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4:38:46

点击下载

作者:郑智斌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众妙之门——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

众妙之门——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试读:

网络世界的“林中路”(自序)

眼下,有一年以上网龄的人可能会说,互联网真是一个乱糟糟的世界!

更高网龄的人也许会说,互联网是一个复杂多样的世界,其情形如同周遭的现实。

十年前,网民说,网络是虚拟的,“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今天,大多数网民或许会赞同,互联网就是日常现实的一部分,“比真实更加真实”。

所有这些说法,都是我们对互联网这一迄今为止人类智慧最高结晶的“机械新娘”,以及对这个融虚拟性和实在性于一体的“网络社会”的不同体认和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进化与网络实践的快速变迁,这些看法还将不断变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由文明古国、工业社会加速进入信息时代的国度,互联网应用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其内部似乎更有特色,更令人着迷。比如网民人口规模,从零到一亿人用了十几年,从一亿到五亿人仅用六年,如今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8.3%。2012年上半年,全国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19.9小时,这一数字在十年前仅为8.3小时,相当于现在每天多用了1.66小时,这些时间被消耗在聊天、社交、搜索、阅读、游戏、娱乐,乃至网上写作、购物等各个方面。这意味着互联网成功地把许多中国人从电视机、报纸、书和收音机前拉到了电脑前,我们历史性地进入了手指比眼睛和耳朵更忙的时代。

在网上,资讯、宣传、舆论都是人类传播交往的具体形态,IM、BBS、博客、微博和各类网站等,都是不同的交往工具或空间。当人的肉身在网上变得不再重要,或者说身体电子化以后,人对自我、他人、社会乃至整个时空的感知、情感、判断和心态、观念等许多事物都将为之改变,并且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介入日常现实而持续变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许多人认为,中国互联网可能是“世界上最热闹、最嘈杂、最舆论化的网络”。如果说这个判断是妥当的,那么,这在18年来网络事件中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

对中国数亿网民来说,互联网不只是包罗万象的“信息超市”,它最令人惊奇之处是每天都带来了从万里之遥到身边现实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件。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些形形色色涌现的事件另有其价值,它们犹如一条“林中路”,引领人们进入并探究互联网世界,也为观察思考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入、社会深度转型的整个中国提供了一条捷径。因为所有事情从来不是空中楼阁,事件反映着真实现实,又依存于人,人则受制于认知、思想与观念。这样,一路披荆斩棘,仔细探查那些大大小小的“网事”,去芜取精,去伪存真,就可以洞察这个深邃而充满迷思的“虚拟”社会,再从中抽身而出,反观网络世界以至今天整个社会现实时,或许会豁然开朗。

本人期待成为一个这样的探路者。近些年来,新媒体传播和受众问题研究是我日常教学科研的重头,关注网络事件更是我的一件乐事。受美国“水门”事件(Watergate case)影响,国内常常把事件称为“门”,这个说法并无特殊含义,只是偏于丑闻类事件。多年来,国内互联网“××门”竞相涌现,2011年“门”类事件就达到200起之多。对于本书来说,网络事件其实就是一道洞开的“门”,它联结着技术与人文、虚拟与现实以及个人与社会,也必将打通此在与未来。人们将会看到,网络事件在中国有着更为特殊的具体形态、复杂特征与内蕴丰富的意义,几乎当下一切来自现实与思想领域的问题、矛盾乃至整个时代情绪无不渗透其中,杂然呈现。我们期待穿越一扇扇这样通向已知和未知的众妙之“门”,能够进入互联网世界,看见社会,读懂中国。

岁末年初,在写作收尾之际,又一起公共事件轰然而至——作家韩寒陷入“代笔门”,多篇作品被广泛质疑为他人代写,令这位广受赞誉的青年作家突然陷入自成名11年以来的最严重的毁灭性危机之中。然而,这实在也是中国民间社会现状的某种深切映射。百变不居,无所不涉、无奇不有并乱象纷呈,频频爆发舆论风波,动辄剧烈地牵扯整个社会神经,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事件基本的面貌与影响。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日常现实与主流社会,从多学科、多样化角度探索网络事件也就有了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书算是对自己多年关注的初步总结和交代。

本书也是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构建:互联网观念史事件研究”的成果之一。在旷日持久的研究中,我的多届研究生同学参与了工作:2009级的赵凤娟、胡娟娟和2010级的刘祎分别撰写了第二章、第十章和第九章的部分内容,2009级的何庆、廖红霞、康婧、刘智发和张琪分别撰写了部分案例的初稿。本书写作也得到友人、同事,尤其是家人宝贵的关心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研究快速变化的网络实践也是“遗憾的艺术”。本书虽为多年心得,但个人学识有限,其中未免纰漏,敬请方家指正。2012年5月于青山湖畔

第一章 进入事件时代

第一节 为什么要观察事件

一、事情、事件与新闻“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一坐下就向冷子兴打听。“嗨,讲点故事来听吧!”今天同事之间聊天时,总有人喜欢提出这个要求。“啊?又曝丑闻了!”在网上,人们一打开网站常常如此惊呼。

这里所说的“新闻”、“故事”、“丑闻”,大致可归为一个意思——最近发生的事情。人们总是喜欢打听事情,散播事情,议论事情。新鲜的事情代表了人们所处的周围、不清楚的远方和所有的他人,其中含有人们关心而未知的东西。说事情是工作、社交等日常基本的需要,听故事则是人的天性。

事情是一个泛指,用来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或活动。有个人的或日常生活的事情,比如上下班、做家务、散步,吃喝拉撒等都是事;也有大家的或公共的事情,比如各地房价持续上涨、城市道路越来越堵、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多。这种与所有或部分公众相关的事情说的是某类社会现象、事物可观察到的新发展或变化,因而常常成为公共生活中的议题。有时,事情也被用于特指某个具体的事实、活动,或事物具体明显的变化。比如新闻报道,其基本作用就是向人们报告最新发生的事实,通常是比较重大、重要或大多数人感兴趣的事情。例如,美军攻打伊拉克、英国威廉王子举行世纪婚礼、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某娱乐明星闹出性丑闻。这种公共的事情开始接近了“事件”。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中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和含义笼统的“事情”相比,事件的外延更小,它拥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和结果等要素。换言之,事件抛弃了人们日常所遇到的一般社会现象、活动或事物变化。在本书中,事件是指那些对国家社会、组织或广大公众乃至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大或较大的实际影响,或者富于某种象征意义的重要变化与活动。

在新闻学范畴内,事件就是一种新闻。对读者来说,新闻也多半是说各种各样的事情或事件。一般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除了必须新鲜、真实以外,还要符合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要求。西方新闻界说,“反常即新闻”,即它应该是与众不同的新、奇、特的事实,具有新异性。不谋而合,一些史学家也认为,事件就是报刊记者报道的新闻,它们是在短促时间内发生的大事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或公众影响力,所以也必然够得上能称之为新闻的那些基本要求。本书所论的所有事件,也几乎都是当时各类媒体广泛报道过的“大新闻”。

事件是多种多样的,发生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所以大致可将其划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自然事件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或人的意志完全无关,比如地震、流星雨、火山爆发、“非典”病毒流行。自然事件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并引发人为事件。社会事件就是人为的,由人类活动引起或促发,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体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也产生于个人日常生活当中,其影响不一。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仓颉造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化事件,因为汉字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载体基石和活的灵魂。两百年来,电报、电话、电灯和轮船、汽车、飞机等重大发明,作为科技事件不仅延伸了人类躯体,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十年前,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看似只是两幢世贸大楼的倒塌,却对美国政府、民众乃至国际局势都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复杂影响。二、事件与历史、史学

历史就像事件的“容器”,两者关系如此紧密。没有事件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每个时代,社会上每天都要发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件。在日常化的历史观中,所谓历史也就是那些过去发生的所有事情、事件与活动,无论这些事情是否为人所知晓。

在历史学范畴内,所谓“历史”,内涵有二:

一是指一个国家、社会或民族的历史,包括其过去所有发生的事情、事件、行动。这个历史,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地理与文化精神等共有的实际构成之外,也是一部由发生在这个时期内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具体事件、现象和人物共同串起来的历史,即一切与人类社会有关的“过往之事”,统称为社会史。这些往事,共时或历时地被人类遗迹(比如建筑)、口头传诵(比如神话传说)和图文(比如书刊)等一一自然或悉心地记录,使当时的思想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整个人类社会史就是每个历史阶段所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断运动的历史。所以,事件与历史的基本关系是,时间以其绵延之维使人类事件不断发生,也只有时间的推移才能使过去发生的事件成为历史,而事件本身又必须在这一流动中才能成为事件。此外,广义的历史还包括宇宙史、地球史、生物史等,可统称为自然史。

二是指后来者对过往之事的记述、诠释与研究,即历史学,简称史学。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考察历史的种种客观存在,客观、公正地叙述历史事实,揭示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其基本对象就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行为和历史人物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的事实和过程。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新的历史观认为,从来就没有旧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新的,“都是刚刚发生并正在进行之中的新闻事件、新过程、新意义”。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一种“现在的建构”为当下提供对过去的解释、思考,并为人们的现实和未来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历史由人的一切行动所构成,人类所有的事件、行动本身既参与构建了历史事实,也使历史得以浮现和被认识。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里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事”即事件、事情,而记事者就是当时的“史官”。要认识历史,体察历史过程的内部和细节,就丝毫绕不开历史上的事件。尽管历史事件远远不能概括历史的全部内涵,但事件似乎带有神圣的光环,在中外史学传统上一直是被特别追逐的主要研究对象。重大历史事件尤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在史学研究中长期占据着中心位置,使其分支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军事史、文化史等不同的专门史。

由于对事件研究的高度重视,在传统史学中亦有专门的事件史研究,例如清朝义和团史研究。尽管目前事件史还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史学分支,但这种研究主张认为,事件研究并不视某个历史事件为封闭、孤立的事件,也不视其为独立、自足而毫无外部关涉的研究对象,而是将其看做一种开放、包容、透视历史的有效路径。事件路径可以沟通宏观与微观、结构与事件,因为所有具体的、个别的历史事件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动态反映,即在事件运动的背后必定隐藏着当时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研究者要从民族、国家的历史时空中抽取出某个历史事件,真实地描述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还要从研究中看到事件之外的社会制度、关系和结构等更多的事物。这个“结构”指的就是事件所依存的社会现实,是社会上一些长期存在并世代相传的稳定性因素。与短暂、鲜活、激荡的历史事件相比,这个社会结构是沉淀凝固的、沉默的、等待被显露的,但是“它们迟滞着历史,阻碍着、因而也支配着历史的进程”。这样,对于事件史研究来说,事件既是研究对象、研究实体,也是一种特别的历史研究路径或范式,挖掘分析研究者认为具有“窗口”意义的那些历史事件,并从历史事实出发赋予该事件以某种诠释与意义,就是历史事件研究的基本意义所在。

史家的基本任务是秉笔直书以记录和还原史实,历史研究还要从史实中昭示出“某种理想的道德价值观或某种预设的历史目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性”,这是历史学的价值取向。同样,要揭示互联网的历史实践和社会规律,也要研究其历史上的事件、现象和活动。本书毫不怀疑事件以外其他网络事物的认识价值,但是,那些极具研究价值的网络事件就像一条密林中的小径,可以更快地引人深入并认识神奇的网络世界,最终帮助观察整个社会。三、互联网事件研究的意义

一切社会现象、人的活动构成人类历史的内容,处于历史时空中的每个事件都有其自身的意义。这个意义,包括事件本身作为一种历史客观存在的意义,它有自己的事实与真相,也有对社会、公众乃至历史发展的实际作用或影响,以及研究者从事件阐释中得到的意义。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互联网历史中的种种事件,以此探讨业界称之为“互联网”、普通网民称之为“网络”而学界冠之为“网络社会”的东西。其意义之一,是以史学的事件史视角观照互联网历史事件,尽量客观地还原事件的基本过程、原因,探索其孕育生成的内在逻辑性,揭示网络技术的、人(网络用户)的与社会的因素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历史事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社会结构构成中的应有之义,因为一个个事件的动态过程相互作用将共同构成相对稳定和静止的社会结构。这样,研究互联网事件既能客观还原、昭示出互联网与网络社会曾经的历史,还可以发现这些事件与现实社会深层结构的关联性,包括其中的社会关系、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制度以及社会思想观念等等,从而反映出整个社会历史的动态图景与深层真相。基于上述现象,本研究意义之二在于,通过系统研究网络事件来探究网络社会与整个社会现实及其关系,思考问题的本质,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未来构建。“十年即历史,十年即传统。”这一判断对于历史并不久远的互联网来说是如此恰当。其一,从其前身——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建立ARPAnet(阿帕网)算起,互联网才42年;其二,迅猛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日益广泛应用使得如今的网络时代日新月异,也使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在互联网开放仅仅十七八年的中国,与其说是研究互联网历史,不如说是研究整个中国的一部分当下史。因此,我们要辨析互联网的历史、传统与当下性,重新发现那些看上去“新”的或“旧”的东西,倾听这一历史对现实与未来的启示。

从传播社会学角度看,对互联网历史事件还有以下三个判断:其一,所有特定事件的发生与展开在形态上都表现为复杂的媒介信息流动;其二,在内容上都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具体且鲜活的事实与存在;其三,在本质上都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反映了当事者、参与者和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昭示互联网世界的历史,也透出复杂的社会现实背景内容。总而言之,所有事件都呈现着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某种适应与同构关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总有其一定的传播科技、媒介制度、传播组织及信息生产能力,这决定了传播活动的整体格局、面貌,这种传播状况反过来又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事件,将最终指向事件背后的技术、媒介、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这有利于从社会信息传播层面来回答网络社会的历史、现实及其构建问题,这是本研究意义之三。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从遥远的非洲到我们亚洲的近邻,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加入“网民”行列,成为那些激动人心的“大事情”的亲历者、参与者、观察者,甚至是谋划者和推动者,人们从未如此清醒、深刻地体认到个体与时代的关系原来如此紧密相依——人人都在成为自身历史和数字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创造者,这正是互联网最令人激动的部分。四、本书研究的任务

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的开篇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这既是历史研究的意义,也是其基本任务。

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社会史研究,甚至远非完美的互联网事件史研究,但试图完成以下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回顾、梳理中国互联网向公众开放以来各阶段发生的主要事件,提取其中有价值的重点个案,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经过呈现、原因、性质,是谓事件本体分析;二是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语言学等跨学科角度出发,深入发现事件所关联的技术的、人的、社会结构的种种背景因素、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及其历史的、现实的作用与影响,是谓事件意义或价值分析;三是理论分析。基于唯物史观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关系的定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集中探讨事件中个体的、群体的和整个社会的行动反应,其中体现的观念态度、思想文化,以及它们与社会现实的内在关系。从中,既可以理解网络社会中个体何以在社会剧本中行动,他们拥有什么样的经验结构并因此构造了什么样的主观现实,还可以理解整个历史事件如何影响了公众心理、社会意识并构建出何种网络社会。最后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一个文明、理性和健全的未来网络社会。

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本书的旨趣在于,把事件看作一支万花筒、一扇门,从中透视网络社会的历史存在、现实状况和种种问题,抽绎其中蕴含的复杂的公众观念与社会思想的运动,而无意于对事件本身、参与者做出道德上的价值判断。那些缤纷的、令人兴奋或沉思的,甚或一晃而过被忽视被遗忘的网络事件,若能小心辨析,深入阐发,当可为社会建设提供裨益,这也是本书的要义和希冀所在。

第二节 网络社会与网络事件

一、何谓网络社会

如今,泡在网上的人无以计数,这个“网”即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指一整套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前者即计算机、网络电缆和网络硬件等,后者是指互联网向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提供的一系列信息通信与交际服务。有了这些设施与服务,山隔水阻的人们可以聚集在计算机屏幕这个共同的“地点”,跨时空相互通信、协同工作,一起休闲娱乐。唯有有了人的广泛参与和使用,物理的互联网才能结成复杂的网络社会。

近20年来,“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复杂的集合性概念,具体定义众说纷纭。类似术语还有“虚拟社会”、“赛博社会”、“数字化社会”和“信息社会”等。目前,其内涵大致有两类指向:

一类是指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电脑网络空间(cyber space)或称虚拟空间(virtual space),并由所有网络用户所构成的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或赛博社会(cyber society)。通俗地说,网络社会就是在电脑和联结电脑的网络里产生的社会,或称互联网社会。这个“网络”还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比如手机)和互联网的结合,即时下正在快速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以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网络。因此,网络社会是一种电子化的、存在于技术虚拟空间并由所有网络化用户构成的“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

在互联网早期,一般视其为纯粹技术性或工具性的电脑网络或虚拟空间,而所谓网络社会只是以这种电子形式延伸或迁移了日常现实而已。今天,由于拥有越来越多、越来越现实的“云”应用,这个电脑空间不再只是一种网络化的、虚拟性的和高技术的“空间”,而成为一种非工具性的新的社会场所与环境。它与日常现实既平行又交叉,两者无法分离。所以,在事实上和本质上网络社会已成为人类社会交往实践的新形式新存在,全球20亿网民和各种机构用户像在日常现实中一样,在网上直接相互认识、交往和协作活动,不仅超越了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乃至国家、民族、阶层、文化等诸因素对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限制和影响,而且突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对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中介作用,创造出一种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互动,产生了真切、广泛而深入的现实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存在“虚拟”的网络社会。

