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长跑——孩子慢慢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9:58:48

点击下载

作者:于秀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是长跑——孩子慢慢来

人生是长跑——孩子慢慢来试读:

引言

从事中国人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创作十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那就是中国父母的包办型、控制型抚养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中国孩子的未来在哪里?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大量的家庭咨询个案其实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过于欠缺科学的观念与方法,大多数父母至今还在用本能型的教育手段,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包办,对孩子的思想过于控制,以至于造成了中国的孩子目前的现状,独立意识差,自理能力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依赖心理过重,心智不成熟。

很多孩子的心理发育跟身体和年龄不成比例,看上去高高大大的孩子,却心理发育滞后,缺乏思维判断能力,而且,由于在父母的过度呵护下,一直处于顺境之中,一旦遇上逆境便无法面对,容易出现极端行为问题,这样的孩子实际上人格极为不成熟。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乖巧,事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对于这一点我是极不赞同的。中国的孩子在国际上的评价是出了名的成绩优秀,却缺乏个性,因此,只能从事最基本的学科领域的基础工作,很少有中国留学生在国际的创意领域大放异彩。

父母所谓的喜欢听话的孩子,反映了他们强烈的控制欲。我不止一次地听父母们说过他们希望对孩子有驾驭感,一旦孩子的反抗让父母有失控的感觉,他们就会特别地紧张与沮丧,觉得自己就要失去这个孩子了,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失控感就更加的强烈。

我认为所有希望控制孩子一辈子的家长都极为不尊重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有自己的主张与想法,家长们的控制欲正在把这些东西毁掉,让孩子独立的生命变成父母的附属品,好像这样父母才会有安全感,这完全是不人道的做法。

未来的国际竞争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这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最起码的保障。可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离这样的标准还有多远?

中国父母的包办型、控制型抚养,已经让孩子们的优势越来越少,劣势越来越多,参与国内的竞争都充满了挑战,更何况参与国际的竞争?中国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首先我认为中国孩子的未来存在于家庭教育的变革中。家庭教育是真正的基础教育,是为孩子的人生打基础,家庭是为孩子提供终生教育的地方,而且,家庭教育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心理的变化需求而不断变化,很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都需要在家庭里去完成。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家庭则是教孩子学会做人的地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待人接物、独立能力、社会生存、学会思考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

其次,我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变革主要在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上。中国的父母要有突破传统家庭教育理念的勇气,掌握科学、理智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对孩子爱之有度,选择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重在养育孩子良好的人格与品质,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素质和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参与和理解,这样的孩子才能够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格局,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孩子的未来一定在父母的改变当中,对此我深信不疑。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参与国际化竞争?

开放型的教育、国际视野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的孩子参与国际竞争。未来的国际竞争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因此,目前中国父母单纯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强调孩子的专业知识水平的教育是越走路越窄的封闭式教育。想让孩子成为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父母必须有开阔的视野、豁达的胸襟,不要眼睛只盯着孩子是否能考取名校,并为此而让孩子整日伏案苦读。

孩子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接触社会、学会思考问题,孩子应该拥有学习之外的丰富的生活。要知道大自然的天与地都是孩子的大课堂,他在这之中可以学到无数感性的知识,可以让孩子产生无限的创造力,在所有的人才竞争中,创造力是唯一无法替代的能力。苹果的CEO乔布斯,年轻时只读过半年大学就退学了,为的是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0岁时,他同两个朋友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而他也成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人。

后来乔布斯又创造了世界闻名的iPhone手机与iPad,这些电子产品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是乔布斯的创造力让他的“苹果”品牌风靡了全球,在某种意义上“苹果”就是创意的代名词。只读了半年大学的乔布斯和只读了两年大学便退学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的比尔·盖茨一样,成了世界闻名的亿万富翁。可乔布斯依然那么朴素,牛仔裤加格子衬衣就是他的全部行头,如今乔布斯虽然英年早逝,可作为一代电子技术的创造者,他永远会被世界所铭记。

这就是开放式教育的结果。虽然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乔布斯,可是我们宁愿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存在成为乔布斯的潜质,关键还要看他的成长环境,看他的父母对他的引导与帮助。

我建议中国的父母尽量给孩子更宽松一些的教育,让孩子尽量在不违背天性的过程中成长,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不但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成功,也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让孩子多一些成长的体验,失败也好,成功也好都将是他们未来人生的积淀,只有经历更多的挫折,才会养成不屈不挠的意志力,而参与国际竞争除了创造力、合作精神,意志力也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从春蚕型父母到春雨型父母,父母的变革迫在眉睫。

我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美妙绝伦的诗句来歌颂父母,赞美他们为了儿女愿意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但在今天,我发现父母的春蚕精神已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度的奉献,过度的付出,反而让孩子过度地依赖,造成过度的弱势。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强大起来,独立起来?我建议中国的父母要学会变革,把春蚕精神化为春雨精神,让父母的爱如春天的小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像涓涓细流一样融入孩子的心灵,滋养孩子的心智,既让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甘露,又让孩子永远有久旱逢甘霖的饥渴感。孩子会因此而恋着春雨、盼着春雨,就像父母恋着孩子、盼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样。

春雨和禾苗之间那种美而和谐的关系,就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依恋,他们不再对抗、冷战,父母用春雨般的胸怀抚慰着孩子的心灵,陪伴着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认为春雨型的家长要比春蚕型的家长更为理性而智慧,他们选择给予,却不过度,他们只是给予孩子成长应有的养分,帮助孩子自己成长,他们付出自己却不是全部,懂得为自己保留几分,让孩子懂得想要得到必须努力去成长来获得收获。

在春雨的滋养下,孩子既能长成浓密的绿荫、实现自己参天的梦,也知道用果实来回报春雨的养育。春雨型的父母通常可以在收获的季节看到自己的成果,不会为颗粒无收而烦恼不已。

现代生活的改变已经让过去很多传统都不再合时宜,春蚕型的父母依然伟大,但却并不真正适合孩子的独立与强壮。想让孩子能够担当一切,成为世界未来的主人,春雨型父母的养育方式应该更能够成功一些。

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杜撰,而是在对许多中国家庭问题个案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凡是春雨型的父母都会收获一个不错的孩子,父母们和风细雨式的引导,涓涓细流般的教育,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态度,都会在孩子的品行、人格乃至学习方面形成极大的影响,让孩子也成长为具有春雨品格的人。

而春蚕型的父母常常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不一定得到孩子的接纳与理解,通常还会因为付出的过多而并不被孩子所珍惜、所重视。目前的家庭教育中,春蚕型的父母居多,因而,中国的家庭教育质量不算高,正在成长的孩子问题频出,给许多家庭的幸福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既然孩子的成长在每个家庭中都是一件最重大的事件,所以,为此选择变革也是顺应潮流的事,更何况今天孩子的成长亟须父母的变革。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每个年龄段过去就过去了,不会重新再来。因此,父母要做好改变的准备,从春蚕变为春雨并不难,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勇气和理性,但当你真的变革成功那一天,你就会发现再也不用为孩子的未来发愁,因为春雨只要在成长的季节给了禾苗足够好的滋养,你只要学习耐心倾听禾苗拔节的声音,秋天的收获自然就在不远处等着你了。

上篇 成长篇

中国的父母常常是从妈妈怀孕就开始焦虑了,这是为什么?

一、孩子应该怎么生?

白领小张大学毕业在北京打拼10年,终于修成正果,在北京通州买了房,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了婚。更令人高兴的是,在他34岁生日刚过不久,32岁的爱人也怀孕了。小张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准父亲还沉浸在即将迎来自己的小宝贝的喜悦中不能自拔之时,便发现他的爱人,那位准妈妈已在为到哪儿生这个孩子,以及怎么生?诸如此类的问题而百般纠结。

按理说,在小张所住的小区附近也有一家医院,是可以接受孕妇产检与建档的,小张的意思是这家医院离家近,也可以接生,属于医保报销的定点医院,就选这家医院作为小宝宝的降生之地也不错,方便实惠。

可他的意见到了爱人那儿可就行不通了。爱人的意思是说这家医院不仅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而且,还没有名气,他们的宝宝在这里出生是有些委屈,更何况她办公室里的那些同事,人家不是在协和生的,就是在北京妇产医院生的,最差也是找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生,她一辈子可能就生这一次孩子,这档次怎么着也不能太低了,否则都对不起即将出生的孩子。

爱人的意见让小张也一筹莫展,如果不动用关系帮爱人联系一家像样的妇产医院建档,爱人的脸就一直像茄子挂了霜,又长又冷。想到腹中的宝宝还需要妈妈的好心情来滋养,小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社会关系,同学、老师、八竿子打不着的一面之缘的朋友全央求到了,在付出不菲的疏通关系的银子之后,终于在北京一家颇有名气的妇产医院给爱人建了档,这就意味着将来爱人的产检和生产都可以在这家医院进行了,爱人的脸终于有了笑影儿。想到她的宝宝将出生在这所号称百年医院的产房里,爱人说她终于觉得可以在同事面前扬眉吐气了。可小张却觉得自己已经累得有了“内伤”。

刚折腾完在哪儿生的问题,小张以为自己可以消停几天,缓缓神儿了,没想到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小张爱人的预产期是年初1月份,可小张爱人很希望把宝宝生在年底,这样的话孩子就是龙宝宝,虽然是龙尾,但也还是属龙啊。

小张爱人上网查了属龙的人的各种优点,断定她的宝宝如果属龙,那将来一定会前途不可限量。再说办公室里几个小姐妹都是生的龙宝宝,她必须也把自己的孩子生在龙年。于是,如何生的问题又开始纠结这对准父母。

小张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只要宝宝健康、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好,至于属什么并不重要,不必刻意强求。

可小张爱人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她认为孩子的属相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未来如何跟属相息息相关,可以说举足轻重。

小张说孩子的预产期在2013年,属小龙也不错,小张爱人却一翻眼睛,抢白他说,大龙小龙能一样吗?大龙可以翻天覆地,小龙却只能游走草丛,这将来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我能把孩子生在龙年,就不会让他等到蛇年,人家都抢着生龙宝宝,没听说有人抢着生蛇宝宝的,这一字之差,差的可是宝宝的前程啊。

可以说,自从爱人怀了孕,小张的生活就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舒适,夫妻俩的感情也失去了以往的和谐。准爸爸要这样,准妈妈要那样,两个人不时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意见相左,焦虑、紧张,各种担心充斥了他们的生活。

为了让自己的宝宝有个良好生长生态,小张听从了许多过来人的劝告,于是对爱人妥协,最后在小张爱人的坚持下,他们在龙年年末通过剖腹产迎来了他们的龙宝宝。

与小张夫妇想要一个龙宝宝而选择剖腹产不同的是,29岁的江铭选择剖腹产却是为了让她的孩子能够早点儿上学。

预产期在9月份的江铭从开始怀孕便在为何时生这个孩子感到焦虑了。因为在中国目前的小学生入学的制度下,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都要等到7周岁才能上学,而8月31日以前出生的,6周岁就能上学了。这前后一差就是一年,让许多父母为此而伤神。

为了让孩子能够早一点儿入学,许多父母开始选择通过剖腹产让孩子提前来到这个世界,这种选择让医院在每年的8月份都处于生育的小高峰。

有位二线城市的产科医生告诉我说,她们医院的剖腹产手术平时平均每个月100多台,而到了8月份平均就要200多台,比平时增加一倍多,这其中大多数孩子都是早于预产期时间出生的,这也是中国的剖腹产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自然分娩本是人类繁衍过程当中正常的生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然而,对于这种本应顺应自然的生产过程,现在却遭到了过多的人为干预。

很多妇产科医生明确表示,剖腹产不是随便想做就做的,自然分娩才是最健康、最有利于母亲和孩子的。

可是,在当今中国,剖腹产率在不断攀高,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剖腹产率仅为5%,20世纪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至30%~40%,20世纪90年代,上升更加明显,几乎到了40%~60%,21世纪内地大部分城市为40%~60%,某些医院已升至80%~90%。在许多医院,正常分娩、顺产反而成了例外的事情。目前,中国的剖腹产率高达46%,居全球首位,而美国只有26.7%,欧洲只有15%,连我们的邻国日本,剖腹产率也远远低于中国。

选择剖腹产的妈妈越来越多,而原因却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有的是要为孩子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更好的属相,因此,才有了年底扎堆儿剖腹产猪宝宝、龙宝宝的景象;有的是为了让孩子提前一年上学;还有的是为了良辰吉日,比如许多准妈妈选择在什么8月8日、9月9日这样所谓比较好的日子里剖腹产子。据说2008年8月8日就有一位妈妈为了赶这个所谓吉利的日子,提前46天让自己的宝宝来到人世。

还有一些准妈妈选择剖腹产是由于害怕分娩的疼痛,这当然是一种误区。剖腹产需要动用器械和一些人工手段,不仅对宝宝的顺利出生有影响,容易造成宝宝的身体损伤,还会产生感染粘连、子宫出血、阴道萎缩、麻醉并发症等诸多后遗症,它所带来的痛苦并不低于自然分娩的疼痛。

当然,在中国的准妈妈的纷纷选择剖腹产的趋势中还有一些客观情况,其中之一就是现在的准妈妈们普遍年龄偏高,高龄产妇占了不小的比例,还有就是由于现在生活条件较好,各种营养比较充足,准妈妈在孕期常常不太注意控制饮食与体重,造成营养过剩,体重和个头偏大的胎儿也比比皆是,因而造成自然分娩的困难。

但是,剖腹产作为一种非自然的生产方式早已受到世界上许多专业人士的普遍诟病。在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中,剖腹产儿在第7天和第14天得分均低于阴道产分娩儿。

而国外的研究也已证实,剖腹产儿的情商,也就是EQ会比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剖腹产儿没有经过产道对大脑颞叶的挤压刺激,而颞叶是与情绪相关的神经中枢。

而且,专家们也发现,自然生产对孩子的呼吸系统未来发育好,在自然生产的过程中,经过子宫收缩与产道挤压,孩子呼吸道中的羊水和黏液,就可以被充分挤压出来,而提前剖腹产则是将肺部发育不成熟的胎儿剖出,由于孩子未经产道挤压,胎儿肺液不能完全排出,出生后孩子容易患肺炎,有的还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

还有,在我的研究中也发现,剖腹产儿与人的交往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幼年容易出现孤独症。近几年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发生情感行为问题,以至青少年自杀率的升高,应该也跟剖腹产有关。

而且,剖腹产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身体平衡方面的问题,肢体不协调、感觉系统失调、走路容易摔跤、平衡能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剖腹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选择剖腹产的准妈妈却越来越多,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医院的责任。跟自然生产相比,正常情况下,剖腹产的费用在5000元左右,而顺产只要2000元至3000元,两者相差了一半。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在准妈妈当中力推剖腹产这样一种生产方式,这无形中也推高了中国目前的剖腹产率。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在欧美等国家,产妇和家属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常常是很难说服产科医生实施剖腹产的。我认识的一位美国妈妈已是41岁的年龄,却照样在医生的支持下选择自然分娩,并且,顺利地生下了自己的宝宝。

因此,在准妈妈对生产方式的选择中,自己的坚持很重要,在国外许多女性会认为选择剖腹产的女性只是为了自己舒服,却对不起即将出生的孩子,因为这种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各种成长中的困扰。

要想真正选择一个对孩子有利的分娩方式,我建议准妈妈们多听听医生的建议,一个真正敬业并且有责任感的医生,是不会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的,然后,多参考一些其他妈妈的经验。我所认识的一位资深的产科医生就经常告诫那些准妈妈们:“不管孩子什么时候出生,遵循自然的规律最好。”

而要想坚持自己的主张,准妈妈们一定要做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多方位地了解各种分娩方式的优与劣,尊重科学,尊重自然,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建议,也不要迷信什么所谓的良辰吉日,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用最健康、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让孩子来到人世。

对于一些现在的准妈妈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控制自己孕期的饮食。尽管营养丰富,食材应有尽有,也最好做到合理搭配,平衡摄取,不要暴饮暴食,导致体重难以控制。这一方面会使胎儿过度巨大,产生“巨大儿”,造成分娩困难,另一方面会使产后的身体难以在短期内恢复,造成形象和生理上的问题。

医生对于生下来体重超标的“巨大儿”常常有不太好的预期。因为,在这些孩子身上未来经常会有肥胖症、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伴随他们的成长,所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实际上当孩子在妈妈的腹中时就应该注意了。

小张夫妻是一对典型的80后,在小张爱人喜获龙宝宝以后,他们的选择让闻讯赶来的父母全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因为小张的爱人早已预订好了月子会所,生完宝宝出院以后就直接去了月子会所,根本不用双方的父母侍候月子。

小张爱人解释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双方父母身体不太好,不想麻烦他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一辈子可能就生这一个孩子,要好好善待自己。月子会所是在她生产一年前就预订好的,因为,她的同事们都是在月子会所坐月子的。

月子会所实际上就像宾馆一样,为坐月子的父母们准备了单间,每个孩子都有月嫂和保姆,基本上月子期间孩子由她们照顾,父母不需要插手,妈妈们白天还给孩子喂喂奶,晚上都是把奶水挤好了放在冰箱里,到了时间由月嫂拿出来热好了以后喂给婴儿,这样月子里孩子的父母都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不用半夜三更起来给孩子喂奶。

小张爱人还看好了月子会所所配的月子餐。这里一日三餐都是营养搭配,专人烹制,虽然价格不菲,但对恢复身材有利,又省事省心。因此,尽管在月子会所待1个月要花费3万多元,可小张夫妻还是咬牙住了进去。

我调查过身边的一些即将为人父母或准备为人父母的80后小夫妻们,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他们是否愿意选择生完孩子去月子会所?答案是“Yes”的基本上在80%以上。我问他们理由,大多数人认为,月子会所比较专业,会给母子更好的照顾。还有一些人认为方便、简单,最主要的就是有专业的人照顾料理孩子,他们自己的负担不会太重。

我认识的一位月子会所的月嫂这样说:现在的这些80后小夫妻可知道享受了,住月子会所就是为了省事儿省心。有的爸爸白天上班,晚上回到月子会所除了陪妻子和孩子睡觉、玩电子游戏,别的啥也不管;有的刚做了妈妈的女孩儿把孩子推给月嫂就不管了,晚上到时间叫她起来喂奶都任性地不起来,让月嫂给孩子喂奶粉。

