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正法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8:59:49

点击下载

作者:(缅)帕奥禅师(讲解),园慈(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显正法藏

显正法藏试读:

作者简介

帕奥禅师于1934年6月24日出生在缅甸中南部伊雅瓦底省兴答达镇(Hinthada Township)雷超(Leigh Chaung)村,1944年5月出家受沙马内拉戒,现为全世界范围内南传佛教方面的泰斗长老,2013年曾受中国佛教协会邀请来京在中国佛学院讲座。帕奥禅师自幼接受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教育,精通巴利三藏及诸注疏,也背诵了很多巴利语经论,所以他在讲经及开示时,常依据缅甸传统,先背诵一段经文,再依注疏解释。

自序

应当致力于了知四圣谛。

诸比丘,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四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是哪四项?

诸比丘,正是由于不了知、不彻见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致苦灭之道圣谛,因此你我一直在此长久的轮回中流转、徘徊。

诸比丘,那苦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苦集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苦灭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那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已经被了知与彻见;对于存在的贪爱已经被切断,通向存在的渠道已经被毁灭,已经不会再有来生。(《相应部·第一边际村经》Pathama Koṭigāma Sutta,S 3.377-378)

诸比丘,那些沙门或婆罗门不如实了知:“这是苦”;不如实了知:“这是苦集”;不如实了知:“这是苦灭”;不如实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对于这些人,我不视他们为沙门中的沙门,不视他们为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这些尊者不能在今生以智慧亲证、进入且安住于沙门果或婆罗门果。

然而,诸比丘,对于那些了知此四圣谛的沙门或婆罗门,我视他们为沙门中的沙门,视他们为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这些尊者在今生以智慧亲证、进入且安住于沙门果或婆罗门果。(《相应部·第二边际村经》Dutiya Koṭigāma Sutta,S 3.378-379)

因此,诸比丘,应当致力于了知:

这是苦……

这是苦集……

这是苦灭……

这是导致苦灭之道……(《相应部》S 3.363)

缘于这些话,当比丘想要解脱长久的生死轮回时,他必须致力于彻知四圣谛。

在这期的开示里,我详细地根据《转法轮经》及其他经来解释四圣谛及导致证悟它们之道。我所给的开示主要是这部经的注释,以及《无我相经》和两部《皮带束缚经》。为了协助听众,这开示的内容反映这些经的内容之概要。《转法轮经》是佛陀开悟后开示的第一部经,被视为佛陀的一切教法的根基。在《转法轮经》里,我讨论四圣谛及导致证悟它们之道。《无我相经》着重于解释五取蕴的无我相。对于禅修者,无论是任何一种五蕴,无论是过去、未来或现在,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都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如实地知见它们为:

这不是我的(苦),

我不是我(无常),

我不是我的自我(无我)。

在两部《皮带束缚经》里,我从各种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来解释业报法则,以便清楚地了解第二圣谛——苦集圣谛。

苦谛法与集谛法是观智的目标,观智则是世间导致了知灭谛的世间道谛。观智是想要证悟涅槃的禅修者必须培育的世间圣道。

如果禅修者培育世间圣道,也就是观智,当它成熟时,在观智的末端会生起知见涅槃的出世间圣道。证悟出世间八圣道分时,它们逐步地把诸烦恼灭尽无余。

培育观智时,禅修者必须观照苦谛法与集谛法这些行法为无常、苦、无我。

在此,我要澄清无常、苦、无我这三相。

什么是无常?

五取蕴及它们的因是无常。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生灭与变易,或因为它们变成有之后又不复存在。生灭与变易是无常相,或变易的方式。换句话说,变成有之后又不复存在是无常相。

同样的五取蕴及它们的因是苦,因为说道:“无常的就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不断地遭受生灭逼迫。不断地遭受生灭逼迫的方式便是苦相。

在此,禅那乐或禅那法也是苦。为什么呢?身与心的乐受是变易法(变易苦),因为它们变易时是苦生起之因。舍受及三界中其余的行法称为行苦,因为它们遭受生灭逼迫。

身与心的苦受称为内受,因为它们的自性、名称与痛苦。

虽然这三种受拥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是苦,因为说道:“无常的就是苦”,而且它们不断地遭受生灭逼迫,因此苦的含义是很广的。

同样的五取蕴及它们的因是无我,因为说:“苦的就是无我。”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主宰它们的力量。不受个人的意愿主宰便是无我相。

