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孩子具有创新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6:21:1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让你的孩子具有创新能力

如何让你的孩子具有创新能力试读:

内容提要

做成一件事可能一帆风顺,但做所的有的事决不可能诸事顺利,难免遇上困难与挫折。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创新与成长的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来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呢?孩子们的毅力与意志免坚强吗?父母们又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第一章 培养孩子的创新毅力与意志

做成一件事可能一帆风顺,但做所的有的事决不可能诸事顺利,难免遇上困难与挫折。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创新与成长的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来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呢?孩子们的毅力与意志免坚强吗?父母们又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一、培养新心理素质

自信心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是我们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它在智力、体力,或者交际能力上,都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柱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我们记忆潜力的千万分之一,而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经发挥到头了,自己对自己就没有信心,这种消极的观念使得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我们的记忆能力。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更明显地说明了自信心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个学校,对其中的一个班级说,这个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很有发展潜力,其实这个班级和其他的班级没什么两样。但是,几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老师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班级的同学成绩跟其他班级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他们都很看重自己。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同学们听了罗森塔尔的话后,自信心大大提高的缘故。

1.孩子自信心为何低落

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如果您的孩子缺乏自信,整天胆小如鼠,缩头缩脑,做起事来总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作为妈妈,您是否心急如焚服不得拔苗助长,一下子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勇猛无畏呢?可是,反过来想一想,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为什么有的孩子自信十足,而有的孩子却萎靡低落呢?(1)对孩子过于挑剔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过分地挑剔只要孩子一做错什么,立刻大发雷霆,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其实很聪明,也很可爱,可她还不满足,事事要求孩子达到完美,只要孩子做事稍微有点儿不合她的标准就大声呵斥,结果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跟妈妈的关系也很不好。要知道孩子还小,他们面对着复杂的世界需要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在某一方面他们也许表现得不错,但在另一方面他们肯定会有所不足,我们不能对孩子求全责备,因为就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做得十全十美,更何况那弱小的孩子。(2)给孩子起不好听的小名

尽管父母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宝贝,但还是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去爱护孩子。比如有的妈妈就给孩子起小名,像“笨蛋”、“肥肥”、“蠢驴”等,也许妈妈只是无意中这么叫的,可是在孩子心中会怎么想呢?这些小名每天都在提醒他,他是多么的笨拙,无能、不讨人喜欢。这些小名的负面效应会一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许我们还记得,小时候当有人叫我们的绰号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痛恨,因为这对我们的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而现在我们给孩子起小名,孩子难道就不恼火吗?也许孩子小的时候还不觉得,可是当他慢慢地长大,他心里就会越来越不好受,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怀疑。(3)代替孩子讲话

有的父母总喜欢代替孩子决定一切,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在说话的时候,看到孩子表达有困难,他们也喜欢打断孩子,自己帮孩子把话讲清楚,他们以为孩子喜欢这样。其实不然,替孩子说话,就好像他没有能力自己表达一样,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并降低他的自信。父母经常这样做,也会强化孩子的依赖性,当需要他自己说的时候,他也会望着妈妈:“妈妈,你替我说嘛”。(4)很少爱抚孩子

有的父母工作很忙,回到家后也是疲惫不堪,懒得搭理孩子,这等于让孩子怀疑自己的可爱。没有受到爱抚和亲近的孩子会这样认为:我不值得被拥抱和被爱,爸爸和妈妈也不喜欢我,看来我真是个没用的人,最后他还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可爱和有价值的人。(5)不让孩子负责任

妈妈们总不放心让孩子做事,自己把孩子的一切整理得有条有理,其实这只会促成孩子一种低落的自我价值感,并且降低他们的自信。如果您总对孩子说;“你不能做这件事”“你不会做”或“你不应该去试”,因为您觉得这些事对孩子而言太难了,他们肯定做不好,那么您只是在给孩子制造自我怀疑的机会。当孩子们说:“妈妈,我可以自己做”或“妈妈,我自己来”时,我们应该重视,否则当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之后,他就会认为他不配做重要的事情,他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日渐降低了。(6)很少称赞孩子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可惜我们有的妈妈对孩子犯的错一直唠唠叨叨,而孩子做对了事的时候却吝啬地称赞几句。要知道,孩子们是很看重妈妈对他们的评价的。也们做了什么事,总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肯定,然后他们故起事来也就会更有信心。我家莎莎小时候总喜欢到处做点儿事,帮奶奶搬个凳子,帮爸爸拿个烟灰缸,这时我总不忘适时地表扬他几句,这时他的干劲儿就更大了,做起事来也是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在家里很有用,客人来到我们家都说这孩子真勤快,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像我们家莎莎那样的确实不多。

国外的家庭一般比较注重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反对过分地保护孩子,因为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过多的爱护会使孩子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过分保护孩子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缺乏,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对于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来说,他的自信心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在她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她还需要自己去经历很多的事情,父母是不可能永远替代她的。

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父母对她的特殊照顾,只会加重她的这种感觉,更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心境,那么,她生理上的残废还不可怕,因为这可以通过各种人为的技术来克服改善,更可怕的是孩子心理上会习惯于依赖他人,自暴自弃。这种心理上的残废就很难克服了。

我们国家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溺爱的占多数,以前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情形已经成为历史了。每位妈妈都恨不得帮孩子安排一切,不让孩子受半点儿委屈。其实,放手让孩于去做事情,刚开始时可能会做得不太好,可是,这总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熟练了,如果妈妈能适时地鼓励孩子几句,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而有些父母虽然表面上是关怀孩子,其实却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利,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依赖心理,养成以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妈妈在孩子大了后也许会经常抱怨孩子太懒了,可这其实是她一手造成的,能怪谁呢?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于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可在现实中我们又不允许孩子们去发挥他们的能力,而是怀疑、限制他们。当幼小的孩子来到饭桌旁要帮妈妈收拾桌子时,妈妈们总是说:“乖乖,你太小了,会把碗摔破的,出去玩吧。”为了不让孩子把碗摔破,结果却是使孩子的自信心破碎了。孩子们有一颗好奇的心,他们总想试着干这干那,努力去发现自己的能力,但当他们跟在我们身后做事的时候,妈妈们却总是给他们泼冷水。孩子穿衣服的时候,我们说:“你看你,又把衣服穿反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说:“怎么把饭全吃到桌上去了?”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让孩子明白,他们自己是多么的不行,而我们是多么的能干。

妈妈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多么的不听话,老是跟自己捣乱,但当我们回过头来认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是否过分地保护您的孩子,不敢放手让他去做任何您觉得他做不了的事情?您是否总是在打击您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好无能……亲爱的家长们,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您难道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如果你对待孩子,就好像他不过是一幅拼图中的一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人,经常拿他和这个那个做比较,孩子心中就会觉得他在父母心里的地位不高,甚至怀疑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他,因为他老是听到父母夸奖别人的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也就是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看法。在心理学里面,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又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形式上来看,一般人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像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就属于“自我认知”的内容,比如孩子认为:“我比过去长高了”;“我是诚实的”;“我做事太冲动了”;“我想我是会有成就的”等等,主要是涉及“我是谁或我是什么”,“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如果妈妈们总是拿孩子和别人做比较,那么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很不利的。他们会把自己评价为比别人低一等,总是想:“我比不上某某,妈妈早就说过了”;“我比某某要笨”;“某某比我强多了”。这样,在孩子的自我意识里面如果存有这种观念,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进取心,因为自己反正比不上他们,干吗要那么努力呢?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孩子总是有自己的优点的。做妈妈的虽然知道孩子这方面比别人要差,但应该去发现孩子其它地方的长处,以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还是跟别的孩子有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处处不如他们。

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妈妈们如果不想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投下阴影,就请您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要老是拿孩子和这个那个相比,让孩子明白,在妈妈眼里,他是唯一的,也是最优秀的。

2.西方素质教育的自信心培育

相反,西方的素质教育则使得孩子信心十足,不怕挑战。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孩子的自信心就像是一棵小小的树苗,稚嫩柔弱,需要妈妈的细心呵护,不断地浇水,施肥,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认为: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妈妈的究竟应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请看以下的建议:(1)鼓励孩子勇于冒险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鼓励而促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一般来说,不敢冒险的孩子他的自信心总是比较低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两者毫不相干。但是,当我们听到孩子们说:“这件事我做不来”“我这方面很差”“这件事我不敢做”等等之类的话语时,都表明了孩子们害怕尝试新事物和害怕失败的心理。这时候的妈妈,就应该及时地鼓励孩子,并提醒他们,做错了没什么,失败是正常的,有妈妈在旁边,别怕。有一回我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在荡秋千的时候,孩子不敢坐上去,生怕摔下来,这时我就对孩子说:“别怕,妈妈在旁边呢,你要是摔下来妈妈会接住的。”结果那天孩子玩得特别高兴,以后做别的事胆子也就大了。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多肯定他们,要鼓励他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生活和尝试新的事物,并且经常告诉他们,在您眼中他是多么的了不起。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心中充满自信,做事就会富有闯劲,而不会到处畏畏缩缩。(2)鼓励孩子享受人生乐趣

如果您的孩子经常感到无聊,那么他的自信心肯定不高。当然,有时候孩子说“无聊”时,是在提醒爸爸或者妈妈,“我很孤单,我要你们陪我做点儿事情”。但是,孩子若真的感到无聊时,我们就应该注意了,提醒孩子,我们可以读书,跑步,散步,思考,把那个旧收音机拿出来看看有什么毛病没有,新的动画片又要开始上演了……总之,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活中充满了乐趣,我们应该美好地享受人生。(3)鼓励孩子追求健康

健康是孩子快乐的第一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照顾自己,祛除疾病的能力。我们不要老是对孩子唠叨:“多穿点儿衣服,要不然会感冒的”“宝贝,觉得今天不舒服吗?”之类的话,因为这会引导孩子往“生病”方面想而常有“生病”想法的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和能力是没有信心的。相反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对身体健康深具信心,要他明白自己的身体是抵御疾病的最佳屏障,而不是去看病吃药。我的孩子有一次身体稍微有点儿不舒服,这时的我不是像别的妈妈那样,心急火燎地送孩子去医院,而是鼓励孩子,你的身体很棒,这点儿小事根本不算什么,然后我带着孩子去户外做了一些运动,孩子出了点儿汗后,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了,而且还非常的愉快。(4)经常拥抱、亲吻孩子

孩子子是需要爱抚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罗曾经和同事以幼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出生不久的幼猴与母猴隔开,在幼猴的笼子里装上两个人造母猴,其中一个“母亲”的躯体是裸露的金属丝做的,另一个是用泡沫橡胶做成并包裹着毛绒衣服,使它可以接触和偎依。两个“母亲”胸前都装有一个奶瓶,用以供奶。研究发现,无论由哪个“母亲”提供奶汁,幼猴都偎依在有毛绒衣服的“母亲”旁边;当有某种侵害时,幼猴也跳到有毛绒衣服的“母亲”身边。可见,柔软温暖的“母亲”是幼猴安全感的源泉。孩子也一样,他们只有在妈妈的怀抱里才会觉得舒适,我们每天不管多忙,都得抽出点儿时间来亲吻孩子,天天告诉孩子,您爱他们,让他们觉得他在您眼里非常的重要。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是妈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之,如果妈妈每天回来,理都不理孩子,让他自己玩耍,孩子就会觉得妈妈不爱他,自己在妈妈眼里一点儿都不重要,从而对自己也就丧失了信心。(5)仔细倾听孩子说话