另一类是著名的网络社会思想家、“信息时代三部曲”的作者曼纽尔·卡斯特阐述的“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这是一种对当前人类社会的整体描述,指的是现实空间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态与新的社会模式。卡斯特认为,网络社会是由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重组、再结构化后的产物。这里的“网络”,并非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而是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形成的,包括全球金融流网络(比如股票交易市场)、运输网络(公路航空海运)、通信网络(比如互联网)、媒体网络(由全球各类媒体构成)、政治网络(比如欧盟管制的国家网络)等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趋势,这种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技术范式,并逐渐塑造出网络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尽管这个网络社会或社会网络并没有改变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一社会本质,但是在这种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功能和过程无不是围绕网络而构成。卡斯特指出,无论是经由哪种网络,只要由各种节点(nodes)通过网络并以共同的信息编码(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成就目标)联结而构成的,就是网络社会。简而言之,网络社会就是人类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信息社会或信息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理论兴起。该理论认为,任何社会都并非一种个体、群体和整体这样简单的关系或结构,而是由各种“网络”即各种关联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理论是60年代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提出的六度分隔假说(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其通俗的描述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所谓“社会网络”正是由所有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或结构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群体、政府、公司企业和其他集体性的社会行动者(即“节点”)通过社会性互动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其实,任何社会都是社会互动、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一百年以前也是如此,今天互联网本身也是一种基于电脑网络的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建立关系的社会网络。

综上所述,第一种网络社会是具体的、微观的、基础性的,第二种网络社会是宏观的、整体的、全包含的。其共同之处在于都以现代技术为重要基础,反映了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兴起以来人类世界开始由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的伟大变革与迁移,互联网世界正是卡斯特所言的网络社会的主要象征。本书在中观层面和社会学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网络社会是技术网络社会化后的产物,是互联网对现实社会所拥有的全部力量的显现,即这种力量所形成的全部社会性结果。而无论你是不是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已身处于这个全新的网络社会之中。二、何谓网络事件

近几年来,“网络事件”一词频繁被学界和媒体引用,至今定义不一。通常,网络事件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并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有人认为,网络事件就是网络热门事件,即在网上传播、因网民共同关注(观点激辩或情绪感染)而形成的全社会热议的事件。有人从网民行为出发,认为它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现象在网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这些看法各有偏重,但都认为网络事件是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事件或公共话题。换句话说,网络事件主要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件、公众事件,必须与网民公众、网络公共生活密切相关。

本书所谓的网络事件仅仅是指在网络世界中不平常的大事情。首先,它排除所有那些纯粹属于个人的或组织内部的事情;其次,这个“大”所强调的并非事件本身或其现实影响之大,而重在它对网络社会所具有的认识价值之大。有时,书中也采用“互联网事件”的说法。

从来源看,网络事件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事件。美国传播学家丹尼尔·戴扬称之为“特殊的电视事件”,即那些在大众媒体上重点展现的非常规性大型活动。比如“两会”,网络舆论对其作出响应即为网络事件;二是在日常现实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但是并未得到媒体的关注报道,经由网民发现、传播并发酵而成的;三是互联网本身的,或直接从网上发生、引发的。前者比如网络技术事件、黑客攻击事件,后者比如2006年因网民爆料而出的“虐猫女”事件、2011年某官员用微博使用不当闹出的丑闻。在网上故意炒作的事件也属此类,这类事件又称“假事件”。

从性质看,网络事件一般都涉及公共事务或进入了公众领域,包括各类社会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以及公众人物言行等。从规模上看,其源头事件中的主体(比如个人、政府或企业组织)、参与事件的社会成员(比如网民)的数量均可多可少,并非要特别巨大。此外,从影响与价值上看,无论当时事情多么平凡或重大,网络事件都具有某种意义、对网络世界或日常现实具有某种影响(比如引发舆论),都对网络社会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

网络事件都是人为事件,包括自然界事件派生出的次生事件,以及所有源事件在网上引发的事件。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美国影星莎朗·斯通在戛纳电影节上发表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报应论”,而作家韩寒又发表博客文章替该女星辩护,两起事件都受到国内网民的强烈批判。

从一般呈现看,网络事件主要表现为就某事件发布网络报道、各方展开讨论和争议,是一种有关信息、观点和思想在短时间内不断汇聚、传播扩散的行为与过程。具体比如各大网站发布有关报道、评论,广大网民在论坛、BBS、博客、社交网站或社会化媒体(例如微博)发表帖子、评论文章,往往还伴有“恶搞”、“人肉搜索”等群体性活动与现象。所以,大多数网络事件堪称一种“在线事件”、“屏幕事件”,即在某段时间内有关信息、意见、谣言大量充斥于各个网络社区,在网页上占据显要位置,而无数网民则对着电脑屏幕点击页面、敲打键盘,品评热议、唇枪舌战。有时这种线上舆论也延伸到线下,引发声援、签名、抗议、实地调查和捐钱捐物等活动。

网络事件具有不同的主体,即事件中的行动者。除当事者以外,还有策划者、组织者、报道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等不同角色,从普通个人、各界人士到各类组织、新闻媒体都可能成为其中任何一种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和影响。在大多数网络事件中,大众网民是行动者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甚至可以说,没有网民的广泛关注、参与就没有今天所谓的网络事件。而这些年来,整个互联网舆论也主要是透过多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诸多事件最终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民间新力量,令种种现实权力刮目相看。三、网络事件的分类

按照上述理解,可以将网络事件粗略地分为两大类:

1.社会公共事件

社会公共事件是指来源于日常现实中与公共生活、公共领域有关的事件,它能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跟进参与和社会情绪、舆论的波动,是目前网络事件的主要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突发公共事件。即未能预测或难以预测而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比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等)和社会安全事件(比如恐怖袭击、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四类。其中,自然界或非人为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次生公共事件,前述莎朗·斯通发表汶川地震“报应论”即是。

群体性事件是现实生活中高频率发生、与社会安全紧密相关的一类突发性事件,往往在网上引起群体性反应。维基百科将群体性事件定义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不平常影响的事情。这类事件往往根源于深层社会矛盾,引发于一些诱因事件,其主体是具有强烈的共同利益诉求的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些民众或表达主张诉求,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某种影响。在社会学中,群体性事件被视为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或曰聚合行为、集群行为。其特征有:(1)自发性,即事发时的无结构性,是无正式组织的行为;(2)无规范性,是违反常规或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3)聚合性,是众多人或偶合群体的共同行为,个体之间相互感染、影响、鼓舞而形成一致行动;(4)短暂性,行为周期较短,不能持久。如果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周期划分为潜伏期、发展期、高潮期和衰减平息期,那么,互联网多半是从发展、高潮阶段介入,对事件具有放大镜、加速器和助燃剂的作用。如今,直接源发于网上的公共事件、网民群体性事件也越来越多。比如2006年的“铜须门”和2011年的“10·11”事变。前者因某网民自揭家丑而引发一起集体性网络大批评,后者是针对淘宝商城推出“招商新政”而发起的一场围攻网络商店的网民群体性暴力行动。由于网络事件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公众或某些群体的舆论活动,也有人将其称为“网络舆情事件”。

二是非突发公共事件。它是指日常的,或可以计划、预期的,或有周期性发生的,并受到社会公众关注的事情,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类的官方重大活动,发布公共政策法令,民间组织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以及元旦春节等各种节庆、名人诞辰等等。

非突发公共事件也包括一些偶然进入公众视野的个人的事务或遭遇。个人事件能否成为公共事件,取决于事件本身是否具有公共性,即是否与公共生活、公共利益有关,可称之为“公民事件”。例如2011年郭美美“炫富门”,因在微博上炫耀其奢侈生活涉及中国红十字会以及民间对政府慈善的怀疑,迅速演变为公共事件。有时,个人事件因其吻合某种社会时势或普遍的社会心理而变成公共事件。当个人事务与国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贞操观、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相碰撞,也很容易发展为公共事件,2008年影星陈冠希的“艳照门”即是一例。通常,个人事件必须经过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的报道后才能成为公共事件。

2.互联网自身事件

即互联网本身历史上的事件,主要包括网络科技事件、网络安全事件等。互联网的诞生就是人类科技史上伟大的公共事件。数十年来,不断涌现了许多关键技术、重大应用或创新性产品服务,比如1971年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首次开发出电子邮件,1974年诞生TCP/IP协议,1985年斯图尔特·布兰特(Stewart Brand)和拉里·布里连特(Larry Brilliant)推出名叫WELL的首个网络虚拟社区,1989年万维网(WWW)协议诞生,1998年Google上线,次年“Web 2.0”提出,以及2004年和2006年著名的Facebook、Twitter分别推出,都是标志性的互联网历史事件。正是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脑网络一步步深入社会和个人生活,最终成就今天的网络社会,因此它们都蕴含丰富的社会认识价值。

网络安全事件,又称计算机信息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对网络信息系统造成危害,或在信息系统内发生的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具体又可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和其他信息安全事件等七个基本类型。前四类都是人为的破坏事件,这些活动由网络系统外部进入,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通过传播计算机病毒、蠕虫、木马、僵尸程序、恶意代码,或使用其他工具、网络技术等实施破坏或攻击。2007年1月,李俊编写的蠕虫病毒变种“熊猫烧香”开始肆虐全国,该病毒严重破坏计算机程序和系统,导致上百万网民深受其害。

总体来说,今天所称的网络事件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公共事件,通常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网民参与者。这个事件可以是单一的,也可能是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比如2003年SARS危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此外,网络事件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几乎所有领域。因此,也可以把网络事件划分为政治事件、经济事件、文化事件和道德事件等。四、网络社会观念史事件

甲和乙对话。

甲说:“网络好乱,我再也不上网了。”

乙说:“是啊,现在的人真没有羞耻,为了出名都把裸照放到网上了。”

在这段对话中,其背后可能是——甲乙在上网中遭遇过某些人、某些事、某种现象与活动,从而慢慢对互联网、网民和网络社会有了自己的认识或看法。这种认识和看法叫做观念。

在英文中,观念(idea)是指概念、思想、意见或理念。英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大卫·休谟在其《人性论》一书中指出,与外部世界给人的心灵所形成的生动而强烈的印象(即人所获得的经验)不同,观念是指人所具有的逼真性和生动性均较弱的心灵状态,即较弱的印象。在中文里,观念通常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也叫思想意识。在心理学中,观念是“人的显意识,是能够观察和表达出来的心理过程,是价值判断、认识、世界观”。或者说,观念是人的认知机能产生出的支配自己主观愿望和主观行为指向的精神存在。一句话,观念就是人对自我和客观世界的思想意识,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即观念文化。

观念是人的灵魂。没有观念,人就不会产生“自我”感觉,也没有七情六欲,生命的存在对于“自我”也就没有意义。人的自我形态的形成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观念中既包含了人对自我形态的确认,也包含了对自我与生活环境中的客观事物所形成的利益关系的确认。因此,作为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人的观念是人在争取利益时的主观标准,它使人产生主观愿望和主观行为。反过来,什么样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产生快乐感觉,又使人产生痛苦感觉,这完全取决于人形成了什么样的自我形态。也可以说,对于一定形态的自我,一定的客观事物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形态和价值形态。所以,有时观念也被称为“价值观念”。

人的观念既产生于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影响到人的主观愿望和行为,并导致客观现实的变化。因此,可以在社会事件中观察抽析出从个人的到社会的观念。基于这种认识,在此还要特别提出另一类网络事件——观念史事件。

所谓观念史(the history of idea)事件,是指那些对社会思想史或观念史有实际影响,或具有思想价值的事件。黑格尔认为,历史就是“时代观念”外化的结果,所有的时代观念构成了人类的思想史。其中有些是后世公认为重要的,比如每个时代若干大思想家(而非普通人)的思想体系史。这个基于思想家们的思想活动、经典文献的思想史已被后世充分发现、公认并被反复地再研究再阐述,比如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但是,另一些思想史或观念史则存在于大量的民间事物或者非经典的文献材料之中,它们未经反复解读、反思,其思想价值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显现。在西方当代思想史家们看来,普通民众中“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这种新的史观产生于六七十年代以后,受福柯、德里达等人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偏离精英思想研究,转向“社会史”,强调普遍的民众文化和普通人的理性、非理性的观念与意识,认为它们更能反映社会观念和价值最基本最底层的存在,并对人的行动和社会具有塑造作用。比如福柯致力于考察具体事物的历史,在《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性史》等著作中他以锋利的思想解剖刀切入弱小者、罪犯、疯子甚至临床医学、性压抑等诸多显得另类的对象当中,察前人所未察,言前人所未言,成就了一种特别的思想史或社会史。可见,一些看似普通的事件其思想价值可能与重大历史事件一样重要。这种基于社会史的思想观念史研究与本书强调网络事件研究的主张不谋而合,因为网络社会、网络事件正是亿万普通人每天的经历和生活,是从人之“自我”到民间思想及其力量的一种新的存在与彰显。

并非所有网络事件都具有同等重要的观念史价值或历史意义。每年网上事件多得难以计数,但“年年岁岁花相似”,比如恶搞活动。有些事件看似重大,参与者众,其势汤汤,甚至摧枯拉朽,却很快淹没于时间长河之中。有些事情当时看似很小、很普通,但其意义重大,其潜藏的思想研究价值犹如富矿。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中国上网第一人”、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向前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正是这小小一步揭开了中国人接触Internet的序幕。西方学者对“网上自杀”(指网民删除自己的网络账号及其活动信息)、“网恋”和网络犯罪等研究发现,那些看上去完全虚拟的网络事件,在人的情绪情感、观念乃至实际后果上也会产生类似于日常现实真实事件一样的真实感和震撼影响。可以说,与那些公认重大重要的网络事件相比,观念史事件犹如“观念的花朵”,甚或块根、幼苗,但它们昭示着普通的、“成千上万的人抱有的朦胧向往”,它们直接参与到个人的观念的构建或改变之中,进而对整个社会观念产生历史性影响。

然而,网络观念史事件的魅力并不在于提供某种一致认同的社会意识或价值取向。相反,其迷人之处恰恰在于它内蕴之丰富与多重理解的可能性。唯有细细咀嚼反思,才能将其价值与意义从沉睡中唤醒、激活,使其有益于网络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进入事件时代

一、全球迈入风险社会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和核泄漏,导致九百万人受害,完全消除其遗留影响最少需要八百年。这是自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以来全球最严重的核灾难,也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最大灾难。从此,西方哲学家开始特别关注人类实践可能引起的巨大风险,他们声称全球将进入风险社会。

风险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伴随着人类快速进入更为发达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社会,重大灾难事故、核技术危机、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纷至沓来,极权主义、贫富分化、种族矛盾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也不断涌现,比如,1986年英国疯牛病大规模爆发、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全球SARS风波、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核辐射等等。全球性风险越来越多,影响面越来越大,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促使人类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

所谓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是指由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这种风险尤其来自于现代技术活动。其经典阐述来自德国的乌尔里希·贝克和英国的安东尼·吉登斯这两位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贝克在深刻反思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现代性后指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一个阶段,此时社会在工业化道路上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但是,“风险”本身并非“危险”(danger)或“灾难”(disaster),而是这两者的可能性。贝克说,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高度”,而且,全球性风险不一定取决于具体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地点,它将爆发在政治或制度层面,即取决于政治决策、官僚机构以及大众传媒等。

现代风险的表现与过去有着本质不同,它具有以下四大特点:(1)全球性。全球化社会中的风险不是孤立的,其破坏性不再局限在发生地,而经常产生无法弥补的全球性后果。理论上,风险以一种“平均化分布”方式使贫富不同的每个人平等地受到影响;(2)严重性。风险是隐形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其严重程度也超出了预警检测和事后处理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灾难的风险其破坏程度、影响面将大大高于传统社会的灾难;(3)后果难以计算。全球性风险的发生超越了地理边界、社会文化边界的限制,甚至无法确定边界,其影响或后果也是多样的、延展性的和持续的,因此风险计算无法操作,经济赔偿也无法实现。

吉登斯对风险社会的理解带有更明显的制度主义色彩。他把风险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 risk)和“制造的风险”(manufactured risk)两类。前者是火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风险,后者则是人为风险、制度性风险,是现代风险中的主要部分。人为风险由各种常见的被社会认同的活动方式所引起,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对这个世界造成强烈作用的后果。比如,长期以来不合理地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和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的高度发展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因此,“我们无法选择是否接受它们,它们是被我们的专家系统所制造设计出来的”。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风险的重要根源,今天互联网也可能成为社会风险的来源。归根结底,人的本身才是现代风险的根本性来源。人类高度依赖发达科技造福自身,对科技发展高度复杂的种种后果与威胁的控制能力却越来越低。随着科技文明进步带来的风险不断变成现实,现代社会风险治理之艰难,最终考验的仍然是人类自己。二、中国步入公共事件高发期

今天,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同样进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风险社会。中国风险社会既要遭遇全球性风险,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经济成就。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仅为4382美元,排在全球第94位。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当代社会也在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转型。在思想文化方面,在全球性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大背景下,中国人从个体的精神生活到社会的文化生活,从泛滥的社会思潮到普遍的社会心理、社会观念,从日常意识形态到政府执政思想,都在经受着深层次的变迁。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加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缓慢,而社会中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利益和新旧社会问题盘根错杂,使社会矛盾不断复杂化,日益尖锐突出。近几年,还有内部民怨加深、外部全球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压力等的叠加影响,这些都使得整个社会面临风险的机会不断加大。有人甚至认为,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将使当代中国进入“高风险社会”。

