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9:13:57

点击下载

作者:冯丽莎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试读:

序言

人生如同一个社交场,许多人在这里用面具伪装自己。每天你面对的那些人,是表里如一,还是信口雌黄?对于自己的朋友、家人还有同事,你了解多少?对于自己的领导和客户,你又知道多少?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判断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他,根据他的表情、说话的语气和他的举止,从而能够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微动作心理学”。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的心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也从不会将自己心里的想法主动呈现给一个不熟悉的人。总体而言,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如同一口井,深邃悠远;一个人的微动作,不是死板晦涩的说明书,而是一部生动有趣的奇闻录。尽管读人的心很难,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我们敏锐的双眼来直指他的内心,去了解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向别人“泄露天机”,即使他们在自己的心上加了把锁,他也会在有意无意中表露出内心的想法。本书为你提供了一把打开他人内心的钥匙,从他们的外貌形象、穿衣习惯、一举一动、日常谈话和兴趣爱好等多个角度出发,为你解读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揭开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奥秘”。同时也结合大量生动有趣的例子教你如何看人,如何读人,让你学会识人辨人的本领,帮你练就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能够在瞬间洞悉他人的真实想法。

在这个社会上,只有识人,你才能在交际中左右逢源;只有识人,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和爱人;只有识人,你才会占领博弈的制高点,赢得与对手的对决。从而,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圆满幸福的人生。

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励志类书籍,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它会教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何用一双眼睛洞察周围的事物和周围人的想法,从而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赢得幸福的人生!|上篇|微动作心理学学习篇第一章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停留在表面上。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人的一些外貌特征来对他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进而做出是否和这个人交往的决定。“事事留心皆学问”,我们可以从他人的一些外貌特点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如何。你的表情代表了你的心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计谋叫“空城计”,但你对其中的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暗中配合了解多少呢?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墙城之上,一个在墙城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就能看穿他的虚张声势,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击败了诸葛亮,就破坏了三国鼎立之势,然而司马家族的羽翼未丰,最后难逃鸟尽弓藏的下场。当年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最后不也落的这么一个下场吗?精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这些。就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丰满羽翼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丕还必须倚仗司马懿,如果没有了诸葛亮,曹丕就没了后顾之忧,不需攘外,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司马家族就没有了容身之地。因此,在平静的表面背后,两个对手心中波澜起伏,诸葛亮一生谨慎,判断司马懿不会下手,也才敢下这招看似冒险之棋。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的一出双簧戏,这出戏,若不是大智大慧的两个谋略高手,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绪的动作,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当的准确性的。

一个人的表情是其内心活动的写照。透过表象窥探心灵的律动,把握情绪变化的尺度,了解感情互动的根源,表情就是传递这种信息的显示器。

当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无论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表达各自的情绪,与此同时也注视着对方做出的各种表情,正是这种过程,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复杂而又细腻深刻。

人的喜怒哀乐是通过脸部的活动来表达的。很少有人注意过人左右脸的变化并不是对称的,表情先是由左脸开始的。

透过他人的面部表情,你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表情反映心态。表情会因很多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性别、年龄、文化等等。但是,一般来说,单一的表情还是容易判断的,最难于判断的是有几种表情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会给判断情绪带来困难。

使判断复杂化的因素包括:先前是否见过要判断的脸,综合背景环境线索,判断者的情绪状态,被判断者的面部特征,观察面部的具体方法。

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通过表情可以观察到与我们交谈的人言语之外的反应。眉飞色舞、笑逐颜开,标志着谈话气氛非常融洽;怒目而视、左顾右盼,则说明谈话没有找到路子。

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也可以提示我们对方是否对话题感兴趣,是否愿意继续下去。比如,眼神的朝向可以提示对方是在倾听、思考还是漠不关心,嘴唇紧闭提示对方要下决心,青筋暴露说明对方马上就要发怒,该采取应急的措施了。

2.从表情推断人物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情绪下的表情可能不同: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开朗的人可能开怀大笑,一个腼腆的人则可能仅仅抿嘴笑笑,而一个抑郁的人可能只露出一丝苦笑。

经常面带笑容、面部肌肉自然放松的人,他的心态一般比较稳定、平静、开朗;而经常愁眉苦脸、面部肌肉紧张的人,他的心态往往不太稳定,可能心胸狭窄、脾气暴躁。

由于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的活动形成,肌肉活动会在脸上形成各种表征,比如皱纹等。久而久之,这些表征就会刻记下来,成为永久的表情,这些永久的表情会向外界透露出本人性格方面的某些东西。

3.表情能帮助人们在交谈时去伪存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进行言语交谈时并不一定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一来,交际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表情可以帮助交际的双方正确理解各自的真实意图。

因为多数表情是生理性的,可以不受意志支配,当一个人想隐瞒真相时,就会使有声语言偏离真实的意图。但是,这时候表情就可能背叛他,把被有声语言掩盖的事实揭露出来。比如,当雇员对老板不满时,虽然嘴里说着得体的话,脸上却会露出不满的表情,或者至少是被掩盖的。

除了有声语言会掩盖真情之外,人们还会使用表情来掩盖真实的感受或意图。比如,有的人在谈论自称是让他快乐的事情时,脸上露着欣慰的笑。但如果他的感受是假的,很可能会有一种别的什么表情飞快地略过脸上,或者仅仅体现在眼睛里。

这种短暂的表情称为瞬间表情,它是被蓄意隐藏了的,但是,随时会跳出来揭穿它的伪装。你的想法都写在了脸上

人的面部动作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

一、头部动作

将头部垂下成低头的姿态,它的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面前压低我自己”,但是这种姿态并不仅限于地位低下的人。当同事或居上位者做此动作时,它的信息乃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然后变成这样的目标:“我是友善的。”

头部突然高高抬起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动作的时机是刚刚遇见但还不十分接近的时候,它表示“我很惊讶会见到你”。在这儿,惊讶是关键性的要素,头部上扬代表吃惊的反应。用于距离较远的时候,头部上扬是用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场合。