禅修者以生灭智观照这一切真实本性。换句话说,他透过观智解脱了污染,而稳定地走在行道。

如果禅修者观照这三界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渐渐地他的观智便会成熟,最终证悟了四圣谛。

若禅修者以须陀洹道果智证悟四圣谛,他便完全解脱了投生四恶道。若他以斯陀含道果智知见四圣谛,他最多只需要再投生到人间一次。若他以阿那含道果智知见四圣谛,他将完全解脱欲界,只能够投生到梵天界。若他以阿罗汉道果智知见四圣谛,他将解脱这长久的生死轮回。

因此,对于想要解脱这长久的生死轮回的禅修者来说,了知四圣谛是必要的。然而,要了知四圣谛并不容易。请大家看一看以下这部经。有一个洞的轭“诸比丘,假设这大地变成一大团的水,有人将中间有一个洞的轭丢在里面。东风把它吹向西,西风把它吹向东,北风把它吹向南,南风把它吹向北。如果有一只瞎眼的海龟,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那只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瞎眼海龟,会不会将头伸入那块轭中间的洞呢?”“世尊,如果碰巧的话,那只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的瞎眼海龟,会将头伸入那块轭中间的洞。”“同样地,诸比丘,人们也是碰巧获得人身;如来、阿罗汉、正等正觉者碰巧出现在世间。

诸比丘,你们已经获得人身;如来、阿罗汉、正等正觉者已经出现在世间;如来宣说之法与律正在照耀世间。

因此,诸比丘,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相应部》S 3.398)

如果禅修者以四个圣道智了知四圣谛,这些智慧将会逐阶地把无明与爱灭尽无余。无明与爱这两种结是众生长久以来不断地生死轮回的主要原因。请看以下经文:

诸比丘,正如一枝被抛上空中的棍子,当掉下来时,有时尾端先着地,有时头部先着地。同样地,被无明蒙蔽及被渴爱所束缚的众生,从这一界去至另一界,又从另一界来到这一界。其因何在?因为他们不了知四圣谛。(《相应部》S 3.384)

所以应当致力于了知四圣谛。

愿大家了知四圣谛。

愿大家善解佛法。

愿大家解脱这长久的生死轮回。帕奥(Pa-Auk Tawya Sayadaw)缅甸蒙省毛淡棉帕奥禅林

安般念简介

依据上座部佛法(Theravāda),禅修的法门可概括地分为两大类,即止禅与观禅。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观禅则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这两大类法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相应部·谛相应》(Sacca Saṁyutta)里开示说:

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因此,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的基本方法。

根据《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培育定力的法门有四十种之多。一般最常建议初学者采用的是安般念(ānāpānasati)——即保持正念觉知鼻孔出口处的呼吸气息,借此以培育定力的修行法门。佛陀在《相应部》(Saṁyutta Nikā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安般念,他说:

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而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

在一切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借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法门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

引述这些话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对这个法门具有信心。信心愈强,培育定力就愈容易成功。

接着为大家介绍修行安般念的基本原则:

首先解释静坐时的方法。静坐时臀部最好稍微垫高,自己调整坐垫的高度,以能够坐得舒适、自然、正直为原则。不习惯盘腿的人可以将两脚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脚压在另一脚上。轻轻地前后摆动上半身,感觉一下哪个位置最端正,使身体既不向前倾,也不向后弯。然后轻轻地左右调整上半身,保持端正的位置,不使身体歪向任何一边,同时注意肩膀平正,自然下垂。下颚微微向内收,使头部、颈部乃至整条脊柱成一直线,并且要保持自然、放松、舒适,不要用力。

身体坐正之后,就保持不动。接着从头到脚一部分一部分地放松身体,不要让身上有任何一块肌肉绷紧。全身都放松之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内心告诉自己,在静坐的时刻里都要保持身体不动,眼睛不睁开。立下如此的决心之后,就将身体忘掉,犹如身体不存在一般。

接着将心情放轻松,不要想着自己正在静坐修行,而要想象自己正在让身心休息。把肩上的一切负担暂时卸下,心里的所有挂碍暂时抛开,让纷扰的思虑与杂想都沉淀下去,内心犹如清水一般澄净。

