,而4月份之后的辅导才针对竞赛。

物理竞赛辅导情况也类似,只是更加偏重于高考。“物理,基本就是完全针对高考的,不怎么针对竞赛。真正辅导竞赛是什么时候?物理竞赛分初试、复试,初试过后,只有4个同学能参加复试,剩下4个人之后,我觉得那个时候开始的辅导,真的是叫作竞赛辅导,那个题目难度是远远高出高考的。平时的那些竞赛辅导就是高考的难度,高考的最后一道题或者倒数第二题那个难度的题,立足于高考的。参加复试之前的那一段是远远超出高考的。一大堆那种很复杂的计算。”

总体来说,马同学所在高中的竞赛是服务于高考的,竞赛的辅导方式与辅导内容都面向高考。马同学说:“我们学校的竞赛是针对高考的竞赛,算不得很正规的竞赛。”这是半竞赛半高考的状况,而有一些学校是完全的竞赛学校。

马同学说化院有很多同学都是从专门的竞赛辅导中出来的,“他们完全是为竞赛而竞赛,其他课基本不学的,就是纯粹冲着保送名额去的。他们有的人为了竞赛,连正常的课都不上。比如历史什么的会考,有的学校老师都支持你拿着同学的历史卷子来抄,抄个60多分,交上去,不用你学。老师们知道你是搞竞赛的,都默许。跟我们学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像江苏有些学校,从初中开始培养,初三开始学高中的东西,一条龙的,有的学校有初中部、高中部,有竞赛潜力的学生,在初三与高一之间的暑假,有3个月,这段时间,他们开始学竞赛的东西,所以他们要比咱们快,而且暑假没有其他的课,可以每天辅导,那个进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正在教有机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学完了,所以他们质量是不一样的,而我的中学是半吊子。”

很明显,不同的学校对待竞赛的态度与策略是很不一样的。像马同学的高中,举办的是面向高考的竞赛辅导,竞赛辅导班培养的不是竞赛选手,而是高考尖子生,学校及老师并不怎么追求竞赛成绩,更看重高考成绩。而竞赛化的学校,放弃了常规的教学秩序,专门培养竞赛学生,但是这样的学校数量是很少的,因为竞赛要出成绩,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缺一不可,而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的只是少数的一流学校,满足了条件的学校也不一定往这方面发展,所以竞赛化的学校少之又少,一个省内屈指可数。更多学校是类似马同学的高中,办一些立足高考的竞赛辅导班。四、学生对竞赛的定位

在既定的竞赛体制、高考体制下,在既定的学校教育理念下,学生自己如何看待竞赛?参不参加竞赛?花多少精力参与竞赛?这是接下去要讨论的问题。

马同学参加了三门学科的竞赛辅导:数学、物理与化学。

问:“你为什么要参加三项竞赛?”

答:“因为我知道我们中学的竞赛完全是针对高考的,所以参加竞赛辅导,对高考也是有好处的。我是这么考虑的。”

问:“三项竞赛是否有主攻学科?如果有,是哪一门?哪一门花的精力最多?”

答:“我没有主攻科目,三门课基本上都是平均花力气,但比较而言,可能数学花的精力最多,结果数学竞赛的成绩最差,每年夏天[7]我都跑去数学那边上夏令营。物理那边没去过,化学那边也没去过。”

问:“为什么在数学上花更多精力?”

答:“因为我数学弱一点。”

问:“那你当时是想三门都拿奖吗?”

答:“可以这么说,这叫广撒网、多捞鱼。”

问:“你当时知道有加分、保送这回事吗?”

答:“知道。”

问:“那高一高二的时候,你对保送这事有几成把握?你当时寄希望于高考还是寄希望于竞赛?”

答:“可能到考前那段时间是希望获奖保送的,但平时也不会有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毕竟那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在。临场的时候,那道题,突然间灵光一闪,做出来了,出不来就出不来。化学竞赛最后一道题,整个浙江省能做的也就那么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基本都得了一等奖,最后一道题分值非常大,我也是最后10分钟,灵光一闪,就出来了,真的。运气的成分太大了,谁也不能保证得奖。我还是以高考为主的,我们学校的风气不就以高考为主吗?如果真是打定心思竞赛的话,我肯定会花更多时间。我肯定是以高考为主的。”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马同学对竞赛的态度。首先,他肯定不致力于获得国际金牌,他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在于进入名牌大学。至于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竞赛,还是高考?马同学并不把希望寄托于竞赛,他认为完全依靠竞赛获得保送资格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平时完全不会有这种想法,只是在考前会这样希望一下,但也仅仅是这样希望一下,实际还是以高考为主,而竞赛只是高考的辅助手段。可以说,马同学的所有选择都是面向高考的。他之所以参加竞赛辅导,是因为他觉得学校的辅导是针对高考的,参加竞赛是有利于高考的。如果竞赛能保送、能得分,自然不错,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不能加分、不能保送,那也没关系,因为竞赛的辅导过程本身就是立足高考、服务高考的,提高竞赛能力的同时,也在提高高考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马同学参加了三门学科的竞赛辅导,而且三门均衡发展,这与他依靠高考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真的想要在竞赛方面有杰出的表现,比如进入国家集训队或者参加国际奥赛,那会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能经营好一门学科就已经很不错了,不可能同时经营三门竞赛,显然马同学的志向不在于此。如果想要通过竞赛获得加分或保送资格,有两种策略,一是集中策略,即选择某一门作为主攻方向,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另一种是分散策略,即选择多门学科,平均分配精力,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中,分散失败的风险,进而提高总体成功的概率。马同学选择了分散策略,一方面,分散策略与集中策略一样,都能达到加分或保送的目标;另一方面,分散策略对高考更有利,数理化这几门课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衡发展,才能在高考中胜出。

与马同学同一时期的其他同学的选择基本也与马同学类似,都参加了多个竞赛辅导。据马同学回忆,他们当时有4个人,是一块儿参加了数理化这三项竞赛,有的获得省二三等奖,但没有获得加分或保送资格。那么这几位同学为竞赛付出的努力是否白费了呢?对此,马同学说:“他们在竞赛上花了很多时间,虽然没得奖,没加分,但是对高考有帮助,经过那么长时间的竞赛辅导的话,高考的基础是打得很扎实的。一定是有帮助的。他们几个高考成绩都很好,两个交大,一个北航。最后高考考得好的,基本也都是这几个参加竞赛的人。”五、竞赛成绩与结果

马同学参加了数理化三门竞赛辅导,在省级竞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化学省级一等奖、物理省级二等奖,数学省级三等奖。由于化学竞赛获得了省级一等奖,他可以进入省级集训队,并获得了20分加分与保送的资格。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马同学没有在竞赛路上继续走下去,他没有参加省集训队,并放弃了保送资格,而是选择了高考路。当成绩出来以后,马同学的班主任,也是化学竞赛的指导老师,不主张马同学参加保送,而希望他参加高考。

问:“你已经有这个保送资格了,那你的指导老师为什么不让你去呢?他的理由是什么?”

答:“挺复杂的,我估计当年是希望我出名次的,但是现在看来,我觉得相当不人道。当年我可能也是太过自信了吧,想着,反正加了20分,无论如何都能上的。老师就是说,依你的成绩肯定能上的,即使有点波动的话,加了20分也没事。他就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完全不靠谱,因为高考的时候,我现在回忆,只要心态上有点什么波动,考试稍稍有点失常的话,你多错一两道题,马上就被踢出去,完全不靠谱。现在看起来相当于抢名次,相当不人道。……老师不主张我保送之后,我鬼使神差地同意他这种想法了。之后还觉得挺后悔的,毕竟走保送那条路的话会轻松很多。……我上一级,也有一人获得了化学竞赛一等奖,但那人其他学科的成绩一般,所以学校努力促成他的保送,最后顺利进入北大。”

前文也已经说了,马同学一直是以高考为主的,在参加竞赛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因而他的整体学习成绩非常不错。现在竞赛得了一等奖,又有了20分的加分,很有可能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所以学校希望马冲刺一下高考的名次。对于学校来说,名次是最好的名片,比如说“我们培养出了高考状元”,这比其他的任何指标都更有力。马同学自己也是自信满满,所以最后放弃了保送,参加了高考。

高考的结果,并不如人所愿,当年,马同学考了660分,而北大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是667。加了20分之后,马才能进北大。马同学说:“选专业的时候不算加分,也就是说以680分投档,但以660分选专业。所以我的选择余地不大,就那么三四个专业,信管、地空什么的,就连这些专业还要抢。后来辗转才进入化院。所以从结果看,弄得很麻烦,也很狼狈,还不如当初干干脆脆地保送了,也不用后来那么折腾。”

从马同学的经历看,他不是一位竞赛出身的同学,而只能说是一位竞赛的参与者,是一位有过竞赛经历的高考生。假如马同学通过保送进入北大,在某种程度上他依然是一位高考生,因为他的立足点一直在高考上。六、问题与讨论

上述调查报告从4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奥赛自身定位在课外活动上,由于加分与保送政策的支持,奥赛受到追捧。不同的中学对奥赛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被访者马同学就读的中学所举办的是高考化的竞赛辅导,竞赛服务于高考。马同学自己也是为了提升高考水平而参加竞赛辅导班。最后简单讨论了马同学的竞赛成绩与结果,他获得了化学竞赛省级一等奖,可以加20分并保送,但学校寄希望于马同学夺魁,极力劝说马同学放弃保送,最终马同学放弃了保送,通过高考进入北大。

本文最关注的问题是,面对同样的竞赛制度与高考制度,不同的学校与学生有不同的策略,其中有一类学校是像本文所描述的学校一样,学校会办一些竞赛辅导班,但辅导班的宗旨是立足高考、服务高考;可能有一类学生是像本文所描述的马同学一样,以高考为主、竞赛为辅,尽力参加竞赛,但并不把宝押在竞赛上。由于学校的规模与资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的天赋与勤奋程度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因此,据此可相信本文所描述的学校与学生绝非特例,类似的情况应该很多。到底这样的学校与学生占多大比例,需要更加深入、更大规模的调查与研究。

很明显,这类学校与学生的做法带有强烈的功利倾向,学校为了提高高考成绩才办竞赛辅导班,学生也是为了提高高考成绩才参加竞赛辅导班。但这种功利性,导致了相对比较理想的结果:如果个人有兴趣、有天赋,加上勤奋努力,那么,很有可能在竞赛中获得回报,即加分与保送;如果没有竞赛的收获,那么付出的努力也将在高考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这类学校与学生中,竞赛与高考并不是两条并行的路,两者的张力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这是普遍的情况,那么加分政策的调整也就失去了事实的支持。注释[2]具体参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011/111200.html。[3]引自全国五项学科竞赛条例,具体请见“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网站,http://cso.xiaoxiaotong.org/suguest.aspx?ColumnID=10180000。[4]引自全国五项学科竞赛条例,具体请见“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网站,http://cso.xiaoxiaotong.org/suguest.aspx?ColumnID=10180000。[5]数据来自马同学就读中学的官方网站。[6]引自马同学访谈录音整理,凡有引号的内容均来自录音访谈,不再重复标注。[7]夏令营:是某大学主办的收取费用的竞赛辅导。

重庆“高考加分门”事件的背后

刘小玲 (北京大学2008级社会学系本科生)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国家教育部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教育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20分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与在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各地区针对当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一些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正是由于这一政策,全国范围内都出现过各种隐秘的更改民族成分的行为。当然更改民族成分并不是自有高考优惠政策开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之后。国家为了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给予少数民族县和聚居地一系列财政补贴,最早在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整个县集体更改民族成分的现象。

回到我们所谈的高考制度,在2009年重庆高考风波以后,关于少数民族享受高考加分的政策的废除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深刻讨论和反思。在整个制度实行的三十多年后,将这一政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重庆关于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中,规定“户籍在聚居地少数民族的考生可加2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它为许多弄虚作假者提供了契机。一、回顾“重庆高考加分门”事件

2009年重庆高考考生更改民族成分,成为高考舞弊的新方式,面对严格的户籍制度,更改民族身份如何能成为可能?事件开始于重庆市南开中学一名学生,爆料重庆巴蜀中学存在大量造假,有200多个民族造假的考生。之后巴蜀、南开两所中学在网上开始了口舌大战,这一事情引起了重庆市教委的注意。在其官方网站对于少数民族考生进行了公示,但持续时间不久信息便消失了。市区委的调查显示巴蜀中学只有77个少数民族考生而不是200个。巴蜀中学解释在于其在选择生源上下足了功夫,很多考生来自于石柱少数民族自治县。因此,存在77个少数民族考生不足为奇。

在事情告一段落后,有人爆料石柱县少数民族副县长的女儿的户籍档案有所改动,因此,重庆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共有31人被确定为伪少数民族考生,并且取消了他们的录取资格。其中最为受关注的2009年的文科状元何川洋,在高考加分调查结果出来的第三天,被爆其父母都是巫山县的重要官员,蓄意篡改了少数民族成分。状元郎的造假使得该事件进一步引起了舆论的哗然。重庆高考考生的民族造假事件已经确定无疑。更改民族成分似乎成了有背景考生冲击名校的必备条件之一。那些没有被曝光的学生名单背后是否有更大的背景?新华社罕见地发出了“有什么理由不公布造假考生的名单”的评论,没有被揭穿的造假父母是否有更多,教育系统和官员的子女是否也身在其中?这里面是否存在了更多的幕后交易和腐败现象?

面对民众的质疑,官方和民间要求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事情尘埃落定以后,回顾官方的做法,重庆教委处理了31名伪少数民族的考生,取消了其当年的录取资格,即使是何川洋拥有重庆市第一名的头衔也一样。给予石柱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等15名党员领导干部党内警告处分;给予秀山县、石柱县、黔江区等地公安部门相关责任人撤销党内职务、撤销行政职务等处分;给予一些地区的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关责任人撤销党内职务、撤销行政职务的处分。虽然何川洋的父母极力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努力为儿子寻找最后一丝机会,伴随着港大的拒收希望也最终幻灭。其父亲被革职,母亲也停职。重庆在2010年取消了少数民族加分,按国家要求调整为降分投档照顾,在录取时更有利于公平公正。高考考生最多只能得到10分的加分照顾,2010年重庆高考最高照顾分值由原来的20分调整为10分,单个考生同时享受的多项照顾项目不得累加,同时,重点本科批次改为了全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同时填报6个第一志愿。这当然是事后的行为。

高考加分门事件后,许多民间网友和各大媒体不同意官方的做法。基本上都要求曝光造假学生的名单,揪出其后台,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受到相关制裁。所谓的“枪打出头鸟”,仅仅因为何川洋是文科状元,才受到舆论的指点,这种做法是极为不公平的。同时,网友认为公布造假名单也是对加分门事件的一个最好交待。唯有公布真相才是停止猜想的最好方式。至今为止,那份31人造假名单上的其他人仍然扑朔迷离。面对公众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重庆有关方面仍未公布其他考生的有关情况,并宣称不对外公布是联合调查组的研究决定。与此同时,网友也严重质疑重庆的“2009年普招加分信息”的名单也一度从招生办网站失踪,网友怀疑这是为了避免有好事者与先前的名单相比较,从而寻找到31名存在问题的考生。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民族身份说改就能改?户籍管理制度向来都是很严格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考生还是更改了民族成分?在加分门背后还有怎样的故事?

我采取滚雪球的抽样方式访谈了目前仍在大学就读的重庆少数民族考生。有的是面对面的交谈,有的是通过访谈,还有的是通过朋友的帮忙。所调查的范围涉及2007~2010年的考生。鉴于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民众对考生本身还是持较为宽容的态度,且高考院校对伪少数民族考生也不再予以追究。所以在回答有些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部分个人资料是我通过周围人寻找得来的,所有资料具有可信度。

下面我将抽取和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以求更深刻地理解重庆高考加分门事件。二、访谈的案例介绍和分析

以下案例是根据其相关性和差异性排列的,各案例有不同的背景、联系和伪造民族考生的理由。这也源于滚雪球的抽样方式。大家彼此了解,能够加深对细节的了解。我希望借助这些案例所呈现的事实,形成一个对少数民族造假事件的整体性认识。

案例一:A生,2007级考生

该考生是当年重庆市裸分第三名,可谓实力派,农村籍,应届,存在民族造假情况。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以说没有任何背景,其父亲最高文化程度也就是高中,一辈子黄土朝天,但重视儿子的教育,希望儿子做个有文化的人。根据该考生自己透露,当年自己的同班同学没自己成绩好,但是很多都有少数民族加分,这一件事经常让他感到苦恼。由于高考的不确定性,他担心自己会因为没有加分而无缘于北大。因为他一直都为北大努力着,成绩也好。并且其高中母校并不在重庆市区,而是一个县城中学,在各方面受到的教育和机会与市区都不可同日而语。重庆市区的巴蜀和南开中学,很多人都有国家二级体育加分项,并且接受各种竞赛的机会多,三好学生名额也多,存在各种事实上的高考加分。该考生知道这一事实,其高中母校也知道这一事实,即使该同学实力再强,能够上北大的希望还依赖于其他人是否有加分这一事实。2008年文科状元差点无缘北大就是例子。加分政策的混乱成为众多考生乃至优秀考生也弄虚作假的真正缘由。

我比较关心的是,根据之前爆料的,其父母有身份有背景的人作假才可以成功。那么该考生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情况下是如何作假成功的呢?他称,其实自己一直家庭观念比较重,不愿意改成其他户籍,但是为了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了还自己一个公平,作为一个学生来说,最怕的就是不明不白地失去了公平考试的机会。所以其父母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为其找到了一户人家,该户人家由于子女众多,因此将他过到该家庭名下。那么为什么公安部门能够受理并顺利通过呢?考生说道,自己申请的理由就是,当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子女众多,为了避免罚款,所以一直没有给最小子女登记户口,但由于高考需要,因此在公安部门有了户籍申报。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了少数民族身份认定。具体的公安部门认定过程在本文第三部分详述。也因此,该考生不仅更改了户籍,也更改了法律上的父母。这让他十分难过,坦承自己一直深受困扰。每次申请资助或是其他填写父母状况时,他都不得不写虚假父母的名字。

案例二:B考生,2008级考生

城镇应届,成绩较好,有实力冲击名校,但其高考结果是裸分排名27,北大招生只有22个名额(这22个名额后面还会细讲,因为案例三与案例二直接相关)。但因为有加分情况,其最终还是上了北大某个冷门专业。B考生曾经一度郁闷过,尤其是在2009年少数民族加分事件曝光之后,曾经想过为了不再受到舆论指责,希望可以坦诚自己的身份。但是最终没有勇气,静观舆论变化,直到最终事件平息。其父亲是某局的局长,有一定的影响力,至少足够动用其人际关系更改少数民族的成分。在其高二那年,他更改了民族,但是他是通过将户籍迁移出去,单独作为一个户主的身份,而并非像案例一那样,放入另一家庭户口中。在高中期间,他自信能够上北大,但是,那时他并不知情其他竞争者的加分状况。那时候也没有感到任何羞愧。因为在重庆,有些加分项目泛滥,存在各种隐性加分,说不定周围的人都有各种加分。因此,他如愿以偿地上了北大。关于父亲是如何更改的、更改的程序,他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他只负责念书而已。

上北大之后,他向我透露了对他的中学同班同学,一个分数比他高的男生,也就是案例三,有些心存愧疚。我好奇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此在他不是十分愿意透露的情况下,我通过其他人了解到了真相。

案例三:C考生

初次参考是2008年,复读一年最终于2009年上了北大。汉族考生,农村应届,其父母为农村户籍,但没有从事农业,开着裁缝店,在县城内做着小生意。他讲到自己当年的成绩是656分,在重庆裸分排名位于第9名。但在各种加分项目的情况下,最终被挤出了录取线。仅仅有一个三峡库区的加分,5分,因此总共算下来,含加分成绩,当时在重庆排名25。虽然北大扩招但也只有22个名额,加上除去港大和清华的2个名额,总共有24个。因此,他刚好排名25的名字就成了一个伤口。他无缘了所有自己梦中的高校,仅仅那么一线之隔。这让他受的打击非常之大。而与此同时,案例二的同学刚好是其同班同学,这就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也就理解了为什么B同学会对C考生感到歉意。

在关于是否复读的问题上,他说道自己在一年内成长了,有些缘分是注定的,只分早晚而已。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会成功!在2009年他如愿以偿地裸分第三名上了北大。而且这一年,新复读的学校给予了他15万的奖金。在复读期间,学校还免了全部学杂费,甚至吃饭都是在教师公共食堂,学校也提供了单人的住宿条件。不仅如此,在这一年,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对待以前同学加分,一直都是有点愤恨,但是现在他表示自己可以理解了。

现在该考生能够比较宽容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当问到和B同学的关系时,他说道,我还经常和他一起打球吃饭,现在是很好的朋友。

案例四:D考生,2009级重庆某考生

该考生的实力一般,能够上个二本院校。城镇应届。其父亲早逝,有个哥哥在公安局上班,职位没有透露。因此在2009年参考之前,其哥哥希望唯一的妹妹将来有个好前途,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人际关系将该考生的户籍做了改动,更改为三居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因此也就有了加分情况。但是我们知道2009年“加分门事件”发生以后,该考生理应也受到了牵连,也应该在31名被查处的范围之内。但她还是在2009年顺利被某院校录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没有受到影响?联合调查组为什么没有将她列入名单之列。这引起了我巨大的好奇。难道枪真的只打出头鸟?

据她自己回忆,当时这件事情出来以后,也就是在该事件被闹大之前,其哥哥也接到了传闻,关于传闻是怎么来的,具体不太清楚。这个传闻让她胆战心惊,但是根据历年来都没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再三犹豫要不要将民族重新改为汉族。因此联合调查组之前,我猜测他们已经发送了某种信息,要求更改少数民族信息的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更回来。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联合调查组在巴蜀只查到了77个少数民族考生,在重庆范围内只查到了31个造假的伪少数民族考生。在重庆,这些高考造假成为了学校、教育界、学生公开的秘密。

因此,该考生经过慎重决定,将自己的所有资料更改回来,在招生名单上依然显示的是她汉族身份。但是当时所有考生资料已经送往何处?他们为什么有这种力量,即使在个人资料被送出之后,还可以顺理成章地改回来?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机制?

不仅如此,何川洋的故事也证实了传闻的存在。据巫山当地的某些官员透露,他们当时也接到了某些传闻,据说何川洋在出事之前其父母也听到了某些风声,但其父母抱着侥幸的心态,没有主动更改过来。这与D同学的做法完全不同,也因此成了舆论的焦点。

案例五:E考生,何川洋

2009年参加高考,2010年复读。南开中学参考生。这个想必是大家都熟知的事情了。其父母均为公务员,其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其母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卢。经查,2006年上半年,在县招生办工作的何业大找到时任中共巫山县委统战副部长、巫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请他帮忙更改何川洋民族成分。何业大的妹妹办理了所需资料,并于2006年7月12日将以上资料及申请书交到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手中。局长说他没有按照规定查看何业大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就签署了“同意报批”的意见,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6年10月9日批准申请,并发放了更改证明书。

因此,港大和北大先后放弃录取他。但他不气不馁,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挺了过来,最终进入了北大光华学习,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三、案例综述分析

可以看出,在造假的目的上,当然只有一个。但在造假途径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造假的学生上,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容易造假,越是有背景的人越容易造假;造假是学校、考生和其他有关单位不言自明的“串谋”结果,是一种综合因素的博弈。

基于以上的一些事实和个人陈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加分的主要事实,这些事实都直接或者间接与考生伪造少数民族加分有关。

1. 乡镇中学、县城中学和市区中学的考生在接受公平参加除高考以外的保送或者自主招生的机会和信息流通上存在差别。据显示,大部分保送名额都被市区的一些学校垄断,尤其是名校,而像一些乡镇中学基本上都没有学生获得保送。那么保送名额分配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并且保送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也给其他人造成了某种不公平。在乡镇的某些学生,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以为上大学的唯一方式就是参加高考,根本不知道还存在自主招生和保送一说。据A同学透露,当时他的母校是没有北大的保送的,应该都是集中在市区像巴蜀、南开中学内。所以县级的学生要是想上北大,只能通过自己的考试,而且自己当时也并不知道还有自主招生,老师也从来没有提到过。A只知道好好学习而已。

曾经学校一度张贴过关于保送重庆某些院校的告示,最好的学校也就是川大,但是那些名额基本上不是教师子女,就是背景深厚的学生。但是当时A同学的愿望是能够上北大,因此也毫不在意。

此外,不同地级之间中学的考生的差异还表现在伪造加分的能力上,市区学生可以伪造成为各种国家二级运动员,各种加分借口琳琅满目。而较为偏远的学校只能借助自己的地理优势,伪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考生。这也就是为什么伪少数民族考生大多都是来自于县城及县城以下地区的原因之一。当然伪造能力、接受机会、信息流通这些因素与地区差异息息相关,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2. 重庆的各种加分项目众多,形成了加分项目混乱的局面,各种加分机制和评选存在不公,审核程序待商议,同时也存在权力渗透。在“加分门事件”之前,14类人群享受加分。属于常规加分的考生:归侨及其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和港澳生、残疾青年、少数民族考生和正住户口在享受加分照顾区县(自治县)的汉族考生、库区淹没乡镇的考生,必须按期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证明,审查合格者,方享受加分政策。同时,非随父母工作调动以及户籍迁入黔江区、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巫溪县、城口县不足三年的考生不能享受上述区县(自治县)的政策性照顾加分。享受市优秀生、市三好生、市优干生、科技发明生、单科竞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政策的考生,将相关获奖证书上报区招办,也可获得相应的加分。凡申请加分照顾的农村独生女,可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镇计生办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申请表。如果确定是农村独生女则有加分。如有报考人员父母属我市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人事、组织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本人经户籍管理部门批准落户我市;市、区县(自治县)级以上政府审批的招商引资项目的主要投资者,其子女经户籍管理部门批准落户我市;部队复员、转业军人及其子女,经户籍管理部门批准落户我市等7种特殊情况,不受之前条件的限制。

由这些加分项目,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加分存在着漏洞,比如市三好学生、市优干、体育尖子这些加分实在容易至极。市三好学生、市优干的评选机制是不严密的。而且在分配名额上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公平的。还是就是有关系、有背景的考生比较容易得到,除此之外,就是成绩极好的学生,这是学校故意安排策划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学生冲击名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各个名校的恶性竞争,正如巴蜀中学和南开中学开展的口舌大战一样。无论校际管理阶层之间的反应如何,但在巴蜀、南开及其他学校之间我们不得不承认存在很多隐性竞争。尤其是以考生进入名校、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巴蜀之所以到处“挖人”,在各个区县寻找成绩优秀的学生,并给予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优秀学生到巴蜀就读,原因就在于想培养更多的优秀考生。生源质量成为巴蜀中学招生的关注点。

因此,对于区县级和区县级以下户籍的考生来说,大多还是在本地就读,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考生,在强烈的加分竞争下,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加分,以求获得和市区中学平等的参加考试的基础。而在偏远的县城,伪造少数民族身份是最为方便的事情,因为这方面的人数是没有限制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其他加分项目的分配名额和评选机制往往被名校占取。但是其他加分项目不违反法律,也不受网友指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北大出现的重庆考生中,很多都是二级运动员。他们大多都是来自于市区名校。由此,在看待伪造少数民族的身份的考生时,我们不得不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虽然不构成直接原因,但至少也是间接因素之一。网友在抨击伪造少数民族考生的时候,是否想过每个考生加分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如果有别的路子的话,谁愿意通过伪造民族成分来获得加分?如果谁也没有加分,或者加分机制分配和评选公平,还有谁会背弃自己民族,甚至是更改自己法律上的父母,来获得高考的20分或者5分?

这也是我们理解部分考生成绩越好,越容易造假的原因。当然,被推向舆论浪尖的考生大多都是父母背景较好,或者说是成绩本身就好还加分的学生。因此,在种种泛滥的加分限制下,加上各校之间的竞争,成绩好的学生存在加分,甚至通过篡改民族身份的方式获得加分。我们可以直白地说,这成为了冲击名校的必备砝码。当然考生C就是加分下的牺牲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不幸就是因为舆论所说的由于其他人的少数民族加分而导致的,确切地说,他是重庆各种明目张胆的加分政策的受害者。

3. 在更改少数民族身份的过程中,存在隐性的“潜规则”。按照法律规定,更改民族成分的程序包括:首先,凡是符合政策申请变更民族成分的,须经本人向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并填报《重庆市民族成分更改申请审批表》;其次,由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组织调查核实,经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会议研究,在本单位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统战工作领导审签、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县民宗局。那么既然更改民族成分需要经过几次审议,我们可想而知,更改民族成分除了A考生所描述的钻“计划生育”政策的漏洞之外,更多的还是钱权交易。在营私舞弊和弄虚作假的许多环节,往往和一些部门、一些手握权力者的渎职乃至个别公务人员的贪腐有关。但是我们发现,更改民族成分少了一个环节的配合,就不可能形成天衣无缝的结果。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被曝光,都可能让造假人员被绳之以法,但是重庆历年来几乎都出现民族造假的考生,为什么迟迟在2009年才被揭发。重庆相关方面没有公布名单,也许就是某种顾全大局的考虑,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

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重庆教育体系和重庆官方体系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关联,由于类似事件发生已久,并且波及的范围也大。各种造假层出不穷,加之“加分门事件”出现以后,有些考生收到立即更改个人信息的传闻之后,联合调查组才开始调查。这一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肯定,重庆内部遵循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被揪出来的部分考生只不过是不幸被舆论揭发,想掩盖也掩盖不了。如果说负有连带责任的话,这并不简单是官员的责任,学校领导、教师难道都不知情吗?如果说考生个人有更改的能力,那么学校、教师由于存在“共同利益”而刻意隐瞒也是正常的。正是由于学校内部的各种加分不公平的体制,没有加分的学生存在相对剥夺感,因此也会寻找各种途径获得加分。

因此不难发现学校和老师、考生、考生家长和官员体系存在“共谋”,也是由于这种“共谋”使得伪造少数民族身份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既然大家都在造假,大家都有机会加分,即使一些考生有机会反映,也会被平息下来。这个圈子的凝固力量之强大,可想而知,背后所隐藏的官方力量也不言而喻。

4. 重点班考生加分情况最多,这与学校体制和理念存在密切关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容易有加分的欲望,除了市三好、市优干以及国家二级运动员的造假(这些方式钻空子都有名额的配给和限制)以外,其他成绩较好的学生必须通过伪造民族身份来获得加分。有理由猜想,如果何川洋不是出生在巫山县(该县有少数民族自治乡),他也会获得其他形式的加分,像他这样的好成绩的学生不可能没有其他加分。既然他在参考之前已经借助其父母的便利更改了民族成分,并且其居住地为其造假提供了便利,那么这对于校方无疑是一件好事。

此外,在网络上所盛传的巴蜀中学招收石柱少数民族自治县的人数最多,倒不是因为这里的生源素质较好。之所以会在这里大量选拔人才,跟该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关。这里本身就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更改民族成分相对容易。当然也不排除本身招收的学生就是少数民族。可见,学校在生源上,可谓是花尽了心思。归根结底,校际之间的竞争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每个学校都为了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在宣传教学成果上,高考是一个唯一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家长择校的关注点。在解决高考加分不公平的措施上,我们有理由首先规范学校之间的竞争。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不是弄虚造假的地方。

归结而论,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每个造假考生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伪造少数民族身份也并非单纯是一个造假的问题。探寻问题的由来,直接的关联是钱权交易和幕后操纵,但根本性问题则是很多因素的“综合博弈”,学校、考生和其他有关单位不言而喻的“串谋”才是该现象得以维持的机制。与此同时,通过重庆加分门事件的层层剖析,对一些“成绩好的越是造假的悖论”、“民族更改的方式和何以成为可能”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那些伪少数民族考生,或许应该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毕竟这并不单单只是一个造假的问题。

一位高考移民的经历

酉梦婷 (北京大学2010级社会学系本科生)一、小Y的高考移民经历

1. 第一次进入——考试和托关系

记不得从高一什么时候开始,小Y的爸妈常常在周六日消失,夜不归宿,只留她一人在家。一开始小Y因为没人管而十分高兴,后来时间长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了问,爸妈回答说是去北京看病。小Y妈妈身体不好,可以理解,后来看病的频率也太高了,几乎每周都会去,继续询问,得到很多有趣的答案:“北京不行,去天津看了”“回老家看你爷爷奶奶了”“串亲戚去”“回老家还愿了”……到后来小Y习以为常。

高一升高二暑假,小Y照旧在家懒懒散散,看电视看小说,每天被爸爸教训:看会儿书去。一开始小Y不解,她原来每个假期都是这么过的,为什么这个暑假爸爸的反应如此夸张,难道是快高三家长焦虑了?彼时小Y迟钝,依然没有多想。

直到暑假某日,小Y爸爸突然跟小Y说,要去天津参加考试,只是随便考考。家长没多说,小Y也没多问,但是心里大概有点底了——据传闻院里很多孩子高考移民,或北京或天津;之前爸妈也有过旁敲侧击,“××家的孩子去天津,嫌起得早压力大,又回来了”,问小Y意见,小Y自然顺着他们的意思大加批判,说是浪费机会,要是自己去一定好好学习;加上整个暑假爸爸一直每天催小Y去看书,那么应该就是关于高考移民的考试了。当时小Y对其他移民只是有点羡慕,难道现在自己也有机会去尝试了吗?