这位月嫂说,现在有不少新手妈妈都嫌给孩子喂奶辛苦,不省心,硬是把奶给憋回去,所以,现在的孩子吃奶粉的越来越多,母乳喂养的越来越少。

而吃奶粉长大的孩子看上去白白胖胖,个头不小,但实际上身体素质根本比不上那些母乳喂养的孩子。长期吃奶粉的孩子身体免疫力差,爱闹病,且体质不好,腹泻拉肚子是常事。

妈妈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大量的抗体,是婴儿最佳的食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母乳喂养最好不少于24个月,这不仅有利于孩子顺利地成长,还有助于孩子防病抗病,提高体质和智力水平。

正如那位月嫂所说,现在许多80后母亲对母乳喂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常常以各种理由让孩子失去母乳喂养的机会。

我所认识的一对80后小夫妻,孩子生下来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一次,年轻的妈妈正在逛街,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说是孩子饿得直哭,要妈妈赶快回去喂奶。妈妈逛得兴头正浓,对婆婆的电话非常不耐烦,回家以后这位妈妈就选择给孩子断奶,说是这样以后她到哪儿玩都不受影响了。

在我的调查中,这样无知而任性的妈妈并不在少数。很多妈妈为了省去给孩子日夜喂奶的麻烦,索性孩子一生下来就给孩子吃奶粉。中国孩子对奶粉的需求量大概是世界上名列前几位的国家,尤其是当国产奶粉不能够再让人们信任以后,一时间洋奶粉身价倍增,而通过各种渠道往国内给嗷嗷待哺的婴儿们“备口粮”,成为许多出国一游的人们的首要任务。

最近,内地居民对奶粉的需求把香港政府都吓坏了,他们专为奶粉制定了限购政策,只允许每位出入香港口岸的市民一次只能带两罐奶粉出境。可即便如此,新政实行以来,仍有不少出入境贩带过量奶粉的人被查获,将面临巨额罚款与判刑的处罚。

奶粉成了内地婴儿的首选“口粮”,这无疑是一种悲哀。母亲甘甜的乳汁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几乎成了一种“传说”。有越来越多的妈妈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在放弃母乳喂养,有越来越多的婴儿在啼哭的时候只能吸吮上塑胶做成的奶头。这真的已成为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与那些因为怕麻烦、怕毁掉好身材而放弃给孩子喂养母乳的妈妈们不同,在一些新手妈妈中还存在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产后奶量不足或根本就无法分泌出乳汁。

有一段时间号称能够催乳或“下奶”的催乳师特别受追捧,月薪超过了万元,她们中有很多实际上就是懂一点儿中医穴道的月嫂出身的“专业人员”,但就是她们也常常对奶量不足或无法分泌乳汁的新手妈妈们无能为力。

在我看来,这样的妈妈常常因为这样两个原因,而导致无法给孩子哺乳。

一个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以致功能受损。

现在的女孩为了漂亮、性感,年纪很小就开始戴文胸,而且常常是内衬钢丝与厚垫儿的那种。有时候由于选择不当,她们常常是戴着不合适的文胸,一戴就是很多年,而且,有的女孩在睡觉的时候也戴着文胸,不给乳房自由。这种长期的“约束”,有时造成了乳房的损伤她们却并不自知。

还有的女孩爱熬夜、爱泡夜店、暴饮暴食、烟酒不拒,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破坏了身体的自然生态,容易产生机能下降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女孩以骨感、瘦削为美,似乎不减肥就是可耻的,减肥已经从一个专业词语变成了一个时尚的口头禅,胖的要减,瘦的也要减。我曾经遇到一个5岁的女孩跟她妈妈嚷嚷着要减肥,因为妈妈要她吃东西她不吃,当妈妈对她说,你又不胖减什么肥时,她却说,妈妈你也不胖,你为什么天天不吃晚饭?

减肥的风潮像一种瘟疫一夜间席卷了所有的女性,让所有的女性都对自己的体重产生了焦虑,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即将做妈妈或准备做妈妈的女性。

于是,节食、素食,只吃水果和蔬菜,不吃晚餐,不吃主食,各种减肥方法蜂拥而至。虽然街上也没出现多少苗条的女孩,但是,太多的女人哀叹“减肥好辛苦”。

我所认识的一个女孩儿,靠只摄食牛奶和水果,半年内减掉了15公斤,人是瘦了很多,但看上去却那么的弱不禁风,单薄纤细,让人不禁担心,一场大风过后她还会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可就是这个女孩儿半年以后做了新娘,婚后她专门辞了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准备怀孕做母亲。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不仅没能怀孕,还查出了各种毛病,贫血、营养不良、输卵管堵塞,这个曾经瘦得像个纸片人儿似的女孩,跟婆婆闹起了矛盾。因为婆婆说她怀不了孩子都是因为让减肥给闹的。

女孩儿无奈去找了老中医调理,慈祥的老中医把完脉叮嘱她,想要做妈妈就别再减肥了,女人要把“地儿”养好,才能让“种子”落地开花结果。

我一直认为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不孕不育率年年攀高,跟如今这女孩子个个都闹着减肥绝对有关系。过去老话说:这女人腰身壮,屁股大,才好生产。可现在的女孩子个个追求杨柳小蛮腰,看上去就很难与“能生养”画等号。

所以,我认为现在有很多新手妈妈连乳汁都分泌不了,依然是与减肥有关。

节食、瘦身是为了追求纤细腰身,这在本质上是对女性身体机能的一种损坏。长期过度地减肥会造成身体内分泌的紊乱,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女性肩负着怀孕生子、哺育儿女的重任。如果不把身体调养好,一味地只顾外表的靓丽与纤瘦,只会导致自己在想做妈妈时做不了妈妈,做了妈妈以后又无法尽到母亲的责任,这对于女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最大的遗憾。

我建议现在的女孩子们,别盲目追求外在的东西,做母亲是女人的责任,更是女人的幸福。如果你真的很想做一个称职的母亲,生一个健康的孩子,那么你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爱惜自己的身体,善待自己的身体。要知道你的身体如果是健康肥沃的,结出的果实才会特别丰硕。

还有,由于人类特有的生理特征,做妈妈也是有一定的年龄限制的。可是现在医院的产房里,尤其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3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比比皆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女性在事业上有了与男性一样多的机会,因此,很多女性忙于打拼事业而无暇生育。另一方面也是很多女性对自己个人价值实现更为看重,因此,对做母亲的角色不够重视。更重要的还有社会宽容度的增加,对于女性是否生育,中国的社会已经有了足够的包容度。

可是,毕竟做母亲也是女人的天职,是上天赋予女性最大的快乐,所以,排除特殊情况,大多数女性还是会选择做母亲。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不想承担母亲的责任,选择放弃做母亲的权利,这是你的个人选择,应当得到社会的接纳与认同。而如果你希望做一个母亲,渴望体验做妈妈的幸福,那么请你尽早地规划自己的生活,根据国内外医学专家的研究,女性在24~29岁之间做母亲为最佳年龄。

这个时候不仅你的身体处于人生的最佳状态,思想和心态也比较成熟,生活上有了一定的历练,在这个时候生育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健康和聪明,属于体力智力都比较好的状态。

而且年纪较轻做妈妈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会比较有利,会更加有精力教育与培养孩子。对于女性自己来说,在恰当的生育年龄生育,对身材的恢复、身体的健康都特别有好处。

我认识不少这样的精英女性,她们的人生在30岁以前忙于求学创业,在30岁以后热衷于提升自己事业的空间,转眼到三十八九岁将近不惑之年,蓦然想要做一个母亲,可这时要一个健康的宝宝对她们来说已是一件比较奢望的事情。有的女性经过再三努力,依然一无所获。未能成为一个母亲,让她们顿觉自己的人生不够完整,原本满意的生活也失去了乐趣。对于她们来说,这的确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我建议现在的女性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为做一个快乐的妈妈做一些准备,给自己的宝宝留一些空间。做母亲是人类最幸福的职业,请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而且,一旦你幸运地做了母亲,你可能就应该十二分地投入到这个角色中,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母乳喂养。尽管每天按时按点给孩子喂奶很辛苦,但你要知道这也正是妈妈伟大的地方。母乳喂养会让孩子与妈妈之间建立血肉相连的亲子关系,增进母子的感情交流,为未来孩子与母亲的良好相处打下基础。

有调查显示,母乳喂养的孩子与奶粉喂大的孩子相比,他们与母亲的感情联结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对家庭的情感依赖程度也大不一样。从智力与体力的发育和健康角度上来看,母乳喂养的孩子,尤其在6个月以内都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显然要比吃奶粉的孩子长得更健康、更结实一些。

为了面子,生孩子一定要去有名的大医院;不顾孩子的安危,为了孩子的属相或上学的早晚选择剖腹产;有了孩子却放弃母乳喂养和高龄产妇越来越多,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父母面临的巨大误区,是值得批判的一种行为。

其实,每个家庭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每对做了爸爸妈妈的夫妻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只是,当我们的宝宝来临,爸爸妈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是不是给了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不是给了孩子一个科学的成长环境?

在我看来,妈妈怀孕以后应该首先去学习、储备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应该有利于孩子的顺利出生。至于是不是有名气的大医院,那不见得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只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产科医院都可以给孩子出生最好的服务。

正是这种一定要到有名的大医院去生孩子的想法,导致了那些知名的妇产科医院病床常年爆满,医务人员常年超负荷工作。其实,只要健康、顺利,孩子在哪个医院出生又有什么区别呢?是准妈妈准爸爸的各种虚荣心把孩子的起跑线搬到了产床上,好像从这里开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较量就开始了,这对那些尚未降临人世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多么的不公平啊!实际上,孩子的未来真的跟这些有关吗?

二、学区房重要吗?

对于准妈妈晓秋来说,自从开始怀孕便让她无比焦虑的事情不是上哪儿生的问题,更不是如何生的问题,而是一个让局外人感到匪夷所思的问题——学区房。

2012年冬天,北京的房价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而这一轮领涨而且涨幅最大的却是学区房。所谓的学区房就是房子周边有重点小学或好学校的房子。由于国家有就近入学的政策,因此,买了学区房,把孩子户口迁过来,就意味着孩子入重点学校的机会有了保障。

因此,为了让孩子一入学就跨进重点学校的门槛,很多父母都在孩子尚在妈妈腹中时就开始奔波,为孩子倒腾一间学区房。

很多父母花费不菲购买学区房,就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因此,房子的大小无所谓,环境如何也不在乎。还有的父母盘算着等孩子一毕业就把学区房卖掉,由于学区房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倒来倒去,父母也不觉得吃亏,搞好了还可以赚一笔。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父母的追捧,学区房才水涨船高,价格一路走高,愈来愈走向“天价”。

准妈妈晓秋结婚时买的是北京朝阳区的房子,因为北京的海淀区是重点学校扎堆儿的地方,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她一心想把现在的房子卖了,然后,给肚子里的孩子换一套学区房,哪怕小一点儿她也认了,只要能保证让孩子进入重点小学。

为此,她不顾孕期反应,在北京春天的风沙里奔走看房。让她始料不及的是,5月份刚看过的一套学区房价格还在4万元左右,到了7月份涨到了4.7万元,8月份涨到了5万元,中介还不断地在催她,再不拿主意出手的话,恐怕很快就得涨到6万元了。

晓秋知道为什么学区房价格涨得特别快,因为资源稀缺。一个好的学校周边,一个月最多也就出两三套房子,而这两三套房子背后是几百个想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的家庭。所以有人说,这“孩子”比丈母娘还厉害,因为学区房比婚房的要求还刚。

重点小学对很多父母来说,常常意味着更优秀的师资,更优秀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教学管理。很多父母认为重点小学就是进入重点中学,甚至是重点大学的保障。因此,只要能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小学的资格,他们宁愿节衣缩食,背负巨大压力也要为价格一路狂飙的学区房埋单。

晓秋就是这样一位准妈妈。卖了自己在朝阳区的房子以后,她又从自己的父母和公婆手中凑了几十万元,买下了那套价格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心理承受力的学区房,这时候,她腹中胎儿才只有4个月大,不过她还是感到庆幸,因为,和她同样位置、状况的学区房,价格仍一路攀升而上。

在我的调查中,我发现,像晓秋这样的,孩子尚未降临人世便着急折腾学区房的父母还真不在少数,而且,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为学区房的高昂价格而埋单的父母也大有人在。这引起人们的深思,在孩子的成长中,学区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在助长社会的另一种不公平,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通过买学区房进入重点学校,而没有条件的孩子是不是就应该失去这样的机会呢?

在我看来,“学区房”首先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后果,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导致的结果。其次,父母对“学区房”的追捧与依赖,也反映了当下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中的功利诉求,似乎孩子只要进了重点小学就可以保障他的未来。很多父母把重点小学当作重点中学与重点大学的摇篮,可是这样就真的能够保障孩子有一个一帆风顺的未来吗?

在我所接触到的父母当中,他们的孩子也不乏是从重点小学或重点中学一路读过来的,但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大多都有一个明显的分化:

那些学习不错、品质不错、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基本上都属于与父母相处得比较和谐,亲子关系比较融洽,有一个能够相互尊重与接纳的家庭氛围。

而那些出了问题的孩子,通常是因为从小与父母就缺乏和谐的相处,他们的父母或者是“专制型”的,或者是“溺爱型”的,由于不懂得与孩子正确的沟通与相处的方式,而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时屡屡发生问题。我发现,这样的孩子常常与他读的是否是重点学校没有多大关系。

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键并不在于他是否读的是重点学校,是否一生下来就拥有“学区房”,最根本的在于他父母对育儿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对孩子成长的正确认识。

就近入学本来是国家为方便孩子受教育而设定的政策,可在一些父母对所谓重点学校的追逐下,“学区房”成为了家长之间比拼金钱与实力的一颗苦果,尽管很苦,还是有很多父母把它咽了下去,为的是给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劳民伤财的金钱游戏,还反映了父母的一种盲目和无知。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进了重点学校就能解决一切的选择。过于功利地面对孩子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的成长充满了困扰。

如果父母真正为孩子的成长考虑,首先应该提升自身做父母的品质,掌握一些如何做父母的技巧,着重在孩子的品格教育上多用一些心思,多花一些力气。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孩子的未来绝不取决于所谓的学区房,而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引导水平。可惜的是有太多的父母陷入这样的误区不能自拔,所以,我们的家庭问题越来越多,孩子的成长越来越不顺利。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摒弃功利思想,真正把孩子的品质教育放在技能教育之上,重视孩子的生活能力而不仅仅是生存能力。

一个具备全面的生活能力的孩子,会懂得与他人分享,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懂得创造并享受生活,懂得维护社会公德。而一个只具备生存能力的孩子,常常只会把社会当成了竞争的对手,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与感受,对他人却熟视无睹。这样的孩子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处处可见。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是成功的,哪怕他真的已经拥有了很多。人之所以丰富,正是因为他有很多评价的准则,到目前为止,主流的社会文化好像并不会特别地以人拥有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而更多的是看一个人为社会、为他人贡献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功利心态,只会让孩子成长为更加自私的人,这对孩子将来的社会化过程是没有好处的。

每一个孩子来源于社会,最终仍需要归于社会。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们才能够得到成长与锻炼,在社会中得到或付出他的聪明才智,实现他的自身的价值。

所以,能不能给孩子一间价值不菲的学区房真的没那么重要。这是一个误区,是值得批判的一个选择,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教育心态。

昂贵的早教课就是赢在起跑线上?

新手妈妈小月最近百般纠结,因为她的宝宝6个月了,开始不断有早教机构给她打电话,邀请她带孩子参加早教课程的试听。

看到身边同事的孩子也都在参加各种早教班,小月忍不住带孩子去参加了几所早教机构的试听课,可几堂课下来,课程内容没怎么听明白,价格却让她吓了一跳。一家外资早教机构20堂课的早教课程要1.4万元,平均一节课要700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400元左右一堂课。

对于早教的内容,小月也没觉得有什么,无非是一群宝宝在一起玩会儿,然后,听听小音乐,做点儿小体操,再讲点儿小中文、小英文。因为她的孩子还小,对这些都反应不大,可早教的老师却对她说,早教就是要早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实际上正是早教老师最后的一句话让小月动了心,最后讨价还价花了1.2万元办了一张20堂早教课的会员卡。

从这以后在家全职带孩子的小月开始忙碌起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开始每周3天带6个月大的孩子去早教机构上课。去得多了她发现,带孩子上早教课已经成为许多妈妈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

而且,有些孩子稍大一点儿的妈妈把孩子带到早教课堂后,基本扔给早教老师就不管了,躲在一边玩iPad、看手机,直到下课才过来接孩子。

还有一些妈妈上班没时间,就委托老人带孩子来上早教课,老人怕孩子磕着碰着,基本上一直把孩子抱在怀里,小月一直在想这样的早教课对孩子有啥意思呢?

