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坛名师——于书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8:35:10

点击下载

作者:于振中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坛名师——于书庄

针坛名师——于书庄试读:

北京针灸名家丛书针坛名师于书庄编 著 于振中主 审 王 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针坛名师——于书庄/于振中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北京针灸名家丛书)

ISBN 978-7-5132-1193-2

Ⅰ.①针… Ⅱ.①于… Ⅲ.①针灸疗法—临床应用—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44494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北京泰锐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8.25 彩插0.25 字数211千字2013年1月第1版 2013年1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1193-2*定价 25.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北京针灸名家丛书》编委会

顾  问 贺普仁

总 主 编 王 凡

副总主编 王桂玲 王朝阳 赵京生

编  委 钮雪松 于振中 侯中伟

     王 石 杨 峰 李素云于书庄(1993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给于书庄的题词“祖针施威”1992年10月成为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委员1971年7月埃及某杂志对于书庄的报道内容简介

于书庄教授是理论、教学、临床与科研均有建树的针灸学家。本书分五个章节对其生平和学术成就做了介绍:①医家小传:介绍了他从事中医理论和针灸临床教学研究六十余载的经历;②医论医话:介绍了其对临床辨证、临证时应注意的内容,以及针灸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③腧穴研究:介绍了其在腧穴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探讨,并介绍了14个有心得的常用穴;④针法探究:介绍了其对针刺方法和手法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针刺取效机理进行的研究;⑤临证治疗:介绍了其对一些临床常见病的治疗体会和心得,其中包括一些急症和疑难病的治疗,对临床针灸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前 言

针灸疗法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针灸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针灸人。黄帝与岐伯等的君臣问对,成就了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灸理论体系;扁鹊著《难经》,阐发针灸经旨,丰富了针灸理论;皇甫谧删浮除复,论精聚义,撰成《甲乙经》,使针灸疗法自成体系;其后历朝历代,贤人辈出,涪翁、郭玉、葛洪、杨上善、孙思邈、窦默、徐凤、杨继洲、高武、李学川,直至民国的承淡安、黄石屏等,如璀璨群星,闪耀在针灸历史的天空。正是这些精英的薪火传承,才成就了针灸的繁盛大业。

北京有着800年的历史,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众多针灸名家。王乐亭、胡荫培、牛泽华、高凤桐、叶心清、杨甲三、程莘农、贺普仁……这些德高望重的针灸前辈,成为了北京近现代针灸学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精湛技艺推动了北京地区针灸学术的发展,在北京地区针灸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是针灸界的宝贵财富,应当深入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

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是在北京针灸学会领导下的一个学术研究组织,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和整理北京地区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凡在北京地区针灸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德高望重的、有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的针灸专家,都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我们本着客观、求实、慎重、细致的原则,力求全面展示针灸名家们的风采,展示他们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为推动北京地区针灸学术的发展,为针灸疗法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套丛书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成果的体现,对广大读者来说是走进针灸名家,向他们学习的有利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这些针灸名家的追求与情怀,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分享他们的临床所得,使自己得到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这就是我们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北京针灸名家丛书》编辑委员会2012年8月第一章 医家小传于书庄,字子文,号博岐,河北安次县人。生于1924年,卒于2009年,享年86岁。主任医师,曾为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讲师,后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是理论、教学、临床与科研均有建树的针灸学家。一、呕心沥血,春蚕到死

2009年9月30日的上午,位于北京市某小区的一间公寓内,一位老人伏坐在书桌前,瘦瘦的身躯微驼着,苍老的面颊略显疲态,一副老花镜用一根细绳拴住兜在脑后,看得出这是一位耄耋老人。早上的阳光柔和明媚,在阳光的照射下,老人头上稀疏的白发随着他头的抖动闪着淡淡的银光。书桌上摆着许多针灸书籍,一沓稿纸铺在桌前,《经络实质》的标题赫然在目,老人在稿纸上奋笔疾书,握笔的手不时地颤抖,常常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写下去。

突然,老人感到头晕、胸闷,还想呕吐,一种不祥之感掠过他的心头,于是他用颤抖的手拨打了儿子的电话……老人被送进了医院,在与病魔抗争了五十余天后,老人终因积劳成疾、心力衰竭与世长辞。

这位疾病缠身仍笔耕不辍的老人就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针灸理论学家、针灸临床治疗学家、教育家于书庄。

于书庄,字子文,号博岐,河北安次县人;生于1924年,卒于2009年,享年86岁;主任医师,曾为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讲师,后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及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医针灸学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委员会针灸针麻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委员兼教授、美国《中医之声》顾问兼教授。

于书庄是理论、教学、临床与科研均有建树的针灸学家。理论上,他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准绳;而针灸临证,在辨证的同时更需辨经,在四诊中更应注重经络的诊察,只有辨清证属何经,才能真正做到循经取穴。他从1953年起就从事中医教学工作,1968年到北京中医医院后仍在为培养针灸人才而工作。上世纪70年代,他远赴埃及、利比亚、南斯拉夫、日本、叙利亚讲学,培养了一批针灸人才,为针灸在世界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在针灸临床上,他主张取穴准确、用穴有理、取穴数量在少而不在多,即针少而力量专一的观点。同时他还深入研究针灸特定穴的功用以及临床效果,擅长使用针灸特定穴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如五输穴、募穴、根结穴、原穴等,在临证时往往收到绝佳的效果。在科研上,他与中国科学院协作,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现象”,先后获得卫生部、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各种学术论文59篇。

他常说:“中医理论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每复读一遍就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将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才能更好地领悟与发掘先贤们的精髓。这才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走之路。”反复学习与实践,反复实践与总结,这就是他的治学态度和理念。

他是这样的一位老人,也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为了中医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耗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当年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的夫人亲手书写了“老骥伏枥”四个大字,正是他晚年的写照。二、立志学医,拜师学艺

