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仆:全国广泛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3:24:25

点击下载

作者:李琼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民公仆:全国广泛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

人民公仆:全国广泛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宣传号召

●县委大院里有两排破旧的平房,白花花的盐碱漫地而生,爬上墙头、窗台,红砖墙被盐碱咬蚀得斑驳鳞体。

●穆青走到焦裕禄曾经坐过的藤椅前,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抚摸着藤椅扶手不停地落泪。

●中断、中断,录音不得不一次一次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

最初宣传报道焦裕禄事迹

1964年,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时年42岁。

焦裕禄去世时,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正在民权县参加省里的沙区造林现场会。

在会议上,张钦礼流着泪讲述了焦裕禄对兰考县除“三害”做出的突出贡献、感人事迹,以及焦裕禄和兰考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

特别是张钦礼讲到焦裕禄临终时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时,张钦礼泣不成声,参加会议的许多同志都流了泪。

主持会议的王维群副省长听了张的介绍后,高度评价了焦裕禄同志,提出应该很好地学习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残酷,焦裕禄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

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1943年秋天逃出虎口,逃到江苏宿迁给一家地主当了两年长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主动要求当民兵,并积极参加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1946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后正式参加了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民兵参加过不少战斗,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土地改革复查工作。

解放战争后期到解放后,焦裕禄在地方担任过许多领导职务。

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这次河南省在民权县组织召开沙区造林现场会议时,新华社记者鲁保国参加了,他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觉得焦裕禄是一个值得认真宣传的重大典型。趁着休息时间,他采访了张钦礼。

张钦礼有声有色的介绍,深深打动了鲁保国,他立即向新华社河南分社领导作了电话汇报。开完会,回到分社后,他又向领导作了详细汇报。

事后,有人这样评说:第一个积极介绍焦裕禄事迹的人是张钦礼,第一个热情宣传焦裕禄精神的人是鲁保国。

1964年8月29日,张钦礼给河南省委写了一份《关于兰考人民除“三害”斗争中焦裕禄事迹的报告》。

省委一位副书记读了这个报告很感动,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表扬了焦裕禄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精神,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新华社河南分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引起了大家对这个典型的极大关注。征得新华社同意,正式认定焦裕禄是一个重大典型,准备进行深入采访,突出报道。

当年10月,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张应先和记者鲁保国、逯祖毅赴兰考采访,由新闻干事刘俊生全程陪同。

大家怀着对焦裕禄崇敬的心情,历时半个月,先后走访了数十位焦裕禄的生前好友和老农,搜集掌握了大量素材。

1964年11月19日晚上,新华社播发了一篇2000多字的通讯稿,刊登在第二天《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左下方,主题为《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

同时,新华社又发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约有3000字的地方稿。

后来,刘俊生写了一篇《宣传报道焦裕禄的前前后后》的文章,他写道:

河南日报社当天就打电话给兰考县委,让我去报社一趟。《河南日报》总编辑刘问世接见了我,在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里,热烈地交谈着焦裕禄事迹和陪同新华社记者采访的经过。刘总编告诉我,《河南日报》开辟了一个专栏,题目是《学习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该专栏在此后的日子里,连发了10多期。1965年1月,《河南日报》记者黎路来到兰考,我们立即投入采写,经过20多天的努力,4000多字的通讯脱稿,题目为《焦裕禄啊,兰考人民怀念您!》,发表在1965年1月27日的《河南日报》第二版上。

穆青组织采访写作焦裕禄

1965年,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去西安召开分社会议,讨论下一步报道计划。

穆青绕道河南,让河南分社领导给记者周原留下话,叫他先到豫东灾区摸摸情况,物色几个采访线索,10天后他们回来听取汇报。

周原在穆青走后的当天就直奔豫东灾区。豫东是河南重中之重的灾区。这里有历史遗留下的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自南宋以来,横穿豫东的黄河屡屡决口,十年九灾。

穆青了解豫东人民的苦难,更知道豫东人民身上那股子百折不挠的顽强。他坚信,在豫东灾区一定有比灾情更强硬的东西!

