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9:32:56

点击下载

作者:宋福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

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宋福印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339-7

Ⅰ.①气… Ⅱ.①宋… Ⅲ.①气血辨证 Ⅳ.①R241.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61961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

著  者:宋福印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7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339-7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骆彩云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宋福印简介

宋福印,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后,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宋福印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北京市东城区知名中医暨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

作者从1979年开始学习中医,先后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栗德林教授、王永炎院士和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病理生理学专家黄启福教授。通过多年拜师学习、潜心钻研和长期的临床实践,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新药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6个项目的科研工作,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8项奖励,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著作有《气血脉形辨证理论与临床》《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擅长运用独创的“气血精神辨证”“气血脉形辨证”理论辨治气病、血病、精病、神病以及脉络病证和形态病证,在养生保健理论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著者电子邮箱:sbs 101@sina.com

自序

中医学系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天人相应,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特点,在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所取代的今天,随着大健康理念的延伸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价值愈发凸显,必将对人类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正因为中医学有惊人的魅力,在防治、调理心身病证、功能性病证、疑难病证等领域具有其他医学理论、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多少年来中医药学术界部分学者不断重复着一个钢铁般虔诚的信念:中医药学理论是先进的、科学的,然而,现实是严酷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有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尚不尽完善,基本概念中还存在若干含混和不确定性的内容,影响了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交融以及在国际上的交流。

中医学历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不论从中医学思维模式自身,还是从它的创造者、理论的来源讲,都有着源源不断的新鲜成分涌入、融进,因此它具有无限活力,始终不失勃勃生机。我们提倡保持中医特色,但并不排斥引进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理论、技术与方法。恰恰相反,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要想追赶甚或引领当代生命科学,必须汲取上述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充实、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而再以中医学的这种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去指导和促进新时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这才是未来中医学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为了尽早迎接这个辉煌时代的到来,作者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消化、吸收新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人文、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深入挖掘、整理历代中医学家学术思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思考之后,发挥中医宏观整体的演绎、思维优势,创建了气血精神辨证理论来指导新时代中医临床各科相关病证的防治工作。

气血精神辨证是在《黄帝内经》有关气血精神理论指导下,结合新时代心身病证、功能性病证、疑难病证生理病理特点和发病规律创立的。气血精神辨证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又融入、吸收了新时代科学技术分化思想的精华。它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宏观的、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精神心理变化、诊断、治疗、转归以及养生、康复等内容。

关于本书的编写体例,作者认为气病、血病是中医学一个基本的、经典的概念,各种书籍中有关气病、血病证治的论述应该是比较完整、准确、规范和系统的。而关于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与养生等内容的讨论,过去没有一个完整、精确、规范、系统的论述。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作者把精病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来写,希望通过深入、系统、精确的论述,把精病证治这一章写成全书的亮点,让读者看起来更清楚,理解起来更容易,临床运用指导性、可操作性更强。因此本章的编写体例与传统的、经典的气病、血病证治略有不同。期望这样的编写体例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并给读者理解、研究、运用精病辨证理论带来帮助。

气血精神辨证是作者在2005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气血脉形辨证理论与临床》中提出气血脉形辨证理论之后,又一新的中医辨证理论研究成果。早在2010年11月,作者曾经在参加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上交流了《气血精神辨证初探》一文。之后,该文经过进一步整理发表在《中医临床研究》杂志2011年第3卷第3期。时至今日,历时8个春秋的拼搏与坚持,探索与求证,终成拙著,甚感欣慰。但是由于受作者自身素质、水平的限制,气血精神辨证理论尚有不完善之处。因此,热切期盼广大中医同道对此理论进行研讨,以期日臻完善,光大中医,惠福民众。宋福印己亥年春于北京王府花园上篇 气血精神辨证的理论研究第一章 气血精神辨证的理论基础

气血精神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自先秦以来,历代中医学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生理、病理及气血精神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黄帝内经》对气血精神的概念、功能以及气血精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治疗养生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精辟概括,从而奠定了气血精神辨证的理论基础。一、《黄帝内经》奠定了气血精神辨证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通篇贯穿气血精神思想,其第一篇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就讲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紧接着在论述古人养生能够活百岁以上的秘诀时提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论述今人活到50岁就衰老的原因时提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在介绍聪明人的养生之道时提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等。

