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心理:陪孩子走过小学和初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3:59:5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晓晴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懂孩子心理:陪孩子走过小学和初中

读懂孩子心理:陪孩子走过小学和初中试读:

编辑序

读完本书之后,请用“心”爱孩子

教育孩子,要以了解孩子为前提。

一些父母或许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养的,每天都生活在一起,还不够了解吗?其实,孩子的心理每天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如果你没有细心观察,未必能感觉到这种变化。这也是由父母与孩子的年龄差距所决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总觉得自己是心智成熟的大人,跟孩子相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肯定都是正确的,便用这种“想当然”来教育孩子,也难怪收不到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这是因为,即便你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还要多,也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就能了解孩子的心理。

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在近几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精神性的、社会交往性的以及外界刺激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也在不断增加。你或许也十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但还是有很多隐形的心理因素是你发现不到的。

家庭就好比是孩子心理和性格的“加工厂”,简单来说,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甚至命运,都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家是孩子最好的“心灵栖息地”,而作为父母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该怎么办?有时候,孩子行动上的抗衡就是来源于心理上的对峙,并不是他们不懂你的苦口婆心,而是你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只有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看穿孩子日常行为表象之下的深层心理机制,才能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的正确轨道。

有一句话说得好,猜孩子的心思,不如懂孩子的心理。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该学着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人可能担心,父母不是心理医生,怎么能做好心理咨询呢?的确,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没有专业训练就“上岗”可能误导人。但是,作为父母,如果你能学习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多理解和尊重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需要,给予他们积极而及时的引导,就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本书的作者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有着近10年家教实战经验的妈妈,对幼儿心理和孩子青春期心态有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书中,她针对7~13岁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结合多位来访者的真实案例和个人体会,帮助读者有的放矢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消除父母与孩子冲突对抗,教会父母与孩子亲密合作的心灵指导书。

读过之后,身为父母的你可以轻松解读孩子的心理规律和秘密,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诠释问题实质,给出解决办法。

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拥有灿烂的人生,是全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美好愿景。同时,我也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之后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中肯的批评,一起来呵护孩子内心里的那一片绿地。

自序

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

在亲友的翘首企盼中,在妈妈的疼痛和努力中,在爸爸焦急的等待中,孩子终于呱呱坠地。把孩子抱在怀里的那一刻,你的心里一定会五味杂陈——我有孩子了!

从此,在这个世界上,你有了自己生命的延续,除了巨大的幸福和喜悦,似乎突然觉得自己成熟和坚强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没有不为养育孩子而尽心尽力的。在含辛茹苦之下,孩子终于一天天长大,会笑了、会爬了、会说话了、会跑了……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个小生命逐渐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怪癖(如吮手指、恋物、开灯睡觉等),变得很难管教,脾气也变得难以捉摸。你不禁感叹,做父母真是比想象中的还要难100倍、1000倍!

其实,大多数为之焦头烂额的父母,苦恼的根源都一样——不懂孩子的心理。因为不懂孩子的心理,就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无法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自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首要的一步,就是要有一颗善于“解读”的心,将孩子潜藏在内心的秘密看透,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真实意图。

孩子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他有需要父母帮助度过的“困难期”,也有教育的“最佳期”,如果错过了这些阶段,缺憾是很难弥补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在胎儿末期就有记忆,一出生就有心理活动,3岁之前需要足够多的安全感,7岁之前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性格,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事业、婚恋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12岁~18岁,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到了18岁时,孩子才会基本形成稳定的人格。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相关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个阶段教育上的失误,都要在后期用很大的代价来买单。

可能有人觉得我危言耸听。这也难怪,自从我开设亲子关系工作室以来,很多前来求助的家长,都要求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即刻的、当下的问题,却拒绝提供孩子过去的成长历程资料,并且对我指出的一些预见性后果不以为然。

我完全可以推断,一个问题儿童必然会长成一个问题少年,一个问题少年又会成为一个问题青年、问题中年……你不能指望一个孩子在18岁那一年就自动长成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优秀青年,孩子的成长是一步一步的,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帮助、参与和教育。

都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如果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给予孩子最大的关注和关爱,提供科学的心理指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在他18岁的时候,你基本就可以放手了。这样的孩子,完全能够独立自主地面对生活,走好他的人生之路。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阳光的性格和完善的人格,才是你送给他的最宝贵的礼物,比给他留下多少钱财,多少房产都强。我奉劝为人父母者,牺牲一点娱乐的时间,多了解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点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绝对是有益的。

心理学家和客体关系理论大师温尼科特发明了一个词——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这是心理学里的一个专门的词汇。所谓足够好的母亲,就是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注,而且还得适量,你给少了叫不够好,给多了叫过分的好,与给得不够是一样的不好。简单说就是:给少了不够好,给多了也不好。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婴儿期,更偏向于足够多,即少了不好;在孩子长大一些之后,就要学会放手,给多了不好。

可惜的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把这个顺序搞反了。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是婴儿期,更多的父母关注的是孩子冷不冷、饿不饿、是不是尿了,却很少关注他的心理发展,可能是觉得这个小屁孩什么也不懂吧。而在孩子长大了一些之后,尤其是学龄期,又常常以过多的管制来限制他的心理发展。

那么,什么才算是足够好呢?“足够”和“过多”的界限在哪里呢?这个“度”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掌握两大原则——足够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

足够的爱心相信每个父母都有,科学的方法却不一定,这也是我在书中要探讨和讲述的内容。Part1上学啦,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孩子入学后,其学习活动已经成为主导活动,孩子的社会交往面扩大了,一些与学习、同学、老师有关的社会情感开始占主导地位。比如,理智感、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孩子的情感正处于过渡期,从外露的、易激动的表现,向内向化、稳定的表现发展。