周原坐上长途汽车,第一站到达杞县。县里正在开公社三级书记会议,县委书记说晚上没空,派了个水利局局长来陪周原。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原就跑到汽车站,在小食摊上吃了一碗元宵,只见一辆车子正要开,他“噌”地跳了上去。

车开出去好远,他才问:“这车是去哪儿?”

售票员奇怪地扫了他一眼,回答:“兰考。”

车到兰考,周原摸到县委大院,迎面碰上县里的新闻干事刘俊生。

周原说明来意:“我们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同志,想写一篇改变灾区面貌的报道,他让我先探探路,摸摸线索……”

刘俊生抢过话头就说:“兰考开展除‘三害’斗争,把俺们县委书记都活活累死了!”

周原一愣,忙问:“谁?”“焦裕禄!”说着,刘俊生从床底下抱出了一堆破棉鞋、破袜子、破衣服,旁边还有一张破藤椅。这些都是焦裕禄的遗物。办公桌的玻璃板底下还压着一张字条,写着: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这是焦裕禄临终前准备写的文章题目,内容他还没有来得及动笔。

刘俊生孩子般呜呜地哭诉,县长张钦礼抹着泪珠子一口气回忆了20多个小时。

周原痛断肝肠。他没有想到自己随意乘车来到的兰考,竟有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

12天之后,周原回到郑州。穆青一行从西安回来。一见面,穆青就从周原的眼睛里知道:这里有金。

第二天,省委派出一辆吉普车,在寒风料峭中飞驰而去。

兰考是一个古县城,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章帝时代。方圆1800多平方公里,黄河历次改道都由这里经过。连年不断的沙荒、盐碱、内涝、水灾使兰考成了豫东重灾区中的“黑锅底”。

12年中,兰考全县36万人,逃出去的有3.8万多人,剩下的全部靠国家救济。

1965年12月17日上午,穆青一行走进兰考县委大院。

县委大院里有两排破旧的平房,白花花的盐碱漫地而生,爬上墙头、窗台,红砖墙被盐碱咬蚀得斑驳鳞体。院子中央有一棵不高的石榴树,像一株褐色的铁枝。县委会议室内正面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画像,西面墙上有一只老式挂钟。屋子中间是一个破旧的长方形木桌,两面对摆着几张破木条钉起来的连椅。

穆青感觉有一种熟悉而又遥远的气息在四周弥漫着,他静默无言。

张钦礼、刘俊生,还有焦裕禄的秘书李忠修有些紧张,兰考这个穷县很少有记者来,可今天来的却是新华社的副社长。

他们把周原悄悄拉到一边,问:“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北京的大记者,这该咋个讲法?”

周原说:“你们第一次怎么跟我讲的,就怎么跟他们讲。是啥说啥,一句不要夸大。”“讲焦书记还用夸大?”三个人的眼圈红了。他们拿出了珍藏的焦裕禄的三件遗物,还有焦裕禄生前仅有的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县委书记清癯、消瘦,有一双沉静而深邃的眼睛。

他们开始讲述焦裕禄的许多感人事迹。

一个人哽咽地回忆说:

……那晚下大雪,我看见焦书记房间里的灯光亮了一夜。大清早他挨门把我们干部叫醒,干啥?他说快去看看老百姓,“在这大雪封门的时候,共产党员应该出现在群众面前!”这一天焦书记硬是忍着病痛,在没膝的雪地里转了九个村子。

另一人流着泪接着回忆说:

……那次暴雨下了七天七夜,焦书记一刻不停,打着伞在大水里奔来奔去,亲自测绘洪水的流向图。到了吃饭的时候,村干部张罗着要给他派饭。焦书记吃过灾民讨来的“百家饭”,喝过社员家的野菜汤,可这会儿他说啥也不吃。为啥,他说下雨天,群众缺烧了。

另一人泪流满面又接着回忆说:

……焦书记家里也困难,没条像样的被子,烂得不行了翻过来盖。我们县里补助他三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