有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国内有征地、拆迁、物业、改制、医患、劳资、污染、借贷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共九类纠纷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此外,食品、药品、医疗、生产与互联网共五类安全问题,以及政府失去公信(例如官员贪腐、司法不公)和社会失去诚信(例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拖延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是引发社会矛盾最敏感的导火线。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转化成社会风险,引发各种负面的公共事件,最终影响到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1000-3000美元区间,事故会呈现高发态势,进入事故易发期、高发期,并呈现一个“怪圈”: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水平下降——环境日益恶化——安全生产故事频发。近些年来,中国的确已进入公共事件高发期,事件增多、频发成为社会“常态”。比如安全生产问题,2004年前五个月全国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366159起,死亡52719人。在群体性事件方面也日益突出,1993-2003年这十年间全国每年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由约73万人增加到307万人。2005-2010年间,全国群体性事件由8.7万起增加到18万起,数量逐年明显上升,参与者规模万人以上的抗议活动也在增加。这类事件往往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和农村,起因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不公现象,比如开发商侵占土地、地方政府滥权、拖欠工资等,民怨因此不断积聚。

当前,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在城市中也开始频发,其参与主体多样化,涉及工人、农民、城市居民、个体业主、学生等各阶层人员,而且暴力程度有增加趋势。城市不仅人口众多,人们工作压力大,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还存在城市扩张、环境污染、食品质量下降、高强度传染病暴发和公众心理安全等复杂问题,因此城市公共事件多表现在卫生、交通、通讯、环境、日常生活、商品供应、社会抗争活动和破坏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人为风险特征。杭州“70码”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重庆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广东本田汽车工人罢工事件和厦门“PX项目”事件等,无不是中国社会整体安全状况的一个缩影。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中,如果严重忽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很容易诱发、威胁各类公共事件,进而加大社会的整体风险。

一般认为,社会公共事件通常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但是任何事件都有破坏性或负面影响。尤其是突发群体性事件,往往伴有大量群众的串联、聚集、静坐、游行、围堵甚或暴力活动,不仅对人身安全、社会秩序和公众舆论影响很大,而且也给党政机关形成压力,事件处置和“维稳”工作难度越来越大。2007年8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级政府也开始重视建设应对风险的法规和工作机制,乃至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和手段,以强化应对社会风险的整体能力。三、互联网进入事件时代

通过谷歌(google.com.hk)搜索含有以下中文关键词的所有网页,可得到结果数据如下:“铜须门”:约有1,700,000项(搜寻时间:0.12秒)“汶川地震”:约有25,000,000项(搜寻时间:0.13秒)“占领华尔街”:约有15,800,000项(搜寻时间:0.20秒)“网络事件”:约有155,000,000项(搜寻时间:0.06秒)

理论上,要打开并读完上述任何一项搜索结果网页,是一辈子也难以完成的任务。互联网不仅是媒体快车和海量信息世界,也是人类事件上演与传播的无垠舞台。如今,全球各类媒介高度发达,对网民人口高达20亿和身处于风险社会中的互联网来说,最终会进入一个特别的“事件时代”。

2011年8月6日,英国伦敦爆发一起以青年人为主的暴力事件,骚乱很快蔓延到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等多个城市。参与者很多都头戴面具,烧毁汽车、点燃仓库、洗劫商店超市、袭击警察局,或在街上游荡。由于暴力不断升级,政府不得不动员全国16000名警力来保卫首都,至8月11日已逮捕1000多人,有170多人被起诉。当地媒体报道说,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黑莓信使等西方知名的社交网站在这次事件中被参与者用来发布号召、声援和活动现场等即时信息,也用来传播有关谣言,这些网站对骚乱的组织和发展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国首相卡梅伦对此表示,为防止骚乱者串联,不排除封锁这些社交网站和通信工具。可见,互联网在此不光是一个信息平台,它与网民一道已经化身为事件中的重要角色了。

在中国,2003年以来历次重大公共事件无一不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尤其是2008年以后,由于互联网加快普及、网络人口不断增多、资讯日益发达,加之社交网站、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兴起,网络世界更为热闹,可谓“热点天天有、大小事不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统计表明,2007-2011年间,全国共有5000余起网络热点事件。谢耘耕主编:《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显示,2009-2011年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共分别为248个、274个和349个,数量不断攀升,民生问题成为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

与此同时,人们对互联网信息的依赖性和追逐热点事件的趣味亦不断增强,使得公共事件直接从网上发生,或通过网络得以形成、扩大的机会越来越多。常见的情形是,有人发帖子“曝料”、揭内幕,最快时一天之内就可传遍网络,成为无数鼠标竞相追击的目标。而历史地看,互联网正是经由事件不仅影响着社会诸领域,也使个体在生活、生存、观念与思维等诸方面经受着深刻变化。

第二章 中国网络事件18年

梁启超说,“人类为生存而活动,亦为活动而生存。”在永恒的时间之维中,人的所有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史,而事件就像历史长河中一路激荡的浪花,生生灭灭。本章将简要介绍互联网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梳理18年来分阶段的事件史。

第一节 Internet发展简况

1957年月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响应,美国国防部于次年组建了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ARPA),开始大力联合投资开发具有重大军事价值的尖端技术项目。1962年,ARPA成立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

ARPA对这个“网络”的主导思想是,为抵御外国核武器打击美国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威胁,必须将计算机有效联结成为一个巨大、畅通的通讯网络,它要保证当网络中的某一物理层遭到破坏时其他部分必须同样能够维持正常通信,从而使整个网络系统保证正常运行。这个网络不依靠单一的中央控制计算机操纵,是“非中心化”的,能自主和自动调节,在其范围内,不论身处何方都可以同样地获得数据和程序。这也正是今天互联网通信的基本现实。而在ARPAnet诞生之前,广泛使用的网络(例如电话网)都是十分脆弱的中央控制式结构,如果中央控制系统受到攻击,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1961年以后,“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分布式”通讯网两大重要的网络思想在美国、英国相继提出,这是国际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事件。在经历大量技术准备和实验开发后,ARPA委托开发的ARPAnet在1969年终于正式建立,这是第一个采用包交换技术的实验型真实网络,当时若干所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及军事设备承包商等单位被允许与之联结。1972年,ARPAnet在国际计算机通信大会(ICCC)上首次公开演示,这就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前身。此后,Internet在技术上又经历了一系列关键理念、技术创新、联网试验等方面的发展。比如,沿用至今的TCP/IP传输协议以其开放性标准使得当时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能够互联,这是Internet成形的决定性因素;万维网(World Wide Web)技术采用一种超文本格式(hypertext),使分布在网上的文件链接在一起;Mosaic作为第一个供大众使用的图形化网页浏览器软件,不仅使人们更方便地在网上查询资料,更因其直观性和人性化丰富了“上网”体验,预示着互联网将向信息交流以外更为广阔领域(例如游戏娱乐、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能。至此,如何发挥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成为当时有关国家的重要考虑。

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接替ARPA开展网络扩建。1986年,NSF利用ARPAnet技术建成一个联结全国五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网络架构NSFnet,这是美国首个互联网骨干网。1990年,ARPAnet中止与非军事有关的营运活动,很快由已经与一些国家和地区联网的NSFnet取而代之,NSFnet成为国际互联网初期的主干网。1992年,NSF宣布数年后将停止营运NSFnet并交由私营企业经营,积极推动各类商业组织建立主干网。次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II),即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迅速引起各国热烈响应,不少国家陆续提出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此,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不断发展,互联网开始向全球更广大的地区与社会领域加快迈进。

从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之初,全球互联网经历了一轮迅猛的产业创新发展高潮。几何级增长、数量级跃升、短时间翻番和资本市场极其活跃等,是当时最平常的表现。各类网络企业有如过江之鲫,纷纷加入“数字圈钱运动”,抢占商机勃发的新“淘金”高地。今天,经过一轮轮“泡沫”、沉寂与曲折发展后,互联网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数字经济产业,并渗透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各社会领域。同时,也成为比肩甚至取代传统大众媒体的最重要的新闻渠道、信息海洋和日常生活的新乐园。2010年底,全球网民数量达到20.8亿,相当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上网,有57%的网民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实际应用方面,自2004年Web2.0新技术兴起以来,在线交互应用发展迅速,个人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全球电子邮件用户数量为18.8亿,平均每天发送邮件高达2940亿封(其中89.1%为垃圾邮件);博客用户数量为1.52亿;Facebook用户数量为6亿,其每月视频访问量和图片上传量分别达20亿次、30亿张;YouTube每日视频访问量高达20亿次;Twitter用户一年发送消息量高达250亿条;Flickr托管的图片数量超过50亿张。此外,全球手机用户总数已超过50亿,3G用户数量超过5亿,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上网的用户越来越多。

30年前,著名科技作家基德尔曾发出感叹:“计算机业的一年,就像狗生命中的一年那么漫长。”但是,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和3G通信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推进,如今整个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潜力巨大、发展最快和前景广阔的新市场。

第二节 中国网络社会现状

一、网民的数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1994年4月20日,中国教育科研网(NCFC)与美国的NCFnet直接联网,首次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是中国被国际承认的有互联网的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18个春秋。1995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这一天,互联网接入服务开始正式向各界公众开放,这才算有了通常所说的“网民”。所谓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定义是: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在英语中,通常用“web user”来表达,即网络用户。

中国互联网虽然诞生较晚,但总体发展很快。1997年CNNIC首次发布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当年10月底,全国共有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4066个,WWW站点数约1500个。到2005年6月,全国网民数量首次突破1亿大关。2008年6月,这一数字为2.53亿,同比增长达9100万人,并且首次超过美国而跃居各国网民数量排名第一位。但是,互联网普及率仍低于全球平均普及率(21.1%)。

2012年CNNIC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至2011年年底,全国网民规模总数已高达5.13亿,手机网民总数为3.56亿,占全国网民总数的69.3%。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的网民数量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总数的98.9%,上网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单位、网吧、公共场所上网的网民分别占33%、26.7%和14.8%。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也由2008年的19.1%上升至38.3%,高于全球同期平均普及率(30.2%),全国农村网民总数达1.36亿,占网民总数比例为26.5%。此外,全国拥有域名总数为775万个,网站总数为230万个,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根据CNNIC统计报告,可以将2003年以来网民数量增长情形对比如图2-1。

要说明的是,与2009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高达70%以上的普及率相比,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仍然很低。而且,受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影响,全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地区性不平衡。图2-1 2003年以来全国网民数量增长态势二、网民的构成

多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不仅规模持续显著增长,在构成方面也渐趋稳定。从CNNIC最新统计报告可见,在性别上,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为55.9∶44.1;在年龄结构上,与全国人口总体相比明显失衡,其中30岁以下者高达58.2%,但较低年龄层占比过大的情形也在持续改变,总体上呈现成熟化的趋势。具体为:19岁及以下占28.4%,20-29岁占29.8%,30-39岁占25.7%,40-49岁占11.4%,50岁以上的占4.8%,40岁以上人群增速有所放缓。

同时,在学历结构方面失衡较为明显。总体来说,中国网民属于学历相对较高的人口,不过,近年来初中及以下低学历网民数量增加十分明显。2007年以来学历结构与变化如图2-2。图2-2 2007年以来全国网民学历结构变化态势

如图2-2所示,2011年底全国网民以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居多,达44.2%,高中学历者占33.3%,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为22.4%。五年来,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者总体上不断增多,2009年以前高中学历者持续上升;此后,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则持续下降。这种趋势必然会反映在全国网民的整体素质表现当中。

在职业结构上,网民多年来一直以学生群体为主,2011年底继续上升到30.2%。其他上网较多的人群依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公司企业一般职员、无业/下岗/失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四类,占比在8.3%到16%之间。而上网最少的三类群体依次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公司企业高管人员和退休人员三类,占比在0.7%到1.8%之间。

在收入结构方面继续向两端扩展。目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有所上升,占40.2%,其中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上升为8.8%。但是,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仍占59.9%,其中月收入1000元以下、无收入的接近38%,无收入者上升很明显,占7.9%。可以说,以较低收入人群为主是中国网民人口结构多年来的显著特征之一。当然,这一情形受到无收入的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数约三成的影响。此外,网民的城乡结构仍然失衡,尽管农村网民规模有所上升,但还不到三成。随着农村上网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此情形将得到加快改变。

总的来说,由于近些年来国内互联网不断扩散普及,网民人口不仅总数迅速上升,其人口学特征也不断稳定、丰富。但是,网民人口与全国总人口之间仍然存在结构性差异,在网民内部结构中也存在明显甚至严重的失衡现象,这势必在总体上影响到不同阶层、群体的网民在文化素质、信息需求、社会心理和社会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并将在各自利益诉求、外部行为上导致复杂的差异和矛盾。事实上,多年来这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道德的等大量网络事件中已经得到充分反映。这一点,也是观察网络事件、网络民意和舆论生态乃至整个网络社会时必须考虑的结构性因素。三、网民的主要活动

没有人和人的使用活动,就没有互联网社会,也不可能有网络事件的发生。那么,中国网民在网上主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无所事事,娱乐消遣。

CNNIC调查表明,多年来中国网民大约有八九成在家里上网。2011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继续增加,达18.7小时,相当于平均每天花去2.67小时。花费大量时间上网的人被称为“网虫”。在所有网络应用中,2011年使用率在六成以上的有七类,依次为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和博客/个人空间。2007-2011年以来,中国网民使用最多的前十位网络应用如表2-1:表2-1 2007-2011年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前十位情况

从表2-1所示高频率活动可见,国内网民的网络应用行为总体上属于比较强烈的娱乐消遣型。这些聊天、交友、影音、游戏等娱乐休闲类活动,乃至相当一部分群体喜好的网络围观、“人肉搜索”等活动,都很耗时费力。上网成瘾、游戏成瘾的人不少。无所事事、偏向感官享受是多数网民在互联网消费的鲜明特征,这既反映出网民积极善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也说明处于急速变迁社会中的中国人长期存在着较为旺盛的社会交流和心理减压需求。

从用户构成来说,上述特征也与多年来以学生、公司企业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和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四类人群占主体有关,他们通常占全国网民总数的65%左右。与其他人群相比,他们有更方便或自由的时间可以支配,或者说,有更多的空闲时间需要在网上打发。2009年网络游戏在全国网民中的普及率超过60%,在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中则达到67.4%。2010年兴盛“全民偷菜”(“偷菜”是一项游戏),2011年又兴起将时间“碎片化”的“微博控”,在广大上班族、“宅一族”网民中可谓盛况空前。

第二,交朋结友,偏向务虚。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社会关系网。不过,中国网民似乎更喜欢利用互联网“搞关系”,甚至拉帮结派。可以对比一下2008-2010年中美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情况,如表2-2:表2-2 中美两国网民使用率最多的网络应用对比注:[1]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04年;[2]数据为2009年,为方便对比,所以列在表中。

由上可见,除了双方都重视网络社交以外,美国网民明显更注重务实类或事务类应用,比如电子邮件、购物、政府网站、旅游预定、网上银行等,工具型特征较强。而中国网民特别注重即时通信、音乐等休闲娱乐类的务虚型应用,总体上消遣型特征更强。

长期以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以聊天、交友作为两项最重要的在线交流服务,专门的聊天网站、聊天室(chat room)、交友网站或社交网站多如牛毛,长盛不衰,“网络交友”一度成为网络生活的最大时尚。著名的聊天软件腾讯QQ问世至今12年,一直是网络生活的必备软件,创造了中国的“Q一代”,是注册用户达数亿之众、在线用户人数最高时达1.4亿的综合性资讯与社交平台。手机上网聊天也成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社交网站方面,每年涌进的人数均在2亿以上,使用率均在45%以上。而且,国内社交网站大多高度重视娱乐消遣功能,通过不断开发各种娱乐游戏类应用来吸引一批批用户。2009年以后,各类新型社会化媒体风生水起,其资讯与社交紧密结合使网络社交应用趋于多元化。当前,互联网社区仍处于高速发展中,人们开始习惯于把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迁移到网上,并通过网络缔结出新的关系网,“加好友”、“互粉”(即相互关注成为好友)成为时髦的网络用语。

究其实,网络社交应用日益突出与中国社会自古以来讲人脉、重关系的传统文化有关,而现实人际关系却日益紧张、冷漠,网络社交则有替代或补偿作用。同时,社交又大量消耗上网时间,这是中国网民长期形成的上网习惯。此外,国内互联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也制约了网络发挥更多实用价值。近几年来,各类大众电子商务发展很快,网络应用开始明显变得多样化、实用化和理性化。

第三,渴求信息,关注时事。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超越于物质、能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主要作用,信息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也越来越大。在各类重点网络应用中,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可谓信息获取最基础的两类,每年使用率居高不下,均在70%以上。2011年,这两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分别为4.07亿和3.66亿,前者半年中增长了2134万人。

在国内国际社会的急速变化中,中国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地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通过门户网站、媒体网站、各种新闻推送和手机报等诸形式获取新闻资讯,使用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各类资讯、文章、材料乃至娱乐内容,是最常见的上网“冲浪”活动。而作为信息海洋,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实时性、交互性、丰富性等优势,改变了长期以来大众媒体垄断新闻生产所造成的严重的信息匮乏和真实匮乏。尤其是,当主流媒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经常迟报信息、隐瞒事实,甚至噤声、失语,而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官样新闻屡禁不止时,互联网对满足日益旺盛的知情需要就显得极其重要。相反,人们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CNNIC调查表明,2009年有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最重要的信息渠道,48%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比电视更高。对喜欢上网的人来说,互联网已然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也是他们获得重大新闻的首要渠道。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集散地,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变化。在重大事件方面,一有风吹草动,其事其人其言其行总是在最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网络。近几年,新兴的博客、微博等自媒体或社会化媒体推动了“草根新闻”的发展,似乎“人人是记者”、个个爱“爆料”,天天发“内幕”,使互联网成为一个自由开放的信息源、人人活跃难以管制的“意见的自由市场”。调查表明,有81.7%网民表示上网以后,他们比以前更关注社会事件,并且网络新闻成为日常话题的重要来源。显然,这个看似“没有任何秘密的地方”对网民具有远比传统媒体更为强大的魔力。如今,网络媒体已经进入中国主流媒体行列,更加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要求更高的信息需求,而网民对互联网的青睐反过来也强化了互联网传播新闻事件的能力和影响力。