在我身边不断有新手妈妈一边抱怨着早教课的昂贵,一边不得不咬牙带着孩子加入早教大军的个案。

这几年中国的早教市场呈高速发展趋势,各种层次与名目繁多的早教机构充斥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与专业化的法规管理,国内早教机构目前的确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这里面由于早教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最容易出现的利益受损者便是孩子的父母。

但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早教呢?众所周知,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的重量只有370克,6个月时,宝宝的大脑重量已达700克,是成年人大脑重量的一半。两岁宝宝的大脑重量已经是成年人大脑重量的四分之三,而4岁的孩子大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尽管4岁孩子的体重只有成年人的27%。所以,0~3岁是孩子发育成长的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孩子的感觉、触觉、视觉、语言、精细动作、大动作秩序和社会规范等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生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早期教育。所以,早教本身是孩子成长必需的一个环节。

可是,现在大多数早教机构都打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抓住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功利心态,偏重于在早教过程中围绕孩子的智力开发做文章,导致了一些孩子会背诗却不会自己穿衣服,会弹琴却不会自己吃饭,这种早教的确是会误人子弟的。

实际上,从孩子的成长规律来看,智力开发绝不是0~3岁孩子早期教育的核心,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应着重放在孩子的一些生活能力的养成和亲子关系的培育上。

父母通过对孩子的陪伴和交流,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前语言阶段,父母可以通过眼神、肢体动作、对孩子的抚触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孩子掌握语言以后,父母应该通过多与孩子进行语言的互动,来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并且,以这种方式增加情感交流,建立安全感,满足孩子对亲子情感的依赖。

还有的早教机构建议父母带孩子到早教中心来,可以与其他宝宝一起玩儿,打着的旗号是提高孩子的社会化能力。

其实,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与父母和其他亲人建立情感的联结。这个时候的宝宝主要的是生活能力与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培养,他的社会化能力应该到3~6岁时进行培养也不晚。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成长是有时间表的,具备一定的规律,在孩子成长的前4年要发展出他一生5%的能力。宝宝成长到12~18个月时,是训练他自己学会吃饭的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迅速发展,父母只要给予适当的诱导,宝宝就会很快掌握一定的技能。

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所带来的需求。0~3岁的阶段是孩子认知他自己的存在,认知与父母及家人的关系,建立秩序感的时候。父母可以在孩子5~6岁的时候具体地引导他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如何认知他人的存在,这时候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礼仪与规范,如见人要有礼貌,学会和新朋友交往,有什么想法懂得与别人沟通,在这方面父母的示范作用最重要。

说得简单一点儿,孩子的早教实际上就是在玩中进行的。玩玩具可以让宝宝学会触摸、抓握,学会解决问题,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父母应该多拿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通过与宝宝的语言交流,或者做说话的游戏,提升宝宝的语言感知力,丰富宝宝的词汇,训练宝宝的表达能力。

实验证明,那些在3岁以前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互动密切的孩子,掌握母语的速度远远要超过那些很少与父母做亲密交流的孩子。

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四五岁说话还非常困难,表达时词语匮乏,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常常是生下孩子,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自己外出打工,老人忙于生计与家务,很少与孩子有语言交流,导致许多留守孩子语言能力偏低,也影响了他们智力的发育。

事实上,0~3岁孩子的早教应着重于孩子生存能力的学习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围绕智力开发做文章。

现在的很多早教机构就是抓住了做父母的虚荣心和功利心态。很多新手父母带宝宝上早教班,并不真正懂得早教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而是盲目地选择。有的是因为别人家的宝宝去上早教班了,我们也要去,不然对不起孩子。有的是希望让宝宝尽快地掌握各种知识,进行所谓的潜能开发。也有的是为了花钱图省事,把孩子托付给早教班,自己就可以去干点儿别的了。

我在很多早教机构的门口都看到过这样的小夫妻,把孩子扔给早教班的老师,他们却都在外边或打游戏,或玩手机,一副省心省力的样子。还有的父母开口便说,早教班是贵了点儿,可花钱买个省心省力啊。

这种现象让我非常不能理解。宝宝的早教是孩子一生的能力启蒙,怎么只可以靠花钱就解决问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许多不够负责、不够懂科学的父母的追捧,早教的费用才一路看涨,早教成为众多参差不齐的早教机构圈钱的噱头,也成为众多新手父母的沉重负担。

科学的早教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的开发中承担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不少父母片面地把早教的内容与形式理解为智力开发,因而很多父母认为早期教育自己做不了,只能花钱找专业机构来进行,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真正的早期教育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要从培养孩子独立的吃喝拉撒睡的能力入手,还要让宝宝从小就拥有对情感的依恋与内在品质与力量的培养。这些能力只有通过父母耐心、细致、科学的引导与哺育才能够水到渠成,开花结果,这是任何早教机构都无法完成的课题。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任何的拔苗助长与人为干预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遵循科学的养育规律,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节奏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父母。

现在的确有很多新手父母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看到身边的许多宝宝被裹挟着加入什么“亲子园”潜能开发的早教大军,自己的宝宝该怎么办?

在这里我给所有的新手父母的建议是:早教是必需的,是成就孩子的第一步,这是毫无悬念的结论。但是,真正优秀的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是某个早教机构就可以越俎代庖的事情。

成功的早教在父母、在家庭,这是孩子成长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新手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在这其中,新手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明确自己的心态和目标尤为重要。所谓围绕智力开发进行的早期教育,常常会进入这样一种怪圈儿:在让孩子掌握了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以后,却失去了自由联想与创造的能力。这是因为接触过多模式化的内容,孩子首先失去的就是个性,就是大脑的自由度,这会从根本上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

所以,父母要懂得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我建议所有的新手父母,在着手对宝宝实施早期教育之时去充一下电,通过网络或者书籍学习一些有关孩子早期教育的方法和理论,掌握一些早教的技巧与要领。一般来说,对于0~3岁的宝宝,掌握下面6种早教的基本方法,就可以给宝宝非常好的早教启蒙了。

1.语言交流课程

新手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宝宝,多与宝宝进行语言互动。尽管这时宝宝还不太会说话,但他可以听懂你的话,并且跟你进行情感交流,尤其是妈妈的语言,在这时候就像妈妈的奶水一样重要。奶水滋养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妈妈温柔的语言却是孩子的大脑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父母跟宝宝的语言交流也是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手段。实验证明,怀孕后期,胎儿已经能够听懂妈妈的话,会在妈妈让他安静的时候安静下来。

所以,新手父母要注重跟宝宝的语言交流,每天养成跟宝宝说说话的习惯。这种交流的过程会在宝宝的大脑中变成记忆并储存起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前几天还吐字不清的宝宝,突然就会流利完整地表达他的想法了。实际上,这都是父母与他频繁交流的结果,孩子有时候掌握说话的能力是会突然爆发的。

2.按摩与抚触课程

在宝宝3周大的时候,妈妈就可以通过按摩与抚触来与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在宝宝睡前给他做点儿按摩,用轻柔的抚摸来帮他放松身体与情绪,这特别有助于宝宝建立安全感和与父母的情感依恋关系。

适当适度的按摩与抚触不仅可以让宝宝放松和稳定情绪,还会促进宝宝身体和大脑机能的发育,有利于宝宝的消化机能,引导宝宝的动作行为。

值得强调的是,现在很多父母都把这种按摩与抚触宝宝的事情交给月嫂或者早教育婴师来做,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一种选择。

按摩与抚触本身就是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饱含的情感与责任心。交给月嫂是省心了,但却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父母与孩子亲子互动的机会,这是非常遗憾的。

实际上,这种对宝宝的按摩与抚触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用心学习一下就会掌握,重要的是那种与宝宝的肌肤相亲,会让宝宝产生巨大的满足感与舒适感,与父母的亲密接触会增加宝宝对父母的依恋。

3.音乐课程

音乐在宝宝的早教启蒙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学研究发现,宝宝对歌声或吟唱声特别敏感,虽然,3岁以下的宝宝还不太懂得音乐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在放音乐给他们听,或者让他们敲打乐器时,宝宝会锻炼听力、注意力、空间意识,甚至是对于数字的敏感度。

给宝宝做音乐启蒙最好选择一些古典的音乐和清新的乡村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比较受宝宝欢迎。

有实验数据表明,在音乐氛围中熏陶成长的宝宝,大脑发育和能力的掌握都要优于从来没接触过音乐的宝宝。情绪的控制和饮食、睡眠情况都较没有音乐熏陶的宝宝稳定。

而且,从小有音乐为伴的宝宝通常性格平和,不爱哭闹,攻击性差,且具备很强的好奇心。因此,美好的音乐是宝宝早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4.体能训练课程

宝宝经常运动,大脑会因此而受到刺激不断发育,新手父母要重视宝宝的体能训练。经常看到一些父母或孩子的看护人,出门就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生怕磕着碰着,这实际上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

曾有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每天运动的时间不应小于3个小时,但现在的孩子多住在高楼大厦之中,在家里的运动量每天常常不足2小时。

因此,带孩子去社区花园或公园、广场撒撒野是个不错的选择。一项专门的跟踪调查显示,孩子早期大肌肉运动如果发展得好,如跑、跳等动作做得比较好,到了3~5岁时,运动能力则提升得比较快,而大肌肉运动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重要保障。

体能训练会给孩子带来健康的身体、协调的四肢和更聪明的头脑。

而且,在体能训练中,孩子还会建立秩序意识,增强身体的力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5.游戏课程

父母和宝宝做游戏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游戏教给宝宝许多无法用语言或行为去传递的一些信息。游戏也是宝宝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宝宝不仅锻炼了身体各部位肌肉,还开发了智力,并且,还会掌握很多实用的生活能力。

也可以邀请一些小伙伴到家里来与宝宝一起做游戏,锻炼宝宝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让宝宝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中掌握秩序与规范,明确自己的角色,学会合作。

游戏也分很多种,有偏重智力开发的,有重在模仿能力训练的,还有一些进行角色扮演的、故事性比较强的。父母可以跟宝宝尝试着做各种类型的游戏,从中判断宝宝更喜欢哪一种类别的游戏。

游戏是宝宝幼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新手父母可以联合一些与宝宝年纪相近的家庭在一起互动,一是为孩子提供更热烈的游戏氛围,二是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和交流,在游戏中长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比较开朗、乐观、懂得分享。尤其是与父母经常互动做游戏的宝宝,明显的活泼、好动、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

由于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压力比较大,工作繁忙。据我的调查,在0~3岁的宝宝中,真正能够坚持经常与宝宝做游戏的新手父母并不多,或者这其中妈妈做得更多一些。但是,我要说的是,游戏就是孩子的成长,它是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特殊的需求,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再忙也应该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与宝宝互动做做游戏,尤其是爸爸的参与也很重要。

陪孩子做游戏就是在陪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参与宝宝的游戏,父母也会获得幸福的亲子体验,还有什么比看到你的宝宝一天比一天强壮,一天比一天聪明更令人高兴的事呢。

游戏不仅会开发宝宝的心智,增强宝宝与人交流的能力,还会消耗宝宝的体能,让宝宝有良好的胃口和睡眠,是对宝宝的身心成长都非常有意义的早教内容。

6.习惯养成课程

孩子的习惯养成在他越小的时候进行就越有效。让宝宝养成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和运动的习惯尤为重要。

习惯的养成保障宝宝在一种秩序中生活,很多时候这需要新手父母做表率。我接触过很多80后的小夫妻,他们平时的习惯就是晚上很晚才睡,早晨很晚才起床,一日三餐也不定时,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吃饭。等做了父母以后,他们依然还是这种习惯改不过来,这就非常影响孩子的成长。

所以,我们现在会经常看到,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婴儿跟着父母看电视,要到很晚才能入睡。1岁多的宝宝会在父母上网时跟他们一起熬夜,到凌晨两三点。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身体。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的内分泌紊乱,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他的身高与智力发育。可以说这样的父母是很不负责任的。

所以,宝宝的降临是一种幸福的开始,也是一种责任的起步。想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必须首先做出改变,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切围绕有利于宝宝的成长。

当然,对0~3岁的宝宝来说,习惯的养成只是一种预热。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父母应该给宝宝足够的耐心与引导,慢慢地从一点一滴入手,进行习惯的养成。

这其中宝宝的能力与习惯更重要。在宝宝3岁前,父母基本上要教宝宝学会自己穿衣吃饭,自己如厕方便,自己上床睡觉,为下一步的幼儿园生活打基础,这些都应该是0~3岁宝宝早教的内容。

如果新手父母在这个时期能够做到这些早教内容的实施,我相信你的宝宝一定会是一个既健康又聪明的孩子。实际上在具体操作中,这些课程的实现也并不困难,只要父母稍加用心去学习一些早教的知识,并且重视家庭早教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比起那些昂贵的早教课来,家庭早教毫不逊色,是既经济又实惠的一种选择。我支持家庭早教,赞成早教课堂回归家庭,不仅仅是考虑它的经济因素,最重要的是宝宝的早期教育本应是父母参与和承担的教育过程,可在现在的商品大潮的侵袭下,早教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越来越沦为一些所谓专业机构捞钱的手段与借口。

我希望擦亮中国父母的眼睛,早教本身就是对孩子早期生存能力的一种启蒙,只要是爱孩子的父母都可以做到,重要的是这其中的一份责任心和担当。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教育是有一个敏感期的,它是特指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也是孩子心理的某些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发展起来就会比较缓慢。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就提出了这样的人格特质发展阶段:(1)婴儿前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3)幼儿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艾里克森的人格划分阶段实际上就是父母为孩子进行早教启蒙的目标。由此可见,宝宝的早期教育重在人格的培养与引导,而并不包括单纯的智力开发,这是目前许多早教机构带给新手父母的极大误导。

所以,宝宝的早教是他来到人世间的最初的教育启蒙。掌握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对新手父母来说最为重要。科学的早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宝宝的成长需要,绝不是肯花钱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特别不赞成现在的80后父母,把生儿育女这件事搞成了金钱大比拼。天价的月嫂实际上就是承担一个新生儿的母亲的责任,她的存在无非就是可以让那位母亲不必遭受昼夜照顾婴儿的辛劳。昂贵的早教无非就是给了宝宝的父母更多的自由的时间,你可以把宝宝交给早教老师,可是,宝宝的成长却未见得比你亲自带他做早教启蒙更顺利。

我常常说,这个世界上钱能解决的事儿最简单,重要的是有些东西是无价的,尤其是孩子的成长,你不亲自体验和经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等孩子长大了,你会有无尽的遗憾。

我以为既然选择了做父母,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份牺牲自我的职业。因为孩子将占据你生活的全部,尤其是在他小的时候,他会记住你对他的每一点呵护,每一份用心,同样,他也会记住你对他的每一点粗心,每一点疏忽。因为,将来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全在你的手中了。

所以,别去听信早教机构什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噱头,那只是他们挣钱的口号。踏踏实实,让早教回归家庭,用心地去做宝宝的早期教育启蒙老师,也许会辛苦一点儿,但这也不正是做父母的乐趣吗?还有什么比看到你的宝宝每天都有新的成长更令人高兴的事呢?

更何况父母坚持在家庭中为孩子做早教启蒙还会收获更大的成果,那就是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陪伴,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跟孩子共同去做一件事的频率比单纯的智力开发更重要。

孩子顺利成长的家庭首先是因为拥有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因此,在孩子成年以前,父母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会带着你的孩子一路向上,那就是与孩子好好相处。而良好、亲密关系的起源便是孩子的早教启蒙,所以,做孩子的早教老师,新手父母,非你莫属。

中国孩子特别累,中国家长爱恐慌

2013年2月25日,是全国各地学校开学的日子,可成都的一个13岁的初一男孩却选择在这天上吊自杀,原因是没有完成寒假作业,被母亲责骂了一顿。

据男孩妈妈回忆,她当时只是因为儿子没完成寒假作业而感到着急,对儿子有点儿恨铁不成钢,因此,语气上就严厉了一些,并且,还打了几下孩子的屁股。看到孩子哭了,她也有些心软,叮嘱孩子赶快写作业就出门上街了。结果回来以后却发现刚满13岁的儿子把自己挂在晾衣服的铁丝上,用一根旧电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男孩妈妈是租住在儿子学校附近的陪读妈妈,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来与孩子相处,她只感觉儿子平时有些内向,不爱说话,却没想到他如此决绝与脆弱。

在开学第一天结束自己生命的男孩,一时间成了无数父母的话题。有的父母说,这孩子是被他妈妈的粗暴给害死的,有的父母说,这孩子是给学业累死的。

可是说归说,谈到自家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依然焦虑不已。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一道关口都像一场挑战,挑动着父母的神经,也驱赶着孩子们。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没了童年,为了进入重点学校、名牌大学,他们必须放下所有的梦想与自由,天天辗转于学校与补习班之间。

前不久,又一位妈妈因为自己12岁的儿子赖床不起而痛下杀手,当场打死了自己的孩子。据媒体称,这位母亲在高校工作,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平时为人处世谨慎自律,可就是这样一位妈妈却一不留神成了杀人凶手,被害人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得不引人深思。这位12岁的男孩在母亲手下命丧黄泉的根本原因仍是学习,因为他不想起床去上学。

在我的亲子心理咨询中,接待最多的求助者常常是两种人:一种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或升学而焦虑不已,以至于出现心理障碍的父母;一种就是因为学习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这其中有孩子刚上小学的父母,有孩子即将面临中考或高考的父母,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

刘敏就是这样一位妈妈。她今年只有40岁,可已经是满头白发,她的女儿马上要面临中考,尽管在孩子的学习上她已抓得很紧,孩子除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六日也排满了补习班的课程,孩子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她这个做妈妈的也疲于奔命,到了六日娘儿俩的午饭常常是在公交车上解决,因为马上要赶去另一个补习班。

为了让孩子能够考入重点中学,刘敏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调到了一个比较边缘的工作岗位上,为的就是多一些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她基本放弃了休闲和度假,哪怕是节假日也要带着孩子奔走在各个补习班之间。

可是尽管她竭尽全力,女儿的成绩仍然不尽如人意,在班里的排名远远没有达到她的预期,跨进重点学校的可能也比较渺茫。刘敏托人打听了一下重点学校的择校费,最少要30万,这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的刘敏夫妻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可进不了重点中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的希望就微乎其微,进不了名牌大学,孩子的前途将无法保障,将来如何参与社会竞争?想想孩子的未来,刘敏不寒而栗,长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让她无法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生活。终于在各种压抑中她的精神状态处于崩溃边缘,出现了失眠、忧郁、悲观、不想与人交流的心理症状,为此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咨询。

由于心态不好,她与女儿的相处也较为糟糕。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对妈妈的这种做法极为抵触,好多次都是妈妈把她送到补习班,她却偷偷地溜出来去网吧上网,等妈妈来接她时,再悄悄地回到补习班上。

刘敏怀疑她花了这么多的力气和金钱,女儿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下滑,都是因为女儿想要跟她对着干。她觉得自己的这一生都是在为女儿活着,为什么女儿却不能理解她,按她说的去做?难道她这么做不是为了女儿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吗?

在咨询室里的刘敏泪流满面,把一个母亲的无奈与伤心都倾诉了出来。她说现在的父母不都是在这么做吗,补习班里的孩子人满为患,不都是父母送来的吗,为什么我的孩子就如此地不接纳我,如此地伤我的心?