穆青一行听大家哭诉说,焦裕禄后来被查出肝癌,人都不行了,还在病床上念叨,张庄的沙丘,赵垛楼的庄稼,老韩陵的泡桐树。临死前还要我们去拿把盐碱地的麦穗给他看一眼。

穆青一行还听大家哭诉说,群众知道焦书记得病的消息后,四乡八村的老百姓涌到县委,都来问焦书记住在哪家医院,非要到病房里去看看他。县里干部劝也不听,东村刚走,西庄的又来了。后来焦书记的遗体运回兰考,老百姓扑在他的墓上,手抠进坟头的黄土里,哭天哭地地喊:回来呀回来。还听大家说,有个叫靳梅英的老大娘,听说焦书记去世了,大黑天摸到县城,看见宣传栏里有焦书记的遗像,不走了,就坐在马路上,呆呆地看着遗像一动不动。那时,天上正下着大雪啊!

伤痛、伤痛、依然是伤痛!心被撞击着!撕扯着!震撼着!一屋子记者早已哭成泪人。

穆青悲恸得不能自持,他站起身,在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走动,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不时掏出手帕擦泪。

他又走到焦裕禄曾经坐过的藤椅前,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抚摸着藤椅扶手不停地落泪。

爱动感情的周原,竟然发出呜呜的抽泣声。

穆青说:“我参加工作28年了,都没有哭过,这次被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得流出了眼泪。焦裕禄精神太感人了,这是党的宝贵财富,虽然报道过,还得重新组织报道。报道不出去,就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失职!”

穆青在他的采访笔记中,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感受:

我们在兰考采访期间,深深感到兰考的干部和群众对焦裕禄同志的怀念,是真诚而深厚的,县委的所有同志谈起焦书记来,最后总是热泪盈眶几次说不下去,县委书记张钦礼说一次哭一次,实在令人感动。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保存了焦裕禄同志生前穿过的一双袜子和一双棉鞋,袜子一补再补,鞋子也破得不像样子,这些遗物生动地说明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的品质。

中午,炊事员做好了饭,谁也没去吃,一个个都在哭。下午继续谈,更不行,一开口就哭,伤心得连钢笔都捏不住。晚饭热了又凉,无人动筷,咽不下。

窗外夜幕降临,寒气愈加浓重,北风呼呼作响。穆青站在一盆炭火前,望着蓝色的火焰,心里翻江倒海。

周原推门进屋。穆青劈头吼道:“写!现在就写!立即写出来!”“谁写?”“你写!马上写!”“怎么写?”“就原原本本地写。这么一个县委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又这么热爱他,怀念他。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部的优秀品质。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他全做到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再笨也要把他写出来!不把他写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

穆青接着说:“今晚继续召开座谈会,把县委了解焦裕禄的人召集起来继续谈。”

当晚,哭声、谈话声一直持续到深夜……

穆青一夜无眠。寒风吹打着窗纸,细细的黄沙从门缝、窗隙间钻进来,静静地落在脸上、被子上。他蜷缩在被窝里,一闭上眼睛,焦裕禄的面孔就在眼前晃动。

穆青作为与焦裕禄经历了同一段革命历史的共产党人,他对这位已故的县委书记有着太深的理解,太多的感受。

焦裕禄是在兰考遭受空前自然灾害的关头,毅然接下党交给的重担的。焦裕禄说:“越是穷,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困难中逞英雄嘛!”这是多么熟悉的话语。

穆青想起三年困难时期,他在内部报道会议上讲的话:“我们在物质上不行了,但我们的精神不能垮!我们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风雪天访贫问苦,当那位双目失明的老人问他:“你是谁啊?”他俯下身回答:“我是你的儿子。”

这句话让穆青痛断心肠。他想起战火年代那些为了保护八路军牺牲的百姓;想起南下途中那些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的支前民工;想起雪原小屋里那个把他的冻脚捂在怀里的老大爷……“我也是人民的儿子啊!”

焦裕禄,好同志,好兄弟,我们有太多共同的理想,我们有太多共同的责任,我们有太多共同的感情!然而你更忘我,更纯粹,更高尚!

