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穿越报——明朝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0:21:02

点击下载

作者:彭凡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穿越报——明朝卷

历史穿越报——明朝卷试读:

书名:历史穿越报.明朝卷作者:彭凡著CIP号:第196582号ISBN:978-7-122-32895-3责任编辑:刘亚琦 丁尚林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购书咨询:010-64518888售后服务:010-64518899网址:http://www.cip.com.cn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明朝帝王世系表前 言

一般的历史书,记录的都是过去的回忆。但是,我相信,人们更想亲自回到古代,看看古人的真实生活、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果回到过去,你会发现,那时的土地,就像现在的房子一样金贵;那时的人们渴望飞上蓝天,就像我们今天渴望到达宇宙边缘一样执着;那时的人们发明火药、指南针,就像现在我们发明了电脑一样伟大……

那时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也有数不完、道不尽的新闻。那时的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也要学习、工作和娱乐,也会七嘴八舌地讨论当时最流行的话题,疯狂地崇拜明星。

例如,当花木兰从战场上回来后,女扮男装成了一种时尚;

当岳飞被秦桧害死后,老百姓一边痛骂秦桧,一边怀疑岳飞的真正死因;

当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变成皇帝后,全天下的放牛娃都受到了鼓舞;

……

现在,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古代,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些新闻呢?别急,我们已经派人穿越到过去,将你想知道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刊登在《历史穿越报》上啦。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历史穿越报》做成了合订本,一共10本,每本12期,分别介绍了从夏朝到清朝十个阶段的历史。

我们的记者队伍非常庞大,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儿记录下来,寄到我们的编辑部。在这些记者中,有人喜欢记录重大事件,我们将这些稿件放在《天下风云》栏目;还有人喜欢搜集趣闻八卦,我们将这些稿件放在《八卦驿站》栏目。《历史穿越报》还有一批非常勤奋的通讯员,每天穿梭在各大茶馆。不过,他们可不是去喝茶的哦,而是为了搜集百姓的心声,然后刊登在《百姓茶馆》栏目中。

我们还有一位大嘴记者,专门负责采访当时最杰出,或者最有争议的人物。他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家伙,就算是皇帝,他也要刁难一下,大人物对他的采访既期待又害怕。

此外,编辑们还选出了一部分读者来信和广告,刊登在报纸上。

总之,每一期报纸,既有精彩好看的新闻报道,另类幽默的名人访谈,又有轻松搞笑的卡通漫画,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翻开这本书,就如同亲身穿越神秘的上下五千年。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份报纸后,能更真切地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并能从中习得经验和教训,获得知识、勇气和快乐,让我们的穿越工夫没有白费。1第期〖1368年—1398年〗乞丐皇帝朱元璋穿越必读元朝末期,25岁的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十年后,自封吴王。1368年,朱元璋率军扫平各路割据势力之后,成功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烽火快报将残暴的元朝统治者撵出去!——来自应天府的加密快报

这些年来,以蒙古贵族为主的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他们奴役着各族百姓,将广阔的良田变成了牧场。老百姓没有了田地,再加上黄河多次决口,淮北地区到处都是水灾、旱灾、瘟疫,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于是纷纷揭竿起义。

1368年正月,一批头戴红巾的起义军(史称红巾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南京应天府,起义军的首领朱元璋自立为帝,即明太祖,定国号为“大明”。

八月,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入元朝的都城——大都,将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撵了出去!绝密档案小和尚变大元帅,小乞丐成真皇帝

当人们终于昂首挺胸地走在自己的土地上时,对明太祖朱元璋投去了敬仰的目光。

其实,朱元璋也是个被苦水泡大的人。在他17岁的时候,家乡濠州(今安徽凤阳)接连发生旱灾、蝗灾、瘟疫,几乎家家户户都死了人。朱元璋的家人也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一家各自逃生。

朱元璋走投无路,只好到离家不远的皇觉寺当小和尚,混口饭吃。然而,在那个年代,要在这个寺庙混吃混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到两个月,朱元璋就被打发出门讨饭去了。1352年,一个叫郭子兴的人带着几千人,打进了濠州城,正式宣布起义。

不久,元朝派了一个叫彻里不花的人,率兵来围攻濠州。彻里不花胆小如鼠不敢攻城,只好在城外安营扎寨,派兵士捉了些老实巴交的百姓,充当俘虏向朝廷邀功。因此,老百姓纷纷逃去投奔郭子兴,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大。