严重的心理障碍让刘敏已处于特别脆弱的边缘,与女儿的沟通不畅又给她的精神状况雪上加霜。丈夫本来就不太支持她对女儿比较严苛的管理,现在这对几乎水火不相容的母女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个三口之家。为此,丈夫对妻子刘敏也非常不满。

一心想要做个好母亲的刘敏,没想到自己这个母亲做得如此之累,如此之糟。她想不通是因为什么?她感觉女儿在离她越来越远。

16岁的大男孩帅帅来心理咨询求助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理问题,因为他在半年里多次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有窒息感的生理反应,去医院检查各项生理指标都是正常的,后来在医生的指点下,妈妈带他来找我做心理咨询。

在妈妈面前,帅帅表现得还比较平静,可是,当我跟他单独聊天的时候,这个看上去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却面色苍白,一副无力支撑的样子,把身体紧紧地靠在沙发椅上,眼泪不停地掉了下来。

在跟帅帅的聊天中我得知,他目前就读于一家北京知名的重点中学,是高二的学生,还是班长,学习一直不错,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够考上名牌大学,觉得这样才有出息。

帅帅开始还是很有自信的,学习也很努力,可是,重点校里高手如云,每次考试他都紧张焦虑得睡不着觉,因为父母和老师都把成绩看得很重,他要是考第一,回到家里父母笑脸相迎,给他买不少好吃的回来,可要是考个第二、第三,父母的笑脸立刻会变得冷冰冰的,对他爱答不理的,生活上也明显地不太重视他了。

这让帅帅心里特别难受,尤其是由于他中考失利,为了进这所重点校,父母为他拿了一笔数目不菲的择校费,为此掏空了家底。因此,妈妈经常提醒他,让他努力,否则,这钱就白掏了。

每次考试前后,帅帅都感到特别压抑,有一种喘不上气儿的感觉。因为他很怕第一名被别的同学抢去,辜负了父母对他的期望,对不起爸爸妈妈。

长期的这种负性能量的积累,让帅帅的心理状态也越来越差。他开始非常计较得失,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在心里纠结不清。由于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帅帅像一个背着沉重的包袱前行的人,走得越来越吃力。

由于睡眠不好,经常晚上在强烈的窒息感觉中惊醒,帅帅的精力也大大下降,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有一天竟在他最喜欢的数学课上睡着了,为此,老师找来了家长,看到怒气冲冲的妈妈,帅帅充满了歉疚感。他告诉妈妈,他不是不想好好学,眼看就要高考了,他心里也很着急,可是他静不下心来,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对未来他充满了恐惧。

听完了帅帅的倾诉,我把手放在了他的肩膀上想安慰一下他,可我的手却明显地感觉到这个16岁的少年,他的身体在瑟瑟地发抖,像一片秋天的落叶。可是,他只有16岁啊,多么充满朝气的年华,可他的生活里只有学习、考试、成绩,以及父母的期望值。他说他看不到什么人生的希望,我真心地信了他的这句话。

每年中考或高考的前夕,我都会接触到不少前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家长和孩子,他们大多是因为孩子面临考试或者关键的选择,在这个时刻缺少承受力而引发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

在与许多父母和孩子交流以后,大量的问题个案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现在的父母过于焦虑,应试教育体制像一根指挥棒绑架了现在的家长,而家长则绑架了他们的孩子。“教育焦虑症”像一种传染病让每一位父母都深陷其中,而父母的焦虑又传染给了孩子,它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又让孩子失去了本该无忧无虑的少年岁月,带着沉重的压抑与恐惧慢慢长大,可是这样长大的孩子健康吗?他们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很多父母显然已经忘记了他们培养孩子是为了什么?

在我的亲子心理咨询过程中,每年都会接触到几百个出现心理危机和精神问题的孩子,他们当中大多数是初中生与高中生。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开始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来咨询的孩子中最小的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常常也是因为不爱学习,与小朋友相处不好,出现行为问题被父母带来做心理咨询的。

在这些来咨询的孩子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抑郁、自闭、网瘾、厌学,甚至出现自杀、自残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形成的原因,基本上都可以在父母那里找到“根儿”。所以,要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我常常要采取这样的方法,那就是孩子的“病”要先对父母进行“治疗”。

这些父母大多是集体罹患“教育焦虑症”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孩子的承受力和身心生长特点,盲目地对孩子期望过高。我曾经跟许多父母交流过,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明白自己的焦虑是有一些过分,有时候也会给孩子松松绑,带着孩子玩一玩,让孩子喘口气。可当看到别的孩子都在报班儿,都在拼命学的情景时,他们又会恐慌得不得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就此落下。因此,又纷纷给孩子加码儿,恢复往日对孩子的重压,这在很多父母身上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其中最没有自由的就是孩子,可以说孩子是父母恐慌行为的最大受害者。

当父母的焦虑无法控制,愈演愈烈时就升格为一种“群体性恐慌”,集中爆发在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行为上。在我的研究调查中,我发现目前中国父母的群体性恐慌主要集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已经成为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极大的障碍,在我看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恐慌。

一、升学恐慌

由于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许多家长都对重点学校趋之若鹜,认为孩子进了重点学校,将来的升学就可以一帆风顺,可由于重点学校常常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的结果,属于稀缺资源,不可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因此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升学的关口产生心理恐慌,而心理恐慌会直接导致行为变态。小升初本来是国家严令禁止进行考试和选拔的,可由于许多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小学,于是,就出现了妈妈还在怀孕当中,就不得不为学区房绞尽脑汁,四处奔波的情景。

还有的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语便开始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学绘画儿、学舞蹈、学钢琴、学英语,3岁的孩子俨然上班族,每天起早贪黑,时间都是在各种“班儿”上度过的。

我曾经在一个小升初的面试现场遇上这样一个女孩。她还不到7岁就已经各种技艺压身,钢琴考到了九级,古筝学到了八级,是学前班舞蹈团的台柱子,还会书法、表演、英语、武术等各种技艺,绘画还在市里边拿过奖。

孩子的妈妈为了女儿小升初的面试花费不菲,做了精致的写真集,还当场拿出孩子考的各种证书12本之多,让在场的许多父母看得目瞪口呆,自愧不如。

看着那个单薄的小女孩在妈妈的指挥下展示各种才艺,全然没有孩子的纯真与活泼,我不由为这个乖巧的小女孩感到担心,这才是小升初啊,照她妈妈的如此培养,这孩子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没人敢大胆放言。

有一次,在一个亲子学习班上,我问孩子们,他们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脱口而出,最大的烦恼就是学习的压力。

一个9岁的男孩说,我觉得活着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要不是怕我妈妈伤心,我早就去死了。因为每天起床就得听父母的唠叨、抱怨、挑剔,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说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好好学习,否则,就考不上重点学校。

一个15岁的女孩说:“马上要中考了,我觉得父母像要世界末日了似的,每天吃完饭就催我学习,我想跟他们说说话,他们都嫌浪费时间。妈妈把我的手机给没收了,说我与同学聊天影响学习,为此我已经跟妈妈吵了好几架。我觉得我成了父母的囚犯,每天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做那些永远做不完的题,哪里也不能去,不能随便打电话,不能随便跟同学出去,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忘了我除了是个学生,要考试、要学习,还是个人,我也有自己的需要,再这样下去,他们不疯掉,我也要疯了。为此,我经常哭,可妈妈说,这是因为他们爱我才这样做。我觉得他们是在以爱的名义摧残我。”

还有一个17岁马上要面临高考的高三男生说,从我上小学起,父母就跟我说必须要成绩好,这样才能考进重点学校,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才能有好的生活,否则,一切都完了。我一直在为父母设定的这个目标努力,可是我越努力就越感觉找不到方向。我觉得我的路好像早就被父母设定好了,他们希望我别胡思乱想,就这么走下去就行了。我根本不想这样,我想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可以安排的选择。可是,我知道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可以说他们一生都在为我付出,我要不听从他们的安排,他们会伤心,我不想对不起他们,只好勉强自己往下走。可是我感到很郁闷、很压抑,有时候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对父母发完火儿又马上后悔,向他们道歉,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来到亲子学习班的这些家长和孩子,几乎都是因为家庭里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极为困难,甚至已冷战、敌对多时了的。因此,从这些孩子的自我倾诉中就不难体验到,父母的焦虑和恐慌给他们的心灵带来的伤害。

可以说许多孩子的焦虑情绪和行为问题都是在父母的情绪与行为的影响下出现的,负面的情绪像一种瘟疫会把所有的人都拖进一种恶劣心境中,而长期浸染在这种心境中,找不到快乐与轻松的感觉,自然会出现心态与行为上的变化。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承受力远远低于大人们能够想象的程度。父母不顾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不加选择地在孩子身上施压,而且还是以爱的名义,这已成为现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一种痼疾。

在我所接触的一些父母中,谈起孩子的升学便陷入紧张与恐慌当中的不在少数,他们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能保障孩子的未来的水平上。我承认由于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品质不错,一些重点学校的确比普通学校教学质量高。可是僧多粥少,要每个孩子都考进重点学校是不是有一点点不太现实,父母们为了这个目标“逼疯”自己,也“累残”孩子,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够理智?

更何况父母这么做有没有去问过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吗?他们愿意去接受父母的安排吗?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呢?

正是父母与孩子欠缺如此的沟通才造成了现如今“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矛盾。我说过很多家庭在孩子升学的关口就面临一场考验。成绩好的孩子会面临父母更高的期望,一定要考入最顶尖的学校。成绩稍好的孩子会遭遇父母史上最严密的监管,报各种烧钱的班儿,奔波于各种补习学校之间,即便如此,父母还要想尽一切办法,紧缩一切开支,为了孩子能够有择校的机会疏通关系,准备资金。

成绩差的孩子,这时候会成为父母心头的“病”,好像孩子的这辈子都没啥指望了,所以,父母的唉声叹气是免不了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是容易自暴自弃,很多家庭都会陷入父母和孩子相互情感折磨的困境。

实际上在我看来,一个升学考试,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的那么重要吗?

生活中有的是成绩一般,才艺一般的孩子,难道他们长大了生活就是一团糟吗?大家可以上网查查福布斯富豪榜上的那些成功人士,有多少人是一路重点学校读下来的。名校出才子是不假,可综合来看,出的更多的是普通人,成为精英的毕竟是极少数。

生活就像一条河床,是金子总会在沙砾中闪光,只是它需要岁月的打磨,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父母总想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的原因是,把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仅仅简化为技能的教育,由此产生了对于教育机构的依赖,对孩子自我成长能力的严重不信任,同时还来自于世俗的价值观。

曾经遇到很多这样的父母,谈到自己的孩子,总是一脸炫耀性的满足,说孩子来自某某重点小学、某某重点中学、某某名牌大学,好像孩子贴上了重点或名牌的标签,就体现了其父母在教育上的成功,成为父母的一种资本。在这里我实在不敢恭维这样的父母,北大、清华每年走出几千名毕业生,也未见得成功人士遍地皆是,那些真正成功的精英人士,哪个不是经历了风雨才见到了彩虹,指望把孩子送进名校就能够让孩子得到人生的成功,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想法和认知,也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愿望。

我相信很多父母只要理智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这其中并不存在特别的因果关系。孩子的人生不是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能够得到保障,与孩子的学习成绩相比,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健康。

多年的亲子心理咨询实践给了我这样的经验,每到了升学考试的日子,突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都特别多。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待了6个前来求助的孩子,他们有的是小升初的,有的是马上要中考的,还有的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虽然他们的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各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特征,那就是抑郁、悲观、感觉没有希望、压力太大而想自杀。

看到孩子的精神状况到了崩溃的边缘,家长们也很着急,希望心理咨询像一剂灵丹妙药让孩子振作起来。可是,我告诉他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出现了这样的心理问题并非单纯的只是因为面临考试而造成的,它是长期压力与负面情绪的累积而形成的。

考试只是一个窗口,让孩子的问题在这时集中爆发表现出来。与这些父母和孩子交流,他们无一不是在烦恼与痛苦中挣扎。父母委屈的集体“吐槽”,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与接纳。孩子们个个或意志消沉,眼神茫然,或悲观厌世,情绪低落,或与父母针锋相对,叛逆冲动,时有极端行为发生。

我一直在想,这些孩子与父母连最起码的相互尊重与接纳都做不到,即使他成为学习尖子,永远考第一,这一切有意义吗?

我真的觉得中国的父母该醒醒了,该从孩子的升学恐慌中走出来了。因为已经有太多的孩子在用他们无助的眼神告诉我们,成长是一种恐慌,长大是一种灾难。因为从他们走出襁褓,父母就开始以各种名义要求他们去实现父母的愿望,他们成长的人生开始成为一种容器,父母往里装的是各种要求和期望,沉甸甸的分量让孩子们不堪重负,精神上找不到出口的孩子最终只会以行为问题宣泄。于是,他们会变得冷漠、自私、攻击性强和郁郁寡欢。可是这些不快乐的孩子即使个个都成才,又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况且,从来没有体验过快乐的人生的孩子,是否能够成才尚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前不久,一位在去年中考时花费了30万元择校费,把孩子送进了某重点中学的妈妈找我倾诉,她的儿子小学阶段还可以,是重点小学出来的,虽然中考时成绩差了一些,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进重点中学,这位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巨资把孩子送进了重点学校。

可是,进入重点学校以后的孩子并没有让她省心,她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陪着孩子挨训,不是作业没做,就是考试没考好。

进入中学以后,孩子也开始了青春期的叛逆,不是和老师对着干,就是离家出走,频繁地出状况让这位妈妈心力交瘁,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几乎夜夜失眠,不知该如何来调整与孩子的相处。

交谈中这位妈妈仍处处流露出她的恐慌,她担心儿子的初中成绩不行,将来就无法进入重点高中,可是进不了重点高中,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再往下她说她都不敢想了。我发现这位妈妈完全被对孩子的教育恐慌套牢,而至于对孩子目前极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经常发生极端事件的行为却漠不关心,这是多么令人担心的误区啊。

在父母对孩子的升学恐慌中,我听到过的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宁夏某市,一个13岁的女孩在小升初的前夕自杀身亡,在给父母留下的遗言中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成绩不好,考不上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原来,在女孩即将升入中学前夕,曾经听到自己的父母与邻居聊天。邻居告诉女孩的父母,如果孩子上不了重点中学,就得花10万元的择校费搞一个名额才可以。当时父母和邻居都连连咋舌,表示费用过高,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女孩的情绪变化。

脆弱的小女孩从父母的表情中读出了事情的严重性。父母对她升学的恐慌彻底压倒了她,她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这么小的孩子不谙世事选择随意轻生,看上去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联想到这个事件产生的背景,我们就不能不产生深思。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焦虑之中,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莫名的“童年恐慌”。我不知道父母们是否清楚,是她们的焦虑感染了孩子们,是他们的恐慌把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给剥夺了。

我还是那句话,无法体验到人生的快乐,无法品尝到幸福的滋味,扭曲的心理和拧巴的性格,伴随着经常性的极端行为,勉强走着父母为他们安排的路,这样的孩子即使进了重点学校,他们的未来有希望吗?

想要摆脱升学的恐慌,首先需要调整的是父母面对孩子教育中的功利心态和浮躁行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考虑,不是仅仅有一个名校的光环就可以说明一切,孩子的心智成长,人格的培育应该比是否能进入名校更重要,父母们应该懂得理性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被世俗的潮流所裹挟,对孩子的教育应首先适合孩子的身心成长,其次才是与社会与体制教育的接轨,作为现在的父母我认为你的选择与坚持最重要。

只有父母放弃恐慌,孩子才可能得到解脱,才可能获得正常的,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的教育,首先让他们成长为健康、正常的人,而这应该是每位家长的教育底线。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让我们也没有办法,对于这样的看法我并不认同,我相信社会有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而教育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选择,我希望中国的家长每个人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个性,从尊重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出发,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考入名校当然很好,但是请不要把考入名校当作孩子唯一的成长目标,并以此来界定孩子的优秀与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把成长的自由还给孩子,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机会绽放自己天赋的火花,这样长大的孩子父母不需要担心,他的优秀常常来自于他独特的个性,这正是现在的中国孩子最欠缺的品质。

二、技能恐慌

现在的孩子最普遍的经历是这样:一岁开始学认数儿、识字、背唐诗;二三岁开始学画画儿、学乐器、学外语,还站不稳就开始扶着把杆学舞蹈了;四五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加减法、背单词,甚至是小学课本的内容。

朋友家5岁的女孩儿香香是个特别可爱的孩子,她过生日我去给她送礼物,去了几次竟没有看到她的影子。

给她的妈妈打电话,香香妈妈告诉我,“很抱歉,香香太忙了。”

一个5岁的女孩儿可以忙成什么样儿,有这样一张时间表为证:

早晨6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周一至周五幼儿园全天;

周六上午:舞蹈课两节,分别是芭蕾舞和踢踏舞;

周六下午:英语课、书法课、绘画课各一节;

周日上午:钢琴课、古筝课两节;

周日下午:小主持人班、表演班。

应该承认,5岁的香香可爱、大方,性格开朗,也许是因为从小就上各种班儿的缘故,才艺比较出众,朋友聚会的时候,她经常被妈妈叫来表演一番,弹个钢琴、朗诵首诗、跳个舞蹈,在赢得不少夸赞的同时,也让妈妈脸上特有光彩。

可当我有一天悄悄地问香香妈妈,孩子这样累不累时,香香妈妈潸然泪下,能不累吗?她毕竟才5岁啊,周一至周五上幼儿园就天天早出晚归的,到了周末孩子也想睡个懒觉,可是不成啊,那些班儿钱都交了,不去上多浪费啊,我这个做妈妈的也是硬着心肠把孩子从床上拖起来,闭着眼睛给她洗脸、穿衣服,在车上让孩子吃早饭,这才能不迟到。

我问,一定要学这么多吗?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吗?香香妈妈听我这么问,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孩子懂什么呀,她哪里知道该学些什么?这全在家长的引导。再说这些班儿都是培训老师推荐的,老师让多学一点儿,技不压身,只有多学一些技艺,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擅长什么。再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学,你要是不让孩子学,她将来长大会埋怨父母,要不是时间安排不开,我还想让孩子再学几样,这么小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累,再说也累不坏。”

见我大有不理解她之势,香香妈妈又说:“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让孩子多学点儿技能,让她从小就掌握一些过硬本领,将来这孩子如何才能生存得好呢?我就是想,孩子现在苦一点儿,多学点儿,长大了参与竞争时能有一些优势,否则,我得有多担心哪。”

正与香香妈妈聊着,香香跑了过来,我问小姑娘:“香香,上这么多班儿,你喜欢吗?”小姑娘眨了眨眼睛,看了一眼妈妈说:“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可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上啊,我要不上的话,他们会笑话我的。”

看来孩子的技艺学习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家长和孩子都在这种风气的裹挟下不能自已。“竞争”两个字像一根绷紧了的神经,成为了驱赶孩子们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在休息日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之间的那根看不见的鞭子。

我曾经在一家火爆的技艺培训机构的走廊里看到过成群结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辛苦,他们更辛苦,除了为孩子的技艺学习付出了大把的银子,他们大多也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一切围着孩子转成了生活的重心。

在这些地方我听到最多的父母的话就是:现在竞争太激烈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学习开始得越早越好,大家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就会吃亏,都知道孩子很累,可是爸爸妈妈也很累,负担也很重,可是想到坚持这样做会让孩子在未来具备更强的能力,苦点儿累点儿都是值得的。

在我的采访中发现,一种普遍性的技能恐慌弥漫在中国父母的中间,每一位父母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掌握的技能少了,每一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感到怀疑,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技艺超群,独占鳌头的那一个。为此他们不惜金钱和时间,让学习技能占据了孩子的所有时间。