将心安放在鼻孔与上嘴唇之间的四方形区域里,轻轻地留意正在经过这区域的呼吸气息。《清净道论》以守门人作为例子来说明觉知气息的方法:看守城门的人只留心正在经过城门的行人,而不去理会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同样地,修行安般念者只留心正在经过鼻孔出口处的气息,而不去理会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气息。在鼻孔下方的四方形区域里,有些部位的气息很明显,有些部位的气息不明显,禅修者可以只留意明显的气息。

禅修者应该像旁观者一样,依照气息自然的样子静静地欣赏它,而不要去干涉它。气息会有时粗,有时细,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呈现各种不同的状态,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禅修者要做的只是保持正念,单纯地知道气息而已。

有时心会被妄念拉走,忘了觉知气息。一察觉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回到气息,不要去理会妄念。妄念愈常生起时,不要因此而烦躁,而是愈要将心情放松,保持单纯的正念,轻轻地觉知气息。

对于如此勤于保持正念,时常能有片刻时间安心于气息的人,就可以继续如此保持下去,让正念持续的时间渐渐加长,由一两分钟,进而持续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以上。对于依然妄念纷飞,不能有片刻时间安心于气息的人,可以尝试用数息的方法来帮助摄心。数息的时候仍然要保持身心宽松舒坦,在察觉吸气的气息时心中了知“吸”,在察觉呼气的气息时心中了知“呼”,呼气将近结束时,心中默数“一”。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二次呼气将近结束时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重复下去。心中勉励自己,在每一组八个呼吸当中都不让心攀缘其他念头,而只是一心觉察气息。数息时注意力的重点仍然在气息,而不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辅助摄心的工具而已。持续不断地数息,直到心情平静,妄念很少,能够安心于气息时,就可以停止数息,而只是单纯地觉知气息。如果妄念再度汹涌而来,就再度以数息法来帮助摄心。

觉知气息时只需要单纯地察觉气息本身,以整体的概念去认识它,而不去注意气息里的个别特性,例如气息的冷、热、硬、软、推动、流动、涩、滑等。就好像看见一个人时只是单纯地知道那是人,而不去分别他的肤色、发型、体态等。事实上,冷、热、推动等个别特性是气息里四大的相。如果去注意这些相,就变成在观察四大,而不是在修行安般念了。这些相总合起来就是气息,因此修行安般念时只需要将气息本身当作一个整体概念,轻轻地对它保持觉知即可。

佛陀在《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中教导初学安般念者要了知气息的长短。意思是在练习觉知气息的过程中,有时候可以附带地知道气息是长或短。这里所谓的“长短”是指呼气从开始到结束、吸气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的长短。呼吸速度慢的时候,经历的时间就长;呼吸速度快的时候,经历的时间就短。了知呼吸时间长短的目的只在于帮助维持正念于气息,因此只需要大略地知道即可,不必刻意讲究时间多长才称为长,多短才称为短,也不必要求自己对每一次呼吸都要判决出它是长或短。有时单纯地觉知气息,有时附带地了知气息是长或短,如此即可使正念持续的时间逐渐延长。正念持续愈久时,定力自然就愈深。

当禅修者觉得自己的专注力变得强而且稳定时,就可以进一步要求自己持续不断地觉知气息,即在同一个地方觉知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这就是《大念处经》中提到的“觉知息的全身”。由于气息必定都会经过接触部位,禅修者将心安住于接触部位里的一处,觉知一开始吸气时经过那里的气息、吸气中间经过那里的气息及吸气最后经过那里的气息;呼气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此觉知息的全身(全息)使禅修者的心更加专注。

有时气息会变得很微弱,禅修者甚至察觉不到气息。事实上气息仍然存在,并未停止,只是心不够仔细,正念不够清明,所以才觉察不到。这时要保持镇定,以平静的心继续安住在气息原本出现的地方,内心了解气息仍然一直在经过那里。让身心保持宽松舒坦而且保持警觉心,如此有助于觉察微细的气息。保持沉着、耐心与细心地守候着,渐渐就能体验到若有若无的微细气息。能觉知这种微细气息对培育深度定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能渐渐习惯于觉知它。千万不要刻意去改变呼吸,企图使气息变得明显!那样做会使你的定力减退,因而丧失了培育深厚定力的好机会,同时也可能造成身体不舒服。应当继续保持自然的呼吸,并且对自己能觉察到若有若无的微细气息感到满意;感到满意时心就会安定;心安定时正念就会更清晰,也就能更轻易地觉察微细的气息。一再地尝试与练习,使这种良性循环维持下去。渐渐地就会熟练,心会随着愈来愈微细的气息而变得愈来愈平静,定力也会愈来愈深。

