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1:30:11

点击下载

作者:井玲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作者:井玲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1-01ISBN:9787535243584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绪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属于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锻炼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的研究领域。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已经引起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1988年,北美体育运动心理学会(NASPSPA)的官方学术期刊《运动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Sports Psychology)更名为《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 JSEP),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锻炼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它的快速兴起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与过去几十年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有关。作为增强体能、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手段之一,体育锻炼的健身功能早已被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如今,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正日益成为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锻炼心理学在西方国家发端开始,就有一些锻炼心理学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力图解决那些非常复杂的体育锻炼的有关难题:人类的体育锻炼行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体育锻炼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什么样的体育锻炼能产生最佳的锻炼效果?人类的体育锻炼行为到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锻炼心理学家以各种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章的主要目的是介绍锻炼心理学的定义、产生与发展,并对当今锻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描述。以此来了解锻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概况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在锻炼心理学发展中所处的位置。第一节锻炼心理学的定义一、国外学者关于锻炼心理学的定义

1988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特兰佐(Matarazzo)的领导下,瑞杰斯基(Rejeski)和布朗利(Brawley)提出,锻炼心理学是“融教育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为一体的,以促进、解释、保持身体健康为目标的一门学科”。根据Rejeski等人(1993)的观点,身体锻炼心理学应包括三方面的涵义:①身体锻炼心理学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的帮助;②身体锻炼的前因、后果和锻炼期间的心理过程都包含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成份;③身体锻炼行为包括各种与力量、耐力、心肺功能、柔韧性和身体结构有关的活动形式。二、我国学者关于锻炼心理学的定义

季浏在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一书中对锻炼心理学做了以下阐述:

首先,锻炼心理学所针对的问题是在锻炼行为发生前后和锻炼行为发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它关注的是:①通过锻炼,当锻炼者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心肺耐力、身体形态等发生实际变化时,所导致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变化。②锻炼者主观感觉到自己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心肺耐力、身体形态等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其次,锻炼心理学十分强调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它是一门将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运用于锻炼实践的应用性学科。由于锻炼行为是从认知与行为、情感与动机、态度与信念等多因素模型中唤起的,因此很容易就显示出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干预策略的重要性。

第三,锻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在锻炼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而且要进一步探索锻炼行为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深层机制。

第四,锻炼心理学十分关注个体锻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锻炼能力的提高对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与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有关。而且,锻炼心理学研究面对的是广泛的社会人群,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研究适合他们特点的锻炼处方和干预手段。第二节锻炼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19世纪末最早的锻炼心理学研究出现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这首先是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因为进入20世纪后,西方社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在很多人看来,依靠体力做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生产的时代。这使得当时的社会普遍注重智力而蔑视体力,很多人认为身体活动的地位远不如智力活动,因而体育锻炼被社会所忽视,很自然,锻炼心理学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作为支撑的社会应用价值。

其次,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受生物医学领域大脑机体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较大,该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相互分割,所有的疾病和身体不适都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生理过程的紊乱有关,与大脑无任何关系。甚至直到1986年,尽管已经涌现了大量的关于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但是泰勒(Taylor)仍然认为生物医学模型仍然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因此,这种身心分割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发展。

进入70年代后,运动心理学家开始将注意力从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到研究普通人体育锻炼的心理状态等方面,锻炼心理学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了体育锻炼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家、健康心理学家和医学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重要研究领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都市环境的发展而引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国家疾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变,其中因运动不足或身体活动过少而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尤其引人关注。一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此前,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对“现代文明病”的研究分析(见图1-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社会背景和机理。因此人类的健康行为成为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点,人们开始关注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作为健康行为之一的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此,锻炼心理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促使锻炼心理学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传统疾病治疗手段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出现。很明显,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健康行为,而且从长远来看,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能,预防疾病。因而,体育锻炼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纷纷涌现出来,而锻炼心理学也因此寻回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过去那种身心分割的观念也逐渐被取代,出现了对健康和疾病的全新的理解,健康不再被看作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被看作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观点为锻炼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锻炼心理学正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揭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期刊、论文和著作。1988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更名为《国际运动和体育锻炼心理学杂志》。此后,几本有影响力的著作在国外相继问世,如《锻炼坚持性对健康的作用》、《身体活动心理学》和《体育锻炼心理学:体育锻炼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等,这些研究都反映了当时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总的说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体育锻炼作为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心理健康。这种观点源于身心交互作用论,认为心理和躯体相互作用,是同一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有能力改变身体状态,身体状态的改变也同样可能会导致心理活动的变化。因此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认为,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自我概念、应激反应、认知过程、主观幸福感等具有良好的心理效应。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大批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退伍军人,美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临床心理学,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筹建临床心理学机构,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因此临床心理学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临床心理学从一开始就以医学化和生物化为追求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锻炼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锻炼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的体育锻炼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的心理疗效的研究,其中很多涉及心理疾病或障碍的锻炼疗法,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等。第一个用实验性运动疗法治疗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是格里斯特(Greist)在1979年所进行的研究,他发现运动的抗抑郁作用与有时限的心理治疗作用相同,并优于非时限的心理治疗。自此,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的研究不断涌现,1983年至1990年期间,有23项研究是针对锻炼的抗抑郁效能,有42项研究是针对焦虑、心境和其他自评症状。对抑郁群体的研究大约增加了40%。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是对抑郁(North, McCullagh&Vu Tran,1990)、焦虑(Petruzzello, Landers, Hatfild Kubit, &Salazar, 1991)以及自我概念(McDonald&Hodgdon,1991)等所进行的元分析。此后,研究者又对锻炼运动处方、锻炼动机、锻炼人群、锻炼干预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近些年来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无论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医学心理学领域还是运动心理学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都还相对比较薄弱。第三节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体育锻炼对整体心理效应、体育锻炼对情绪、体育锻炼对认知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身体活动、体育锻炼的整体心理效应