穆青的泪水洒满枕头。许久以来积蓄在他心底的种种寻找、期待、思考、情感……这一刻,如长河决堤。

第二天,周原继续在县里基层采访。

穆青一行,先是去了黄河拐弯处的险地东坝头,之后又去了韩庄、张庄等村子。在韩庄他们到了老贫农肖位芬的家,他正在吃馍,一提焦书记,一口馍就是咽不下,吐了出来。他流着泪讲述了焦书记坐在地铺上和他扯了三天三夜的情景。焦裕禄正是听了这位老人的建议,在兰考大栽泡桐,取名“兰桐”。肖位芬指着屋前大片的泡桐林说:“焦书记要是活着,看到这些林子,他该多高兴……”

在姬庆云家的牛屋里,穆青听他讲述了焦书记和村里人一起翻淤压沙。吃派饭时,就吃各处要来的“百家饭”。姬庆云说着哭着,一把鼻涕一把泪……

穆青在村里所见所闻,再一次感受着焦裕禄这位共产党人的不朽。兰考成为穆青一行人情感无法承受之地,他们在这里吃不下、睡不着,开口就想哭,去哪儿都泪流。最终,穆青决定,离开兰考,去距最近的开封写稿。

这一天早饭后,穆青一行离开兰考,到达开封。当晚讨论稿子。

开封交际处二层的5个房间,彻夜明灯。

穆青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周原写焦裕禄通讯初稿,冯健写一路跑下来的豫东抗灾全景,另外两个人写评论。

穆青不停地在几个房间走动,像个“监工”。半夜他走进周原的房间,看到稿纸上有一句话:“他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不禁击掌叫绝:‘好!这样的话多来几句!’”

后半夜,穆青见他们4个人写得正酣,便在自己的屋里埋头记日记。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了。在这一天的日记中,他一边流泪一边记下采访焦裕禄这些日子的种种印象、感受。

一天一夜没有停笔,1.2万字的初稿,周原挥泪一气呵成。

穆青、冯健带着这份初稿回到北京。

穆青首先向新华社社长汇报。

那天社长很忙,他对穆青说:“没空。”“只要半个小时。”穆青坚持。

半个小时的汇报后,社长被深深地打动了。他站起来,连声说:“写!发!”

同时,社长让穆青先在新华社内部做个报告。结果那场报告,台上穆青泣不成声,台下的听众哭声一片。

稿子先由冯健修改,再由穆青修改。

社长去找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彭真,彭真同志看了后,当场就拍板了。

1966年1月14日,有关领导打电话转达了穆青的意见,中央领导表示,同意树立焦裕禄这个典型。新华社打算要像宣传雷锋、王杰那样,不惜版面,大张旗鼓地、突出连续地宣传报道焦裕禄。

北京当时已入三九。每天夜晚穆青穿着棉衣、棉裤坐在桌前改稿,后半夜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寒气逼人,他就干脆钻进被窝里,头靠着墙,双手端着稿子改,一段一段字斟句酌。床头那盏台灯彻夜不息。日子长了,床头的白灰墙壁上竟然磨出一块巴掌大的头油印。

穆青后来曾回忆这一段情景说:

满脑子都是他,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的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

稿子改到第五遍,他们拿给了新华社社长。

社长看了稿子,一边流泪一边对家人说:“多少年没有看过这么感人至深的作品了。”但是他觉得稿子的结尾“哭坟”一段写得太悲惨,太压抑。他建议:“应该有一点昂扬的气概,尾巴不能耷拉下去,要翘起来。”

尽管穆青有点舍不得删那段动人心魄的结尾,但认为社长的建议是正确的,便忍痛割爱。

第七稿改好,穆青再拿给社长看。社长通过。

穆青让人把稿子打出清样,寄给周原,让他带着稿子到兰考核对。

周原带着稿子到兰考,正赶上县委召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大会。

张钦礼拿着稿子在大会上念,刚一念就泪流不止,念不下去了。另一个人接过来念,哭得更厉害。

周原只好自己念,中间几次哽咽无语。在场2000多干部哭成一片。最后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点外,大家都认为事实全部准确,一致举手通过。