不管什么时候,孩子在说话时我们都应注意倾听,并且要非常的认真。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经常会在一个人跟洋娃娃或玩具玩时自言自语,或者告诉妈妈他玩时的一些奇妙体验,这时的我们不要烦孩子,而是要做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鼓励他们把话讲下去,让他们知道您对他们非常的关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意义的人,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的孩子来跟我说他怎么玩时,有时尽管我并不想听,但还是装出饶有兴趣的样子,让他知道妈妈听他说话很快乐,这样,以后孩子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跟我说,而不会闷在心里。现在有的妈妈经常抱怨,说孩子有事藏在心里,不愿跟妈妈说,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想说的时候而您却不听,久而久之就给他一种这样的印象,妈妈不喜欢听我说话,对自己也就没有什么信心,以后有什么事也就不愿跟妈妈说了。(6)正确地评价孩子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失败,这时妈妈对他们的态度就非常的重要。不顾一切地追求分数、奖品、奖章、第一名等只会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利,因为孩子无法每次都表现最佳,他无法每次都得第一名,或每次都获得奖章,上荣誉榜,赢得比赛。在孩子失意的时候,妈妈就应该给孩子具体地分析原因,肯定孩子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妈妈眼里是如此。

当我们鼓励孩子们去努力探究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培养孩子们从失败和教训中学习经验。

但是,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却是不失时机地大加责备,也许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让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对的,但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能、新方法的热情和勇气,或者会产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相反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就可以将犯错误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并且告诉孩子,不要害怕犯错误,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二、培养孩子创新的意志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在生活当中还在学习上都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我们时常教育孩子,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努力,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如果想把他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尽管当时还无从谈起应努力让他在哪个领域里成功,但我们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要想取得成功,只有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所以,在孩子还只能趴在床上蠕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孩子作持久力的训练。例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了训练他的持久力,我们应先从他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开始训练,因为注意力持久是行为持久的前提。为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我们可用了一个能够引起儿子注意和兴趣的玩具,一只用布做的黄色的小猫。我们先把那只小猫放在儿子前后左右吸引他的注意力,等到他发生兴趣之后就把小猫放在他伸出手差一点就能够得着的地方,吸引他去抓。当孩子老是抓不着准备放弃的时候,我们用手推着他的脚鼓励他:使劲儿!使劲儿……。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下往往会用力蹬几下腿,尽力地将小猫抓住。在小猫被儿子抓到手后,我们就用欢呼和亲吻来庆祝孩子的胜利,让他体验奋斗、成功的喜悦,在孩子能够爬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增加训练的难度,在他马上就要够着目标的时候,把吸引他的玩具挪到更远的地方,然后鼓励他继续爬着去拿。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毅力,又练习了爬行,实在是一举两得。通过这种训练,孩子对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的道理,就会有了更深体会。

1.培养孩子专心致专的习惯

无论在孩子学习什么的时候,我们都要求他达到专心致志。学语言的时候就只考虑语言,学数学就专心于数学。但绝不允许他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心学习跟不上。因为不能用心一处,那么一切都是白费;如果不能专心一处,即使孩子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时间的任意糟踏,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

很多的孩子成天在书桌旁学习却没有好的成绩,大多是由于不能专心导致的。他们坐在那里发呆,捧着书本却心系别处,或者望着天空想入非非。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学好知识呢?

卡尔·威特教育理论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习惯的信养首先要建立在孩子开始对某一种作为自觉意识的接受和首肯的前提上,然后经过重复怯注意力它就会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我们还是用哈特威尔来阐释下这个说法吧。在孩子学习功课时,我们绝不允许有任何干扰。严格地规定他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平均每天给他安排45分钟的功课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再用严厉的目光去批评他。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时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卡尔·威特的教育或许,从中会给我们对教育孩子能有所启迪。

有人来访的时候,我也不会放下对儿子的辅导,我吩咐家人:“请让他稍候片刻。”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儿子在学习时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2.如何增强宝宝的耐心

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顺境当然可出人才,逆境更可出人才。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强竞争力。因为,逆境中奋斗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谙只有失败才可能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挫折,简言之就是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挫折感就是这种困难或失败在心理上的感受。当然这种感觉是不好过的,因为它使你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难以得到满足。然而对不同的人而言,确切地说是对意志品质不同的人来说,挫折的意义极为不同。

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必须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我们教育他必须能够接受失败,否则无法养成持之以恒的性格。让他从一开始就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

在教育中尽力让孩子懂得一个道理:犯错误,甚至失败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走极端。有些爱走极端的孩子,甚至用自残来避免失败,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而焦虑甚至恐惧。少年时代,掩盖对失败的恐惧感的最普遍方式就是酗酒、打架。这些坏行为都是孩子们到了最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年龄后才开始的,并非巧合。

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心理,采用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式帮助他们,那么,一些不良的极端行为自然能够避免。

人的自我欺骗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对教会孩子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只有面对现实,才会有所成就。很多人不能面对现实,整日沉浸在幻想之中,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虽然,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逃避现实的心理,但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在我们的日常言行举止的教育中,要尽量让他的行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别人。

为了防止孩子形成自我欺骗的心理,应教育他要按照世界真实的样子认识它,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决定。

许多的父母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反而教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有些人总想保护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结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父母在不自觉中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不管有多么痛苦,都要帮助他正视现实。当孩子向你解释事实,教他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渐渐明白:父母有能力来面对和应付那些哪怕是最困难的处境。

每当这时,孩子必会说:“我也能做到。”

我们知道,人有多大的力气也难以把自己提起,人要战胜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能战胜自己就是对自己控制的成功。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心理要素之一。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必须以毒攻毒,用以情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情感问题。

训练孩子认识和了解情感在身体上的反应非常重要。这样他就能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当孩子生气时,脸色通红,身体发抖,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在姿势、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有表现。而这时就要孩子首先认识这些标志,然后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身体平静下来。

有了好的控制能力,孩子就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对周围的干扰无动于衷,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不是一怒而起。这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极好的作用,并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谐调地处理好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的人才,这一点已在前面叙述过。在孩子的教育中特别强调多方面的培养。只要孩子愿意,他所想学的父母都尽量满足他。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我们都不要去反对他,也不限制他的某些事情。

很多父母先入为主地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像中的人才,过早地为孩子选定专业方向,凭自己的喜好去培养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某些父母由于自己喜爱艺术就逼着孩子去学习绘画、音乐,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也不会用有效而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这样的做法只能令孩子反感,还有可能反将孩子本身就具有的爱好抹杀掉。

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也有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爱好。但这些都是他主动要求学的,并且每做一件事都充满强烈的兴趣。他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在爱好之中享受了美好的童年。

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并没有要求他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登峰造极。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培养全面的人才并不等于造就无所不能的超人。人都有缺点,人不是万能的神,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要鼓励孩子从事艺术方面的活动。他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就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因为这些爱好有助于增强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要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

当孩子迷上了某种与他先天条件不相适应的事物时,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因为多方面培养并非要求面面俱到或平均使用力量,还必须视环境、条件是否许可,尤其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前景而因材施教。年幼的孩子天生都很自信,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无数次失败,这种自信丝毫不减弱,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尽管有经验的人早就看出没有可能成功,小孩子却天真地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成功的。孩子有这样坚韧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但是,在孩子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时候,父母应该承担起这一重任。

不能让孩子在没有成功可能性的路上白白耗费宝贵的生命。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抓住机会教他学习现实地思考问题。这是孩子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能够争取的就尽量争取,应该放弃的果断地放弃,因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很多人时常面临的难题,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八、九岁的孩子都有成为英雄的欲望,这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结。了解孩子的心情,他们这时正处在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又显得太着急,他们想成功,想征服世界,几乎所有孩子的远大抱负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指导特别重要。否则,孩子会在不成熟的心理中做出错误的选择,浪费宝贵的时光。如果孩子想当武士,想成为将军就是基于想作英雄的情结。为了让他在内心深处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并不要像一些父母那样简单地否定他,而是先给他讲当武士必需的条件后,再来慢慢开导他。

当孩子听了你的话,让他对对英雄的涵义有了真正的认识,懂得了既会争取又会放弃的道理。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面临怎样的境况,他都能够凭自己的理智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注重发挥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从愚昧的深渊里走向光明的过程。

很多父母的教育完全无视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求知欲。他们在自己的无知中把孩子训练成市侩的人、只会点手艺的人,或者是圆滑的店员。他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些庸碌之辈。

努力发展自己的智力和品质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因此我们建议那些愚蠢的父母应该抛弃处世哲学和赚钱术,而把精力放在协助孩子发展追求真理的精神上,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尽量发展智力。如果真能实施这种教育,孩子们表达出的思想一定会使那些旧脑筋的人感到愕然。然而,只有真正的教育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这种教育才能积极努力地发挥孩子的智力。

有些愚昧的父母不仅不能教育孩子去追求真理,反而把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往他们的脑子里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变得愚蠢和无能。不仅没有让孩子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还损害了他们本来健康的神经。

有些父母为了某种原因,或是为了管教孩子,或是因为闲着无聊,给孩子单纯的头脑中灌输恐怖和迷信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探求真理的信心。他们的做法使孩子不能正确地判断周围的一切事。本来孩子因为幼小而脆弱,他们正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而那些迷信的认识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了歧途。

在幼儿时期灌输到孩子头脑中的恐怖和迷信等,如同病菌一样,会在孩子的内心之中恶劣地曼延,是致使孩子精神异常的病因。所以,坚决反对给孩子讲幽灵、恶鬼、地狱、妖怪之类的故事。用这些故事来恫吓孩子则是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到孩子已形成光明的内心世界,也直接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那些不良的东西,不仅仅要预防,还要给孩子采取免疫的办法。让孩子在干干净净,没有病毒的精神世界中健康发展。这样,孩子就会像种上牛豆、打上预防针一样,即使碰到精神病菌,他们受到的毒害也不会侵蚀他们的心灵。

一个人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幼儿时期被灌输了恐怖和迷信等,这些东西一直会在人的头脑中作怪。甚至长大成人之后,也会时常受它们的困挠和危害。为了这事我们曾请教过精神病专家,他告诉了我们外行想不到的数字:有几百万被称之为机能性精神病患者的人,他们的病因大多是在幼儿时期遭到过惊吓,或遇到过恐怖的事,或是听到说让他永远无法忘记的恐怖故事。他还告诉我们,如果小时候教育得法,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得法的教育会使机能性精神病大大减轻。由此看来,除了医学,教育就是拯救人类的主要手段了。

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起人光明的内心世界。能够树立起孩子的信心,并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那些愚蠢和无知的教育只会把孩子引向黑暗的深渊。

3.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应把对他勇气的开发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现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担心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经常虑及的事。如果父母仅仅担心孩子的安危,过分地强调危险性,为防万一而牺牲了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勇气也就无从培养。

某些成年人看来是危险的事情,认为不适合孩子们做的,实际上孩子是可以胜任的,只是父母出于爱心或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物,熟悉新环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所以受到过多呵护长大的孩子,自然会具有缺乏勇气的弱点,对他的人生会有不良的影响。

一个人是否具有勇气和自信心,是他能否获得你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父母经常这样对孩子说:“你能行!”这就是要鼓励他充满自信,让他有勇气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尤其在处境困难的时候,自信心显得特别重要,而是否有勇气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在孩子小时候,千万不要主动替他做事,哪怕是那些对他来说有些难的事情。这就是为了培养他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从而增强他独立做事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勇气,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没有力量。

作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关心上是非常有分寸的,不过分地呵护他,而是培养他在各方面都具有独力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有些时候应该不逃避各种危险,学会去面对、去忍受,因为长大之后的生活环境需要忍受的东西更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和勇敢的精神是为了他日后更好地工作、生活。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碰伤的膝盖是容易治愈的,而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被开发出来的勇气是终身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作用的。

父母不必事事包办,许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这一点非常重要。放心地让孩子做自己的事,让孩子认识到“我能行”,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不用做,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干,都要替他们代劳。殊不知,这样的结果会使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避免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用激励的办法去促使孩子主动做事,在行动的过程中而不是以年龄划线去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你能做好”,是对孩子教育首先预定的一个前提。要坚定地认为孩子和大人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随时随地都应该学习生活的本领,尽管他可以学不好或做错事情。但其中的道理和大人学习做事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能因失败而影响孩子发现自身的价值,关键之处在于孩子是否敢于失败,敢于面对失败,同时他们的自信和勇气不要受到影响。

作为父母要时常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情,既不打击他,也不过分表扬,因为过分的表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