朱元璋怀着对元朝刻骨的仇恨,也跑去投奔郭子兴。守门的兵士怀疑他是元军派来的探子,二话不说,将他绑了起来。

郭子兴见他衣裳破烂,但身材健硕,反应灵敏,还粗通文墨,是个人才,便把他当心腹带在身边,还把养女马姑娘嫁给了他。

朱元璋不负所托,打起仗来有勇有谋,有危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上。渐渐地,他在起义军的声望越来越高。郭子兴死后,他成了起义军的实际统帅。

当时,南方也有一支强大的起义军,自称为汉军,领导人是陈友谅。1363年,朱元璋亲率大军20万,将陈友谅的军队围困在鄱阳湖一带,还放了一把大火,差点就把汉军烧了个精光。战乱中,陈友谅被人一箭结果了性命。

消灭了陈友谅的汉军之后,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接着又挥师东进,消灭了两浙的割据势力张士诚,统一了南方。

1367年,朱元璋率领25万大军,大喊“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浩浩荡荡地向北攻入中原。凭着超常的智慧和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屏障与要塞,将元军打得节节败退。

就这样,这个当初穷得叮当响的小和尚、沿街乞讨的小乞丐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天下风云像爱护雏鸟新树一样,爱护百姓

历经20多年的战乱,当时的中华大地一片凋敝,田地荒芜。作为一个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农民兄弟。

在他称帝的那年,接见外地的一些官吏时,朱元璋就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老百姓们都没有钱,他们现在就像刚会飞的鸟,不可以拔它们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他们的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减轻人们的负担,让大家安定下来,恢复元气。”

为了鼓励大家种田,朱元璋规定,只要你开了荒地,这片田地就是你的。就算是原先的主人找来了,也没用。对于开荒者,不仅免掉三年的租税,还由国家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在此基础上,他还发布命令,犯人只要犯的不是死罪,都罚去种地。当时好多犯人都是官员,这样就出现了一万多名官员在田里插秧的盛况。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除了大力鼓励农民垦荒外,他还鼓励军屯和商屯。军屯就是让军人种田,自给自足。商屯就是让商人在边境雇人种田,就地交粮,省去交通费用,这样获利更多。军屯和商屯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也开发了边疆。

朱元璋还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和赈济灾荒。刚当皇帝的时候,他就下令,如果老百姓提出一些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员必须及时上报,否则就会受到严惩。不到八年,全国共开塘堰四万多处,疏通河流四千多条,创下了非凡的功绩。在赈灾方面,如果哪个地方受灾或者受到战争影响很深,他就会减免那些地方的赋税,或者开仓救济。

为了建设农村,他还创立了“里甲”制度,利用人们尊老爱幼的传统,推举德高望重且乐于服务的“老人”,调解和处理一些乡里纠纷,并有权惩治游手好闲、称霸乡里的泼皮无赖,教育乡民从善去恶。

这些制度在极大程度上稳定了民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老百姓在经历战火纷飞、饥寒交迫的年代后,终于渐渐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天下风云节俭成风的皇帝

由于出身贫寒,早年经历过大旱瘟疫,朱元璋从不追求奢华富贵,带头提倡节俭。

在他还是吴王的时候,有一次,有个官员把陈友谅的一个镂金床送给他。朱元璋看了,对官员们说:“五代十国的时候,后蜀的孟昶(chǎnɡ)有一个镶满宝石的尿壶,这镂金床与宝石尿壶有什么区别呢?”当场就把它毁了。

有个官员附和说:“未富而骄,未贵而侈。这就是败亡的原因。”

朱元璋说:“富了就可以骄吗?贵了就可以奢吗?有骄侈之心,就算将来大富大贵了,也很难保住。越是富贵,就越要注意节约。”

南京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都是短命王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特别注意吸取它们的亡国教训。修建宫室他只要求坚固耐用,不要过多的装饰,还让人画了不少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时刻不要忘了前人的教训。

本来皇帝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品,应该用黄金装饰,他却下令全部用铜制作。官员向他报告说:“陛下,我们用不了多少黄金。”

朱元璋说:“现在全天下都是我的,我怎么会舍不得这点儿黄金呢?我要提倡节俭,自己首先应该做个表率。”而他睡的龙床,与普通人家的睡床没什么区别,就连每天早膳,也只有蔬菜就餐。皇宫里的空地,建的不是亭台楼阁,而是菜园。

