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4:00:19

点击下载

作者:魏知超,王晓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

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试读:

序言

过去这几年来,我一边阅读海外最新出版的各种心理学前沿文献和书籍,一边在网上制作心理学科普类节目,向国内网友介绍这些英语世界里的心理学新知。你将在本书里读到的,正是我在此期间对各类心理学新知的总结、提炼,以及对如何利用这些新知来提升自我、发挥心智潜能的思考。为什么要读“新一点”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被误会的学科。

很多人误以为关于人性的最伟大洞见早已被一些前辈大师们穷尽了。今天说起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多半还是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这些生活在半个世纪前到一百年前的人物。流传最广的心理学理论,多半也还是“不被社会接受的欲望会被压抑进潜意识里”“人的需求分成从低到高多个层次”之类的古董级学说。

实际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由外而内、由远及近的。人类早已开始仰望星空,但直到不久前的过去才开始真正认识我们自己。作为一门帮助人类“认识自己”的学科,心理学的科学化历程其实启动得非常晚。对于简单的感觉、知觉现象,最早的科学测量方法出现在一百年多前;对于更加复杂微妙的思维、道德、社会心理等高级心理现象,科学化的实验和测量手段诞生至今大多不过数十年,并且还在不停地发展与完善。

换句话说,心理学还非常年轻,它是一门远未成熟的科学。因此,关于人性的最深刻洞见并不一定藏在那些前辈大师的著作里,而是正在被当代的心理学人通过一个个实验与调研项目挖掘出来。

对于期待从心理学中受益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个好消息,它意味着那些能更有效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发掘潜能的技术也正在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所以,如果你渴望通过心理学知识来认识和提升自我,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多读一些“新一点”的心理学图书,而不是去读那些古董级的“心理学经典”。

本书取名叫《进击的心智》,正是试图展现心理学这种昂扬前进的姿态。我希望书里这些“新一点”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认知自己、提升自己。掌控情绪、优化思维与明智行动的科学途径《进击的心智》这个书名也满足了我自己致敬《进击的巨人》这部现象级动漫作品的私心。在《进击的巨人》的三个核心角色中,阿尔敏负责输出“智谋”,充当团队的智囊;三笠负责输出“依恋与忠诚”,充当团队的黏合剂;艾伦负责输出“意志”,充当行动的推动者。

三位主角,各自代表了知(思维与认知)、情(情绪与情感)、意(意志与行动),正好象征着人类心智里最核心的三重结构。

而本书里关于自我提升、发掘潜能的科学新知正是在这三重结构中展开的。

本书的第一部分“掌控情绪”展示了心理学家在洞察情绪、调适情绪和如何获取幸福快乐方面的全新洞见。在这里,你将读到佛学与进化心理学的交相辉映,读到斯多葛哲学与分形数学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的意外功效,读到自尊教育与自强教育这两种理念的针锋相对。

本书的第二部分“优化思维”汇集了一系列关于学习、思维与决策领域的新知与思考。在这里,你将读到如何通过思维切换法增加思考的弹性,读到理性思考的能力如何被守护或被伤害,读到游戏和睡眠如何改善学习能力,读到培养创新思维的公式。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明智行动”中,我们将了解关于改善意志力与社交行为表现的一系列科学新知。在这里,你将读到提升社交表现的战术与战略,读到说服专家与体验设计师的心法,读到改善自制力的外紧内松原则和舍近求远原则。

心智成长的过程,就是跟自己内心里的阿尔敏、三笠、艾伦对话,从而帮助他们从懵懂玩伴成长为精英团队的过程。

我很期待书中介绍的这些科学新知能够帮助你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说明与致谢

本书内容主要脱胎自我们夫妻俩在喜马拉雅上开设的音频节目《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在这档节目中,我们的分工是:魏知超负责文稿写作与播音,王晓微负责文稿审阅和修订、音频编辑以及所有外联和宣传工作,而内容的选题与策划则是由我们共同完成的。我们在写作本书时的分工大体延续了这一模式。不过为行文方便,在书中谈及作者的观点时均以“我”而非“我们”指代。

本书的诞生要感谢很多人。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和订阅我们的心理学科普文章和音频节目的网友和听众小伙伴们,是你们留下的一条条较真评论让我们产出的内容日益完善,是你们发送的一封封催更私信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和激励。没有你们,我们难以坚持到积累足够的素材完成本书。

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刘利英编辑和出版社领导们的赏识和辛勤付出。承蒙刘编辑慧眼识珠,这些点滴积累的素材才得以成书;感谢她对书稿逐字逐句的细心审校,让本书终以最完美的面貌呈现于诸位读者眼前。魏知超 王晓微2020年1月第一部分 掌控情绪第1章 看破红尘有危险壮士且慢,看破红尘有危险!