第四,热衷评谈,口腔快感。

人长了嘴巴就得说话,说话是人的自由。在传统社会中,普通人很少有机会也很难在公开场合(比如新闻媒体)说话。一旦进入虚拟、匿名的互联网空间,人们长期被压抑的话语表达欲望就一下子爆发出来。

中国人喜欢闲聊、爱品头论足的习惯在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QQ、BBS、聊天室、论坛、博客等说话方式广受欢迎,人们就新闻时事、社会现象、个人遭遇等一切发表看法,形成一波波热议,这几乎是每个社区每天上演的情景。于是,清谈、围观、群聊、斗嘴、话痨、恶搞、打情骂俏和语言暴力等现象,花样百出,实属常见。作为一种网络传播现象,网络事件就是广大网民在言说的热点话题,用“事都是说出来的”这句话来形容非常贴切。

近两三年来,国内各类社交网站和微博发展迅猛,成为取代传统BBS(使用率从2005年的41.6%下降到目前的29.7%)和QQ的增长最快、最为火爆的网络交互应用。2011年上半年,全国微博用户的增长率高达208.9%,用户总数达1.95亿,使用率由2010年的13.8%猛升至40.2%,跻身十大主要的网络应用。

微博(microblog)是一个典型的说话工具,也是中国网民诸多典型网络行为的综合平台。作为社会化媒体,它满足了从社会名流到普通百姓的及时获取信息、关注时事、交流思想的渴望,满足了交友结友、打发时间的需求,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之原始的口腔快感。微博将人们每天空闲的碎片时间收集起来,甚或将完整的工作生活时间割成碎片,使有事没事刷微博、写微博成为新的时尚,不少人成为“微博控”。比如新浪微博,上线仅两年注册用户数量就突破2亿,其用户平均每天发布帖子高达7500万条。可以说,无论中外,热点大事都会在微博上被迅速广泛流传,人们开始分享以前由专业媒体所把持的话语权,其中“意见领袖”甚至可以引领事件舆论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传统媒体报道。也因此,微博已取代BBS、博客等成为敏感信息和社会热点事件的源发地、高发地以及网络民意新的集散地,甚至成为网络舆论的代名词,一跃而为当前国内第二大舆情源头。

第三节 拓荒探索:高原星火(1994-1998)

结合中国互联网产业和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状况,可以将18年互联网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网络事件都各有其特征:(1)1994-1998年,是早期拓荒与探索时期,互联网与网络社会、网络文化概念处于启蒙与有限传播阶段。(2)1999-2002年,商业化大跃进狂欢,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和低谷的产业发展阶段。(3)2003-2007年,以全国宽带接入迅猛发展为标志进入宽带时代,互联网成为百姓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4)2008年以来,互联网产业、市场和社会化加速发展,并融入全球化,全方位、深度介入各领域,成为现实社会的重要构成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力量,其影响也日益复杂化。

1994-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五年,是混沌初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式发展阶段。前两年,中国互联网刚刚从实验室接入Internet、首次向社会开放。直到1998年前后,互联网概念才开始普及,商用化有了最初探索,但各种市场主体以观望为主,谈不上真正的互联网市场。

这五年也是一百万级网民时代。1998年上半年,全国网民总数突破百万,到年底也才210万人(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74.7万台),其中专线上网的仅40万人,而149万、占71%的网民只能拨号上网,使用的调制解调器最高速度仅56k,33.6k及以下的达75.6%。从网民构成看,主要是高端人群,来自科研、教育、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计算机和邮件通信业的占52.8%,学生用户占16.4%;在收入方面,以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为主,占58%,这与今天以较低收入者占主体相反。网络应用极为缺乏,既没有腾讯QQ、著名的天涯社区,也没有博客,更没有今天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和社会化媒体。这五年网络信息资源也很匮乏。至1998年,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18396个,WWW站点数仅为5300个。

在这个拓荒阶段,网络人口数量很少、网速慢、上网费用高,网民除浏览有限的信息资源以外可以做的事情太少,这也是当时人们对互联网不满意的三大原因。人和信息是事件的火种和赖以燃烧的空气,缺少网民和信息也就难有大的公共事件。除去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向全国公众开放,以及期间政府层面的相关举措等互联网基础建设与发展本身的大小事件以外,很少发生今天常见的网络事件,它们犹如乌蒙高原上跃起的几簇野火,令人注目。主要有:

1.朱令铊中毒 1994年,清华大学女大学生朱令通过全球网络救助被挽救了生命,堪称中国第一次“网上会诊”。(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一节)

2.图雅失踪 1996年7月,网络作家图雅突然消失在网络深处。旅居美国的图雅在全球中文网络曾经如日中天,其散文、寓言、小说、杂文风靡一时,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开创者,激励着一大批写手踏上网络文学之路。图雅是谁至今仍然是谜。

3.第一家网络咖啡屋开张 1996年11月,北京首体西门的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开张。它结合Internet与咖啡餐饮文化,具有休闲娱乐功能,意味着社会性网吧的开始,“泡网吧”即将成为新时尚。

4.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 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作为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瀛海威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民营互联网服务和内容提供商(ISP),一度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是国人互联网意识的启蒙者和不少互联网行业概念的发源地。

5.老榕发帖《大连金州没有眼泪》 1997年11月,网民“老榕”以其“中国网络第一帖”创造了中文网络的传播奇迹。(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一节)

6.Sohoo上线 1998年2月,张朝阳推出第一家全中文、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搜狐(Sohoo),早期网民得以更方便地体验与畅享网络信息海洋。

7.《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走红 1998年3月,台湾网民“痞子蔡”在BBS上连载这部小说的第一章,很快成为海内外最火爆的网络小说,昭示着网络文学横空出世。“痞子蔡”与小说主人公“轻舞飞扬”一时成为网络生活史上最“发烧”的“网络情人”。而BBS作为首个成熟的网络应用亦从此红遍全国,这一年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BBS元年”。

8.“世界杯”狂欢 1998年6月法国“世界杯”期间,四通利方等数家大网络公司首次推出大规模网络商业行动,以丰富、迅速、独家的比赛报道引发网民狂欢,来自国内外的广告赞助使得这几家公司首次品尝了互联网带来的直接利益。

9.新浪网成立 1998年是中国商业互联网真正兴起的年头。12月1日,起源于四通利方的新浪网正式成立。至此,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网站已全部亮相,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迈入门户时代,互联网商业化即将步入热火朝天的大跃进时期。

第四节 跃进发展:多点开花(1999-2002)

1999年6月,全国网民总数增加到400万人,2000年初突破1000万。到2002年底,爆发式增长到5910万人,不到四年增长高达14倍,网民已经快速大众化。各类网站数量也急剧增长,网络应用日益丰富,信息资源得到极大扩张。全国CN下注册域名数为179544个,比1999年增长超过6倍。WWW站点数高达371600个,比1999年增长38倍之多。期间,互联网概念风起云涌,网络经济跨入大跃进阶段,网络社会加速形成。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事业也进入了新阶段。

1999年伊始,互联网成为淘金热土,到处泛起“烧钱”、“圈地”热浪。次年,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陆续在美国上市,网络经济如日中天,这种虚火于2001年很快导致互联网“泡沫”四起。期间,网络传播业也迅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加快上网探索和发展,各类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增多,网络新闻大战硝烟迭起,整个网络新闻业成长快速。在网络事件方面,数量也有所增加,类型、内容有所丰富,在互联网应用、时事政治和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开花结果。主要有:

1.QQ问世 1999年2月,深圳腾讯公司推出模仿ICQ的聊天软件QQ。作为互联网世俗化生活最经典的标志,QQ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沟通方式,虚拟聊天交友很快成为网络娱乐时尚,并带动各类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

2.天涯虚拟社区诞生 1999年3月,天涯虚拟社区上线。数年后,天涯成为中国网络第一“八卦重镇”,并以开放、自由、宽松、丰富的内容特性和较高的整体水平受到海内外华人推崇,成为著名的大型人文社区和网上生活家园。

3.“5·8”事件 1999年5月8日,一架参与科索沃轰炸行动的美国战机轰炸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2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此举迅速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拉开了中美黑客之间首次网络大战的序幕,美国白宫网站为此失灵三天。

4.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 1999年9月,中国首次测试互联网的商务能力与价值,以此领略了“网络化生存”的可能性。

5.Mud游戏《万王之王》推出 2000年7月,这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面世,网络游戏从此令无数网民青睐。这一年,联众公司创下一项网络竞技比赛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多达12140人同时加入网络围棋比赛。

6.陆幼青死亡直播 2000年8月,胃癌患者陆幼青在文学网站“榕树下”发布日记《与死神相约》。12月,陆在其日记正式出版后去世。此事因当事人最大限度地公开死亡隐私成为传媒煽情的生命事件,启示人们如何看待自我、隐私与生死的价值。

7.“红颜静”诉“大跃进”侵权案 2001年2月以来,两位网民的“虚拟侵权”官司成为中国首例网络名誉侵权案。(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三节)

8.中美撞机事件 2001年4月1日,美国侦察机在我海南岛海域上空撞击中国战斗机,引发各大媒体、网站重点报道和网民的强烈反应,中美两国黑客大战愈演愈烈。

9.广西南丹矿难 2001年7月,南丹县几个矿井发生特大透水的重大责任事故,81名矿工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八千万元。事故经披露后,网络舆论震动强烈,表明公众对重大事故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意识正在上升。

10.“猫扑网”推出新域名 2001年11月,成立于1997年的猫扑以新域名正式推出“猫扑网”。网络“BT(变态)”文化开始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另类时尚。同年,BT第一帖“手机掉进马桶里”成为中国首次网络BT狂欢。

11.两大博客网站成立 2002年8月,“博客教父”方兴东创立国内首个博客网站“博客中国”,同年另一家“中国博客”网成立,成为中国博客的启蒙者和推动者。从此,中国网民积极介入互联网内容生产,改变了只能被动浏览信息的传统网络生活。

12.“我为伊狂”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2002年11月,网民“我为伊狂”发表此文,探讨特区深圳为何在全国落后以及何去何从的问题,引发深圳各界、各大网站和其他城市有关发展的大讨论,上百万网民参与。次年1月,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约“我为伊狂”畅谈,首开政府高官与网民对话的先河。

第五节 宽频网络:风起云涌(2003-2007)

2003年是中国互联网诞生的第十年。在经历前三年互联网“泡沫”幻灭、逐渐回暖以后,全国互联网又遇见发展的春天。这一年,宽带接入市场出现井喷,仅半年间宽带用户数同比增长达390%,为互联网用户总数排名跃升为世界第二贡献了总增长数近一半的增长额,中国互联网从此迈进宽带时代。

作为互联网演化的重要驱动力,宽带技术普及从根本上加速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和网络社会的整体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网民规模稳定增长、人口结构更为丰富。2003年年底,全国网民总数7950万,2005年6月突破1亿人,2007年末达到2.1亿人,仅列于美国之后,相当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半是网民。其中,宽带用户1.6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7.6%;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宽带和手机两种接入方式发展均比较快。在网民构成上,逐步向城乡和各层次居民扩散,18岁以下的、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者上网的也越来越多。随着乡镇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进,农村网民也成为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这些都为网络社会发展积累了必备的巨量人口。二是2004年以来Web2.0技术迅速兴起,网络应用(比如博客、视频分享与社交网站等)日益丰富,网络娱乐概念开始旺盛,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网民。Web2.0普及应用还进一步凸显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精神,使个人在网络世界的地位大大提升。三是整个网络产业快速发展,经济主体不断增多、竞争加剧,网络新闻业不断成熟与发展,网络媒体的重要地位开始显现。2007年,全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年增长率达190%。其中CN下的域名涨幅高达4倍,每天增长2万个,创下了世界域名史上的增长奇迹,网站数、网页数和网页字节数均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表明网民可享用的信息与知识资源愈发丰富。

这五年,整个中国经济形势也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强大背景。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在高位运行,2004-2006年全国年均GDP增长率均在10%以上,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日趋改善。期间,政府鼓励“减缓投资、启动消费”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变成了“网民”,上网成为一种很平常的大众流行活动。简而言之,这五年是中国互联网加快迈进“网络个人化、个人网络化”的社会化发展阶段。网络事件四处开花、层出不穷,网络舆论风起云涌,表现出事发频率高、数量多、涉及领域较广、舆情影响日益突出的特征。由于数量较多,以下按年份,择其代表性或实际影响简介如下:2003年

1.SARS风波 春季,“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从粤港两地向全国迅速爆发和蔓延。疫情和各类流言造成全国高度恐慌和市场抢购风。SARS流行为政府信息公开化提供了契机,也使网络、手机等非正常渠道成为重要的事件信源和社会交流工具,网络交易亦因此备受青睐,互联网进入第二个春天。

2.孙志刚案 3月17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因缺少暂住证在广州被警察送至“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后因遭到工作人员等人野蛮殴打不治身亡。在全国媒体、网民和法律界高度关注下此案很快被侦破。6月,国务院下令废止城市收容遣送制度。舆论认为,本案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3.张国荣自杀 4月1日,著名演员、歌手张国荣从香港中环文华酒店的高层跳楼身亡,在网上网下世界引发无数人的集体悼念与哀思。

4.木子美发表性爱日记 6月中旬,网民“木子美”在其个人博客发表性爱日记《遗情书》,这一轰动网络、毁誉参半的事件推动了博客在国内的普及。(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

5.“冲击波”病毒 2003年是世界公认的“电脑病毒年”。8月,“冲击波”网络蠕虫被截获。短短一周内,该病毒利用微软的漏洞至少攻击了全球80%的Windows用户,堪称当年“毒王”。

6.“神五”飞天 10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神五”和航天员杨利伟受到国内外媒体和全国网民热议。

7.“宝马”撞人案 10月中旬,黑龙江哈尔滨市发生一起宝马车撞人事件,致1死12伤。此案因肇事者态度恶劣并被怀疑有高官背景、肇事系恶意而广受舆论关注。2004年

1.张钰曝“潜规则” 年初,女演员张钰以不断向外界自曝性丑闻的录音录像来揭露娱乐圈“潜规则”,引发一场关于娱乐圈道德的大讨论。

2.网络整治与业界自律年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2月起,全国开展网吧统一专项整治行动;4月,信息产业部颁布《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整治手机短信;6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开通;7月起,中宣部、公安部等14个部门单位共同掀起“网络扫黄风暴”和打击网络诈骗、赌博行动;8月,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通过;9月,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倡议成立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业界开始加强反病毒、反黑客、反垃圾邮件行动。这一年,作为新经济、新文化和新潮流代表的互联网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化。

3.“网络妈妈”走红 2月起,江西弋阳县社会福利厂职工刘焕荣因一篇广为流传的帖子《一位身残志坚心灵美的网络妈妈》走红。刘通过互联网帮助挽救了数十位沉迷网络的网民,被评为全国互联网十大新闻人物,推动了各地网民参与“网络妈妈”志愿者行动。

4.“毒奶粉”事件 4月,安徽阜阳农村市场一些问题严重的伪劣奶粉被曝光,这些奶粉导致受害婴儿成为“大头娃娃”甚至死亡。此事引发公众舆论对食品安全和社会诚信的强烈热议。

5.“震荡波”肆虐 2004年全年多种网络病毒横行。5月初,由德国少年斯文·扬森编写的“震荡波”病毒首次被截获。该病毒数天内连续变种并席卷全球,造成数千万电脑瘫痪、数亿财产付诸东流,激起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忧虑和反思。2005年

1.贵族论战 2月,在天涯社区上演一场关于财富、服装、赛马等的“上流社会”大辩论。网民“易烨卿”自炫其上海贵族身份、发布歧视社会底层言论,而“北纬67度3分”则以真实披露贵族生活痛斥并揭开了前者的“画皮”。这场论战以“尊重人”为核心,引来20多万人次围观,近4000人参与辩论。

2.连宋登陆 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时隔60年后率团访问大陆。5月5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到访大陆。连宋登陆作为两岸关系重大事件一时成为全国媒体和网民关注热评的焦点。

3.芙蓉姐姐蹿红 从年初到6月,网民“芙蓉姐姐”以大量发表秀身材的照片走红,成为网民恶搞的对象。此后,“炒作”、“审丑”和“红人”成为流行的网络文化现象。

4.“反日入常”行动 4月3日,数个国内网站发起了有数万民众参与的签名运动,反对日本篡改侵华史、反对日本欲挤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深圳,有数千人通过游行表达不满和抗议。

5.陈易卖身救母 9月中旬,重庆女大学生陈易发帖表示母亲病重急需用钱、愿意“卖掉自己”来换取帮助。此举得到众人的爱心捐助,也引发一场对事件真实性的热议、人肉搜索和线下调查行动,反映出中国民间慈善的困局。

6.《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 9月,这一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重要规定出台,将对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业发挥重大影响。

7.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11月,吉林石化公司某车间发生爆炸,导致5人死亡、数万居民紧急疏散和松花江江面产生一条长达80公里的污染带,哈尔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是一起广受热议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006年