摇头本质上是否定信亏。

把头猛力转向一侧,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单侧的摇头,同样传递“不”的信息。头部半转半倾斜向一侧是一项友善的表示。因为这种动作特别像是在与同路的人打招呼。

摇晃头部时,说话者正在说谎,而且试图压抑住要表示否定的摇头动作,但又不能彻底。

晃动头部,一般被用来表达特别惊讶的意思。其中隐含刚得知的消息是那么不寻常,以至于必须晃动头部才能确信这不是做梦。

头部僵直,表示一个人特别有魄力而且无所畏惧,所以甚至什么东西在身侧摔破,都不屑一顾,或者是心里觉得无聊的表现。

颈部驱使头部从感兴趣之点往侧面方向移开,通常来讲,这是一种保护性的动作;或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的事物,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动作可借助掩饰脸部而隐藏自己的身份。

颈部驱使头部向前伸并朝向感兴趣的方向。这种动作比较复杂,因为它既可以表达浓烈的爱,也可以表达深刻的恨。前一种情况是两个相爱的人,伸长脖子深情专注地凝视对方的眼睛;后一种情况则像两个冤家伸长脖子,探出头部以表示他们都瞧不起对方,而且瞪视对方如同洞察对方的眼睛;第三种情况则出现在某人渴望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之时,因此他会把自己的脸探出来,以阻挡你其他任何可能吸引你的东西。

头部从兴趣之源缩回,这是回避的动作。

猛地把头垂下,然后隐藏脸部,也可用来表示谦卑与害羞。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其主要差异在于眼睛向前瞪视敌人,而不是随着脸部而下垂。

抬头是有意投入的行为。下属进入上司的办公室,站在上司面前,注意到上司正低着头在桌上写东西。如果他对眼前的人物有畏怯之感,一般地说,他会站在那无声无息地等侯,直到上司把头抬起来看他,才开口讲话。

头部后仰,这是势利小人或非常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态。当一个人把头向后仰的时候,其情绪变化包括:从沾沾自喜、桀骜不驯到自认优越而存心违抗。基本上,这种姿态是挑衅的仰视而不是温顺的仰视。

头部轻轻地歪在一边,这个动作源自幼时舒适的依偎——小孩把他的头部依靠在父母的身上,当成年人(通常是女性)把头歪斜一侧时,此情此景就像倚在想象中的保护者身上一样。

头部低垂,一般来说,表明一个人对自己内心非常厌倦。

二、嘴巴的动作

嘴巴的动作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而最显著的动作为笑。笑是最容易露出牙齿的动作,对动物可能解释为威吓对方,但对人类而言则是代表亲切。在人类文化史上对“笑”有分类:如微笑、大笑、狂笑、傻笑、含蓄地笑、苦笑、忍不住的笑等,能表达“笑”的语言很多。一般而言,有“笑”的场合都能轻松地消除紧张气氛,较容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促进活泼的气息,若有人在谈话场合露出笑脸,更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另外,由资深推销员多年的经验可知:

1.舔唇,表示友好(同意)的意思。

2.舌头在口腔内打转,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3.嘴唇紧闭,下唇干燥时,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4.压紧下唇,故作紧张状态,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5.用力上下咬牙,使两颊肌肉颤动,面颊抽筋状,也表示不同意。

三、鼻子的动作

人的鼻子十分奇妙,许多文豪利用鼻子作为小说的题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翻开童话故事看主角的性格,国王是老鹰鼻,好好先生是朝天鼻,酒鬼定是酒糟鼻,由此可知鼻子是给他人印象的关键。在美容整形外科中,鼻子也是重要的美容项目之一。

在心理学方面把鼻子和手指作为一种关联,有下列的动作:

1.把食指顶在鼻子翼旁,表示怀疑的意思。

2.摸鼻子,表示不能接纳你、拒绝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人紧张时,鼻黏膜还容易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呢!

四、下巴的动作

下巴与四肢组合的姿势也有关,对动物而言,甲要威胁乙时,为了让乙认为它很庞大,就会将背弓起,此时下巴突出。如果防备他物攻击时,全身会收缩,下巴也一样会缩起。仔细观察或逗弄周遭的猫、狗,就可以知道了。

在各种场合注意对方下巴的角度:

1.下巴抬高:此人十分骄傲,优越感、自尊心强,望向你时,常带否定性的眼光或敌意。

2.下巴缩起:此人仔细,疑心病很重,容易闭塞自己,对他人发言的内容不易相信。眼神的深处是心思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他认为通过观察人的眼神,人就难以掩藏自己内心。

这并不是孟子在胡说,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医学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如同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类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而瞳孔的变化、眼珠转动的速度和方向等活动,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张合、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等一系列动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甚至比言行更为真实。

看来,观察一个人的眼部动作比去调查一个人的背景还要来的直接、来的有用。

眼部表情的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眼睛斜瞟

斜眼瞟人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如果她第一次和男性见面就用斜眼瞟男性,就是在说“挺喜欢你的,你也很帅,只是我很害羞,不敢正眼看你,但我又很想好好看看你,没办法,只有偷偷地看你了”。这个时候,你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生气人家不拿正眼看你。

2.眼睛上扬

眼睛上扬是一种假装无辜的表情,如果有人在讲你坏话,你做出这种表情,则是表明自己确实没有干过那种事,别人是在造谣生事。当然,眼睛上扬一般也配合耸肩膀的动作,多出现在外国人身上。

3.挤弄眼睛

向对方挤弄眼睛是一种默契的表现,就如同在说“我们干的事情天不知、地不知,只有你知我知”;也有人在扮鬼脸的时候挤弄眼睛,为的是让自己的装扮更加逼真,能这样做的人一定是对你印象不错,或者就是她喜欢你,特别是在小孩子身上,更为普遍。

4.眨巴眼睛

根据眨眼的频率,眨巴眼睛可以分为好几种:如果是面对着你快速眨巴眼睛,说明他是在暗示你,有的事可以说,有的事不能说,那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如果是他一个人在快速眨巴眼睛,特别是脸部朝下的,说明是他快哭了,情绪非常激动,这个时候,需要你的安慰;如果眨巴眼睛的幅度比较大,速度也比较慢,那就是说他不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他需要睁大眼睛来看清楚,是否自己刚才是看花眼了。