修行每一种法门都要平衡五根与七觉支,修行安般念当然不例外。五根当中,信根与慧根必须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必须平衡,念根则处在中间调和它们。在这里,信根是指深信修行安般念能使人提升定力,证得禅那。信根强对培育定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信根太强而慧根太弱,则变成不理智的盲目相信,无法因此而得到高度的修行成果。这里的慧根是指认识正确的修行方法,如果慧根太强而信根太弱,则会整天高谈阔论、批判评议,而无心亲身实修,当然得不到真实的利益。精进根是努力促使心专注于气息,如果精进根太强而定根太弱,心则倾向于掉举不安。有不少人误以为用很强的心力来专注就能迅速地提升定力,事实上他们将精进根与定根的作用混淆了:定是使心专一于气息,精进则是背后推动策励的力量。不必花费很强的精进力就足以保持专一,保持专一的时间愈久,定力自然愈深,这是五根平衡开展的结果,不能单靠强力的精进来达成。多余的精进力不但无助于摄心,白费力气,导致疲劳,而且使心浮躁不安,反而阻碍了定力的开展。反过来说,当定根强而精进根弱时,由于缺乏持续精进的推动,所以心会倾向于懈怠与昏沉。平衡五根的作法就是以正念来调和这两组:既要了解正确的修行方法,也要充满信心地去实际练习,以适度的精进力,保持觉知气息就够了。如此勤于练习,将觉知的状态维持下去。觉知气息的正念持续愈久,定力就愈深,这时必须继续保持适度的精进,使正念相续不断,如此五根就能达到平衡。

要如何平衡七觉支呢?七觉支可分为相对立的两组。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是一组,轻安、定、舍这三觉支是另一组,而念觉支则处[1]在中间来调和这两组。择法觉支即以善巧方法清楚地了知气息,精进觉支即努力于觉知气息,喜觉支即对气息感到兴趣与欢喜。当内心倾向于懈怠或昏沉时,正念要立刻觉察,并且加强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以便将不活跃的心策励起来。轻安觉支即内心保持宽松舒坦,定觉支即一心专注于气息,舍觉支即平等中道,不忧不喜,不执着得失。当内心倾向于掉举或浮躁时,正念要立刻觉察,并且加强轻安、定、舍这三觉支,以便将太活跃的心抑制下去。当这两组觉支达到平衡时,心调整到恰好,不浮也不沉,能够稳定地向前进展。正念觉察到这种情况,此时既不需要策励心,也不需要抑制心,只要不干涉地旁观而已。如此平衡五根与七觉支时,就能排除五盖,顺利地提升定力。

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时,禅修者往往会经验到各式各样的光明,甚至感到自己的定力受到光明的干扰。这些光明是修定过程的自然现象,只要不去理会它们,一心只专注于气息,渐渐就会习惯。习惯之后,不但不会再受到干扰,而且由于光明的缘故,禅修者能更清楚地觉知气息。

如果禅修者的定力达到相当稳定的程度,每支香都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至少一小时,如此连续维持三天以上,通常禅相不久就会出现。所谓的“禅相”就是修行禅定时内心专注的对象。安般念的禅相是由气息转变成的。当气息转变成白色或光亮时,那就是禅相;但是还不要去注意禅相,而应继续专注于气息,因为刚开始的禅相通常还不稳定。当气息转变成光亮的禅相而且稳定,禅修者专注于气息时自然而然就专注在禅相上,这时就让心继续专注于禅相,而不再去注意气息。刚开始专注于禅相时,禅相可能持续不久。当禅相变得暗淡无光时,就再度专注于气息,培育定力。当定力提升,气息再度转变成光亮的禅相而且心自动地专注于禅相时,就让心继续专注于禅相,不再理会气息。如此一再地练习,使专注于禅相的时间愈来愈长。在此过程中,有时心与禅相融合为一,一心只有禅相,没有第二念,那就是安止定,应当进一步练习入于安止定中愈久愈好。

站立时的修行方法与静坐时差不多,都是保持宽松舒坦,觉知气息。行禅时最好先站立在经行道的起点,闭上眼睛,觉知气息。等到心平静下来,能觉知气息之后,才微微睁开眼睛,开始起步慢慢地向前走,同时继续觉知气息。走到经行道的另一端时,站立在那里觉知气息一会儿,然后慢慢地转身,同时继续觉知气息……如此来回地行禅。躺卧时也是保持宽松舒坦,觉知气息。如此,不只是在静坐时培育对气息的觉知而已,而是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从清晨醒来到晚间入睡之间的所有时刻里都尽量练习觉知气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能如此掌握正确的要领,勤修不懈,大家就很可能在这次禅修营期间证得禅那,乃至达到更高的成就。

在此预祝大家修行成功!

