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美术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1:21:54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美术故事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美术故事试读:

前言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在人们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的发生通常总是要完全借助于人类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出现,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产生。人类语言有许多种形式,如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绘画语言、形体语言、音乐语言及现代的电影电视语言等等。艺术的发生在形式上就相应地会出现故事、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艺术形态。没有语言,就没有艺术的发生基础;如果人们相互间语言不通,就不能够实现艺术的交流。

青少年学习文艺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灵感,丰富想象力。《充实青少年的千万个文艺故事》旨在关注青少年成长,激发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写作、书画兴趣,提高写作、书画水平。《充实青少年的千万个文艺故事》共分十册:

1、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文学故事;

2、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名著故事;

3、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童话故事;

4、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寓言故事;

5、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美术故事;

6、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音乐故事;

7、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戏剧故事;

8、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电影故事;

9、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神话传说故事;

10、充实青少年的100个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齐放、贾秀娟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杨静、张强、杜天峰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

丑人画像

从前,一个人长得很难看,他请一个画师给他画像。

那个画师为了丑人能够满意,特意把丑人脸上的特征画得有比例些,匀称些。他首先把丑人的鼻子摆正了,然后去掉了他脸上绝大多数的麻子,一双浑浊的小眼画得又黑又亮。画完后,画师把像给丑人看,满以为丑人会非常高兴,可是丑人仍要他重画。

再次画好后,丑人还是不满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总共画了十来张。最后丑人生气地说:“你是怎么搞的,把我越画越丑了。”

画师实在忍耐不住了,说:“我已经尽量把你美化了,你还不满意呀?你去拿镜子照一照自己吧!假如我照原样画下来,我看,要吓死人呢!”

是的,人要有自知之明啊!

鲁班刻凤

鲁班是鲁国著名的能工巧匠,他还被奉为木匠的祖师爷呢。

那时,鲁班还不出名,正在雕刻一只凤凰,还没有完全刻好,当然也没有上色。

有的人看到他刻的凤头,就撇撇嘴说:“简直像只难看的鹈鹕,哪里是什么百鸟之王啊?”

有的人看到他刻的凤身,又挖苦说:“不会刻就呆在一边,怎么把凤凰刻成鸡一样呢?”

等到鲁班把凤凰刻成了,并且上了色,那凤凰可美呢!碧绿的冠子高耸,大红的脚爪闪亮,锦绣般的羽毛霞光散射。

等到鲁班把凤凰的眼睛涂上颜色的时候,它突然振翅高飞,鸣声悦耳,在栋梁之间翻腾回旋。

这时候,人们又纷纷改变了看法,赞叹鲁班雕刻的凤凰异常神奇,称颂鲁班的技艺高超。

赫耳墨斯与雕刻家

赫耳墨斯想要知道人们对他有多尊重,便化作一个凡人,来到一个雕刻家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像,便问要多少钱。雕刻家回答说一块银元。他笑着又问赫拉的像要多少钱。雕刻家说那要贵些。

当他看见了自己的像时,心想自己身为神的使者,又是招财进福的神,应该标出高价吧。赫耳墨斯便指着自己的像,问需要多少钱,雕刻家答道:“假如你买了那两个,我便把这个做零头,白送给你吧。”

天下第一关

如果你到过长城,登上山海关,就一定会看见一块横额巨匾,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既庄重又洒脱,这是谁写的呢?

传说明朝时候,有个叫萧显的举人,非常擅长书法,远近闻名。但是他家境贫穷,连进京赶考的钱都没有。附近,有一位孤寡老太太很同情他,但她自己并不富裕,就把一块祖传的古砚拿出来卖了十两银子送给萧显,还特意做了白豆干饭、萝卜粉条汤给他吃。

萧显感激得热泪盈眶,转身挥毫,在宣纸上写下了:“天下第□关,”四个大字,双手托着恭恭敬敬地捧给老人,说:“听说皇上要给山海关东门的箭楼挂块‘天下第一关’的横匾,我现在先写出这四个字,您到时候献上去,皇上一定会找人补写‘一’字,到时您再来找我。”

果然,不久,孤老奉旨来找萧显补写“一”字。萧显这时已经考中状元做了大官了,但他仍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请您老给我磨满满一罐墨,再做一顿当年那样的白豆干饭、萝卜粉条汤吧。”

孤老太太照他的话去做了。萧显吃饱了饭,他把头发扎成“绳刷子”,伸进墨汁缸,用力一搅,饱蘸浓墨,在宣纸上一甩、一挫、一拖、一顿,一个笔法如神的“一”字就写出来了。

老人将“一”字献上去,皇上重赏了她,使她得以安享晚年。从那以后,“天下第一关”这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就高高地挂在山海关东门的箭楼上。

画鬼最易

齐王请一位宾客给他作画。齐王问道:“画什么东西最难呢?”客人说:“画狗、画马最难”。齐王又问:“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狗和马人人都见过,要画得惟妙惟肖,很不容易;而鬼怪之类谁也没见过,我画成什么样都可以,谁也不能说不像。”

画荚

有个外地来的画家,在豆荚皮的薄膜上为周国国君画画。一画画了三年,国君接过画来一看,除了豆荚皮里外像被油漆漆过以外,没看出画的是什么,气得国君大发雷霆。

画家耐心地解释说:“君王息怒,请筑一面高墙,墙上凿开一个脸盆大小的窗户,把我的画嵌在窗口,太阳一照就什么都看见了。”国君依照画家说的办了。就见那画上龙蛇禽兽车马之类栩栩如生,国君赞不绝口。

入木三分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贴切。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王先生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纳斯卡的巨画

1920年的一天,一架民航客机在南美洲上空飞行。当飞机飞到秘鲁上空时,一个正在欣赏窗外景色的乘客突然大喊:“天啊,太奇妙了!那是什么呀?”人们被他的话语所吸引,忙扒在窗旁向外看,只见在飞机下方的地面上,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图画。这些图画全由一条条深浅不一沟壑组成,它们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呈螺旋形、星形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图画,如蜂鸟形、鹦鹉形、海鸥形等。这些图画都十分巨大,从几十米到二百米不等。

消息传出后,许多人慕名来看这些巨画,许多科学家也来到此地,想揭开这些巨画的真相。

这些巨画位于秘鲁的一个名叫纳斯卡的荒原上,那儿人烟稀少,非常荒凉。科学家们发现,纳斯卡荒原上的巨画与当地出土的二千年前的古代陶器的花纹很相似,于是他们认定,这些巨画是由古代纳斯卡民族修筑的。可是,他们修筑这些奇怪的巨画做什么用?

