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大全(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5:36:47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教学大全(四)

体育教学大全(四)试读:

内容提要

文中讲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的现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策建议等;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说明体育教学科研在很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

运动负荷和训练负荷

运动负荷的控制是运动训练实践操作中的核心问题。运动负荷直接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对运动负荷的控制直接决定着训练过程的组织结构和这些组织结构相互间的有机联系。运动负荷分为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1)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竞技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直接参与运动而承受的负担。身体所接受的这种刺激促使了运动身体的生物学改造,从而使运动员运动能力产生适应性变化。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的产生是通过训练手段与方法作为媒介对运动员身体产生作用的。负荷并不简单地与训练手段与方法相等同,不能简单地把手段与方法的数量相加就认为是对负荷大小的计量。(2)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的科学涵义应包括定性和定量两部分。定量建立在定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在对训练手段作出定性的鉴定后再作定量,才能正确的计量负荷。

训练中运动负荷定性的基本内容包括:

1)运动负荷的专项性

运动负荷的专项性是指负荷要与运动员所参加的、与自己训练水平相称的比赛要求相符合。可把产生负荷的训练练习分为专项性练习与非专项性练习。它们的区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1,与运动员当前训练水平相符合的比赛中所包含的一切;第2,运动员应该在将要参加的、高于自己训练水平比赛中所努力做的一切。专项训练练习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直接因素,非专项训练练习是间接因素。突出专项训练,已是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2)运动负荷对供能系统的作用

对供能系统作用的方向进行专项的定性是安排运动负荷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实践中发现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工作强度决定着能量供应时主导供能系统及各种辅助性能量的代谢。练习时有氧与无氧供能的比例则取决于工作的强度。

3)动作协调性的复杂程度

区分动作协调性的复杂程度是训练负荷定性的一个方面。动作协调性的复杂程序所产生的负荷与运动员的专业感觉-空间感、用力感、节奏感、时间感、水感、跑道感、冰感等有关,与运动员掌握的技能数量及对难度动作的控制能力有关。协调性复杂程度越高的练习有机体承受的负荷就越大,但是在目前如何量化其负荷非常困难。(3)关于负荷的度量

负荷的定量必须建立在确定负荷性质的基础上。训练负荷的大、小只能相对于运动员个体的承受能力而言;相对于同一运动员的不同时间阶段的有机体的状态而言;相对于完成的不同训练任务而言;相对于不同的专项水平而言;相对于不同的机能系统而言;相对于训练过程中不同时限的组织结构而言。也就是说,训练负荷存在着结构属性、机能属性、个体属性和专项属性。(4)适宜训练负荷的标准

根据训练负荷的属性,可以制定出适宜训练负荷的标准。(1)适宜训练负荷的标准可考虑下述几个方面:有助于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成绩;能够完成预定的训练任务;运动员可接受;能够促使运动员各种能力产生走向变化。训练负荷量与强度要有适宜的比例;负荷安排的节奏要能保证课与课之间衔接,能产生后续效应——即要保证运动员有机体的生物学改造能够顺利进行。(2)训练负荷的计量方法

运动负荷的度量值指标分为量与强度两个方面。负荷量的概念可包括负荷持续的时间、一次练习或若干练习所完成的工作量,等等;负荷强度的概念与工作的紧张度等有关。量与强度只能针对具体项目以及单个练习或者成组的练习等进行评定,这样才能得到确切的计量。当把运动负荷的量以距离、时间、次数等物理计量值来对待时,笼统地把它们不分性质地加在一起以反映一堂课的运动负荷,是一种并不恰切、正确的做法。

运动负荷的大小可以从“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两个方面来确定。负荷的外部指标可以以工作总量的指标来确定。包括:以小时计算的工作总量、以里程计算的周期性工作的量(跑、游泳、划船等)、训练课的数量、以赛的出场次数等等。负荷“外部”指标的评定,应广泛运用负荷的强度指标。如:动作的速度、运动的速率、通过训练段落与距离的时间、在发展力量性素质过程中的负重的大小,等等。当把训练工作总量中强度性的和促使某个训练水平完善的负荷分解为各种成分的量,也就是计算出总量中强度性工作的百分比、发展各种素质和能力的相应工作、一般与专项训练的手段等相互间的比例,就可以揭示运动负荷“外部”方面的总的特点。

负荷的“内部指标”实际上就是有机体对所完成工作的反应。负荷的即时效应是工作时或工作结束后直接由机能系统状态产生的改变,因此可将负荷当时有机体的即时状态作为“内部指标”来测定。有些训练工作没有负荷即时效应的信息,可用恢复过程的持续时间和恢复的其他特点作指标。用内部指标评定负荷的大小,可以根据完成工作时主要机能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指标进行判别。如:运动反应时、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用力的大小与特点、心率、呼吸频率、肺通气量、需氧量、血液中乳酸的累积量与累积速度等。

在有机体起始状态相同的条件下,负荷的“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外部参数相同的负荷实际上与机能变化是互相对应的。负荷的外部参数越大。那么有机体中机能变化也越大;前者越小,则后者也就越小。可是在有机体起始状态不相同的状态下,在训练水平不同或不同的运动员身上,他们所反映出来的反应就不一样,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的对应关系也就不相对应。通过系统训练,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外部指标相同的负荷反映出来的内部指标就越来越小。例如,多次重复同样持续时间、同样强度的速度性练习,随着训练课的多次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动员程度就越来越小,即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及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原来很大的负荷就变得不那么大了。

训练中度量负荷的所有指标都只能反映负荷涵义的局部。在训练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应考虑负荷的综合效应。由于负荷量与强度的变化不是直接成比例的,因此,应当尽可能选择既能反应负荷量又能反映负荷强度的指标。(5)决定训练负荷定向作用的因素

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训练负荷使运动员身体与运动能力产生定向变化主要决定于:(1)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性质。(2)不同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各自所占的比例。(3)专项能力的变化在于训练过程中使用不同训练手段与方法所处的环境与条件。(4)在某种情况下,训练负荷产生的定向变化还取决于训练手段与方法结束后所采取的恢复手段与方法。

近十多年来,我国对训练负荷的研究较为广泛与深入,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但随着全球竞技体育市场化、以及赛制的改革,系列赛和商业性赛事对原有的系统化训练模式造成巨大冲击,以赛代练现象成为许多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训练方式。使对比赛负荷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课题。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许多不同于体育课和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主要有:(一)锻炼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丰富多采,远远超出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从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到正规的运动竞赛,从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到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等,无所不包。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有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等组织形式,还可以个人锻炼、小组锻炼、班级锻炼,也可以年级甚至全校一起进行锻炼;还可以少先队、各种兴趣小组、体育协会等群众组织的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锻炼。(二)项目选择灵活,主体作用明显

由于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渴望和要求。学生不仅能体验巩固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习实践体育课以外的内容,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特点选择锻炼项目,安排锻炼内容,组织锻炼小组,开展锻炼活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比上体育课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愿自主地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实践中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教师起指导、咨询作用,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外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三)学生参与广泛,组织指导多层