研究表明,长期体育锻炼与短期体育锻炼都可产生良好的情绪效益。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或者定期进行的锻炼活动,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的时间。用于研究的长期体育锻炼安排一般都持续10~12个月。短期体育锻炼是指每次大约30分钟的身体活动(Cox,2002)。

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益在总体上可作如下归纳(表1-1)。表1-1 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益注:*表示研究较多的问题。二、身体活动或体育锻炼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中运动心理学家研究探讨得最多的问题主要包括:活动或锻炼后能否缓解焦虑;锻炼能否抵抗抑郁;活动或锻炼能否减少应激反应;活动或锻炼能否使人产生积极心境。

研究数量之所以如此之多,并成为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情绪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表现得最为直接、明显;第二,多数国外学者倾向于情绪维度是心理健康结构中最重要的维度。(一)身体活动与锻炼后焦虑水平的下降

有研究表明,一次性的身体活动(如以最大心率的70%在跑台上行走20分钟,或者一次性的功率自行车练习)即可使活动者焦虑水平下降(Bahrke& Morgan,1978; Roth,1989)。这类研究结果当然是不够明显、稳定,并难以推广。只有长期的体育锻炼,才可能得到更为稳定的缓解焦虑的效果。

Landers和Petruzzello(1994)曾经检验了1960—1992年间关于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研究的27项叙述性综述(narrative review)。结果表明,81%的研究得出了身体活动与锻炼后的焦虑缓解有关的结论;其余19%的研究中,大部分结果支持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有关的说法,但是也有一些负面结果;没有一项叙述性综述认为二者无关。另一项叙述性综述(Leith,1994)考察了56项关于长期身体锻炼与自我报告焦虑的综述性研究(review),结果表明其中有73%发现了焦虑缓解效应。

到2001年为止,国际上至少已有6项关于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的元分析研究(Calfas &Taylor,1994; Kugler, Seelback, &Krüskemper,1994; Landers & Petruzzello,1994; Long & van Stavel,1995; McDonald & Hodgdon,1991; Petruzzello, Landers, Hatfield, Kubitz, &Salazar,1991)。这些元分析中,最多的涉及159项原始研究,最少仅11项。6项元分析均指出,所有用于元分析的原始研究都认为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显著相关。计算所得效果量从“小”到“中等”(ES=-.15~.56)取值不等。状态焦虑测量、特质焦虑测量与心理生理学测量均发现焦虑得到了缓解(Landers&Petruzzello,1994; Taylor,2000)。

有些研究选用心理生理学方法测量焦虑。一项基于这些研究的元分析(Kelley&Tran,1995)检验了涉及1 076名被试的35项临床实验研究,发现血压正常的成人在身体锻炼后心脏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降低(-4/-3毫米汞柱),虽然降低的数值较小,却达到了显著水平。总之,大多数叙述性综述和所有元分析都支持了如下结论:基于1960—199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短期和长期身体锻炼与焦虑缓解之间存在低到中度相关关系(Landers&Petruzzello,1994)。

一项叙述性综述(Taylor,2000)考察了1989年以来发表的38项长期身体锻炼研究和23项短期身体锻炼研究,结论是:这些研究一致表明了状态与特质焦虑的缓解效应,效果量大小从小到中等范围取值。

另外,身体锻炼是否比其他缓解焦虑的疗法更有效的问题,意义重大,它决定着是否可以把身体锻炼作为其他疗法的一种替代或辅助。尽管有一项研究(DeVries,1981)指出:身体锻炼比镇静剂,如氨甲丙二酯(meprobamate)更具优势,但是多数状态焦虑的研究没有表明身体锻炼明显好于或劣于其他缓解焦虑的疗法,如冥想、放松训练、静息、阅读,抑或氯米帕明(clomipramine)、舍曲林(setraline)等药物疗法。Petruzzello等(1991)指出,当比较身体锻炼与其他疗法的效果时,效果量几乎为零(ES=-0.04)。一项由许多长期身体锻炼研究组成的研究,对DeVries(1981)特质焦虑研究论文中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Petruzzello et al.,1991)。对特质焦虑来说,对身体锻炼与其他疗法[例:瑜伽等运动、小组或焦虑疗法、应激预防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冥想]的15项效果比较中发现了虽然微小、但有意义的差别(ES=-0.31),可见,身体锻炼效果更好。1989年以后的研究(Landers & Petruzzello,1994;Taylor,2000)得到的结果指出:与其他非药物焦虑疗法相比较而言,身体锻炼有着同等的焦虑缓解效应。有氧身体锻炼与其他常用方法具有类似的缓解焦虑效果,这一结论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身体锻炼能够带来身体健康。