有一天下大雨,有两个小内监穿着新靴子在雨水中行走。朱元璋便把他们召到面前,训斥道:“一双靴子虽然不值多少钱,却是出自百姓之力,要费好多工夫才能做成。你们却这么糟践!”说完,令人拖出去打了几板子。还同时下令,以后百官上朝遇着雨雪,允许穿雨衣雨靴。

而后宫的嫔妃在马皇后的影响下,也十分注意节俭。她们从不打扮得花枝招展,衣裳也要穿好长一段时间才换新衣,就连做衣服剩下的绸缎片,也用来缝成百衲被面或衣服,赐给王妃公主,让她们知道蚕农的艰难。

马皇后的贤德,给了勤俭治国的朱元璋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他把节俭看成一种美德,更看成一种安邦定国的治国方略。天下风云皇帝是个工作狂经过几十年的生死搏斗,朱元璋才挣得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所以十分珍惜。这么多年以来,除了生病,他总是坚持每天两次上朝办公,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有一个原则,今天能办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他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想起一件事,就马上放下碗筷,记下来,并把字条别在衣服上。因此,他的衣服上常常别着很多字条,他戏称为鹑(chún)衣(破烂的衣服)。

由于害怕大权旁落,他总是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去管一管。明朝刚建立的时候,设有宰相,宰相自古以来就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朱元璋与宰相时不时发生冲突,再加上当时的宰相胡惟庸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朱元璋大为恼火,就找了个借口杀了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和中书省,还规定以后不许设立宰相。这样一来,六个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没有大臣独揽大权了。

但同时,皇帝的任务也加重了。那个时候,文牍(dú)非常琐冗,写给皇帝的奏章都是万字千言。朱元璋小时候本来读书就不多,尽管执政以来,一直坚持读书,但也受不了了。

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奏章,朱元璋实在太累了,就让大臣读给他听,足足听了一个多时辰(两个多小时),还不知道主要写的是什么。命人数一数,居然有16300多字,朱元璋不由怒火中烧,叫人把茹太素找来,打了他一顿板子。

第二天,他想起这件事,叫人接着读,16500多字后,终于有了重要的五件事。这五件事总共才用了500多字,内容倒是不错,其中有四件事是可以马上办理的。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这些酸秀才,真像块臭豆腐,又臭又香。”

后来,他命令官员们上奏,不允许说空话、套话、大话、废话,并亲自规定了奏章格式,这样他的工作才轻松了一些。可即使这样,他平均每天也要审阅20多万字,处理400多件事。

废除宰相后,朱元璋又下令废除掌管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尽管当时掌管大都督府的是他的外甥李文忠,他也毫不犹豫地削去了他的职位。

之后,他改组了都督府,把它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同时和兵部互相牵制。其中,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不能直接统帅军队,而都督府专门负责管理和训练军队,但没有权力调遣军队。如此一来,军政大权便落在了皇帝一人手中。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自讨苦吃呢?他说:“难道我是好劳而恶安吗?当然不是。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因为勤勉而兴盛,因为怠惰而衰败的。”天下风云一句话惹来大麻烦(胡惟庸一案,受牵连而被杀的人数多达三万。77岁的李善长也没能幸免,一家老小全部被杀,只有李善长之子,驸马李自祺夫妇得以幸免。)天下风云锦衣卫——朱元璋的私人警察

在胡惟庸一案中,朱元璋的锦衣卫大出风头。

这些“锦衣卫”是朱元璋12支亲军卫的一支,分为两种。一种与传统观念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虽然名为将军,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负责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也就是做皇宫大殿上的桩子。还别说,这些“桩子”个个牛高马大,声音洪亮,还真能震慑住一般人。

另一种,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巡查缉捕,也就是到处搜集各种情报。上至王爷宰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生活。

有一次,国子监祭酒宋讷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天晚上为什么不高兴呀?”