于书庄1924年生于河北省安次县。其父继承祖上医业,在家行医。因多采用针药并施之法,对所治之症多有疗效,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受其父影响,于书庄自幼立志学医,尤其热爱针灸。其父也因他是家中长子,又见他对医道具有浓厚兴趣,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今后能够独立门户,支撑起这份家业,因而倾心传授医学知识。从浅显易懂的《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到精深难懂的《医学入门》、《濒湖脉学》、《针灸聚英》、《针方六集》等,都要求他背下来,对已背诵过的条文、歌赋则要求他能出口成诵,并理解义理,而且还随时抽查。在严父的指导和督促下,只有十几岁的于书庄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但这些仍不能满足他探究医学知识的强烈欲望。父亲见他志向宏大,同时也希望他能学有所长,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在他18岁那年送他来到了北京。

于书庄初到北京时,经朋友介绍先在崇文门外北羊市口的一家中药铺当学徒。他白天抓药配药,有时还要给附近的几家诊所送药。晚间药铺关门后,在昏暗的烛光之下,整理一天收到的处方,认真汇集归纳,细细琢磨这些处方中的辨证立法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奥秘。在整理体会这些处方时,一个医生名字不断映入他的眼帘,就是当时与药铺仅一街之隔、在南羊市口的东河槽2号开诊的冯济卿先生。

冯济卿先生,名怀宽,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64年,享年91岁。他幼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稍长酷爱中医,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他学识渊博,造诣颇深,精于方药,每见神效,曾于清末之际供职于太医院,先后为太医院医士、吏目。民国初期,在崇文门外悬壶济世,为民众疗疾。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他撰有《医论宜言》、《难经浅说》、《临证疏义》等,后经门人整理成《冯济卿医论集粹》存世。冯氏治学严谨,深谙中医理论,并有独到发挥。他开方规律,证因脉治齐全,在太医院开方时均加小注,注明解决何证。他从医六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一生所收门人众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如齐少农、常忪坡、何相臣、李世明等,均为中医临床教学骨干,此是后话。

由于冯先生的诊所离于书庄学徒的这家药铺很近,所以他的许多处方都到了这里。于书庄常常询问服用了冯先生药的患者的情况,大家都对冯先生的医术竖大拇指。于书庄认定冯先生是一位好医生,于是常利用给冯先生诊所送药的机会,向他请教,还利用业余时间跟随他学习医理方药。

时间长了,冯先生见于书庄聪颖好学,刻苦勤奋,又博闻强记,且中医理论基础牢固,便有意收他为徒。于是在同行朋友的推荐下,于书庄拜冯先生为师。冯先生将自己平生所治之学,悉数传授给他。冯氏精于妇科,对经带胎产病有独到见解,在治疗妇科疾病时,重视调理脾胃。他认为带下等病多属肝郁脾虚所致,治疗注重疏肝健脾,重视当归、黄芪、党参等扶脾益血之品的应用,因此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疗效颇佳。冯氏亦擅长内、儿科杂病,对肝、肾、脾胃病以及湿热、小儿惊风、腹泻等病更是药到病除。

冯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于书庄的医学生涯有很大影响,后来他辨证施针、注重调理脾胃气机、针法贵在“通”与“调”等学术观点的形成与此有密切关系。

在冯先生的指点下,于书庄更加勤奋苦读,深究医理,常常学习至深夜。以后又在冯先生的鼓励与帮助下,经市卫生局考试合格,发给开业执照,于1951年在京坐堂行医,主治妇科疾病。1959年在区卫生局的主持下,冯先生正式收王开明、王旭斋、杜启增、于书庄等为其入室弟子。

在坐堂行医之后,于书庄不满足已学到的东西,为了实现自己从事针灸工作的理想,又经熟人介绍,拜当时京城著名针灸名医张文祥先生为师,从此踏上了探索针灸奥秘的道路。

张文祥先生是河北满城县人,自幼酷爱医学,早年在家乡行医,医德高尚,享誉一方。1928年携子来京,在东便门外挂牌行医。1937年又将诊所迁至广渠门内下堂子胡同。由于其医术精湛,登门求诊者远及京城四方。张氏擅长用针灸治疗内科及疑难杂症。他取穴准确,用针量少,手法独到,对于书庄后来的针灸学术思想和针灸技术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跟随张先生学习期间,于书庄勤奋好学的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深得张氏的赏识。渐渐地于书庄在京城已经有了名气,来找他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然而他仍不满足这些。1952年他参加了由卫生部举办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脱产学习,得以系统学习中西医学理论,并于1953年3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由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的毕业证书。

晚年之际,于书庄教授每每忆及年轻时拜师学艺之事,常慨叹当年的不易,言语中既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对现在学习条件的羡慕之意,在旧社会,“教会学生饿死师傅”的现实和由此形成的传统观念,使得老师不可能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每到治疗的关键时刻,老师总是找个缘由将弟子支开。扎针的时候,就用长长的袖子罩住持针的手。特别是一些关键穴位的进针,往往是在弟子转身之际已经扎完了。这种情况下,想要学点东西就只能靠偷学,要靠自己细心观察,用心揣摩,不断总结点滴发现,整理心得。不过这种学习经历倒也培养了于书庄终身受益的习惯,就是爱琢磨、善总结、找规律,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经验。这也是他能成为中医针灸界一代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正是于书庄的努力与勤奋,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并善于挖掘和总结前贤们的中医理论和治疗经验,为他今后的教学和临证奠定了坚实的中医根基。当他年迈之时,仍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内经》、《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以及整篇的《标幽赋》、《百症赋》等,由此可见他深厚的理论功底,这是当年的勤奋与刻苦换来的。他常说“善待病人”,可知他的为人与医德。也正是这种“医者父母心”的品质,成就了今后他在中医针灸界的地位,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技艺。三、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由于成绩优异,理论功底扎实,1953年经市卫生局决定,于书庄被分配到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开始教授西医生理学、中医针灸学以及临床辅导实习,并承担西学中班、中医专科班、中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在1957~1959年,他负责各种短期培训班的课堂教学和实习辅导工作。