对于小学1、2年级的孩子来说,衡量优劣的标准并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好习惯等。有些父母只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常常会忽略孩子性格、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在孩子大一些时,这些问题就会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等。1.7~13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钻石阶段

小学阶段的孩子身体的器官、系统都发育得很快,心理和思维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他们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但同时还不具备很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所以遇事的时候往往虎头蛇尾,无法坚持很久,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学习上。

有位爸爸带着问题来找我,他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名字叫辉辉,动手能力很强,老师经常夸他能干,手工做得又快又好。

有一天晚饭后,爸爸兴致盎然地教辉辉下象棋,辉辉怎么也学不会,爸爸急了,训斥他:“你怎么这么笨呀!”

辉辉抬起小脸,一脸困惑地说:“爸爸,昨天老师夸我聪明,今天你又骂我笨,我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啊?”

辉辉还真把爸爸问住了,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才是最适当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个过程将持续一生。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作一面镜子,从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身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在小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腮红,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就会看着镜子,摸自己抹了腮红的鼻子。

从3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就从生理层面进入社会层面,他们开始从外貌、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孩子在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时期,自我评价能力也在不断地增长之中。这个过程中,家长就要致力于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学龄前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最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家长很自然地成为“第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很多个第一次。作为重要的“第一面镜子”,家长不仅要注意积极正面评价孩子,还要注意评价的一致性。如果家长的评价前后差异很大,或者家长之间对孩子的评价分歧很大,孩子便很难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众多自相矛盾的“镜像”面前,孩子会茫然,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时候,孩子的不足就像“鼻子上的腮红”一样,别人看得很清楚,孩子自己不知道。爸爸妈妈要在合适的时候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帮他及时地擦掉它。孩子能够逐渐正视自己,就会拥有积极的成长动力。因为他已经成为自己的镜子,他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周围人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赞扬或过分的指责,就仿佛让孩子照“哈哈镜”,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平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多跟小伙伴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也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让不同角度的镜子见证孩子的成长,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2.孩子需要独立空间,更需要心灵自由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顾及,为孩子打造独立空间的方法有很多,父母们应在不断地尝试和运用中培养起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和能力。

我有一个学生天天,到了上学的年龄,妈妈觉得他应该学着独立起来了,于是给他准备了一个自己的房间。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就要求天天回自己的房间去做作业,不许他看电视,不许跟小朋友玩。等天天做完作业后,妈妈还让天天做课外练习,或是练习弹琴。即便是这样,妈妈还是不放心,隔一段时间就要进来看看天天有没有偷懒,有时候干脆守着孩子做作业。

这样,天天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心里总是觉得不自由。他告诉我,他不是在学校被老师看着,就是在家里被妈妈管着,根本就没有自己玩耍的时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天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怎么也不想按照妈妈说的去做,不仅做作业磨磨蹭蹭,有时候还爱发呆,一个人望着窗外,看着小朋友们玩得开开心心,而自己却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心里虽然有很多抱怨,却不敢告诉妈妈。渐渐地,天天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天天的这种情况属于普遍现象,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让孩子独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种想法不错,但是很多父母打着独立的大旗,却无法做到让孩子真正独立起来,跟往常一样,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充实紧凑。然而,父母可否想到,给孩子安排独立的房间只是形式上的独立,孩子还需要属于自己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孩子渐渐成长,和我们成年人一样,需要有支配的权利,包括他们的时间、私人物品以及思想。

孩子需要自己去实践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去执行大人的命令。如果孩子的一切事物大人全权包办,那么大人永远也不要期望能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知道,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许因为年龄小,孩子尚且缺乏一些自控能力和生活的经验,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作为过来人,你应该懂得犯错是必要的,人生需要犯错带来的经验教训。比起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教会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当然更为可取。

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那么将来孩子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局促而束手无策。

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的干涉程度过高,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关注,要么导致孩子到成年以后还不能“断奶”,事事依赖父母;要么使孩子产生反感、叛逆的心态,他们渴望人格和心灵独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如何实现自身与孩子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给予孩子一个真正自由的空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慢慢在长大,为人父母要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甚至不可过度参与的事情。父母不可能永远控制孩子,你能做的只是陪伴。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充当好辅助、引导的角色就可以了,选择和判断则交由孩子自己完成。

据一项权威统计显示,中国大概有30%的家庭存在着陪读的现象,城市中的家庭,还要远远大于这个比例。为了孩子的未来,很多家长宁愿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家里一门心思带孩子,送孩子上学放学,等孩子回家后还要辅导孩子的功课,陪读的现象早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国外某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过:“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督促孩子学习这一点,本属正常,但是过度的保护却容易适得其反。陪读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能力缺失,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想到有父母为他们保驾护航,逐渐地产生依赖心理,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对于自理能力本来就差的孩子来说,根本谈不上独立。3.帮孩子戒掉拖延

实际上,喜欢拖延的孩子心情不见得就是轻松的,反而会在拖延的过程中感觉到疲乏。不论是在玩耍中,还是在休息时,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任务总是会无形地压在心里,给自己一种压迫感。拖延不但不能省去精力,还有可能让孩子心力交瘁。

所以,一定要督促孩子养成“有事及时做”的习惯。只有完成了,心理上才会轻松,玩也玩得尽兴,睡也睡得安稳。

孩子有拖延习惯,是我的家长访客中最普遍提到的一个问题,我随便就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我有一个家长访客,就为自己孩子诺诺而一筹莫展。