5.眼睛上吊

这种人心机极重,并且会为了自己的私欲夸大事实,但他们性格消极,有着一定的自卑感,不敢正视对方。

6.眼睛下垂

这个动作是一个不友好的举动,有轻蔑对方之意,要不然就是不关心对方的情形。这种动作的发出者一般个性冷静,极少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但本质上只为自己设想,是个极其任性的人,一般不容易让他改变他的观点。

7.眼珠转动的速度和转动的方向

眼珠快速转动的人,第六感敏锐,反应快,能迅速地看透人心。这种人的性格特立独行,并且容易情绪化。相反,眼珠转动迟缓的人感觉迟钝,情绪起伏少,不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况且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协调。

此外,眼珠转动的方向也有特定的意思。如眼珠向左上方运动,表示在回忆过去;眼珠向右上方运动,表示想像以前没见过的事物;眼珠向左下方运动,表示心里在盘算;眼珠向右下方运动,表示正在感觉自己的身体;眼珠左或右平视,表示正在专心地听对方说话,并且尽力弄懂对方所说的意思。

8.瞳孔变化

不仅眼睛的转动方向和速度能透露人的心机,就是瞳孔的变化也能有这样的效果。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个人感到愉快、欣赏、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平常的4-5倍;相反,若一个人生气、讨厌、心情消极的时候,他的瞳孔就会收缩得很小;瞳孔如果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瞳孔的变化确实和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要尽可能地从中发现对方的心绪。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得越来越多,对这些身体特征的利用也就越来越多。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时甚至要求演员在表演时把自己的动作姿势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求“几乎任何动作也没有,只有眼睛在动”。不仅如此,在现代影视制作方面,也体现了这种身体的特征,如一些抗日英雄故事片,在主人公被敌人逮捕时,那双瞪大的双眼就是对敌人的诱惑的一种无声的鄙视;相反,如果经过千辛万苦又回到了队伍中,那种温柔的眼神又有了另外的含义,影视制作人正是好好地利用了这些特点,让我们感到其所塑造的形象的真实。视线是心灵的“眼睛”

除了眼神之外,透过人的视线同样可以窥探出人的内心活动。视线的交流是沟通的前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内心有什么欲望或情感,必然会表露于视线上。因此,fbi人员常常会透过他人的视线活动了解他人的心态动向,这对识人、阅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视线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深入了解。其一,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这是关键;其二,对方的视线是如何活动的,对方直盯着自己和视线一接触马上撇开,其心理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其三,视线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观察对方是否以正眼瞧着自己,或以斜眼瞪着自己;其四,视线的位置如何,即对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或者是由下往上看等;其五,视线的集中程度,它是指观察对方是专心致志在看着自己,还是视线飘渺,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地方等。这些表现所代表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方向,可以了解以下信息内容:

1.当对方眼睛看远方时,表示对你的谈话不关心或在考虑别的事情。

如果一个男人很有诚意地想向女友求婚,女友却常常将眼睛注视别的地方,表示她心中正在盘算别的事情,或许因为对结婚没有信心,也可能她另有对象,只是对他说不出口。出现这种情况,不妨用试探的口气问问她,是不是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存在。

如果正在进行谈判,对方不时地看向远方,他同样是在心里盘算,如何将交易变得有利于他。

如果正在谈生意,对方不时地向远方看,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大量货物出售给他。因为对方可能支付不了货款。如果对方是卖者,他所卖的货物可能是次品。总之,当你的交易对象出现这种视线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提防。这时候,你可以毫不客气地问:“你有什么烦恼的事情?”从对方口中探知原因。如果对方慌张地说:“不!没有什么事……”这时,应当斩钉截铁地与他中断洽谈,可以对他说:“以后再谈吧。”

所以,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不要忽视那些眼睛望向远方的人,他们的眼睛望向了远方,其实他们的心也没在你说的事情上面,他们想得远了。

2.斜视的眼光。表示拒绝、藐视或感兴趣的心理。

人们聚集在一起时,常常可以看到斜视对方的眼光。这种眼光的特性是表示拒绝、轻蔑、迷惑、藐视等心理。商场上的竞争对手或其他竞争者之间难免会正面交锋,互相之间经常会用这种蔑视的眼神看对方。

但是,斜而略带含笑的眼神,有时也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尤其在初次见面的异性之间,经常能见到这种眼神,多出现在女方身上。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有一位不太熟悉的女孩子这么看你,那表示她对你感兴趣。遇到这种状况时,你应该鼓足勇气和她攀谈,略显轻蔑的眼神会变成最有兴致的眼神。

3.眼神发亮略阴险时,表示对人不相信,处于戒备中。

男女之间用这种眼神凝视时,表示双方敌视、憎恶;在初次见面的会谈中,也会接触到这种眼神;受到朋友或同事的误会,把被曲解的事实向对方解释说明时,对方往往也会出现这种眼神。

初次见面时,对方有这种眼神,表示在谈话中你使对方产生某种不信任的警戒。如果觉得自己并没有使对方产生这种心理的做法的话,那可能是对方从其他地方听到一些你的事情,或由介绍者那里得到某种先入为主的感情。

到朋友、同事那里去解释,他们可能会说:“来干什么?现在还有脸到我这里……”此时,他们如果有疑惑、敌意、不信任的眼光,表明对方已完全误解了你,并存有戒心。一旦受到别人的误会,一定要诚恳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误解。

女性穿着太奢侈、打扮太耀眼的话,就容易受到别人的误会,可能感受到某种发亮且略带阴险的眼光在注视着你。你应在言谈、礼貌方面加以注意,这样才不会招致别人的误会。

4.没有表情的眼神,表示心中有所不平或不满。

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互相没有心怀不满或烦恼时,才会做出毫无表情的眼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们沉思时的眼神各不相同,有的闭起眼睛,有的则呆滞地望远方,还有的则会做出毫无表情的眼神,一旦思维整理妥当或产生新的构思时,眼睛则显得很有神,或出现有规律的眨眼现象。这也是接着将要说话的信号。所以,交际中,面无表情不是好现象。