在校任教期间,他的另一大收获是向同在学校任教的著名中医赵锡武教授学习。

赵锡武教授15岁起自学中医,熟谙中医学理论,对仲景之学尤为精通,曾求师于施今墨、肖龙友等名中医。在中医理论上造诣颇深,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之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有独到见解。在学术上,赵氏善于博采众长,勇于推陈致新;在医疗实践中严格遵循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治病,并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病,他对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小儿中风等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他的著作《赵锡武治疗经验》是其一生治学、行医、科研、授徒生涯的心得体会及经验荟萃。与赵锡武教授共事多年,于书庄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术又有了很大提高。

在长达15年的任教期间,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于书庄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医经典书籍,其中包括许多针灸古籍和历代名医专著。尤其是在学习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中,掌握了针刺放血的理论、放血法的适应证以及禁忌证等。为了更好地教授针灸,他还亲自撰写了一本《针灸学讲义》,并以古籍中针灸经络图为蓝本,绘制出更加精细的针灸经络图。他还编写出针灸经络穴位歌,既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又简单便利,利于教学和学员背诵,使得枯燥难记的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易懂。直至退休,于书庄教授的手中还保留着一本。那是本双页对开、蜡版刻写、油墨印刷的讲义,足足有一寸之厚,密密麻麻的小字隽秀而又工整,仍然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气,由此可窥他当时付出的心血与辛劳。

由于于书庄工作认真踏实,勤劳肯干,加上爱动脑筋,授课时采用提问法、对比法、综合法,内容丰富且富启发性,形象生动,因此他的课深受师生们的好评,

1960年6月,在时任校长沈云峰的介绍下,于书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又很快成为了支部委员、支部书记。

于书庄从医六十余载,教授过很多中国与外国学生,为我国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中医理论与针灸专业人才。如今国内的许多中医名家都曾听过他的课,真正是“桃李满天下”。这些仍然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医名家以及他工作单位中的老专家们,都对于教授的人格操守、思想品德、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功底、丰富的临证经验、高超的医术,以及积极地推动与专注于针灸学科学研究的精神赞叹不已,对他充满了敬意。2006年5月,82岁高龄的于书庄给针灸班学员授课四、探求医理,志做明医

1968年于书庄调到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工作,担任针灸科副主任,同时还兼任针灸经络研究小组负责人,直至1988年退休。调入中医医院针灸科,是他人生中最精彩时代的开始。从那一刻起,他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发展中医针灸事业之中。

于书庄初到针灸科时,科内整体技术力量薄弱,针灸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科内针灸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他组织科内医生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并安排科内医生给进修生讲课,目的是让医生在讲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中医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当时针灸病历书写很不规范,医生在书写病历时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性很强。于是,于书庄安排针灸病历书写格式的专题讨论,明确了针灸辨证后,还需辨经,辨证以决定治则,辨经以决定取穴,从而制订出规范的病历书写格式,至今这种格式仍在使用。为了能完整地观察诊断、治疗、疗效的全过程,方便病历的收集、整理、归类,以利于教学与科研,他创建了针灸科病房。

针灸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其机理何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于书庄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思考,总结并撰写出了《针灸为什么能治病》、《针灸治疗作用之我见》,以后又发表了《论针灸的治疗作用》和《影响针灸治疗作用的几个因素》、《针灸治则研究》等多篇论文。

于书庄晚年有一副对联很有深意,上联是“本古训,求新知,治学之道”,下联是“审病因,察病机,志做明医”。这是他在经过多年的求知与探索后,对自己为学为医的准则和要求,也是他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与沉淀之后得出的感想与体会。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人生的写照和治学的准则,更是他对后人的嘱托。于书庄手稿

志做“明医”而不是“名医”,音虽同字却不同,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发自内心的深意却大有不同。他曾对自己的儿子意味深长地说:“在治学之路上,不要求你成为一个名医,但一定要成为一个对病因病机以及医学理论明白的医生,这才是作为一名好医生的先决条件,你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坚持不懈,努力进取。”这一句话反映了这位老人在治学之路上的宽广胸怀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怎样才是明医呢?来看一篇于书庄的文章——《针灸治疗作用之我见》。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决定针灸疗法治疗作用的内部联系,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法应有的治疗作用。文中总结了大量的临床实践资料,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归纳和提炼。于书庄认为针灸疗法的治疗作用是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是受着当时机体机能状态、不同穴位(配伍)、不同治法(针刺、放血、艾灸)、不同手法(补、泻、平补平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不同穴位、不同治法、不同手法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同时,针灸疗法的作用不能被孤立地认为某穴具有某种治疗作用,也不能孤立地认为某种治疗方法和手法能够起到某种治疗作用;而应该认识到针灸疗法的作用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临床所以配伍不同、治法各异、手法有别,主要是以患者当时机体机能状态的不同为依据,而掌握机体机能状态的方法,就是“八纲辨证”。

他通过举例分析提出:针灸疗法治疗作用的内部联系就是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机能状态的不同,采取不同穴位、不同治法、不同手法,发挥针灸疗法应有的良性双向调整作用和镇痛、镇静、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而辨证不明,则会使取穴、治法、手法无所遵循,陷入盲目治疗。

对针灸理论与临床能有如此清晰的理解,这就是明医。他的其他几篇文章如《论针灸的治疗作用》、《影响针灸治疗作用的几个因素》、《针灸治则研究》等都展示了其明医的睿智与成熟。五、扬威海外,为国争光

在任职的20年间,于书庄教授接待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与医学代表团,与其交流中医针灸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为了将中国针灸推向世界,教授于1974年,曾先后赴南斯拉夫和利比亚签署工作合同,派科内医生出国工作,以及随中国医学代表团出访埃及、叙利亚、日本等国,为埃及以及周边许多国家闻讯乘飞机赶来的官员和群众进行针灸治疗。当时候诊室的病人一边打着拍子,一边高呼“新中国万岁,新中国万岁”,并将中国针灸誉为“友谊针”,场面十分壮观感人,从此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医生和中国针灸强烈的关注。开罗杂志社的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写文章发表在杂志上并附有照片,对当时引起的轰动予以了报道。国内《健康报》也进行了报道,大标题是“银针走向世界”,小标题是“开罗轰动了”、“东方的奇术”。1971年7月于书庄在埃及访问期间做针刺示范

