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9:03:03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东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

东欧现代作家作品浅析试读:

前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的发展,既是纵向的,又是横向的;纵向发展是各民族文学内部的继承性发展,横向发展是世界各民族互相之间的影响、冲突和交会。这一纵一横的经线与纬线,织成了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可以说,纵向的“通变”与横向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两个基本动力。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世界文学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文学知识漫谈》丛书。本套书系共计10册,主要包括世界文学发展、世界古代作家作品、俄苏现代作家作品、东欧现代作家作品、西欧现代作家作品、北欧现代作家作品、南欧现代作家作品、美洲现代作家作品、亚洲现代作家作品、非洲现代作家作品等内容。

本套书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世界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东欧现代作家

第一节 英国现代作家

德莱顿

德莱顿,1631年生于北安普敦郡一个清教徒的家庭。他约在1644年进入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学的教育。1650年就读于剑桥大学,1654年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

德莱顿于清教徒摄政政体结束前开始文学创作,曾把《纪念护国公逝世的英雄诗》(1659)献给克伦威尔。1660年,他写了《回来的星辰》一诗歌颂复辟及查理二世复位。他早期著名的诗歌《奇异的年代》(1667),写1666年伦敦大火、瘟疫以及荷兰战争等重大事件。

1670年,德莱顿受封为桂冠诗人,并在宫廷任职。此后,他写了许多政论诗。如《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1681),被认为是他的优秀的讽刺诗。《奖章》(1682)一诗攻击辉格党,嘲笑他们在煽惑人民。同年又写了讽刺诗《马克·傅莱克诺》(1682)。德莱顿原是清教徒。1682年他写的《俗人的宗教》一诗斥责天主教,歌颂英国国教,反对不信国教的人们。1687年詹姆斯二世企图把英国变成一个罗马天主教国家,德莱顿又改信天主教,并写了《牡鹿与豹》(1687)一诗赞扬罗马天主教会,把它比作洁净、不朽的牡鹿,辱骂英国国教为肮脏凶残的豹。

德莱顿最著名的两首短诗:《圣西西莉亚日之歌》(1687)和《亚历山大的宴会》,又名《音乐的力量》(1697),诗中把音乐颂扬为美妙无比的艺术。德莱顿的颂诗和讽刺诗标志着英国诗歌中古典主义的确立。

德莱顿还写了不少剧本,有将近30部喜剧、悲喜剧、悲剧以及歌剧。他主要模仿法国悲剧诗人高乃依,写了许多“英雄剧”。其中较好的剧作有《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和《奥伦-蔡比》(1676)等。这些英雄悲剧的主题是爱情和荣誉之间的矛盾。德莱顿还把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改写成《一切为了爱情》(1678)。他虽然仍采用无韵诗体,但严格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规则,写出一部完美的占典悲剧。

德莱顿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有1618年发表的《论戏剧诗》、1700年发表的《寓言集序言》等。他对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琼森、鲍蒙特、弗莱彻作出高度评价。德莱顿是英国文学批判的创始人,文学史家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的时代”。

兰姆

兰姆,1775年生于伦敦,其父为法学院执事索尔特充当助手及家仆。兰姆自幼爱好读书,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他7岁入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与诗人柯尔律治、亨特同学,自此与柯尔律治结成终生莫逆之交。兰姆的《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1813)一书,即这一段生活的回忆。15岁时他因口吃不利于言而辍学。17岁进入东印度公司任簿记员,直至1825年退休。

兰姆的姐姐玛丽患精神病,1796年9月忽然大发作,竟杀其母。他悲痛万分决定精心护理玛丽。玛丽发病时住疯人院,平素家居则头脑清醒,与他合作著述,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助益。兰姆当时虽默默无闻,但交游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兹里特、胡德、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对兰姆来说这种珍贵的友情成为他一生中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兰姆的文学生涯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诗深受柯尔律治的影响,个别篇章可能是与柯尔津治合写的。他的诗有《熟悉的旧面容》(1798)和《昙花一现的婴儿》等,但成就不高。他也写过剧本,有诗剧《约翰·伍德维尔》(1802)和闹剧《H君》(1806)。后来他与玛丽合写儿童文学作品,最成功的是《莎士比亚故事集》(1807),此外,他还写过一部悲剧故事《萝莎蒙·格雷》(1798)。1808年他出版的《莎士比亚同时代英国戏剧诗人之范作》是一部作品选集,收集17世纪各个著名剧作家作品的片断,附有简短的评论。当时英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极为漠视。

兰姆所写的评论文章不多,其中《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一文表明他对莎士比亚剧作的人物很感兴趣。他唯一的一篇较长的评论文章,是评论华兹华斯的《出游》,其中说出了诗人的天才和独创性。他十分景仰17世纪的戏剧诗人和散文家福勒、布朗和伯顿,以及18世纪的小说家。他对写实作品很感兴趣,但是他厌烦造作和世外桃源式的田园诗,他不讨论作品的布局结构,而是讨论体裁形式。

兰姆最大的成就是随笔。其随笔的最大特点是笔调亲切,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兰姆不象18世纪的散文家,爱讲大道理,阐发哲学思想,他好谈生活琐事和知识性题材,如《万愚节》、《古旧的瓷器》、《偏见一束》、《全世界背后的一部百科全书》等。他的随笔大多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有的风雅幽默,有的则哀惋凄切。兰姆好推敲文字,爱用典故,注重细节,文体富有个人特色,但从中可以看到蒙田、伯顿和布朗等人的影响。兰姆的随笔后来收为两个集子《伊利亚随笔集》(1823)和《后期随笔集》(1833)。佳作多在前集中,后集的杰作只有《退隐者》一篇,写退休后的闲散生涯,颇富风趣。他以《随笔集》作者“伊利亚”见知于世。

兰姆还是英国著名的书简家之一。他的书信记载了他与同时代一些著名文人的交往,而他与他们每个人的友谊又各有特色,其次,他的书信富有随笔意味。他多以对文学见解、友人的消息和他本人爱好为主,最主要的是谈书。兰姆一生嗜书如命,在书信中历历可见。兰姆所有书信中贯穿着失意者的忧郁情调。

兰姆于1825年退休,因玛丽病情恶化而移居埃德蒙顿。1834年卒于埃德蒙顿。

济慈

济慈,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他的父亲以经营马车行为业,生活比较富裕。1804年父亲去世,母亲再嫁,济慈和两个弟弟被外祖母收养。1810年母亲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管他们弟兄的财产。1811年,济慈由保护人安排离开学校,充当医生的学徒。他喜爱文学,并在中学的好友查尔斯·克拉克的鼓励之下开始写诗,模仿伊丽莎白时代诗人埃德蒙·斯宾塞。1815年10月,济慈进入伦敦一家医院学习。这时他已热爱写诗,深受诗人亨特和华兹华斯的影响。

1816年5月济慈在亨特所编《检察者》杂志发表十四行诗《孤寂》。1816年7月,他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继续学习外科。同年夏他写成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10月间他经克拉克介绍,与亨特相识,并与雪莱、哈兹里特、兰姆等人来往。11月间,济慈决心从事文学创作,通知他的保护人,放弃学医。

1817年,济慈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大多带有模仿的痕迹,但也有佳作,如上述的读荷马史诗的十四行诗和《蟋蟀与蚱蜢》等,而《睡眠与诗》则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诗经出版后得到好评。4月,济慈写作长诗《恩底弥翁》,以凡人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爱故事为题材,显示出他对美的境界的敏感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济慈也形成了许多对哲学和艺术的观点,其中著名的有“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1817年冬,济慈在伦敦与华兹华斯相见。虽然他仍然钦佩华兹华斯的诗,却不喜欢他的为人。后来他和亨特也渐惭疏远。

1818年3月,济慈去外地照顾患病的弟弟托姆。这时他写成取材于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叙事诗《伊萨贝拉》。长诗《恩底弥翁》出版后,有3家保守的杂志进行指摘,甚至对济慈进行人身攻击。但这并没有使他灰心,或像传说那样使他过早去世,他更加自信地向友人说:“我想在身后是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的。”他立即开始写作以希腊神话中新神和旧神的争夺为题材的史诗《许佩里翁》,使用无韵诗体。在他弟弟去世前完成了两章。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始终爱慕的女友芳妮·布劳恩。1819年1月,济慈写成长诗《圣爱格尼斯之夜》,这首诗采用了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情节,绚丽多彩,表达了对托姆去世的哀悼和对他与芳妮关系的忧虑。1819年他又开始写《圣马克之夜》,但未完成。

1819年春夏之间,济慈写成他的传世之作,如颂诗中的《夜莺》、《希腊古瓮》、《哀感》、《心灵》和抒情诗《无情的美人》,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等。它们和上述上述的《圣爱格尼斯之夜》以及早期的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等,成为济慈诗作的精华,也是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

同年,济慈开始写作以蛇化美女的神话为内容的抒情诗《莱米亚》,同布朗合写剧本《奥托大帝》,并改写《许佩里翁》。9月间他还写了《秋颂》。10月,济慈在伦敦同芳妮订婚。但他这时因看护托姆而传染了肺结核病。1820年7月,他的诗集《莱米亚,伊萨贝拉,圣爱格尼斯上夜和其他》出版,反应良好。9月间他遵医生之嘱,由友人陪伴去意人利休养,但终于不起,于1821年2月23日,在罗马去世。遵照他的遗言,墓碑上写着:“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济慈一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甚强。这和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有密切关系。他在《伊萨贝拉》中对伊萨贝拉的两个贪婪的哥哥的3段描写,曾被萧伯纳称为集中表现了马克思谴责剥削者和剥削制度的思想。

济慈是英国最有才气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诗人丁尼生、布朗宁,以及后来的唯美派诗人都受他的影响。

萨克雷萨克雷,1811年7月18日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阿里帕。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税务员兼行政官。1829年,萨克雷公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曾去德国游学。1833年主办《国旗》周刊,1836年任伦敦《立宪报》驻巴黎记者。不久,《立宪报》停刊,他回国靠写稿谋生。婚后第4年妻子患病,从此精神失常。萨克雷自1833年起在报章杂志发表了很多文章,用了不少笔名,也出了好几部书。但是直到长篇小说《名利场》问世,他才被公认是天才小说家。为了保障病妻和两个女儿的生活,他一部接一部地写作,自绘插图,分期在杂志上连载,又到英国各地和美国演讲。1857年他在牛津选区竞选下院议员失败。1859年他担任新创刊的《康希尔杂志》的第一任主编。萨克雷的早期小说有的描绘上流社会各种骗子和冒险家,有的讽刺当时流行的渲染犯罪行为的小说,其中主要的有《当差通信》(1838)、《凯瑟琳》(1840)、《霍加蒂大钻石》(1841)、《巴利·林登的遭遇》(1844)。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于1847年开始在《笨拙》杂志连载,副题是《没有英雄的小说》。女主人公蓓基·夏泼是个穷画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在学校中受尽歧视,感到愤懑不平,离校后便开始投机冒险的生活。小说揭露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利害关系和腐朽堕落的风尚。

萨克雷主张小说应当描摹真实,而当时风行的一些小说却很不真实。因此他写了《名作家的小说》(1847),摹仿、取笑风行的几部小说。《名利场》的创作方法则力求真实,在许多地方突破了当时写小说的常规。蓓基就是他塑造的19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女冒险家的典型。这部小说结构宏大,足以容纳一幅浩瀚的社会全景,但失之于松散。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亲切随便,或幽默,或哀婉,且夹叙夹议,冷嘲热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小说《彭登尼斯》(1848~1850)是萨克雷模仿菲尔丁的《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写成,主人公早期的经历有作者的影子。《亨利·埃斯蒙德》(1852)是一部历史小说,以18世纪初英国对外战争和保王党的复辟活动为背景。《纽克姆一家》(1853~1855)揭露了中产阶级生活的丑恶,同时塑造了纽克姆上校和埃塞尔小姐两个正面人物形象。《弗吉尼亚人》(1857~1859)是《亨利·埃斯蒙德》的续篇,写埃斯蒙德的后代在新大陆的命运。萨克雷的最后一部小说是《丹尼斯·杜瓦尔》,在他死时仅完成8章,1864年在《康希尔杂志》发表。

萨克雷还有一些散文集,其中以《势利人脸谱》(1847)最有名,这是由45个特写组成的英国社会各阶层势利人的肖像。《转弯抹角的随笔》(1863)收集了他为《康希尔杂志》撰写的一系列文笔隽永的小品文。他的演讲后来收在《英国幽默作家》(1853)和《四位乔治王》(1860)两个文集里。他的诗集有《歌谣集》(1849)。

1863年圣诞前夕,萨克雷因心脏病发作在伦敦逝世。

狄更斯

查理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一个贫寒的小职员家庭里。他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狄更斯的父亲因无法还清债务而入狱。无奈之下,年满10岁的狄更斯便去一家皮鞋油作坊当童工。父亲是海军会计处的小职员,为人轻浮,因挥霍无度,抚养不起8个子女而债台高筑,离乡背井;迁居伦敦后,为节省开支,母亲和弟、妹都搬进监狱和父亲在一起,狄更斯单独在外面,每逢星期日领到薪水,就买些食物去监狱看望父母弟妹。在这段时间里,他广泛接触了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对他们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统治阶级和黑暗社会也怀有强烈的仇恨,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来,狄更斯的父亲得到一位远亲的一笔小小遗产,还清债务,被释出狱。狄更斯也离开了鞋油作坊,进一家小学读书。两三年后,那笔小小遗产花光了,狄更斯只好辍学谋生。为养家糊口,他从16岁始,就先后做过律师的抄写员、事务所的信差、法院的速记,1832年他又当了报社的采访记者。担任记者期间,他有机会常去国会记录辩论情况,目睹了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肮脏内幕,了解了辩论中揭露出来的上流社会的大量罪恶事实,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搜集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狄更斯自幼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童年时代,他就阅读了《鲁滨逊飘流记》、《天方夜谭》等大量小说。他的父亲很爱好戏剧,经常让狄更斯表演戏剧,还教他背诵诗歌。这种教育虽使小狄更斯颇吃苦头,却也培养了他的文学兴趣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狄更斯从当采访记者时开始文学创作。这时,他经常为伦敦的几家报刊撰稿,业余时间就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勤奋学习。在3年的时间里,他以“博兹”的笔名相继出版了两卷记叙伦敦风土人情的《特写集》(1833~1836)。他的讽刺的手法,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文笔,使那些与他共事的采访记者惊叹,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和文学界人士的注意。