有人推测说,这是古代纳斯卡人举行体育运动的地方,巨画是用于各种比赛的场所。可这种说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因为它缺乏证据;又有人说,这是外星人修建的……关于巨画的猜测众说纷纭,孰是孰非尚待进一步研究。

巧辨真假

从前,在欧洲的一个小城镇中,有一个雕塑家,他的作品工艺精湛,非常精美,特别是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因此,他的雕塑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供不应求。雕塑家为此十分自负,认为自己的作品很完美,所以常常抬高价格来获取暴利,而且对顾客的态度也很不好。

一天,一个占卜的术士为他算命,告诉他只有半年的活头了,到时地狱中的魔王会来带他下地狱。雕塑家非常害怕,但一想自己的本领,就想了个办法。

术士所说的真对,半年后,魔王果然派了一个小鬼来招雕塑家下地狱,魔王对小鬼说:“他一生骄傲自负,不积德,你去抓他回来打入地狱。”

小鬼奉命来到雕塑家的家中,但他进到屋中却傻了眼,竟然有二十个一模一样的雕塑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哪个才是真的呢?

原来,雕塑家做了十九个雕像放在屋中,然后自己也站在其中,等小鬼来了他就停住呼吸,装成和雕像一样的样子。

小鬼没办法,只得回去如实报告。魔王一听大怒,决定亲自去看看,到了雕塑家的家中一看,他也傻了眼,过了一会儿,他定下神来,运用智谋,想出了一个办法,找出了雕塑家。

魔王围着雕像绕了一圈,大笑起来,说:“你自认为雕塑得毫无破绽,但我一眼就看出了毛病,你犯了个很大的错误。”

雕塑家下意识地回答:“不可能!”这一说,魔王一下就抓住了他。原来,魔王利用他自负的缺点激他开口说话,从而暴露了自己。

巧取画资

从前,有一个画家靠给人画像为生。一天,一个财主让他画像。画好后,财主把画像给他带的一只猫看。猫对着画“喵,喵”地叫了几声。财主就对画家说:我不能给你钱,因为我的咪咪认不出我来了!”说完扭头就走。

画家气得火冒三丈,但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快步追上了财主,把画在他眼前一晃,小猫立即扑到画前,显出十分亲热的样子,财主见状无法再抵赖,只得乖乖地交了画钱。

请问,画家想出的是什么好主意呢?

原来财主走后,画家突然想到猫爱吃鱼,于是,就拿了一条鱼在画上蹭了蹭,然后拿着画追上财主,把画在猫前面一举。猫闻到鱼味就扑到画上去舔主人的脸当然是很亲密的,怎能说认不出来呢?财主又怎能不给钱呢?

苏东坡题联

苏东坡是宋代大文学家,他在杭州任知府时,有一天去游莫干山,来到庙中小歇。老和尚见他衣着简朴,就冷淡地说了声:“坐”。并毫不在意地对小和尚说:“茶”。两人稍作交谈之后老和尚发现他谈吐不俗,便让他到客厅,面带笑容地招呼说:“请坐。”又喊小和尚:“敬茶!”再进一步交谈,方知来人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老和尚连忙起身作揖,毕恭毕敬地说:“请上坐!”并急忙高喊:“敬香茶!”

告别时,老和尚恳请苏东坡题联留念,苏东坡含笑挥笔,写了副对联给老和尚,老和尚接过对联,顿感羞愧。

原来,苏东坡的对联是: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画蛇添足

楚国有家人,祭祀过祖宗后,赏给所有办事的人一壶祭祀用过的酒。

办事的人可多了,到底谁喝呢,谁也不好决定。要是大家都喝的话,每人只能喝上一小口,一点儿也不过瘾,还不如不喝呢。忽然,他们中有一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人在地上画条蛇,谁画得快,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认为这办法挺好。

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就把蛇画好了。这壶酒按理就归他了。这时,他回头看看大伙,发现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快画好的。于是就想显露一下他的本事了,趁有时间,他又给蛇身上画起脚来。这时他旁边的一个人把酒壶夺过去,一仰脖子就美美地喝了一大口。那画蛇添脚的人,吓了一跳,连忙跺着脚说:“你是抢酒喝还是怎么的?明明是我先画好蛇的,只不过我看你们画得这么慢,才要给蛇添几只脚的。”那提着酒壶的人,反唇相讥说:“蛇是没有脚的,你在哪个地方看到过有脚的蛇了,所以你画的根本不是蛇,那么第一个画好蛇的当然应该是我啦,这壶酒当然就该我一个人享受啦!”

那人说完,又美美地喝起酒来。

空前绝后

《宣和画谱》讲述了我国三位古代画家的故事:

顾恺之是晋朝的一位大画家,他学识渊博,绘画生动传神,谈吐也相当风趣,据说,他作画极认真,从不轻易落笔,尤其画人物,画到传神之处——眼睛,更是斟酌再三,被当时人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张僧繇是南北朝时的大画家,他的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以逼真为世人称道。梁武帝建了许多寺院佛塔,都命他为之作画。据说,一次,他在润州兴国寺佛堂大殿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鹰和一只鹞,竟吓得小鸟也不敢在屋梁上筑巢。还有一次,他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活龙活现的龙,却不点眼睛,在别人的再三恳求下,他刚给两条龙画上眼睛,两条龙就破壁而出,腾空而去。这些传说虽不可信,但却说明他的绘画功夫很深,在世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吴道子是唐朝有名的大画家,他擅长山水画、佛像画,功底深厚,笔法绝妙。传说,他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三百里山水竟在一天内画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画的“地狱变相图”,不画鬼怪而阴森逼人。他画画技法高超,艺冠一时,被尊称为“画圣”。《宣和画谱》评论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是超越前人的,张僧繇那样的绘画天才后人不可能再达到,而吴道子的成就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用“空前绝后”,比喻某件事或某种成就十分杰出,超越古今。

乘兴而来

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

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

于是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特别会画翠竹。他画的竹子挺拔、秀丽,看上去就跟真的竹子一样有生气。

原来,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在自己住房的四周栽了不少竹子。他经常细心观察在不同季节竹子的姿态颜色有什么变化。因此,画竹子前,他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所以画起来能画得很好。

他的朋友写诗赞扬他: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来人们就把“胸中有成竹”的诗句压缩成“胸有成竹”的成语。

管中窥豹

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世称“二王”。

王献之年幼时就很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两个哥哥徽之、操之一起去见宰相谢安。当时,徽之、操之都说了不少家常琐碎的事,而献之只问候一下就不作声了。他们走了以后,有人问谢安三个孩子中哪个较好。谢安说:“最小的一个较好。”有人问谢安为什么,谢安说献之说话不多,但并不腼腆,所以说他好。

又有一次,献之和徽之在房中谈话,突然发生火警,徽之吓得连鞋也没穿就急忙往外跑,献之却一点也不惊慌,很镇静地慢慢地走出去。

另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潜入他的卧室,把所能偷的东西都偷了。小偷正要走,献之低沉地喝道:“小偷,青毯是我家的旧东西,留下吧!”