比方说,你若碰到一位朋友,你向对方说:“我正巧到这附近,要不要一起去喝茶?”对方的眼睛表现出毫无表情的样子,说:“很久不见,还好吗?”一时脸上充满笑容,马上又恢复无表情的眼神。此时的眼神表示对方内心不安,并且对现状不满。

情侣两个在闲谈时,如果突然发生别扭,女生说:“我要回去。”站起来要走,眼神毫无表情。此时,她心中可能隐藏着不满与不平。

性格懦弱的人一旦被不喜欢的人邀去做客,如果一开始能拒绝当然好。偏偏这种人难以说出回绝的话,只好跟在后面走,这时候他们会出现无表情的眼神。遇到这种情形,一定要问他:“你什么地方不舒服吗?”表现出关怀之意。

在冲突者之间也往往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千万不要介入他们之间的纷争。

5.视线对接瞬间,注视与移开的心理学研究。

当女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传递给对方时,多半会产生凝视对方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克斯、莱思等人曾做过人们对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测者“隐瞒真意”,那么在受测中注视对方的比率,男人会降低,女人则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的情况下,其谈话时间内有66.8%的时间在注视对方,但得到指示后,却只有60.8%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至于女人,在接受指示之后,居然能提高到69%的时间在注视对方。因此,当在公开场所遇见女人注视自己过久的时候,不妨认为她可能心中隐藏着什么,要注意她言不由衷的真相。

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亦即有无视线接触,说明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好感或兴趣等。但是,如果对方不敢或是不肯直视你呢?那代表什么?

如果对方完全不看你,便是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想想看,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发现陌生人一直盯着我们,必定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觉得害怕,因为我们并不希望他们对我们感兴趣。

所以,不相识的人,彼此视线偶尔相交之后,便会立刻移开。这是由于人们觉得,一个人被别人看久了,会觉得被看穿内心或被侵犯隐私权。

一般认为,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另外,在谈话中,有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认为一个人是否能站在上风,在最初的30秒即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眼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耿耿于怀的人,就可能胡思乱想,以为对方嫌弃自己,或者与自己谈不来。因此,在无形中乃对对方的视线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对方的牵制了。正因为如此,斐德克联盟认为,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跟你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

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

一位名叫詹姆斯·薛农的建筑家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的抽象画,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悬挂期间,偷窃率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威胁,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着的感觉。因此,他们便不敢进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了。

在交往中,面对异性却只望上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火车上或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制行为。假使兴趣欲望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有交往的可能。

还有一种不敢直视对方的情况。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在工作单位中,当上司与属下讨论问题的时候,上司的视线必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投射下来。反之,为人下属者,虽然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亏心事,但是,视线却经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软弱无力,不断移开。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属下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但是,也有例外。这与地位的高低无关,就是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

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很腼腆的小孩与陌生的大人见面,来观测他们注视大人的时间长短。将大人眼睛蒙上和不蒙的情况相比较,发现小孩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三倍。这就是说,眼光一接触时,孩子的视线会立刻移开。由此可知,内向的人大都不会一直注视对方,而会经常移开视线。开合之间,想法自现

曾经玩过这样一个游戏——贴嘴巴,在不同的脸上贴上不同表情的眼睛和嘴巴,然后观察其中的新表情,不同的搭配当然有着不同的表情,可是同一个眼睛的表情搭配不同嘴巴的表情后,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以前总以为,眼睛是一个人情绪的全部表现,其实不然,嘴巴也是重要的表现工具。

嘴巴有4种基本运动方式:张开闭合、向上向下、向前向后、抿紧放松,可以画出多种嘴角弧度,而不同的嘴角弧度也形成了不同的嘴部动作。这些丰富的嘴部动作也反应出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态度。

嘴巴动作中最典型的是笑,这是人类最美丽的动作,也是最能观察对方情绪的一个动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笑法,嘴部的动态会有所差异。

首先,从笑的特点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

1.狂笑,嘴两端猛向上方翘。这类人精于社交,性情温和,能让对方感到亲切,具有冒险精神和积极的作风,乐于助人。最适合做秘书工作,善于处理繁杂事务,越繁杂反而越觉得有趣。

2.开口大笑,嘴两端成平。这类人的性格粗犷,不拘小节,行为大方。但缺乏一定的耐心,一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容易让人产生做事虎头蛇尾的误解。这种人可能会在经商方面有所建树。

3.微笑,嘴两端稍下垂。这类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与人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注意细节,喜欢对对方言语进行分析,唯一不足的就是做事时常半途而废,也因此难达愿望。但他们在手工艺、缝纫等技能方面很拿手,外语亦佳。

4.眯眼笑,笑时嘴两端向下,几乎不开口。这类人的性格倔强固执,对周围人不够坦诚,有时明知其事,但假装不知而不与人语,也往往因为这个而吃亏。性情还算和气,一旦不悦即大发脾气。他们多才多艺,有理想、有抱负,但不愿与人合作行事,因此也就很难成功。

然后,从一般的嘴角弧度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1.嘴抿成“一”字形的人,其性格坚强,是个实干家,交给他的任务一般都能圆满地完成,并因此而得到上司的赏识,有较多的机会得到升迁和提拔。

2.喜欢把嘴巴缩起的人,干活认真仔细,是一个好帮手,但不适合做领导,因为疑心很重,不容易相信下属,往往有后院起火的危险。另外,这种人还容易封闭自己。

3.嘴角稍稍有些向上,这种人头脑机灵,性格活泼外向,心胸也比较豁达,能与人很好地相处,很随和,是一个标准的绅士。

4.交谈时嘴唇的两端稍稍有些向后,表明他正在集中注意力倾听谈话,这种人意志不太坚定,容易受对方的影响,并且也有半途而废的危险。

5.下嘴唇往前撇,表明他并不相信你所说的事是真实的,并且他还想立刻找到证据来反驳你的理论,直到你承认自己说的是假的为止。

6.上下嘴唇一起往前撅的时候,表明此人的心理可能正处在某种防御状态。

7.嘴角老是向下撇的。此种人性格固执、刻板,并且内向,不爱说话,很难被说服。

8.咬嘴唇。在交谈时,用牙齿咬住下嘴唇,或是上嘴唇以及双唇紧闭的人,说明他正用心地听另外一个人的讲话,也可能是在心里仔细地分析对方所说的话,然后跟自己做个对照,也可能是在认真地反省自己。

