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9:34:57

点击下载

作者:周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思维与方法

创新思维与方法试读:

前言

研究表明,创新的先锋团队——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途径,一是科学发现,二是科学仪器,三是科学方法。其中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创新方法,几乎有1/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靠科学的创新方法实现了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可见创新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方法必须先行。

1946年,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1998)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研究工作。在以后的数十年中,这位发明家投入了毕生精力,致力于创新研究。在他的带领下,苏联的几十家学校、研究部门和企业组成专门机构,他们先后分析了世界上几十万份发明专利,总结出技术进化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时采用的创新法则,创建了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TRIZ。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从源头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

作为一种技术与经济相关联的活动,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革新,最终都应该转化成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称得上是创新。阿奇舒勒所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强调通过发明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发明的实用化,这符合创新的基本定义。

实践表明,运用TRIZ创新,能够帮助人们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进一步的探索方向,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终抓住机会来彻底解决问题,并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本教材的内容包括了创新的基础概念,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思维变革、发明问题的传统方法、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创新方法基础、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发明原理及其运用、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科学效应及其运用,以及用TRIZ解决发明问题等内容,是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

孙曙迎、褚赟、王文、阚晓初等人参加了本书的整理、校对工作。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欢迎教师登录www.cmpedu.com索取为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料,或联系作者E-mail:zhousu@qq.com。编者

课程教学进度表

第1章 什么是创新

人类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中的每一次重大跨越和重要发现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不可能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创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创新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同时,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些规律可以通过总结和学习加以掌握和应用。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1.1 发明与创新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发明大国。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公元前4000年算起,截止到明代末年,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中,有18项是属于中国人的发明。16世纪前的中国,真可谓发明大国。活字印刷(见图1-1)、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其他众多的发明也在同期名列世界前茅,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1-1 活字印刷

1.1.1 发现和发明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科学和技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将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发现(discovery)是对客观世界中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现的结果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人类是否对其有所认识,它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对这种结果进行认识的活动过程就是发现。例如,物质的本质、现象和规律等,无论人类是否发现了它们,它们本来都是客观存在的,后来被人类认识到了,就是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到的规律。发现也称为科学发现(scientific discovery)。

发明(invention)是指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时间性的技术成果,通常指人类做出的前所未有的成果。这种成果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方法等,在发明出来之前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通过技术研究而得到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多属发明。发明最注重的是独创性和时间性(或称为首创性)。

简单来说,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主要是:发现是认识世界;发明是改造世界。发现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主要属于非物质形态财富;发明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是知识的物化,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科学发现在我国是不授予专利权的。对于那些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2 创造与创新

“创造”一词是对创造活动的综合概括。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是有关“创造”的最一般的解释。

可以说,创造是人们应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是“破旧立新”,打破世界上已有的,创立世界上尚没有的精神和物质的活动。作为创造的成果,这种产品可以是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其特征是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创新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中的定义,“创新”的含义为:引进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引入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2)开辟新的市场。(3)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4)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工艺)。(5)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造强调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强调的则是创造的某种具体实现。创造与创新在概念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比较强调过程,创新比较强调结果。例如,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创新价值”。(2)在程度上,创造强调“首创”“第一”“从无到有”和“破旧立新”,主要是指自身的新颖性,不一定有比较对象;创新是建立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及做法等基础之上,其着眼点在于“由旧到新”,强调与原有事物相比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创新看作是创造的目的和结果。例如,黑白电视机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一种创造成果的诞生,因为在其出现之前根本就没有电视机;而彩色电视机的出现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是在黑白电视机的基础上,利用其他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对其进行改造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产品。再如,蒸汽机的出现是一种创造(见图1-2),而将它应用到其他工业领域则是创新(见图1-3)。图1-2 创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图1-3 创新:蒸汽机火车头(3)在思维过程上,创造应是独到的,其思维始终站在新异的尖端;创新则是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和做法等的基础上,将别人的原始想法组织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去。(4)在范畴上,创造一般指的多是知识、概念、理论和艺术等方面;创新一般指的多是技术、方法和产品等。(5)在目的上,创造注重的是科学性和探索性;创新更注重经济性和社会性。