鉴于于书庄将中国针灸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针灸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中医学经络实质的研究所作出的突出成绩,1974年和1975年的10月1日,他两次参加了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署名邀请的国庆宴会、国庆观礼和游园活动。这是国家给予他的荣誉和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六、注重科研,勇于探索

于书庄教授不仅关注与推动中国针灸在国际上的发展与合作,同时也关注中医针灸在国内的临床与科研进展。他不断发掘和总结中医针灸学的精华,研究与探讨经络学说的精髓。他自1975年起参与科研工作,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合作,测试病人人群中“显性循经感传”的出现规律。在测试中发现了除已知的经络“显性循经感传”,还存在另外一种不为人知的传导现象,命名为“隐性循经感传”现象,并通过十二正经的普查,公之于世,得到针灸科研工作者的公认。他还著有《隐性感传的发现和普查》,这篇论文于198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三等奖。

他常说“科研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一定要把经络的实质研究出来”。从此他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步履也更坚定。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多次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课题,《以冷光为指标对中医客观化及经络学说的研究》1980年获卫生部甲等奖、《隐性感传皮肤导电性的研究》1981年获卫生部乙等奖、《循经感传激发转化的研究》1981年获北京市卫生局科研成果奖、《循经感传与经穴发光变化之间关系的探讨》1982年获北京市科委三等奖、《气至病所对中医经络学及提高针灸治病效果的研究》1984年获北京市科委三等奖。

于书庄教授的科研情况也常见诸报端,1979年6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经络线是怎样找到的》;1981年3月20日《北京科协动态》第5期报道经络协作组对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取得成果;1981年11月16日《北京科技报》报道《热心科研工作的老中医,记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于书庄大夫》;1986年7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胃经隐性感传线的定位及其低阻抗性的实验研究》……

于教授还先后写出了高水平的论文、科普文章一百三十余篇,这在当今学术界也是少见的。他的论文不断地被国际与国内的各种期刊转载和收录,受到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的称赞。

1986年,中国卫生部、北京中医药学会为感谢其在任职期间为中国针灸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表彰他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北京市卫生局特授予他从事中医工作30年荣誉证书。这是国家给予他的荣誉和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于书庄针灸医籍》于1992年6月出版第二章 医论医话于书庄教授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和临证治疗六十余载,对临证辨证、临证时应注意的内容以及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一、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一)辨证与辨经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凡谙熟中医者无不知晓。衡量一名针灸医师的水平高低,要看其辨证论治的功底如何,即辨证是否准确、用针取穴是否合适。因此将辨证论治视为中医的精髓丝毫不为过。而临床疗效如何完全取决于医生辨证论治的准确与否。针灸疗效表现为一种动态现象,即同一个穴位,虽使用同一种手法、用于同一种疾病,因受针人的不同、病情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只有辨证准确,辨清病因、病变部位和性质、邪正的盛衰,才能确定针灸的方法,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菀陈则除之等。因此临床上必须辨证明确,因证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相应的针刺手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辨经是辨别病属何经。辨经的目的,是通过循经取穴以求得对因治疗。在临床上若只辨证而不辨经,则针灸施术就会无的放矢,可能还会出现虚虚实实之弊。

病例1:王某,女,57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9月15日。

病史:患者1个月前出现全身疼痛,近来又出现腹痛肠鸣,一日腹泻十几次,呈黄水样便,肛门灼热,恶心未吐。体温37.8℃,舌苔腻,脉濡数。医者不明辨证,只取天枢、足三里、曲池等治疗腹泻发热的穴位进行治疗。治疗两次后,虽腹泻次数稍减,但仍肠鸣作泻。继而改灸关元穴,针足三里穴,治疗后仍未显效。诸症均未解除,遂来求治。

检查:诸症同上,体温37.5℃。

诊断:腹泻。

辨证:外感寒湿,故病初起时有全身酸痛;继而病邪由表及里,寒邪化热,故而出现一派湿热证候。

治法:清热除湿,止泻。

治疗:于委中穴用放血疗法。

隔日复诊,腹泻已止,体温恢复正常。【按语】从本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可以看出,若临证不明辨证,就会使针灸陷入“对症治疗”的简单思维,不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正确选用穴位和治疗方法,提高针灸疗效。

病例2:侯某,女,11岁。初诊日期为1981年8月18日。

病史:患者1978年春因食虾皮及剧烈活动出汗受风,当晚后背出现大片风团,即去某医院就诊,诊为“荨麻疹”,予口服扑尔敏及注射葡萄糖酸钙,皮疹消退。但以后每年都要反复发作,每遇冷风或食韭菜、牛羊肉、鱼虾等,风团便会出现,范围自背部发展到颜面、前胸、后项及四肢,疹色淡红;甚则眼睑、口唇浮肿,腹痛。以后出现大便溏,甚则急迫。

检查:面色黄白,体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诊断:荨麻疹。

辨证:初病时由于进食虾皮动风之物,外因汗出受风,风寒之邪郁于皮肤而发病。以后病程日久,加之患者禀赋不足,肠胃虚弱,病邪乘虚而入,由表陷里,故对多种食物过敏。大便溏,甚则急迫,面黄肌瘦。

治法:表里兼治。治表以益气固表,疏散风寒;治里宜温补肠胃。

治疗:①大椎、大肠俞,用热补法;委中,针后寻找柔和的酸胀感。②天枢、足三里,均用热补法;曲池,针后寻找柔和的酸胀感。两组穴交替取用,隔日1次,每次留针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针刺后停服一切药物。

患者治疗1次后,隔两三天才出现一两个风团,大便已成形。治疗16次后痊愈。

病例3:李某,女,30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9月15日。

病史:患者七八年来每遇冷风即感全身刺痒,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色粉白,以四肢为多,几小时后风团逐渐消退,口不渴。曾经中医治疗无效。

