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常识:迅速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1:04:43

点击下载

作者:菲利普·斯托克斯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方哲学常识:迅速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

西方哲学常识:迅速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试读:

引言

天地间的事物,霍雷肖,远比你的哲学中所想到的要多。——《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

当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说出这句令人难忘的话时,他担心的是已故父王那游荡于城墙垛头、令自己困惑不安的鬼魂。而莎翁写作这部剧时正值培根(Bacon)和伽利略(Galileo)的时代,整个世界都深受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和哥白尼(Copernicus)思想的支配。当时兼为社会评论家的莎翁很有可能是在利用《哈姆雷特》这部剧来反驳时下哲学所宣扬的新“科学时代”的来临,彼时哲学正逐渐脱离精神阐释,转而迈向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不过,哈姆雷特这句话倒是可以用来描述本书中哲学家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天地间”究竟还有什么是我们已掌握知识所无法解释的呢?对此,书中思想家们给出的答案几乎毫无统一性,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因为一方面哲学就像人类其他事业一样由其时代背景所限定,而另一方面它也在努力挑战现行思想并拓宽其边界。哲学既不是一门热衷于收集并组织新信息的科学,也不是一门展现人类所见之世界的艺术,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行为活动。牢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理解接下来书中所探讨的这些伟大哲学家们的思想,当然,前提是我们还得了解一下他们各自学派的本质和价值。

如果说哲学探究的方式和结果都能用一个特征来概括的话,那必定是整个探究过程之前的普遍缺乏共识了,而且甚至在探究完成后还是无法达成一致。原因就在于,哲学家所感兴趣的问题是非同寻常的。哲学以外的许多问题似乎都能获得普遍认同的解答,比如科学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科学中的许多答案都能获得普遍认同,这是因为人们既认同科学问题所基于的假设,也认同其中某些科学概念的应用。然而,不管是在科学还是其他领域,总有一些问题的参考答案无法获得普遍接受,即使人们在假说和概念上已经取得了共识。这类问题便是哲学家们通常感兴趣的话题。

于是,哲学家难以达成共识的部分原因就在于这就是哲学的本质(即哲学讨论的是大众无法取得共识的问题),另一部分则在于哲学家探究哲学的方式便是不断挑战既定的假说和概念,以产生对顽固问题的新见解。

尽管哲学本身存在难点,但其价值却不容忽视。据近年来的遗传学和生物科技研究发现,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究竟想生活在何种社会,以及我们对彼此、后代和环境负有怎样的责任,那么科学发现的意义何在便无从可知了。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对于自身作为人类有着什么样的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我们寻找最佳生活方式有什么帮助。这些问题完全无关科学或艺术,而属于哲学范畴。

鉴于哲学家都在不断探索着各自的哲学思路,他们得出的许多结论在某种方式上令我们无法接受便也毫不为奇了。至少哲学工作的一大优点便在于它能告诉我们不该相信的事情。不过哲学家获得的结论也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应给予同等感激。20世纪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分别在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哲学巨著下诞生;现在的信息时代如果不是因为受伟大逻辑学家弗雷格(Frege)作品的启发也不会到来;女性投票权也是在沃斯通克拉夫特(Wollstonecraft)之后才受到重视;启蒙运动需要一个伏尔泰(Voltaire);爱因斯坦(Einstein)的研究需要建立在牛顿(Newton)研究的基础上,而牛顿的研究则需要建立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研究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和科技变革的历史与思想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

有些人觉得现代哲学似乎常常受到贬低和忽视,但其实他们不该有此忧虑。广义上来说,哲学思考是我们在探究任何层面的问题时随之产生的和自然而然的事情。它不是哲学专家的独享专利,而是普通人的人生探索中固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哈姆雷特说的是对的,那么霍雷肖唯一的回答便应是继续拓宽其思想的界限,换句话说,便是继续探索。第一章前苏格拉底时代米利都的泰勒斯约前620~前540米利都的泰勒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分析哲学家誉为古希腊哲学第一人,因而成为西方哲学之开山鼻祖的泰被勒斯(Thales)出生于伊奥尼亚(Ionia)的港口城市米利都(Miletus,今属土耳其)——古希腊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主要中心。泰勒斯大概生于公元前620年,这位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主要因其宣称万物源于水的断言而为人所知。亚里士多德和希罗多德(Herodotus)都提到过他,而这些便是我们对其出身背景的唯一信息来源了。不过,他身为哲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所提出的言论,而在于他的探究方式。泰勒斯是第一位拒绝诉诸拟人化荷马式神灵的意志和幻想来解释万物本原的思想家,相反,他试图利用普通的根本性原则来解释其观察到的各种不同现象,而这一理念与现代的科学方式仍然密切相关。同时他也正确地预测到了公元前585年米底人与吕底亚人的一场战役中会出现日食,因而受到希罗多德的赞誉。所以泰勒斯完全有理由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自然科学家和分析哲学家。

泰勒斯身上也有其他的现代特征,他似乎还是一位企业家。据一则传说,泰勒斯赶在橄榄树丰硕收成之前投资了榨油机,于是赚了一大笔钱——当然,为了在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能投入时间和精力探究哲学和科学,他必然需要财富的支持。

根据他的哲学理念,水是生命和物质世界的第一准则。当发现水能蒸发成气态也能在低温中凝固,且一切生命都需要水分的支持后,他便假定水是自然世界背后唯一的因果定律。泰勒斯粗略地预测了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宣称平面地球是浮在水面上的。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泰勒斯认为地球有着木头一般的浮力,就像一根原木或一艘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据说,米利都的水手都知道很多漂浮的岛屿,这一点可能充当了泰勒斯理论的模型或证据。他甚至将地震解释为因地下波流导致地表振动而成的现象,就像船可能在海面触礁一样。出身于米利都这个港口城市,他可能早已熟悉地表的沉积现象,也许认为这是来自水中的泥土自发产生的结果,而这一观点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

