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1840-1949百年家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2:07:48

点击下载

作者:王牧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历史:1840-1949百年家族

微历史:1840-1949百年家族试读:

文章经国,家道永昌:李鸿章家族

“文章经国,家道永昌”,这是李鸿章家族的字辈排行,其实也是其两百年兴衰的真实写照。先是李文安首中进士,跻身于京官之列。接着李鸿章几兄弟也纷纷考取功名,父子会师北京。在平定太平天国的事业中,父子紧抱曾国藩大腿,成就了一番伟业。其后李鸿章大办洋务,家族子侄均受到良好的中西文化熏陶,其第二代“经”字辈中仍有总督、外交官出现。第三代坐享富贵,远离书香,家族开始衰弱。至第四代重新拾起书本,李氏家族也实现了重新崛起。52分钟前来自微历史转发(188)|评论(25)52分钟前

微-李鸿章的七世祖本姓许,名稹,因过继给本村姻亲李家而改姓李,故李门有祖规:李许二姓不通婚,而与族外之许姓则不禁。

微-李鸿章的母亲一生养育了八个子女。当时生活十分窘迫,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一筹莫展,时而写诗发牢骚:“难得多累怨丁添,烦碎高堂问米盐。”李母知道后,瞪着眼说:“我教孩子们发奋读书,日后都成为栋梁之才,还怕什么穷困?”

微-李鸿章之父李文安小时候有点儿“愚钝”,快四十岁才考中进士,却是李家第一个进士,而且不早不晚,正好与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种关系过去叫“同年”)。老爷子勤勤恳恳,在北京当了十八年“监狱长”。虽没有给家族带来多大的官运、财运,却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让儿子李瀚章、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李鸿章(左)与大哥李瀚章

微-1870年,李鸿章从湖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留下的湖广总督的位置正好由大哥李瀚章接任。当时李鸿章的老母亲正随着他住在总督署内。总督要换人,而老母亲是同一个,自然无须“挪窝”。这可羡慕死了众乡邻:“人家老李家是总督换防,老太太不换防。”李鸿章与李瀚章的儿子们

微-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早于李鸿章进入曾国藩的幕府,甚得曾的欢心,为湘军后勤做出了卓越贡献。李瀚章的这一经济细胞惠及数代。交通银行第一任总经理是他的二儿子李经楚,中国银行的第一任总经理则是他的外孙孙多森(李瀚章二女儿的二儿子)。

微-李鸿章侄女对儿子孙多森的家训:当今欧风东渐,欲求子弟不坠家声、重振家业,必须攻习洋文,以求洞晓世界大势,否则断难与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1898年,孙多鑫、孙多森兄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制面粉厂——阜丰面粉厂。之后在周学熙的推荐下,孙多森主掌了中国银行业务,完成了从“面粉大王”到“银行大王”的华丽转身。孙多森签名的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银行兑换券——黄帝像壹圆

微-李瀚章任两广总督时,广东巡抚是满族人刚毅,后台硬,所以只好“尽鬻(售)各武职”。李瀚章过生日时,原李家厨子杨某送来一万两礼金,想让大老爷给安排个职位。李瀚章给他安排了钦防统领。但杨一打听,一个月才三百两银子,关键是没有外快,便跑去总督府诉苦。李瀚章听说后,便把杨骂了回去。还是门丁点拨了杨:你手下不是有那么多管带的职位吗?现在这个很抢手啊。杨心领神会,回去便实行“竞争上岗”,不几天,除成本回收之外还赢利三千两。周学熙,滦州煤矿创始人,“北方实业”巨头

微-向李瀚章行贿的人很多,但是李从来没有让这些人吃过亏,因而获得“取之有道”的美誉。他为官三十年从来没有以“贪酷”的名义弹劾过任何人,人送外号“官界佛子”。

微-李蕴章的女儿嫁给了陆静溪,生下陆英。陆英便是合肥四姐妹的母亲、大文豪沈从文的岳母,她有四个女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美人陆英,沈从文的岳母

微-据宋路霞所著《李鸿章家族》记载,李鸿章四弟李蕴章和五弟李凤章才是李家有钱人。李蕴章年轻时期眼睛失明,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两个手同时打算盘,他背着手绕地基一圈,就能算出建房要多少工料和时间。太平天国时期的英王府就是被李家老四买下的。三连襟与三姐妹:张元和、顾传玠(前排),张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张兆和(后排左起)

微-原配周氏去世后,李鸿章娶了二十四岁的赵小莲。赵氏生于书香门第,祖父为嘉庆时的状元、清廷册封琉球国的正使;父亲是咸丰皇帝的陪读。这也许便是她直到成了老姑娘也依然坚持“非将才之辈不嫁”信条的原因。不过赵氏却有“帮夫运”,她嫁到李家的三十年(1863—1892)恰是李鸿章大红大紫的三十年。而赵氏一死,李鸿章的厄运也就来了,甲午战败、撤销职务……赵小莲

微-李鸿章凡事都爱沾个洋气,不但请来美国驻天津领事馆的毕德格在家教儿子(李经方)习洋文,而且让毕德格用中文朗读了不下八百部英文、法文和德文书籍。就连女儿给孩子的喂奶问题,李鸿章也在信中嘱咐“乳姆既可,啜食一年后,照西法喂牛乳”。赵小莲与女儿李菊耦(张爱玲的祖母)

微-王伯恭(翁同龢学生,曾任袁世凯的总统顾问)所著《蜷庐随笔》记载了一段亲历:“我(翁同龢)正想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翁同龢李鸿章

微-翁同龢停了北洋海军两年军饷,甲午战争中对李处处显示杀机,是有原因的。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任安徽巡抚却弃城逃走;咸丰十年,在处理苗沛霖反叛事件时,他又出现重大的工作失误。前线总指挥曾国藩十分愤慨,便令手下笔杆子李鸿章拟定一个奏折。老李这方面相当专业,其中一段暗含杀机的文字“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导致咸丰帝只好判了翁同书“斩监候”(死缓)。帝师翁心存(翁同龢老爹)一口气没上来,也就驾鹤西去了。咸丰皇帝顺势改判翁同书充军新疆。李鸿章的大儿子李经方(右)和二儿子李经述(左)随李访问欧美时在德国留影

微-1892年对李鸿章来说,真是忧喜参半、苦乐胶着的一年。首先正月初五是他的七十大寿,李府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热闹劲儿就不用提了,仅慈禧赏赐的东西就得马拉驴驮。李鸿章自是感恩不尽:“当即跪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谢恩折子写了上万字,慈禧照例给了三个字:“知道了。”李经方书法

微-李经方原本是李鸿章的弟弟李昭庆的儿子,后过继给李鸿章。李经方精通五国语言,写得一手极帅的隶书和行草,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他一生追随大爷兼老爸李鸿章左右办洋务,出使各国,连老婆也是中西合璧,除了六个中国太太,他还娶了两个洋太太,英国、法国各一个。辛亥革命后,他蜗居在家,在眼看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做了几单地产和古董的外贸生意,着实赚了一把,令他十分开心,“没想到我还有今天”。

微-1888年,四十周岁且结婚两次的张佩纶(张爱玲祖父)娶了李鸿章家的大龄才女李菊耦(二十三岁)。此时李权倾朝野,而张佩纶刚流放期满回京,无怪乎惹得很多男同志眼红。有晚清对联曰:养老女,嫁幼樵(张佩纶字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张佩纶

微-张爱玲的曾外祖母赵小莲二十四岁嫁给李鸿章,祖母李菊耦二十三岁嫁给张佩纶,姑姑张茂渊七十六岁才结婚。(据著名学者李中清的研究,清朝女性结婚年龄一般在十八岁至二十岁。)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

微-杨圻,字云史,江苏常熟人,“江南四大公子”之一,十七岁便娶了李鸿章的孙女李道清为妻。他曾经追随岳父李经方出使英国,成为学贯中西的青年才子,后任大清国驻新加坡的领事。吴佩孚兵败武汉时,杨充任秘书长。工作之余颇感寂寞,加上第二任妻子刚去世,杨便认识了武汉名妓陈美美。五十多岁的杨秘书长整天与陈美美出双入对,引起武汉众报刊的拼命报道,有家报纸竟然如微博般登载他们的起居。杨秘书长的朋友告诉杨,只要他老人家点头,立马可以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杨秘书长一笑置之,还写了两首诗寄给报刊:其一:妓女千千万万,嫖客万万千千,轮我做了嫖客,便闹得瘴气乌烟。我也莫名其妙,君听其自然。其二:报是他出版自由,嫖是我个人自由,要怪他家家报馆,先怪我夜夜春楼。只要风流不下流,这其间何必追究。杨圻与狄美南合影

微-杨圻娶狄美南,有人赠诗云:“江东才子杨云史,塞北佳人狄美南。”

一门三院士:梁启超家族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思想的启蒙者,社会活动家,民国初年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最终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梁启超共有九个子女,多从事科学工作,并涌现出三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航天专家梁思礼。52分钟前来自微历史转发(188)|评论(25)52分钟前

微-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青年梁启超年轻的梁启超1926年,40多岁的梁启超56岁的梁启超老年梁启超

微-梁启超规定工作时间不接待宾客,偶有来访者,说话不能超过一小时。其书斋门上还挂有木牌:“除研究生外,无要事莫入。”

微-1914年11月月初,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题为《论君子》的演说,引用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大家,从此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

微-梁启超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有一次因为举办重要的校际篮球比赛,上课的学生很少,梁便大发牢骚:“做学问不如打球好玩,你们也不是要跟我做学问,不过是要看看梁启超罢了,和动物园的老虎、大象一样,看一两次就够了。不过我并不失望,不要多,只要好,我在时务学堂只有四十多个学生,可是出了蔡松坡(蔡锷)、范源濂、杨树达,一个顶一个!”

微-梁启超撰《墨经校释》,请胡适作序。然而书出版时,置胡适所作序于书后,而将自己答胡适的信稿置于书前。

微-梁启超酷爱麻将,每于演说之前大战不止,曾说:“予利用博戏时间起腹稿耳。骨牌足以启予智窦,手一抚之,思潮汩汩来,较寻常枯索,难易悬殊,屡验屡效,已成习惯。”

微-1929年,梁启超的学生谢国桢和萧龙友见老师身体健康状况渐趋恶化,便劝梁停止工作,注意休息。梁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不久逝世。1982年,谢国桢因病住院,犹坚持看书不已。萧龙友的儿子萧璋劝其停止看书,注意休息。谢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师训不可违!”

微-李蕙仙出生在河北省固安县,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才女”之美誉。1899年,李的堂叔、维新派大臣李端棻到广州主持高考时(典试)时,瞄上了“凤凰男”梁启超。很快,广东神童与北京大龄才女喜结连理,此时李二十三岁,梁十九岁。

微-梁启超与李蕙仙婚后先是在广东乡下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夫唱妇随,梁忙他的“公车上书”“保国会”;李办她的女子学堂,亲任校长(中国第一位女校长),同时还帮助梁将广州舌音转变为普通话。

微-梁启超曾在美国檀香山偶遇何蕙珍,心生爱慕,恰何也对梁抱有好感,欲以身相许。梁说:“我不能娶你,我当年曾与谭嗣同君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不能自食其言啊!”何说:“这有何难?你可以再创办一个‘一夫两妻世界会’啊!”

