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军转干部安置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1:13:5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军转干部安置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

中公2018军转干部安置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试读:

前言

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对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通过军转干部安置考试可以更加科学、广泛、公正、严格的考察和选拔军转干部,而对于考生来说,选择一本系统科学的辅导教材进行高效备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丛书由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研发团队精心打造而成,通过对军转干考试命题趋势的深入分析,帮助军转干部真正摸透命题规律,轻松备考。

本书共包括七篇内容,分别为政治、法律、公文写作与处理、经济、管理、科技与人文、国情与地理。每一部分都包含高频考点汇总、经典例题详解、基础自测习题、深度提高精练四大板块。本书有四大特点:高频考点汇总,明确考试重点

本书通过对历年军转干考试真题的归纳整合,分析总结了部分高频考点,并进行汇总,使考生明确考试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经典例题详解,把握命题规律

本书为考生精选了部分经典例题,并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使考生把握军转干考试特点和命题规律,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基础自测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本书在体例上设置了“基础自测习题”模块,所选习题密切结合学科热点,使考生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做到查漏补缺。深度提高精练,巩固学习内容

本书在体例上还设置了“深度提高精练”模块,使考生在巩固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试题作答速度和试题作答的准确性。

鉴于时事政治内容时效性较强,我国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各位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时政新闻和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更新。同时可通过手机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在“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中及时查看更新的备考资料。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7年12月第一篇政治第一章党的十九大报告(要点)高频考点汇总

■新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两个时期”: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

下列有关党的十九大的相关内容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B.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过去五年,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故本题选A。基础自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有关表述不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为人民服务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建党一百年时

B.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C.改革开放五十年时

D.本世纪中叶

4.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下列有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B.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C.以党的组织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D.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我国是社会主义强国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A.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国家统一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A.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B.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顽强的人民军队

C.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英勇善战、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

D.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下列有关过去五年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

C.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运营等

D.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下列选项属于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的是()。

A.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B.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C.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D.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有关这个时代的表述符合党的十九报告原文的是()。

A.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B.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C.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故本题选C。

2.【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故本题选B。

3.【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故本题选B。

4.【答案】C。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故本题选C。

5.【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故本题选A。

6.【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故本题选B。

7.【答案】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故本题选D。

8.【答案】C。解析: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顺利首飞。C919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目前尚未投入运营。故本题选C。

二、多项选择题

9.【答案】ABCD。解析:选项A、B、C、D均属于过去五年我国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成就。故本题选ABCD。

10.【答案】B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故本题选BD。深度提高精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D.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六千多万

B.七千多万

C.八千多万

D.九千多万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可持续发展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A.为什么人

B.执政宗旨

C.建党宗旨

D.权力来源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作风建设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是()。

A.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五年到二〇四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第二个阶段,从二〇四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工程

B.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C.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D.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故本题选B。

2.【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故本题选B。

3.【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B、C、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4.【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故本题选A。

5.【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故本题选B。

6.【答案】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故本题选D。

7.【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故本题选A。

8.【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故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9.【答案】AC。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本题选AC。

10.【答案】A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选项A说法错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选项D说法错误。选项B、C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D。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节 唯物论高频考点汇总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坚持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要反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反对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1:

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答案】ACD。【解析】A项是黑格尔的观点,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观念”本身运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项认为万物皆源于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是朱熹的观点,他主张精神性的“理”是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是老子的思想,认为先天性的道是万物的本原,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ACD。

例题2:

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

A.人脑的错误判断

B.人的主观想象

C.客观物质世界

D.落后的思想观念【答案】C。【解析】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物质,错误的思想也是意识,也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故本题选C。基础自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2.“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

C.诡辩论

D.唯心论

3.“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

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

4.“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5.“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6.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8.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10.()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A.物质是否决定意识

B.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

C.世界是否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11.()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能动性

D.绝对性

12.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1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1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则不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

1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一致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绝对观念是世界本原

17.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8.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对他的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

B.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C.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

D.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19.《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20.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三、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22.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23.“心想事成”从哲学的角度看,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

24.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

25.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这句话意在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指出离开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但并不是说理性认识地位高于感性认识。故本题选B。

2.【答案】B。解析: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故本题选B。

3.【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故本题选A。

4.【答案】B。解析: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这说明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此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选B。

5.【答案】D。解析: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故本题选D。

6.【答案】D。解析:“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反映的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选D。

7.【答案】C。解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查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故本题选C。

8.【答案】D。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选D。

9.【答案】D。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A、C项是唯心主义的说法,B项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排除。故本题选D。

10.【答案】A。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意识决定物质。故本题选A。

11.【答案】B。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故本题选B。

12.【答案】D。解析:题干中用“洞中方七日”与“世上已千年”来对比,意在说明时间是相对的。故本题选D。

13.【答案】A。解析: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故本题选A。

14.【答案】D。解析:本题表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本题选D。

15.【答案】D。解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项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A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C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6.【答案】ABC。解析:题干与A、B、C三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ABC。

17.【答案】BCD。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A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即题干中的概念)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B、C、D三项中的“理”“理念”“道”都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另一种表述。故本题选BCD。

18.【答案】ABCD。解析:柏拉图的这种观点是把认识看作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不但没有正确揭示认识的本质,反而使认识神秘化了。故本题选ABCD。

19.【答案】AB。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C、D两项明显错误,理性认识不能离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故本题选AB。

20.【答案】CD。解析:画饼是意识的东西,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不能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A、B两项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D。