1.1.3 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

很多哲学家认为,只有在面对问题时,人才会开始思考,且思考过程是以问题为起点进行的。

当看到了问题的现状,并设想了问题解决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状态,接下来就会想办法改变问题的现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用那些已经熟知的典型解决方法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就会考虑采用非典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典型解决方法:是指可以在学校中通过专业教育学到的处理问题的常规方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典型解决方法是那些他们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非常熟悉的解决本领域问题的方法。现有的典型解决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前人通过试错法得到的。专业人士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可以将它们作为“拿来就用”的工具。

典型问题:是指那些用典型解决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非典型问题:是指那些无法用典型解决方法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个非典型问题来说,既然无法使用典型解决方法来解决,那么就需要使用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来找到一种解决方法。这种能够解决非典型问题的,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对于该问题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方法。因此非典型问题也称为创新问题。相应的,典型问题也称为非创新问题。

在面对非典型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先用各种典型解决方法来尝试求解。当各种典型解决方法都无能为力时,专业人士就会绞尽脑汁去寻找某种非典型解决方法。一旦所找到的这种非典型方法解决了该非典型问题,这种非典型方法很快就会在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之间传播开来,并最终成为该领域中的一种典型解决方法。这里的“绞尽脑汁”就是人们在面对非典型问题时的真实写照。在绞尽脑汁的过程中,有人通过“顿悟”找到了非典型方法;有人从其他领域找到了可以解决本领域中非典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原有领域中可能已经是典型方法了,但是对于这个领域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方法。因此一种方法是典型方法还是非典型方法是相对的。

为了找到解决非典型问题的方法,处于同一时代的两位先驱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以美国的亚历山大·奥斯本为代表的学[1]者们开创了“创造学”这种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主的创新方法体系;苏联的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发现了隐藏在专利背后的规律,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TRIZ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其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创新问题。当然,非创新问题也可以用TRIZ来解决。

1.2 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3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1.2.1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见图1-4),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的复杂作用下,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三螺旋结[2]构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4 科技创新体系

1.2.2 创新文化与环境

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们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们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和经费薪给等,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国家政策制度、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和融合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的趋向和大小也越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哪种环境和什么要素对于各个科技人员、科研机构或组织的创新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1.2.3 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结点。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较强的基础条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

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还有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等。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这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做不成事。因此所谓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诚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

1.3 知识创新的内涵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创新、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技术创新和科技知识系统集成创新等。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知识创新中,通过企业或组织的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并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创造知识附加值,使企业获得经营成功。

1.3.1 知识创新的特征

知识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独创性。知识创新是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及新工艺等的采用,它甚至破坏原有的秩序。知识创新实践常常表现为勇于探索、打破常规,知识创新活动是各种相关因素相互整合的结果。

系统性。知识创新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创新系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创新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风险性。知识创新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活动,它没有现成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套用,投入和收获未必成正比,风险不可避免。

科学性。知识创新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活动。

前瞻性。有些企业,只重视能够为当前带来经济利益的创新,而不注重能够为将来带来利益的创新,而知识创新则更注重将来的利益。

1.3.2 形式与能力

知识创新一般有两种形式:累积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累积式知识创新是学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外部资源进行持续创新,这种创新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的累积性还意味着学习过程必须是连续的;激进式知识创新是指突破惯性思维,发现现有知识中没有的全新知识,这一创新的来源既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也有企业效仿竞争对手引进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理念。无论是累积式知识创新还是激进式知识创新,都需要具备包容新知识的素质和才能。

知识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组织)创造、整合和运用企业知识,实现战略目标所表现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战略远景、组织结构、人力资本管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

1.战略远景:知识创新的导向能力

战略远景规定了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企业依此来评估、证明和判定其所创造知识的质量。因此企业的战略远景可以用来指引企业员工吸收知识、整合知识和创新知识,是企业知识创新重要的能力组成部分。