[1] 所谓的“善巧方法”是指运用前面讲过的正确方法,并且运用自己所累积的禅修经验,例如:不要去注意气息里四大的特相,而要整体地专注于气息本身;不要专注于接触点(附带地知道则不要紧);不要专注于接触的感受;了知气息可能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状态;了知若有若无的微细气息等。

转法轮经经文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S 3.368-371)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波罗奈附近仙人坠处的鹿野苑。

当时世尊对五比丘说:

诸比丘,有两种极端行为是出家人所不应当从事的。是哪两种呢?

一种是沉迷于感官享乐,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另一种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痛苦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

借着避免这两种极端,如来实践中道。此中道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

诸比丘,那个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的中道是什么呢?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丘,这就是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的中道。

诸比丘,这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这是苦集圣谛:它是造成投生的贪爱,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及非有爱。诸比丘,这就是苦集圣谛。

诸比丘,这是苦灭圣谛:即此贪爱的息灭无余、舍弃、遣离、解脱、无着。

诸比丘,这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是苦圣谛”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cakkhuṁ udapādi),生起智(ñāṇaṁ udapādi),生起慧(paññā udapādi),生起明智(vijjā udapādi),生起光明(āloko udapādi)。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苦圣谛应当被彻知”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苦圣谛已经被彻知”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再者,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是苦集圣谛”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苦集圣谛应当被断除”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苦集圣谛已经被断除”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再者,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是苦灭圣谛”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苦灭圣谛应当被证悟”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灭圣谛已经被证悟”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再者,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应当被修行”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当我思维着“此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已经被修行”时,关于这前所未闻之法,我的心中生起彻见,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智,生起光明。

诸比丘,只要我对这三转十二相四圣谛的如实知见还不十分清净时,我就还不向拥有诸天、魔与梵天、诸沙门与婆罗门、诸天与人的世间宣称证悟无上圆满正觉。

然而,诸比丘,一旦我对这三转十二相四圣谛的如实知见完全清净,那时,我就向拥有诸天、魔与梵天、诸沙门与婆罗门、诸天与人的世间宣称证悟无上圆满正觉。知见在我的心中生起,我了知:我的解脱是不可动摇的,这是我的最后一生,我将不再有未来的投生。

世尊如此说时,五比丘对世尊的话感到欢喜与欣悦。

世尊开示完后,憍陈如心中生起清净无染的法眼,他见到:一切有生起本质之法必定有灭。

当世尊如此转法轮之时,地神发出欢呼:“世尊在波罗奈仙人坠处的鹿野苑转无上法轮,这转法轮不是任何沙门、婆罗门、天神、魔、梵天或世间的任何人所能阻止的。”

当四天王天的众天神听到地神的欢呼时,他们也发出欢呼:“世尊在波罗奈仙人坠处的鹿野苑转无上法轮,这欢呼不是任何沙门、婆罗门、天神、魔、梵天或世间的任何人所能阻止的。”

当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的众天神听到诸天神的欢呼时,他们也发出欢呼:“世尊在波罗奈仙人坠处的鹿野苑转无上法轮,这转法轮不是任何沙门、婆罗门、天神、魔、梵天或世间的任何人所能阻止的。”

就在那个刹那,那个当下,那个瞬间,欢呼之声传遍了整个梵天。一万个世界系一再地摇动、震动、颤动,并且有广大无边、超越诸天威神的殊胜光明现起。

于是,世尊说出这句有感而发的话:“憍陈如确实已经明白了,憍陈如确实已经明白了。”这就是憍陈如得到其名号“明白的憍陈如”(Aññāsi-Koṇḍañña)之由来。“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

转法轮经广释

一 开示缘起

《转法轮经》是佛陀成道后开示的第一部经,这部经所开示的对象是五比丘。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不久,就开始以坚强的毅力在优楼频螺森林(Uruvela)修练各种苦行。这五位比丘侍奉他,并供给他所需的微少需求。6年后,他体会到自我折磨的苦行不是导向证悟之道,于是就放弃了苦行,重新食用身体所需要的食物。因为这种情形,五比丘误以为太子已不再为证悟奋斗,对他感到很失望,便离开他而前往仙人坠处的鹿野苑。