宋讷大吃一惊,因为昨天晚上他没有出门,一直在家里待着。朱元璋于是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的正是宋讷昨夜生气的模样。想想看,你三更半夜坐在家里,居然有人一边在不远处看着你,一边帮你画像,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恐怖呢?而这些人的权力极大,就算你正在当堂办公,他们也能威风凛凛地把你抓走。其中,他们最有名的一项职能就是“执掌廷杖”。这是皇帝对官员特有的一种刑罚。如果哪个官员不听话,被皇帝下旨处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到午门,裹到一大块布里面。只要指挥使一声令下:“打!”棍棒就噼里啪啦地落在这块布上。这些锦衣卫受过专门训练,受刑的人轻则皮开肉绽,重则就地死亡。而打得轻一点儿,还是重一点儿,锦衣卫都会收到指挥使(锦衣卫的头头)的暗示。如果指挥使两脚像八字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如果脚尖向内靠拢,那就是把杖下人往死里打。打完之后,还要把布中人重重地往下一摔,这时,里面的人就算死不了,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就是这些残忍的刽子手,制造了许多冤案。如果有谁胆敢拂逆(即违背)他们的命令行事,谁就会家破人亡。他们帮助朱元璋监视着文武大臣和百姓,令全天下处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天下风云朱元璋反贪

朱元璋从小受了很多苦,所以深切了解到百姓的不易,也十分痛恨贪官。他参加起义后曾发誓:如果自己得了天下,一定要杀尽贪官污吏!

当了皇帝后,朱元璋果然说到做到,他下令:凡是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立斩!

我们都知道,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虽然各朝各代不一样,但县衙的布局却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建筑物。但明朝县衙的大门和二门之间又多了一个土地祠。

这土地祠是做什么的呢?说起来有些恐怖,因为它是专供剥皮用的,而且剥的还是人皮!

原来,朱元璋命令将贪污的官员处死后,还要把他们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什么的,做成稻草人,悬挂在城门口,或者官府公座两旁,供百姓参观,当然,最主要还是用来威慑贪官。

他还规定,官员们私自收下一件衣服、一双袜子,或者一条头巾、一本书,也都要定罪。定罪之后,刑罚也特别严厉,一般要刺字文身、断手、砍脚,有的甚至要凌迟、腰斩或阉割,总之十分残忍。

虽然有这么严厉的反贪措施,但还是出现了不少贪官。其中最有名的是郭桓案。郭桓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居然和他的同党一共贪污了2400多万石粮食,而且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是郭桓的同党(名单很长,就不一一列举了)!朱元璋追查下来,一共杀掉了三万多人。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允许天下百姓一旦发现官员贪污,就可以上京城告发他,还可以直接把贪官送到京城去。

尽管如此,可有些百姓还是不敢得罪贪官,怕“逮不着狐狸惹来一身臊”。后来,镇江的一个大贪官落网之后,朱元璋怪周围的百姓们没有告发他,还罚大伙儿去搬石头砌城。

以往的朝代,官员们拿的是铁饭碗,吃穿不愁,老百姓只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现在好了,有了皇帝的支持,老百姓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换成官员们提心吊胆了。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个真正为贫苦百姓着想的皇帝。天下风云皇帝大开杀戒为哪般

清理了“胡党”之后,朱元璋又将目标锁定在功臣蓝玉身上。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因为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常常得到朱元璋的嘉奖和赏赐。但他居功自傲,甚至不经过朱元璋的允许,就在军

队中布置自己的势力。这让朱元璋十分恼

火,决心除掉蓝玉。

1392年的一天,锦衣卫指挥使忽然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于是让人逮捕了蓝玉,并由吏部尚书詹徽审讯,要他一个一个地查下去,一定要查出蓝玉的同党。

在锦衣卫的严刑逼供下,蓝玉大声道:“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锦衣卫便把詹徽也押了下去。审判官们害怕自己落得和詹徽一样的下场,于是不敢再审。

三天后,蓝玉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接下来被牵连的,又达15000多人,有些人甚至没见过蓝玉的面,也被归为“蓝党”。

对于朱元璋大开杀戒,皇太子朱标非常反感,于是劝父亲:“父皇杀人太多,恐怕有失人心。”朱元璋听后,拿来一把带刺的木棍放在地上,命朱标去捡。

朱标看见有刺,当然不会捡。

朱元璋冷冷地说:“木棍有刺,因此你不敢捡。但如果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这难道不好吗?现在我帮你杀掉那些对国家有危险的人,将来你才能坐稳江山啊!”