小偷吓了一跳,什么东西也没偷就跑了。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一起玩一种赌博游戏,年仅几岁的献之在一旁瞧着,忽然对其中一方说,“你这方赢不了啦!”那些学生们见他年纪这么小,竟也看出了胜负的结果,便取笑他说:“这小孩从‘管中窥豹’,也看到了豹子身上的斑纹哩!”意思是虽不全懂,也知道一点。

笔走龙蛇

唐朝时,有一年秋天,秘书临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不少名人墨客会聚一堂,高朋满座,热闹非凡。正在酣饮之间,来了一位少年僧人。

贺知章说:“他是玄癸法师的弟子怀素,出家不戒酒,写得一笔好草书。在他老家长沙和湖南七郡的知名人家,家家都挂有他书写的条幅。”酒过三巡,贺知章向来宾敬酒致谢说:“嘉会良辰,少不得赋诗助兴,有请谪仙李翰林做诗以记盛会如何?”

李白并不推辞,只是说:“诗意因兴而起,酒兴有了,但还不够,请怀素师当众挥毫以助诗兴。”

书童抬出几箱书写用的麻笺、素绢,书案上摆出数方上好的宣州的石砚,书童几人轮番注水研墨。怀素放下酒杯,飘然起立,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但见少年僧人援笔蘸墨,凝神注视纸绢片刻,突然运气挥毫,臂转腕旋,写完一张又一张,不多久,满地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几箱麻笺素绢顷刻用完。

怀素掷笔返座时,李白《草书歌行》亦已写就,当众吟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床……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贺知章最后总结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确实笔走龙蛇啊!好字,好诗!”博得大家一阵喝彩。

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南北朝时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对隋、唐两代的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张僧繇是一个善于画龙的画家,他画的龙大小不一,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一次,他到一个寺庙里去游玩,主持请他在墙上画条龙。当画到一半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像是暴风雨要来了。刚一画完,那龙头抬了起来,准备离开墙壁飞到天上去,周围看的人都紧张得叫了起来。张僧繇也有点害怕,就急忙在龙的身上画了一条铁链把它锁住,龙才安静下来。

又一次,张僧繇在金陵(今南京市)的安乐寺的墙上画龙,当地有许多人都来看。他一共画了四条,一会儿就画好了。大家看时,果然是画得好,张牙舞爪,腾飞翻滚,非常逼真。但奇怪的是这四条龙都没有画眼珠。

有人就问张僧繇,你怎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张僧繇说:“如果我把眼珠点上去,龙马上就会飞走,可不能随便给它画上眼珠。”大家听了,都觉得太不可信了,要张僧繇点了龙眼珠试试。

张僧繇拗不过大家,只好答应了。他拿起笔,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珠。忽然,只见天空电闪雷鸣,狂风大起,大家吃了一惊,回头看时,那两条点了眼珠的龙已经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而墙上只剩下两条没有画眼珠的龙。人们这时才真正相信,一个个惊叹不已。

沉鱼落雁

汉元帝时,挑选天下的美女入宫。当时美女王昭君被选为第一。

但佞臣毛延寿因没有得到贿赂,故意把昭君画得很丑,使她得不到皇帝的宠爱。

夜深郁闷,昭君弹琵琶遣兴,被元帝听见循声而去,见面之后惊为天人,元帝乃将昭君封为明妃,问其缘故,下旨将延寿斩首。

延寿闻讯,逃至匈奴,并将昭君图像献于呼韩邪单于,单于见图乃教唆使者来索昭君。

元帝大怒不允,但昭君深明大义,以国事民命为重,慨然前往,元帝无奈,只好答应。

临行前元帝亲送至灞陵桥上,此时正好有一群大雁在空中飞过,见到昭君美如天仙,赶紧躲到森林里去了。

后来人们便用“沉鱼落雁”这个成语来形容美女漂亮。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一次,他画一幅《九耀星君图》,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他去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小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装模作样地说:“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众弟子说:“没发现呀。”童仁益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童仁益说着,用心在瓶口画了一枝艳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发现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莲花,又气又笑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足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普通装花的瓶,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说着,把画撕个粉碎。

众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头不语。

两本《圣教序》

长安石才叔家里,收藏有唐代书法名家褚遂良亲笔写的《圣教序》。

文颜博在长安做官时,向石才叔借来褚遂良的《圣教序》,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越看越喜欢。于是,他叫家里的后生临摹了一本。

一天,文颜博设宴招待幕僚、部下和客人。他把石才叔也请来了。在席间,文颜博心血来潮,想看看众人的鉴赏能力,把两本《圣教序》拿来,说:“这两本都是《圣教序》。一本是石才叔家里的真本,另一本是我请人写的临摹抄本。现在请你们辨认一下,哪一本是真的,哪一本是临摹的。

听说是褚遂良的字,在座的人都围观起来。

众人中能够鉴别出真伪的人不在少数,却都说文颜博叫人临摹的是真品。反而说石才叔那本是手抄的。

这是为什么呢?

文颜博把疑问的目光投向石才叔。石才叔没有对此作一句辩白,只是笑着对文颜博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地位的低下。”

文颜博哈哈大笑,那些拍马屁奉承、口是心非的人,一个个羞红了脸。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美国的纽约港入口耸立着一座15层楼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她不仅是纽约市的标志,更是美国的象征。

然而,这座象征美国的雕像却并不是美国制造的,而是由法国赠给美国的一件礼物。这是怎么回事呢?

1865年,美国宣布将于1876年举行建国100周年庆典。法国雕塑家巴尔托蒂获悉后,决定为美国人民雕塑一尊自由女神像。

他的自由女神取材于1851年法国路易·波拿巴政变。

当时,他亲眼目睹一位手擎火把的少女,无畏地倒在血泊中,这悲壮的一幕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在创作中,他选择了一位美貌少女作为自由女神的模特儿,而容貌则是他自己母亲的形象。

这就是自由女神像的真正“身世”。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宏伟的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民不朽的杰作,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它和金字塔一起,成为古埃及文明的经典成就和历史见证。然而,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像为什么会少了半个鼻子呢?