微-1900年,身居国外的梁启超与华侨子弟何蕙珍擦出火花。梁虽再三婉拒了何女士的求爱,但是心中的小鹿仍跳个不停。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梁将此事告诉了结发妻子李蕙仙。李女士根本不理睬梁的忏悔,而是回信说:你又不是女子,不需要从一而终,如果喜欢何女士,我

直接禀告父亲大人,成全你们就是。李女士知道父亲梁宝瑛绝不会同意他娶小,梁当然也明白,遂急忙回信向老婆大人表白:对何蕙珍只是“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已”,已经对其“一言决绝,以妹视之”。

微-王桂芬为贵州人,小时候被人贩子辗转卖了四次,最后到了李蕙仙的娘家做丫鬟。李蕙仙见其聪明伶俐,就将其带回了夫家,梁给她起个大名“王桂芬”。随梁一家到日本后,王小丫头很快学会了日语,既上得了讲堂,又下得了厨房,且很快与梁产生了爱情的结晶,生下梁思永。为了保护王小丫头,梁只好让其到澳门生产。在李大夫人兄弟的斡旋下,李大夫人才算接受了王小丫头,孩子们也改口称“王姨”。1905年,梁启超与梁思顺、梁思成、梁思永三个孩子的合影

微-胡适提出“好政府主义”前夕,梁启超、林长民等人向他建议,要拉王宠惠、罗文干、蔡元培等人加入研究系。胡适和蔡元培却决心与研究系保持距离,于是将梁、林等人晾在一旁,自己发表了一个《我们的政治主张》。梁启超大怒道:“有什么了不起,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发表宣言。”林长民则说:“胡适我们不怪他,他是处女,不愿意跟我们做过妓女的人来往。”

微-杨度去梁启超家做客,偶遇梁的情人花云仙,对其一见钟情。梁见杨一直色迷迷地看花,遂大方地说:“你若真喜欢她,我老梁就把她送给你了。”喜得杨立马拉起花的手就跑到宾馆开房。

微-“戊戌政变”后,有人污蔑梁启超与康有为之女康同璧有染,且取梁的情诗四十首为证。其实梁的这些情诗是写给何蕙珍(曾担任梁的翻译)的。

微-1902年,年仅十八岁的康同璧得知父亲康有为流亡至印度后,女扮男装,逃出京城,走居庸,出潼关,沿丝绸之路,入新疆,翻葱岭,再转而南下。一路过关隘,涉沙漠,越险峰,躲官家,终于到达印度找到康有为。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留学哈佛、哥伦比亚大学,曾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中国全国妇女大会会长、山东道德会会长等职

微-王小丫头(桂芬)曾经很风趣且得意地对别人说:“这几个儿子真有意思,思成(学建筑)盖房子;思忠(学军事)炸房子;房子倒了埋在地里,思永(学考古)又去挖房子。”

微-徐志摩爱上林徽因时,林仅十七岁。二人一见钟情,情意缠绵。徐向张幼仪提出离婚时,很多朋友都反对,尤以梁启超的反对最为强烈。林曾致信徐,其中称:“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若耽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后来大家发现,梁启超曾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早有默契,二人私下早结了儿女亲家。

微-1922年3月4日,梁启超应北京大学哲学社邀请,到北大第三院大礼堂做演讲,题为《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梁启超事前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凡是想前往听演讲的当备该书一册。消息一出,商务印书馆所存该书销售一空,向各分馆求援仍然供不应求。第二天,胡适也来到会场听讲。演讲最后,梁启超总结性地说:“这部书讲墨子、荀子最好,讲孔子、庄子最不好,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十有八九很浅薄或谬误。”讲到这里,梁启超转过头来对胡适说:“适之,你说是不是这样,我没有造谣吧?”会场里哄堂大笑。1923年,梁思成(左一)与林长民(左三)、林徽因(右二)、徐志摩(右一)等接待印度诗人泰戈尔(右三)

微-1929年,梁启超在肾病手术中被切除未发生病变的右肾,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当时梁启超的友人愤愤不平,劝他起诉。梁启超说:“算了罢!中国人学西医,能够开刀,而令我活到如今,已经算不错了,我又何必告他。”

微-梁启超十分推崇贾谊的《治安策》(《陈政事疏》),可以全文背诵。他向学生一面背诵一面讲解,听者惊讶之至。梁笑着说:“我不能背《治安策》,又怎么能上‘万言书’呢?”

微-现代汉语有许多词汇是从日语转译而来,如“经济”“银行”“准备”等皆是。梁启超曾以“经济”为不妥,因为在古代汉语中本有“经济”一词,意为“经国济世”。他因此提议以中国固有的“平准”来代替,并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但并未获得推广,于是这个被日语断章取义过的词——“经济”,竟成为最常用的汉语词汇之一。

微-据说梁启超写一页稿,便让秘书用打字机打一页,等到梁启超第二页写完了,秘书的第一页还没打完。仅两年多的时间,梁启超就写出一百多万字的著作,他的才气堪称“近代以来第一人”。

微-梁启超做学问涉猎很广,经学、哲学、史学、文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几乎无所不涉,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其作品是“广零散”。

微-梁启超是第一个在著作中提到马克思的中国人。1902年,梁启超以“中国之新民”的笔名撰《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刊于《新民丛报》第十八号,文中提到的“麦喀士”即马克思。

微-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课有三种方式:一如梁启超,不发讲义,也不用讲稿;二如陈寅恪,不发讲义,却有讲稿;三如黄节,发讲义,而且就是一部书稿。

微-梁启超的同学罗孝高以“羽衣女士”的笔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二人便一起唱双簧忽悠马君武。罗说:“羽衣女士是我的表妹,长得非常漂亮,跟观音一样。”马一听来了精神:“她真的很漂亮吗?”梁说:“确实漂亮。”后来,马与“羽衣女士”互通了几封信,并要求见面,梁罗二人一看急了,罗无奈就直接说:“实在对不起,我老实向你坦白,‘羽衣女士’是我的笔名,其实根本没这个人。”马闻听气得暴跳,指着罗的鼻子一通大骂称要绝交。

微-1922年,梁启超为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作序。梁以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相比附,写起中国近代的学术复兴史,几天即草成六万字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且反要蒋为此“序”写一序。

微-胡适有次在宴会上说:“中国古诗很多,诗人都吃肉,就是没有人写过猪。这个牲畜没有人作过诗。”同席的梁启超接着说:“不见得,清朝乾隆就写过‘夕阳芳草见游猪’的句子。”

微-1923年,胡适曾为青年拟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把《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也列入。梁启超对胡适说:“我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但说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不服。”

微-最初用“莎士比亚”这个译名的当推梁启超。1902年,他在主编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饮冰室诗话》中提到:“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顿、田尼逊……”

微-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了“抄录各馆新闻”的《中外纪闻》,初名《万国公报》,每期十页,印两三千份,木版刻印,双日版,免费赠送。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文摘报。

微-梁启超在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生日时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梁称“罗宾德罗纳特”有“太阳”“雷”之意,可引申为“如日之升”“如雷之震”,意译为“震旦”;古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而中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按中国习惯前姓后名,故名竺震旦。

微-梁启超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课。他每星期三讲儒家哲学,由学生周传儒做记录。当时有学生出了一个灯谜:“梁任公先生每星期三讲哲学,打一人名。”众人未猜中,后谜底揭晓,就是“周传儒”。

微-梁启超被学生们尊称为“老博士”,梁闻后说,我还年轻,并没有老。一个学生说,那么称“先秦博士”如何?先生不是正教我们先秦政治思想史吗?梁说,不敢当,不敢当,可以加一个“准”字,称“准先秦博士”。

微-梁启超有着超人的记忆力,四书五经、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往往张口即诵,即使是突然停住,只要用手敲一敲脑袋,也会马上想起,又继续大段大段往下背。有时讲课讲到紧要处,就会变成表演,手舞足蹈,或掩面,或顿足,或狂笑,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而涕泪滂沱。听他的课,实在是种享受。

微-胡适评梁启超:“任公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所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去年武汉革命,所以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民族思想、政治思想入人已深,故势如破竹耳。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

微-梁思成与林徽因曾约定:谁先死,活着的要为对方设计墓碑,连图也要亲自画,不能找人代替。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为她做到了这一点。而金岳霖题写了挽诗:“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与金岳霖只差一个人的距离(左一金岳霖,左三林徽因)

微-1955年林徽因去世,梁思成于1962年娶了他的学生林洙。几年后,金岳霖突然把梁思成等一众老友请到北京饭店,并没有讲理由,这让收到通知的老友们都很纳闷。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突然站起来说:“请大家过来吃饭,因为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老友们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教授,都偷偷地抹眼泪。

微-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是林洙。林洙于1948年中学毕业后,随男友程应铨来到清华大学。程应铨在建筑系任教,林洙想进先修班学习,慕名去拜访林徽因,林徽因教林洙学习英文。后来,程应铨和林洙要结婚,曾接受林徽因的个人资助。1957年程应铨被划为右派,两人离婚。1959年,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资料馆的管理员,林洙担当了为梁思成整理资料的工作,最后成了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

微-1923年夏天,梁思成因车祸住院,年仅十九岁的林徽因每天坐在梁思成床边照顾他,偶尔有说有笑。梁思成汗流浃背时,她便毫无芥蒂地帮他揩面擦身。这一“开放”举动让李蕙仙大为反感:“一个姑娘毫无半点儿闺秀风范,思成不可娶她。”而梁启超却因此事更加欣赏林徽因,并将喜悦之情写给了女儿梁思顺。梁思顺对父亲的赞赏不以为然。梁思成夫妇

微-梁思成继承了他父亲的天才,进入清华学校后便是校园里异常活跃的少年。他喜爱绘画,任《清华年报》美术编辑;喜爱音乐,当管弦乐队队长;喜爱体育,获得过校体育运动会跳高冠军。他的外语也好,翻译了王尔德的作品《挚友》。

微-梁启超寄厚望于梁思成,从学业、婚姻到谋职,无不一一给予细致入微的关怀、照顾。梁思成结婚前夕,梁启超致信说:“你们若在教堂行礼,思成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国习惯叫作‘思成梁启超’,表示你以长子资格继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誉。”初入清华大学的梁思成

微-1947年,梁思成曾在北京大学开过“中国建筑史”课程,上课的学生有近二十人。梁思成用幻灯片来辅助教学,很有意思。最后一节课,他讲完之后,对在座的同学说:“课讲完了,为了应酬公事,还得考一考吧?诸位说说怎么考好?”学生没有一个答话。梁又说:“反正是应酬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还是没有人回答。梁思成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恍然大悟地说:“那就先看看有几位是选课的吧,请选课的举手。”学生中没有一个举手。梁思成见此,笑着说:“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说完,梁思成向讲台下作了一个大揖,推门而去。梁思成

微-梁思成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系主任、教授,非常重视新生的基础课学习。因此,每年他都要给一年级学生开“建筑概论”课。上第一节课时,梁思成首先在黑板上只一笔就勾画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狗,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是狗。他又在黑板上画了个与狗同等大小的小屋,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狗窝。他点了点头,又在狗的旁边画了一个大的房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是房子。梁思成满意地笑了,然后在黑板上写上“尺度”两个大字,说这就是尺度。学生一听就懂了。

微-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新生来到系陈列馆参观。梁思成也在馆中,他身材瘦小,腿脚不灵活,穿着西服,戴着宽边礼帽。同学们不知道他就是系主任,很好奇,就围着他观看。梁思成一点儿也不生气,诙谐地指着帽子自我介绍说:“我就是梁思成。你们只要看这顶帽子就能猜着了,也是个大屋顶。”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微-清末,在东京的保皇派和革命派常互相谩骂,甚至于斗殴,梁启超就曾遭到群殴。当时张继是带头者。梁启超自知不敌,且辩且退,张继则拉住他的袖子不放手,最后梁启超只好绝袖而去。回到上海后,同在《时务报》工作的康有为、章太炎发生冲突,康便派梁启超领头带着一帮人拳击章太炎。章太炎还了梁启超一个大嘴巴。此次事件后,孤立的章太炎只好离开上海暂退杭州。1912年9月6日,孙中山在长陵城楼前与随员合影。前排左八孙中山、左十叶恭绰;二排右三王宠惠、右四张继

微-梁思成任教期间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很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热心地给学生取名字。一位学生叫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福”,后来梁思成给他改名为罗哲文。

微-1937年,梁思成到五台山佛光寺考察,从殿宇外形以及石经幢看出此寺是唐代建筑。为求更确实的证据,梁从附近村里借了高梯,端着脸盆,用刷子蘸水把几道横梁刷洗干净,终于见到了墨迹题记:“唐大中十一年重建”。林徽因在测量佛光寺石幢的高度林徽因与佛殿塑像的合影

微-1938年4月,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南开)草创,校长梅贻琦请梁思成夫妇设计校园。梁思成夫妇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把设计方案更改了多次:高楼变成了矮楼,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几乎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当他们交出最后一套设计方案时,建设长黄钰生告诉他们:除了图书馆的屋顶可以使用青瓦,其他建筑一律以茅草覆顶,希望梁思成再做一次调整。闻听此言,梁思成忍无可忍,冲入校长梅贻琦的办公室,把设计图砸在他的办公桌上,痛心地喊道:“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梅贻琦望着眼前这位激动的学者,呆呆地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面对此景,梁思成喃喃自语道:“茅草房?这不是每一个中国农民都会盖的吗?要我梁思成干什么啊……我……已经修改到第五稿了,从高楼到矮楼,从矮楼到平房,现在又要我去盖茅草房。茅草房就茅草房吧,你们知不知道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少木料?而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

微-1944年夏天,盟军准备轰炸中国的日军占领区,盟军司令部请梁思成看看轰炸的时候要保护哪些古建筑。梁思成当即向司令部交了一张圈了红圈、有明确保护标记的图纸。随后,梁思成又说,还有两个城市我也希望能够保护,但这两个城市不在中国。美国人当时感到奇怪,立即问他是哪两个城市。梁思成说是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对梁思成的这一建议,盟军司令部没有当即做出反应。1945年夏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上集结了两百万军队,对日本进行持续轰炸。因为梁思成的嘱托,日本京都、奈良没有遭受轰炸,日本这两个有着众多古建筑的古城得以保存。日本人对这件事情非常感激,说梁思成是古都的恩人。