此外,还应注意到:体育锻炼的焦虑缓解效应因被试初始的焦虑分值与初始的健康状况而大不相同。对不健康、高焦虑的被试,缓解效应可能会较大;而对较健康、低焦虑被试,缓解效应可能会较小,但也达到了显著水平(Landers&Arent,2001)。

在体育锻炼的焦虑缓解效应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锻炼项目、锻炼强度、运动负荷和持续时间等问题,它们直接影响锻炼的效果。目前,这类问题尚未见统一的认识,需要进行大量的后续研究。(二)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的减少

与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相比,抑郁属更深层的复合性负情绪(孟昭兰,1989)。它可能是伴随人生价值的失落感而产生的悲伤、恐惧、焦虑、羞愧,甚至负罪感,其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为悲观、忧伤、失助感、低自尊和绝望(Dishman,1986);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回避社交,甚至厌世(Sime,1984)。

临床上对抑郁的治疗,采用药物疗法、电休克疗法、每周的认知行为治疗或心理治疗等方法。上述方法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且有时不很方便(Mutrie,2000)。因此,体育锻炼以其低廉的成本和无副作用的鲜明特点,已被当作传统抑郁疗法的一种替代或补充(Hales&Travis,1987; Martinsen,1987,1990)。

当比较体育锻炼与传统抑郁疗法时,如心理疗法和行为干预(如放松、冥想),元分析的结果不相一致,这也许与不同被试类型有关。North等人(1990)检验了所有被试类型,发现体育锻炼比放松训练或从事快乐活动降低抑郁的效果更好,但是与心理疗法、行为干预和社会交往效果相同(Craft & Landers, 1998; Mutrie,2000)。体育锻炼与个体心理疗法相结合或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能产生最大治疗效果,但是这些效果与单独进行体育锻炼不存在显著差异(Craft&Landers,1998)。Mutrie提醒,这些研究中并没有采用那些被认为最好的抑郁心理疗法,即认知—行为疗法。

考虑到心理治疗等疗法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费用,而体育锻炼至少与其他传统疗法有相同的效果,就已经足以令人高兴了。体育锻炼除治疗效果外还能带来身体健康效应,而行为干预却不能。因此,由于体育锻炼花费少且能带来健康效益、有效减小抑郁,所以可作为传统抑郁疗法的有效替代或补充。尽管没有文献资料直接将体育锻炼和药物的抑郁疗法相比较,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量与行为治疗的效果量都很相似。今后,系统降低药物疗法中的剂量同时辅以体育锻炼将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课题。

元分析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年龄的男性被试身上都产生了体育锻炼抗抑郁效果。研究对象的抑郁水平越高或初始健康状况越差,体育锻炼产生的抗抑郁效果越好(North et al.,1990;Craft&Landers,1998)。

在如下情况,体育锻炼会产生更大抗抑郁效果:①锻炼计划长于9周并安排诸多不同阶段;②锻炼在实验室进行,而不在治疗中心。此外,在体育锻炼的第一个阶段抑郁就开始降低,并一直维持到整个锻炼计划完成以后一段时间(Craft& Landers, 1998; North et al.,1990)。

与焦虑研究不同的是,除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和阶段数目安排以外,没有其他调节变量显著影响体育锻炼的“剂量反应”效果(如平均持续时间、强度、频率)(Craft&Landers,1998)。此外,不管是否存在训练效果,效果量都有较大值(ES=-0.85~0.94)。与焦虑研究相同的是,在不同体育锻炼条件下抑郁水平都会降低,并且不依赖当前具有的特定的身体健康水平(Landers&Arent,2001)。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锻炼的缓解焦虑、减少抑郁的效应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支持性证据,但美国学者Landers指出:综合以上研究事实,得出身体锻炼与抑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也许更为合理、可靠。从这种意义上说,得出身体锻炼“导致”抑郁或焦虑症状缓解的说法还为时过早(Landers&Arent,2001)。(三)身体活动或体育锻炼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应激也称“压力”,它是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直觉评价和应激反应三种主要成分。应激刺激也称“应激原”,是指对有机体形成威胁,并引起有机体产生变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的影响因素。应激反应是指有机体对应激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包括生理的(肌肉紧张僵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大量出汗等)、行为的(手足无措、辗转反侧等)、情绪的(脾气变坏、心情烦躁等)和认知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下降、注意的范围缩小等)(张力为,2003)。