1836~1837年,狄更斯分期发表了他的第1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尖锐讽刺了资产阶级英国的社会制度及其假民主,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此后他脱离新闻工作,身负盛名登上英国文坛,开始了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生涯。1842年,他访问了美国。从1844年起,他常常携同家人在瑞士、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居住。1846年,他创办进步报刊《每日新闻》,并担任主编。1858年以杰出朗诵家身份在国内作朗诵旅行;1867~1868年再度访美。

狄更斯一生不知疲倦地写作,严重损害了健康,1870年6月9日,这位英国文坛上的“天之骄子”瘁然逝世,引起了全英国人民的哀悼。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一生共写有20多部长篇小说,还写有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书信和演说词,并写有2部札记和1部儿童读本的英国史。按照他的思想发展,其创作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第1时期(1833~1842)。这时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认识肤浅,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对医治社会疮痍还充满乐观情绪。这时期的重要作品除《匹克威克外传》外,还有描写孤儿生活,把人们带进痛苦世界的社会小说《奥列佛尔·特维斯脱》(一译《雾都孤儿》,1837~1838);塑造资产阶级强盗形象,揭露英国教育制度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9);为小私有者崩溃叹唱挽歌的《老古玩店》(1841);以及描写1780年人民暴动的小说《巴纳比·拉奇》(1841)等。这些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英国慈善机关的伪善和学校教育的黑暗,讽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假和政府机关的腐败,描写了青少年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小私有者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破产和历史上人民的反抗斗争。但这些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比较温和,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得到“善良”资产者的保护,在历尽艰难之后得到美好的结局。

第2时期(1842~1848)。1842年的美国之行,打破了狄更斯对美国的幻想。他从美国阴暗、肮脏的社会现实中,看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及其无法解除的矛盾。因此,他这时期的作品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力量,使其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访美回国后,狄更斯写了《美国札记》(1842)一书,揭发了美国国会和新闻舆论的假民主,抨击了美国的监狱制度以及黑暗的奴隶制。与此同时,他还发表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3),揭露和诅咒美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贪污腐化、投机诈骗和种族歧视等丑恶现实。在这部小说中,以金钱为主题,作者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自小所受的教育就是“金钱”和“利润”,他的处世准则是“要先打挎别人,不然别人就会打垮你。”成年之后为了尽快继承家产,竟企图毒死他的父亲。作者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当时金钱对人的毒害。

1848年,狄更斯发表批判资本家的重要长篇小说《董贝父子》。小说主人公董贝先生是经营海外贸易的董贝父子公司经理,是个傲慢冷酷、惨无人道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他认为自己是统治全部世界的社会力量的代表者,认为他的企业是世界的中心,地球、太阳、月亮是专为董贝父子公司的活动而存在的。他深信钱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虐待女儿,不准孩子拥有欢快的童年。儿子死后,他靠金钱的势力又买来美貌的贵族少妇伊迪丝,想重婚养子,继承公司事业。后来,伊迪丝无法忍受他的冷酷,便与他的助手私奔,董贝公司从此破产了。作品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鞭笞了资产阶级的残忍和丑恶。

这时期狄更斯的重要作品还有一部《圣诞故事集》(1843~1848)。其中的代表作有《圣诞欢歌》(1843)、《钟声》(1844)、《炉边蟋蟀》(1845)、《生命的战斗》(1846)、《着魔的人》(1848)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幻想和感伤情调。《圣诞欢歌》和《炉边蟋蟀》写有产者应和下层人民亲热相处,以改善自己的道德;《钟声》则着重抨击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马尔萨斯学说、曼彻斯特学派的自由竞争原则和边沁的功利主义。

第3时期(1848年之后)。这一时期是狄更斯创作的极盛时期。这时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革命遭受了挫折,资产阶级反动势力急剧加强。狄更斯认为社会罪恶是平等社会制度造成的。所以这时期的作品,不再抨击个别孤立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政府机关、国家机器以及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德》(1850)、《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伟大的期望》(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爱德文·德洛德》(1870,未完稿)等。《大卫·科波菲尔德》是自传体小说,通过一个孤儿的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抨击了司法界的腐败和议会制度对人民的欺压。《荒凉山庄》通过戴德洛克夫人的家庭悲剧和庄迪斯家族争夺遗产的诉讼案,批判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败坏,揭露英国司法系统残害人民、敲榨自肥的罪恶行径,讽刺了英国议会中两党争权和政府机关的荒唐腐朽。这部小说还以法院附近一家堆满破烂的旧货店自发起火、店主丧生来暗示黑暗的英国社会行将崩溃的前景。《小杜丽》通过主人公全家因负债而被关进监狱的遭遇,控诉了英国监狱制度的惨无人道,批判了资产者的利己主义和寄生恶习。《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通过梅尼特医生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农民所遭受封建贵族的迫害。作者还通过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惩治压迫者的情节,说明革命必将到来。但作者对革命的意义和内容缺乏正确认识,把革命看成是单纯的报复手段,并攻击雅各宾专政过于“残暴”。《伟大的期望》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统治和犯罪行为。《我们共同的朋友》则批判了劳而不获、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艰难时世》是狄更斯最值得注意、最成功、最不朽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是在英国宪章运动的积极影响下写成的。它以一个纺织业中心城镇焦煤镇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控诉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描写了工人的凄凉生活,同时也显示了工人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作品成功刻划了国会议员兼教育家葛擂硬和纺织厂资本家庞得贝这两个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俩狼狈为奸,紧密合作,控制着这个城镇的教育机构和经济命脉。葛擂硬是个凡事都讲“事实”,信奉功利主义的混蛋。他把人生看作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金交易”。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他强迫年仅20的女儿露意莎和50多岁的资本家庞得贝结婚,结果导致女儿的婚姻悲剧,他强迫儿子接受“事实”教育,希望儿子飞黄腾达,最终事与愿违,儿子沦为偷窃银行的逃犯。庞得贝是个阴险狡诈、毫无人性的工业资本家典型。他一面残酷剥削工人,一面又吹擂自己是白手起家,以掩盖剥削罪行。他用最卑鄙的手段娶了露意莎作老婆;他收买工人斯梯芬遭到拒绝,便将其开除,将银行失窃案强加于斯梯芬,被迫无奈,斯梯芬含冤而亡。总之,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和矛盾冲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风貌。但作者宣扬阶级调和,主张以爱来解决矛盾,并且丑化了宪章运动的领导人物。

狄更斯的作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描绘了英国19世纪上半叶广阔生动的社会画面,从各个角度刻划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各种人物,揭露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和肮脏灵魂。这是他以前和同时代的其他小说家所无法企及的。同时,他以生动热情的笔触,描写了下层阶级的人们及其苦难生活,并对他们的悲惨命运给予深切同情,从而掀起了真正的文学革命。

狄更斯的小说既是劳动人民的血泪控诉,又是刺向反动阶级的锐利投枪。但狄更斯的世界观具有尖锐的矛盾。他痛恨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却不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他同情工人和下层人民,却不同情他们的革命;他生活于英国工人阶级暴风雨般的斗争时代,却没有看到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他主张用道德和教育来改造剥削者,幻想用仁爱宣传来感化资产阶级,促使劳资妥协,消除贫富悬殊。这些思想都渗透着浓厚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因素,这说明他基本上是小私有者的代言人。

在艺术上,狄更斯把英国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和漫画式勾勒的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善于浮雕式地展示绚丽多采的生活画面,把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现实环境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与笔下人物的情绪、内心世界溶合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

狄更斯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但被誉为“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英国的巴尔扎克”,还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马克思曾说:“他们在自己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了今后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一起所揭示的还多。”

勃朗特姐妹

英国著名的姐妹作家夏绿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分别于1816年和1818年出生于英国北部山区一个穷苦的乡村牧师家庭。

勃朗特姐妹的一生非常孤独、苦闷、短暂、不幸。最小的妹妹安妮还只有20个月时,母亲就去世了。母亲的姐姐勃兰威尔住到她们家中,帮着料理家务,看管孩子。他们和弟弟妹妹的青少年时代极度贫困,因无钱,8岁的夏绿蒂被迫和艾米莉以及2个姐姐到孤儿院式的学校度过一段童年。这是一所饥饿疾病和体罚相交织的学校。不久夏绿蒂的2个姐姐因患病,相继死去。她们姐妹也被接回家中,同弟弟几人随父读书。

母亲早逝,父亲双目失明,2个姐姐夭折,这些打击使她们十分早熟。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她们开始作诗、画画、写小说。据盖斯凯尔夫人的《夏绿蒂·勃朗特传》记载,夏绿蒂13岁时,仅在1年多时间内就写了近200万字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夏绿蒂21岁时,曾把自己写的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看过,骚塞对她的态度很冰冷,说搞文学创作不是女人的事业。后来夏绿蒂发表《简·爱》时,因怕人歧视,不敢用真实姓名,只用了“克拉·贝尔”的笔名。

为了谋生,夏绿蒂姐妹3人都先后离家出外,给有钱人当家庭教师。这种屈辱的生活使她们对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十分仇恨和蔑视。家庭教师的凄凉境况,姐妹分离的哀痛愁苦,使她们产生了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她们打算在家乡创办一所寄宿学校,用自已的双手创造自由幸福的生活。为此,夏绿蒂特地带妹妹艾米莉到生活费用较低的布鲁塞尔去学习法文,并于19岁时当了寄宿学校教员。在布鲁塞尔,夏绿蒂爱上了女校长的丈夫海格先生。这种没有前途的相思在她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创痕。沉痛的生活经历和冷酷的社会遭遇,给夏绿蒂姐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陶冶了她们孤独、敏感、自尊,而又独立自主的坚韧性格。

勃朗特姐妹尽管经历了骨肉悲欢离合的辛酸和黑暗社会的冷遇,但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活动。1846年姐妹3人以凯勒(夏绿蒂)、艾丽斯(艾米莉)和阿克顿·白尔(安妮)的化名出版了一本小小诗集,其中以艾米莉的诗为最多。这时,夏绿蒂第1部长篇小说《教师》遭到出版家拒绝,未能发表。但她并不灰心,继续从事新的创作。1847年,夏绿蒂的小说《简·爱》,艾米莉的小说《呼啸山庄》以及安妮的小说《阿格尼斯·葛莱》相继问世。3姐妹同时出现在文坛上,并都有作品传诸后世,这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奇迹。可是,由于生活的贫苦,就在第2年,艾米莉和弟弟去世了;不久,最小的妹妹安妮也离开人世。姐弟6人最后只剩下夏绿蒂自己。1855年,夏绿蒂尼柯尔斯结婚,几个月后她也病逝了。她们的苦难和不幸,成了英国文学史上最悲惨最令人同情的篇页之一。《简·爱》是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从19世纪以来一直被公认为现实主义名著。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个乡村小镇。主人公简·爱是个在襁褓中就失去双亲的孤女,她被当县吏的舅父收养。舅父死后,她受尽了舅母一家老小的欺侮和虐待,最后被赶到慈善学校,继续遭人凌辱。她在那里熬过10年含辛茹岁的岁月,后来到庄园主罗彻斯特家中任家庭教师。简·爱在同罗彻司特不多的接触中,窥视到他愤世嫉俗的内心痛苦,而罗彻斯特也从简·爱的举止言谈中看出她气度非凡的精神境界和独立自尊的优秀品质。简·爱也深深爱上了主人,但当他们举行婚礼时,罗彻斯特早有妻室的秘密被揭露了。原来,被关在楼阁密室里的疯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尽管简·爱热恋着罗彻斯特,但她不肯做他的情妇,忍痛逃离庄园四处流浪。后来,哀苦无告的简·爱在穷途中被牧师里弗斯兄妹收留,并为她觅得一个乡村小学校长的职务。这期间,简·爱得到死于海外的叔父留给她的大笔遗产,并得知里弗斯牧师原是她的姑表兄。里弗斯去印度传教,并向简·爱求婚,请求她一同前往。但简·爱心里始终只有罗彻斯特一人,她拒绝里弗斯,重新回到罗彻斯特家。这时,罗彻斯特庄园的厅堂楼阁已被疯女人纵火烧尽,疯女人坠楼身亡。罗彻斯特在营救疯妻时也受重伤,双目失明。但简·爱并不看重这些,终于以平等地位和他结了婚。

作者通过简·爱悲惨的生活经历及其为爱情幸福而进行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她不是闺秀淑女,而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子。她聪慧过人,感情挚热,世事明达,敏感自尊。舅母一家的虐待、慈善学校的侮辱、寄人篱下的悲苦——使她更加坚强起来。作者在简·爱这一形象中,倾注了自己不幸经历的辛酸和对世间崇高品质的深情。作品着力揭示简·爱的精神力量和内心境界的美,颂扬了她为自己的尊严、生存、地位而英勇抗争的品质和对爱情幸福顽强追求的精神,指控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伪善、冷酷和对下层人民的欺压,同时通过这一形象,无情抨击了资产阶级的婚姻恋爱观,有力表达了妇女的爱情理想和对自由幸福的渴望。《简·爱》出版后,因其题材新颖,感情真挚,情节诱人而引起当时评论界的关注,不久便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1934年,这部小说就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以小说为蓝本改编而成的话剧也曾在我国演出过。1944年,美国20世纪福斯公司把它摄制成故事片,1970年英国鹰狮影片公司再次将它搬上银幕。电影《简·爱》已在我国上映。

夏绿蒂于1849年发表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雪尔莉》是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写成的。作品描写一家棉纺厂工人捣毁机器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矛盾。作者以个性强悍、身世阔绰的雪尔莉和出身微贱、性情温柔的加罗琳这两个少女为描写中心,真切展现了当时地主贵族、资产阶级和工人的状况,谴责了工厂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853年,夏绿蒂发表第3部长篇小说《维耶特》。它和《简·爱》一样,含有许多自传成分。它是以作者在布鲁塞尔学法语的一段生活为基础写成的。当时夏绿蒂和有妇之夫海格先生的那种微妙的感情关系,被女作家熔到了女主人公身上,成了这部小说的重要故事线索。

作品主人公露西·斯诺是个贫苦而独立的英国少女,她学习法语回国后,当了寄宿学校女教师,她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情操,对周围人们产生了良好影响,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作品还记叙了她冲破生活和爱情中的一切困难并取得胜利的经历,歌颂了她把全部力量都献给人民的精神和其他优秀品质。小说中法语教授保罗·伊曼诺埃尔是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他在同露西·斯诺的交往中,受到良好影响,改变了怪僻而专断的性格,显露出久受压抑的善良天性。据传,保罗·伊曼诺埃尔这一形象,是以当年向夏绿蒂教授法语的海格先生为原型而塑造的。