多子多孙未必就多福:袁世凯家族

民国初年,时人称袁世凯为“中国的拿破仑”“中国的华盛顿”“中国共和之父”。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此人智商之高,是很明显的。不可否认人的智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袁世凯一生有一妻九妾,生了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其中长子袁克定,把他的聪明用在了鼓吹袁世凯恢复帝制方面;次子袁克文寄情诗画、京剧,一生活得远比他的哥哥潇洒;袁克文是所谓“大流氓”,他一生情妇很多,最多时,曾有七八十人之多……52分钟前来自微历史转发(188)|评论(25)52分钟前清代全家福民国全家福袁家众女眷

微-在袁氏家族最初的崛起中,郭氏(袁世凯曾祖母,淮宁富户郭如珽之女,三十六岁守寡)起了关键作用。郭氏嫁袁耀东后不久,公爹袁九芝一命呜呼了。袁家有人背地里嘀咕,认为是郭氏带来了霉运。郭氏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和当塾师的夫君一商量,决定搬出来另立门户。在郭氏含辛茹苦地操持下,几个儿子当官、做生意都很有起色,而且所有兄弟都是一门心思想着这个大家族。这个传统一直影响了几代人,直到袁世凯这一辈的早期,袁家子孙仍然像群星围绕太阳转似的,整个家族都以郭老太太为中心。袁家的老家训:训家塾诸生

微-袁世凯七岁的时候就跟着嗣父袁保庆到济南、扬州、江南(治所在南京)等地生活。这使得袁世凯小时候就萌生了博大的心胸。史料记载,袁世凯幼年过目不忘,但不喜欢读死书,尤其喜欢拳脚功夫。有一次,袁世凯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伤了脚踝骨,但怕父母知道,就自己偷着找了个野郎中医治,结果留下了残疾。

微-袁保庆见袁世凯志在兵戎,便不再强求他看书、写字。到南京后,袁保庆新娶了一房姨太太——金氏。金氏仗着新宠常与大夫人牛氏(袁世凯吃其奶长大)争风吃醋,使得袁保庆头疼不已。而刚十一二岁的袁世凯竟能居中调停,既不失牛大夫人的面子,又讨得金氏的欢心。两个女人往往看在袁世凯的分儿上,暂停无休止的“硝烟”。

微-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四岁的袁世凯与嗣母牛氏带着嗣父袁保庆的灵柩回到老家项城。几年后,袁世凯因分家获得一份丰厚的家产。此时袁世凯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武学子,办起了“丽泽山房”与“勿欺山房”两个文社,史载:“(袁世凯)性任侠,喜为人鸣不平,慷慨好施予。”

微-跟随左宗棠西征途中,袁保恒(袁甲三长子,袁世凯堂叔)在陕西岐山得到了一尊价值连城的国宝——大盂鼎。左宗棠听说后,围着大盂鼎转了一圈又一圈,夸了一遍又一遍。袁保恒只好顺势将宝物让与左宗棠:“当初买这个宝贝,就想着送给大人的。”从此袁保恒深得左宗棠赏识。

微-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袁叔祯)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提到:“袁世凯倒台后,时常命家人上街买糊皮正香崩豆吃。”袁甲三,袁家第一位进士

微-安徽怀远县农民胡文忠,听说袁甲三被撤职后,卖掉自己的女儿充当路费,徒步到北京去告状,请求都察院将袁甲三调回安徽。由于都察院未受理,他就怀揣着状纸上吊自杀了。

微-袁世凯的二姐袁让(嗣父袁保庆之女)是个有名的孝女。袁让十四岁时,母亲牛氏生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小袁让剁下一根手指煲汤。袁让未出嫁时,未婚夫(毛氏)就死了,她就与夫家的木主牌位拜天地,然后回到袁家终身守寡。在外拼搏的袁世凯经常往家里写信,一般都是写给二姐,问寒问暖,相当恭顺。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后,曾对子女们说:“老家你们的二姑母真是不寻常,连我都得让她一头。”因此,袁家流传一句话:“四大人怕二姑奶奶。”

微-据说在袁世凯的老家项城,百十里外的流浪汉到了袁寨,只要在袁家祖坟上烧张纸,就能进寨有吃有住,帮袁家种地,在袁寨借居、打工的一度将近三百人。

微-袁世凯因其生母为父亲的继室,力言葬在祖坟,与生父袁保中同穴。可是在诸兄弟中唯一嫡出的老二袁世敦却认为继母原为父亲之妾,不得葬在正穴,只可附在祖坟的边缘。在官场中,袁世凯可说是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但在封建家庭中,当家做主的却是嫡出的袁世敦。袁世凯与其争执了数次,但袁世敦性格固执,坚持当时的礼仪,对袁世凯并不买账,就是不答应,最终袁世凯只能另择墓地。

微-阮忠枢出身于淮军将领家庭,由于李鸿章的推荐进入新建陆军,成为袁世凯的重要智囊。阮与袁的相识可以说是缘分所致。袁世凯从上海到山东,身上一毛钱都没有。恰在这时遇到阮,两人相见恨晚。阮慷慨赠给袁一笔盘缠,助袁到青岛投奔吴长庆。袁发迹后,自然不会忘记这段恩情。

微-袁世凯的继母牛氏经常患病。袁在朝鲜时每信必详细询问牛氏的饮食起居、吃啥药,并再三叮嘱老母加减衣服,多注意身体,不要太操劳。袁世凯还特意为牛氏找了两个偏方寄回。听说天津有个江湖术士可以治病,袁世凯千方托人让他开方。不过牛氏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袁世凯心急如焚,几次向李鸿章请假回国,均未准。继母牛氏去世后,袁世凯把生母刘氏接到了朝鲜。刘氏喜欢吃水果、爱吸旱烟。袁世凯便经常托人从国内捎回水果和旱烟给老母。平时不忙的时候,袁世凯也经常陪着刘氏到花园中转转。任山东巡抚时的袁世凯与母亲刘氏

微-“壬午事变”后,袁世凯声名日盛,李鸿章奏调吴长庆率兵三营回国,任命记名提督吴兆有为三营统领;将袁世凯提拔到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吴兆有比袁世凯官大,但是袁世凯总是凌驾于吴兆有之上,连朝鲜国王李煕和王妃闵氏都分不清他们究竟谁指挥谁,哪个人的官大。

微-慈禧过生日,各级官吏都搜珍选异,各出心裁。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独无所献,人皆啧啧称奇。某日,慈禧巡视寿礼,啧啧称赞一番,最后目睹四壁,沉吟无语,貌甚落寞。这时便有太监驰告袁世凯,袁略一沉思后便已明白,即搜集名画若干帧,盛饰以进。慈禧大喜道:“慰亭(袁世凯)实获我心,我正思此物,此物便来矣!”

微-袁世凯并不是个纨绔子弟,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到光绪三年(1877年),他正正经经地在北京读了四年书,很有长进。他自己说过,那几年,读书累到吐血都没考取一个举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微-袁静雪(原名叔祯,袁世凯三女)印象中的袁世凯总是军人派头:黑呢制服,站或坐时腰背挺直;平常少有笑容;生气时骂“浑蛋”,气极了,“浑蛋加三级”;待部下很客气,但他们都很怕他。有人夸张地说,袁世凯坐在那里,眼中精光四射,像一只老虎。爱穿军装的袁世凯

微-唐天喜原本是豫剧班的小旦,后被袁世凯看重,收为男宠。袁在朝鲜几经浮沉,唐都一直陪伴左右。袁世凯睡觉时,唐常挎着手枪彻夜巡防守候,被老袁视为知己。唐也就此发迹,任北洋陆军第三镇标统(袁的卫队长),连袁克定、袁克文见了他也要恭敬几分。

微-王闿运进京,见到总统袁世凯,呼之为“老弟”,袁世凯称王为“壬老”。王闿运很不高兴,对人说:“他竟然称叫我‘壬老’。他不知道他祖父端敏公甲三跟我是什么交情吗?不叫‘太世叔’却叫‘老’,真是不知礼数!”

微-袁世凯看到于氏穿着一条红色花缎子的裤子,便开玩笑说:“看你的打扮,很像个马班子(方言,妓女的意思)。”于氏大怒:“俺不是马班子,俺有姥姥家的。”从此夫妻反目,感情越来越淡。袁世凯的大老婆于氏

微-1916年6月16日,袁世凯死后,众多妻妾中,仅有朝鲜籍三姨太金氏自杀,甘心殉节。金氏为袁世凯在朝鲜编练其国王亲军时,朝鲜国王很是赏识袁,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袁。金氏本以为嫁给袁家为正室,谁知袁早已有了正室,最后连陪嫁丫鬟也跟自己并列为姨太太(金氏位于陪嫁李丫鬟之后,为三姨太)。金氏不高兴那是自然的,袁世凯为此也经常偏袒金氏。大姨太金氏

微-接管新军后,袁世凯首先确定了募兵的标准:年龄二十到二十五岁,要能举一百公斤以上的重量,身高四尺八寸以上,步行时速超过十公里,并且要查三代情况。有吸鸦片史的不收,不老实、判刑的不收,身体不健康、五官不端正、视力不好的不收。

微-袁世凯的五夫人杨氏出生在天津,为中南海唯一一位女管家。四个女儿均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杨氏的大儿子袁克桓为江南南京水泥厂董事长,南京大屠杀时,其所在水泥厂曾掩护、救助了南京数万名市民。五姨太杨氏

微-袁克文在朝鲜出生前,袁世凯梦见朝鲜国王送来一只用锁链系着、长着花斑的豹,它跳跃踉跄,忽然扭断锁链,直奔内室。所以袁世凯给袁克文取字豹岑,抱存、寒云都是后来袁克文的别署。名票袁克文,字豹岑,别署寒云

微-徐抚辰,字绍五,湖北江夏人,以候补道员的身份混迹袁世凯的幕府中,担任主办洋务文案的小吏。袁世凯接到朝廷鼓励义和团的诏令后,立即通告全省各州府衙照办。徐抚辰听说后,立马跑到袁世凯跟前劝阻,徐指出:与八国联军开战,朝廷必败,希望袁世凯给自己留条后路。见袁没有理会自己,徐便收拾包裹,留下书信一封,辞职回家。袁世凯读了徐抚辰的信后,恍然大悟,急忙下令八百里加急,追回已经下发给各州县的诏令,同时请回归乡途中的徐抚辰。

微-袁世凯手下有个武弁(低级军官),打仗十分拼命,所以很受袁的赏识。一次行军途中,袁世凯发现该武弁身上掉下一块红绸巾,便追问是怎么回事,武弁支支吾吾不答话。第二天,有个朝鲜富绅来告状,说家里有个美妾遭人奸污,经指认凶手就是那个武弁。按照军法,袁准备杀掉这个武弁。行刑之前,老领导吴长庆也来求情,希望可以让他戴罪立功。袁世凯久久没有说话,突然起身跑向茅厕。等袁上完厕所回来,便向吴长庆请罪:“武弁已杀,大人宽恕。”吴长庆一脸无奈,只好转口夸奖袁世凯治军有方。一次秋操

微-袁世凯深知练兵光靠单打独斗肯定不行,于是他首先想到了在翰林院任高官(编修)的老友徐世昌。徐虽然官阶很高,但他深知文官没有啥前途,更何况袁世凯曾经资助徐世昌进京赶考。接着袁世凯想到了老友荫昌。荫昌曾任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总办。荫昌推荐了高足梁华殿和王士珍。可惜梁华殿到任后不久,在一次夜操时落水身亡。紧接着,武备学堂的冯国璋和段祺瑞也被收至麾下。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分别得到“龙”“虎”“狗”的称号,人称“北洋三杰”。

微-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袁世凯虽被贬官回籍,但是生日前几天,洹上村还是来了不少北洋旧属。袁安排大家好吃好住,就是不提祝寿的事儿。生日那天,袁更是闭门装病。“辫帅”张勋见众人一个个如呆鸟般,便推开守门人闯进袁的卧室,连连打躬作揖。见有人带了头,北洋诸将一拥而上,硬是将袁从床上拉起来,端坐在太师椅上受了一拜。

微-袁世凯死后,被他囚禁多时的章太炎重获自由。章太炎却突然失去了对袁的憎恨,逢人便说袁的好处:“袁世凯也是个可人呢!当年我手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时,他居然视若无睹,无动于衷。现在的人,听见别人背后说他,便把人家恨得要死,谁还敢当面说他,更不要说是当面骂他了。”

微-袁世凯召见汪精卫时,对袁克定说:“共和功人有卤莽者,有激烈者,有粗疏者。如精卫之气度爽朗,功成不居,彼党中一人而已。”汪闻之,说:“袁项城忽悠我!”袁世凯剪辫子

微-袁世凯让张勋剪辫子,张拒绝道:“不剪,辜鸿铭还留着辫子呢!”袁派人让辜鸿铭剪,老辜说:“张勋剪我就剪。”袁遂让二人一起剪,二人同时拒绝,宁死不剪!