检查: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浮。

诊断:荨麻疹。

辨证:平素体虚,卫气不固,复感风寒,郁于皮肤而发病。

治法:益气固表,疏散风寒。

治疗:灸大椎,以益气固表;针曲池,以疏散风寒;针血海,以和血止痒。

针灸3次后,再遇冷风仅感背部刺痒,不出现风团。针灸5次后,再遇冷风已不感刺痒而愈。【按语】后两例均由于辨证准确,取穴、治法、手法适宜,故而收效显著。以上两例均为慢性荨麻疹,但因其病情不同,故而辨证、取穴、治则各异。二者相同之处:其一,均为卫气不固复感风寒而发病,故每遇冷风则风团复发,团块粉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无力。其二,均为正虚邪实,治宜补泻兼施。二者不同之处:其一,前者是表里同病,后者病在表。其二,前者肠胃均虚,后者仅是卫气虚。故而前者重在温补肠胃,后者宜益气固表、疏散风寒。

病例4:冯某,女,32岁。

病史:患者左牙痛1个月,每食冷热或酸甜食品均能引起牙痛发作,以夜间发作为甚。初痛时针刺下关、颊车、合谷等穴,或服止痛片均能止痛。后来臼齿跳痛难忍,频含凉水以期减轻疼痛,服止痛片无效,遂来院就诊。针合谷、颊车,合谷捻针10分钟,牙痛并未缓解。

检查:经络诊察,肩井、完骨、浮白、天冲、曲鬓穴均有压痛,尤以浮白、完骨穴压痛明显。

诊断:牙痛。

辨证:少阳风火。

治法:泻火止痛。

治疗:针肩井捻针5~6分钟,牙痛仅能缓解片刻。继而针浮白、完骨,得气后即留针,牙痛立止。

次日午后复诊,自针后一夜未痛,午后又有些疼痛,继针浮白、完骨,牙痛又止。三日后复诊,牙痛未作。

病例5:李某,女,28岁。

病史:患者1年来经常牙痛,遇冷热或凉风均可引起牙痛。昨夜左上磨牙持续性疼痛,牵扯左太阳穴部疼痛,晨起手捂面颊,表情痛苦来医院就诊。针下关、合谷、内庭,合谷捻针后牙痛不减。

检查:经络诊察,曲鬓、丝竹空穴压痛。

诊断:牙痛。

辨证:少阳风火。

治法:泻火止痛。

治疗:取曲鬓、丝竹空两穴,针之牙痛立止。【按语】针对患者病情,开始时针合谷、颊车、下关、内庭穴有效,后来针之无效,是因初痛时病在阳明经,所以针刺阳明经穴能够止痛,后来病程日久,火热之邪由阳明侵入少阳,故取阳明无效,刺少阳而收功。由此可见,临证时不仅需要辨别虚实寒热,更要辨别病在何经,按经取穴才能达到止痛目的。(二)选穴与取穴

大部分穴位分布在十四经的循行线上,是“神气出入游行的处所”。经络分别联系各个脏腑,穴位同样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临证在辨经的基础上“循经取穴”,按组配原则,若选穴适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若选穴不当则会影响针灸疗效。同时,只选穴准确还不行,还要取穴准确,不能准确取穴则治疗疾病就无从谈起。

病例:郝某,女,74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9月11日。

病史:患者因生气于当晚突发阵发性腹痛,疼痛剧烈,以右下腹及胃脘部疼痛明显。

检查:面色黄,腹部平软,按之稍显紧张,未见急腹症体征。苔白,脉沉。

诊断:腹痛。

辨证: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治疗:先针内关,继刺足三里,最后刺人中。

内关穴,小幅度捻针10分钟,疼痛有所缓解,但不久又痛。继针足三里穴,手法同前,根本无效。最后针人中穴,针入痛止。【按语】本案虽辨证准确,但由于取穴不当,故疗效不佳。因为内关穴虽是手厥阴、阴维之会,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穴是治疗肝气犯胃的要穴,但由于此患者病情较重,针内关穴的力量不足,所以针后只能缓解片刻,不能治愈。足三里穴仅是胃之合穴,故针后毫无效果。人中穴是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穴,督脉总督六阳经,故六腑疼痛均可取用。更由于人中穴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强于内关穴,故针入痛止。(三)治疗方法的选用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针刺、艾灸、火针、放血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不同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医者必须认真研究、掌握、认识它们,才能运用自如。否则,在临床上盲目使用,会影响针灸治病的疗效。

病例1:刘某,女,47岁。初诊日期为1977年7月19日。

病史:患者1个月前精神受刺激后,胸腹大腿等处开始出现散在性红斑、丘疹,发痒。在其他医院行脱敏等中西药治疗,症状不减反重。红斑及丘疹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剧痒,灼热。1日前在外院诊为湿疹,因用西药有恶心等副作用,故来我院治疗。

检查:整个躯干部、臀部、阴部及小腿内外侧皮肤发红,散在大量红色小丘疹。胸腹腰背及大腿内侧呈大片集簇状排列,边缘不清楚。未见渗液及结痂。大便干,小便黄,口渴思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诊断:急性泛发性湿疹。

辨证:湿热内蕴,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化湿。

治疗:双侧曲池、委中,三棱针放血,待血色由暗红变鲜红为止。

当日放血后,剧痒及灼热感即减轻大半。隔日1次,共放血2次。后改成针刺大椎、曲池、合谷、三阴交、血海穴。4次后大部分丘疹消失,灼热感消失,皮肤颜色大致恢复正常,仅背部皮肤有时刺痒,周身皮肤遗有部分抓痕。继改针大椎、肺俞、膈俞、委中,其中大椎、膈俞、委中交替放血。又治疗15次,症状消失,临床痊愈。【按语】于书庄教授认为,湿疹的病因主要是湿热为患。但临证时须辨明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或是湿热并重。此患者一派实热证,相比之下湿的表现不明显,因此急宜泄热凉血。欲泄热,三棱针较毫针作用为强,而放血又较其他方法为优。第一,曲池、委中穴放血,对于急性泛发性湿疹属于热重于湿者,止痒效果良好。第二,辨证准确、选穴精准、治疗方法得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病例2:史某,男,15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8月7日。