9.说话时以手掩口。一般女性比较常见,此种人性格较内向、保守,甚至有点自闭,不敢过多暴露自己。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还表示对对方存有戒心,或者在做某种自我掩饰。

10.口齿不清,说话比较迟钝。这些人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说话方面确实表现得不够出色,并且在其他各个方面的表现也相当平庸,这样的人若想获得很大的成就,不太容易。另外一种人,他们仅仅是语言表达不精彩,而且也不太经常表现自己,但往往能够一鸣惊人,这说明这个人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比较出众的才能,只要努力,也能很快成功。

11.时常舔嘴唇。此种人很可能压抑着内心因兴奋或紧张所造成的波动,因此他们常口干舌燥地喝水或舔嘴唇。

12.清嗓门且声音变调。说明此人对自己的话根本就没有把握,他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况且这种人具有杞人忧天的倾向。再者,如果男性出现咬住烟头,用唾液加以润湿的动作,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第二章一种手势,一处心得

演讲、教学、谈判、辩论乃至日常交谈,都离不开手势,手势是第二唇舌,是加强语言感染力的一种辅助动作。美国联邦调查局专家认为,手势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十分重要,手势相当于人的第二张脸,透过它能捕捉到很多隐藏在谈话者心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从一个人的手势动作,能更好地识人、阅人,从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手指的性格

手就像人的第二张脸。fbi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为了掩饰一些事情,可能会隐藏自己的身份,通过一个人的手就能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即便你脸上还能强作镇定,但紧张的心情还是会从手中显现出来。这句来自生活实践的话语,也正说明了“手的表情”往往比“脸的表情”来得真实。

手的表情是如此丰富,单是说五个手指,就有无限寓意。

1.“拇指”的密语

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常用大拇指朝上竖起或向下分别决定角斗士的生或死。千百年来,大拇指一直被当成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在手相术中,拇指也代表着坚强的性格和以自我为中心。对拇指的身体语言也是这样。拇指被用来显示控制权、优越感甚至“侵略性”。

拇指常常从人们的口袋里露出来,有时从背后的口袋里神秘地露出来,这原本是想掩饰自己的霸道态度。有些霸道的或者“侵略性”的女性也采用这个姿势。女权运动使她们能够采取男性的多种姿势。除此以外,采取拇指姿势的人还往往踮着脚,以便使他们显得更加高大一些。

有一个常用的拇指姿势是双臂交叉、拇指向上。这具有双重信号:消极态度的信号(双臂交叉)和优越感的信号(拇指露出)。采用这种双重姿势的人,其内心的优越感却依然强烈地表达出来。

当拇指被用来指向他人的时候,它也可能是嘲笑或者不尊敬他人的信号。对大多数女人来说,用拇指指着她们,是最令她们恼火的,尤其是当男人如此做时,她们就更为气愤。女人中间较少使用摇动拇指的姿势。不过,她们有时也用这个姿势指着她们不喜欢的人。

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的、强有力的握手,保证了充分的接触,没有一个手会有后退的表现。如果说一方的大拇指——主宰手指在施加压力的话,另一方也不甘示弱。

2.“食指”的密语

食指是无所不知的,其显著的特点是敏感性。如果要触摸什么东西,我们总是使用食指。拇指和食指用来测定物体的结构。感觉灵敏的食指也为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

谈话时经常使用食指的人,给人的印象总是在训人。举起食指,并且把手心对着说话人,显然是打断别人的话:“等等,我有个想法!”但还不显得那么突兀。

如果把手转成直角,那么食指的这个手势就变成了一种威胁信号,因为它可以进行劈、刺、钻等动作。如果食指自上而下,朝一个点刺去,那么这种气势就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常常可以使用替代物:不是用食指,而是把铅笔作为手的延长器官,敲击要害部位。

3.“中指”的密语

中指体现自我。谁不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虽然一般没有人好意思这样说,但在私底下,很多人是不由自主地这么想的。

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无意识地使用中指发出信号。在谈话时触摸、抚弄或者按摩自己中指的人,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希冀求得别人的赞赏。

4.“无名指”的密语

无名指表示情感。它跟自我表现的中指协同动作,也能单独表现出优雅的、温情脉脉的气质。在谈话时触摸、抚弄无名指,表现了动作发出者对温情的需求。他们期待别人情感上的关怀,而不是理智上的解释。

5.“小指”的密语

小指是社交性手指。它的作为不大,但是无所不在。把杯子送到嘴边时翘起小指。这个动作看上去有点可笑、矫揉造作,但这原本是为了使动作美观。这个动作是宫廷时代流传下来的,其背后隐藏着一个要求:“别忘了,我还在这里呢!”抚弄小指的人是想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你明白“十指连心”吗

若手指交叉,则说明什么呢?把两手的手指交叉,是感到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处于平衡状态,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当然,任何压力都会阻碍这些人敞开心扉。

如果谈话时,对方两只手的食指跟伸出的拇指交叠,这表示什么呢?有人把这个称之为“双枪”。两个自以为是的食指跟显示双重优越性的拇指交叠,表明箭在弦上。持这种姿势听别人说话的人,往往会把指尖顶着自己的嘴,好像在等待别人的话语中出现漏洞。

