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拖延症害了你的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7:10:08

点击下载

作者:郝秀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拖延症害了你的孩子

别让拖延症害了你的孩子试读:

前言

很多父母每天都是这样跟孩子“作战”的——“快点儿起床,为什么穿衣服这么慢?”“快点儿刷牙,为什么挤牙膏要这么久?”“快点儿出门,为什么穿鞋子这么慢?”“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拖拉,父母不停地催促:“穿快点儿!”“写快点儿!”然而,催得多了,孩子就产生了“免疫”心理。这时,常规性的催促就不管用了。孩子会想:大人刚开始催,看来时间还早,可以再玩一会儿。直到动用重量级的“催促+发怒”,孩子才知道:嗯,这回是来真的了,看来确实到时间了。慢慢地,大人和孩子在无意识中形成了默契:不催——不动,小催——小动,吼着催——才动。

由此可见,父母最需要改变的就是停止催促和唠叨。因为经常被催促的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他们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父母在为孩子的各种拖延行为烦恼时,真的应该先反省一下。其实,孩子的拖延是被家长惯出来的。有时父母嫌孩子吃饭慢,嫌孩子的书桌乱,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父母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

孩子拖延的另一个原因是诱惑太多,容易分心。如电视、手机、电脑等,都会使孩子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当回过神来,才发现该做的事还没做。

此外,孩子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时间观念。比如,孩子睡前喜欢听一会儿故事,但你讲了一个又一个,告诉他早就过了该睡觉的时间,他还是不肯罢休。孩子通常不知道1分钟、10分钟有多久,能做什么事情。你对他说“快点儿,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他却以为还早着呢,依旧不慌不忙。

孩子之所以磨蹭,还因为有些事他压根儿不想去做,比如起床、写作业、睡觉、做家务……如果换成看动画片、吃零食、打游戏,他们一溜烟儿就跑去做了,拦都拦不住,更不用说催了。

孩子拖延的另一个原因是追求完美。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有些小孩常对自己有不现实的要求,认为要达成他们的目标不会有任何问题。一旦他们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失望之余,他们通过拖延让自己从中退却。

本书不仅系统分析了造成孩子拖延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给出了操作性强的纠正方法。比如,当孩子因为任务太难而拖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拆解目标,把任务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就画一个“√”,当孩子看到自己的阶段性成果,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会更有动力和热情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磨蹭是要付出代价的。假如孩子早上起床磨磨蹭蹭,你先忍着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只需要适度提醒一下“再不快点儿就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磨蹭,不妨任由他去。过于担心孩子迟到,会让孩子认为不迟到是家长的任务。不妨让孩子承受上学迟到的后果,被老师批评,或者感受在众目睽睽下走进教室的尴尬,他吃到了拖延的苦头,下次自然就会主动加快速度。

如果你的孩子身上有“拖延”现象,而你又不是一个打败“拖延症”的专家,那么强烈推荐你阅读本书,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帮助孩子高效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第一章孩子拖延?父母赶紧停止做这些你催得越急,孩子越慢——尊重孩子的节奏,用慢引导孩子变快

每天早上,妈妈都匆忙地张罗着早餐,送孩子上学,但孩子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做什么都磨磨蹭蹭,妈妈急得连骂带催,每个上学日都是如此鸡飞狗跳。不要逼孩子适应你的节奏

早晨,小柯的妈妈不停地向他唠叨“快迟到了”“你快点儿穿衣服”;吃饭的时候因为着急洗碗,妈妈就催着小柯快吃,情急之下还会用勺舀着饭往小柯的嘴里塞;当小柯正在笨拙地学做某些事情时,她会直接批评小柯“你好笨”,然后把事情抢过去做。像小柯这样慢性子的孩子本会养成一个沉稳的性格,却因为生活节奏不断被打乱,变成了一个和妈妈一样急躁的人:在课堂上听写单词或考试时他总是第一个写完,每次却都因为马虎错了很多题目,成绩很不理想。

孩子们感觉最舒服的节奏就是顺应自身的生理节奏,如果逼迫孩子把节奏加快,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激素分泌,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没有办法啊,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我不催孩子,他的事情就做不完啊!我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他消耗!”过于频繁的催促,说到底,还是出自父母的焦虑情绪,他们习惯了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以至于在家里也保持着这种节奏,甚至想让孩子跟上他们的节奏。

然而,经常催促孩子,就会把焦虑逐渐转嫁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自己的生活节奏产生疑问,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他们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在做事时越来越拖拉,并会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父母不急了,孩子才能把事情当成自己的

一天早晨,蒙蒙起床后一直磨磨蹭蹭,眼看就要迟到了。但是这一次妈妈打算尝试一种新的方法,看看不去催促他到底会怎么样。虽然看着蒙蒙慢悠悠的动作,妈妈心里又急又气,但是她不断地安抚自己:“迟到就迟到,反正老师批评他,又不会批评我。”这天,蒙蒙果然迟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依然忍着不去催他,而蒙蒙因为怕迟到,明显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快到学校的时候路上很堵,为了赶时间,他干脆下车跑着去学校了。

其实,孩子并不想迟到,可当你不断地催促他时,他反而不着急了,因为他的注意力被你转移了。此时,“迟到”不再是最重要的事,面对你的“控制”,他对“自由”的争取变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情,于是,你越催,他越慢,因为他要“抗争”。而当你不再因担心孩子迟到而感到焦虑,不再催促孩子,淡定下来时,“迟到”就成了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会学着承担,学会对自己负责。