一路舟车劳顿,抵达天津,小Y跟在家长身后,进入S中学教务处。时值暑假,学校里没什么人,教务处纸张书籍乱堆,一片狼藉。爸妈似乎在来之前已经与学校沟通完毕,教务处老师从办公桌上抽出语数外三套卷子扔给小Y,瞄了一眼墙上的钟说,11点交给我,然后把小Y一个人扔在某空教室里,该干啥干啥去了。

考试的时候只有小Y一个人,没什么考试气氛,小Y又看错时间,自以为时间充裕做得很悠闲,结果最后数学做到一半,老师来了说时间到,小Y只好把还没做完的卷子交上去了,心里很忐忑。

几天后成绩出来,果然很不理想。语文和英语还好,数学一塌糊涂。小Y看看自己的成绩,再看看爸妈,心里很愧疚。教务处的老师说这个成绩不行,学校不能要,小Y心里更加难过了。回家之后家里的气氛一直有些阴沉,爸妈有些担心小Y的心情,就劝她说这个考试不重要,过不了也没有关系,但是小Y还是觉得自己对不起爸妈。又没过几天,小Y妈妈一个人去了天津,好像是和S高中的一个主任搭上了话,送了些钱,再加上小Y在河北中学的成绩确实还不错,在那个主任的担保下,小Y终于成功进入S中学。

2. 退出——不适应,返回河北

S中学在8月中旬开学,小Y进入文科2班,是3个重点班中的1个。让小Y觉得奇怪的是,该校文科班一共只有4个。经历了混乱的领书、分宿舍和整理内务,小Y正式开始了在S中学的生活。小Y的妈妈因为不放心第一次住宿的女儿,决定在天津的宾馆再住一个星期,等女儿适应了再走,结果小Y真的不适应了。

小Y原来就读的中学是河北省最好的中学之一,因为可以免会考,所以高二文理分班之后文科生就可以不学理科课程。但是S中学却没有这个优势,学生要参加所有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小Y看着课程表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心里十分烦躁——明明高考不考的东西,却偏偏要费劲学上一年。但是想到同学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就没有再多抱怨。但是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小Y原来的高中比较自由,每天只上六七节课,剩下的都是自习课;而S中学却完全不同,每天满打满算10节课,1节自习都没有。文科的各门科目需要很多自由背书的时间,没有自习课让小Y很不习惯。小Y努力克服自己的不适应,不想让爸妈妈失望,但是上了两天的课之后,小Y终于受不了了。S中学高二老师的水平有限,小Y习惯了优秀的老师,来此之前从来没有发现原来老师的教授水平真的有区别。语文老师泛读一篇古文,只有百十来字却读错了3个字;政治老师照本宣科,举的例子都是书上原文;数学老师讲课进度极慢,仅仅三视图就讲了整整两节课,还说要再放慢进度……加上小Y不适应住宿生活,晚上睡不好觉;舍友还没沟通好,打扫卫生都是小Y一人承担,再加上一些生活中的烦琐事情,小Y心里十分烦躁难过,见到来探望的妈妈时终于忍不住哭了,说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宁可回河北省高考。小Y的妈妈十分开明,在跟小Y确定了她是认真的之后和爸爸商量了一下,觉得小Y确实不适合在S中学求学,当即决定从S中学退学回家。

回家后的第二天小Y平复了心情,和爸妈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三人认真考虑了之后,一致决定高考移民的机会很难得,因此S中学的学籍还是要保留,等小Y上了高三再作打算。之后小Y回到原来的学校学习,但是学籍仍是落在天津S中学。高二期间,小Y几次去天津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各门考试,均顺利通过。S中学高三时4个文科班会合并为3个,同时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前50名左右进入唯一一个重点班,形式变得较为合理和正式。而由于S中学说小Y入学考试的成绩不好,高三再回来念书也不能分到重点班,于是小Y在高二下半学期参加了S中学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在课本不同且未作准备的情况下分别拿到全校17名和40多名,两次考试成绩使小Y顺利拿到S中学文科重点班的进入资格,没有再让爸妈为难。

3. 再次进入——妈妈陪读,高三开始

高二升高三暑假,为避免小Y再出现上次生活不适应的状况,小Y的妈妈决定去天津陪读一年,母女两人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小Y不用住校并且有家人陪伴,心里安定了很多,在8月开学时正式开始在S中学的高三生活。

与小Y同时进入S中学文科1班的还有两个来自山东的男生,好像是因为当初的入学测试成绩还可以,没有参加期中期末考试就直接进入重点班了。其中有一个男生也是由母亲陪读一年,跟小Y在同一个小区租了房子。小Y发现在她所住的小区里有很多跟她一样的高考移民的学生,除了因家长工作调动户口全部迁入天津的一批学生,剩下的基本都是家长因在天津买房而办的户口和学籍的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是高二就已经在S中学就读,高三才转学过来的比较少,还有一些从高一开始就在S中学就读的。小区里有很多跟小Y妈妈一样的陪读家长,都是放弃了工作跟孩子从家里来到天津陪读的,希望能在高三给孩子最大的支持。相同身份和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让这些家长很快互相熟悉起来,常常在空闲的时候一起聊天,小Y的妈妈也很快融入了这些陪读家长的圈子。

再次进入S中学,小Y的心情有点忐忑。上了两天课之后,发现任课老师们的水平比高二的老师好了很多,打听之后得知S中学师资力量有限,讲课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基本常年只带高三。生活和老师的问题同时得到解决,小Y渐渐安心投入S中学的生活。

因为课改,天津所用课本与河北省不同,小Y拿着从没见过的崭新的课本,心里没底——S中学文科班此时都已经结课,开学就是一轮复习,没有笔记上课时可能会有障碍。小Y想趁着刚刚开学比较空闲把该做的笔记补一补,就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一位历史老师,询问能不能借老师不用的书抄下笔记。班主任并不怎么注意这个刚刚才转入S中学的学生,只是略带敷衍地表示她会在一轮复习时把所有的课再讲一遍,到时再记笔记就好,拒绝了小Y的要求。老师都这么说了,也就只能先这么上着。

在开学之前,小Y听人说过天津本地的同学可能会排外,有些担心,而且文科1班虽然是重组的,但是大部分同学之前就已经认识,小团体已经形成,小Y又有些内向,不善交际,所以开学一个月,小Y都没怎么跟同学说过话。在班里每个人一张小桌子,小Y也没有同桌,每天就只是埋头学习、写作业,做该做的事;老师们也不怎么关注这个沉默寡言的新学生,沉闷的生活让小Y感觉与原来相比很有落差。再加上课本与原来有很大区别,不能很快掌握课程内容让人很有挫败感,小Y在学校时过得并不开心,觉得有些寂寞,很想念她的朋友们。好在回家还有妈妈陪着,关心照顾小Y的生活,还时常开解她,小Y很安慰,觉得要是没有妈妈说不定自己又要打退堂鼓。

4. 开始融入——第一次月考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小Y迎来了第一次月考,这是她在S中学的第一次正式考试。考完出成绩前要接着上课,在某天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忽然点名叫小Y上去做题,小Y有些诧异,她很确定数学老师根本不认识她,应该也不会记得她的名字,怎么会点她的名?小Y一头雾水上去做题,结果在讲台上,数学老师走过来悄悄说:“你是小Y吧?这次月考你考了年级第一呢。”原来数学老师知道了成绩排名,对小Y很好奇,就以叫小Y做题为名看看这个学生是谁,顺便告诉她这个消息。小Y吓了一跳,她觉得自己发挥得很一般,而且课本不同有很多不熟悉的东西,她问老师是不是看错了,觉得不可能。老师跟她笑笑,说不会,肯定没错。小Y又开心又觉得不敢相信,下课就跑到班主任的办公室查成绩了,结果真的没错。小Y很高兴,班主任老师也很高兴,告诉她要继续努力,把成绩稳定下来,旁边的数学老师也笑着跟她说:“我说得没错吧?”这次月考让小Y终于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大概摸清了自己的水平,觉得自己开始有了信心和底气。

这次月考结果让小Y的生活出现了转折,班里很多同学开始对这个拿到第一名的转来的新同学感到好奇,会主动过来搭话,老师们也开始注意这个平时很沉默的学生,偶尔会问问她的学习情况。小Y也渐渐适应了S中学与原来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作息,熟悉并喜欢上了她的新老师们,在学校里开始有了新的朋友,各种事情慢慢步入正轨,小Y觉得自己在学校的生活顺利了很多,不再总幻想逃回原来的学校。

第一次月考后,紧接着就是作为期中考试的六校联考,小Y从老师和班主任的态度中就能看出,比起月考,学校更加重视六校联考。六校联考后,小Y的成绩依然是全校第一,这次的成绩是小Y的同学告诉小Y的。在去班主任的办公室确认成绩时,小Y感到班主任对此是有一些惊讶的,因为在小Y来之前,S中学的文科生中有几个学生的成绩十分稳定,前几名的变动不大,班主任觉得小Y之前月考取得第一名可能只是偶然。班主任夸奖了小Y成绩稳定,并鼓励她继续努力。两次第一名之后,除了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小Y也感觉到她的老师们开始比较关注她,同学们也在接触变多的情况下和她更加熟悉起来,在走廊里会有很多同学和她打招呼,小Y觉得很开心。

5. 不适应——课本不同问题

天津与河北的课本虽然不同,但是毕竟相差不多,所以在高三的开始,除了没有笔记以外,课本的差异并没有让小Y感觉有很大的困难,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问题逐渐出现。小Y发现,天津的数学高考内容中删除了她原来非常擅长的排列组合问题,多了一些她没学过的东西;而历史、地理课本中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知识点的变动,以及政治课整个知识体系的改变,也使小Y常常把课改课本上的内容和原来自己学过的内容记混,给考试答题带来很大不便,这都使小Y十分烦闷。

而让小Y最困扰的问题则出在政治课本上,课改后的天津政治课本有一本文化生活,整本书的内容小Y都没有见过。而小Y的同班同学在高二就已经把这本书背过很多遍了,有关文化的问题基本就是“送分题”。政治老师也觉得这本书比较容易,在一轮复习别的课本如经济生活等平均一本讲一个月的情况下,只花了两周就讲完了这本文化生活。小Y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学会,光看着书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运用书里的知识,十分茫然。在学习文化生活之前,小Y大大小小的政治考试成绩都是前几名,八九十分左右,而在学完这本书、试卷中加入文化生活的内容之后,小Y只要碰到有关本书的题就做不对,接连考了好几次五十多分,心里非常焦虑。

与小Y同时进入S中学的一个来自山东的男生小X也出现了这种问题,与小Y硬着头皮接着学下去不同,小X选择了放弃天津课本,改看他原来学的山东课本。但是考试的内容毕竟来自于天津课本,小X做法的结果可想而知,成绩很不理想。小Y政治成绩的迅速下降并没有引起政治老师的关注,小Y与政治老师沟通过几次,政治老师觉得只要小Y把这本书背熟就好了,不会造成什么大问题;小Y的班主任是因为小Y的总体成绩十分稳定,也没有关注她政治成绩的下降;而与政治老师同一个办公室的教导主任则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每次小Y去办公室问政治老师题时,教导主任都会很关心地叫住小Y问她最近的政治学得怎么样,其他课程有没有什么问题。小Y只好抽时间努力背书,平时多做一点这方面的题,遇到不会的就问老师,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虽然小Y看到文化方面的问题还是会发憷,但是不会一点分都拿不到了。

针对课本不同出现的不适应情况,小Y后来专门抽出时间看与自己原来学过的不同的地方,并且有意识地忘记原来学过而对现在无益的知识。随着时间变长,小Y越来越熟悉天津的课本,不适应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不过由于小Y对课本不适应的状况依然存在,加上小Y的心理障碍并没有完全消失,小Y在来天津之前一直是优势的政治课成绩一直没能回到她应有的水平,而最终在高考中,政治课的成绩也成为文综拉后腿的一门。

6. 消失的学费

小Y听家长说,当初她高二选择离开S中学,回原来的学校读书,S中学就没有收她高二的学费,但是小Y的学籍还保留在S中学,所以交了2000元的学籍费。S中学高考移民来的学生一年的学费从10000到20000元不等,没有具体标准,不过小Y自己觉得标准应该是学生的成绩。她所知道的班里几个从高二就在这个学校读书的、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费大概是每年10000左右,而跟她同时进入的两个山东男生成绩一般,学费似乎是15000,不过都没有正式公开,只是教务处老师直接跟家长收的。小Y因为之前高二入学后来又退学,家长在家里跟这边老师电话联系好了,所以高三开学的时候就直接入学了,没有办理完整的手续,开学时就没有交学费。小Y的妈妈跟小Y说,一开始教务处的老师跟小Y的妈妈说过一次有空的时候到教务处交学费,但是从小Y第一次考试直接拿到第一名之后,就没有急着催。后来小Y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学校前两名,教务处的老师也就没有再提过这件事。于是小Y在S中学上学只交了2000元的学籍费,学费相当于免掉了。小Y觉得学费挺贵,不交还是挺开心的,不过考上北大按说应该有奖金,但是这一年学校所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没有发奖金,所以小Y觉得说不定她的奖金被拿去填学费了,也算扯平。

7. 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在高三下半学期的某一天,班主任突然把小Y叫到办公室,说要她当副班长,与班长分担班里的卫生问题。班里本来有班长管这方面,老师直接任命又没有民主程序让小Y觉得有些奇怪;加上高三课业繁忙,卫生问题又很麻烦,小Y一点都不想干,就跟老师照实说了,但是班主任的态度很坚决,小Y只好接受。回家之后小Y跟妈妈抱怨,妈妈却跟小Y说,班主任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让她有资格参加三好学生或者优秀干部之类有加分的奖励的评选。妈妈还告诉小Y,她之前急着把蓝印户口改办成红印户口也有班主任和教务处老师提示的原因。小Y觉得有点不相信,她之前都没怎么为班里做过事,班里有好几个担任了两三年学生干部的同学,都比她有资格参加评选,老师怎么会让她去呢?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证实了妈妈的想法。在开始评选市三好学生和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时,班主任果然要求小Y写一篇竞选词,参加竞选。小Y心里很没底,她觉得要是选举的话肯定不可能是她,且不说她当班干部的时间还不长,小Y比较内向,很少主动跟人交往,尤其是外班的人,几乎都不认识,这样投票选的话根本没有希望。

但是投票的结果再次让小Y惊讶了,文科生一共有2个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名额,投票的结果是小Y和另一个学生当选,也是考试常常在前三名的学生,而小Y班里的班长根本就没有参加竞选。后来小Y听说,S中学理科生有5个名额,投票结果基本上是成绩最好的那五个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是高考加20分,市三好学生要连续两年都评上然后高考加10分。小Y后来听妈妈说,她们班有个在学生会干了3年的很有人缘的天津本地学生没有评上第二次市三好学生,可能是因为名额给了别的成绩更好的学生,很生气,家长和学生一起去找校领导闹,最后好像是让她入党作为补偿。因为成绩好拿到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小Y有些愧疚和心虚,觉得这样做对那些花费很多精力为学校和同学们办事的学生干部很不公平。但是老师和小Y爸妈都跟小Y分析,所有的学校加分名额都有限,自然希望加分能发挥最大作用,为学校争得荣誉,所以从来都是给成绩最好的人加分,虽然并不公平,但这已经成了一种定式;加上拿到加分确实多了一份保障,所以能得到加分小Y还是很开心的。

8. 高考移民圆满结束

两次考试之后,小Y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两名,高三一整年,小Y在大考从没出过前两名,小Y的班主任对她十分放心,老师和校领导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她。就这样,虽然偶尔会发生一些小问题,小Y的高三生活还是顺利走完了,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参加了高考。高考报完志愿后,小Y一家返回河北,并在暑假卖掉了天津的房子。高考的最终结果让小Y和爸妈都很满意,小Y如愿以偿地进入北京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小Y和爸妈又讨论过一次,都认为这次高考移民是很成功并且很物有所值的。小Y仔细想了想,由于没有在河北省读高三不能假设在河北就一定考不上北大,但是小Y觉得,如果要在河北省参加高考,想考上北大一定要比她在天津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小Y觉得她在天津的高三生活还是很舒服的,完全没有大家描述的那么暗无天日,天津的高考竞争压力确实比河北省小了很多。二、高考移民的户口问题

1. 蓝印与红印

高考移民的学生持有的户口一般分为两种:蓝印户口,即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在一段时间后可转为正式户口;红印户口,即正式户口,与天津本地人持有的户口一样。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家长会很急于把蓝印户口办为正式的红印户口,成绩一般的家长就比较无所谓。蓝印户口与红印户口的作用基本相同,对移民学生来说唯一的区别应该就在于奖励。市级奖励如市级三好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是可以加分的,而这些奖励一般只能授予持有红印的学生。小Y觉得其原因可能是照顾本市学生,避免外来学生和本地居民的矛盾激化。因为本来高考移民来的学生就相当于抢占天津本市学生的教育资源,如果高考加分的奖励也可以授予外地考生的话,可能会加剧矛盾。小Y的妈妈就等着时限一过就急忙把蓝印户口转为了红印户口。

2. 办户口的方式

高考移民若非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一般都是家长在天津买到规定价格的房子后,再自行办理户口。小Y的爸妈之前常常在周末消失实际上就是去天津看房子,综合评价了所在区的教学质量和当地学校能否招收蓝印考生之后,选定了天津市××区,然后再买房子自己办户口。这些都是小Y的爸妈后来告诉她的。之前瞒着不说是因为办之前不能确定是否真能办成,担心小Y因此分心,也是怕小Y知道自己能去天津考试就不努力学习了。也有一小部分考生是将移民考生一人的户口落在亲戚家,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小Y只听说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还有人家买不起房子,就经由一些中介通过某种方式造假办户口,但这种方式风险很大,小Y自己就听说有一个学生在天津读了两年,快高考的时候被查出来户口有问题,不能参加高考。小Y觉得那个学生很可怜,高考前才发现不能参加考试一定很难受,而且回到自己原来的城市,课本是不是一样的问题先不说,光是再报名参加高考就起码还要一年时间。

3. 对移民学生的好处

小Y觉得高考移民的好处确实很明显,尤其是对成绩一般和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所以家长花大笔的钱买房迁移户口或者铤而走险办假户口都是可以理解的。有的学生在河北省高考可能连专科都考不上,但是在天津就可以考个不错的三本,甚至二本。小Y在天津的新朋友之一,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女生,小Y觉得她的成绩很一般,比起她原来的朋友们差了不少,但是这个小女生最后考到南京审计学院,还选了那个学校最好的专业,小Y原来的朋友们最后去的学校都没有她好,有的甚至差了很多,小Y觉得很可惜。小Y在天津的时候就觉得,如果她原来的朋友也能来天津参加高考,那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比在河北省参加高考好上很多。小Y自己也是这样,小Y在原来的学校成绩也不错,但是并不拔尖,虽然上高三可能会比高一高二努力一些,但是她从没想过能如此轻松地在天津的学校保持前两名的成绩。小Y第一次在天津拿到第一名的时候自己也很吃惊,她自己之前的设想是从落后的情况慢慢赶上来,毕竟课本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应该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才对。小Y觉得她所在学校的学生的水平不如原来的学校,或者说相差得还不少,所以她才能在天津过得那么轻松;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公平,但是作为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小Y还是很感谢爸妈为她做的努力。

在S中学文科1班待的时间长了,和同学们熟悉了以后,小Y发现天津的同学们都很友善,起码她的同学们都对她很友善,没有之前小Y听人说的什么排斥外地人、排斥高考移民来的学生的现象出现,班里的气氛也很融洽,同学们之间也常常相互照顾,让人觉得很舒服。不过高考以后小Y回头再想,其实天津的同学们真的是很大度,如果自己好好上着学,突然从外地转来几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跟自己竞争,挤占原本属于本地人的教育机会,就算嘴上不说,心里应该也不那么舒服吧。

4. 对接收学校的好处

小Y所在的班级有十多个高考移民的学生,除了小Y和那两个跟小Y同时进入的山东男生是高三才转来的,其他学生都是高一或者高二就已经在S中学就读了。在小Y所在的班级中,高考移民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趋势十分明显。班里前十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移民来的学生,而也有几个高考移民的学生成绩在年级倒数。小Y后来得知,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够招收转学来的蓝印户口的学生,而小Y所在的学校则具备这个资格。而且S中学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招收外地来的优秀学生考出好的高考成绩来为学校打响招牌,以吸引更多的好学生,与天津市的其他高中竞争优秀生源,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学校的领导很重视转学进来的学生质量,所以才有小Y之前参加的入学测试。

而除了高质量的学生以外,高考移民学生在转入学校时缴纳的高额学费等各种费用也是接收学校的重要收益之一。小Y所在的高中是少数几所具有接受蓝印转学生资格的学校,而且教学质量相对较高,大量转学生缴纳的费用成为学校收入的重要来源。学校收入的增加可以用于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地学生和转学生。三、总结

高考移民确实能够为考生带来不小的收益。这一行为就是家长和学生在高考制度不公的现实条件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只要各省市高考的录取比例仍存在差异,那么这种行为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不同高考体制下非高考科目地位的研究

王晨 (北京大学2009级社会学系本科生)

在这个高考决定成败、大学决定命运的年代,大家对高考科目十分关注,拼命下工夫、夺高分。而那些非高考科目自然受不到这样的“礼待”。那么,非高考科目在整个高考体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其地位究竟如何?老师和学生如何应对和评价?本文试图在不同的高考制度即小高考和会考制度下,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调查,以探究不同高考体制下上述问题可能的答案。一、背景介绍

1. 会考制度

高中毕业会考,是目前大多数省市采取的在高考之前对高中各科目的考核形式,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功能是决定学生能否毕业,并带有参加高考资格认定以及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作用。普通高中毕业会考通常采取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方式为笔试。考查项目为: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等等。近年来,由于教育部下发各项教育改革文件,原来实行会考的省份,如重庆、河北、湖南、青海等等纷纷改革会考制度,宣布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但就笔者查阅的资料显示,这些改动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原先的会考制度具有高考资格和毕业资格认定的功能。改革后其作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例如,就重庆市而言,其宣布在2012年将实施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可是其统考科目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各科目成绩不再按分数呈现,而是划分为A(90~100分)、B(80~89分)、C(70~79分)、D(60~69分)、E(59分以下)5个等级。规定各科目获得D级及以上,才能参加高考。所以,在本文中,笔者还是沿用以往的名称,把诸如重庆、河北、湖南等地的学业水平考试也称为会考。

2. 小高考制度

小高考制度是江苏省特有的对于非高考科目的测试形式。要理解该制度,还须从江苏省高考制度改革说起。自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高考制度改革,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方案。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学业水平测试”包括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文科生必须选择历史作为自己的选修测试科目,另外一个选修科目可以在地理和政治中自由选择;理科生必须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的选修测试科目,另外一个选修科目可以在化学和生物中选择。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选择两个选修科目。语数外三门和选修的两门是学生高三时参加高考的科目。语数外总分440分,选修两门按比例划分为A+(前5%)、A(6%~20%)、B+(20%~25%)、B(26%~50%)、C(51%~90%)、D(91%及以下)级。各大学录取时,不仅需要考虑语数外总分,还要划定选修等级这道门槛。例如,北大就要求江苏省考生选修科目必须达到两个A+才能填报。

在7门科目中挑选出两门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后,剩下的5门就是必修科目,虽然名为必修科目,但其重要性显然没办法和高考科目相提并论,我们将之称为非高考科目。非高考科目在高二时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小高考”。例如,就笔者本人而言,选择了历史和政治作为选修科目,物理、化学、生[8]物、地理还有信息技术就成为必修科目,在高二时参加“小高考”接受测试。小高考科目各科满分是100分,按成绩划分出等级,100~90分为A级,89~75分为B级,74~60分为C级,59分及以下为D级。每一门只要达到C即可参加高考。信息技术只有及格和不及格两个等级。

至于高考考试方案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这在实际操作上属于“假大空”型的标准,有名无实,在此不再赘述。

按理来说,这样的小高考、高考并行制度并不可怕。小高考和会考要求差不多,只要及格就行,测试科目甚至比会考测试科目还要少。但话虽如此,江苏省的小高考制度远非这么简单。在2008年~2009年两年间,江苏省教育厅规定凡是小高考四门科目以及高考的两门选修科目拿到六个A,就可以在高考总分中加10分。10分对于只有440分的高考总分而言,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这种“要么是10要么是0”的加分政策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把小高考制度一下推到了风口浪尖。江苏省教育厅迫于社会压力,于2010级起,调整了加分政策。原有加分政策被废除,改为:小高考科目1A加1分,逐个累计,若拿4A加5分。

比较上述两种考试制度,简言之,会考是高考的敲门砖,每个科目只要拿到D就可以参加高考,其具体等级并不对高考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小高考因包含加分政策,与高考直接相连,各科目等级会最终影响加分,进而影响高考成绩。二、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曾就读于江苏省、重庆市和山西省几所高中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由于所涉及的高中都是省重点,其应对不同高考方案的做法和对策具有一定的地区内典型性和地区间可比性。考虑到对一项制度的体会和评价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并结合更多的生活经历,笔者并没有选择刚刚参加完小高考(会考)或者将要参加小高考(会考)的学生,而是选取了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

1. 参加小高考的研究对象

笔者选择了江苏省X高中5名调查对象。在样本的选取上,笔者考虑到不同的小高考成绩和加分者可能对小高考制度的评价有所不同。而加分矛盾最尖锐则是在10分加分政策时期(即2008年和2009年)。所以选择了2009年参加考试但加分不同的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另外两名调查对象是在加分政策调整后参加的小高考。这样的选取也是尽可能保证各方的观点都能被纳入研究中来。下面分别介绍这5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A是理科生,当年在X高中理科实验班就读。2009年参加小高考,考试科目为: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她拿到了“3A1B”的成绩,其中政治是B。2009年江苏省实行的是“6A加10分”的加分政策,所以高二小高考结束后,她就知道“自己与加分无缘”,压力特别大,觉得自己一下比别人少了10分。最后按她自己的话说,“小高考的悲剧带到了高考上”,高考发挥失常,被四川某大学录取,就读新闻与传播专业。

B是文科生,当年在X高中文科实验班就读。2009年参加小高考,考试科目为: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也是拿到了“3A1B”的成绩,其中物理为B。B生觉得自己对物理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即使被逼着学,效果也不会好。小高考结束后,自称有一段“沉沦期”,后来又重新收拾心情,进入高三的备考状态,最后被南京某审计学院录取,专业为会计学。在访谈中,B生屡次对小高考制度提出不满,并向笔者揭露了很多小高考影响学生发展的“黑幕”事件。

C是文科生,为B的同班同学。C在参加小高考时拿到了4A,在高考时选修的两门科目上也拿到了双A,因而,C是“6A加10分”政策的得益者。最终被某政法大学录取,就读法学专业。

D是理科生,2010年参加小高考,考试科目为:生物、历史、政治、地理,成绩为“3A1B”,据D介绍,他们那一届由于经历了加分政策改革,大家压力普遍小了很多。所以当得知自己并没有拿到4A时,D生并没有觉得有多沮丧,“只是差两分而已,一道数学填空题(5分)就回来了”。他称他们那一届因为加分对象范围变广,所以试题难度也加大了,很少同学能够拿到4A,所以就更加不觉得有什么。D生的好心态也在高考上显示出了优势,最终他被北大录取,就读于某理科院系。

E生是文科生,与D同届,现在在上海某师范类学校,主修政治学。在小高考中拿到了“4A”的成绩,顺利地加了5分。据E说,虽然最后这5分并没有带给他实际收获,加不加5分对自己所选大学和专业没有影响。不过他还是肯定了当时5分对他的激励。E对小高考制度还是持肯定的态度,理由在此不加详述,下面的具体介绍中会给出。

2. 参加会考的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事先的预调查,发现参加会考的学生对于非高考科目的看法大致相似,并且各个学校对待会考的态度和应对策略也雷同。因而,笔者只挑选其中两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个案加以详述。

F是来自重庆某重点中学的文科生,在会考的9门统考科目中8门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只有一门因为“同学给错答案”而没有得到90分。信息技术也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过关。对于会考,F认为不过是教育局想方设法地赚钱之道,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G是来自山西某重点中学的理科生,在会考中9门统考科目都达到了A级,信息技术因为是在自己班里“随便”考考,没当回事,所以拿到了B。G觉得会考制度完全就是有名无实,正式程度连学校月考都不如。三、真枪实战——小高考备战面面观

1. 老师的重视程度

被访的5名X高中学生都提到在小高考前一个多月的时间,X高中会停掉所有其他课程,如体育课、选修课,语数外也只保证每天一节,其他时间被用来专攻小高考科目。B戏称为从“我的眼里没有你”到“我的眼里只有你”。在X高中一天的学习生活是这样的,早上有早早读和早读,在停课期间,被专用来背诵和复习小高考各科目知识点。之后,正常授课时间开始,语数外三节课后,是四门小高考科目的时间,剩下的5节课全部被小高考科目占据。在吃晚饭前还有半节课的时间本来是学生自由安排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各小高考科目的老师都“亲临指导”。之后的晚自习时间也都被做了相应的安排,学生只要在规定的课上完成规定科目的作业和复习任务就行(其中有一节是学生自主安排)。正是这样一种课程安排使得老师们都不愿意自己的课时被其他科目所占用,也都希望能够在那些未安排科目的时间内多划拨一些为己所用。

A说:“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有同学在历史早读课上背了一会儿地理,历史老师来转悠的时候发现了,还把他的书给没收了,把他叫出去谈了好久,才放他进来,下了早读课才把地理书还给他。”

C说:“老师之间抢课超夸张,我们每天吃晚饭前有半节课给我们自由安排,这在有些老师眼里是块肥肉,因为平时的早读时间、上课时间和自习时间都被瓜分完了,只有这块时间没有归属啊。通常的情况是,第八节半课刚开始上时,各个小高考科目的老师还有班主任几乎都到齐了,然后满教室溜达。他也不说你一定要看他的那一门,但是如果他每次来转,你都看的不是那一门,他就会喊你出去谈话了。还有情况就是,有的老师会在你旁边站一会儿,你要看的不是那一门,你就觉得被盯着不舒服啊,就只好“若无其事”地换上他(指他教的那门课)的书。其实,要说第八节半课的效果真是不好,还不如直接规定看哪一门呢!”