1798年7月,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3万大军,分乘300多艘舰船远征埃及,并迅速占领了开罗。在狮身人面像前,拿破仑一心想弄明白这巨像里面是否藏着什么宝贝。于是,他下令用大炮轰击这座狮身人面像。结果,巨像的鼻子被当场轰掉,却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宝物。从此,这件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珍品就只剩下半个鼻子了。

《大卫》的故事

米开朗琪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由他塑出的雕像,就好像真有了生命一样。

一次,米开朗琪罗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将一块“废石”成功地雕刻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卫》雕像。雕像揭幕那天,很多人来观赏,赞声四起。有个市政长官叫索台里尼,他对着《大卫》看了半天,实在感到无懈可击,可又不甘心在众人面前失去显示的机会,居然冒充内行,硬说雕像的鼻子稍大了些。米开朗基罗二话不说,随手拿起凿子,并悄悄抓了一把大理石碎屑,登上梯子,在“大卫”的鼻子处煞有介事地“改凿”起来,还让大理石碎屑从手心滑落下去。末了,米开朗琪罗问那位市政长官修改得怎么样,“改得好极了!”索台里尼倒背双手,俨然是正宗鉴赏家,“现在,它实在太完美了!”米开朗琪罗心里暗暗好笑。

实际上雕像还是原来的雕像,米开朗琪罗用一把大理石碎屑保护了不朽的《大卫》。

巴尔扎克的雕像

一八九七年的一天深夜,法国杰出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工作室里灯火通明。四年来,罗丹为之呕心沥血地构思,也不知作了多少次修改的巴尔扎克的全身雕像,今天就要完工了。

罗丹望着塑像、激动得不能自己。随即叫醒自己的一个学生到他的工作室,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的视线从雕像的全身慢慢转移到雕像那合在胸前的双手时,高喊了起来。“太好了!从没见过这么完美而奇妙的手啊!”罗丹顿时不安起来,于是他又先后拖来两个学生,他们的反应和第一个学生完全一样,异口同声地赞美那双手。而罗丹却一声不响,用手拍着脑门,在工作室里来回踱个不停。突然,他操起身后的一把大斧,冲向雕像,一斧头砍断了那双“完美而奇妙”的双手。学生们一下子惊呆了,罗丹则急促地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不属于雕像的整体了,必须砍掉它们!”

几分钟后,罗丹恢复了平静的神情,对他的学生郑重地说:“一定要牢牢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画上的蝇子

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托,被公认是敢于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的第一人,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开山祖。而乔托本人,在孩提时代就已显示出杰出的绘画才华。

据说,佛罗伦萨大画家契马布埃到市郊散步,突然他被画在一块石头上的山羊吸引住了,认定这只羊是一位很有才气的人画的。当他得知这位艺术家是一位放羊的小孩时,惊异不已,并当即收这个小孩为徒。其实,这个小孩就是乔托。乔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神速。有一次趁老师外出的当儿,小乔托顺手在老师的一幅肖像画上画了一只蝇子,又在蝇子旁边画上阴影,十分精细逼真。老师回来后不停地轰赶这只蝇子。乔托在一旁吃吃地偷笑。老师后来弄明白了这是乔托画上去的,很是赞叹,从此更加看重乔托了。

“三毛”的“父亲”

现在,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几乎人人知道“三毛。”那个光脑袋上长着三根毛的可爱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而“三毛”的“父亲”,其实就是《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

张乐平一九一零年生于浙江省一个小学教师家庭。十四年为了生存,他一个人到上海郊区做了木工学徒。虽然终日劳累,但他忘不了画画,在昏暗的油灯下,常常要画到半夜。中华民族的苦难,少年儿童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他恨那吃人的社会,他恨那黑暗的制度。后来,张乐平毅然参加了革命。经长期构思,他从一九四七年起在上海《大公报》上以连载形式发表了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的身世,立刻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他们同情、关心三毛,不少人流着泪给报社写信,询问三毛的情况。有的人干脆直接给报社寄去钱物,要求转交给三毛。瞧,三毛这个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多么强烈呀!

毕加索的爱国心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移居法国。第二次大战期间,当他得知德国法西斯进攻西班牙,并将美丽的格尔尼卡市夷为平地时,再也忍耐不住。他怀着悲愤、仇恨的心情,花了四十多天的时间,创作了一幅只用黑、白、灰三种颜色的巨幅绘画。

这幅巨画的主要形象是一匹受伤的马,昂首显出惊慌的神情;旁边是手执断剑牺牲的战士,怀抱死婴的妇女和从火屋中奔逃出的女人……另外,还有一些象征性的形象,如凶恶的公牛头、像眼睛一样的太阳等。绘画完成后,毕加索曾向人解释这幅抽象主义的画说:“画中的公牛代表兽行,马代表人民,底色代表黑暗。”

几年后,德国法西斯又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一位德国官员在拜访毕加索时,对这幅画大加赞赏,并讨好地问:“先生,请告诉我,您是怎么完成这件作品的?”毕加索当即回答道:“不,那是你们的作品!”

达·芬奇画鸡蛋

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以他的不朽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著称于世。那么,达·芬奇是怎样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呢?

达·芬奇十七岁时,随当时的名画家——委罗基俄学画。但是,在开始的一连几个星期,委罗基俄只是每天换一只鸡蛋让达·芬奇照着画。达·芬奇越画越不耐烦,越画越草率。画到最后,一只鸡蛋只用一个圆圈来表示了。这时候,老师终于来开导他的学生了。委罗基俄对达·芬奇说:“孩子,学任何事情都要先练习细致和耐心。不要小看几只鸡蛋,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成千上万只鸡蛋,它们每只的大小、形态都是有差别的。仔细观察人和事物的特点和差异,是画画的基本功。”老师的一番话,使达·芬奇受到很大震动。从此,达·芬奇耐下心来学习画画,终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画家。

维纳斯塑像的故事

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代表爱和美的女神。可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维纳斯塑像没有手臂呢?