1.关于气血精神的概念《灵枢·决气》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谓:“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灵枢·小针解》曰:“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素问·解精微论》曰:“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说明精来源于先天,又赖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和补充,是人体生命的根本。《黄帝内经》在对气血精神概念进行精辟论述的基础上,还对气血精神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气血精神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

2.气血精神的生理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人是依靠天地之气而产生,随四时规律而成长的,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必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黄帝内经》在强调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承认生命物质性的同时,又进一步指出生命来源于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说明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全过程。《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精、气、血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是不能脱离这些精微物质而存在的。《素问·八正神明论》言:“血气者,人之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除上述有关气血精神生理关系的论述之外,《素问·经脉别论》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其中有关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过程的论述,尤其是“脾气散精”的经典论断,为基于气血精神辨证理论采用健脾散精法治疗精布失调病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病因病机《黄帝内经》在对气血精神概念、生理功能进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还对气血精神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如《素问·举痛论》强调“百病生于气也。”《素问·调经论》则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气血失调也是百病之源。《黄帝内经》在论述由于精布失调所引起积水病证病因病机时,《素问·解精微论》谓:“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者裹之,故水不行也。”该论述为基于气血精神辨证理论,采用温阳补肾化气散精法治疗精布失调所致各类积水病证,提供了又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关于气血精神的病因病机,《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素问·举痛论》曰:“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关于眼病的病因病机,《黄帝内经》认为,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是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入目,就会影响眼的正常功能,甚至发生眼病。《素问·脉要精微论》谓:“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灵枢·天年》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太素》为“减”),目始不明。”《灵枢·口问》曰:“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

4.诊断

关于气血精神病证的诊断,《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决气》谓:“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灵枢·本神》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5.治疗《灵枢·本神》开宗明义:“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就是说在临床上,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针刺方法,都要针对疾病的根本,以察神、治神为首要。倘若发现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都已受到损伤,那么就不可以再妄用针刺来进行治疗,故《灵枢·本神》曰:“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针对气血神有余与不足的病证,《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针对寒邪所致病证,《灵枢·刺疾真邪》曰:“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也。”文中强调凡是刺治寒邪要用温行的方法。也就是运用徐进疾出(补)的进针法,以使神气(正气)归复,同时要揉按针孔,用使其闭合的辅助手法来关闭其门户,正气才不致分散外泄,虚实才能调和,真气才能固密而内存。《灵枢·九针十二原》则对普通医生和高明医生采用针灸治疗疾病的区别进行了明示:“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意思是,小针治病,容易掌握,但要达到精妙的地步却很困难。普通医生关注的是表面现象,治疗的是外形问题;而高明医生则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源、本质,调理的是神,用的是神。针对虚损的治疗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灵枢·本神》曰:“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此论短短数语却道出了中医治疗虚损之大纲,后世医家对该经旨多有发挥,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针对精布失调所致水肿病证的治疗原则,《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踈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的经典论述。

6.预后

气血精神辨证理论既是指导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同时也是判断疾病预后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诊治病证时,可以通过人的眼神、气色、表情、语言、动作、脉象等反映于外部的“神气”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灵枢·本神》言:“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文中充分体现出精、神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判断病证预后中的价值。

7.养生

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不仅是指导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同时也是指导人们摄生养身、延年益寿的方法。《黄帝内经》通篇讲养生,开篇就对养神和养形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精辟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则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八正神明论》谓:“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二、张仲景的主要贡献

张仲景对气血精神辨证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对《黄帝内经》气血精神理论的继承,把气血精神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治法和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他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了百合病、中风历节病、血痹虚劳病、胸痹心痛短气病、痰饮咳嗽病、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病、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等的发生、发展与气血精神的病因病机密切相关;二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对水气病进行了分类,“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同时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三是创立、研制了诸如黄芪建中汤、当归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大黄䗪虫丸、大黄牡丹汤、温经汤、通脉四逆汤、苓桂术甘汤、甘麦大枣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调治气血精神病证效如桴鼓的经典方剂等。三、隋、唐医家的丰功伟绩

隋、唐医家在总结、运用之前历代医家气血精神辨证理论成就的基础上,使气血精神理论更丰富、更具体、更系统。

隋·杨上善针对气血精神的生理分别在《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别》提出:“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针对气血精神病证的治疗,杨上善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的基础上进行阐发,其在《黄帝内经太素·九针要解》谓:“粗守形者,守刺法也。工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黄帝内经太素·刺法》云:“用针之要,在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有关气血精神病证的预后,《黄帝内经太素·知古今》曰:“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也。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故精气弛坏,营涩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之所以不愈也。”