课外体育锻炼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从作息制度上看锻炼都是安排在早晨、课前、课间和下午课后。在作息制度外开展的体育活动也是利用节、假日进行,完全是课余性的。全体学生都有统一的课余时间,他们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特点选择不同的课外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又可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活动,因此,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多。课外体育锻炼群众性鲜明,它不仅涉及到全校学生和体育教师,而且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工作部,共青团、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体育干部等,他们都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指导,这种由学校多方面参与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体育职能部门统揽的格局,有利于从本质上把学校体育纳入全面教育的轨道。

体育美学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及意义

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及意义(——)研究对象。

体育美学是揭示体育美的本质和规律、属边缘科学性质的应用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体育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内外体育美学界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身体美、运动美、个性品质美等。这种观点侧重对体育美的各种对象和内容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把体育美归结为身体美和运动美,突出了作为审美对象的体育运动中的人,强调了客观性。

第二,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这种观点侧重于对体育审美感受的研究,重视艺术在体育运动中的渗透和功用,主张体育运动艺术化,十分强调创造性是体育美的突出特征。

第三,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体育的审美关系。这种观点主张从人对体育的审美关系上,从主客体两方面把握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审美主体,也包括审美客体,还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有从审美关系上去把握体育美,才能从根本上抓住人类的体育实践,才不会有所偏废。强调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有机地统一起来。(二)学科特点及意义

体育美学的学科特点,首先是综合性,它与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生理学、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等都有密切关系。它既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是边缘性学科。其次是应用性。体育美学的建立源于人类的体育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人们去进行体育美的创造、鉴赏。体育美学的建立目的在于指导体育实践,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

研究体育美学,有助于充实和发展美学、体育科学;有助于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提高体育美的创造和欣赏能力;有助于实现体育的目的,使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个性完善,和谐发展;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学生学习体育技术,同样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要遵循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即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几个阶段。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活动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学过程还要遵循人体活动和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特殊规律。(一)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有一个粗略掌握动作,改进提高动作,巩固动作、运用自如的三个阶段。体育教学要依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性变化,去确定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有阶段性特征,作为身体素质基础的生理机能阶段性变化,又决定了身体素质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体育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三)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体育教学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是因为体育活动能增强学生机体机能的活动能力。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提高,有其适应性变化规律。在练习开始的时候,机能活动能力缓慢上升,随着活动加强,机能的活动能力逐渐达到最高水平,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这个水平,然后逐渐下降。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学生的机能水平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承受活动的量亦会相应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体育教学在这个新的水平上确定另一个高度的目标。

机体适应性呈波浪形曲线变化规律,与此相适应,学生的情绪、注意、意志等心理活动也呈现高低起伏的曲线。这种波浪形曲线变化规律,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也具有明显的节奏性,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过程。

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毛泽东曾经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的自觉不可”。课外体育锻炼是一个克服自身惰性、战胜各种困难的自我锻炼、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自我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学生只有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获取应有的锻炼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发生兴趣时就会对这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课外体育锻炼还不可能完全根据学生的自愿与兴趣安排活动内容,往往要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项目进行锻炼。因此学校在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时,除了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因人制宜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二)经常性原则

体育锻炼是以身体练习对人体给予刺激的过程,每次刺激都产生一定的作用痕迹。连续不断的刺激作用,则会产生痕迹积累。这种积累使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不断得到强化,机体的结构和机能产生新的适应,体质不断增强。如果体育锻炼时断时续或长时间停止锻炼,已形成的动作技能就会消退,身体各种机能、素质就会慢慢减弱。因此,强健的体魄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已取得的锻炼成果也不会是一劳永逸。只有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保持锻炼时间、次数、强度的衔接性和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合理安排课外锻炼的时间、内容、场地、器材等,组织好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做到天天练,保证每天1小时。学生个人应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坚持全年不间断的体育锻炼,做到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三)全面锻炼原则

人体是一个整体,各器官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局部机能的提高,必然促进机体其它部位机能的改善,当某一运动素质得到发展时,其它运动素质也会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某一方面的锻炼与发展,也会对其它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方法单一化会给体育锻炼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机体不能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如长期只从事力量练习,心肺系统功能就不会得到较大的提高;长期只从事长跑锻炼,耐力素质会有较大发展,而速度、力量素质不会有较大提高;长期只从事身体一侧肢体的活动,另一侧肢体就不会得到发展,则整个机体不能得到匀称发展。因此,课外体育锻炼在选择锻炼内容、方法时要尽可能考虑全面发展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运动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要努力掌握多种运动技能,贯彻全面锻炼的原则。(四)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气象条件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各个学校之间的体育锻炼条件、场地器材等也都会有很大差异。对于同一学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生理结构基本相同,但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锻炼需求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年龄、性别、体质等条件都相似的人,随着体育锻炼过程的发展也会因机体适应能力的高低而出现差异。由于锻炼者本人及所处的锻炼环境千差万别,不可能提出一种各校都可通用的课外体育锻炼计划,更不可能提出一个人人都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案。因此,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必须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锻炼者的个人特点、学校的锻炼条件,结合季节、地域气候等客观实际,合理地确定锻炼内容,选择方法手段,安排运动负荷。这样,才能掌握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动权,提高锻炼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特尔菲法基本程序

一般要经过四轮基本咨询程序,方可得到较为满意的结论,但有时只需两至三轮也能解决问题。其基本程序为:(1)预先调查。发出第一轮的询问调查表,无任何限制框框,自由回答。调查者用简练而准确的专业术语,进行综合整理,列出一览表;(2)首次反馈。将第一轮整理的一览表再发给每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对一览表中的问题做出评价并阐明理由,随后将这第二较意见集中。调查考对有关问题及对应数据加以统计,求出相应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点,并写出综合报告,再反馈结各位专家,(3)二次反馈。请专家再次对上轮综合材料报告进行判断和陈述理由重新评价,然后将这些新材料集中。调查者第二次计算新材料对应数据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点并推出这一轮的综合论证,又反馈给每伍专家,(4)做出决断。各位专家对上轮材料最后加以评判、根据科研需要做出或不做出最后退证,调查者最后统计汇总,得出最后评判意见的总一览表。

身体训练

(1)身体训练的作用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技能与体能组成,两者不可分割。技能是体能的表达,体能是技能的基础。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的物质基础。从当前世界竞技运动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来看,体能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在训练过程中身体训练有以下作用:a.身体训练增强运动员身体机能,从而增强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与激烈比赛的体质基础;b.身体训练增强运动员掌握技术、战术和提高专项能力的物质基础;c.身体训练能防伤、防病,提高健康水平,延长运动寿命;d.身体训练是培养意志品质与毅力的过程。(2)身体训练的分类

1)一般身体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身体训练有一般与专项之分。一般身体训练是指耐力、力量、速率、协调能力与柔韧等非专项性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它与专项成绩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相关,但它可以促进运动员心肺功能与支撑器官工作能力的提高及增强承受大负荷训练的能力。它也为运动员掌握基本技术提供条件,是提高专项素质的基础。一般身体训练分以下几种:a.一般耐力训练。一般耐力通常指有氧能力。其训练主要为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的训练。b.全面力量训练。力量得到全面平衡发展将使运动员各部位的肌肉、韧带与关节的力量增强,尤其是支撑器官的工作能力增强,能使运动员在运动中多次反复负荷的情况下不至于因过早疲劳而受伤。在当前的力量训练中,应纠正重大肌群、轻小肌群,重视前群肌、忽视后群肌的倾向。(3)协调能力与柔韧性训练。协调能力与柔韧性是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基本素质。训练初期阶段,应对协调能力与柔韧性进行专门训练,在以后的训练中主要贯穿于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之中,并可与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训练穿插进行。协调能力与柔韧性需要经常训练才能不断得以强化和提高。