有些父母会担心,如果不去催孩子,他会不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可能会,但不会一直如此!谁都讨厌麻烦和问题,因为拖延出了问题,孩子自己也会反思和想办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节奏做出调整。写给父母的话:不催,反而能让孩子快一点儿的方法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具有一种内在敏感性,这种内在敏感性使孩子天然会吮吸,使孩子在饿了的时候哇哇大哭,在该学语言的时候学会说话,在特定的时期对某种东西格外感兴趣而对其他东西漠不关心。

如果外界环境阻碍了孩子的内在敏感性,孩子的心理就会失调,这种失调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慢”就是一种内在敏感性被打乱以后的失调表现。身为父母,遇事一定不能急,要让自己先慢下来,然后去引导孩子快一点儿。

用闹钟或沙漏来提醒孩子

小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不知道5分钟有多长,也不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父母可以利用闹钟或者沙漏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认闹钟,告知孩子,闹钟的长针从表盘上的数字“12”指向“3”的距离代表15分钟,他应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某项作业。或者买一只好看的沙漏,放在洗漱台上,告诉孩子沙全部漏下去的时间是3分钟,要在这段时间内刷好牙。

着急时,替换家长陪伴孩子

当你陪读之时,总是会忍不住想要催促孩子,你不能接纳孩子的某些状态、习惯,比如:有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累了,就频繁地去喝水、去卫生间;有的孩子习惯咬铅笔头;甚至有的低年级孩子还会不断地将橡皮推到地上再捡起来。当你面对这些拖拉行为的时候往往会生气、着急。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和爱人协商好,当一方有了情绪,就让另一方替换来陪读,互相协助着陪伴孩子写完作业。

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己的节奏放慢,等等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并不会因为此时的磨蹭而成长为不负责任又拖拉的人。反之,你的宽容会赋予他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重复的次数越多,孩子越慢——不唠叨,重要的话只说一遍

看到孩子在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会说:“你能不能快一点儿,每次写作业都这么慢。”“考试时你也这样慢吗?”“到了五六年级,以你的速度,连半张练习卷都写不完,看你怎么办?”……针对一件事情,父母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唠叨,希望孩子能紧张起来,动作快一点儿。你重复了无数遍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欣欣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吃饭的时候,全家人都吃完了,她还在慢悠悠地吃;让她去洗澡,也要三催四请;写作业的时候也是一边玩一边写。每当这时,欣欣妈就在旁边没完没了地唠叨。一次,欣欣听得不耐烦了,就问妈妈能不能不要再说了,每天这样唠叨不烦吗?听到孩子这样说,欣欣妈很吃惊。她发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好像变得神神道道的,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这、做不好那,因此对每件事都要强调好几次,渐渐地变成了一种习惯。欣欣妈感慨道:“一直唠叨下去的话,孩子会对我越来越疏远,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当孩子看电视不肯去睡觉时,当孩子在楼下一直玩不肯回家写作业时,很多家长就开启了唠叨、催促模式,一直提醒孩子去做该做的事情,但是孩子根本没有听进去。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我们就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命令。然而,这些重复提醒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却是:他不需要对你闻令即动。

我们开口说第一次时,孩子会对我们充耳不闻,因为他知道父母会重复一次又一次。只有听到我们发出歇斯底里的声音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儿。简单明确的指令更有效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都唠叨无数遍了,可孩子还是磨蹭着不起床、不洗脸刷牙、不快点儿吃早餐……孩子的执行力为什么这么差呢?怎么就不能快点儿呢?

这个世界上执行力最强的是什么人?应该是军人吧!而部队的指令从来都是干脆利落的,立正、稍息、齐步走……

简短、明确的指令,一方面有很强的力量感,另一方面能明确地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而啰唆、零碎的语言,则既不严肃,又很烦人,还让人无所适从。

同样是让孩子关上电视去写作业,我们通常会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一看电视就不动弹,把作业都忘到脑后了吧,不写作业成绩能好吗?你看看你,成绩一直在中游,就没进步过,别看了,赶紧关了写作业……”

而换一种军人式的简单、明确的说法:“按咱俩之前定的规矩,还有10分钟就该关电视了。我觉得你是个守信用的小孩,对不对?”

这两种说法哪个更有效呢?写给父母的话:如何控制住对拖延的孩子唠叨

其实很多父母也发现了,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唠叨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时,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被激发出来了,其表现就是反抗你,你说这样他偏要那样,你的话语毫无威慑力。那么,父母要怎样控制住自己对孩子唠叨呢?

变“唠叨”为“倾听”

父母要学着尊重孩子,而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指手画脚。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可以用商讨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给孩子提出原则性、合理化建议,为孩子出谋划策。尊重的态度和平和的语气,可以更好地获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同,让孩子全身心信任家长的判断,领会家长的用意。

可以开口,但要少说

很多家长“唠叨”都是出于惯性,并没有考虑唠叨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所以家长在开口之前一定要努力把话准确、简洁、平和地表达出来。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家长们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用制订规则代替唠叨

家长之所以经常唠叨孩子,主要是觉得孩子有些方面做得不好,而唠叨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制订好规则,比如做作业总是磨蹭,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制订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行为规范,最好再给予一些奖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掉不良的习惯。

不要信口开河

比如,父母规定孩子要完成作业才能吃饭,但有的父母虽然这样讲了,又心疼孩子挨饿,就不停地催促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这些自相矛盾的话反映了父母自身情感的软弱,显得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父母想要克服唠叨,首先要在对孩子讲话前经过一番思考,不能信口开河。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急于说教,想要通过反复强调的方式来让孩子改正。其实对于孩子的问题,如果一时没有很好的办法,不如什么都不说。因为孩子的坏习惯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被唠叨得太多了,不断被贴标签,孩子的缺点被放大之后才形成的。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的,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孩子会想办法修复自身的问题,健康地成长。你反复指责孩子拖延,孩子也不改——接纳拖延的事实,帮孩子重建自信