隋·巢元方是第一个编著病理证候专著的医家,其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将气血精神病证系统分候,并且罗列有序,论述详尽。其在讨论虚劳病、气病、中恶病、血病、妇人杂病等病证时,每多涉及气血精神病机。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虚劳候》曰:“精极,令人少气吸吸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中恶候》曰:“夫人阴阳顺理,荣卫调平,神守则强,邪不干正。若将摄失宜,精神衰弱,便中鬼毒之气。”《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二·八瘕候》谓:“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对于气血精神病证的遣方用药,巢元方既遵古训,又不拘泥于古方,其用药之巧,用方之奇,独具匠心,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关精神的保养,唐·孙思邈力主无妄以养神,其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中提倡“少思、少念”以养神,反对“多思、多念”以扰神的思想。面对当时社会的境况,孙思邈强调要以节欲来保精。人体只有在精神无损的情况下,才能使气血冲和,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功能才能得以正常,这也正是孙真人所提倡的养生理论。四、宋代医家的重要作用

宋·陈无择发展了气血精神辨证的相关理论,详细论述了气血精神病证的内涵,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痿叙论》曰:“夫人身之有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形,内则有肝、心、脾、肺、肾以主之。若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五内精血虚耗,荣卫失度,发为寒热,使皮血、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躄。”陈无择以《黄帝内经》的“五志”“九气”为理论来源,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纳入七情理论当中,归纳和推演其致病特点,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一种新的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理论。他顺应历史文化,与时俱进,给予气血精神辨证理论有力补充,并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传变病脉》提出“人之五脏,配木火土金水,以养魂神意魄志,生怒喜思忧恐”的基础上,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纪用备论》确立了“安魂、育神、益气、定魄、守志者,百药之功也”的治疗气血精神病证的治法理论。

宋·杨士瀛所著《仁斋直指方论》一书,鉴于心肾精血之间的相互资生转化,对男子精液的生成、排泄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其在《仁斋直指方论·漏浊》提出“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的著名论断,并将漏浊分成白浊和赤浊,归于心、肾、脾三脏,这是杨士瀛的一个重要创见。

然而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肾主虚,无实也”的观点之后,在中医学术界很少有学者系统深入研究讨论肾的实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类中医教科书中也很少谈及肾的实证,而研究精的实证者甚寡,导致精的实证研究至今在中医学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作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宋代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论述“五脏所主”中提出“肾主虚,无实也”的同时,接着还有“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的论述,可见钱乙并未否认肾实证。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论及“肾虚”时,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而提出“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的。后世医家若断章取义,无论小儿还是成年、老年,一概而论“肾无实证”显然不符合钱乙的原意,也不符合临床实际。在这一点上还是应该遵循《素问·通评虚实论》所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基本原则。五、金元医家的卓越成就

金元时期,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也有新的发挥,如李东垣《脾胃论·省言箴》曰:“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李东垣非常重视调节情志活动,认为要保持思想清静,心境安定,就能使气血条达,精神内守,反对多思纵欲,追名逐利。而且他认为多言语可耗气伤精神,少言省语对于积精全神是至关重要的。《脾胃论·远欲》曰:“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

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谓:“是以精中生气,气中生神,神能御其形也。由是精为神气之本。”“夫气者,形之主,神之母,三才之本,万物之元,道之变也。”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劳瘵十七》曰:“真元根本,则气血精液也。”《丹溪心法·耳聋七十五》曰:“肾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针对气血精神病证的治疗,《丹溪心法·补损五十一》曰:“诸补命门药,须入血药则能补精,阳生阴长故也。”《丹溪心法·健忘六十二》曰:“健忘者,此证皆由忧思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乃思虑过度,病在心脾。又云:思伤脾,亦令朝暗遗忘,治之以归脾汤,须兼理心脾,神宁意定。”凡此论述,切实可行,足资取法。六、明清医家的重大突破

明清医家在继承前贤理论基础上,立足临床,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有诸多精辟论述,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气血精神辨证理论。