2012年夏天,我的一位美国华人朋友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回中国探亲,为了让两个混血孩子跟中国小朋友多交流,学习中文,朋友带着她们来到上海某少年宫,当时刚好是暑假前夕,少年宫的才艺培训班火爆的报名场面让这位在美国居住了20多年的妈妈目瞪口呆,想赶快也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报个名吧,结果被告知,从音乐到舞蹈,从朗诵到表演,每个班50个人的名额均已报满。

朋友不想错过这个难得在中国待得不短的一段时间,找到了少年宫的上级主管部门,才在有关方面打了招呼的情况下,把孩子送进了表演班。

结果第一天上课就把两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累得打了退堂鼓。一个5岁,一个6岁的两个小女孩儿,从少年宫回家后躺到床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了,连晚饭都没吃就睡了。这位妈妈说,一下午三小时的课程,除了上洗手间,孩子们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她不知道那些中国孩子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是,她的两个女儿仅坚持了一天就已经筋疲力尽,说什么也不想再去了。

这位妈妈虽然是华人,但由于在美国定居多年已完全是美国人的思维,女儿们不想再去上课了,她就顺其自然,尊重女儿的想法。她说,美国的父母也知道培养孩子各种技能的重要性,但实施的前提是孩子自己喜欢,孩子主动地“要”,她认为那种不管孩子自己是否愿意,自己是否有兴趣,只为了父母的愿望去让孩子进行各种技能的学习,一方面不见得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一方面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特别有利的。

实际上在我看来,如果父母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技艺去学习,在保障孩子的休息和娱乐的空间不被侵占的情况下,让孩子通过学习提高一些文化艺术修养,掌握一定的才艺,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对孩子来说也没有坏处。

关键是我发现现在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做得真的是有些登峰造极。首先是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开始得越来越早,才艺培训班里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两岁的孩子坐都坐不稳,家长已经把他摁在琴凳上开始学钢琴了;三四岁学舞蹈、绘画;五六岁学表演、主持的就更普遍。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擅长,家长的逻辑是我让你学,你就得学,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其次是家长的高期望值。本来才艺学习就是一种艺术修养的提高,应着重熏陶孩子的艺术品位,提升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力和认知,为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为人生创造更好的艺术境界而打基础。

可是,在很多家长的眼里,让孩子学才艺更多的是在寻求另一条出路,这条路充满了光环,并且财源滚滚。因此,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刚学会弹一首曲子的时候,就已经在憧憬孩子成为钢琴家的那一天。有的父母把孩子送进表演班,就是只看到了明星那光鲜亮丽、名利双收的一面,期待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明日之明星,出人头地,名利双收。

这一点从每年各大艺术院校艺考暴涨的人数来看就已经可以证明。看到每年都有那么多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从全国的各个角落蜂拥到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的门口,几千名学生追逐那几张少得可怜的“艺考入场券”,我都能体会到在孩子的背后,家长那有时候并不十分理智的期望。

很多时候,这些来参加艺考的孩子都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归,因为这条路上实在太拥挤了,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够闯得过去。

可看到他们失望的背影,我常常在想,他们当中许多人可能从幼儿园时代就已经开始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了,各种才艺的学习挤掉了他们玩耍的时间,占用了他们的睡眠时间,让他们的童年失去了快乐的记忆,只剩下了奔波,这对孩子来说有多么的不公平啊。

家长的功利心态毁掉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美好感觉,那些美妙的音乐,那些五彩缤纷的颜色,那些让身体舒展的动作和优雅的姿态,很多时候在孩子看来都成了惩罚他们的手段。因为他们并不喜欢,父母却坚持要他们去接受这些东西。我认为艺术本身是美好的,可家长的这种填鸭式的做法却让孩子失去了所有的兴趣。

曾经有一位妈妈跟我投诉她的孩子,那个只有6岁的小男孩儿,用美工刀把培训班里的琴凳划得千疮百孔,只因为他不愿意坐在上面弹钢琴。

还有一位学芭蕾的5岁女孩儿,每次上完芭蕾课她的舞鞋都会找不到了,妈妈在为她买了几双舞鞋后才发现,因为不喜欢上芭蕾课,小女孩儿每次上完课就把舞鞋偷偷扔到了垃圾桶里。

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在同父母抗争着,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想要玩耍的时间,他们想要在星期天的早晨多赖一会儿床,他们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

如今的中国人人都忙,这是因为这个国家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运转中,可忙得连孩子都失去了自己可支配的空间和时间,忙得连还没走进小学校门的孩子也嚷着累的时候,这种“忙”正常吗?

我的那位美籍华人朋友,本来想带着两个女儿回国定居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习中文,可后来看到中国孩子的情况,她知难而退了。她说,“没想到中国的孩子这么累,这么辛苦,中国的家长们要求这么高,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我希望她们快乐、自由并获得足够的尊重,这样她们才会更加聪明。”

我见过她的两个混血女儿,她们美丽又可爱,性格开朗。6岁的姐姐喜欢绘画儿和做手工,5岁的妹妹喜欢打扮自己和用手机拍照,她们的妈妈给了她们充分自由选择的机会,两个小女孩儿像两只活泼的小鸟,走到哪儿就把快乐带到哪儿。

我对朋友如此随意的抚养方式感到担忧,我问她:“不让孩子多学点儿东西,你不担心孩子的未来吗?”

朋友一笑:“为什么需要担心?你给了她们良好的品格教育,让她们有教养而懂礼貌,懂得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有一颗好奇的心和喜欢学习未知事物的热情,剩下的时间就是她们自己的了。她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或好或坏,全在她们自己。她们不必成为任何一种父母所期望的人,她们懂得做自己就好了。”

也许是中外文化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母亲,朋友的认知与中国的父母大相径庭。

中国的父母常常是希望孩子做自己期望中的那个人,并且为了这个期望无视孩子的自由和梦想。每一位父母都几乎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所以,中国的孩子常常缺乏个性,而有个性的孩子通常会被归类为不听话的孩子,成为父母和老师眼里的“病”。

在跟国外的父母们谈孩子的时候,他们谈得最多的常常是“快乐”这两个字。他们在说孩子的快乐,在说他们为人父母的快乐,为把快乐带给孩子而感到欣慰。

而跟中国的父母谈孩子的时候,他们谈得最多的两个字常常是“竞争”。每一位父母都在忧虑孩子将来面临的竞争,每一位父母都为了让孩子赢在未来的竞争中而焦虑。

常常是孩子还在妈妈腹中,他们就开始行动了。为了把孩子送进重点校,不惜代价折腾学区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刚刚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得每天去上昂贵的早教课。为了让孩子赢过每一个人,刚会说话,孩子的周末常常就是在各种技艺培训班里度过;成为小学生,孩子不仅要应付学校里写不完的作业,还要与各种辅导班做亲密接触。

竞争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中国的孩子真的只能被这两个字绑架,失去所有的自由与空间吗?

是不是中国父母自身的认知问题才导致中国的孩子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是不是正是父母所产生的所谓技能恐慌,才让这样一种焦虑弥漫在许多家庭中,让孩子也陷入了焦虑与恐慌之中。

家长在这种恐慌中驱赶着孩子去做他们也许并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在这种恐慌中渐渐地失去了所有的梦想,渐渐地变得像父母一样功利和实际。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它会毁掉人们许多美好的情感,也严重影响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我所接待的许多亲子关系的求助中,由于父母总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一味地按父母自己的设想去安排孩子的生活产生的严重的亲子矛盾的家庭占大多数。

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陷入这样的困境:父母认为我这样做,这样要求你是为了你好,而孩子却并不领父母的情。他们大多数认为父母并不真正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愿意去选择什么,父母只想把一切都安排好,而孩子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去服从,对这种教育模式孩子们深恶痛绝。

常常还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对父母的依赖和自身的弱小,他不足以与父母对抗,但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到孩子的青春期还没有改善,通常这会成为孩子反抗父母,彰显自己的个性,争取自己的权利与自由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许多孩子小的时候乖巧听话,长大了以后却突然变得让父母无法接受的缘故。

很多父母都会在诉说中把孩子的变化归为突然的、意外的,但是,我却常常对他们说,孩子的变化绝非偶然,很多问题是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产生,只是因为表现不够明显而被父母所忽视。孩子在青春期对父母的反抗,实际上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模式累积的结果,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父母们的技能恐慌给他们带来过于强调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而过于热衷于带着孩子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的结果,也给中国的孩子带来特别不好的个性,那就是缺少梦想,过于实际。

现在你跟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聊天,问他将来他会做什么?他都会告诉你:“我长大了要考好的大学,当高级白领,挣高薪。”

朋友的女儿只有6岁,有一天我跟她聊天,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妈妈说,让我好好上表演班,将来我要当明星或者主持人,每天穿漂亮的衣服,还能嫁个有钱人。”

当我问她:“妈妈说得对吗?”小女孩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实际上,孩子们真的并不特别懂大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的世界里贫富贵贱也并不特别的清晰。正是他们的父母,给了他们这样的认知,并且,把这个当作了孩子的人生目标。一个本来可能有各种机会,会产生各种奇迹的生命就这样被格式化了,梦想在此时成了奢侈品,失去了梦想也自然就丧失了创造力。

于是,中国的孩子常常会以令人惊讶的高分考入像哈佛、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却普遍被他们的教授们诟病,“是最会考试的学生,却缺乏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是人的最宝贵的一种品质。

想想看,他们的创造力是在什么时候失去的?是在那千篇一律、模式化的早教课堂上,还是在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班里,抑或是在父母把孩子自己的想法随意否定了的那个早晨。孩子的创造力就丧失在父母以爱的名义为孩子所安排的一切中,就失去在父母缺少倾听,而孩子却必须服从的那些日夜里。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失去了快乐,还失去了追求的勇气。

他们在父母的技能恐慌中长大,内心除了焦虑便是浮躁,他们把竞争当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在竞争中得到也在竞争中失去。常常是在经历了一串的磕磕绊绊以后,才豁然明白,有时候,人为了能够生存得更好,合作比竞争更重要,而且,通常是先有好的合作,才有有价值的竞争。

可以说这些道理并不是父母告诉他们的,这是他们在生活的血泪中得出的真谛,而他们是谁?当然是我们的80后、90后这一代孩子。

他们还会延续父母的老路吗?对自己的孩子,这事儿还真说不好。据我的观察,有一半以上的可能,这一代年轻父母仍处在他们父母的那种教育认知中,侧重于对孩子进行技能教育的开发中,而且,他们通常比他们的父母更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也更有条件把钱花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上。

我特别赞成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但是,这其中也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前不久,媒体报道上海市有一百万家庭没有子女,这其中大多是不打算要孩子的丁克家庭。

现在谈起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几乎没有人不咋舌,各种高昂的支出让许多高收入家庭都大呼“养不起孩子”。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的另一种恐慌。

三、攀比恐慌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生孩子的时候喜欢比较别人家的孩子生在什么样标准的医院里,咱们的孩子也不能差了。

孩子生下来就开始比吃的、穿的、用的,人家的孩子吃的都是进口奶粉,咱们也得吃进口的,中国的食品不安全,人家的孩子吃的都是进口食品,那进口的再贵,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国产的。

孩子开始学东西了,你报早教班,我也不能落后了。据我了解,80%以上的新手父母并不真正懂得早教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但因为别的宝宝都已经开始上早教课了,所以,再贵也得给宝宝花这个钱。攀比恐慌在从众心理极其突出的中国父母身上尤其明显。

很多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已经是各种才艺培训班里的老常客,就是因为父母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听说这个小朋友报了什么班儿,那个小朋友报了什么班儿,有的父母也想让孩子多一些玩耍和休息的时间,可是,大家都在报班儿培养孩子,我们怎么能不报。于是,各种机构的培训班赚得盆满钵满,眉开眼笑,苦的是孩子,小小年纪就跟上了发条似的,每天连轴转。

等孩子上了学,各种辅导班的火爆背后,也是父母的攀比恐慌在作怪,每一位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你报周末班,我就报一对一的,你报单科的,我就报全科的,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的补习班问题上都不含糊,有的一掷千金,有的出手大方,为的是谁也不输给谁。

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多才艺必须要学吗?真的有那么多课一定要补吗?答案是“不一定”。但是,所有的父母都这么做,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而我们不这么做能行吗?这是许多父母在我问这个问题时的回答。

正是这种总是把人家的孩子当作自己选择的标准的习惯,操纵了许多父母的行为。人家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必须学;人家的孩子读什么样的学校,我的孩子也必须去读;人家的孩子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我的孩子也必须考进去。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一生下来就会觉得累?我想一定是和中国父母的这种攀比恐慌有关。

在这种攀比恐慌中,中国父母的选择大多数属于非理性的,很多时候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去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就是,人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所以,你也必须这样去做。

生下来就被剥夺了自由和梦想的权利,这是许多中国孩子的悲哀,而模糊的个性和思想是他们长大了以后留给人们的感觉,把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像人家的孩子一样的过程,我不认为有什么乐趣,有什么成就感。尽管可能你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代价,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成功的父母。把一个也许是肩负着未知的使命而来,有着无限可能的人生际遇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乏善可陈的人家的孩子,你不觉得是为人父母的一种罪过吗?

更何况把一个有个性、有梦想、有追求的孩子生生抹去棱角,变成某种模式化教育的产物,这其中孩子有多痛苦,父母就会有多痛苦,因为你们在彼此折磨,彼此较量,也许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平庸会为你们相互折磨的人生埋单,但是,那些本该属于你们的快乐与幸福却早已消耗殆尽。

所以,在中国家庭里,我总是遇到不快乐的父母,遇到不开心的孩子,遇到太多的各种各样的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矛盾冲突。我相信主要原因在父母,因为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想让孩子按他们的想法去选择人生,总拧巴着的孩子能开心吗?

家长们的攀比恐慌还体现在一种相互的炫耀心理上。你的孩子是钢琴几级,我的孩子会几样乐器;你的孩子都学了哪些才艺,我的孩子掌握了什么本领。中国的父母在热衷于比房子、车子、票子后,最热衷的就是“比孩子”了。

许多父母的攀比恐慌就来自于这样一种非理性的炫耀比较,在这其中拥有各种才艺又加上学习好的孩子备受追捧,不仅是自己父母骄傲的所在,更是所有父母艳羡目光的所在。攀比的结果常常就是骄傲的父母更加骄傲了,觉得自己很幸运,上帝给了他们一个天才的孩子。而沮丧的父母更加沮丧,觉得自己输掉了一切,恼怒之余遭殃的是孩子,一顿抱怨、指责是少不了的,接下来可能就是变本加厉地加码儿,孩子从此更加失去了自由与时间。为了父母的面子,他们必须去完成那些也许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很远的“功课”。

也有的父母在攀比之中败下阵来,居然会对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比起前一种,这是一种更为可怕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超级不公平,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攀比是一种极不成熟的心态,反映了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功利情绪,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它会促使父母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只重视眼前利益,不放眼长远发展;只看到表面现象,不注重内在品质;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父母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也变成只注重结果,不懂得体验过程的功利一代。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觉得活着很累,就是因为他们忽视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美好体验,顾不得去看看一路的如画风景,只顾着低头赶路往山顶攀登。因为父母告诉他,只有爬到山顶成为第一名,你才有幸福可言,你才是成功的,才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应该说父母的这种只问结果,不谈过程的教育方式,已经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

现在很多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频发,与父母无法和谐相处,弃学厌学,实际上正是父母的这种功利教育心态的后果。父母正在亲手毁掉他们的孩子,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攀比恐慌是一种不良的心态,它已经在不断地毁掉孩子的生活,它反映了现在父母的一种不成熟。实际上攀比是一种完全的不必要,而恐慌更是父母的一种对不确定的未来的难以驾驭的感觉。

这种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孩子的长大成人是一种自然过程,任何人为的操纵与干预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有时候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

四、莫名恐慌

有一次在亲子关系学习课堂上,跟一些父母谈起为什么他们跟孩子的关系总处理不好。

有不少家长就一直在抱怨是身边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让他们心生焦虑,也有的家长认为是自己境遇不佳,缺少好的机遇或者在社会上遭受不如意时就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当孩子的表现不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的,他们的心中就只剩下了失望和焦虑,种种情绪汇集到一起便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一种说不明白的对孩子的担心和着急。

在这种情绪中,如果遇上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或者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们就会火儿从天降,在瞬间失去理智,为此打骂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

曾经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儿哭着对我说,她要去找她的亲生妈妈,因为现在这个妈妈不是她的亲妈妈。我了解了一番才知道,妈妈当然是小女孩儿的亲生母亲,因为妈妈对女儿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她每次都考第一,每当小女孩儿发挥不佳,没有考好的时候,妈妈便会把她的屁股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因此,小女孩儿与妈妈一直矛盾特别深,以至于她怀疑这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我问过不少父母他们在焦虑什么?很多父母告诉我,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将来孩子的生存,怕孩子学习不行,拿不到过硬的文凭,找不到出路,为此,他们不得不逼迫自己的孩子放下一切,好好学习。

说实在的,我也是孩子的妈妈,我特别理解父母们的心情。可是,我发现他们已经在这莫名的恐慌中走得越来越远,完全忘记了方向与目标。

我常常想问这些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来了?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在迎接这个小生命时都会对他充满了祝福,我们希望他快乐,希望他健康,希望他成就自己的人生,我们甚至发誓要给孩子自己没有得到过的幸福与快乐。

可当孩子慢慢长大,好像没有多少父母能够坚守自己的誓言,我们开始让他学这学那,恨不能让他在一夜间掌握所有的本领。我们开始限制他玩耍的时间,天不亮就要把他从温暖的被窝儿里揪出来,哪怕是周末也不可以在床上多待一会儿。我们让他在车上吃他的早餐,为的是能够早日培养他成才。

来的时候一个那样纯净、圣洁的生命,被父母赋予了太多的各种期望,你要成名成家,出人头地,成龙成凤,最好再拥有花不完的金钱,为了实现这种期望,父母把孩子彻底“绑架”,而这一切都有一层温柔的面纱掩盖,父母告诉孩子这叫做“爱”。