面对孩子的做事拖拉,父母焦急地催促。但是当催促也不管用时,父母就会大声批评孩子。然而,父母的指责非但不会使孩子做事的速度加快,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众指责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沁沁的妈妈去舞蹈班接她,在下课换衣服时,沁沁边换边玩,动作有些慢。妈妈就开始大声地批评起她来:“磨蹭什么?赶紧换你的衣服……你傻呀,先脱了舞蹈裙……做什么都这么慢……”沁沁妈妈的指责引起了其他舞蹈班同学和妈妈们的关注,她们纷纷看向沁沁。此时沁沁面无表情,眼睛始终盯着一处看。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磨蹭就很生气,于是不分场合地批评指责。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可能引发孩子对父母的对抗心理。

有些孩子非常敏感,看到父母因为自己发怒,心里会想“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够好”,所以,父母日常不经意的管教方式,比如说教、指责、惩罚,其实都会一点一滴地侵蚀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挫败感。接纳孩子,拖延也许是因为他真的不会做

孩子拖延、磨蹭,也许是因为他真的没有办法自己完成某些事情。身为父母,我们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孩子与大人的时间观念完全不同,他们并未建立起“时间均等”的观念。这使得他们沉浸在游戏中时,往往会将过去的1小时误认为10分钟。除此之外,孩子与大人的生活能力相差很远。在日常生活中做同一件事情(比如洗漱),孩子所用的时间往往要更长。这不仅因为孩子的熟练程度不够,还因为孩子的肢体动作不够协调。

当然,父母还应充分考虑造成孩子拖延的客观情况,并设身处地地了解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早晨太拖拉,有可能是因为头一天睡得太晚,起床后感觉困倦;也有可能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不想去上学;还可能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洗漱、吃饭。

即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是故意的,也要先接纳孩子。因为即使孩子是故意的,呵斥和责骂,或者坐在旁边监督着写作业,都不会起什么作用。

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无论自己怎样表现,父母都是爱他的,都是愿意信任和支持他的。这样,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会慢慢重建,减少因为防御所消耗的负面情绪,如恐惧、内疚等。这样他才能拿出更多的精力处理拖延问题。写给父母的话:怎样批评才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磨蹭的问题,通常一天会说上十几次,无论孩子做什么事、犯什么错都会和磨蹭扯上关系。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是阻止孩子犯同样的错误,但经常批评孩子只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也许会因为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尝试,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勇气;或者会产生叛逆心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有技巧地批评孩子的拖延呢?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父母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不要在起床后、吃饭时、睡觉前批评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情、食欲以及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更不要在公共场所、亲友面前批评孩子。当众批评孩子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批评孩子一定要客观,对事不对人

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尊重孩子,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小错误就否定孩子以前的努力,只需明白地告诉他犯了什么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的原因,这些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父母可以把“你就是不爱学习”改为“已经7点了,作业还没有开始做”;“你怎么这样不听话”改为“我提醒两遍了,书包还是没有整理”。

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

父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进行批评,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加上天性贪玩,转眼就会忘记自己的错误行为。如果觉得孩子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批评时语气温和,声音适中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不妨放低声音,使用温和坚定的语气,这比大喊大叫更有效果,会使孩子更加紧张,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大喊大叫的批评方式会使孩子感觉尊严尽失,也有损父母的形象。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只能为零。

另外,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尽量不要用“你……”的句式,而是指出我们所看到的。例如,将“你把桌子弄得乱七八糟,快收拾一下”变为“桌子上很乱,需要收拾一下”,“你作业做得太慢了,快点儿做”变为“还有10道题没有做,加快速度”。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只是针对他没有收拾房间、磨蹭给出建议,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严苛父母容易养出拖延的孩子——惩罚看“疗效”,不能简单粗暴

父母用吼叫甚至殴打的形式惩罚孩子,也许暂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当父母的高分贝斥责声出现时,孩子的本能反应就是叛逆。你越想控制他,他越是要反抗,越偏离你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无论你如何焦急,他依然慢吞吞做事的情况。爸爸因孩子拖延把他打成重伤——孩子不打,不长记性?

周六,萧萧正在玩玩具车,爸爸让萧萧别玩了赶紧写作业。听了爸爸的话,萧萧拿出了作业,却把玩具车也拿到了桌子上,边玩边写。刚开始爸爸只是简单地骂了萧萧几句,让他专心写作业,但是萧萧却装作没听见,依然边写边玩。爸爸见萧萧无动于衷,怒发冲冠,抓起桌上的玩具车砸到萧萧的头上!萧萧被爸爸打疼了,哭着继续写作业。但是写完作业后,萧萧的脸色变得惨白,不时呕吐。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萧萧头部遭受重创,颅脑受损后引起呕吐,脑内还有少量出血,需要住院接受紧急治疗。萧萧爸爸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很多家长之所以觉得打孩子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在他们小时候将疼痛与某些行为建立了联系,认为孩子会将疼痛作为拖延写作业的惩罚标志。实际上这种做法会将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与痛苦建立连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很多父母打孩子的案例中,孩子的负面行为往往愈演愈烈,不但“越打越皮”,还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最终成为一个施暴者。

美国心理学家蒂莫西研究发现,那些严厉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培养出拖延的孩子。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过于严厉的父母不太懂得与孩子沟通,他们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孩子在不得不执行命令的同时,只能采用拖延战术。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经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孩子被骂得不知所措,反而更慢

父母越是焦躁、发火,孩子越是磨磨蹭蹭。相反,如果你淡定些,或者把问题的严重性心平气和地描述给孩子,告诉他“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关”。孩子知道如果不把这件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去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于是,他便会把所有的计划提上日程。久而久之,他的拖延症会慢慢消失,同时还会变得越来越有责任心。写给父母的话:孩子拖延,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好的情绪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沟通,防止亲子关系恶化。我们在给孩子讲述拖延问题的严重性时要温和,有理有据。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发火呢?