心理健康研究者同样也对体育锻炼与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非常感兴趣。应激反应的研究范式是:给锻炼者和非锻炼者施加心理社会应激原,并对二者的康复能力进行比较。给健康的被试或者参加短期锻炼者施加应激刺激(产生挫折感的限定时间的认知任务)后,确定二者对应激刺激的心理与生理反应的大小及其恢复到基线值所用的时间。显而易见,体育锻炼有助于人格类型“坚强”的人,这种人可以通过改变对应激原的认知评价,将应激事件转换或者缓冲为低应激的形式(Kobasa,1979)。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坚强性,由此人们相信锻炼可以通过缓和对压力生活事件的反应来导致患病率下降。

Taylor(2000)对1989年以来的应激反应文献进行的叙述性综述研究中,共涉及14项横向的(cross-sectional)体育锻炼研究、11项长期体育锻炼的研究和14项短期体育锻炼研究。14项体育锻炼的横向研究中,有9项表明健康或有活力的人在面对心理社会应激原时反应较小。14项短期体育锻炼的研究中,有10项表明短期体育锻炼后,面临短暂的消极或积极的应激刺激时,人的应激反应减少。而11项长期体育锻炼的研究却得到了“混合性”结果:尽管所有研究均发现经过5~16周的体育锻炼,有氧适应性会得到改善,但其中仅5项研究表明在施加应激刺激后,心理与生理指标显示出了积极的锻炼效应;其余6项研究没有发现锻炼组与非锻炼组存在明显差异。看来结果之间尚有矛盾,这与Taylor选择的研究样本质量有关系:①许多研究样本量较小,它使统计效力下降;②研究设计的质量,它直接影响研究结果(Landers&Arent,2001)。

Landers等还指出,无论是所做的元分析(Crews &Landers,1987)还是叙述性综述(Taylor,2000)都没有考虑调节变量的作用。他们建议未来此领域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对调节变量进行考虑,尤其要强调检查研究的质量。如果不知道较高和较低质量研究中是否存在应激反应的差异,锻炼与应激反应的整体效果就有可能是由于期待或安慰剂等假性行为造成。

如果不考虑任何假性行为,那么对元分析的结果或退一步说综述研究中的结果就可以做如下解释:体育锻炼或者作为一种应对策略发挥作用,或者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以使人们面对心理社会应激刺激的侵袭时,其反应更加有效。体育锻炼可能是通过缩短自主性恢复的时间,从而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系统来应对心理社会应激。作为一种“预防措施”,锻炼的次数可能与心理社会应激重复出现的次数相类似。这些锻炼次数可能会通过提高处理应激时增强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助于“坚强”人格的发展。(四)身体活动或体育锻炼与心境的关系

在这一研究领域,人们使用最多的词汇可能是“心境”和“健康幸福感”。

心境是指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较持久的情绪状态。保持良好的主导心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健康幸福感也称心理自我良好感或感觉良好现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指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关的某种兴奋、自信和自尊的情绪和态度体验,并且没有消极情绪(Anshel et al.,1991)。与心境相比,健康幸福感是更为复杂的概念,它除了包括与积极心境相联系的心理状态外,还包括身体幸福感、认知功能和生活满意感(Tuson&Sinyor,1993)。

有研究报道,30分钟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精力感保持在高水平(Weinberg, Jackson&Kolodny,1988);甚至还有人认为,5分钟的步行也有助于提高心境状态(Thayer,1987)。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消极心境,并已为此积累了大量的证据(如Snyder&Spreitzer,1974)。然而,研究者只是最近才注意到体育锻炼与提高积极心境这一研究领域。近期,Arent, Landers和Etnier(2000)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体育锻炼与中老年人心境状态(即年龄<65岁)的元分析研究,他们检验了来自32项原始研究的158个效果量,结果发现体育锻炼与中老年人的积极心境明显增加和消极心境的明显减少有关。总体效果量由小到中,大约解释了锻炼组积极心境改善的2/5个标准差。这些发现与年轻被试有氧体育锻炼后精力感的改善效果量相一致(McDonald& Hodgdon,1991)。一项对调节变量的分析表明,参加心血管功能或阻力训练锻炼的中老年人,比那些无处理的控制组、动机控制组或瑜伽组被试提高积极心境的效果量更大。此外,不同体育锻炼强度下也有这种效果存在。

与Arent等人(2000)元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对65岁以下被试的研究也发现体育锻炼后积极心境有所增加,但效果较小(Parfitt et al. ,1996; Steptoe & Cox,1988; Tate &Petruzzello,1995; Treasure&Newberry,1998; Tuson, Sinyor,&Pelletier,1995)。对4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N>55 000)进行的一项综述研究(Stephens,1988)也报道:身体活动与积极情感相联系。然而,这种效果在女性及年龄大于40岁的被试身上最大。尽管有些初步的研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仍需要仔细观察这些研究中得出的结果是否能像体育锻炼与消极心境状态(如焦虑、抑郁)关系研究结果一样得出有力的结论。