悉达多太子证悟成佛之后,观察到五比丘将是人间最有能力彻悟佛法的一群人,因此他来到仙人坠处为他们开示《转法轮经》。

这部经受到佛教徒的高度推崇,因为这是佛陀第一次转法轮的开示,是诸天与人前所未闻的法。

(一)仙人坠处(Isipatana)

经文开始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波罗奈附近仙人坠处的鹿野苑。

这里的“一时”是指佛陀成道后将近两个月,在阳历六七月间的月圆日。那时候佛陀从菩提伽耶(Bodhgaya)来到仙人坠处(Isipatana)的鹿野苑。在此,isi的意思是“仙人或贤者”,patana则是“坠落或降落”。在我们的菩萨成佛之前,有许多仙人及辟支佛住在喜玛拉雅山。他们从居住的地方飞到鹿野苑降落,以便进入波罗奈城(Bārāṇasī)托钵。托完钵之后,又从鹿野苑起飞,回到喜玛拉雅山。再者,那些辟支佛在这个地方举行布萨与其他集会;过去诸佛也都曾以神通飞来于此地降落,然后开示《转法轮经》,因此这个地方称为“仙人坠处”。

(二)五比丘

经文接着说:

当时世尊对五比丘说:“诸比丘,有两种极端行为是出家人所不应当从事的。是哪两种呢?”

出家人(pabbajita)是指努力驱除烦恼的人。他舍弃世俗的生活,履行沙门的义务,精勤地修禅,以期灭除一切烦恼,证悟永远的寂静——涅槃(Nibbāna)。

这里的“五比丘”是指:憍陈如(Kondañña)、跋提迦(Bhaddiya)、卫跋(Vappa)、摩诃那摩(Mahānāma)以及阿说示(Assaji)。其中阿说示比丘后来成为舍利弗尊者的老师。

在过去的十万大劫里,也就是从胜莲华佛(Buddha Padumuttara)时代开始,这五位比丘都在修习积聚波罗蜜,并且曾数度在过去诸佛的教化期中,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saṅkhārūpekkhāñāṇa)的阶段。四无碍解智

为何我们知道他们已曾积累深厚的波罗蜜呢?因为他们将在听闻《无我相经》(Anattalakkhaṇa Sutta)之后证得阿罗汉果,同时具足四无碍解智。

四无碍解智是:

1.义无碍解智(attha-paṭisambhidāṇāṇa):对苦谛的无碍解智。

2.法无碍解智(dhamma-paṭisambhidāñāṇa):对集谛的无碍解智。

3.辞无碍解智(nirutti-paṭisambhidāñāṇa):对苦谛法与集谛法的语词及文法使用上的无碍解智。

4.应辩无碍解智(paṭibhāna-paṭisambhidāñāṇa):对上述三种无碍解智的无碍解智。五项条件

要成就四无碍解智,必须具备五项条件:

1.证悟(adhigama):证得阿罗汉道或其他任何一种圣道。

2.精通教理(pariyatti):背诵三藏圣典。

3.闻法(savana):细心、恭敬地听闻佛法。

4.质问(paripucchā):研究注释,并理解三藏中的疑难处。

5.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过去佛的教法中,借着履行“往返义务”(gata-paccāgata-vatta)而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的阶段。“往返义务”是指入村托钵与返回时,都专注于修行止禅或观禅。(请参考《清净道论》第14章第28节)

在这五项当中,第一项在成就四无碍解智的那一生证得,后四项则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就已经培育了。

所以我们不要忘记这项事实:听佛陀开示《转法轮经》的这五位比丘,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就已曾积累深厚的波罗蜜,足以使他们在证悟阿罗汉果时,也同时成就四无碍解智。

(三)两种极端

关于两种极端的行为,佛陀解释说:

一种是沉迷于感官享乐,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另一种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痛苦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

在此,佛陀所说的两种极端行为,其中一种是沉迷于感官享乐。我们的菩萨——悉达多太子——在出家前享受了许多年的感官欲乐:他住在分别适合于一年三季的三座豪华宫殿里;娶了美丽又忠贞的妻子——耶输陀罗公主,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罗候罗;他周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愉悦迷人的。然而,他无法在如此奢侈的生活中找到他(累世)所追求的真理。这就是为何他在成道之后宣示说:沉迷于感官享乐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