微-袁世凯的大将杨以德原来是戏园子里检票的,后来投奔袁世凯创办的巡警部队。袁在直隶总督任内,天津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江洋大盗连环案,许久破不了案。后来,杨以德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混迹市井酒楼茶肆,竟然根据蛛丝马迹寻访到了这个江洋大盗;不仅抓住了他,而且居然说服他反正,成为警察的“业务指导”。袁世凯从唐绍仪处听到这一趣闻,对杨以德刮目相看,马上破格提拔了他,以后又连连将他升职。

微-晚清是自战国以来最盛产刺客的时代,著名的刺杀事件如史坚如(地道炸弹)刺两广总督德寿、万福华刺广西巡抚王之春、王汉刺铁良、吴樾(人体炸弹,生前写过《暗杀时代》)刺五大臣、徐锡麟刺安徽巡抚恩铭、汪精卫刺摄政王载沣、温生才刺广州将军孚琦、林冠慈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李沛基刺广州将军凤山、严伯勋等刺袁世凯、彭家珍刺良弼等。袁世凯的手下搞过暗杀,孙中山、陈其美、黄兴、蒋介石的手下也都搞过暗杀。载沣怀中抱的是幼子溥杰,旁边站着的即是后来登基的末代皇帝溥仪

微-袁世凯命赵秉钧搞逼宫将隆裕太后赶出皇宫。赵秉钧与隆裕太后一起痛哭流涕。后来,有人问他:“大哥,今天的戏唱得如何?”赵秉钧板着脸说:“难过,难过,这种戏不是人唱的!”

微-袁家诚(袁世凯十子袁克坚之子)在与家人聚会时也说:“我就是想不通,他为什么一定要当皇帝呢?”

微-袁世凯称帝后,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民间牛人也来凑热闹,歌女晚香玉自称“晚艳亲王”,京戏女红人刘喜奎被人称为“武艳亲王”,京戏小角儿张文艳自号“文艳亲王”。十子袁克坚,袁世凯死后,徐世昌女悔婚,袁克坚后娶陕西督军陆建章之女陆毓秀

微-袁世凯的盟友徐世昌回忆说:小时候如果有三份食物,就想得到其中的两份。母亲当即训斥我:“现在就这个样子,长大后还得了?!”宁可把食物丢掉也不愿意让我吃。等再长大一些,每当交了新朋友,母亲都要观察这个人人品如何。如果真个有才干且人品好,母亲必定会盛情款待他,不然就会拒绝我们交往。邻居见我们娘儿俩孤苦伶仃的,就劝我们去投靠一个当县令的亲戚,母亲回答说:“托人照顾,就不会知道艰苦的滋味,哪还有刻苦振兴的心态呢?”族人均感叹:“您这样苦心持家教子,相信孩子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真是我们家族的功臣!”

微-李国杰(李鸿章嫡孙)回国后,袁世凯正谋大总统之位。李对袁说:“我要进宫给隆裕太后和皇帝陛下请安,你看行吗?”老袁说:“太行啦,别人不行,你还不行吗?”李遂进宫见隆裕,伏地哭道:“念及先臣鸿章,引用非人,以致如此,不知涕泪之何从也。”话中有责袁之意。出宫后徐世昌对他说:“你要不是李鸿章的嫡孙,老袁早就把你灭了,你还能在这儿骂老袁?”

微-袁世凯的第七个儿子袁克齐回忆父亲的弥留之际时说:“记得我父亲死的那一天,曾把我大哥叫到里屋去,我们在外屋听见我父亲说:‘这个事我做错了,你以后不要再上那几个人的当。’过了半小时,他就死了。”

微-袁家人曾这样评点袁世凯的儿子们:长子克定最有权,次子克文最有才,五子克权最超脱,六子克桓最有钱。

微-袁世凯曾对五子袁克权说:“你大哥是个拐子,你二哥成天和一些清客鬼混。你们哪里见过天下有拐皇帝、书呆子皇帝呢!”迁出中南海的五姨太和六子袁克桓、八子袁克轸在自家门口

微-干瘦、矮小,穿一身长袍,戴一小瓜皮帽,拄着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很厉害,脾气有点儿怪——这是袁克定留给后人的印象。

微-袁克定仗着袁世凯长子的身份,常以大皇子自称,并命手下人称自己为“大皇子殿下”。这还嫌不爽,他又私刻一印,上书“大皇子印”,到处用此印忽悠人,买东西也不给人家钱,只给人家盖个印,上妓院也只给人盖个印。于是,京城各大妓院便盖满了“大皇子印”。

微-周馥年长袁世凯近二十岁,两人也结成了亲家。周馥虽然只有监生的功名,却做到巡抚的位置。周馥先是投靠到曾国藩门下,没有啥发展,就选择回家休息。周馥听说李鸿章重视人才,就搬了张桌子在李鸿章的办公地点外,免费为士兵写信和对联。李鸿章听说后,一看这人的字写得真好,就留下了,后提拔为主要幕僚。也正是在李的幕府中,周馥结识了袁保恒、袁保龄(袁世凯堂叔)。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命令周馥率军开赴前线,袁世凯协助。也正是这个机缘,在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袁与周馥结为儿女亲家。两人一起修铁路、办学堂、建自来水公司,官职和家族均跟着越来越好。周家第二代周学熙为“北方工业”巨子,第四代周一良、周绍良为著名学者,等等。

微-袁克文三十四岁时就当了爷爷,有名分的妾有五位,没有名分的前后大约七八十位。据袁家亲戚回忆:“他很少住在家里,不是住旅馆,就是住‘班子’,有时候连最低级的‘老妈堂’他也同样去住。有时候他回到家里,姨奶奶总忍不住要和他吵。他既不回嘴,也不辩解,只是哈哈地大笑起来,笑完了,扬长而去,继续过他那荒唐的生活。”袁克文、刘梅真夫妇

微-袁克文曾在《晶报》上开辟专栏,以《说邮》为题,专门刊载他的集邮心得和体会。张宗昌知道后,很生气:你袁克文竟然拿着我的钱玩儿这个。于是,张贴了一张通缉令,缉拿邮票大王。袁克文只好廉价抛售手中邮票,然后逃跑了。

微-袁世凯死后,袁克文分到的那份遗产外加一万银元很快用尽,仅1918年一次上海之行,据说就挥霍大洋六十万。不得已,他开始鬻文卖字。袁静雪这样说:“他所写的字,只要送出去便可换钱。但是,如果他手上有十块钱,他也是不肯写的。”

微-袁克文死在天津两宜里。猩红热刚退烧,他就跑到长期包租的国民饭店四号房间,召了个妓女小阿五来,回家后又发起高烧,两天后就死了。

微-袁克定到天津给袁克文吊唁,袁静雪记恨他唆使父亲称帝,支走众家眷,令帮里兄妹摆开阵势,要教训一下大哥。她随身带着袖珍手枪,幸亏刘梅真赶到,灵堂才没成战场。刘梅真

微-袁世凯死后,袁克文长住上海,入了青帮,当上“老头子”,是当时唯一的“大”字辈。袁静雪还曾偷看过他开香堂的场面。后来她成了红帮老大,所收徒弟多是舞厅、妓院的女老板或老板娘。

微-袁克度(袁世凯十二子)留学美国时学的是化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租界法国香水奇缺。袁克度从嫂嫂——交际花张美生那里听说后,就回到家中研发,没几天,“汤姆·袁”香水问世,跟法国香水没有什么差别。袁克度故意把价格标得很高,并且销售二十三瓶后,就停止生产,这更让租界的外国公使、富豪的太太们对其仰慕不已。十二子袁克度,留学美国,攻化学,英语很好,会制作法国香水,发明过一种奇特而简便的复印技术,1976年去世

微-袁克安(袁世凯十一子)留学美国十年,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亨利·袁”。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天津大盐商李士铭的女儿李宝慧。李宝慧去世后,袁克安开始追求天津洋场一枝花张美生。张美生追求者众多,袁克安竟然独占花魁,抱得美人归。

微-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后,以每个月一百大洋的高薪聘请方地山(民国“联圣”)、严修(南开大学的校董)等人教导袁家子弟。方地山自称“寡人好色”“男女多于饮食”,对于底层女子尤其照顾。对于求联语的妓女,均是来者不拒。求到对联的妓女,往往身价会剧增,于是老方门前总是熙熙攘攘。而方地山在袁世凯面前却一直不卑不亢,使得袁世凯决定请他做家庭教师,两人见面互相调侃如老朋友一般。方地山的学生袁克文,风流倜傥、玩世不恭却是得到了真传。而且袁克文和方地山还成了亲家,袁家长子袁家嘏迎娶了方家四女方庆根。

微-20世纪30年代,袁克定坐吃山空,仅靠一个忠实的老仆人到市场上捡点儿白菜帮子,吃窝头果腹。即使这样,每次仆人端上饭菜,袁克定仍然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来吃窝头,伴以咸菜吃下。

微-袁世凯的大哥袁世昌一生在家务农。袁世凯在朝鲜任职时,袁世昌听说弟弟在朝鲜当了大官,就买了张车票,先到天津,然后到朝鲜问袁世凯要钱一千八百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袁世凯问大哥做什么用,袁世昌说娶儿媳妇用。袁世凯一听火了,袁世昌的儿子才六七岁。见袁世凯不理睬自己,袁世昌大怒,情急之下,推了袁世凯一把。袁世凯练过武术,顺势还了一巴掌,却把大哥袁世昌推倒在地。袁世昌回到老家,大骂袁世凯忘恩负义。袁世凯的二姐袁让写信询问袁世凯怎么回事,袁世凯费了老大劲儿才解释清楚。方地山(1872—1936),扬州人。被袁世凯聘为家庭教师,袁世凯次子袁克文跟他学诗作文。有“近代联圣”之称

微-袁世昌(袁世凯大哥)的儿子袁克明从小爱好武术,曾拜衡阳龙佐才为师学习剑术。袁世凯称帝后,袁克明感觉自己要发达了。就学当年父亲一样千里迢迢赶到北京投奔。先是住在老表张伯驹家中,等待叔叔袁世凯的官帽。可惜不久袁世凯退位,袁克明只好又回到老家项城,再也没有离开老家。

微-袁克文的长子袁家嘏娶了方地山的四女方庆根。聘礼就是袁克文的一枚绝世稀珍的古钱。结婚当天,夫妻双方互相拜了拜就进了洞房,这种场合自然少不了方地山的联语:“两小无猜,一个古钱先下定;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从总统到总经理:黎元洪家族

传说“黎元洪本姓洪,不姓黎。其祖父原系太平天国要员,黎元洪的名字隐含有原系姓洪之意”。作为政治家,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的帝制;作为军事家,他打造了近代中国与北洋军齐名的“南洋军”的品牌;作为实业家,他先后投资45个企业,其中银行17家,工厂12个、煤矿6家;他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他的子女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黎绍芬还是1919年成立的南开大学的第一届学生、周恩来的同学。52分钟前来自微历史转发(188)|评论(25)52分钟前

微-1864年,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在外当兵,黎元洪的母亲陈氏怀着黎元洪在家艰难度日。迫于生计,陈氏逃难到木兰山脚下的东场畈,避居在村旁的寺庙中,后于农历十月十九日生下一子,取名元洪。这一天正是观音菩萨的生日,乡民便称黎元洪为“黎菩萨”。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

微-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13日晚,黎元洪主持了革命党人的会议,发表了就职后的首次演讲:“今日革命军起义,是推翻清朝、恢复汉土、废除专制、建立共和的开始。承党人及军、学界多数同志推戴兄弟为都督,我无德无学,何能担此大任。但众意难辞,自应受命……”

微-“政治宝贝”沈佩贞刚出道时首先拿下的是黎元洪。一个是刚刚被武昌起义推出的领袖,一个是美貌时尚的新女性,两人很快发生关系。但不久被黎的小妾危文绣发觉,直闹得黎把沈赶出武汉,带着满腹委屈跑到京城,加入早年“北漂”一族。

微-黎元洪的大夫人吴敬君原是黎家的童养媳。十三岁那年,一场顽疾搞得黎元洪奄奄一息。在天津北塘军营任“把总”的黎元洪之父黎朝相按照巫婆的吩咐,紧急操办黎元洪与吴敬君的婚事,奇怪的是黎元洪的病竟好转了。

微-黎元洪的小妾危文绣小时候因卖身葬父,被人骗到了汉口烟花巷内。她凭借美貌与歌喉,一跃成为汉口红得发紫的风尘女子,但是危出淤泥而不染,卖艺不卖身。1905年,铁良视察湖北练兵情况,在黎元洪的安排下,铁大加赞赏。张之洞对于爱将黎元洪很满意,便破例让黎陪铁良喝花酒。黎因此结识危文绣,并把她娶回家。

微-1912年,武汉有个开化女子吴淑卿,上书请黎招收女兵。黎开始以军队不招女兵为由拒绝。可是吴一点儿都不气馁,不停地上书,最终黎只得答应招女兵一队,由吴担任女子北伐队队长。不久吴又与陆国香发起成立女子师范学校,黎亦拨银千两资助。吴也当上了该校校长,因校事常来见黎。来来往往,危文绣看在眼里,恨在心头,竟假借黎都督的名义撤销了吴的校长职务。1912年孙中山在武昌与黎元洪合影

微-黎元洪对危文绣十分信任,黎被袁世凯囚禁在北京瀛台时,随侍的只有危文绣一人。危爱吃洪山菜薹,袁世凯便命京汉铁路局用火车按时运送。1923年,曹锟发动政变逼迫黎元洪下台,黎在去天津之前,便将总统大印托付给了危文绣,让她躲进东交民巷法国医院。曹锟派人拦截了黎的专车,黎才被迫将印信交出。

微-1916年年底,亲日派曹汝霖被任命为赴日赠勋专使后,曾赴总统府说明使命,黎元洪留曹汝霖共进晚餐。饭后,曹汝霖将他的“改善”中日关系的卖国方案向黎元洪兜售。黎元洪怒不可遏,不待曹汝霖把话说完,就拍桌叱喝说:“你到日本预备卖国,你们这样卖国,还要我随同卖国,这种毫无心肝的人,我不能让你到日本去!”