有两项有趣的元分析(Ntoumanis&Biddle,1999a,1999b)得出如下结论:目标定向与体育锻炼的氛围会影响积极情感反应,具体地说,个体采取任务定向或将体育锻炼氛围知觉为“任务掌握型”时,效果量较大;而采取自我定向或将体育锻炼氛围知觉为“成绩竞争型”时,效果量较小。尽管上述结果比较令人乐观,但是体育锻炼与积极心境这一研究领域仍有大量工作有待开展,而且不仅要在体育锻炼中研究心境的改善,还要对运动员进行此类探讨。三、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的改善

随着心理生理学的发展,有证据表明身体活动能够增加大脑血流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并可以导致动物大脑结构的持久改变(Etnier, Salazar, Landers, Petruzzello, Han, &Nowell,1997)。这些与体育锻炼有关的改变,有些会影响大脑的氧气供应量,而有些可能对提高记忆力起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十分具有启发性,并引发了大量行为研究来检验体育锻炼对人类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关于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已有12项叙述性综述(如Boutcher,2000; Folkins & Sime,1981; Spirduso,1980;Tomporowski& Ellis,1986)和2项元分析(Etnier et al., 1997; Nowell & Landers,1997)。最新的一项叙述性综述(Boutcher,2000)主要关注于老年人认知操作水平与体质(fitness)的关系,此研究受到年龄范围的限制。Etnier等人做了一项包括134个原始研究的元分析研究,本研究跨多项任务,如反应时、记忆、推理和学术成就测验,结果发现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改变的总体效果量较小(ES=0.29),但显著。

Etnier等人(1997)对调节变量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指出短期体育锻炼(ES=0.16)比长期体育锻炼(ES=0.33)产生较小效果。但是,对于短期体育锻炼,锻炼组人数在20人以上的产生较大效果(ES=0.61);而对于长期体育锻炼,锻炼组人数获得较大效果的被试少于10人(ES=1.22)。长期锻炼的大学生被试(ES=0.64)比老年人(60~90岁,ES=0.19)有更高的效果量。研究质量也会影响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注意到研究质量这一调节变量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长期或短期体育锻炼,高质量研究产生小效果量(ES≤0.06),而低质量研究设计有更高效果量(ES≤0.57)。这一结果暗示我们所观察到的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关系可能是由于假性行为引起的。大体上,用假性行为的说法解释高质量体育锻炼研究产生的认知功能较小水平改善是可行的。

横断设计研究中,与体质有关的认知功能差异可能在体育锻炼之前就存在了,那些采取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的人本身就固有某种认知功能才去体育锻炼(Etnier et al.,1997)。事实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一般有较高教育水平,尽管已有干预实验研究支持了体质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仍不能认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例如,一项拥有最大样本量的干预性研究(N=101, Blumenthal, Emery, Madden, George, Coleman, Riddle, McKee, Reasoner, &Williams,1989)检验体育锻炼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发现有氧能力的提高与改善认知操作水平无关。此外,建立因果关系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研究中随机分配被试到处理组或控制组。然而,Etnier等人分析过的长期体育锻炼研究中,当允许被试自己选择处理条件或指定一个固定组为处理组时出现最大效果量。同样,这些大规模单项研究和元分析研究也没有指出假性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体育锻炼的科学基础第一节体育锻炼的生理学基础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以促进健康,这就需要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生理学知识,这有助于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并设置合理的体育锻炼目标,从而发挥体育锻炼对健康的最大效益。一、体育锻炼与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力量作用于骨骼,骨骼绕着关节运动而完成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肌肉三个部分,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对运动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

1.骨的结构与功能

骨是一种器官,由骨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构成,其中骨组织是主要成分。骨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破坏、改造、伤后愈合、修复再生的能力,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完整而复杂,功能坚固而灵活。正常成年人共有206块骨。骨的功能具体表现为:(1)支持负重

骨与骨连接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人体局部和全身重量的作用。(2)运动杠杆

骨在肌肉收缩时被牵拉,绕关节转动,使人体产生各种运动,起着杠杆的作用。(3)造血功能

骨髓内的网状细胞是比较幼稚的细胞,它经过分化可以变成血细胞。(4)保护功能

骨围成的腔隙,保护人体的重要器官。例如,颅骨保护脑,胸廓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

2.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相连,构成骨联结,通称为关节。构成关节的主要结构为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1)关节面

关节面是指形成关节的两个相邻部位,其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多数关节面的软骨为透明软骨,具有减少相邻两关节之间的摩擦和缓冲外力冲击的作用。(2)关节囊

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和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3)关节腔

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相邻骨关节面软骨共同围成的封闭腔隙,关节腔内的压力较大气压低(此现象称为负压),负压对加固关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关节的主要结构外,还有关节的辅助结构,这些辅助结构包括滑膜囊、滑膜壁、关节内软骨、关节韧带等,它们主要对关节起加固、保护和减少摩擦等方面的作用。