暂时离开孩子15分钟

当我们的怒火被孩子的磨蹭点燃,准备爆发时,可以和孩子暂时分开15分钟。在这15分钟内可以浏览一下网页,听听音乐,刷刷微信、微博,去外面走走或者给好友打个电话聊天等。15分钟后,你的情绪就会冷静下来,从而理智地处理眼前的问题。

深呼吸,学会自我放松

当我们就要对孩子的拖延产生愤怒时,自我放松是调整情绪的有效办法。其中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深呼吸。深呼吸会让情绪从消极状态回到正常状态,从而更为理智地解决问题。在深呼吸的同时放松全身,并在头脑中想一想孩子行为的正常性与可塑性,会更好地缓解自己的情绪。

纸条仪式

我们可以写两张纸条:第一张把自己坏脾气的可恶之处列出来,这张纸条就象征着自己的坏脾气;第二张写下自己改变坏脾气的愿望,以及有提醒作用的一两句话,这张纸条象征自己的决心。然后把第一张狠狠地撕碎或烧掉,象征着把自己的坏脾气埋葬掉。第二张要贴到墙上或放到其他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规定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想发火,必须先跑去看看这张字条,看完了再决定发不发火。

或者我们已经开始发火,突然想到纸条,也要跑去看看。若纸条有效地控制了火气,就给自己一点儿奖励,让自己高兴;如果看过纸条后没管用,还是发了脾气,也不要气馁,把这一张撕了,重新写一张,重新给自己鼓劲。将看纸条这个仪式化的行为一直坚持下去,把上面提醒自己的话经常在心里复习一下,坏脾气一定能被有效地抑制。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的作业没写完,立马就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这样,孩子只会更抵触写作业。父母应该温柔跟孩子沟通:“你不写作业的行为让妈妈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妈妈会觉得很开心,乖宝贝,现在就去写作业,好吗?”

要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地流露。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命令和威胁会让孩子愈加被动拖延——谈话而不是训话,建立平等沟通的模式

有些家长很强势,习惯用严肃的、命令式的语气对孩子讲话。比如:“你必须在1个小时之内完成作业”“你完不成作业晚上就别想睡觉”“你如果再磨蹭着不起床,我就走了,不管你了”。这些命令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十分不舒服,也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命令和威胁带来拖延式反抗

每天早晨,妈妈把小橙叫醒,就去忙着准备早饭,总是忙了好一会儿,进屋一看,小橙衣服才穿了一半,人还坐在床上发呆呢!这时,妈妈往往会厉声命令道:“5分钟之内给我穿好衣服。”5分钟过后,妈妈发现小橙依然没穿好衣服,于是就会说:“再给你5分钟,穿不完衣服就别吃饭。”小橙心想,不吃就不吃,于是依旧一边穿衣服一边逗猫玩。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可能说出许多强硬的话:“不准哭!”“住嘴!”“说不行就不行!”“你别写了,给我站着!”本来我们想告诉孩子,应该做家长认为“对”的事情,试过几次后渐渐失去了耐心,感觉孩子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用命令来强制孩子执行。其实这些命令背后隐含了我们对孩子不满情绪的发泄,甚至有惩罚孩子的心态。

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把自己置于被命令的处境,然后去体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感受了。当你听到一连串的“不准”开头的话时,你是否感到被限制、被压制,以至于想反抗?也就是说,当孩子在接受这样的“命令”或者“控制”时,大脑首先输出的信息是“拒绝”,而不是“行动”,所以会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只剩下一味被动拖延。命令和威胁不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

发布命令与执行命令,不该是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命令意味着无条件遵从,没有例外,没有理由。这种强行的压制会使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兴趣,抑制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人际交往能力。

如果命令不起作用,很多父母还会威胁孩子。几乎每个孩子都被自己的父母威胁过,比如“你不听话,大灰狼会把你吃掉”“你不听话,警察会把你抓起来……”这类威胁并不是不能用,但是父母在使用的时候要视孩子的具体状况而定。

孩子年龄越小,越没有办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孩子的内心对那些恐怖或严肃的形象无法进行区分与加工,轻者可能会做噩梦、尿床,重者还会引发孩子精神上的异常状态。大一点儿的孩子也许能识别父母的威胁不是真的,但他们会觉得父母这样威胁自己是不喜欢自己了。父母的轻视和打压会让孩子产生困扰与怀疑,对于他们的自我认同形成阻碍,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学习表现、生活状态。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建立平等的沟通模式

很多父母认为,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才能树立家长的威信,否则会被孩子牵着走。恰恰相反,父母只有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孩子才会更加尊重父母,亲子关系才会更加融洽。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

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

家长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比如,大人们在谈话,孩子却插话进来,大人可以说:“你想加入进来吗?你想加入进来的话,等我们讲完好不好?”你这样说,孩子一定会听,但如果你说“大人在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则会使孩子心里非常不舒服。

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如果父母挺直腰俯视孩子,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他们就不会把心里话说给家长听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平视地沟通。

不要使用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的语言

孩子最不喜欢听家长说一些过于讽刺的话语,比如,“你还能干点儿什么?这点儿活都做不好?”“你还不如咱家的小狗听话呢!”这些话是很伤孩子自尊心的。如果不小心口误说出来了,一定要及时向孩子道歉,请求孩子的原谅,不要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无所谓,这些细节对孩子来说影响很大。