为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解释可观察到的现象,而不是诉诸神的意志,泰勒斯声称神存在于万物之中。据埃提乌斯(Aetius)记载,泰勒斯声称神乃万物之灵,神与万物交叉相融,这一观点在不久后便同时出现在了许多世界性宗教中,尽管他的哲学推测与当代发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泰勒斯似乎在多方面成了一位思想超前的思想家,率先一步提出了许多有关宗教、哲学和科学的思想。萨摩斯岛的毕达哥拉斯约前570~前480毕达哥拉斯:现实的终极本质是数达哥拉斯(Pythagoras)大约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至于毕究竟是哪一年则无确切日期可考。尽管他的名字每个学龄儿童都很熟知,因为他提出了著名的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但很有可能这一定理也传到了巴比伦(据说毕达哥拉斯年轻时游历过此处)和埃及人之中。

毕达哥拉斯从某种方式上来说是一位神秘莫测的人物,他就像后来的苏格拉

底一样从来不亲自写文著述,而是更喜欢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想。于是,毕达哥拉斯还被认为是一位神秘主义者,他所创立的学派在如今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狂热的宗教崇拜,因为它传授了许多非同寻常的奇怪信条,其中便包括著名的“禁止食用大豆”。毕达哥拉斯还宣扬灵魂的轮回转世,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的数字命理学,后来由诺查丹玛斯(Nostradamus)推广开来。

据毕达哥拉斯的观点,现实的终极本质便是数,这一理念是从他的音乐理论中发展而来的,他证明了乐音之间的间隔可以用前四个整数(1到4)的比率来表达。由于毕达哥拉斯的部分宗教理论声称音乐对灵魂有着独特的力量,融入了宇宙的构造,于是认为数乃现实终极本质的信条很快便跟着受到了推崇。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徒继续推崇某些数字模式,尤其是著名的“十点三角点阵”(tetractys of the decad),即十个点组成的三角金字塔代表了1到4这四个整数:

三角形和数字10——即十个点——都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崇拜物。根据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数字10为完美数字,因为它是前四个整数之和,如“点阵”所示。这四个整数则被认为代表了基本的理念——数字1代表点,2代表线,3代表平面,4代表立体。以及,宇宙中存在十个天体——五大行星、太阳、月球、地球和一个神秘无形的“对地星”(counter-earth,可能是为了凑够十个天体数而编造出来的)都围绕着宇宙中央一团火焰旋转着。

毕达哥拉斯逝世后,他的学派分裂成两大阵营,一派还是坚持他的宗教及神秘学说,而另一派则专注于他的数学和科学思想。后一派继续认为宇宙之本必然为数,同时认为数和点的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空间上的维度,是物体的最终组成成分。这一观点后来受到了巴门尼德(Parmenides)和芝诺(Zeno)两人的批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起源论还曾遇到过严峻的挑战,原因就在于毕达哥拉斯自己的一大发现,因为他之前曾表明,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比不能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对角线不可通约”(the incommensurability of the diagonal)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无理数的发现——或说创造,看你的哲学观点如何解释了。无理数尽管对于毕达哥拉斯的宇宙起源论来说是一个主要绊脚石,但却证明是整个数学思维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且影响持久的发展。科洛封的色诺芬尼约前570~前475色诺芬尼:“马会把神画成马的样子”像许多我们仅能通过后来作家的提及而了解的前苏格拉底哲就学家一样,色诺芬尼(Xenophanes)的具体在世日期也有争议。我们所了解到的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提到他是毕达哥拉斯同时代的人,也是后者哲学的批判者,因而推测他大约生活在毕达哥拉斯同一时期。

因波斯帝国在伊奥尼亚挑起战争而流亡到意大利南部之后,色诺芬尼便以一名诗人及自由思想家的身份在古希腊各地漂流。他追随泰勒斯,批评荷马式将神拟人化的学说。色诺芬尼表示,荷马所描绘的诸神有着人类所有邪恶和可耻的缺陷,简直无法作为崇拜的对象。作为一种已知最早的对于文化相对论的表述,色诺芬尼提出,荷马的神仅仅反映了荷马式的文化。正如他所宣称的那样:“埃塞俄比亚人把他们的神塑造成肤色黝黑、狮子鼻样;色雷斯人又说他们的神长着蓝眼睛和红头发。”他还说,如果牛和马有手能画画的话,牛肯定会把神画成牛的样子,马则画成马的样子。同样地,他还批评毕达哥拉斯关于灵魂转世的信条,嘲笑其竟然会认为人类的灵魂能栖息到其他动物身上去。不过色诺芬尼对于一神论概念的阐述则有些模糊不清,认为神“不论是在形体还是思想上都不像人类”,而是“通过心灵和思想左右万物”。

和之前的泰勒斯一样,色诺芬尼也在推测自然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不过泰勒斯设想的自然界第一原理是水,而色诺芬尼则提出了“土”这一相对略黯然失色的可能。这一推测在当时并非完全不合理,至少是以观察为基础而得出的结论。因为色诺芬尼曾在泥土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遗迹,便猜测也许世界会周期性地风干,回到原始的泥土状态,于是就困住了地球上的生物并保存了下来,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色诺芬尼也是已知第一位在苏格拉底(Socrates)之前就预先对有关确定知识之说法发出警告的思想家。据色诺芬尼所言,哲学上不可能存在什么确定性,因为即使偶然发现真理,我们也无法确定事情完全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探究就毫无用处,至少暴露出思想中的错误能让我们知道什么肯定不是真的,即使我们无法知道到底什么是真的。这一点与现代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方法论相契合。

色诺芬尼的思想几乎没有什么连贯或根本的结构,或至少我们从历史上留下来的碎片资料中无从得知。考虑到他毕竟因小亚细亚的政治动荡而沦为难民,之后主要以口头诗歌和故事的形式传播他的思想和推测,我们也许就不会对此感到惊奇了。不过,色诺芬尼很明显有足够的影响力让其追随者们永远铭记他。很有可能正是其对荷马式的神的批评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极大关注,而色诺芬尼这一批评在其在世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被整个希腊化世界所尊崇。赫拉克利特约前600~前540赫拉克利特:西方的“阴”“阳”学说物都是处于流动或变化的状态,且对立面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万是宇宙的永恒定律,这就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主张。同时他还因谴责自己所在以弗所城邦的公民同胞而闻名,称他们愚蠢至极,应该上吊自杀,让后代治理这座城邦。作为一名头号反对派,赫拉克利特甚至嘲笑荷马,称应该将其逐出哲学界并加以鞭打,并进一步对毕达哥拉斯和色诺芬尼等人的思想和智商嗤之以鼻。