病史:患者因天气炎热,过饮冷水,随即出现腹部剧痛,出汗,呼叫,恶心,自觉咽部有物往上顶(蛔虫),急抬医院就诊。

检查:面色黄白,苔薄白,脉沉伏。腹部未见外科体征。

诊断:急性胃脘痛。

辨证:寒邪犯胃。

治疗:针内关、中脘、足三里。

针后疼痛稍减,但未完全缓解。继而中脘穴加灸,灸后疼痛立止。【按语】本案系患者过饮冷水,寒积于中,胃气受寒邪阻遏。只针不灸,虽针刺亦能温中散寒、调气止痛,但散寒之力不足,故针后效果不佳。根据“寒则温之”的法则加灸中脘穴,由于灸法的温中散寒作用较强,故灸后寒邪得散、胃气得通而痛立止。可见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病例3:田某,男,41岁。初诊日期为1975年1月21日。

病史:患者连续6天右眉弓及前额胀痛,上午重下午轻,伴有右眼流泪,右侧鼻孔流涕,微恶风寒。

检查:面色赤,苔薄白,脉浮弦。

诊断:头痛。

辨证:外感风热,上扰清窍。

治法:疏风清热。

治疗:取合谷、外关、太阳、丝竹空穴,针刺配合放血。

针合谷、外关穴。针时痛止,但未起针,头痛又作。继而在太阳穴放血,头痛立止。次日复诊,去太阳穴加丝竹空穴而愈。【按语】本例虽然辨证准确,但开始选用治法不当,因此不能收效。针刺合谷、外关穴虽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但其力不足,故针刺痛减,时而又作。太阳穴放血增强泄热之力,故针后头痛立止而愈。(四)针刺手法的选用

使用针刺手法的基本要求,一是因人、因证而异,根据患者病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刺手法,以提高疗效;二是减轻刺痛。针刺的深浅是根据病位的深浅来决定的,手法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的,均以寻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施术者若能根据不同性质的病证(寒、热、虚、实),获取适宜的针感(热、凉、柔和、强烈)以及针感传导到理想方向,即可提高针刺疗效。

病例:郝某,女,46岁。

病史:患者腰痛数年,现以右侧为重,活动、直立时腰痛明显,睡眠时不能平卧,不能伸腿。腰痛与天气变化无关,伴有纳呆、头晕、多梦、心烦。

检查: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沉细。

诊断:腰痛。

治疗:针刺昆仑、后溪穴,治疗两次后腰痛如故。经进一步问诊,知其子宫脱垂3年,子宫脱至阴道口外(Ⅱ度),小腹坠胀,腰痛,夜间不能平卧。因改变取穴,针关元、三阴交、子宫穴(要求进针后找到抽搐感,即患者有子宫向上抽的感觉)。经1次治疗后腰痛减轻,继用上方加曲骨穴以增强固摄胞宫之力,针刺6次而愈。【按语】本例是由于问诊不详,造成辨证、取穴、手法失当。这些均导致针灸无效或疗效不佳。通过纠正其辨证、取穴、治法、针刺手法的失误后,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于书庄教授认为,辨证是研究疾病的共性,是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病是研究疾病的个性,是用以确定针灸的适应证及其适用范围的。而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患者当时机体机能状态(即寒、热、虚、实);选取不同的穴位、不同的治法(针刺、放血、艾灸等)及不同的手法(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也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在诸因素中,患者的机体机能状态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穴位、治法和手法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孤立地认为某个穴位具有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某种手法能够起着某种治疗作用。而应该认识到,针灸的疗效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临床上所以取穴不同、治法各异、手法有别,其主要根据是患者当时的机体机能状态、证属何经。而掌握机体机能状态的方法,就是“八纲辨证”;掌握证属何经的方法,就是“经络诊察”法。在临床上不仅要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还要重视“辨别病经”,否则临床取穴、治法、手法均会无所遵循,只能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陷入对症治疗的泥沼。而各个穴位的治疗作用都有其相对的特异性,各种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又有各自不同的治疗特点,因此对于如何选取穴位,以及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也必须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针灸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疗效。二、针灸治则研究

中医的治则,是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为理论基础,按疾病的起因、病变所在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而确定的。而针灸属外治法,药物属内治法,二者的治疗方法、途径不同,作用机理各异,所以辨证内容和治疗法则也各有其独到之处。(一)针灸辨证以辨经为要

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若干症状的综合,它包括疾病的内在联系——病机。针灸辨证,除运用八纲、脏腑、气血、病因等辨证方法外,同时更需要“辨经”。就是说,针灸辨证,必须在运用其他辨证方法的同时辨清证属何经,然后取穴才有依据。若只知胃脘痛取足三里、胸痹取内关,虽似“循经取穴”,实际上类似对症取穴,使循经取穴流于形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想提高疗效是不可能的。

例如牙痛,是否取合谷穴都能止痛?合谷穴虽是治疗牙痛的有效穴位,但不能治愈所有性质的牙痛。究其因,合谷穴是手阳明之脉的原穴,故只能治因手阳明之脉发病而导致的牙痛,对于其他经脉发病引起的牙痛,针刺合谷穴是无效的。因此,针灸辨证应首先辨经,是“治病必求其本”的一个原则。

辨经的方法:首先要熟悉经络的病候,然后才能在临证时有目的地对有关经脉循行部位(皮部)和穴位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疼痛部位和反应点出现的血络、肿胀、凹陷、温度变化,以及脉之盛衰、有关经穴压痛和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在临证时,若不进行检查,只凭患者主诉,是不能正确判断具体疼痛部位和证属何经的。