在锻炼孩子勇气方面,英国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国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险组织建立的河流探险训练中心,专门为孩子们提供进行探险活动的机会,以训练他们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这里,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河边,由专门的人负责教他们游泳和划船。训练是艰苦而紧张的,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伤。在激流中拼搏,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习了划船等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相互爱和团结合作。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由此可知,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三、创新毅力的培养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我们正面对一群完全不同的孩子……

未经历贫穷与风雨但却稔熟于麦当劳广告和“泰坦尼克”音乐的孩子;手里掌握着65亿压岁钱,而且每月开支达35亿的市场先锋少年消费群体;生长在同一片土地却有着不同的成长轨迹、不同的梦想和选择的群体。

唯一不能选择的是,正是这群孩子,将决定这个国家在新的世纪的发展和命运。

面对这群孩子,妈妈们承担着相同而又不同的培育重任,新的人文环境、新的知识结构、新的价值取向,催生着全新的孩子,同时也反作用于他们的母亲。在新的背景下,妈妈们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

最近一项由全国妇联和联合利华举办的“奥妙新妈妈”的评选活动认为,她应该是激励尝试的,同时又是通融开明的,她是宽严有度的,同时又是多智多才的。去发现成长的奥妙,给孩子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最传统的眼光里,完美的妈妈是孩子的避风港,但她可能会遭到新价值观质疑的是,一辈子保护着孩子,为他安排好一切,是不是真的能培养出一个心性健康的孩子。“新妈妈”也许会遭到传统的质疑,因为她最重要的特质正是激励孩子的创新和尝试,鼓励他不畏挫折,并且在挫折中成长。

在挑战中探索的孩子最有可能面临的是什么?是尝试带来的教训和失败。但孩子从中获取最多的是什么?是成长的动力与财富。在无数的尝试和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更有能力应对生活的磨练,更有可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新的知识和信息,基因、网络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展现着一个前人从未领略过的空间,我们的孩子们正是在这其中吸取着养分。但是反观我们的妈妈们,也许她们离这股知识潮、信息流还远了一些,如果没有相应的提高,妈妈是不会成为“新妈妈”的。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不断完善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一个非常听老师的话,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可能曾经被称作“乖孩子”,但是创新精神的提倡让我们相信,不惟书、不信教条、不盲从权威的孩子可能会作出更为出色的成绩。“新妈妈”们更多地鼓励着孩子依照自己的思路,去观察、论证、创造这个世界。“新妈妈”在面对“成长的烦恼”问题上采取的新办法,包括与孩子的沟通与理解,也是她的素质之一。比如,孩子的早恋问题,迷恋网络的问题,追求时尚的问题,等等,“新妈妈”们必须去面对并解决这些难题,做到“宽严有度”、“通融开明”。

家庭教育是一项工程,“奥妙新妈妈”也许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在探寻成长的奥妙过程中,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教育与被教育,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妈妈身上学到的东西,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也许会带给妈妈全新的启发。

评选活动的组织者曾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母亲孩子的双向调查,倾听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聆听孩子对妈妈的心声。在双向的交流中产生的数据和观点,也许对中国的家庭教育,对中国孩子的素质教育等问题,都能带来一些启发。

1.让孩子敢于尝试

如果说自主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根源,父母的引导、鼓励就是在此基础之上的指南和强化,这在孩子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是同样重要的。

小孩子初临人世,对世界上的一切,总会怀有矛盾的想法:一方面,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跃跃欲试;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怀有一种恐惧感,往往望而却步,不敢尝试。

陈宇华小时候,也是一样的。

有一次,妈妈带着她到朋友家里做客。

朋友的儿子小越是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特别爱动,一分钟也闲不下来。看着妈妈在做鱼,就在一旁捣乱,总想拿鱼子来吃。“小孩子是不能吃鱼子的,吃了的话,就会变笨。”小越的妈妈故意吓唬他。

小越害怕了,不再碰鱼子了。

这句话也引起了宇华的注意,她瞪大了眼睛。

那天,她没吃那些鱼子,甚至夹鱼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那些可以让小孩子变笨的东西。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在家里做红烧鱼,宇华看见了,就在旁边一个劲地说:“妈妈,快把那些鱼子丢了,不要吃!”

妈妈只是笑笑,不听她的。

宇华在一边急得直跺脚。“爸爸!不要吃鱼子!”看见爸爸夹了一筷子鱼子,宇华着急地说。“嗯,为什么?”爸爸奇怪地停了下来,看着宇华。“吃鱼子会变笨的!”宇华认真地说。“啊?”姐姐惊讶地放下了筷子。“是吗?为什么会变笨呢?”爸爸问。“小越妈妈说的!”“那你试过了吗?”“没有。”“别人说的就一定正确的吗?”爸爸夹着鱼子看了又看,“我看不一定!”“那,”宇华有些动摇了,问,“爸爸,你能告诉我,吃鱼子是不是真的会变笨呢?”“爸爸也不知道啊!”爸爸故意说,“爸爸先给你讲个故事吧!”“好的!”一听爸爸要讲故事,宇华和姐姐的兴致上来了。“有一匹小马去看外婆,走呀走呀,忽然看见一条河,拦住了路。小马不知道水是深,还是浅呢?就在河岸上犹豫不决。”

宇华睁大了眼睛。“这时候,来了一只小兔子。小马就问它:‘小兔子啊小兔子,你能告诉我,这条河深不深啊?’小兔子一听,就喊着说:‘啊,你要过河?可千万不要!这条河可深了,得有我两个深呢!前几天我弟弟掉进河里,差点就淹死了!’”“啊,”宇华叫了起来,“这么深啊!”“小马一听,害怕极了,就不敢过河了。这时候,又来了一头老黄牛,小马就又问它:‘老黄牛啊老黄牛,你能告诉我,这条河深不深啊?’老黄牛笑了,说:‘这也叫做河?我看就是一条小溪嘛!刚刚到我的小腿!’”“啊,这是怎么回事?”宇华不明白了,“怎么老黄牛和小兔子,一个说浅,一个说深啊?”“是啊,小马也不明白了,到底是深呢,还是浅?就站在那儿,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这时候,它的外婆来了,看见小马就问:‘你怎么不过河啊?我在家里等了你半天。’小马说:‘外婆外婆,小兔子说这条河很深,而老黄牛却说很浅,我不知道深浅,所以不敢过啊!’外婆就笑着说:‘笨孩子,你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小马明白了,‘是啊,为什么不试一下呢?’于是,就大着胆子,走到河水中。”“结果小马到河里一看,水刚好到它的膝盖,既不像小兔子所说的那样深,也不想老黄牛说的那么浅!宇华,你知道为什么吗?”“嗯……”宇华低着头想了半天,过了一会儿,高兴地喊道,“哦,我明白了!是不是因为小兔子个子矮,所以觉得河深;而老黄牛个子高,就觉得河特别地浅!是吗?”“是啊!宇华真聪明!”爸爸夸奖道,“你看,有的说河深,有的说河浅,小马听他们的话,就糊涂了。你说,它应该怎么办呢?”“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宇华冲口而出。“是啊!”爸爸拍拍她的头,“那么鱼子呢?”

宇华现在知道爸爸要说明什么了,抬起头来,“您让我试试?”“是啊!你听小越妈妈说吃了鱼子要变笨,爸爸说不会变笨,你会听谁的呢?还是得靠自己试试啊!”

宇华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鱼子,犹豫不决。

爸爸笑着看着她。

终于,宇华夹起一粒鱼子,闭上眼睛,放到嘴里,一口吞下去,一脸紧张的样子。半天,才慢慢睁开眼,看着爸爸,“爸爸,我变笨了吗?”“我不知道啊!”爸爸笑着说。“那你出道题,考考我啊!”宇华着急地说。“那好,34加12等于多少啊?”“46!”宇华很快答道。“对,再背句诗试试!日照香炉生紫烟,下一句是……”“遥看瀑布挂前川!”又是飞快的回答。“哈哈,你笨了吗?”“哈哈,我没有变笨,我没有变笨!原来,小越妈妈骗人,吃鱼子根本就不会变笨!”“是啊。所以呢,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没见过的东西,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认为别人说的就是正确的……要怎么样呢?”“自己试试!”宇华肯定地回答。

通过吃鱼子这件事情,宇华慢慢懂得了怎么靠自己去思考、去尝试,然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能是人云亦云,保守死板。

这也正是陈宇华创新精神的基础所在。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一本“难念的经”,更是时下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令人担忧的是,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1800多名学生家长近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在这项调查中,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型的家长分别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的占7%-10%,而真正属温暖理解民主式的家长也仅占30%。不当的家教方式限制了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王教授给家长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做人教育是家教核心。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王教授曾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60名高考状元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家长首先要求他们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而且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和人格力量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中许多人坦言,高考的成功来源于良好的家教带来的精神力量。

其二,摆正早期智力教育和做人教育的位置。许多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殊不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和独立性,互相性和协作性,以及善良、无私的品质更为重要,否则,孩子的智力发展将后劲不足。

其三,对孩子教育要讲究平等性。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不仅是血统上的亲缘关系,而且是具有独立人格尊严的朋友。家庭教育既不能过分保护溺爱,也不能粗暴干涉,更不能严厉惩罚,而应循循善诱,以心交心,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发扬民主。否则,孩子很难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其四,注重创新心理素质培养。创新心理素质包括人格创新、意识创新和能力创新。

21世纪是知识创新世纪。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家教开始。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的创新人格,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追求真理,有主见、有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孩子的自我教育

据报道,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小学日前开展了一项“自我教育”的课题,学校通过采取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四个步骤,以期使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明显得到增强。笔者对其学校的做法表示赞赏。

现在城里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亲及其他长辈的疼爱有加,使他们养尊处优,依赖思想严重,慢慢形成了个性中的一种惰性。不少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毫无个人主见,做什么事都靠父母定夺,自我管理能力差。再说,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出于关爱孩子的目的,许多原本孩子自己可以作的决定、做的事情,总是大包大揽,助长了孩子不良性格的形成,影响了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

东阳实验小学积极为孩子“松绑”,抓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契机,从“说句心里话”、“让我悄悄告诉你”的主题活动开始,到“人人找第一”的班队活动,最后到“班干部竞选制”、“争戴小红花”等等,循环操作,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调节、自我改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找到真正的自我。其做法颇值得我们一些学校的借鉴。

做好孩子的自我教育工作,当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和社会也应负起责任。特别是家长,在一定的“宏观控制”下,应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断鼓励孩子学会对生活、学习等全面分析、比较,学会创造,重新认识自己,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赢得成功。

3.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1)体育学科的鲜明特性

体育学科具有极其鲜明、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性 指的是“寓教于动”。体育课需要通过身体实践活动。

[2]整体性 指的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3]社会性 体育课程本身具有显著的社会性。

[4]差异性 是指个人身体条件、性别、地域、气候、场地设施条件、学校体育传统等。

[5]复合性 指的是体育课程目标非单一性,体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为一体,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6]非阶梯性 指的是体育课程内容、手段的非阶梯式排列。

[7]非高考性 指的是体育学科有全国统一教学大纲,但不列入高考科目。目前学生高中毕业、体育学科的评价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课成绩”、“平时体育活动出勤”三位一体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因此不受高考的限制,教学改革的空间比较大。

[8]交叉性 体育学科包含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体育学科成为多学科汇集的交叉点,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橱窗。(2)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利用体育教材内容价值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毛泽东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极富哲理的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完成,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体育学科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2]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这是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踢球。左手运球、投篮、打排球、打乒乓球,左侧平衡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自行创编成套动作

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复习教学大纲规定技术动作;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如前滚翻可变化为双手抱膝、手放胸前、两腿交叉、分腿、直腿、双人、鱼跃前滚等。也可重点介绍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和体操、武术编排成套动作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学生自选技评项目

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成绩考核办法,规定技评项目必须三项,而其中一项可让学生任选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技评考核。自选技评项目考核,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体身体素质,扬长避短、满足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教师也可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材施教,指导评价这种个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5]增加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3)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短跑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教学步骤:

A设问:你在5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B观察:让学生相互数出同伴50m跑的步数;