此外,父母之间进行交流时也应该互尊互敬,不要总是吵吵闹闹,或者父亲总是压迫母亲,这样会给孩子一些不平等的印象。孩子心思细腻,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能观察出来。你的否定会加重孩子的磨蹭——用表扬激发孩子的行动力

吃饭慢悠悠不着急,写作业能等就等,办起事来拖拖拉拉……孩子的这些表现常常把家长激怒,而后歇斯底里地冲孩子大声叫嚷。这时家长不如换一种方式,和孩子达成一个协议,比如完成一件事情就给他奖励,这样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建立奖励机制,让孩子学会立即去做

5岁的琦琦知道,早上起床后,他得去刷牙、洗脸、换衣服,吃完早餐后要去拿鞋子,好让妈妈帮他穿上,然后去上学。如果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事,就可以得到奖励。而妈妈的奖励就是给琦琦零花钱,好让他攒起来去买变形金刚。琦琦酷爱变形金刚,他已为买下一个变形金刚存到了一半的钱。如果他还能在玩完玩具后把它们收拾整齐,就会得到更多的零花钱。那么,琦琦买下一个变形金刚的日子也不远了。

建立奖励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鼓励孩子对于喜欢和讨厌的事情都立刻去做。同时,家长要帮孩子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先做事后享受。例如,把房间整理干净才能看电视,把作业写完才能出去玩。

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行动力,最好以孩子珍视的东西作为奖励。这个方法不只适用于年幼的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依然非常管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奖励清单。清单上的奖励方式应该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协商,这样一来,当孩子想要得到这些奖品时,他就会努力把分内的事情完成了。

家长需要注意,奖励孩子要及时。孩子年纪越小,家长越需要在完成任务之后立即给予他们奖励。

当然,家长给孩子的奖励必须是合理且实际的。如果孩子只是整理了自己的房间,我们就不需要夸张地带他出国旅游。当奖励的方式牵涉到金钱时,家长也必须考虑奖励金额的合理性。

奖励无效,试试压力式激励

有时,奖励对孩子也会无效。当他们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没有得到奖励时,对此也并不在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试试“压力式激励”的方式,让他们为后果付出代价——“如果你不立刻去做,就不让你再做……(孩子爱做的事)了。”许多孩子并不珍惜或者不在乎额外的奖励,但是当知道拖拖拉拉会使自己蒙受损失时,他就必须做出选择,而通常他会选择“立刻去做”。

有时候,家长可能会狠不下心执行规则,尤其看到孩子因违规而必须接受责罚时,家长内心也会受尽折磨。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放任孩子的行为而不加以约束,最终只会害了孩子。同时,我们也会因为孩子的任性行为与之争吵,破坏亲子关系。

另外,赞美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奖励方法。我们不妨在亲友在场之时当众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此时的肯定和赞美远比给他任何有价物质更具有鼓励作用。写给父母的话:建立奖励机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在建立奖励机制的初期,孩子并非都会认真地对待,因为他们不认为父母会信守承诺。当孩子屡次违规,父母也没有对他进行惩罚时,孩子就会得出一个结论:“那些规则根本就不是真的,我何必还要遵守呢。”因此,只有父母坚定地执行,孩子才会坚定地遵守。为了保证奖励机制的顺利运行,家长还得注意以下两方面——

告诉孩子克服拖延的具体方法

小慧在谈到自己拖延的毛病时提到,其实她从小就有这样的困扰,而令她感到遗憾的是,小时候并没有人教导她如何克服拖拉的毛病。从小学到中学,小慧的最大问题是习惯把所有的作业都拖到最后一秒钟才做。这种拖延的做事方式,使小慧养成了马虎、不认真的坏毛病,成绩也不理想。当小慧的父母看到小慧的成绩时,只是说:“你要是改掉拖延的毛病,成绩一定会很好。”小慧的父母只知道告诉小慧改正,却没有教她改正的具体方法。

不要过分表扬和赞美孩子

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赞美和表扬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但却不知表扬得太频繁太夸张,也会伤害孩子的自信。比如,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自觉收拾了房间,我们可以对他们适时加以表扬。但是当孩子慢慢养成习惯后,就要逐渐减少表扬的次数,拉长表扬的时间间隔。

表扬时不能过分夸张,否则容易让孩子骄傲。尤其当孩子有一定的评价、判断能力后,家长过分夸张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诚意。久而久之,表扬对他的激励作用将大大降低,甚至会因此反感、排斥父母。

另外,家长应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先把自身拖延的习惯改掉,给孩子树立榜样。然后,只要再提供一些奖励方式来取悦或鼓励孩子,他们就会渐渐养成好习惯,变成一个做事情讲求效率的行动派。第二章孩子的拖延症,其实都是家长惯出来的你都替孩子做了,他干吗还要积极——把孩子能做的事,交给孩子

玩具你帮孩子收拾,衣服你帮孩子穿,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有些父母连孩子的作业都要帮忙写。父母什么都帮孩子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觉得不做也没关系,反正父母会帮忙做。家长代劳,孩子既拖延又没有责任感

9岁的琰琰是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他有个小毛病,不仅做事拖延,还经常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比如他刚玩完积木,妈妈让他收拾起来,他就会对妈妈说“过一会儿还玩呢”。可是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琰琰并没有收拾,于是再次提醒他,琰琰又争辩说道:“我累了,想休息一下。”一次,邻居廷廷来琰琰家玩。廷廷走后,妈妈让琰琰收拾玩具,琰琰却和妈妈说,是廷廷玩的,又不是他玩的,凭什么让他收拾。琰琰妈妈在旁听一次教育讲座后得到了启发,她想到儿子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直到上小学才回到自己身边。在之前的6年时间里,老人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所以让琰琰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琰琰妈妈采取了补救措施,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渐渐地,琰琰的“拖延症”好转了。