比如明代医家周慎斋在论述气血精神的生理病理关系时,在《周慎斋遗书·阴阳脏腑》中指出:“有形必有神。神气,体也。形血,用也。故病于形者,不能无害于神;病于神者,不能无害于形。盖气病必伤血,血病必伤气,此不易之道也。”“人之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以安者,气也,气得其平,则神安而无病,气失其序,则神散而死亡。神气者,人之性命也。神者,心也;气者,肾也。心肾二脏,人之性命所寄也,顾不重哉!”在讨论气血精神病证的病因病机时,《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固》曰:“劳伤过度,损竭真阴,以致精不能生气,气不能安神,使相火妄动飞腾,而现有余之证,非真有余,是因下元不足之故也。”在论述眼病病因病机时,《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验》曰:“目者,一身之精华所萃,色藏于内而发见于外,有神则精明光彩,黑白如常;实则阳光灿烂,虚则阴翳朦胧,若失其神,则昏昧不明,远近不辨。”在讨论虚损病证病机时,《周慎斋遗书·虚损》曰:“或从下而损上,如因情欲抑郁所致,则精伤而损肾,肾损则木枯而生火,此由下而上,故有足痿、口干、寒热等证。”

明代·秦景明关于精虚劳伤证候表现、病因病机、脉象以及治疗也有深刻论述。其在《症因脉治·劳伤总论·内伤劳伤》论述“精虚劳伤之症”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或骨蒸潮热,大小便牵引作痛,此精虚劳伤之症作矣。”论述“精虚劳伤之因”曰:“精神素亏,或色欲过度,或尽力劳动,或焦心劳思,厥阳之火,时动于中,煎熬真阴,则阴火刑金,为喘为咳,而精虚劳伤之症作矣。”论述“精虚劳伤之脉”曰:“沉细而数,左脉细数,肝肾精虚;右脉细数,肺脾液少;细而未数,精亏未竭;细而兼数,阴精已竭。”针对肝肾精虚等的治疗,在“精虚劳伤之治”曰:“肝肾精虚,三才汤、家秘肝肾丸、龟鹿二仙胶为丸。脾肺精虚,生脉散、琼玉膏、参苓河车丸。心阴不足者,天王补心丹。”明·刘全德则认为气血精神日渐衰弱,是造成病成六极的病因。其在《考证病源·考证通病源七十四种·五劳六极皆缘火烁乎天真》曰:“六极皆因二火无制,煎烁天真,气血精神日渐衰弱不能充养一身,以致病成六极。”

明·龚廷贤在论述气血精神生理病理关系时在《寿世保元·脏腑论》指出:“人之一身,精神其主,而魂魄其使也。人之生也,精神魂魄,性之用也。血气水谷,形之用也。惟内外交相养,则精神强而魂魄盛。”“脾散于五脏,为涎、为唾、为涕、为泪、为汗。其滋味渗入五脏,乃成五汁。五汁同归于脾,脾和乃化血。行于五脏五腑,而统之于肝,脾不和乃化为痰。血生气于五脏五腑,而统之于肺。气血化精,统之于肾。精生神,统之于心。精藏二肾之间,谓之命门。神藏于心之中窍,为人之元气。”《寿世保元·浊症》谓:“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寿世保元·遗精》曰:“神者,精气之室也。神以御气,气以摄精。故人寤则神栖于心,寐则神栖于肾。”在论述发病机制时,《寿世保元·补益》指出:“夫气乃肺之主,血乃肝藏之,精乃肾之主,神乃心之主,饮食乃脾胃之主,七情则七神主之。凡应事太烦则伤神;喋谈朗诵,饥而言多则伤气;纵欲想思则伤精;久视郁怒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寿世保元·劳瘵》云:“伤其精则阴虚而火动,耗其血则火亢而金亏。人身之血犹水也,血之英华最浓者精也。不谨者,纵其欲而快其心,则精血渗涸。”

明·龚廷贤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还提出了由于脾虚不能化精而致胀的经典论断。《万病回春·鼓胀》曰:“夫胀者,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致水谷聚而不散,故成胀也。”

明·徐彦纯在讨论精神气血不足则病的机制时,在《玉机微义·虚损门·论精气夺则虚》曰:“夫精乃脏腑之真元,非荣血之比,故曰天癸。气乃脏腑之大经,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至若精不足则气失资化;气不足,则血失所荣;血不足,则气无所附;天真散乱,则精气神无所禀命矣。”“故有精神气血不足则病,天真散乱则死者,皆由平日摄养之过与不及,动止之不循常度也。”