如果比丘沉迷于感官享乐,他对欲乐的执着会日渐增强,他将陷入贪欲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因而无法证悟涅槃或达到其他较低层次的禅修成果。

另一种极端行为是自我折磨的苦行,如逐渐延长屏住呼吸的时间;断食,只吃草、苔藓、尘土等,一天只吃一颗豆子,一粒芝麻,或只吃一粒米,长时间一脚站立,睡卧在尖刺上,等等。古时候的印度人误以为烦恼的根源来自身体,因此他们想尽办法折磨自己的身体,以期灭除烦恼。我们的菩萨出家之后曾经修行诸如此类的自我折磨苦行,其艰难程度无人可比。他的身体极端瘦弱,他的腿看起来像芦苇秆,他的髋部犹如骆驼的蹄,他的脊椎像一条绳索般地在背部突显出来,他身上的肋骨像破屋的椽条,他的眼睛深深地陷入头部,看起来就像深井底部的水一般。他甚至修行到接近死亡的边缘,但即使是如此艰难的苦行,仍然无法找到自己长久以来追求的真理。因此他在成道后宣示说:自我折磨的苦行是痛苦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

如果比丘沉迷于自我折磨的苦行,身体将会非常虚弱,心也因为剧痛而被扰乱,因此无法培育深厚的定力。没有深厚的定力,就无法如实地了知诸法,因此无法彻悟四圣谛。

(四)中道

佛陀继续说道:

借着避免这两种极端,如来实践中道。此中道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

称为“中道”的理由,是因为它避免了上述的两种极端行为。

这里所谓的“彻见”(cakkhu眼)是指透视四圣谛的慧眼,“真知”(ñāṇa智)是指了悟四圣谛的智慧,“寂静”(upasama)是指一切烦恼灭尽无余,“胜智”(abhiññāṇa)是指了悟四圣谛的智慧,“正觉”(sambodha)是指了知四圣谛的圣道智。“涅槃”(Nibbāna)是生死轮回的结束,是永远的解脱,是究竟之乐。轭孔经

在此我想引述《相应部·轭孔经》(Saṁyutta Nikāya,Chiggaḷayuga Sutta. S.3.397)中的一段经文,来说明四圣谛的重要性。在此经中佛陀说:“诸比丘,假设有人将中间有一个洞的轭丢入大海,而大海中有一只瞎眼海龟,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那只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的瞎眼海龟,会不会将头伸入那块轭中间的洞呢?”“世尊,如果那只海龟要如此做到的话,必然要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才可能办得到。”“那只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的瞎眼海龟,将头伸入那块轭中间的洞所需要的时间,比愚痴者堕入恶道后再投生到人间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什么缘故呢?诸比丘,因为在恶道的行为没有佛法的引导,没有正当的行为,没有善行,没有德行。在那里常见的是互相残杀与弱肉强食。为什么会如此呢?诸比丘,因为他们没有知见四圣谛。何谓四圣谛呢?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与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因此,诸比丘,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由此可知,如果想避免堕入恶道,就必须了知四圣谛。中道是了知四圣谛与获得证悟涅槃的彻见、真知、正觉的唯一道路。八圣道分

佛陀在《转法轮经》中继续说道:

诸比丘,那个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的中道是什么呢?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丘,这就是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的中道。

在此我要加以解释。什么是“正见”(sammā-diṭṭhi)呢?在《大念处经》中,佛陀解释正见的四个层面如下:dukkhe ñāṇaṁ,dukkhasamudaye ñāṇaṁ,dukkhanirodhe ñāṇaṁ,dukkhanirodhagāminãpaṭipadāya ñāṇaṁ——“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集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这四种智慧称为正见。

什么是“正思维”(sammā-saṅkappa)呢?将心投入苦谛、将心投入集谛、将心投入灭谛、将心投入道谛。这四种将心投入的法称为正思维。由于禅那法也包含于苦谛中,因此将心投入禅那目标与禅那法也是正思维。

正见与正思维经常相伴存在。它们生起于同一个心识刹那中。它们属于慧学。“正语”(sammā-vācā)、“正业”(sammā-kammanta)与“正命”(sammā-ājīva)属于戒学,即戒行的训练。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则属于定学。