2)专项身体训练

专项身体训练是指直接有助于掌握专项技术与提高专项能力的身体训练。运动成绩越高,专项身体训练对成绩的作用就越大。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专项速度训练。专项速度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专项动作的综合能力,是绝大多数竞技项目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由于专项的特性不同,所需的专项速度是不一样的。对某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起主要作用的速度,就是该运动项目的专项速度。提高速度可在训练中从5方面入手: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②增强肌力,特别是提高快速力量;③掌握合理技术,做到协调放松;④速度训练应在体力较好时进行。⑤重视运动员的感觉。

b.专项力量训练。专项力量是掌握专项技术、提高专项速度与专项能力所需的力量。主要有以下几种专项力量:①爆发力。爆发力是在最短时间内表现出来的“动作速度”,它是肌肉加速能力的表现。弹跳力也是爆发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弹跳力的提高,主要采用一次性和多次性连续的各种跳跃练习。训练中要求发力正确,要在协调的前提下完成追求高度与远度的动作;②肌肉连续快速收缩能力。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多次快速收缩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是赛跑、游泳、速滑等周期性运动项目的主要专项力量。提高这一能力一是要提高肌肉局部的快速收缩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肌肉周期性的连续快速收缩能力;③快速力量耐力。指专项运动过程中较长时间内肌肉快速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这对周期性运动项目在后程保持速度十分重要。

在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其练习的部位、收缩速度、用力方向与角度应尽量与专项技术所需要求相似。训练时教练员要严格要求,有时要做到基本力竭为止。这样做不仅能提高肌肉力量,还能锻炼意志与毅力。

中学体育教材的基本内容

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体育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l.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在知识性与系统性方面都有所加强,并和体育锻炼实践的教材内容密切结合。学生进入中学以后,身体发育旺盛,逐步进人青春期,身体素质的发展进入敏感期,在教材中安排了青春与健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的生理特征及体育锻炼的方法和体质测试的运用与自我评价的方法。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进一步提高认识,教材中安排了学校体育的意义、作用和目的任务,体育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体育与智力发展,体育与德育及个性形成等内容。中学实践教材中明显表现出了各项运动的特征,教材中安排了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基础及比赛知识等内容。为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传统养生健身知识、树立现代健身观、营养标准与饮食的选择、净化环境与健康等内容。

以上教材不仅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所必需。

2.身体锻炼的实践教材(1)各项运动的内容

①田径。包括跑、跳、投掷等各项教材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田径运动中的基础项目,是中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教材既要注重基本技术,又要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作用。因此,没有过分强调田径运动的各典型项目,这也是中学体育教材的典型特点之一。

跑:包括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和障碍跑。在各种跑的基本技术、距离、量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快速跑中规定了蹲踞式起跑、疾跑、加速跑、终点冲刺等,距离50~100米。接力跑中规定了接力区、上挑式和下压式等技术要求,距离4×50米、4×100米。耐久跑中规定了越野跑男生2000~3000米,女生1500~2000米,典型项目女生800米,男生1500米。障碍跑,从跨越障碍物过渡到跨低栏。

跳跃:除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外,重点教学跳高、跳远。跳高规定了跨越式、俯卧式或背越式。跳远除蹲踞式、挺身式外,男生增加三级跳远。

投掷:除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外,重点教学助跑掷手榴弹、滑步推铅球。

②体操。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和双杠。

基本体操的内容包括:队列和体操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负重搬运和角力等。这部分教材比较简单,大部分都可在准备活动中教和练,因此这部分内容,未单独安排授课时数。

技巧的内容包括各种滚翻及滚翻的联合动作和有人扶持的手倒立等。

支撑跳跃的内容包括侧腾越、屈腿腾越、分腿腾越,高中男生采用纵放器械。

单杠的内容包括各种翻上、摆越、回环、转体等单个动作和联合动作及引体向上等。

双杠的内容包括支撑摆动、前(后)摆挺身下以及简单动作的联合。

体操教材对发展学生灵巧、力量、协调和平衡等身体素质,强壮骨胳、增强肌肉都有独特的作用。体操教材除基本体操外,其他都是按组安排的。单杠和双杠为一组,技巧和支撑跳跃为一组,每个年级只出现每组的一项,依次轮换安排。

③球类。在中学阶段,球类教材主要安排篮球、排球和足球三大球类项目。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各项目的基本技术、简单战术、简单的比赛规则和教学比赛。

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对锻炼身体有综合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球类技术比较复杂,因此教材中把基本技术、简单的战术和教学比赛结合安排的。

④民族传统体育。包括少年拳(第二套)、青年拳、健身拳、八段锦、棍术一套(男)和剑术一套(女)。

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安排,均采用由基本动作到动作组合,再过渡到整套拳术的顺序。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培养民族自豪感。

⑤韵律体操和舞蹈。内容包括韵律操、舞蹈的基本步伐。纱巾操和集体舞。

韵律体操和舞蹈的特点是动作比较灵活自由,节奏性强。主要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锻炼健美的体态,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2)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发展身体素质练习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素质的练习为基本内容。这些练习技术难度不大,不受技术体系的限制,每个练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教材中这方面的练习内容,是范例性的,教学时可灵活选用。并根据任务可适当增添,通过量标准区分教学要求。

3.选用教材

选用教材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各项基本教材的补充与延伸。(2)本地区、民族、民间教材。(3)游泳。(4)滑冰。(5)其他。

选用教材,各年级规定了不同的比重,教学时可按不同的比重进行安排。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科学系统地安排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计划文件,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计划,使全年和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体育教师全面主动地考虑和系统地安排整个教学工作,处理好教材之间和课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和器材。

制定并执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而且还有助于客观地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逐步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制定并执行体育教学计划,还能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意义,并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会制定教学文件的技能。

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有:首先是以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全面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第二是计划的制定要体现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长发育的规律,考虑教材的内在联系;第三是计划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方便实用;第四是要考虑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安排和学校的教学条件(如运动会、各种比赛、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第五是计划要尽可能与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第六是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有一定的机动性。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般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体育科研实验设计要素

指实验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类体育科研的实验设计都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施加因素,亦称处理因素。即是体育教学、训练、群体、竞赛、管理中的讲解、示范、手段、方法的运用或运动场地、器材、仪器、药物等的统称;(2)受试对象。它可以是人或动物以及场地器材等;(3)实验效应。即试验的各种可读指标数据和测试观察结果等。例加考查海绵垫与棕垫对仰卧起坐运动成绩的影响的物理性能、待点及优缺点,其垫就是“施加因素”;在垫上测试的运动员,就是“受试对象”,运动员在几种垫上所做出的测试成绩为“实验效应”。

身体练习要素

构成身体练习的基本因素。包括身体姿势、练习轨迹、练习时间、练习速率、练习速度、练习力量、练习节奏等。因各个练习性质特点不同,故各有所侧重,或仅表现其中某些方面。如静止用力练习,力量要素特别突出,而并不表现出轨迹、速率、节奏等要素。研究分析这些要素,并在实践中根据任务、练习性质相体育活动参加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初等教育