一八二零年二月的一天,希腊米洛斯岛上的一位农民在翻地时,意外地挖出了一尊优美的女子塑像,只是塑像的手臂已经残缺了。

后经专家证实,这尊像就是维纳斯女神的塑像,雕成于公元前二世纪,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后来,这尊塑像几经周折运到了法国。法国国王立即召来全世界最好的雕塑大师,希望为维纳斯续上手臂。

但是,无论怎样努力,续上的手臂都无法与高贵、典雅的维纳斯相配,最后只得作罢。从此,这尊半裸、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就一直珍藏在法国卢浮宫内。

智慧女神雅典娜

雅典娜是宙斯和女神墨提斯的女儿。地母盖亚曾经预言,宙斯和墨提斯的儿子会战胜宙斯,所以当宙斯听说墨提怀孕后,就把她活活吞下肚。没想到宙斯从此得了头痛病,脑袋越变越大。有一天,他感到头痛的实在受不了,就叫火神用斧子把自己的脑袋劈开。突然,从劈开的头缝里跳出一个手拿长矛的小女孩,一眨眼这小女孩就长大了,她就是雅典娜。

雅典娜聪慧、多才多艺。她会纺纱、织布、缝衣,还会制陶、绘画、雕刻等。有一次,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为谁来当一座海滨城市的保护神发生了争执,于是请万神之主宙斯来判定。海神认为这座城市面临大海,由他掌握比较合适,将来这里可成为航海的港口。雅典娜认为这座城市海绿山青,充满灵气,可以成为艺术和智慧的摇篮,应该由她来当保护神。

宙斯觉得他俩说得都有道理,就宣布让两个神进行比赛,看谁能给这城带来繁荣、给人民带来有益的东西,就让谁来做这城市的保护神。胜负由这城市的国王和市民来判断。

比赛开始了。波塞冬用他的三股叉使劲地插到岩石上,从石缝中立刻跳出一匹体形健美的白色战马,波塞冬自豪地宣称,国王骑上这匹马就能打败别国,占领世界。国王和市民听了拍手欢呼起来,波塞冬十分得意。

轮到雅典娜了,只见她侧头想了一下,然后不慌不忙地投出她的长矛,在离海神的三股叉不远处落了地,长矛落地的地方立刻长出一棵枝繁叶茂的橄榄树,雅典娜告诉人们,橄榄树象征着和平,它的果实味道甘美,可以提神,还可以用它榨油,这油涂在人身上能消除疲劳。橄榄树的树冠高大丰满,造型艺术,不仅使城市美观,还能为人们挡住炎炎烈日。

海滨城的国王和市民比刚才看见白马还要高兴,他们站起来一致同意接受雅典娜的礼物,宙斯高兴地说:“你们真聪明,知道对人类有益的不是战争,而是和平。”

雅典娜靠智慧当上了这座城市的保护神,人们从此称这座城市为雅典,它成了欧洲文化、艺术的摇篮。

神秘的大地图案

1978年,当时在厄瓜多尔基多市的天主教大学考古学系任系主任的波拉斯神父,在原始从林中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城邦。它位于厄瓜多尔马卡斯市以北约40公里处的乌帕诺河边,神父猜测这座城邦代表着南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城邦中的建筑物迄今尚未得到严肃认真的考察,包括近180座矩形山丘,其中一些边长达800米。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山丘堆积形成了图案,不过在地面上却无法看到。只是从空中往下看,人们才分辨出一条简单线条勾勒的美洲豹,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印第安人在原始森林中建造的图形标记,只有在空中才能看清。那么,这种图形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现在已经发现了大量向天空发出的图形信号。从秘鲁南部的莫延多市直到智利的安托法加斯塔省的荒漠与山区,在高地与山丘上分布着大量这种指向天空的图形标记,其中有巨大的长方形、带有分叉的梯形以及箭头状的图案,山坡上则到处都是带有装饰性花纹的四边形。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是某种特定的符号,甚或就是文字。不过问题在于,这种文字又是写给谁看的呢?

在智利的塔拉帕卡沙漠上,靠近一座光秃秃的山丘,耸立着一幅120米高的画像。看起来像个机器人,头上插着天线,右胳膊上挽着一只小猴子。画像两侧有一些带有枝杈的方形与椭圆形图案,而这些枝杈对准画像。

在美国洛杉矶东南,科图拉多河边的小城布莱斯附近,人们在地面上发现了刻凿出的人与动物的巨大图像。图像的全景也只有在空中才能看清楚。

靠近约旦边境的沙特阿拉伯境内的沙漠中,在泰布克以南320余公里的地方,人们在地面上发现了大量长达一二百米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上下重叠,从侧面看有金字塔形的三角,顶部为巨大的环形。所有的图形只有在空中才能分辨。

通过对咸海周围卫星照片的分析,俄国地质学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形构造。从杜安角直到干涸的半岛乌斯吐尔特内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奇怪的三角形构造,十分引人注目。早期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家畜栏,把动物圈在里面,后来弃之不用了。这一“建筑物”的规模对人类而言是难以想像的庞然大物。一个俄国考古学家说,沿着这个巨大三角形的一边驾车行驶,人们也很难发觉自己是在一个重要考古学遗迹旁边活动。

秘鲁小城皮斯科濒临太平洋。在皮斯科海湾附近的一道光秃秃的山脊上,刻着一幅奇异的图画,当地人称之为“埃尔·坎德拉布罗”。图画很大,从海上很远就可以看见它。图画看起来像一根巨大的三叉戟,又如同一只巨大的三分支的枝形灯架。整幅图画高达250米,三叉戟柄宽3.80米。山脊呈白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盐粒;有时,沙漠里的风吹来的沙子将图案遮盖起来,而海风又将沙子吹走。没有人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创作了这幅画,也没有人知道这幅画究竟有何意义。唯一没有疑问的是,这幅画并不是航海的标记。因为海湾对面有一座小岛,它挡住了西边大海中航行者的视线;再加之海湾呈弧形,海湾以南或以北几公里处就被小岛挡住,看不见这幅图画了。

皮斯科以南160公里处是世界闻名的“大型地面画册”——纳斯卡平原所在地。

这片荒原约有上千平方公里。

平原上的图案是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科索克博士在1939年发现的。这一发现纯属偶然,当时科索克驾驶着他的单引擎运动飞机,沿着古人引水系统的路线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地面上巨大而奇妙的、看起来像是跑道的直线图案。

为了证实那位飞行员的发现,考古学家们冒着炎炎的烈日,来到了这块几乎被骄阳烧焦了的荒芜地区。他们发现那些纵横交错的沟渠,竟是弯弯曲曲的,构成了一幅幅巨大的图画。它们有的像一只巨鹰,有的像是蜘蛛、蜥蜴、穿山甲、狒狒……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巨大的动物画,每个都有几十米到一二百米大,还像盖图章一般,每隔几十千米就重复出现一次。是谁,为了什么目的,在这个荒原上绘制、开挖出如此巨大的沟渠画?通过进一步调查,人们又发现,这些沟渠有的由南向北,十分精确,和今天的地球经线的偏差不超过一度。位于南半球的秘鲁,人们看不到北极星,又没有使用指南针的记录,巨画的制作者怎么能设计得这样精确呢?伴随这些巨画,还有很多圆和螺旋线,它们又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同样令人费解。除了运动画外,还有比运动大几十倍人物画,其中的一个人物高达620米,躯干挺直,双手叉在胁下;还有一个没有脑袋,却画有6个手指;另一些巨人的头上还戴有类似皇冠的东西。这些是什么人?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如此种种,给我们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