2.组织结构:知识创新的载体能力

知识创新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必须既有利于企业成员个体知识的生产,又能促进企业对这些个体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这种交流与共享只有通过企业成员的广泛沟通才能实现,而组织结构是企业知识创新决策的执行载体,其合理性影响着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效率。企业应以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以核心知识流为主线来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与创新,以知识流为导向构建企业组织结构,这有利于知识创新各环节的横向知识交流。

3.人力资本:知识创新的存量流量控制能力

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群体中,员工的知识广度与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存量,员工在内部或外部的流动也体现了企业的知识流量。因此企业人力资本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的存量和流量。有效的人力资本管理可以稳定员工,从而避免企业核心知识向外流失,同时也可以吸引高知识含量的员工加盟企业,使企业获得足够的知识创新来源,保证知识创新的知识存量与流量。

4.组织制度:知识创新的保护与激励能力

企业知识,尤其是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价值,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如果企业的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外泄,或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没有得到持续的增加,企业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组织制度有助于实现知识创新的各种政策和员工持续创新知识。因此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知识保护制度、组织学习制度和知识资产激励制度等)会对企业知识创新起到促进作用。

1.3.3 知识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核心运营力,指企业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服务的能力;二是核心知识力,指企业拥有对某种特定领域和业务而言独一无二的专长、技术和知识。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的经验都证明,知识创新是企业寻求核心竞争力的无穷源泉。

知识创新也可以隐喻(metaphor)为知识进化,即不停地生成新知识。这要凭借理性思维的力量,因而必须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创新。最后,知识创新要上升到精神文化创新。

知识始终是思维或理性的产物,因而应注意到理性思维是形成知识的源头活水。因此知识创新就需要思维方式创新,培养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实质上,知识创新是极其复杂的精神性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坚持怀疑、批判精神,特别是自由精神。自由是人的本性,只有坚持自由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甚至无限地实现知识创新。爱因斯坦非常强调自由创新精神,他认为,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知识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双翼。

知识创新必须坚持自由精神,才能激发人的全能,造就永续的智慧源泉。思想创新和文化创新都要超越国界、超越权力和金钱枷锁;辨析传统文化,主要靠现代人;知识创新和思维方式创新更要靠具有自由创新精神的现代人。

1.4 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在技术创新中,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有密切关系,又有所区别。技术的创新可能带来但未必带来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可能需要但未必需要技术的创新。一般来说,运用同样的技术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同样的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产品创新侧重于商业和设计行为,具有成果的特征,因而具有更外在的表现;技术创新具有过程的特征,往往表现得更加内在。产品创新可能包含技术创新的成分,还可能包含商业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成分。技术创新可能并不带来产品的改变,而仅仅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例如,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作业过程从而减少资源消费、能源消耗、人工耗费或者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技术研发往往对应于产品或者着眼于产品创新;而新的产品构想往往需要新的技术才能实现。

根据创新的重要性,可以将创新分类为以下几种。(1)渐进性创新:渐进性的、连续的小创新。(2)根本性创新:开拓全新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的创新。(3)技术系统的变革:这类创新将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通常导致技术上有关联的创新群的出现。(4)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这类创新既包含很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又包含很多技术系统变更。

1.5 管理创新及其四个阶段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是指组织形成一个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1.5.1 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等的创新。可以按功能将管理创新分解为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领导、组织和人力9项管理职能的创新。按业务组织的系统,将创新分为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就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言,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以及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类创新。

管理创新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三者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1)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2)管理制度上的创新。(3)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有三类因素会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分别是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实践。(1)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2)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以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3)在人力资源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

1.5.2 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创新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现状的不满。

管理创新的动机通常都源于对企业或组织现状的不满:如企业遇到危机,或是商业环境变化,以及新竞争者出现而形成战略型威胁,或是某些人对操作性问题产生抱怨。

例如,Litton互联产品公司是一家组装计算机主板的工厂,位于苏格兰的Glenrothes。1991年,George Black受命负责这家工厂的战略转型。他说:“我们曾是一家前途黯淡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组装工作毫无特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新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这是一种刻意的颠覆,也许有些冒险,但我们别无选择。”