打好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期步入生活准备的起点教育。属基础教育,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儿童的初等教育即是小学教育。世界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初等教育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中国自西周起,各代官学、私学中的小学、书馆、蒙馆等,都是儿童接受初等教育的学校。近代初等教育体制确立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在西方,从古希腊的弦琴学校和文法学校、古罗马的初等学校、中世纪的教育区学校、城市学校和拉丁学校,直到近代各国所设的小学、初等学校和国民学校等,都是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中国的初等教育修学年限为5—6年,学习课程有语文、数学、自然常识、地理、历史、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年满6岁儿童,不分性别、种族,均应进入小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对于扫除文盲后的青壮年劳动者要继续接受初等成人教育。

开展学校体有竞赛的注意事项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学校体育竞赛不仅是学生间体育技术、技能、体力的较量,而且也是学生间思想、作风、意志的比赛。学校体育竞赛要提倡争取好成绩、好名次,更重要的要重视竞赛的教育作用。学校要采取各种宣传教育手段,采用广播、黑板报、专题等形式,宣传比赛的目的意义。要组织力量及时报道和表扬比赛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要宣传那些既是优秀运动员又是“三好”学生的典型事例;要批评和制止比赛中出现的不良风气。学校体育竞赛,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教育过程,通过组织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学校体育竞赛,学校各级领导一定要在竞赛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主精神文明。

以小型多样的竞赛为主

学校体育竞赛侧重于普及,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提倡班组间、小组间的体育竞赛,把竞赛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竞赛促锻炼。

学校体育竞赛内容要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爱好学生的需要。目前许多学校在体育比赛中安排广播操比赛,健美操比赛,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游戏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能的爬山、越野跑等实用性比赛,以及民族传统项目放风筝、打秋千比赛等,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勤俭办竞赛

学校体育竞赛的方式、方法可以采用竞技体育项目的竞赛方法,但不必拘泥于竞技体育项目的难度,在竞赛项目场地、器材、服装等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比赛的程序如报名、比赛、发奖等环节上,都可以简化手续与要求,以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必须从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出发,应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简便易行的精神去组织,提倡节省开支、自制器材、勤俭办竞赛,反对贪大、攀比、铺张浪费的作法。

坚持业余、经常,与课外锻炼相结合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育计划规定的各种学习任务,学校体育竞赛要从学校教育计划这个全局出发,尽量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时间安排。部分学生代表学校停课外出比赛,要安排时间和人员及时补好文化课。

学校经常性的体育竞赛深受学生欢迎,但不能以体育竞赛代替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能把学生所有的课外时间去搞体育竞赛,要把体育竞赛与学生课外锻炼结合起来,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做好裁判员的培训工作

学体育体育竞赛的种类多,内容丰富,参加人数多,裁判员工作量较大,只靠几名体育教师作裁判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动学校其他课程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体育骨干来参加各项竞赛的裁判工作。为保证裁判工作的质量,可根据各项比赛的特点和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裁判员的培训,学习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统一认识,进行试裁判、提高裁判水平。

体育法学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体育法学的研究,国内外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还处于初创阶段。随着现代体育的迅速发展和体育比赛的强烈竞争性,以及体育管理方法的日益科学化,体育法在各国都得到重视。体育法成为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法律保证。

1975年,加拿大温泽大学体育学院首先开设了体育法学的课程,研究和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竞赛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体育纠纷诉讼等问题。同时加拿大约翰·巴尼斯还出版了《体育与加拿大的法律》。该书概括地介绍了加拿大的体育法律和体育政策,广泛地结合社会、经济、管理等学科探讨体育运动的法律问题。1992年,国际体育法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ports Law)在雅典宣告成立,成为促进国际体育法学交流的重要组织。该协会每年举行一次国际体育法大会,来自各国的律师、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云集一起进行体育法方面问题的探讨。欧洲国家奥林匹克协会(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s)曾召开过体育立法的专题研讨会。英国建有体育与法律协会,也组织了一些体育法问题的讨论。一些国际性的刊物还经常登载体育立法和体育法研究的有关成果与信息。比如,欧洲理事会主办的1994年《体育信息公告》中,就发表了《体育是否作为一项宪法权利》,《体育是否需要立法》等研究成果。1992年日本建立了全国性的体育法学组织-日本体育法学会(日本法学会)。1994,该会出版了第1号年报,共编入了日本体育法学会第一次大会的主要报告论文和其它研究论文11篇。

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始于80年代前期,1980年国家体育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健全体育法规,及早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体育法草案。加强体育立法,逐步成为体育战线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促使体育工作者和法学工作者们积极进行体育与法律相结合的理论思考,开始了体育法学的专题研究。

1985年7月,在福建永安召开的全国体育哲学、社会学学术报告会上,首次举行了体育法学的分组学术研讨,对体育立法和体育法学一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编写体育法学理论专著和有关的体育立法建议。在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体育法学研究会。1987年,体育法学研究会正式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理论学会接收为体育法学专业学科组。

十多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结合体育法制实践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至1996年上半年,国内报刊上发表的关于体育法学方面的论文有100余篇。1987年,我国最早发起和从事体育法学研究的五位学者完成了学术专著《体育法学概论》的编写(内部出版),第一次构建起我国体育法学的理论框架。1994年,由部分体育院校学者集体编写的《体育法学》在我国体育法即将颁布的前夕正式出版问世。同时,还编写出版了数册进行体育法制宣传教育的教材和书籍。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沈阳等体育院校还先后开设了体育法学的课程,编写了体育法学教学讲义。目前,我国已经培养出体育法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

(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锻炼测验项目

现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是在1982年公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运动素质、运动能力的发展变化,对其中的部分测验项目和测验方法及评分标准,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后,于1989年12月发布施行的。现行的《标准》指导思想明确,项目选择合理,年龄组的划分符合现行学制和青少年儿童的特点,《标准》要求切合实际,测试办法有利于鼓舞青少年儿童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其科学性、适应性、可行性强。积极推行《标准》,能有效地调动广大青少年儿童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推行《标准》,能使广大青少年儿童从小进行体育项目的全面锻炼,促进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对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培养高水平运动技术的体育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准》是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一项体育制度,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全面施行,积极开展达标活动,把推行《标准》与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标准》的锻炼项目可以做为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二)按锻炼目的进行内容分类

体育锻炼的内容多种多样,十分丰富,根据不同的锻炼目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1.健身运动。健身运动是指正常健康人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从事的体育锻炼。其主要目的是使身体正常发育,身体各部分协调发展,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步行、跑步、太极拳、武术、舞蹈、体操、游泳、滑冰、各种球类活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较有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或身体练习。

2.健美体育。健美体育是在健身的基础上,为增加身体美感而进行的体育锻炼。健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形成姿态美、塑造人体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身体表现力。健美锻炼的针对性较强,如为了发展肌肉,可采用举重和器械体操练习;为了形成良好的体型,养成端庄优美的姿态,增加协调性和韵律感,可采用艺术体操、健美体操、舞蹈动作和基本体操中的一些练习等。