1.馒头“血案” 年初,网民“胡戈”制作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因调侃导演陈凯歌的影片《无极》而火爆全国,很快有数百万人次观看,喝彩无数。此举开网络恶搞之先河,精英与草根的矛盾冲突从此成为网络文化的焦点话题之一。

2.虐猫案 2月,某女子用高跟鞋踩杀小猫的照片震动整个网络,引发一场全民道德大批判,证明了互联网强大的“蝴蝶效应”和“人肉搜索”的巨大威力。(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二节)

3.韩白之争 3月初,以作家韩寒与文学评论家白烨为代表,在新旧文坛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关“80后”文学较大规模的论争和骂战。(详见本书第四章第四节)

4.“铜须门” 4月中旬,某网民自曝其妻子与“铜须”的一夜情,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和网民大规模的道德讨伐,是全年最轰动的事件之一。(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一节)

5.《新闻联播》变脸 6月,央视两位年轻主播康辉、李梓萌首次亮相《新闻联播》,引发广大网民高度关注。(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

6.黄健翔解说门 6月,央视主持人黄健翔在现场直播“世界杯”意大利队对澳大利亚队比赛时,最后三分钟发表有严重倾向性的激情口播,引发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强烈争议。

7.易中天和于丹走红 8月开始,央视栏目《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易中天、于丹两位学者相继走红。批评者认为,该栏目将历史娱乐化、文化肤浅化,是“摇钱树”和“学术明星生产流水线”。

8.博客“实名制”之争 8月,信息产业部酝酿推出博客实名制,引起业界、学界和网民的广泛争论。该制度后无疾而终。(详见本书第七章第四节)

9.彭水诗案 8月,重庆市彭水县人秦中飞因编发一条针砭时弊的手机短信《沁园春·彭水》而被关押,29天后无罪释放。这是首例被公开报道并引起关注的滥用公权、侵犯人权和重大违宪的“因言获罪”案。2007年

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 1月17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4月24日颁布。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立法史上首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专门法规。

2.“史上最牛钉子户” 3月,网帖《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将重庆市某拆迁户的女主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全国的明星维权人物。(详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

3.杨丽娟追星 3月,长期痴迷明星刘德华的甘肃兰州市女子杨丽娟赴香港成功面见刘德华,随后其父亲不堪压力跳海身亡,引起舆论对“粉丝”现象和媒体不当报道的反思。

4.厦门“PX项目”事件 3月始,厦门市一化工项目的选址迁址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市民集体抵制行动,是一起民意成功影响政府决策的案例。(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三节)

5.彭宇案 4月底,南京法院开庭审理徐老太太起诉市民彭宇案。前者声称后者将其撞倒致伤,而彭认为自己“做好事”反被诬告。法院认定彭有碰撞事实并判其赔偿原告损失,二审时双方和解。而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严重偏向于彭,对社会风气造成灾难性打击。

6.“黑砖窑”案 5月,山西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解救出包括部分童工在内的数十名民工。本案引起中央震动和社会广泛关注,当年7月案件审结,共有95名公职人员被问责。

7.“史上最毒后妈” 6月,江西电视台报道了女童小慧疑遭后母暴力虐待的新闻后,又因一篇网帖“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引发网民关乎人性暴力的口诛笔伐。事后证明该报道为假新闻,又引起一场对网络暴力的批判。

8.华南虎照片事件 10月,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一组华南虎照片,引起国内外对照片内容真实性的广泛质疑与激烈论战。后被证实照片系作假,这是一起有关政府信用、利益集团等问题的地震级事件。(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三节)

归纳来说,2003-2007年这五年中,值得关注的网络事件共有84起,每年分别为14起、10起、11起、29起和20起。这些事件涉及自然、社会、个人和互联网产业发展四大领域,与社会公共领域的互动性明显增强。到2007年,网络民意开始重点锁定事关重大公共决策的事件,试图对民主政治发挥推动作用。这标志着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整体影响力逐渐提升,这一年被部分学者称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元年。

第六节 全球时代:全面洞开(2008年至今)

2008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继续处于稳定、快速发展之中。期间,网民数量由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的2.53亿上升到5.38亿之巨。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比例由28.9%猛增到72.2%,应用深度也日益提升,互联网移动化发展加快。在网民结构方面,尽管30岁以下者仍占较大比重,但在性别、学历、城乡、收入方面更趋于平衡,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领导上网者不断增多,这是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后互联网深入大众化和进一步社会化的表现。整个网络产业整体发展迅速、稳定良好,各类应用五花八门,新闻网站、社交网站和社会化媒体发展方兴未艾,网络资源进一步丰富。至此,互联网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领域,并加速融入到全球化发展当中。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具有伟大意义的一年。仅从重大事件发生概率来界定网络事件史进入新时期也是很恰当的。从年初到8月,全国依次有百年不遇的大范围冰雪冻灾、西藏“3·14”事件、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圣火在全球传递、汶川“5·12”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召开,无一不令全球关注。此外,中国还在日益严峻、酝酿巨变的世界政经局势中成功应对了全球性金融危机,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与作用继续上升。可以说,全国性高涨蔓延的爱国主义和“中国情绪”是2008年及此后网络公共舆论一抹鲜亮的底色。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思想多元化时代,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也愈发复杂,新旧问题和各类社会矛盾愈加尖锐突出,重大公共事件尤其是突发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政府执政面临更严峻的社会形势和诸多新困难。这在网上表现为,每年的重大时事(包括政治敏感事件)和各地公共事件屡屡成为焦点,其中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立场与思想的斗争日益激烈,整个网络舆情极其复杂多变。

这一时期,以上述几起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仅向社会全面渗透、发展,与日常现实紧密、高度互动,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力也迈上新台阶。在事件方面表现为数量急剧增多、爆发速度极快、事件主体多元化、全民性和全球化参与,“网络与现实之门”可谓全面洞开,并产生巨大的现实影响力。同样,将代表性事件简介如下:2008年

1.姜岩死亡博客案 元月,自杀者姜岩的博客受到广泛关注,引发网民对其丈夫王菲和第三者的人肉搜索。3月,王菲起诉有关网站侵犯其名誉权。该案被誉为“反人肉搜索第一案”、“网络暴力第一案”。

2.“艳照门” 元月下旬开始,影星陈冠希与若干女艺人的一批情色照片在网上疯狂传播,全球舆论哗然,网民欢庆视觉“盛宴”。(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三节)

3.网民热捧领导人 3月中旬,以天涯社区一条热帖“两会第一现场:胡主席被追星”为标志,胡锦涛、温家宝两位国家领导人受到广大网民追捧。该帖点击率达71万,被称为天涯史上“最和谐”的帖子。此后,随着汶川地震等事件又形成以“80后”为主的胡温“粉丝团”。9月初,人民网开通“什锦八宝FANS圈”,仅一个月就赢得粉丝586万人。

4.全球华人抗外媒运动 3月14日,西藏分裂主义者在拉萨制造打砸烧抢等严重违法犯罪事件,一些西方媒体发表大量失实报道;4月初开始,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欧美国家传递时受到抵制和严重骚扰。对此,全球华人共同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声讨与反击运动,令西方社会震动。(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七节)

5.全民力挺汶川地震灾区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此后引发一系列热点舆情事件,综合检验与反映了抗震救灾工作、公益慈善、公平正义乃至种种价值观等诸多现实问题。(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一节)

6.胡锦涛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6月,胡锦涛首次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此举令各国关注。全年,共有六位省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等高官与网民直接互动,网络问政、网络问计兴起,表明网络媒体和网络民意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7.瓮安“6·28”事件 6月,因对女学生李树芬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贵州瓮安县发生一起群众冲击政府机关、打砸烧严重暴力犯罪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8.杨佳袭警案 7月,因此前曾受到上海警方盘查和对警方处理自己投诉的不满,北京人杨佳冲入闸北分局杀死六名警察,致伤多名人员。该案震惊全国,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9.全民热议奥运会 8月以来,北京奥运会成为全民盛宴。开幕式、国奥队负于比利时、刘翔因脚伤退赛、闭幕式等无不成为网上焦点,或争论、热捧,或谩骂、恶搞。

10.三鹿奶粉结石门 9月,三鹿集团生产的幼儿奶粉被曝含有三聚氰胺,致各地数百受害婴幼儿患肾结石,震惊全球的“结石门”爆发。该案波及全国整个食品行业,引发网络揭丑批丑风暴。

11.山寨“春晚”受热捧 12月,网民“老孟”向央视“叫板”欲举办山寨版“春晚”,六家企业给予赞助近百万元,各地网民热烈参与,山寨文化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12.“史上最牛宣传部部长” 12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强某就校方冒用学生个人信息问题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态度蛮横、扣押记者,声称“我们马上要占领天涯,占领你们所有得到信息的渠道”,迅即引发网络批判。2009年

1.“躲猫猫”案 元月,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树木被云南晋宁县警方拘留后,因受人殴打而致死亡,而警方称其死于玩“躲猫猫”游戏,因此轰动全国。(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五节)

2.央视新址大火案 元宵节,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因违规燃放烟花发生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元,在网上却引发群体性的狂欢和恶搞。

3.温家宝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2月28日,温家宝首次和网民直接交流,历时两小时,网民提问帖超过30万条。这再次表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基层民情和问政于民。

4.罗彩霞被冒名顶替案 3月,大学生罗彩霞发现自己的户籍身份被其家乡某官员之女窃用。经媒体披露后,本案引发舆论对公权人物等诸问题的批判。

5.杭州飙车案 5月,路人谭卓被富家子弟胡某驾驶的跑车撞击身亡,引发社会对“富二代”、权力不公等问题的强烈声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五节)

6.邓玉娇案 5月,湖北巴东县三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在宾馆消费时,其中两人被遭到他们骚扰的服务员邓玉娇用水果刀刺成一死一伤。6月,法院判决邓玉娇犯故意伤害罪但免予刑事处罚。此事被网民视为烈女“刺官案”。

7.“绿坝”风波 6月,工信部规定品牌计算机出厂前必须预装上网过滤软件“绿坝-花季护航”,其强制性、不当利益等问题受到广泛批评。(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二节)

8.“贾君鹏回家” 7月,一条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在三天内点击数高达780多万,引爆最强网络流行语与集体恶搞。(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二节)

9.上海钓鱼执法事件 9月,车主张某因好心搭载路人被认定为非法运营;10月,车主孙某遭遇“钓鱼执法”,为自证清白挥刀自残。两案引发对不当行使公权力的社会大批判。

10.李庄案 12月,律师李庄被警方拘留,因其在担任重庆某“黑老大”的辩护律师期间涉嫌伪证罪很快被判刑。2011年4月,即将刑满释放的李庄再次被公诉,旋即又因证据存疑被撤回。本案轰动全国,一直得到媒体与公众舆论的关注推动。2010年

1.谷歌退出中国内地 1月,Google宣称将关闭“谷歌中国”网站。3月下旬,谷歌中国搜索服务转至香港,引起业界轩然大波和舆论热烈争议。(详见本书第五章第八节)

2.“犀利哥”走红 2月,一名街头流浪汉因一篇描写其“新潮”着装的帖子迅速成为最新网络红人。3月,流浪11年的“犀利哥”在各方帮助下与亲人团聚。

3.赵作海案 5月,因“被害人”突然回家,当年因此被判故意杀人、已服刑11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终于被无罪释放,这起错案被广泛报道后引起舆论震动。

4.唐骏学历门 7月,“打假斗士”方舟子发文质疑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在求学经历、博士学历和工作经历上造假,后者拒不承认,引发网民围观和对社会诚信的广泛讨论。

5.仇子明案 7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遭到警方网上通缉。经舆论广泛声援后,有关方面最终向该报和仇子明道歉。

6.舟曲特大泥石流热议 8月,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1467人遇难,298人失踪。期间,互联网一度成为公众最重要的新闻信源。(详见本书第六章第四节)

7.菲律宾人质事件 8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辆载有香港游客的大巴被劫持。由于菲警方处置不力,导致香港游客8人死亡、7人受伤,中国公众对此强烈声讨。

8.中国渔船遭日本巡逻船冲撞 9月,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遭两艘日本巡逻船冲撞,中国船长詹其雄被日方非法抓扣长达17天,引发中国公众的强烈声讨与声援。

9.宜黄强拆事件 9月,江西宜黄县因拆迁引发被拆迁者自焚,造成3人重伤、其中1人不治身亡。从事发经过、家属上访、当地限制采访、善后处理到伤者后被送往北京长期治疗,本事件均得到全国舆论强势关注,是当年影响最大的一起强拆事件。

10.河北李刚门 10月,河北省保定市某官员之子在河北大学校园内驾车肇事,态度粗鲁并声称:“我爸是李刚!”此语迅速成为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11.药家鑫案 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以刀刺受害者并致其死亡后逃逸。本案因犯罪情节恶劣、被疑司法不公受到舆论持续强烈关注,也被认为是“舆论杀人”(最后药被处以死刑)的典型案例。

12.“3Q”之战 11月,腾讯宣告在装有360杀毒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两家公司矛盾激化达到高潮。因波及全国绝大多数网民,涉及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侵犯隐私权等问题,公众舆论争议热烈。

13.上海胶州路大火 11月,上海市胶州路一幢20多层住宅楼脚手架突发大火,导致58人遇难,令全国震惊,网上网下公众自发组织献花、哀悼等纪念活动。

14.钱云会案 12月,浙江乐清市某村委会主任钱云会被一辆工程车碾压致死。公众怀疑其系因土地纠纷被故意谋杀,若干人士组织“公民观察团”前往实地调查真相,本案社会反响极大。2011年

1.微博打拐 1月,学者于建嵘等在新浪微博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迅速引发网民、媒体等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参与。(详见本书第六章第六节)

2.抢盐风波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导致核电厂损坏。因担心核泄漏扩散的危害,中国多个地方发生抢购食盐风潮。(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三节)

3.重庆“唱红打黑” 4月,重庆市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市人民学唱36首“红歌”。从此,“唱红歌打黑除恶”运动成为全国网民、学界关注的焦点,并形成赞扬与批判两派鲜明对立的民间舆论。

4.质疑“三公” 4-7月,科技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审计署等中央部门陆续公布“三公”费用情况,各单位庞大运行费用的合理合法性受到全国性质疑。

5.高晓松醉驾案 5月,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酒后驾驶造成四车追尾。次日,高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拘,并被判处拘役6个月,引发广泛议论。

6.李娜法网夺冠 6月,中国选手李娜在2011年法网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创下亚洲选手首次夺得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新历史,获得全国媒体和网民的高度赞誉。

7.重庆解放碑城管事件 6月,有人曝料称重庆市解放碑城管队员野蛮驱赶卖水果的小贩并致其摔成重伤。经查,摔伤与城管人员无关,但此事仍然成为网民讨伐城管暴力执法的又一典型。

8.郭美美炫富事件 6月,网民“郭美美Baby”在微博上炫耀奢侈生活,使红十字会卷入一场轰动全国的揭丑运动。(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五节)

9.“7·23”动车追尾事故 7月,在浙江境内甬温线发生一起动车追尾、致使40人死亡的特别重大事故,引起全国公众舆论的强烈质疑与批判。(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10.“占领华尔街”运动 9月中旬开始,发生在美国纽约等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在中国公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和评论。(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九节)

11.“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引发媒体和公众广泛追捧。

12.乔布斯去世 10月5日,苹果创始人之一、CEO史蒂夫·乔布斯因病逝世。中国各大媒体、业界和网民强烈关注,对乔布斯“改变世界”的贡献作出高度评价。

13.淘宝商城“10·11”事变 10月,由于对淘宝商城招商政策不满,大批卖家发起网络群体性抗议与攻击行动,引发业界对网络市场竞争等问题的反思。(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三节)

14.小悦悦事件 10月,两岁女童小悦悦在佛山市某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经过却无一相救,最后一位拾荒者施以援手,小悦悦仍然不治身亡,路人行为引发全国热议。

15.甘肃庆阳校车事故 11月,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某幼儿园一辆运送幼儿、严重超载的校车逆向超速行驶,与一辆重型货车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引发对校车安全诸问题的强烈批判。

16.微博实名制施行 12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微博客用户必须使用真实身份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引起广泛争议。次年3月,该规定全面施行。

2008年以来的这四年间,值得注意的网络事件共有208起,每年分别为41起、28起、58起、81起。这些数量剧增的事件,在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和个人领域全面开花,朝着更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而且,一起事件在其生成、运动、公众参与行为,以及它所呈现的社会文化、政治思想和舆论生态等方面都更加复杂、微妙。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影响现实发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的相对独立的重要力量。

第七节 18年网络事件的综合透视

一、网络事件的特征

总的来说,上述中国互联网四个历史时期中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共有313起。按其内容和属性等不同,可以分类统计如表2-3:表2-3 18年网络事件的分类

归纳一下,18年来网络事件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1.数量逐年增多,频率加快

每个阶段均为四五年,但事件数量增加十分显著,尤其是2008-2011年间总数迅速突破200起。总体上,事件密度不断加大、发生频率不断加快,这是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加速发展必然的、同步的产物,也与网民人口规模逐年迅猛增长有关,即是中国网络社会不断成型、发展和日趋活跃的结果与表现。2.以非突发事件为主,突发事件快速增长

在所有313起事件中,非突发事件197起,突发性事件116起,分别占62.9%和37.1%。但是,第三、四阶段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突发事件增长也很明显,分别为22起、91起,所占比例由26.2%上升到43.8%。3.领域扩大,无所不包