微-大总统黎元洪视察陆军检阅使署,检阅时冯玉祥诉苦:军队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军士每天吃的都是小米饭,希望多给些粮饷。黎总统答:小米最富营养价值,多吃头脑清楚,我很爱吃。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正在试用一台即将在演讲上使用的电子管收发信机

微-因为独身主义的缘故,黎元洪的大女儿黎绍芬三十二岁时才与天津世家子弟徐璧文结婚。黎元洪在世时比较看好薛福成(曾国藩智囊,晚清著名外交家)之孙薛学海,怎奈薛学海嫌弃黎绍芬太过西化,所以娶了袁世凯的女儿袁仲祯。

微-1920年,黎元洪送长子黎绍基去日本贵族学校求学,同行的还有张之洞的十一子张燕卿。1923年,黎绍基回国就读于南开大学政治系。1925年,正上大二的黎绍基听说发生了“五卅惨案”,便参加了学校的后援会,并担任了募捐组组长。黎元洪很赞同儿子的行为,不仅慷慨解囊,还呼吁顾维钧等社会名流给黎绍基募捐。黎元洪去世后,黎绍基承接了黎元洪投资的实业公司的股份,担任中兴煤矿董事等职。后日本占领该矿,黎绍基拒绝与日方合作。

微-黎元洪归隐天津后,危文绣便结识了某绸缎庄的伙计王某,两人眉来眼去。待黎元洪去世后,危文绣更加肆无忌惮地与王某往来,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跟王某合伙开了一家绸缎庄。至1934年,危文绣在与王某长期同居后,公然与其登记结婚,并在青岛举行盛大婚礼。时任青岛代市长的沈鸿烈乃是黎元洪的旧部,感到危文绣的举动过于放肆,有辱总统的尊严,遂下令将他们逐出青岛,查封绸缎庄。

微-危文绣被赶出青岛后,于1935年2月只身南下,打算在杭州西子湖畔觅一禅庵了此残生。此时恰逢六十六岁的名流熊希龄续弦三十五岁少妇,社会舆论一片称许。危文绣有感男女不平等,便改编了熊氏续弦新闻,寄送给《申报》。这招还挺受用,不但引起了《申报》的同情和支持,更是引发了上海舆论对于男女不平等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时人孙黻章曾投书《申报》:

黎本危(危文绣)再嫁王葵轩,新故交谪,逐出青岛;

熊希龄续娶毛颜文,宾客趋贺,欢腾歇浦。

经此风波以后,大总统宠妾危文绣不知去向。

想当和尚的总理:段祺瑞家族

段祺瑞被称为北洋“段虎”,逼溥仪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人们又送其“三造共和”之美誉。其像个和尚一样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他讨了几房姨太太。当第四位姨太太进门时愁眉不展,原来了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段像嫁女儿一样,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段祺瑞对长子段宏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这位段公子整天不务正业,他先后娶了九个老婆,除了造就了一个大家庭外,一事无成。52分钟前来自微历史转发(188)|评论(25)52分钟前

微-清道光年间,段祺瑞曾祖父段友杰迁居于六安太平集迤北三里,与大潜山北的刘铭传家相距不远,因而段祺瑞祖父段佩早年与刘铭传是贩私盐的伙伴及好友;咸丰年间同办团练打太平军,也常与富户和官府作对。段佩后与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唐殿奎、吴长庆等所属的团练编入淮军,官至记名总兵。

微-段祺瑞八岁时,就被望孙成龙心切的段佩接到江苏宿迁自己驻防的兵营中,小小年纪的段祺瑞从此开始了他最初耳濡目染的“军旅生涯”。

微-段祺瑞家的仆人邢宝斋,经常向人提起段祺瑞父亲在军中当管带时的事情,说当时段祺瑞整天鼻涕邋遢的,一点儿也不起眼。邢宝斋提醒段祺瑞几次后,段祺瑞仍是我行我素,邢宝斋气愤之下,便说:“你这个鸟样!”

微-1879年,段祺瑞祖父段佩去世,这年段祺瑞十五岁。段祺瑞返回家中读了一年多的私塾,由于经济贫困而中断。1882年,十七岁的段祺瑞只身步行两千多里路投靠山东威海卫的堂叔段从德,当了一名书记员。

微-1888年冬,李鸿章奏请清政府派遣五名留学生赴德留学。第二批赴德留学的武备学生名单在历经一道道严格的遴选之后,最终呈送到李鸿章手中。据说,这位合肥籍的清之重臣看到名单上竟有三名是山东籍,而安徽籍只有两人时,心中十分不悦,遂大笔一挥,勾掉一个山东籍学生,又把当年视察武备学堂时发现的人才——合肥小老乡段祺瑞的名字写到名单之首。段祺瑞这个在旧式军营中长大的统领的孙子,终于可以以第一名的资格,去接受西方军事教育,呼吸海外的空气。

微-“北洋之虎”段祺瑞一生坚持“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故有“六不总理”的美称。段祺瑞的第四位姨太太不但长得漂亮,而且知书达理,所以深得段祺瑞的喜爱。但是得知四姨太有了心上人后,段祺瑞吩咐老婆置办嫁妆,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地把四姨太像嫁女儿一样“嫁”了出去。

微-段祺瑞一生都是租房居住,即使在北京身居高位时,段祺瑞也是住在袁世凯赠送的房子里。这房子本来是袁世凯打麻将赢来的,但是没有拿到房契。待袁世凯死后,房子的主人拿着房契去找老段要房子。段祺瑞二话没说,就举家搬出了房子。之后到天津、上海,段祺瑞也一直是租房住。

微-段祺瑞曾向日本大量借款。借款的时候,段祺瑞根本没有考虑过还钱的事。他曾多次在家里说:“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到时候,一瞪眼完了。”

微-直皖战争之前,段祺瑞计划在北京东直门内修建一所公馆(当时南门仓有块空地),结束租房的生活。“六不”总理平时积累不多,于是他的门生、部下就给他凑钱赞助。据说是营以上每人一二百元,一共凑了四十万元的建房款。为了节省开支,段祺瑞决定自己动手开窑烧砖,请人设计。建成后的公馆前后有四个大院子,还有若干跨院。不幸的是,这所漂亮的宅子盖成后,段祺瑞还没来得及搬进去就发生了直皖战争。失败后的段祺瑞只好去天津租界重新过起租房的生活。

微-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4月2日为国葬之日,段祺瑞已准备好前往主祭,就要动身时,突然改变了主意,改为派代表前往。段祺瑞的说辞很有趣,说这种场合要穿礼服,而他的脚肿不能穿靴子。北京当时一家报纸曾用讽刺的笔调写道:偌大的北京城,段祺瑞就找不到一双合适的靴子?

微-袁世凯在清末“奉旨养疴”时,曾将价值三十万元的府学胡同慷慨地赠给了段祺瑞。段在这里开了个侧门,与陆军部军需司的走廊相通,经常由此门出入。自统率办事处成立后,段祺瑞就消极怠工,经常不上班,一切交由亲信徐树铮代行。袁世凯视察工作后抱怨:“咱们北洋团体还成什么样子,华甫(冯国璋)每天睡到12点以后才起床,芝泉(段祺瑞)老不到部办公!”

微-冯国璋虽与段祺瑞、王士珍并列为“北洋三杰”,但段祺瑞却一直看不上冯国璋。段祺瑞的父亲在军中当营长,冯家老爷子可是贫农。再加上段祺瑞曾留学德国,而冯国璋则是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所以,段祺瑞经常在冯国璋面前显摆德国有多好。冯国璋老婆去世后,袁世凯把周道如(袁世凯极其推崇的家庭教师)嫁给了他,冯国璋故意到段祺瑞面前显摆,段祺瑞却不屑地说:“又不是德国妞,你高兴个啥劲儿。”

微-晚清到民国初,合肥一带围棋颇为兴旺。段祺瑞祖父的朋友、合肥人、台湾巡抚刘铭传是清代官僚中屈指可数的围棋高手,他的棋谱流传至今;与段氏同时代的围棋名手张乐山也是合肥人;而合肥望族李氏(李鸿章一族)门中更不乏围棋好手,如李子干、李戚如在光绪、宣统年间均有弈名。他们常邀各地名手至合肥交流,并在合肥组织棋社,结纳棋友。段少年时在弈风甚盛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又为李鸿章所赏识而出国学军事,与围棋结缘也就不足为奇了。

微-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非常不争气,段祺瑞经常打骂他。一次,因为一些事端,段祺瑞又和段宏业生气了。段祺瑞数落儿子时,越说越生气,竟然叫来勤务兵,命令暴打儿子一百军棍,任凭儿子和其他人怎么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段宏业被打了一百军棍,打得他爬不起来,为此卧床休息了好几个月。但是,棍棒教育也没有使这位公子哥有什么出息,他仍然不务正业,是吃喝玩乐的行家。他先后娶了九个老婆,除了造就了一个大家庭,一事无成。台球高手段祺瑞

微-段祺瑞非常喜欢下围棋,可以说到了着迷的程度。为了找人陪他下棋,他甚至花钱雇来一些棋手。最早来的是个乡下老头,叫“来顺”,每天陪段下棋,段祺瑞每月给他三四十块钱。后来段的棋艺长进了,就不大喜欢和来顺下了,就另外请来一些高手。这些棋手相互介绍,越来越多,每天必到,与段祺瑞对弈。当然,这些棋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时并非对与段下棋感兴趣,主要还是为了每月从段那里领回八十元至一百元的薪水。

微-段昌世留学英国时,被假称爷爷身体不好的电报骗回,发现是爷爷为自己定了一门亲事,就定在段昌世回家的这一天让他成亲,新娘是段祺瑞的忠诚盟友龚新湛的四女儿。段昌世心中不悦,但仍遵命与龚四小姐成婚。婚后,为排解心中的郁闷,段昌世向爷爷提出自己想到日本去留学。当时龚四小姐也在场,插嘴说她也和丈夫一起去,段祺瑞当场答应。回到自己的房间,段昌世大发雷霆,说自己去日本留学就是为了躲开她。龚四小姐哭哭啼啼,说什么也要和丈夫一起去,最终两人一起赴东瀛。不过在日本,两人的感情仍未好转,段昌世又娶了个日本妻子。段昌世与媳妇山崎光子及子女

微-段宏业的小女儿(即段祺瑞最小的孙女)叫段惠敏,1938年生于天津。在天津上小学时,一次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五四运动时,提到了当时的一些卖国贼。下课后,知道她是段祺瑞孙女的一些同学笑话她是“卖国贼”的后代,使她受到很大刺激。回家以后,段惠敏和母亲又哭又闹,觉得自己的家庭对国家造成了损害,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到学校去读书了。

微-李鸿章长孙李国杰(段祺瑞的大女儿段式萱嫁给了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孙子李国源),时任招商局董事,派人杀死了国民政府专员赵铁桥,因而被判刑入狱。此时恰巧蒋介石邀请闲居天津的段祺瑞南下上海。在浦口火车站,面对亲自来迎的蒋介石,段提起了李国杰的事情,他说:“国杰的事,就看在中堂大人(李鸿章)的面子上,算了吧。”蒋介石先是一愣,最终还是点头允诺。几天后,神通广大的李国杰被放了出来。不过,抗战爆发后,李国杰最终还是倒在了军统的枪口下。这时段祺瑞已经去世三年了,再也没有能力保护他了。

微-段祺瑞在公馆里一向是单吃小灶,不和家人一同进餐。念佛后他开始吃素,家里人仍旧吃荤,互不干扰。在段请客的时候,他也用荤席,只不过为他专备两三样素菜。他平时最爱吃南方的豆豉,吃素以后,豆豉更成了每餐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了。段祺瑞专养了几只母鸡,但没养公鸡,据说这样母鸡下的蛋是“素蛋”,他就专吃这种“素鸡蛋”。与中日密教研究会代理总裁(左三)、王揖唐(右一)合影