老师会通过反复的话语来强调小高考的重要性,笔者调查时发现5名调查对象无一例外地提到了班主任的话语强调。其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就是“一分一万块”。

C说:“我们每天早上的早早读都是在班主任的‘一分一万块’中开始的。我们那一届是6A加10分,所以班主任就老说,你们要是能拿到6个A,就是替爸妈省了10万块钱啊,现在想想这个说法还挺滑稽,不过那时激励作用还是挺大的,不能靠爸妈花钱买学上啊,所以就拼了,怎么着也得拿个6A。”

D说:“我们老师总是强调1分会相差多少多少名,尤其是在总分只有440分的情况下,拿个5分,和没拿分会有多大的差距。不过在快要小高考的那几天,他倒反而不说了,还说放宽心考,5分差距无所谓的,一个填空题就回来了。估计是怕我们压力太大,会发挥不好。”

E说:“一模成绩出来后,我们班主任用自习课的时间开了个班会,内容无非就是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努力就被别人挤下去了,到时候分数不够,要花钱的话,就后悔先前没认真复习这类的话。这些话那个时候耳朵都听得长茧子了,不过也真奇怪,听到还是会觉得有压力和动力。”

2. 学校的重视程度

除了老师行动和话语上的强调之外,学校也为小高考做足了准备。

据被调查学生介绍,在小高考之前,学校会进行三次模拟考试。三次模拟考试之前的时间间隔在半个月左右。模拟考试由学校老师命题,整个高二年级统一考试,十分正式。一模和二模试卷难度会相对大些,一般高于正式小高考难度,以此来遏制学生产生骄傲自满、觉得自己已经复习得很好的想法。三模时间是在小高考前的一个星期,是用来增加同学们信心的,所以试卷会出得相对简单些。

在小高考之前,学校还会在广场或者体育馆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的目的在于强调小高考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认真复习和对待考试;其次,以X高中以往小高考的优异成绩来激励同学;再次,派学生代表上台,表表决心和信心。被访对象告诉笔者,学生私底下称这样的动员会为“三步走”动员会。

X高中在氛围的营造上可谓做足了工夫,很多细节处也不忘提醒学生小高考的重要。X高中在各个教学楼间悬挂了好多横幅,“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是这些横幅是否真的有用?就笔者调查情况而言,E说:“刚开始挂上确实制造了紧张的氛围,后来看着看着都麻木了。”“我其实都没怎么注意上面的字,不看也知道说些什么。”A说。

学校对小高考的重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有好处,这一好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在食堂加餐这件事上。因为X高中实行的是包桌吃饭,每8人一桌,每学期开始就交完了一学期的就餐费。因而并没有自我选择的余地,学校在餐桌上放什么菜就只能吃什么。D告诉笔者在小高考期间一个星期左右,学校食堂为了跟进营养,会给每桌加餐,也让大家有了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食堂那两天伙食都特别好,早上会多个花样,一般是多个鸡蛋糕或者包子什么的,中午会加个肉菜,像炸鸡腿、红烧肉之类的,我[9]还听我表弟说他们有甲鱼,这个我就不太相信了,估计是说着玩的,不过加餐是真的。”

3. 学生的重视

在小高考复习阶段,每天一门科目都会发3到4张试卷,一共4门,加起来一天要做15份左右。这明显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试卷都要求完成,但大家谁也不甘比别人少做题,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家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做完所有的试卷。

C说:“老师发下一堆试卷,跟我们勾了必做题之后,就说剩下的自己选择性地做。可是大家哪会有选择性地做?!都生怕没选的题刚好就考到了,所以一般都会把所有的题目过一遍。那段时间下课了很少有人出去玩,或者讲话,大家都赶紧上个厕所、接个水,回到位子上接着做题。”

B说:“我们挑灯夜战是常态,除了老师发的没做完,自己也会有复习资料啊,我记得那时候我地理不好,就让我哥给我寄了本他当年用过的地理图鉴,晚上就躲被窝里打着手电看。还得一面防着查房的楼长。”

E说:“有同学抓紧分分秒秒,甚至在早上跑操之前的那点间隙都会带个小本,背会儿历史知识点什么的。”

这样的高学习强度和紧张氛围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学生也会寻找突破口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据被调查者介绍,晚上下晚自习后,很多同学都会到操场跑上几圈,一面跑一面大叫。有些同学会打电话回家,边说边哭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些同学会利用星期天下午允许外出的时间,出去疯玩个够,再回来继续奋战。不管方式为何,大家也都顺利地熬过了小高考那段辛苦的岁月,并没有出现压力过大跳楼自杀事件。

4. 评价

5位被调查者对于小高考的评价各异。A觉得就他本人而言,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小高考制度的残酷性,它使自己一下子比别人少了10分。这次失利对他整个高三的复习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他失去了进入好大学的机会。不过抛开这些个人因素而言,A觉得小高考制度是很不错的制度,虽然准备时期非常痛苦,但确实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他拿自己和那些参加会考的大学同班同学比较,觉得自己在大学专业课的学习上是更有优势的。他认为新闻学要求的是“博”,而小高考制度就使他突破理科生的局限,更多地了解了历史、政治和地理这些人文社科类知识。他还给笔者举了个例子,要写篇新闻史方面的文章或者做个历史人物的专栏,他的准备工作就比同班的理科同学要少,因为自己毕竟有点高中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一无所知。另外,他认为加分政策改进后的小高考制度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比较完美的制度。学生不仅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风险,而且又可以广泛学习各科知识,这样的制度要比会考好很多。

B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B觉得小高考影响了很多人的发展。她向笔者透露他们那一级有两位同学本来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北大、清华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就因为小高考没有拿到4A,X高中没有给他们名额。并不是北大清华对小高考科目有等级要求,而是X高中担心即使这两位同学参加了自主招生考和保送考,没有10分的加分优势,依旧上不了北大、清华,怕浪费了名额,所以把名额让给了条件稍差但有希望拿10分加分的同学。B觉得这里面有X高中的过错,但更多的是小高考制度惹的祸。B称江苏省推行小高考的初衷是减负,可这个负担是越减越重。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将精力分散到这么多门科目上,要求学生在每门科目上都能有优异的表现,并采取加分政策进行鼓励,是对学生学业的扭曲和苛责。B认为高中小高考学到的知识,至今能掌握的已经所剩无几,而且这些知识对平时的生活和大学的学习根本没有用处。所以,B说小高考制度祸害了一批学生,还将继续祸害下一批学生,除非重新回到会考制度。

C是小高考政策的得益者,所以他很坦率地对笔者讲,他支持小高考,有部分原因在于10分加分的影响。不过C还是给出了其他理由。C觉得自己作为文科生学点理科知识也挺好,至少当律师判断案情时能派上点用场。他举了个例子,如果有个案件是一名男子告其妻子出轨,如果夫妇双方都是单眼皮,但孩子是双眼皮,这孩子就是证据了。因为高中生物讲过,单眼皮是隐形基因,如果夫妇双方都是单眼皮的话生出孩子应该只会是单眼皮,双眼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不用做什么DNA检测,用点儿生物学知识也能初步判断一下。虽这是C假想出的案例,不过看得出他对自己的运用感到非常满意。

D对小高考政策的评价是“不能算好,但至少不坏”。D称自己对政治课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被逼着学没有兴趣的课程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不过他认为有些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既然自己不会主动去学习这些知识,有外在力量强迫一下也不错。而且新修改的加分政策也不要求学生小高考科目每一门都学得很精。有一两门没兴趣,没学好对高考影响也不大。D觉得自己在高中学到的文科知识,比如历史和政治,可以用来应付大学的史纲、思修这类政治考试,可以吃吃“老本”。

E也是小高考赞成派。E觉得高二时要在6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进行学习,放弃其他几门课是个艰难的决定。因为在高考选修科目的选择上,大家都会比较功利地选择能拿高分或者比较正统的组合。例如,E当年就是被父母要求选择历史和政治,父母觉得史政组合在高考录取上会更有优势。而实际上,E对地理的兴趣更大一些。E觉得如果江苏省和其他省市一样,实行的是会考制度,肯定会因为非高考科目与高考没有直接关联而不愿在上面分配时间。所以这样的小高考制度也保证了在两门选修课外,能够获得学习自己感兴趣科目的机会。四、走过场——不一样的会考氛围

当把视线转向会考制,通过F和G的描述,我们会发现与小高考制度下完全不一样的备战状态。

1. 重视度

在高二分文理科之后,F和G所在的高中虽然文科班仍然开设理科课程、理科班仍然开设文科课程,不过也都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并没有多少人会听。正如F所讲,“高二分科,我们文科生高考只要考历史、政治、地理,什么物理化学课就没有人会听,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偶尔听一下,但真的是极少数。因为听课,你就不能干其他事情,别人在做数学题,在背英语单词,你却在听高考不考的东西,不是浪费时间么!”G也向笔者描述了同样的场景,“老师在上面也讲得很无聊,因为底下的同学都在做自己的事,老师讲他的,我们干自己的。有的老师就不管不问的,上完课就走人。有的老师,比如我们历史老师就看不下去,停下来跟我们讲学好历史有多重要,不过讲了也没有用,他还想和大家互动,喊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大家站起来都说不会,他也就没办法了。”

参加会考的学生平时没有听课,复习工作也只是在考前一天随便翻翻书,自然有很多都不会。但最后考完试,像F和G这样拿A的学生并不在少数。那大家的成绩是怎么来的呢?据F和G的叙述,大家在会考时都会带上手机,以备不时之需。

F说:“我们文科生应付会考的文科科目就是小菜一碟,半个小时就做完了,然后就拿着手机给理科生发答案。考理科的时候,就换成他们给我们发。我考生物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同学发错了答案,也不知道是找他的人太多,弄乱了,还是他自己做得不好,反正成绩出来是B。不过这对高考也没有任何影响。”

G和他们同学在会考时的策略与F相同。那会考作弊难道不会被老师发现吗?

F说:“我们作弊并不是明目张胆地作,是在下面偷偷摸摸地发,毕竟不能让老师太难做,不过他们应该也知道吧。我们那一届有几个老师管得特别严,也不知道他们监考的那个班的人最终是怎么过的,不过过不了可以补考嘛,补考管得就更松了,反正怎么着都能过。其实严也是相对的,只是不准我们太放肆,比如直接拿卷子来抄那种的。这样的事情还真发生过,另外一个校区当年就是这样,文理混着坐,监考老师借故出去,学生直接把卷子拿着抄。”

G说:“我们老师在考试之前说这回考试怎么着都做不了弊,因为会屏蔽手机信号。我们担心了好久,因为平时不学,考前也没看,历史书什么的都是新的。不过,反正不会的也不止我一个,大家都一样,学校还能让大家都毕不了业?!结果考试的时候手机信号也没被屏蔽,大家做完了就开始互相发答案。老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会考的考场纪律真的连我们学校的月考都不如,差了去了。”G说。

笔试的几门非高考科目如此,信息技术的考核也是如此。F以及他的同学在上机考试时,遇到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老师帮忙作答。而G也是在自己班级里面考试,大家谁都不重视,遇到不会的私下交流,随便考考就提交了。

2. 评价

F和G两人在访谈中都对会考制度持否定态度,但对于早有耳闻的小高考制度更是不赞成。F觉得会考制度完全可以不要,就是教育局为了赚钱。不过F觉得小高考制度更加恐怖,学生压力会更大。高中那些理科理论压根没用,文科生又用不着做理科科研,要教就应该教点生活型的,比如生物就教营养学之类的。F认为这就是个囚徒困境,只要高考那些科目不算分,肯定就有机会主义者不学,有人不学,别人学了就会觉得浪费时间。但如果算分的话,学生负担又会变得很重,到时候那些知识更不可能生活化,又搞理论背诵和刷题,这对文科生来说很没有意思。F觉得还不如高二的时候将那些课取消了,反正也没有人听,换成体育课。大家可以被逼着出去玩玩,锻炼锻炼,还可以释放下压力。

G觉得会考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反正都是作弊。但在会考和小高考之间选择的话,宁愿选择会考,因为没有那么多精力可以分散到各门课的学习上,而且自己确实不喜欢历史。不过G觉得作为理科生,基本的文科知识还是应该知道一些。但这样的学习放在高一就够了。因为高一的时候大家为了成绩基本都会避免偏科,也会正儿八经地学学文科科目。如果文理分科一直存在的话,早晚都是要分的,如果有兴趣的人,自己会主动寻找这方面的知识,而没有兴趣的人被逼着学那些科目是很痛苦的。五、几点发现和思考

1. 评价各异

通过上述访谈资料的分析,不难发现不同体制下,学校、老师和学生对于非高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和应对策略是不相同的。即便是经历了相同考核模式的学生也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对它产生不同的评价。

专业所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小高考的评价。就参加小高考的学生而言,笔者发现对其持赞成态度的学生一般能够找到高中知识和大学知识的契合点。例如,学新闻的A觉得作为一名理科生,在高中学习了文科知识有助于其专业课的学习。而法学专业的C和理科院系的D也都很好地找到了小高考知识的用武之地。而B是这5名受访对象中对小高考和非高考科目的学习持最激烈的反对态度的。原因之一也在于B觉得高中学的那些理科知识到大学没有任何用处,完全衔接不上。

会考制下学生对非高考科目很排斥,而经历过会考的同学,大都觉得会考制度没有必要存在,且非高考科目的学习有名无实。F还提出要么把那些非高考科目的知识生活化,与日常生活挂钩;要么将高二的非高考科目的课时安排全部替换为体育课的想法。G也称只要高一的时候学习一下,高二就没必要再安排课时给非高考科目了。当笔者询问对于非高考科目的学习是否有所收获时,F称自己高一的时候认真学过理科知识,高一理科在年级总排名还是第七,但高二去了文科班之后就再也没有学过,现在也把公式定理忘得一干二净,谈不上收获了。G直接回答不知道,说自己平时也没怎么学过,算是没有收获或者收获很少。

2. 加分政策和作弊中的合谋

不管是小高考还是会考,现今形成的对非高考科目的态度和对策都是老师和学生合谋的结果。笔者通过与X高中校长办公室老师联系,获得了一些内部数据并将其整理出来,下页表中是X高中2009届各班小高考情况。每个班级班主任、各科目任课教师以及各科各等级的具[10]体数据都在校办有详细备案。不过,校办老师并没有向笔者透露小高考成绩同老师的奖励和提升是否挂钩,X高中的几名受访对象对此也表示并不知详情。

C也向笔者提到,在高二学习期间,自己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学习这四门科目,当时的动力就是高考加分,至于“会不会扩充知识面,会不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问题都是高考完后回忆起高中生活才开始思考的。C称当时老师也都是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谁也不会提学习这些科目的意义何在。学校想通过小高考提升声誉,老师想获得奖励和提升,学生致力于加分,三股合力作用的结果就是加强了对小高考的重视,产生了上述真枪实战的备考场景。

而当学生们面对的是会考时,这样的合谋就不体现在备考过程中了,而是转向了考试过程。老师对学生作弊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主动借故离开考场;学生也给老师“留足面子”,在底下偷偷交流,或者等老师离开后再心领神会地交换试卷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都能在会考中及格,也不耽误高考科目的学习,一举两得。

3. 困境——出路在何方?

正如F提到的,非高考科目的学习和减压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如果非高考科目不与高考成绩直接挂钩,学生就不愿意分配时间在非高考科目的学习上,即使对其中的某些知识存在兴趣,也只能忍痛割爱。而一旦非高考科目与高考直接挂钩了,像小高考一样,又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学习过程也很有可能走向程式化。并且可能意味着在享受学习感兴趣知识的同时,要被迫学习很多不感兴趣的内容。

在这样一个两难处境中,到底是坚持会考制度,像G所说,比起小高考,宁愿选会考呢,还是站在小高考赞成派A、C和E这边,继续发展小高考制度?抑或像F所说,对非高考科目教授内容来次彻底的换血?非高考科目该不该学,该怎么学?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注释[8]信息技术其实有名无实,其考核采用的是抽查方式,很少有学生会被抽查到。即使被抽查到,也必定能过。所以笔者在这里讨论的非高考科目是除去信息技术以外的4门。[9]D的表弟也在X高中,比D小一级。[10]笔者对各位老师的姓名做了处理。其中1~9班是理科“物化”班,10~12班是理科“物生”班,13~19班是文科班,除15班是“史地”班外,其余都是“史政”班。

浅论小语种保送之得失

殷环宇 (北京大学2010级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一、绪论:小语种保送——升学捷径

小语种近年来成为高考志愿中的大热门。但多年以前情况并非如此。20世纪80年代,小语种专业曾因出路窄,报考者少,直接导致了外语人才的稀缺。为了保证外语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制定了小语种保送上大学的制度,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内逐步完善。

现今,小语种招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保送、提前录取和6月份统一高考。2001年,除了小语种保送生数量必须控制在5000人以内之外,教育部对高校保送生条件也作了严格规定——必须为天津外国语学校等13所外语学校(中学)优秀毕业生。这13所学校是:天津外国语学校、长春外国语学校、济南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太原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中。上述学校推荐保送生的比例,不能超过本校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20%。且上述学校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只可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外语院校和有接收保送生资格的综合性大学的外语类院系专业。

十年来,小语种保送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且竞争越发激烈。教育部本欲通过这项优惠政策,保证国家的外语人才,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这已成为进入名牌大学的捷径。据了解,具有“接收保送生资格的综合性大学”中,不乏北大、清华、人大及复旦等知名院校。摘自《北京大学2010年外语类专业保送生招生简章》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北京大学小语种保送名额总数并不多,但因只面向13所外国语中学招生,比起北大在一个普通省份的区区几十个名额来说,竞争已经大为弱化。冲着名牌大学保送资格而把孩子送入13所外国语中学的家长也大有人在。据一原武汉外国语学校的同学回忆说,班里有钱的孩子都出国了,成绩好的都想着保送,参加高考的几乎寥寥无几。就算成绩不冒尖上不了北大,去一些普通重点学校基本是百发百中的。

正是因为高考独木桥的拥挤,以及小语种保送这样优惠的条件,才让众多家长不顾孩子真正的兴趣,将孩子送入外国语学校。而一旦进入这类学校,想回头走高考的路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天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说:“学校虽然也开设了数学及政史地等课程,但外语还是占了大部分时间,并且成为各类成绩排名的主要指标。一天当中外语课起码要排上三四节吧。我是坚定了要走保送这条路的,保送只考语文和外语,所以其他课我基本不听,只要会考能过就行。在我们学校,只有外语是名副其实的主科,其他科目老师就算认真在教,很多学生也不是很认真学,在综合课程上与其他参加高考的学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不走保送这条路的话,考个重点大学并不容易。”

教育部有小语种保送优惠政策,学校也为小语种保送生提供种种以保送为目的的“服务”,为保送大开方便之门,使得这些学生日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小语种之路。

但是,教育部猜到了开头,却没能预料到结局。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小语种并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学科,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去在意所学专业是什么,只是想通过这条捷径,走入名牌大学这座象牙塔。二、抉择:热门高校与冷门专业

刘洋(文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是北大外国语学院梵巴语专业2005级的本科生,他所在的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刚好具有保送北大小语种专业的资格。在被问及是否自愿填报这一“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时,他果断否认。他告诉笔者,作为中学6年来一直在学英语的学生,他的首选当然是英语。但是英语系保送资格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名额所限,他被英语系拒之门外;退而求其次选择稍微热门的“大语种”——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也被无情拒绝。后来被告知,该年度招考语种中梵巴语因报考人数较少,尚有应试名额,校方问其是否愿意参加面试。由于这是最后一个进入北大的机会,刘洋及家人在多方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以进入北大为重,最终选择了梵巴语专业。问及未来的打算,他告诉笔者,他已经决定读博了,现在正在准备申请国外的博士。“其实我也不想读博,但梵巴语真的不好就业,这是一门古语,只有供研究的文献,实际生活中没有使用者,所以几乎不被任何单位需要,也很难找到兼职;除了继续走学术这条道路,我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本科时的同学要么毕业时转专业出国,要么去了跟梵巴语无关的外企。反正我也不讨厌学术,不如就这样走下去吧。虽然不是曾经想走的路,但既然读了北大梵巴语,其他路好像已经被堵死了。”

刘洋的选择也许正符合教育部开展小语种保送制度的初衷,但是大部分人的出路选择无疑都与教育部的初衷相违背,比如在后文中提到的王微微。尽管通过小语种保送学习日语专业,但她最终却通过保研进入光华管理学院。

近几年,小语种就业成为大热门。但是并非所有的小语种专业都很吃香。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西方语言非常火爆,但是日语、韩语及泰语等东方语言则不是很有市场。究其原因,和西方国家经济发达、中国与欧洲及拉美国家往来增多、就业范围广层次高不无关系。但对北大来说,希望招到的小语种保送生并不仅限于几个热门语种。摘自《北京大学2012年外语类专业保送生招生简章》

上表来自于最新出台的2012年北大小语种保送生招生简章。可以看到,蒙古语、泰语和越南语等相对“冷门”语种的招生需求是相对比较大的,而这些“冷门”语种刚好也是“背叛者”最多的语种。

热门语种竞争激烈,而冷门语种却门可罗雀。但能保送法语西语等热门语种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想走此条捷径的人则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否要为一个北大的牌子去读一个冷僻的语种?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人的答案是:YES。笔者采访到的某位北大缅甸语保送生张硕说:“我们本科班里总共也就7个人,没有人真心想学缅甸语,我也不想学,但是没办法,要上北大我只能读缅甸语了。当年心里也有几分不甘,但已经没有回头余地了。学校政策规定,保送时只能填报一所学校,如果放弃北大保送,我就必须参加高考。而高考的结果会怎样也很难讲清楚。父母和学校老师都说,既然北大要了就去吧。就算是缅甸语,但毕竟是北大,总比考个一般学校强。”

就这样,在志愿选择的时候,很多人看重的是“北大”这个响亮的招牌,宁可就读于北大冷门专业,也不肯跳出去读其他大学心仪的专业。三、现实:小语种人才流失

应该承认,即便是其他专业学生,或通过高考就读于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在日后就业选择上也都有自由选择哪怕是改行的权利。北京大学也给试图转专业的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比如大一或大二时只要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但是,为防止以小语种保送为途径的优秀生源入学后流失,大部分学校在小语种保送生简章中都明确提出一条——禁止小语种保送生入学后转专业。可能在教育部看来,对比高考这条艰辛的路,小语种保送生过于幸福;而既然选择了通过这条捷径走入名校,就必须得付出一点代价吧。

但是,这种规定并不能阻挡学生们拓展其他出路的热情。他们依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迂回曲折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 双学位

尽管大学期间无法转专业,但是双学位制度给北大学子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王微微是2007级北大日语系的小语种保送生,中学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现已成功保送光华管理学院读研。问及为什么会走这条路时,她坦言,中学6年学的都是日语,保送进北大日语系是很容易的,而如果选择其他专业的话,想进北大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保送日语系是她唯一的选择。“但我以后并不想凭日语找工作,日语生就业范围太狭窄了。学了日语,除了外交部这种单位每年还会有一两个指标外,其他地方已经基本饱和了。我真正感兴趣的还是经济吧。北大日语教学针对的是零起点的学生,对我来说有点太简单了,所以我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修“经双”上。好在“经双”成绩不错,光华管理学院又有保送名额,我就顺理成章地去了。”问及以后的就业方向是否会跟日语有关,她告诉笔者,“央行、欧美顶尖投行和国家部委都是未来的可选项,干的工作可能跟日语有关也可能无关,这个要看机遇了,并不作为以后选择工作的重要参考。”

据悉,北大小语种专业学生中,很多人都修了经济双学位或国关双学位。由于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青睐,再加上“北大”这座招牌,双学位成为他们去往其他职业的跳板,有时,双学位的优势甚至高于本专业。2002级北大日语系的前辈沈燕,曾经就职于招商银行。她在一次报告会上说到,之所以能通过招商银行的简历筛选完全在于她的经济学双学位。她的宿舍中两名泰语生,一名西班牙语生都通过经济学双学位找到了金融类的工作。

2. 出国

出国留学往往是北大学子的第一选择。对于小语种保送生来说也不例外。但他们留学地往往并不是他们所学专业国,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专业也并不是所学专业。

北大阿拉伯语系2006级本科生岳冰,中学就读于重庆外国语学校。在大学期间,专业课程除了最低限度的必修之外,其余时间都花在哲学、国际政治和历史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上,还拿到了国关双学位。由于特殊的外语天赋,她的阿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她并不打算凭阿语找工作。尽管近几年阿语就业率一直不错,但她向笔者表示,她真正的兴趣在于哲学,她正在苦学英语,准备申请美国硕士。后来,她成功地申上了美国某知名大学哲学系硕士,完全脱离了和阿语的关系。

国外大学并不像国内大学那么看重专业背景,对于不满意自己专业的学生来说,出国读书是最好的转换专业的机会,外语优势和“北大”这座招牌是他们在申请国外大学时无与伦比的优势。

3. 凭借其他优势就业

小语种保送生由于中学期间所学专业大多为英语(少部分学习日法西德俄等语言,这类学生往往以中学所学语种保送),英语基础即使是跟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主打”英语反而比凭借本专业更容易就业。这种选择,有时并非出于本人的主观意愿。

北大日语系2005级保送生陈放,中学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学校。在中学期间就表现出过人的语言天赋,多次获得英语竞赛一等奖。2005年,怀着对日语的热爱通过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日语系,2009年保研留在本校日语系。笔者问起今年找工作的状况,他告诉笔者,理想和现实完全不一样。“以前真的很热爱日语,除了日语系哪里都不想进。自问学得也不算差。但现在却发现,日语系出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家里人更愿意我去稳定的国企、事业单位或公务员,而不是日企。我乱七八糟投了很多地方,目前联通、电信和中国银行都已经给我OFFER了。当然和日语没关系,他们看上的是北大的牌子。新华社还在等面试结果,但不是日语岗位,而是英语的,和英语系的同学一起竞争。以后真入了职,做的工作和日语完全没关系了。几年前外交部还要很多日语岗位的,但最近几年都饱和了。工作越来越不好找。”

从陈放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小语种人才流失未必是主动流失,而是迫于现实无奈才转向其他职位。近年来,西语、葡语、越南语等小语种就业形势较好,但缅甸语、波斯语、菲律宾语等语种就业形势并不稳定。运气好的年份,外交部及各大部委都会招人,而运气不好的年份,则可能完全没有社会需求。小语种专业因为性质偏“专”,并不像经济类及法律类专业那样具有普适性。所以最后很有可能无法以本专业就业。

4. 女性的性别弱势

社会普遍承认男性比女性好就业,这一倾向在小语种专业就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认为,我们并不能将之过分归咎于社会的性别歧视。小语种专业就业生大部分从事于外事活动——涉外谈判、交流等,男性的确比女性具有优势。而且小语种就业往往涉及外派,这是众多女性不愿意选择的道路。还有一点,在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地区是男权统治社会,比如阿拉伯世界。如若女性从事与阿拉伯人的涉外交往,则有诸多不便。

2005级北大阿语系保送生赵爽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她中学就读于成都外国语学校,保送至北大阿语系后,2009年保送本校本系读研,现在正在找工作的途中。但是,找工作的路走得并不顺利。“我很想留在北京,倒不是多喜欢北京的生活,只是能用阿语就业的地方大概只有北京和上海了。因为不想被外派,所以外交部之类的公务员都没去报。但投了新华社、商务部和中央电视台之类的地方,连简历都没过。后来打听才知道,根本不要女生,只是没明说而已。难怪被鄙视得这么彻底。今年上半年工作估计是定不下来了。要是找不到工作,就读博吧。我现在正在申英国的博士。我很不想放弃阿语,毕竟学了整整7年。但没想到就因为我是女生,到头来没有一个好单位肯要我。现在也只能认命了。”

赵爽的经历在小语种女生中可谓是稀松平常。不管是因为性别弱势,还是因为语种太偏、需求太少,不能以本专业就业对于苦学多年外语的人来说,都算不得一个好消息。至少,这告诉他们,他们所学的专业没有被需要。

正是因为如此,小语种人才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无奈地流失了。

为客观了解具体流失人数,笔者以前几年已经毕业的小语种毕业生为对象,做了相关调查。[11]2005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系小语种保送生就业情况调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了1人保研,本专业就业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5%。2002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系小语种保送生就业情况调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专业就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8%。连续两届的本专业就业人数都没有超过30%,流失情况是相当严重的。[12]2008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印地语系小语种保送生就业情况调查

本专业就业人数为0。[13]2005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印地语系小语种保送生就业情况调查

除了本校保研2人,本专业就业人数为50%。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小语种保送生以本专业就业的实在寥寥无几。而在其他专业,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即将毕业的某位北大日语系2008级本科生告诉笔者,今年就业人数虽然不多,但就业去向和日语基本没有关系。大部分同学选择留学日本,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保送外系研究生。四、变革:政策的转向

近几年来,关于取消小语种保送的消息不绝于耳。由于小语种不再是社会稀缺的资源,教育部也慢慢采取紧缩政策。2010年12月初,教育部正式表态,2011年起小语种招生将取消单招形式,改为在全国统考生源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这意味着各种通往大学的“捷径”被取消或变窄,而外国语学校丰厚的保送份额就更“招人惦记”了。同时,随着综合类学校对外语教育的普及和近年来高校外语类专业就业亮黄灯,没有人能说得清,未来几年内,外语类学校保送推荐资质是否还将一成不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外国语学校的小语种保送制度很有可能面临取消的局面。“要谨防在政策缩紧的过程中,出现最后的疯狂。”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如是说。

从80年代初到2011年,小语种保送制度已经实施近30年了。一方面,是众多家长看到了小语种保送制度的诱惑,将孩子送入各类外国语学校;另一方面则是从大学毕业的小语种人才不断流失。

无从评价这项制度的成与败,毕竟这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很多老师也承认,小语种招生制度的确有它的合理之处。

