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23:43:1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试读:

2014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考研真题

2015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考研真题

2017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课程实施

2同伴交往

3教学模式

4班级教学

5讨论法

6教学设计

二、简述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3简述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主要表现。

4简述如何实现德育的目标。

5简述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6简述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哪些角色?教师怎样才能胜任这些角色?

2当今教学为什么提倡体验式教学?教师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

四、材料分析题(20分)

中小学教师在今天感受到的压力之大前所未有。《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在某省举行的大样本调查表明,约有58%的教师表示自己感到压力过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30%教师会因焦虑或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18%的教师承认会因为自己心中的烦恼而迁怒于学生,还有14%的教师会因为上课气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情绪失控,朝学生发火,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有些学校提出,当老师在上课前有这样情绪问题时,可以申请调课,也可以请半天假,由学校领导为其代课等等。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小学教师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你对这些学校的做法如何评价?

2017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614教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课程实施

答:课程实施是指在现实意义上,调和与平衡影响课程实施的诸因素,采纳、调适与应用课程方案,创造教育新文化的过程。具体来说,课程实施包括以下三层含义:在目标维度,它是在众多复杂性中求得调和与平衡的过程。在操作维度,它是采纳、调适与应用课程方案的再创造过程。在效果维度,它是落实课程理想以创造教育新文化的过程。课程实施既是课程研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整个实施过程有着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2同伴交往

答:同伴交往是指儿童或青少年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儿童最初几年主要限于家庭小圈子与父母相互作用,把父母作为社会化的模式。随着年龄增长,认知能力增强,儿童开始渴望走出家庭的圈子,与同龄的儿童交友、玩耍。这种同伴交往,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伴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同伴的反应方式对于儿童的行为具有强化或负强化的作用。同时,同伴也是儿童评定自己行为的一个参照物。进入幼儿期的儿童,便已开始自发地与别的儿童同一,模仿别的儿童的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同伴交往尤其重要。

3教学模式

答: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模式具有假设性、近似性、操作性和整合性。最早对教学模式作系统研究的专著为美国乔伊斯和韦尔合著的《教学模式》,书中精选22种教学理论、学派计划,从上百种教学模式中选出25种,按其功能和方法论基础区分为信息处理、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和行为控制四类。每种模式按教学情景描述、理论导向、主要教学活动、教学原则、辅助系统、教学和教养效果、应用与建议等七个部分加以介绍。苏联巴班斯基按照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结合,提出讲解—再现型、程序教学型、问题教学型、再现探究型等教学模式。中国学者按师生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亦作了多种分类。

4班级教学

答:班级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班级授课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相互帮助、相互竞争,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班级授课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5讨论法

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整节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短暂讨论;或是全班性的,或是小组讨论,还可以将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抓好问题是搞好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有讨论、辨析的价值。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以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使问题逐步得到深化、解决,切忌暗示问题的结论。

6教学设计

答: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简述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答: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那托尔卜、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等。社会本位论者认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1)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①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

②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

③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④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⑤教育的结果或效果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2)对社会本位论的评价

①意义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要指向国家利益和公民培养,并据此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

②不足

社会本位论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主要在于它过分夸大了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并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工具化,不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推进的,从而形成的对社会其他系统的促进作用。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过程,人类的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其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作用。正因为教育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普及作用,才使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并且由少数人传向多数人,由一个地域传向另一个地域。(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活化的过程。而只有教育才能够把文化从物质载体转移到人身上,与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有选择的。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文化因子的否定性选择。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促进人的发展。(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