3.肌肉的结构与功能(1)肌肉的结构

人体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为35%),不同年龄、性别的肌肉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不同。每块肌肉一般都可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位于肌肉的中部,肌腱位于两端。肌腹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构成。骨骼肌纤维平行排列,形成肌束,许多肌束聚集在一起形成肌腹。肌腹是构成肌肉的主要部分,肌肉的外形主要取决于肌腹。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银白色,非常强韧,是肌肉中的弹性成分,但没有收缩功能。肌肉借肌腱附着于骨上。

肌肉具有收缩、伸展、弹性和黏滞性等功能。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脊髓中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支配全身肌肉。人体的肌纤维又可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红肌的收缩速度较慢,耐力较好,可维持长时间的收缩;白肌的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容易产生疲劳。(2)肌肉的收缩形式

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将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和等张收缩四种形式。

1)向心收缩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运动。而且,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发生在后。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缩短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故这种收缩形式又称为等张收缩。有时也称为动力性或时相性收缩。肌肉向心收缩时,是做功的。其数值为负荷重量与负荷移动距离的乘积。

在向心收缩过程中,所谓的等张收缩是相对的,尤其是在负重情况下,更是如此。由于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往往是通过骨的杠杆作用克服阻力做功。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以同样的力量收缩是不可能的。如当肌肉收缩克服重力垂直举起杠铃时,随着关节角度变化,肌肉做功的力矩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肌肉用力的程度也不同。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出现“顶点”主要是因为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差,加上肌肉缩短损失一部分力量,而促成了“顶点”的产生。(如图2-1)图2-1 肌肉收缩形式示意图

2)离心收缩

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如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缓冲作用。因此,肌肉做离心工作也称为退让工作。再如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以及下坡跑和下楼梯等也需要肌肉进行离心收缩。肌肉离心收缩可防止运动损伤。如从高处跳下时,脚先着地,通过反射活动使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产生离心收缩。由于肌肉离心收缩的制动作用,减缓了身体的下落速度,不至于使身体造成损伤。离心收缩时肌肉做负功。(如图2-1)

3)等长收缩

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肌肉等长收缩时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

等长收缩有两种情况:其一,肌肉收缩时对抗不能克服的负荷,如试图拉起根本不可能拉起的杠铃时,肱二头肌所进行的收缩就是等长收缩。其二,当其他关节由于肌肉离心收缩或向心收缩发生运动时,等长收缩可使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的条件。要保持一定的体位,某些肌肉就必须做等长收缩。如做蹲起动作时,肩带和躯干的某些肌肉发生等长收缩以保证躯干的垂直姿势,同时腿部和臀部的某些肌肉做向心收缩。当蹲下时,肩带和躯干的某些肌肉同样发生等长收缩以保证躯干的垂直姿势,但腿部和臀部的某些肌肉做离心收缩,在更复杂的运动中,身体姿势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肌肉的收缩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体育运动中,如体操中的“十字支撑”、“直角支撑”和武术中的站桩,参加工作的肌肉就是进行等长收缩。(如图2-1)

4)等张收缩

又称动力性收缩,肌肉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哑铃的肘弯举就是肱二头肌的等张收缩。(如图2-1)(二)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加强骨的新陈代谢,可使骨径增粗,骨质增厚,骨质排列规则、整齐,并随着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人体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不同,对人体各部分骨的影响也不同。经常从事以下肢活动为主的项目,如跑、跳等,对下肢骨的影响较大;而从事以上肢活动为主的项目,如举重、投掷等,对上肢骨的影响较大。但体育锻炼的效果并不是永久的,当体育锻炼停止后,对骨的影响作用也会逐渐消失,因此,体育锻炼应经常化。同时,体育锻炼的项目要多样化,以免造成骨的畸形发展。

2.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的厚度,并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因而可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同时,由于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

3.体育锻炼对肌肉的影响(1)肌肉体积增加。运动员,特别是举重等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的肌肉块明显大于一般正常人,这说明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体育锻炼对肌肉体积的影响非常明显,一般只要进行力量训练就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2)肌肉力量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而且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力量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数周的力量练习就会引起肌肉力量的明显增加。(3)肌肉弹性增加。有经常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在运动时经常进行一些牵拉性练习,从而使肌肉的弹性增加,这样可以避免人体在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肌肉的剧烈收缩而造成各种运动损伤。二、体育锻炼与能量供应(一)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

1.运动时的供能系统

人体运动时的惟一直接能源是来自体内一种特殊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ATP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同时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但是人体肌肉内ATP含量很少,依靠肌肉中的ATP做功只能维持1秒左右,因此机体只有不停地合成ATP才能满足肌肉收缩的需要。人体内有三个系统可以合成ATP,分别是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如图2-2)。图2-2 运动时供能示意图