微-1913年,段祺瑞及其家族斥巨资兴建了石家庄一带规模最大的德式建筑群——段家楼,包括总办大楼、小姐楼、三座公子楼、德国工程师可里喀专用办公大楼、小偏楼以及十座德式煤矿工程师院和高级职员住宅区。段家验膳房段家楼群中的总理办公室段家楼是集楼阁亭榭为一体的园林式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段家小姐楼

微-段祺瑞下台后,为了节省开支亲自当起了管家。段祺瑞不但把家搬到房租比较便宜的地方,而且连一点儿小爱好——麻将也不打了,一日三餐主要以米粥、馒头、素菜为主。不但家中的老妈子压缩了人数,就连姨太太也被遣返一部分回合肥老家,以减少开支。即使这样,家中也常出现揭不开锅的情况,幸亏部下都还想着老领导,才不至于举家迁回合肥老家。

微-1885年,李鸿章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陆军人才的军事院校——天津北洋武备军堂。同年,段祺瑞作为第一批学员从山东考入该学堂炮兵科。冯国璋、曹锟、段祺瑞等人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叱咤风云之路。另外,这里毕业的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任苏、赣、鄂长江三督,田中玉当上山东督军,而吴佩孚则成为直系首脑。1890年,段祺瑞在德国埃森和梅彭学习的情景。与段共同赴德其余四人是吴鼎元(后任新军第五镇统制)、商德全(后任清河陆军中学校长、天津镇守使)、滕毓藻(武备校友)、孔庆塘(后任云南临元镇总兵)

微-段祺瑞在遗嘱中向政府提出“八勿”: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老子英雄儿好色:张作霖家族

张作霖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出来做木匠、兽医、土匪的行当,至后来,张作霖与儿子张学良两代“东北王”享誉民国数十年,但张家人却在历史的飘摇中,经历了逃难、隐姓埋名、家族离散、困苦求生,着实令人感叹。52分钟前来自微历史转发(188)|评论(25)52分钟前张作霖与儿女们

微-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的名字是张作霖的祖父张发取的。张发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祖业,发家致富。没想到的是,张有财嗜赌成性,不务正业,不但将仅有的一点儿家产败光,还背负上沉重的债务。为此,他的发妻和长女先后辞别人世。后来,张有财又娶了王氏为妻,她就是张作霖的生母。王氏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张作泰因勾引邻居的小媳妇儿,最终被父亲张有财误伤致死,次子张作孚和张作霖一起剿匪时被匪徒打死。后来叱咤民国政坛的张作霖就是张有财的第三子。

微-张作霖出生时,父亲张有财还在赌桌上拼命。身为父亲的张有财并没有因为自己已经是三个儿子的父亲而自觉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依然到处游荡,在赌场流连。最终,这个二流子在和同村无赖王小二的争斗中被打死。

微-十三岁的张作霖在得知父亲丧命的噩耗后,便急忙和一位堂兄去几里外为其收尸。因为家里太穷,无力为父亲购置棺木,最终张作霖找到一个半大不小的柜子,将父亲的尸体放在里面,准备运回家。但由于两人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抬不动那个柜子,最终只能用绳子拖着柜子往家走。后来两人实在拖不动了,只能在半路找个地方将尸体掩埋了。因为是冬天,天寒地冻,埋得并不深,准备第二年春天解冻后再妥善安葬。第二年的春天来得很早,雨水也比较多,那个柜子又恰好在河床上,所以顺水下移了几里。张家将柜子找到的时候,柜子已深陷在河泥里,只好就这样安葬了。

微-张有财活着的时候,曾对儿子张作霖说:“做赌徒可以发财,做无赖可以多娶姨太太。”十二岁的张作霖问这个游手好闲的父亲,是不是做土匪也可以?张有财告诉他,做土匪比做无赖强。

微-因为小时候就跟随着父亲出入赌场,因此长大后的张作霖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赌博。起初,他把自己卖包子挣的钱都输光了。后来,因为嫌拉锯累,他拒绝了母亲让他去学木匠的要求。最终,他开始到处流浪,以乞讨为生。当流浪到营口高坎镇后,他就在一家大车店做杂工。有时他还用草药给骡马治病,竟然真就治好了,一来二去他竟然成了兽医。

微-成了兽医后,张作霖经常帮各路过往土匪的马匹治病,加上他本人性情刚烈,最终他成为村里富户的心腹之患。由于被乡绅李老恒诬告“通匪”,最终张作霖和哥哥张作孚蒙冤入狱。最后因为没有证据,官府不得不将二人释放。可谁能想到,这个曾被人诬陷“通匪”的张作霖,在十几年后成了地地道道的匪首——奉天督军。

微-发迹后的张作霖想给父亲迁坟,于是专门从沈阳请来高人查勘风水宝地。结果这位高人在查勘了张有财的落葬之地后,劝张作霖不要迁坟了,并说张有财的埋葬之地在方圆几里内,就是风水最好的。后来,张作霖为自己的父亲进行了厚葬。他大宴全村的人,而且诚心请回与自己父亲的死有关的那两个老赌友。这对兄弟自从得知张作霖发迹后,一直躲藏在外地,不敢回乡。

微-张作霖将自己当年落草为寇的事情看作不光彩的历史,最不想被人说起。因此,别人是不敢在他面前提到“胡子”二字的。即便是他后来主动接受清朝的招安,成为清军的中级军官,最后成为“关外练兵大臣”,但这一点仍是他的痛处。为此,他在众人面前吹嘘自己,并解释自己当初投身绿林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且声称自己即使是做“胡子”,也是一个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好胡子”。

微-1900年,在岳父赵占元和乡绅李龙石的支持下,张作霖成立了一支保险队。这个保险队又被称为“大团”或“联庄会”。此后,他积极壮大自己的力量,不惜用尽各种手段。他首先将张作相和张景惠拉拢到自己身边,并与他们结为兄弟,对外称张景惠为“大哥”,称张作相为“三弟”,这两人后来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后来,他还广交各地名士和豪强富户,而这些人为他提供了招兵买马的资金。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成了辽西一带声名远播的大土匪。

微-清朝时,盛京将军(清廷下诏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管辖着东北地区。1899年,任盛京将军的是满族人增祺。1901年,增祺的夫人及其他家人在去奉天的途中,在经过张作霖的地盘时,路遇土匪,被张作霖救下。增祺对其心怀感激,于是将张作霖及其手下收编。张作霖及其结义兄弟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人,都获得了相应的官职。殊不知,这场抢劫是张作霖自编自导的“好戏”,那些土匪都是他的手下。

微-张作霖此人极擅阿谀奉承。当初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召他进京拜见时,他一见到袁世凯,马上跪地行君臣大礼,向对方三叩头。当袁世凯扶起他,笑称“这是民国时期,封建那一套礼道已经不兴了”时,他竟然振振有词地说:“前清时,俺只知皇上;现在,俺只知大总统……”身穿洪宪朝服的张作霖

微-张作霖这个人也极富胆色。当初他刚得势的时候,面对仇家派来的杀手,他知道自己被围在屋中,没有逃走的机会,于是非常镇定地躺在屋内的一张八仙桌上,对杀手们说:“我知道自己今天逃不掉了,也知道你们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样,你们拿走我的这条腿去交差,留下我这条命吧。”那几个杀手尽管视人命如草芥,但看着摆在桌子上的那条大腿,拿刀的手还是不由得抖了几下。想来,张作霖的“东北王”称号,不知道是舍弃了多少条“大腿”才获得的。

微-东北讲武堂名列中国四大军官学校之一,其他三所军校是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黄埔军校。其前身是盛京讲武堂,它是清朝盛京将军赵尔巽在1906年创立的。1907年,张作霖将它改名为东三省讲武堂。1927年9月,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又将其改为东北陆军讲武堂。张学良、孙烈臣、汤玉麟等人是它的首批毕业生。而吕正操和马本斋,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共产党将领,也是毕业于这里的。

微-张作霖好赌,即使在学兽医的时候也如此。一天,他因输钱不给被人绑在树上毒打。但他仍不服软,还破口大骂。这个情景被“家道小康”的赵占元看到,他“见而奇之”,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作霖。赵占元的女儿就是张作霖的发妻赵春桂。

微-可以说,大名鼎鼎的东北讲武堂就是张作霖的东北军事人才培训基地。一次讲武堂的学生即将毕业,身为大帅的张作霖自然要前去致辞。事前,秘书拟好了演讲稿,并请他背熟后去讲。没想到,当他站在演讲台上,看到下面黑压压一片的学生时,竟然紧张得只背出了演讲稿的首句“我张作霖戎马半生,饱经忧患……”,其他的说什么也想不起来。正当全场一片沉寂,气氛异常紧张的时候,张作霖竟然破口大骂:“他妈拉个巴子的,我原来背得很熟,但看到你们,一高兴,全忘了!”东北讲武堂

微-赵春桂和张作霖是患难伴侣。她性情温和,这一点和张作霖的性格正好相反。张作霖因为性格原因,常和同伙发生矛盾,温和的赵春桂就从中斡旋,从而确保双方相安无事。所以,赵氏在张作霖的拜把兄弟中极有威信,他们对她既敬佩又顺服。作为张作霖的心腹将领的张作相曾感慨地说:“我那老嫂子在大帅成就大业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微-1911年,独居新民县旧居的赵春桂带着二儿子张学铭去奉天看张作霖。半夜,和母亲一起住在外间的张学铭大哭不止,吵到了住在里间的张作霖。心烦意乱的张作霖起来痛打儿子,为此夫妻二人大吵一顿,赵氏一气之下返回新民,随即卧病在床。其实,张学铭事件只不过是夫妻之间矛盾的导火索,最关键的原因是张作霖此时已经“移情别恋”。

微-张作霖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北镇县中安堡的一个塾师的女儿。这个女子名叫卢寿萱,不但非常漂亮,而且能书会写。因此,对卢寿萱可谓“一见钟情”的张作霖就不停地到卢家献殷勤。但卢家人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做别人的二房,张作霖就不惜撕破脸皮逼婚,声称“两头为大,绝不是二房”。卢家原计划将女儿送到北镇县城,以便躲开张作霖的威逼,但考虑到两地相距四十里,途中还有几伙土匪,与其被途中的其他土匪抢去,还不如嫁给张作霖。就这样,卢寿萱成了张作霖的第二房夫人。

微-一次,在卢寿萱房中吃饭的张作霖在饭菜中发现一只苍蝇,盛怒之下,他下令将厨师杀死。危急时刻,卢氏拦下执行命令的士兵,轻言细语劝说张作霖。她告诉张作霖苍蝇在广东地区是可以吃的,而且是一道美味。因为张作霖没去过广东,于是一场惨剧才没有发生。

微-已为人妻的戴氏,其美貌在北镇县远近闻名。1906年,已经升任清军统带的张作霖成为新民府一手遮天的人物。在得知戴氏的美貌之后,就想将她据为己有。为此,他恩威并施,先是网罗罪名恐吓戴氏的公公,后又用千金利诱戴氏的丈夫。最终戴氏的丈夫忍痛割爱,将戴氏让给张作霖做三夫人。

微-戴氏的一个亲弟弟在张公馆担任警卫。此人闲来无事,喜欢在晚上把路灯当靶子打。结果,路灯全被他打碎了。市政建设的人对此敢怒不敢言。得悉此事,张作霖不顾手下的求情,亲自执法,将这个小舅子枪毙。家人对此颇为不解,张作霖说:“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一个人的脸,但是在外面搞破坏,败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尽管张作霖费尽口舌地解释,但悲痛欲绝的戴氏仍无法原谅他,对他恨之入骨。最后戴氏出家,遁入空门。

微-许澍旸是张作霖的四夫人。她于1888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宛平县一个乡村的铁匠之家。许氏姿色过人,被誉为十里八村的金凤凰。一次,张作霖骑马看到去井台打水的许氏,惊为天人,于是强行求娶。无奈之下,许氏只得嫁与他做四姨太。

微-1934年,许氏之子张学曾在天津结交了一个外国女友。许氏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命人将张学曾捆绑,送到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学铭那里,希望他能对张学曾予以严惩。张学铭释放了三弟,还到许氏面前替他求情。结果许氏不答应,又将张学曾捆绑后送到张学良那里。张学良虽对许氏此举哭笑不得,但不能不佩服她的一片爱国之心。张作霖五夫人寿懿

微-张作霖的五夫人寿懿原是黑龙江将军寿山的女儿,只不过她是寿山的外室王氏所生。在校期间,她以才貌双全闻名。在中学毕业典礼上,她作为全体毕业生代表宣读答谢词,结果被出席典礼的张作霖相中。于是张大帅再度上演“王老虎抢亲”的戏码。不得已,正值豆蔻年华的寿懿毕业后就嫁给了张作霖。