很快,Black推行了新的业务单元架构方案。每个业务单元中的员工都致力于满足某一个客户的所有需要。他们学习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技能。这次创新使得客户反响获得极大改善,员工流动率也大大降低。

当然,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管理创新都在挑战组织的某种形式,它更易于产生在紧要关头。

第二阶段: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管理创新者的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那些未经证实却非常有吸引力的新观念。

有些灵感源自管理思想家和管理宗师。1987年,Murray Wallace出任惠灵顿保险公司的CEO。在惠灵顿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刻,Wallace读到了汤姆·彼得斯的新作《混沌中的繁荣》(Thriving on Chaos)。他将书中的高度分权原则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惠灵顿革命”。Wallace的新模式使公司的利润率大幅增长。

还有些灵感来自无关的组织和社会体系,或者有些灵感来自背景非凡的管理创新者,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创新的灵感很难从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只有通过从其他来源获得灵感,公司的管理创新者们才能够开创出真正全新的东西。

第三阶段:创新。

管理创新人员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及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组合方式通常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复、渐进的,但多数管理创新者都能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

第四阶段: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与其他创新一样,管理创新也有风险巨大、回报不确定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创新的潜在收益,或者担心创新失败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会竭力抵制创新。而且,在实施之前,很难准确判断创新的收益是否高于成本。因此对于管理创新人员来说,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争取他人对新创意的认可。

在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获得组织内部的接受比获得外部人士的支持更为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拥护者。如果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创新的发起,就会大有裨益。另外,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然而,许多管理创新往往在数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一个支持同盟并将创新推广到组织中非常重要。管理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需要获得“外部认可”,以说明这项创新获得了独立观察者的认可。

外部认可包括下列4种来源。(1)专业学者。他们密切关注各类管理创新,并整理总结企业遇到的实践问题,以应用于研究或教学。(2)咨询公司。他们通常对各类创新进行总结和存档,以便用于其他的情况和组织。(3)媒体机构。他们热衷于向更多的人宣传创新的成功故事。(4)行业协会。

外部认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增加了其他公司复制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公司坚持创新的可能性。

1.5.3 基本条件

为使管理创新能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创造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创新主体(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和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主体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远见卓识,二是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2)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

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包括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将创新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以及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增效能力则是控制协调加快进展的各项能力。(3)企业应具备较好的基础管理条件。

现代企业中的基础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础数据、技术档案、统计记录、信息收集归档、工作规则和岗位职责标准等。管理创新往往在基础管理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因为基础管理好可提供许多必要的准确信息、资料和规则,这本身有助于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4)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创新主体能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关。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人们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们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空白。(5)管理创新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

现代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业的资源以完成本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这样的创新不可能脱离本企业和本国的特点。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短期内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实力都比西方企业弱,如果以刚对刚则会失败,若以太极拳的方式以柔克刚,则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以“情,理,法”为一体的中国式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长。(6)管理创新应有创新目标。

管理创新目标比一般目标更难确定,因为创新活动及创新目标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确定创新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则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这本身又与管理的宗旨不符。

【实验与思考】熟悉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

1.实验目的

本节“实验与思考”的目的如下。

1)理解和熟悉创新发明的基础概念。

2)熟悉科技创新的内容构成,了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本思想。

2.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3.实验内容与步骤

1)什么是典型问题,什么是非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____

例如:____

非典型问题:____

例如:____

2)科技创新的三种类型。

知识创新:____

技术创新:____

管理创新:____

3)知识创新的特征与能力。

知识创新的特征是:____

知识创新的能力是:____

4)根据创新的重要性,可以将创新分类为哪几类?(1)____(2)____(3)____(4)____

5)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____

第二阶段:____

第三阶段:____

第四阶段:____

4.实验总结

____

5.实验评价(教师)

____[1]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创造发明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复杂,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人类追求新的、有价值的功能系统。而创造发明可以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因此创造发明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2]复杂巨系统:如果组成系统的元素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也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并有多种层次结构,这类系统称为复杂巨系统。