没想到,朱标并不领情,也冷冷地说:“皇帝像尧舜一样贤德,臣民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

朱元璋大怒,搬起椅子向太子掷去。朱标身手敏捷,躲了过去,但也吓得不轻,回去就生了重病。

经过这两个事件,明朝的功臣老将几乎都被杀光了,一时出现了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局面。嘻哈园百姓茶馆新闻广场《水浒传》为您讲述108位好汉的故事

施耐庵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聪明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被任为钱塘县尹。在任期间,他因替穷人申冤,遭到县官训斥,从此辞官回了老家。

不久,施耐庵在江阴祝塘办了一个学馆。除教书外,施耐庵还搜集整理了北宋末年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准备写成一本名为《江湖豪客传》的书。据说施耐庵不仅文笔好,还是一个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的好汉。有一次,施耐庵看见有个恶少在街头欺负一名妇女,便冲上前,用一只手将那恶少提起,接着又将他摔在了地上。第二天,那恶少叫了七八个无赖来报复。施耐庵取出铁棒,一记“乌龙摆尾”,便将身旁的大杨树“咔嚓”打断。无赖们见他武功了得,吓得赶紧叩头认输。

后来在写《江湖豪客传》时,施耐庵还将这段经历写进了鲁智深打泼皮的故事中。据施耐庵自己透露,到目前为止,他的《江湖豪客传》已进入收尾阶段。

他觉得书名还是有点儿累赘,最后决定将它改为《水浒传》。新闻广场罗贯中的重量级作品《三国演义》

山西太原有个罗贯中,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戏曲家,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罗贯中的代表作品很多,都相当受欢迎。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重量级代表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东汉末期到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部分。作者成功刻画了许多人物形象,包括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物形象鲜明,场面恢宏,令世人一瞥之后,便难以忘怀。

据说,在写《三国演义》时,罗贯中如痴如醉,闹了不少笑话。

一次,罗贯中正在奋笔疾书,一个乞丐突然闯进来行乞,罗贯中恰好写到“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回,内容是周瑜令蒋干去查看后营的粮草。

听说乞丐“断粮”了,罗贯中马上回道:“营内粮草多着呢,你去取吧!”乞丐见他如此大方,就毫不客气地进屋把米扛走了。

妻子回来一看,米不见了,就问罗贯中:“家里没口粮了,你说该咋办呀?”

罗贯中正写到“出陇上诸葛妆神”这一回,听妻子说“没口粮”,便笑道:“陇上麦子已经成熟,快去割来吃呀!”

其实这时,麦子才刚刚长出来。妻子没有办法,只好去邻居家借了些粮食。八卦驿站刘伯温脱了官服换道袍

朱元璋当上起义军的主帅后,兵多将广,却缺个军师,听说浙江青田有个刘伯温,不但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熟读兵书,精于算卦,便把他请了过去。

之后,刘伯温果然为朱元璋策划了好几次军事行动,立了不少功劳,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可以说,要不是因为他,朱元璋早被害死了,民间甚至把他比做诸葛亮。

然而正是因为他聪明能干,让朱元璋有了提防之心。朱元璋登基后,大封功臣,第一批居然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最后补封,才给他勉强封了个三等伯。

有一年春天,朱元璋带群臣到长江边游玩。眼前的长江如巨龙滔滔东下,江岸边的燕子矶如钢铸铜浇一般,任风吹浪打,也岿(kuī)然不动。

朱元璋见了,诗兴大发,脱口吟出一句:“燕子矶兮一秤砣。”但就这一句,下面就接不起来了。身边的人全是沙场名将,大家顿时哄然大笑。大将徐达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狗屁不通,狗屁不通!”

朱元璋尴尬极了,这时刘伯温走上前说:“把燕子矶比做秤砣,这个比喻非常精妙啊,大家听我接下去。”接着,他又清清嗓子大声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

长虹做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挂钩,

称我江山有几多!”

大家听了,连称好诗,纷纷夸他能点石成金,气度不凡。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个人眼睛里闪过一丝杀机。这个人,就是朱元璋。因为后面“称我江山有几多”,居然把江山称作是他自己的,犯了皇帝的大忌。