3.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欢渡余暇而开展的具有鲜明娱乐色彩的体育活动。这类活动使人身心愉快,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娱乐体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球类游戏:活动性游戏、体育舞蹈、跳皮筋、荡秋千、放风筝、郊游、渔猎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

4.防身性体育。防身性体育是为了提高防身自卫和应变能力而进行的体育锻炼。这种锻炼既能强身又能防身自卫,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其内容有摔跤、散打、擒拿、拳击、武术、刺杀、射击,以及攀登、爬越和各种反应性、灵敏性、自我保护性的专门练习。

5.保健性体育。保健性体育是体弱有病的人为了祛病健身、恢复功能而进行的体育锻炼。一般应在医生或专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锻炼。这类内容主要有步行、跑步、气功、太极拳、按摩,以及各种保健、矫正操等。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学习,基本上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前面所述的“系统学习”、“程序学习”、“掌握学习”都基本上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少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不涉及学习者方面任何独立的发现,只需要他将所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储存起来以备日后可以再现与运用就可以了。而发现学习则不同,它主要不是直接把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给学习者,而是只为学习者提供有关的线索,由学习者自己根据线索去独立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发现者”。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者优先的学习任务是有所发现,如发现两个变量的比例关系,发现许多不同实例中的共同属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达到目的的新途径,等等。发现学习过程中包含着与接受学习过程中极不相同的阶段。学习者必须首先对既定的信息序列重行安排,使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统一,并进,步组织或转换这个综合作。发现手段与目的物中间的隐蔽关系,或创造出所希求的成品。这个阶段结束后,发现学习同接受学习一样,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储存起来。不过这种储存已成为智力或能力的增强因素,而不单是便于日后再现或运用的知识和技能。“发现学习”在教学论上称为“发现教学”,它在今天“知识爆炸”的形势下被广泛的强调。一般把这种强调归之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大力提倡。实际上,发现教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和福录贝尔(1782—1852)等教育家所倡导的让儿童亲自体验的教学法以及培根(1561—1626)和牛顿等科学家所提倡的“人可以凭借观察与理性发现自然法则”的科学思想,不过只是在当代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发现教学才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无疑,布鲁纳在这当中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因此,一般把发现教学或发现法与布鲁纳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关于什么是发现学习或发现教学,现在并没有明确一致的界说。布鲁纳在强调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时说,现代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件重要事情留待解决。通晓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发展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等态度……但看来一个重要因素是关于发现的兴奋感,这就是说,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以及伴随的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他认为“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日本大桥正夫说:“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我们从上述的界说中可以看出发现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1.从“方法”上说,发现学习是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或程序)而进行的学习。发现学习的“再发现”也不是原原本本沿着原发现过渗进行的(如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而是将原发现过程从教学论的角度加以编制,使之成为一般学生也能学习的途径。它与原发现过程的不同点在于;①缩短,将原发现的冗长过程予以剪辑,变成缩短的途径;②平坡,将原发现过程的坡度(难度)较大,加以平削,使其变成对学生来说稍具难度,而又有可能做到;③精简,将原发现所经历的途径或岔道予以简化,但仍要使学生能运用“选择思维”。这样,对学生学习来说,既不是直接掌握现成的概念、原理、定律等等结果,又不是像科学研究那样去发现这些知识,而是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去“发现”。这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发明创造的思维与能力。

2.从“内容”上说,发现学习原则上是以教材为内容的学习,并不要求去发现教材以外的、前人未发现的知识。但由于发现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一般的认知,而且要求真情实感的认知,不仅知道其完整的结果,而且对达到结果的步骤也应学习。这与接受学习比较起来,势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精选,提炼出“基本的”未。所谓“基本的”,就是“具有既广泛而又强力的适用性”。这类似我国所强调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双基”侧重于掌握现成的结果,而未强调掌握达到结果的步骤,这又是与“双基”有区别的。在当代知识和信息激增的情况下,如果不精选出“基本的”,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会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适应当代知识化,信息化社会的需要的。

3.从“目标”上说,发现学习是培养探究思维能力的学习。据研究,发现学习中探究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引起学习兴趣。学生面临教师所设定的新异未知的情境时,他的既有的思维方式便会发生混乱,为消弥这种混乱,他便广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开始进行探究。(2)着 手选择思维。学生从眼前所展开的几种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中,洞察或展望最有希望解决的途径,进而选择其解决的根说,在各种可能性(岔道)中,加以比较对照,从中选定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这就是“选择思维”或“岔道思维”。发现学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选择思维或岔道思维。(3)从事理论(逻辑)操作。对假说进行验证,或通过学生的讨论,以验证其正确性。在这之后才能进入检讨实验。这样,探究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我们理解和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首先应把握发现学习的这些基本特点,既不能把它与科学家的发现等同起来,又要有发现的因素。这样才能与其它教学模式区分开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心理学的认知结构和直觉思维理论为基础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它与“图式”、“编码系统”、“内部模式”、“推理框架”等等的意思基本相同。

强调形成认知结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中,强调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占有特殊的地位。他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学习为将来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学习对同原先学习去做的工作十分相似的那些工作的特殊适用性。这就是训练的特殊迁移,即通常所讲的技能的效用。如已经学会怎样敲钉子,往后我们就更能学习怎样敲平头钉或削木片。毫无疑问,这也是必要的。第二种方式是先前学习使日后工作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所谓非特殊迁移,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这种迁移,一开始不是学习技能,而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作认识作为原先所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布鲁纳强调:“这一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一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这种非特殊迁移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其能力的高低不取决于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而取决于掌握教材的结构或学科的结构。

布鲁纳所说的学科的结构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也就是掌握每一类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或事物的共同属性,或事物运动的共同规律。如生物学上的向性,代数学上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语言学上的语法结构,等等,学生掌握了这种结构。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就是一个人把同类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连结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记忆不只是一个人对固定的、没有生气的痕迹的重述,而更是一个人完成想象的重建的问题。他认为,人在知觉、概念的获得和推理方面,不是消极的感受,而是一种积极构造的过程。学习的最好状态就是思维,而思维就是一个人通过称为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来弄懂所觉察的一大堆杂乱事实的过程。如从几乎数量无限的可以区别的物体和事件中,去选择那些似乎具有某种共同之处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或者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者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这就是概念化或类型化一活动。如把各种颜色类化成一个概念,即颜色。他认为,一个人获得“正确思考”的能力,就是一个他要学习的问题,除了那些在遗传学上显然有缺陷的人而外,这种能力的质量不是先天的。

布鲁纳对于掌握结构的重要性作了如下论证: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他以代数为例指出:代数学就是把已知数同未知数用方程式排列起来,使得未知数成为可知的一种方法。解这些方程式所包含的三个基本法则是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学生一旦掌握这三个法则所体现的思想。他就能够认识,要求解的“新”方程式完全不是新的,它不过是一个熟悉的题目变形罢了。这就是说,掌握了基本结构,对与此有关的新问题,就能触类旁通。

第二,掌握基本原理能保证记忆不致全部丧失。布鲁纳指出,根据研究,人的记忆的特点“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式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依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这些简化的表达方式,具有可以叫做‘再生的’特性。”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在他看来其形式是简化的。他认为:“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现象的工具。”“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很可怜的寿命。根据可借以推断出论据的那些原理和观念来组织论据,是降低人类记忆丧失速率的唯一已知的方法。”这就是说,只有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期保持和易于重现。