微-马月清是张作霖的六夫人。她原在天津地区的天宝班卖唱。1923年,马月清与张作霖相识。当时因军政需要到天津的张作霖并不想纳妾,但其他人都认为马氏长了一副旺夫相。于是张作霖就纳了马月清。娶了马氏后,张作霖的政治生涯果真一帆风顺,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大获全胜,随后问鼎中原,饮马长江,最终做了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将这一系列的胜利归功于马氏,因此后来他无论到哪里都带着马氏,将其视为自己的“护身符”。

微-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局面其实是张作霖造成的。当初,张作霖有感于自己知道的妻妾干政、后院失火的教训,规定下人们不能聚众言论,如非节日,各位夫人之间有事办事,无事不能来往。

微-1890年,张作霖十六岁。这一年秋天,他流浪到高坎北磙子泡村。此村有一个孙姓财主,家里雇有二三十个伙计。为此,孙财主家专门开设了一个饭堂,除供自家伙计吃饭外,还允许吃不上饭的外来人到那里吃饭。张作霖便经常到孙家的饭堂蹭饭。起初,孙家的管事怜其是个孩子,就任其随便吃。后来由于张作霖去得频繁,管事不胜其烦,便找各种理由或令他不能吃饱,或将其拒之门外。孙家当家主母孙老太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怜惜张作霖小小年纪,孤身在外闯荡,就命管事将张作霖请来,告诉他可以每日去饭堂吃饭,且吃饱为止。张作霖对这个守寡的老太太心存感激,于是认她做了自己的第一个干妈。

微-1890年冬,张作霖从磙子泡来到黄家铺,给另一孙姓财主家干零活、放马。这个孙姓财主因为人刁恶,人送绰号“孙鬼子”。后来,因为一匹青马走失,孙鬼子就将张作霖绑到柱子上毒打,随后又将奄奄一息的张作霖扔到野外的路沟中。后来,一个姓樊的老人救了他,并让他在自己的家里养伤。一个多月后,张作霖完全好了,就拜这位樊姓老头为干爹。

微-于六是个有钱有势的人,住在高坎街上。张作霖和他一起开了家动物医院,生意很红火。于六有个比他小很多的小老婆叫二兰子,她长得年轻漂亮,私下里钟情于张作霖。一次,二兰子借口回娘家,携带金银细软,追上去营口买药的张作霖,想和他私奔。张作霖有感于于六对自己不错,认为朋友妻不可欺,又想到父亲当日将与邻居媳妇儿苟合的大哥张作泰打死的事情,于是断然拒绝了二兰子的要求。结果二兰子因爱生恨,在张作霖买药回来后,以喝酒为名将他骗进房间。随后,二兰子扯开自己的上衣,诬陷张作霖非礼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的于六和家人将张作霖痛打一顿,将其上衣脱掉后绑在门外的大榆树上,想冻死他。在当地开车店的常则春看到,在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后,给张作霖松了绑,把他领回家中。张作霖因此幸免于难。为感谢常则春的救命之恩,张作霖拜他为干爹。从此之后,他就在常家落了脚,除了偶尔做医马医狗的活外,也帮常家做些零活。

微-1892年夏,在高坎的一家杂货店购物的张作霖看到两个风流俊俏的姑娘从门前经过。张作霖询问这两个姑娘是什么人,店老板答这是高坎街上的美人祝氏姐妹,名大菊和二菊。不过这二人已经被镇上的于二爷霸占。于二爷曾放话说谁敢招惹这姐妹二人,就要谁的命。不服气的张作霖偏要与于二爷对着干,想惹一惹这姐妹二人。一天晚上,张作霖溜到于家想会二菊,恰好于二爷也去了,张作霖不敢与之正面冲突,只好偷偷溜走了。

微-好赌的张作霖在高坎欠了不少债,其中以黄木匠追债最为积极。为讨欠款,黄木匠当众打了张作霖两个耳光。感到无法再在高坎待下去,张作霖与常则春商量后,决定离开高坎。常则春给张作霖凑了些路费,便打发他上路。当时张作霖的腿上生了火疖子,不便行走,于是常则春就将自己的毛驴送给他做脚力。张作霖骑着老常家的毛驴离开的消息被赌徒们得知,他们纷纷来到常家质问老常头,还说张作霖骗了他。听信了众人话的常则春急忙披上旧皮褂子追赶张作霖。张作霖被黄木匠拦于东高坎,逼着还钱时,老常头气喘吁吁地赶到。张作霖问老常头:“您怎么来了?”老常头看到张作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没忍心讨要自己的毛驴,还将自己的皮褂子送给了他。穿着老人的皮褂子,感受着老人的体温,深受感动的张作霖跪倒在地,连连向老人叩头。

微-1914年,张作霖离开高坎已经二十多年了。做了两年二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故地重游,又来到了高坎。他一到凤凰甸村,就命随身的三四十人的卫队全部下马步行。他还告诉部下这里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不得碰一草一木,不准有任何不轨行为。听说张作霖回来了,昔日和他有过过节的人都吓得躲了起来。他派人到常家小店将常则春老人请来,不但给老人敬军礼,还把常家的门号改成三畲当号。常则春也借他的帮助成为高坎首富之一。随后,张作霖将与自己有嫌隙的黄木匠、于六、于二爷等人请来,以贵客之礼相待,并说:“咱们哥们儿年轻时闹过矛盾不算啥,我已经把那些事儿忘了。实话说,我能有今天,还要感谢当初你们那样对我。”

微-张作霖在做兽医时,有一次为别人家的牲口看完病后,感觉头晕。他勉强扶着墙走到于天朗家门口就昏倒了。于天朗的母亲于老太太不但将昏倒在自家门洞里的张作霖救回屋,还派儿子于天朗通知了常则春。当张作霖醒来后,看到干爹和于老太太为自己忙前忙后,非常感动。张作霖在于家住了三个多月,才将病养好。病好后,张作霖拜于老太太为干妈。等张作霖返回高坎时,就将已经成年的于天朗带到了奉天,并将其送到讲武堂学习。于天朗是讲武堂第五期学员,毕业后他就进了奉军,后来还当过大帅府侍卫团团长。

微-当初张作霖组织保险队时,一次被人追得无路可逃,不得不带着剩下的十八人、十八匹马逃到海龙(本旗右翼第四参领)家请求救命。海龙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让张作霖等人换上家丁的衣服后藏在了后院。等追兵到达后,海龙亲自迎出大门,还设酒杀鸡盛情招待。当追兵头领追问海龙张作霖是否藏在他的府上时,海龙以实相告,并叫张作霖出来和追兵一起喝酒。由此可见海龙的势力在当时是很大的。事后,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张作霖认海龙为义父。如今在海龙的故居还悬挂着张作霖所赐的九龙匾。此匾为红色,四周绣着九条金龙,匾上书写着“望重藩疆”四个金字,右下角写着“东三省巡阅使,儿张作霖即赠”若干小字。

微-1903年冬,只带着七八个巡警的张作霖和一个排的俄国兵发生了冲突。由于武器装备差,人数又少,张作霖败北。他带着手下逃到一个烧酒厂。张作霖把情况向烧锅掌柜讲明,并请求对方予以帮助。掌柜的让伙计把院里倒扣的水缸搬倒,将张作霖等人藏于其中。等俄兵来了后,掌柜的故意将他们领进存酒的房间。好酒的俄兵看到烧酒兴高采烈地大喊大叫,而掌柜的则让伙计为他们炒菜、上酒。一个钟头后,俄兵酒醉而走。张作霖感激掌柜的救命之恩,给掌柜的下跪表示感谢。而掌柜的则将张作霖等人请到屋内,酒肉款待。酒席上,张作霖认掌柜的为义父,而掌柜的则将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彭贤引见给张作霖。此后,张作霖一直让彭贤为自己理财。最后,彭贤一直做到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张家边业银行总办。

微-1902年,张作霖被清政府招安。按规定,被招安的人得有保人,保人必须来自民间和官府两方面。而当时张作霖的保人只有义父张子云、杜泮林等民间乡绅。当时段有恒正在新民府做小官,在张子云的斡旋下,他冒着风险为并不熟悉的张作霖做了保人。此举为张作霖日后顺利踏上仕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张作霖也将段有恒认为义父。1915年8月,段芝贵(段有恒之子)被任命为镇安上将军并来到奉天,张作霖与段家的关系更加密切,他经常给段有恒送酒,以示自己的孝心。镇安上将军张锡銮

微-1906年4月,张锡銮被清政府任命为盛京巡防营处总办。而张锡銮此人极擅马术,也最喜良马,故人送绰号“快马张”。张作霖得知他的这个喜好后,就从自己的战马中挑了一匹最好的送给张锡銮,并亲率二百五十名骑兵给送到奉天城。此举让张锡銮对他更加赏识。于是在张锡銮到奉后上任不到十天,张作霖就被升任巡防营五营统带官,此职相当于团长。次年1月,张锡銮又任奉天度支使。恰逢奉天财政困难,张作霖又雪中送炭,为张锡銮筹了万两白银。于是在二人关系日益密切的时候,张锡銮将张作霖收为义子。对于张作霖来说,张锡銮权倾东北,投靠他有利于扩张自己的势力。借助张锡銮的势力,张作霖迅速扩充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党羽,从而在短时间内成为能够左右奉天局势的重要力量。

微-1905年,东三省总督锡良因病解职,时任盛京将军的赵尔巽(字次珊)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东三省将军事务。1911年6月24日,赵尔巽抵达奉天。这一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为了维持清朝的统治,张作霖应赵尔巽的要求,进兵奉天镇压革命党。张作霖到达奉天后,将蓝天蔚逼走,和袁金铠勾结后将张榕、宝琨杀死,同时还将北大营的兵变镇压下去。此次张作霖在奉天建立的功勋使得他开始在东北称霸。为了借助赵尔巽的势力,也为了表达自己不忘赵尔巽的提携之恩,张作霖拜赵尔巽为义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微-赵天赐是赵尔巽年近七十才得的儿子,由其名可知赵尔巽对其疼爱之深。由于两家关系密切,赵天赐从小在张作霖府长大,因而与张作霖的三女儿张怀曈感情颇深,可谓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赵尔巽看到两个孩子感情深厚,就提出希望两家结为亲家。这个提议被张作霖以辈分不对回绝了。直到1929年,张学良在父亲死后一年,才亲自为赵天赐和三妹主婚。赵张两人可谓“先为干父子,后做亲家翁”。

微-张作霖在统治东北时,一直和日本人斗智。一次,张作霖应日本驻军司令邀请赴宴。酒足饭饱后,日军司令以五百大洋为赌注,邀张作霖与其赛毛驴。结果,张作霖用一头瘦弱的母驴与其比赛。士兵们纷纷议论,说张作霖根本不懂驴,张作霖也笑而不答,显得成竹在胸。比赛开始后,日军司令骑着一头高壮的大公驴冲在前面,张作霖则骑着自己的那头母驴慢悠悠地走在后面。众人看到张作霖被落得越来越远,都认为他输定了。没想到,跑到一半的路程时,领先的公驴高叫一声后,调头跑到了张作霖骑的那头母驴后面,而且还乐颠颠地舔着母驴的屁股。

微-当初,郭松龄率领七八万人投奔了日本人,日本人非常高兴。关东军的一个武官问他:“你得志后,是否愿意履行我们双方订立的二十一条中关于东三省的部分?”郭松龄答以“日后再说”。日武官颇为郁闷,便跑去问张作霖:“倘若郭松龄的军队打来,大帅打算如何应对?”张作霖说:“实不相瞒,本人将一走了之。”日武官非常高兴。后来,张作霖出兵灭掉了郭松龄。于是日武官责怪张作霖不讲信用,没遵守当时所说的逃走不抵抗的承诺。张作霖答曰:“你胡说吧,老子可没说过要逃走。”

微-1928年5月17日晚,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在会见张作霖时,再次将兑现“满蒙权益”的要求提出来,企图趁火打劫。张作霖听罢,勃然大怒,连唇上的胡须都气得翘起老高,还将自己心爱的翡翠旱烟袋掷在地上,摔成两截。紧接着,他厉声说:“拼着我这条命不要,我也不做让后代子孙抬不起头来的事。”随后他不再理会芳泽谦吉,扬长而去。

微-一次,张作霖和日本人谈判,请军师杨宇霆出席。杨宇霆在谈判桌上说自己首次看到谈判文件,并以此为由提出许多意见,还说“此事非大元帅所能专断”。后几经波折,日本人终于得以请张作霖在《满蒙新五路协约》上签字。狡猾的张作霖并没有写自己的名字,只写了一个“阅”字。实际上,这个“阅”字仅表示自己看过了,并不代表自己同意。日本人不知道自己掉进了张作霖的陷阱,最后落得空欢喜一场。

微-被尊称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听说徐树铮被称为“西北王”,非常不高兴,他说:“小徐啥时候和我老张平起平坐了?”