诺诺做什么事都习惯拖拖拉拉的,晚饭从6点开始吃,吃到8点都吃不完,作业做几个小时都做不完。早上叫他起来上幼儿园,穿衣服也慢慢腾腾,非得等妈妈帮着穿好,再过20分钟才从房间里走出来,刷牙、洗脸也需要半小时。因为儿子的拖延,妈妈送完孩子上学,自己上班也迟到了。

爸爸妈妈好话歹话说尽,诺诺却反过来顶嘴:“谁叫你们不早点叫我起床?谁叫你们不早点做饭?”说到学习,更是让人头疼。放学之后玩玩这个,玩玩那个,就是不完成作业。总是要拖到最后一刻,才会急匆匆地写,写完大概也到深夜了。

有只“小乌龟”的家庭不在少数。为什么小乌龟会这么多?原因不止一个,有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包办了孩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让孩子无法体会到拖延给自己带来的坏处,反而享受到了拖延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比如衣服穿不好,妈妈会帮他穿;比如吃饭太慢,妈妈会端起碗喂他……我的一个小学员,暑假作业拖了一个假期都没有写,快到开学的前几天发动表哥表姐一起替他写,竟然赶写出来了,还洋洋得意地说,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家庭作业”。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也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就想跟大人对着干。你让我快点?我偏要慢吞吞的!

显然,孩子的拖延心理,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学习,做爸妈的又该怎么办呢?

孩子的年纪小,自制力毕竟无法与成人比,拖延的心理需要家长帮助克服。爸爸妈妈可以找个时间与孩子协商,分清楚哪些事情是需要大人提供帮助的,哪些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在需要孩子自己负责的领域内,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论结果如何,你都不要为他承担这个责任。比如,孩子拖拖拉拉不想起床,你可以不去催,等孩子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他自然会知道这是自己的错,不是因为你不叫他,他才起不来的。迟到是他自己的责任,不能怪别人。如此一来,就可以养成自我负责的好习惯。

人通常是健忘的,为了避免孩子吃一堑,不长一智,要及时将孩子因为拖延而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件记录起来,用以提醒孩子警惕拖拉。

另外,给孩子设定做事的期限。有限制才有紧迫感,才能让孩子珍惜有限的时间。如诺诺一样的孩子,起床磨蹭、刷牙洗脸磨蹭、走路也磨蹭。如果妈妈给他规定一个时间,在10分钟之内起床、在15分钟之内吃完饭,孩子就会有紧张意识,进而加快自己的速度。规定他半小时内完成作业,他就不会再东张西望,也不会边玩边做作业。

快与慢其实是一种做事的习惯,给孩子设定期限,也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动作缓慢的习惯,养成正常的做事节奏。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还能让孩子呈现一种精神奕奕的状态,也是健康的表现。

古语说“今日事,今日毕”,拖延直接导致了时间的损失,精神的依赖,如果从小不克服拖延的毛病,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之路会非常不利,将要直接影响到孩子长大以后的执行力,影响到他的工作和学习。“以后再做”、“一会儿再做”、“明天再做”,当孩子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就是找借口拖延,已经有了浪费时间的苗头。父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硬下心肠,告诉孩子:“今天有今天的事做,明天又有明天的事做,别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不然明天你的事更多。”4.要不要与孩子做朋友,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训:“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本没错,但很多父母理解过了头,对孩子过于严厉,不仅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甚者为此毁了孩子的一生。

中国还有一句古训,出自于《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明确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当父母肯抛弃传统教育理念中“上下级”的亲子关系,才能够真正教育好孩子。

所以,尽管当下与孩子“做朋友”的相处方式遭到了质疑,甚至由此演变为另一种溺爱,很多家长仍旧不愿放弃这个教育理念,面对渐渐长大不再听话的孩子暗自纠结着。

有个方法或许为你提供了另一条出路——在该做朋友的时候做朋友,在该管教的时候管教,同时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妨一试。

我的亲子关系班中有一位家长,一直用朋友式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在家庭教育中,尽量满足女儿楠楠的要求,给她足够的自由。在楠楠上小学之前,母女之间没有任何代沟,楠楠哭闹的时候妈妈往往也能四两拨千斤地轻松化解,但楠楠上小学之后这招似乎不管用了。

一次,楠楠想要晚点睡,妈妈就和楠楠说:“今天上班好累,我们现在就休息好不好?爸爸也在等我们呢!”

以往楠楠都会答应她,并且像个“好朋友”一样摸摸妈妈的脑袋哄她:“妈妈不怕,我们早点休息,明天继续加油!”

可这次楠楠却说:“你总说我们要平等相处,我现在一点也不困,你就先睡吧!你怎么总干涉我的自由,好烦!”

妈妈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一反常态,问我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是否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应该用“管教”模式和孩子相处呢?但是书上讲“管教”模式似乎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会有所压迫,怎样才能让楠楠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要怎样做才能使母女之间继续无代沟沟通呢?