这些事件来自一切社会领域乃至个人生活,无处不有。具体来说,多涉及各级政府官员、社会知名人士、娱乐界、新闻界、卫生医疗和互联网业界以及个人遭遇等。从来源看,以源于日常现实中的事件居多,其中又多源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但是,源发于互联网,由网民主动曝料、人肉搜索等而起的事件有所增长,以2008年“艳照门”最为典型。4.坏消息多于好事情

从内容性质看,偏向负面的事件集中在第三、四阶段,分别为49起、132起,分别占58.3%和63.5%,而同期较为正面的事件所占比例分别7.1%和6.7%。可见,在网上明显是“坏消息”多过好事情。这些负面事件主要包括四类:一是有关政府或官员的不良执法、暴力拆迁、官员贪腐、司法不公和突发群体性事件等;二是与企事业等各类组织有关,主要是各类生产事故、违法行为等;三是纯粹个人的丑闻或其他引起非议的言行;四是严重的网络病毒攻击破坏活动。5.事件当事者多样化

任何组织、机构或普通个人都容易成为网络事件的当事人,这种特征尤其表现在负面事件当中,给人以“惹谁也不要惹网民”的感觉。在第三、四阶段共292起事件中,主体为政府机构及其官员、企事业等社会组织及其职员的,分别为72起、60起,分别占24.7%和20.6%。主体为各界公众人物和普通个人的分别为51起、88起,分别占17.5%和30.1%。可以预料,随着互联网不断社会化和深度介入日常现实,网络事件的主体必将更加多样化。二、网络事件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为什么网络事件频率越来越高?除社会现实深层原因外,也与近些年网络新闻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是与互联网发展齐头并进的。1995年1月12日,以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推出电子版为标志,第一家网络媒体正式诞生。此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一大批中央、地方的传统媒体网站不断涌现,同时,新浪、网易、搜狐等大小商业新闻网站也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人口增长使得受众市场持续扩大,各类网络媒体加快壮大发展,网络新闻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为网络事件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与舆论土壤。

以2008年为例。这一年年底,全国共有经国家批准或依法备案的正式网络媒体198家,转载新闻信息的各类网站、社区则难以计数,网络媒体的用户规模达到2.34亿人。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的广大受众面、丰富的多媒体表达、最高的时效性、海量的信息,以及精准的受众定位和实时的传受互动等难以比拟的优势。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大型新闻网站的运作优势更加独特,不仅可以转发传统媒体或其他新闻网站的新闻,而且大量推出原创新闻和评论等丰富的产品。北京奥运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和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重点新闻网站共发布奥运报道590多万篇次。其中,央视网拥有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与手机平台独家转播权,搜狐网拥有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资格,其奥运赛事信息系统独家接入奥运会官方信息系统(INFO)和比赛评论员系统(CIS),覆盖了38大项、4484场比赛最权威的官方比赛数据,并完全同步转化为网民最关注的赛事赛程、比分直播、奖牌榜、快讯、资料库五大核心信息产品,以领先于其他网站至少一分钟的速度发布,受到国内外网民的欢迎。正是有了这些大量精彩及时的网络报道,使得本届奥运会也成为中文网络世界的超级盛事。

在成功报道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多起重大事件之后,中国网民对整个网络媒体的信赖度、依赖度都有所增加,网络媒体也迅速跨入主流媒体的行列。2009年,网民对新闻类、娱乐类信息的使用率分别上升了10个和7个百分点。在首选网络媒体看新闻的网民中,有高达84.3%的人将互联网作为获取重大事件的第一渠道,89.2%的人认为网络信息是电视和报纸上看不到的,64.4%的人相信网络信息是可信的。而且,众多普通网民也在论坛、博客、视频网站上发布原创的信息和评论,在重大事件中甚至能随时随地报告现场即时讯息,这也有力地提高了重大新闻的时效性、丰富性和真实性,进而提升了互联网信息对人们的吸引力。总之,网络媒体与网络公众互动,有效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公开,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监督表达权,在传播与推动各类公共事件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这又促使网民更加倚重网络新闻及其舆论力量。三、网络事件与网民的关系

在中国,网络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网站担负着党和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和网民舆论。的确,作为社会公众突出代表的网民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日益发挥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1.围观者和言说者

网民是网络事件中最基本的行动者,关注、品评事件是其最基本的参与方式。在汶川地震期间,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搜狐等八家网站的有关新闻的点击量高达116亿次,跟帖量达1063万条,而通过论坛、IM、博客、播客等方式扩散的地震信息则浩如烟海。在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网民博客发表的有关抗震救灾文章总数超过233万篇,点击量达23.6亿次,跟帖量高达6132亿条;论坛发布帖文149万条,点击量2.3亿次,跟帖量760万条,可见网民参与事件之热烈。这些网民活动极大地扩展了网络媒体报道的样式,向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地震与救灾的真实情况,网民的参与本身就是事件的影响力。2.亲历者和推动者

网民也是事件的亲历者。这种“亲历”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见证、围观和言说事件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既是源事件的延伸发展,也是网络事件构成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事件的主要事实;二是网民具体进入事件本身的进程之中,比如发起线上线下的援助救助、开展真相调查等等,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事件。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这个特殊的时空与交流平台,网民以参与事件传播、介入事件发展过程的方式成为事件的亲历者和推动者。3.报道者和讲述者

2005年以来,随着博客的大众化,播客、视频分享的流行,尤其是2009年以来微博在国内第二轮爆发与普及,自媒体、私媒体、草根媒体、公民媒体、独立媒体、参与式媒体等新概念不断出现,普通个人得以更方便且深入地亲身参与到公共事件当中。人即媒体,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编辑,这就是Web2.0环境下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现实。

汶川地震期间,不少身处灾区的地震亲历者、家乡在灾区而身处外地的网民,或参与现场救援救助行动的人(包括名人、记者、医护人员、心理专家和大量的民间志愿者),以及其他有特殊信源的网民,事实上都成为事件的报道者、内幕的曝料者和灾区故事的讲述者,为人们提供了及时、丰富和鲜活的第一手现场信息,发挥了草根记者的积极作用,有的网民还以自身专业知识承担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有人对此评价说,中国互联网展开了一场Web2.0式的抗震救灾。今后,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草根媒体将在热点事件报道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现。4.当事人

如今,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都成为网民,任何个人都可能因为自身的特殊经历、特异言行或隐私、丑闻等,不经意间就成为网络事件的主角。例如2006年女子虐猫、2008年姜岩发表死亡博客、2009年王帅发帖被捕和杭州飙车案,以及2011年在新浪微博上某网民直播自杀、郭美美炫富等,无不是典型。值得指出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因不当言行成为负面事件的当事人,例如2011年某官员在微博上闹出的“开房门”。5.策划炒作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利益主体争夺话语权、争名夺利的重要阵地。一些网民、网络推手或所谓的网络公关、营销公司,往往因个人或集团名利的驱动在幕后策划推出所谓事件,通过炒作他人、他事来混淆媒体与大众的视听。例如2005年的“天仙妹妹”,原名尔玛依娜,是四川理县的羌族姑娘,以其清新脱俗之美一夜走红,实由知名网络推手“浪兄”专业炒作而成。此后,天仙妹妹迅速成功地进入演艺圈。

一些事件源于自我炒作,早期以芙蓉姐姐的成名最为典型。2011年9月,新浪微博某用户以自称“杭州八O后失足女”讲述卖淫故事爆红。据报道,该用户实为浙江某公司男性职员林某,其杜撰微博意在树立自己的网络知名度,试图以此来换取经济收益。

第三章 灾难

具体事件总是人与事实的统一。从本章开始,将聚焦不同类型网络事件的内部,回顾其概况,探究主要的舆论反应、观念态度以及带给人们的启示。本章主要观察由自然和人为灾难引发的事件,这类事件既可能严重损毁生命与财产,也能造成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灾害:汶川地震诸事件

一、灾情速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以川、陕、甘三省灾情最为严重,全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以外均有明显震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已确认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共救治伤病员4273551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人民币。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三天为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暂停传递。二、媒体反应

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组织开展大规模抗震救灾,全国各地各界与国际社会纷纷捐款捐物,国内各大媒体重磅报道卓有成效的救灾工作。美国CNN表示,中国人在这次地震中展现出深深的同情心,团结和爱国浪潮席卷全国。

在网上,各级重点新闻网站、各大商业新闻网站每日即时滚动发布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当天地震时,新华网于14点46分即发出快讯:“12日14点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这是中央级网络媒体首次打破陈规发出的第一条地震报道。各媒体还推出专题新闻、抗震日记、捐献热线、互助寻亲、志愿活动和网上纪念馆等多种方式,铺开了长时间、大规模、多形式的集中深入报道,以高度的信息开放迅速搭建了全国公众互动平台。截至5月19日晚10点,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和央视网就发布各种形式的抗震救灾新闻12.3万条。调查表明,期间有87.4%的网民选择上网来了解事件有关资讯。

除热切关注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以外,全国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视频网站等深入广泛地参与事件的交流讨论,自发组织哀悼、祈福、民间募捐救援等各类线上线下的爱心公益活动。目前,在谷歌搜索关键词“5·12汶川地震”,可获得高达4460000条网页结果。三、次生事件及其反应1.万科捐款门

地震当天,国内地产龙头企业万科集团表示向灾区捐款200万元,很快引起对捐款数额过少的质疑声音。万科董事长王石回应说,慈善不应成企业的负担,“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万科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5月18日,知名饮料企业王老吉宣布捐款一亿元后,王石和万科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21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将投入一亿元帮助四川地震灾区重建。22日,王石就“捐款门”公开道歉。次日,另一地产大鳄潘石屹为王石辩护,引发新一轮争论。6月5日,万科股东大会高票通过捐赠一亿元的预案,王石再次对“捐款门”表示道歉。2.“范跑跑”

5月22日,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语文教师范美忠发表博客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回忆了自己在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自己先跑出教室的经过与此后的心路历程。据其描述,他当时判断是轻微地震,叫学生不要慌。当反应过来是大地震后他抢先冲出教室,第一个到达操场。范美忠在文中声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此文一出,舆论震惊,谩骂声、批判声铺天盖地,称范美忠为“范跑跑”、先跑之举为“反人类”行为,一场关于师德的社会大辩论轰然铺开。

6月7日,在凤凰卫视专题节目《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中,范美忠对校长和学生作了有限道歉,但表示:“这并不代表我向我的观点道歉,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知名时评人郭松民在节目现场对范美忠大加指责谩骂,被网民讥为“郭跳跳”、“伪君子”。光亚中学校长则表示:“范美忠爱职业爱学生,自己不会开除因言获罪的人。”从此事件出现重大转机,范美忠的支持者大幅上升。26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保护学生安全”明确列入。12月,欲聘请范美忠任教的北京某教育公司迫于舆论压力表示将“无限期推迟”其上岗时间。3.“辽宁女”事件

国务院规定,全国三天哀悼日期间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21日,国外最大视频网YouTube上突然曝出一段长约五分钟的自拍视频:一名网络游戏《劲舞团》的女玩家在网吧抱怨玩不成游戏、网站没有颜色、电视里全是地震报道,并对四川灾民报以不满和肆意辱骂。一小时后,国内网络舆论纷起,对该女子报以狂风暴雨般的言论轰炸、人肉搜索,很快该女子的真实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QQ和手机号码等个人及其家属信息在网上被公布。当日中午一时左右,辽宁警方按图索骥将其抓获,并施以行政拘留。同时,《劲舞团》亦遭受四面八方涌来的攻击和封杀要求。四、关键词提示1.金钱

万科事件发生后,网上意见主要分为以指责谩骂为特征的强大批判派和微弱的声援派。网民广泛转载2007年万科企业净利润数据等信息,将其200万元与其他企业的巨额捐款进行对比,戏称王石为“王十元”。可见,事发的直接原因是万科捐款“过少”,多数批评者将金钱视为衡量企业道德或社会良心好坏的重要标准。2.责任

捐款门争议中更有意义的是社会慈善与企业责任的关系。企业在社会灾难或慈善事业中的责任是什么?王石认为,灾害和赈灾慈善活动在中国已成“常态”,捐款过多过频企业承受不起(事后有报道说万科员工的实际捐款额远非人均10元)。批评者认为,危难发生正是中国企业和富豪们反哺社会的时刻,是对其社会责任的考验。有网民为此编写了一则《史记·王石列传》,文中说:“时有人讽石曰:公可跨世界高山,可跨汶川一坟乎?道义不存而富,是为为富不仁也,其富亦不恒久矣。”这说明,要求商人有“仁义”的老百姓与企业法人对慈善公益的理解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声援派则指出,这些言论是对一个“持不同政见者”成功企业家的道德审判,是鲁迅所讲的伪道德至上的“观念杀人”。3.危机

在21世纪高风险时代,社会危机四伏,从政府到组织、个人均无法幸免。社会组织面对危机事件,总是依赖危机公关来处理。万科捐款之所以成“门”,实际是一系列危机处理不当的结果。此后一亿元重建公告未能得到那些愤怒网民的理解,反而又被怀疑为“乘机介入重建市场”。所以,“捐款门”意味着当前国内企业界共同面临本质上的信任危机,这种困局实非一时公关可以扭转。4.道德

在无数事件的网络热议中,“道德”都是一个或显或隐的关键词,对负面当事人实施道德大批判是最常见的公众反应。“范跑跑”事件中,这个词语几乎出现在所有批评文本中,网民“五岳散人”发文《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后,“范跑跑”一词就此流行。尽管范美忠丧失传统师德的底线是事件中的一个基本共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长期以来传统的道德观与其实施方式表面上无懈可击、合情合理,然而其中存在着极大漏洞。有人说,北京大学向来以反思社会为己任,而范美忠以自己的另类方式促使社会反省传统道德观中的落后成分。因此,本事件是当前剧变社会中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或曰主流道德)之间矛盾不断上升的一个现实标本。5.自我

灾难带来毁灭,也带来重生,因为它总以非凡极端的形式令人深切地体认人类生命与自我存在的丰富意义和价值。这正是看上去另类、不合通常人性的范美忠博客声明的客观意义。但是,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自我是绝对的吗?范美忠的答案是不为公认的美德与高尚而失去自我,不当“圣人”,更不以命换命。这一看法获得少数人的支持。然而,如果地震当时有学生因范美忠未及时施救而死亡,那么那些幸存者也将因范美忠先跑而丧失“幸福感”。自我不是孤立的、绝对的,人与人的存在与价值总是相互联系的。进而言之,什么是自由和责任,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其中有太多观念的混乱迷思,这是本事件带来的深层思考。6.诚实

范美忠“因言获罪”,因为他真实坦白了事发时的本能反应和心路历程。不过,谁又能保证自己心中没有一个“范跑跑”呢?批判者认为,范美忠就此懦夫行为大谈捍卫个人的“自由与正义”理念,虽大胆前卫却“诚实而不知耻”。人民网论坛评论《范美忠给国人出了个难题:我可以不做英雄吗?》说,当事人的诚实令人尴尬,诚实可贵,需要勇气也需要被赞许,而冲击传统美德又要被谴责,不能顾头不顾尾。2010年5月,在“范美忠风波”两周年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际,光明网发表评论文章呼唤反思教育问题,并对范美忠作出高度肯定,称其为“是非颠倒、黑白不明的教育大环境的牺牲品,我们不能在20年之后才认识到今天错怪了范美忠”。

而对于事件中媒体的表现,新华网评论《看“范跑跑”和媒体贴面热舞》指出,“‘范跑跑’能在凤凰卫视的演播厅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这本身就会让受众分不清对错善恶。如果只要反人性、不道德就会得到媒体青睐的话,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步‘范跑跑’的后尘。”网民认为,凤凰卫视此举无异于混淆价值观的“扒粪机”。可见,“范跑跑”表面上呈现了当代传统价值观的复杂变异,本质上却是从个人到整个社会信任危机的体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多元化”社会?7.良知

良知是中国儒家道德观念,是人之天赋观念,即善的天性和本能。孟子称良知为“不虑而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称之为“不假外求”的天理,都是说人人应该生而知之。因其如此,网上集中批判了“辽宁女”的良知丧失。而本次人肉搜索仅用两小时神速“破案”,目的也是要尽快使当事人得到惩罚。

客观地说,“辽宁女”、“范跑跑”两者可能都是极端个案,远不能代表今天国人良知道德的真实现状。但是它们表明,灾难不仅考验国家政府,也考验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生命的道德意识。此外,这类道德事件的共同点是,负面行为当事人无一例外成为网民集体语言暴力宣泄的对象,当集体道德感化为强烈的情绪性舆论时,往往已经无人在意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更无人认真探究事件内部的事实与真相了。如此,暴力攻击者们是不是同样存在道德问题呢?有人认为,相对于“辽宁女”,这段视频的上传者的社会责任更大,更应该受到谴责。进而言之,无论是在何种事件中,无论是当批判者还是赞扬者,每个网民的一言一行都将被记入网页的“道德簿”,它们将构建出个体自身在网络社会中的“数字形象”。8.“劲舞团”“劲舞团”可以说是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生活的一个代名词,这是一款由韩国公司开发的音乐舞蹈类游戏。它操作简单,玩家通过简单的按键即可感受震撼全身的舞曲节奏,其同时在线人数往往高达数十万,自引入国内后就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该游戏推崇“非主流”、“哈韩、哈日”,侵害了中国未来的主人,使青少年失去心智,“自己的国家不热爱,自己的祖先不祭拜,自己的宗教不信仰”。“辽宁女”事发后,大量反对者对劲舞团的百度贴吧发动了大规模的“爆吧”运动,有人强烈要求封杀该游戏。同时,各界公众对整个网络游戏业的批判之声也更加强烈。认为,网络游戏令人沉迷、荒废学业,侵蚀、毒害青少年心理和价值观,政府应该严管网吧和不良网络游戏,比如对玩家进行实名制管理。