第三,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他认为掌握了基本的原理或结构,就可以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就是不但必须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必须学习那个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样就有助于增进学习中的迁移。他说:“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因此,他认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该成为教育过程的核心。

第四,在教学中强调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认为“凡是用现行手段教授的一切题材,都可以用更单纯的形式,更早期地教给儿童。教小学一年级学生掌握微积分初步,也是可能的。”他所以认为有这个可能,是基于他对发展阶段的看法。他认为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三个发展阶段是相互联系的,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的学习结构行为式、图象式、符号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各自可以各个发展,但并非说不能并行发展其能力。例如,一个棒球游击手即使不懂球路的微分方程的知识一直过行为熟练的训练步骤,也可以发挥出色的接球能力。因而他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任何学科都可以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所谓直觉思维是一种“直接”的了解或认知,它和“间接”的区别就在于它可以不必依靠分析器官的技巧就能获得对问题和情境的了解。它可以跃进、越级、采取捷径对问题作出结论,比用演绎法或归纳法更早地达到结论的境界。

直觉思维在发现学习中的作用,据日本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不确凿情境的感知,即对事物的细部尚未分明的情形下对整个事物的内隐的感知。发现学习总是对一定的情境或问题首先提出解决的假设或设想。而这种假设或设想主要靠直觉思维的作用,因为它是在对情境或问题的细节尚不清楚下作出的。(2)多采取图象的方式。人的微观思维过程也可把它看作是“行为把握一图象把握一符号把握”过程。如果说分析思维相当于符号把握,那末直党思维就相当于图象把握。如果说行为把握受“时间顺序”的束缚,一时间只能把握一个因素,符号把握受“逻辑顺序”的束缚,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的,那末图象把握,既不受“时间顺序”的束缚,也不受“逻辑顺序”的束缚。可以一览无余地把握构成的各个要素。例如,当我们观察、品赏花木或工艺、美术作品时,突然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心领神会”,但说不出理由和依据,甚至连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也就是布鲁纳所说的“直接了解或认知”一不靠正式的分析法和证明法为中介所获得的了解和认知。发现学习中很快产生假设是与这种直觉思维有关系的。(3)非语言的过程。直觉思维的特点之一多是图象把握或图象之前的情绪性的感知。但是它是一闪念的思维,飞跃的思维,是一种深层知觉的过程,是缺乏语言媒介的直接过程。很难,也不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所以直觉思维原则上是无算法的过程。所谓算法是指一步一步地逼近解决目标的逻辑步骤,可以用语言作媒介,谁都可以按照这种步骤达到目标。这正是程序学习所强调的。而发现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提供算法,这就需要依靠直觉思维。

发现教学的基本操作过程一般为:

1.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发现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发条”,发现教学就难以顺利展开。然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当然,这也与学生的缺乏知识或知之不多有关的。年幼的儿童常常把一个完好的玩具拆开,这就是对玩具的内部结构及其原理无知而产生的探究,想知道其为什么所致。同样,在发现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较快地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便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诱导学生从有关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这种情境最好是图象式的,即提供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让学生去亲自观察或操作。学生在观察具体事物时,起初是未分化的浑饨一团的印象。然后从中局部地把握显著的个别事实,其认识是片断的,不连贯的。这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从七零八落的事实中构成核心事实,使之占据优势,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

2.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假说或假设原是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在发现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个人的或群体的),对所发现的问题作出假定的说明或解答;在认识上也就是将所得的片断知识,从各种不同角度加以改组、组合,构成一种新的认识结构,这就是假说的建立。在班级教学中,各个学生提出假说的速度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技巧建立轻松的气氛。让差、中、上不同的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要充分地运用他们的直觉思维作出创造性的回答,或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假说一经建立,即成为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与方式。

3.对假说进行验证。假说是一种直觉判断,是带有感性色彩的主观的观念。并且对解决一个问题的假说也不限于一种,可能有多种。究竟这种假说是否正确,或哪种假说更合理,这有待于试验,使其得到证实。从认识上来说,就是把那种主观的、不确切的假说,上升到客观的比较确切的理性的高度,认识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这里需要作双重的“精取”:一是逻辑地精取假说的内部,即纠正假设内部的不完整和矛盾,使之具有合乎逻辑的前后一贯的脉络;二是同事实相对照,特别注意同假说不一致的事实,据此重构假说。这双重“精取”的结果,就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或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时直觉思维仍起着作用,但主要靠逻辑思维的作用。教师在这时如果进行适当的“提问”,显示出分析综合的着眼点,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

4.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发现教学过程的最后要对所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所谓符合“科学的”并不是完全离开教科书而建立新的科学结论,主要的还是要做出符合教科书上的结论,或者符合科学上已做出的结论。当然,并不是如凯洛夫教育学所说的:“学生并不负有发现新的真理的任务”。布鲁纳曾举了一个地理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例子。在已经学习了美国东南各州的社会和经济地理这个传统单元的六年级一个实验班上,开始学习北方中央地区,要学生在一幅绘着自然特征和天然资源但没有地名的地图上,找出这个地区主要城市的位置。最后课堂讨论中,学生很快地提出许多有关城市建设要求的似乎合理的理论一个水运理论,把芝加哥放在三湖(休伦猢、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的汇合处;一个矿藏资源理论。把芝加哥放在默萨比山脉附近;一个食品供应理论,把一个大城市放在衣阿华的肥沃土地上,等等。布鲁纳说,这“对于过去把城市现象视为当然的市区儿童来说,这种发现是有价值的”。

5.转化为能力。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从发现知识的过程方面来说,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但发现教学还不仅是这样,还要把知识转化活动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抽象化、凝固的认识结构(结论),改变为灵活的、动力性的认知结构,如上例那样。这样才能适应现实事态的需要,亦即在现实的具体情境中使用概念,解决问题。而解决具体问题又反过来给予概念本身一种反作用,充实和改变概念的内涵,转化为能力。当然,这不是一蹭而就的,需要反复应用。

上面是就一个典型的发现教学过程而说的。在现实的教学中,可以不必都按这样的程序进行。有人从发现教学过程中师生所起的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发现学习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半发现型,学习课题,假说,验证用的资料、实验全由教师预先准备好,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从几种假设中选取一种,并围绕着假设的依据展开讨论。第二类,引导发现型,由教师提出学习课题,假设由学生作出。但验证假设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或者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为之准备。第三类,独立发现型,学习课题或由教师提出,或由学生提出。教师仅仅是学习的辅助者、组织者。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列入第二类。在中小学中常采用第一、第二类,第三类只能在中学高年级或大学教学中进行。因为这需要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先行经验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论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文化要素”的“系统学习”,忽视感性认识与实践的作用;另一种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学习”,否定科学抽象和理论认识的意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形成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与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两种对立的教学过程。“发现学习”试图凋和和统一这两种根本不同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既肯定“系统学习”的系统性,又扬弃其注入式;另一方面既强调儿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又避免其局限于生活经验的狭隘性,注重智力性、技能性的基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发现学习”乃是“两者妥协的产物”。这样一来,“发现学习”具有其它学习模式所不曾具有的效用。