虽然爸爸妈妈心里也想跟孩子做朋友,但是有些家长会认为,在孩子18岁正式成人独立前,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的。孩子1岁时,想要的朋友就是和他一起吃奶的玩伴;孩子10岁时,想要的朋友就是和他一起打游戏的同学。孩子成年前,你或许以为和他们的关系只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你无法在孩子成年前和孩子真正成为朋友。只有当孩子具备成人一样的思考能力后,父母才会有选择性地向孩子学习,放心地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同时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

然而事实上,与孩子交朋友是可以实现的。日本教育学家铃木镇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会渴望与尊重、理解自己的人做朋友。父母是孩子最先交往的人,如果他们能放下自己权威的架子,与孩子做朋友,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会建立起来。

我对铃木镇老师的话感触特别深:与孩子做朋友,不在于孩子年龄有多大,而是要看父母的出发点。希望自己不同于中国传统管教与被管教的教育模式可以换取孩子的充分信任与理解,让孩子听话。这是大多数父母选择与孩子做朋友的出发点。楠楠妈妈也是因此才与楠楠“做朋友”的。但在与孩子做朋友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结合孩子不断成长的心理和不断转变与完善的性格随时调整“战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达到和孩子“做朋友”的目的,不再纠结。

为了与孩子更好地沟通,爸爸妈妈需要了解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顺利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和孩子的相处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性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孩子在7~13岁这个阶段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依赖妈妈,男孩更喜欢和爸爸交流,同时开始模仿爸爸的某些“大男人”行为;女孩则乐于像妈妈一样照顾家人,并且尝试与妈妈探讨某些“女性”话题,比如穿哪身衣服比较好看?最近流行什么样式的发型等等。

在这个时期,爸爸对男孩和妈妈对女孩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期望的一方所给予的关爱和引导,就会开始在家庭甚至在学校里制造麻烦,以此吸引你的注意。

所以,在小学阶段,爸爸更适合做男孩的朋友,妈妈更适合做女孩的朋友。当然,无论男孩或女孩,都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关怀,但一定要记得给孩子自由,为孩子日后独立打下基础。

用“做朋友”的相处方式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在与孩子做朋友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产生家庭是以他为中心的观念,这样就违背了与孩子“做朋友”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原则,父母要掌握好其中的度。

身为父母,就算选择了与孩子“做朋友”,也不可能在每一次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用正面的方式去教育,难免会出现气急的情况,这时往往会发生强制管教,让孩子必须承认错误或必须做某件事。一个教育界的朋友说:“很多对孩子的突发强制管教,其实是源于家长对孩子过早的进行负面判定。”

家长们通常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设置了日后发展的标准,当孩子达不到这些要求或没有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时,家长们就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达到标准,甚至不惜强制管教。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理智对待,及时思考,反思一下你给孩子定的目标是否过高。你不能要求一个4、5岁的孩子长时间坐在小板凳上读书,也不能要求读小学的孩子心无旁骛地只想学习。

为孩子的未来做合理规划,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还能避免发生突发性强制管教的次数。5.避开单亲教育误区,让孩子感受满满的爱

毋庸置疑,单亲孩子更需要关爱,比起物质,单亲孩子更需要心理关爱。学会关注单亲孩子的心理发展,适量满足单亲孩子的心理需求,无论是单身妈妈,还是单身奶爸,无论穷教还是富养,都要避开单亲教育误区,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有一个朋友,离婚的时候,将孩子改名叫“欢欢”。她希望她和前夫失败的婚姻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寓意欢欢可以如父母离婚前一样欢乐。

为此,她省吃俭用,给欢欢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只要孩子开口,她都会答应。前几天,欢欢和她说想去西班牙,她想了想,刚刚上学的欢欢开销比以前更多了,公司不太景气,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拿到销售奖金了,一次西班牙双人游要花费很多,这对我朋友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便拒绝了欢欢的要求。谁知,欢欢当即就哭了,她说:“妈妈,我就知道你们不爱我!不然你们为什么要离婚呢?你们要是爱我,一定会为了我在一起的!”

看着哭泣的欢欢,我朋友很痛心,打电话跟我说:“这些年,我决定当一位合格的单亲妈妈,可是欢欢却感受不到我的爱,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欢欢真的欢乐呢?我该不该答应欢欢的要求带她到西班牙玩,用更多的关爱让她快乐呢?”

随着离婚率的居高不下,单亲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尽管很多人建议离婚时妈妈放弃抚养权,以便于再婚,但更多妈妈宁愿放弃自己的“未来”也要抚养孩子。

除了单身妈妈的情况,有些家庭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实行单亲抚养制。父亲或母亲一方远离家乡,外出工作或者进修,另外一方在家教育孩子、照顾老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单亲照顾的,除了真正意义上的单亲家庭,这种形式的家庭也要学习单亲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

美国一位科学家做过一次名为“感觉隔离”的试验——让一个人待在完全与世隔绝的屋子里。几个小时后,此人产生幻觉,再过一些时候,此人心理崩溃精神失常。这说明,人需要常常和外界接触、沟通,从而获取知识,全面提升。

美国著名学者H?奥托认为,把一个人与世隔绝,是现在能够采取的最严厉的刑罚。有些单身父母因为太过于在意孩子的安全,只允许孩子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活动,限制孩子与他人来往,在上班的时候,把孩子关在家中。这和“感觉隔离”试验如出一辙。单亲孩子,本来就缺少父(母)爱,心中深藏着痛苦,更需要和朋友交流,千万不要让孩子孤单地成长。

反之,有一部分单亲父母则因工作繁忙,或因离婚对孩子厌恶,或担心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而性格孤僻,过于放任孩子。令孩子在父母离婚时形成的“爸爸妈妈忽略了我”的观念加重为“爸爸妈妈不管我了”,无形中加重了对孩子的伤害。

单身父母的难处想必都是一言难尽的。但如我朋友一般的单身妈妈,显然对孩子存有错误的教育倾向,那么单身父母究竟怎样才能给像欢欢这样的孩子最好的关爱呢?