稿子终于完成了。在穆青的感觉中,就好像是随着这位优秀的共产党人、这位心灵的至交重新活过一遍,他心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在焦裕禄的身上找到了。

穆青后来与青年记者谈心时说:“我们是把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典型来写的。突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我们把全部的思想感情都融入到焦裕禄的事迹里面去了。为什么?因为他体现了我们的思想。”

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焦裕禄

1966年2月7日清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里,气氛凝重。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要播出,可是录音制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稿子还未念完一半,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已泣不成声了。

中断、中断,录音不得不一次一次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

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电台干部,肃立在录音室窗外,静静地听,默默地看,悄悄地擦眼泪。

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文章广播后的当天晚上,当时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胡乔木在上海,他让秘书给穆青打电话,说这篇东西非常受感动,对穆青表示祝贺。说一个老记者带两个新记者搞这种东西,这是最好的采访方法,希望穆青他们发扬这种精神。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题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报道饱含深情地说: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社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

学习焦裕禄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学习焦裕禄大搞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社论高度评价了焦裕禄的先进事迹,社论说作为党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出色的代表。

社论还说:

焦裕禄同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德。他不愧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社论在谈到学习焦裕禄的意义时,充满激情地叙述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县的面貌,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焦裕禄同志完全懂得,只有认识了兰考县的客观条件和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找到改造它的正确道路。他奋不顾身地投入调查研究工作中。他有这样的雄图: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掂一掂兰考“三害”究竟有多大的份量。在这项工作当中,他有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亲自冒着风沙雨雪作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是毛泽东同志历来提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全县149个大队中,跑遍了120多个。正是这样艰苦的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禄能够提出改变兰考面貌的切合实际的规划。

为了改变兰考县的面貌,焦裕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同群众一起作斗争。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社论还说: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对于全国各地的县委书记同志和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是一个巨大的启发。从焦裕禄同志身上,可以得到为谁服务的鲜明的答案,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从焦裕禄同志身上,也可以得到怎样为群众服务的生动的答案,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问题的典范。

社论最后说: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党的好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方法,一定会有更多的焦裕禄出现……《人民日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通讯和社论一发表,立即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人民日报》又一次发表社论《要有更多这样的好干部》。

2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也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干部特别是团以上的干部都要向焦裕禄学习。

2月11日,全国总工会也发出向焦裕禄学习的通知。

在同一天,共青团中央也发出向焦裕禄学习的通知,号召全体共青团员学习焦裕禄公而忘私的精神。

与此同时,各省、市、县委也号召向焦裕禄学习。

至此,全国上下学习焦裕禄的活动蔚然成风。

毛泽东号召向焦裕禄学习

为了深入地、连续突出地宣传报道焦裕禄的事迹,穆青又一次亲临兰考。根据当时宣传形势的需要,新华社河南分社暂迁兰考现场办公。

为了报道一个典型,把新闻机关搬到现场办公,这在中国新闻史乃至世界新闻史上都是罕见的。其他新闻、出版、文艺单位也纷纷派记者、作家到兰考采访、报道,最多时达300多人。

一时堪称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观。

尽管在焦裕禄之前也出现了英雄人物欧阳海、王杰、麦贤得等,但是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宣传都没有达到像宣传焦裕禄那样的高度,显然《人民日报》超乎寻常的举动,把全国上下学习焦裕禄的运动推向了高潮。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政府追认焦裕禄同志为革命烈士。

毛泽东也亲自为焦裕禄题词: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1966年2月9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代替毛泽东亲自写五言长诗,歌颂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董必武的诗写道:

兰考存三害,多年患未除,

勇哉焦裕禄,受命困难摅。

首抓领导班,思想同一趋,

思想革命化,万难排无余。

为了摸情况,县委走各区,

访贫兼问苦,同吃亦同居。

亲历邑四境,形势指掌如,

灾重可救止,领导决心须。

群众性积极,奋发愿驰驱,

农村潜力大,往日久忽诸。

君今一提倡,前进辟坦途,

水知来去迹,疏浚理河渠。

风口在何处?膏药贴沙墟,

台田暨沟洫,碱洗即成腴。

结合干群力,建设绘蓝图,

蓝图非臆造,施行利建初。

自力以更生,粮食云足粗。

惜君撄痼疾,功莫赌全敷。

长抱肝癌痛,劳累损其躯,

不避风雨恶,不作饥寒呼。

关注人民事,忘身直若无。

阶级观点强,斗争岂容诬?