C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

D讨论揭示:学生经过讨论教师用挂图、录像结合讲解,提示步频、步幅与跑速关系及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x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E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点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F实践提高,50m反复跑,摸索改进技术。

[2]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老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景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4]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

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4.教会孩子在挫折后善待自己

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要“独善其身”,完善个体,也就是按一定的社会准则与目标去修炼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的螺丝钉,自然有助于国家的团结与安宁,但同时却灭杀了许多有生机与创造性的个体,窒息了很有创意的思考和尝试的勇气。

到了今天,许多父母都意识到了培养个性与独创性的重要,但由于他们都是从传统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人,在思维和实践中都不知不觉地遵循以往的传统,进而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在学校里,学生从小懂得按书本去记,遵从老师的理解,按最保险的方式回答考卷,在行为上更有一整套规范要遵守。那么到了家里呢?我们会询问老师是怎样要求,列举其他优秀孩子是如何行事,批评孩子的行为有违社会标准,于是孩子被紧紧地纳入条条框框之中,成为极端的社会人。这样有什么不好呢?这样做我们丢失了“真我”。

父母将孩子的“真我”压抑得太死,使他完全得不到发展的空间,那么当完成了社会化过程,需要唤醒富有个性的创造力时,需要唤醒“真我”的朴素情感时,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人生目标时,就会感到彷徨,毫无目标。

做家长的都是在生活上有一些阅历的人了,或许对此会有所体验。当我们出生时,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无意识也没有自我。到了两岁左右,我们开始区分我与非我,这时我们同曾经属于的那个世界区分开来,自我开始形成,我们对自己有了意识。随着逐渐成长,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我,具备了个性的框架,但却与原来的自然的我相离渐远。“我”的概念更多地反映着社会规范对我们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个社会,我应当如何成为“我”。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越来越多地同他人融合起来,根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性别需要、家庭结构和信仰来束缚塑造本性。不久我们开始相信自己就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所表现出的“我”,并无特别之处,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这是我,不是你,也不是他。”

可以说童年和青年时代,是我们学习做一个社会人的时代,但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那个保持了出生时期的原本天性的“我”,并没有灭亡,“他”在潜层下酝酿、膨胀,到了中年期,我们开始感觉到这个真我的存在,感受到“他”的膨胀力。在这种膨胀力的“压迫”下,我们开始了一个痛苦的回归过程,因为首先我们要一层层地剥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像塑造石膏像一样贴在我们心灵个性上的“石膏”,只有摆脱它们,我们才能看到那重重掩盖之中的深处的真我。

一个找不到“真我”的人是不会真正幸福的,而一个完全丧失了个性的人也不会为这个社会提供独特的贡献。在我们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为他的个性发展留出空间,帮助他发掘自己的“真我”,懂得自己的爱好,做到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个性的形成其实是一个求差的过程,一个将个人心理及大众心理区分开的过程。

一个在心理上成熟的人首先要有自知,有能力感受与他人的有意义的亲密的关系,对生活的体验有深切的认识,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实现自我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孩子在人生的初期主要是学会如何适应社会,要向他施加多少的社会属性和保留多少的个性空间,需要度的掌握。“别这样,别人都在看你。”我们有时或经常用这样的话来制止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不能这样做,因为别人都在看着你,觉得你怪异或做得不对。这话有什么不对吗?每一个人都应照顾到公共道德,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这些是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这里有什么不妥吗?我们先看一看成人的例子。

这种大众的心理是普遍的,采取这种态度,帮助父母省去了很多麻烦,跟着大众走是相对安全的做法,不需要自己的判断,不用担心冒犯众人而受攻击,“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训如此,因此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正确的处世之道,并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思想与行为准则灌注到孩子心中。孩子在懂事不久,听言观行,很快就学会了世故。许多事情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或不要这样,只是因为大家都如此,便如此效行。

但是,从小将孩子禁锢在这种社会行为准则的牢笼中,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和扼杀他的创新勇气。所行所言都要环顾左右,考虑别人是否会有异议,似乎决定自己行为的不是行为本身的对错与否,而是别人的看法。这样培养出来的便是一个顺从的追随者,而非有魄力的领袖式人物。如果希望孩子是一个有开拓精神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不要过度地用社会的目光扼杀他的独创精神和自在自为的勇气。

当然,不希望孩子完全忽视社会准则,成为另类。只是,当制止孩子的举止时,不要用别人会如何对待此事来恐吓孩子,而应分析不应这样做的直接原因,对己、对他人和对环境的伤害等。如果孩子的举止并未触犯任何人或事,只是有些不同寻常,又为什么要制止他呢?要让孩子懂得与众不同并无不可。

应当鼓励孩子不仅看到人群,还要看到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为自己感到骄傲。鼓励孩子去做一些超乎常规的事,让他体会到与众不同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生活中的这类小试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要让孩子培养出这样的态度:我要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我的选择,而不是因为别人都这样做。

在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体制中,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富于创造性是件困难的事,经常听见孩子讲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是这样说的”或“老师不让这样做”。学校里已是如此,如果家长再进一步围攻,说:“在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要求就怎样做。”孩子能够有的创新空间就不多了。

5.让孩子直视失败

通往成功之路是漫长的,第一步都是刻骨铭心的,我们认为五岁是其中的第一步。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了,但更重要的是,从这时起就应该去培养他快乐的性格。

人生之中会有很多失败,教育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不怕失败,是非常重要的事。很多时候,因为害怕失败而失败了,很多时候,因为不怕失败反而胜了。

害怕失败,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本来能够做的,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做不好,做不了;害怕失败,孩子心里会产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丧失尝试的动力,以致于长期处于无能的心理状态。

在这方面应对孩子宽容,即使他在某一件事上失败了,也能够允许他再失败一次。任何人都知道,孩子吮乳、说话、走路,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失败了多少次,可是最终却胜利了,成功了。这不是对做父母的一个最好的启示吗?

害怕失败的心理不予消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事物缄默冷淡或者不参与任何活动的习惯,这对他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这种心理会导致孩子变得自闭、忧郁、阴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快乐的性格和美好的人生呢?

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他不违反固有的原则,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要尽力支持他去闯去干,在行动上鼓励他去尝试。只要让他有了不怕失败的勇气,再加上正确的引导,一切都会成功。

我们不赞成父母把孩子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全包下来。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何事,都要父母拿主意,这是完全错误的。

由于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每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帮助和鼓励他,从鼓励和夸奖之中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心。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发现良好的行为在得到不断夸奖时,这一行为就会不断重复而形成习惯。很多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良好行为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话可说,因此就不想夸奖。其实,孩子良好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夸奖,孩子的心里不会增加印象,良好的行为就慢慢停止了。

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情况:孩子表现出了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浪费、偷东西、撒谎……,这时父母着急了,训他,骂他,甚至打他。这样做的结果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孩子的不良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往往在这些行我们的研究显示,那些实施情绪辅导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比较能成功地渡过难关。这些少年人比较有情绪智力,对自己的感受较能理解及接受。他们有更多单独或与别人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学业及同辈关系上,就能得到更多的成就。具备了这些保护因素,这些孩子可以较少碰到所有父母都害怕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所面对的危险——譬如,毒品、少年犯罪、暴力及不安全的性关系。

身边父母应当对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要知道。接受及肯定孩子的情绪和经验。当出现问题时,发挥同情心仔细倾听而不去做判断。当他有困难向你求援时,做他的朋友。虽然这些步骤很简单,但它们却恒久支撑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基础。

6.孩子也需理智面对挫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后退,或是消极抵抗。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挫折是难免的,那么我们年轻人究竟怎样做,才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呢?首先,要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遭遇了挫折,也应克服各种困难,找出排除障碍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科学家的发一和发明经历多次失败后,仍坚持不懈而最终得成功的。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期间,面对各种诬蔑、攻击和迫害,饱尝长期流亡和贫困生活的痛苦,经受种种疾病的折磨,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过:“我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因此,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的著作。”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经验。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遍布荆棘,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这道题的不同答案也就决出了强者和懦夫。

其次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一种动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个体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考、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到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值得借鉴,但“盲目追求”却不足取。

再次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这是指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作,驱散于由失败而造成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原来演小生,但嗓子有些沙哑,虽然苦缗仍难以改进,于是他转而演老生。这一行当的改换,使他得以充分地扬长避短,创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唱腔艺术风格,称为“麒派”,成为我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有些人对待问题脱离实际,就认认准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撞南墙心不死”,从不顾及客观情况,只是单纯的以不变应万变,那也只能是自设院囿,做茧自缚。而有一些人在突然的、意外的重大挫折面前,由于原定的追求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或是为了用其他行动来转移、代替心理上的痛苦,就会转而追求别的目标或是进行另外的活动。这也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后退,或是消极抵抗。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挫折是难免的,那么我们年轻人究竟怎样做,才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呢?首先,要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遭遇了挫折,也应克服各种困难,找出排除障碍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科学家的发一和发明经历多次失败后,仍坚持不懈而最终得成功的。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期间,面对各种诬蔑、攻击和迫害,饱尝长期流亡和贫困生活的痛苦,经受种种疾病的折磨,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过:“我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因此,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的著作。”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经验。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遍布荆棘,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这道题的不同答案也就决出了强者和懦夫。

其次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一种动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个体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考、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到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值得借鉴,但“盲目追求”却不足取。

再次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这是指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作,驱散于由失败而造成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原来演小生,但嗓子有些沙哑,虽然苦缗仍难以改进,于是他转而演老生。这一行当的改换,使他得以充分地扬长避短,创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唱腔艺术风格,称为“麒派”,成为我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有些人对待问题脱离实际,就认认准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撞南墙心不死”,从不顾及客观情况,只是单纯的以不变应万变,那也只能是自设院囿,做茧自缚。而有一些人在突然的、意外的重大挫折面前,由于原定的追求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或是为了用其他行动来转移、代替心理上的痛苦,就会转而追求别的目标或是进行另外的活动。这也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第二章 在游戏中创新

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一个健康的儿童对游戏是有着浓厚兴趣的。家长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同孩子的游戏中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和感情,通过“玩”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孩子,并激发他(她)们身上创造力的火花。

一、选择孩子喜欢又能启发想象力的玩具

父母为孩子挑选玩具常常伤透脑筋,面对高科技和功能复杂的玩具更难取舍,不少父母看了电视广告或听了直销人员的推荐,就买下昂贵玩具,以为孩子一定喜欢,结果小孩可能不领情。父母应该带孩子去选购玩具,买回家后再拨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研究。

那么,父母如何选购孩子喜欢而又能启发想像力的玩具呢?以下是专家的意见:

1.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孩子对运动的兴趣是否大于小玩艺儿?孩子的天分是倾向绘画还是音乐?不要把自己小时候想玩的玩具塞给小孩子。多和孩子一起看儿童电视节目,才能了解孩子的世界。

2.教导孩子存钱买玩具

孩子不大了解金钱的价值,也不大明白玩具有多贵。如果你要为孩子买昂贵的玩具,可先教导孩子存下部分零用钱作购买玩具之用,这样孩子就能学习珍惜。“要孩子存钱买玩具也可帮助孩子学习明智用钱,学到如何分配金钱,如何做个精明的消费者。也许会犯错,但这是学习过程必经的历程。”

3.关心孩子的玩具

如果孩子心爱的玩具坏掉了,手巧的妈妈或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设法修理。这样做可使孩子知道父母多么关心他,也让他学会如何珍惜玩具。

4.分门别类收藏玩具

父母常把所有玩具丢在一个桶里,久而久之,这桶玩具常常就被当成废物,孩子不清楚桶里有哪些玩具。玩具最好依种类存放,放在孩子容易拿取的地方。如果某种玩具已经玩了几个月,可暂时收起,过一阵子再拿出来,让孩子觉得有新鲜感。

5.交换玩具教导

孩子借玩具给其他小朋友。孩子如果玩厌了某种玩具,可以建议他将玩具送给别人。

6.买高品质耐用的玩具

品质好的玩具比数量多寡更重要。例如某些组合玩具价钱相当贵,但可以玩很久。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越容易挑到适合孩子的玩具。精明的消费者不仅懂得省钱,买来的玩具也会既益智,又令孩子雀跃万分。