2.运动时三个供能系统的特点

人体从事各种不同的运动,但其能量供应都属于这三个供能系统。发展这三个供能系统的方法各不相同。(1)磷酸原系统

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是ATP, ATP水解为ADP,释放出能量供肌肉做功。磷酸肌酸(CP)是储存在肌细胞内的另一种高能磷化物,安静状态下肌肉中CP的含量约为ATP的3倍。剧烈运动时,当肌肉中ATP含量减少而ADP含量增加时,ATP/ADP的比值将变小。ATP/ADP比值对于调节能量代谢过程有着极大的意义。比值稍一变小,即可促使CP分解释放能量,供ADP再合成为ATP;在运动后的恢复期,肌肉中ATP大量合成后,经肌酸激酶的催化作用,肌酸磷酸再合成为磷酸肌酸。研究证明,全身肌肉中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仅能持续8秒左右。磷酸原系统供能是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发展这一系统供能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采用持续10秒左右的全速跑,且重复进行练习,中间休息30秒以上。(2)乳酸能供能系统

当机体进行稍长时间(多于10秒)的大强度运动时,这时仅靠CP已不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而此时供给机体的氧量也不能满足运动的实际需要。这种情况下的ATP的再合成主要依靠肌糖原的无氧酵解;由于糖酵解的产物是乳酸,所以将这一系统称为乳酸能系统,又称无氧糖酵解系统。依靠糖酵解再合成的ATP,剧烈运动可持续30~40秒以上,由于乳酸的生成和积累,酵解作用部分完全被抑制。因此,依靠糖酵解供能的运动不能持续太长时间。400米和800米跑是典型的乳酸能系统供能的运动项目。(3)有氧氧化系统

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机体利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来合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有氧供能系统。除糖和脂肪氧化供能外,蛋白质也可参与供能,但所占比例较小。运动初期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蛋白质也将参与供能。所以,有氧氧化系统是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

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和心肺功能有关,要提高这一供能能力,可采用较长时间的中等或较低强度的匀速跑,或较长距离的中速间歇训练等。

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是机体在不同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下,依据需氧量的不同而采用的两种供能方式,其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0秒以内的短时间最大强度的运动,几乎完全依赖无氧供能;800米跑的无氧和有氧供能比例相差不大;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有氧供能占主导地位。

肌肉收缩时,肌细胞中ATP水解后的再合成并不是孤立地依靠某一种能量代谢途径提供高能磷酸基团,在各种供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机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能保证整个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有机协调和高效率。因此可以认为,在肌细胞内ATP再合成过程中,各种代谢途径所提供的高能磷酸基团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细胞自身调节机制。(二)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

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安静时糖供能占25%,脂肪供能占75%,糖供能比例与运动强度的增大成正比。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脂肪是最主要的能源;在运动强度为25%最大摄氧量水平时,糖和脂肪供能各占50%左右;运动强度达到50%最大摄氧量水平时,糖供能占身体总耗能的65.9%,成为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物质;在70%~90%最大摄氧量水平范围内运动时,肌糖原是决定性的供能物质。(三)运动时血糖浓度的变化

安静状态下,血糖浓度的正常值为每分升80~120毫克,经常处于进入血液和组织摄取的动态平衡之中。血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能源物质,也是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的重要代谢产物。运动时血糖浓度的变化主要由肝脏输出葡萄糖的速率和工作肌摄取利用血糖量来决定,中枢神经系统摄取血糖的速率基本上与休息状态时相同。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如100~800米跑),骨骼肌主要依靠肌糖原酵解供能,此时不但不摄取血糖,还可能释放少量葡萄糖到血液中,但血糖浓度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运动时间相对较长(如1 000~3 000米跑),骨骼肌仍以利用肌糖原进行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为主要的能量代谢方式,摄取利用血糖很少,此时肝脏输出葡萄糖的速率增加,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率明显超过组织器官摄取葡萄糖的速率,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可达到每分升180~200毫克以上,出现尿糖现象;如果运动时间持续更长(如5 000~10 000米跑),因肌糖原已有一定的消耗,骨骼肌摄取利用血糖速率相对增大,血糖浓度开始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休息状态,大约为每分升130~140毫克;长时间运动时,由于肌糖原大量排空,骨骼肌摄取利用血糖速率显著增大,肝糖原储存量也大量排空,利用糖异生作用来生成和输出葡萄糖已很难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如果没有外源性葡萄糖的补充,血糖浓度会出现进行性降低,甚至可能出现低血糖现象,严重时还会引起低血糖休克。血糖下降首先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是引起中枢疲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从事长时间运动(如马拉松)时,比赛过程中应适当补充糖,以弥补血糖的降低。(四)运动后能源物质的恢复

运动时人体内的代谢加强,以不断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运动中及运动后,需要不断补充和恢复能源物质。能源物质的恢复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中恢复过程就已开始。这时机体一边消耗能量,一边补充能源物质,由于消耗大于补充,能源物质的储量逐渐下降。第二阶段是运动结束后,此时能源物质消耗已逐渐减少,而恢复过程却不断增强,锻炼中消耗掉的能源物质不断得到补充,直至补充到锻炼前的水平。第三阶段是超量恢复阶段,能源物质恢复到原水平后并未停止,而是继续恢复补充,在一段时间中,能源物质的恢复可超过原有储备的水平,这在生理学上称为超量恢复。这一段时间后能源物质的储备又回到原来水平。如果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能源物质的恢复过程,超量恢复便能达到更高程度,体质也就不断得到增强。(五)超量恢复