在距纳斯卡巨画不远的帕尔帕谷地里,在几乎寸草不生的土地上,又有许多笔直的道路般的线条标志。从飞机上俯瞰,这些“道路”有的互相平行,有的交叉或被巨大的不规则四边形包围着;有的突然中断,有的从平地向山坡伸展,偶然被悬崖中断,继而又沿斜坡延伸下去,就像在山峦中开凿出的一条笔直的跑道。如果让飞机沿着这条跑道飞行,就会被它引向有着神秘巨画的纳斯卡荒原。显然,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那么这些“道路”又是派什么用处的呢?

瑞士作家冯·丹尼克认为,这里曾是古代外星人访问地球的空港,巨画是一种导航的标志。但是,能够进行恒星际飞行的宇宙飞船,必定具有高超的技术和精密的设备,他们无须使用什么跑道和地面导航装置。因而有人认为把这里设想为宇宙人的空港是荒谬的。

1946年以来,考古学家还在纳斯卡荒原发现有一些绘有色彩鲜艳图案的陶器残片,其中部分图案与地上的巨画如出一辙。同时,还发掘出一些小型房屋的建筑地基,表明当年这里曾有人居住。

科学家用碳14同位素年龄法对出土的木片进行测定,推断出纳斯卡荒原的繁荣期大约在公元一至二世纪,距今不到2000年。

人们还发现,巨画与天文现象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有的画可用来表明四季的天文变化,有的指示着月亮升起的起点,有的指出了最明亮的星星的位置,甚至整个太阳系各行星都可以通过巨画找到其相应的位置。

研究者认为,巨画实际上是一个古代的祭祀场所,也是一部巨大的天文历。祭司可用它准确地判断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适时地确定播种、灌溉、收获等所有农事活动的时间。

不过,可以想象到,能够在地上挖出如此巨大的图形的沟渠,又能用其表达多种天文知识的作者,一定具有较高的文学、数学和天文学知识。然而,在古代印第安人的传说和史料中,为什么没有留下一星半点的记录呢?这不免仍然使人感到疑惑不解。

齐白石学篆刻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篆刻。

一天,他去向一位老篆刻家求教。那位老篆刻家对他说:“你去挑一担石头来,在上面练习刻字,刻好后把字磨掉,然后再刻,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些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篆刻自然就学会了。

齐白石听完后,真的去挑来一担石头,夜以继日地练习起来。他一边刻一边拿着篆刻名家的作品进行对照和琢磨。找到了不足后,把字磨平后再刻。手上磨起了血泡,他也不在乎,仍然专心致志地刻呀、磨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上的血泡变成了厚厚的茧子,石头也越来越少,地上的泥浆却越来越厚。最后,统统“化石为泥浆”了。

巧取豪夺

宋朝有个叫米友仁的人,非常喜欢爱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是假的。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摹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他这种行为,叫人鄙弃和不齿。所以有人把他这种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取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申成成语,用来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的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从小牧童到大画家

大约700年前,在佛罗伦萨,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名字叫契马部埃。当地人都认为他的画是世界上最好的。

有一天,契马部埃和他的学生们去郊外散步,大家都在兴趣盎然地欣赏着蓝天白云、鲜花绿树,沉浸在被大自然美妙景色激起的愉悦心情中,契马部埃却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看见一位牧羊少年。这位少年一面看管着羊群,一面在石头上用利石刻画下它们的模样。少年画得那么认真,低着头,俯着身,根本不知道身边还站着一个人。契马部埃仔细打量着他和他的“作品”,少年的样子有些古怪,但他的画却十分有意思,缺乏技巧,但是观察认真细致,所以很好地抓住了羊的形态。契马部埃觉得这个少年有着很好的绘画天赋,于是他低头问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安吉奥洛托·邦多内,但是大家都叫我乔托。”少年感到有些突然。“听着,乔托,你很有绘画天才,牧羊只会消耗你的才能,你是否愿意跟我去佛罗伦萨?”“我要去问问我的爸爸。”乔托认真地回答道。

老邦多内没有想到会有城里的大画家看中他的儿子,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十三岁的乔托便来到了佛罗伦萨,在契马部埃的画室里当学徒,为老师跑跑腿、清扫画室和研磨颜料,当然,也从老师那儿学到了绘画技巧。

契马部埃鼓励乔托不断地探索。乔托的特点就在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而且由于在农村长大,所以他身上和画上都有一股勃勃的生气。而他又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绘画技巧、他的名声超过了他的老师,他被人们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绘画大师。

乔托,这个由牧羊少年而变为绘画大师的传奇人物于1337年1月8日在佛罗伦萨逝世,享年70岁。伟大的作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及达·芬奇等都对乔托推崇备至。乔托的老师契马部埃被称为“意大利绘画之父”,而乔托则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聪明的“小酒桶”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在达·芬奇出名之前,有一位画家非常有名,他经常被王公贵族请去为他们十分豪华的住宅画壁画,他就是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这其实是个绰号,阿力山得罗的大哥很胖,大家背后叫他“酒桶”,而作为小弟的阿力山得罗,就被大家叫做“小酒桶”,用当地的话一念,就是波提切利。

巧的是,他二哥是个金银细工师傅,波提切利的父亲曾经想把他也培养成一个金银细工师傅,而这个职业被佛罗伦萨人叫做镀金师傅或者叫金箔师傅,用意大利语念来,就叫“波提切罗”,这样的读音加上小酒桶的绰号,大家都觉得叫他“波提切利”又亲切又有意思,时间一长,阿力山得罗这个名字反而没有人叫了,大家习惯于叫他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是一个技艺出众的画家,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有一次他画了一幅圣母像,又用纸做了一个小红帽,贴在画中一个小天使的头上,让学生看。等这学生一转身,他马上把小红帽拿掉了。这个学生再一看,觉得很奇怪,刚才明明看到那个小天使头上有小红帽,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呢?波提切利趁机对他说:“我的画具有灵性,它使看的人产生错觉!”那个学生被说服了,对老师的画更加佩服了。