刘伯温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后来办事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差池。后来传说,刘伯温脱去官服,换上道袍,云游四海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61岁时,抱病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离开了南京。几年后,刘伯温在故乡去世,享年65岁。名人有约大:大嘴记者 朱:朱元璋大:您好,重八。《名人有约》欢迎您!朱:这名字真是太亲切了,很久都没有人这么叫过我了。大:但这名字起得好有个性啊,为什么这么取呢?朱: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或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大:噢,原来如此。那后来为何要改成“朱元璋”呢?朱:嗯,“朱元璋”就是诛灭元朝之璋也。璋是一种尖锐的兵器。我本人就是诛灭元朝的一把利器!大(跷起大拇指):您取了这么强大的名字,最后诛灭了元朝,看来这是老天爷赋予您的使命啊!朱(撇撇嘴):老天爷?老天爷什么的最虚了!信什么不如信自己!信自己才有饭吃!大:是啊,当年的老百姓真是惨呢。朱:唉,简直是惨不忍睹啊!要是过得安安乐乐,谁没事造反啊?大:造反这碗饭可不好吃啊,弄不好要掉脑袋的,您当时是怎么鼓起这勇气的?朱: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我本来也没造反的意思,能讨得几口饭吃,就可以了。我在寺庙的时候,同乡好友汤和给我来了一封信,邀请我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我当时还没决定去呢。后来师兄告诉我,有人偷看了这封信,要去告我。反正被抓了是死,造反也是死,那还不如轰轰烈烈地造一回反!大:那郭元帅有了您的协助,岂不是如虎添翼啊?朱:我还是挺感谢郭元帅的。不过那里面元帅太多,个个心胸狭窄,不讲义气,不是干大事的料,我不想跟他们干了,就自己带了一批兄弟出去招兵买马,去打元军了。大:都有哪些人跟了您?朱:徐达、汤和、周德兴,后来还有李善长、刘伯温……就这些哥们了。大:了不得啊,这批兄弟没一个孬种,个个都是好样的!您眼光真准啊!朱(嘀咕):光会拍马屁。哎,那个……记者先生,宫里事务繁忙,现在没了丞相,所有事情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唉,我得马上回宫了,先告辞了!大:等等,关于您的丰功伟业还没有采访啊……(见对方已经走远)您多保重,别太操心了啊!广告铺商人着装条例商人不耕田、不种地,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却在贸易中低价买、高价卖,赚取中间差价,祸害农桑,破坏农业发展。为完善先前的“重农抑商”政策,现新增一道“商人着装条例”,具体如下:农民允许穿丝绸衣物,商人只许穿布料衣物。家中如有一人经商,全家都不许穿丝绸衣物。若有违反,严加处置。大明礼部喜讯因在金陵(即南京)、上海两地试点成功,从今年(即1375年)年底开始,所有老百姓,凡是没饭吃的,国家提供食物;没衣服穿的,国家提供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提供住房。朱元璋买鞋请到步步莲在这流行小脚的年代,马皇后的脚那么大,为什么也能买到合适的绣花鞋呢?答案就在我们“步步莲”!无论您是超级无敌的大脚丫,还是如三寸金莲的小脚丫,我们都能给您打造出合适、漂亮的绣花鞋,保证令您步步生莲,摇曳生姿。步步莲鞋店2第期〖1398年—1402年〗叔侄争锋穿越必读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增强皇族的权力,把儿孙派到各地当藩王,使得藩王势力日益膨胀。1398年,朱元璋死后,孙子建文帝朱允即位,开始削藩。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不想坐以待毙,于是起兵反抗,直逼京城。这场叔侄间的争锋,便是著名的“靖难之役”。烽火快报朱允炆大力削藩,皇叔燕王成疯子——来自应天府的加密快报

朱元璋在世时,给自己的子孙们统统都封了王,让他们驻扎在全国各地。这些藩王的势力膨胀后,对中央政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书生气十足,温文尔雅,各位叔叔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因此,朱允炆屁股还没坐稳呢,就一口气削了五个藩王。

然而,就在他打算要对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动手时,却有消息传来,说朱棣疯了!朱棣大热天居然穿着个破棉袄在街上狂奔,还发疯似的到包子铺抢包子吃,一连吃了十多个!

其实据记者打探来的消息,这是朱棣放出的“烟幕弹”,事实上,他现在正在日夜训练军队,打造武器呢!