明·赵献可在论述眼病与精的生理病理关系时,在《医贯·先天要论上·眼目论》曰:“神膏者,目内包涵膏液。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积而成者,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目上润泽之水是也。水衰则有火胜燥暴之患,水竭则有目输大小之疾,耗涩则有昏眇之危。亏者多,盈者少,是以世无全精之目。”“真精者,乃先天元气所化精汁。起于肾,施于胆,而后及瞳神也。凡此数者,一有损,目则病矣。”

明·龚信则提出了安神补精明目的治法,其在《古今医鉴·眼目》曰:“肝乃肾之苗,肾乃肝之本,修肝则神魂安静,补肾则精魄流注,精魄既得安和,眼目自然明朗。”明·皇甫中在《明医指掌·脾胃证一》中提出:“脾土既伤,不能输运,则气血精神由此而日亏,脏腑脉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因此而日削。”

明代医家张介宾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在《黄帝内经》有关气血精神生理病理理论基础上对气血精神病证进行了深入、系统探讨和精辟概括,进一步丰富、充实、完善了气血精神辨证的理论宝库。关于气血精神的生理关系,明·张介宾在《类经·摄生类·古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曰:“故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王矣。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三者合一,可言道矣。”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治形论》曰:“脾为五脏之根本,肾为五脏之化源,不从精血,何以使之灌溉?然则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天一生水,水即形之祖也。”《景岳全书·传忠录(中)·阳不足再辨》曰:“盖先天之气,由神以化气化精。后天之气,由精以化气化神。是三者之化生,互以为根,本同一气,此所以为不可分也。”《景岳全书·传忠录(下)·辨丹溪》曰:“是以阳盛则精血盛,生气盛也;阳衰则精血衰,生气衰也。”《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曰:“人知阴虚唯一,而不知阴虚有二。如阴中之水虚,则多热多燥,而病在精血;阴中之火虚,则多寒多滞,而病在神气。若水火俱伤,则形神俱弊,难为力矣。”关于气血精神病证的病因病机,《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虚实篇》曰:“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大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可不畏哉。”《景岳全书·传忠录(上)·十问篇》谓:“阴虚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曰:“盖水之与气,虽为同类,但阳王则气化,而水即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景岳全书·杂证谟·淋浊》谓:“便浊证有赤白之分,有精溺之辨。凡赤者多由于火,白者寒热俱有之。由精而为浊者,其动在心肾。由溺而为浊者,其病在膀胱、肝、脾。”针对气血精神病证的治疗,《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治形论》曰:“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景岳全书·杂证谟·三消干渴》曰:“若下焦淋浊而全无火者,乃气不摄精而然,但宜壮水养气,以左归饮、大补元煎之类主之。”《景岳全书·妇人规(上)·经脉类》曰:“治阳者宜治其气,治阴者宜治其精。”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根结第五》曰:“形气为神之外固也,言能调其阴阳,则精神形气,外华而内藏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本神第八》曰:“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精。肝为阳脏而藏魂,肺为阴脏而藏魄,故魂随神而往来,魄并精而出入。”《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经脉第十》谓:“脑为精髓之海,肾精上注于脑而脑髓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营气第十六》云:“谓中焦所生之津液,有流溢于中而为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营卫生会第十八》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

关于气血精神病因病机,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腰膝门·痿》曰:“肾主骨而藏精,肝主筋而藏血。故肾肝虚,则精血竭。精血竭,则内火消烁筋骨为痿。”《证治汇补·下窍门·遗精》曰:“有思想无穷,相火妄动而精走者;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而失精者。”

关于精气神的关系与保养,清·王燕昌则有经典论述,其在《王氏医存·中气分为精气神》曰:“思虑伤神,怒叫伤气,淫欲伤精。死于伤神、气者少;死于伤精者多。人皆指肾水为精,非也。精乃中气之凝,融合涵养于百脉之中。”《王氏医存·精气神伤一易治伤二难治》曰:“盖神静而凝则成气,气静而结则成精;精遇温和则还化气,气遇温和则还化神。”“精与神,皆气之动静所生也。三者无失,则精以生之,气以充之,神以养之,而一身内外得其守矣。若病伤精而不伤神与气,则气尚足化精以补其虚,神亦化气以弭其乏;若病伤气而不伤精与神,则精得神之温,亦能还化为气;若病伤神而不伤精与气,则气借精之固,也能还化为神。”“脱精必由小便,脱气必由大便,脱神必由汗孔。”