油画之父

据说油画是扬·凡·艾克发明的,西方人把他和他的哥哥赫伯特·凡·艾克一起称为油画之父。

在他们之前,画家们在画画时并不像今天的画家那样有现成的颜料,只要你在街上花钱就可以买回来用。那时的画家们要采集许多植物或矿物,把它们捣成粉末,再加入些液体,一般是鸡蛋清,这种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丹配拉”(tempera)。凡·艾克兄弟不满意这种颜料配制法,因为这种颜料干起来太快,你想画有微妙的色调过渡的效果就很难了,所以,兄弟俩发明了6用油画调配颜料的方法。他们配制出的颜料比原有的颜料更具有光泽,更容易保存,现在油画颜料的调配方法就是凡·艾克兄弟发明的。

凡·艾克兄弟曾被请去为根特一个教堂画祭坛画,这幅祭坛画与众不同,它由一个像屏风一样可以拆开的三折画组成。在创作过程中,哥哥赫伯特不幸早逝,弟弟扬最终完成了这幅作品。这幅画画得太好,以至于各地的博物馆都要借去,于是这幅画便被分到不同的城市里展览和保存,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幅作品的各个部分才“破镜重圆”,重新聚拢在根特的那家教堂里。

弟弟扬·凡·艾克最出名的油画是《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和新娘》。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典范,他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的名声和他的作品令许多同时代及后代的艺术家黯然失色。

列奥纳多·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的佛罗伦萨。在小时候,就用他美妙的歌声倾倒了他父亲的客人们。他有着音乐天赋,所以当他长大后得到梅第奇的赏识,梅第奇向米兰宫廷推荐他时是把他当作一个音乐家对待的。

达·芬奇从小就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探究力,他似乎对每件事情都想寻根问底,弄个明白。有一次,少年达·芬奇在山中迷了路,来到一个小洞前,山洞里黑黝黝的,仿佛是张大嘴巴的怪兽,小达·芬奇既害怕又好奇,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真渴望到里面去看看究竟,到底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回家后,他把山洞画了出来,又画了一条像龙一样的怪兽张开血盆大口,从山洞里扑出来,张开的鼻孔里喷出火焰和毒雾。他把画放在从窗户照进来的光线正好照到的地方,再把窗户半开半闭,趁天色昏暗的时候,拉父亲进屋。他父亲刚迈进门,猛然看到一个怪物龇牙咧嘴地向自己扑来,吓得他惊叫一声,转身就逃。小达·芬奇哈哈大笑,一把拉住了父亲:“爸爸,这不过是一幅画呀!”他望着惊魂未定的父亲说:“我知道我画得不错。”

当律师的父亲看出孩子的绘画天才,就把他送到当时著名画家委罗基奥的画室里去学习绘画,当时达·芬奇18岁。

委罗基奥是一个勤奋的画家,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但是达·芬奇仍然能够挤出时间来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他喜欢和有学问的人交往,他和著名科学家托斯卡尼里进行了几次交谈,使他更进一步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托斯卡尼里当时就提出“地球是圆的”理论,后来哥伦布深受启发,进行海上探险,终于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

达·芬奇研究的范围实在太广了,涉及到科学、文艺各个领域,比如他研究过古代寓言和中世纪哲学,海洋潮汐的起因和肺部空气运动的规律,对地球的测量以及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猫头鹰夜间的生活习惯和人的视觉的生理规律,火的自然性质和地心引力,使圆形变方形的公式和飞行器的设计,关于光与影的关系和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蒸汽机的草图和真空的性质……当然,这里所讲到的只不过是达·芬奇所有研究内容中的一小部分。

达·芬奇的才能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被真正发现,所以,梅第奇向米兰大公推荐达·芬奇是把他看成是一个音乐家,而达·芬奇自己则向米兰大公写了一封信,历数自己的才能,说自己可以帮米兰大公建造追击敌人用的桥梁,并且可以破坏敌人的桥梁;他可以帮助设计城市排水沟与河流走向;他可以铸造一种新型的杀伤力很大的火炮;他可以设计制造水下防御和进攻设施,当然啰,至于绘画,“凡是别人能做到的,我就能做到”。

那一年,他31岁。

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接到了弗朗西斯科·德·乔康达的邀请,请画家为他妻子画一幅肖像画。

大家都叫她蒙娜丽莎。在达·芬奇看来,乔康达夫人实在美丽动人,他决定花足够的时间在自己的画室里完成这幅作品。但是,乔康达夫人习惯于枯燥乏味的生活,当她坐在画家面前时,丝毫也没有令画家感到的表情,她是那么平淡而又漠然。

一天,达·芬奇的画室里热闹了起来,今天是丑剧表演,逗得大家前俯后仰;明天是杂技魔术,看得大家目瞪口呆。但是这些把戏对于长期生活在富裕家庭,一直在歌舞升平环境中的贵夫人来说,并不见得有趣,倒是达·芬奇引起了乔康达夫人的兴趣,在她看来,达·芬奇不是一个画家,而是巫师,因为在他的画室里不光有画架及颜料等,更有奇奇怪怪的科学仪器、形形色色的动物标本。特别是当达·芬奇讲述他的科学实验时,乔康达夫人侧耳倾听,兴致盎然,什么飞行的原理,什么昆虫规则,在这时看到了乔康达夫人的眼睛里闪现的光芒,尤其是讲到她心领神会的时候,乔康达夫人嘴角露出的一丝淡淡的微笑深深地打动了艺术家。“我要把它画下来”,达·芬奇暗自对自己说。

达·芬奇做到了他想做的事,不过他是花了4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也许大家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幅肖像要花4年时间,但是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因为这幅画画得太好了,它胜过了所有其他的肖像画,而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即使花更多的时间也画不出如此精美的肖像画。

大家都在惊叹画家对乔康达夫人的描绘,特别是乔康达夫人脸上那一丝忽隐忽现的微笑,简直是太美妙了,仿佛是画家施了什么魔法,画中的乔康达夫人活灵活现,好像正在呼吸,正在微笑。她那双纤细而又娇嫩的手是西洋绘画史上最美的双手,它具有象牙般的晶莹、丝绸般的柔软,然而却是具有活泼的生命力,你可以感觉得到那皮肤下脉搏的跳动。乔康达夫人背后的风景朦朦胧胧,树木、田野、溪流、天空似乎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云雾之中,迷迷蒙蒙之间,向远方伸展开去。奇怪的是,乔康达夫人左右两边的风景居然不在一个地平线上,而是一高一低。显然,达·芬奇是故意这么画的,也许是他为了使这张静态的肖像画看上去具有动感,因为他喜欢运动,喜欢探究运动的奥秘。