第二节 事故:温州动车追尾

一、事故速写

2011年7月23日20点34分,北京至福州D301次列车行驶至浙江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导致本车三节车厢侧翻,其中两节从高架桥上掉落、毁坏严重,一节悬挂空中,D3115也有两节车厢损毁严重。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经专家组调查,事故原因并非因信号故障导致D301刹车不及追尾,而是前车遭受雷击、失去动力后停车所致。事发后,中央领导指示第一要务是救人。当晚,铁路部门和浙江当地共3000多人冒着大雨展开现场救援和疏散安置,当地民众、志愿者纷纷自发参加献血等活动。24日傍晚,一名困在车厢达20小时的三岁女童伊伊被成功救出。19时,事故路段抢通完毕。同日,铁道部党组对上海铁路局相关领导作出免职、调查等处理。二、次生事件及其反应

官方对本事件定性为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事故。事发后,各大新闻网站发布大量及时的滚动报道、专题报道,推出网上悼念等活动,一时间成为公众每日的焦点议题,并引发一场对现场应急处置、事故真相、遇难者名单乃至中国高铁技术与设备的安全性等诸问题的质疑和批评。

7月24日晚,在铁道部新闻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通报了事故简况、人员伤亡和善后处理情况等,表示将公布死者名单,并认为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合格,仍然对其抱有信心。当被问及为何草草掩埋受损车头时,王勇平表示该事故现已举世皆知,不可能发生靠掩埋车体来隐藏真相的愚蠢之举。之后又解释说,掩埋车头是为了便于抢险,“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当被问及为何用生命探测仪已确认无生命迹象,而开始拆解车体时仍然发现幸存的女童伊伊,王勇平说“这是一个奇迹”。此语一出,现场哗然。随后,数家媒体掐断了现场直播信号,发布会在紧张混乱中草草结束。然而,在网上王勇平发言引发集体愤怒,其上述两句原话被网民收入“经典语录”,很快成为劲爆流行的“高铁体”。8月16日,曾表示对本次发布会问心无愧的王勇平被调离新闻发言人岗位。三、关键词提示1.“在场新闻”

在这次突发事故中,一个细节值得注意。20时05分,新浪微博上出现一条帖子:“动车到了永嘉站竟然停止不前了,列车员说因天气打雷原因,暂停一下,以保安全”,发帖者正是乘坐D3115次车的网民“希希宋”。这说明,D301次追尾前前车已遇状况停车至少29分钟,铁路部门应该有时间提前作出反应;追尾前七分钟的20时27分,家住离现场不远的网民“smm_苗”发出一条图文微博:“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可以说,这两条帖子实时、直接揭露了追尾前的重要事实。事发后四分钟,正在事故列车上的网民“袁小芫”20时38分发出追尾后的第一条微博报道:“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保佑没事!!现在太恐怖了!!”此后数小时内,事故动车上和当地一些网民不断通过网络即时发布车内动态、获救过程和现场救援、安置等信息。

次日6点40分许,动力伞爱好者、浙江省首支民间空中搜救队队长陈斌驾驶自己的动力伞从空中拍摄了一份事故现场救援的照片和第一个航拍视频,很快被国内外媒体广为采用,传遍全球。这种来自事发第一现场网民的“在场新闻”,以其实时、亲历和感人等独特优势令人注目、震撼人心,在事件早期成为从媒体到广大网民同步获取现场新闻的重要来源,也大大激发了事故当时社会公众的应激反应。2.志愿行动

从事发当晚开始,温州当地百姓、义工组织和志愿者们纷纷参与现场救援,自发组织献血、帮助安置乘客、为遇难者祈祷等一系列爱心活动。24日下午,一条号召私家车参与救援的手机短信在全市流传:“如果你是伤员家属,急需要叫车送你到哪里;如果你是私家车主,愿意接送他人,加入我们的服务车队……”,令温州市“小城大爱”的形象广受赞誉。在全国,人们通过网络发起献血、祈祷、探望受伤的小伊伊等活动,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介入到重大事件的进程当中。3.技术分析

由于媒体报道中对事故直接原因的说法多变,一些业内人士、专家或拥有相关知识的普通网民从自动闭塞、信号设备、列车调度、动车运行等交通技术与设备的专业角度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大量的个人推理分析。这些比较专业的分析文章流传在各大社区,不少还被媒体引用。其特别意义在于,引导了相当一部分网民对事故原因的认知,进而影响到主流舆论的形成——多数网民相信这是一起“重大技术责任事故”,认为中国高铁可能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这说明,在网络舆论成型中可能存在着“帕雷托法则”——80%的结果取决于20%的人的工作或贡献,即少数人的专业分析主导了多数人的舆论。在2008年华南虎照片事件中,帕雷托法则已有过“精彩”表现。(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三节)4.质疑

质疑,乃至批判,是几乎所有热点事件中网民的基本姿态。在本事件中,对现场抢险救援方式是否妥当,恢复通车是否过急,迅速掩埋车体是否意在掩盖动车技术真相,搜救行动是否过早结束,死伤者实际人数是否被隐瞒,赔偿金是否过低,乘客行李遗物善后处理是否妥当,乃至事后有关官员任免是否过快,中国高铁和动车工程发展是否过快,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官员贪腐等问题,无不受到各界人士和广大网民的严重质疑与批评,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些网民还通过各种来源热心收集、自发整理发布了死难者名单。因此必须认识到,重大事故本身并不可怕,事件之前的社会矛盾、事件对社会的损伤与事后公众沟通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第三节 谣言:抢盐风波

一、风波速写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同时导致福岛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16日,网上盛传核泄漏将扩散到国内,令海水受污染、海盐不安全,食用碘盐可以减少核辐射伤害。很快,“碘盐紧缺”、抢盐等传闻广泛流传开来,绍兴、温州、杭州、宁波、上海、广州等较靠海的城市开始,甚至远至重庆、成都等内陆地区,相继出现抢购食盐、含碘物品的大面积恐慌和从众现象,一些商家趁机抬价。抢盐的既有中老年人,也有不少年轻人。有人反映说,“我们买了够吃三年的盐”。武汉某市民花费2.7万多元囤积1.3万斤食盐,被戏称为“抢盐帝”。16日当天下午,浙江盐业公司及时发布了“食盐库存充分”、“近期食盐不会调价”、“本地所售食盐并非海盐”等重要的辟谣信息,一些媒体也发布解释报道,不少网民则介绍防核辐射方面的常识,有力地批驳了谣言内容的荒诞性。此后,中国盐业总公司通告各地公司实行24小时配送服务以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也要求严厉打击各地哄抬食盐价格的行为。三天内,抢盐风潮迅速结束,多个地方随之出现“退盐潮”。二、关键词提示1.谣言

谣言通常是一种人们在私下流传而未经证实的消息,是自古就有的口头传播现象,堪称最古老的大众传播方式,现代谣言插上了电话、手机短信和互联网媒介的电子翅膀。谣言往往发端于一桩重要而扑朔迷离的事件,“3·11”地震远在日本,灾情及其对中国的核辐射危害都具有高度的模糊性。抢盐风波前一两天,浙江当地即有人通过网络、手机散布出“中国食盐将被污染”、“碘盐紧缺”、“碘盐可防核辐射”等信息。杭州警方查实,15日网民“渔翁”发布了一则不能食用海产品的信息,被湖州等地网民转发,部分人开始恐慌。由于媒体、盐业公司等机构未作出任何反应,一时无人能确认,使公众处于信与不信的尴尬当中。美国社会学家特·希布塔尼指出,谣言就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它最终可能是真实的,这正是谣言令人尴尬之处。谣言的魅力与荒谬之处就在于,它是否是谣言在主观上是以人们是否相信它为唯一判断依据,它使愿意相信的人相信,而相信者并不视其为谣言,这就是疯狂抢盐背后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动因。

在网上,传闻、流言、谣言乃至主动造谣都是常见的现象。比如“金庸去世”的谣言,在新浪微博上最近的就有2010年12月和次年10月先后两次。其原因之一是,在匿名空间中存在“责任分散化”或法不责众等心理。而如果那些实名用户(比如各界名人)也发布谣言信息,其公信力将减弱普通接受者的警惕心理从而促使更多人主动传播,使谣言流传更为迅速而广泛,也将大大强化谣言所能制造的心理氛围和社会影响力。

抢盐风波还说明,今天管控谣言比过去更为艰难,而网络谣言盛行则暴露了政府在信息公开、网络运营商在内容监管上的落后。谣言是“信息的黑市”,真相是扼杀谣言的终极武器,如果政府和媒体不能预见可能爆发的谣言,并以足够的预警速度和信息及时公开来应对,那么现代谣言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力将不可估量。2.常识“3·11”大地震发生后,由于日方信息披露不及时、事态发展较快,对于核泄漏的具体情形、核辐射对我国的可能影响,以及食用含碘物到底能否防止核辐射等科学知识与应急信息,国内媒体报道中多有不专业、失实或含混之处,有的不当说法甚至来自卫生部专家,说明媒体人也缺乏必要常识。多数老百姓更是如此,令心理危机感加强,出于安全考虑只好加入抢盐队伍,最终形成“自己吓自己”的社会“惊遁”现象。而在网上,一些有专业知识的热心人、科学杂志和科普网站迅速行动,介绍防核辐射的正确方法、盲目食用含碘物有害等知识,有人甚至制作了“核辐射常识与防护手册”,这些信息成为攻破谣言、遏制疯狂抢盐势头继续蔓延的先锋。由此可知,导致风波的基本原因是国民缺乏有关常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病症”。可见,谣言不光止于智者,更重要的是它止于信息公开,而消除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可以提高公众面对风险性信息的判断力和免疫力,也就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这种社会恐慌。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危机给了中国网民一次科学素养自我教育的机会,它弥补了公民科学素养教育缺乏的现实,专业型网民的知识智慧甚至“反哺”了媒体。它还表明,像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媒体具有一定的自我纠偏、信息校正的能力,而理性沟通有利于促成更积极的事件舆论,并在事件发展和问题解决中发挥重要的正面意义。3.炒作

炒作是网络事件中的典型现象,一些事件完全由幕后策划炒作而生。对于抢盐风波究竟何以发生,也有不少网民和证券人士质疑与股市游资暗中恶意炒作有关。有公开数据显示,从抢盐之前的3月15日到之后的17日、18日两个股市交易日,云南盐化和其他盐业个股都有资金大量介入、大幅成交、大幅上涨等明显的异动。在市民抢盐之前,还有游资商人先期在各地抢购了食盐。或许,有些“事件”可能是“一盘棋”中的利益棋子,必须警惕热点事件及其舆论运动背后政治的、经济的,或个人的、集团的等各种利益角色的介入与影响。

纵观抢盐风波中哄抬物价等种种怪现状,联系到2003年“SARS”风波中的全国抢购风,它还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媒介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无法阻止谣言盛行?为什么物产如此丰盛仍然无法阻止疯狂抢购?或许,仅仅靠简单的信息公开或科学常识教育还不够。西班牙思想家加塞特在其《大众的反叛》一书中说得好:“文明的第一要义就在于共同生活的意愿。”当今国人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懂敬畏、仁爱与合作的“共同生活”的意愿,唯有如此共识,个体在社会中才能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第四节 小结

一、关注事件的事件

无论是自然界的重大灾难,还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故,灾难总因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力令人瞩目。其现实反映表现为一系列的人为行动和事件,比如搜救人员、调查事件真相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等,也包括本章所述几例次生性负面事件。

媒体与事件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其基本功能是聚焦、放大事件,释放事件舆论。在重大灾难期间,作为信息发布与公众交流的平台,全国媒体大规模、集中式、长时间的报道使公众对任何与灾情、救灾救援有关的人与事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热议,并得以及时、有效地参与到灾难事件的进程当中。这表明,媒体不仅报道事件,同时也推动事件使其演化,并酝酿出新的事件。本章三大案例说明,在发生重大灾害灾难事件期间,公众尤其对其中负面的人、事有更高度的敏感,正是这种特别关注容易使本来可能一般的自然或人为的源事件引发二次事件——关于“事件的事件”,这是客观事件往往演化为敏感的“舆情事件”的原因。

源事件和次生事件,关于自然事件的社会事件都值得认真研究。次生事件是源事件的实际影响或后续全新的延伸发展,它不仅直接联通了现实社会结构中的复杂因素,而且其影响更为延迟、隐形而容易被忽视,所以具有更丰富复杂的社会观察与社会管理参考意义。此外,近年来源事件和次生事件频发,将藉由媒体高度关注和公众舆论热烈参与,逐渐塑造出现代公民的事件意识和危机意识。二、关注事件的社会损伤与公共危机

重大灾难事件既能凝聚人心,彰显大爱,也可能造成内在的、长期的社会性损伤。它至少包括:对灾难受害者的直接心理创伤(比如导致忧郁症、焦虑症等);对公众造成某种心理危机(比如社会不安全感);引发谣言、集体恐慌等行为。如果事件处置不当,极有可能导致政府等组织的公信力降低、形象受损等,甚至引发大面积的公共危机,这种社会影响往往甚于灾难造成的物质性损失。

2006年1月,中国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政府应对这类事件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从预警到应急和恢复重建的运行机制、保障与监管等都作出了大致规定,比如强调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但是,该预案在事后恢复与重建方面强调的是物质性善后处置,严重忽视了对公众心理损伤和社会危机等的恢复工作。在实践中,重大灾难后公众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得不够。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十分重要,这是引导事件后公众舆论和促进社会恢复的重要一环。

从危机传播与管理角度看,政府可以加强事前的信息与舆论预警工作,在事发后做好应急处置,尤其要切实履行重大信息及时公开,这应该成为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共识。通常,必须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公开事件的关键信息,作出适当表态。对于事后舆论引导来说,这个“及时”的时间限度将越来越短,有人提出它是事发后的“黄金72小时”,有人认为不应超过24小时。在“7·23”动车事故中,专家组的真相调查书面报告在官方之前承诺的最迟形成时间9月15日仍然未公布,这使更为不利的负面舆论再次扩大,犹如埋下了一颗定时的舆论炸弹,势必在今后更多同类事件中一次次爆发,进而引发更大危机。此外,还应视情况需要,及时普及事件相关的常识和专业知识。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及时消除公众的不解、不满和谣传、恐慌等,以减少事件滞后或潜在的更多破坏性影响。

目前,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善后时期常见的问题是: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迟报、少报、不报现象突出,事件处置的思维僵化、做法失当;主流媒体常常失声噤语、瞒报误报,或自言自语、不求真相,甚或盲目跟风、不当炒作。而政府和媒体的作为不当使非正式信息渠道乘机占领了舆论阵地,不仅使政府面临形象危机,信用严重受损,也使得媒体自身失去了权威和公信力,最终将因其无人相信而被公众抛弃,更谈不上社会影响力了。由此可见,高度重视每次重大事件造成的社会损伤与修复和信息公开一样同等重要。三、互联网作为事件平台的多种效用

互联网日益成为重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与舆论生成不折不扣的重要平台。学者杜骏飞认为,这一平台具有信息公布渠道、舆论引导指南、公众集结平台和公民监督利器四种媒介效用。

无论是哪种重大或热点事件,今天网民所获信息往往早于甚至多于传统媒体,因为网络已成为事件第一信源、内容更丰富的信源。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加,网民的迅速汇聚和对事件的高度关注,更多信息将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使事件很快成为热点议题;同时,各类媒体和网民就事件继续展开广泛的信息挖掘、问题讨论,各种意见领袖纷纷出现,不同意见不断交锋、扩散、震荡,迅速形成若干种主流的网络舆论。期间,网络议题、舆论与传统媒体的议题和舆论不断交互作用,最终共同推动事件的处理进程,甚或有网民展开线下干预行动,促进事件或问题的解决。这是所有网络事件舆论形成并发挥其现实作用的一般过程。总而言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架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奔驰、动力引擎强大和现实影响力日益彰显的信息与舆论的“快车”。

学者邵培仁说,新闻是社会的镜子,媒介是社会的大脑,传播是社会的神经。互联网作为事件平台不仅仅具有媒介效用,它本身就是社会,融新闻信息、思想舆论与社会关系高度互动于一体,其魅力将完美地释放于一个个事件的运动发展之中,这一原理在其他章节中会多次体现。

第四章 他者

人们每天在网上遇见无数不同的人。从普通人到网络红人,从社会名流到政府官员,所有事件似乎都是关于“他者”而非自我的事件——他人在台上,我们在台下。这实在是一个大谬误。本章聚焦于那些看似他人之事来透视其背后诸问题,尤其是自我和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无名氏:“铜须门”

一、事件速写

2006年4月12日,网民“锋刃透骨寒”发布帖子“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以悲情丈夫身份痛诉其妻子、网民“幽月儿”贪恋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并与其中玩家、网民“铜须”发生越轨行为,同时还公布了二人之间长达五千字的QQ聊天记录和“铜须”的QQ号码。此帖一出,即被大小网站论坛广泛传播,引发一场“魔兽世界史上最大的丑闻”。