死犹念沙丘,坦骨欲与俱。

学毛有独到,自与常情殊。

吾党悼焦君,模范孰能逾?

1966年3月15日,郭沫若副委员长写《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其中写道:

红日照天下,涌现振奇人。尽管病魔缠绕,奋起棒千钧。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

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借问津梁何处?万事认真实践,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

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切接见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并合影留念。

同年10月1日,毛泽东又接见了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

周恩来也接见了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风。

这更将学习焦裕禄运动推向了更高潮。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作家、音乐家、画家、摄影家、戏曲家云集兰考,最高峰时达到了300多人。

当时兰考县委采取了全民搞接待的办法,要求各县直机关都得腾出房、抽出人。开封地委还专门派出干部和车辆来兰考协助接待工作,兰考县委专门组成了学习焦裕禄接待站。

焦裕禄的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华大地掀起了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热潮。为推动淄博市学习焦裕禄活动的开展,中共淄博市委决定:在焦裕禄的故乡,即博山区崮山镇北崮山村修建“焦裕禄事迹展览馆”。1967年1月正式开馆。

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兰考县的全体党员,全体人民,用汗水灌溉了兰考大地。在3年前焦裕禄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经过3年艰苦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

兰考,这个豫东历史上缺粮的县份,1965年粮食初步自给了。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许多队有了自己的储备粮。

1965年,兰考县连续旱了68天,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19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384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

兰考地区有首民谣流传,是盛赞好书记焦裕禄,民谣唱道:

故道黄河东流去,

留下一片黄沙地。

党为了咱除“三害”,

派来了焦裕禄好书记

……

大雁展翅往北飞,

捎信带给毛主席。

盐碱地长出了好庄稼

……“焦裕禄你活在俺心里”,这是兰考人民的心声。多少年来,焦裕禄真的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二、榜样故事

●焦裕禄在报告中写道: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双目失明的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

●焦裕禄问清楚孩子的病情以后,亲切地说:“大嫂,你不要难过。我们一定会设法救活你的孩子。”

●榜样故事

焦裕禄全面了解兰考灾情

1962年12月,焦裕禄接到组织上的命令,担任兰考县委书记。这一年,焦裕禄40岁。

地委组织部的同志在和焦裕禄谈话时,很坦率地告诉焦裕禄:“兰考是个最困难的县,你在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

组织上要焦裕禄回去安置好家再去兰考报到,而焦裕禄却说:“兰考正在严重困难的时候,那里的群众正盼望党组织派来的人组织他们向困难作斗争。”

兰考,位于豫东沙区,是黄河故道上的老灾县。全县土地,不是沙荒,就是碱地和洼坡,好地很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解放后虽然得到一些改造,但还没有得到根治。特别是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更给兰考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1962年,春天的风沙打毁20万亩麦子,秋天又淹坏30多万亩庄稼,还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生产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

正是在这灾情最重、困难最大的时候,党把兰考的重担,交给了焦裕禄。

开往兰考的火车在飞速前进。

随着列车向东疾驰,车窗外那绿油油的麦田,一片片崭新的房舍和那密密麻麻的枣树林,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而来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遍地除了沙丘、洼坡以外,就是白花花的盐碱地。

焦裕禄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焦裕禄走下火车,走出火车站。

他凝视着面前的兰考大地,眉头越皱越紧。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严重的受灾场景: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几蓬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焦裕禄的长女焦守凤后来在谈到兰考当时的情景时说:

一下车全都是白茫茫的,就是那盐碱,没有长树;这里确实是自然环境很差的,都是盐碱地,又连续几年下大雨,淹的淹了,都不长庄稼……

焦裕禄来到兰考的第一天,就遇上一场名不虚传的大风沙,刮得天地一片昏黄。

此时,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焦裕禄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相信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闯出一条路来。