1855年,夏绿蒂去世后,她的早期作品《教师》也得以出版。这部著作也是作者以自传的形式创作的,写女教师费朗西斯只身闯入社会独立谋生的故事。此外,夏绿蒂少年时代的作品还有《秘密》(1833)、《莉莉·哈特》等。据传,这两部小说是她与姨母勃兰威尔合写的。

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很接近于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她的主要题材多写小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与反抗,以及主人公在社会中的孤独生活。她塑造的人物,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常以动人的景物衬托人物感情世界。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激情,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灵。所以,她同狄更斯、萨克雷等著名作家一起,被马克思誉为“辉煌的一派”小说家。

艾米莉·勃朗特早年曾写有《女四》、《老禁欲者》等长诗。她一生只写了1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1847)。这部作品以它奇异的想象力名振英国文坛,从而使作者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故事发生在英国外省偏僻角落的一座暴风呼啸的山庄。山庄主人老恩肖从城里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吉卜赛弃儿希斯克里夫,将他收为养子,并跟自己的孩子一道教养。老恩肖死后,其子辛德力则视希斯克里夫为奴仆,常常进行侮辱,可老恩肖的女儿嘉瑟琳却与希斯克里夫相爱。辛德力认为妹妹嘉瑟琳,与这个穷鬼结婚会辱没他的家庭,于是进行百般破坏和阻挠。而嘉瑟琳也终因门第悬殊、金钱诱惑而准备嫁给阔少艾德加·林顿。

被抛弃了的希斯克里夫愤然出走,几年后他发了财,重回山庄,对夺去他幸福的人开始了不择手段的复仇。这时嘉瑟琳早与林顿结婚,婚后不久便死于难产。希斯克里夫便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萨贝拉为妻,他肆意虐待妻子和儿子,甚至加害于嘉瑟琳遗留下的女儿小卡瑟。他强迫病危将死的儿子和小卡瑟结婚,以便在儿子死后,他好独霸儿媳从父亲林顿那里继承的财产。辛德力由于不善理财,把呼啸山庄的全部田产都抵押给希斯克里夫。这样,肖恩和林顿两个富有家庭的全部财产都归希斯克里夫所有。复仇心理完全满足之后,他仍然无法医治心灵的创伤,他不想继续生活下去,实行慢性自杀,死后葬于嘉瑟琳的墓旁。

乍看起来,《呼啸山庄》是个单纯的复仇故事,其实它隐含着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作品通过因地位悬殊而酿成的爱情悲剧以及主人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尖锐的阶级斗争,鞭挞了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势利、虚伪和种种不平等现象。这部作品的人物营垒分明,一方是辛德力、林顿那样的统治者,另一方则是希斯克里夫和嘉瑟琳那样的叛逆者。作者通过希斯克里夫和嘉瑟琳悲惨的爱情故事,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作品也宣扬了超阶级、超社会的个人复仇主义,希斯克里夫的复仇仅仅为了个人爱情,最后自己则成为一个剥削者。《呼啸山庄》曾被誉为一首发自女作家内心的抒情诗。在结构上它采用一个目睹呼啸山庄风云变化的老管家对陌生人讲故事的倒叙手法,把主人公的身世、经历及其相互关系的奥秘逐渐展现出来,因而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这篇小说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脱离实际,并有夸张造作、追求怪诞离奇和廉价戏剧效果的毛病。

夏绿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以其优秀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她们,美国在1946年曾拍过一部以夏绿蒂3姐妹生平事迹为题材的影片,这部影片多次搬上银幕。前几年,法国也拍了一部《勃朗特姐妹》的故事影片,来纪念这两位著名的姐妹作家。

罗斯金

罗斯金,1819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酒商家庭,父亲对艺术有很高的品赏能力。青少年时代,罗斯金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和全家一起乘车遍游了英、法、瑞士诸国。幼年时代,罗斯金对画家威廉·特奈的画十分喜爱。1843年,当他24岁时,就发表重要批评著作《近代画家》的第1册,以后的17年中,此书的其他几册相继出版。在这些著作中,对他的画人们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最著名的有《建筑的七盏明灯》(1849)、《威尼斯城的石头》(1851~1853)等。这些作品研究了欧洲建筑的主要流派,主张艺术不能和生活割离,断言只有高尚的社会现实才能产生真正优美的艺术。他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来自社会的健全,高尚的生活环境和艺术家本人的道德天性。

罗斯金于1857年在曼彻斯特城发表了《艺术的政治经济》这篇讲演,强调艺术的崇高道德意义和巨大教育作用,并声称只有当艺术来自人民群众时,它才有真正的意义和地位。罗斯金关于艺术问题的著作和讲演,使他成为19世纪首屈一指的艺术批评家。

1860年,41岁的罗斯金完成了《近代画家》最后1册的写作,同时结束了他的艺术批评著作的写作阶段。从这时起,他开始借艺术来研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问题。他认为近代艺术衰落的原因来自英国社会的商业组织;劳资之间的问题是个道德问题,资本家不应凭其势力加重对工人的压榨,而应使工人过上较为独立的生活。

在《时至今日》(1861)、《经济学释义》(1862)、《芝麻与百合》(1865)、《野橄榄花冠》(1866)等重要著作中,罗斯金以唯心主义的审美观点批判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有害于艺术的发展;他要求改革社会,以使穷人免受富人的欺凌压榨;并主张“美”应该成为人类全部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但是,他反对过分发展机械技术,提倡手工业劳动,认为机械技艺会扼杀工人的主动性,把工人变成复杂机器的简单附属品,并且推崇古代和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主张用道德和审美教育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暴露了罗斯金世界观上的局限性。

罗斯金的《芝麻与百合》是当时流传最广的一部作品。作者在此书的第1部《国王的宝藏》中,责备英国人只重视物质的成功,而忽视精神的成功。作者提倡精神的特别是由书籍中得到的财富,认为这是国王的宝藏。该书第2部《皇后的园地》则论及妇女问题,体现了反对妇女解放的思想主旨。

罗斯金晚年曾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受苦受难的人们。从1871年起,他给工人阶级写了许多信,题名为《劳动者的力量》,信中也含有他对经济、艺术、宗教等各种问题的见解。1875年,他成立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团体,以期恢复中世纪社会,实现他的经济理想和社会理想。他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献慈善事业,解决贫民的住所和教育问题,以致临死时手中分文莫名。这种对慈善事业的热衷和向往,表现出罗斯金学说中的改良主义倾向。罗斯金老年写了《过去时代》一书,用美丽质朴的文字追述了他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生活。

罗斯金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的感情色彩,显示了作者对这种文体的惊人的驾驭力量。他作品中的许多篇章,如《威尼斯城的石头》中对圣马克礼拜堂的赞颂,《近代画家》中对于霞弗豪生大瀑布的赞美,以及《过去时代》里对于日内瓦龙耐河的赞叹等等,都是英国文学散文中的精品。

艾略特

艾略特,原名玛丽·安·埃文斯,1819年11月22日出生于沃里克郡奇尔弗斯科顿附近的乡村。父亲年轻时当过木匠,后来是庄园主的代理人,政治观点保守。艾略特于1828~1835年先后在2所女子寄宿学校就读,笃信福音教,热衷于慈善事业。她学会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外语,熟悉《圣经》和大量宗教、文学著作,并涉猎天文、地质、数学、昆虫等各类科学。

1836年母亲去世,她辍学为父亲管家。1841年随父迁居考文垂,结识了自由思想家、缎带商查尔斯·布雷一家及布雷的姻亲海纳尔一家。查尔斯·海纳尔的著作《基督教起源的调查》(1838)很快地转变了她的宗教信仰。1842年初她宣布不再去教堂,不信上帝,但她仍深切理解、同情一切虔诚的宗教感情,这也成了她作品的基调。

1844年初,艾略特开始翻译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于1846年匿名发表,在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因而名噪一时。以后她又翻译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文》。1850年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副编辑,与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过从甚密,并认识了刘易斯和克罗斯。

乔治·亨利·刘易斯是著作家和评论家,对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都有研究,写过《歌德传》。艾略特和刘易斯志趣相投,后与他公开同居。1854年7月她翻译的费不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以真名出版。同月,与刘易斯去德国。她的哥哥、姐姐和朋友们都对她表示不满,但她独自忍受这一切。在共同生活的24年间她的稿酬一直用于抚养刘易斯的3个儿子和帮助他的前妻。

艾略特在德国时开始翻译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回国后译完(未发表);还为刘易斯翻译了《歌德传》中的大量引文,并为《威斯政斯特评论》写专栏文章,所写的书评中已包含了她对现实主义小说的认识和理论。

1856年秋起,艾略特开始小说创作,写了3部回忆早年家乡生活的中篇小说,1858年结为一统名为《教区生活场景》出版,署名乔治·艾略特。她开始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小说理论,忠实表现平凡人物的生活,唤起人们的同情引起极大反响。

1859~1876年,艾略特创作7部长篇小说。一般将她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小说描写19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后期小说内容复杂,采用了重大的历史、政治、社会题材。但她的创作思想前后一致,作品具有哲理性,又富有幽默感。她的作品以探讨道德问题为主,对人们深表同情,她的写作手法属于现代小说的心理分析。《亚当·比德》(1859)具有荷兰现实主义绘画的风格。平凡恬静的表面之下,蕴积着发生在普通人心灵深处的暴风雨。木匠亚当·比德爱着农家女海蒂,而海蒂好虚荣,被地主的少爷、军官亚瑟·道尼桑诱奸。她在寻找亚瑟的途中分娩,杀死婴儿,因杀婴罪被捕,判处流放。通过人物悲剧,亚当认识到人生的复杂与艰难,产生了博爱的思想。小说深入刻画了人物心理,并用地方方言赞扬了宗教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是关于磨坊主塔利弗的子女托姆与麦琪的故事,写他们在父亲破产后逐渐疏远,最后在被洪水淹死前和解。前半部关于托姆与麦琪两人童年生活的描写,在英国文学中最为出色。《织工马南》(1861)写马南曾受好友诬陷,对人丧失了信任,通过金币失窃、收养迷途孤女的事件,重又体会到了人生的温暖和同情。

1860年乔治·艾略特游览佛罗伦萨时决定以15世纪意大利宗教改革为背景写一部历史小说,后以《罗慕拉》为名于1862~1863年出版。作品反响一般但其中关于提托由于利己主义泛滥而堕落的过程却写得极为深刻。

她的另一部作品《菲利克斯·霍尔特》(1866)写1832年选举中的动乱,其中关于特兰桑姆太太的悲剧写得十分成功。《但尼尔·狄隆达》(1876)是唯一一部写当代生活,并以英国都市和欧洲为背景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犹太复国为主题,一般认为写得不成功,而小说中对葛安陀琳性格的分析显示了艾略特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长篇小说《米德尔马奇》(1871~1872)普遍认为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小说围绕两个想为社会造福的青年在婚姻、事业上的失败,全面勾画了一幅英国地方生活的画面。作者运用对比、对称、平行、重复等手法,使“社会挫败人”这一主题异常鲜明。

艾略特的小说大都以议论为主,但她笔下的人物并不公式化,她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真实,所刻化的环境也是真实的典型。她对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非常重视。她的细腻的心理分析影响了许多作家,如托马斯·哈代、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戴·赫·劳伦斯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等。

她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诗剧《西班牙吉卜赛》及一些诗与散文。

1878年刘易斯病逝。1880年5月艾略特与比她小十几岁的约翰·克罗斯正式结婚。1880年12月22日她于伦敦逝世。

哈代

托玛斯·哈代,1840年6月2日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多塞特郡,父亲是个建筑工程的小包工头。哈代出生在民歌之乡。从11岁起,哈代便常常跟着父亲外出弹奏,那些民间集会和民间口头文学使他深受熏陶。17岁那年,哈代曾做过建筑师助手,并写出了不少讴歌农村生活的小诗,开始了文学创作的试笔时期。21岁时,他到伦敦继续学习建筑,并到大学旁听,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同时继续进行写作尝试。学校生活结束后,他于1867年回到家乡,先是当了几年建筑师,其后便一直住在家乡,致力于文学创作活动。

哈代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和剧本多种。他的创作是从对农村生活进行田园诗般地描写开始的。他把这类作品称为“性格和环境的小说”。这类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英国南部乡村地区,哈代称这一地区为威塞克斯,因此这类小说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他的第1部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绿荫下》(1872),记叙一个年轻农民和一个女教师的恋爱故事。这部作品象一首乡村田园诗,细腻描写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习俗风尚以及英国农民的恬静生活,把宗法制的农村生活理想化,用以反对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在第2部小说《远离尘嚣》(1874)中,人们生活并不和协、矛盾不断,出现了许多凄惨情景。

哈代后来的小说逐渐增强了现实主义的力量,长篇小说《还乡》(1878)就是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篇小说写在巴黎住过多年的珠宝商人姚伯厌倦了都市生活,回到故乡爱敦荒野,希望安静地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部作品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渗入以后,英国农村残存的宗法制的最后崩溃,揭示了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带给乡村人民的深重灾难。这一主题在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1886)和《林中居民》中,也得到了体现。

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代表作中,作者满怀深情塑造美丽智慧的少女苔丝的形象。她被富人亚雷强奸,生下一个私生子。社会舆论却谴责苔丝犯了“罪”。种种压力之下,她坚强地活着。后来苔丝和牧师的儿子克莱结婚,新婚之夜她向丈夫讲述自己失身的遭遇,狠心的克莱竟然立刻遗弃了她,“坏女人”的名称从此落到了她的身上,后来她因生活所迫与亚雷同居,这时,克莱打算和她言归于好,苔丝杀死亚雷与克莱结合,不久,她被捕入狱判了死型。这部作品写了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迫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哈代另一部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1895)。这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一个有为的青年农民裘德在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理想破灭的故事。裘德自幼勤奋好学,在爱情上也屡遇坎坷,难得幸福。在一系列不幸事件的打击下,他绝望潦倒,酗酒而死。这部小说反映了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下层人民不可能得到完美的生活,即使象裘德这样有才能有理想的青年农民,到头来仍是走投无路。这部小说还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制度和不正常的婚姻关系。