为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的三大基本元素分别是火、土和水,并且火是首要元素,控制和改变着另外两种元素。“火可以转化成万物,万物又转化成火……火首先转化成海,海的一半转化为土,一半转化为旋风。”

宇宙之火在人类的灵魂中也能找到对应,而在软弱的人身上则会受到酣睡、愚蠢和邪恶等“水般”元素的玷污。一个高尚的灵魂即使在肉体死亡以后也不会消失,最终将汇入永恒的宇宙之火。不过,分离和统一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面之间的动态变化是宇宙的驱动力和永恒定律,这一点恰巧契合了东方的“阴”“阳”理念。“人们不理解相反者相成的道理,对立之中也有统一,比如弓和竖琴”,他继续解释,“神即日与夜、冬与夏、战争与和平、饱足与饥馑。”冲突和对立既是必需的也是有益的,因为宇宙张力这一理念确保了对立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轮流占据主导,但却永远也无法完全消灭或征服对方,“太阳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黑夜女神——此时是正义的使者——?一定会把他找出来。”

宇宙万物的这种对立性确保了变化的持续,万物皆处于流动的状态。宇宙中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而由于火的转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意味着尽管宇宙中无一不在变化,但宇宙本身却是永恒的。宇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不像同时代新兴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不愿详细解释自己思想产生的背后原因。确实,他留存下来的作品片段都晦涩难懂,甚至追随他的后人(主要是斯多葛学派)都戏称其为“出谜人”。他的论著都以格言和预言风格写就,对那些看不到眼前清晰事物的人带有明显的蔑视。赫拉克利特无疑是一位神秘主义者,他的文章与大致同时期的中国思想家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不过,究竟是赫拉克利特接触了东方传统思想,还是东方传统思想借鉴了他的哲学,这一点无法断定。

赫拉克利特将现实视为一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及一条不断变化的波流,这一理念与后来亚里士多德奠定的几乎整个形而上学的发展截然相反。两千年有关形而上的玄思主要在于反映物质的本质及其能够、已经或必须拥有的特质。只有到了差不多我们的时代,在柏格森(Bergson)和怀海德(Whitehead)的论著中,形而上学才又一次被视为对过程的研究,而非对物质的研究。第二章埃利亚学派埃利亚的巴门尼德约前510~前440巴门尼德:“人无法知道不存在的事物”于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生平和背景人们知之甚微,他关的著作也只有哲学诗《论自然》的断章残篇留存了下来。然而,该书包含了最早的推理论证之一,可能是对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回应,巴门尼德试图证明变化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实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同质的。

该诗第一部分写的是“真理之道”,据其反映,这是他在与一位女神相见时领悟到的。其中巴门尼德对探究存在与探究不存在事物进行了区分,并表示后者完全是不可能的。“人无法知道不存在的事物——这是不可能的——也无法用言语表述出来;因为能被思想的事物与存在的事物是同一的。”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其本质含义在于,为思维某种事物——比如说“独角兽”——你必须正在想它,你脑子里必须有独角兽概念。但只要该独角兽(或关于独角兽的概念)存在于你头脑中,那么我们也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说独角兽完全不存在了。这一论断主要带来了两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这里所说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存在于世界和存在于头脑之间有什么区别?关于这点引起了一番争议,并在整个哲学史过程中反复萦绕于诸多不同的背景之下,最著名的便是约1500年以后安塞姆(Anselm)提出的本体论论证。其次,思想、文字与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关于这一点的论辩始于巴门尼德,那么自此以后几乎每位重要思想家都曾为此大伤脑筋,直到20世纪哲学家的重大作品中都有提及,包括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和威拉德·冯·奥曼·蒯因(W.V.O.Quine)。

鉴于巴门尼德认为,思维某种事物就是要让它呈现出存在的迹象,那么人必然无法思想任何事实上“不存在”的事物。由此可得,人只能思想存在的事物。接下来是巴门尼德推理论证的第二部分,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已知最早的正式推理论证之一。思想任何存在的事物隐藏着另一层含义,即必然有某种不存在的事物。如果某物是绿色的,那么它就不是红色的;如果某物是一个人,那么他就不是一条狗;如果某物是一座房子,那么它就不会是一辆车,等等。但由于巴门尼德之前的论断已经表明了人无法断言不存在的事物,于是似乎人也无法区分存在的事物。区分X和Y就是说X不是Y,这完全就是巴门尼德所认为的不可能之事。因此,人无法从逻辑上区分世上不同的事物。巴门尼德得出结论,人只能说出所有存在的事物,事实——即存在的事物——的真正本质一定是不可分割的、同质的和单一的实体。

巴门尼德还试图论证另一个类似的论点,即变化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思想某种存在于将来的事物,那么它一定现在就存在于你的头脑里。如果你能记住已经消逝的某人或某物,那么你在想他们的那一刻头脑里一定有他们。因此,巴门尼德得出结论,即将产生的和已经消逝的都是幻象,变化是一种幻觉:任何事物都是“一”,不可分割的、不会变化的和永恒的。

巴门尼德的推理在现代人看来很明显是不合理的,不过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哲学逻辑的兴起,人们才清楚地理解关于不存在事物的断言。然而,除了作为史上已知第一位尝试逻辑推理(后来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得以完善)的哲学家而具有的历史重要性之外,巴门尼德的贡献还在于,其凸显了存在概念以及语言、思想和真实事物三者关系中所固有的复杂性和逻辑困难。埃利亚的芝诺前490~?埃利亚的芝诺: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学史上有两位名叫芝诺的哲学家,分别是:埃利亚的芝诺哲(Zeno of Elea)和后来的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生于公元前320年左右)。对于后一位,人们如今只记得他是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了。埃利亚的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其最著名的是用一系列形象具体的悖论反驳毕达哥拉斯派的主张,捍卫其师巴门尼德的思想。芝诺悖论是史上首个有记载的用“归谬法”这一逻辑技巧进行论证的案例,该方法通过展示对方的观点会导致矛盾结果从而反面证明其观点错误。