首先,作为单亲家庭中的家长,你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及时排解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给孩子一个踏实、稳定的成长环境。尽量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态每天都会发生不自觉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塑造孩子的性格,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为了给单亲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很多单身父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拒绝再婚,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只要避开容易伤害孩子的年龄阶段,再婚并不能说明你不爱孩子了。

孩子6岁以下和18岁以上是适合单身父母再婚的时间段。6岁以下的孩子年龄较小,对有些事情似懂非懂,父母的再婚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相对较轻;18岁以上的孩子步入成年阶段,思想发育成熟,心理承受力较强,相对会比较尊重父母对感情的处理,但7~17岁的孩子,则不容易接受父母再婚。

7~10岁的孩子看似不懂,其实全懂,但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很容易受到伤害;11~17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叛逆精神表现得尤为强烈,心理仍旧半熟的他们很可能会用过激的叛逆行为来“反抗”父母的再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一生都难以修复裂痕。

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在孩子7~17岁期间再婚,必须明确告诉孩子无论自己是否再婚,对他的爱都不会变,降低孩子因监护人再婚所滋生的焦虑情绪。同时要给孩子一段适应期,不能强硬要求孩子马上适应家庭新成员的加入。在适应期内,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和孩子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再婚双方都要多陪伴和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要取得孩子的理解和谅解,不能逼迫孩子接受事实。6.该不该让孩子管大人的事?

心理学家认为,把孩子和大人的世界隔开,看似利大于弊,实则弊大于利。孩子通过父母了解工作或人际交往方面的事情,是迫切希望长大的信号,这个信号表明孩子想用成人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如果被拒绝,孩子会认为家庭以外的世界非常复杂,很难学到处理矛盾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人情世故和社会规则一无所知的孩子在成年后没有踏入社会必经的准备过程,会受到较大冲击。

有一个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前一段时间工作特别忙,压力很大,还和上司闹了些不愉快。老公说自己每天回家后总是一脸忧愁的样子,让他特别心疼,同时也提醒自己,别在女儿小荷面前表现出来,免得让小荷多想,影响学习。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某天老公加班,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女儿小荷一脸关心地问她:“妈妈,您怎么了?”

重压之下她没有多想,脱口而出:“大人的事你少管,好好学习就行了!”当时小荷撇撇嘴,没有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但几天之后吃晚饭时,她突然对爸爸说:“以后你们的事情我不会再问了,我会好好学习,但是学习之外的事情你们也少管。”

小荷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就像再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一样,但她却不知道,这句话已经深深地伤害了爸爸和妈妈。

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管自己的事情,一来是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来觉得孩子还小,懂的事情很少,说了也没用,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孩子的时间。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我给小荷妈妈出的主意是,有选择地和孩子说说自己的烦扰。

小荷妈妈简单地和孩子聊聊,没想到女儿兴致勃勃地给她出了很多主意。虽然这些主意一点用场也派不上,但妈妈的心里还是暖暖的,高兴之余,她也会称赞女儿的主意非常好。女儿也很开心,装着大人的样子说:“妈妈,就算我不能帮你排忧解难,也能帮你出出主意,以后有事情要和我说哦!”那一刻,小荷妈妈说她真正体会到了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特别幸福。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你也不要拒绝孩子的关心。其实,被孩子关心才是莫大的幸福,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他聊聊大人的事情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一、常常肯定孩子的主意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二、和孩子聊自己、家庭的事情会使孩子明白自己的重要和责任,养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三、可以让孩子了解真实的自己和社会规则。

很多专家总是强调要和孩子做朋友,朋友就应该相互交流,不能只引导孩子说出他自己的事情。年龄大些的孩子往往不吃这一套,更喜欢互动,与孩子说说我们自己的事情,更容易使孩子信任我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大人和孩子的思考方式不同,有句俗语说大人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都多,讲的就是家长的处事经验多于孩子。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大学毕业以前,父母从没让我管过家里一丁点的事情,那时我像小荷一样气愤,认为父母没把我放在眼里,只知道让我学习,直到进入社会工作后,我才体会到爸爸妈妈尽全力保护我的心。但是这种保护,总让我觉得有丝丝的遗憾,遗憾不能在父母心里难受的时候为他们分担,其实当时我是有足够的理解力,来接受他们的烦扰的。

未成年的孩子都很敏感,具备从父母表情中分辨父母心情的能力。如果父母明明心情不好却故意说“没事”,会让孩子感到父母言行不一致,认为父母和他相处时不够真诚,最终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事情可以增强孩子的家庭归属感,但是提倡让孩子管你的事情,并不是让孩子知道父母所有的事情,孩子有隐私权,我们也有隐私权。

当孩子问你“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不妨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请孩子帮忙出谋划策,同时和孩子探讨处理该件事情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事情确实难以和孩子启齿,也不要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大人的事情你少管”之类的话,这句话曾经伤害过很多孩子。因为当你说这句话时,会不自觉地采取或焦急或气愤的语气,加之身体语言的表达,明显给孩子以拒绝关心或厌恶关心的感觉,使孩子认为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对你抱有负罪感,影响孩子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父母可以用温和的口吻对孩子表明态度“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爸爸妈妈必须自己处理和解决”,并适时询问孩子“你可以尊重我们的决定吗?”。让孩子了解我们爱他的心,树立虽然他是家庭中重要的家庭成员之一,但并不是任何事情他都享有知情权,跟他没有关系的事情,就不要过问的意识,以此来为孩子设置询问的界限。让孩子明确,虽然你爱他尊重他,但并不代表你对他完全“不设防”。7.不要轻易扬起你的巴掌