父母代劳、包办减少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对父母的依赖心,时间一长,还可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虽然会被爸爸妈妈骂,但只要假装听不到,他们都会代劳的!这样下去,父母越来越累,而孩子也少了很多锻炼机会,做事能力变弱,想快也快不起来了。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以后很难把事情做好,而且还会厌烦别人的催促,觉得自己受制于人,认为人家是故意找麻烦的。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不会有人喜欢。满足孩子自己做事的愿望,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

大部分父母极少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比如对于三四岁的孩子,父母会帮他们穿袜子,帮他们擦干身上的洗澡水,还帮他们铺床叠被。毕竟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担心让孩子们自己做事,会又慢又乱,甚至做不好的时候没准还会大发脾气,把所有东西都弄得一团糟。

然而事实是,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育阶段,他们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父母所认为的那样,他们已经做好了去探索世界的准备。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都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他们已经开始喜欢亲自去尝试和体验了。

父母要珍视孩子独立做事的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父母注意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父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他就能够慢慢长成一个有责任感、与人友好合作的孩子。但是,如果父母坚持帮助孩子做每一件事,他就会养成等着别人来做的习惯。减少过度帮助,帮孩子做事只做一半

一位妈妈在为双脚沾满泥浆的孩子换鞋袜时,只给孩子穿上一只鞋、一只袜子后就走开了。原来,这是妈妈创造的家庭劳动教育法,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则由孩子独立完成。譬如,孩子的鞋脏了,就手把手教孩子擦亮一只鞋,另一只鞋交给他自己动手擦干净;孩子洗手时,只给他洗一只手,另一只手让他自己去洗,因为这样可以迫使孩子为了使两只鞋一样亮、两只手一样干净而自己动手将另一只鞋也擦亮,将另一只手也洗干净。

这种为孩子做事情就只做一半,剩下的留给孩子自己动手做的教育,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都喜欢舒适的环境,喜欢尽情享受,愿意被人照顾,感受不动脑筋、不费力气的幸福日子,孩子也一样。所以,家长长期代劳的结果就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疲惫不堪,而孩子则心安理得地等着被照顾,丝毫体会不到家长的辛苦,自己的行为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责任感也没有培养起来,等到必须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不紧不慢,磨磨蹭蹭。写给父母的话:学会放手,培养孩子自己做事的习惯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父母急于帮助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就会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打击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是充满自信的、有魅力的人。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陪伴而非帮助

孩子很多时候想做一些事情,但是因为肢体发育或者表达的欠缺,做起来不是那么完美,于是很多家长就直接帮着做了。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遇到事情就请家长帮助的习惯。那么,在家长力所不及的时候,孩子该怎么办呢?

合理运用对比法

这里所说的合理对比,就是巧妙地和别人对比或与自己从前的成绩对比,找进步,找希望。这里所说的对比是比进步,不是给孩子树立模范榜样让孩子去学习。比如让孩子比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听着妈妈替你做事情后的唠叨,哪个心里舒服?”“昨天穿袜子,你自己穿一只,妈妈给你穿一只,你比妈妈慢,今天怎么比妈妈快了?”“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棒了?”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积极性能被调动起来,做事情也越来越有热情了。

故意“耍赖”

我们可以学着故意“耍赖”,逼孩子自己做事。“耍赖”可以说是孩子的法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经常这样做,而且屡屡得逞。我们不妨学习孩子,适时运用一下“耍赖法”,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这时他会急着催大人快点儿给他穿鞋、系鞋带,这时不妨磨蹭一下,然后再告诉他,一人穿一只,这样分工快。在求得帮助无望的情况下,他也会自己完成的。当然耍赖法要运用得当,不能太随意,不能频繁使用。

另外,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要逐步进行,不是一下子什么都不管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产生挫败感,从此对做事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最后可能会自暴自弃,干脆什么都不做了。孩子知道如果不做事,最后妥协的一定是你——绝不姑息,学会温柔坚持

孩子在他的房间里写作业,突然跑到妈妈的面前,央求妈妈让他看一会儿动画片。妈妈看到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心一软,就让孩子看了一会儿,谁知孩子看起来没完没了,迟迟不肯写作业,这时候妈妈只能强制性地关掉电视,连吼带骂地让孩子去写作业。孩子不情愿地回到房间,坐在椅子上磨磨蹭蹭地不想写。第二天,作业写到一半,孩子又跑出来要看会儿动画片……轻易妥协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

晚上7点,客厅里满是小汽车、积木和图画。壮壮的妈妈提醒他:“该收拾玩具了!”壮壮每次都找出一大堆不收玩具的理由,比如“我现在太累了,一会儿再收拾”,或者“我还没玩完呢,等会儿”。之后,不管妈妈提醒壮壮多少次,他依然不肯收拾玩具。无奈之下,壮壮妈妈只好帮壮壮把玩具收起来了。后来,每次玩完玩具,壮壮都等着妈妈给他收拾。

很多时候,孩子的态度往往是由家长的态度决定的。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道理:一旦已经给了孩子“不行”的答案,就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乞求、找借口、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妥协,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口中的“不行”并不是真的“不行”,仅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转换成“行”,只要他们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

孩子会逐渐摸透父母的底线,知道如果拼命吵闹,父母就会妥协,因此会屡次使用哭闹、发脾气的招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变成一个懒惰、贪婪、虚荣的人。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

当孩子要看动画片不肯写作业时,当不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在超市不肯走时,你是否会说出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