二、给孩子选择智能玩具

儿时的弹弓、皮筋、沙袋……这些简单而有趣的玩具曾陪伴我们度过美妙的童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玩具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布娃娃、电动小车、摇控飞机等各类玩具层出不穷。近两年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于是以开发孩子智力、创造力、想象力的智能玩具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在竞争激烈的玩具市场中脱颖而出,引得众多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那么究竟什么是智能玩具?智能玩具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智能玩具?许多家长在商场里见到漂亮新奇的玩具,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买回家给孩子玩,而从未想过这玩具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其实选购玩具的学问大着呢,据有关玩具专家介绍,给孩子选择玩具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身体和大脑发育方面的差异。

初生至18个月的幼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全、手脚协调能力差,所以,除非你的孩子是超乎寻常的天才,不然你大可不必为他选一些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的玩具。相反,你可以根据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对色彩、声音格外敏感的天性,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或带有声音的玩具,如彩色塑料皮球、拨浪鼓、小动物玩具等等。这类玩具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精细运动能力以及煅练眼手协调能力极为有利。

给18个月至3岁的小孩选择玩具的面可以广泛一些,如滚球、不倒翁、简单的积木、拼图等等,这类玩具可以初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此外,还可以给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一些适合户外活动的玩具,如开动的小汽车、大皮球等。另外,给3岁以下的幼儿选玩具时,应当特别注意其安全性,最好不要买地摊上布满灰尘的玩具,这些玩具不仅不卫生,而且它们通常是采用有毒性的回收塑料制造而成,这对遇到什么都喜欢往嘴里送的小宝宝是很危险的。

3至6岁的儿童,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造型复杂、拼装难度大的智能玩具,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就已基本发育成熟,只要引导正确,他们就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并做出一些让人颇感意外的事来。于是,智力拆装车、橡皮泥、塑料拼拆玩具、飞机模型、跳棋等等都可以买来给他们玩,这些智能玩具将极大地激发孩子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的自信。

为6岁以上的儿童选择玩具,除考虑玩具的安全性、健康性之外,已没有过多的限制。

另外,在为儿童选择玩具时不能过早地显示出性别差异,这点却往往容易被家长们忽视,很多家长倾向于为男孩挑选枪、飞机、坦克等动态玩具,为女孩选择布娃娃等静态玩具。

三、游戏,是完美沟通的另一种方式

在西方心理学家的概念里,游戏是人们自由参加并进行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岂瑟琳·嘉卫认为:游戏是一种娱乐。娱乐是游戏的第一位目标,游戏的其它功能和娱乐相比都是次要的。游戏的进行是即兴的,也是游戏者自愿的。游戏是积极的,它与非游戏即真实生活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是孩子发展自己的头脑和肌肉,发展自我和自己能力的方式。

通过游戏来学习,这正是他们进行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仔细观察和导演游戏,细致地选择和提供玩具及其它游戏辅助工具,人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向儿童传授交际、认知技巧以及文化价值观念。

游戏的种类可谓多种多样,心理学家根据游戏者互动的程度和性质划分为三个类型: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互动型游戏。

独自游戏,即小孩独自玩变形金刚,或玩布娃娃等。这是一种探索性的游戏,孩子试图把所有感兴趣的东西都抓住、把玩。

独自游戏特别有利于儿童探索、认知物体,尤其是家庭中最常见的。独自游戏也可以说是一种体操,它增进了手眼协调能力、灵活性以及细微动作的技巧。当孩子独自进行游戏的时候,他可以借助游戏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与灵活性,并对其周围环境更加熟悉。独自游戏帮助小孩逐渐认识到一些东西具有多种属性,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途。

平行游戏,是一些游戏者在一起玩自己的游戏。比如,三五个小孩在沙滩边玩沙,或者在游戏厅里,孩子们自得其乐地玩游戏……由于有其他游戏伙伴在场,尽管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发生过互动,但游戏兴趣和活动却增加了。这种游戏方式也被延续到成人的游戏当中,比如打高尔夫球。

互动型游戏,就是伙伴们一块儿进行游戏,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认同相同的游戏内容或游戏框架,并在虚拟的游戏角色扮演过程中相互配合。

教育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也把游戏划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游戏、规则型游戏、假扮或想象型游戏。

认知型游戏,即感觉运动型游戏,是能够促进幼儿智能提高的游戏。孩子在玩一些运用水、泥土、纸等原始素材变化的游戏时,就能了解这些素材的性质。如泥土加水会变得很柔软,干燥以后,又变得很坚硬;沙子是无法储存水的,而用泥土和沙子制成的容器却能够盛水,由此了解泥土和沙子的性质。另外,用手捏搓泥土,可以形成或圆、或扁等形状。在玩泥土的游戏中,培养了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在纸上乱画,用纸头折成飞机、青蛙等,也就了解了纸的用途。

认知型游戏,包括了动手动脑游戏、体育游戏、图片游戏、语言游戏、电视游戏等。

规则型游戏,即游戏者必须共同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认同相同的游戏内容或游戏框架,并在虚拟的角色扮演中互相配合。比如,古已有之的捉迷藏游戏、战争游戏,以及弹子游戏、跳房子游戏等。

规则游戏包括竞技游戏、军事游戏、推理游戏、计算游戏、智力游戏、小制作游戏等。

假扮或想象型游戏,也就是象征型游戏。儿童喜欢假扮不同的角色。他能从原来的儿童角色变成父母、医生或老师。儿童不仅模仿成人的举止、表达的语句,还体验成人对儿童的增感。

假扮或想象型游戏,主要有角色游戏、电子游戏、冒险游戏等。

1.游戏是孩子幼稚心理的表现

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孩子的快乐往往是成人难以理喻的。

大热天,你坐在草地上看着两个孩子,在花园洒水器喷出的水雾中跑来跑去。当冷水触及孩子的肌肤时,他们一次又一次愉快地尖叫。他们的快乐显示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乏味;他们已经玩了半个小时,而且大概会一直玩下去,直到有人阻止为止。

游戏是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世界,他们不会为弄湿了衣服而妥协,而是投入地玩耍。他们以自己的能力与方式做自己想做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不会受到成人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所有的方式都是与他们身心发展水平同步的。

事实上,少儿所面临的现实世界,是一个他们难以适应的由成人规范组织起来的成人世界,在社会关系中充斥着他们无法理解的规则,其自然环境中又有许多他们渴望了解的问号。孩子既不能像成人那样做自己想做的事,又做不了成人会做的事。于是,孩子只有在游戏中表现出积极参与和大胆尝试,从中获取经验,以达到心理满足。

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周围陌生、巨大、复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许多大人眼里显而易见的事对儿童而言却包含着无数的奥秘。

2.游戏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孩子天生就有不断重复刚刚获得的动作技能、知识经验的活动倾向。孩子会翻来覆去玩着积木、电动汽车、小小脚踏车……这种出自孩子内部发展需要,使孩子感到开心和满足的重复行为就是游戏,使新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要看个明白,摸个真实,问个原因,孩子这种自发探究倾向也是一种内部发展需要而引起的活动。

这种自发练习和自发探索的功能,决定了孩子早期发展的途径是游戏;游戏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3.游戏能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能使人们彼此了解。孩子需要让游戏伙伴理解自己,以使游戏成功,这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中,孩子是最放松的,很容易学到东西,也更有兴趣去学习。

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游戏:告诉几位坐在“机舱”里的孩子:你在宇宙中遇到一个宇宙人,他正在用特殊的语言向你讲述他们星球中许许多多奇妙的生活情况听完之后就可以走出“机舱”向老师报告听到了什么,结果许多小朋友都坐了较长的时间,描述了宇宙人讲的事情,内容各不相同,奇妙非凡。在较好的语言环境里,会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更富于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喜欢游戏,也就会尽力去进行游戏中的交流,讨论游戏规则,分享其中乐趣。游戏,使语言变为一种需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游戏与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获得有关。

有一些专门的语言游戏,更为有益于提高语言能力。科学家理查德·利基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那些装有发条的玩具,连电池驱动的玩具都买不起。于是他就想出了一种新的玩法,和同伴们做词组游戏。他为拥有伙伴而快乐,也因快乐而强化了语言能力。

4.游戏可以提高认知能力

在儿童早期,游戏是保证其智力发展的动力。幼儿通过游戏接受外部信息,在客体与观念之间形成独特的关系与联想;由于操作,幼儿注意到物体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使类别与概念得到发展。

孩子的思维很早就会表现出来,只要他面对问题,就会有思维活动。对孩子来说,问题主要来自游戏,在游戏情景中发生的问题,更易激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玩中生智。

心理学家就游戏与解决问题能力之间的关系做过大量实验,证明教学只能提供给幼儿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游戏使幼儿获得智慧和学习的方法以及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这是因为游戏的不确定性给幼儿带来的功效,从而使他们获得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比如积木游戏,是孩子常爱玩的游戏,也是培养少儿三维思考能力的最佳方法。孩子长大后,这些游戏经验会增强其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在数学、物理学、艺术及建筑学领域较易取得不凡成绩。

总之,孩子的先天能力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那么游戏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5.发展社交能力

为了成功地共同进行游戏,游戏伙伴必须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认为相同的游戏内容或游戏框架,并在虚拟的角色扮演中互相配合。比如说,捉迷藏,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游戏,一方捉,一方藏,必须找到隐藏的一方才算获胜。一个小小的空间,也会给捉迷藏的小朋友无穷乐趣。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能够获得精确的信息,如:颜色名称、各种各样的词汇;能够懂得人际交流技巧,即扮演角色的情绪控制;以及社交规则,如适当的举止、对成人角色的认同。游戏会加深游戏伙伴间的友情,比如,玩战争游戏,拿着木头枪、塑料枪,满世界飞,而后再扑通一下倒在地上……

游戏需要互动,需要协作。有研究表明4-5岁的儿童如果能每天玩30分钟的互动型游戏,会变得更有协作性,他们共同分担任务并互相帮助。这种游戏通称包括体育活动色彩的游戏,如:拉手拔河,老鹰捉小鸡;文学方面的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游戏时玩伴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冲突,将会给孩子一种最深切的人际关系体验,并开始磨练自己的个性,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

游戏还使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既能使他们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又能暂时离开自己角色,从而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轮流共享、交换、等待、互助等交往规则,将转化到日后的社会性协作中去。

6.提高情商

游戏对幼儿情感的满足具有重要价值。游戏是没有压力的活动,所以游戏中幼儿体验的是一种成功感和胜任感,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比如,孩子玩电子游戏时,他可以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买房、炒股、打仗、娶妻、生子……游戏时,孩子一步到位地走入了梦想的境界。

孩子的各种感情,积极的或消极的都需要得到表现。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安全妥当地表现自己情感的途径,从而学习驽驭、控制不友好的、攻击性的行为。

孩子在假份或想象型游戏中,会扮演不同角色,会锻炼他们的表达技巧和表征能力,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先用头脑设想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预期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能后果,也就会选择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绪。

美国的杰洛米·辛格教授,儿时得到一套木头英国兵。他曾用他们展开过许多丰富有趣的游戏。作为一名美国男孩,他从未将他们当作独立战争时的敌手,几年之后他才意识到他们代表的是英国士兵。他们一家都爱好和平,他在当兵时曾发誓绝不射杀任何人。他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却从未向任何人开枪。

孩子的情商,影响着他的一生。可见,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情商是极为重要和有意义的。

7.发展运动能力

对于大脑的刺激,一般家长都偏重于让孩子通过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的读书、识字等“学习”,而忽视身体的运动。但是,身体运动的作用并不亚于仅限于眼、耳、脑的“学习”,反而更能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也是一种学习。

孩子,生来好动,在打雪仗、跳房子、踢毯子等运动游戏中,发展了走、跑、跳、攀、爬等基本动作,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力度、灵敏度等。同时,还会使眼手更协调、头脑更灵敏。可见,发展运动能力,能促进身体发达,大脑灵活,进而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