通常而言,孩子爱反抗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只能通过“反抗”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当孩子突然爱反抗时,我们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尊重,一味进行打骂教育,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我们班的“叛逆少年”小志,特别爱反抗,而且是以各种方式来反抗。督促他学习时他会跟老师顶嘴,在家里妈妈让他快点起床去上学他就故意拖延,妈妈提醒他玩电脑的时间过长他就用力摔鼠标。最初,爸爸看到小志这样特别生气,有好几次都忍不住要打小志,但都被制止住了。可时间长了,小志反抗的次数多了,妈妈也特别生气,有一次忍不住扬起了巴掌。小志并不害怕,小脸一扬,妈妈见不打似乎也下不来台阶,就一巴掌下去了。见小志的眼里噙着眼泪,妈妈心里充满了自责。

无独有偶,我还收到过这样一封来信:

在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被父母打过,我也是其中之一。我特别羡慕那些没有被父母打过的同学,尤其是在每次我没考好,父母打我的时候。

在一次的数学考试中,我只考了65分,老师要求家长签字。为了不挨打,我回到家后欺骗了爸爸,对他说:“这次考试全班同学考的分数都不高,老师也说及格了就可以。”爸爸相信了,没有打我。

但好日子不长,不久后的家长会后,爸爸回来就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说撒谎的孩子必须要打。我很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在考试之后和我一起分析试卷,给我讲解不太懂的题目,但是他们永远只看重我的分数。

后来,我成了“爱反抗”的孩子,爸爸妈妈让我做什么事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反抗他们,既然得不到他们的爱和理解,我就反抗到底。可是有时候看着爸爸妈妈操劳的身影,我的心里又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近年来,“虎妈”、“狼爸”频现,铁腕教子的教育方式再次引起争议。很多家长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是当孩子就是爱反抗的时候,到底该不该打呢?如果打了,孩子会不会因此更爱反抗,直接离家出走?如果不打,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在古时候“不打不成器”的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个人才,《史记》中就有过明确记载。有些家长觉得通过打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从家庭步入到社会,如果不通过强制手段让孩子认同某些规则,孩子日后很可能会适应不了社会环境,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的主张是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事,都不要打孩子。孩子爱反抗一定有孩子的原因,在没弄清楚原因之前就因为生气而打了孩子,且不提你心疼与否,对孩子的伤害也非常大,这种伤害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家长们在盛怒之下的出手往往掌握不好轻重,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扇耳光会造成鼻腔出血、牙齿脱落和听觉神经损伤,打屁股会发生因皮下瘀血所致的肾创伤,如果伤到坐骨神经还会影响到脊椎的健康,直接或间接损伤脑干。就算是避开这两个常被伤害的部位下手也有可能会发生骨折、流血甚至休克的情况。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同时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孩子视父母为最亲密的人,当被他们打时,孩子的心理会非常恐惧。大多数被打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降低对父母的信任度,如果伤害过大,还可能会丧失信任他人的能力,更可能因此而无法在日后的工作团队中提出自己的意见,缺失团队合作精神。

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辅导,孩子被打时产生的愤怒心理将会伴随他们一生,一旦进入青春期,很容易进化为逆反心理。

女孩子尤其打不得,小时候常挨打的女孩成年后往往性观念开放,在婚恋方面也倾向找脾气暴躁的“大男子”主义的配偶,这就是人生的怪圈之一,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坏礼物之一。当父母不尊重女儿的身体时,女儿也会在潜意识里轻视自己的身体,如果经常被父亲打,则直接为日后婚姻的不幸埋下伏笔。

孩子都很善于模仿,如果父母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可能在学校或其他环境中模仿父母的“暴力”行径,比如对同学大叫大嚷或干脆动手解决问题等。

可见,爸爸妈妈的打骂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多的,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不要轻易扬起巴掌。

当孩子反抗,控制不住情绪时,家长可以采用暂停的方式,比如对孩子说:“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们都要冷静思考一下。”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并且告诉孩子一定要让他这么做的理由,同时和孩子一起商量,设定思考和履行的时限,不要马上让孩子认同我们。

另外,很多家长想对爱反抗的孩子动手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挑战了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意图通过打孩子让孩子服从。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多半都是由于父母和孩子“较劲”,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代沟,但放下身段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才是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我家楼上住了一位大学教授,这位先生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他不主张打孩子,但必要的时候也会打,而且打得很有水平。

一次,他家孩子偷偷拿走了我的手表,他知道后很生气,决定要打孩子一顿。在打之前,他和孩子说:“儿子,因为你今天偷拿了邻居的东西,所以爸爸要履行教育你的责任,决定打你了。你想让爸爸打两下屁股还是打一下手心呢?”孩子想了想,选择了打一下手心。

同样是打,这位大学教授的打就很有效果,在这之后,他家孩子再没有偷过东西。对这种打孩子还要与孩子商量的教育方式,他解释道:“第一,我告诉了孩子打他的原因;第二,我在打孩子之前告诉了孩子,没有吓到他;第三,让孩子自己选择责罚方式令他有控制局面的感觉,不会伤害孩子的尊严。孩子在挨打之后,我引导孩子树立好思想好品德时他多半会反思进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作为家长,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反抗,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当然,也要用科学的方式“打”孩子,因为科学的“打”也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之一,如果你觉得不得不打孩子的时候,先想想你“打”的分寸在哪里。8.“我有缺点,你不准学”

古人有云“责人宽,责己严”。家长做得有礼有节,孩子就会有模有样。做到用七分的注意力来“责己”,用三分的注意力去“责子”,才是明智的父母。这种教育方式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引起孩子反弹的概率也最小。“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教育”,教育专家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我有一个朋友春娇,某天在与我吃饭的时候一直闷闷不乐,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在生宝贝女儿艾艾的气。午饭前,她看到自己女儿最近学习挺辛苦的,就想跟孩子聊一聊,问问她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谁知道艾艾一开始还会搭腔,后来被问得烦了,直接冲她发脾气:“你又不是警察,问那么多干什么!”