不过,要充分地发挥“发现学习”的效用,还必须注意贯彻以下要求:要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重新编写教材,使之结构化;要尽可能在多学科中运用“发现学习”;要贯穿在各学年中长期实施,不能偶尔使用或某些教学单元中使用“发现法”。

当然,“发现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局限性。它要受到教材因素和儿童发展因素的制约。一般说,“发现学习”最适宜于数理学科和技术学科(职业科、体育科),因为这些学科具有比较严密的单纯一复杂、要素一复合的逻辑系统。社会学科虽不同于自然学科和技术学科,但社会现象也有其规律性,同样可以应用。以情感为基础的学科如音乐、美术、文学之类,最难应用,因为这类学科的逻辑结构不是那样严密。另外,“发现”的关键是树立有效的假说,而这种有效的假说,需要学习者有先前知识和先行经验的储备。否则就难以提出有效的假说。所以“发现学习”一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独立发现学习”只有在中学高年级和大学生中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同时“发现学习”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学习。比如对一中小学生来说,“系统学习”仍是需要的。六十年代现代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也表明,全面推行“发现学习”是行不通的。当代美国教育界掀起“恢复基础运动”旨在扭转由于现代化课程的偏差所造成的中小学生读、写、算技能水平下降的趋势,就是一个例证。

体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和前景

发展趋势和前景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无论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据国内一项以文献法和专家调查法所进行的有关研究指出,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社会科学中是国内外最为热点的学科之一。在今后五年中,体育社会学将成为体育社会科学当中的第一热点学科。

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一方面加强队伍的组织和研究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社会学队伍自身的理论素质;针对我国体育改革的实践进行研究的同时,传播体育社会学知识和验证研究结果等,保障学科健康迅速地发展。为满足我国体育深化改革的社会现实和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体育的自身结构;体育与若干社会现象;体育人口与体育价值观念;国外有关体育与社会变迁的理论(尤其对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社会改革与体育的研究),以及适合教学的体育社会学教材体系等,将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教育立法

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法规。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和法律,国家地方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地方教育法规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命令、章程、条例、决议等规范性文件。有基本法和单项法之分。通过教育立法可以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教育工作服从国家的指导,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法规是现代国家教育管理的基础和基本依据,具有重大作用。

“三从一大”训练指导方针

(一)关于“三从一大”训练指导方针的问题的提出

1964年在吸取国内外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当时的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明确地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简称为“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各运动项目的训练在数量与质量等方面都有前所未有的提高。从60年代中期至今,各运动队坚持贯彻这一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发展,使我国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完全证明,在运动训练中实施“三从一大”方针是有效、正确的。“三从一大”方针提出至今,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其原理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很少,对其所反映的运动训练客观规律也少有深入的阐述,以至于因贯彻过程中的失误而产生运动员伤病增多,刻苦训练后成绩提高不大等现象,使许多学者、科研人员及教练员在一段时期内对此方针提出了质疑或否定。贯彻“三从一大”方针的误操作突出表现为:(l)为追求训练量而盲目加大负荷量;(2)量与强度的关系处理不当;(3)训练内容的针对性不够,无效训练成份太多;(4)用增多负荷量作为管理中处罚的手段。矛盾与焦点问题就在于“大运动量”训练问题。(二)对“三从一大”内涵的正确理解“大运动量训练”是现代训练的特点,也是迅速提高运动成绩所必须的过程,这已被几十年来的训练实践所证实。但是如何科学地理解和实施“大运动量训练”一直是理论界所重点研究的课题。

目前对“大运动量训练”的哲学原理的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1)“大运动量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专项的强度与难度。这是为适应比赛要求而建立的,因此在训练负荷的安排与控制过程中要把数量、强度、密度、时间等几个方面统筹兼顾,并要以提高强度为中心。(2)“大运动量训练”并不是把不同性质的训练内容简单的叠加。要突出“专项”需要的量,否则不可能产生定向的质变。因此要把专项负荷与非专项负荷区分开来。(3)大运动量训练不是越大越好。“大”是相对的,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对此应要有一定的限度。负荷量对不同的对象、同一对象的不同供能系统、同一对象不同时期和所要完成的训练任务都存在着相对的大小。负荷量的“大”、“小”程度,需要根据专项的特点和运动员有机体的承受能力安排。(4)在实行大运动量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训练后的恢复。训练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训练后的恢复过程才实现的。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运动训练过程是负荷——疲劳——恢复——再负荷——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忽略恢复必然产生负面的后果。“三从一大”方针的核心是从实战需要出发。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出优异成绩。在训练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教练员只有弄清所从事专项的主要制胜因素、专项的供能特点与专项的肌肉工作特点等,才能使运动员在训练中练得准、练得好,最终才能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出优异成绩。

从难、从严既是管理的要求,又是训练的必需。训练与比赛的环境与条件不同,对运动员的心理反应也有较大的差别。运动员克服困难的能力强,在比赛中取胜的可能性就大。训练中要按照比赛的要求从难训练,出难题,增加难度,甚至以超过比赛的难度进行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训练,这样才可能提高比赛成功的概率。从严主要体现在:运动员严守纪律,严格执行训练计划与教练员的要求,严格技术动作规范和训练质量,严格执行规则,服从裁判。

我国奥林匹克研究的现状和主要成就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奥林匹克研究,同国外相比有许多不足,表现在:1.奥林匹克实践经验的不足;2.资料的不足与分散;3.研究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奥林匹克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尽管我国奥林匹克研究在存在上述不足的同时,也有着一些非常重要的有利条件,主要是:(1)适宜的时代位置。在20世纪后期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势头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势头的影响下,中国体育已经形成全面走向世界。历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各种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使我们处于时代风云的汇聚处。古今中外、新旧思潮在这里冲突与融合。同时,改革与发展的巨大压力给中华民族以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决定我们必须不拘一格,博取各国之长。这种特定的时代位置,使我们可能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广为借鉴,加速奥林匹克研究的进程。(2)特有的思想背景。奥林匹克知识体系所具有的多样性、矛盾性的特征,使人们难以在宏观上把握它、认识它。中国学者得天独厚,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武器,加上善辩证思维的历史传统,有利于整体性的框架的构建。此外,新时期我们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深化,也为奥林匹克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思想环境。(3)奥林匹克教育的广泛开展。自1979年我国重返国际奥委会以来,有关奥林匹克的知识在国民中迅速传播。从1993年开始,奥林匹克的教学内容正式出现在我国各级学校的课程中,目前我国已有大学、中学、小学的三级奥林匹克教材,在世界上处于前列。这也使我国的奥林匹克研究有了雄厚的基础,有潜在的巨大发展前途。

我国奥林匹克研究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一些成就,主要为:

明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国际奥委会还是国外学者均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国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奥林匹克运动定义为“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这一定义比较清楚地揭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属性。

从宏观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结构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框架体系。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结构概括为三个子系统,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结构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进而分层次地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说明和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的体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相互促进的关系。

提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四阶段的观点。任何事物总是处于量变与质变的历史过程中,从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如何把握奥林匹克阶段性发展,是深入分析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四阶段的划分比较合理而清楚地概括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进程。

指出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异同,明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性。在国外奥林匹克学者中许多人将古代和现代奥运会混为一谈,我国学者通过比较分析,指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两个事物,这种认识是进行奥林匹克研究十分重要的前提。