很多父母会想:“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的性子就行了。”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就会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

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总是用一句“下不为例”做出妥协,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

一些原则性的事情,父母坚决不能答应孩子。比如,原本你和孩子约定好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再看电视,可是当孩子向你耍赖非要先看电视时,你就必须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孩子“碰壁”了一次,会知道耍赖并没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会如此了。对于过分的要求,没有“下不为例”可言。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过,对孩子说“不”的时间要早一点,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大一点儿再说吧”,其实孩子都很会看眼色,他提出每一个无理要求的时候都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只要父母的拒绝还没有坚决到让孩子害怕或绝望,孩子就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父母。如果父母非常坚决,孩子就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任性行为。相反,如果父母妥协了,孩子的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写给父母的话:不轻易妥协,学会拒绝孩子

家长一定要清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其目的并不是拒绝孩子,而是以拒绝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合理的拒绝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那么,父母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拒绝孩子呢?

拒绝的话语要简洁

拒绝孩子时,父母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地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保持沉默,直接抱起孩子回家。

耐心解释你的感受

美国西北大学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教授建议,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让他这么做。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别敲了,好不好?”跟孩子讲道理似乎是徒劳之举,却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他的行为影响了别人,要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对同一件事情,拒绝的态度要一致

对于同一件事情,家长的态度要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情绪波动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心情好的时候一呼百应,心情不好则一律拒绝。这样不仅不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规范,甚至会伤害孩子。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并索求无度的时候,家长的坚决拒绝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明白,即使拒绝了对方也不会破坏关系,他就会懂得应该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别对孩子的懒惰视而不见——引起重视,有意识地让孩子远离懒惰

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做,遇事能拖就拖……孩子的懒惰,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纵容造成的。很多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非常懒惰,但仅仅是嘴上说说,到头来还会替孩子做。这样下去,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孩子的拖延和你的纵容有关

彦彦的妈妈在电话里为彦彦布置了他今天要完成的作业,可是妈妈加完班回到家时发现彦彦已经睡着了,作业却没有完成。这时,妈妈看着睡得正香的彦彦,心软了,她不忍心叫醒彦彦,就让他继续睡着。

对于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们一定不能忽视,不能认为事情不大就可以姑息,这样惯着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有些家长纵容孩子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孩子自然会越来越懒。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坚持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完早餐去上学。如果学校离家不远,可以让孩子骑车或步行上下学,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因为赖床而迟到,这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也会让孩子变懒。你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动手,孩子自然会变懒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做,比如,孩子的房间、书桌、书包全部由父母整理。时间一长,孩子什么也不会,什么事也不想动手,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小懒虫。

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习惯父母为他们安排一切,缺少主见,一切以父母的期望为中心,而父母也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服务。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发现孩子变得懒惰,才抱怨:“这孩子怎么这么懒惰!”

其实,孩子天性勤快、喜欢做事,只是慢慢地,这种能力被很多家长扼杀了。从孩子刚学会走路就想摆脱大人的搀扶,可是很多大人怕孩子摔倒,又嫌孩子走得慢,就喜欢把孩子抱起来;孩子在10个月左右就开始想要自己拿起调羹来吃饭,可是很多家长怕孩子将衣服弄脏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让孩子自己吃;孩子每天早上6点多就会醒来,可是很多家长还想多睡一会儿,就要求孩子再睡一会儿……

如果连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洗碗、打扫房间等,父母都替孩子做了,那孩子还有什么事可做呢?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什么能打发时间玩什么。写给父母的话:如何让孩子远离懒惰,不再拖延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的,应该让他自己思考。”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超乎父母预料的事情。以下这些事情都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

让孩子自己上学

很多孩子上下学都由父母接送,因为有了父母的接送,所以他们的作息时间变得很不规律,但如果孩子自己上学,就会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作息时间不规律,第二天上学就有可能迟到。在让孩子自己上学之前,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交通安全常识以及路线。如果家离学校不远,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这样孩子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完成功课

当孩子做完作业,家长会来检查错误,这样有些孩子会不认真做题,因为他们知道反正父母会帮他们检查。所以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家长应从中发现哪些作业是孩子能做好的,哪些问题是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的,哪些是孩子做不到的,再从中给予孩子帮助。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做好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类力所能及的分内事,这样更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会让孩子更有责任心。

少说多做,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面对不认真学习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在其耳边唠叨个没完,这样只会让孩子厌烦。家长在让孩子做事情之前应该向其灌输守信用的观念,让他们懂得应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做该做的事。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也就有了自觉意识,克制了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

改变孩子的懒惰习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父母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父母还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衣服乱丢、灶台上积了厚厚的灰尘也懒得去擦的父母,是教育不出勤快的孩子的。父母的过分勤快是孩子懒惰的温床,父母的过分懒惰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要学做“身懒而心不懒”的父母。切勿袒护孩子的拖延,觉得他还小——治疗拖延越早越好,越大越难改

对于孩子的磨蹭,很多父母会以“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为由不进行管教,任由孩子“为所欲为”。然而,如果孩子小时候养成拖延的习惯,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纠正,孩子长大后就更难改正了。孩子还小,拖就拖吧

6岁的畅畅是典型的“拖延症”孩子。一次,老师留的作业本该半个小时写完,畅畅花了两个小时也没写完,妈妈看孩子写得太慢,就忍不住帮畅畅写了。第二天畅畅按时交了作业。畅畅有好几次因为磨蹭导致上学迟到,但是畅畅妈妈到了学校和老师解释说,是因为自己起晚了没能按时叫孩子起床。有时候看到畅畅这么慢,她心里也着急,但是她又安慰自己:“孩子还小,拖就拖吧,长大就好了。”