再以牙痛为例来分析。《灵枢·经脉》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说明牙痛是大肠经脉病。但引起大肠经脉发生病变的机理不同,故临证时应该审慎鉴别。若切其大迎脉盛,则证明是足阳明胃火引发的手阳明经脉病变,病本在足阳明,治宜取大迎、内庭穴。若检查耳门、丝竹空或曲鬓、浮白、完骨等穴出现压痛,则证明是少阳风火引发手阳明经脉病变,病本在少阳,治宜分别取耳门、丝竹空、浮白、完骨等穴。若查无上述体征,仅症见隐痛、牙齿松动,则是足少阴虚火上炎引发大肠经脉病变,病本在足少阴,治宜取太溪。若视其齿龈肿,切其大迎脉不盛,按其耳门、浮白、完骨等穴没有压痛,切其阳溪脉盛或按之痛,则证明是手阳明本经发生病变,治宜取合谷穴。若此,才是名副其实的“循经取穴”,也可称为“辨经取穴”。(二)针灸论治,法在通调

于书庄教授认为,针灸治则是针灸治疗学的重要理论内容,是指导针灸临证治疗的基本大法。他认为针灸的治则在“通”与“调”。《灵枢·刺节真邪》讲:“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讲:“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些都是说明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气,即调整失衡的阴阳、气血,使之恢复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调”,补虚是治疗虚证的调气法;泻实是治疗邪气盛实的调气法;清热是治疗热证的调气法;温寒是治疗寒证的调气法;升清降浊是治疗气机升降功能失常的调气法。“通”,祛瘀通络是治疗瘀血证的法则,包括刺络祛瘀、温经通络、益气通络等。疏通经气法适用于气机阻滞之证。同时他还特别强调通调之法,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法之中寓有他法。因而在临证立法时,必须针对具体病机,选用一法或两法合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三)针灸的标本缓急

“标”与“本”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有几种不同的含义。这里是针对疾病主次本末和病情轻重缓急的治疗原则而言。如病因与症状的标本关系,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的标本关系,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疾病的新旧、原发与继发的标本关系,旧病与原发病为本,新病与继发病为标等。标是疾病表现于临床的现象和所出现的证候;本是疾病发生的病机,即疾病的本质。

在病情变化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原则进行治疗。

急则治其标——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首先解决它而后再治疗其本病。

缓则治其本——指病情变化比较缓慢、病程较长的病证或慢性病,就要以治疗其本病为先。如寒邪犯胃的胃脘痛,胃脘痛症状为标,寒邪属病因为本,用灸法以温中散寒而痛止。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指在病情轻的情况下,可以标本同治。在病情重的情况下,则应标急治标、本急治本,切忌治不精专。正所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三、临证“五明”为先

于书庄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医者临证必须做到“五明”,即临证时通过四诊及检查后,对五个问题要作出明确的回答。(一)明确诊断——病属何病

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西医诊断是通过客观的观察、检验,明确患病的处所、原因、形态表现的结论,是对疾病的静态观察,反映疾病的个性——本质。中医诊断的精髓是“辨证”,是对疾病表现出的症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观察,从病理变化的机理去认识疾病的本质,反映着疾病的共性——机转。一种病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病,是有其本质区别的,共性并不能完全代表个性。如腰痛是常见病,但有器质性腰痛和功能性腰痛两大区别,如若只知辨证不知辨病,前者可能治疗多次而无效,后者却弹拨昆仑穴一次而愈。因此,辨病应使用西医病名,施治当宗中医法则,取其长而补其短,这也是发展针灸事业的捷径。(二)明确辨证——证属何因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临床离不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指导。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反映了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因此,只有明确了病属何证,才能正确地确定治疗原则。而辨证必须求因,求因方知证之真伪,这也是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指导思想。(三)明确病经——证属何经

明确病经系指明确证属何经。临床实践证明,病位与病经有些是一致的,如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痛,病位与病经均在胃;而有些则不一致,如肝气犯胃的胃脘痛,其病位在胃,其病经却在肝。因此,针灸临证,除用八纲、脏腑、气血、病因等辨证外,还需进行经络检查,根据症状和经络阳性反应,辨出证属何经,然后取穴才有根据。如若不明证属何经,只知胃脘痛取足三里穴、胸痹取内关穴、腰痛取委中穴等,如此貌似“循经取穴”,实际上是“对症取穴”。因此说,“针灸辨证,以辨经为要”,是“治病必求其本”的一个原则问题。

辨经的方法:首先对经络、证候要熟悉,然后才能在临证时有目的地对有关经脉循行部位(皮部)和穴位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有“审”、“切”、“循”、“扪”、“按”诸法。检查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出现的血络、肿胀、凹陷,温度的情况,脉之盛衰,有关穴位压痛和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四)明确治在何经、取用何穴《灵枢·经脉》所载病候表明,是动病候与是主病候有的经是一致的,如肺经,“是动则病……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有的经则不一致,如肝经,“是动则为腰痛,不可以俯仰”,但是主治腰痛的不是肝经,而是足太阳膀胱经。这就提示,经络检查所发现的异常经脉,不完全是治疗经脉。因此,医者还须细致、深入地研究经脉的主治范围,以临床病候为线索,以经脉异常为依据,结合中医理论及腧穴的相对特异性,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判断该病治在何经、取用何穴。这是因为中医治病,非常强调圆机活法。如治心不治肾,非其治也;治痰不治脾,非其治也;治痰先行气;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以及扶正祛邪、阴废治阳、阳废治阴、脏实泻腑等。

于书庄教授提出反应点不一定就是疾病的治疗点、治疗点(穴位)不全是反应点的观点,临床上治疗选穴时要注意。试举例说明之:有一患者症见胸闷气短,感寒遇劳尤甚,重则气喘,心痛时作,舌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肾两虚、胸阳痹阻。经络检查,通里、渊腋、丘墟穴压痛明显,说明心胆两经发生变异。立法:补益脾肾、宣痹通阳。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关元(灸)、通里、丘墟穴。针刺施用热补法。取穴包括心、胆、任、胃四经。如此选经取穴,则是以临床证候为线索,以经络异常为依据,结合中医理论及腧穴的功能特性综合分析,判定治在何经、取用何穴的,而不局限于疾病的反应点。(五)明确施用何术