在深入到情绪的微观课题(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如何提升幸福感)之前,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情绪到底是什么。洞察情绪:人生痛苦源于自然选择

让我们从一个古老的哲学思想体系出发,展开这场心理学新知的探索之旅。

我们把目光朝向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彼时有一位名叫悉达多的王子,因对人世间充斥痛苦的情状深感不安与困惑而立志追寻解脱之道。随着悉达多的不懈求索,一套关于如何处理痛苦和从痛苦中解脱的哲学渐渐盈润丰满,成为影响后世至今的佛教哲学。“苦”是佛陀一切思考的出发点,也是后世所有佛学思考的核心。

有趣的是,“苦”这个古老的概念能为我们提供第一条线索,沿着这个草蛇灰线的起点,我们将逐步逼近“情绪到底是什么”的真相。

我们就先从“苦”开始说起。“苦”源于对现实的扭曲

苦的根源在哪里?在佛学形而上的视角里,“苦”的根源在于“无明”。明,是明白,看见。无明,就是我们看不见,看不明白。

看不见什么呢?看不见人的很多情绪和感受其实并不是对世界的真实反应,我们其实是戴着一副副墨镜看世界。真实世界的样子被人的感知扭曲了,而痛苦的根源就藏在对真实的扭曲之中。

那么,人的情绪与感受是怎么扭曲世界的呢?真正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也许并不是佛陀,而是进化心理学家。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情绪与感受对真实世界的扭曲,大都可以归结到与人类的进化历程息息相关的三个根源之中,它们分别是:“不合时宜”“神经过敏”与“永不满足”。这三副墨镜就是痛苦之源。不合时宜之苦

第一副墨镜,是“不合时宜”。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心智里保留着很多来自远古的遗迹。人的很多心理机制都是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历程里被自然选择“磨炼”出来的,它们本来用于应对祖先们面临的各种生存挑战,经历漫长的岁月之后,最终被我们这些现代人继承。

古老的东西当然就有过时的危险。

想想“路怒症”吧。被人“别车”、被人胡乱并线、被加塞几乎是很多司机的日常遭遇,于是路怒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他们的日常情绪,开着车一不小心就情绪失控,恨不得把那些不守规矩的司机“碎尸万段”。

像路怒症这样的无名怒火算得上是一种“痛苦”吗?罗伯特·赖1特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冥想与开悟的科学和哲学》里指出,愤怒本身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痛苦。愤怒算不算一种痛苦,关键要看有没有通过发怒换来正面的收益,看发怒发得到底“值不值”。

其实在进化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愤怒可能都是一种合理的、“值得”的冲动。罗伯特·赖特举例,在远古的采集狩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大多生活在由几十个人组成的小部落里,一辈子几乎只跟这些熟人打交道。那时候,如果部落里有人占了你的便宜、欺负你,那你就必须反击。如果不反击,让对方知道欺负你不用承担后果,那你就可能一辈子被他欺负。更糟糕的是,你这副怂样如果被村里其他人看见,那不就等于是号召大家一起排队欺负你吗?

所以,在这种封闭的熟人小部落里,对欺负你的人报以愤怒的老拳就是完全恰当的生存策略。只要奋起反击,哪怕最后打输了也不是特别要紧,因为你还是向对方和旁边的围观者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号:欺负我,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信号在以后跟吃瓜群众相处时会慢慢显示出它的价值。

这种反击的行动当然是由愤怒情绪驱动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在一个熟人社会里,愤怒激发出来的举动大体上能换来正面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愤怒虽然是种负面情绪,但它并不是一种痛苦。

可是,如果把场景切换到现代世界的马路上,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同样的愤怒换到马路上之后,还能传递出熟人社会里那种信号吗?似乎不能。因为你基本上一辈子也不可能再见到那个你想揍的司机。如果真把他从车里拽出来揍一顿,你又是揍给谁看呢?你向谁传递你不好欺负的信号呢?毕竟就连周围那些围观者你也一个都不认识,他们同样也都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再遇到的人。你身处的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种情形下,揍司机一顿的行为并没有传递出任何可能给自己增加正面收益的信号(反而向警察叔叔传递了“打人者很危险,得抓起来”这种不利于自己的信号)。

这种“无效的愤怒”,才称得上是一种痛苦。它源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时过境迁:相比于人类进化的早期环境,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因此远古遗留下的一些本能冲动,在今天经常显得不合时宜。从路怒症到吃甜食的冲动都源于此。这些冲动其实已经不能带给我们什么正面收益,但它们是根深蒂固的本能,我们往往很难抑制。

这就是“不合时宜”之苦。神经过敏之苦

第二副墨镜,是“神经过敏”。

想象一下:你走在一片草地上,忽然发现眼前两米开外的草丛里有一条灰黑色的条状物。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肯定是“虎躯一震”,立刻往后弹开两米,然后才敢回头仔细分辨:“哦,原来是根树枝啊,虚惊一场。”

你之所以“虎躯一震”,是因为在那一刹那,你脑海里非常迅速地产生了一个错觉——把树枝看成了一条蛇。有趣的是,这不是偶然犯错,其实每一次看见这么一条灰黑色的条状物,你都会“虎躯一震”,自动弹开。

这虽然是“错误”的知觉,但其实是自然选择的力量刻意让你产生的错误。自然选择有这样一种机制:它让我们本能地夸大危险,本能地高估死亡的威胁。在这种夸大危险的机制作用下,虽然一百次里有九十九次你都会虚惊一场,但只要有一次不是,就能救你一命。