运动游戏,也得到名人们的重视。马克思尽管研究与写作十分繁忙,但他的星期日总是与家人、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唱歌、朗读、做骑大马的游戏。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自我解剖”:不该以成年人的好恶,以兄长的威严,践踏了他的弟弟将要完工的风筝,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作的玩意儿”。

孩子在一些游戏中,发挥运动能力;在运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8.了解孩子的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想了解孩子的人。

少儿游戏行为所传达的信息,能协助父母进入少儿内心的世界。孩子的游戏能力,表明了他在智力的、社会适应力的、情感的、身体的发展状况。因而父母可从中洞悉幼儿概念、语言的发展状况及动作、活动发展水平。

母亲喜欢利用扑克牌教孩子认数、计算的游戏,或者是玩词语接龙、猜谜语等游戏,这样就能了解孩子的知识、技能或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父亲倾向于与孩子玩嬉戏性游戏,如藏和找、追和跑、打和闹等。这类游戏以触觉、肢体运动为中心,将使父亲更多地了解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以及动作、活动发展水平。

幼儿通过游戏表达内心世界,也藉借游戏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及经验切割成几个小部分,一次面对一部分,直到完全平衡、控制为止。因此,父母观察幼儿游戏,便能对幼儿忧虑、恐惧或对抗性情绪加以辨别、诊断。游戏经验有限的幼儿发展缓慢或有破坏游戏和攻击行为的表现,特别需要父母帮助他们用有意义的、建设性的方式进行游戏。

愉快的游戏,几乎是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父母稍加注意就能发现一些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能在象征性游戏中轻而易举地变换各种角色。

父母只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尊重他的思考方式,并认真倾听他的心声,同时安排时间来玩亲子游戏,辅助他表达,就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9.寓教于乐

成人是成熟的社会成员,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经验。事实上,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玩伴,还是孩子的保护者、教育者。他们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想法去影响孩子,引导游戏的方向。

孩子在家庭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卧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丰富,有益于认知发展。比如,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棋类游戏,从教孩子游戏规则,到游戏之中,不断地交流,就可以培养孩子的预见力,使之对未来有一些预见;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谨慎,使之在对弈中统观全局,小心谨慎,不急不躁,不因为一时的不利局面丧失信心。

孩子最初的互动型玩伴往往是父母,他与同龄伙伴玩的是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在亲子游戏中,由于有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儿童能够很好地承担游戏合作者的角色,社会性交往水平高于伙伴游戏中的交往水平。

在家庭游戏中卷入了大量的语言交往,因此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在游戏中,父母的语言更易于被孩子学习、运用。

亲子游戏有助于亲子间安全依恋的形成。安全依恋与游戏过一程中获得的快乐体验,有助于孩子活泼、开朗、健康的性格的形成。

父母很了解孩子的体力,也就能针对孩子的特征,选择适合的运动游戏,并可适当地纠正孩子手脚的动作,以及运动方式。

父母可选择适合孩子能力、使孩子感兴趣的运动游戏,孩子有兴趣之后,就能发挥实效。由初级到高级,一个目标完成了,再转向下一个目标,这样就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孩子会在游戏中树立信心,获得力量。

当孩子游戏时,认知、情感、社会、身体各方面的发展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家庭中孩子的游戏时间就是学习与教育时间,父母自然也是最好的老师。

四、和孩子共同游戏

和孩子一起玩儿并不是没有目的的,所以家长在选择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游戏。

1.小班幼儿家长的亲子游戏

毛绒玩具是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玩具。可爱的小猴子,憨厚的大熊猫,色彩艳丽,形态逼真,令孩子们十分喜欢。由于此类玩具0岁孩子也可以玩,国际标准中的要求也相对较严格,家长为孩子挑选时也应格外注意:

首先,用手捏一捏玩具,体验一下手感是否柔软,凡感觉坚硬或有节块的大多是劣质填充料,其中有可能存在一些如金属碎屑、钉、针、碎玻璃渣等不安全物质,或来自昆虫、鸟类和啮齿类动物的不卫生物质(如死虫、粪便等)。儿童长期玩弄,不仅会扎伤孩子的皮肤,而且会对孩子的呼吸系统造成威胁。

其次,用手抠住玩具上的鼻子、眼睛、扣子等小零件,使劲拉一下,看是不是松动或脱落。GB675中规定,这些小零件应能承受90N拉力不松动,否则,孩子咬、啃、抠这些东西极易脱落,一旦吃到嘴里吞咽下去,容易卡在喉管造成窒息。

最后,家长一定要将毛绒玩具使用的塑料包装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或及时扔掉。玩具生产商为节省成本,常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过薄塑料袋,一旦不慎被孩子套在头上,会吸附住孩子的鼻子、嘴巴,同样会造成窒息,给孩子带来伤害。这引起危害性对家长来说往往想不到,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1)结构玩具:如大、中、小型的成套积木、胶粒、积塑块、积塑片等等。孩子可以利用它们来构建各种类型的建筑物、交通工具、日用品等。这类玩具适合4-6岁孩子,可训练孩子分析、比较和认识物体结构的能力,能充分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想象力。(2)表演玩具:如头饰、面具、木偶、各种娃娃,其他表演用具等等。这类玩具适合4-6岁的孩子玩表演游戏。如孩子戴上孙悟空的面具或头饰,马上会把自己想象成孙悟空,作抓耳挠腮、蹦蹦跳跳的动作,又是摘仙桃又是三大白骨精,开心极了。孩子通过这类玩具表演,可丰富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3)充分利用废旧物和自然物作玩具。好玩具不一定都要买。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物品,如各种瓶、盒、旧挂历、冰棒棍、果壳、沙子、树叶等在成人眼中是废物、垃圾,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宝。一方面,因为孩子可以凭想象把它们作为替代物使用,如瓶可以当作花瓶、药瓶、奶瓶,冰棒棍可以当筷子、锅铲等等。另一方面它们还为孩子提供了自制玩具的条件,如用挂历纸可以折、剪、撕贴各种有趣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用树叶可以拼贴。这类玩具适合3-6岁的孩子,有利于孩子大胆想象,自由创新。成人可多为孩子收集一些废旧物和自然物,注意要无毒、无污染、安全,如包装纸、泡沫塑料、碎布头、贝壳、果核、鹅卵石等等,还可以配备一些常用的工具,像剪刀、刀(均为钝头形的)、尺子、浆糊、颜料等供孩子自行选用。(4)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家庭训练技能

美国麻州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亚曼比尔,提供这样四项技巧:

[1]戏剧方式。假装不能用语言沟通,必须通过哑剧,手势及脸部表情传递彼此信息,可假扮饭店、机场或公园里人的生活百态,而且给孩子一叠纸、铅笔和蜡笔,画出对方演出来的情节。

[2]小小私人画廊。让孩子了解他画画只是自己乐在其中,而非取悦任何人。这样,孩子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自由地展开出来。在他的房门上挂黑板或画架,可以让他自由创作,捕捉灵感。

[3]自制不花钱的礼物。鼓励孩子在送礼物给人家时,自己动手做,这种礼物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孩子自己创作显得特别可贵,对孩子很有鼓励意义。例如,可鼓励孩子写下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及自制各式儿童玩具等。

[4]玩小大人家家酒。让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设宴请客,演习款待客人的礼节。随处都有材料,随时都有方法,只要母亲动起脑筋来,就能够将创造力的训练在家庭中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2.亲子融融

每个父母,都希望与子女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够打开和小孩沟通的途径,将使其一生受用无穷。将游戏气氛溶于亲子关系中,你将发现与小孩作伴,与小孩一起订计划都是很有趣的事。事实上,孩子是很容易与人沟通,也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游戏能符合他的年龄和兴趣,他会专心一致地玩下去。如果你鼓励他做的活动具有游戏价值,而且有机会让他创造新的玩意,他保持积极性与主动性。

亲子依恋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的双向情感联系。亲子之间的感情虽然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作为基础,但是后天的共同生活是这种感情壮大发展的土壤。母爱或父爱都需要后天的培育。

父母可与孩子玩一些增进亲子交流的家庭小游戏。比如儿童对树木天生就有一种亲近的感觉。父母和孩子在公园散步时,数数有多少棵树是你和孩子可以合力抱住的,大人的手必须碰到小孩的手。当家长的手每一次碰到孩子的手时,大声对他说:“我喜欢这棵树,我更爱你!”

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照片树”的游戏。你先收集一些家人的照片,要有长辈的,你们自己的和孩子们的;再准备一张大一点的纸,依照辈份把照片像一棵树一样往上排。在祖父母那一组的下方写上:Xx爷爷爱XX奶奶、XX外公爱XX外婆;在你们自己那一组也写上同样的话,最后在孩子的照片了写上:每个人都爱XXX(孩子的姓名)。

家庭游戏也好,亲子游戏也好,种类丰富,方式多样。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以及家庭特点再做拣择。“一份辛劳一份爱”,当父母看到孩子能回应自己发出的游戏信号,和自己一起游戏时,会感到莫大的喜悦与安慰,忘却育儿的辛劳和烦恼。而子女对父母依恋的形成,不仅需要父母能够及时他们的生理需要(如食物、水、温暖、舒适、解除痛苦等),也需要与父母的交往与交流。游戏是成人与子女交往的最好方式。

在欢快的游戏中,孩子强烈地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注,也就进一步强化与父母的亲密情感。

游戏进入家庭,改善了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在互动型游戏中,使家庭成员配合得更融洽、默契,并能一起分享其中乐趣。这样,也就增加了家长教育和帮助孩子的机会,孩子会愉快地“听家长的话”,而不是“俯首听命”。

第三章 让创新思维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

让孩子成为创新人才,应从小就培养他(她)们的创新思维,让创新思维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使创新能力在孩子身上激发出耀眼的光芒,从而使孩子在将来的发展中展露头角,一展特长。

一、婴儿阶段的创新培养

1.让活动成为婴儿学习的方式

婴儿是意欲性、活动性的,他们藉此在生活环境中不断地学习。

因此,大人必须注意随时让婴儿易于活动。

接近2个月大时,婴儿就能够用力抓住可碰到的东西,会将手伸到嘴边,会灵巧地吸吮拇指,把小小的粉拳塞入嘴里……母亲也许担心这样不卫生,但这也是活动之一种。不论如何,活动才是学习、才是游戏、才是在造就道具。

经过4——5个月,运动机能更加活泼,踢踢腿、摇摇头,或翻身趴在床上。此时要让婴儿尽量少穿一点,尤其手臂,一定要能自由活动才可。玩具也以不过重、过大,且易拿为原则,并就近放在婴儿的手能接触到的地方。

6个月时,婴儿便能简单地翻身,所以可能发生由床上滚落地下的意外。但若因此始终将他放置在4周有屏障的小床,却是笔者不敢苟同的作法,最好每天上、下午各利用1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婴儿在宽阔的场所自由自在地玩耍。这时婴儿会不断发出不成曲调的呢前,母亲要配合他的调子,试着和他交谈。

超过7个月后,婴儿逐渐能坐在床上,起初尚不能坐太久,但是到了8——9个月就可以完全习惯,并开始尝试爬行。有些婴儿不需经过爬的阶段,就能单手支撑着来移动臀部。能够移动身体之后,野心就会增强,不时地朝远处的玩具。餐具、家具前进。这时,一切危险的物品都不能放在他的手能摸到的地方。

婴儿也很喜欢把餐具或家里的日用品,拿来作为玩耍的道具,所以可以把锅盖。皮球、饭匙。打泡器等不危险的用具拿给他玩。如果家人把他喜爱的玩具藏起来,他就会不停地寻找。7个月左右的婴儿,会时而站起,时而坐下,时而躺着,并翻转身子,变得非常活泼,运动的花样也很多。双亲绝不可将视线从他身上移开,以免发生危险,但也不能限制他的活动,因为运动能力是婴儿日后一切学习的基础。这一两月,婴儿成长的速度似乎更加快了,很多婴儿在这个时期便具有与大人共同享受简单、规律的游戏之意欲。所以大人不防陪着他玩耍,但绝不要阻碍了他的活动,因为活动是婴儿最好的运动。