哈代的上述作品都属于“威塞克斯小说”。其他的一些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他统称为《罗曼史和幻想》,属于这一类的有小说《一双蓝眼睛》(1873)、《号兵长》(1880)、《塔上的两个人》(1882)、《一群贵妇人》(1891)、《心爱的》(1892~1897)等;另一类包括《爱情阴谋故事》以及中短篇小说汇集。《爱情阴谋故事》中有小说《非常手段》(1871)、《爱塞尔伯特的婚姻》(1876)、《一个冷淡的女人》(1881),中短篇小说汇集有《一个改变了的男人》和《晚餐及其他故事》(1913)等。这些作品多描写婚姻和爱情,反映英国乡村生活和习俗。哈代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表现出来的民主倾向,暴露力量和人道主义热情,招致了资产阶级及其评论界的恶毒攻击。这使他不得不放弃小说创作,而在最后32年中转向诗歌创作。哈代的诗歌同样洋溢着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主要作品有《威塞克斯诗集》(1898)、《过去和现在诗集》(1902)、《时光的笑柄》(1909)、《即事讽刺诗集》(1914)、《梦幻时刻》、《晚期和早期抒情诗集》以及诗人死后才出版的《冬日话语》等诗集和800多首短诗。哈代的诗具有乡土风味,内容丰富,构思巧妙。他被称为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抒情诗人。

哈代还写有一部著名的历史诗剧《列国》(1904~1908)。这部作品分为3部(第1部,1904;第2部,1906;第3部,1908),它描写了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军对拿破仑的战争,指出这次战争是列国(英、法、奥、普、俄)之间争夺霸权的战争,痛斥各国暴君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这部历史诗剧在某些方面堪与弥尔顿的《失乐园》相比美。为了写成《列国》,哈代曾循当年大军行军的路线,遍访历史遗迹,博采轶事;还专程探寻当年参加战事的老者,与之促膝叙谈,获取第一手材料。由此,足见其创作态度之严谨。

哈代是19世纪与20世纪承先启后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描写乡镇人民的悲惨命运,控诉资产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他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心灵的微妙之处。他的作品有喜有悲,引人入胜。

斯蒂文生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生,1850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一个工程师家庭,他是19世纪未叶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祖父和父亲都是制造灯塔的专家。1867年,他在爱丁堡大学攻习土木工程专业,后改学法律。这时,他开始摹拟英法著名散文家的风格,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并经常给一些报刊撰稿。1875年大学毕业后,他正式开业当了律师,不久便改行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斯蒂文生最初的作品多是一些小品文和随笔之类。他为了猎取生活经验,他曾乘一叶扁舟在国内、比利时、德国及法国北部的河流、运河里航行,进行探险活动,并到许多地方旅游。他把这种生活所得到的材料写成《内河航程》(1878)、《乘驴游记》(1879)、《平原游记》、《串客侨民》等游记性作品,还写有《人与书研究》(1879)等散文。这些作品以风格纤巧、优美著称。

后来,斯蒂文生因患肺病,便迁居多处进行医疗。他在巴黎东南的枫丹白露,认识了一位美国太太奥斯本,两人产生了爱情,并于1880年结婚。这时,他虽已不能进行实际的探险活动,只能凭借想象进行写作,但80年代却是他创作最丰硕的时期,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几乎都是在80年代的10年中完成的。

1882年,斯蒂文生出版短篇故事集《新天方夜谭》,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黑暗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文辞通俗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很为西方读者所喜爱。

1883年,他发表著名惊险小说《宝岛》(一译《金银岛》),轰动了英国文坛。小说写贫苦少年吉姆乘船到一荒凉海岛,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他在一个流落荒岛多年、在过海盗的船员帮助下,同另一伙寻找财宝的海盗展开惊险战斗,终于克服重重障碍,得了这些金银财宝。小说的描写具戏剧效果,出版后一直拥有广大读者。

1886年,斯蒂文生发表小说《绑架》,随后又发表了它的续篇《卡特林娜》(1889)。这两部小说描写苏格兰少年大卫经历许多冒险生活,最后终于和他心爱的姑娘幸福结合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满腔愤恨。1889年,他发表《巴朗塔莱的少爷》这部小说,描写两兄弟因争夺遗产而引起的纠纷与仇恨,谴责了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化身博士》(1886)是斯蒂文生一部精神探险小说。作者提出了在一个人身上有善恶之间的斗争这个哲学与伦理问题。他用科学幻想的方法,写一个医生哲基尔用自己发明的药物创造出他的第二个活体海德先生。作品里人性的善恶交战问题完全脱离生活实际,所以不能说明社会罪恶产生的原因。这时期的作品还有《黑箭》(1888)、《错箱记》(1889)等。

斯蒂文生因久患肺病和神经衰弱症,不适应故国严峻的气候环境,1887年,他离开欧洲,全家赴美国侨居。1890年又来到太平洋南部西萨摩亚群岛上居住,对岛上居民的悲惨命运深抱同情。海岛生活使他体验了很多新奇事情,写成《岛夜娱乐记》(1893)和《退潮》(1894)两部小说。

斯蒂文生的作品独具风格,在英国作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小说多写脱离实际生活的冒险事件和情节怪诞的离奇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特征,文笔纤细流畅,描述生动巧妙。作品主人公大都是品质高尚、勇敢善良的人物,作者常常让他们在历尽磨难之后终于战胜邪恶之徒。他的作品,显示出十分明显的客观主义的创作倾向。

1894年12月3日,斯蒂文生因中风与世长辞,享年44岁。

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1854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个著名的眼科医生,母亲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王尔德自幼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性格。青年时代,他在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经典著作时,曾以惊世骇俗的文学主张名噪一时,以古怪奇特的衣饰行为招摇过市。1882年他出版的第1本诗集中敌视当时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加强审美修养。

1876年,王尔德到意大利和希腊旅游,进一步接触了古代非基督教的和耽乐主义的文化,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父亲死后,其母移居伦敦,母亲经常在她的沙龙里接待文艺界朋友,王尔德也得以与他们交往,并成为社交界的名流。他的口才之好,在当时伦敦社交界是独一无二的。他才华横溢,谈吐锋利机智,妙语连珠,常使四座为之倾倒。

王尔德在《英国的艺术复兴》这一讲演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文学主张。为了扩大他的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曾访问美国(1882),在美国作了关于英国审美运动的讲演;1883年又到巴黎作了同样的讲演。这些活动,使他在国外颇有名望。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不是艺术反映了现实,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社会现实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不应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受道德标准的约束;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任何压抑。

王尔德一生著有戏剧、小说、诗歌、童话、论文和小品文多种。早在牛津学习期间,他就开始了文学活动,曾写诗歌《拉凡纳》(1878)而获得大学奖金。1880~1883年,他出版过两个剧本。1888年~1891年,他分别发表了重要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石榴之家》,歌颂爱情和自我牺牲精神,谴责自私和贪欲行为,表现出同情苦难、同情不幸的人道主义精神。1891年他写成《社会主义下人的心灵》这篇很有见地的文艺论文。文章说社会主义能使人类社会回原为一个十分健全的机构,慈善事业并不是解决贫困的方法,只有改造社会,才能使贫困失去存在的基础。

这一年,王尔德发表著名小说《陶莲·格雷的画像》,宣扬唯美主义的享乐思想。作品描写了格雷受到亨利爵士耽乐主义哲学的引诱,纵情享乐。哈尔华德是美的创造者,他替格雷画了一张保持着青春美貌的画像。格雷知道自己不道德的行为不会在外貌上留下痕迹,他唯恐别人看见画像,终于向画像刺了一刀。当人们听见叫喊走进房间时,发现画像重新焕发了原来青春的光华,而地上却躺着一个胸口插有尖刀的死人。这部小说的寓意是:耽乐主义固然好,但至高无上的还是“艺术”。在客观上,作品揭露了行尸走肉者丑恶的精神面貌,作恶多端者并没得到好下场,因而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促进了19世纪末英国戏剧的复兴。他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一个无足轻重的妇人》(1893)、《理想的丈夫》(1895)和《名叫埃耐斯特的重要性》(1895)等剧本中,描写了当时英国的风流调情的交际世界,暴露了资产阶级上层生活的空虚和猥琐,并在个别场合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揶揄挖苦。剧中经常出现一些精采的对话和有关生活、道德方面的幽默式的格言,但是,唯美主义文艺观的高墙挡住了王尔德的创作视野,这些剧本已失去了对苦难人民原先的同情,并失去了他在《社会主义下人的心灵》中所表达的必须改革社会现状的思想。《莎乐美》(1893)是王尔德戏剧中值得注意的一部。它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一出独幕剧,剧本采用《圣经》题材,写少女莎乐美为了要吻先知约翰,居然引诱希律王砍下约翰的头颅。莎乐美吻了约翰的头之后,希律又命令卫士将莎乐美处死。王尔德原用法文写成此剧,后由他的朋友译成英语。

王尔德的小品文内容十分广泛,有巧妙的游戏文字,也有为荒诞事件进行辩护的怪癖之作。在《忠告青年一代》这个集子里,他写了一些古怪的议论文章,进行超道德宣传,不但为不道德的行为辩护,而且为之极力美化。

王尔德晚年生活腐化堕落,结果得了有碍风化的罪名(同性恋爱),被控入狱(1895),判处苦役2年。他在狱中写成的散文《狱中记》(1897),以及根据狱中见闻写成的诗集《累丁狱中歌》(1898),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忏悔,把人生看成一片黑暗,并对资本主义法律的惨无人道表示抗议。出狱后,王尔德的健康已受到严重损害,他改名换姓,迁居法国乡村,穷愁潦倒,最后病死于巴黎。

王尔德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一些消遣度日的特权阶层中有文化教养的优雅人物,他的剧本、小说中,总有一个惊世骇俗、卖弄口才的公子哥儿。他的作品文辞精美犀利,笔墨经济简洁,构思新颖巧妙,很能唤起读者想象,并且善于描绘各种珍贵事物。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批评,对我国30年代的文艺界曾有过一些影响。

萧伯纳

萧伯纳,1856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父亲是个爱喝酒的破落户子弟,母亲有一幅美好的歌喉,对音乐极有天分和修养。萧伯纳中学毕业后,就进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抄写员和会计,后来,父母不和,母亲只身来到伦敦,一面教授音乐,一面参加演出。萧伯纳20岁时来到伦敦和母亲一起生活。在伦敦,他先在一家电话公司工作,1879年开始文学活动。但开头并不顺利。他的第1部小说《未成熟》遭到书局审稿人梅瑞狄斯的拒绝,随后创作了4部小说,同样找不到出版家出版。小说无处发表,他就当了一家晚报的评论记者,在报刊上评论音乐、艺术和新书。80年代,萧伯纳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并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思想上接近了社会主义。1884年,他和韦伯夫妇成立了费边社,成为这个改良主义集团的组织者之一。此后,他写了大量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文章和小册子,其中费边社《宣言》提出用渐进的、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列宁曾说他是“坠入费边主义者中间的一个好人,他比他的周围所有的人都左得多。”

这一时期,萧伯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1884)、《不合理的姻缘》(1885~1887)、《艺术家的恋爱》(1887~1888)等。这些小说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种种罪恶,对下层人民怀有深切的同情。

19世纪末,法国派的色情戏剧风靡英国剧坛,萧伯纳对此深感不满。1888年,他在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邀请下,参加了易卜生《玩偶之家》一剧的业余演出,此后又听过易卜生《培尔·金特》一剧的朗诵,大开了眼界。1891年,他发表《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热烈颂扬易卜生戏剧的现实主义成就,沉重打击那些迎合资产阶级趣味的流行戏剧,有力回击了伦敦资产阶级报刊对易卜生的咒骂,成为易卜生在英国的最大知音。《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是欧洲戏剧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论著。通过对易卜生剧本的研究,萧伯纳看清了戏剧巨大的宣传教育力量,他决心选择戏剧作为自己特别的武器。1892年,他便从小说创作转向戏剧创作。他一生共创作51个剧本(其中一个是翻译剧本),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第1阶段(1892~1899)。萧伯纳在这阶段共写有3个戏剧集,即《不愉快的戏剧集》(1892~1894)、《愉快的戏剧集》(1894~1897)和《为清教徒写的三个剧本集》(1897~1898)。《不愉快的戏剧集》包括3个剧本:《鳏夫的房产》(1892)、《好逑者》(189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鳏夫的房产》是他最重要的剧作之一,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指出英国资本家的财富都是从穷人身上搜刮而来的。《华伦夫人的职业》揭露道貌岸然的华伦夫人的高雅生活,是用肮脏的钱换来的。华伦夫人的女儿薇薇是个高傲自负的大学生,后来她发现自己的家财是靠母亲开妓院得来的。薇薇的自尊心受到摧残,她离家出走,独立谋生。《好逑者》以妇女婚姻为主题,贯串了易卜生有关妇女问题的思想。《愉快的戏剧集》包括《武器与人》(1894)、《康蒂坦》(1894)、《支配命运的人》(1895)、《难以预料》(1896)4个剧本,鞭笞了资本主义罪恶,揭穿了统治者为自己市侩哲学和残忍本质辩护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这个戏剧集中最重要的是《康蒂坦》。它利用流行戏剧中最拿手的三角关系的情节,来暴露这类戏剧的虚伪性。女主人公康蒂坦是个勤劳美貌的中年女人,丈夫莫莱尔是个雄辩滔滔的牧师。插到这对夫妇之间的是一个具有浪漫情调的年轻诗人,他热恋着康蒂坦。最终康蒂坦选择和丈夫在一起。在这两人中,诗人是刚强的,丈夫才是弱者。这个剧本揭露了资本主义罪恶和宗教的欺骗性,但也掺杂了一些改良主义的说教。《为清教徒写的三个剧本集》包括《魔鬼的门徒》(1897)、《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和《凯撒与克丽奥佩屈拉》(1898)。这些剧本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侵略弱小民族的愤慨。

第2阶段(1903~1913)。这一时期,英国国内出现了暂时稳定和表面繁荣的景象,这使萧伯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迷惑。他曾任伦敦某市区参议员,这一阶段的主要剧本有《人与超人》(190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1904)、《巴巴拉少校》(1905)和《卖花女》(1913)等。《人与超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进行批判,但作者把社会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产生“超人”的幻想上,流露出宿命论观点和神秘主义倾向。《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通过英国资本家用种种狡猾手段在爱尔兰修公路建旅馆赚钱的事实,揭露英国对爱尔兰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欺骗,同时也谴责了爱尔兰本地资本家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巴巴拉少校》是在不断高涨的国际工人运动影响下写成的,作品中加强了批判力量。巴巴拉是一个军火工厂资本家的女儿,因想救济穷人而参加了慈善机关救世军的活动,并担任“少校”。后来她发现最大的资本家就是她的父亲。至此她才明白:世上的一切富翁为了赚钱,都在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巴巴拉拯救穷人的幻想终于破灭。这个剧本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抨击了军火商人为追求高额利润而发动战争的罪行,并指出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的虚伪本质,认为暴力是改革社会的一种手段,号召人民行动起来,为反对资本主义社会而斗争。

这一阶段,萧伯纳还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剧本。其中反映家庭和婚姻问题的有《结婚》(1908)、《贵贱联姻》(1910)、《芳妮的第一个剧本》(1910)等;反映科学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遭遇的有《医生的穷境》(1911);研究文化和语言之间关系的有《辟格梅连》等。此外,还写有《十四行诗集中的黑肤夫人》(1910)、《安特洛克利斯与狮子》(1912~1913)等剧本。

第3阶段(1913~1924)。这一阶段世界经历了空前的巨变,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萧伯纳采取骑墙态度,没有坚决谴责战争。但他仍然继续批评英国统治阶级,这种批判在他的一组短剧《战时杂剧集》(1919)中表现出来。1917年俄国发生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萧伯纳是最初同情、支持这一革命的西欧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曾写论文《俄国的惨祸》(1921)反击右翼报刊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咒骂,并在一次会上说:“俄国人的一边就是我们的一边!”