虽然这让我们对危险“神经过敏”,但它其实是一种有效的生存保护机制。况且,在“看见条状物立即弹开”这个例子里,“神经过敏”其实也并不会带给你多少负面情绪:虎躯一震的那一刻,你虽然焦虑了,恐惧了,但很快你就能知道自己的反应是对还是错,情绪也会随之迅速恢复平静。所以,由神经过敏而造成的短暂痛苦,即便是白白受惊吓,也算不上是一种痛苦。

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很多场景里,那个“不合时宜”的魔咒会经常发挥效力。现代社会里有很多比“在草丛里看见条状物”复杂得多的状况。在这些复杂状况里,你很难确认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不是犯了错,这就大大延长了痛苦的时间。

比方说,在原始社会的小村落里,你有时候会发觉自己因为说错了话而得罪了邻居。当然很有可能这只是你的错觉罢了,毕竟“神经过敏”的那个保护机制会让你夸大冒犯别人的可能性,这会促使你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维护人际关系。但不管是不是错觉,你很快就能得到确认。被得罪的人就住在隔壁,只要跟他吃顿饭,只要在路上遇见时旁敲侧击一下,哪怕只是观察一下他的表情神态,你就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从而消除自己的神经紧张。

现代社会里的情况非常复杂。你可能在一个电话会议上冒犯了同事,而他远在地球另一端。你接下来还要与他继续共事很久,但你可能永远都没法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得罪了他。这可不是“虎躯一震”就完事了,你可能要对此耿耿于怀很久。

在这种情形下,代价可就远远大于收益了。对于危险和过失的神经过敏,本来是自然选择赋予我们的生存保护机制,但在一些得不到清晰反馈的复杂场景里,它却让我们长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折磨。这就是“神经过敏”之苦。永不满足之苦

第三副墨镜,是“永不满足”。

请你回想一件自己关注已久、很想买但还没有买到的商品,然后请你再想象一下买到它之后自己会有多开心,最后再估计一下这份快乐能保持多久。

如果有一天真的买到了它,你的心情实际上会如何变化呢?最有可能的是:买到手之后那一刻的快乐程度的确跟之前想象的差不多,但是,这份快乐能维持的时间往往比你预想的要短得多。也就是说,欲望满足之后,你会快乐一阵子,但快乐很快就会消散。然后,新的欲望很快又会重新燃起,你又得买点什么新东西来填平欲望的沟壑。

上面这个小小的“思想实验”引出了三个思考:

1.为什么人们乐于追逐欲望?

2.为什么欲望满足后的快乐会很快消散?

3.为什么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快乐其实不能持久?

要想回答这几个问题,还是得从自然选择中寻找答案。自然选择之所以赋予我们各种欲望,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尽可能地把基因传播下去,比如对“性”的欲望当然是为了留下后代,对更高的社会地位的欲望最后也是为了提升后代的生存率。那么,自然选择会怎样“设计”这些欲望呢?

罗伯特·赖特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里指出,自然选择对“欲望”的设计有三个基本原则(三大原则正好分别回应了上述三个问题)。

原则一:欲望被满足之后,你会感觉到快乐。

这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动力采取行动来满足欲望(比如,只有做爱之后能产生快感,人们才会去追求性)。

原则二:快乐不应该永远持续下去。

如果快乐被激发出来之后就一直保持在那儿,那我们就不会再次去追求它了,这在进化上肯定是没有优势的。这就是快乐通常没法持续太久的原因。这一机制促使人们反复追逐欲望,这样才可以提高成功生存或繁衍的概率。

原则三:我们的大脑会被设计成更看重原则一(也就是对欲望满足之后的快感很着迷),而忽略原则二(也就是不太容易意识到快乐很快就会消失)。

如果大脑被设计成更加关注“快乐难持久”这个事实,那么你就难免会感觉到矛盾。你难免会开始思考:“既然快乐转瞬即逝,那我花那么多力气追求快乐的意义又在哪里?”矛盾让人思考,思考让人升华,你,最后成了一个哲学家。而哲学家,好像并没什么传播基因的优势嘛。

所以,这环环相扣的三条原则其实是一个极其精妙的“设计”。自然选择让快乐转瞬即逝,同时又让人们本能地忽略快乐转瞬即逝这件事。而这个机制带来的代价就是,人们总是陷入欲壑难平的循环里。心理学家阿伦·贝克(Aaron Beck)对此做出了最精辟的总结:“血统延续的代价就是持续一生的无法满足。”

这也就是佛学把那些会带给我们快乐的欲望也看作“苦”的原因。“苦”,在原始佛教的巴利文里写作Dukkha,一般翻译成suffering,也就是“受苦”,但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更准确的翻译其实是“unsatisfactoriness”,也就是“不满足”。“永不满足”这副墨镜,把快乐也变成了一种“苦”。* * *

不合时宜的情绪、神经过敏的反应、对欲望永无止境的追求,这就是自然选择在阴差阳错之间给人施加的“苦”。

那么,怎么做才能脱离苦海呢?意识到痛苦的根源只是第一步。《黑客帝国》里的尼奥坐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的时候,脑子里也许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咦?这个世界怎么到处都是绿绿的,好像有点不对劲。”这只是他觉悟的起点。吃下墨菲斯递过来的那颗红色小药丸,才是觉悟之门开启的时刻。