有关神昏的病机,清·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清宫汤方方论中说:“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谵语,水不足而火有余,又有秽浊也。”上焦篇第43条说:“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关于神昏的治疗,清·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第21条说:“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

清代医家叶桂对气血病证颇有研究,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从全新角度揭示了多种疑难病证由浅入深、由气及血的演变规律。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气不注脉则肢痿乏力步趋”,《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云:“久郁必气结血涸”,《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云:“初病胀痛无形,久则形坚似梗。是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但气钝血滞,日渐瘀痹,而延癥瘕。”《临证指南医案·癥瘕》则提出了“气虚则补中以行气,气滞则开郁以宣通,血衰则养营以通络,血瘀则入络以攻痹,此治癥瘕之大略。”总之,叶桂从气血的生理病理关系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有关气血病证的理、法、方、药,为今日气血精神辨证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清代医家王清任通过开展人体解剖形态学研究,深入探索了人体气血与精神的生理病理关系。他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解剖观察到人体气管、血管及不同脏腑器官的形状、解剖位置和功能,从而弘扬了中医学从解剖形态学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方法与技术。如《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云:“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二是《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中提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精辟地阐述了气虚血瘀的病理机制。三是提出了不同部位的瘀血可产生不同病证,如头面四肢血瘀证、胸中血府血瘀证、膈下肚腹血瘀证以及少腹血瘀证等。针对上述不同病证分别立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沿用至今效如桴鼓的著名方剂等。四是在《医林改错·脑髓说》中对脑髓的生理病理功能进行了精辟概括:“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清·江涵暾针对神病的治疗在《笔花医镜·脏腑证治·心部》谓:“惊悸者,惕惕然恐,神失守也,七福饮、秘旨安神丸主之。不得卧者,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安神定志丸主之。健忘者,心肾不交,神明不充也,归脾汤、十补丸主之。”

清·张璐在论述血与气的生理病理关系时,在《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曰:“经言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厘清浊。得脾气之鼓运,如雾上蒸于肺而为气。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在论述水肿病因病机时,《张氏医通·诸气门上·水肿》谓:“夫气即火也,精即水也。气之与水,本为同类,但在化与不化耳。故阳旺则化,而精即是气;阳衰则不化,而水即为邪。凡火盛水亏则病燥,水盛火亏则病湿,故火不能化,则阴不从阳而精气皆化为水。所以水肿之证,多属阳虚。”在论述瞳神紧小时,《张氏医通·七窍门上·瞳神紧小》曰:“肝肾俱伤,元气衰弱,不能升运精汁,以滋于胆,胆中之精有亏,所输亦乏,故瞳神亦日渐耗损,甚则陷没俱无,而终身疾矣。”在论述青盲的治疗时,《张氏医通·七窍门上·青盲》谓:“青盲有二,须询其为病之源。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独参汤或保元汤加神、砂、麝香、门冬、归身;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六味丸加枣仁、柴胡。皆不易治,而失神者,尤难取效。”

关于气血精神的生理病理关系,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天人解·精华滋生》谓:“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谓:“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关于遗精的病因病机《四圣心源·劳伤解·精遗》曰:“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关于气血精神病证的治疗,《四圣心源·劳伤解·气血》谓:“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

清·程国彭则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补法》中提出:“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矣!”

关于精气神的生理病理关系,清·林珮琴在《类证治裁·内景综要》中谓:“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精者,神倚之如鱼得水,气依之如雾复渊,故阴精所奉其人寿。”《类证治裁·虚损劳瘵论治》中提出:“诚以脾胃为精与气生化之源也,故治虚劳,以能食为主。”《类证治裁·健忘论治》认为:“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根据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故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上升于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神定气清,自鲜遗忘之失。”

关于心病的治疗,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凡诸心病,皆由于不能养精以驭气,而使神以气存,气以精宅也,欲求心无病者,可不于此加之意哉。”关于精气神的养生与治疗,《杂病源流犀烛·色欲伤源流》曰:“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而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矣。此养生者以精气神为主,而尤以精为宝也。”“然则欲神之旺,必先使气之充,欲气之充,必先使精之固。”