为支持巴门尼德的观点,即有关变化和多样的常识概念乃人之幻觉,芝诺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悖论以显示这些常识将推导出的不寻常和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该常识不能代表世界的真正本质。

芝诺提出了两套论证来分别反驳有关事物多样性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首先,他想证明世上不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事物,尽管我们的感觉似乎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并非如此。任何3D的物体都可以分成许多部分,可以反复地细分到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但是,即使是原子也是可以细分的,从现代科学来看,原子、中子和质子的成分也可以细分。事实上,从逻辑上看似乎任何有物理大小的事物都可以对半分。因此人不能说物质是由一组空间延展的单元或点组成的,因为你可以不断细分任何延展的事物,永无止境。所以物质一定是连续的,不是离散的。

芝诺反驳运动观点的论证所采取的也是本质上与上述相同的形式。假设阿喀琉斯想在运动场跑道上看看自己能跑多快。在到达终点前他必须先跑到终点一半的位置,但在到达终点一半的位置之前他又得先跑到终点一半的一半位置,如此下去,无休无止。如果空间是由无限个点组成的,那么人永远也无法迈出一步;因为要走完一段旅途,人得通过每一个点,而人是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无限个点的。类似地,在著名的阿喀琉斯和乌龟悖论中,芝诺让我们设想阿喀琉斯让乌龟领先一段路。但在阿喀琉斯到达乌龟原位置之前,乌龟已经往前爬了一段路,等他再赶到乌龟后来的位置时,乌龟又已经前进了一点,如此下去,无休无止。不管跑得有多快,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因为每次他跑的时候乌龟也在移动。因此,随时间而运动(即变化)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论断似乎说明了,空间无法由无限个点组成。我们无法明确声称空间是无限可分的,之前反驳事物多样性的例子已经做出了论证。任意一条线或距离都可以分成更短的线,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分,无穷无尽。如果人能说出一种物理大小的事物,那么他也能说出其一半大小的事物。芝诺试图以此为巴门尼德的观点辩护,即现实的真正本质是一个永不变化、不可分割的整体。康德(Kant)、休谟(Hume)和黑格尔(Hegel)都对芝诺的悖论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没有一种是完全成功的。只有到了现代数学的集合论,芝诺悖论才有了较为合理、满意的答案,因为集合论否定了欧几里得将一条线定义为一系列点的概念。第三章学院派苏格拉底约前470~前399年苏格拉底:“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格拉底(Socrates)生活在母邦雅典政治急剧动荡的年代,最苏终也成了雅典社会问题的替罪羊并为此付出了生命。关于其生平的许多信息都来源于他曾经的学生柏拉图(Plato)留下的著作,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位四处游历的哲学家,仅通过公共讨论和讲演进行教学,从未亲自写过任何哲学著作。

与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不一样,苏格拉底不太关心抽象的形而上学思考,反而更注重诸如我们应该如何生存以及人类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之类的实际性问题。因此,他通常被誉为“伦理学”哲学的开创者。而恰恰是其对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经常使其陷入与城邦长者的冲突之中,后者指控苏格拉底以反动性不正统思想腐蚀贵族年轻人的心灵。

苏格拉底确实是位特立独行者,经常称其唯一确定的事便是自己的无知,令与之交谈者大为惊愕。事实上他大部分的教学都是在让听众自己去定义各种常见的思想或概念,比如“美”“善”或“虔诚”,最后通过推理论证反而证明了所提出的一切定义和常见概念都将导致悖论或荒谬的结论。同时代的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不太厚道,且认为苏格拉底深藏不露。然而,苏格拉底的方式意在给处于不加批判就接受正统观点之危险中的雅典公民提供有益的教训。他经常怒斥那些自称明确了解某一具体事物的人,并通过辩证法将其驳倒。也正是主要因为苏格拉底的影响,哲学才发展成了持续批判反思的现代学科。我们从苏格拉底身上了解到,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停止批判性思考。

虽深受雅典贵族青年的热爱,苏格拉底一生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树立了不少敌人。在他17岁左右,雅典已经历数次领导层变动以及一段衰退期,苏格拉底因“腐蚀青年”和“不信仰雅典神”的指控罪名而受审。这些罪名的提出似乎主要是为了让苏格拉底放弃其煽动性的公共言论,并让雅典公民相信新领导人对律法和秩序的严格控制。如果认罪的话,他也许就能自由地走出公堂,像一名普通公民一样度过余生。然而,苏格拉底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强烈地捍卫了自己的观点,他大声训斥控告者,并称探究与教授哲学是神赋予自己的使命。当法院判其有罪并问其自认为该得到怎样的惩罚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仅30迈纳(古希腊货币和重量单位)的小额罚款,以此嘲笑法庭。众怒之下,大部分人投票判苏格拉底饮毒芹酒死刑,这比最初投其有罪的人数还多。

苏格拉底坦然自若,欣然同意遵守母邦的法律,且不允许家人和朋友要求留下来陪伴其执行死刑。

有关苏格拉底之审判、死亡和最终言论的内容在柏拉图的对话录《申辩篇》(Apology)、《克力同篇》(Crito)和《斐多篇》(Phaedo)中都有精彩描述。柏拉图约前427~前347柏拉图: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以及史上记载首座高等学府“柏拉图学作园”(Academy)的创始人,柏拉图(Plato)在哲学史上的广泛影响无人能及。阿弗烈·诺夫·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义正辞严地宣称,对西方哲学特征最稳妥的描述便是,它不过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没有哪一个哲学问题是在柏拉图的文集中找不到相关论述的。

因此,要对如此庞大而全面的思想体系进行特征描述绝非易事。不过,柏拉图的许多作品都是围绕其对于理想形式的概念展开的。他告诉我们,经验世界是虚幻的,因为只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才是真实的,这一思想借鉴于巴门尼德。那么必然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形式作为蓝图,构造出我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瞬间现象。据柏拉图所言,尽管世上有许多马、猫和狗的个体,但它们都是按照一种普遍的“马”“猫”和“狗”的形式为形象塑造出来的。同样,世上也有许多人,但他们也都是按照普遍的“人的形式”为形象塑造而成的。这一观点催生了后来的基督教思想,即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的。除此之外,柏拉图在很多方面都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不过,柏拉图的形式论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对象。他认为,普遍或抽象的概念也有理想形式,比如美、正义、真理以及诸如数和类的数学概念。确实,恰恰是在数学上,我们当今仍能感受到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在这方面弗雷格(Frege)和哥德尔(Gödel)都是柏拉图主义的支持者。