数小时后,大批玩家在“魔兽世界”服务器上以刷屏、谩骂、静坐、游行、集体自杀等过激方式表达对“铜须”的愤怒。三天之内,这条帖子每天点击率超过20万人次。由于“铜须”的真实姓名、照片、住址、电话、所在学校和“幽月儿”的照片等个人信息均被曝光,事件很快升级为一场针对“铜须”的言语暴力狂欢,还有人批判“铜须”所在大学的教育质量,强烈要求开除其学籍,或对“铜须”发出电话威胁、勒索,骚扰其父母朋友,严重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甚至有人发出“江湖追杀令”、“宇宙通缉令”,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场、公路、铁路、机场、中介、物流、认证”等单位,以“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方式对“铜须”及其同伴和所在大学进行抵制封杀。

14日,“锋刃透骨寒”再次发帖说“让生活继续”,承认前帖有诸多杜撰内容,吁请网民停止攻击“铜须”。18日,躲避在家的“铜须”以真实身份通过视频坚决否认偷情一事,认为系被人诽谤嫁祸,此举并未换来同情与理解,反而激起更猛烈的批判。20日,曝料者最后一次现身,称这“一切都是假的,游戏已经结束!”至此,“铜须门”以真假成谜尴尬收场。6月2日,“铜须”在央视《大家看法》节目中表示,“这场风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二、关键词提示1.虚拟生存

本事件与虚拟游戏和早期互联网的突出现象“网恋”有关。尽管它触及的社会问题并不新鲜,但提出一个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何认识网络虚拟生存?在许多人看来,上网就意味着“生活在别处”,其匿名性、虚拟性是影响网民集体心理的基础构成。在早期,网络虚拟生存创造了几乎“零压力”的社会空间,使人的言行变得与日常现实大相径庭,它帮助人们逃避现实压力,通过与陌生人交友、网恋寻找心灵的慰藉。然而,今天互联网虚拟生存的黄金时代已随着其加速社会化和真实化而宣告结束。对互联网社会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变迁,将在本书第七章具体展开。2.卫道士“铜须门”是一起影响极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期间,网络骚乱的程度、网络道德的颠覆、网民行为的失范远远超出之前的想象,这种集体发动的“道德判官”式的无情讨伐,凸现了一种“视他人如地狱”的心态。事实内情还遥不可及,两位当事人就被标签化为“十恶不赦”的“垃圾”、“禽兽”、“狗男女”、“奸夫淫妇”,一个陌生的网络“无名氏”在疯狂的人肉搜索暴露下无所遁形。事发后,一个疑似“幽月儿”的网民发帖反驳说:“卫道士们,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认真关心过我这个当事人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以及究竟是怎样想的。你们除了口诛笔伐之外,认真检讨过所有当事人的问题没有?检讨过你们自己的行为没有?值得尊敬么?你们以为站在了一个道德制高点就可以无视别人的权利,任意鞭挞么?我们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如果你们确实如此义愤,为什么不用合法的方式,而要通过恶毒的语言和非法的揭露隐私来打击我呢?难道这就是你们卫道士们所谓的正义?”这一连串的反问归为一点:道德批判者要不要有道德底线?

对不良事物进行社会批评自有其正义性。遗憾的是,多数网络热议往往因强烈的群体情绪、“群体盲思”而变得“公厕化”,当事人最终往往沦为受害者,这样的网络批评也就可能失去其合理合法性和应有的积极意义。或许,今天面对社会道德的普遍缺失和网络道德的混乱现实,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应该有所反思。3.“舆论专政”“铜须门”中的集体围观和批判是一种典型的“广场效应”。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对这种群体心理有过经典阐述——个人在公开聚会或群体中容易冲动、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其群体无意识性将使群体道德水平往往低于个人道德水平。

在虚拟网络社区中,当人成为“无形无象之人”后,人性中的暴力能量似乎更容易得到发泄满足。当愤怒的网民并不遵守“讨伐有度”的游戏规则,甚至打出“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让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之类的口号,那些沉默者在如此极端的集体氛围感染下也陷入“群体极化”的泥潭,最终使得道德讨伐远离了道德,演变为对两位当事人非理性的“舆论专政”。至今,没有哪一起网络事件达到“铜须门”这样的暴力程度。事件一开始,“键盘暴力”、“网络暴力”与“网络暴民”之类的虚拟暴力也成为媒体和各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现象。

有网民说,“大粪是暴民的通行证”。作家殷谦对此现象评论道:“对网络暴民而言,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道德诗意苍白,文化修养较差,审美趣味病态,本质上就是一群自哀自恋和思想混乱、缺乏道德激情和内在活力的文化流氓;他们常常是党同伐异结伙抱团,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不论是非,只讲意气,他们在网络行为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任性的颟顸做派和粗俗的市侩习气,从手段上看,他们靠闲言碎语、流言蜚语和诸如引用并篡改一些名人名句这样的幼稚小手法来攻击论敌,试图通过对他人的人格羞辱、道德贬损来变相抬高自己所奉行的喜好标准,并对对方实现有效的精神杀伤。”“铜须”自己也曾感叹说,“我觉得网络挺恐怖、挺可怕的”。可见,网络暴力并不真的“虚拟”。“铜须门”也证明,不文明、非理性乃至暴力式道德批判只是从表面上消灭了一个不道德的“对手”而已,而对真正解决事件背后的问题、建立良性的网络社会关系毫无裨益。

第二节 另类:木子美《遗情书》

一、事件速写

2003年,是博客引入中国的第二年。这一年的6月19日开始,网民“木子美”在个人博客上发表性爱日记《遗情书》,以大胆、露骨、实名描写迅速轰动网络界,成为当年中文网络世界备受关注的“木子美现象”。

木子美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毕业于某大学哲学系,时为广州某小资读物的女编辑,成名前就经常以女性视角在论坛发表“性”主题的内容,有人评价其“游戏人间,纵情风月”。当时,这类写作被称为“私写作”、“下半身写作”,但是网上女性写手多如繁星,无人注意,直到《遗情书》发表后木子美才一夜爆红。其博客成为当时国内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每日点击数超过6000人次。同年8月,木子美又在《遗情书》中记录了她与某著名摇滚乐手的“一夜情”经过,含有大量做爱细节、对方的真实姓名及其性能力、技巧描述,再次引发轩然大波。此后,国内30多家出版社竞相争夺《遗情书》的出版权,该书出版后很快被查封。11月,木子美已成为全国各大传统媒体报道的焦点人物,并在网上网下引发一场关于生活态度与个人道德的大讨论。

戏剧性的是,因为访问量暴涨,木子美博客一度导致其所在博客网站——中国博客网出现宕机,并意外地使得“博客”这一新式网络应用进入大众视野。博客专家方兴东认为,木子美事件普及了博客概念,大大推动了博客在国内的应用。二、网民反应

以赤裸文字描写个人性事的木子美显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在激烈的网络争论中形成了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是“权利说”。这类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价值,任何成年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别人无权指责他人选择哪种“活法”。性属于个人隐私与权利范围内,他人和政府都无权干涉,因此“木子美是个很有颠覆性的女性,她的出现显示社会越来越宽容,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体现了当前社会人文思想的进步。“木迷”们认为,木子美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这一派人数较少,约占一二成。

第二阵营是“悲哀说”。作为主流阵营,他们认为木子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堕落,她的出现是社会的悲哀。具体有五大批判:(1)“用身体写作”颠覆了性爱观和道德观,突破了民众宽容底线,严重撞击社会承受能力,使传统道德无休止地失去底线;(2)性爱日记大胆直白,单方面随意公开他人隐私引发了人际的基本信任危机;(3)木子美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但在网上公开发表暴露文字,性质即已变化,过错由此而生;(4)蛊惑未成年青少年;(5)挑起社会矛盾和家庭危机。总之,这一派认为宽容并非不讲对错,过分宽容就是丧失应有的是非和批判,结果是助纣为虐伤害社会。为此,有人要求将木子美绳之以法,木子美也曾因不堪忍受谩骂一度关闭了自己的网页。

第三阵营是“炒作说”。这一派关注事件的幕后,认为此举完全是自我炒作。网易的一项调查表明,有87.6%的人认为日记是木子美炒作的噱头,67.9%的人认为自爆隐私是为了有机会一朝成名。但这并非本事件中的争议焦点。三、关键词提示1.隐秘现实

1997年,我国从刑法中取消了“流氓罪”。2010年3月,女社会学家李银河提出“聚众淫乱罪已严重过时”,应予以取消。这些年来,婚外恋、一夜情、“包二奶”、“傍大款”等现象日益突出,“性聚会”、“换妻游戏”也偶有报道。《遗情书》揭开的其实正是当前社会性混乱现状的一片面纱。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汇与冲撞,中国社会在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剧烈与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传统道德仍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有了巨大变化。尽管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性解放运动,但是性开放观念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恋爱、婚姻、家庭与性的私人行为层面。而木子美事件以女性、性隐私、性自由、性解放等为关键词,以其对性的隐秘现实的暴露,满足了“窥私癖”的大众心理,这也是引发热议的基本原因。2.泛多元化“多元化”是当今社会思想的一大特征。在本事件中,各方态度或贬或褒,具体看法花样百出,与事件本身一起都被认为是价值观多元化的产物。但是,在国内这种观念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并不是西方“多元主义”的真谛,而是将“多元”简单化、绝对化,甚至极端地理解为反“一元化”,沦为一种对任何事物都采用相对主义的无是非、无对错、无道德价值判断标准的“泛多元化”,最终又回到西方多元主义者所抛弃的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放任主义”。如果说,木子美是人类情感世界的“艾滋病”,那么,泛多元化就是思想观念领域的“多元病”。有人说,木子美并非追求女性解放,而是试图扫荡一切规范、伦理、道德。的确,讲究价值多元、崇尚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对错是非,也不能因为标榜宽容而失去应有的价值判断。媒体人彭晓芸认为,当一个社会“宽容”到小丑不再自卑、谎言不再躲闪,骗子不再遮掩,那已不是宽容,而是连根拔起地走向虚无。遗憾的是,这种庸俗的“多元”观已成为所谓自由主义者擎起的大旗和盾牌,在思想论争中得到极致运用。

此事件还提醒人们,互联网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人们认为它是自由、开放和多元的,可以接受不同的信息,与不同的思想或人群交流,然而发现事实未必如此。一方面,泛多元化意味着许多传统的社会共识在逐步瓦解;另一方面,互联网可能营造了一个如桑斯坦所言的封闭、自我或个人主义的“信息茧房”。在网上,人人都像一座“信息孤岛”,每个群体都“圈子化”,坐井观天难以达成真正的对话,这将是构建公共领域的重要障碍。3.电子性器

有人说,木子美是“用身体甚至用器官写作”。她自己也曾向媒体放言,采访者在床上坚持的时间长度就是她所能给予的采访时间长度。在木子美擎起性自由大旗之后,竹影青瞳、流氓燕、二月丫头、陆风哥哥等以“性”起家的网络红人陆续涌现,成为网民情色消费的对象。事实上,随处可见的性展示、性窥视、性搜索、性销售与性交换(比如成人交友和性用品网站),使如今互联网在继成为隐私与情色资讯的集散地之后,上升为一架超级的大众“电子性器”,网页上弥漫着浓烈的荷尔蒙气味。4.私人写作

木子美事件发端于博客写作。从此,做一个博客人(blogger)是许多人喜爱的网络生活时尚和生存状态,传统写作的面貌和性质也因此开始改变。博客是一种简易的网络日志(weblog)或曰私人出版形式,被认为是“新闻媒体3.0”,即它把原来归属于传统媒体、专业写作者的“把关人”权利释放到普通人,使平民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媒体(personal media),甚至一跃而为自由的网上“作家”,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正如没有公开发布的《遗情书》也就没有木子美事件,当博客使越来越多的私人话语进入公共领域后,种种道德和法律问题亦随之而来。这些问题多半可以归结到如何处理个人性与公共性二者的矛盾关系上,这将是构建互联网社会一个核心问题。

第三节 明星们:艳照风波

一、事件速写

2008年1月26日,网民“奇拿”在香港讨论区成人贴图区上传疑似明星陈冠希与钟欣桐的裸露照片,艳照风波一夜爆发。次日,陈冠希与另一女星一张更为不雅的照片被上传。第三天,一张内容为著名女星张柏芝的裸体照片又被曝光,事件迅速失控、升级,令社会各界震惊与愤怒。2月9日,风波再度爆发,超过400份不雅照片和视频文件流出,更多港台女星陆续被卷入。10日,由于未追查到公布照片的真凶,香港一千多市民游行抗议警方办案不力。次日,钟欣桐首次露面,表示后悔以前“很傻很天真”,此语一出迅即成为新年第一条网络流行语。21日,隐遁后的陈冠希首次召开记者会,承认大部分艳照为自己所拍,但对拍照目的、照片上传源头是谁等问题未给予解释,同时宣布永久退出香港娱乐圈。

艳照门是近年来国内娱乐圈最令人震惊、最具戏剧性和影响最大的事件。这批照片、视频在全球网络广泛流传,一时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的焦点,令香港娱乐圈形象遭受重创。二、网民反应

大众网民对本次事件关注的焦点有三:一是探究并要求公开真相。比如,对照片文本及其中人物关系等进行八卦式分析,狠挖“奇拿”是谁等内幕传闻,仅天涯论坛就有14个版本流出,不少人认为此事与香港三大娱乐公司的利益竞争有关;二是批判香港警方行事高调而效率低下,甚至胡乱办案。认为,警方追查“奇拿”不力却逮捕那些复制分享照片的网民是一种“对付阶级敌人”的选择性执法,也妨碍了人们对公众人物的知情权;三是追问谁应该接受审判。是幕后可能存在的商业竞争者或炒作者,比如善于榨取明星价值的经纪公司,还是疯狂传播艳照的网民?

从公众态度反应看,在诧异、伤心和愤怒之余,也主要有三类:一是视事件为当事男女的“性丑闻”,进行指责、谩骂和抵制,认为娱乐圈和女明星充满“淫乱、虚伪与欺骗”。这类简单化判断最为主流,尤其表现在内地网民中。这也说明,主要基于媒体宣传形成的公众认知与明星私人真实的形象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正是这一矛盾促成了过激的舆论批判。二是同情、惋惜或力挺,主要人群是这些明星各自的粉丝或认同者,“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有人认为陈冠希敢做敢当,更多的人则希望大家放过当事的女明星。三是较少数的倡导者。认为性开放在西方很正常,性属于个人私事,公众人物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生活与权利,他人不应该过分指责。为此,香港新妇女协进会呼吁网民和传媒停止张贴、链接或转载有关照片,停止对所有涉事艺人的道德审判,维护每个人在性生活上的选择权。三、关键词提示1.受害者

隐私既是真实的公民权利,也是每一个人尊严的存在方式。与木子美自我暴露性事不同,本事件所有当事人其实是“奇拿”非法行为的受害者。然而,在“不看白不看”心理驱使下,尽管这一“丑闻”有不足为外人道的人性基础,仍然毫无悬念地演变成一场媒体、网民共庆的狂欢。这些照片被疯狂地下载、复制、再上传、邮寄、链接、跟朋友分享,甚至还有人冒名制作出种种病毒文件供人下载,这些个人隐私混杂着强大的道德批判乃至暴力言论一起越传越广。结果是,当事人身败名裂、事业受阻。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认为,当好事者把个人隐私变成公共资源来消费,把消费他人之痛当做集体的狂欢节,在真正需要宽容的时候施以围观、迷狂和语言杀伐,那么,看客们自己所倡导的那些罪感、耻感、道德律令便已化为乌有,他们的崇高感也将随风而逝。

艳照风波说明,在网民观念中道德和法律意识纠缠不清。人人都拥有强烈却笼统的道德感,又明显缺乏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的意识,正是以道德之名代替甚至违背了法律,使这起本应属于个人道德范畴的“艳照门”演变为公共法律事件。法国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之父涂尔干在谈到道德现象时指出,我们“应当在‘疼痛’的地方,也就是在某些集体的规范与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地方去认识社会,而社会正是存在于这里,而不是在任何其他地方”。如果人人只会当道德判官,法律意识不上升,如果社会道德指数整体下滑,那么最终受害的必然是全体社会成员,这种无形之伤对每个人来说皆是不可承受之重。2.娱乐圈

娱乐圈总是话题不断。娱乐圈事件是观察价值观念问题最好的镜子。有人认为,无论当事人还是看客、评论家,警方、媒体还是有关广告商,各方在艳照风波中的表现都不无虚伪性。当事的艺人本是受害者,却寻找托词而不敢伸张隐私权;看客们集体大嚼“酸葡萄”之余,人之本色的、反面的自我和道德理想化的自我一样一一暴露,有人甚至从事件中得到“好色不是问题,但不要拍摄留下证据”的所谓教训。一拥而上的媒体,无疑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其哗众取宠、连篇累牍、舍本逐末的重磅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个别广告赞助商也来凑热闹实施炒作。对此情形,有人说,娱乐行业本来就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把娱乐明星当成道德楷模本身就很荒谬,此乃“艳照门”引爆舆论热潮之根本。3.“后台”

在网上,任何人都可能失去隐私,成为注意力的牺牲品。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空间,拥有何等神力?欧文·戈夫曼在其“拟剧论”(dramaturgy)中指出,人的日常行动好比是社会舞台上的公开戏剧演出,每个人都将出于“印象管理”需要而以一种选择性自我展示的“前台”表演行为来营造自己最理想化的角色形象,并接受他人的赞赏与评价。这种前台表演作为一种“集体表象”构成了表演得以社会化、模式化和限定化的方式。就是说,公开的表演总是要吻合社会期望(规范、价值、标准);相反,“后台”是在前台中所有被隐藏的私人部分,它被限制并以非固定方式展现,它暴露了角色扮演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