这一阶段的萧伯纳的主要剧作有《伤心之家》(1917)、《长生之路》(1921)和《圣女贞德》(1923~1924)。重要剧本《伤心之家》是模仿契诃夫风格写成的,副标题是《俄国风格英国主题的狂想曲》。剧本通过描写大战前夕英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破产,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伤心绝望的情绪,揭示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衰败没落。《长生之路》是个包括5个剧本的庞大的剧本群,所反映的时间是从亚当、夏娃的最早人类起,到3万2千年以后的遥远未来。作者认为人必须长生,至少活300年,才能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使人类社会变得更为合理,流露出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历史剧《圣女贞德》写淳朴坚强的农家女子贞德受宫廷和教会迫害,后被法军出卖给英军,终于被英军作为女巫烧死的故事。

第4阶段(1929~1950)。这时期世界动荡不安,资本主义世界卷入了空前未有的经济危机,资本家为摆脱困境,扶植德、意等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时期,萧伯纳的剧作堪称时代的晴雨表。

1929年,萧伯纳发表以“政治狂想曲”为副标题的剧本《苹果车》,通过描写1961年将要发生的幻想情节,反映了战后英国千疮百孔,在经济上只好依附美国的情况,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吞并英国的阴谋,并揭露了英国议会的反动本质和政府内阁的腐败丑恶。1932年发表的剧本《真相毕露》,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理想破灭作了深刻揭示,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毫无出路。这一阶段的剧本还有《搁浅》(1933)、《意外岛上的傻子》(1936)、《女百万富豪》(1936)、《日内瓦》(1936)等。这些晚期剧作反映出作者根深蒂固的改良主义观点。

萧伯纳还于1933年发表最后一部小说《黑女求神记》1944年发表一本理论书籍《政治指南》,重申了他的渐进改良社会的观点,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指出苏联是为解决社会矛盾作出榜样的国家。

萧伯纳于192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31年访问苏联,并在那里庆祝他75岁寿辰。回国后,发表文章和演说,对苏联人民革命成就给予高度赞扬。1932年,他曾来中国游历,2月17日到达上海,并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会面。到了晚年,他对帝国主义反动政策痛加抨击,始终不渝地支持苏联人民和世界和平运动。

萧伯纳曾被称为20世纪的莫里哀。他的创作深受挪威名作家易卜生的影响,对英国戏剧的发展和改革做出很大贡献。他的戏剧的显著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特别善于使其剧中人物发出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妙论,以增加批判和暴露的力量。他不仅是幽默讽刺的大师,而且是擅长舞台对话的巨匠。恩格斯曾说:“他是有才能而又富于机智的文学家。”

柯南道尔

阿瑟·柯南道尔,1859年生于苏格兰爱丁堡附近的皮卡地普拉斯,父亲是政府建工部的公务员。柯南道尔早年在家乡的教会学校读书,后来进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于1885年修业完毕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多次于南北冰洋航行,从事捕鲸事业。1899年~1902年,他在英国殖民者掠夺南非布尔人的英布战争中当过军医,并因为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辩护而被封爵。

柯南道尔在索斯西开业行医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是《康希尔》杂志的经常撰稿人。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曾悉心研读过埃德加·爱伦·坡、威尔基·柯林斯等侦探小说家的作品,深受他们的影响。1887年,他的第1部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问世,创造了一个具有高度科学头脑的私人大侦探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形象,同时还为福尔摩斯塑造了一个陪衬人物华生医生。《血字的研究》就是以华生讲故事的形式而进行描写的。这部作品的问世并非轻而易举。他曾把稿子连投几个出版公司都被退了回来,直到1887年才在《一八八七年比顿圣诞年刊》上发表。《利平科特杂志》社的编辑看了这部作品,认为写得好,就请求柯南道尔再写一篇描写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于是,他于1890年又发表了第2部侦探小说《四签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篇小说的成功,使柯南道尔受到鼓舞,他于1891年弃医从文,开始了专业创作生涯。他连续写成了《波希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案》、《博斯科姆伯溪谷的秘案》、《五个橘核》、《歪嘴男人》6个有关福尔摩斯的短篇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歇洛克·福尔摩斯立刻成为风靡当时英国文坛的著名人物。此后,柯南道尔应《海滨杂志》之约,又写了6个侦探故事。

1892年,吉卜林把这两批共12篇小说汇编成《福尔摩斯历险记》的故事集出版。与此同时,《海滨杂志》再次请求柯南道尔继续创作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从1892年起,柯南道尔又创作了《银色马》等12个短篇,于1894年汇编成《福尔摩斯回忆录》的故事集出版。

这些作品的发表,使柯南道尔名噪一时,誉驰文坛。然而,作者这时却下决心停止这类故事的写作。他让福尔摩斯在一次探案中跌入激流溺死,而让助手华生来结束《最后的案件》这个故事。福尔摩斯之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他们对作者进行强烈攻击谩骂,因此,柯南道尔不得不把这类小说继续写下去。1901年,柯南道尔根据一个家族遭受一只魔怪似的猎犬追逐的传奇,写成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作为福尔摩斯早期的探案故事。这部作品于1902年发表后,重新唤起了广大读者对福尔摩斯的希望。接着,作者又让这个为公众所喜爱的人物在《空屋》这篇小说中死里逃生,重新复活,并创作了另一组故事,于1905年题名为《福尔摩斯归来记》出版。此后,他又出版了《恐怖谷》(1915)、《最后致意》(1917)和《新探索》(1927)3组关于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1928~1929年,他的所有的以福尔摩斯为中心人物的故事,分短篇和长篇两卷在英国出版,合称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柯南道尔不仅写侦探小说,而且还写了一些历史小说,如《尼格尔爵士》,描写了英法百年战争;《米哈·克拉尔克》(1888),描写蒙玛特公爵率领清教徒所举行的起义;《席拉尔准将的功绩》(1896),描写拿破仑部下的一名优秀军官的事迹,等等。柯南道尔还写有《被遗忘的世界》(1912)以及《马拉哥特深渊》(1927)等科学幻想小说。

柯南道尔的作品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宣扬了人道主义和善恶有报的必然结果。这些作品起到一定的社会意义。

柯南道尔在他的侦探小说中,十分成功地塑造了福尔摩斯的典型形象——重视调查研究,重视搜集和积累资料,认真钻研有关侦探方面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周密的推理和判断。正因如此,他的每一个推理和判断都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福尔摩斯的探案经验,侦察手段,以及对案情的分析、推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公安、司法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依然栩栩如生,若有其人。这个虚构的人物在人们中间受到了罕见的推崇。1954年在英国伦敦曾举行过一次隆重集会,纪念福尔摩斯这一人物形象诞生100周年,贝克街221号寓所也因福尔摩斯的居住而举世闻名。在贝克街一所重建的福尔摩斯寓所里,还曾举办过纪念福尔摩斯的展览会,陈列着模仿小说中福尔摩斯寓所内部陈设而制作的大量展品。

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善于随着案情的发展,不断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而使读者进行思索,寻找答案。作者还利用紧张惊险、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恰到好处地埋下伏笔,然后再丝丝入扣地进行剖析和照应,从而使这种处理达到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境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对今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吉卜林

吉卜林,1865年12月30日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曾任孟买艺术学校校长,后任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受教育。17岁大学毕业,在印度拉合尔《民政与军事报》任副编辑。

吉卜林于1886年出版短诗集《歌曲类纂》,其内容主要是讽刺诗。1888年他出版《山中的平凡故事》,以此初露头角。随后,《三个士兵》、《加兹比一家的故事》、《在喜马拉雅杉树下》、《人力车幻影》等6卷短篇小说集相继问世。这些作品都是他在24岁以前写成的。1887~1889年,他游历印度、中国、日本和美国各地,写了许多札记,后来收入《飘洋过海》(1899,2卷)。

1891年吉卜林出版了《生活的障碍》。他的第1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光芒》(1890)不及他的短篇,1905年改编为剧本。1892年,他用士兵俚语写成的《军营歌谣》出版,其中同样表现了帝国扩张精神。在同年,他同美国作家查尔斯·沃尔科特·巴莱斯蒂合写的一部传奇《劳拉卡》出版。同年,与这位合作者的妹妹结婚,4年后回英国萨塞克斯定居。

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吉卜林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如中篇小说《勇敢的船长们》(1897)写一个美国财主的子弟出海航行,在艰苦生活中锻炼意志。此外还有《白天的工作》(1898)、《斯托凯公司》(1899)等。他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收入《七海》(1896)和《五国》(1903)两部诗集,其中绝大部分诗篇是写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英帝国的责任和光荣,明显地流露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优越感”。他曾说征服并统治世界是“白种人的重任”。他号召人们开拓殖民地,他的作品充满扩张精神,因此他有“帝国主义诗人”之称。

吉卜林在后期还著有长篇小说《吉姆》(1901)、儿童读物《正是如此的故事》(1902)、《普克山的帕克》(1906)和《作用与反作用》(1909)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吉卜林发表了不少诗歌和特写,为英帝国的政策辩护。后来他的家被德国飞机炸毁,儿子在战场上阵亡,因此他的思想和作品都笼罩了一层绝望、痛苦的阴影。他晚期的诗歌,有为世界性灾难感到惆怅的哀音。他的小说《各种各样的人》(1917)、《借方与贷方》(1926)、《极限与更新》(1932)等都描写了生活的困顿和希望的破灭。

吉卜林的最著名的作品是《丛林故事》(1894)和《丛林故事续篇》(1895),其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和动物的心理,而且着意阐释自然界的规律。有些评论家认为《丛林故事》是不应受到指摘的一部书。虽然它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思想,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野兽的品性和行动的描摹,具有童话般的魅力。

吉卜林短篇小说构思新颖,叙述生动有力,不作过分渲染,但情景变幻,跌宕有致。即使是2、3页的短篇,也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小泉八云认为吉卜林的短篇小说可以和莫泊桑的作品平分秋色。吉卜林的诗歌韵律和谐,音节流畅,如《英国的诗歌》、《东方和西方的歌谣》部表现了诗人娴熟的技巧。190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吉卜林于1936年1月18日在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教堂的“诗人之角”为他举行了国葬。他的自传《谈谈我自己》于1937年出版。

高尔斯华绥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伦敦著名的律师。1890年他毕业于牛津后,获得了担任律师的证书。但他对这种职业不感兴趣,用了两年时间到世界各地旅行,最后到达澳大利亚。回国不久,他便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高尔斯华绥的早期作品是用约翰·辛约翰的笔名发表的。对于他来说,创作成就的取得并非轻而易举。1897年,他30岁时,发表了处女作中篇小说《天涯海角》,不久又连续发表了几个中篇。随后,他便刻苦学习福楼拜、莫泊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外国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大约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才掌握了基本的文学技巧。1904年,他开始用自己的本名“约翰·高尔斯华绥”出版长篇小说《法利赛人岛》,揭露了英国上层阶级的庸俗丑恶和社会上惊人的不平等现象,第一次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后来,他发表了大量重要作品。在20多年中,几乎平均每年都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和一个剧本,他的巨大声誉震动了英国文坛。到了晚年,曾被选为作家联合会“笔会”会长,并于193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00年,高尔斯华绥发表的第1部长篇小说《洛宾别墅》,已开始显露出批判现实主义的锋芒。其后,他写了大量长篇小说,其中有《庄园》(1907)、《友爱》(1909)、《弗里兰的一家》(1915)等。而他最重要的作品是关于福尔赛家族的史诗性的小说3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和《一章的结尾》。《福尔赛世家》3部曲包括《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出租》(1921)3部长篇小说;(现代喜剧》3部曲包括《白猿》(1924)、《银匙》(1926)和《天鹅之歌》(1928);《一章的结尾》3部曲包括《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和《河那边》(1933)。这9部以《有产业的人》为开端的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是高尔斯华绥花了二十六、七年的时间惨淡经营而写成的。在每一组3部曲之间都有插曲把各部分联接起来,如《福尔赛世家》中就插入《残夏》(1918)与《觉醒》(1920);《现代喜剧》中插入了《默默传情》(1928)和《过客》等。此外,还写了几篇不包括在任何一组3部曲之内的独立的福尔赛小说。如《在福尔赛交易所里》(1930)和死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福尔赛,潘狄斯等等》(1935)。