那么,在脱离苦海的旅途上,我们的那颗红色小药丸在哪里呢?请接着往下看。行动指南:摘下三副墨镜

1.小孩只分对错,但成年人要看利弊。无名怒火生起时,应该想一想:我生气到底能换来什么?如果生气真能换来一些收益,那请你继续。

2.与其默默地耿耿于怀,不如快刀斩乱麻,跟担心被自己得罪的人摊牌。

3.准备剁手时(或者打算干其他坏事时),念一念“欲壑难平经”:快乐难持久,快乐难持久,快乐难持久……扩展阅读

[1] Wright,R.Why Buddhism is true: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M].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17.洞察自我:每个人都是多重人格

在佛教早期经典《非我相经》里,佛陀与五位僧人展开过一场著名的辩论。在这场辩论中,佛陀提出了佛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无我。佛陀试图向五位僧人证明,自我是一种幻觉。“无我”也许是佛学中最让人难以捉摸的概念。你可能会想,如果“我”并不存在,那是谁在读这些文字呢?实际上,佛陀并非否定我们头脑中有一个主观意识,而是说如果仔细剖析那些被我们认定包含在“自我”里的要素,那它们又都会被排除在“自我”之外。因此佛陀所说的“无我”,更准确地说其实是“非我”(都不是自我)。“无我”对应于英文中的not-self,而不是no-self。

为了论证“无我”,佛陀在《非我相经》里提出了两重论据。

1.“我”无法控制“自我”

佛陀首先将自我与“控制力”关联在一起:如果一件事物属于你,是你的一部分,那么你应当可以控制它。

按照佛陀的说法,自我有五种成分,即“五蕴”:色蕴(我的身体)、受蕴(我的情绪)、想蕴(我的感知)、行蕴(我的心理形态,包括思想、思维倾向、习惯等)、识蕴(我的意识)。

如果五蕴组成了“我”,那么它们应当受“我”控制。比如说,如果“色蕴是我”(我的身体是我),那么当我生病时,我理当可以操控身体让它复原。而实际上我们并不能操控它,因此色蕴非我。

佛陀一一举例,证明事实上五蕴皆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所以,本该组成自我的五蕴其实都不是自我的一部分。

2.一切流动,无恒常我

佛陀接下来把他的论证转向了“恒常性”。提起自我,我们想到的是某种穿越时空而持续存在的东西。从十岁到现在,我身上毫无疑问发生了很多变化,但难道我的内部没有一个一直都延绵存续的内在吗?这个内在,不就是自我吗?

佛陀否定了这种观念。一切都是流动的,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永恒存续。色蕴是永恒的吗?并不是,我们的身体始终在变化。想蕴是永恒的吗?并不是,我们的感知变化得比身体更剧烈……佛陀再次一一举例,证明五蕴皆在无常变化之中。一切皆流动,你又去哪里锁定一个在时间上存续的“我”呢?

既然组成自我的成分不受控制又变化无常,那么我们也就根本无法清晰界定什么是“自我”。

你认同佛陀的论证吗?体验“无我”

与其在逻辑上理解佛陀这番有点玄奥的论证,我们不如来直接体验一下佛陀的两重论证:①“自我”中的感受和思绪等都不受控制;②它们变化不息。

怎么体验呢?我们要借助于从佛教修行中演化出来的正念冥想。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带任何评价的觉知,也就是全神贯注于你的所思所感,而完全不加以判断和评论。正念不是一种能轻松达到的状态,多数人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可以进入并保持在正念冥想状态中。

我们要借用来体验“无我”的,是正念冥想的入门基础——集中注意力训练。更确切地说,我们是要借助入门训练中的一个大障碍。

集中注意力训练通常是这么做的:用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如果环境比较安静,那么练习时可以尝试全程关注呼吸;如果环境有点嘈杂,那么可以试试吸气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这个动作上,而呼气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到的声音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如果可以做到把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在呼吸上,那就算是打好了基础,跨过了正念冥想练习的第一关。

但就在这第一关里,很多修习者会遇上一个大障碍,那就是集中注意力的反面——分心。事实上,把注意力一直保持在呼吸上是非常困难的。关注呼吸一两个回合之后,你可能就开始魂游天外了:“等会儿晚饭吃什么呢?”“刚才下班前老板瞄了我一眼,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啊?”“下周老婆过生日,该送什么礼物好呢?”

如果你遇到这种障碍,传授正念冥想的老师通常都会告诉你:不用着急,一旦意识到分心,那就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接着练。“容易分心”这个难关,在一定的练习之后,总是可以跨过去的。

而我们在这里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分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里,罗伯特·赖特说:容易分心,恰恰说明“你”对自己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感受、会出现什么想法,其实并没有控制力。尽管你调用非常强烈的意志来命令思绪集中在呼吸上,但是这些思绪却并不怎么听从你的命令。

在日常状态下,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脑海中的所思所想。等会儿午饭要吃什么东西,难道不是自己决定的吗?虽然最后我陪领导吃了一顿我不爱吃的,但“想吃什么”的意愿总该是我自己做主吧?