北大日语系孙老师,提起他的得意门生陈放,直接用“语言天才”这四个字来形容他的语言天赋。“他不仅英语好,日语专业没话说,就连泰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也能很快上手。”同时,陈放的很多语言选修课老师也对他的发音及语言学习能力赞叹不已。而陈放本人,正是通过小语种保送进入北大的一个突出人才。

而通过对一些外语院校学生的采访,他们也表示,高考上来的学生和保送上来的学生就是不一样。“他们中学时期,就经过科学的外语训练,跟我们这些哑巴外语教出来的孩子完全不一样。学语言其实都是融会贯通的,英语学得好的人,其他语言也有能力学好。我们苦学当然也能学得不错,但是发音和语感这种东西还真得靠天赋。保送生这点就是比我们强,再怎么追也追不上。”一位北大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学生如是告诉笔者。“其实,小语种保送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青岛某中学副校长周强表示,“小语种专业毕业的很多学生都要从事翻译的工作,这一工作对学生的形象、气质、谈吐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高校在小语种保送中,不仅通过考试保证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有面试环节可以保证选拔到合适的学生。”

如此看来,小语种保送制度的确可以招到优秀的外语人才。但现状是,这些人才尽管如学校所愿被招至麾下,但并没有完整地流向社会,反而因为人才饱和或其他各种原因流向他处。其中有主观原因——他们出于避开激烈的高考竞争的目的,才保送就读于小语种,小语种只是他们的一个跳板,最终目标是很难直接考进去的热门专业;也有客观原因——个别小语种的就业困境。五、结语

综合分析这30年来小语种保送的得与失,失误也许无关于这项制度本身,而在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当高考这座独木桥无比难走之时,学生及家长们想方设法另辟蹊径走小语种保送之路,这是无可厚非的。这其实也达到了教育部保证外语人才的目的。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享受了这些优惠政策,但并没有在这些行业发光发热,很多人都是“被迫”选择了“冷门专业”,很多人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投奔了其他行业。也许,当高考竞争不再那么激烈的时候,只有真正热爱语言的人才会就读于外国语中学;也许,当社会不再只看重“北大”或“清华”等名校的招牌的时候,才会避免保送进不愿学的小语种的悲剧。注释[11]泰语专业每3年招生一次。[12]全称是Asia Human Resource Project,是向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输入中国大陆人力资源的一个计划。[13]印地语专业每3年招生一次。

美术高考生的艺考生活

李翃 (北京大学2008级社会学系本科生)一、A市的A画室

穿过A市一所高校的校园,走进位于其背后城乡结合部的一条狭长而拥堵的小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数量众多的广告牌与招生海报,其上“某某画室”“全市通过率最高的美术高考培训”“清华美院毕业生授课”等字样鲜明耀眼。“无基础半年保过重点高校”“学员省统考通过率100%”这样的宣传词,以及仅为二本分数线60%、低于专科线60分以下的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线,都吸引着一批批在文化课上看不到希望的高中生进入画室,参加美术高考集训,以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可是,画室真的是如此神奇的培训机构吗,这种“速成”带给美术考生的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近了A市“美术高考培训中心”,试图勾勒出美术高考生在画室的学习与生活。

A市“美术高考培训中心”一般被称为“A画室”,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A市第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专业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其规模和办学成果在全省也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当地美术考生的首选。笔者主要运用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与统计的方法对这个画室进行了研究。访谈对象包括该画室的一位助教(×老师),以及2009届“美院1班”的三名学生(小石、小林和小雨)。

A市是一座普通的小城。它不像很多发达城市那样拥有美术中学和中学美术特长生班;即使是招收艺术特长生的中学,本身也并不对艺术特长生进行培训,而只是要求他们参加艺术类高考,为本校争得荣誉。因此,A市的考生要想备战美术高考,必须选择的培训机构就是俗称“画室”的各类美术高考辅导班。

A市的画室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这些画室的受众并不是美术高考生,而是想要学习美术(或是被家长要求学习美术)、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中小学生,和文化宫所办的少年儿童绘画班的作用非常相似。随着美术高考招生人数的增多,A市的画室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办学目标从培养学生兴趣转变为培训美术高考生。

A画室自创办起,一直从事美术高考培训。画室的创办人曾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此后又为画室引进了几位同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随着美术高考成功案例的增多,画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20名教职员工的大型画室,每年招收500名以上的高三学生,加上预备班的高一、高二学生,总人数可达800~1000人。他们大多来自A市各县区,也有慕名从其他城市前来就学的。为了安置数量众多的学生,画室租用了A市某高校的一座楼房,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设置2个多媒体教室、4间大画室以及50间规格不同的学生公寓。它不仅承担着专业培训的任务,也提供面向艺考生的文化课培训。几年前,这所画室经A市教育局批准,成为正规的美术高考培训学校,但人们更习惯称它为“A画室”。据担任A画室2009届“美院1班”助教的X老师介绍,10年来,画室共有18名学生经过培训考入中国美院,位居A市各画室之首。每一年,画室的省考通过率均为100%,重点院校校考通过率为70%。二、为什么要学美术?

A画室学生的构成,正像我们的感性认识一样,以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又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为主。×老师告诉笔者,前几年画室还有一些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但是近几年,这些文化课成绩突出、画画也不错的孩子大多都被家长送到杭州或北京的画室去学习了。2008年×老师接手“美院1班”助教工作的时候,班里有47人,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只有8个。重点中学的学生有11人,其余的都是县城、乡镇普通中学的学生。历届生有33人。这些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喜欢美术、有基础的学生,一类是被老师和家长逼迫学美术的学生,一类是自认文化课没有希望、主动选择了美术高考的学生。小石、小林和小雨就是这样的3个案例。

小石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画。他喜欢画画,得过奖,在少年宫一直学画到初三。小石的高中生活像每个高中生一样两点一线,毫无生机。每天从早7点上课上到晚上10点半,对着无聊的数学和政治纠结发呆毫无提高——小石觉得把这么好的时间花在和高考较劲上,实在很不值,而且他也不知道作为文科生的自己考了大学以后能学什么有趣的专业。他不想被高考这种东西束缚,他想要自由和创造。当然,他也想赚钱。后来,他想到了画画。于是高二的一天,他和父母说,他想考中央美院的建筑系。通过普通高考,小石根本不可能考进重点大学,但是美术高考可以使他圆梦。

小林在“高六”之前都没想过要考美术。2007年第一次高考时,小林没有考上本科。2008年,小林被某所专科高校录取。但是在那所高校里只读了1个月,小林就回到了A市。他说,这种垃圾学校没什么好上的,人人都在打游戏,没有任何学习氛围,他还是想重考,至少考个三本。但小林做生意的父亲不愿意再让他这样没用地复读下去了,最后通牒是,如果不去走捷径、考美术的话,不准他复读。小林很恼火,他不想“自降身份”与美术生为伍。但父亲的态度很强硬。为了获得复读的机会,小林还是不得不答应了父亲,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成果。

小雨是一个农村姑娘,父母都是农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一个人在南方打工。小雨时常想,如果自己是男孩子,就可以直接去打工挣钱;但是母亲一直告诉她,女孩子要多读点书,以后才能不被欺负,才能有出息。所以,她坚持在镇上的高中读了下来。高二结束后,班主任告诉她,照这么下去,她顶多考上专科。她问班主任有什么办法可以上本科,班主任给她推荐了来A画室学美术。对美术,她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但这起码是文化课之外的一条活路。三、如何进入画室

A画室的招生信息,主要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发布途径。前者是通过在网站投放招生简章、在A市报纸上刊登招生公告,后者则是由遍布高中的画室学生、美术教师口口相传。但是,非正式的途径显然更为重要。

小石是高二时(2007年)从高中师兄处听说A画室的情况的。师兄告诉他,A画室的校长是中国美院毕业的,非常有水平。A画室也是当地唯一一个出过中央美院学生的画室,这非常符合自己对美术高考的预期。小林来到A画室,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和画室的一位行政管理老师是熟人,父亲觉得把他送到这里自己可以放心。而小雨则是从高中班主任处第一次听说了A画室,老师告诉她,只要在画室突击学习两个月,她就能通过全省美术专业统考,也能有70%的可能性拿到本科院校的校考合格证。她觉得自己有可能通过这个途径考上本科,就果断报了名。

和所有高考培训机构一样,A画室并没有为学生设置进入的门槛。省内的高中生,只要到办公室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随时都可以参加培训。每一期培训从6月持续到次年3月。招生的人数没有上限,近几年高三冲刺班基本维持在500人左右。分班的方法,是根据年级和所缴纳的学费(如下表)。这一点和很多外地画室有所不同,它们会对学生进行分班考试,按水平实施分层教学。表1 分班与收费

学费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由中介介绍来的学生除了上述学费之外,还要支付一定的中介费用。但是,学费也有减免的情况。比如,小林的父亲和画室的一位行政管理人员私交甚好,小林就只缴纳了2500元的学费,就进入了“美院班”进行学习。上年高分落榜(无论是专业分还是文化分)的考生,都会获得50%甚至更多的学费减免。小石第一次去A画室报名是2007年年初,他高二,进入了基础班。2007年下半年,他第一次进入美院班,并取得了中央美院的专业合格证,但最终没被录取;复读期间,他仍在A画室学画,便没有再缴纳学费。如果高考能够考入12所重点美术院校,或者进入省统考前10名,画室均会给予他们1000~3000元的奖励。四、画室中的学习

如果说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那么美术高考就是画室培训的指挥棒。画室的老师教什么、怎样教,这就和美术高考密切相关。对大部分美术考生而言,需要参加的考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下:表2 美术高考的三次考试

A画室致力于在最短时间内培训学生通过美术高考,而不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对这些考试科目的训练便成了日常教学的中心。可是,A画室一共只有3名主讲教师和13名助教,但仅仅是高三冲刺班的学生就有500人,这么大的规模怎么开展教学呢?

1. A画室的课程安排

A画室的美术类课程分为如下的3个部分:理论课、电教课和实践课。同时,它也为有需要的考生安排了文化课。表3 A画室课程安排

其中,实践课又分为以下3种:素描课的内容为人物头像、半身带手、石膏头像写生和默写;色彩课的内容为静物写生和默写;速写的内容为人物动态写生。

这些课程看似非常符合高考要求,但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小雨这样评价理论课:“开始的时候,上大课的人太多了,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话声音很小,同学们又很吵,稍微坐后面就听不见。但是前面的座占不到,就只能坐在讲台下面听课……后来是很多人都觉得理论的东西听了也没用,干脆就不去,在画室里画画,或者出去聊天。”而小石干脆就说,这地方的助教都不负责。“要说画,他们画得也不好,三本学校毕业的,就懂高考而已,根本不懂画……早上8点人都来齐了也不见他们来,想找他们给看看画都找不到人……你别指望他们来辅导了,只能靠自己。他们肯定又跑去招学生了,招到就是钱啊。我感觉也就是主讲老师讲得好一些,别的人大部分都不行。但是主讲老师不可能给你上实践课啊,那么多人他们咋可能忙得过来?助教管50个人都管不过来了……”小林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说,自己对美术一窍不通,刚进画室的时候兴致很高,想好好学画一展宏图的,但是上理论的时候,黑压压一片人在教室里,什么都听不清楚,听清楚了,发现老师又在讲高考应试的东西,跟(普通)学校里没什么区别;每天,助教和自己的交流不会超过5分钟,也没法给自己什么指导。他说,自己被父亲逼着学美术,已经很不开心了,现在上课这么无聊,画画更是摸不着门道,于是越发懈怠了。8小时的实践课,他每天顶多去5小时,即使在教室也是“坐晕车”。

2. 自学和自觉的画室

缺乏助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画室就变成了一个单纯自学和自觉的场所。不过好在,他们还有由主讲老师编写的教材:《色彩精品临摹》、《色彩理论集》、《精品临摹基础素描头像》、《色彩静物》、《速写人物》,里头是高考经常出现的石膏像、人物、静物与风景。画室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册,反复临摹、练习。小石说,他每天为高考练习得不多,就三张图,一张水粉,一张素描,另一张也许画速写。画完了他就会仔细揣摩好画,因为无论是省统考还是各个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都有固定的套路,不必在其上多花时间。这些都做完以后,小石要么就逃课,要么就开始画别的。他说:“我有自己的方法。画画不是用手,是用脑、是理解。他们也都不用功,所以考得就不好。真正用心考的都不会差。这和文化课也是相通的……学什么东西都要想。”

但小石毕竟有着多年的美术基础,在班里水平是数一数二的。而以小雨为代表的没有基础又想考个好学校的同学们,每天至少要临摹三张、再画出三张来,不可能有别的余地。小雨说,8小时根本不够自己画的。她就住在画室楼上的学生公寓里,早起吃了饭就下楼画画,画到10点半。除了上文化课和吃饭外,她一直在画,弄得满手满身都是炭笔的黑尘,可即使这样也和小石的画、和教材上的好画差得很远。没有老师的点拨,她只是一个劲儿地向前冲,却不知道自己冲的方向对不对,只能尽力根据电教课上老师的讲述来模仿。她很羡慕小石的自由,与此同时她也有止不住的担心:只会画石膏头像和静物的自己如果没考上大学,究竟有什么出路呢?有时,她也会觉得如果画画的时间全都用在文化课上,说不定也能考上本科,可是她已经没有退路了。平均画一张色彩耗掉4块钱的画材,一张素描2块钱。在画室的近10个月里,小雨仅仅是画材就花了6000元以上。加上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参加统考以前,她已经花了将近3万元。家里经济拮据,她不想让父母失望,只有加倍努力。

除了有目标的小石和小雨等人以外,小林等对美术高考没有追求的人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初的小林很高傲。他觉得普通高考可以考过本科线的自己能很轻易通过美术高考,可是后来才发现,“美术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啊,我坐不住,画不下去,他们一天画五张,我画个一张半就烦了……这还高考什么啊?”后来,小林慢慢发现班上还有很多和自己想法类似的同学,便常常和他们一起逃课,去网吧,打台球。这种逃课很容易:家长以为自己在画室,而助教根本不会管自己有没有早退。这种自由的生活实在是一种享受。于是走进画室,可以看到很多座位是空荡荡的,有三三两两的人挤在一起聊天,而另一些人在奋笔疾“画”。他们各自都怀着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向往。

3. 文化课与复读

A画室为高三学生提供了文化课程(从6月到次年3月),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会参加A画室的文化课教学。小石就是其中之一,在省重点高中就读的他觉得画室请来上文化课的老师质量都不高。所以他没有选择A画室的文化课培训,而是请了高中的老师给自己当家教。

×老师告诉笔者,A画室的文化课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对着考试大纲和高考试卷“抓考点”逐个击破的过程。因为画室的同学们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大部分人的成绩都在三本线附近徘徊,所以这种立足高考试卷的基础方法还是有用的。对美术类考生而言,文化课拿分的关键是语文和英语。不仅因为这两科容易考高分,而且这两科成绩在美术类高校的录取中往往也有硬性要求。

在A画室的考生中,复读生占了大多数。这是因为,第一,美术水平不会退步,过一年只可能越来越好;第二,复读可以多一些时间准备文化课;第三,录取率很低。即便包含专科在内,全省整个艺术类的录取率也只有不到40%,比普通高考录取率偏低十几个百分点,常常是几万、几十万考生竞争十来个名额。小石也复读了一年。而像小林这样复读了两年、在第三年转而学美术的人也不鲜见。对于小雨这样无经验的应届生应当说是个奇迹了。×老师自己就是一个“长期复读生”,从1997年到2004年,他前后参加了8次美术高考,没有一次成功。后来终于放弃了高考,专心投身美术高考教育。五、生活

1. 食宿

A画室虽然附带有学生公寓,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这里居住。A市城区的学生下课以后往往还是会回家,住学生公寓的是那些离家较远的外地学生或是想抓紧时间画画的学生。

小雨就是其中之一。她从小镇来到市区,无依无靠,住在四人间的学生公寓,同寝室的三个女生有两个是县城的,一个是来自省内其他城市的。复习备考期间,小雨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学生画室附近。画室给她们办了一张某大学食堂的就餐卡,但是小雨觉得去那边太远、太浪费时间,而且太贵,就只在画室一条街凑合着吃一些煎饼果子、拌面什么的。她记得2009年春节的时候街上的食品小摊都被城管赶走了,她每天每顿饭都只能吃一个小店面的馄饨,吃了一个礼拜。白天画到筋疲力尽之后,晚上还要自己洗衣服,累到一倒在床上就睡着。可是,她们住的公寓就在汽车客运站的对面,每天一大早,必然又会及时被各种鸣笛声吵醒。相比这些外地考生,本地学生就要幸福得多了。小林的妈妈没有工作,为了让小林好好画画,常常中午和晚上来给小林送饭吃。如果小石有一天没有翘课,他的爸爸会在晚上10点半开车来接他回家。这些都让小雨羡慕不已。

2. 人际关系与活动

在每一间画室中可能都存在一个美术水平很高,被大家崇拜的偶像。在A画室2009届的“美院1班”,小石便是这样一个“偶像”。他待人温和,也喜欢帮助同学。连小林这种无意向学的美术生也说,对他而言画室最重要的是一种氛围。他能在3个月之内从零基础进步到通过统考,小石的指导功不可没。“同学之间关系很和谐,大家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其乐融融。很少有嫉妒什么的,大家互相切磋、探讨。画室中老师的教导是很少的,真正学的东西还都是从同学间学来的呢。这就是画室学习的好处。”小林还说,他在画室结识了一群好兄弟,够仗义。

小雨则表示,小石的示范作用和寝室姐妹们的帮助,是她克服美术高考中的困难、坚持到最后的动力所在。小石对自己而言是一个路标和努力的方向,寝室姐妹们帮自己买饭、洗衣服,一起逛街、唱KTV,相互支持,都是紧张备考期间的润滑剂。六、艺考路漫漫

通常情况下,美术考生要通过三大关。第一关是省考,通过之后,才能参加31所独立艺术类院校的校考。考生需要取得该校的校考合格证,才能在志愿中填报这所高校。这些艺术类院校的招生录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校考成绩全国前列的,只要文化课达到底线就可以录取;第二,取得校考合格证的,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录取;第三,取得校考合格证的,按照省考和文化课的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录取。而对于这31所之外的院校,则是按照省考和文化课的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录取,综合评分的计算公式是(省考成绩/375)×700+(文化课成绩/750)×300。所以对美术考生而言,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成绩都很重要,平衡不好,可能就会落榜。

2007年冬天,小石参加了央美、清华、国美、南艺、北服几所学校的校考。他告诉笔者,每所学校的报名费在150元到250元之间,而在考点的食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报名南艺的那个晚上,他零点去排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直站到第二天8点开始报名。报完名后,为了考出好成绩,他又转而北上,参加了北京服装学院的考前培训班,在集训中度过了一个寒冷的春节。北服的培训班一年学费2.4万元,住宿一年1万,在北京学一整年,至少要四五万。小石报了一个月的考前班,学费是6000元。到了北京,小石才知道A市的画室能教的东西实在太少了。例如报考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必备的“设计”,在A市乃至全省都没有老师讲授。更令人震惊的是,和自己一起上考前班的山东同学,文化课竟然能考出550分以上的高分。这一年,辗转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参加校考,小石顺利拿到了中央美院的校考合格证,但是,因为文化课排名靠后,他最终没能被录取。第二年重整旗鼓,改变了报考策略的小石成功考入了北京另一所知名艺术院校。

小石告诉笔者,进入大学以来,他发现自己是非常“瘸腿”的。尽管自己的素描和色彩的功底非常好,但是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设计”这一领域,专业课上手很慢。此外,他还发现自己对美学、艺术史、工业设计的理解非常浅薄。他告诉笔者,他后悔以前学画太多,读书和感悟太少了。小石说:“我以前以为别人都是画匠,然后我是画家;现在才发现,我们都是画匠。我设计出的东西,灵性还不够。”

小石的专业成绩比较出色,因此他参加几所高校的校考就足够了。而小雨就不一样了,因为专业水平比较一般,所以必须参加很多高校的统考、获得尽可能多的专业合格证。她报了14所。小雨说,美术高考生需要关心省内考试,又得备战省外,还得顾及文化课,实在挺累的。每年的省内统考和高校校考都在冬天举行,她只记得2008年的冬天,她和画室的几个姐妹一起背着画板、画架,提着颜料,东奔西跑、挤公交、拼旅馆,风里来,雨里去,手冻到握不住炭笔。排笔和颜料都被冻住了。每跑一座城市都要花掉千余元考费、交通费。“我觉得我的独立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已经不差了,可是美术高考真让我又长大了不少。现在回想,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撑下来的。”考完统考以后,小雨一直苦苦回忆有没有填错姓名、有没有审错题意,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有个很明显的明暗面画错了,某个颜色没有调好之类的。她反复问自己,没有过怎么办呀?没上280分怎么办啊?如果没过我不就没必要继续复习文化课了吗?但要是过了呢?这种纠结一直伴随她直到放榜。出乎她意料的是,自己竟考入了某所三本院校的美术系。

但是,小雨刚一进入大学,便被师兄师姐灌输这样的观念:“我们系出去就业,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想要挣钱多的话,就回去办高考美术培训班,反正你们都懂的。”她终于开始怀疑这样的循环,开始思索她学美术的本源意义。但她发现,为了谋生、为了养家,自己可能不得不去开班教学了。

而小林的结局比较悲剧,他报了9所学校,没有一所拿到了专业合格证,省统考的成绩又只有200分出头。父亲勃然大怒,直接给小林找了个工作,送他就业去了。高考第三次落榜的小林从此与美术无缘更与大学无缘,在一家小小的公司做起了前台接待。七、高录取率的背后

过去3年的本科录取统计数据显示,在500余名美术高考生中,达到本科录取线的仅有20%~25%。那么,A画室又是怎么给出“统考通过率100%”和“重点高校校考合格率70%”这样的数据的呢?表4 A画室冲刺班本科录取人数

首先来看看统考通过率。375分满分的省统考,其通过线一般为180分左右。×老师说,全省每年报名美术统考的考生约有3万人,最终通过统考的人大约有2.5万人,大约占到报考人数的80%,可以说通过省统考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作为一间较为优秀的画室,A画室的统考通过率想要接近100%,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同时,通过省统考也并不能说明什么,考生还要过了校考和文化课高考的关,才能真正叫作通过了美术高考;而后两者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至于如此高的校考合格率,则是钻了计算上的一个空子。每名考生可以参加多所学校的多个专业的考试,获得不止一个校考合格证。A画室的“重点高校校考合格率”,其实是以人次(证数)为分子,以高三学生基数为分母求得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过率”。此外,校考合格证基本是按1:4发放的。例如清华美院今年招收250名新生,那么,它会给专业考试排名前1000的学生发放合格证;拿到合格证的,也未必会被清华美院录取,因为还要平衡专业排名和文化课排名。因此,以“统考通过率”和“校考合格率”作为画室的招生宣传,不免有误导考生与家长的嫌疑。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3年来,整个画室考入国美、央美、清华美院的学生一共只有6人,而其他专业院校录取的人数也不到100人。相比3年间就读于A画室的人数(保守估计有1000人),其实是十分微小的。所以,那种“进了A画室就前途无量”的想法,完全站不住脚。

二编 名校光环下

也夫按:科场的世界中,名校的位置自不待言。您可别让它头上的光环忽悠了。仅有教学水平,是造就不出今日名校的。造就名校的第一手段是抢生源,其中的把戏看着眼晕。第二利器是复读,读两年能不好过一年。有登顶者才有光环,登顶就是考进北大清华。于是老师必要忽悠一些学生冒着风险报名北大清华,遂上演了师生间的博弈。光环下最不光彩的是名校的很多座位是花钱买来的。而其光环不会因为买座位者的高考成绩而黯淡,他们是借读生,虽享受此地全部待遇,高考成败记在别校。

示范中学的进入

汤宁 (北京大学2007级社会学系硕士生)一、目的与方法

2008年3月到7月,笔者中断研究生的校园生活,回到毕业7年的母校,重新又经历了一个学期的高中生活。田野研究的初衷,是想从一个示范高中的普通班级透视这一类型高中生活的全貌,包括入学、分流、学习、生活等方面,若能建立一个北京示范高中的理想型,可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参照。

在不断发现沿袭或变迁之时,有一件事渐渐占据心头,就是笔者所在班里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并不属于这所学校,而是在此借读。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北京市名校兼示范高中,所提供的教育产品接近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金字塔的顶端,是众考生家庭争夺的热门对象。近三分之一没有顺利考取的学生在此借读,令人意识到这背后发生了一系列有悖教育机会平等原则的行为。相比笔者读书之时,这是一个新近发生的现象。笔者1999年入学,到高三毕业,班里40名学生中有两名没有学籍,约占5%。2005级和2006级的普通班中,没有学籍的人数约占10%,到了2008年这个比例成倍增长,变成30%。三分之一的人数足可以左右一个班的风格,改变教师的策略,甚至影响学校的管理。E中并不是个特殊的学校,未必可以游离于常规之外比其他学校接收更多无学籍生,除非这个要求来自上级。因此,笔者假设,各示范高中都与E中有类似比例的无学籍生,或无学籍生所占比例的多少并不完全由学校自己左右。于是,“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进入这所优质高中”的问题便产生了。实际上,这问题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考中,二是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借读。

笔者以实习班主任的身份进入班级,在学校、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研究者身份的情况下进行参与观察,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问卷或进行访谈。调研期间,笔者一半时间待在教师办公室或学校各处,以晚辈和新人的身份和教师们在一起,另一半时间和学生一起上课、做操、闲聊和参加他们的活动,私下里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相处,一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很快便不称笔者老师,而用他们起的昵称替代。笔者与全班40名学生(1名学生无理由拒访)以及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共12人分别进行了访谈,对学生的访谈涉及每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关系、中考情况和文理分科的抉择过程等,对老师的访谈主要关于学科地位、教学安排、学校变化和相关的校园活动等。一个学期的相处保证了访谈的顺畅,提高了内容的真实度,也促进了涉及较敏感的家庭背景的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度。

表明研究者立场的局外人身份有时也带来不便,尤其在打探无学籍生的具体进入方式时,明显感受到对方在谈及敏感话题时的戒备与躲闪。事后通过其他途径向利益不太相关的老师辗转打听此事,答复也是“不甚了解”。

本文中的人名均非真实姓名。二、研究对象概况

E中曾是北京市级重点中学。2001年北京市教委取消了重点高中,推出示范高中校体系。2009年北京市共有市级示范校68所,E中是其中之一。

政府对学校建设的多元要求体现在示范校的评定上,但教育产品使用者对学校的要求主要是高考成绩这项单一产出,因此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口碑及具体排位则大都是人们根据高考成绩和招生分数线判定的。评价的指标通常有高考平均分、大学及重点大学升学率、被名校录取的保送生人数、获得名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名额等。而中考招生分数线则直接反映出学校在招生市场上的身价。中考报名时除了选择学校,还要选择“专业”,即各学校设立的实验班、普通班、宏志班、择校等录取分数略有不同的招生类别。若以各校普通班的排名代表学校位置,在近两年(2007、2008年)的中考招生中,E中在西城区的招生学校排名中都位列第5(表1、表2)。由于招生名额按区县配给,同是示范校,若给某个区县的名额较多就会相对容易考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因此,尤其在水平相似的学校之间,录取线排名在不同区县会有微妙的差别。但各校在西城区招生录取线的排名基本可以代表它们在北京市实力的排名,是由于北京市录取分数最高的几所学校中,只有人大附中来自海淀,其余都来自西城,而西城学校给本区的招生名额也是最多的,可以看作招生的正常状态。

2008年E中共录取新生414人,分为10个班,每班40~42人,其中1到6班是普通班,7到10班是实验班。我所在的高一六班是普通班之一,无论从性别结构、生源所属区县分布,还是进入E中的不同途径来看,都具有代表性,是普通班中的典型。表1 2008年西城区招生学校分数排序表2 2007年在西城招生学校分数排序三、如何进入示范中学

1. 游戏规则

高中招生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几种录取规则,是个兼有必然与巧合的过程。考生填报志愿是在中考之前,每个人可以报8个志愿,每个学校的普通班、实验班、择校等均为独立志愿。和现在高考的录取方式不同,各学校不会优先录取把自己列为第一志愿的考生,而是严格按考生分数顺次录取。事先并不划定分数线,只确定招生名额。对考生来说,按照学校排名顺序填报志愿,就基本不会因志愿填报不合适而吃亏。对个人来讲,这种录取办法回避了风险,什么分数的学生上什么水平的学校,看来十分公平;但同时,顶尖的学校永远吸收最好的学生,对稍差一点的学校来说,获得高分学生的机会变得更加渺茫,学校的排位形成一个固定的金字塔,格局很难改变。完全按成绩顺次录取令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考取顶尖学校的偶然机会也基本消失。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高中原则上不安排跨区县招生计划,示范高中之中教育资源充裕的可适当跨区县招生,重点要向远郊区县倾斜。因此,普通校只招收本区学生,示范校以本区学生为主,适当分配外区县一些名额。由于各示范校给各区县招生名额不同,对于外区学生来说,填报时要看的学校排名,是结合了外区学校在本区招生名额多少后重新估计的排名。两所差距不大的示范校,有可能因一方名额少、另一方名额多而发生录取分数和它们通常排位顺序的倒置。

中考的总成绩除考试科目的570分,个别人还能享有5~20分的加分。根据北京市规定,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包括以下几种:(1)获市级三好学生称号;(2)获得《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中文艺、科技、体育特长生推荐项目》中规定名次;(3)归侨(华侨)子女、台湾省籍和少数民族。这三种考生按文化课考试科目每科加1分给予照顾,中考科目为语、数、外、化、物五门,共加5分。另外比较特殊的还有,烈士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他们可以享受总成绩加20分的照顾;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和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和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在录取时,按中考总成绩加10分给予照顾;现役军人子女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高一六班享受加5分待遇的学生,共有11人,其中市级三好学生6人,少数民族3人,体育和艺术特长各1人。

学校按照考生总分高低顺次录取名额内的学生,是占招生人数七成的最主要的招生方式,其他的几种类型则比较特殊,在于考生花费较多或录取分数较低。

第一种是推优生。推优生是为照顾实力薄弱的初中的优秀学生而设立的,参加此项目的几所示范高中预留一部分名额分配给各受照顾学校,一所示范校给每所初中的名额不超过一个,录取人数比参加推优的学生略少一二。获得推优资格的学生中考时和其他学校的推优生竞争,实行末位淘汰,只要排名在录取人数之内就可不看分数被录取。高一六班的这名推优生,本身中考成绩在分数线之上,因此没有显示出特殊之处。

第二种是择校生。例如E中2008年招生简章所说“计划招生310名,其中西城区198名(包括12名择校)”中的“择校”就是这种类型。它属于首批录取名额之内,和普通录取的唯一差别就是要在入学时一次性缴纳3万元择校费,含三年学费,书本费另交。198个计划招生名额的最后12名便算作“择校生”,因此其录取线和不收费的正式录取线相差无几,有时甚至相同。2008年E中在西城区的普通录取分数线和择校分数线就都是537分。当同一分数有不止一人时,系统会在成绩并列的学生中根据某些指标再做排名,例如某科成绩或获奖情况等。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择校”作为独立志愿,常被排在普通录取志愿的后面。