这些长短篇小说,以英国整个社会为背景,揭开了福尔赛世家几代人的生活内幕,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它展示了英国资产阶级由兴盛到衰亡的全过程,为英国社会生活的整个时代创造了一部艺术的编年史,堪称20世纪英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有产业的人》是高尔斯华绥赢得巨大文学声誉的奠基作。它的主人公索米斯是发迹后福尔赛家族的第4代。作者刻划出了这个家族所有成员最主要的特征,即对财产贪得无厌的追求和强烈的占有欲。索米斯娶了穷教授的女儿伊琳为妻,伊琳厌恶丈夫的自私,婚后不久,就另外爱上了爱好艺术的建筑师波辛尼。索米斯采用粗暴手段致使波辛尼遭车祸身死,伊琳含恨出走。作者控诉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灭绝人性,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精神堕落。《骑虎》继续叙述索米斯和伊琳的命运。索米斯后来娶了比他小20岁的美貌的法国女子安耐特作妻子,生了女儿芙蕾;伊琳嫁给小乔里恩,生了儿子乔恩。作者在描写索米斯和伊琳的离婚过程时,着力写了索米斯深刻的内心痛苦,指明他对伊琳的感情并没有熄灭。作者还描写了维多利亚王后的逝世,用来象征资产阶级的繁荣时代已经完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已开始动摇。《出租》主要写19年后芙蕾和乔恩的爱情纠葛。他俩在绘画陈列馆偶然相遇而发生爱情,但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伊琳执意反对这桩婚事,乔恩只好随母到美国去了。芙蕾在心灰意冷中,嫁给她所不爱的青年贵族马吉尔。作品还写了索米斯“出租”老宅的情节,象征资产阶级面临一朝覆灭的危机。《现代喜剧》3部曲主要以索米斯女儿芙蕾的婚姻及爱情事件为中心,进一步展示福尔赛家族的性格及其崩溃过程。其中《白猿》写颓废诗人威弗烈爱上了芙蕾,他亲自告诉她的丈夫说:“我爱你的妻子”。丈夫让芙蕾自己选择,芙蕾决定和丈夫在一起,威弗烈只好离开英国。《银匙》写芙蕾与另一个上流社会女人之间发生的纠纷。这部作品着重讽刺英国政界的黑暗和腐朽。作者把英国比作一个口含银匙的老太婆,她既无牙齿咬住银匙,又不肯把它从口中放下来。《天鹅之歌》则描写了1926年的工人总罢工。芙蕾参加了镇压罢工的行列,为工贼们创办食堂。这时,芙蕾遇到了从国外归来的初恋时情人乔恩,并用欺骗手段引诱了乔恩。在这部小说中,整个灵魂都浸透着铜臭的索米斯被描写成一个道德高尚,不屈不挠,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完美形象。这一人物形象的改变,表现出作者美化资产阶级的企图,反映出作者世界观的变化。《一章的结尾》3部曲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贵族社会已走上穷途末路。但作者企图告诉读者:资产阶级贵族社会的没落仅仅是“一章的结尾”,它还会有新的一章接下去,还会有乐观的前途。

高尔斯华绥不仅是个卓越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个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主要剧本有《银匣》(1906)、《斗争》(1909)、《正义》(1910)等。他的剧本以成熟的现实主义手法,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斗争》是高尔斯华绥戏剧创作的代表作。该剧通过描写工人的罢工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个敌对阶级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工人在资本家残酷剥削下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罪恶。反映了作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局限性。

高尔斯华绥是英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优秀文风的大师。他善于以真实的生活画面和令人难忘的典型性格来表现主题;作品的语言生动,引人入胜;作品中往往渗透含蓄的冷嘲和深刻的讥讽。

毛姆

威廉·骚墨赛·毛姆,1974年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律师。他的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伯父把他接回英国收养,送进一所寄宿学校读书。1891年,年仅17岁的毛姆,到德国求学;第2年回国,在伦敦一所医学院学习。2年之后他实习门诊,并为贫民接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随军到了法国,开救护车并护理伤员,从事战地医疗工作。1915年他加入英军情报机关,到过瑞士和俄国执行任务。

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又多次游历远东地区,并于1920年到中国旅行。从1928年起,毛姆来到法国地中海海滨的里维拉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塔尔扬言要通缉毛姆,毛姆仓皇逃走,直到1946年才重返法国。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1954年,他得到英国女王的册封。1959年,他到远东作最后一次旅行。

毛姆的创作活动是从写小说开始的。1897年,他根据在伦敦学医的生活经历,写成第1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03年到1933年毛姆共创作近30个剧本,揭露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社会的道德堕落。他最著名的剧本是《圆圈》(1921)。在这个戏剧里,作者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但丝毫没有反抗和愤慨情绪。

毛姆不但戏剧与创作很有成就,还在长、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地位。

毛姆第1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人性的枷锁》(1915)。这是一部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主人公菲力普是个理想破灭的青年,他在遭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宗教思想的束缚以及爱情生活的打击之后,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追求美和正义的企图都是毫无结果的。他同一个女招待发生了关系,但他只迷恋她的肉体,彼此在精神生活上相差太远。后来他憎恨女方,却很久难以摆脱她的纠缠。他通过各种生活的体验,得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生全无意义的结论。这部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不少评论家的赞赏,直到1966年,仍被列入“现代文学巨著一百种”。

毛姆另一部著名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于1919年出版。小说写一个法国画家高根舍弃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世界,来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与保持原始方式的土著人民在一起生活,创作出许多绚烂多彩的画幅。这部作品揭示了个性、天才与当代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1930年,毛姆出版又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寻欢作乐》,通过描写一位“文坛泰斗”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活动,辛辣讽刺了当时英国文学界种种可笑可鄙的现象。

毛姆一生共写100多篇短篇小说,出版了许多短篇小说集,较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有《叶的震颤》(1921)、《短篇小说全集》(1951)等等。毛姆短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丰富多采,有的以南太平洋的生活为题材,有的反映国内生活,还有一些则以间谍活动为题材,其中以南太平洋为题材的尤为出色。其他题材的也不乏佳篇。除戏剧、长短篇小说之外,毛姆还发表过不少回忆录和文艺批评著作。

在英国文学中,毛姆是第一个以奚落、揶揄的笔触勾勒殖民者形象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情节变化多端,文字简洁利落,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以艺术上的借鉴和美的享受,因而拥有广大的读者。

1965年12月,毛姆在他的“毛莱斯克”别墅病逝,享年91岁。

劳伦斯

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生于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一个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小学教师,曾在英伦中部的闹市荒村漫游,又在国外漂泊10多年。他接触社会较广,对现实十分不满。

劳伦斯共有10部长篇小说。《白孔雀》(1911)写小康人家姑娘莱绨本来喜欢质朴的农民乔治,后来选择了富商的儿子莱斯理,由于她的虚荣,结果铸成两家的不幸。这部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蓬勃生机的礼赞,对畸形文明戕害人们天性的谴责。

带有自传性质的《儿子和情人》(1913)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写矿工沃特·毛瑞尔一家处于工业社会环境中的痛苦与不幸。长年劳累使沃特成为跛残,变得粗暴,夫妇不和,妻子葛楚鼓动两个儿子离开矿区,另寻活路。长子威廉为伦敦律师当文书,但为了挣钱而劳累致死。幼子保罗当了工厂小职员,也只是在母亲死后,才真正成人。

劳伦斯最长篇幅的著作是《虹》(1915)。它通过自耕农布兰文的3代家史,描写19世纪中叶以来大工业蚕食小农经济和古老秩序解体的过程中村民内心的矛盾,着重描绘了属于第3代的厄秀拉·布兰文的成长。她是一名小学教师,眼见学校趋于商业化,她的堂叔乐于做奴才,她深爱的军官甘为帝国效命,这使她更加憧憬未来的光明。作者借她之口猛烈抨击当时的教育制度、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民主”、工人村恶劣的环境,特别是英帝国发动的战争,因而此书被当局查禁达11年之久。《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1921)完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西方世界深刻的危机。作者写了两对男女的故事:厄秀拉同中学检查员伯钦经过波折,在尊重各自性格和创造力的基础上结合;而矿主杰若德把自己和工人当成工具,当煤的产量提高后,他失去了生活目的,想以情欲的满足来填补精神的空虚,遭到女友戈珍的拒绝,最后葬身冰穴。

劳伦斯以后的4部长篇小说反映了战后在传统观念崩溃的局面下,人们对生活新意义的追求。《迷途的姑娘》(1920)主角郝藤小姐堕入“迷途”,因为她自甘低贱去当助产士,并跟她所爱的意大利穷艺人到荒山去吃苦。《亚伦的藜杖》(1922)中,擅长吹笛的工人亚伦外出流浪,摆脱了家庭的烦恼和故乡窒闷的空气。《袋鼠》(1923)讲英国作家萨默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备受本国沙文主义的折磨,战后想到澳大利亚参与政治,但面对派系斗争和人为的恐怖活动,他失望而去。《羽蛇》(1926)叙述爱尔兰孀妇凯特厌弃旧大陆的机器文明,到墨西哥旅行,被卷入当地推翻天主教(要求禁欲,独崇精神)、恢复羽蛇神古教(据说目的在精神与血肉的协调一致)的狂热的运动。这部小说表明作者幻想用异域古文化的活力来拯救欧洲。

劳伦斯写《恰特里夫人的情人》(1928)时已经病重。克利弗·恰特里是拥有矿场和森林的爵爷,从前线归来,下肢瘫痪,要妻子康妮“同别的男人生个孩子”,继承家业。康妮与雇工“梅勒斯相恋,相约出走。丈夫拒绝离婚,但无法阻止他们。小说里写性爱的章节引起争论,其实全书寓意严肃,爱憎分明。坐着摩托轮椅的克利弗代表依靠机器和劳役撑持的寄生阶级。他们的工业给人的肉体和精神带来极大的摧残,他们虚伪而又自私维护婚姻道德,正是这种种的背景迫使康妮重新面对选择。

劳伦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感觉到资本主义的衰亡,常对资本主义进行某些批判,甚至在《虹》的结尾勾画出一幅虹彩下人民获得再生的新世界远景。但是他不理解马克思主义,找不到变革社会的方式和有组织的力量,使他除了仇恨大工业外,看不见其中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形成新社会的物质基础。所以战后他陷入苦闷,经过几年的艰难奋斗,他承认“未来的路是崎岖不平的。”不过他对厄秀拉、梅勒斯一类不屈从旧势力的人物还寄予一线希望。

劳伦斯重视长篇小说,认为小说最能充分展现生活。他逐渐加进了草木鸟兽的诗意摹写、指斥愚庸的政论激情。他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包罗广博,很有气势,但有时夹杂着反复议论、结构凌乱的缺点。他的中短篇佳作由于主题单一,更见明快。

劳伦斯1930年3月2日于法国尼斯的旺斯镇逝世。

萨莫斯·斯蒂恩斯·艾略特

萨莫斯·斯蒂恩斯·艾略特,188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他的先祖原是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地方的鞋匠,1670年移居美洲波士顿。他的祖父迁至圣路易斯,创办华盛顿大学,1872年任校长。父经商,母夏洛蒂·斯特思斯是诗人。他的家庭一直保持新英格兰加尔义教派的传统。

1906~1910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并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其后去法国,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马拉梅等象征派诗歌。1911~1914年他在哈佛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4年起他定居英国。1914~1915年在德国学习,因战争中断。这时他写完关于英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布拉德莱的博士论文。1915~1916年他在伦敦海格特学校教授拉丁文和法文。1917~1920年在劳埃德银行当职员。曾担任先锋派杂志《自我中心者》的助理编辑。

1922年艾略特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并任主编,直至1939年。从20年代起直至去世,他一直任费柏出版社董事。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他从1909年起发表诗歌,先后出版《诗歌》(1909,1925)、《诗集》(1909~1935)、《四个四重奏》(1944)、《诗集》(1909~1962)。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歌、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反映了2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到了30、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

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最重要的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写上流社会一个青年在求爱途中的矛盾心理;《一位夫人的写照》(1915)写上流社会妇女生活的空虚;《小老头》(1919)通过一个老头子的独白描绘一种空幻的感受。这些诗歌反映人物的空虚、渺茫和无奈。《荒原》(1922)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全诗分5章。在第1章《死者葬仪》里,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需要水分和春天的滋润,但实际上充满了低级的欲念。第2章《对奕》对照上流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显得同样低级和毫无意义。第3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第4章《水里的死亡》最短,暗示死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第5章《雷霆的话》又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但对革命浪潮又感到恐惧,宣扬宗教的“给予、同情、克制”。艾略特利用人类学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用6种语言,以鲜明、生动的语言,构成节奏自由,语言变化多端的完整诗篇。这首在技巧上是一个大突破。在《标准》季刊最初两期刊出之后,颇受訾议,其后作者增加了注解,研究者又作诠释和评论,基本可以读懂。

艾略特其他重要诗作如《空心人》(1925),绝望情绪更明显;“世界在呜咽中结束”,这首诗中抽象名词逐渐增多。《灰星期三》(1930)指四旬斋的第一天,要把灰撒在悔罪者的头上,宣扬基督教服从上帝的意旨和悔罪的教义。《四个四重奏》写成于1935~1941年间,借用4个地点为题:《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的玫瑰园遗址;《东科克》是艾氏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和村边小路;《干燥的萨尔维奇斯》指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一组礁石;《小吉丁》则指17世纪英国内战时期国教徒聚居点的一座小教堂。这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中心主题同《荒原》一致,通过事实,抒发对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齐始终、等生死,“紫杉与玫瑰同寿”,宣扬基督教的谦卑精神。《荒原》的创作,读来自然流畅,明白澄澈,被认为是艾略特登峰造极的诗作。

艾略特的剧作多用诗体。早期的《斗士斯威尼》(1926)未完成。为伦敦某教区募款而上演的《磐石》(1934)是古装表演剧,其中的合唱队台词则渲染教会过去和现在所经历的困难,宣扬它最后必然取得胜利。

艾略特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凶杀案》(1935),为坎特伯雷大教堂节日活动而作,写12世纪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厄·贝克特与国王亨利二世的矛盾。贝克特抵抗住各种引诱,最后被国王派来的骑士杀死。《全家重聚》(1939)以现代题材写犯罪破坏家庭所遭到应有的报应。《鸡尾酒会》(1950)和《机要秘书》(1954)以现实主义喜剧形式宣扬宗教信仰给有罪的人带来自我认识之光,最后一个剧本《政界元老》(1959)则转而歌颂爱情。

艾略特最早的批评著作收在《圣林》(1926)中,以后陆续发表批评文章,于1932年另编《论文选集》(1951年修订),1936年又编成《古今论文集》。

他的最主要的文学批评文章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3),此外还有关于诗剧、个别剧作家和诗人的文章和演讲。艾略特对莎士比亚并不推崇,认为弥尔顿给诗歌技巧带来了坏影响。他认为雪莱概念化,拜伦只供上流社会娱乐。他十分推崇但丁、英国文艺复兴(尤其后期)剧作家、玄学派诗人。他称颂德莱顿的诗歌技巧能给人以惊讶的快感。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提出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象催化剂那样使传统起变化,这就是作家个人才能之所在。