据说,这幅《蒙娜丽莎》并没有最后完成,因为画家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完善它,但它已经是很完美了。对于达·芬奇来说,有太多的课题要他去探究、去解决,因此,有许多项目他只是开了个头,并没有最后完成,就像他的画,虽然画了不少,但真正完成的却寥寥无几,因为每当他觉得自己不能更进一步地去完善某项事情时,他便放弃了。《蒙娜丽莎》是那么迷人,那永恒而神秘的微笑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愉悦,也给不善良的人带来邪恶的念头。1911年,这幅肖像画从法国巴黎卢浮宫墙面上神秘地消失了,一时间,这件事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经过了2年的时间,此画又神秘地回到了卢浮宫,据说,直到今天,这个身手不凡的窃贼仍然没有被抓到。

顾恺之

1.生平简述

顾恺之〔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东晋义熙初年(405-418)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沉浸艺术,孜孜不倦,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绘画尝从师卫协,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禽鸟,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其笔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兴宁中在建康瓦棺寺壁作《维摩诘像》,容貌清羸,神态忘言,轰动一时。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倍觉有神采。又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之中,可谓别出心裁,其对此自云:“此子宜置丘壑中”。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当时。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史称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为“六朝四大家”。

2.绘画特点

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称为高古游丝描。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顾恺之是继东汉张衡、蔡邕等以来所有士大夫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画家。他总结了汉魏以来民间绘画和士大夫画的经验,把传统绘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他同时代的谢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对于顾恺之的画艺,谢赫在《画品》中仅置之于第三品,评价不高,因而引起稍后的姚最以至唐代李嗣真等人的不平,认为这是“曲高和寡”,任意抑扬,应将顾恺之与陆探微“同居上品”。唐代张怀瓘有一段评论说:“像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以顾为最。”这段评论对后世颇有影响,差不多已成为定论。

3.遗存著作

顾恺之著作有《启蒙记》3卷,文集20卷,皆已失传。其画论由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录而保存了3篇,即《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其中心组成部分有: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传神”即重视精神状态的表达。他认为“手挥五弦”尽管是很细致和难于掌握,但比之“目送飞鸿”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却要容易。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迁想”是画家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中的揣摩、体会,以至构思,即想象思维的过程。“妙得”就是巧妙地把握对象内在的本质。“迁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论的先驱。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4.绘画作品

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

顾恺之作品真迹没有保存下来。相传为顾恺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女史箴图》,绢本,淡设色,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多数人认为是唐代摹本。内容系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分12段,每段题有箴文,现存9段,自“玄熊攀槛”开始,到“女史司箴敢告庶姬”结束,是了解顾恺之绘画风格比较可靠的实物依据。另外故宫博物院尚藏有宋人摹本一卷,艺术水平不如前者,但多出樊姬、卫女2段,也有研究价值。《洛神赋图》,绢本,淡设色,今存宋摹本5种,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及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等处。内容根据三国时曹植《洛神赋》一文而作。此卷母本的时代,有的认为要早于顾恺之,或与东晋明帝司马绍所作《洛神赋图》有关。画卷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展现出人物的各种情节,人物刻画,意志生动。构思布局尤为奇特,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里多次出现,组成有首有尾的情节发展进程,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图中的山水部分,对了解东晋山水画的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列女仁智图》,绢本,亦为故宫博物院所藏。内容系描绘《古列女传》卷三《仁智传》部分。今传本只有10段,大约系南宋人所摹。此卷线条刚劲,似与文献所载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不合。

5.奇闻逸事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这三绝之中尤以“痴绝”最甚。

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别人戏弄他,完全是因为顾恺之本人是个“嘻哈派”,他是经得起开玩笑的。

顾恺之在月下独咏诗歌,邻居谢瞻刚开始还听着新鲜,不断叫好,顾恺之非常得意,谢瞻却要睡觉了,又不忍心扫了他的兴,就叫替自己捶腿的仆人代自己赞叹,顾恺之不觉有异,一直独咏到天明。

这是顾恺之的“真痴”。因为顾恺之对他的才华一向自负,虽然,他以画留名青史,但他的文才很好,冠之以“文学家”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然而顾恺之的“痴”,不可能全是“真痴”,有一部分是非常地装出来的,即“假痴”。

顾恺之十分迷信“蝉翳叶”。民间流传蝉躲藏的地方,有一片叶子盖着,因此鸟雀都看不见它,而这片树叶就叫“蝉翳叶”,如果人以“蝉翳叶”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一天桓玄送给顾恺之一片柳树叶子,说是“蝉翳叶”。顾恺之像小孩子一样非常高兴地用柳叶挡住自己,问桓玄是否看得见他。桓玄故意对他撒尿,而他以为这是桓玄没看见他,才将小便撒在他身上的,于是将这片柳叶珍藏起来。

眼睛一点,点来一百万

顾恺之有一次给人画扇面,扇面上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的像,但都没点上眼珠,他就把扇子还给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画上眼珠呢?点了上面的人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关于顾恺之画眼点睛,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晋哀帝兴宁二年(三六四年),建康(南京)的瓦官寺要修建,僧侣向京城士大夫募款,但回响不太热烈,眼见修建计划无疾而终,顾恺之却慷慨的认捐一百万钱。顾恺之不是什么有钱人,他哪来的一百万?谁都不相信他办得到,但看他话讲得那么满,似乎胸有成竹。顾恺之要求寺僧,把寺里一面墙粉刷洁白,让他在里面作画。他闭门一个多月,画了一幅“维摩诘居士像”,画作大体完成,只差眼珠没点。就在准备点睛当天,顾恺之请寺僧打开城门,让民众参观,并规定,头一天来观看的人,捐钱十万,第二天五万,第三天随意乐捐。头一天,许多人为了争睹顾恺之“开光点眼”,涌入瓦官寺。顾恺之当众起笔点睛,说也神奇,只那么一点,整个画像便活龙活现。民众闻讯而来,很快的,一百万钱便凑足了。这幅维摩诘壁画像也就成为他的名作。

用飞白掩饰眼疾

顾恺之是这么的聪明。有一回,他为殷仲堪画像,殷先生有眼疾,画出来不好看,他不愿入画,顾恺之再三保证,画出来包君满意。怎么画呢?顾恺之用“飞白”的技巧作画。飞白指的是笔画露白,仿佛枯笔所写,顾恺之用飞白的巧妙手法处理殷仲堪的眼睛,既传神,又不失其美,令人赞叹不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