第三种类型是保送。按照规定,以下五类学生可被保送录取:1、在初中阶段获得金帆奖、银帆奖的考生,根据本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可保送到考生所在区县招生的各类高级中等学校。2、获得市级三好学生证书的应届初三学生,参加招生文化课考试后,可以直升本校高中(或区县中招办确定的学校)。3、文体科技特长生报考传统项目学校,经测试合格后,须将传统项目学校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特长生身份被该校录取。4、报考招收“优秀生”、“特色班”、“子弟班”等学校的考生,在符合报考条件下,须将该校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优秀生”或特殊学生身份被该校录取。5、报考“宏志班”考生需取得该校资格认定,并将该校(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

规定中第4条是关于保送生填报志愿要求的,E中并没有开设第5条中的宏志班,因此使用于考察对象的特殊录取类型就是推优、择校和保送三种。

E中2008年的招生简章公布:计划招生310名,其中西城区198名(包括12名择校),宣武区15名,朝阳区5名,丰台区5名,石景山区20名,海淀区16名,门头沟区12名,燕山区5名,房山区7名,通州区8名,顺义区8名,大兴区5名,怀柔区2名,平谷区2名。2007年计划招生也是310名。而今年(2009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减少到290人。可以看到,招生简章公布的本区名额占64%,外区名额占36%,其中郊区县占16%,崇文、东城没有名额。2008年E中在西城区的录取分数线是538分,择校录取线是537分。

2. 普通班

中考成绩与生源类型

全年级10个班中,包括6个普通班和4个实验班,高一六班便是普通班之一。2008年9月,高一六班的41名16岁的孩子,经历了选择志愿的博弈、人生的第一场“战斗”——中考,以及之后的种种程序,终于进入了这所北京市示范高中的普通班。表3显示了这41名学生的中考成绩及其他情况。

高一六班由22名男生和19名女生组成,学生有从外地搬迁至此地的,但均有北京户口。拥有北京市户口是在北京念书的必要条件,有户籍才可有学籍,两者不在同一区县时,考生可选择在二者中任一区县参加中考,但仍属原初中学籍所在地区的生源。这41名学生的生源分布是这样的:西城区24人,宣武区5人,通州、海淀各3人,石景山2人,朝阳、丰台、门头沟、房山各1人。西城区生源共24人,占全班人数58.5%,其中14人初中就在E中就读。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区县的7人,都在学籍所在区县参加中考。表3 高一六班学生中考分数及录取情况注:加粗字体为分数线下的成绩。

这41名学生中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身份差别,即学籍在本校的正式生,共28名,及学籍在其他学校的“借读生”,共13名,两者比例大约是2:1。开学前来校报道的是这28名正式学籍生,另13人是在开学之后一两天内到班的。因此,班里有约三分之一的“借读生”是一个师生皆知的事情。在日常操作中人们并不使用“借读生”这个不太好听的名称,而是用“没学籍的”模糊说法来代替——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学籍,只是学籍属于其他学校。而“借读”非常准确地出了他们的状态,按身份来讲,他们属于其他学校,只是“借”E中之地读书,毕业时也不算E中的毕业生。为与研究情境保持一致,本文暂且用“无学籍生”指代他们。无学籍生全部来自西城,除去他们,西城区的正式生只剩下11人,占正式生的30.3%。全年级414名学生中,拥有正式学籍的340人,借读的学生74人。这74人分布在6个普通班,每班12到13人。无论是男女比、外区县学生比、本校初中毕业生比还是无学籍生所占比例,各个普通班的情况都和六班不相上下。

对比全体学生的中考成绩与各区分数线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了录取线的标准,表中加粗的数字便是分数线以下的学生成绩。13名无学籍生因没有考上,只是借读,自然都在分数线下。但被录取的正式生中也有7人未达到分数线,这其中包含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通过几种特殊录取规则进入的学生,而另一种是托关系、走后门进入的学生。

推优、择校、保送三种特殊录取的情况在高一六班都能见到。表3中的4号学生以推优生身份考入,不过自身538分的成绩也达到了录取线。5号学生是班里唯一一名择校生,择校录取成绩比普通分数线低一分。保送生共有4人。6号和7号学生是E中初中部管乐团的成员,因乐团获得金帆称号,有一定保送名额,为获得此名额在乐团内部也经历了一番包括笔试和面试的考核及角逐,两人中考成绩分别是525分和515分。8号和19号学生是体育特长生,一人是E中初中部田径队队员,因属本区生源,可以不参加中考直接保送,另一人是宣武区生源,中考成绩464分。特殊录取的学生中,4名保送生的成绩是在分数线下的。

另外3名未达到录取线的正式生,并不符合几种特殊录取的条件,却享受了和择校相同的待遇,即交3万块钱后获得正式学籍,是更为特殊的录取——好比裁判吹了黑哨来帮助他们——将在下文说明。

所有享受特殊录取和成绩不够的正式生,除一名体育特长生是宣武生源外,其余均来自西城。西城区的11名正式生的中考成绩最高540分,最低515分,一名体育特长生未参加中考,平均成绩为530.9分。而外区生源全部是正常按分录取,成绩全部在分数线上。在高一六班借读的13名无学籍生也全部是西城区出身,他们的中考成绩参差不齐,低于分数线几分到几十分的都有,其中最高的532分,最低的低于478分。

综上所述,如表4所示,高一六班28名正式生中,普通录取的20人,包括4名西城生源和16名外区生源,其中1名西城学生具有推优生资格,但成绩过线未使用特权;来自西城区的择校生1人;分数线下的保送生共4人,1人来自宣武,其余来自西城;成绩不够的“黑哨”生3人及无学籍生13人,均来自西城。几名保送生、“黑哨”生和无学籍生的中考成绩都在录取线之下,但“黑哨”生差距较小,成绩均在530分以上,保送生中体育特长生的成绩较弱,而无学籍生情况参差不齐,400多分到530多分的都有。表4 高一六班学生中考情况汇总注:加粗字体表示分数线下的成绩。

潜规则之一:“黑哨”生和无学籍生

常规的录取流程是:填报志愿——参加中考——成绩进入系统按志愿进行排名——学校依次录取。绝大多数学生依此流程被录取,不过在系统得出第一批录取结果之后,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在系统结果之外受到人为的调剂。学校会给本校教师子女一些优惠政策,低于分数线20分以内的教师子女都可正常录取,20分以外的不给学籍,可以借读,但他们只占很小的比例。高一六班按照常规程序进入学校的普通录取、推优、择校和保送生共有25人,另外16人除1名无学籍生是E中教师子女,中考成绩513分,其余的12名无学籍生和3名“黑哨”生的进入显然都在制度之外,遵循着某些非正式的潜规则。

E中2008级新生共414人,包括有据可依的计划内招生308人(含择校生9人),事后调剂录取32人,无学籍借读生74人,分别占全年级人数74.4%(择校生2.2%)、7.7%和17.9%,正式生和无学籍生各占82.1%和17.9%。英语实验班共84人,其中计划内录取78人,占92.9%,调剂录取6人,占7.1%。理科实验班共78人,其中计划内录取62人,占79.5%,调剂录取16人,占20.5%。英语实验班的调剂录取为事前签约生,理科实验班以事前签约为主,也存在个别其他形式的走后门录取。普通班以高一六班为代表,计划内录取25人,占全班人数61.0%;破格录取3人,占7.3%;无学籍生13人,占31.7%%。计划内录取的25人中,普通按分录取20人,择校生1人,特长保送生4人,各占全班人数48.8%、2.4%、9.8%。28名正式生与13名无学籍生各占68.3%和31.7%。分数线(包括择校分数线)上21人,分数线下及未参加中考20人,各占51.2%和48.8%。

这种情况多年来如此,2009年的计划招生人数为290人,2009级高一实际在读人数是389人,两者间的差值为99人,与2008年相仿。几个数字之间的差值表明,计划招生人数并不等于实际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也不等于实际在校人数。在计划招生人数之外,学校通常会为自己留出一定数量的机动名额,第一个显著差值,即32名调剂录取的正式生便属于这种情况。他们6人在七八两个英语实验班,16人在九十两个理科实验班,10人分布在6个普通班。第二个显著的差值——74名无学籍生是学校根据自己实际容纳学生能力留出的富余,他们全部分配在6个普通班中,平均每班12~13人。

这两个差值揭示了两种灵活招收的制度:一种是破格给予落榜者正式生身份,另一种虽不给身份,却提供落榜者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其实,所谓的“破格”仅仅是破了政策规定的格,对学校自身来说,第一种情况中调剂录取的32名学生并不算额外录取,而是在学校自己计划之内的,录取时同样有规可循。这其中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高一六班的“黑哨”生便是其中一种,另一种仅存在于实验班中的特殊情况依据截然不同的录取规则,将在下一章叙述。另外74名借读学生的进入几乎没有成绩要求,也正因此,学校不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正式学生,他们进入的路径和凭据更加隐蔽和模糊。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和“黑哨”生的竞争规则一样,都是学生家庭实力的较量。

高一六班考分最高的“黑哨”生仅比E中录取线低1分,初中就读于实验中学。她告诉笔者,在实验中学如果中考成绩未达到分数线但在530分以上,交15万可以有学籍,相当于参加了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学生在高中阶段每周末多上两次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是申请几乎所有美国大学必须的考试)课程,高中结束时既可参加高考,也可参加SAT考试申请国外大学。若分数在530分以下,很有背景或者很有钱的学生可以成为借读生,据说有人交了40万仍没拿到学籍。因实验中学条件苛刻,她选择了E中,花费成本中明码标价的部分只有3万。另一名“黑哨”生毕业于E中初中部,中考成绩526分,因所在校合唱团参加比赛取得成绩而获得5分加分,总成绩531分,比录取线低6分。班上几个学生曾宣称,E中初中本校的学生如果在530分以上还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若通过考试则可以交3万元获得学籍。不过,这名“黑哨”生自己并不确定是否真有此事,也没有参加这样的考试。他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来了。”(学生访谈十)看来,家长向孩子隐瞒了此事的具体过程,自己搞定了一切,学生明白其中包含着人情和交易的内容,但并不了解细节。第三个“黑哨”生的中考成绩是530分。这名同学小学六年级时从江西省迁来,年龄比班上其他同学小两届,有北京户口,并进入北京四中初中部就读,具体是如何来到E中的,他自己也不清楚,并开玩笑自嘲:“有人分比我高还没学籍,所以他们都很鄙视我。”(学生访谈二十九)

这3人在加入E中正式生的行列之前要交3万元择校费,和招生计划中的择校生情况类似,但显然分数的限制更加宽松。由于他们将被纳入正式生行列,学校对他们必定也有成绩要求,结合高一六班这3名学生的情况,加之学生中关于E中初中毕业生补考机会的传言,以及其中一名“黑哨”生的佐证,这个分数线据推断是530分,比合法择校生的录取线低7分。但是,在众多希望通过3万元进入E中的530分以上考生中,如何抢到名额便是家长的功夫了,这个过程中的花费也是笔者未能破译的部分。

无学籍生和正式生一样在E中接受教育,但不包括在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之内,高考时,他们的成绩也不进入E中本届学生的统计,而算在学籍所在学校的成绩里。如果选择借读,就必须做出将学籍下放的牺牲。假如ABC分别代表高、中、低水平的3所学校,某学生从A校落榜考上B校,但为了在A校借读,就必须把学籍放在C校。B校自身也不是太差的学校,怎会愿意考上自己学校的学生看不上自己?而对C校来说,接收B校水平的学生,则意味着能拉高自己学校高考的平均成绩。尽管要做出这样的牺牲,借读对无学籍生来说仍是十分划算的。他们不仅实际占有了珍贵的优质资源,在接下来的3年里若满足一定条件,还有转为正式生的可能性。“转正”的一般条件是:通常要在高二以后,成绩达到年级平均分,各科老师均签字同意。尽管现实中大部分无学籍生无法达到转正条件,但这种开放的可能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特权。选择借读背后的预设是:进入更好的高中能在3年之后有更好的产出,何况还有转为正式生的机会,这如同在中考之后又打开一道门,给了部分人第二次机会。不仅如此,转正的正常程序是所有任课老师签字同意,尤其需要参考的应该是班主任的意见,如此才算完成了学校对一个学生的考察。但依仗某种资本走后门进入的学生,始终可以凭借这种资本游离于正式程序之外。因此,近些年转正的条件也变得灵活起来,有时个别无学籍生在班主任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便转正了,班主任未被征求意见,也不曾收到正式通知,而是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时惊讶地发现该生已转入正式生行列。当然一旦学籍转入,就意味着高考时他的成绩将被计算在学校成绩之内,学校在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是有所权衡的。

能够脱离学籍限制在更好的学校就读,并在中考的一次性录取规则外获得暂缓录取的可能性,是借读生的家长们用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为子女换得的显而易见的特权。进入好学校自然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供给,但伴随着这次交换,无学籍生还具有了日后比凭成绩考入的学生占有更多教育资源的可能。

在校园生活的各方面,两类学生几乎是没有差别的。只有在涉及以学籍为基础的市、区、学校管理系统时才会显示出两者不同。无学籍生自然麻烦多些,例如会考前夕要自己到学籍所在校领取会考准考证并回原学校参加考试;有些教师评价需要学籍所在校的老师填写,而有的则需实际就读学校的老师填写等等。但是在老师们的观念中,两类学生的界限是时常存在的。在入学以后的考试中,年级在做成绩分析时是把无学籍学生计算在内的。但是最后公布的高考成绩不会包括这些成绩不好的无学籍生。因此,尽管表面上不说,老师们会在心里默默地把无学籍学生区分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之后,高一六班班主任老师就做了两个统计,一个是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另一个是正式生的平均成绩,后者比前者高出20分。她认为正式生的成绩才是“说明问题的”,当然这只是老师私下的统计,尤其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寻找可能的原因和心理安慰,不会在任何场合公之于众。

教师潜意识中对学生作出的划分,源于他们的教学业绩和责任范围。既然在最终的高考成绩统计中不包含他们,就不需要自己对他们的失败承担责任,在追究原因时又可以归因于他们本身“底子差”等诸如此类的客观因素。但这种潜意识并不意味着歧视或差别待遇。一方面,一个班级的整体水平影响着班里每一个成员,教师很难在教学中作出清晰的区分。并且除了最后的高考,3年内历次考试各班情况的统计都将无学籍生包含在内,在整个3年的教学和培养中,学校对两种学生是不加区别的。每一次的考试情况,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任课教师一段时期内的教学成果,班级之间的横向比较、班级历来成绩的纵向比较都给他们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人师的职业自觉也令他们对所有学生都付出关爱。因此,在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将所教班级看作一个整体,面对个体学生时,也不以有无学籍对他们进行区分。在面对整个班级的时候,如果把所有学生按成绩高低看成一个系谱,教师对系谱两端的学生给予的关注要多于中游的学生。高分一端的学生代表着拔高整体水平和标志教师业绩的潜在力量,低分一端的学生则是教师们致力于消除他们对整体水平的消极影响和提高升学率、重点率等各种统计指标的主要着手点。这种关注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如安排他们单独谈话,利用课余时间给几个成绩差的开小灶等等。一位班主任老师管理着40个左右的学生,语数外等主科的任课教师负责80~120个学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一个学期也未必会和老师进行一次单独长谈或得到老师额外补课的机会。在下游学生中,无学籍生占到绝对比重(见表5),于是无形中有了受到老师更多关注的可能性,从而占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成绩落后学生的家长与老师的联系也相对频繁,他们经常主动致电或来校拜访班主任。笔者平时在班主任办公室落脚,曾碰到9名学生的家长致电班主任或到学校拜访老师,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无学籍生的家长,且这6人中至少2人的家长习惯经常性与老师取得联系。表5 最后10名学生构成

可以说,“黑哨”生和无学籍生在进入的规则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黑哨”和借读的名额花落谁家取决于家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经济实力,能够胜出的家长必定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关系对路碰巧成绩又不太差的少数便能获得学籍。无论是破格获得学籍还是破格获得借读资格,交钱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笔费用即便如“黑哨”生也有明确的金额,但在这之前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努力”(学生访谈二十六)。愿意花钱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家长到处都是,此时能否胜出便取决于“其他的努力”了。这场家长间的竞争入口隐秘、规则模糊,可谓名副其实的“潜规则”。

没有任何相关的守则或简章表明这条特殊路径的入口在哪儿,即家长通过什么样的关系和学校领导取得联系。笔者在向学校老师打听此事的过程中更是频频碰壁,得到的答案均是“不清楚”,有的说可能只有校长一人知道,有的认为学校会有一些人一起做决定。一种可能是事情进行得密不透风,另一种可能是大家皆对此封口。总之,任课教师和此事关系不大,决定权在学校的管理层。因此,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能直接或辗转地与学校领导层取得联系便相当于找到了入口——相对于正式招生程序的一扇“后门”。同样无法得知的是每个走后门的学生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分别花费了什么样的代价,学生自己多是不知情的,与每一位家长取得联系并打听此事又不具可行性,任课教师及班主任不过问此事,校方更是讳莫如深。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花费是不同的。一方面,这些学生中,有仅差几分的“可塑之材”,也有全年级倒数的“落后学生”,假如成绩优秀者能给学校氛围带来好的影响,而成绩落后者相反,学校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将要承担的风险便不同,成绩差的理应给学校更多补偿。另一方面,补偿可以以物质形式体现——赞助经费、捐赠教学设备等,也可以是无形的社会资本,如家长的职位日后可能给学校带来的益处,或是不接收其子女可能带来的麻烦等。这其中自有逻辑,只是没有精确和公示的文字表述。同样隐秘的还有结果,不会像正常录取般发榜公布,人们彼此心照不宣。

潜规则的政策凭借

尽管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在一年年提高,但本就稀缺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在不断扩大的教育覆盖范围中变得更加珍贵。同时,考选是目前相对最便捷的向上流动的途径,教育投入给学习者带来的回报巨大且明显。对家庭来说,争夺教育资源之战——同时也是争夺向上流动机会之战,早在子女进入小学时或在更早的时候便吹响了号角,而高考是整场拉力赛中为了取得最终胜利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角逐。虽然整个学位教育并不终结于高考,但对家长来说,将子女送进理想大学便是一个阶段性任务的胜利完成,可以让他们大松一口气。高中是高考决战的训练场,进入什么样的高中必然是决战之前最关键的一步。相对于高考,能在中考录取上有所作为的家长更多一些,有的家长甚至愿意不惜代价地为子女取得这一步胜利。家长为子女教育投资的强烈意愿形成了巨大的买方市场,推动了潜规则的形成,而政策的缝隙也给了它生存的空间。

借读原本是针对外来人口在京读书而设立的特殊项目,因户籍所在地的限制,只能暂时以非本地人身份在北京读书。2003年北京市委发布的《关于幼儿园、中小学接收来京投资、创业人员子女借读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了借读的适用范围——“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含《北京市(留学人员)工作居住证》,下同),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工作的人员,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京投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借读期限内按有北京市户口的儿童、学生同样对待,免收其借读费。同样涉及借读问题的还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从1996年到2004年,对进城务工子女收取借读费用的规定也已逐步取消。户籍不在和学籍不在从性质上讲同属借读,但因“借读”已被赋予特定所指,无学籍生的借读便不好再叫“借读”。在相应的政策中找不到它的位置,没有官方的称谓正反映了他们身份的不合法。实际上,无论是无学籍生还是破格录取的正式生,都与择校生有类似的录取逻辑。

200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办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的通知》:“政府举办的公办高中在完成本年度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可以招收一定数量的择校生,但必须严格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择校生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收费标准由省级……批准。并要求将择校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示招生比例、招生人数和收费标准,统一按分数择优录取,统一办理入学手续。”

可见,择校生是被政策赋予了合法性的非法录取情况,它的存在破坏了教育筛选的公平原则。理论上讲,一所学校既然已“完成本年度招生计划”,若不是还有吸收学生的能力,又为何会有招收择校生的空间?既然还有招收空间,为何要将这部分空间划为择校而不算在招生计划之内?实际上,每所学校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都预留了一定的机动名额,但这部分名额不体现在对外公示的招生计划中,实际操作中择校本身就属于招生计划的一部分。例如E中2009年的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收高中学生290名,其中西城区196名(包括30名择校)”,这30名择校自然就是特意留出的收费生名额。在中考报名时,择校是一个单独志愿,有实力且乐意负担择校费用的家庭就可选择此志愿,没有实力的家庭便会放弃。尽管严格限制了分数及人数条件,操作过程也要求规范透明,但择校名额的设立中掺入了家庭经济实力因素的筛选仍是不能掩盖的事实。与之类似,破格录取和无学籍生都可被看作变相的择校。高一六班三名破格录取的学生,和择校生的录取非常相似,同样是名额之外、交钱、有学籍。不同的是分数更低,名额给谁和收费金额不确定、不透明,也就是不受“三限”的约束。或许正是为了摆脱“三限”规定中的人数限制,或便于自己灵活掌握,学校保留了与择校生性质相同的“计划外择校生”的招收可能。各个学校都有类似做法,有的学校实行差分交钱,费用是1分1万元。无学籍生则代表了更广义的择校——自己选择学校,不受或较少受到分数的限制,凭借资本的优势,进入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念书。无论是否达到转正条件最终获得学籍,都直接享用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部的相关政策首先赋予了不平等的入学筛选合法的存在地位,之后学校的各种灵活处理手段是这种逻辑的延续和扩大。受教育机会和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构成交换关系,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买卖获得。于是,凭借资本进入的学生逐渐越来越多地挤占了通过考选途径进入的学生的空间。10年前笔者读高中时借读并不是和学生们相关,至少没有和交钱、找关系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当时的两名无学籍生之一是教师子女,享受的是学校向本校教师提供的福利;另一名学生是高二时转来的,恐怕托了关系:示范校的进入机会稀缺,错过录取和开学时间后再想转入此校,自然要走后门进入。如今无学籍生却作为一个身份群体,占据着相当比例,形成了示范高中正式生和无学籍生共存的生态。

允许“黑哨”生和无学籍生进入的潜规则,与中小学实行的校长负责制也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89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继续巩固了校长负责制,并扩大了实施范围。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在人事、财务、教学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力。校长一人权力过大,同时上下监管机制缺失,令校长在情愿的违规操作时没有障碍,在不情愿的违规操作时也没有保护。

3. 实验班

生源及成绩

4个实验班共164人,七八班被大家称作“英语实验班”,九十班被称作“理科实验班”。实际上,“英语实验班”在中考报名中是一个单独的志愿,比E中普通班的录取分数线高4分,报考的同学须参加英语加试。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设置,即便整体排名稍稍靠后的学校,也可以凭这一两个实验班招收到更优秀的学生。而九十班则是通过入学以后的分班考试选拔学生的,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英语三门,全年级参加。考入英语实验的同学不受此次考试影响,但会根据成绩在七八两班中分配。可见,作为英语实验班的七八班是在中考报名系统中具有官方资格的实验班,九十班是学校另外设立的实验班。前者招收时加试英语口试,后者则侧重数学、物理。从男女结构上看,七八班女生偏多,男女比例约为1比1.5,而九十班相反,男女比例约为1.7比1。出于两方面原因,人们用英语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区分它们。

英语实验班只有本区学生可以报考,录取线是541分。但实际他们的中考成绩在531~560分之间,也有个别人低于537分的普通班录[1]取线。尽管如此,他们的平均成绩仍然达到545.7分,比高一六班的西城区正式生平均分高12.5分,更不要说加上无学籍生的平均成绩了。E中英语实验班与普通班在录取线上的4分之差,实际带来的是远高于4分的平均水平。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是从报考普通班的学生中选拔的,他们当中西城区考生的平均成绩约539.2分,低于英语实验班6.5分,高于六班6分,三者大约成等差数列。英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545.7分和理科实验班的539.2分均在2008年全部西城考生的前641名之内,而六班的533.2分只在1153名以前。实验班的优势以及七八班领先、九十班随后的格局会从开始一直保持到最后,在高考成绩中显现。

四个实验班的学生全部是有学籍的正式生,但其中也包含首批正常录取之外的特殊录取。英语实验班有此情况6人,均为成绩优异者,在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试中排名第3到64之间。这便涉及另一种仅存在于实验班的特殊录取。这部分特殊录取的学生多毕业于E中自己的初中部,是学校经过考察认定的优质生源,为了将他们收至麾下,在中考之前便以让分、进入实验班等优惠条件和他们私下签订协议。两个理科实验班共特殊录取约16人,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成绩来看,他们中的5人名次基本处于年级前60,2人处于300名左右位次,其余大多在100名左右,与理科实验班学生入学时水平一致。由于理科实验班是入学之后进行划分的,且学校当时没有公布理科实验分班考试的结果,也有学生和老师对分班情况略微存疑。因此在理科实验班中,除了事前签约的特殊情况以外,也不排除成绩尚可的学生完全凭借关系直接进入实验班。

学校对实验班的投入更多,年级最好的老师分配在实验班。而对老师来说,“好学生效应”也是明显的,在实验班上课明显比普通班轻松得多,而好班也能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在课堂上,老师有时会给实验班的学生讲得更深,平时的作业也会布置得更多。以语文为例,全年级统一购买的练习册有两种,而实验班的两位语文老师给他们的四个班另外多订了两种,普通班要不要订这两本是老师们在办公室商量的结果,普通班的老师觉得两本练习册对他们的学生已经足够,再多订也做不过来,为了不给他们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和不给自己添麻烦,最后达成了不订的一致意见。实验班和普通班因为学生结构差异,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实验班就是要提高、出尖子,普通班则是要求稳、减少落后的。实验班的老师能布置更多作业,也是建立在已有的东西对他们来说相对简单的假设之上的。好老师加好学生的搭配,保证了实验班的优势。

潜规则之二:保卫生源,事前签约

实验班中的特殊录取表明,中考不仅是学生候选人之间的竞争,也是学校间的生源保卫战。很多示范校都会在中考之前和自己看中的尖子生们私订协议,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承诺录取,此学生则须承诺不再报考其他学校。签约生也要参加中考,若达到录取分数线,就占用计划招生名额,若低于分数线则归入学校的机动名额。不过一般来讲,这些学生成绩优异,基本都能过线,采用机动名额录取的只是一小部分。学校的吸引力除了自身的实力,还包括向尖子生们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让分、免交择校费、保送实验班等。

E中的签约主要是针对本校初中学生的,根据初中三年成绩的综合排名挑选签约的尖子生。年级成绩前30名的学生无条件上英语实验班;31~60名降50分录取,61~90名降20分录取,不保证进英语实验班,但可参加分班考试进入理科实验班,不够分数线收取择校费。学校让出50分之多,基本相当于打了保票,50分是个象征,代表学校希望录取该生的态度。英语实验班中的54名E中初中毕业生,很多都是当年年级前30的尖子,他们的中考成绩也的确令人瞩目,达到四中录取线549分的有16人,达到人大附中录取线548分的19人,达到实验中学录取线542分的则有47人。要把这些完全能够考取更好学校的尖子生留在本校,学校自然会拿出实验班这个砝码。同样,北京四中对签约生的优惠条件是:达到四中录取分数线可进实验班,未达到分数线免交择校费,八月份和正常录取的新生一起参加一次校内测验,成绩好的仍可进实验班。

事前签约也是违反规定的私下操作,相当于学校自行开辟了一条非正式的保送途径。各示范校面向本校初中毕业生的事前签约效果显著。据《北京晨报》(2009年4月15日)报道,去年北大附中初中部和北达资源中学528分以上的考生中,只有4人“流失”,其他全部被北大附中收入囊中;清华附中中考成绩528分以上的110多人,100人留在了本校高中;而人大附中排名前185的尖子几乎未“流失”。中考录取并不像高考,学校不会优先录取将自己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而是完全按分数排名顺次录取。因此顶尖的学校永远吸收分数最高的学生,排名其后的学校获得高分学生的机会便非常渺茫,学校的优劣格局很难发生改变。通过提前签约,学校保住了按照自然流动可能会进入其他学校的优秀生源,优秀生们也回避了中考发挥失常的风险。他们没有向上流动,相当于让出了前面的位置,给了其他学生向上流动的空间。而签约生若进入相应学校的实验班,比起进入更好学校的普通班,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对于签约生中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来说,无所谓破格与否,而对于分数线下的学生,这样的约定便成为他们中考发挥失常的救命稻草,不仅仍能获得正式生身份,甚至能够进入实验班。同时,他们的事先占位,也剥夺了其他考生向上流动至他们所在位置的机会,在中考录取中他们超越了按成绩分配的自然规则,获得某种特权规避了风险。与破格录取生和无学籍生入学的潜规则相比,他们获得特权凭借的是自己初中3年的优异表现。四、家庭的力量

破格录取比重之大出乎意料,令人不禁对学生家长的背景产生好奇。能迫使学校为其破例要得拿出足够分量的砝码。对高一六班学生家庭背景的考察分别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三个维度进行,对应的三项指标为父母受教育经历、父亲职位、家庭年收入。

关于家庭背景调查主要有三个担心:一是家长因不愿透露信息而不予合作;二是家长因不希望孩子了解家里真实经济状况不予合作;三是询问家庭收入方面的敏感问题可能给学校带来麻烦。笔者首先征得了校长的“默许”,保证调查以个人名义进行。因而选择了发放家长信加问卷的方式,这样能够建立笔者与家长的个人对话,避开能够代表学校的各种场景。设计问卷时,为防止第一种情况发生,须要保证问卷的彻底匿名性。为打消家长的第二个顾虑,最好的做法是直接交到家长手中,但当时没有家长会这样的见面机会,邮寄的办法又不能保证回收率,最终决定让学生充当信使,同时对他们提出约束。因通过职位、学历、收入有对号入座的可能,且职位信息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问卷只涉及受教育经历和收入两个指标。其中受教育经历分别考察父母双方,而家庭收入考察父母二人一年的总收入,不设数额选项,自行填写。问卷发到学生手中时,信封是密封的,里面除了问卷和一封征求支持并表示感谢的家长信,还有一个新的信封,家长填完问卷,装入新信封再次密封,由学生交回。问卷回收时被投入纸箱,所有问卷交回后打开。

虽然规定了学生无权自行打开信封,但实际上问卷发出后是失去控制的,所提的各种要求均不具备真正的约束力。第一不能保证学生真的将这封信交到了家长手中,第二不能保证家长如实地填写了家庭背景情况。但问卷发放时间临近期末,笔者已在高一六班当了3个多月的实习班主任,之前做过多次问卷和访谈都获得了非常理想的回收率和配合度,并且这次同样得到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借用了她的权威将问卷像作业一样布置了下去,因此基本可打消第一个顾虑,从问卷字迹来看,绝大部分可以断定是家长填写。至于第二个顾虑——被调查者是否填写了真实数据则是所有问卷调查都不能避免的风险的黑洞,问卷的设计以及发放、回收过程都考虑到充分的匿名性,以期尽量排除可能导致的顾虑和拒斥。

为了区分正式生和无学籍生的家庭背景信息,笔者将同样的问卷打印在两种质地略有差别的纸上,不仔细观察难以看出,然后装进统一的信封。分发问卷时,两种问卷事先按教室座次排好,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不露痕迹地将一种纸发到正式生手中,另一种发到无学籍生手中。这样在保证匿名的情况下,获得了两组学生的信息。