术,是指治疗方法(针刺法、艾灸法、火针法、放血法等)及其操作技术。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更恰当,则要依据病情的虚实寒热以及各种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的主要作用来决定,而不是随意用针用灸。针刺法,系指毫针针刺法,针刺法有补虚、泻实、清热、温寒、升清降浊、行血祛瘀等作用,故针刺法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最广,为针灸治病的主体。针刺法的泄热降火、祛瘀活血的作用稍亚于放血法。所以临证治疗火热、经络瘀阻的轻症,可以单独使用针刺法。若火热、毒热、暑热、热极生风,以及积滞化热、五志化火、气火上逆的实火证,则宜放血与针刺并用,以增强泻火、祛瘀的作用,故放血法为针刺法的左翼。虚火证只宜针刺,放血是不相宜的。针刺法的助阳温寒作用次于艾灸法和火针法。因此,治疗虚证、寒证的轻者,可单独使用针刺法。对于陈寒痼冷、寒凝血瘀、阳虚火衰、亡阳等证,则宜灸法与针法并用。火针亦属温法,但与艾灸是有区别的。火针主要用于治疗寒痹(经筋病),而灸法不仅用于治疗寒痹,同时还用于治疗内脏虚寒证。在临床上若欲回阳固脱,只用灸法而不用火针,则是有力的佐证。因而,灸法有温补、温通、温散的作用,故而成为针刺法的右翼。四、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内经》,昌于金元时代,发扬于后世,形成独特的学术流派,在指导临床实践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于书庄教授运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的心得与体会如下。(一)气血亏虚,宜补脾胃

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依存的关系。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故气虚而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寒而无以温煦,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衰而无以推动,血必因之而瘀阻;气陷而失于统摄,血常因之而外溢。血之于气,则有濡养、运载的作用。血为气之母,故血虚无以载气,则气亦随之而脱;气失血之濡养,则燥热诸疾由之而生;尤其是血一脱失,则气无以附,可致阳气涣散不收而出现脱气、亡阳等危重证候。这就是气血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机理。临床上经常运用此机理解释一些病理、生理现象。但是,气血均来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自然界的水谷变为人体的气血,是要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以及中焦如沤的气化作用共同完成的。故古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认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所以,临床治疗气虚证、气陷证、血虚证、血溢证以及气血两虚等证,均应从补益脾胃入手,即遵循气血亏虚宜补脾胃的法则。

病例1:徐某,女,24岁,未婚。

病史:患者阴道出血80天。近因工作劳累,自3月16日月经来潮,半月余未净,经治疗月经干净3天,于4月初阴道再次出血,至今未止。出血量多,血色淡,伴有头晕眼花、全身乏力、心慌悸动等症。饮食、二便如常。自病后曾经口服求偶素、安络血、维生素C、维生素K、益母膏及中药10剂,注射甲酸雌二醇等均无效,于6月5日要求针灸治疗。

检查:血红蛋白97g几。面色黄白,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

诊断:功血。

辨证:劳累伤脾,统摄无权。

治法:补脾益气,升阳固冲。

治疗:①隐白穴(双侧)各灸三壮;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均用温补法。②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穴均用温补法。两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

经1次治疗后,大量出血止。进而继续治疗17次,月经仍淋沥不断。取穴改为气海、中极、三阴交、然谷、太冲,针1次后次日出血量增多,继而出血停止。共治疗19次,历时24天,后又巩固治疗9次,停针观察,于7月20日查血红蛋白120g/L,7月23日月经来潮,至今已年余未复发。【按语】本例患者病因劳累过度伤脾,脾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故出血。血色淡者,虚也。有血块者,血瘀也。气虚瘀阻故出血不止。出血过多,气血亏虚,不能滋养头目,上荣于面,故头晕眼花、面色不荣。血不养心,故心慌悸动。血虚不能上承于舌,故舌质淡。脾气虚,故全身乏力。气虚则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沉细无力。方取足太阴之根穴隐白,用灸法以益脾气止血;健脾宜升阳,故取百会穴;中脘穴为足太阴之结穴,气海穴为生气之海,足三里穴为胃之合,三阴交为脾、肝、肾之会穴,均用温补法以补益脾气止血。膈俞为血之会穴,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肾为元阴元阳之脏,八穴合用补益脾肝肾以固冲任。经取用1组穴治疗1次后,大量出血已止,说明脾气得充。进而继续治疗17次,月经淋沥不断,说明瘀血未除,故改用第3组穴,用以益气祛瘀而收全功。

病例2:孙某,女,54岁。

病史:患者月经10日不止。腰、腹不痛,月经量多、色红,伴有全身乏力。患者15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3年前开始月经不准。以后两年间,每年月经来潮1次,近期行经1次,经期1天。

检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脾气虚弱,统摄无权。

治法:补益脾气。

治疗:隐白穴灸3壮;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均用温补法。

经1次针灸治疗后月经停止。【按语】本患者年过五旬,肾气早衰,故自51岁时月经经期不准。近因气虚而摄血无权,故月经量多,过时不止。全身乏力乃气虚之征也,舌质淡、脉沉细亦皆气虚之象。故取上穴,使脾气得充,出血得止,1次而愈。

病例3:李某,女,48岁。

病史:子宫脱垂5年,半年来加重。患者于5年前妇科普查时发现子宫脱垂Ⅱ度,当时仅下蹲时有脱垂感,未加注意。半年前因患重感冒,咳嗽剧烈,子宫脱垂加重,劳累及进食后更为明显,子宫脱出时伴有大小便困难,小便频、淋沥不尽。月经40~60天一行,经期7~8天,白带多。食欲、睡眠一般。未经任何治疗。

检查:血压170/90mmHg。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中气不足,气虚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治疗:取百会、中脘、气海、曲骨、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穴,均用热补法。气海、曲骨、子宫穴均要求针下出现子宫向上抽搐的针感。

治疗15次后仅于用力时子宫脱出,但能自回。治疗20次后痊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