春娇也很生气:“我这是关心你,把你养这么大,你这什么态度?”

艾艾撇撇嘴说:“你自己不是都这么跟我爸说话吗?我这么说怎么啦?”

春娇火气更旺:“我能这么跟你爸说话,你就是不能这么跟妈妈说话!”

艾艾不服气:“跟人说话还有两个标准啊,这是什么规矩啊?”这下,春娇可真的气着了,连饭都没吃就回自己屋里了。

她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女儿小小年纪就敢这么跟我说话,我整天忙来忙去的还不是为了她?跟她爸爸大声说话也是心里委屈,这个不知好歹的孩子,亏我这么疼她!”

春娇跟我说着说着就掉下眼泪。等冷静下来,春娇认真思索了艾艾的话,想着是不是自己平常逞强跋扈的样子影响到了女儿。她一边觉得孩子伤了自己的心,一边又对自己平日里的言行感到后悔。

后来,我找了一个机会问艾艾这件事,艾艾还觉得很奇怪,说:“妈妈也真是的,我就说了她两句她就这么生气。她平常不都这么跟别人说话的么?妈妈对爸爸总是没有好脸色,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为人父母要知道,孩子的言行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因为你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对自己和对孩子,使用双重标准,是养不好孩子的。

我小时候就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妈妈突然对我说,“你眼睛不舒服吗?”我回答没有,她就教训我说,“那你不要总是挤眉弄眼的好不好?”

我当时就反驳她说,“你为什么不以身作则呢?”——我挤眼睛这个毛病就是从她身上学来的。妈妈当时就发怒了,大吼说:“大人怎么样你就可以怎么样吗?你是小孩子!”

因为那天我妈妈发了很大的火,所以这件事在我记忆中印象深刻。

在教育孩子方面,“以身作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做不到。在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模仿是一个最基本的成长方式。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尤其要树立好榜样,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自己都做不好,却要求孩子做对,这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现象。按道理来说,若知道自己的某种做法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你就不应该去做。既然做了,就不应该怕孩子学。但有些家长的态度却是:我可以,你不可以。

外国有句谚语:“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就跟看不见自己的鼻子一样。”这不仅仅是认知水平的问题,还是习惯问题。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而对别人的缺点敏感有加。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的确,教育别人比教育自己容易。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家长睁着自己一双警觉的眼睛,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来找寻自家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对自己的毛病毫无察觉。

有些家长会强词夺理:“我知道我有缺点,但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要让孩子别犯我的缺点,不然他怎么会比我强呢?”这听起来似乎挺合理的。比如:我是一个爱骂人的,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又改不了,于是就严令禁止孩子骂人。或许这样会有一定效果,但最后却会适得其反。

这种“我有缺点,你不准学”的教育模式,即便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也要付出重大的代价。这会降低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会丧失家长的好榜样作用。做家长的,在孩子心里失去分量,还谈什么家庭教育?你要让孩子学好的,固然是隐藏着你也想改造自己的美好想法。但这种方式无疑是一种逃避,是对自身责任的推卸。

作为父母,要想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好榜样,三件事是缺一不可的:

第一件事就是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多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观察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缺点,尽最大可能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不是让你要一刻不停地自我检查,也不是让你成为没有缺点的圣人。若有缺点,坦诚地对孩子说明,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不完美的。这不是丢人的事情,因为,孩子永远以父母为第一任老师,别让你的言行不一影响到孩子。

第二件事就是以同等标准对待孩子和自己。父母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别把挑剔的眼光放在孩子身上,抱怨孩子的不争气。若你热爱生活,能给孩子提供的也是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反之,若你自己身上都没有这种上进的正能量,却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和这个学、与那个比,孩子心里自然就会产生“凭什么你能这样,我就不能呢?”的想法。就如艾艾一样,她心里会想:“妈妈自己都这样,轮到我怎么就不行了?”

第三件事相当重要,那就是经常与孩子谈心。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或许可能不成熟,但不论如何都是他们的想法,他们在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来感知这个世界,审视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很多父母自认为很爱孩子,却很少与孩子谈心,以至于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孩子心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想想看,与孩子缺乏交流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相当于父母在自说自话呢?9.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你的孩子?

网络是一种十分便利的交流媒介,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化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在家庭教育中,你也要适时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更多的网络知识。一个知识落伍的家长是很难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的。你可以不利用网络,但是有必要对网络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跟孩子有共同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走出不良网瘾的漩涡。

我有一个“问题学生”小亚,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已经有3年网龄的“小网民”了。小亚接触网络的时候只有7岁,一接触,他就与网络一见钟情,被网络那神秘而博大的世界迷住了。小亚的父母见自家的孩子那么喜欢上网,就在他的房间给他安了一台电脑。刚刚开始的时候,小亚只会用电脑来玩一些小游戏。每天下午放学,在爸妈没回来之前先坐在电脑前玩一会。等爸爸妈妈一回来,就赶紧关电脑,开始写作业。之后,小亚认的字多了起来,就开始到各个网站浏览,还用缓慢的打字速度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聊天。

从此,小亚就再也没有心思学习了,而是忙着在网上交朋友。时间一长,小亚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无精打采,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自然下降了。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反映给了小亚的爸妈。小亚的爸妈开始严禁小亚上网。但是小亚一旦离开了网络就变得什么都做不下去。即便是坐在书桌前学习,精神也很恍惚,眼前的书本一个字他也看不进去。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来向我控诉“网络害了我的孩子”,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一直是我们咨询师的焦点和重点。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国内和国外的青少年网络环境。

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少有像中国这么繁荣的网吧行业。国外有网瘾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30岁,而中国有网瘾的人群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并不集中,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而中国有80%~90%的网瘾人群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很少见到因为网络成瘾而出现的极端的社会事件,而国内因为网瘾出现的极端例子却并不少见。

这种国内外网瘾现象的对比提醒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网瘾,不得不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你的孩子?