形式论同时也构成了柏拉图最有争议也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The Republic)的内容基础。为探究正义的本质和价值,柏拉图提出了一种乌托邦社会的设想,由精英阶层卫国者领导,他们自出生以来就为统治国家而接受训练。剩下两种社会阶层分别为武士和平民。在理想国内,理想的公民是知道如何最佳利用其才能来为社会谋福祉,并准确无误地服从这一使命的公民。很少有人会想到个人自由或权利,因为一切都受到卫国者的严格控制,以服务于整个国家的利益。这一观点导致有些哲学家,比如著名的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谴责柏拉图借着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原则的幌子在倡导一种精英和极权主义制度。关于罗素等人提出的这种批评究竟正确与否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我们必须了解柏拉图这样构建社会的原因。《理想国》符合其形式论的概念,是一种为找到理想的社会形式而做出的探索。柏拉图认为一定有一种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而所有的现实社会都仅仅是对该理想形式的不完美复制,因为它们没能推动所有人的利益。在柏拉图看来,这样的理想社会将比邻国更强大,敌人也无法征服它。鉴于雅典、斯巴达及希腊化时代的其他城邦之间频繁开战,柏拉图的这一想法非常符合希腊人的意愿。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社会对所有公民都将是正义公平的,每个人各司其职,安分守己,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柏拉图的理想国究竟只是一种理想,还是有望成真,历代学者对此观点不一。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亚里士多德:西方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哲学家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西方思想史及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惊亚人和无与伦比的成就。他不仅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科学家、天文学家、政治理论家以及如今所称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在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和政治学上均著述颇丰,并设定了所有这些领域的辩论主题,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事实上,其有关正义的著作仍是当今法学院大学生的必读书目。

亚里士多德逝世后,他的著作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处于遗失状态,所幸后来在克里特(Crete)被重新找回。到了约公元500年的时候,波爱修斯(Boethius)将其翻译成了拉丁语,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力传遍了叙利亚和伊斯兰国家,但基督教欧洲因推崇柏拉图而将其忽视。直到13世纪多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将其思想与基督教调和以后,亚里士多德才在西欧世界产生影响。

亚里士多德17岁的时候进入柏拉图学园接受教育,并在那儿度过了20多年光景,直至柏拉图逝世。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Lyceum),在其中讲授的哲学不管是在方法还是内容上都与尊师截然不同。

在学问研究中,亚里士多德比之前任何一位哲学家都要重视观察以及数据的严格分类。因此他常被视为实证科学及科学方法之父。不像前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调查过程中会同时考虑专家和平民的意见,然后再详述自己的论点,因为他认为有些真相可能会潜藏在普通民众的观点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相当严谨,也不像之前许多先贤一样带有劝人改变信仰的口吻。

与柏拉图和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截然相反,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人类探究的许多不同门类在原则上可以基于某种普遍的哲学准则而被归于同一个学科。不同的科学有不同的定律,针对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精确水平。因而亚里士多德否认存在某种确切的人性法则,不过也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门类——比如数量、质量、物质和关系——可适用于描述一切现象。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诸多作品中有一条共同的线索,那就是他的目的论理念了。也许是由于对生物研究的专注,亚里士多德十分赞赏其中的一个观点,即不管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终极目的(telos)。人们经常会从目的层面解释人类、组织和国家的行为(比如,约翰为了成为一名律师而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学校为了筹资修建屋顶而举办活动;国家为了保护领土而打仗),同样,现代进化生物学也通过目的来解释,比如基因和基因规则的行为。不过,亚里士多德认为目的论可用于解释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行为。其作为论证的观点在于,万物都有其自然功能,并致力于达成或展示该功能,也就是其最佳和最自然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正是通过功能论将其伦理学与物理学联系在了一起,声称人类的自然功能便是理性,良好的理性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不像康德(Kant)和密尔(Mill)与之相对立的伦理观,将行动视为伦理判断的对象,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则关注行为主体的性格因素,关注其道德是好是坏。这一所谓的“道德伦理观”在20世纪末的道德哲学中由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Alastair MacIntyre)得以振兴。第四章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德谟克利特:宇宙本质上是由原子构成的说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在雅典几乎不受上层知识分子的据认可,但他仍可被视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巅峰代表,其原子论也因带有明显的现代气息而备受推崇。

据德谟克利特所言,宇宙本质上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不断运动着。物质物体不过是原子的临时结合,其生存或灭亡是原子在自然力的推动下聚集或消散的结果,而原子本身则是永恒且坚不可摧的。作为对芝诺的回应,德谟克利特认为,尽管多个原子的结合体在几何学上是可以分割的,但只有包含空间的物质——字面意义,即原子之间存在虚空——才能进行物理分割。至于原子本身则是无法从物理上分割的,因为原子完全坚实无缝,完全排除虚空。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堪称一次为统一先前哲学家思想而做的有力尝试。他赞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即变化和运动是可能也是必要的自然状态,不过他似乎也有些支持巴门尼德的主张,认为非存在是有问题的。对德谟克利特而言,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体,甚至包括头脑里的思想。但他也赞同巴门尼德和芝诺,认为如果宇宙仅仅是由物质构成的话,那么运动便不可能产生。没有变化的宇宙将是一个巨大无缝隙的实体,正如巴门尼德所言。为了解释运动的存在,德谟克利特提出,真正唯一的非存在便是这无限的虚空,即原子在其中永恒运动的绝对空间。你可能觉得巴门尼德会从逻辑上反对这一观点:声称有虚空便是宣称虚空的存在,那么你再宣称虚空为非存在就会陷入自相矛盾。对此德谟克利特的解决方法——即使不是完全令人信服,也十分新颖巧妙——就是抛弃那种认为虚空或空间必须被视为物质属性的传统观念(这一观念后来讽刺性地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学中得以重新改造)。相反,德谟克利特认为这无限的虚空仅仅是没有物质,其在实质上独立于原子的存在。