遗憾的是,朱允炆中了“弹”,不好意思动手了。只有他身边的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认为燕王在装病,派人去抓燕王。

而这时朱棣早就准备好了,这下他不疯了,立马以除掉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借口,高举“靖难”(平定内乱)的大旗,率领大军来攻打南京。嘻哈园天下风云叔侄对垒,姜还是老的辣

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孙中,朱棣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当年随父亲朱元璋南征北战,久经沙场,无论作战的经验与策略,都比朱允炆老道得多,是朱允炆最强的对手。

刚开始,朱棣这边只有10万军队。不过,由于作战经验丰富,再加上朱棣的领导能力强,所以燕军一点儿也不害怕皇帝的南军。

而朱允炆这边,由于朝中大将早已被朱元璋杀了大半,朝廷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了,只好派年近古稀的老将耿炳文出马,但不幸战败。

接着,建文帝改任李景隆为大将,与燕军作战。这个李景隆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不懂兵法,又妄自尊大。他一上任,就收集耿炳文的残余部队,调集50万兵马,开进河间(今河北沧州内)驻扎。

据说,朱棣知道后,笑着对部下说:“你们瞧,李景隆军中尽是乌合之众,兵将不能适应北平的霜雪天气,却贸然深入敌军内部,求胜心切却智谋不足。这小子不被咱们打得屁滚尿流才怪!”部下听了这话,士气大振。为了诱敌深入,朱棣决定让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并交代他说:“李景隆来了,你只准守,不准攻。”朱棣自己则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临走前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这招果然厉害,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去支援永平了,便直奔北平城下。他见卢沟桥没有守兵,得意洋洋地说:“连这座桥也不守,朱棣果然是个糊涂虫!”可是,李景隆的将士有许多是老将耿炳文的部下,不太听他的指挥,因此几次攻城,都以失败告终。燕军因此得到喘息,并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后,城墙又湿又滑,南军一直无法攀城进攻。

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军攻破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大宁是宁王朱权的封地,他的军队多半是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将宁王的军队纳入自己麾下,回到北平,对李景隆内外夹攻。

李景隆抵挡不住,连吃败仗,只好脚底抹油——溜了。第二天,士兵们听说主帅早已逃跑,也纷纷扔掉兵器,溜之大吉。天下风云东昌战役——侄子的第一次大胜利

令人好笑的是,李景隆仓皇逃回皇宫后,竟与大臣们联合起来骗建文帝,说自己打了大胜仗。建文帝信以为真,还重赏了李景隆。

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又与郭英、吴杰等人,率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河北白沟河,却遭到了朱棣10多万大军的迎头痛击。

李景隆屡战屡败,不得不一退再退,最后退到了济南。燕军穷追不舍,也一路追到了济南。最后,李景隆几乎全军覆没。

李景隆兵败后,回到京城。方孝孺骂道:“就是这个人坏了陛下的大事!”其他的大臣也怒目而视,恨不得揍他一顿,纷纷要求将他就地正法。

但建文帝不忍心,只是撤了李景隆大将军的职务,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去统兵摆平燕军。

由于之前屡战屡胜,燕军产生了轻敌的心理,在进攻东昌(山东聊城)的战役中,燕军被南军打得落花流水。朱棣的亲信张玉也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就连朱棣自己也被包围了,直到援军到了,才成功突围。

这场战争被称为“东昌战役”,这是双方交战以来,建文帝这方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天下风云燕王称帝,建文帝不见了公元1401年的春天,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可对于朱棣来讲,还是寒冬腊月。因为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燕军虽然屡战屡胜,但攻下的城池却只是暂时的,很多根本来不及巩固,就被建文帝这边抢了回去。正在朱棣为此苦恼的时候,有个对建文帝不满的太监给他送来了情报,说南京城现在正缺少守兵,大家都出去打仗了,因此现在轻而易举就能打下南京城。朱棣的谋士也劝朱棣绕过山东,以最快的速度直奔南京,一举将它拿下。于是,朱棣举兵南下,跃过防守严密的山东,直指京城。建文帝见情况不妙,就想割地向皇叔求和。但这个叔叔不领情,一口拒绝了他的请求。

没多久,燕王攻入南京,即皇帝位(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

直到这时,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才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而建文帝呢,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据说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本想一死了之,这时,少监王钺(yuè)却告诉了他一个秘密:“你爷爷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它藏在奉先殿内。”

建文帝急忙叫人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有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以及一封遗书,遗书中详细标注了出宫路线。

于是,建文帝等三人便遵照爷爷的遗嘱剃了头,换上僧衣,出了宫。

至于去了什么地方,这还是个谜,本报本想继续追踪,但朱棣严厉禁止,只好作罢。天下风云方孝孺被诛十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