多年来,焦裕禄一直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儿有硬仗,哪儿就有他的身影。

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在一篇回忆焦裕禄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同焦裕禄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10多年,他好像永远不知道啥叫“难”……

晚上,焦裕禄参加县委会议以后,回到办公室。他双眉紧皱,陷入沉思。

室外,大风依旧在凶猛地呼啸着,沙土从窗户缝钻进来,把桌子满满地盖了一层。

焦裕禄擦去桌上的沙土,想到这场风沙给兰考县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心情沉重地在室内踱起步来。

这时候,外面响起敲门声。

焦裕禄打开门,只见办公室的一位同志,拿着一叠文件走进来,一股夹着风沙的狂风也趁机钻进屋来。

这个同志不好意思地对焦裕禄笑了一下,汇报说:焦书记,这是下面要粮要款的报告……

焦裕禄接过文件,问:“这些都是请示要粮要款的吗?”“是的。秋收不久,缺粮的就这么多,我看这里面有问题……”

这个同志说到这里,焦裕禄笑了笑,说:“有问题及时反应,这样做很好。不过要澄清情况。你告诉办公室主任,明天咱就组织一些同志下去,摸一摸情况。”

第二天,这个新来的县委书记就下乡去了。

焦裕禄来到灾情最重的城关公社老韩陵大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这个大队连续7季受灾,生产、生活都很困难。

焦裕禄来到村民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认真了解情况,仔细观察灾情。

村民们看到焦裕禄这样认真负责,都深受感动,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这位新来的县委书记。

有位老农说:“老焦,眼下咱这个队是有很多困难啊!这里连年遭灾,桐树破坏了,花生绝了种,牲口也少了。老韩陵要想翻身,还得首先稳住大家的心。”

焦裕禄听后很受启发,他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有些农民说:“这里有句俗话:‘要想富,栽桐树;挖穷根,种花生。’我们一边种粮食,一边栽桐树,种花生,老韩陵的面貌完全可以改变。”

焦裕禄听到这些话,十分兴奋,他高兴地说:“你们说的对啊!我看只要这样做,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是完全可能的。”

城关公社的黄楼生产队,也是一个老灾队,有些农民觉得住在这个穷地方没有指望,想弃家外出,到外地去逃荒。

焦裕禄在走访这个生产队时,特意召集村民们开会,他和村民们热情地交谈,鼓励村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听了焦裕禄的话,村民们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有个农民激动地对焦裕禄说:“别看咱这地方不是土岗就是洼坑,不是沙窝就是盐碱,只要人心齐,下劲干,一样能变成好地方。”

焦裕禄说:“你说得很对!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们看,要是治好盐碱和沙荒,再搞些水利,这不就变过来了吗?”

说到这里,焦裕禄笑了笑,他亲切地环视一下周围的村民,才接着说:“我说得容易,做起来自然不会那么简单。可是,只要干,终究是可以干好的。”

焦裕禄不但从思想上启发和激励黄楼村的干部和群众,还和他们一起研究许多战胜灾荒的办法。群众们都深受鼓舞,他们都兴奋地说:“老焦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干部,跟着老焦干,有奔头!”

就这样,焦裕禄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见到沙丘,焦裕禄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见到涝洼窝,焦裕禄说:“这里可以栽苇、养鱼。”

见到碱地,焦裕禄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焦裕禄来到城关公社时,这里正在召开公社干部会。

焦裕禄刚坐下,几个干部就说:“老焦,俺们这里是个老灾区,今年先旱后淹,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减产了,国家要不给救济,咱们就只好看着社员去逃荒了。”

焦裕禄看了他们一眼,说:“除了国家救济,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吗?”