而正念冥想中的注意力训练却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它让我们很强烈地体会到原来脑海中的很多想法都是“自己”跑出来的,“我”几乎无法控制它们。

在这里,我们亲身体验到了佛陀的第一重论证——“我”无法控制“自我”。“我的想法”居然不由我自己控制?这是不是太奇怪了?它们如果不受“我”控制,那它们受谁控制呢?它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又得请出进化心理学家了。“模块”的力量2

我们先绕远一点,来看一个经典的进化心理学实验:研究者找来一群受试者,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看一个电影片段。其中一组看的是库布里克的经典恐怖片《闪灵》,另一组看的是经典浪漫爱情片《爱在黎明破晓前》。

正当影片播放到高潮部分,即最恐怖或者最浪漫的情节出现的时候,影片忽然暂停,插播了一个博物馆的广告。广告有两种,受试者随机看到其中的一种。第一种广告的宣传语是:这个博物馆“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光顾”,强调的是热门、人多;第二种广告的宣传语是:这个博物馆“非常独特、与众不同”,强调的是跟别人不一样。在看完影片之后,受试者填写问卷,评估自己有多想去参观那个博物馆。

结果是这样的:如果受试者看的是恐怖片,那么他们就更容易被“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光顾”这个广告打动;如果看的是浪漫爱情片,那么他们就更容易被“非常独特、与众不同”这个广告打动。

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人的偏好和选择在这两种情形下居然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看恐怖片的你和看爱情片的你,看起来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进化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没错!看恐怖片的你和看爱情片的你的确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因为在这两种情境下,你的大脑分别被不同的模块(modular)占据了。

什么是模块?在漫长的进化历程里,我们的祖先会遭遇各式各样的生存挑战,而每次“挺过来”之后,幸存下来的祖先头脑中就保存了一种能应对这种挑战的心理机制。这种应对特定生存挑战的心理机制就是模块。

主持前面这项实验的进化心理学家道格拉斯·肯里克(Douglas Kenrick)在他的《理性动物》这本书里提出,人的心智中有七个最重要的模块,它们分别对应了人类祖先最重要的七个生存挑战。

自我保护模块和避免疾病模块:这两个模块的功能是躲避致命威胁,延长生命。

社交模块和争取社会地位模块:这两个模块的功能是让我们想办法活得比别人更好一点,从而获取更多的生存繁衍资源。

择偶模块、留住配偶模块和育儿模块:这三个模块直接指导基因传播。

在前面的实验里,恐怖片里那些充满威胁性的画面激活了“自我保护模块”。在自我保护模块的驱使下,我们更想去人多的地方,因为那里更安全。这就是看恐怖片时“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光顾”这个广告更有效的原因。

而浪漫爱情片里的恋爱情节激活了“择偶模块”。在择偶模块驱使下,我们希望自己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样才更容易吸引到性伴侣。这时候“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光顾”就变得庸俗不堪,我们要的是标新立异,于是“非常独特、与众不同”这个广告就变得讨人喜欢了。

所以,你会如何思考、如何决策以及你的喜好,几乎完全是被当时占据大脑的模块所左右的。没有我,只有我们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不同模块的喜好和倾向常常有矛盾:有的模块倾向于随大流,有的倾向于特立独行。那么,喜欢人云亦云的你和喜欢标新立异的你,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你呢?

他们都是你,也都不是你。

就是在这一点上,模块理论触碰到了佛陀关于无我的第二重论证——一切流动,无恒常我。

在模块理论看来,的确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稳定连续的自我。我们的心智其实更像一出舞台剧。舞台剧的主角是各个模块,它们轮流上场,在不同的时机占据舞台的中央。这出舞台剧没有唯一的主角。佛陀说得没错:“我”的确是一个幻觉,没有“我”,只有轮番出场的“我们”。或者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多重人格。

现在再回头去看正念冥想修炼中那些让我们分心的思绪,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了。“等会儿晚饭吃什么?”——这是延续生命的冲动。“刚才下班前老板瞄了我一眼,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啊?”——这是对社交关系和社会地位的维护。“下周老婆过生日,该送什么礼物好呢?”——这服务于基因传播。

如果把注意力练习里不由自主进入脑海的思绪都记下来做一番整理,你就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各个模块中的典型问题。我们亲自体验到了佛陀那第二重论证,无恒常我,只有模块在流动。

而这也呼应了佛陀的第一重论证:你的确无法控制自己的所思所感,因为真正在控制它们的是模块。当某一个模块占据心智舞台中央时,你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个模块所“关心”的思绪和感受。与其说“我”是头脑中想法和思绪的产生者,还不如说“我”其实只是一个欣赏模块表演的观众。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如果说产生各种思绪和感受的其实是模块,而模块是轮流站上舞台中央的,那么又是谁决定哪个模块应该占据舞台中央呢?这幕舞台剧的导演是谁?行动指南:体验无我

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坚持5分钟。

你能做到5分钟内完全不分心吗?如果做不到,请记下分心的内容,分析这些分心的思绪可能是由哪个模块产生的。扩展阅读

[1] 道格拉斯·肯里克,弗拉达斯·格里斯克维西斯.理性动物[M].魏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色即是空:万物的情绪标签

人的心智是个舞台。舞台上演出的是一出群戏,各个模块轮流唱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么,这出舞台剧的导演到底是谁呢?是谁决定由哪个模块在什么时候上场唱主角呢?