41份问卷全部收回,28份正式生的问卷中一份没有填写家庭收入;13名无学籍生中一份问卷空白,另有一份没有填写家庭收入。回收率较高,父母学历的问卷有效率正式生为100%,无学籍生为92.3%;家庭收入的有效率正式生为96.4%,无学籍生为84.6%。

由于正式生中的三名破格录取的“黑哨”生从入学性质来看,与无学籍生一样属于托关系并花钱进入的学生,本章对正式生和无学籍生所作区分是为了考察正常考取的学生和靠家长帮忙进入的学生家庭的区别,因此在本章将三名“黑哨”生划入无学籍生组更为妥帖。但关于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的匿名问卷在分组发放时未考虑到这点,因此,笔者仅在本章第一节父亲职业的分析中将全班学生按进入方式分组,分别更名为“正常考入学生”和“破格进入学生”,二、三节学历和收入仍按有无学籍分组。

1. 父母职业表6 高一六班学生父母职业分布(%)

可以看到,高一六班学生父亲职业最集中的领域是经理人员,占全班41%,其次是23.1%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占15.4%。三者相加为79.5%,属于管理者或知识分子阶层。其余只有不到20%的父亲属普通办事员、个体工商户和商业服务人员阶层,无业、失业者的人数为0。学生母亲没有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主要集中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阶层。

正常考入的学生中,父亲属于经理人员阶层及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学生数量过半,两者相加达到62.5%。其次,办事人员阶层占12.5%,另有8.3%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父亲职业最集中的前两个领域与全班总体情况一致,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和办事人员的位置对调。在破格进入的学生当中,排在经理人员之后第二集中的职业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比例高达1/4以上,此外,属于经理人员阶层的比例也超过全班平均值,约为1/2,两者相加为80%,即高达八成的破格进入学生的父亲处于社会十大阶层顶端的两个分类,而正常考入学生的这一数据仅为它的一半。在母亲所属阶层中,比起正常考入学生的母亲,破格进入学生的母亲更多来自经理阶层。超过半数正常考入学生的母亲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而破格进入学生母亲来自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阶层的各占四成。从父母职业所属社会阶层来看,无疑破格进入学生比正常考入学生的家庭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其中父亲的优势更为明显。

为了便于和已有的社会阶层数据进行比较,笔者将高一六班学生父母职业情况对应陆学艺关于中国社会十大阶层200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划分(陆学艺,2004)。十大阶层数据是全社会统计结果,因此也应以高一六班父母双方整体情况与之比较;另外,由于学生均来自北京城镇家庭,没有家长是农业劳动者或产业工人,为了使数据更具可比性,笔者将全国十大阶层数据中占60.3%的产业工人及农业劳动者两个阶层去掉,重新计算其余39.7%的劳动者在各自阶层中的分布,得到结果如表7。

与全国水平相比,高一六班家长呈现高阶层人数多、低阶层人数少的特点。位列十大阶层之首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在全国非工农人口中比例仅为5.3%,在高一六班学生家长中占8.1%,是全国水平的1.5倍。而这1.5倍主要是破格进入学生的贡献,正常进入学生家长属这一阶层的低于平均水平,破格进入学生却是平均水平的2.7倍。经理人员阶层是高一六班家长相比全国水平优势最大的地方,是全国经理人员阶层比例的7倍。相对的,在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阶层,高一六班仅是全国水平的1/7和1/9,破格进入学生家长比正常进入学生家长更少。表7 陆学艺全国社会阶层构成与高一六班父母阶层比较(%)

根据杨东平等人对北京、苏州、宁波等10个城市普通和重点高中学生父亲的职业调查,高社会阶层家庭均显露出优势,重点中学中的高阶层家庭比例是普通中学的1.6倍,低阶层家庭比例只有普通中学的3/5。北京市的阶层分化更为突出,高阶层家庭占一半以上,而低阶层家庭不足1/10。高一六班父亲职业与北京平均水平相比仍具有显著优势,学生全部来自中高阶层家庭,高阶层家庭比例79.5%,分别是北京和十城市重点中学平均水平的1.4倍和1.8倍。表8 不同范围学生父亲社会阶层比较(%)资料来源: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三名“黑哨”生的父亲均处于十大阶层顶端的前两个阶层内,分别是北京铁路部门中高层领导、铁路系统下属公司高层领导、国有银行省级分行的行长,1人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人属于经理人员阶层,3人的数据给所在组的平均水平带来不小的影响,确实提高了非正式进入学生组在高阶层所占比例。后面的分析将他们与正式生划为一组,反映的是E中在籍学生的情况,但少数破格录取学生对整体水平的影响是始终存在的。

2. 父母教育水平表9 高一六班学生父母学历分布表10 高一六班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

高一六班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情况如表9所示,半数以上学生父亲拥有本科学历,且各有17.5%学生父亲拥有大专及硕士以上学历,其余仅有两人学历为初中,两人为技校/中专,90%学生父亲学历在大专以上。在母亲情况中,本科学历占40%,大专占32.5%,硕士及以上占10%,总共82.5%有大专以上学历,最低学历也是初中。从表10可以看到,高一六班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相当于完成本科教育,父亲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母亲略高。无学籍生父母受教育时间更长,父亲比正式生多1.6年,母亲比正式生多1年。在拥有最高学历的家长中,无学籍生的父母数量均超过正式生。

正式生父亲的学历跨度从初中到硕士(及以上),一半集中在大学本科。无学籍生父亲的学历全部在大专以上,也以本科占多数,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式生。学历最高的7人中,3名是正式生家长,4名是无学籍生家长,分别在正式生及无学籍生的有效问卷中占10.7%和33.3%。正式生母亲学历从初中到硕士(及以上)皆有,主要集中在大专和本科,两者共占七成。无学籍生母亲学历最低为高中,同样以大专、本科为主,但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式生。学历最高的4人在正式生家长和无学籍生家长中各2人,占各自的7.1%和16.7%。正式生父亲的平均学历为大专,无学籍生父亲平均学历为大学本科,比正式生高出一级。两者的母亲平均学历都是大专,但无学籍生略高。

因此,无论从学历分布还是平均水平来看,无学籍生都较正式生略胜一筹。

将高一六班情况与全国相同年龄段人群比较,结果如下:表11 与按年龄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比较(%)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高一六班学生家长年龄在38到53岁之间,父亲平均年龄45.2岁,母亲平均年龄43.8岁,大部分处于40~50岁之间。全国有半数40~50岁的男性是初中学历,达到大本及研究生或更高学历的只有2.6%到3%。而高一六班正式生父亲的最低学历是初中,约60%拥有大本及研究生或更高学历。在父亲学历部分,初中学历的比例高一六班是7.1%,而全国水平在50%以上;而大本一栏高一六班是53.6%,全国水平仅不到3%,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更是全国水平的50倍左右,与全国同年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巨大。表12 不同类型高中学生父亲学历分布资料来源: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无论是城市普通高中还是城市重点高中,其学生家长学历在全国水平中已呈现优势,而高一六班学生家长即便与学历水平较高的城市重点中学相比,仍具有压倒性优势。高一六班学生家长仅完成义务教育的父母各有2人,人数极少,而有90%的父亲和82.5%的母亲完成了高等教育。

3. 家庭收入

高一六班学生平均家庭年收入172226元,其中最高的80万元,最低的1.8万元,存在40多倍的差距。最高收入的家庭来自无学籍生,最低收入家庭来自正式生。表13 高一六班学生家庭年收入(单位:元)

10万元以下有8名正式生,包括1.8万元的家庭1户,5万元的2户,5.4万元1户,6万元2户,8万、9万各一户。而无学籍生中最低家庭收入为10万元。两方的集中区域都在10万到20万之间,但无学籍生显然在高收入的一端延伸得更远。对比收入问卷以及家长职业的资料,笔者认为无学籍生两份拒答的收入问卷极有可能出自高收入家庭。根据掌握的数据,无学籍生的平均家庭年收入比正式生的平均家庭年收入高出62821元。

北京市统计局的居民生活调查,将城镇住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成五等份: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各组户数均占总户数的20%,根据2008年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每人现金收入数据(http://www.bjstats.gov.cn/tjnj/2009–tjnj,表13),以及此次调查抽样家庭平均人口2.8人的数据(同上,表14),可得出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总收入的数据,如下表:表14 北京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2008年现金收入(单位:元)

与全市平均家庭年收入77498元相比,高一六班学生的平均家庭年收入172226元,超出北京市平均水平94728元。其中正式生比北京市平均水平高63317元,无学籍生则高出126138元。根据北京市分层统计数据,高一六班学生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的有1户,中低收入家庭3户,中等收入家庭2户,全部为正式生家庭;中高收入家庭12户,分别是8户正式生和4户无学籍生的家庭;高收入家庭20户,其中13户正式生家庭,7户无学籍生家庭。全班84.2%的学生来自中高收入家庭,而无学籍生全部为高收入家庭子女。表15 高一六班与北京市家庭收入分布比较

高一六班无论正式生和无学籍生,家庭背景的各项指标均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其中无学籍生的优势更为惊人,在高职业地位和高学历水平的基础上表现出能以数字衡量的巨大收入优势。此外,在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两方面的统计中都将三名破格录取的“黑哨”生划入正式生的行列。从他们父亲职业所处阶层推测,这样的划分极有可能拉高了正常考入学生家长在学历、收入上的平均水平,降低了非正常进入学生的数值。而统计数据所不能显示的是,无学籍生家长具体单位和职位传达的信息,其中不乏国家垄断行业、能源产业、中央部委的中高层领导,即便可见的收入优势不大,也足以在权势方面压倒一切。五、结语:两种不平等

北京E中高一六班,集中了一群成绩优秀的幸运少年。说他们幸运,不仅因为他们能够挤进这所水平一流的示范高中,还因他们大都有令人羡慕的家庭条件。高一六班家长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别占8.1%、28.4%和36.5%(见表6、7),明显高于全国社会阶层人数比例,在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两个指标上也颇具优势。这所精英中学里家境优越者汇聚,出身卑微者极少,与社会中的贫富结构相左,指示出某种不平等的发生。

尽管走后门者甚多,大部分学生还是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过了中考选拔,41名学生中,正常考入的学生有25人(含2名体育特长生)。在肤浅的自由主义平等观看来,凭分数进入的正式生应该是符合社会公正标准的。但他们的家庭出身不由使我们怀疑教育机会平等在其中的贯彻,这25名学生家长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比全国水平(不含工、农)略低,但属于经理人员的是全国水平7倍。考察过他们从小到大的受教育经历才知,今天的顺利考取,是之前每一次教育投资累积的结果,是所有的家庭教育、课外辅导或为了择校的举家迁移共同累积的结果,资本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中考凭分数入学,是符合规则的,也是公平的。而此前无处不在的竞争同样符合规则,但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正是被西方学者们广泛诟病的他们社会中的教育不平等。但无论如何,入学时的公平竞争,已初步实现了自由主义的教育机会平等理想,西方学者在为下一阶段目标努力:用教育弥补起点上的差距,实现结果的平等。

如果说上述是教育机会的第一种不平等,高一六班另外16名分数线下的学生(3名有学籍、13名无学籍)构成了第二种不平等。他们公然违反了游戏规则,用强行插队的办法获得了入场券,学校对他们的准入,并非依据个人禀赋,而是依据资本实力。这16人的父母属于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及经理人员两个阶层的各占14.3%和39.3%(见表6、7),其家庭背景从各方面超越了正式生及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造就第二种不平等的是什么阶层的人。社会上议论规则外择校类型中最难消除的便是“条子生”和“共建生”,前者是国家政治精英受益,后者是垄断经济集团受益,二者在高一六班的无学籍生中均有突出的反映。调查还显示,第一种不平等在这些家庭中有更突出的反映,但是因为靠着高中前教育的高投入仍然不能进入这所中学,于是采用了破坏规则的手段。

同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上述两种类型差异极大。第一种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不平等,是难于消除的。消除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完善筛选制度,但是社会无法控制筛选前的教育投资差异,无法阻挡一些家庭的高投入;拉平家庭收入更不是教育领域的事情。第一种不平等是竞争者们造就的,他们旺盛的动力,社会范畴中广泛存在不平等,最终削弱了精心设计的筛选制度。或者如“阶级亚文化论”的坚持者所说,家庭塑造着子女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使得精英家庭的后代更容易在选拔精英的教育中胜出,因此只要存在阶层的差异就无法消除这样的不平等。第二种不平等应该是易于消除的,只要严格执行筛选制度即可。之所以盛行,在于它不是竞争者一方造就的,它是共谋。第一种不平等尽管难以消除,但是博弈中制度在提升和完善,它毕竟可能在日后为社会提供更为平等的教育机会。而当第二种不平等流行时,现有的规则已经变形,管理者愿意网开一面,于是制度的提升完善和规则的严格执行都变得没有意义,无法期待。

第一种不平等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第二种不平等是中国特色。这是高度重视教育、低度执行规则所使然。但是说中国特色又不尽然,它似乎只是中国社会当下的特色。正如前文所说,自笔者1999年进入E中至2008年,无学籍生比例由5%攀升至30%,这种变化与教育产业后择校生的合法化不无关系。注释[1]根据正常进入学生成绩得出,个别非正常录取学生数据不详。

高中招生大战

潘冰雁 (北京大学2011级社会学系研究生)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方法

高中招生竞争的加剧,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竞争性,竞争讲究的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育竞争愈演愈烈,作为教育的初始环节,招生竞争是重点。

故事发生的这个县,下属于中原某个地级市。该县现有四所高中,其中两个省示范性高中,两个市重点高中。表面上看起来都是重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该县本来有一所重点高中,文中用A高中表示,其他三所都是普通高中,分别用B高中、C高中、D高中表示。A与B是两所历史比较长的高中,C与D则是十多年前成立的。在2004年省里要评定第一批省示范性高中的时候,A高中因升学率高、硬件设施还可以,因而自然上榜。过了两年省里第二次评定省示范性高中的时候,D高中因很好的硬件设施与特殊的办学模式(公办民助)成为该县的第二个省示范性高中,水涨船高,B与C高中也变为市重点高中。实际上只是名字换了,在百姓眼中,大家仍只认可一所重点高中,并且对B与C高中的认可度要高于D高中,因为D高中的历史最短。

前些年每年中考报志愿,赢家都是A高中,排名靠前的同学基本上全部进入A高中读书。因为它的升学率确实很高,还吸引了许多外县的同学来此就读。其他几个高中都是在A高中搜罗了好生源之后,根据学生报志愿的情况录取自己的学生,生源差别并不是太大。开始几年,几个高中相安无事,招生相对风平浪静。但是随着百姓的收入水平提高,家长眼界不再局限在县城,好多学生会选择去市里或者省里读高中,因此生源总体上是在不断流失的。与此同时,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各个高中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校园扩建、师资力量的扩充等等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加上学校对自身声誉、社会地位的需求,它就需要招收到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好学生。

因为该县不是划片儿招生,并且要学生在知道分数之后自己报志愿,所以学校就有了运作的空间。在考生结束中考,考试分数出来之后,报志愿之前,每个高中都会有自己争抢好生源的行动策略。这个过程甚至包括招收一些高价生,因为学校需要这些来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

该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这个博弈过程进行描述,各个高中采取何种方式行动,包括招生之前的宣传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招生过程中的正式、非正式手段的运用,招生结束后的总结与一些后续事件。

这里面的行动主体主要包括高中的校长和主要负责领导,招生老师,初三的班主任,初中校长,以及学生。此研究基于笔者局内人的身份,因为妈妈是高中老师,所以可以算得上一半亲身经历,一半参与式观察,其中也包括对招生老师和相关教育负责人的访谈。二、招生之前的宣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的作用不容小视。许多学校都不惜财力进行广告宣传。

每年高考结束,在各个学校高考成绩揭晓之后,每个学校都会在各处挂出自己的横幅,包括学校周围,还有县城主干道上一些很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上有该学校最好考生的成绩,被哪些著名高校录取,各个层次的高校进线率,各种“第一”。如“一本进线率第一”、“本科进线率第一”、“应届生本科进线率第一”等等,至于这些统计结果是否真实,没有人知道。

两年前,招生形势并没有现在这么严峻的时候,A高中未加入到这个博弈过程,它只需告知人们,该年毕业生有几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即使没有,好生源还是都集中到那里去。百姓中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只要进了A高中的大门,你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

这些宣传都是人之常情,虽然有些是言过其实,但是也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情况。在几个高中“开战”之前,学校之间中考招生都相安无事,都是按照正常程序录取的。三、招生过程

随着生源危机的出现,B、C、D三个高中开始争抢生源大概是从2006年开始。在中考结束之后,由高中校长坐镇指挥,由专门负责招生的学校领导负责,选定要去招生的老师,每个老师负责一个乡镇,召开招生会议。招生老师大多是从乡镇中学调到高中或者在乡镇中学有亲朋好友的老师,在当地中学人脉较广,办事情更容易一些。

招生负责人介绍:“每个招生老师会负责一个乡镇,学校这边会给他们下达招生任务,每个人要完成多少指标,否则会扣除部分年度奖金。这事儿挺麻烦的,每次都得好好给他们做动员工作,多鼓励,多安慰。每完成一个指标,也会有相应的奖励。”除了作为一名教师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之外,这也是每年招生老师费心费力费时也要完成招生事宜,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任务布置后博弈开始。并不是只有招生老师在行动,这个过程分为几方面的互动:高中负责人、招生老师与初中校长之间(还会找到当地的教育负责人,给初中校长施压,校长再给初三班主任施压,再作用到学生),招生老师与初三班主任之间,招生老师与考生及其家长之间,招生老师与学校之间(任务完不成之时,凑数,换任务)。

1. 高中负责人、招生老师与初中校长的互动

一般来说,招生老师与初中校长都是认识的。在最开始的阶段,高中的招生负责人会和招生老师一起到初中去,带着礼物,带着红包,开始进行游说。这个行动的目的有对自己学校情况添油加醋的介绍,也能显示高中对此初中的重视,还有人情关系的考虑。这种人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初中也要考虑自己的升学率,与高中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其次,招生老师都是自己的老熟人,不可能不给其面子;最后,拿了别人的东西,总要帮别人做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个高中都会这样做,那初中校长会帮谁说话呢?这就要看谁给的礼物多,谁的关系硬。还有一点就是,每个乡镇都会有一个教育负责人,他是初中校长的直接领导,如果高中的负责人认识这个人物,就会通过这层关系来给初中的校长施压。再接着就是初中校长再给初三班主任施压,尽量动员学生报这所学校。“其实我并不赞成这种招生方式,他们有时候为了拉生源说的并不是实际情况,但是他们找到你了你能怎么办呢,都是熟人,这个忙也不能不帮。”(当地教育负责人)“能找到的人,能用到的关系,尽可能的都用上。不管高中实际情况怎么样,只要我们跟他熟,他就会帮我们说话。他是他们领导嘛,说话比我们更有力度。”(高中负责人)

2. 招生老师与初三班主任的互动

招生老师与初三班主任大多也是认识的。在招生老师去招生之前,学校会先预支一笔资金,这部分资金是要给初三的班主任的。最初的两年,高中给初三班主任的报酬是,班里每报该高中的志愿一个人,班主任可以得到50块钱奖励,如果是高分考生,报酬增加。在报志愿那天,招生老师会和班主任一起到教室去做宣传与动员工作,由于学生对高中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班主任的意向是很有决定性作用的。“肯定把自己学校往好了说啊,有时候还会适当‘贬低’一下别的学校,反正给学生留下好印象是很重要的。其实有时候自己也不愿意违背良心说话,把自己夸得太好了,可是没办法,不这样学校就很难招到学生。本来知名度、认可度就不是太高,你再不说,更没人来了。”(D高中招生老师)

刚开始只有B高中这样做,因为扩大了办学规模,对生源的需求最为迫切。B高中一开始这样行动,C与D高中也就军心不稳了,因为它打破了招生的生态平衡,威胁到了C与D高中的利益。于是,几个高中开战了。

每个高中都开始成立这样的招生小组,开始对乡镇的初中狂轰滥炸,一个挨一个地跑。比如说D高中今天上午听说B高中开始行动了,马上就也派老师下去了,唯恐慢了一步,失去了先机。

在报志愿的那几天,招生老师会天天给初三班主任打电话,询问报志愿情况,这对班主任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是每个高中给班主任的报酬不一样,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有的给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这个时候差别就出来了,一般来说,初三的班主任肯定是谁给的报酬多,就帮谁说话。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人情的博弈,因为到同一个初中去的不同高中的老师,与他们的关系不一样,有的熟识一些,有的陌生一点。所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班主任不管谁给的报酬多,都会因为人情的关系帮助更熟悉的人说话;而有的老师则是不顾人情,只认报酬多少。后一种人,一般都不会成为觉得“面子受损”的招生老师的下一年的主要游说对象。“其实我们也很无奈,知道他们班主任有时候也很难做,有时候两个学校去的招生老师都是他们熟人,他们偏向谁都不好。但是要完成任务,有时候对他们说话也就不太客气,难听一点儿,不过这时候也能看出谁跟你关系更近一点了。”(招生老师)“这事儿真的挺烦的,天天都要给他们打电话催,他们肯定也会烦啊,不过那又有什么办法,他们也想要报酬。但是就我们来说,即使你招到了很多学生,拿到了一些奖励,还是很烦这个事情,让人一个暑假都过不好。再烦也没用,学校让你做的事情你不做,以后也不好跟领导交代。”(招生老师)

3. 招生老师与考生的互动

每个学校都想收到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所以老师在学校招生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关系,寻找一些高分考生。当然,对这些考生都是有优惠政策的。高中会定下几个分数标准,在某分数以上学费全免并且有奖学金,某分数段免学费,某分数段免部分学费。

在每个分数段的考生,如果通过私人关系找到招生老师,也会减掉部分学费。比如一考生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要想上学就必须是高价生,找人通融之后,学费就有可能从4000元减到2000元;如果是需要交部分学费的,找人通融之后就可以免去学费。当然,这样就必须报有熟人关系的学校,这也是个共赢——即学校招到了学生,招生老师多完成一个招生任务数,家长少交了学费。

4. 招生老师与学校的互动

每次招生大多都是在报志愿前,招生老师下去做过动员之后,基本上能满足学校的招生数量要求。然而,在去年的招生过程中,D高中的生源严重不足。在录取结束之后,还缺部分学生没招满,于是全校总动员,每个老师都被分到了三个招生名额,不完成便没有年终奖金。由于在乡镇学校认识人较多,招生老师往往会率先完成自己的招生数额,便成为全校老师的求助对象。

除了招生老师之外的其他老师,大多在乡镇不认识熟人,所以很难招到学生。于是招生老师会把自己已完成并且有超出的名额分给其他一些关系好的老师,或者会帮忙打听一下哪里有生源,或者动员已被录取到其他高中的学生来D高中上学,给出一些优惠条件,并且完全不管成绩,只要交钱、只要来报到,多差都要。“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尽量动员成绩好的学生,有时候成绩差的过来学校还不愿意要。现在哪还管它成绩好坏啊,连人都招不够了,是个学生就行。”(某老师)

此时,这些老师已被学校逼得不再考虑学校的利益,毕竟生源质量才是一个学校的根本。如此下去,生源越来越差,高考没有好的成绩,学校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低,招生就更困难。由此,一个恶性循环形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几个互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表示:

以上描述几个高中争抢生源的范围,仅限于除了报了A高中的同学。因为A高中是重点高中,每个初中都会想让自己的学生多考进去几个,来说明自己的教学成果。所以,A高中一直都是坐山观虎斗,稳坐钓鱼台。但是,近两年来,由于A高中的领导某些决策失误,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升学率降低,在百姓心中的认可度降低。B、C、D高中也会争取一下高分考生,给出很好的优惠条件。伴随着这种情况的出现,A高中也加入了这场战斗,原先从来不会给学生奖学金,如今也开始开出一些优惠政策来防止生源外流。

B、C、D高中深感压力增大,于是都提高了给初三班主任的奖励标准,B高中甚至增加到了每个学生二百块钱。照此一来,招生结束的时候,许多初三的班主任都能拿到万元以上。一个县的招生环境被弄得乌烟瘴气,学校的资金也开始紧张,老师也是怨声载道。最重要的是,整个招生程序全部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学生乱跑,比如可以拿着任何一个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到其他任何高中去报到。

高中招生恶性竞争是应试教育孕育的恶果。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用单纯的升学率和考上名牌学校的学生数量以及有无状元来衡量学校业绩。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学校也用这些来衡量老师。这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破坏了教育公平,也是社会浮躁情绪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不正当的竞争误导了学生和家长,破坏了教育的形象,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行政手段加以制止,同时尽快建立起相关法规以保证教育竞争积极有序地进行。

去年招生结束后,县纪检委出面,要求初三班主任上交所拿奖金,否则构成受贿。一下子人心惶惶,把所收报酬全部上交,但是这钱并没有退回到各个高中去,而是被纪检委没收。另外,教育局出面要求,学生收到了哪个高中的通知书就必须去该高中报到。

到此,招生大战告一段落。明年,招生又会是怎样的图景?

复读与中学声誉的制造

王文婷 (北京大学2008级社会学系硕士生)

辉县一中(假名,但该中学确为该县最好的中学)是西部X省某县重点中学。学校单设高中,有教学班36个,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155人。学校以其较高的本科升学率而闻名周边,近5年来,学校本科上线人数4963名,在地区名列前茅。

笔者对该中学调查的重点原本在其他方面,在将近一年的调查中意外地发现,复读在其高升学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于是将主题聚焦在复读上面,试图揭示复读对同学们的意义,以及复读在当地教育产业中的作用。一、压缩分母,制造辉煌

1. 辉煌的背后:分母知多少

高考成绩是辉中最大的金字招牌。就近几年来看,辉中本科上线率是逐年上升的:2006届872人,2007届933人,2008届912人,2009届976人,2010届更是达到了1270人。但是,辉中高考录取率是多少?分子固然喜人,但是分母呢?这却是不容易得到答案的疑问。无论询问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学生,笔者都没有得到过确切的分母数。大家一般的回答都是,上线率大概是一半左右吧。学校领导会解释说,按照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统计的是高考上线人数,录取率不做统计。其实,漏掉最为关键的分母,分子的价值就很难判断。在每个分子的下面有一个怎样的分母对应呢?高考上线人数的增多是否有其他外在原因呢?

上线人数是个正面的、积极的绝对数值,但在这个骄人的数字之后,隐藏着分母并不简单的变化和构成:其一是越来越多的考生加入,其二是一些注定不能考上本科的学生“弃考”与“转考”,其三,复读生才是贡献上线人数的主要力量。

2010届是新教改后高考的第一年,也是新的高考报名政策: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政策执行的第一年。这对于辉中的高考报名与上线人数都有较大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通过几种手段使分母最大化的减少。对于高考上分数线无望的学生学校会采取相关措施,促使其“弃考”或者“转考”,导致实际上高考报名的学生人数“缩水”不少。

辉中在校报上、在对外公布的名单上都只是上线人数,没有给出参加高考人数。是因为报名人数小于在校人数,对外这样公布将降低其分子的影响力。而在内部的统计中,高考报名人数也是少于班级实际人数的。只公布庞大的上线数字,不公布考生人数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学校为了获取高的上线率而对于可能成为分母而非分子的学生层层剥离的一种掩盖。这种“筛选分母”的做法在市内其他的重点高中中也普遍存在,只是具体操作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2. 只做总体统计,不做分类统计

辉中的高考上线人数复读生多于应届生,这是考生和家长都略有耳闻的“事实”。高考报名的考生中,究竟应届生考上多少?复读生考上多少?却没有人精确地知道,据说学校其实做过统计,但是从来没有发布过。

以今年为例,辉中22个参加高考的班级中,12个是应届班,10个是复读班。而复读班每个班级的人数都多于应届班,因此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上,应届生总数绝对小于复读生总数。据刚发布成绩时的学校统计计算,2010届应届生共681人参加高考,复读生871人。应届483人成绩达到了本科录取线,上线率71%;复读754人达到了本科录取线,上线率87%。而2009届应届生共822人参加高考,复读生868人。应届307人上本科线,上线率37%;复读生669人上线,上线率77%。表1 2010届辉中高考情况(单位:人)表2 2009届辉中高考情况(单位:人)

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高考成绩上线人数,复读班都超过了应届班。而且复读班的高考上线率也大于应届班。而下面表中的数据,更鲜明地显示出复读班对于辉中高考成绩的重要作用。2010届全部上线人数中复读生人数占了全部人数的61%,应届生只占39%;2009届复读生占了69%,应届生只占31%。表3 辉中2009、2010届高考上线人数分布表(单位:人)

上述统计可以明确看出复读班才是辉中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的主要“贡献者”,复读班的存在对于辉中的升学神话至关重要。

3. 指标之下:转考与弃考

莘莘学子十多年寒窗苦读,所为的不过是最终一锤定音般重要的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也是学校与校长安身立命之本。因此,谁参加高考,已经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一番选择与衡量的。高考虽说是一次性考试,考生的潜力却是在三年的辛苦学习中日积月累的,尤其是对于经验丰富的高三毕业班老师来说,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高考预期都了然于胸。这也给予了学校选择考生的根据。

正如企业中激励员工的绩效目标一样,学校的老师也有升学率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单是通过文件或者笼罩校园的氛围来体现的,而是具体到每个班实实在在的指标。在辉中,班主任并不是一个“肥差”,[2]每天从早晨6点多的学生早操直到晚自习的跟班,白天上课中也随时会发生各种事情。班主任的酬劳——“班主任费”与付出的辛苦和精力相比却不很划算。所以,很多老师并不愿意当班主任。高三的班主任会比其他年级的班主任酬劳高一些。但同时,高三的班主任也背着不小的业绩压力——每个高三班主任都有升学名额,超出任务是有奖励的,达不到也有惩罚。学校对于老师的任务基本上都是比较贴近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线”。多年的经验积累,每年预期会考中多少学生,老师还是心里有数的。这个业绩压力是后面将说到的班主任老师动员学生报名到别的学校的一个动力来源。

学校对于老师的指标是根据实际班级情况分配的,而且从指标中就可以看出学校对于不同类别班级的预估和期望。辉中的应届班中文科只有2个班而且整体学生水平不高,2009届的指标数每班只有12人,高考报名人数56人,班级实际人数应该在70人左右,指标率不足20%,而应届理科中最差的那个班的升学指标数是0,其他班级都是35人,整体指标率在40%,而加上弃考或者转考到别的学校的学生(比较客观的估计每班10个学生),全部的应届生指标在35%左右,而最后的结果只有没有指标的那个最差的班超出指标2人,其余均没有达到指标,也就是说应届班的升学率只有30%左右。2010届的高考指标普遍增多,有上文提到的户籍在辉县而在外借读的学生报名在辉中的特殊情况。因此各班指标普遍高于去年。应届班总报名人数为681,指标数350人,指标率为51.3%;而复读班总报名人数为871人,指标人数为560人,指标率为64.3%。上述对于老师任务指标计算的两组数字说明,复读班的预期升学率是高于应届班的,这在学校和老师都是了然于心且在历年的高考中得到验证的。表4 2010届辉中高考指标(单位:人)表5 2009届辉中高考指标(单位:人)