如果你看透了这个把戏,就可以在你认为有利的时机,把你的弱点暴露出来;如果你知道该如何回击谈话对手的枪弹,那你就能够占得先机。

1.十指交叉

在人们面带微笑愉快地谈话时,常常无意识地将十指交叉。常见的姿势是交叉着十指举在面前,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也有的交叉着十指平放在桌面上,这种动作常见于发言人。出现这个动作时,表明发言正处于心平气和、娓娓叙谈的时候,乍一看,似乎上面这几种表情都是自信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般来说,做出十指交叉手势时,手位置的高低似乎与消极情绪的强弱有关。有的将十指交叉放在膝上,也有的站立时将十指交叉放在腹前。按交往的经验而言,高位十指交叉比中位十指交叉更显得高深莫测。正像所有表示消极情绪的姿势一样,要想让使用这个姿势的人打开紧紧交叉的十指,需要某种努力来完成。否则,对方的不安和消极是无法改变的。当我们演讲或是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时,如果遇到情绪消极的情况,作出十指交叉的手势,可以在心理上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从而使谈话更少受到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2.数拨手指

一般情况下,数拨手指是在说明某些数字和条件,需要特殊强调增加其说服力和清晰度时采取的一种手势。

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某领导布置工作,涉及一些数字和条款时,为了让听者听得更加清晰,也常数拨手指。我们在汇报工作时,也常数拨着手指。这样就显得更有条理一些,消除笼统和混乱之感,从而也能使自己强大的语言能力更鲜明起来。

3.指尖相互敲击

如果在谈话时,有人将双手合十,指尖相互敲击。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指尖在寻找自己的期望跟对方建议的切合点。在这个情况下,决不能重复提出建议,而是应该自问,我的建议跟对方的期望值的差距在哪里?提出新的方案也是一个解决方法。

手语的意义和作用是极为特殊的,很多人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说法,却很少有人知晓“手是心灵之窗指向”这句话。事实上,人的双手与大脑间的神经关联远多于人体其他部位。因此,手能够更好、更准确地表达内心思想和情感,比如在激励团队或与他人交流时,加入手势强化表达就是直接和强有力的。

4.双手叉腰

孩子与父母争吵、运动员面对自己的项目、拳击手在更衣室等待开战、两个吵红了眼的冤家……在上述情形中,经常看到的姿势是双手叉在腰间,这是一种表示抗议、进攻的常见举动。有些观察家把这种举动称之为“一切就绪”,但“挑战”才是最基本的实际含义。

这种姿势还被认为是成功者所独有的站势,它可使人联想到那些雄心勃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这些人在向自己的奋斗目标进发时,都爱采用这种姿势,它含有挑战、奋勇向前的意思。男士们也常常在女士面前使用这种姿势,来表现男性的好战以及男子汉的高大形象。但女人如果用这一姿势,给人的感觉则是不温柔,有母夜叉、河东吼狮之嫌。

有趣的是,人们发现鸟类在战斗或求偶时,总爱抖擞精神,蓬松羽毛,这样它们就可以显得体格硬朗。而人类把手叉在腰间,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为了使自己显得更高大和威武些。男人对男人这样做是为了用身体向对方挑战,警告对方不要侵犯他。在适合这种说话姿态的特殊环境中,可使说话人收到最佳的说话效果。自信,自然出色

通常情况下,一个女人常见的寻求信心的姿态是:把手缓慢而优雅地搁到颈部上。倘若她戴上了项链,这个手势好像只是要确定一下项链是否还在脖子上。如果你问她:“你刚刚说的话,确定吗?”她很可能会极力向你保证是的,但也可能变得很有戒心而拒绝回答你。不管她如何反应,都显露了她其实对自己的话并不自信。

另一种常见的“寻求信心”的姿态是紧握自己的手掌。男人、女人都会使用这个姿势,不过女子尤为常见。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供给每个实验者一杯咖啡,目的就是让他们的手不要空着。人们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放下咖啡杯来做那个握手掌的动作。结果发现,多数人先是把杯子举到眼前,好像要把那令人难堪的镜头隔开一样,然后就放下杯子,握起自己的手来了。

当然,有很多手势可以传达一个人因焦虑等原因而出现的信心不足。例如小孩需要恢复信心时就吸吮大拇指;少年人担心考试时就咬指甲;纳税人的最后期限已到时,就会不由自主扯自己的头发。有时候,青年人和成年人还会以咬钢笔或铅笔来取代咬指甲。有些人因找不到笔或者由于不喜欢塑料、金属或是木头的味道,而改成咬纸或衣服了。

有人喜欢把两手指尖合起来,形成一种“教堂尖塔”的手势。这是一种有信心的动作,但有时也表现出一种装模作样、自大或骄傲的心态。尖塔姿势有公开的与隐蔽的两种形式。妇女的尖塔动作是隐蔽类型的典型。她们在坐着时把手搁在膝上,在站着时把合着的手轻放在及腰的位置。职员、律师、政府公务员等处理行政业务的人,也往往喜欢摆出尖塔的姿势。

自信程度愈高的人,尖塔姿势的位置也愈高。有时甚至齐眉,这样一来就像从手缝中看人。这是上司对待下属的一种十分普遍的姿势。

令人奇怪的是,我们可以看见一些谈判代表,在处于劣势时会不自觉地作出这种姿势。而对方的反应几乎毫无例外地相同,他们认为摆出尖塔姿势的人深藏不露,知道的要比所说的多,因此会立即转变话题。玩扑克时,如果有人作出尖塔的手势,那么除非阁下有一手好牌,否则就别再玩下去了。当然你必须肯定对方并不是故意用这种动作来欺骗你。“角色”不同,搓手的心理也不同

搓手这种肢体语言常表达一种美好的期望。

1.搓手掌

掷骰子的人用手掌搓骰子,表示期望成为赢家。主持仪式的人搓手掌,并对听众说:“我们早就期待着下一个发言人。”兴高采烈的推销员跑进销售经理的办公室,搓着手掌说:“老板,我们得到了一笔很大的订货!”在西方,服务员在就餐结束时走到你的桌子旁,搓着手问道:“先生,还需要点什么?”他则是用肢体语言告诉你:他期待着小费。