答案是:由情绪的强度决定。一个模块里包含的情绪越强烈,它就越有可能侵占意识。在这个答案里,我们将触碰到情绪的本质。情绪标签

如果在肚子饿时去做冥想的注意力练习,那你肯定忍不住老是去想一会儿该吃点什么。饥饿带来的焦躁情绪会把那个负责维持生命延续的“自我保护模块”推到舞台中央,用关于美食的各种意象占据意识。

如果刚被上司骂了一顿之后再去冥想,那你就会忍不住想该怎么做出反击。愤怒情绪把“争取社会地位模块”推到了舞台中央,让你产生各种反抗不公的想法和冲动。

仔细去体会,你就会发现意识中的任何一个思绪,背后其实多多少少都包含着一点情绪。我们目光所及的所有物体上其实都带着一个“情绪标签”。有时情绪标签很显眼,当我们看见一幅凡·高的画作时,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内心被愉悦感包裹;有时情绪标签不那么明显,当我们瞥见墙角放着一个扫把时,似乎完全心如止水。

但是,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我们看到任何事物时,或多或少3都对它有一个要么正、要么负的情绪评价。比如说,要求一个人将“扫把”与一些积极词语归为一类时,他的反应会比把“扫把”与消极词语归为一类时更快。这就说明,对此人来说,“扫把”这个词上附带着一点积极含义。尽管意识不到,但潜意识里你其实早就为各种物体贴好了“情绪标签”。情绪是一套利害标识系统

我们为什么有这种给万事万物贴标签的本能?

因为这是一套非常高效的“保命机制”。出于保存和传播基因的本能,生物体必须时刻判断自己身边的各种事物对生存繁衍是有利还是有害。而情绪实际上就是一套“利害标识系统”。

情绪的“正负”标识的是事物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鸟叫声引起正面的愉悦情绪,是因为它通常是环境安全的信号;蛇的形象引起负面的恐惧情绪,是因为它很致命。

情绪的“强度”标识的是利害的大小:一条狗和一只老虎朝我们扑过来,都会引起负面的恐惧情绪,但老虎对生存威胁更大,所以我们在老虎身上贴的负面情绪标签就比狗强得多。

有些情绪标签是先天的(比如对蛇、蜘蛛的恐惧),有些情绪标签是通过后天的经验而贴上的(被狗咬了一次之后给狗添加负面标签)。不管来自哪里,只要物体上有一个情绪标签,我们就可以绕过缓慢冗繁的理性分析,迅速展开第一反应:看见蛇→害怕→立即“虎躯一震”跳开。

情绪本质上是一套非常高效的利害标识系统,物体上情绪标签的正负和强度指导我们迅速对物体做出反应。

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心智舞台的灯光总会照亮当前情绪强度最高的那个事物,同时把相关的模块推到舞台中央,从而主导意识。这是因为“情绪强度最高≈当前最生死攸关”,而意识的介入可以最大程度地调用头脑和身体的各种资源来解决这个最生死攸关的问题。

情绪就是这样导演了心智舞台剧演出的。色即是空“情绪标签”这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佛学里的“色即是空”。佛学中的“色”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大千世界,“空”就是没有,“色即是空”就是大千世界里什么也没有。可是,大千世界明明如此丰富多彩,怎么能说那儿什么都没有呢?

如果从“情绪标签”的角度来理解,那么“空”并不是说万事万物并不存在,而是说附着在事物上的各种意义本来并不存在。意义是人们根据对自己生存的利害价值贴上去的标签。

锯子锯木头的声音在物理上当然是存在的,但它算是噪音还是音乐却不是声音本来就有的属性,而是人们赋予它的情感价值。家里后院的角落里长了一棵草,如果把它归类为院子里的杂草,它就会立刻变得面目可憎,欲除之而后快,但如果把它归类为大自然中的一棵小草,它就会立刻变成一抹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但不论面目可憎还是赏心悦目,它们都不是这棵小草本来的属性。色即是空,小草只是小草。

人喜欢给客观世界加戏。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客观的物理世界与主观的心理剧本的叠加。而且,这个剧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无意识中自动完成的。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它,所以也很难剥离它,很难意识到“色即是空”。

而这就是“无明”的另一层含义了:我们不光意识不到有些情绪是对现实的扭曲,我们更意识不到所有的情绪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扭曲。看破红尘的“红色药丸”

到这里,我们发现在现代心理学的视角下,“苦”“无我”“空”这三大佛学概念描述的其实都是人的感知对客观世界的某种扭曲。在某种意义上,人是生活在幻象之中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超越幻象、看破红尘呢?