关于虚空与物质之间关系的问题,或用哲学术语来说,关于空间本体论地位的问题,很久以后再次出现,引发了牛顿和莱布尼茨(Leibniz)之间旷日持久的论战。牛顿坚持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认为绝对空间是容纳物质的场所,而莱布尼茨则主张空间仅仅是物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该论战的历史发展本身便十分有意思,因为直到爱因斯坦以前,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普遍的观点仍然认为德谟克利特和牛顿是正确的,但如今似乎巴门尼德、莱布尼茨和爱因斯坦的观点占了上风。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还有其他的现代意义。因为他还主张宇宙中发生的每件事情与之前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原因在于,物质物体通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就像台球互相撞击以改变路线一样。更复杂的一种说法叫作“决定论”,在近期的现代哲学中既获得了有力的支持也遭到了反驳,且到如今仍是一大备受争论的议题。伊壁鸠鲁前341~前270伊壁鸠鲁:伦理学在于追求快乐壁鸠鲁(Epicurus)生于萨摩斯岛一户贫穷的雅典移民家庭,伊因而既不是富人也不是贵族,而且很明显绝大多数时候身体都不太健康。他的哲学创造性地结合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形而上学理念以及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考。与德谟克利特一样,伊壁鸠鲁拥护原子论形而上学,只不过又在其中融入了让人放松愉快的享乐主义,声称当代生活的忧虑可以通过追求快乐而得以减轻,同时也无需担心会受到神的惩罚。

本质上,伊壁鸠鲁追随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只不过做了一点重要的修改。他认为,虚空中的原子最初是按照平行线运动互不干扰的。但是,有些原子会因为自由意志而自发地偏离路线,导致原子之间的碰撞,从而产生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万物以及现象世界。通过这一重要修改,伊壁鸠鲁宣称,机制而非决定论才是人类行为的解释依据,这是其与德谟克利特哲学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伊壁鸠鲁赞同灵魂本身不过是原子在人体内的运动,但他还认为有些原子可以自由地“在虚空中偏离轨道”。通过这一神秘且未加任何解释的性质,伊壁鸠鲁主张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而这一点是之前的原子论中所没有的。

然而,伊壁鸠鲁的真正意图显然并不在于发展思辨的形而上学,而是想要探索一种实践的生活哲学,原子论仅用作其理论支撑。他的伦理道德学在于对快乐的追求,并将其视为消除身体和精神痛苦的良方。在这两种痛苦当中,伊壁鸠鲁认为,精神痛苦更糟糕,因为严重的身体痛苦要么在不久后减轻并通过精神得以控制,要么导致死亡。死亡也并不可怕,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死后世界或复仇之神,按照原子论理念,仅由原子连结而成的灵魂随着肉体的死亡便破散了。而另一方面,以焦虑和恐惧呈现的精神痛苦却会一直存在并导致心神不宁、压抑及其他精神疾病。

尽管伊壁鸠鲁因其强调追求快乐而被视为是一名享乐主义者,但若因此认为其是在纵容一种混乱或堕落的生活方式,那就大错特错了,而这一不公平的指控正是来自后来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与此相反,伊壁鸠鲁也意识到了许多身体欢愉同时会带来痛苦或悲痛的后果。鉴于他自己本身就很贫穷,身体也不好,那么审慎与节制是其哲学的核心内容可能也就不足为奇了。伊壁鸠鲁还教导世人,智慧是最高的美德,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智慧了解什么样的的快乐需要避免。此外,他宣称,任何人只有过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才能获得完全的快乐,不是因完全的快乐,不是因为美德本身是好的,而是因为它能产生愉快的结果,并能避免痛苦和恐惧。

与德谟克利特及其之前的其他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一样,伊壁鸠鲁反对将神拟人化并认为神掌管人类事务的观点。事实上,是他首次提出论点反对世上存在一位博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该论点后来被称为“恶之难题”(the problem of evil)。看到世间人们遭受的许多苦痛,伊壁鸠鲁发出不满,“神是否有心阻止罪恶却无力做到?如此它就不是万能的。神是否有力阻止但却无心去做?如此它便是恶毒的。神是否既有心又有力?如此则世间怎会有恶?”即便如此,伊壁鸠鲁也并非是一位无神论者,因为他认可神的存在,只不过神无意插手人类的事务,否则只会妨碍他们追求自己的快乐。

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中,许多对立的观点奇怪地组合到了一起。比如,他是一位享乐主义者,但却倡导审慎和节制;他是一位有神论者,但却反对神的干预以及灵魂的不朽;他是一位原子论者,但却同时支持机制和自由意志。他的追随者后来被称为伊壁鸠鲁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卢克莱修(Lucretius)。伊壁鸠鲁哲学流行了将近600年,在这期间始终都遵循伊壁鸠鲁本人的哲学思想,后来因罗马人对斯多葛学派的推崇而黯然失色。第五章犬儒学派锡诺普的第欧根尼前400~前325第欧根尼:“疯了的苏格拉底”为亚里士多德的同时代人,第欧根尼(Diogenes)的哲学风作格和方法不太可能过于脱离柏拉图学园的影响。第欧根尼是一位魅力非凡、高深莫测的哲学家,也是启发犬儒学派(Cynics)诞生的灵感人物。该学派抵制公民生活的复杂混乱和阴谋诡计。关于第欧根尼是否写下了自己的思想仍有待商榷,但即使有的话也都已经遗失,而且如果他真写了反倒不符合他的生活方式和哲学特点。

第欧根尼宣扬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摈弃生活中的身外之物和分散精力的消遣娱乐,专心致志投入到自我修养中去。同样,他还斥责形而上学以及哲学家们标榜自身的行为。他主张,只有“按照自然本性”去生活才能获得快乐,即用最简单的方式满足最基本的身体需求即可。因过着流浪汉的生活,第欧根尼绰号为“狗”,据说柏拉图还将其称为“疯了的苏格拉底”。他以乞讨为生,除了用最简单的一块布遮蔽身体以外什么也不愿意穿,并因骇人而不雅的行为举止而“臭名昭著”,有一次他竟然在众人面前公然自慰,以显示性欲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满足。