当一个人急速地搓动手掌时,他用这个动作告诉对方,他将得到他所期待的结果。例如,假定你打算购买一栋房子,去找房地产经纪人。经纪人向你介绍了很多但你并不满意之后,急速地搓着手掌说:“我恰好有一处房产符合你的条件。”经纪人的意思是,他希望这个房子符合你的要求。但是,如果他慢慢地搓着手,对你说,他有一处理想的房产,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你会认为,他狡猾可疑,结果可能对他有利,而不是对你有利。于是,推销人员被教导说,如果向可能的买主描述产品或服务,一定要使用急速地搓手掌姿势,以免顾客产生怀疑。当顾客搓着手掌,对推销员说:“让我看看你们能够提供些什么!”这意味着顾客购买的可能性较大。

有一个没有心理变化的特殊情况是:在寒冷的冬季,有一个人站在公共汽车站,他急速地搓着手掌,那是因为他真的冷。

2.搓拇指和手指

搓拇指和指尖或者搓拇指和食指,这个动作通常是用来表示希望得到金钱。推销员常常搓着指尖和拇指,对顾客说:“我可以给你打6折。”有人会搓着拇指和食指对他的朋友说:“借给我10元钱吧。”业务人员同客户打交道时,显然应当避免这样的手势。

3.双手攥在一起

乍看起来,这个姿势似乎是表示充满信心的,因为人们采取这个姿势时往往是满面笑容,心情愉快的。然而,当一个推销员描述他是怎样失去一笔生意时,他谈着谈着,双手不仅攥在一起,而且手指开始变白,仿佛被焊接在一起。这个姿势实际上显示了一种失望或敌对的态度。

谈判专家尼伦伯格和卡列罗对攥手姿势进行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种失望的姿势,反映此人克制着一种消极的态度。这个手势主要有三种:

在自己的面前攥手;把攥起的手放在桌子上;如果是坐着,把手放在膝盖上,如果是站着,双手在小腹前握紧。

手举起的高度和此人心情不好的程度似乎也有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说,手举到最高的人难以对付;而手举到不太高的人则比较好应付。像所有的负面姿势一样,必须设法使此人的手指松开,露出手掌。否则,敌对态度将始终保持下去。

手掌所透露出的信息。

在人类的历史上,张开的手掌从来都是同真实、诚实、忠诚和顺从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宣誓的场合都是:宣誓人把手掌放在心口上。在欧美一些国家的法庭上左手拿着《圣经》,右手掌举起来,面向法官。

1.双手平摊

双手平摊表示坦诚、真实,同时也能鼓励对方坦诚相待。

当人们开始说心里话或说实话时,总是把手掌张开显示给对方。像大多数肢体语言一样,这一举止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它都使人感到或预感到对方将要讲真话。相反,小孩在撒谎或隐瞒真相时总是将其手掌藏在背后,当夜晚与朋友玩耍到凌晨方归的丈夫不愿对妻子说出他的去处时,常常将手插在衣兜里或两臂相抱将手掌藏起来,而妻子则可以从丈夫隐藏的手掌上感觉到另有隐情。

由此可见,与他人交谈时你不时伸出双手摊开,能够使你显得诚实可靠。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发现摊开手掌时不仅不容易说谎,而且还有助于制止对方说谎,有鼓励对方坦诚相待的作用。

西方有心理学家断言:判断一个人是否坦率与真诚,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其手掌姿势是否双手摊开。当人们愿意表示完全坦率或真诚时,就向人们摊开双手,说:“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让我坦白地告诉你吧。”

经理们常常告诉推销人员,当顾客解释他为什么不买这个产品时,要看看他的手掌。因为只有张开手掌时,他才会讲出真实的理由。

2.手掌攥拳,伸出一个手指

伸出的手指就好像一个命令,迫使听话的人屈从于他。这样的姿势,最令人恼火。如果你习惯这样做,最好练习一下手掌向上和手掌向下的姿势。这样会造成一种比较缓和的气氛,使别人产生较好的印象。

3.手势下劈

手势下劈,给人一种泰山压顶、不容置疑之势。使用这种手势的人一般都高高在上,高傲自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的观点不容许他人轻易反驳。伴随着这个动作的意思是“就这么办”“这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不行,我不同意”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一些领导,在讲话时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把手势下劈。每当这个时候,听者最好不要轻易提出相悖的观点,对方一般不会轻易采纳的。平常与同事或朋友三五成群地争论问题,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否定别人的观点,也常用这种手势否定别人的观点,打断别人的话。善于识别这种手势语言,有助于我们在为人处世时采取适当的姿态。

4.手势上扬

手势上扬代表着赞同、满意或鼓舞、号召的意思。有时候也用以打招呼。朋友见面,远远地扬起手:“hi!”“hello!”

演讲或说话时手势上扬最能体现个人风格。它表明演讲者或说话者是个性格开朗、豪放、不拘于形式的人。

手势上扬是一种幅度比较大的手势动作,容易使人产生比较鲜明的视觉形象,引起人们对于形式美的主观感受。有人描绘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当他进行公开演讲时,他的习惯动作是两臂向上,其目的只是为了强调他的讲话。有时他举着双手,挺挺的上身从桌上伸出俯向听众,好像要把他的坚定信念注入到听众的心坎上。

总之,手势上扬是一种能显示出个人特点、很受人欢迎的手势,可以塑造出一种豪放、大度、有号召力的形象。

5.攥紧拳头

一般情况下,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宣誓时,必须要右手握拳,并举至右侧齐眉高度。有时在演讲或说话时,捏紧拳头则是向听众表示:“我是有力量的!”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面前攥紧拳头,则表示:“我不会怕你,要不要尝尝我拳头的滋味?”显示的是一种果断、坚决、自信和力量。平时我们听人演讲、说话时攥紧拳头,证明这个人很自信,很有感召力。两只手,一群人

握手,虽然只是简单一握,但这其中却也有很大的学问。握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很多信息。通过握手的方式也可以观察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1.控制性和屈从性握手