可这真叫做爱吗?我看不尽然。也许连父母们自己都搞不明白,他们爱的是孩子还是他们自己。

在我看来,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沿着自己的个性规律长大,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有勇气做自己,能够坚持做自己。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请给孩子松绑,让他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跟他分享奇妙的梦想,跟他讨论如何才能实现他的梦想。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请不要再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更精彩,只要你给他足够的信任和激励。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请摆脱那些焦虑和恐慌,那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与其担心孩子未来的生存,不如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多倾听你的孩子,尊重他的每一个想法,不管他们是否现实,有时候孩子的未来就在这些看上去似乎不现实的想法中闪光。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请停止那些世俗的攀比,把你认为好的品质传承给你的孩子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么看没那么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珍贵之处,他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可比性,如果想要比的话,那就比一下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哪一位父母做得更好。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千万不要再勉强他去做那些他并不真心喜欢的事情。坐下来耐心地与孩子聊聊天儿,平日的生活里细心地多观察孩子,及时发现他的灵感火花。父母是孩子灵感火花的收集者,只有在这其中你才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天赋所在,为他开启一扇更让他神往的大门。

早在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真理:“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其自然,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教育不应以成人的意志为中心,而应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绝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自由,顺应其天性,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纵观中国父母目前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与恐慌,完全是一种因为扭曲了孩子的天性而欲速则不达的过程。

卢梭在《爱弥儿》里一再强调,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与玩物。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把儿童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让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应和儿童的意愿。

对比卢梭的理论你就会发现,现在我们有多少父母会尊重孩子的天性?有多少父母会认为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又有多少父母在教育上遵从了孩子的意愿?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主要为多动症、网络成瘾等等。

而大学生中16%~25.4%有焦虑、不安、恐慌、神经衰弱、抑郁、强迫等症状,心理精神障碍已经成了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焦虑症、抑郁症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近5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19.57%之间,专家估计,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接近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

由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概只有20%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在我国由于心理疾病常识的缺乏,大部分家庭在孩子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时候,选择了消极面对,甚至不管不问,这导致了不少孩子在出现极端行为问题的时候,才会引起父母的重视。

而在孩子的极端行为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自杀,重度的抑郁障碍常常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

在北京的各大高校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的这段时期,都是老师们最为紧张的日子,因为这是学生们情绪最不稳定,心理问题高发的敏感期。

从小就在父母的教育焦虑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不会输在考场上,却输在生活的大课堂上。在高校里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选择退学或者休学。每年都会产生因为各种问题而选择自杀的极端个案。

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失去一个孩子就等于失去了全部,可我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如此脆弱?这是否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也许我们教会了他如何掌握知识,却没有告诉他知识有什么用;也许我们让他学会了许多才艺,却忘了告诉他,他应该从才艺中得到什么;也许我们指导他赢得每一次考试,却从来没有与他分享生活中除了考试还有什么。

很多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成了彻底的学习机器,他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一次接着一次的没完没了的补课,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乐趣可谈?难怪他们到了大学校园里会失望了,几乎用所有的青春年少换来的大学入场券也不过如此。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一下子涣散下来,无心学习,热衷于逃课打游戏,就是因为父母的一切为高考而学的功利教育心态所导致的。

这使不少大学生在走出校园时,脑子空空,双手空空,走向社会一切得从零开始,因为身无所长而备受挫折,而这样的苦果实际上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来承担。

凡事都需要溯本求源,我特别希望为人父母者在你的孩子诞生之初,就应该对他的成长有一个谨慎的规划。你可以对他有无限的期望,而你的行为需要理性和科学的引导,不能在人云亦云,一切从众中进行。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生长的特点,挖掘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天性,应该是教育成功的首要保障。

也有许多父母一谈孩子的教育就抱怨如今的应试教育体制,认为都是应试教育才让他们无法更自由地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承认应试教育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在有诸多并不特别利于孩子自然成长的问题,但是,我想与国家体制相抗衡是并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个人永远是渺小的,然而,在这种教育体制没有变革之前,我们是不是只能听之任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体制呢?

我想孩子的成长是无法等待的,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的孩子都要长大,都要成人,我宁愿你是一个学会自己变革的父母,在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孩子的自我成长之间找到一条适合你的孩子成长的小路。

实际上在我看来,只要父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具备相当的定力和一切只为孩子的成长着想的非功利的心态,你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最近,在一次亲子课堂上,我被十几位妈妈团团围住,听完我的课大家都有些紧张,纷纷地问我:“于老师,你看我是不是得了‘教育焦虑症’啊?”

为了妈妈们回去便于自测,我列举了教育焦虑症的几种突出表现:

1.每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陪在孩子身边,盯着孩子完成作业。

2.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最关心的就是孩子考了多少分,为此一遍一遍地问孩子。

3.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会忍不住发火,然后,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马上给孩子报更多的辅导班。

4.平常与孩子聊天,孩子谈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就愿意听,孩子说的事儿与学习无关,马上失去耐心与兴趣。

5.每天吃过晚饭,马上催孩子进屋学习,并不断地进孩子房间观察,看孩子是不是在学习。

6.心疼孩子,怕孩子太累,可又担心孩子的学习,想起孩子特别矛盾纠结。

7.孩子一要考试,就会表现得坐立不安,工作也干不好,觉得压力比孩子还大,可当着孩子面儿却装得特别平静。

8.偶尔带孩子出去玩一次,回来就有罪恶感,觉得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了。

9.情绪不稳定,跟孩子说话有时很偏激,孩子考得特别好的时候也会很温柔,很多时候心情由孩子的考试结果定夺。

10.莫名地就会忧郁、压抑、悲伤、难过,谁也不想见,什么事也干不下去。

11.和孩子的关系很紧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快乐,自己也没有体验到做父母的快乐。

12.经常为了孩子的学习跟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可事后又后悔,跟孩子道歉,可到时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样的循环经常发生。

在我看来出现5条以上的“Yes”,就说明父母已经出现焦虑,而9条以上,则说明情况比较严重,父母应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善自己的行为,而如果你的答案是全选,我建议你马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你的行为已经很糟糕了,再这样下去不给予干预的话,我不知道你会把孩子带向何处。

对于已经出现教育焦虑倾向的父母,我有这样几条建议:

1.给自己松绑,也给孩子松绑,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它还是一个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养成、习惯的引导的过程,只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上,会失去很多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2.想知道你是不是成功的父母,很简单,每天问一下你的孩子,不管他是1岁还是11岁,他是否快乐?是否感到自由?是否体验到被爱而不是被要求?如果他的回答是“Yes”,那毫无疑问,你是天下最成功的父母,如果他们的回答是“No”,我认为你可能已经过于失职了。

3.培养孩子没有捷径,请耐心等待他的每一天成长,父母的任务就是陪着孩子玩耍,学习要在快乐中进行才有效果。强扭的瓜不甜,强把孩子摁在课堂上,他能学进多少去?这是个问号。

所以,你会发现那个从来不补课的孩子越来越不需要补课,而那个从一开始就需要补课的孩子,永远在补课。

4.有的父母说,孩子的假期不报班儿学点儿东西,时间都浪费了。我告诉你一个不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又会学到东西的方法,那就是尽量找机会在假期里带孩子出去旅游。

无论去哪儿,城市、乡村、国内、国外,孩子在旅行中学到的知识会比在课堂上要多、要生动,从而更能影响他的一生。与其让孩子在课堂上学到千篇一律、模式化的东西,不如让孩子在玩耍中发挥自己的天性,寻找最自然的才华。

我已经不只一次听到艺考的老师们抱怨,现在要挑一棵未经雕琢的、具备天然的才华的艺术苗子特别难,那些在才艺培训班里长大的孩子,站到考场上的时候,大多已被精雕细琢过,因此,他们的表现模式化,想象力贫乏,缺少艺术的灵气,偏重于模仿别人,却找不到他们自己的个性,这也是大多数孩子艺考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我以为生活是高明的老师,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真正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拥有飞翔的翅膀。

让他多领略四季的美丽,多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多接触人世百态,多走出自己的小家庭,融入到外面的世界这个大家庭,跟不同的人打打交道,这样得到的东西常常是丰富而感性的,它会增长孩子的心智,启发孩子的思考力,而学会思考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最最重要的品质。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出去旅行得花多少钱啊?让我不明白的是,父母们给孩子报各种班儿从不手软,从不心疼银子,怎么出去旅行就认为是一种负担?

关键是大多数父母把报班儿看成了是为孩子的学习投资,因而,从不犹豫,而至于旅行,那不就是玩儿吗?除了花钱还耽误时间,当然能不去就不去了。

我知道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但这是一个多大的误区,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父母,就请带上你的孩子出发吧。这一路上你们不仅会有很多收获,还会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你会发现旅行回来以后,你的孩子突然长大了,懂得心疼父母了,懂得独立了。

经常出门旅行的孩子,健康、大气、开朗、健谈,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学习未知事物。而经常全家一起出行的家庭则和谐、融洽,拥有不错的亲子关系。

我曾经给许多矛盾重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的家庭开出这样一张处方,那就是建议父母带孩子出门一趟,走得越远越好。常常是这样一次旅行回来,你会看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转变,父母变得更有耐心了,更加懂得倾听孩子;孩子变得独立了,学会了尊重父母,并且主动寻求与父母的沟通。

这是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家人的力量与彼此的依恋显得更为重要。大家要相互支持、相互支撑才能完成旅程,所以,疏远的心在这时会靠近,平时大家忽略的那些品质会在此时闪光,让彼此都对对方有了新的了解。

所以,出门旅行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最好方法之一。

5.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来自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并不特别实际的心理预期。

我特别想提醒中国父母的是,要看到孩子的差异性,即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长处短处,有强项有弱点。

不承认、不面对孩子天然的差异性是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最致命的问题。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那一个,所有的父母都不服气,凭什么你的孩子就比我的孩子强,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教育较劲儿,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各类提高学习成绩的培训机构都在大发横财,掏干了父母的腰包,而有多少孩子从中受益没人知道。

所以,父母的智慧不在于给孩子花多少钱去教育,而在于了解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规划适合他的教育方案。

很多时候父母不理解,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大气力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越来越差?

我常常提醒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应该调整自己的预期?是不是应该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哪是孩子的短板,哪是孩子的长板?

可遗憾的是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少了,太多的父母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失望沮丧,太多的父母因为过度地要求孩子而遭到孩子的抵触,甚至是反抗。

从理想角度来说,我也愿意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的理论,但那只是一种理论,落实到实践上,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孩子,孩子的成长受遗传基因、环境、养育方式乃至社会因素的影响,他始终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标准,所以,他注定不会拥有完美的成长,过高的心理预期会导致父母的心态失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屡屡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

正视孩子成长中的差异,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标准评价孩子,给孩子公平合理的预期,我想是每一位父母摆脱教育焦虑的重要方法。

橘子树注定只能结出橘子,你给它剪枝施肥,日夜照料,倾尽了心血,指望它能结出香蕉来,因为你认为香蕉更好,我想错的不是它而是你。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多的父母不具备理性的心智。前几年,学计算机好找工作,于是,孩子一窝蜂地去学计算机。这几年,金融上赚钱,孩子又蜂拥向金融专业。当明星越来越受重视还名利双收,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去上表演班。现在各种选秀歌手大行其道,学音乐又成了孩子们必须的选择。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你会看到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过于缺少理性与科学的规划,什么热门学什么,什么有“钱”途学什么,可是,父母的选择是否适合每一个孩子?那些在父母的支配下做了如此选择的孩子是否都喜欢与热爱他的职业,擅长他的所学?这不难从孩子们的怨言和很难满意的人生中找到答案。

所以,请尊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解除教育焦虑应该首先从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入手。

6.很多陷入教育焦虑症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的学习是天大的事儿,是家庭的唯一。为此,他们牺牲了休闲娱乐的时间,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一直围绕孩子的学习转,这也是很多父母在孩子考得不理想的时候颇感委屈的原因。

我想对这样的父母说,孩子的学习一定只是你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成绩主宰了所有人的心情,这显然是一种非常不聪明的选择。

正是因为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才导致孩子把学习看成是为父母而学,而不是为他自己学的。因为是为他人而学,孩子就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每天被父母催促着学习,时间一长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被动学习。

在我的了解中,中国大多数孩子都处于这种被动学习的氛围中,应付作业、应付考试、应付学校、应付辅导班,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一脸疲惫,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学习状态里。

这种状况显然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学习缺乏动力,孩子的记忆力自然就差,加上学校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习当然就成了一种苦差事。许多父母在学习上对孩子特别严苛,在生活上却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在家里天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儿能吃苦的意识。于是讨厌学习,抵触学习的孩子大有人在。

所以,与孩子的学习成绩相比,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格,良好、独立的生活习惯,真的要比他能考多少分重要多了。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很多品质的养成一定是在他人生最初的几年里,孩子越小,品格塑造就越容易进行。

很多家长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认为教孩子认字、数数儿比品格培养更重要,事实已经证明这完全是错误的。

没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孩子再聪明,掌握再多知识也成不了事儿。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和努力,任何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苦难与磨砺。

当你的孩子厌学到连小学阶段都坚持不下来的时候,你还指望他成就什么吗?

所以,把自由还给孩子,把乐趣还给孩子,也把轻松还给你自己,只要孩子有一颗爱学习的心和能吃苦的品格,你还担心什么?

知识的高峰就在那儿不会跑掉。作为父母,你只要给孩子养成不怕攀登,勇于征服的习惯,给他塑造坚强的意志,什么时候登上顶峰是他的事儿,你真的不需要焦虑,因为你已经尽到责任了。

7.请不要总以分数的优劣来评价孩子,这对孩子是一种极为的不公平。

最近,一位妈妈在心理咨询室跟我哭诉,说孩子成绩不好,考得很差,让她压力很大。她说因为孩子的分数,她在办公室里根本就抬不起头来,一屋子妈妈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而她一听到大家谈这个不是借口离开,就是低头不语,装作没听见,从来不敢参与妈妈们的聊天。

为此,她总怨自己命不好,没摊上个聪明的孩子,对孩子也没少发火,也花了不少钱给孩子补课,可孩子学不进去她也没办法。

无独有偶,碰上一位父亲跟这位妈妈有一样的烦恼,他说由于儿子的成绩一般,考重点中学也没什么希望,他一直觉得挺没面子的,为此,连同学聚会都很少参加了。因为现在的同学聚到一起比完了车子、房子,就开始比孩子,那些孩子考得不错的同学往往表现得得意洋洋的,可是孩子学习一直不太好的他只有垂头丧气的份儿,时间一长,他再也不愿意参加这种聚会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想再去丢人现眼了。

饭桌上他也很不喜欢别人聊孩子学习的话题,为此,他减少了应酬,酒局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儿子的分数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为此,他经常打骂孩子,嫌孩子给他丢人。可是,一番折腾下来,儿子的学习仍处于下游,失望之余他也开始对孩子有些放弃。

这两位家长跟我遇上的很多爸爸妈妈一样,对孩子的评价采取单一的标准,那就是分数,因为分数不够好,两个孩子成为父母嘴边难以启齿的“痛”。

我没有见过这两个孩子,但我丝毫不相信这位妈妈和这位爸爸对两个孩子一无是处的评价,我相信两个孩子除了在学习上有欠缺以外,一定还会有很多优点,譬如,他很活泼,很开朗;譬如他很善良,很爱帮助别人;再譬如他也许有别的特长,别的爱好,只是他的父母没有注意到。

从事家庭教育十几年,我见多了在家长眼里全是缺点的孩子,实际上非常善良与可爱,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两个字:“分数”。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分数”是一个硬指标,考得好的孩子,分数高的孩子,一律都是好孩子,常常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挂在嘴边上,走到哪儿,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拿出来炫耀一番。

而考得不好的孩子,分数不那么理想的孩子,则是父母的禁区。一方面很不喜欢跟人提起,一方面即使别人提起来也赶忙用别的话题搪塞过去,这样的孩子通常在家里不怎么受待见,分数不好成了父母剥夺他的权利与自由的最好借口。

假期里孩子想出去玩会儿,父母说了,你考成那样还想出去玩儿?在家里看会儿电视,父母说了,你分数那么差,还看电视?要是想上网玩游戏,父母便会开骂,你才考多少分啊,还玩游戏?

成绩差、分数少,这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不管他才几岁,也不管他才读几年级,父母看他们的眼神常常是绝望的,好像这孩子分数不行,从此就没救了一样。

一般来说,父母绝望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中小学里那些自暴自弃,基本放弃了学习的孩子,大多数有这样的经历。

一开始是偶尔考得不好,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善待他们,在一番警告与苦口婆心以后,孩子的生活也许只剩下了学习这一件事。

再次考试失利,缺乏耐心的家长开始绝望,成绩差的标签贴在了孩子身上,在这其中老师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在北京某中学采访的时候就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也偏爱那些成绩好的孩子,连他们的家长也特受重视,每次开家长会见了面都很客气,特别受尊重。

而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仅本人不受老师待见,连他们的父母也受老师的“歧视”,见了面通常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那孩子怎么办,你们还管不管啊?”

据我了解,很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在老师面前都战战兢兢,生怕老师在家长会上点自己的名儿,数落自己,好像孩子分数差,自己也成了劣等家长。

有的家长为了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好点儿,有点儿耐心,只得送卡送礼,尤其是重点学校,这样的现象更加突出。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风气,教书育人本来就是老师的职责,凭什么把孩子分出个三六九等,另眼相待?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

所以也难怪孩子考得不好,家长要焦虑。当评判孩子的优劣只剩下“分数”这一个标准时,自然公平与公正就无从谈起。

我一直非常反对父母用分数来界定孩子的好与坏,这是一种非常主观而又低级的看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学习只是他生命的一个部分,在他的身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品质可以让他很优秀,很美好。

譬如让他可以很善良,很慷慨,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吃苦耐劳,正直、优雅等等,这些都是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保障。

他可能从来没有考过高分,但他热爱学习,并且一直在努力。他可能并不擅长考试,但成绩一般的他也许博闻多识,爱好广泛,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他的优秀之处,而发现这些,全在父母的眼睛。

所以,我们不是缺少好孩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当父母的眼睛都盯在成绩单上的时候,当父母的神经都在为孩子的分数紧绷的时候,的确,你会觉得好孩子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你是一位仅仅以分数的优劣来评价孩子的父母,你就会和那么多的好孩子擦肩而过,而且,你常常很难拥有一个让你满意的好孩子。

2011年,一则“深圳公务员殴打年迈父母,虐待家人”的社会报道曾经轰动一时。

据记者调查,这位深圳市财政局的廖姓公务员是湖南郴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后考入深圳财政局,是一位公认的名校才子。

可就是这位一路成绩优异,名校读下来的国家公务员却经常对从老家赶来深圳帮他带孩子、料理家务的父母施暴,经常打得父母亲鼻青脸肿,并且,对常年打工供他读书的姐姐,也不时地虐待、殴打。

这件事一经报道以后,舆论哗然,它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讨论,“孩子究竟怎样培养才算是成功的?”