现代父母理想中的子女,必须是身上具有特殊的禀赋,而且具有独立性,不穷父母烦心的孩童。特殊的禀赋自然是无法强求的,不过,关于自主性和其他某些能力,却必须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给予长期指导。否则等长大之后,就很难加以塑造了。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如果睡他苏醒过来,会很愉快、满足地看看身边的事物。发现这种情景时,父母亲应该尊重他这种独自的游戏,在一旁默默观察即可;但事实上,有很多又母喜欢在此时挨过身去打扰婴儿,就像这是做父母亲应尽的职责一般。这种情形如果重复几次,婴儿便会误认为母亲应该随时陪伴自己,所以不时想以哭叫来吸引母亲的注意。

如此即掠夺了婴儿单独游戏的能力。许多小孩尽管到了入学之后,碰到芝麻小事仍旧不断地呼唤:“妈妈,妈妈!”使我们不得不认为此种举动便是这种情形的延长。

出生达半年之后,婴儿便应在每天上午或下午拥有单独游戏的时间。每次最多20-30分钟。

当然,和双亲共同游戏也是必要的,并非完全放任不理即可,婴儿若缺乏游戏对象,感情的发育和智能的成长都会因而受到延缓。

但是,婴儿一旦养成了对大人的依赖心之后,就很不容易去除了。

到10个月大左右,婴儿单独游戏的时间要增加为上。下午各约1小时。只要有3——4种玩具,婴儿就会完全投人,仔细观察玩具的里里外外,甚至连一个小缺口都不放过。当他自由地单独游戏时,最好不去打扰。如此可以让婴儿学习动脑筋、创造、吸收新知、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喂食当中婴儿若热衷于新的游戏,母亲应稍加等待,勿去打扰。这种单独活动,对培养婴儿的自主性是很重要的。

当婴儿哭泣或不高兴时,表示他已对该种游戏感到厌倦了,大人就必须及时出现,陪着他直到他心情再度变佳为止。

2.给婴儿玩后发智力的玩具

玩具最主要的目的,必须是能让幼儿感觉快乐的,如果无法达到这项功能的话,不论大人认为多么理想,都不能算是有价值的玩具。不过,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个性与嗜好,所以喜爱的玩具多少有差别。

玩具还具有透过游戏启发智能的作用,故必须配合每一个婴儿的发育状态作选择。

一般说来,婴儿的玩具以坚固、无危险性者最为理想,必须是婴儿用力敲打也不会损坏、想咬也无害,同时不会损伤婴儿柔软的肌肤者。此外,弄脏时可以洗涤以保持清洁,也是选择玩具的一个条件。当然,配合运动机能、不可过重,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2——3个月

能让婴儿躺着聆听声音、享受颜色的玩具是最为理想的。例如风车、音乐盒、拔浪鼓等。不论哪一种,都以红色、黄色、绿色等色彩鲜明者较佳。大人喜爱的柔和色彩,对这阶段的婴儿还不能产生吸引力和清楚的印象。

此外,较精细的物品,如香包等,不但容易积存灰尘,对婴儿来说,也不太适合。至于声音或音乐,单纯清澈的比较理想。

4——5个月

容易握在手中,重量较轻的拔浪鼓、悬吊着能够飘动的玩具最为理想。例如不倒翁、能发出声音的玩具等,能让这时期的婴儿独自玩耍一阵子。

6——9个月

婴儿能够翻身,甚至爬行之后,就需要有能诱导他运动的玩具。例如能推动的车子、较大的皮球。敲打时会发出声音的大鼓,以及海棉制品、咬与洗均不会损坏的动物或玩偶等。另外像锅盖和球形物,品对这阶段的婴儿也很有吸引力。

10个月以后

10个月以后,婴儿的手脚变得较为灵巧。当他们能站立、能向前踱行的时候,就开始能对应玩具和小型的物体。球、餐具类、可以推拉的车子、可扶着站起来的大型橡皮动物、大鼓、木琴等可敲击的玩具乐器、大型积木和布制玩偶或动物,都是他们所喜欢的。

玩具对婴儿智能的启发,虽然有很大的效果,但是,过多的玩具也会导致反效果。若一次给予过多的玩具,会造成婴儿容易厌烦,精神无法集中的倾向。所以,婴儿的玩具最多是10——15种,而一次只给予4——5种即可,其余的都收在他看不到的橱柜里。

家人不考虑婴儿的智能发育,胡乱地选购玩具回来,或者随随便便地买玩具送给别人的婴孩,这是令人不敢苟同的作法。尤其是只收集同一类型的玩具,严然把玩具视为大人的收藏品,实在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玩具不足,不但无法引起婴儿的新鲜感和兴趣,在培育婴儿的创造力,以及运动机能、智能发展方面,都容易产生迟钝。又,容易损坏的玩具,只会刺激破坏狂,不太理想。

总之,大人应该本着关复及智慧,本为婴儿选择最恰当、最理想的玩具。

3.掌握婴儿思维发展之道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妈妈问我:“我看到一本育婴书上写着:过度受漠视的婴孩,长大后会成为寡情冷漠的人。但是又有一本育婴书上说:过分关心婴儿,会使婴儿变得浮躁、依赖性强。这两种说法让我迷惑,不知应相信哪一种才好。”

如果是要购买商品,也许我能立刻告诉她:“选这种比较好。”然而有关婴儿的事,实在无法决定何者比较好,若勉强要下结论,那就是“不要偏袒任何一方,采取不过于关心,也不过度放任的折衷办法”。

这种折衷办法,可能会令神经质的父母更加困扰。但是比较乐观的双亲也许就会依照自己的方法去诠释。实际上,幸福、健康,既不贫穷,也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亲只要以爱心来养育小孩,通常都能自然地维持这种调和。因为婴儿对双亲而言,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的宝贝,想不会加以宠爱是办不到的。而婴儿也是不必害怕会被宠坏,而可尽情疼爱的。

年轻的父母亲必定会有必要的忙碌,不可能一直陪伴着婴儿。再说,家庭中只要不起纠纷,自然能形成一股和乐的气氛,所以不必刻意努力,就能维持平衡调和。

这种不造作的自然相处,对婴儿来说是很重要的。

当然,过度受到漠视与冷落的婴儿长大之后个性容易趋于孤僻;尤其双亲虽在身边,却对婴儿的呼唤无动于衷,如此最容易令婴儿产生不安感。

但是,如果将婴儿当作成人的玩偶般,由大家轮流抱着逗弄,也会使婴儿变成依赖性强无法单独游戏的小孩。

双亲若忽视这两种极端所可能产生的弊害,极可能导致养育的失败。所以,为人父母者必须在理性的思考之后,再以自然性来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养育之道。

从前的妇女个个都是多产者,几乎一生当中都排精竭虑于养儿育女,但她们尚不敢自认为育儿专家;而现代人仅生1个孩子,对育儿一事,更可说完全是门外汉。

再仔细寻思,几千几百年以来,哪个父母不是由门外汉开始的?哪个人不是父母一边摸索、一边学习而拉拢长大的?

外行的父母,在每天与婴儿的接触中,逐渐建立起为人父母的自信。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其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那正是两代间的联系与交流。

父母亲从与婴儿的交流中体验到了一体感,具备了做父母的心境,行为举止间变得像为人父母,所以是婴儿造就了父母亲。

另一方面,婴儿透过与双亲的联系,获得安全感、信赖感与幸福感。这种最初与父母联系的满足感,成为婴儿日后成长的基础,同时也被认为是其人际关系圆满的起步。

曾经替为人父母者著述了许多优良指导书籍的美国心理学家拉多逊博士这么说:“婴儿会以自己的看法对人生保持信赖感与幸福感,或相反地保持绝望感与不幸感,关键全在于与父母的感情联系是否顺利。”

充满了满足与幸福的婴儿,能够有自信地活动,不断学习新的事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比雅久博士说:“幼儿愈看愈喜欢看,愈听愈喜欢听。”始的可能就是父母亲的感情联系呈满足状态的婴儿。

提到与婴儿之间的接触,大家一定以为是身体肌肤的接触。的确,拥抱、抚摸等的接触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只是双亲单方面爱的表示。

婴儿比我们想像中来得聪明,他们也渴望向父母传达爱的感觉,寻求双向式的交流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除了肌肤的接触之外,他们更希望拥有其他丰富而愉快的交流,例如:呼唤时立即得到回答,微笑时也获得同样的回报,触摸到时就能得到拥抱等,这些丰富的接触就叫联系。婴儿均渴望此种联系,所以请父母们能不吝于给予。

如果有人认为:“根本无所谓的‘与婴儿相处之道’!因为婴儿无法成为对象,我们只是在为婴儿服务罢了!”那么,我们可以毫不考虑地下结论说:“这个人必定是个受婴儿讨厌的人!”

婴儿,以一个站在人生出发点的人格来看,他也具有人的个性和实在感。这段期间可说是他在人世间的第一个年度。

看,对婴儿而言,最初接触到的成人,可以向他反映出人间的诚实可靠及温暖,也可让他了解自己是个受欢迎的存在。

在“过于关心和过度放任”一文中,我们也提到过对婴儿不能凡事皆耿耿于怀,但也不必因害怕宠坏而采取漠视的态度,应该怀以自然的本性去加以疼爱。

婴儿会从每天的生活中,透过周围成人们的态度及应对方法,奠定他日后心理机能与性格的基础。不管愿意与否,大人就是给予婴儿最重大影响的关键,也是向婴儿显示人类交往方式的模型。

父亲与婴儿的相处之道

父亲与婴儿相处时,最值得注意的是“父亲的方便主义”。

具体地说,父亲常会闲来无事时便把婴儿当作宠物或玩偶逗弄,疲倦不悦时即使婴儿哭得声嘶力竭,他也会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如此的话,婴儿便会不断警戒地观察父亲的态度,无法发诸本心与父亲溶为~体。最糟糕的是,当父亲背向着婴儿看晚报,对婴儿不理不睬时,婴儿想引起他的注意,却得不到回答,很可能导致婴儿严重的欲求不满。

又,母亲常会要求父亲下班后早点回家,好陪陪婴儿。其实,父亲为了母亲早点回家是应该的,但绝没有必要为了婴儿勉强提前回家,因为婴儿根本不需要挂着一张不情愿的表情、脸上毫无笑容的父亲。

婴儿真正需要的是偶尔出乎意料提前回家时,能高兴地陪伴自己的父亲。尤其晚餐前的时刻,十分忙碌,无暇照顾婴儿,加上婴儿一整天都和母亲在一起,已稍微有点厌烦了,父亲若能在此刻适时伸出援手,就能和婴儿建立亲密的关系。

母亲与婴儿的相处之道

我们可以这样说,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和信赖,是世间最亲密深厚的人际关系。所以,母亲对待婴儿一定包含有肉眼看不出来的极细腻的巧思。

为了善用此种巧思,母亲必须从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婴儿每一刻的举止、表情,甚至哭泣的方式,给予适当的反应,并且时常注视婴儿的眼睛,向他微笑。

如果忽视婴儿的心理,在婴儿单独游戏时加以阻挠,或是对婴儿的呼唤不理不睬,将无法使婴儿养成感情丰富、细腻、善解人意的性格。与婴儿相处时,中途想离开他是很困难,如果急于脱身,很可能被缠得更紧;若能加倍殷勤地服侍,也许可以促使婴儿提前感到厌烦而放你走。最近,许多母亲奉育儿书为经典,任何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依据书上的指示,否则就会手足无措,还有些母亲视小孩为累赘,时时将之委托别人照料,或是本身带有神经质,态度经常不一致。这些人与婴儿相处的方法都是不理想的。

母亲不仅要直接与婴儿交流,更重要的任务是制造整个家的气氛,所以必须努力造成一种舒适安祥的感觉。

有些三代同堂的家庭,母亲唯恐婴儿被祖父母宠坏,而不让老人家亲近婴儿。然而,过分呵护和溺爱并不可怕,最怕的是婴儿自小在充满怀恨和敌意的环境中长大,那将会造成许多无可弥补的后遗症。