第2章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介绍《纲要》时表示,将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纲要》按照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进行部署,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

2.1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最初的“三步走”战略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

2.1.1 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这也已在1995年提前完成;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三步走战略成为中国政府1987年提出的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

2000年,中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现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2.1.2 十五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只做了一个大致的构想。现在,在走完前两步目标的情况下,把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做出新的战略规划,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前,是第一步。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指出:“一方面,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估价,既肯定了中国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又指出了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继续前进的方向。

认清这些基本情况十分重要,这是中国人继续前进的基础,也为中国人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所以,十六大报告提醒大家:“我国的生产力、科技和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体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2 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土地、人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来驱动的,现在看来,继续依靠这些维持快速发展显然难以为继。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等矛盾也已日益凸显。所以,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创新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已刻不容缓。

2.2.1 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经验

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迈向高收入,成功实现了现代化,而依靠科技创新可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例如,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信息技术,自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放眼全球,创新从来都是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筹码。2009年金融危机后,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新和结构调整了步伐。例如,美国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两度发布美国创新战略,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等。日本也于2009年提出“2020增长战略”,指出2020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达4%,拓展环境、能源、医疗、科技和人才培养等领域,选择重点在信息通信、节能环保、生物工程、宇宙和海洋开发等产业技术突破。

因此党的十八大就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徐匡迪说:“现在人们的创新意识是有了,但不可否认,创新作为一个体系还未建立,创新的生态和环境还有待加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这也正是《纲要》想要解决的问题。”

此前,诸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文件大多是就科技论科技。《纲要》首次将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上升到国家战略进行部署。

2.2.2 创新驱动发展架构顶层设计

《纲要》是一个历史性文件,指出了未来十几年中国的发展方向。它宣示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这是一份对于创新驱动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统领性文件。”徐匡迪说,“‘十三五’是我国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出台这样一个文件,表明党中央既不回避问题,又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不仅战略是正确的,而且在战术上有决心。”《纲要》指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

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持续改善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急需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急需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上。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急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2.2.3 “三步走”战略与现代化建设相呼应

“《纲要》提出的‘三步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在徐匡迪看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既志存高远又紧接地气。“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不可能急转弯,必须有一个过渡期。我认为第一个5年就是起步和过渡期,主要任务是成功转弯,然后再加速。”

第一步最难,“难就难在人们的惯性思维必须发生改变。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工作主要追求数量、速度,而现在要拼质量、品牌;过去我们主要是跟随、模仿,而现在要强调并行、创新。”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纲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强调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所谓双轮驱动,是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而体制和机制创新是保障。没有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就只能停留在实验室。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创新的源头从政府主导,转移到企业和科学家这端。体制机制创新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

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发现科学规律。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纲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纲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2.2.4 具体落实八大任务

在明确目标和部署前提下,《纲要》具体提出了八大任务: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这些任务都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后从不同部门、不同渠道的多项任务中筛选、凝练而成。

徐匡迪认为,其中“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尤为关键和重要。《纲要》提出,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这需要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

回顾科技发展史,如果没有瓦特发明蒸汽机,就不会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话,就不会有电气化革命。再如最近的乔布斯和马斯克,给手机和电动汽车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因此创新往往是由一些关键人才引领的。在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情况下,如何吸引全球优秀高级人才为我所用,值得关注。《纲要》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并将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同步发力。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动力,而创新本身也需要动力,要靠体制机制创新来激活和调动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实验与思考】熟悉“三步走”,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实验目的

本节“实验与思考”的目的如下。

1)认真阅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2)了解党的十三大、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3)熟悉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熟悉“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战略需求与任务。2.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3.实验内容与步骤

请记录:

你的个人“三步走”是什么?

2020年,岁,人生目标是:____

2030年,岁,人生目标是:____

2050年,岁,人生目标是:____

1)请通过网络搜索,了解邓小平设想的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____

第二步:____

第三步:____

2)请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