其实我们已经跟一个看破“苦”“无我”“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打过照面,那就是在上一节已登场的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就是那颗红色小药丸。

我们来正式会一会它。

如果正念冥想是一个游戏的话,那么你在上一节的“注意力练习”里选择的职业就是一位磨刀师,你当时的任务是把“注意力”这把刀磨得非常锋利。而在接下来的正式训练里,你的职业将换成一名刀客,“注意力”这时已是你手中的武器。我们要把它对准哪里呢?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内心此时此刻的感受和思绪上。

正念冥想是一种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带任何评价的觉知。不论你正在关注的感受和思绪是什么,你都得全神贯注地融入进去。头脑里不能再留出一部分思绪去思考附加在这些感受和思绪上的任何意义。正念与苦

这种“全神贯注”的正念冥想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罗伯特·赖特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里提到他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回,赖特牙齿剧痛,为了消解痛苦,他尝试进入正念状态,全神贯注地去感受牙齿的疼痛,一段时间以后,他忽然感觉自己的心智切换到了一种奇特的状态里:牙齿的疼痛明明还在,而他却像一个不相干的路人,可以冷眼旁观自己的痛苦。

正念冥想是让我们百分百地融入感受中,零距离地拥抱一种感受,而它产生的效果却恰恰是让意识和感受之间拉开了距离。通过百分百地融入,反而获得了一种抽离感。你和你的情绪感受不再是一体,它变成了你观看的对象。这样一来,你也就摆脱了情绪和感受对你的直接控制。

你其实并没有把那几副自然选择的墨镜给摘掉,而是仿佛从自己身体里灵魂出窍,回头看到了一个戴着墨镜的自己。这个“你”能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来看待自然选择赋予你的各种情绪。

正念让你看破了“苦”。正念与无我

在正念中与“你”产生距离的,除了情绪和感受,还有各种思绪——那些舞台剧中的小人,也可以变成你的观察对象。

罗伯特·赖特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里打了一个比方:“你”就像是一个在火车站等车的旅客,随着模块切换而进入意识中的各种思绪就是一列列到站的火车。在你还不会正念冥想时,你对于上哪列火车毫无选择能力,只要火车到站,你就只能乖乖上车,坐到站之后再被下一辆车带走。而正念冥想却可以让你留在站台上,你注视着火车进站,然后超然地看着它离开。

正念让你看破了“无我”。正念与空

有一次,罗伯特·赖特在一个冥想培训班里打坐,教室外正在修建宿舍的工地上传来很多噪音。赖特借此机会,把正念冥想的对象对准了自己对噪音的感受:对噪音的厌恶感来自身体里的哪些部位?这种感觉的质感是什么样的?……

随着对负面情绪越来越细腻的觉知,负面情绪的强度也变得越来越弱。到最后,原本令人烦躁的噪音变成了一种中立甚至有点悦耳的声音。

正念冥想撕掉了原本贴在大千世界中的情绪标签,让你看破了“色即是空”。* * *

正念让你看破苦、看破无我、看破色即是空。那看破之后呢?

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里,有一位资深正念修习者对罗伯特·赖特说:“当我们看透了思想的本质之后,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权力去做出选择,去实践那些更健康的想法,抛弃那些不太健康的思绪。”

言下之意,正念冥想的关键作用是让我们获得一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们以一种超然的心理状态看待内心升起的各种感受、情绪和思绪。在这种超然的姿态下,我们似乎有机会摆脱感受和思绪的直接控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但真的是这样吗?行动指南:做个正念冥想的轻度玩家

尽管正念冥想这些年来广受推崇,在本书中我也会继续提及正念冥想的神奇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负面情绪的控制,帮助人们节食减肥、戒除烟瘾……但也有研究指出,正念冥想的那些“神奇功效”4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证实。况且在现实中,正念冥想还经常与一些乌烟瘴气的“灵修”伪科学纠缠在一起。所以,我非常不建议你去报班、拜师正经学正念冥想,做一个“重度玩家”。

我建议你做正念冥想的“轻度玩家”:偶尔坐下来集中精神观察呼吸,正念地观察一下情绪,正念地观察一下思维,等到心理状态有了一点调整,或者有了一点感悟,就从冥想的状态里走出来,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去。扩展阅读

[1] 津德尔·西格尔,马克·威廉斯,约翰·蒂斯代尔.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M].余红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请别太看破红尘

把正念冥想的功夫练到家之后,你也许会在其中体会到一种看破红尘的哲学感悟:你与各种痛苦的情绪拉开了距离,也驱散了蒙在大千世界中的那层情绪迷雾,你发觉自己正在一条通往觉悟的康庄大道上一往无前。

感觉好极了!

这时,你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壮士且慢,看破红尘有危险!”

说话者是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情绪的守护者”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达马西奥会告诉你:把情绪剥离的体验的确可能会让你感觉很超脱,但很有可能也会把你变成一个做不了任何决定的废人,因为情绪是一切决策的基础。没有感性,哪有理性

达马西奥在他的很多讲座和书里都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情绪在人的理性思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失去情绪加持的人几乎不可能进行任何恰当的推理决策。换句话说,没有感性,就根本不会有理性。5

达马西奥曾研究过一个叫艾略特的病人。这位病人在一个摘除脑部良性肿瘤的手术中失去了大脑皮层的一小部分。在手术之前,艾略特是公司高管,他工作能力强,事业顺遂,家庭幸福。但在手术之后,艾略特几乎失去了一切,因为他再没有办法做任何决策。这不是因为智力受损,艾略特仍然能在智力测试里拿到高分;他的记忆力也没有任何问题;逻辑分析能力也完好无损,他可以毫无困难地逐条列举出一个问题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是,当艾略特盯着眼前的解决方案列表时,却完全无法判断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选项。小到决定写报告时该使用哪种颜色的笔,大到“是做老板交代的工作更重要”还是“一整天待在办公室里按字母顺序整理文件夹更重要”,他都无法判断。

达马西奥发现,艾略特大脑中受损的其实是负责感受情绪的那一部分脑区。艾略特在手术之后最关键的改变是:他几乎感觉不到喜怒哀乐了。手术让艾略特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冷血动物。

可是,为什么情绪感受力受损会导致决策能力丧失?