清代医家周学海非常重视气血精神学说,其在《读医随笔》中列气血精神专篇加以讨论,对气血精神辨证理论的贡献应该是开创性的。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证治总论·气血精神论》曰:“医者,道之流也。道家以精、气、神,谓之三宝,不言血者,赅于精也。是故气有三:曰宗气也,荣气也,卫气也。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神有五:曰神也,魂也,魄也,意与智也,志也,是五脏所藏也。”关于气血精神病证的病因病机,《读医随笔·证治总论·气血精神论》曰:“气之乱,则为五胀,出《灵枢·胀论》,为癫厥;精之乱,则为五水,为淋浊;血之乱,则为痈疽,为积聚,为鼽衄,为咯血;神之乱也,精神虚而相并,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关于血、精、津、液、脑、髓的概念与关系,《读医随笔·证治总论·气血精神论》曰:“精之以精、血、津、液,列为四者,何也?本神曰:五脏主藏精者也,故统谓之精。夫血者,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以生长肌肉、皮毛者也。凡人身筋骨、肌肉、皮肤、毛发有形者,皆血类也。精者,血之精微所成,生气之所据也。”“髓与脑,皆精之类也。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血之质最重浊;津之质最轻清;而液者清而晶莹,浓而凝结,是重而不浊者也;精者合血与津液之精华,极清极厚,而又极灵者也,是神之宅也。”“四者之在人身也,血为最多,精为最重,而津之用为最大也。内之脏腑筋骨,外之皮肤毫毛,即夫精也、血也、液也,莫不赖津以濡之,乃能各成其体而不敝。”关于五神,《读医随笔·证治总论·气血精神论》曰:“五神者,血气之性也。喜、怒、思、忧、恐,本于天命,人而无此,谓之大痴,其性死矣。然而神之病,其变不可测,而又最不易治,则其本末不可不知也。大抵神之充也,欲其调;神之调也,欲其静。”

清末医家张锡钝则引入西医学概念,在中医学领域首次提出了“脑充血”和“脑贫血”的概念,重视对气血精神病证的治疗,创制了包括活络效灵丹在内的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疗气血精神病证的方剂。

总之,气血精神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奠基于《黄帝内经》,其后历代医家进一步充实、丰富了气血精神辨证的理论宝库,使之日臻完善。气血精神辨证既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简单的经验,而是历代中医仁人志士智慧的结晶。相信随着气血精神辨证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将为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第二章 气病证治第一节 气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整个宇宙的最基本物质。这种观点被引入中医学领域,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细微到难以用现代科学仪器察知其形状,所以古人说它是无形的;同时,气又是一种活动力很强并且不断运动着的物质,因此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可测知气的存在。一、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构成宇宙,气的运动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变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交合感应于天地之间,氤氲而化生万物。故万物之生,皆源于气。总之,元气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自然观,这一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对自然、对生命过程的基本认识,即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具体表现。二、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由此可见,人是依靠天地之气而产生,随四时规律而成长的。天地之气相合,才产生了人。也就是说,人是由天地之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已聚而成形的,如人身的脏、腑、筋、骨等;另一种是呈弥散状态的,用现代科学仪器难以直接观察其形态的气,如人体内的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但是在这里必须强调,用现代科学仪器难以直接观察到其形态,并不等于气是没有形态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会把气的形态揭示清楚。三、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类必须从自然界摄取清气才能维持生命,而且人的生命活动实质上就是气的运动和变化,气的运动和变化如果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必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气的运动是最根本的运动。如吸入清气,呼出浊气。通过气的出入与自然界交换气体,以维持生命。又如人食入水谷,在肠胃中消化后,其精微被吸收,糟粕被排出。而精微物质又进一步化为津液、营气、卫气等运行于全身。体内精微物质的传输和运行,血液的流动,津液的输布等物质运动,都是在气的推动下进行的。所以,人的生命活动本身,也可理解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作用下,人体的血、精、津、液、水谷精微等才能运行于周身。因此,人体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由气推动的,没有气的运动生命就不复存在。第二节 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先天之精气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如《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所以说先天之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没有先天之精也就不可能产生人体及其生命活动。故《素问·金匮真言论》称:“夫精者,身之本也。”人出生以后,先天之精藏于肾中,为肾中精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之本。