祖父母与孙子的相处之道

和年轻无经验的父母亲比起来,祖父母较不会拿自己家的小孩和别人的相比,所以也不会过于性急或忧心。祖父母会以缓慢的调子与婴儿相处。这只能是基于一种“急也无用,迟早会达到那个阶段”的预估,由漫长的人生经验中,他们也知道了凡事只要把握重点,不须过于在乎细节,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处之泰然,这点也很有关系。

此种与父母亲迎异的态度和相处之道,正是祖父母存在之优点,能扩大婴儿的经验。

又,父母亲之外,尚有对自己怀着深厚的爱与亲情者,是婴儿无上的幸福。

基于“未受到充分的抱与背的小孩,长大后会缺乏爱心。”的理论,有些小孩自小就被轮流地抱着和背着,从来没有哭的机会,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相反地,有人深信:“抱和背会使小孩养成依赖性。”所以经常任性的小孩哭哑了声音,也不去抱起或背一下。

上述两种情形,都是有偏差的作法,十分危险。

如果要举出抱与背的优点,我们可以归纳为:“温暖。舒适、有安全感”。抱在怀里或背在背上,不管是满足感或充实感,都是最高的爱的表达。因为小婴孩通常必须透过身体的接触才能感受到爱。抱与背尤其能够成为强烈爱与亲情的证明。使他们产生安全感以及与大人的一体感。

从实用性方面来思考的话,如果不使用抱与背,而想给予相当于此的满足感,大人务必要尝试其他各种抚慰,而筋疲力竭。所以就简单……效率高这点来讲,抱与背可说是最理想的抚慰方法。

母亲将婴儿背在背上,一方面照顾婴儿,另一方面还能工作,非常有效率。尤其黄昏忙碌于家事时,小孩哭闹不休,将他背在肩上,既温暖,又不会发生危险,母亲可以安心地工作,这是多么美妙的啊I难怪一位外国人主要称赞说:东方的母亲是最有智慧的广说了优点之后,接下来也得谈谈缺点。

第一、婴儿的活动、个人单独的创意、自主性的解决能力和忍耐力等成长必须的经验,有可能因为抱与背而白白丧失了。

其次,一般认为背的方法最方便、安全,但是有时也会发生意外。像一些缺乏经验的母亲,背着孩子通过狭窄的地方时,经常只考虑自己身体的高度,而忘了身后的婴儿,以致伤了小孩;还有些母亲一味认为“背着很温暖”,而忽略了婴儿在背上睡着是容易着凉的。

除此以外,最近很多母亲因为经常抱小孩,而出现了手臂疼痛的症状。遇有这种情形,最好改为使用婴儿车。

二、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之道

1.让幼儿由稚拙变为灵巧的方法

行走的能力在幼儿1岁阶段就可完成,至于其他的运动机能,则以这个时期作为开始。尤其手脚的灵巧,还有待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不过,他们已逐渐尝试从稚拙蜕变为灵巧。

每当有机会时,他们就会借着堆积木或火柴盒来锻炼灵巧性。大人如果在旁边观察,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何等热衷于这项游戏,那种认真的程度连成人都自叹不如。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1岁半的幼儿终于能堆几个积木了。他们也许堆了一座塔,然后小心翼翼地放手,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要翻开书本,也是件不容易的工作。他们可能因为力不从心而发脾气,甚至撕破书页。也许,他们会突然抱起布偶亲着脸颊,但一下子又很快丢掉。这些动作他们都做得有板有眼。

看到掉在地上的别针,他们会用笨拙的手去捡起来。如果给他们铅笔或毛笔,就会像在敲打纸张般地想去描绘。到了1岁半之后,有些幼儿已经能胡乱涂写,而且自鸣得意了。他们拿毛笔的姿势就像握住场匙一样,可是,他们涂写的意欲却非常强烈。

室外活动方面,他们最喜欢玩水和玩按,捞起来又放回去,始终不觉得厌烦。

五岁的幼儿就是这样逐渐地从稚拙中蜕变出来。可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会让大人觉得只是些无意义的调皮捣蛋,因此大人就容易抱怨,想让他们终止。但如果这样做,他们就不容易从稚拙中蜕变出来。

在这段时期,家人应尽可能给予各种玩具,来鼓励他的调皮捣蛋。“危险!”“会打破!”“不行!”这些禁令,只会剥夺他的锻炼机会,延长他的稚拙。如果幼儿热衷于使用双手玩耍时,大人最好不要干涉,让他充分去享受单独玩耍的乐趣。“对!就是这样做!”“你看妈妈怎样做……”如果大人像这样地加以干预,不仅瓦解了他的创造性和独立性能力,还剥夺了他学习灵巧的机会。反过来,让他从失败中一再尝试,最后若心堆积了一座城堡,那么,当他喊叫:“妈妈看!”时,他的心中将充满满足与自傲。“哦!你难了什么呢?”大人只要在他做成后如此表示开心,再加上一声“真棒!”的赞美,就可帮助幼儿赢取自信,使他产生想再重复练习的意欲。

2.创新思维教导的正式开始

l岁的幼儿,就应该开始教养。

在婴儿时期,父母亲极力以宠爱来给予爱与安全感。但是,三岁的幼儿已经成长,必须加上些许的教养。

当然,一切的教养必须建立于爱和信赖感之上,应以不破坏爱与信赖为原则,慢慢地展开。

在正式谈论教养之前,最令笔者耿耿于怀的是,有不少的父母将教养与责怪混合为一、因此稍不注意,就会将教养的开始误为责怪的开始。

教养首先要从教导开始。对1岁的幼儿,必须选择最简单的事,在具体的场面中由母亲以身作则来教导。

例如一面说:“来!吃饭,我们去洗手吧!”一面带他进洗手间,母亲先示范一遍,然后一边为他说明,一边替他洗手。如果幼儿想自己做,也可让他尝试。

如此,把希望教导他的事,每天重复地做。在教导的期间,绝不要责怪他,因为责怪是禁止不好的行为之作法,而教导是使他具备某种能力,两者互不相同。教导时最重要的是,采取科学式的教育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亲往往都对未教导小孩之事加以责怪。这些父母亲才是应该被责怪的。“责怪”这种行为,包括有忿怒与处罚的因素,会使1岁的幼儿非常畏缩。幼儿一旦心理上畏缩之后,就无法顺利予以教养了。

所以,如果幼儿玩危险的东西,或做出令人困扰的事,大人应该告诉他:“这是危险的!”然后将他抱起,替他转变一下环境。当然,危险而不能触摸的物品,平时应该收藏在幼儿无法摸到的地方,如果既不收藏起来,当幼儿去玩的时候又加以责骂,这就不合理了。

对幼儿实施教养时,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如果幼儿能正确做到你的要求,你必须立刻加以赞美、鼓励。倘若你对他的小小成就视若无睹,就无法继续提升他的学习意欲。所以,你应该不停地对他说:“好律!”“加油!”

愈是年幼的幼儿,愈需要成人们给予爱的鼓励。

l岁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果从整个发展阶段来看,相当于预备期。虽然他们能够实地使用的语言数量很有限,但却蕴含着能在2岁以后迅速成长的语言胚芽。

语言能力的基础,除了亲子间的交谈之外,也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语言能力尚未成熟的婴儿,也知道自己的动作可以促使父母亲为他做某些事情,因此拼命地做出动作。假如父母亲能照他的预期给予反应,就产生了亲子间的交流。

在前面也一再提过,幼儿的能力发展必须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尤其是语言能力方面。

在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初期,如下几项条件是值得深思的发言

婴儿虽然也能发出声音,但这不能说是语言。但是婴儿到了6个月左右,就能发出类似语言的声音,这叫做哺语。这时,如果经常对他说话,他就能了解声音可以传达意志。

然后,在10——11个月左右,婴儿便能发出可以算是语言的“片语”。如果有说话对象,他就会不停地发音。

形式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有一定的发育形式。幼儿由于反复听大人所说的语言,就能学会符合一定形式的发音。所以这是需要模仿对象的。

涵意

语言各有独自的涵意,了解涵意之后,再准确地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幼儿通常都是在自己会说话之前,就能了解别人所使用的语言的涵意。大人时常认为自己的孩子“听得懂,却不想说”,而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这有一定的顺序。

意欲

有了语言能力,还要加上想说话的意欲,才能实际地发表出来。如果未能弓!发这种意欲,就只是内藏式的语言,不能实际运用,而意欲是必须有好的听众才能产生的。

具备了这些能力,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开始发展。

大致来说,在满1周岁的初期,这些准备条件就可以完成,这种出发期叫做“单语言时代”。

在这个时期,幼儿会使用一个单语,来表示各种含意。例如他说“ma ma”,依照不同的时间和场所,而有“肚子饿了”、“这是什么食物”、“已经饱了”和“几时才能吃饭呢”等各种涵意与内容。这段时期会从五岁持续到三岁半左右。

其次是1岁半到2岁的时期。这时期幼儿最大的特征,是已经清楚认识“每件事物都有名称”,但是“却不知各种事物的名称”,以致于拼命想了解各事各物的名称,因此,词汇也跟着急速增加。

到了接近2岁时,除了名词外,偶尔也会使用数量有限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等。

另一方面,语言的结构也会由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而循次渐进,愈变愈复杂。

由语言能力的发展来看。到达这种上升弧线时就相当于第三期了,也就是即将步入两岁的阶段。此后,语言能力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那么,在这重要时期,父母应如何加以指导呢?

尽量给予刺激

不要认为“反正他也听不懂”,而从不对他说话,应尽量给予语言刺激。平时沉默寡言的双亲,在这段期间就不能不开开金口了。

曾经有一对父母说话有很重的乡音,因此有所顾虑,不太敢跟小孩说话,以致子女的语言能力发展十分迟缓。正确的发音虽然重要,但是语言的刺激更为紧要。所以,双亲必须视幼儿的能力对他说话,以给予适当的刺激。

尤其是在把东西交给幼儿时,或某种行动要结束时,应把握具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来教导他。例如说:“暗!书本给你!”“晚安!”“红色的花”等等。

简洁而明了的示范

引导幼儿学习语言,对他说话必须从使用单音词开始。如果能配合语言做做动作,或以实物示范,将更能让幼儿了解。

尤其要给予幼儿指示时,以使用单音词或双音词的简洁表现,最能收效。例如对他说:“已经光光了!”“危险!”“借给我!”“谢谢!”等。

此外,要尽量使用正确的发音。因为这时期学会的发音,会根深蒂固地存在幼儿脑里;错误的发音,以后再予纠正就有困难。

要不断地给予反应

以幼儿的牙牙学语,要不断给予反映,幼儿才能了解语言是一种传播感情和意志的工具,并且感觉到说话是件快乐的事情,在这段时期,幼儿所说的话有很多是不易理解的,父母若过于介意而一再反问,或强加纠正、干涉,有时会令幼儿因此厌恶开口说话,导致反效果。所以,父母应该以轻松的心情倾听,适当地给予反应。

幼儿的语言虽然不完整,令人费解,不过由他的态度和表情,大致可猜出他大概的意思。双亲最好设法了解幼儿所要表达的意思,热烈地反应。否则,双亲敷衍的态度会感染幼儿,使幼儿丧失了说话的意欲。

气氛最为重要

幼儿说话的意欲,大多是在愉快的气氛下产生的。让他在活泼、快乐的气氛中说话,经由温馨的心灵交流,让他学习语言。电视之所以不能成为幼儿学习说话的老师,原因就在于电视只能作单向的交流,而不能对幼儿的话产生反应。

注意异常及障碍

听力不佳的幼儿,或是头盖骨破裂而不能正确发音的小孩、因脑部麻痹致使语言机能有障碍的儿童,都应尽早接受专家的矫正和指导。语言能力的异常是很难恢复的,所以在幼儿的发展初期就应给予充分的关怀。

语言是一种工具,语言能力的迟缓和障碍,对儿童的成长会成为一大致命伤,不可不注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