据第欧根尼所言,自我修养,或“自给自足”会带来快乐和自由,但同时也需要在逆境中不断地实践和训练。他的哲学观比较强硬,要求人们抛弃一切房屋、财产、家庭关系和社会价值,从而将“虚幻的”情感和心理羁绊带来的精力分散降至最低。此外,仅避免分散精力之物还远远不够,人们还必须积极地抨击社会以帮助他人获得解放,并有意将自己置于嘲笑和辱骂之中,以保持情感上的超脱。第欧根尼的哲学与东方的佛教和道教比较相似,只不过更为激进和强硬。然而,评论家指责第欧根尼的生活方式太过放纵,完全依靠他人的慷慨和能力来支持自己的流浪生活。这不仅涉及一个实际性的问题,也反映了某种哲学上的思考,那便是道德规定的普适性原则。如果人人都遵循第欧根尼的做法,社会就会崩塌,任何人都无法获得经济支撑——包括第欧根尼自己——来专注于自我修养。因此第欧根尼的哲学其实是精英主义思想,不可能获得世人的普遍遵循。

不过这种批评几乎困扰不了犬儒学派,他们是一群分散在各处的第欧根尼追随者。注意“犬儒者”(Cynic)一词的原义与现代意义不同,它来源于古希腊单词“Kyon”(意思是“狗”,也就是第欧根尼的绰号)。在古希腊和罗马,犬儒主义约于公元1世纪有过短暂的复兴,该词代表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禁欲主义。因此将犬儒主义哲学仅仅理解为自我放纵或精英主义未免过于简单。犬儒学派流行时恰巧处于经济紊乱和社会动荡的时期,而他们的思想教导人们,不论一个人遇到了多大的灾难或不幸,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不是家庭、朋友、文化价值或物质物品,而是自我修养——永远也不会被夺走。作为一种一般性的哲学准则,犬儒主义有其优点,对后来的斯多葛派哲学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六章斯多葛学派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前106~前43西塞罗:重要的哲学术语的开创者塞罗(Cicero)一生中主要以罗马政治家、律师和演说家的身西份闻名,尽管出身卑微,但却一跃成为保守派罗马贵族的最高长官。他年轻时曾前往希腊游学(接触了哲学),并在此后的公共生活中始终保持了对哲学的强烈兴趣。他与所有学派的哲学家都建立了友谊,不过直到后来因政途动荡而退休后,他才开始将自己的晚年全都投入到把古希腊著作翻译成拉丁语这一事业中去。我们对古希腊思想的了解大部分来源于西塞罗的翻译,到现在其作品仍然是学生研究希腊化时期哲学所参考的主要来源。

在西塞罗众多作品中,最重要的有:论述人类不可能获得确切知识的《论学园派》(Academica),探讨人类行为之结果以及正当行为之规则的《论善》(De Finibus)与《论责任》(De Officiis),揭示有关快乐、痛苦及人类情感与死亡之问题的《图斯库兰谈话集》(Tusculan Disputations),以及讨论神学问题的《论神性》(On the Nature of Gods)和《论占卜》(On Divination).

西塞罗的哲学大部分产生于其生命的最后两年,其中混合了怀疑主义认识论和斯多葛派伦理学,并对所有伊壁鸠鲁派的学说大致持批判态度。尽管他始终声称自己的思想是原创的,但其观点基本上是上述三大古希腊领先哲学学派思想的“挑选与组合”。这既非巧合,也并未掩盖。西塞罗认为现代拉丁语更能解决并阐明古希腊哲学的问题,也能使其更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

在这方面西塞罗可以说是取得了成功。他创造的哲学词汇使得拉丁语超越希腊语成为哲学第一语言:尽管后来人们发明了现代语言,但拉丁语仍然是文艺复兴前首要的哲学语言。甚至笛卡尔(Descartes)那本出版于1641年、影响巨大的《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最开始也是用拉丁语写的,只不过后来翻译成了法文。其中最著名的结论“Cogito ergo sum”(广泛翻译成“我思故我在”)如今在哲学中被提及时仍以其拉丁名“the Cogito”出现。

尽管哲学不再以拉丁语作为其第一语言,但西塞罗创造的许多哲学术语如今仍被广泛使用。诸如“a priori”(意思是“先验”)、“a posteriori”(后验)、"a fortiori“(更加)、"reductio ad absurdum“(归谬法)和“ceteris paribus”(一种附加说明,意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之类的拉丁短语不仅常在哲学中得以应用,在某些情况下还引起了哲学辩论。比如,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分别为洛克和莱布尼茨)之间的伟大辩论就主要聚焦于是否存在先验知识(理性主义者的观点),还是说一切知识都是后验的,换句话说,都来自后天经验。不论是在一般逻辑还是哲学逻辑方面,拉丁语仍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语言。亚历山大城的斐洛约前20~?亚历山大城的斐洛:古典哲学思想中的异类历山大城的斐洛,有时也称斐洛·尤迪厄斯(Philo Judaeus),亚有点像古典哲学思想中的异类。从其出身与教育背景来看,斐洛是一位犹太人,并且主要因其从哲学层面解释《圣经》而闻名。斐洛祖上历代担任祭司,其父亲则是犹太人聚居区亚历山大城最有威望的祭司。其兄弟亚历山大·吕西马库斯(Alexander Lysimachus)是安东尼(Anthony,古罗马后三巨头之一)二女儿的男管家,吕西马库斯其中一个儿子还与犹太国王希律·亚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联了姻,该国王在吕西马库斯手下背负不少债务。斐洛接受的是犹太教育,主要学习法律和国家传统,但同时也拟订了古希腊的学习计划(通过阅读诗歌学习文法知识,同时学习几何学、修辞学和辩证法)从而为哲学探究做准备。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斐洛掌握了当时流行的斯多葛派哲学的第一手知识,其思想深受柏拉图以及斯多葛学派的影响。并且其对希腊、罗马式文化和哲学的丰富了解,始终都是为了犹太教的辩护而服务的。斐洛尤其注重阐释“摩西五经”的寓意,但他的思想却从未得到同期犹太人的认可,反倒给之后的早期基督教思想家们很多启发。