心理学上认为,伙伴的缺失——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发展品格的缺失,才是网瘾问题的源头。据调查表明,现代孩子的抑郁感和孤独感,与网络的重度使用有很大的关系。经常玩暴力网络游戏的孩子可能比较有攻击性,对苦难的感知程度也会比较低。经常使用网络与陌生人聊天的孩子很难将现实世界与虚拟的世界区别开来。而这一切的混乱性和复杂性,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影响都是可以预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网民”才格外需要父母的关注。

人是社会性动物,同样需要有社会化的生活来排解孤独。对孩子来说,摆脱孤独的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跟伙伴玩耍。然而在现今的生活条件之下,这样的机会日益减少。还有一种就是在网络上寻求社会和同伴的存在。网络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在于,他们所需要的社会化人格,可以从其中获取,这也是孩子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的精神价值目标。这种精神营养原本应该由学校教育来提供,却因为现今以升学为主导的应试教育体系而丧失。于是,孩子内心中某部分被压抑住的人性,就不得不寻找另外的出口。这个管道就是网络。可以这么说,是我们社会给孩子提供的社会化机会过少,才让网络乘虚而入,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代替品。

然而,在网络上寻求社会人格的发展只会是暂时的,也是不真实的。从长远来看,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最灿烂的黄金时间,心灵出现一个空白期。像这样被网络喂养长大的孩子,在不得不去面对现实社会的时候,需要从头开始摸索,完成社会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孩子的网瘾与成年人还有所区别。成年人沉浸在网络中的时候,会不断地有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等等将我们拉回现实,网络很难真正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骨血。但是对孩子来说,它却是摆脱孤独的药品,是服久了会上瘾的药品。

很多来访的父母,很喜欢用消极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我禁止你上网,却很少用积极的方式——有其他的事比网络更能填补你心灵的空白。针对网瘾,或许你也是采取堵死、管死的方法,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在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之后,他又该从何处获得心灵补品?只要孩子的存在感没有得到肯定,孤独感没有找到出口,网络对于孩子的诱惑力就是永远存在的。真正想要一劳永逸,其实背后的理念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不会感觉到孤独。

让孩子不孤独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及时与孩子沟通。据调查,中国有6成的父母“无法理解孩子”。调查的父母当中,只有3成左右表示“我和孩子沟通得很好”,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求助于父母的比例也比较高。因此,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不感到孤独。

我们还要注意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尽量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如果总是用高人一等的强势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宁可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交流,也不愿与我们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10.有的孩子为什么“说不得”?

如果有条件的话,让孩子经常接触一些比他更优秀的人,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样一来,不用你跟他说,他就会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对自己“其实没有那么优秀”的事实心服口服。若你仅仅只是教他在口头上保持谦虚,甚至是说一些贬低自己的话,这样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娜娜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孩子,在我的亲子关系班里她担任着班长的职务,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她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但是最近娜娜的妈妈却跟我说,她发现了娜娜的一个问题:孩子可能是听多了别人对她的表扬,开始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讲她一点不好。

某天晚上,妈妈照例检查娜娜的作业,发现娜娜的学习有些退步,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做错了。妈妈拿着作业本对娜娜说:“宝贝,你看这些问题都很简单,不应该错的怎么也做错了呢?是不是你做作业的时候不专心了?”

娜娜立刻板起了小脸:“妈妈,我们班有哪个同学是不犯错的呢?我犯的错算少的了,你还不满意啊!”妈妈有点伤心,孩子大了,也有自尊心了,可能讲话得斟酌字句了。

第二天晚上,妈妈检查娜娜作业的时候,又发现了几处不该出现的错误。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对娜娜说:“宝贝,你看,这个问题我昨天给你指出来了,怎么又错了呢?是不是有点马虎啊?”

娜娜一脸不耐烦地对妈妈说:“你还有完没完,别整天就盯着我的缺点和问题好不好!”妈妈刚刚张嘴准备严厉批评孩子两句,但想想还是算了,可能孩子这两天心情不好。

谁知,娜娜日后反复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听不得别人说她一点不好。只要是批评的话一句都不想听,要么就是表现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她的妈妈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我,让我和娜娜好好谈谈。

孩子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批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经常被批评,听多了就造成逆反的心理,用拒绝批评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还有一种就是经常被表扬,造成了习惯性自我肯定,再也无法听进去批评。这两种类型的孩子都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我。娜娜就属于后者。

在我跟娜娜谈心的过程中,娜娜对我说:“我从小就很聪明,别的小孩还不会说话,我就已经能认得字了。很早我就开始背诗唱歌,在学校老师也没少让同学们跟我学习。哪次班里的活动少得了我去拿奖呢?我妈妈也真是的,总是挑我的毛病,就是看我不顺眼,烦死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