孩子的拖延,显示了孩子的不情愿。家长若没有察觉到孩子的不情愿,只是硬压着孩子必须完成任务,孩子的不情愿就会不断累积,越来越拖延。比如写作业拖拉,很多家长会帮忙指点,陪着孩子拖延,有的家长还会给老师写假条,为孩子完不成作业找借口。这样下去孩子并不会改掉拖延的习性,而会越来越依赖父母,越来越拖延。

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讲了道理,孩子保证了下次不再犯,这样还不够吗?不够。小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明白抽象的道理,即便孩子能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过是鹦鹉学舌,并不代表他们真正懂得。

有的孩子听过道理后就“变好了”,常常是因为他特别服从家长或惧怕家长,很少是因为明白了道理并自觉地奉行。讲道理是有必要的,即便他还暂时不懂得,家长也要告诉他原因,告诉他社会的规范或行为准则。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无论是接受惩罚还是做出补偿,他必须亲自体会,亲自行动,才能印象深刻。不要把“孩子还小”当作纵容孩子养成坏习惯的理由

父母经常会为孩子找借口——“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一些就会懂事细心了”……对于孩子的种种坏习惯,父母都会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加以姑息,然而,这种自欺欺人的处理方法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孩子小,不懂事,难免会有些坏习惯,但只要家长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孩子一般都会改正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懂事明礼。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3~7岁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求知欲,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快速发展,所以父母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更为重要。一个从小蛮横霸道、没有礼貌的孩子,长大后会自然地变成一个谦和有礼的人吗?当孩子进入学校、步入职场,社会当然不会纵容横行霸道的成年人。写给父母的话:如何纠正年幼孩子的拖延

孩子的拖延大多是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因此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帮他们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在3岁前的早期教育阶段就要抓紧为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孩子长大后做事拖延。

出生~1岁

孩子出生1个月后逐渐地适应环境,会随着家长的作息安排而产生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眠、按时吃奶、按时要人抱起逗乐的习惯。随着月龄的增长,孩子也逐步感知了时间的概念,到了吃奶的时间就会用啼哭来表达饥饿,吃完奶后间隔一定的时间排出尿,又会用啼哭提示家长调换尿布。当他睡足、吃饱后会哭着要求家长抱起逗乐,玩累了又会在固定的时间自动入睡。若是母亲没有时间观念,致使婴儿生活混乱,他们就不可能对时间建立条件反射,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1~2岁

这段时期,孩子已经能自由行走了,并能用简单的词配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每到清晨睡醒后,孩子会爬起来要求起床、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要吃早餐;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睡觉。这时父母可以指导孩子用动作和语言来培养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形成后,孩子就可以逐步脱离家长的指导,自然地按时做事,慢慢就会养成做事遵守时间、不拖拉的好习惯。

2~3岁

孩子在2~3岁时已经能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这时应该让他们接受时间刺激来锻炼语言能力。例如,教孩子每天早上7点钟按时起床,7点半吃早餐,8点钟上托儿所,下午4点或5点接他回家,6点或6点半吃晚饭,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这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玩具钟,将指针拨到一定的位置,使他们逐步感知时间和活动的联系,懂得按时作息。

此外,父母还要帮助孩子严格遵守时间。如画图、玩玩具、做游戏等都要按时进行,按时结束。因为一旦松懈,就会拖长时间,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无法很好地完成他应做的事。父母越勤快,孩子越懒惰——适当偷懒,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人说,中国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累的妈妈。早上,她们要为孩子做好早餐,催促他们起床,帮他们整理书包,送他们去上学;下午,接孩子回家,陪他们读书,给他们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不是孩子懒,是你不让他们锻炼

辰辰是一个很喜欢“玩”家务的孩子,每次妈妈动手包饺子,他都嚷着要参加,把面团揉得黑乎乎的。辰辰还跟妈妈抢着扫地,却常扫不干净,还把垃圾桶弄翻。一天,妈妈终于按捺不住了,对辰辰怒吼道:“走开走开,再捣乱妈妈就揍你!”终于有一天,辰辰“懂事”了,再也不想插手家务了。妈妈又开始唠叨起来:“这么大了,还要妈妈给你收拾书包!”“瞧你这孩子,这么懒,一点儿也不知道帮妈妈做家务!”

儿童教育专家表示,引导孩子从事家务劳动不在于孩子家务活的轻重、多少,而在于孩子的参与过程。虽然孩子只是做了一些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简单家务,如整理报纸、买瓶酱油、擦桌子等,但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有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

很多家长总是在孩子喜欢做家务的阶段不让他做,等到孩子不想做了,却抱怨孩子太懒。这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状况,也是每天都在重复的错误。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甩手掌柜,然后又抱怨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对孩子呵护备至,然后又唠叨他“娇生惯养”;我们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然后又说他不独立。再心疼孩子,也要舍得用孩子

妍妍12岁,长得白白胖胖。妈妈会在每周日下午带她去游泳。游泳后洗澡时,妍妍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等着妈妈给擦拭身体。穿衣服的时候,衣柜里的包被妍妍不小心扯落在地上,地面湿漉漉的,把包弄脏了。还没等妍妍反应过来,妈妈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把包捡起来,嗔怪道:“你看看你啊,一点儿都不中用!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然后她气呼呼地把包里的衣服掏出来,帮妍妍穿上了。

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因为在他们眼里,孩子的任务只有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当然什么也不会干,越来越懒惰。这大概就是多数家长口中的“没用”了。

家长会时常走入这样的误区:孩子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不舍得让孩子做这做那。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期望成长和被需要的。他们也需要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被需要、被认可,进而感受到深深的爱意,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