焦裕禄说完这句话,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体干部。

面对焦裕禄充满期待的目光,公社的干部们都低下头去,一言不发。

焦裕禄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能光依赖国家,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束手无策,应该在困难中看到有利条件。我们在困难中要看到光明,要有勇气。我们要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闯出一条生产自救、改变灾区面貌的道路来。”

一连几天,焦裕禄顶着狂风飞沙,冒着风雪严寒,把灾情最重的公社都走访一遍。

在黄沙滚滚的黄河故道,在一脚一个坑窝的大沙丘,在农民们破旧的房屋里,在生产队的牲口棚里,在田头地边,都留下焦裕禄的足迹。

焦裕禄回到县委,他对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都高兴地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不久,焦裕禄把妻子和6个孩子也接了过来。

焦裕禄制订改造兰考蓝图

很快,焦裕禄了解到:连年受灾的兰考,整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和烧煤所淹没了。有人说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供给部。

焦裕禄还了解到,很多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

有的干部说:“兰考是老灾区,底子薄,光靠自己,解决不了问题。”

也有的说:“改变灾区面貌,咱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等着国家支援啦!”

少数干部害怕困难,不愿意留在灾区,他们说:“在灾区干不出成绩,会耽误前程!”

这些干部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

夜深了,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焦裕禄想起他来兰考前夕,地委书记给他说的一段话:“到兰考以后,首先要把县委的领导班子办好。县委是领导全县人民的战斗司令部,县委的团结和他们的精神状态,是能否做好全县工作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到全县工作的好坏。你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同时,要注意加强村干部和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县委,要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的表率……”

焦裕禄经过认真思考,认识到: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这种精神状态。

在一个北风怒吼,风雪交加的夜晚,兰考县委的委员们,先后来到县委会议室。大家正等着焦裕禄宣布会议议程,焦裕禄却环视一下大家,说:“同志们,请大家跟我出去一趟,到车站去看看。”

焦裕禄领着大家向火车站方向走去。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兰考车站几乎被弥天大雪淹没。

车站的屋檐下,一些灾民,穿着国家发给的棉衣,正在候车室的炉边烤火。他们正在等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去的专车。

焦裕禄看着这些灾民,脸色变得越来越沉重。

焦裕禄领着委员们走进候车室,走到灾民眼前,问他们是从哪儿来的,准备上哪儿去,然后沉重地对县委委员们说:“同志们,这些人都是兰考县的老百姓,是灾荒逼迫他们到外面去的,这不能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这个县的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感到羞耻和痛心……”

焦裕禄讲到这里,难受得再也讲不下去了,县委委员们也都低下头。

这时大家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回到县委,已是半夜时分,会议这时才正式开始。

县委委员们都激动地发言,讲述他们对于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各种想法。

焦裕禄静静地听着,有时还做一下记录。

最后,焦裕禄说:“我们平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我们以往在为人民服务这个问题上,做得很不够。我希望大家牢记今晚的情景,全力以赴地去领导群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县委会整整开了一夜,天明时候,会议才结束。县委委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会场。

这次会议,使兰考县委委员们思想上受到极大的触动,他们都立志要改变兰考落后的面貌。

在焦裕禄的不懈的努力下,县委领导核心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站起来了。从上到下都坚定地树立起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

随后,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一次常委会,组织大家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

在革命的战争年代里,兰考县的干部和人民,前仆后继地同敌人进行过英勇的斗争,许多革命烈士为解放兰考甘洒一腔热血,最后壮烈牺牲。

焦裕禄引导大家重温烈土的革命事迹,重新学习烈士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循循诱导大家牢记光荣的革命传统,不要忘记过去。

焦裕禄语重心长地对同志们说:“兰考这块地方,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领导群众战胜自然灾害?”

最后,焦裕禄又十分真诚地说:“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在正是我们为人民大有作为的时候。我们不能对不起党,对不起烈士,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接着,焦裕禄又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焦裕禄仔细分析兰考当前的形势,热情地鼓励村民们振作精神,迎着困难上,为改变兰考的面貌而努力拼搏。

会议结束以后,焦裕禄带头到全县最困难的城关公社蹲点去了。

焦裕禄临走前,勉励大家说:“路是人开出来的,如果我们在最困难的地方,杀出一条路来,那是多么可贵啊!”

在焦裕禄的影响下,县委的其他领导同志和各公社党委的领导同志深受感染。“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灾情最重的生产队去!”成为全县干部的行动口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