对困扰奥林匹克运动的问题进行了辩证的阐述。如何认识奥林匹克商业化、职业化等问题,是目前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的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我们主张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这些矛盾,坚持两点论避免片面性的绝对化。

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在研究上有所拓宽。奥林匹克研究与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关系近年来已经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对象,在这一领域正在出现一些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

体育教学手段的界定

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体育教学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媒介物以及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操作物。

体育教学手段与体育教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服务的;但它们又不是一回事。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实物或设备,如直观法采用相应的直观教具,练习法采用相应的练习器具等等,二者的区别就在这里。

体育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象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沟通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师生往往通过视觉、听觉接收信息,而这些信息通过使用各种体育教学手段才能传出,例如,体育教师运用一幅教学挂图,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生观看后,获得信息,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学习了。体育教学所使用的场地、器材、设备、工具(包括电视录象、电影等),从广义讲,都可以看作是体育教学手段,都具有沟通信息的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录象等,可以清晰地记录下每个学生学习的实况,可以随时与教学目标对照,从而修正调节教与学的活动,步步接近目标。体育教师则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调控。

2.提高信息的接收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发出后,被对方接收并经转化储存起来的数量,是决定信息效益的重要条件。信息被接收的条件,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可收性,既新颖性、刺激性、有效性;另一方面是客体(接收者)的状态,主要指动机、态度、情绪、兴趣、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等。使用多种体育教学手段,对这两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电视、录象演示的动作技术图象等,传出的信息具有色彩鲜明,容易被客体所接收;同时,运用这些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所发出的新异刺激,对于活泼、好奇、好学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种良性刺激,容易引起兴趣,提高兴奋性,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的接收量,减少损耗,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提高教学效果。

3.加快认识过程和充分发挥两个信号系统的作用。认认识论角度来说。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等,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直观教学手段(例如展现教学挂图、演示教具模型、放映电影电视、设置定向标志物等),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形成理性认识。如果使用器械帮助学生体会动作,这就是通过学生本体感觉和触觉等感知动作的要领以及肌肉用力的大小和方法,有利于加速目标的实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在良好的第一信号系统作用发挥的基础上,学生就更容易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对语言文字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会提高。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共同发挥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手段或手段的组合,就能充分发挥两种信号系统的作用。

4.提高体育教师的指导水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关心学生身心整体协调发展,尤其是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在指导工作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有正确指导的和可控制的过程;另一方面,某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技巧“锦上添花”,例如,教师亲自做的动作示范,有的是“空中掠影”,一闪既逝,无法较长时间观看,这时通过使用教学挂图,演示教具或者播放电视录象,使该动作的画面静止不动,可供学生仔细观看;同时,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可以弥补体育教师某些方面的不足,因为所有的体育教师并不见得都能做出全部教材的动作示范,这时就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观察到所要学习的动作的形象、结构。体育教学手段还可以替代体育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使体育教师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指导的效益。此外,运用体育教学手段,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便于教师及时修正、调节教学工作。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课时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计的教学方案,简称教案。课前写好教案,是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的,不仅教学过程复杂,而且还要受到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就对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一堂课的失败,甚至发生伤害事故。因此,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写好课时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编写课时计划,也是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的一项有效措施。

体育课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计划、教学方法、练习时间和次数、各项练习的负荷、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安装及课后小结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的表达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表格式、文字式和卡片式等。一般采用表格式较多。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编写课时计划,都应以简明、清楚、扼要为原则,并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课的任务要明确,教学要求要具体,教材要符合实际,教学要突出重点,课的组织要严密,教法要科学多样,运动负荷要恰当,安全措施要落实,场地布置要合理,文字要简练。

编写教案应在了解学生情况和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教案是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课工作的最后结果,要与备课密切配合。(一)编写教案的方法、步骤如下:

1.确定课的任务

编写课时计划首先从确定课的任务开始。体育课的任务包括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掌握某项体育运动的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思想品德等。一堂课往往是以某一具体任务为主,其他任务为辅,有所侧重,但每次课都应努力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

一堂课的任务是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本课的基本教材,并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生的思想、体质、体育基础等来确定的。它是备好课的首要一环,同时也是确定教材要求和选择与安排课的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等的依据。课的任务要定得准确,要贯穿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在制定课的任务时要做到正确、全面、具体。

正确是指所提出的任务应符合大纲和进度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全面是指既有教养的任务,又有教育的任务,还有发展身体(或某种能力)的任务。但可根据课的主次不同有主次之分。具体是指要求任务定得明确,不含混,不笼统。不仅能反映出课的类型,而且还可以看出教材在教学和教育上的要求。在编写教案时,在文字表达上要力求简洁。

2.合理安排课的内容

在安排课的内容时,一般先安排基本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安排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内容。在安排课的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本次课的主要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教材的目的、要求以及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起的作用。分析教材本身的系统性及其与其他教材的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身心的影响,熟悉教材的规格要领等。(2)安排好教材的教学顺序

一堂课如果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机能活动的特点来安排其顺序。(3)选择好必要的辅助教材

根据主要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等。如在进行跳高、铅球、器械体操等技术比较复杂的教学之前,或在学习强度较大的跑跳练习之前,适当安排一些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或者安排强度不大且易提高情绪的游戏活动,以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兴奋性和灵活性。既可防止运动损伤,又能提高教学效果。(4)根据基本部分的教材,选择和安排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内容

在安排好基本部分的教材内容后,根据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和本次课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练习。所选择的练习既要配合基本部分的教材内容,又要兼顾全面发展学生身体。(5)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思想实际,有计划地安排思想教育和发展个性的内容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组织纪律性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好课堂。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充分考虑抓住每一个机会,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好的思想、作风和品质,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3.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而且能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加大课的密度和便于因材施教。

当前学校体育课一般都采用分组轮换或分组不轮换两种组织形式。对于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可采用流水作业和循环练习的组织形式进行。

4.安排好课的教法步骤

教法步骤直接影响课的教学效果。为此,体育教师除了考虑正确运用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等一般教法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考虑在教法的运用和步骤安排上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每次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一定要结合课的任务和教材内容进行。

5.安排好课的时间

安排课的时间是指课的各部分的时间和每个教材所需要的教学时间都要在教案中合理地进行安排。

6、确定课的运动负荷

各项练习的次数、时间和强度都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及场地器材等因素来确定。此外,还应控制和调节好学生的心理负荷。

7.计划好所需的场地器材、用具

教师在写教案时,还应根据体育组的场地安排计划凋密地考虑场地、器材和用具的运用。如果把教案写得更加完善,还可对本次课的练习密度、学生在课上的心率曲线的变化及掌握动作的效果作出预计,以利于进一步加强上课的计划性。

此外,教案中提出的进行思想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任务,必须有具体的教法措施予以实现,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每次课后,应认真做好小结,把课上的主要优、缺点记入教案的小结栏内,以供下次备课和编写教案时参考。

总之,教案的编写要遵照一定原则,即编写教案应以简明、清楚、扼要为原则。同时要达到以下十个基本要求;即课的任务要明确;教学要求要具体;教材要符合实际;教学要重点突出;课的组织要严密;教法要科学多样;运动负荷要恰当;安全措施要落实;场地布置要合理;文字要简练清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