三、判断题

21.【答案】B。解析:人类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故本题说法错误。

22.【答案】B。解析:世界及其联系、发展和层次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但由此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则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就其具体实现而言有其局限性,是有限的,但就其发展来说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明天可能被认识;现在还未被认识的事物,将来总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的事物只有未知和已知的区别,没有可知与不可知的区别,不能把未知的东西当作不可知的东西。故本题说法错误。

23.【答案】B。解析:心想事成,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这体现的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即意识的能动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24.【答案】A。解析:唯物主义真理观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故本题说法正确。

25.【答案】A。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故本题说法正确。深度提高精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诗句表明()。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存在差别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4.在春节的时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祝福亲人。从哲学的角度上讲,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能动反映论

C.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5.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9.“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文·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D.电脑能够模拟人脑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

11.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上帝创造世界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

12.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

A.反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世界

D.改变历史规律

1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A.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经验是认识真理的最终判断标准

14.下列说明了意识的本质的有()。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5.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和物质关系的观点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上谈兵

B.水中捞月

C.望梅止渴

D.实事求是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题干的观点是从意志出发来评判是非的,首先可以确定为唯心主义,而这种观念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因此是主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同一事物”说明客体是一定的。在客体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说明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故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两句诗体现了因为作者心里的愁苦悲伤,所以本来与往常无异的花鸟也变得引人落泪。这说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会受到主体思想的影响,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项正确。故本题选B。

4.【答案】C。解析:“心想事成”的观点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C。

5.【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道理,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

6.【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性为物质所特有,意识并不具有,这是两大概念在内涵上的根本区别。列宁正是通过界定这一区别给物质下定义的。故本题选B。

7.【答案】B。解析: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故本题选B。

8.【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本题题干中的诗句即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故本题选D。

9.【答案】B。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题干中的“信”可理解为诚信。诚信作为一种意识,做人诚信,就会赢得尊严、朋友,就会路路畅通。诚信缺失,就会丢掉为人之道,立身之本,就会寸步难行。是否诚信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体现出意识的反作用。故本题选B。

10.【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于物质的反作用。而电脑或“智能”电脑的出现,电脑模拟人脑,这就是意识反作用的具体体现。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1.【答案】AC。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A、C两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B、D两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AC。

12.【答案】AC。

13.【答案】CD。解析: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A、B两项都是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C、D两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CD。

14.【答案】ABCD。解析: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社会的产物。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四个选项均说明了意识的本质。故本题选ABCD。

15.【答案】CD。解析:纸上谈兵和水中捞月都是片面强调了主观意识的作用,C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D项既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故本题选CD。第二节 辩证法高频考点汇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千差万别的,但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1:

下列成语中,与成语“群轻折轴”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近的有()。

A.堤溃蚁穴

B.壮士断腕

C.竭泽而渔

D.积羽沉舟【答案】AD。【解析】“群轻折轴”指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堤溃蚁穴”是指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竭泽而渔”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积羽沉舟”是指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群轻折轴”“堤溃蚁穴”“积羽沉舟”所表达的都是“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原理。故本题选AD。

例题2:“六度空间”理论认为,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这表明()。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人们能够创造联系【答案】BC。【解析】结合题干可知,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故本题选BC。基础自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成语中,体现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

A.水滴石穿

B.唇亡齿寒

C.声东击西

D.瞎子摸象

2.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左,就无所谓右,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B.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是无条件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3.“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5.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6.辩证的否定观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10.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

A.事物之间的先行后续的关系,先行的是原因,后续的是结果

B.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的联系

D.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11.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

A.相对性

B.一切时空

C.人类社会

D.主观世界

12.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

13.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A.唯物辩证法高于现代系统论

B.现代系统论不断丰富唯物辩证法

C.现代系统论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

D.现代系统论的基础思想蕴含于唯物辩证法之中

1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15.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D.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三、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6.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说明其中包含了矛盾的同一性思想。()

17.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

19.“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启示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0.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A项“水滴石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原理;B项“唇亡齿寒”中“唇”与“齿”紧密相连,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C项“声东击西”告诫人们看事情不能停留在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D项“瞎子摸象”告诫人们看问题应切忌片面化,只看局部而忽视整体,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故本题选B。

2.【答案】D。解析:题干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一方存在,另一方才能存在。故本题选D。

3.【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4.【答案】D。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的说法,贬低了偶然性的地位,A项说法错误;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B项错误;偶然性具有不确定性,C项错误;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故本题选D。

5.【答案】D。解析:A选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B选项为官发财,应当是两条不同道路,为官不能想着要发财,不符合题意。C选项强调的是全面的观点,没有体现重点论。“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两点论,既要严厉打击小贪小腐,更要打击大贪污、大腐败;重点打“老虎”,体现了抓重点。故本题选D。

6.【答案】A。解析:辩证的否定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故本题选A。

7.【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诸范畴,就是从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故本题选A。

8.【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故本题选B。

9.【答案】D。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故本题选D。

10.【答案】C。解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的联系。故本题选C。

11.【答案】B。

12.【答案】C。解析: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故本题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3.【答案】BCD。解析:现代系统论不断丰富、深化唯物辩证法,现代系统论的基础思想蕴含于唯物辩证法之中。故本题选BCD。

14.【答案】ACD。解析:矛盾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同类事物的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矛盾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同性质、本质与特殊性质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为:(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故本题选ACD。

15.【答案】AB。解析: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同时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A、B两项表述正确。C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选。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其否定了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不选。故本题选AB。

三、判断题

16.【答案】A。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自身所固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正包含了这种同一性的思想。故本题说法正确。

17.【答案】B。解析: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故本题说法错误。

18.【答案】A。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故本题说法正确。

19.【答案】B。解析: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都是矛盾着的双方,它们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这句话启示我们的是矛盾双方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本题说法错误。

20.【答案】B。解析: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