手掌向上和手掌向下这两种姿势在握手中的含义是大有不同的。

假定你第一次见到某人,你们习惯性地彼此握手。这种握手表达了三种基本态度——控制性握手:“这个人企图控制我,我最好小心点。”屈从性握手:“我能够控制此人,他必须听我的话。”平等握手:“我喜欢这个人。我们会很好地相处。”

这些态度是下意识地表现出来的。通过练习和有意识的应用,下面这些握手的方法在跟别人见面时会产生直接的效应。

控制性握手用翻转手来表达,在握手时手掌向下。你的手掌不一定直接面向地面,但要向下握对方的手掌。

手掌向上的姿势是表示顺从的。当你想要告诉对方:你把控制权让给他,或者使他感到他在控制局面时将手掌向上与对方握手,这个办法特别有效。

不过,虽然手掌向上的握手方法表示顺从,然而也可以变通。例如,手部患关节炎的人由于身体条件所限,不得不给人一个软弱无力的握手,这很容易使他的手掌呈顺从姿势。从事外科医生、画家和音乐家等职业的人,由于他们的工作依靠手,为了保护手,在握手时也是软弱无力的。握手的姿势会给人提供一些线索,使人对握手的人作出一些估计:顺从的人使用顺从的姿势,霸道的人使用比较咄咄逼人的姿势。

当两个霸道的人握手时,他们会展开一场象征性的“争夺战”,因为他们都试图迫使对方的手掌采取顺从的姿势,结果就形成老虎钳似的握手,两人的手掌都呈垂直姿势。当做爸爸的教给孩子如何“像男子汉一样握手”时,就出现这种老虎钳似的垂直握手。

当对方给你一个控制性的握手时,你不仅很难迫使对方的手掌变成顺从式的姿势,而且你越这样做,控制性变得越明显。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能解除对方的“武装”。那就是对他进行威胁,进入他的“亲密地盘”。为了完善这种“解除武装”的办法,当你要握手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从他的左前方进入他的“个人地盘”。现在,你把左腿拉向右腿,完成迂回动作,然后握对方的手。这个办法使你可以把握手的姿势拉直或者迫使对方的手呈现顺从的姿势。它还可以使你通过进入对方“个人地盘”的办法而掌握控制权。

还有个问题是:谁先伸出手?

普遍接受的习惯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总要握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你首先伸出手去,可能是不明智的行为。鉴于握手是一种欢迎的表示,那么,在你握手之前,你首先要问几个问题:我受欢迎吗?此人喜欢会见我吗?推销学员会被告知,如果他们主动地去跟没有准备的顾客握手,也许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因为买主可能不欢迎他们,握手变成他们不愿意干的事情。再者,有些人手部患有关节炎,或者他们是靠手工作的,如果被迫握手,他们可能采取防御的姿态。推销学员被告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等对方主动伸出手来再去迎合,如果对方没有这个表示,那就点头致意。

2.握手时左手的表现

约定俗成的握手是由右手进行的。当右手跟对方的手相握着的时候,闲着的左手如何作为?这也是研究者所关注的。

双手相握的意图是向对方表示诚恳、信任和深沉的感情。两个重要的因素应当予以注意。第一,左手被用来传达额外的感情,左手摸着对方的右臂以上的部位。例如,抓肘握手所传达的感情比抓腕握手要多,抓肩握手所传达的感情比抓上臂握手要多。第二,此人左手的动作意味着侵入对方的“亲密地盘”。一般来说,抓腕和抓肘的动作只有在好朋友或亲戚之间才能被接受。抓肩和抓上臂的动作侵入对方的“亲密地盘”,可能涉及到身体的实际接触。只有在握手的时候感情非常冲动的情况下才能如此做。除非双方都表达了额外的感情。否则,如果此人没有充足的理由用双手握手的话,对方会怀疑他的意图。我们常常看到,政客和推销员用双手握手来欢迎他们的选民或新的顾客,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使得对方敬而远之。

3.握手的风格和方式

握手时的力量很大,甚至让对方有疼痛的感觉,这种人多是逞强而又自负的。但这种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说明了握手者的内心比较真诚和动情。同时,他们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坚强的。握手时显得不甚积极主动,手臂呈弯曲状态,并往自身贴近,这种人多是小心谨慎、封闭保守的。

握手时只是轻轻一接触,握得不紧也没有力量,这种人多属于内向型人,他们时常悲观、情绪低落。

握手时显得迟疑,多是在对方伸出手以后,自己犹豫一会儿,才慢慢地把手伸过去。排除掉一些特殊的情况以外,在握手时有这种表现的人,性格多内向,且缺少判断力,不够果断。

不把握手当成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这表明此种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够的诚意,并不值得深交。

一个人握着另外一个人的手,握了很长的时间还没有收回,这是一种测验支配力的方法。如果其中一个人先把手抽出、收回,说明他没有另外一个人有耐力。总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胜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虽然在与人接触时,把对方的手握得很紧,但只握一下就马上拿开了。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多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与每个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外表的假象,其实在内心里他们是非常多疑的,他们不会轻易地相信任何一个人,即使别人是非常真诚和友好的,他们也会加倍地提防、小心。

在握手时,非常紧张、掌心有些潮湿的人,在外表上他们的表现冷淡、漠然,非常平静,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非常的不平静。他们懂得用各种方法,比如说语言、姿势等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避免暴露一些缺点和弱点。他们看起来是一副非常坚强的样子,所以在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个强人。在比较危难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把他们当成是一颗救星,但实际上,他们也非常慌乱,甚至比他人还要紧张。

握手时显得没有一点力气.好像只是为了应付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被迫去做的。他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十分坚强,甚至是很软弱的。他们做事缺乏果断、利落的干劲和魄力,显得犹豫不决。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可实际上,别人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他们忘记。

把别人的手推回去的人,他们大多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御心理。他们常常缺少安全感,所以时刻都在做着准备,在别人还没有出击但有这方面倾向之前,自己先给予有力的回击,占据主动。他们不会轻易地让谁真正地了解自己,如果是这样,他们的不安全感更加强烈。他们之所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怪。他们不会去接近别人,也不会轻易允许别人接近自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