记者在采访廖某的父母时,老两口一直在说:“这孩子学习好,从小到大都很用功,一直考得很好,北大那么难考,他都考取了,公务员竞争那么激烈,他都考上了,他的成绩一直很好。”

我相信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说的是实情,要不是优异的成绩,廖某不会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为国家公务员,可是这又如何呢?一路名校读下来,一路高分拿下来,竟连孝敬父母这中国人最最本能的事情都做不到,他的成功有意义吗?连自己的父母至亲都会去伤害,他良知的底线又在哪里?

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连最起码的良知与道德都没有,即便他很成功,他又如何得到社会的接纳与认同呢?

这便是分数之“毒”带来的恶果。在一个只看分数不看其他的教育价值观里,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可以永远拿高分,却缺乏道德底线,可以一路成绩优异,却人格扭曲,心理不健康。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我们的身边已不少见。

曾经有负责任的老师告诉我,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孩子常常问题更多,而且,由于成绩好,家长大多疏于对他们的引导与管教,因此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或高分无德的孩子。

朋友的女儿16岁了,就读于某重点高中,学习非常好,经常考第一名,为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可是16岁的她却从来不会收拾自己的房间,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搭配衣服,甚至不会去超市买东西,因为这些事儿妈妈从来不让她做。

去年夏天她参加了一个英语夏令营,可待了两天就让妈妈接她回家,因为她不会叠被子,不会铺床,甚至不会自己洗袜子、内裤,屡屡被同学笑话,她感到很没面子,说什么也不往下学了。

回到家里妈妈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几个带皮的鸡蛋,问她是怎么一回事儿?女孩儿说,因为她从来没剥过鸡蛋皮,所以,不会剥皮,又不舍得扔掉就带回来了。当妈妈知道女儿因为不会剥鸡蛋皮而几天没有吃早饭时,心疼极了,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在一切向分数看,一切围绕分数进行的教育中,培养出这样高分低能的孩子,我想是必然的吧。

与高分低能相比,那些高分无德的孩子就更可怕。我曾经在某重点中学采访过一个男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但是他谈恋爱、喝酒、抽烟、花钱,他告诉我,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在三千元左右,他的女朋友是他班里最漂亮的一个女孩儿,他说:“我看上的女孩儿一般都没跑儿。”我说:“你才是个高中生就谈恋爱,你父母不反对吗?”

他说:“我父母说了,只要不影响学习,只要我能考进北大、清华,我做什么他们都不干涉。”

我看他抽的是中华烟,我说:“这烟很贵啊。”他说:“我爸说了,只要我的成绩保持班级第一,中华烟他敞开供应,抽多少他买多少。”

面对这个才17岁的少年,我沉默无语了良久,跟老师交流,老师对这个孩子以及他的家长也只能是默默地苦笑。的确,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分数很高,进名牌大学问题不大,可是人生只是能考进一所名牌大学这么简单吗?

就他现在这些品质与不良习惯,我很难想象他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变成什么样子?像这样的孩子如果缺乏了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就分数而言,它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成绩考核,它本身并不具备一定的能量,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就是在一些父母的追捧下,分数成了超级主宰,开始左右孩子的命运。

本来都是纯真无瑕的孩子,偏偏要在分数下面排队,好的,坏的,优的,劣的,分好了孩子不算,还要把父母再排排队,让父母也体验一下个中滋味,这的确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风气,父母们都应该加以抵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太多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孩子有孩子自己的尊严,家长们不能乱贴标签,伤害孩子,也伤害自己。

用分数评价孩子是一种极为简单粗暴的做法,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父母们可以跟分数差的孩子去交流一下,了解一下他们成绩一点一点差下来的原因背后,是不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的“你考得很差,你才考几分啊?”“你怎么考得这么差?”的暗示。

如果父母用充满了正能量的做法来面对孩子的差成绩,告诉孩子:“你这次没考好,只要努力,下一次一定会很棒!”“你这次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我觉得比原来进步了很多,这说明你努力了。”“成绩虽然差一点儿,但是,妈妈知道你努力了,加油!”

如果你懂得在孩子没考好的时候,用这样充满正向力量的话语来激励孩子,我想孩子的学习态度可能会更积极一些。

现代社会的功利和浮躁也带给很多父母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上,他们不追求孩子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上的全面成长,片面地只把孩子的考试分数挂在心上,而且,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学会等待,你要懂得给孩子一定的成长时间,足够的耐心和支持,而不是单纯地凭几次考试就给孩子下结论。

父母只看重分数的功利心态也对很多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学校,有些孩子只跟分数好的孩子一起玩儿,而分数不好的孩子常常因为被孤立而自暴自弃。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就是这样,她的儿子是一个初中生,每当假期孩子要带同学回家玩儿的时候,她就会问:“这孩子考得怎么样?是班里的第几名啊?”如果孩子说“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妈妈会特高兴这位同学来家玩儿。如果孩子介绍说,“他学习一般,考得不怎么样”,这位妈妈会立即告诫儿子:“这种孩子少跟他来往,你要多跟学习好的同学交往。”

实际上这样的妈妈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有的妈妈的确是怕孩子交往习惯不好的同学学坏,但有的妈妈考虑的就是学习成绩。我觉得这样的妈妈实在有些过于功利,孩子与孩子之间本来是非常单纯的友谊,她们这个标准会让很多孩子受到伤害。

前不久,有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子,说她上小学的孩子的班级里老师让大家评选最受欢迎、最可爱的同学。让老师没想到的是,那些学习好的,才艺出众的孩子都没能当选,全班几十个孩子都把票投给了一个成绩一般,不怎么起眼的小女生。

孩子们在写为什么选这个小女生的理由时,大多都这样写道:“她很爱笑,对谁都很热情。”“她很爱帮助人,班里的活动都热心参加。”“她从来不发火,性格特别温柔。”“她很谦虚,很照顾别人。”

让老师和家长没想到的是,在孩子们所有的推荐理由中,没有一个孩子提到她的学习成绩,提到她的才艺。可见,在父母眼里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孩子们却并不看重。

这是来自大人和孩子两个世界的眼睛,在这里我宁愿更相信孩子一些,因为有时候孩子的眼睛因为没有被世俗的东西所蒙蔽,更清澈透亮一些。

把公平还给孩子吧,别再让孩子成长在不公正的评价中。分数很重要,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成绩很重要,但也绝非唯一的评判标准。

看看你的孩子,他是否懂事,知道在你累了的时候,为你泡上一杯茶,替你揉揉酸痛的肩膀。他是否勇敢,在遇上突发事件时,能够挺身而出保护你或他人。他是否勤奋,哪怕成绩再差也没有放弃。他是否努力,执著于他的梦想。他是否懂得爱,感恩与包容所有爱他及他爱的人……这样的孩子你如果因为他成绩不好而羞于在别人面前提起,我以为你是在暴殄天物,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希望你知足,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孩子了。相信我,我是真诚的。

8.孩子厌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放弃。孩子的厌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小就开始厌学了?这是目前很多父母都在纠结的问题。

我接待过最小的因为厌学而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只有8岁,是个男孩儿。

这个来自河南的男孩儿半年前得了一种怪病,在家里待着玩耍没事儿,一说要上学就会发高烧,而且昏睡。他的父母带他到儿童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检查出问题来。

无奈之下带他回了老家,可是他的病并没有好,一听说要送他去上学,或者来到学校的课堂上,他就会高烧不止,老师只能把他送回来。

后来,在一位医生的指点下,他的父母带他来到了心理咨询室,我跟孩子交流了几句,我就发现他的身体没问题,关键是他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他告诉我,他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写作业。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他喜欢玩儿,喜欢玩具,喜欢待在家里。

跟他的父母交流我得知,这个男孩在7岁上学以前都待在农村老家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由于父母比较忙,很少回去看他,因此,他跟父母的感情有些疏离。

刚满7岁父母就把他接到了城里,送到了学校,在这之前由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孩子也从来没受到过什么启蒙,而且农村生活比较散漫,到城里一下子紧张起来他非常不适应,总想再回老家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由于不喜欢学习,所以,他开始就成绩很差,作业也很少能完成,为此,父母经常打骂他,并认为他很笨,是个弱智孩子。

从二年级上半学期开始,孩子怪病发作,一到学校就发高烧,父母为他看病花了不少钱,耽误了不少时间,可就是查不明白到底是啥病?

当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我判断这孩子的毛病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应该是一种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导致的应激心理障碍造成的。

从孩子的心理来讲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环境的极度不适应,一个就是厌学情绪。由于他的父母没有在孩子转换生活环境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心理辅导,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环境不适应症。

孩子在身心不适应的情况下,一下子给放到学校的课堂上,原来无拘无束的日子一下子变得每天要早出晚归地上学,这让这个男孩儿更加的不适应。

尤其在他学习成绩差的情况下,父母没有给他一些耐心和时间,让他慢慢适应小学生活,而是,在不满意他的成绩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本来这孩子就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而跟父母的情感有距离,父母的行为更让他感到无法接受。

于是,强烈的身心不适应症,加上心理的应激障碍在孩子身上形成了一种破坏的能量,他开始一到学校就会发高烧,并且一听说要送他去上学,他就会昏睡不起,实际上他的这些症状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的会生病。

这个才8岁就厌学到如此地步的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父母可能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单纯地为孩子的厌学行为而抱怨。

现在走进中小学,每个班级里都会有那么几个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厌学的孩子。走进家庭里,几乎大多数父母都在对孩子学习上不积极主动,必须得催促着才能完成作业,而且,极其厌恶考试而感到头痛。

实际上,从生命的成长规律来看,求知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几乎每一位父母都经历过孩子求知欲旺盛,一天会问许多个为什么的过程。

为什么爱求知的孩子会厌恶学习?为什么孩子的好奇心会在上学以后慢慢消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宁愿到网上去寻找答案也不愿意自己思考?

这些问题我想都可能是在孩子厌学行为的背后隐藏的原因。

我想这其中首先可能就是这样几个问题:(1)学习习惯的培养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习也不例外,而且,这种习惯的培养开始得越早越好。

但这绝不意味着孩子应该很早就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学的是生存的能力。譬如,自己穿衣吃饭、与人交往、获得关注等与他的生存有关的本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完全可以把一种学习的氛围带进自己的家庭。譬如在孩子不认识字的时候给他读书;譬如可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玩儿,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学会思考。

在家庭里,很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契机。譬如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自己先去想一下,听听他的想法再把答案告诉他。

可是我们现在的许多父母,总想在最快的时间里把答案告诉孩子,而且不接纳孩子的想象力,总想让孩子接受父母给的答案,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还降低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一个不爱思考的孩子怎么会喜欢学习?

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在于父母的耐心与包容,你要允许你的孩子犯错误,接纳他的小失败,这样他才敢去探索,去体验未知的事物,而体验、探索所带来的成功,会让他更加有勇气去学习,也更加乐于学习。

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在于坚持。有的父母听说别人的孩子学习什么,回来马上让自己的孩子也学,可坚持不了一段时间,当初的热度一消退,学习的事儿就不了了之,这是特别不好的习惯,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他感觉他什么事随兴致就可以了,而且,父母从未坚持把一件事做完整,孩子也会无法专心地坚持每一件事。

学习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没有一点儿坚持的精神和习惯的确很难善始善终。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孩子在小学都表现得不错,而一进入中学便会出现成绩滑坡,而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会拉开很大的距离。

当然,这其中是否有坚持的习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父母不要小看孩子习惯的养成,这实际上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财富。

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在任何时日、任何地点、任何场合进行,只要你是一位用心的父母,善于启发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我认识的一位爸爸,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每到周末都会到野外去拍摄,从女儿两岁他就把孩子带在身边,等孩子5岁的时候,孩子已经采集了一大本的植物标本,为了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小女孩儿到处查字典,俨然成了一个小植物学家,这样的孩子你还担心她学习的主动性吗?

学习的习惯跟孩子的其他习惯一样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刻意强求,它是一种涓涓细流,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最好的陪伴。(2)学习态度的养成

想让孩子从小就喜欢上学习,乐于自觉地学习,父母首先要特别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在孩子特别勉强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习,更不要在不适合孩子学习的情况下,硬要孩子服从自己去学习。

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很重要,这关系到他一生对学习的认识,养成了积极的态度,孩子会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而养成了消极、抵触的态度,恐怕这一生孩子都会厌恶学习。

古代的伤仲永的传说便是这样一个故事。仲永本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5岁男孩儿,有一天他突然指物写诗,邻居们指什么他就写什么,而且写得相当有文采,一时被周围乡邻奉为神童。

而仲永的父亲发现此事有利可图,便经常带着仲永到那些达官贵人家让他现场做诗以此牟利,由于仲永每天忙于应接这些俗务,平时很少学习,也不喜欢学习,很快天资聪颖的他便才华耗尽,到了十几岁就变得再也写不出像样的诗来,几乎和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伤仲永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是天资禀赋出众的孩子,如果后天缺乏良好的引导,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长大了以后也同样只会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而像仲永父亲那样的父母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常常遇上这样的父母,孩子刚背了两首唐诗,便逢人就拉孩子过来表演;孩子认识了几个字,不管什么场合都要炫耀一番,孩子要是顺利地背出来还好,孩子要是突然忘了说不上来,父母便会恼羞成怒,不给孩子好脸色看,这些实际上都对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家长的功利心态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不是自己的事儿,学习是给别人看的,是给父母学的。

如果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的学习态度就会很被动。从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学习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无论到何时何地,都是自己坚持要学习,可以说也正是这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成就了他们。

所以,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延伸,在孩子小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他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重要的是他是否喜欢学习,觉得学习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特别不赞成有些家长的做法,譬如去公园运动,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一边带孩子玩儿,一边让孩子背英语单词,算加法减法,还有一些家长在陪孩子散步时也一刻不停地让孩子背唐诗,我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效果好不好,我只知道这样做让孩子很烦。

本来是开开心心地玩儿,可是家长非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动脑子,这常常让孩子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扎实,如果学不好挨了批评,还搞得心情很糟糕。

每当遇上这样带孩子玩儿的父母,我就有一种想要上去劝阻他们的冲动,我希望他们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陪着孩子投入地玩一次,至于学习有的是时间,干吗非要让孩子玩不像玩的,学不像学的呢?

有的家长会说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孩子,让他多学点儿东西,别浪费时间,可要知道,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就在这些过程中慢慢累积,如果他觉得很累就会由此而讨厌学习。

很多才上小学就在课堂上坐不住,把学习视为苦差事的孩子,问题就出在学习态度上,这里边不乏那些从小就背诗认字的孩子,家长让孩子掌握了有形的东西,却疏于对他们身上那种无形的气质的培养,其实跟有形的东西比起来,无形的气质更重要,因为有形的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学,而无形的气质的养成却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孩子小的时候能学多少东西真的不重要,但是好的学习态度却会让他受益终生,父母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开辟专门的学习时间,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孩子的学习内容,遵循孩子的成长特点,譬如2~3岁的孩子,他久坐的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所以,你要允许他在学习的过程中离开他的座位去玩一会儿,回来再接着学,你要是硬要他一坐就是十几分钟,他肯定会因为厌烦而讨厌学习,时间一长他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惩罚。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在19世纪就提出了面向儿童的“快乐教育法”。

他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如果处于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学习则不会有多大的成效。他常说,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斯宾塞非常推崇用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方式来学习,会更加有成效,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常常有利于孩子学习态度的建立。因为思考与操作都需要孩子主动地去体验才能得到答案,这会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我们有很多父母在带孩子学习的时候不关心孩子的情绪,不管孩子是否开心,是否情绪松弛,就勉强他坐在那儿学习,其实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还会大大挫伤孩子对学习的感觉,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很多父母只是很奇怪他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不愿意学习?为什么那么抵触学习?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接触到大量的为孩子的学习不给力而前来咨询的父母,面对焦虑的他们,我常常让他们闭上眼睛,从孩子第一天接触学习的过程开始回忆,我让他们慢慢回想,那些过程是快乐的吗?主要是孩子在这其中快乐吗?这么漫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学习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常常地,在这个时候,这些父母没有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我相信学习给孩子带来的都是快乐,我的孩子并没有在学习中失去什么。”

更多的父母会用遗憾的表情来告诉我答案,有的父母会说:“我只想让孩子尽早地多学点儿东西,真没想到会影响到他对学习的态度。”

在孩子身上我相信有太多的父母存在“没想到”的问题。因此,孩子的学习是一件大事,关系到他的一生,父母要在掌握了一定的规则之后再开始为孩子的学习起航。

而且,在起航之初,你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让他喜欢上学习,爱上学习,让他感觉学习跟玩耍一样快乐,这是保障他未来能够坚持学习的最好的学习态度。(3)学习应该有方法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方法,学习也不例外。因为方法不当而导致孩子厌学弃学的家庭越来越多,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实施者——孩子的父母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方法的负面作用。

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厌学的责任推给了孩子,认为是自己的孩子不好,缺少天赋或者不够聪明。教育学家斯宾塞在很久以前就说过:“许多被认为是没有天赋比其他孩子差的孩子,可能事实上并非如此,只是因为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除了极少数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只有特点不同之分,而没有好与坏,高与低的差别。因此,一个家庭的教育方法决定着孩子的发展状态。”

所以,孩子的学习不好或者不喜欢学习的状态,我认为通常来自于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我在总结了许多厌学的孩子的情况后,发现有下列几种方式是无助于孩子的学习的。

①陪伴学习

现在有许多孩子从幼儿园时代起便养成了父母陪伴学习的习惯,陪孩子学习或完成作业成为很多妈妈必须承担的责任。

许多妈妈认为这样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有一些妈妈觉得只有盯着孩子学习她才放心,为此有些妈妈牺牲了看电视的时间,有的妈妈虽然表面上在做自己的事儿,眼睛却留意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小的时候,陪伴学习的妈妈还能给孩子辅导一下功课,可等孩子读了中学,妈妈常常也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的陪伴学习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功能那就是监管。

②监管学习

在监管下学习的孩子通常会大一点儿,是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的孩子,为什么要监管孩子的学习呢?