微-为了谋划奉天独立,张作霖约吴景濂、赵尔巽等人开会。赵尔巽不赞成独立,认为独立就是造反,会被杀头。此时,张作霖突然拔出手枪,往桌上一拍,声称自己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只要是对地方有益的事,他就敢做。吴景濂被吓得摔落地上,张作霖则大笑着说自己只是拿枪玩儿玩儿,让他不要怕。吴景濂大怒,骂道:“你妈的,谁他妈开会拿枪玩儿啊!”东北大学校长王永江

微-张作霖于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不但整兵练武,还狠抓教育。为此,他将创办大学的想法提到了日程上。他将此事全权交由王永江去办,并表决心说:“我宁愿少养五万陆军,也一定要将东北大学办起来。”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

微-袁世凯任总统时,他手下的军官大都出自名校,这些人随便谁拿出自己的文凭都响当当的。当时,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已经官至海陆军奉天大元帅。一次宴会上,一些军官就拿文凭、学历开张作霖的玩笑。徐世昌吹嘘自己是光绪年间的进士,段祺瑞吹嘘自己和曹锟都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学生,而身为直隶都督兼总统府军事处长的冯国璋则说自己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面对众人奚落、嘲讽的目光,张作霖虽然心里特别生气,但他又没法说自己出身土匪,没文化没文凭。只见他抓起一个玻璃杯,向空中一抛,然后拔出腰中的手枪,一枪将尚未落地的酒杯打得粉碎。众人见此情景,都被吓得目瞪口呆,全场鸦雀无声。张作霖手抚脑袋,笑着说:“我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微-一次,张作霖去北京。他知道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早就因为自己的野心,对自己有所防范。于是他特意花重金购得一只金刚鹦鹉送给徐世昌。这只鹦鹉来自千里之遥的关外,毛色斑斓,训练有素。徐世昌见到鹦鹉喜出望外,对张作霖赞不绝口,也放松了警惕。自然从此之后,他就放任张作霖在关外坐大了。

微-张作霖和吴佩孚之间互相利用,双方对合作都没有诚意。一次,吴佩孚面对报界人士,自嘲地说:“我和张作霖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新婚夫妇,免不了拌个嘴。时间一长,我们的感情就会深厚起来。”

微-张学良,字汉卿,是张作霖的长子,出生于张作霖的“创业期”。1901年6月3日,张学良的母亲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他。因为出生时头部被撞出血,所以张学良的头上永远留下了伤疤。张作霖父子合影

微-张学良的乳名由双喜改为小六子,背后是有故事的。张学良出生后,张作霖就打了一个大胜仗,而且从此飞黄腾达。因此,在长子出生和打了胜仗这双喜临门的情况下,张作霖就给这个儿子起名为双喜。待张学良三岁左右时,张作霖请算命先生给他算命,算命先生说他的命太硬,要想破除,必得到庙里拜祭和尚,换个名字。当时流行的习俗是,拜祭回来后进村听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新名字。没想到,张学良从庙里回来时,有人叫他“小六子”,于是双喜这个名字就被“小六子”替代了。此后,张作霖就以此名呼唤长子张学良。

微-张学良在参加讲武堂的入学考试时,取得了四科考试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学校后,在连续四个月的月考中,他都连拔头筹。有人对他的成绩提出质疑,认为校方因为他父亲的关系,让他走后门,考试作弊,要求重考。学校为了以正视听,重新编排考生座位,进行了一次突袭式的考试,且由教育长亲自监考。考试结果出来后,张学良仍是独占鳌头,众人这才心悦诚服。

微-张学良会开汽车、飞机和坦克,但就是不会倒车。一次,他和宋子文一起出门。出门时,张学良开车,回来时宋子文开车。看到宋子文熟练地倒车入库,张学良颇感惊讶,问对方:“你会倒车?”宋子文答会,并提出“怎么了”的疑问。于是张说自己不会倒车。这下子轮到宋子文惊讶了。他奇怪地问张学良:“你不会倒车,那怎样将车停到车库去的?倘若在路上停车也需要倒车,难道要乱停车?”张学良答曰将车倒到车库里的事情一直由副官在做,至于停车,自己的确是随便停,因为没人告诉他哪里能停,哪里不能停。宋子文笑说他厉害。于凤至

微-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于1940年赴美治疗癌症时,就立下“救汉卿,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的誓言。后来,她在美国拼命地炒股,从事房地产生意,为的就是将来张学良出狱后手中能有财产。1964年,迫于政治压力,于凤至同意与张学良离婚,但她声称“我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于凤至1990年去世,她把全部财产留给了五十年未见的张学良,还在自己的墓旁给张学良留了一个空位。

微-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二人趾高气扬地来见张学良,要求他在拟好的签呈上签字。这份签呈旨在批准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收回中苏共管的中东铁路的管辖权。张学良认为此事涉及外交问题,在此政局不稳的情况下,不宜贸然行动,要请示国民政府后再做决定。但杨常二人不停地逼他签字,无奈之下,张学良只得推托晚宴后再说。杨常二人的举动让张学良产生了将他们除掉的想法,以免除后患。张学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夫人于凤至,但于凤至不赞同。最后,张学良以银元问卜天意。他先后下定头像向上三次、向下三次即处决他们的决心,结果都如其所愿。后来这枚银元被保存进保险箱中作为纪念。

微-赵四小姐是天津人,名绮霞,是张学良的第二位夫人。其英文名字是Edith,而她的另一个名字一荻就是这个英文名字的谐音。人们习惯称她为赵四小姐,就是因为她在家中姐妹中排行第四。赵四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赵庆华曾是北洋政府交通次长。赵一荻和张学良的儿子叫张闾琳,是二人爱情的结晶。赵四小姐

微-为了驯服东北虎张学良,蒋介石特意请前清进士蒋老先生到溪口教张学良读书。为了磨平张学良身上的棱角,蒋老先生每天为张学良授课一个半小时,所授内容从《论语》《中庸》开始。授课时,蒋老先生讲得兴味浓厚,格外卖力,而张学良及其看管者则毫无兴趣,耐着性子煎熬,其难过远胜受刑。

微-张学良去世后,留下四大箱信件,共五百多封。这些信包括了他和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蒋经国、陈诚、杨虎城、戴笠、端纳等要人的往来信件。在这些信件中,数量最多的是他和宋美龄的通信,多达百封以上。

微-1925年,孙传芳被东北军打败,东北军初次进入上海。当时张学良在上海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宋美龄当时是上海滩出名的美女,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她时,就被她迷住了,称其“美若天仙”。此后,他先后与宋美龄约会多次。他曾对王书君说,如果不是自己已经有了太太,他会狂追宋美龄。蒋介石和张学良

微-一次,张学良和张治中一起去拜访画家张大千。回来的路上,两人让下人先回去了,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聊天。走着走着,张学良觉得走路不舒服,低头发现自己的鞋带开了,但他没有理会,接着走。张治中提议他把鞋带系上,否则不但难受,而且容易绊倒。张学良则说自己不会被绊倒。因为张治中不停地劝说自己系鞋带,张学良最终无奈地告诉对方自己不会系鞋带。

微-张学良和吴佩孚在山海关打仗时,一天,吴佩孚的部下报告说:“昨天有人看到好像是张学良坐着小船向秦皇岛方向去了。”吴佩孚摇头不信,认为不可能,因为去秦皇岛要经过自己的地盘,他料定张学良没有这个胆量。后来张学良回忆说:“作战的时候,我曾跑到秦皇岛洗了个澡,打了球,然后又跑回去了。”张学良和于凤至在高尔夫球场

微-赵四小姐的父亲一直对赵四和张学良的爱情持反对意见。为此,两人只能私下里约会。一次,赵四小姐给了张学良一套赵家乡村别墅的钥匙,并叮嘱他必须独自一人去。后来赵四小姐因为家中有事迟到了。等她赶到别墅一看,张学良正坐在车里等她。赵四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进去,张学良答自己之所以没进去是因为没推开门。赵四问其为什么不用钥匙开门,张答自己不会开门,因为自家的门从来都是开着的。

微-在获得自由后,张学良曾感慨地说:“只要宋美龄活一天,我就能活一天。”

微-一次,张作霖从北京回到家时,天还没亮,张学良就端了一盆水进来。张作霖问他要做什么,张学良答要为他刮胡子。张作霖略带惊异地问他是否学会了,张学良避而不答,只是搬来凳子请父亲坐下。张作霖在吸过一口烟后,边磕灭烟边叮嘱他,自己次日还要见日本人,倘若将自己的胡子刮得乱七八糟,定不轻饶。张学良郑重地告诉他,自己已经把家里的萝卜都刮光了,让他放心。

微-有两个佛教徒因宋美龄而成为虔诚的基督徒,这就是极不容易改变的两个政治狂人蒋介石和张学良。当初宋美龄在劝张学良入教时,用非一般朋友之间的语气说:“汉卿你又走错了路。世界上很多名人都信奉基督教,我并不是因为自己信就说它好。”左起:张学良、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宋美龄的初恋刘纪文,广东东莞人,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前提是“善待刘纪文”。其结婚时,宋美龄送去硕大花篮,蒋介石也亲自去证婚

微-赵四小姐从十六岁开始和张学良相恋,第一年,二人的感情被指为奸情;第二年,二人被人指为偷情;二人在一起六十年,人称他们的感情是千古爱情。由此可知:很多事情不在于是否做,而在于你做多久。

微-一次,张作霖患了重病,昏迷不醒,束手无策的帅府医生们不得不病急乱投医。就这样,民间医生“付彪子”被请到帅府一试。但麻烦来了,“付彪子”进不了张作霖的房间。原因是帅府规定:少将级别以下的外人不得进入大帅房间。有人灵机一动,找来一套少将服装让“付彪子”穿上,他才得以进入大帅的房间。半个时辰后,服了医生药的张作霖悠悠醒来。他看到满屋人中,有一位郎中少将颇为眼生,于是问:“这个人我怎么没见过?”身旁的人忙说清原因,并表示既然大帅病已好了,马上就给他钱,打发他走。结果张作霖却笑着说:“妈拉个巴子的,既然这小子真有两下子,就别让他走了,那身衣服也不用脱下来了。”

微-五十多岁的剃头匠申某是张作霖的“御用”剃头匠,他以刀快手快闻名,剃头的最快速度是三分钟剃完一个头。故人称其为“神刀”。一次由于时间紧,“神刀”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为张作霖剃头,这期间,洗头磨刀就花去了五分钟。等张作霖坐下之后,“神刀”的小徒弟快速把一把磨好的刀向张作霖头顶甩过来。张大帅吓坏了。此时,“神刀”伸手轻轻一抓,刀子就落入了他的手中,接着他顺手在张大帅的头上轻重适度地一刮,张大帅只觉得头顶唰地一凉,没来得及反应,第二把刀又飞至。这下把大帅吓得头发晕,眼皮抖。就这样,刀子飞过来,“神刀”接过去,一刀一刀……五刀结束,恰好两分四十秒。张作霖摸摸自己的头,还在,便大步走到门口,顺手从卫兵的枪套中抽出手枪,快速顶上子弹,抬手一枪,“神刀”的帽子就飞了出去。看到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的“神刀”,张作霖放声大笑:“妈拉个巴子,我被吓你了五跳,吓你一跳还不行啊!”

微-1915年1月10日,张作霖赶赴老家海城扫墓。途经海城界内老墙头时,他看到那里有许多难民,遂生恻隐之心。念及同乡之情,他马上和陪同的地方官员商议,决定先从军饷中支出一千二百六十元以作抚恤乡亲之用。但他反复强调,这只是垫付,以后奉天省财政厅是一定要补还的。

微-最初的时候,京奉铁路路政管理混乱,军人和官员可以理直气壮地无票乘车。为了严肃纪律,张作霖委派常荫槐出任军警执法处处长兼任京奉铁路局局长。一次,寿夫人娘家的一个厨师在京奉铁路上无票乘车,被发现后态度十分蛮横。恰好常荫槐出差,也坐在这列车上,于是他便亲自去查验对方的车票。结果这个厨师声称自己是寿夫人家的用人,坚决不补票。在常荫槐令执法队将他强行拉下车时,他还破口大骂。为了教训此人,常荫槐命执法队将他按在站台上痛打十棍,打得他连连求饶。这个厨师回到沈阳后,向寿夫人诉苦。寿夫人就请张作霖为寿家人出口气。结果张作霖不但没处罚常荫槐,还因为他敢于打寿家人而赞其有种,说自己正需要这种铁面无私的角色。从此之后,常荫槐仕途一帆风顺,由铁路局局长直接升任北京中央政府交通部部长。

微-一次,张大千宴请张学良,并亲手写了菜单。宴罢,张学良把菜单拿回,请张大千在上面题字,准备留作纪念。结果张大千遂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