艾略特还提出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他认为诗人表达思想要找到“客观对应物”,把它配成一副图案来表达某种情感,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除文学批评外,艾略特还发表过不少有关宗教和文化的著作和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什么是基督教社会》(1940)、《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1949)等。

艾略特的创作和评论对英美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新批评派评论起了开拓作用,对整个西方文坛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

曼斯菲尔德

曼斯菲尔德,1888年10月14日生于新西兰惠灵顿。父亲是新西兰银行行长。她19岁到伦敦,从事文学创作。她的创作有短篇小说、诗和文学评论,并与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

曼斯菲尔德最早的短篇小说集《在德国公寓里》(1911)是1909年旅居巴伐利亚时的试笔,嘲笑了没落贵族和民族偏见,对当地婢仆和妇女深表同情。以后出版的有《幸福》(1920)、《园会》(1922)。她死后出版了《鸽巢》(1923)、《幼稚》(1924)等4部短篇小说集。《玩具房子》写洗衣妇的两个幼女在小学极受歧视,偶然被富家小姑娘邀去家中看玩具房子,遭人斥逐。《园会》中,谢太太穷苦的近邻不幸身亡,遗族正在伤心,她却在园中奏乐宴客。两篇都从侧面表现了阶级对立。

婚姻悲剧是曼斯菲尔德探讨的又一主题。《幸福》中的主妇发现丈夫同她的女友私订约会,幸福感完全破灭。《杂货店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本来在繁华的港埠工作,丈夫却把她迁到荒村野店,并毁了她的健康和青春。出于报复,她枪杀了他。《白丽尔小姐》、《金丝雀》等则显示了单身妇女晚景的凄凉。《已故上校的两个女儿》写两个女人已届中年,尚未许嫁,在父亲死后他们不敢私自作主,作品不乏悲哀。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大多揭露社会的黑暗,也有少数作品表现了生的欣悦。如《幼稚可也很自然》表现少年初恋时的天真。《前奏》、《在海湾》两部中篇小说则以优美的散文描绘惠灵顿郊野的风物和家庭的情趣。

因环境所限,曼斯菲尔德生活面不广,笔墨过于纤细,他伸张正义,同情弱小,憎恶强横。

曼斯菲尔德在艺术上深受契诃夫的启发,不设奇局,不求曲折的情节,注重从看似平凡的小处发掘人物情绪的变化。作品色彩鲜明,文笔简洁而流畅,自有诗意。

第二节 爱尔兰现代作家

伏尼契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年5月11日生于爱尔兰科克市。父亲乔治·薄尔是英国著名学者、数学家兼伦理学家。在艾捷尔出生的同一年,父亲去世。母亲玛丽·埃弗勒斯是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女子,丈夫死后,带领全家到伦敦谋生。

1882年,艾·伏尼契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柏林皇家音乐学院学弹钢琴。1885年毕业后,她到瑞士和法国游历近一年,回到伦敦后,与当时流亡的意大利革命党人交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她了解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为后来创作《牛虻》积累了素材。当时,她还和革命导师恩格斯以及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相识,受到了有益的影响,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这期间,俄国作家赫尔岑与著名民粹派领袖兼作家的克拉甫钦斯基也在伦敦流亡,克拉甫钦斯基发现她善于刻划人物的特征和心理,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也具有独特才能,就极力鼓励她从事文学创作,并对她的创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在他的支持帮助下,艾·伏尼契前往俄国彼得堡旅居两年(1887~1889),和当时彼得堡革命团体“民意党”人有过很多接触。她曾在一个沙俄将军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教将军夫人学英语,并利用自己的外侨身份和将军家庭教师这一特殊关系作掩护,为在沙俄监狱关押的爱国志士送衣服、食物和传递信件。

1889年回国后,艾·伏尼契继续跟克拉甫钦斯基来往。后来有个曾受过她帮助的波兰革命者米·伏尼契从他的俄国朋友那里得到了艾·伏尼契在伦敦的地址,来到伦敦看望她。她对这个波兰革命者一见倾心,便结为夫妻(1892)。婚后,夫妇积极参加俄国流亡者的活动,艾·伏尼契除帮丈夫做好散发国外出版的秘密刊物的工作外,还担任过流亡者的杂志《自由俄罗斯》的编辑工作。

艾·伏尼契的文学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初。她先是作为一个翻译家而出现于英国文坛的。1893年她翻译出版了俄国作家加尔询短篇小说集;1894年翻译出版了斯吉普涅雅克的政论集,1895年翻译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她还翻译介绍过果戈理、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以及莱蒙托夫的作品。

艾·伏尼契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牛虻》(写于1889,出版于1897)。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曾亲往意大利,在档案库和图书馆对意大利解放运动历史资料进行了研究。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牛虻形象,艺术地反映了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热情歌颂了意大利革命者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刻揭露了意大利天主教会的伪善、欺骗和反动。大胆宣传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小说主人公亚瑟是个笃信宗教、热情幼稚的青年,上大学期间加入“青年意大利党”。在革命活动中,他和少年时代的女友琼玛相遇,并产生爱情。不久,被特务告密,以致他和战友被捕。同时,他得知蒙在里尼是自己的生父,他看到了宗教的伪善,抛弃了对宗教的幻想。出狱后,他受到兄嫂的侮辱,愤怒之下偷渡到阿根廷。13年后亚瑟改名牛虻,发表文章怒斥天主教,后来他不幸被捕,面对种种酷刑,他英勇献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琼玛写信,鼓励活着的人团结起来,斗争到底;他视死如归,对自己献身的伟大事业和光明未来仍然充满自豪和信心,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

由于作者的世界观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作品也有一些缺点,牛虻在对待其生父和爱情生活的态度上表现出很多不健康的思想。但这些缺点在小说中是瑕不掩瑜的,《牛虻》不失为一部具有进步思想和精湛艺术的优秀作品。作品主人公牛虻,是19世纪文学画廊中不可多见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他顽强战斗的性格,坚毅不屈的精神,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气概,一直对全世界革命人民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除《牛虻》外,艾·伏尼契还写了一些其他小说,如:《杰克·雷蒙德》(1900)、《奥丽维亚·拉塔姆》(1904)、《中断的友谊》(1910)等。这些作品同《牛虻》一样,都具有叛逆精神,但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逊色于《牛虻》。《奥丽维亚·拉塔姆》是自传体小说,写一个英国少女嫁给一个波兰革命者的故事。《中断的友谊》记叙牛虻出走后流浪南美洲所发生的事情。以牛虻的曾祖母与祖母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的小说《脱掉你的靴子》(1945),塑造了叛逆女性的艺术形象。

艾·伏尼契所写的《牛虻》是一件瑰丽的艺术珍品,但她本人却在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界受到冷落,在英国文学史,从没提过她的名字。1934年,70岁高龄的艾·伏尼契流寓美国,住在纽约市,生计艰辛,潦倒半生。

1960年7月28日,艾·伏尼契在美国逝世,终年96岁。

叶芝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年生于爱尔兰一个画家家庭。他是20世纪初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叶芝一生以写作为职业。曾担任爱尔兰议员和教育视导员等职务。1910年前后,新芬党领导爱尔兰人民开展民族自治运动,叶芝对这一运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当时,他和友人、剧作家葛拉高雷夫人以及约翰·沁孤等人发起了后来被称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运动,他们共同创办了一个阿贝剧院,并上演他们自己创作的描写英国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

叶芝一生的诗风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作于1892年的著名抒情诗《茵纳斯弗利岛》,就是这种逃避现实倾向的代表作。叶芝在这首诗中写道:“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这种倾向的诗歌较著名的还有《被拐逃的孩子》(1886),它召唤人们逃往仙境。这一时期,叶芝还创作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情诗,如1893年为毛特·岗女士而作的《当你老了》一诗,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在爱尔兰自治运动高涨的日子里,叶芝写出了一些优秀诗作。如《一九一六年复活节》(1916),歌颂了爱尔兰复活节的抗英起义,歌颂这次起义中的烈士们“带来了壮丽的美”,打破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已有了显著的变化,以明朗坚实的内容代替了唯美、虚幻的风格。

1920年,叶芝写了《基督重临》一诗。他用“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的诗句,来形容现代资本主义世界衰败没落的景况。但叶芝又从历史循环的理论出发,错误地认为西方文明今天已接近毁灭时期,基督将在世界末日重临人间来主持审判。200年内地球上将出现一种粗野狂暴的“反文明”,然后再向另一种贵族文明过渡。他的这种观点和现代先进思潮是不相容的。

爱尔兰在经过自治斗争取得自治地位之后,叶芝原有的贵族主义的保守观点又滋长起来了。他在《驶向拜占廷》(1928)、《拜占廷》(1929)等许多诗歌中,极力讴歌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的拜占廷王朝,认为它是贵族文化的代表,并指出那时的精神和物质,文艺与政教,个人与社会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驶向拜占廷》一诗,表达了叶芝对现代物质文明、情欲的厌恶和对古代贵族文明以及理性的向往。

叶芝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歌创作及其诗风的变化,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对现代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叶芝还创作了《伯爵夫人凯塞琳》、《心愿之乡》、《滴漏》等剧本。并著有散文集《凯尔特的曙光》、《神秘的玫瑰》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神话传说、古代英雄和农民生活,并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作品带有极浓的象征意义。

乔伊斯

乔伊斯,1882年2月2日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现代语言。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1903年,由于母亲病危暂时回乡,开始写短篇小说。1904年结婚后到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并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他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同时从事创作。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写作小说。

乔伊斯认为,只有彻底摆脱爱尔兰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才能完全客观地描绘都柏林的生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通过描写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中下层市民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事物,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灭与悲哀,对爱尔兰的社会风尚表现了蔑视与反感。《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是乔伊斯的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客观反应了当代西方文学对生活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乔伊斯用了7年时间写成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利厄波尔·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小说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乔伊斯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10年飘泊相比拟,而且全书18章一一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相对应,通过全面的对比渲染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与堕落,突出了人的渺小与悲哀。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责,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美国法官沃尔西在1933年12月6日作出了解除禁令的决定后,这部巨著才公开与英美的读者见面。

乔伊斯在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但仍然埋头写作,经过十几年的艰巨劳动完成了最后1部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1939)。作者自称这是他的一部杰作。小说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死亡与复活的循环往复这个中心主题,描写了都柏林一家小酒馆老板伊尔威克(他代表一切人)梦中的经历,表现当代世界已进入死亡期的最后混乱。作品以多种方式使用多种语言,综合构成复杂的意义群,因而这部小说比《尤利西斯》更加隐晦。

乔伊斯的其他作品还有抒情诗集《室内乐集》(1907)和《一分钱一首的诗》(1927),剧本《流亡者》(1918)。

乔伊斯于1941年1月13日病逝。

第三节 比利时现代作家

德·科斯特

德·科斯特,1827年出生于比利时。1847年同一些青年学生组成文学团体“快乐社”,开始写作。

1855年,德·科斯特从布鲁塞尔大学毕业,1856年开始给文艺周报《欧伦施皮格尔》写稿,以后又经常撰写抨击教会和维护工人利益的文章。1870年后担任法国文学史教授和美术课辅导教师。他热心研究佛兰芒民间故事。

他的《佛兰芒传说集》(1858)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且风格独特,语言清新洗练,是19世纪比利时文学中的重要作品。1861年,德·科斯特又出版了《布拉班特故事集》,内收故事7篇。

他的代表作《欧伦施皮格尔的传说》(1867),全名为《欧伦施皮格尔和拉姆·戈查克在佛兰德和其他地方的光荣、快活、英勇的奇遇和传说》,是历史小说,也是1830年比利时宣布独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该作品表现了作者民族意识的觉醒。

勒蒙尼耶

勒蒙尼耶,1844年生于布鲁塞尔。1863~1881年他发表了许多美术论文、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1881年成名作《男人》问世,该作品叙述了一个偷猎者在森林中的恋爱故事,受到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等人的影响,景色描写非常富有诗意,整部长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比利时民族特色。

勒蒙尼耶的的重要作品《死人》(1881)、《癔病患者》(1885)、《吕帕夫人》(1888)等揭露资产阶级的腐败和伪善。他每年为法国文学杂志《吉尔·布拉斯》撰稿,并写了一些长篇、短篇小说集,强调生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的支配作用,仍受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勒蒙尼耶有不少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如《肉食者》(1886)、《资产者的末日》(1892)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深刻矛盾。《克洛迪娜·拉穆》(1893)描写歌女的生活,作者对她们寄予同情。还有一些作品则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如《荒岛》(1897)、《风车中的风》(1901)、《潺潺的溪流》(1903)等。

勒蒙尼耶的著作丰富,全集约有70卷。艺术评论主要有《比利时美术史》(1887)、《生活的画家》(1888)、《绘画中的比利时派》(1906)和一些画家专论。此外,还有剧本、游记、回忆录等。他的巨著《比利时》(1888)表达出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埃克豪特

埃克豪特,1854年出生在安特卫普。曾任编辑。27岁时参加刚兴起的《青年比利时》文学运动,后以观点分歧,同维尔哈伦、德莫尔德等另办杂志《红公鸡》。

他的作品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他倾向于自然主义,作品以故乡为背景,主角大多是庄稼汉、流浪者、亡命徒。1884年发表的《主保瞻礼节》写令人乐极生悲的乡村节日。代表作《新的迦太基》(1888)描写安特卫普城内富人的穷奢极欲,与穷人的困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部小说画面壮阔,各阶层的人物都跃然纸上。其他作品有《马林的被枪决者》(1891)、《安特卫普的不信教者》(1912);短篇小说集《另一种观点》(1904)以及晚期创作的小说《最后的主保瞻礼节》(1920)、《具体化的乡土》(1922)等。

他的创作始终保持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反对自私贪婪的资产者,但并没有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他还著有《在莎士比亚的世纪》(1893),并翻译、改编了莎士比亚的某些剧本。

埃伦斯

埃伦斯,1881年出生于布鲁塞尔。青年时期在根特学法律,后长期任国会图书管理员。埃伦斯先后发表了100多部作品。

埃伦斯早期他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长篇小说《在死城中》(1905)、《潜伏的光明》(1912),以及三部自传体小说《幼稚的人》、《想望的少女》、《弗雷德里克》(1926~1935)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根特描写成一座“迷人而堕落的,美丽而可恶的城市”,青少年们生活在这里,身心遭到巨大的摧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伦斯在法国的蓝色海岸住了较长一段时间,在这里他开始探索现代派的创作方法。1920年发表的梦幻小说《龙尾裸体的女神》成为超现实主义的最早作品之一。