今年的高增长比较例外,但是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少于在校学生数却是一直就存在的秘密。基本上除了应届的实验班(重点班,每年只有一个班),其他班级都有10名左右的学生不会在辉中报名参加高考或者根本没有参加高考。这样,全校基本每年有将近200人不能在辉中报名考试。对于同意不在辉中报名的学生,学校会让这部分学生在县内其他非重点或者职业高中报名。对于辉中来说,这是减少分母的手段,辉中的升学率会因此得到不少的提升,对于学校领导的“政绩”和辉中的名誉都是有利的。为什么别的学校就愿意要这些很大概率上根本不能考上本科的学生呢?因为辉中在县城内学生生源质量的无可比拟,辉中的高考上线人数是以上二本线的人数计算的。而其他学校的“校绩”并不是以二本上线率来看的,而是以三本上线人数或者以专科上线人数来算的。这样的话,辉中转来的学生很大程度上会成为转入学校高考成绩的分子而非分母,如此安排,对于两个学校来说确实是双赢,唯一损失的就是学生选择考试的权利。

正如上文所述,每个班高考二本上线人数是有指标的,班主任是直接负责人。自己班级“差生”报名越少,指标完成率就越高。因此,班主任做这个动员工作也是有理有利的。而考生和家长,面对学校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与学校没有“谈判”的资本。退一步来讲,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最终的高考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在哪里报名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这样的想法也给了学校操作报名的空间。“劝解”的工作一般都是班主任单独找学生进行的,一般会根据[3]市级质量检测的成绩。一般来讲,考试每次都是倒数几名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都是比较清楚的。“劝解”工作也是“隐蔽”进行的,其他学生很少会知道有谁在被“劝解”范围之内,但是学生也基本能猜得到。只要学生同意,其他报名的工作都是学校在做,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负担。因为高考考试全部在县城内的学校进行,所以考试地点对于学生基本上也没什么差别。

辉中对于不同的成绩差的学生有不同的对策。一般来讲,应届班的学生通常考试的倒数几名会由班主任进行劝解,放弃参加今年高考或者报名到其他学校,条件是今年复读班直接入学,无需通过复读班录取线。因为辉中复读班每年的招生是以考生当年的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的,即使参加了高考,这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否能进入辉中的复读班也很难说,对于很多应届高考无望成功的学生,这倒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而对于不愿意放弃高考的学生来说,学校可以帮他报名到县内其他高中或者职业高中。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参加高考,直接放弃的学生是少数。而这些不愿意放弃的学生就会报名到别的学校。但是,不管是直接“弃考”还是“转考”到其他学校,考不上的学生都可以直接进入复读班,而不必受限于复读班的录取线。

今年复读班的学生HM就是应届生转考的一个例子。HM去年的时候是高三六班平行班的一名学生,临近考试的时候被班主任单独劝解在别的学校报名,并保证2010年的复读班可以只交正常的学费就可以复读。据他说,当时全班被“劝解”的有8到10名学生,因为“劝解”工作是分别进行,所以具体的名额别的同学不能确定。一般学生都会接受这种“对大家都有利”的协调。2010届的高考HM报名的学校是一所镇级高中——B中,所有事情都是学校帮忙办,HM并没有感觉到和别的学生有什么不同。但是H今年的高考分数是450分,刚好达到了辉中复读班的分数线,所以对于HM而言“转考”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用处,但是也没有什么坏处。

对于弃考或者转至别的学校报名,应届生和复读生选择的差异很大。高考复读对于县城高中来说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所以应届生的选择偏向应该很明显。加一年的时间就有很大可能读一个本科,这是很多学生愿意做出的选择。但是对于复读班的学生来说,弃考却不可能,只能选择报名到其他学校了。还有很多的复读班的学生在入学的开始就只能算是“借读”,尤其是开学以后陆陆续续转进来的“交费”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辉中复读的分数线,而是通过“关系”交了高价进来的。这些学生从开始就没有学籍。交高额的复读费只是为了在辉中学习,考生和家长都认为学习的好坏以及最终高考成绩的多少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在哪里考试是可以忽略的。

一般来说,应届班每班未报名的学生为8~10人之间,不排除有的学生不愿意这样做,学校也不会勉强。而对于复读班来讲这个数字一般会大一些,大概在10~15人之间。全年级大概有200人左右被“分流”出去。具体到每个班的情况也不一样。以2009级复读班高三十六班举例,第二学期开学注册学生是93人,有学生说是94人。最后高考成绩统计册上的报名人数是84人,有10个人的差额。而最后的成绩统计册上却只有76人,人数随时“变化”,而且越变越少,但是上本科线的分子却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分母。二、复读班,半壁江山

1. 复读班规模

正如前文所分析,复读班对于辉中的高考升学有很重要的贡献,2009届复读班本科录取线的学生占到全部上线学生的近70%,这就意味着复读班才是学校需要重点培养的力量。对于这一点学校和老师都有明确的认识。复读班从招生、管理到最后的高考,都与应届班看齐甚至好于应届班。

正是因为复读班的学生更容易考上大学,近些年来,辉中维持着庞大规模的复读班。以2010届和2009届为例,每年辉中22个参加高考的班级中,12个是应届班,10个是复读班。而复读班每个班级的人数是要多于应届班,应届班学生人数在70~80人之间,而复读班一般在100人左右。因此,复读班的学生总数一般都大于应届班。下表是学校统计的高考报名人数,实际数字应该大于此数。应届班每班加8~10人,而复读班则要加15人左右(具体数字见下表)。表6 辉中2009、2010届高考报名人数(单位:人)

近些年以来,结合实际的高考和录取情况,复读似乎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容易做出的选择。尤其对于辉中的应届生来说,一次失败就放弃读本科的机会,不管是学生还是对于家长都不会甘心。而辉中三年的学习基础,让很多人都相信复习是有价值的。如果说未上线的学生是被动选择复读。那么,有些应届上本科线的学生则是“主动”选择了复读。上线选择复读的学生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志愿填报过高或者因为超过分数线不是很多,没有被高校录取,虽然考上却也无学可上。还有一种是已经被高校录取,却因为自己不满意学校或者专业,相信自己有潜力上更好的学校而主动放弃入学,选择复读。学校对于后一种学生是相当欢迎的,因为来年高考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以今年的应届高三六班来看,注册学生74人,参加高考人数61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45人。据2010年8月末的调查来看已经有30人确定复读,29人在辉中,一个在×市一所高中。这30人中未包括未参加高考报名的人。据说,今年是近几年来高考成绩最好的一年。而在30个确定复读的学生中,有8个是今年上了本科线的学生。

2. 多数应届生进入复读

对于多数辉中的应届考生来说,复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即使三年前他们是以全县前几百名的成绩考进来,毕业后他们大多依然走上了复读之路。以往年的多数经验来看,应届班每班上线的学生多于三分之一,但少于一半。一般70多人的班级,30人左右上本科线,而因为志愿录取的原因,还有部分上线的学生选择放弃入学,而选择了复读。往年应届毕业生中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走上了复读之路。因此,对于大多数的辉中的学生来说,高中实际上是4年。下面是2009届的应届班高考录取情况,这在辉中的应届录取中算是平均偏高的水平。文理科班级差别比较大,应届班差班与平行班差别也很大,总体而言应届平行班上线率在40%左右,加上因志愿落榜和转考弃考的学生,实际录取率应该在30%到40%之间。表7 2009届辉中应届班高考情况

如上表所示,辉中毕业的应届生大部分走进了复读班。当问到一个学生选择复读的原因时,他说:“没考上二本,三本、大专念出来出路不好。”(2010级复读生HM)。大多数学生的想法都是再努力一年就会读到本科,而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眼里,本科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和其他学历有本质的区别。

一般而言,复读学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高考成绩上线但非分数较高的学生。这类的学生平时就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且学校和考生自己都期望较高。由于发挥失常或者填报志愿不当的原因并未被理想的高校录取而选择了复读。这类学生是学校复读班争取的对象,有的学校甚至给予极为优厚的条件挖其入学。二是高考成绩刚上录取线,但是并未被录取而又不愿意接受征集志愿的学生。对于刚好达到本科线的学生,录取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因为志愿填答不当而未被录取,多数选择不愿意屈就去读大专或者征集志愿的学校。因为应届的高考成绩是一个希望,经过一年的复读,来年可能考得更高,上重点线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三是离本科线差四五十分以内的学生,这类学生是真正的“落榜生”,也是复读班级的主要组成者。这类学生的复读是不得不做的选择,此外几乎无路可走。大专与本科在以后的发展和就业中差别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普通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上了国家统招的本科才算是上了大学。四是高考成绩离高考录取线差距非常大,选择复读是为了来年考得更高一点,上更好的大专。这类学生通常家境都比较好,一年的复读的经济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家庭只想让考生有好一点的成绩。而且如果这类学生要来辉中复读,额外交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3. 复读生的待遇

在辉中,高三学生并不会因为是复读生而受到歧视或者不好的待遇。复读班和应届班通常不在同一教学楼上,而复读班所在的教学楼是新的教学楼,或者是比较僻静、能容纳更多学生的教室。复读班的人通常比应届班多30人左右,达到100人左右,如学生所讲“直到教室坐不下为止”。在学校的管理上看,复读班也是作为“重点升学对象”来培养的。复读班的任课教师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经验的、教学能力比较好的教师。

相比而言,复读班更像一条打造大学生的流水线。老师、学生都以成绩为目的,其余的活动都是浪费和多余。对于很多其他高中的学生来说,能考入辉中的复读班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与别的学校高考班相比甚至与辉中的应届班相比,复读班的升学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无论校内或者校外,辉中复读班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而对于三年前没考入辉中读高中的学生来说,辉中的复读班更是进入大学的一个“梦幻踏板”。

复读班的管理基本上与应届班一致,只是不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这些活动高三应届班是参与的)。复读班的定位就是“来学习的”,对此老师和学生看法一致。老师也会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尤其是额外交费的复读生。学生也都说:“复读班和应届班不一样,复读班是来学习的。”

4. 复读班招生录取政策

复读班从暑期开始招生,先是高考成绩达到复读线的学生。最初每个班大概招收六七十名,这些一般是成绩达到复读录取线的学生。开学以后分数不到线的学生大量进入,每个班最终会有100名左右的学生,交钱的学生大约会占到三分之一。复读班的招生并不像应届班那样有类别的划分,后者每个班级的构成和学生水平基本是一致的。体现复读生彼此不同的地方,和他们进入的时间及交费情况有关。

严格意义上来说,复读班的招生是从上届学生高考报名就开始的,学校对于应届生放弃高考所做的承诺,即无条件进入下一届的高考复读班就可以看作是最开始的招生。每年的高考成绩一般是在6月25日左右公布,7月份全国高校录取工作正式开始,一般7月底本科和大专就差不多结束录取了。到8月份还在进行的是民办院校及征集志愿填报的院校。对大部分落榜的复读生而言,知道高考成绩的时候,是否复读就已经做了决定。而对于达到本科录取线的学生则要等到高校的录取工作开始和结束才能确定是否要复读,当然还有极少数的学生是到了被录取高校以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然后又回到家乡复读的。

讲到辉中的复读班招生程序,就要讲一下辉中的暑假时间和高三学生的假期补课安排。辉中的暑假一般是从7月下旬开始到8月底,一般在8月25、26日新学年开学。通常来讲,学校会在8月初开始高三应届班学生补课,与此同时,高三复读班开始招生。而后持续到正式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复读班招生的次序并不是非常严格的,只是大体上体现出了一个时间序差。

第一批入学的是没有参加高考的,和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本科线的学生以及那些成绩能考上大学但是立志要考更好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复读态度比较明确,也早早就进入了学校,暑假的这段时间以学校的说法是“帮学生收心”,也未见得会学习多少东西。

第二批入学的是未被录取的学生和外县择校的学生。随着高校录取的开始,就有一些学生因未被理想的学校或者专业录取而选择复读,这类学生也是对于明年复读结果期望比较高的学生,希望能通过复读被更好的学校或者专业录取。近几年以来,来辉中复读的外县学生越来越多了。

第三批入学的学生,即在开学后陆续入学的学生就是未达到分数线、通过“关系”和交费进来的学生。每年到正式开学之前,每个复读班的学生也不过60~70人左右,后面的30人左右基本是“交费”进来的学生。关于复读的交费并无明确的标价,每个学生交的钱是不一样的。这些学生基本是“关系”介绍进来的,这种“关系”不一定多么有权势,也许只是辉中普通的教师或者县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员,介绍到辉中的领导或者老师就可以了,所谓“关系”只是一种途径而已。交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每个学生的交费多少除了学生成绩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介绍“关系”的强弱决定的。一般而言,除了领导之外,普通教师没有和学生“议价”的能力。这种招生政策与高一新生招生基本相似,但是更不透明。

辉中的10个复读班基本上“均质”,类似于新生中的“平行班”,没有重点班或者差班之分,学生的类别是通过进入的“批次”来分的。进入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同一的环境下学习。复读班的学生会比应届班的学生更好管理一点,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学生。再者,复读班的学生来源多样,同学间关系比较疏离,相互影响有限。也正是这些原因,复读班并未像应届班那样明确分类。

5. 复读班的收费政策

复读班的收费政策是和招生政策紧密相关的,类似于高一的新生录取。既要保证生源质量,又要一定的高价生交费进来,还要给予各种“关系”一定的面子。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因此,学校划定了各种收费线。

最基本的区分是高考成绩达到今年本科录取分数线和没有达到。高考分数在二本录取线和一本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学生,交一半学费(学费800元,因为属于省重点高中,学费相对高于其他高中),住宿费等其他费用正常缴纳。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以上的学生可以免除全部学费,只交住宿费等其他费用。如果成绩非常高,比如有希望来年考北大清华的学生,学校会另给奖励。但是这类学生是极少数而且具体的奖励措施并不会公布出来。

剩下的就是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落榜生”。辉中的复读录取线低于高考线40~50分。以2010级为例,高考本科线是500分,辉中的复读录取分数线是450分。高于450分的学生交正常的学费就可以进入复读班了。而低于450分的10分之内的学生,即440分到450分之间的学生,多交1000元。而比450分更低的学生就要交更多的钱才能进入复读班,但是每个学生交的钱是不一样的。高三复读班的高价生并不像高一扩招班的学生那样明码标价。

6. 复读班生源

辉中在县内的地位同样体现于它在复读市场中的绝对地位,X中是县内综合实力来讲排名第二的高中,以文科见长。辉中的复读生的两个最大来源就是辉中原应届班学生和X中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县内其他乡镇的高中和一所民办高中。这些高中升学率很低,大部分应届生高考成绩连辉中的复读线也达不到。

辉中的复读生是以高考成绩来录取的,因此其复读班的组成多少也可以看成是县内高中高考成绩的代表。辉中在县内复读市场的地位完全由新的一年复读班的生源组成体现出来,在辉中的复读班中,多数情况下复读生最大来源于辉中原应届班,大概在每班30~40人之间,其次是X中的学生,少于辉中的学生,但是明显多于其他学校,一般在20人左右,剩下的30~40人左右,分别是县内最不好的高中Z中、B中以及外县的学校和复读第二年的学生,总共大概90~100人。2009级的复读班高36班中,原辉中应届班的大概有40人左右,占到了40%左右。

2010级复读班13班的生源分布:原辉中应届班学生27人,X中30人;B中10人;Z中8人;D中(外县)2人;G中(外县)1人;复读第二年13人;H中2人;W中(外县)3人;Y中学(外县)1人;J中(外县)1人,共98人。

由此依然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辉县内的复读市场结构。在辉县全县应届学生中,除了辉中应届重点班的学生、平行班学习好的学生以及其余学校的特别优秀的学生之外,其余的要考上大学的学生的高中都变成了四年,有的学生甚至变成了5年。中考没有考上辉中的学生,一般的愿望就是三年之后考上辉中复读班,以此为跳板考上大学。而即使考上了辉中,如果没有在重点班或者在班上排名不在前三分之一位置,复读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七八十。高中从三年变成四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对于考生和家庭而言,三年的付出成本追求的大学之梦,只要再多加一年就可以成真,这并不是一件赔本的事情。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有些学生复读两年,高中不只是四年还有五年。如上面的2010级复读班学生统计中,就有13个人是复读第二年,这个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三、应届与复读,此消彼长

1. 复读生规模不断扩大

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前,是中专、技校辉煌的时代,高中考大学这条升学之路并不像现在这么火热,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都没有现在多。但是由于辉中在县内的地位,高考落榜生还是选择来辉中复读,所以它一直都维持着相对较大的复读生规模。从学校历届统计资料来看,2000届以前,学校高考报名应届生多于复读生,但那时复读生的上线率也高于应届生,自然那时高考上线率整体是很低的。从有资料的1997届来看,高考复读生的规模已经不小,但是并没有超过应届生。复读班每届在5个班以下,高三班级全部在15个左右,即是说每届复读班级数约三分之一强,当然复读班的单个班级学生数是超过应届班的,但无论如何,那时高考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应届生。

2001届,辉中的复读班为6个,报名人数571人,占总报名人数的43.9%。接下来的两届都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2003届和2004届复读报名人数减少是有政策原因的。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但是,这个政策后来显然没有继续落实,反而呈现了“报复性增长”。2005届高考复读班增至8个班,2006届至10个班,2008届9个班,2009届与2010届分别是10个班。且2009届的高考报名人数中,复读生868人,占总数1690人的51.3%,第一次超过了应届生的人数,这一趋势延续至2010届高考。下表为历年高考报名人数详细统计。[4]表8 辉中历年高考报名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复读班的规模从5、6个班,到现在的10个班,班级数从三分之一到现在的一半,规模增长趋势一直存在。因为教室数量的客观原因,复读的班级数增加受到约束。因此,报名人数的显著增加源于班内学生数量,复读班的班级人数比正常多30到40人。

2. 应届考生比例下降

辉中在县内一直是规模比较大的高中,高考学生数量也比较多。有资料显示,1997年就有1222人参加高考,但那时应届生是多于复读生的。从统计资料来看,应届生班级数一直变化不大,都维持在10个班左右,每年变化不是很大。高考报名总数的增加,主要在于复读生,相对而言,应届生所占比例却在减小。从表9的数据来看,在2008届高考以前应届生的数量都是超过复读生的,但是从2009届开始,应届生报名所占比重低于复读生。2009届应届生占总报名人数的48.6%,这一比例在2010届下降到了43.9%。

应届生的招生方式也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辉中从2002级起招收初中毕业生政策改变,放弃以前的划区入学,而改为全县统一分数线,即以全县初中毕业生成绩排名,取前600多名,这种拦腰划断的做法延续至今。所以,2005届毕业的应届生质量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应届生的生源质量似乎并没有因此而高过复读生。2008届的应届上线率高于平常——应届普通班高考上线人数在38~40人左右,依照一般班级规模推断,上线比例将近50%左右。但是仍然低于复读班的每个班级上线人数,除去复读班班级规模大这一因素之外,复读班上线率比应届班仍然不差,甚至高于应届班水平。

3. 此消彼长

基于前述可以看出,辉中的复读班一直呈增长趋势,而应届班相比较而言却在下降。表9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趋势变化。从2001年开始(除过2003年和2004年)可以看出高考报名总人数是在增加的,但是复读生增加的绝对值和速度都大于应届生。因为从取消复读班的政策,2003年和2004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不增反降也可以看出,高考报名人数增长的动力在于复读生而非应届生。

事实上,辉中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在30%~60%之间浮动,1999届高校扩招之前高考录取率一直略高于30%,从1999届开始上线率开始升至50%左右。比较明显的是从2004届复读班规模扩大以来,上线率开始升至50%以上。复读生的增长直接带来了高考上线率的增长,详见下表统计。[5]表9 辉中历年高考升学率

伴随着复读班规模的增大,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都呈现了增长的趋势,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那么,高考上线的学生中,多少是应届生,又有多少是复读生呢?复读生的增长是否造成了应届生上线人数的相对下降呢?下表的统计可以解答这一问题。表10 辉中历年高考成绩统计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每届高考上线的学生中,应届班的比例是呈直线下降的,只有在2010届的时候稍有回升,从2003届的58.1%到2009届的31.4%,6届时间下降26.7%,降幅达45.9%,而复读生则从2003届的41.9上升到2009届的68.6%,上涨幅度为65.1%。由此可以推断,复读生规模的增大是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的增加的主要原因。

上表显示,在参加高考与上线的比率上应届生与复读生呈现此消彼长之势。这一势态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意味着要想考上大学,更多的考生不得不选择复读。道理很简单:复读可以增加竞争力,复读的成功在挤压应届生的成功的概率。

四、付出与梦想

高中已经超出了义务教育的阶段,高中的费用也比义务教育阶段高出很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也开始实行免费政策的时候。辉中因为是省级重点高中,学费要比其他普通高中高出一倍多。而随着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三年高中的生活费也绝对是家庭一项很大的开支。辉县并不是富裕县,县内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相比其他周边县也不是很发达。因此,读高中更多地变成一种“投资”,很多的家庭为学生的开支占到家庭开支的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内三年的花费成为很多农村家庭不可承受之重,还包括一些通过交高额费用进来的学生及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正常情况下,高中三年甚至高四的花费情况基本差不多,每个学生每年6000至10000元左右的花费,对于农民家庭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投入。高中三年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沉没成本”,高考落榜的结果也变成了一项“亏本”很大的经济账,唯一可以进行弥补的便是通过“复读”进入大学,这样前三年的投入才不会白费。

1. 学生的花费

高中学生的花费基本包括学费及其他交给学校的费用和生活费用。辉中的开学缴费情况,以2009级高一第二学期开学时每个学生需要缴纳的费用为例,共计1552.44元,包含项目如下表所示:表11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缴费情况(单位:元)

除了每个学生都交的学校部分的费用之外,笔者还对高一新生的花费做了小范围的调查,即对高一11班的学生花费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学生的日常花费主要是餐费、交通费和日常的临时花费,并不包括大宗的学习费用开支、学校收取的费用以及衣服、大件生活用品等。学生每星期的花费大概在50元左右,全班调查中的,61个有效回答的生活费平均为49.46元。而学生的访谈中,学生自己认为每年的上学花费,包括学费等等大概在1万块钱左右。因为上高中以后学习方面的开支也比较大,比如课外辅导材料、电子学习设备等。而因为家庭情况不同,花费也很不相同,但至少每年花费都在六七千元以上。表12 学生生活费情况(单位:元/每星期,共57份有效问卷)表13 学生吃饭花费情况(单位:元/每星期,共57份有效问卷)

在对于全班62名学生的日常花费调查中,大约有一半学生的吃饭花费占到七八成。学生的日常花费主要在吃饭上面,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比较简单,主要在学校内活动;二是因为离家不是很远,其他花费并不通过学生自己,很多生活用品或者衣服由家长代为购置。

一般学期中收取的主要费用还有:补课费,资料费。一般每学期至少交给学校的钱为2000元。按照前面所做的小调查的结果,平均为每星期49.46元,但这个只包括每星期最为基本的花费,主要为吃饭和交通费用。每学期以20个星期计算,总共花费为1000元。由上可以看出,每个学期学生最为基本的花费是3000元,一年两学期即为6000元。而如果再加上平时买资料的钱,买学习用品的钱。在电子学习设备比较普及的现在,MP3、电子词典也是很多学生的必备装置。因此,每个学生每年花费基本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间。

GH父亲给商店送货,母亲为家庭主妇,还有一个妹妹在上小学四年级。家里经济情况还可以,问到具体收入时,回答是没有计算过,边挣边花。基本上在学校吃饭每天花大概5元。去年的学费所有共是1900多元,一年要花1万元左右。

ZF每星期的生活费在60元左右,但是每学期要花将近4000元,包括学费。花费主要为吃饭、零食和交通费,零食花费在10元左右。

2. 辉县的城镇居民收入

辉县是农业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或者经济作物种植。辉县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属于全省中等水平。就这样的收入水平来说,供养一个高中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尤其是家庭成员有老弱病残时则更为困难。表14 西部X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源于《西部X省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表15 西部X省各市区(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来源于《西部X省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访谈的情况和实际经验中来看,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村家庭,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供一个学生经济压力是相当大的。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计算,如果一个核心家庭,一对父母加两个子女,是经济压力比较小的家庭。即使在这样的家庭没有无劳动能力老人,无父母丧失劳动能力者,一个家庭的货币纯收入4186(按X市的标准算)×4=16744,而辉中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基本在6000至10000元左右,若取平均值8000元,一个高中学生将花去一个家庭纯收入的一半左右。这只是比较理想的情况,绝大多数家庭中不止一个学生,而且很多情况下另一个学生是大学生。或者有的学生是单亲或者父母之一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有老人需要赡养。在实际中凡是有上述情况的学生家庭都比较困难。高中的奖学金、助学金比例比较少,而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显然已经市场化。因为高中教育超出了义务教育的阶段,学生单方面承担了高昂的教育费用。

3. 梦想

完成义务教育之后,中考成为第一次分流的标志。大多数农村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就结束了体制内的教育生涯,踏上社会生活。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不甘就此放弃学业,也因为没有别的选择,而不得不选择高中考大学的道路。尤其是能考上高中的学生,特别是能考上辉中的学生,极有希望完成向上流动这个可能,家长是要全力以赴支持的。而辉中就是通过辉煌的高考成绩为家庭和学生制造了这种梦想的可能性。在农村这种比较封闭和相对传统的环境下,放弃这种可能性是要承受比较大的社会压力的。笔者家附近就有一个农民没有供考上普通高中的女儿继续读书而遭到周围人的议论。

不论是进入辉中或者其他高中,教育的投入便已开始。高中三年之后无论是否录取,沉没成本都是相当巨大的。在此基础上,理性的决策似乎就是再增加一年的投入,获取成功。如果不复读,似乎就只有读大专、三本以及辍学三种选择。三本费用比较大,一般农村家庭承担不起,而且三本并非国家正式承认的本科学历,虽然大专就业不见得很差,但与本科学历也有本质不同,大多数人对于本科学历还是比较看重的,对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要进入体制内单位的话。而辍学是最不划算的一种选择了,尤其是辉中的毕业生,三年的物质和时间成本,除非成绩太差,一般都不会做这种选择。由此可见,复读是一个比较理性地选择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否会有大量的学生高三复读,不是在高考之后决定的,而是在三年前就决定的。高考的实际录取率远远小于每年进入高中的学生,这就决定了高考之后大批学生复读是必然的。四、思考与对话

1. 中考制度失去分流作用

高中是通向大学的一个中间过程,是培养和选拔的阶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或者学历证明。从西方教育制度以及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制度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两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选择基本上确定个体一生的教育路径。初级中学之后的考试制度为这种教育分流提供了选择依据。由于人的潜力问题和考试制度本身的偏差,为了使得一些进入职业教育路径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依旧可以回到大学教育的路径上,又有职业学校选拔到大学的考试。只是这种考试胜出或者通过的概率要比第一次小很多。初级义务教育之后的分流教育机制,使得学生的教育生涯清晰而明确,毕业后的出路也较为固定。同时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为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合格和优秀的劳动者。也使得进入高中考大学路径的学生大为减少,竞争弱化,高中毕业“剩余”的考生也就相对较少。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曾经是初中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当时的职业教育是有吸引力的。比如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97年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之前,读普通中专(国家干部身份)和技工学校就非常有吸引力。由于国家包分配,毕业后就业不用发愁。当时只有成绩好的初中毕业生才能上普通中专或技工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出现停滞状态,甚至出现衰落的迹象。主要表现为招生人数减少,录取分数下降,新生报到率降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迅速减弱。199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本应带动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另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给中等职教带来了强烈打击,三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全线告急。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实行招生并轨制度的影响以及高校扩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影响等方面。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高校扩招引起的学历相对贬值以及大的社会环境、就业市场所共同造成的。除了这些外部因素,更有一种从制度形成角度进行的解释。赵琳、[6]冯蔚星解释道,中国职业教育的兴旺依靠的是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因自身发展不完善而留下的发展空间;其衰落则缘于自身缺少制度化的努力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制度变迁的稳扎稳打和成功完成。也就是说,中国职业教育始终没有完成市场化的制度变迁,只是单纯地依靠并满足于政府的倾斜政策和资金划拨,以维持存在和发展。这使得它既无法长期稳定地从市场中吸纳资源(生源、办学力量、信息等),也无法有效地将资源(毕业生、信息等)反馈市场。

中等职业教育的衰落直接弱化甚至抹掉了义务教育后的分流作用。作为农业县的辉县来说,升学的意义无外乎“就业”和转为城市户口。虽然后者的意义越来越弱,但是在只要户籍制度不变,这个意义在广大农民的观念中就会存在。十多年前,中专包分配并且解决户口,成为初中毕业生的首选,虽然非常优秀的学生还是希望读大学,可以选择继续读高中,但一般的自觉学习潜力不是非常优秀或者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中专的吸引力显然大于高中考大学这条路。尤其是辉县的中等师范学校,因为是省级中等师范学校,就业包分配,在县内和周围县享有盛誉,是初中毕业生首选的出路。类似的还有当时的卫生学校、邮政学校、铁路学校等都是热门学校。在录取顺序上,中专也是先于高中录取的。因此,那个时候高中的竞争远没有现在这么激烈,考生和家长对于高中教育的投入也没有现在如此大。对于就业以及“跳出农门”这个目的,有另外的达成方式时,高中考大学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去挤这条路。“学历崇拜”是通常用来解释大家都去选择高中考大学教育路径的一个原因。但是,在这里却未必可以成为主要原因。学历崇拜是一种根深蒂固存在了几千年的国民意识,在某些历史阶段如何显现,却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条件。而对于农民来说,最高的学历和遥远的就业未必是他们所追求的。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三年后可以获得比较“正式”的工作以及户口,相比于七年“投入”之后的收益,他们未必会一味地去追求高学历。尤其是在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既无社会关系资本又无本地优势的学生就业是更加难上加难的事,现在有越来越多读完本科或者专科的学生回到了家乡。相反,职业技术人员在就业市场反而有比较好的表现。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本应该发挥分流和引导作用,但是多年之前的衰落趋势使职业教育的困势难以扭转。而对于辉县的家庭和考生来说,除了高中考大学这条极为狭窄的教育道路之外,没有另外的出路可以选择。

2. 辉中复读只是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复读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对于辉中来说。辉中是公立高中,其最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高中应届生而非复读生。但是,复读作为辉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所创造的高考辉煌成绩同样“影响着”高一新生的入学,使辉中变成一个高考的神话,变成学生进入大学的最为可能的通道。这种“神话”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一应届生对于辉中的向往,也为“扩招班”、“线下生”、“转学学生”的存在提供了合理基础,复读成了辉中“制造梦想”的利器,也成了教育产业化的重要一环。

中考在辉县内各学校以成绩录取,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成绩在指定的报名时间凭中考准考证直接去报名,因为中考成绩可以在网上查询,并无入学录取通知书。但是学生档案里面包含有录取通知书,可见最后的通知书发给了最终“进入”辉中的学生,而并不一定是通过中考录取的学生。在学区内,辉中是最好的高中,其次有县内的X中以及乡镇的Z中学、L中和B中可以选择。但是,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成绩去X市的中学上学,比如BJ中学、BJSY中学等等,这些学校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政策。可见,录取基本上是垂直水平分化,各个级别选择一目了然。越小的区域内,选择的范围越小。到县城内,唯一的重点中学就完全地垄断了全县的优秀学生和教育资源。