运动时,消耗过程占优势,由于能源物质的消耗大于恢复,所以运动时能源物质逐渐减少,肌肉和身体各系统的工作能力逐渐下降。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占优势,这时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体内能源物质的再生与合成进一步加强,运动时被消耗的物质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来的水平,此时机体的工作能力最强,随后又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现象(图2-3)。图2-3 超量恢复示意图

超量恢复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进行高强度、超负荷的运动训练后,运动水平能否提高取决于超量恢复的水平。因为超量恢复使机体中能源物质的储存高于以往,负荷能力增强,此时是投入训练的最好时机。可以说,充分恢复的标准就是机体能否最大限度地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ATP、CP、肌糖原、蛋白质等能源物质的超量补偿和存储的过程。

超量恢复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那就是充足的营养和充分的睡眠。机体在承担一定的负荷后要经历疲劳——恢复——超量恢复的过程,要使疲劳症状得到恢复,使机体产生超量恢复,就得让机体在承受一定的负荷后得以休息,使负荷与休息交替进行。在保证机体充分恢复的前提下,负荷越大,对机体刺激越深刻,产生的超量恢复水平也就越高。这就必须对每天训练中的负荷做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三、体育锻炼与供氧系统(一)氧运输系统

氧运输系统对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把氧气从体外吸入体内并运送到各器官组织,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氧运输系统由呼吸系统、血液与心血管系统组成。呼吸系统把氧气从体外吸入体内,氧气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心脏这个血液循环的动力站不停推动,使血液流遍全身,将氧气送到各组织器官。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氧的能力受氧运输系统各环节功能的制约。

氧运输系统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肺的呼吸运动,实现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肺活量是指尽最大可能深吸气后做最大可能的呼气的量。健康成年男性肺活量值为3 500~4 000毫升,女性为2 500~3 500毫升。

我国健康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2~15克,女性为11~14克。

在整个氧运输系统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处在最重要的地位,心脏是推动血液不断向前流动的动力,血管则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起着运输血液与物质交换的重要作用。健康成年人每分钟心跳为75次左右。心脏每搏动一次大约向血管射血70毫升(称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向血管射血5升左右(称每分输出量)。心脏射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有一定侧压力,这就是血压。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收缩压为10.2~12.2千帕(10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1~9.2千帕(60~80毫米汞柱),脉压为3.0~4.0千帕(30~40毫米汞柱)。血压可随年龄、性别和体内生理状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动,而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指标是不同的(见表2-1)。表2-1 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指标对比

正是上述呼吸系统、血液与心血管系统共同组成人体的氧运输系统,保证生命活动对氧的需要。(二)氧运输系统功能的重要标志——最大吸氧量

衡量人体氧运输系统功能的强弱除了可用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一些指标外,常用的综合性指标就是最大吸氧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易的测定法来了解自己最大吸氧量的大小及变化。

1.最大吸氧量的概念及正常值

最大吸氧量指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达到最大能力时人体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或者简单地说,就是运动时每分钟能够吸入并被身体所利用的氧的最大数量。最大吸氧量直接反映个人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标志着一个人氧运输系统功能的强弱。

最大吸氧量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疾病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通健康人最大吸氧量为每分钟2~3升,而经常锻炼的人或运动员可达4~5升,优秀的耐力运动员甚至可达到6~7升以上。

2.最大吸氧量与运动能力

运动时,肌肉的激烈活动使得机体对氧的需要较之平时大大增加,因此,人体最大摄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尤其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久力性质的运动与最大吸氧量的关系更紧密。因此,经常运动的人比不运动者的最大吸氧量要大;而在不同项目的运动中,耐力性要求越高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越高。四、体育锻炼与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机能调节系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产生相适应的反应,人体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协调统一,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一)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神经系统的机能非常复杂,但其活动的基本方式则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反射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体的各种机能调节,每一个反射活动都是连锁反射。当机体接受一个刺激而发生反射时,效应器上的特殊感受细胞或感受器,都能将效应器活动的信息——反馈信息,随时传回中枢;神经中枢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纠正和调整所发出的传出冲动,使效应器的活动更加准确、协调。(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就是对骨骼肌活动的调节和人体正常姿势的维持。通过调整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投和旋转等动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动作,来达到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人体经常保持常态姿势,一旦体位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时,依靠神经系统反射性地调节,使全身肌肉紧张并重新分配,以保持或改变身体在空间的位置。这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使骨骼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变身体在空间的姿势(位置),称姿势反射。姿势反射主要有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等。(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按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身体中除了肾上腺髓质、汗腺、皮肤和肌肉中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外,其他内脏器官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与支配躯体运动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