埃伦斯于1925年发表的《上帝的眼睛》则是对流行的侦探小说所作的滑稽模拟。1931年,他出版了文艺论文集《荒诞的现实》,这个标题概括了他后期的创作特点,即采用一种将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的“魔幻现实主义”。

1941年埃伦斯又发表了文艺论文集《新荒诞的现实》和论文《现实的幻想物》(1967)等,说明他对“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偏爱。他用此手法创作的主要小说有《分享的女人》(1929)、《海洋的微风》(1933)、《埃塞纳的回忆录》(1954)等,其中既有他对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分析,又有荒诞的幻想。

诗歌方面,埃伦斯著有《昨天和明天的诗》(1932)等。他是20年代的文学杂志《比利时与法国的信号》和《绿盘》的创始人,又是1936~1939年布鲁塞尔文学家“星期一聚会”的组织者,对比利时现代的法语文学影响较大。

第四节 法国现代作家

塞维尼夫人

塞维尼夫人,1626年出生于巴黎贵族家庭。童年失去父母,由外祖父母和舅父抚养成人。1644年她和塞维尼侯爵结婚。1652年侯爵在决斗中丧命,她年轻寡居,带着女儿和儿子过着孤独的生活,她尤其钟爱女儿弗朗索瓦兹。1669年女儿和格里尼昂伯爵结婚,婚后跟随担任省长职务的丈夫去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方。塞维尼夫人以写信方式寄托思念之苦,二十年如一日。这些书信都收在她以后出版的《书简集》中。

塞维尼夫人曾出入于著名的昂布耶夫人的文学沙龙,结识文学界知名人士。她的唯一的作品《书简集》于1726年开始出版,1819年出齐。这些书信绝大部分是写给她女儿的,小部分是写给她儿子和其他亲友的。塞维尼夫人给女儿的书信,详细叙述巴黎人情风物,描绘宫廷与贵族之家的豪华生活以及异闻轶事、田园风光,也评述巴黎文坛动态。塞维尼夫人的文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曾受到许多作家的赞赏。

塞维尼夫人于1696年病逝于格里尼昂。

博马舍

博马舍,1732年生于巴黎一钟表匠家庭,自幼学习制造钟表的手艺,20岁时发明一种新式零件,获得法国科学院的认可,被接受为王家钟表师,进入宫廷服务。他靠自己的音乐才能,充当公主们的竖琴教师,同时和大金融家巴利士·杜威奈合伙经商致富,成为上流社会和金融界中的活跃人物。

博马舍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称是伏尔泰、狄德罗的学生。1767年,他写出第1部剧本《欧也妮》,揭露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1770年,剧本《两个朋友》在巴黎公演,没有引起公众注意。

1773年,博马舍与杜威奈的继承人涉讼败诉,几乎破产,并被法官哥士曼控告有贿赂行为。他相继发表4部《备忘录》,揭穿法庭的黑幕。这些具有讽刺与幽默风格的《备忘录》,在巴黎以至外省引起广泛反响。巴黎法院迫于舆论的压力,撤销了哥士曼的职务,同时下令销毁《备忘录》。

1775年,博马舍的5幕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冲破官方阻挠,在巴黎公演,首场演出失败。后来剧本经过修改,获得空前成功。这出戏塑造了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即机智、干练的理发师费加罗,他帮助少女罗丝娜摆脱愚顽的监护人霸尔多洛,成全她与阿勒玛维华伯爵的恋爱。剧本宣扬了启蒙思想,表现了打击封建顽固势力的倾向。

1778年,博马舍又一部5幕喜剧《费加罗的婚姻》上演,获得更大的成功。在这部剧本中,《塞维勒的理发师》中的伯爵企图秘密恢复初夜权,并且破坏费加罗的婚姻。小人物费加罗对伯爵的最终胜利,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夕人民群众的乐观情绪。《费加罗的婚姻》一剧于1781年交给剧院,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家戏剧检查官对剧本的反封建倾向不满,禁止公演。博马舍再次诉诸舆论,终于冲破禁令,于1784年4月27日在法兰西喜剧院首次公演,这是法国戏剧史上的一件大事。

70年代末~80年代初,博马舍戏剧创作达到高峰,社会活动也很活跃。他曾多次把大批武器装备秘密运往美国,支援美国独立战争。为保障剧作家的合法权益,他发起成立的法国剧作家协会,一直存在至今。他无视政府禁令,出版了法国第一部《伏尔泰全集》。

1787年,博马舍的歌剧《达拉尔》上演。作者继续宣传启蒙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对开明君主的幻想。他拥护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但他希望通过非暴力途径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共和国成立后,他的政治立场开始向右转。这一年写出的《有罪的母亲》,完全失去了革命前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也很不成功,远不如3部曲的前2部,即《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

博马舍的戏剧代表了启蒙运动思想,艺术形式也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它们继承了古典主义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的优点,还吸取了民间创作的多样化和现实主义因素,对于古典主义戏剧向近代戏剧的过渡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费加罗的婚姻》曾在20以纪60年代的中国舞台演出,博得观众的好评。

大仲马

大仲马,1802年生于巴黎附近的县城维莱科特雷。父亲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一员将领,后因对拿破仑远征埃及的侵略行径不满,遭到拿破仑的排挤和冷遇。大仲马继承了父亲的资产阶级革命传统,曾参加1830年7月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的战斗;第二帝国时期是拿破仑第三政府的反对派,流亡在布鲁塞尔,晚年去意大利协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战斗。

大仲马在10岁前上过几年小学。他的学识和文学才能主要靠自学而来。1823年到巴黎后,在奥尔良公爵府供职,业余刻苦写作。在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下,他写出浪漫主义历史剧《昂利第三及其宫廷》,于1829年2月11日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获得成功。这出戏以16世纪的宗教战争为背景,以天主教联朗的领袖吉兹公爵的夫人与国王昂利第三的宠臣圣梅格兰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阴谋倾轧,借以影射复辟王朝的政治。从此,大仲马加入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的行列。1830年3月成功地上演历史剧《克里斯蒂娜》。1831年5月又以《安东尼》一剧震动巴黎。这部剧本写一个叫安东尼的私生子同一位男爵夫人的爱情纠葛,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30年代中期,大仲马仿效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开始创作历史小说。他的许多作品与别人合写。最初几部小说不很出色,1844年问世的《三个火枪手》获得成功。小说写1624年红衣主教黎塞留出任首相到1628年黎塞留攻打并占领胡格诺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的事。黎塞留为打击国王昂利十三,一心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发生暖昧关系的把柄;作品主人公达塔尼昂和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黎塞留设下的重重罗网,去伦敦取回王后送给白金汉公爵的首饰。小说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基度山伯爵》(1844~1845)的发表,使大仲马取得更高的声誉。作品主人公水手邓蒂斯因为替密谋推翻复辟政权的拿破仑党人传送信件,遭到3个效忠复辟政权的无赖之徒的陷害,被打入死牢。他侥幸越狱之后,凭借一位狱友赠送的大量财宝,化名基度山伯爵,报答了在他被捕后照顾他老父的好人,惩罚了已经变成7月王朝统治集团要员的3个恶人。这部小说是大仲马作品中最富于正义感、政治倾向最鲜明的佳作。

此后10余年间,大仲马以极高的速度写小说,他自己说写了400部小说,一般统计却只有200余部。比较著名的《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二十年后》(1845)和《布拉日罗纳子爵》(1848~1850)、《玛尔戈王后》(1845)、《约瑟夫·巴尔萨莫》(1846)及其续篇《王后的项链》(1849)、《昂日·皮图》(1851)、《沙尔尼伯爵夫人》(1852)等。

大仲马说:“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他的小说真实感人,主人公富有冒险精神。他的贡献在于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描写了几百年的法国社会风貌。

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等名著早在20世纪初就译成中文,广为流传。

梅里美

梅里美,生于1803年9月28日。父为画家,但父亲要他读法学。在大学中他对文学发生了兴趣。1822年斯丹达尔对他的艺术观点有很大影响。大学毕业后他取得律师职称。1825年托名发表《克拉拉·加苏尔戏剧集》,获得成功。这部戏剧集后来共收入10部短剧,内容多半是对教会和贵族的抨击;其中以小喜剧《圣体马车》最为出色,它写西班牙驻秘鲁的总督把马车让与情妇使用而受到愚弄的故事,讽刺贵族人物的专横、愚蠢、虚伪和堕落。

1827年梅里美再次隐名发表诗歌集《居士拉》,形式模仿南斯拉夫民歌,颇受欢迎,普希金曾经把其中几首译成俄文。1828年发表历史剧《雅克团》,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绘了14世纪法国一次农民起义,以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贵族的暴戾残忍,批判复辟王朝。1829年发表历史小说《查理九世朝遗事》,描写16世纪宗教战争期间发生的大规模屠杀新教徒的圣巴托罗缨事件,鞭挞了反动贵族的残暴和封建社会的黑暗。这部长篇小说文笔简洁明快,是梅里美在复辟时期的代表作。

1829~1830年,梅里美发表了几部短篇,开始显露他写作短篇小说的杰出才能。《塔曼果》(1829)叙述贩卖黑奴的船上奴隶们起来反抗,和贩奴的白人同归于尽。《马特奥·法尔哥内》(1829)描述科西嘉岛的一个猎人杀死了贪小利而出卖朋友的独生子,塑造了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攻克堡垒》(1829)描写了一个战争场面。这几部短篇结构严谨,叙事紧凑,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富有地方色彩和浪漫情调。19世纪30~40年代初他到过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国。这时期的短篇小说中,《炼狱的灵魂》(1834)是根据堂磺的传说写成,《伊尔的美神》(1837)虽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写得富有艺术魅力。

与此同时,梅里美的中篇小说,也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双重误会》(1833)描写一个贵妇婚后的失意。《高龙巴》(1840)是梅里美的优秀作品之一,描述复辟时期科西嘉岛一个家族复仇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性格倔强、不畏强暴、刚中有柔、富有心计的女性形象。

中篇小说《嘉尔曼》(1845)是梅里美脍炙人口的杰作,吉卜赛女郎嘉尔曼酷爱自由,在爱情中也独立不羁,宁死不肯受男子的约束,表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这个形象揉合了灵敏、机巧、泼辣、大胆等特点,富有浪漫情调。梅里美的艺术风格在《嘉尔曼》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1843年梅里美进入碑文和美术科学院,次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40年代末,他曾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和屠格涅夫的作品。1853年6月他成为参议员。

梅里美于1870年9月23日去世。

乔治·桑

乔治·桑,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父亲是第一帝国时期的军官。她4岁丧父,由祖母抚养,在诺昂的农村长大。她13岁时进入巴黎一修道院,1820年回到诺昂,发愤读书,特别喜爱卢梭的作品。18岁时她与杜德望少尉结婚,她厌恶玩乐的乡绅。1831年,她带着一子一女,离开丈夫,来到巴黎。

1832年,乔治·桑发表她的第1部小说《安蒂亚娜》。小说的女主人公安蒂亚娜渴望获得真正的爱情,不愿屈从于专制的丈夫——一个军官的淫威,最后同男友到印度隐居。小说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作者因而成名。

1837年,乔治·桑发表小说《莫普拉》,它表明她对现实的观察深入了一步。小说描写一个封建家族的两个后代莫普拉和艾德梅的爱情故事。

乔治·桑的妇女问题小说都以爱情和婚姻自主作为妇女解放的前提。自从她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皮埃尔·勒鲁等认识后,受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小说创作产生了变化。

从《木工小史》(1840)开始,乔治·桑创作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小说。《木工小史》原名《周游法国的木工行会会友》,作者塑造了一个新的工人形象。《木工小史》是直接描写工人的一部较早的小说。《康素埃洛》(1842~1843)是乔治·桑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一个富有才华的女歌唱家康素埃洛的坎坷经历。她先是被未婚夫欺骗,后来又和阿尔贝伯爵发生爱情,但她不愿做伯爵夫人,悄然离开,伯爵最终找到她与她结婚。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充满了民主主义思想。《安古堡的磨工》(1845)也是乔治·桑的重要作品。小说主要描写庭工路易和暴发户的女儿萝丝相爱,不能结合,后由一个贵妇从中帮助,成全了这对有情人。

乔治·桑一向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命运十分关切。1846年她发表《魔沼》,开始了“田园小说”的创作。这部中篇小说描写贫穷的农村姑娘玛丽同农民瑞尔曼相爱和结婚的故事。《弃儿弗朗索瓦》(1848)叙述一个弃儿出身的磨工弗朗索瓦和磨房女主人的恋爱经过。《小法岱特》(1849)写一个聪慧的农村小姑娘法岱特追求同村男孩的故事,她以纯朴真诚的心赢得了他的信赖。

1848年革命的到来,一度使乔治·桑十分振奋,她写了《致人民的信》,参加巴黎的5月游行。第二帝国时期,她同宫廷来往密切。色当的惨败使她感到耻辱。她对巴黎公社很不理解,但也反对残酷镇压公社社员。

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乔治·桑于1876年6月8日逝世。

福楼拜

福楼拜,生于1821年12月17日。他的父亲是鲁昂市立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他的幼年是在医院里度过。青年时他在巴黎学法律,23岁时因病中断学习。父亲在1844年去世,留下田产,平分给他和他的哥哥。福楼拜之所以能有相当安定的写作生涯,显然是依靠他的地主收入。父亲死后,他陪他的寡母住在鲁昂远郊克鲁瓦塞,一直住到母亲去世和本人去世。福楼拜终生过着独身生活,曾教养过晚辈作家莫泊桑。

福楼拜一生经历了复辟王朝、二月革命、第二帝国、普法之战、巴黎公社、第三共和国,于1880年5月8日去世。福楼拜于1857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包法利夫人》时,已经35岁。他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推敲每一个字句。他朗诵他的文章,要求抑扬顿挫。他认为声调不谐和,“就会压抑胸口,妨碍心跳,因而落在生命的条件以外”(福楼拜为布耶的《遗诗》所写的序)。他认为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内容,“在所有的表现、形体、样式中间,只有一个表现、一个样式和一个形体表现我的意思”(莫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