这只能是因为,人们其实是依赖于眼前每一个选项中包含的情感价值来做决策的。

我们怎么判断“是做老板要求的工作更重要”还是“一整天待在办公室里按字母顺序整理文件夹更重要”呢?我们的判断依据其实是去比较到底是工作没按时完成之后被老板痛骂更难受,还是看见一堆文件夹没有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更难受。正常人之所以会选择先把老板交代的工作做完,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理性,而是因为他足够感性,因为他能通过想象预感到“被老板骂的难受程度”将远远超过“看见文件夹不够整齐的难受程度”。

只有拥有这种情绪感受力,你才能正确做决定。情绪是一套利害标识系统,而标识的作用绝不仅仅是让我们看见一条蛇时不假思索地跳开,事实上,情绪强度标示出了我们面前所有选择的优先级,它是所有决策的基础。躯体标记理论

在正念冥想里,我们绕过“色”,直接看到了“空”,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当然有很多好处,比如让我们暂时摆脱一些负面情绪的纠缠,给我们带来一些哲学性的感悟。

但是艾略特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如果把“色”完全抹除,那对于做决策来说可能是一个灾难。打个比方,这就像在电子游戏里一群妖怪朝你冲来,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妖怪头上都顶着个血槽,你一看血槽长短,就知道哪些是小杂兵,哪个是大BOSS。如果把血槽去掉,那你的确更容易看清妖怪们的脸了,但你也分不清谁是大BOSS谁是小杂兵。

没有情绪,谈何决策——达马西奥把这个观点叫作躯体标记理论(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躯体”指的是情绪是作用在身体上的一种感受,而“标记”指的是情绪的功能是在我们的身体里打上标记,这些情绪标记是人做决策最重要的依据。

如果某个选项上的情绪标记太显眼,那你可能会夸大它的重要性,因而产生错误决策,这时候你可能需要通过正念冥想这样的手段来削弱极端情绪的影响;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摘除任何情绪标记,那你就会迷失在不同的选项里,这当然也不行。

感性和理性、热与冷之间的力量对比,看来还是均衡一点比较好。所以,请别太看破红尘,看破红尘也得有个度。意志力并不存在?

如果人的选择是由每个选项包含的情绪强度来决定的,那么一个有趣的推论是:“意志力”也许只是一种幻觉。

想象一下,你眼前放着一块香气浓郁的芝士蛋糕,你会选择吃下去,还是不吃?请问,这个选择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传统的回答是:左右我们选择的,是意志力的强弱。意志力强的人,能抵挡住美食诱惑,选择不吃;而意志力弱的人经不住诱惑,就会选择吃下去。

如果切换到“情绪决定选择”这个视角来重新理解这个局面,我们就会发现这也许根本不关意志力什么事。你只不过是把两种选择所包含的情绪强度做了一番对比,最后选择了那个正面情绪强度更大的选项而已。

A选择:吃下蛋糕,味蕾得到满足,你会很快乐;

B选择:不吃蛋糕,渴望健康的愿望就会得到一点满足,你也会快乐。

如果A选择带来的快乐程度大于B选择,你就会吃下蛋糕;如果关系倒转,你就会选择不吃。不吃蛋糕不是因为“意志力强”,而是因为你觉得会从B选择里得到更大的快感。情绪标签由谁定

为什么有些人会预期A选择的快感更强,而有些人却预期B选择的快感更强呢?

答案是:你的预期一部分由本能决定,一部分从经验中习得。

由于人的本能里有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因此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立即吃下蛋糕的快感更强一点。但经验也会对预期进行塑造。比如说,男生遇到心仪的女生,是追还是不追?如果你之前有过成功追求的经验,那么下一次再见到心动的女生时,你会把追到她之后的快感预期调整得比上一次还要强烈。因为经验告诉你,勇敢追求会带来快乐。如果情形反过来,上次追求女生时,她身旁忽然冲出一个男人,边吼“你敢调戏我老婆”边暴揍了你一顿,那下一次再见到心动的女生时,你的预期快感强度就会显著降低。

尼采有一句名言:“那些杀不死我的,会让我变得更强大。”实际上这句话应该换成:

那些坑过我的,会让我越来越怂;那些我占过便宜的,才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那些管不住嘴的人也许谈不上意志力薄弱,他们只是有过太多口腹之欲得到满足的美好体验;有些人能坚持节食减肥,可能也是因为过去的忍耐曾多次让他体会到快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