水谷精气,即水谷精微,也可简称为谷气。它来源于饮食物。人体摄入饮食后,经胃的消化和脾的运化,将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精微物质输布于全身,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和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来源。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自然界的清气,依靠肺的司呼吸功能才能吸入。人一离开母体,即开始呼吸,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所以明·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原呼吸》说:“人一离母腹时,便有此呼吸,不待于谷气而后有也……平人绝谷,七日而死者,以水谷俱尽,脏腑无所充养受气也。然必待七日乃死,未若呼吸绝而即死之速也。”

综上所述,人体的气主要来源于先天之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但从人体气的生成过程来看,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尤其与人体本身肺、脾、胃、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第三节 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之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一、元气

元气为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生成后,通过三焦而流行分布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腠理肌肤,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体质就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因久病耗伤,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多种病变。二、宗气

宗气为后天生命活动宗始之气。

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生成之后,聚积于胸中,即“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宗气的盛衰与肺、脾胃的生理功能有关,尤其与肺关系更为密切。宗气聚集于胸中,经肺的宣发作用,出喉咙,贯心脉。经肺的肃降作用,下蓄于丹田,并经气街而注于足阳明胃经,下行于足。

宗气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具有促进肺的呼吸运动的作用,并与语言、声音和呼吸强弱有关。二是贯心脉而行气血,即贯注到心脉的宗气,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虚里”位于左乳下,是古人诊察宗气盛衰的部位。所以,在临床上常常以“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盛衰。三、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为“荣气”。营与血的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存在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循脉上下而周流于全身。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机体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为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四、卫气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控腠理的开合及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除上述概念和功能之外,在中医学领域中,气的名称还有很多。如正气与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气候,称之为“六气”;异常状态下的六气,又称为“六淫之气”;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作用,称作“四气”等。由此可见,“气”在中医学领域中是一字多义,或作“性质”,或作“功能”,或作“气候”,等等。这些气和我们所论述的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的“气”是有区别的。第四节 气的生理功能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气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多种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五个方面。一、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主要是以气自身的活力和运动,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精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都是气的推动作用的具体体现。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曰:“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营运。”若气的生成不足或气的消耗过多时,则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减弱,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也随之减退,在青少年时期可表现为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在成人则可发生早衰现象;若影响精血的生成时,可形成精血亏虚证;若影响血的运行,可使血行迟缓而致血瘀;若影响精的运行,可引发精布失调、精淤诸证。故《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二、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对于机体脏腑、脉络、皮肤、筋骨等组织器官和精、血、津、液具有温煦作用。战国时期医学家秦越人《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人的体温来自气的温煦功能,是依赖于气的正常运行来维持恒定;机体脏腑、脉络等组织器官也要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精等液态物质,也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而不致凝滞,环流于周身。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主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体温偏低,血和精运行迟缓等。三、防御作用

机体的防御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但是气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指气具有防止外邪侵入人体而致病的作用。外邪侵入人体,一般是通过皮毛和口鼻两个途径。而气对于外邪侵入的防御作用,主要是指卫气护卫周身的肌表,调节腠理之开合,防止外邪从皮毛侵入人体。《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虽然气对于防止外邪从口鼻侵入的作用并不如护卫肌表的作用那样直接,那样的具有特殊意义,但亦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当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时,全身的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外邪则易于侵入人体而致病。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四、固摄作用

固摄就是控制、统摄的意思。气的固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固摄血液使其运行于脉络之中,防止其逸出脉络之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排出时间,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摄精液,使其不致妄泄损耗等。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有导致体内液态物质大量丢失的危险。若气不摄血,可引起各种出血病证;气不摄津,可导致小便失禁、多尿、多汗等病证;气不摄精,则造成遗精、早泄等病证。五、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即是气在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如各种气的生成及其代谢,精、血、津、液等的生成和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等,均属于气化的范畴。因此,机体新陈代谢的实质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阳化气,阴成形”是对人体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所以将体内“形”和“气”之间的相互转化视为气化功能的本质所在,因而认为气化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人的生命活动一开始即有气化,通过气化作用转化为胚胎之形,出生之后则吸入在天之气,食入在地之味,以形成自身之精气,气化而成形,不断生长壮大。与此同时,人体摄入的各种物质经气化作用,或转化为气,为机体提供能量,或变成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由于人体所有生理活动都是通过气化作用完成的,所以说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

气的五种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归结到一点,都取决于气是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精微物质特性。正因为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协调平衡,所以才能推动和激发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