妈妈们的理由是,孩子大了,功课难了,孩子本来自控能力就差,再不看着点儿,难免会开小差儿,完不成作业,因此要看管得更严一些。

③打骂学习

尽管现在动辄打骂孩子的父母少了,但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经常责打孩子的父母还是大有人在。

有的是因为考得不好而打孩子,有的是因为孩子厌学而选择动手,被打骂的孩子通常都属于成绩不太理想,而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又不强的那种,而打骂的结果也常常是让孩子自暴自弃。

与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相比,还有一种冷暴力在一些家庭很普遍,那就是对孩子不理不睬,采取忽视的态度,尤其是在孩子考得不好的情况下,有些父母很克制,但却冷嘲热讽,什么“你考成这样,这辈子只能吃窝头了”,什么“傻子都比你强,我都替你臊得慌”……

父母这种伤人的话常常随口即出,很多孩子最终彻底放弃学习,有很大程度来自父母的极不理智的态度。

学习本来是一件让孩子成长,让孩子体验长大的幸福的事情,但是,在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在这其中受到了严重伤害,他还怎么可能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

④催促学习

不少陷入教育焦虑症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习惯,每天回到家里见到了一天在学校里的孩子,很少问问孩子你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在学校里是否开心?是不是又认识了新朋友?

通常的节奏就是,匆匆忙忙做晚饭,紧紧张张让孩子吃晚饭,吃完晚饭孩子要收一下碗都不可以,赶紧催孩子回到自己房间写作业,如果孩子说作业在学校里完成了,那也得赶快回房间学习,看看书,不能浪费时间。

这种催促型的父母常常让孩子很无奈,一天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其实他们有许多话想要跟父母聊聊,他们有许多想法想要跟父母分享,可是父母通常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理由是别浪费时间,赶快学习。

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父母都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不愿意跟他们说话,跟他们的同学朋友却那么有的聊?

我告诉他们,孩子跟父母说话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这来自于父母对他的倾听和包容。一个从小就爱跟父母分享任何想法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一直保持倾听他的习惯,并且包容他,这种习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他一生都会保持愿意和父母说话的习惯。

我们的父母在孩子爱说的时候常常不爱听,不但缺少倾听的习惯,还欠缺包容的态度,孩子说的东西符合自己的想法就爱听,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听不进去,这常常会让孩子缺乏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时间久了,孩子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哪怕只是口头上的,孩子会气馁,他会寻找别的能接纳他的想法的倾听对象。

慢慢地,如果你从来不重视孩子跟你说话的过程,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与权利,他就会放弃与你沟通,选择什么也不跟你说。

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你们原来就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他会变得更沉默,这也就是很多父母感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跟他们没话说的缘故。

所以,对于总是催促孩子学习的父母来说,应该重视孩子与你相处的时间与空间,跟他多说说话,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一定比催着他尽快趴到书桌前更有意义。

你的催促会让孩子很烦躁,为此他会情绪不好,而情绪不好,他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时间长了,会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

⑤强迫学习

我还遇上一些这样的父母,孩子厌学甚至经常逃学,他们不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留在学校里,强迫孩子学习。

我接待过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儿子读初一时就已经开始厌学,经常逃学去网吧,他为了把儿子留在课堂上,让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有妈妈每天陪着孩子上学,为此,他特意买了一辆车,每天车接车送,不给孩子独自行动的机会。

我问他效果如何,他只有苦笑。我劝他先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再考虑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因为孩子的行为问题一定是情绪问题导致的。

孩子这么抗拒学校,抵触学习,一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作为父亲,他应该坐下来好好跟儿子谈谈,了解一下他的孩子,而不是采取如此粗暴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

据我了解,那些小小年纪便厌学弃学的孩子中间,大多数有过被强迫学习的经历。学习本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每个人为了生存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为什么到了有些孩子那儿便成了压力山大的问题?

这其中我认为父母的责任是很大的,一方面是生活中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不讲原则地溺爱,一方面又是在学习上对孩子不讲方式方法地要求。生活中被宠坏了的孩子常常因为忍受不了学习过程的辛劳而选择放弃,这也是为什么城市里厌学弃学的孩子比农村多的原因。

农村孩子弃学常常是因为经济原因,而只要有机会读书,大多数农村的孩子都会很勤奋努力。近几年,大学校园里农村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以至于有专家戏称,高考的路线图正在越来越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局势呈现。

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愿望都替代不了孩子自己的选择,强迫孩子学习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要哪一天他想要学习了,永远都有机会。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大器晚成”吗?

⑥过度学习

说现在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属于过度学习我不清楚,可看看身边的孩子就知道了。

邻居的小宇上初二,明年中考,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必须到学校,有早读课。晚上6点半到家门,吃完晚饭不到7点半就得开始写作业,这一写就是12点半,1点上床是早的。

周末两天全是补习班,晚上还有家教。我亲眼看到这个开朗、活泼的小男孩儿,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有些驼背,戴着将近500度的近视眼镜,每天头发乱糟糟,脸色苍白的老气横秋的少年,算来他才只有15岁,可你只会在他身上闻到一种人到暮年才有的气息。

跟小宇的妈妈聊天,我以为是因为马上要中考了,孩子的学习才安排得这么密集,可小宇的妈妈告诉我,像这样的生活,小宇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

我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甚至从来没有上过补课班,所以,我真的不能理解,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学习真的几乎成了一种灾难,它剥夺了孩子的睡眠时间,让孩子远离球场和公园。春天里你看不到孩子去踏青,秋天里你看不到孩子去扫落叶,这不接地气儿,从来不跟大自然有亲密接触的孩子,会有美丽丰富的人生吗?我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大多数孩子属于过度学习,学校过度地布置作业,家长过度地让孩子补课,没有人考虑孩子的健康,没有人想过孩子是否快乐,更没有人去想这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为升学做准备,为分数做准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被高考消耗殆尽,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公平啊!

过度学习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我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说服家长们,把孩子们报的班儿撤掉一半儿,你的孩子也不会有问题,给孩子一点儿休息的时间,他会长得更结实,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有机会流露出他的潜质。

你别管别人的孩子怎么样,为你的孩子找一个更适合他健康成长的方法,想好了就去做,这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父母的选择。

以上几种是我发现的非常不利于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的家长的教育方式。

其中陪伴学习与监管学习都会使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像有的孩子习惯了妈妈坐在他身边写作业,妈妈一不在的时候就无心写作业。有的孩子习惯了学习的时候,妈妈在旁边管着自己,因此,妈妈不在他就贪玩儿,妈妈一坐下来他就赶快写作业。这两种方式都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方式。

后面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有一些极端,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没有错,就是希望孩子把学习搞好,可我们常说好的事情要有好的方法去做才会产生好的结果。

家长的方法对不对,看一看结果就知道了。据我的调查,凡是有打骂学习、催促学习、强迫学习的家庭里,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都不理想,孩子厌学的情绪很高,逃学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学习这件事的确要顺其自然,强扭的瓜不甜,父母要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多跟孩子的老师沟通,寻找孩子厌学情绪背后的原因。

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一些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盲目地采取“紧追盯人”的战术硬要孩子学习,这样常常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一方面孩子勉强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成绩不太会有起色,一方面父母会因为学习的问题屡屡与孩子发生冲突而导致亲子关系失和。父母和孩子都会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受到伤害,有时候孩子受到的伤害会更大一些,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发展,给他未来的成长造成困扰。

好的学习方法实际上就在父母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中,如何学,怎么学效果更好?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孩子,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安排孩子的学习问题。

父母的责任就是给孩子足够的快乐,和谐的家庭气氛,科学的营养饮食,健康的生活起居习惯,学习的事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承担。

任何学习都需要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配合,只要孩子具备了这两种品质,我相信他的学习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家长们过多干预会降低孩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曾经采访过十几位高考状元的父母,问到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大多数父母都挺惭愧地说,由于工作忙,孩子又长年住校,在学习上真的从来没管过什么。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排除这其中有些特别天才的孩子来说,我还是认为是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了这些孩子,使他们取得不错的成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那么多在学习上取得佳绩的孩子的成功,已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想要学习的孩子再苦再难他都会学下去,而不喜欢学习的孩子用美酒佳肴供着他也学不进去。因此,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们应该把心态放平,对待孩子的学习客观一点儿,理性一点儿,重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养。当孩子进了小学,坐在课堂上的时候,这些无形的东西就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而你的孩子就学习困难?这一点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4)学习的环境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到令人惊讶的地步,但有多少父母意识到孩子的学习环境正在日益恶化。

首先来说读书,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一个尊重读书,热衷于读书的国度是值得尊敬的,可是中国人的年阅读量是多少呢?大概是3.5本。

而以色列是多少呢?他们人均年读书量是63本。以色列人的精明与富裕是世界闻名的,这跟他们国家善于阅读有直接关系。因为有人说,书籍就是财富,爱读书的人肯定富有智慧和前瞻性。

可是对于中国的阅读者来说,他们的同伴真的是太少了。中国大多数父母不爱读书,中国大多数的孩子也不爱读书,那他们爱干什么呢?

我了解了一下,中国的父母业余时间通常是这样度过的,饭局、酒局、麻将局、牌局、桑拿局、打球儿、逛街、喝茶、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旅游……虽然足够丰富,但好像找不到阅读的影子。

也有的父母说经常会在网上阅读,但我观察了一下,几乎没有人在看正经读物,什么玄幻、穿越、悬疑、鬼故事,成了网上读物的主体。

我并不是说这些读物不好,而是我觉得这都属于消遣性读物,属于娱乐性质,跟打麻将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不喜欢阅读?是没有好书读吗?非也,是习惯,是心态使然。

在中国,学习一直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古时候读书为了加官晋爵,现在读书则为了高薪高职,有几个人会为了提高自我的个人素质而选择读书?恐怕很少。

父母的选择常常影响孩子,所以,很多中国孩子的学习观就是为了考试,因为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有几个孩子真心喜欢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不爱学习所以想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就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情,所以,中国的许多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一直很难解决,这跟中国父母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在孩子不喜欢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只知道抱怨、指责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其次,父母想要孩子专注于学习,就得给孩子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有一次,我在福建泉州讲课,课程一结束一群妈妈围了上来,向我投诉她们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成绩不好,以及不主动学习的各种问题,我问她们,每天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很多妈妈理直气壮地说:“打麻将啊。”

听妈妈们这么说,我不由哑然失笑,我问她们,你们相信麻将桌旁会出来爱学习的孩子吗?

还有的父母虽然不搓麻将,但是,每天的肥皂剧、武侠剧是必看,网游是必玩儿,而且还常常玩儿到深夜,这样的家庭环境怎么可能让孩子安心学习,怎么可能培养出学习好的孩子。

有一对80后小夫妻找我来咨询,说他们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成天被老师叫家长,长年完不成作业,还总是在课堂上睡觉,成绩频频亮起红灯。

父母说不对啊,每天问他都说作业写完了,要不就说没作业,这孩子怎么可能不完成作业呢?

后来我了解到,这对80后小夫妻玩网游入了迷,每天晚上小两口一人一台电脑玩儿得如醉如痴,根本顾不上管孩子,孩子为了也能参与一下,就经常撒谎说作业写完了。

由于几乎每天都玩儿到深夜,孩子开始严重睡眠不足,白天在课堂上就经常睡觉,成了最让老师操心的孩子。

这对小夫妻之所以来咨询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还挺高,希望孩子学习好,将来有一定的出息,可没想到孩子才上一年级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的问题,他们都有点儿无可奈何。

在我看来,这个孩子的问题完全在他的父母,正是因为他父母没有注意给他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所以,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习惯。像这样的孩子我认为很危险,如果不及时尽早地纠正,他把这种习惯带到高年级就更难以挽回了。

所以,我经常建议父母们,在孩子出现成绩下滑,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时,一定不要盲目地去指责、抱怨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有可能让事情更糟。

给孩子一些耐心,多跟孩子交流,听听孩子的想法,找找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对策,有时候有些问题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而父母却并不知道。

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提升专注力,而专注力是学习出效果的最重要的保障。现在很多孩子一入学就让家长头痛的就是缺乏专注力,不能在某一件事情上专注用心,有的孩子甚至连一堂课都坐不下来,这当然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

想让孩子具备专注力,父母首先要做有专注力的人,做事情尽量专注,给孩子一个榜样。

我发现现在许多父母回家后是这种状态:看着电视剧,上着网,QQ上聊着天,手机上发着短信,有可能手里还干着家务。这种同时做着许多事情的状态已经开始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常态,可这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同时做着这么多的事儿,我不相信你可以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顾此失彼的现象总会发生,最重要的是这会影响你的孩子。

我曾经看到邻居家初中男生小宇写作业时的情景:听着英文摇滚歌曲,手机里QQ聊着天,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我问小宇妈妈,这样写作业可以吗?

小宇妈妈说:“没事儿,他习惯了。”

小宇妈妈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看着韩剧,一边在线跟十几个朋友聊天,一边网购,一边还可以煮饭的高手,因此,她的儿子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

可是,我真的很担心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我认为学习还是很需要专注力的,这样掌握的知识才会扎实、牢固,孩子才会用心地思考。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难道我要为孩子的学习放弃这么多吗?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不能娱乐……实际上,你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形式并不重要,重在氛围。

你完全可以看电视、上网、玩儿麻将,只是可能在时间与方式上都要与孩子的学习时间配合一下,在孩子专注学习的时候,尽量别让他受干扰。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学习态度。我们常常发现学者的孩子成长起来通常还是学者,这是为什么?因为学者一般都是最具有钻研精神、具有终身学习习惯的人,因而,他的孩子会受父母的学习态度影响,比较专注于学习。

说简单点儿,这其中的规律就是,想要孩子爱学习,父母最好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至少有一些学习的习惯。

懂得学习的父母通常会非常在意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我认识的一位记者朋友,他家里的藏书就达一万多册,他的女儿才上高中就已经是一位在网上颇有口碑的网络小作家,在网上坚持写作,小姑娘在赢得了许多点击率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大学学费都已经赚了出来。

他们一家三口共同的爱好就是阅读,而对于女儿,父亲更是在婴儿时代就开始带着她一起阅读。爱读书让这个小女孩写作的潜能不断爆发出来,学习对她来说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我了解过许多学习不错,成绩优秀,不怎么需要父母操心的孩子,他们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特征就是父母也是有学习习惯的人,能够经常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

我出去讲课认识一位讲企业管理的培训师,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目前是一所名牌高校的研究所负责人。

我跟他谈起孩子的教育,他告诉我,他的两个妹妹也都是博士,一个学医学,一个学教育,而他的父母是东北农村的农民。

见我有些惊讶,他说:“我父亲只读过高小,当过几天民办教师,后来回家种地。我的父母都文化不高,但他们特别喜欢学习。小时候家里很穷,有时候一日三餐都有问题,可是父亲还是买了一个半导体回来,为的是听广播,学知识。

我们家是村里唯一订了几份报纸的家庭,报纸一来村里的人都跑到我们家看报纸。我母亲认识的所有的字都是看报纸时我父亲教的。

父母对学习的看重给了我们兄妹三人很大的影响,让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学习的重要,从小就喜欢学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在学习的问题上催促过我们,我们几个孩子都坚持读到了博士,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兴趣。

现在我父亲都70多岁了,还让我给他买了电脑,接了宽带,每天和我妈上网学东西。我一回家就跟我讨论企业管理的问题,我发现他虽然住在山村里,头脑却一点儿也不闭塞、不落后。”

我没有见过这位父亲,但我却由衷地敬佩这位老人家,身在穷乡僻壤的他把三个儿女都培养成了博士,靠的是最简单的教育,那就是“言传不如身教”。

这实际上就是学习的奥秘。在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学习而焦虑、而犯愁的时候,我希望父母们都能够静下心来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你是否给了孩子一个适合学习的气氛?你是否相信孩子的学习态度跟你的习惯息息相关?

如果你能够仔细地考虑一下这样的问题,我想你就不会在孩子的学习出问题的时候,只单纯地指责、抱怨孩子。学习实际上是你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主动地去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并让孩子看得到你的勤奋和努力,我想比你每天都唠叨孩子的学习要有效多了。

我常说,想要让孩子有所改变,首先改变的一定是父母。我建议你可以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减少饭局、酒局,减少上网、看电视,减少逛街、喝茶的次数,把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去学点儿什么,不管学什么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可以,哪怕是学烹饪都会让孩子在饭桌上有惊喜,让孩子体验学习带来的收获。

我相信你的孩子不会在你勤奋学习的时候无动于衷。你的行为会给孩子一种正能量的影响和触动,促使他重视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你完全可以试试看。

我的一位女朋友,本来已退休在家,去年她的女儿本科毕业考研,由于竞争很激烈,女儿没什么信心,复习起来也有些懈怠。女朋友没有去指责她的女儿,她选择了去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了公共营养师培训班。

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每天坐很远的公共汽车去上课,可她坚持了下来。后来,她真的拿到了公共营养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而她的女儿见妈妈头发都白了一半了还如此勤奋好学,对自己的懈怠也深感不安,没多久女儿就报了考研的封闭培训班,最后,女儿成功了,成为人民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

现在我的这位女朋友仍然在学习,她报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每个周末要去上课,非常辛苦,可是,她很快乐。她说自己一直有机会学习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她的女儿在妈妈的影响下,也准备继续深造读博士,这个家庭因为热爱学习而更和睦美满。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个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怀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呢?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学习感到焦虑与恐慌,请尽快行动起来,从给孩子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入手,从做一位爱学习的父母开始。

什么样的家长造就“熊孩子”?

“熊孩子”一词儿最近风靡网络,泛指那些缺家教、少教养的皮孩子。事情的起因是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表哥六岁大的女儿到自己家里拜年,却为了找玩具玩儿把家里翻了个底儿朝天,这还不算,玩具不喜欢就摔在地上,含到嘴里的糖不喜欢就“啪”一下吐到地板上,她的父母就在眼前却对女儿的无理取闹视而不见,一点儿要批评的意思都没有。

没想到这位网友的吐槽却带来了一片无奈之声,不断有人在网上跟帖,吐槽自己遇上的熊孩子。一时间身边有熊孩子,或者经常与熊孩子不期而遇的网友纷纷在网上大倒苦水,诉说与熊孩子交际的感受。

一位网友说,她女儿幼儿园的小班里就有这样一个被家长和老师公认为熊孩子的男孩儿,这个男孩儿才两岁多一点儿,就已经让很多人头疼,爱哭爱闹不说,还特擅长打人,几乎班里的小伙伴没有不挨他打的。排座位时挨着谁他就踢谁,老师实在没办法就罚他自己坐在一边,可是让他妈妈知道了,又去找老师大吵一架,幼儿园没办法还扣了老师的奖金。

还有一位妈妈诉说了她自己家的熊孩子。她的女儿五岁多了,长得活泼可爱,就是自私小气得要命,平时她自己的东西谁都不准动。吃饭时自己喜欢吃什么就拿过来放在自己面前,爸妈想要尝一口都不可以。有时候妈妈晾衣服让她帮忙递个衣服架她都不肯。爸爸有一次下班回家饿极了,就吃了她喜欢吃的面包,结果,她大哭了一场,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