在X市各中学的录取中,设立两条分数线已经是惯例了,即为正常的录取分数线和下延的分数线。正常的录取分数线即完全按照正常的程序以成绩录取,并且交正常的学费就可以入学;而低于正常录取线但是达到下延分数线的学生,则只是具有“潜在”的录取资格,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费用才可以入学,但是入学后也是正常的学生。即是说,按照学校的正常录取线小于学校的正常招生数量,而下延线大于招生数量,最后的决定则在于金钱或者“关系”。学校设立下延线对于学校“创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做法从市区到县城均已采用且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与默许。一般学校交纳费用的标准是中考成绩到正常录取线差多少分,以每分多少钱计算。从录取下延成绩可以看出来,X市最好重点中学B中二者成绩之差竟然达到了33分,而比较一般的学校W中或者辉中只有5分左右。而且从招生数量上来看,B中新一届的招生学生数量为1300名,而正常按成绩录取的只有360名,而“其余学生按照择优和自愿的原则,执行物价部门批准核定的[7]收费标准”。因为B中垄断了全市的优秀生源,其品牌在市场有更大的号召力,也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选择。不言而喻,B中的“高价生”每分所交的钱(“学校建设费”)也更多,而辉中等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就少一点,辉中的价格是每分800元。

以辉中2009级的新生入学为例,可以看出新生入学带来的庞大经济效益并不少于复读班本身所产生的。辉中2009级高一共有15个班级,其中1个重点班,12个班是平行班,其余2个是扩招班。“保送班”就是辉中高一的重点班,全班共62人。主要来源为保送的学生,大约有40人左右,10人左右是中考全县前几名。保送的办法是各中学推荐——之前考试的前几名(一般依据标准为高考前统一组织的质量检测)。保送的名额是学校直接分配到每个初中的,各个初中的保送资格一般是根据X市的统一的考试来确定的。不排除有校领导以权谋私保送自己的子女或者其他关系,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前一两届有校长保送自己的子女上保送班。除了学校保送,这个班有一些学生是通过关系进来的,但是至少都上了基本的录取线。2009年校长、副校长的子女都在其中,也有人说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这个班。另一个事实是今年学校老师有9个子女中考,其中有4个在重点班,5个在平行班,(老师子女只要上辉中线都在重点班,没上线的在平行班)。这个班本来也是64个人,有一个是老师的子女,上别的学校了;另一个学生退学了,原因不明。毫无疑问,保送班也有争夺优质生源的用意。

辉中2009级新生的录取中,有11个班级是平行班——普通班。每个平行班的学生数量、组成情况基本一致。但是正常录取的学生数量显然少于学校当年的招生数量,差额则由下延线分数之内的学生填补,凭一定的关系并且以金钱买进来的。这就构成了平行班最基本的两种学生:正常录取学生和交钱进来的学生。

高一11班有8名是低于分数线录取的。除了一个是外县的学生,其余的7名是属于下延线范围之内的,而且在确定的5个人的成绩中,有3个只差1分,2个差2分。这些属于开学初例外进入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拥有学籍及正式的学籍档案、学号和素质报告单(即每学期家长可以看到的成绩单),且学籍档案中包含入学通知书与正常的学生的全部一致。

笔者对于8名非正常录取的学生中的6名进行了访谈。在这些学生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知道自己进入的途径,多数只是知道通过一定关系交了钱,但是具体途径却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愿意说)。在这些进入途径中,有两个是必须的条件:一定的额外费和社会关系。

在辉中划定录取分数线(508分)后,又因为招生数量问题进行了分数线的下延,下延了3~5分,在这个分数线之内的学生只要交钱就可以报名,价格是每分800元。交额外学费之后与正式录取学生一样,也会分进平行班。但是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并且不向外通知,一般是学校内部人员通知自己的“关系”,或者有人偶然得知来报名也可以。

HP进入辉中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在开始的时候有去X中读的打算(县城的另一所普通高中)。但是其姑父称认识辉中校长,在报名当天的下午,其姑父带其到Y校长处,开了条子,并给学校交了1600元,因其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差2分,顺利报名进入辉中,正式成为辉中平行班的1名学生。

WL在所规定时间内并没有来报名所以错过了这个机会,后来找到学校政教处的一名老师,但老师表示无能为力。后来其舅舅找到政府的一个关系,此人背景能力不详,但是此人带WL报了名,只给学校交了800元。其舅舅如何回报“关系”则不得而知。

HH的中考成绩是506分,离分数线差2分,给学校交了1600元钱。HH说当时他们知道学校录取分数降到了503分,所以就来报名,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来学校,在报名的地方一个名单上(据说此名单是503到508分的学生名单),找到自己的名字然后开票报名,一切都是按正常程序。当问到他是怎么知道学校降分数线的,他只是说就是知道了。据我所知,他的姨表哥是学校老师,但是这学期刚调走。后来再次问到时,他承认当时的确找了人,但是什么人他没说,只是说后来找的人说他的成绩其实可以直接报名,就按正常程序报了名。

非正常进入平行班的学生,按照正常的招生数量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也可能凭成绩进入辉中,只是在这些具有潜在进入资格的学生中,最后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学生最终占据了进入的位子。非正常进入平行班就要交额外的费用,即使这个班级是以成绩为基础,保证生源质量的,交费进来的学生依然占到了八分之一。这不包括高考开学后陆陆续续转学进来的学生。

辉中2009级中有两个班是扩招班,即名副其实的通过钱买进来的学生。这两个班的学生也是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进来。扩招班每班的学生数多于前面的班级,每个班学生在76名左右。新学期报到时有的学生并不是正常的报名,而是延迟几天报名。

扩招班本来也是有大致分数线的,即离正常录取的分数线相差40~50分之内。但是,这个分数线是模糊的,随意性比较大,有些学生的成绩远低于这个大致的录取分数线。很明显,这两个班级的名额是“卖出去的”,只要有钱和关系就可以进入。但是即使明码标价,学生交钱的多少依然有差别。每个学生所交的钱并不是一样的,交钱多少并不是按成绩的多少,而是按照“关系”的权力大小程度,有的人成绩很低,反而交的钱比较少。

这个班级的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好的很多,很多学生也不是为了学习而来,而是家长的意愿。据该班学生讲大概有一半的学生学习意愿不是很强烈。老师对这个班的同学也会言语刺激,会对其进行挖苦和讽刺。

扩招班的存在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的要求,录取名额明码标价,却又根据权力远近弹性调整。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县城区域内,重点高中的教育资源是唯一的,所以这个“市场”成为了绝对的卖方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学校依据“物价部门”的指导确定价格,招生数量也是学校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的。学生的名额并不是事先确定好的,而是随着市场的走势确定的。招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扩招班的招生的不确定性成了教育资源市场化和教育权力寻租的前提条件。

高一第二学期刚开学的时候,高一11班转来了两个学生TJ和PW。两个学生都是从县城的另一所非重点中学——Z中转学过来的。都交了借读费,但是两人交的借读费的数额不一样,TJ交了3000元,而PW交了4000元。转来的学生,直接进入了平行班。但是高一新生开学之后转来的只是借读生,没有正式的学籍和学号,参加省里的水平考试和最后的高考时要回到原来的学校——学籍所在的学校。虽然不能拥有正常的学籍,但是他们却以比较低的成绩直接进入了平行班,而之前扩招班的学生在高一期间却无法转入平行班。

TJ中考成绩为495分,刚开始打算上辉中的扩招班,但是被通知要等一个星期,因为怕耽误学习就上了X中。以TJ的中考分数,在高一第一学期如果进入只能进入扩招班,要交的额外的费用大于现在的费用。区别就是一学期的辉中学习生活以及是否有学籍。高一新生报名之后的学生都没有学籍,但是扩招班的学生是有正式学籍的。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每个平行班和扩招班都会陆陆续续转来学生,这些学生都收费不同但是“待遇”相同。有些离学校关系比较近的学生家长会被知情人“告知”,后面转学进去交费少一点,且能进平行班,只是没有学籍而已。高一开学时候的招生学籍是有限制的,但是后面转来的学生是没有任何学籍和限制的,只要教室能坐得下,只要有学生要进来,这个位置就可以“卖出去”。这样,在按成绩录取的正常班级内也有了相当比例交费进来的无学籍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收费极为不透明,但是累计的数目绝对不小。

3. 产业说的补充解释

在研究复读市场形成的原因和驱动力时,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产业说”,认为复读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种产业,有着广泛的利益和动力。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或者一个延续的市场必然有经济因素。在高考复读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很容易被指认,就是学校和学生。马璀莹在回顾前人研究时指出:招收复读生,不仅是提高学校升学率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校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与此相似,田虎也提到了无论公立或者私立高中都招收复读生的原因:一是名誉驱动,可以提高升学率;二是利益驱动,可以收取高昂学费。相关研究普遍上把复读市场当成一个“纯粹”的市场,一个单独存在的市场,学校和学生是这个市场的主体。

政策上复读班应该是私立学校办的,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公立高中开办复读班或者招收复读插班生。早在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7条规定如下:当前,一些地方公办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复读的现象有增加的趋势,使本来已经短缺的高中教育资源更趋紧张,也影响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为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这一政策其实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公办学校为了升学率和经济利益,依然“暗度陈仓”,以各种更加隐蔽的形式招收复读生。于是,教育部部长周济2007年8月4日在落实中职国家资助政策及2007年招生任务中部片区座谈会作了关于“公办普通高中禁办复读班”的讲话。周济要求,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周济说,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接受采访时补充说,根据教育部要求,公办高中不仅不能办复读班,而且也不能采用高三复读生插班的形式招收。王旭明认为,公办高中的老师原则上也以完成本校的教学任务为主。

公立高中办复读班“屡禁不止”,证明办复读班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趋动,提高高考升学率和增加学费收入是最直观、最切实的收益。这也是之前研究者都注意到的问题。而对于并不“暗度陈仓”反而维持着庞大的复读班的辉中来说,这个解释就显得不足了。辉中复读班的收费政策相似于高一应届新生的收费政策,只要达到分数线的学生,交的学费并不是很多,正常招收的学生只是交正常的学费,或者一半学费,甚至不交学费。就这部分学生而言,学校的经济收益似乎并不明显。但是剩下的一部分,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就是经济收益的“主要贡献者”了。这部分学生并不是像应届扩招班那样“明码标价”,而是因人而异,这部分学生的学费才是超额经济利益的来源。而作为整个高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办复读班所带来的间接效益——建立在辉煌成绩之上的金字招牌所带来的从高一到高三复读生就读辉中的不惜代价,以及辉中对所在地方教育市场所做的贡献。

上述的研究之所以不能完全解释辉中的复读班存在状况,是由于辉中名义与本质上都应该是公立高中,但实际上公私不分,致使复读班是整个学校甚至整个地方教育市场的一部分。“复读班”不仅仅是因为本校高三毕业生而存在,复读班所参与制造的辉煌也是辉中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招牌”,是构筑辉县内家庭和考生升入大学的梦想所在。在辉县内,辉中的绝对地位不容置疑,而该县金字塔上下的距离越大,辉中就越有市场“卖点”,越有更大的收益。在高中教育这个市场中,辉中在县内已经是独孤求败了,但是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则是辉中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的最大推手。在复读市场上,它的绝对地位已经为它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在高一应届新生的市场上这个“辉煌”成绩将会再次为它带来巨大的利益。

如前所述,辉中高一新生的录取是分类别的,即重点班、平行班和扩招班。还有少数插入平行班的升学线几分内的学生。前两种是分数达到的学生以及报送的学生,这些学生不用交额外的钱。重点在于扩招班的学生,每个班多于正常班级10人左右,且每人额外交钱6600元左右(这是2009级的价钱,其中包括学费),即使按75个人算,两个班也有150人,总共会收费将近100万。还有将近100人,与录取线差距在10分之内,每差一分800元,这也有几十万的费用。这些只是开学时候交的费用,每年开学都会有学生陆陆续续转进来,这些学生可能没有学籍,不算正式的学生,但是交的钱却一分不少。而很多学生冲着辉中的名气来“镀金”,心甘情愿交高价“择校费”。辉中的金字招牌是这些家长和学生心甘情愿花钱的最根本原因。而这个金字招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复读生群体造就的。可见,辉中复读群体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为了复读的产业,复读生群体的存在对于学校整体的招生上也有重要的意义。不难想象,很多高一通过高价进入扩招班的学生,学习、应试能力如果没有大幅度提高,高三应届还是很难考上辉中的复读生,进入辉中复读班还是要花钱,这部分学生就为了圆大学梦两次埋单。在招生入学上,高一和高三明显分为两个部分,每进入一次就要按规则交一次费,但是在高考成绩的统计上,这两个部分却从来没有以任何形式分开过。

辉中在县内的地位决定了辉中也是整个地方教育市场产业化的重要部分。辉中在县教育局办公地点的隔壁,辉中的招生、收费政策必然是经过地方教育局“默许同意”的,而且在制造辉煌的过程中,辉中可以将考生转移到别的学校,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更高机构的同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即是说,在辉县的教育市场上辉中也是重要的一环,其所谋取的利益显然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利益,它还和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场化”是近几年来辉县及周围地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这不是仅仅凭学校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鉴于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免费的部分也越来越多,产业化的条件并不具备。而高中阶段超出了义务教育范围,并且学校的招生数量明显少于渴望上高中的学生的数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市场的供需情况首先决定了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当世纪之交高校扩招、初中毕业生增加的情况下,高中却并无变化。辉县的高中数量并无变化,即使招收的学生比以前多,也需要扩大校舍这个前提条件。而事实上,扩大招生的数量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于是,高中成了竞争资源。

而在高中教育这个市场上,显然供给方有着太大的差别。由于辉中是最早成为“省级重点高中”的学校,一枝独秀的局面从未变化过。只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辉中与其他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进入辉中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不论是高一还是高三,入学的学生被分类对待,正常升学和交费入学被区别对待。而正常入学的学生数量显然小于学生招生数量以及学校可以容纳的学生数量。比如,每年辉中高一应届生有将近1000人,而每年辉中的录取分数线划在全县前600多名处。中间的差距就是学校收费的空间,学校在学生生源质量与经济收益之间做了巧妙的平衡。对于分数线10分以内的学生,可以交钱并且进入平行班,而对于分数差在10分以上的学生,即使交钱也只能进入“扩招班”。学校很好地把握了家长和学生求学心切的心理,对于每一部分渴望上辉中但是成绩又不够的学生都给予了最“划算”的安排。

市场化当然不仅仅存在于辉县之内,市级重点中学B中的做法更加极端。B中是更为知名的学校,是省级示范高中,升学率连年保持[8]95%的高位记录。辉中保持“辉煌”、“区别录取”的做法在B中更为极端。B中已经正式引进社会资金办学,除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之外,剩下的更像是“竞价排名”,每年的招生类别划为若干线,最基本的就是收费生和正常生,收费生的价钱是一般农民难以承受的。在地方的整体环境中,“市场化”已经是高中教育的基本规范,辉中在县内的地位决定了它在教育市场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复读生群体则在体现辉中重要地位的高考成绩的主力军,是整个产业经济中重要的一环。注释[2]跟班:辉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种形式,意味班主任在教室之中监督、管理学生。但是并不要求一直在教室之中,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教室就可以。跟班时间段有早操、早读以及晚自习。[3]每年高考前全市范围内的模拟考试,共有两到三次,是比较正式的考试,与高考形式、难度相似,也作为预测高考成绩的最为重要的指标。[4]报名人数所指同前文,为内部统计中的数据。[5]高考升学率及表中的“统计”人数为统计数据,统计考试人数多于报名人数,少数学生并未在辉中报名。[6]《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论文作者。[7]来源于B中的网站。[8]数据来源于B中官方网站。

围绕报考北大的师生博弈

胡荣琴 (北京大学2011级社会学系研究生)一、背景

每年河南省的复读生人数约占近百万高考大军的1/3,国家教育部“公办学校禁止举办复读班”的禁令在很多地方成为一纸空文。2007年8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提出,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他指出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笔者的高中母校M学校在2008年之后,仍然大肆招收复读生。M学校是河南省首批命名的50所“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之一,是“全县唯一一所具有招收复读生资格的学校”。目前M学校有复读班36个,其中新校区4000多名在校生中,复读生就占了一半,差不多是高三应届生总数的一倍。2011年M学校本科进线2798人,其中复读生本科进线率达89.6%,应届生本科进线率达70.6%。复读生近三年本科进线率均超过88.5%。

每年高考后,县教体局都会下红头文件帮助M学校招复读生,限制或者禁止其他高中招收;学校也会给班主任下任务或者提前做应届生的复读工作,合力提高学校的升学率。M学校作为一所收费高、班额大、师资强、生源好、品牌认知度高的省级示范性高中,由于通过违规招收复读生而为学校生财,近两年来已在网上引起不少争议。M学校招收复读生也是在地方政府和学校、学校和老师之间进行博弈的背景下进行的。

地方政府是高中教育投资的主体,通过公共财政来实现教育资源的配置。地方政府和高中之间的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地方政府[9]如何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就成为博弈均衡结果的关键问题。高中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虽然处于被动地位,但是不同类型的学校也通过提高名牌大学的录取人数、重点大学的升学率来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或政策支持。

在招收复读生方面,假设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分为服从国家政策与违反国家政策,高中的策略分为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如果地方政府服从教育部的复读禁令政策,那么大批复读生涌向民办学校,而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较差,升学率不如公办学校,不利于提高地方政府政绩。如果地方政府违反国家政策,帮助公办学校招生,则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与M学校之间的博弈属于合作博弈,地方政府谋划与M学校共同实现利益最大化。每年高考后,教体局下红头文件帮助M学校招复读生,优秀复读生源涌向M学校。M学校依据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优势,违规招收复读生,扩大生源,不正当竞争争取教育资源,令同县的另一所重点高中望尘莫及。

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M学校无视国家规定,以建立分校(新校区)之名大张旗鼓开办复读班。M学校校长由县教体局副局长兼任,分校校长名义上由开发商担任,实际由县教体局指派,由原M学校副校长担任。M学校2011年招收复读生时明码标价,“一本免费,二本[10]三本交800。文科459至445分、理科454至440分交费1500元;分数线文科445、理科440以下,除交费1500元外,每少1分加60元,收费不超过7500元。”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分校从一开始就是总校的“连体兄弟”,在教学管理、教师任课、财务管理、招生及学生管理,甚至校园及教学基本设施、设备等各方面,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方政府担当起M学校保护伞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吸纳本县及外县的优秀复读生源。

学校为提高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对老师也下发任务。学生考取不同类型的大学,学校会为老师提供不同的奖励标准。在现实利益的诱使下,老师们经常一起力劝学生报考北大或清华,学校领导在必要情况下会亲自出面劝说、利诱学生,学校与老师利益基本上一致。同时[11]学校也要求老师留住落榜的北大苗,老师只有听从学校安排,才能保住工作或者不被“打入冷宫”,获得最大收益。

M学校老师为了培养尽可能多的学生上北大、清华,会在高考结束后想尽各种办法鼓励学生报考这两所学校,在学生落榜后则会描绘出一幅幅美妙至极的前景来鼓励学生复读。不过,学生则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自己的身体状况等各种因素,希望做出最优决策。毕竟报考哪所学校事关自己的命运,不能仅凭一时豪气做出决定。在报考中出现的师生博弈是由于师生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有各自的利益。

对于培养学生考上北大的老师,学校会在光荣榜上宣传优秀教师提高其声誉,并给予物质奖励。在M学校,老师有不同的奖励标准,学生考北大或清华,老师的奖金比较多;学生考上普通重点院校,老师奖金会比较少。如果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专门负责督导该学生的老师获得的奖金最多,其次是班主任,第三是年级组长,然后是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学的老师。学校一般是利用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来提高学校和老师的声誉。

除了学校为老师设立的高考奖励之外,还有社会上公司为优秀老师提供奖励。例如M学校2010年获得金凯帝高考优胜奖,该奖由河南金凯帝房地产有限公司设立,县领导出面颁奖。金凯帝公司每年拿出30~5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当年高考功臣。其启动条件为当年全校录取清华、北大两所名校超过4人,奖励对象为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的班级教师及在四次大型统考中成绩提高突出的班级教师。2010年高考,M学校有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共有34个班级130多名教师受奖励,奖金总额达39.6万元。

同时,M学校及社会上的公司对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提供了较多的奖励。2007年学生考上北大所获奖金为5000元,学校、教育局、学生所在乡镇政府等给予学生的各种奖励加起来会有1万元以上。2010年M学校举行欢送清华、北大新生及颁奖仪式,校领导、高三部分教师、7名高考娇子及家长、民营企业河南凤凰投资集团、河南金凯帝房地产有限公司、司马光宾馆餐饮部、富邦置业有限公司、吸引力品牌服装专卖店、中意手机连锁店代表出席仪式。这些公司为考上北大的学生提供的奖励包括奖金、手机、品牌西服等。

利益驱使着学校与老师只关注北大苗的报考,学校、老师与学生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报考中会存在一些博弈情况。老师为获取最大利益,尽可能多地劝学生报考北大,而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对老师坦白或隐瞒成绩、听从或违抗老师命令等等。本文分析师生博弈的详情,旨在揭示高中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一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二、研究方法及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笔者2006年参加高考,访谈对象主要为2006年参加高考的应届生,以及原高三同班中复读的同学,这些同学又讲述了自己复读班中同学的情况。笔者访谈了六位同学,这六位同学包括一位与老师关系好、两位与老师关系由好变坏、两位与老师关系不好的五名北大苗,以及一位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从多角度了解在高考报考中老师的角色,鼓励学生报考北大所使用的策略,以及学生对此做出的回应。

同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了解博弈信息。以往关于高考报考的研究多集中于学生之间的报考博弈以及报考志愿的非理性现象,几乎还没有涉及高考报考中的师生博弈情况,本文以M学校为例,试图揭示高考报考中这一不合理的现象。

2.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A同学:2005年第一次高考成绩622分,报考北大,北大分数线[12]为625分,落榜复读。2006年第二次高考成绩643分,北大分数线648,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598。第二次老师虽然劝报北大,但是自己想谨慎一些,第一志愿报了中国人民大学,被录取。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本科)、金融专业(研究生)。

B同学:2005年第一次分数是579,超过重点线14分,第一次目标是北大,但是分数不够,最后报了复旦大学,复旦分数线613,落榜复读。第二次是621分,超过重点线30分,第二次报考比较保守,当时想报北大、人大、政法,最后报了中国政法大学,被录取。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研究生)。

C同学:2006年第一次高考619分,报考北大,北大分数线648,落榜转入北大附中复读。2007年第二次高考657分,北大分数线631,第一志愿报考北大,成功录取,是X市文科状元。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财政学专业(研究生)。

D同学:2006年第一次高考分数611,北大分数线648,第一次想报北大,但是第一次考得不好,最终报考人大,落榜复读。2007年第二次高考分数629,分数足够上北大。自己仍然想报北大,老师也劝报北大,最后一个交志愿,在最后一分钟修改志愿,报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提前批,第二志愿是武汉大学,最终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

E同学:2006年第一次高考成绩是637,报考北大,落榜复读。2007年第二次高考成绩是598,当年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被调剂到平行第一志愿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研究生均就读于江苏科技大学。

F同学:2006年第一次考了570多,比一本重点线低二三十分,目标是中国政法大学,高考前就想复读。第一次开始没有报志愿,老师非让报,最后报了郑州大学,结果落榜复读。2007年第二次高考比第一次考得还低,只有560多分,比重点线低了30分。第一志愿报了郑州大学,落榜想复读,觉得不甘心。2008年第三次高考比重点线高了30分,580多分,分数线是557,报了中国政法大学,成功录取。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博弈策略选择

M学校的精英班平时有独特的教学模式,每个班级的老师都会重点培养北大苗,放养“差生”,并且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达到不用过多管教学生、学生自行竞争的效果。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高考报考,老师关注的重点都是北大苗,对其他的学生则不管不问。对于没有希望报考北大的学生,随便考上一所高等院校,能被录取就行。因为学校和老师也不指望从这些学生的升学中获取什么利益或名誉,这些学生考出去了,学校也不用管他们了,省了很多事。老师还单独对有希望考北大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其他学生上夜自习读书时,将北大苗召集在一起,做特殊发放的复习资料,单独一对一答疑解惑。一旦发现北大苗没有潜力时,便果断放弃培养。老师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理想大学,然后将结果贴在班级后黑板上,让学生铭记自己的目标。老师还让学生写下自己在班中想超越的目标同学,同样公示出结果,以达到让学生们互相竞争的效果。学生还可以按照成绩排名逐次挑选自己喜欢的座位,北大苗享受学校所能提供的一切特权。在2003级学生高考前夕,一次模拟考试后M学校组织一次北大苗宣誓大会,要求名列前茅的学生统一穿着西装,系红色领带,在学校里声势浩荡地宣誓将来要考取北大。从高二文理科分班起,学校与老师组织类似的活动,向北大苗灌输要考取北大的思想,这些学生在这种熏陶下,容易产生自信心的膨胀以及天之骄子的意识,在报考时会经不住老师的劝说与吹捧。

E同学:复读时平时成绩是很好的,还考过市第一。老师还对学习好的同学特别好,对其他同学不太关心。平时老师会重点培养几个好学生上北大,其他同学基本就是自生自灭的。除非犯错误,老师基本不怎么管的。这也是高中教育的败笔,会导致其他同学心理不平衡。

F同学:老师不太关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考得不好,能走就走吧。如果是好学生复读,老师会鼓励报北大、清华,老师想着复读一年成绩变好,老师的期望也高。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主要是针对好学生,因为可以拿奖金,老师比较注意、了解好学生,对于普通学生,老师也不了解,也不提意见。

笔者所在的高三班级是M学校中的一个应届生文科精英班,学校还有一个往届生文科精英班。笔者高三班级有69人,第一次高考后只有17人被录取。第一次高考后有52人留下来复读,这52人在第二次高考后有46人被录取,又有6人留下来复读。本文归纳了在第一次报考和第二次报考中,几种师生博弈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老师所使用的策略与学生的应对策略。

1. 第一次报考:老师“全面撒网,重点捞鱼”,学生在理性与冲动之间徘徊

第一次高考后,老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全省、市的报考信息鼓励学生报考北大,对一些把握不大的学生,老师同样采取力劝的措施,考上北大的话则会获得较高的奖金与声誉。高考失败的话老师只需承担很短几天的心理压力,并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被老师重点培养的学生也有自信心及虚荣心,在老师及亲友的劝导下大部分都会报北大。第一次高考后,老师劝学生报考北大的策略如下:表1 老师劝学生报考北大的策略

A同学:第一次高考后老师鼓励报北大,家里人让谨慎一点,自己也想报北大,最后报了北大,第一次高考成绩622分,比北大分数线低了3分,因为当时有一个文综选择题是4分,我做对了但是在答题卡上填错了答案,只能复读。

C同学:第一次估分640,感觉在北大分数线的边缘,学校年级领导劝我报北大,说有希望就报。听了老师的意见,自己也想报北大。6月24日在上海查成绩,知道自己没有考上,要复读。

E同学: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我估分在班里比较高,然后老师就让报。老师说根据以往的比例啥的,然后实验班肯定有考上北大的,现在你估计的分数较高,而且你人又比较稳,估分比较保守,报北大应该没有问题。自己也想报北大的,那时都是咱的梦想嘛。第一次时我也考虑过人大,就是在北大和人大之间徘徊不定的。当时是可以考上人大的,不过老师没有让考虑人大。第一次报北大肯定犹豫的啊,当时有几个亲戚让报人大的,可是后来想了想,算了,还是报北大吧,不行再来一年呗,然后就又来一年了。当时自己心气儿有点儿高,终至酿成悲剧!那段日子确实很痛苦呢,感觉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想,貌似行尸走肉了,脑袋转不动,想着能上啥学校就上啥学校吧,无所谓了,先脱离这个苦海再说。那个时候的人完全就是凭着一股气儿在那儿死撑着,机械地重复着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M学校,应届文科生较少有人第一年就能考上北大的。在笔者所在高三班级中,有7个北大苗,第一次高考后老师都一一劝说报北大,最后报北大的有4人。一人报考人大落榜,有两人坚持自己的决定,考取普通重点大学。

2. 第二次报考:老师采取同样劝导策略,学生应对策略多样

学生坦白成绩,但不听从老师意见,坚持己见。不少学生第一次都听从老师建议报考北大,失败之后,第二次高考时大部分都不再相信老师。坦白成绩的学生不听从老师建议,拒绝老师的吹捧与所提供的物质、声誉诱惑。

D同学:第二次高考后,老师、校长、副校长劝我报北大劝得很厉害,我在学校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待到晚上八点半。校长和副校长帮忙研究驻马店、南阳等市报北大的志愿表,说我估分可以报北大,他们请吃了两顿饭。我回复说有点悬,不想冒险。那时考上北大的奖金涨到五千。第二次报北大劝得厉害,第二次分数够北大,但是自己报了提前批。当时有两套报考方案,第一套是老师劝第一志愿报北大,老师会帮忙制定详细的报考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方案。第二套是自己报了提前批,第二志愿报了武汉大学。我是最后一个交志愿的,本来报考了北大,在提交志愿的最后一分钟修改志愿,报了中青。自己第二次分数够了提前批分数线,所以就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了。

B同学:我两次估分基本和实际分数差不多,第一次多估了10分,第二次在5分以内。第二次我报政法大学,老师只是让我改专业报法学,但是我自己对政治学比较感兴趣,最后没有改专业。

学生隐瞒成绩,避免老师强迫自己报考北大。第二次高考如果考得很好,对老师坦白成绩,会被劝报北大。如果考得不好,老师会不管不问。对老师隐瞒成绩,则不太可能被老师力劝,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考。为了避免老师强迫自己报考北大,有同学在第二次高考后故意低估分数,不透露自己的真实成绩,以便考取自己喜欢的学校与专业。

A同学:我第一次高考估分估多了,第二次估分估少了,一方面是估得比较保守,另一方面怕老师逼我报北大。因为当时语文的客观题错了很多,10道选择题,错了6道,每题3分。我说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我就报北大,可是连百分之五十都没有。老师知道了对我态度比较冷淡,劝我报北大我肯定不报,自己想谨慎一些。后来老师让我劝那个估分比我高的K同学报北大。因为老师和学生是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的,我就向K同学转告了老师的意思,实话实说啊,但是也让K同学谨慎考虑,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K同学后来成绩确实比我高,他第一,我第二。

B同学:当时K把分数估得低,他考了650多,只估了630多。老师劝他报北大,他死都不报。他文综选择题全对,但他告诉老师他错了十几分。他妈跑到学校里去告诉老师他文综选择题全对,老师就拼命劝他报北大。但他对北大不感兴趣,不想去北京上学,想去上海,后来就报了复旦大学。

3. 隐瞒平时成绩,高考黑马的诞生

很多老师会根据平时成绩来决定对学生的态度与培养方案。成绩好的学生会成为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成绩下降的学生会受到老师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