斐洛对《旧约》的解读,尤其是“摩西五经”,有很明显的柏拉图式哲学意味,特别是柏拉图的《蒂迈欧篇》(Timaeus)。斐洛认为,人由神创造而生,最初是作为神头脑中的一种形式,然后再变成一种拥有无形灵魂的有形肉体存在。因此,人是“一种边界居民,处于神和非神的边界地带”。斐洛声称,人的肉体属于凡世,而心灵属于神。他遵循柏拉图的灵魂三分法,认为灵魂的两部分——理性与感性——由灵性联系在一起。

斐洛的思想与古希腊哲学的相似之处还不止如此。他将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少许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融合在了一起,主张人的终极目标(telos)就是成为神,在冥思中向神靠近,然后尽可能地回到神圣之源。此外,斐洛还深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尤其热衷于模仿他们利用寓言来诠释《圣经》的哲学意义。他表示,《圣经》不能仅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其背后另有深意,等待着有耐心有意志的人去发现它们。

这一切不禁令人疑虑,斐洛在多大程度上算是,或者说到底是不是一名原创思想家呢?我们把他囊括进来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一位不同类别的哲学家——一位热爱古希腊哲学的正统犹太人,还因为斐洛除了综合提炼古希腊和犹太思想之外有着更大的抱负。他的志向完全是犹太主义的。通过显示古希腊思想精华已然存在于犹太教之中,斐洛为已被接受的犹太文化做出了辩护。令人惊奇的是,他在许多追随其步伐的早期基督教学者中深受欢迎,且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奥利振(Origen,公元2世纪的基督教希腊教父)。但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言,这也给斐洛带来了不利,即古希腊哲学对他的影响太过强烈,以至于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宗教基础正面临坍塌的危险。没有人会说斐洛的思想已经完全被古希腊影响压倒,但肯定也会有所妥协。卢修斯·阿奈乌斯·塞涅卡前4~65塞涅卡:生活应简单,符合道德和理性涅卡(Seneca)出生于西班牙科尔多瓦(Cordoba),父亲是塞老塞涅卡(罗马修辞学家和作家)。塞涅卡从小就在罗马学习哲学。终其一生,他曾在三位罗马帝王手中与死神擦肩而过。卡利古拉(Caligula,罗马帝国第三位皇帝)曾想杀死他,但被人因塞涅卡寿命不长这一(不准确)理由劝阻下来。接着克劳狄乌斯(Claudius,罗马帝国第四位皇帝)将其流放。最后有人歪曲指控其谋杀尼禄(Nero,罗马第五位皇帝,小时候塞涅卡还当过他的老师),于是塞涅卡于公元65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过,他的律师事业相当成功,并且积累了大量财富。塞涅卡著述颇丰,大致可分为三类:关于斯多葛哲学的随笔散文,训诫布道的《书信集》(Epistles),以及许多剧作(常常描述暴力细节)。其剧作包括:《特洛伊妇女》(The Trojan Women)、《俄狄浦斯》(Oedipus)、《美狄亚》(Medea)、《疯狂的赫拉克勒斯》(The Mad Hercules)、《腓尼基妇女》(The Phoenician Women)、《菲德拉》(Phaedra)、《阿伽门农》(Agamemnon)和《提埃斯忒斯》(Thyestes).

塞涅卡是一位斯多葛派哲学家,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又有一点实用主义倾向。不像其他斯多葛派哲学家经常制定一些几乎没有人能达到的高远目标,塞涅卡用一种更为实际的方式调和了自己的思想。和他们一样,塞涅卡的哲学核心在于信奉一种专注道德和理性的简单生活。不过,他的现存作品,尤其是《书信集》里的124篇文章,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他的随笔散文,都含有同样的口吻,即劝说性的恳求而非技术上的哲学阐释。塞涅卡一直在不断地尝试向读者提出忠告,而非传授哲学知识。据说波爱修斯身陷囹圄时,曾阅读塞涅卡的作品以获得慰藉。有一段给其悲伤母亲的致辞可以形象地表现其训诫的风格,“您从未以妆容污染自己,也从未穿着过于裸露。您唯一的装饰品,那时光也无法令其暗淡的美,便是节制朴素的高尚品德。所以您不可以拿自己的性别来作为悲伤的理由,因为您完全可以凭借美德来超越悲伤。您应该远离女人的眼泪,一如远离女人的过错。”

这种训诫是塞涅卡作品的典型风格,且随着其思想的成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他的斯多葛哲学带上了一点伪宗教的色彩,关键在于反映对伦理道德原则的注重,而牺牲了对形而上学的思考,因此与其说是理论哲学倒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的指导。跟伊壁鸠鲁学派一样,斯多葛派也认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能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斯多葛派并不追求一种享乐的生活方式。相反,塞涅卡坚信,唯一的善便是美德。做正确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人应当对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抱以冷漠。他还宣称,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位神在指引我们走过命运安排的道路。神反映着我们自然的天性,而只有行为顺应这份天性,并且安于自己的命运,我们才能获得快乐。无私奉献和简单生活是塞涅卡生命观的重要内容。

塞涅卡在其哲学中对于做正确之事的强调似乎非常真切,这一点可以从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Tacitus)对塞涅卡自杀方式的描述中看出。当听到尼禄大帝的判决时,塞内卡用刀划破自己的手臂和大腿,对着妻子和聚集的人群发表了一段慷慨之词。妻子保利娜(Paulina)绝望不已,试图与丈夫共赴黄泉,塞涅卡见状对她说道:“我已经告诉过你怎样顺畅地生活,而你选择光荣地死去。我不会阻拦你做这件高尚的事。”然而,尼禄大帝的侍卫将保利娜绑了起来,阻止她自杀。尽管伤势严重,塞涅卡仍然弥留了一段时间。塔西佗写道,塞内卡“哀求斯塔提乌斯·阿奈乌斯(Statius Annaeus,塞内卡的医生兼朋友)……制作一种毒药,这种药他之前给自己准备过,同样也曾用于雅典人处决被判公共死刑的犯人(也就是苏格拉底饮的那种毒芹酒)。毒药拿到他跟前,他喝了下去,但却没有效果。他四肢冰凉,药效根本无法进入体内……于是他被抬到了浴缸里,在热水的蒸汽之下窒息而死。最后尸体火化,没有举行任何葬礼。他在遗嘱中便是如此吩咐的。尽管彼时已位高权重,财力雄厚,但塞涅卡想的却是终结自己的生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