什么是“正精进”(sammā-vāyāma)呢?修行止禅时,为了完全专注于止禅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修行观禅时,为了彻知苦谛、集谛、灭谛与道谛而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正念”(sammā-sati)呢?对苦谛的忆念不忘、对集谛的忆念不忘、对灭谛的忆念不忘及对道谛的忆念不忘。这四种忆念不忘称为正念。

什么是“正定”(sammā-samādhi)呢?在止禅中,八定及它们的近行定称为正定。八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在观禅中,专注于行法及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称为正定。此正定必然与正见相伴存在,生起于同一个心识刹那中。这是世间的正定。出世间的正定则以涅槃为目标(所缘),与圣道智同时生起。

(五)四圣谛

苦圣谛

佛陀继续说道:

诸比丘,这是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

生、老、病、死依据世俗谛(sammuti sacca)与究竟谛(paramattha sacca)而言都是苦。所有的究竟名色法都有生(jāti)、住(jarā;老)、灭(maraṇa;死)这三时。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生、老、死: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身老缩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除了这几种苦之外,在某些经中佛陀还提到另外五种苦,即愁、悲、苦、忧、恼。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诸比丘,那称为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称为有贪之苦(sarāga-dukkha),意思是因为执着而产生的苦。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希望我没有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悲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悲,希望我没有悲!”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苦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苦,希望我没有苦!”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忧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忧,希望我没有忧!”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恼,希望我没有恼!”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然后佛陀以概括的方式如此解释苦谛:“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五取蕴都是观智的目标。

什么是五取蕴呢?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及识取蕴。什么是色取蕴呢?在《蕴品相应·蕴经》(Khandhā Sutta,Khandha Vagga Saṁyutta)中,佛陀开示说:

Yaṁ kiñci rūpaṁ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aṁ ajjhattaṁ vā bahiddhā vā olārikaṁ vā sukhumaṁ vā hīnaṁ vā paṇitaṁ vā yaṁ dure santike vā sāsavaṁ upādāniyaṁ ayaṁ vuccati rūpupādānakkhandho.

译文: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只要是会成为执取之目标的色法都称为色取蕴。

佛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及识取蕴。因此大家应当了解,不只是现在的五取蕴是苦谛法而已,过去的、未来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殊胜的、远的与近的五取蕴也都是苦谛法。

为什么这些五蕴是会被执取的目标呢?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由于无明的缘故,凡夫视色法为“我”、“我的”或“我的自我”,如此即产生了对色法的贪爱与执取。对于受、想、行、识的贪爱与执取也是如此。因此,对尚未如实地照见诸法的凡夫而言,这些五蕴都是执取的目标。事实上,除了出世间名法以外,其余的蕴都是取蕴。

不了知四圣谛就无法证悟涅槃,而苦谛正是四圣谛的第一项,它包括上述的十一种五取蕴。如果想要证悟涅槃、解脱生死轮回,就必须了知这些五取蕴。苦集圣谛

经文接着解释第二项圣谛如下:

诸比丘,这是苦集圣谛:

它是造成投生的贪爱,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及非有爱。诸比丘,这就是苦集圣谛。

在本经中佛陀教导说贪爱是集谛。在《增支部·立处经》(Aṅguttara Nikāya,Tiṭṭhāyatana Sutta. A 1.178)里,佛陀则教导缘起为集谛。我要引用该经的一段经文来解释苦集圣谛:

诸比丘,什么是苦集圣谛?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一切苦蕴如是生起。

因此无明(avijjā)、爱(taṇhā)、取(upādāna)、行[1](saṅkhāra)与业(kamma)都是集谛。简单地说,一切不善业与能造成投生的善业都是集谛。(Smv.185)

在《分别论·谛分别》(Sacca Vibhaṅga)中,佛陀以五种方式来解释集谛:

1.贪爱(taṇhā)是集谛;

2.十种烦恼(贪、瞋、痴、骄慢、邪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是集谛;

3.一切不善法是集谛;

4.一切不善法及能造成投生的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是集谛;

5.一切不善法与能造成投生的善法,或一切不善业与能造成投生的善业都是集谛。

既然一切不善业与能造成投生的善业都是集谛,那么为什么佛陀在本经中只说道贪爱是集谛呢?举例而言,只要一颗种子中还有水份或潜能,处在适宜的环境时就还会生根发芽。同样地,只要业力还有贪爱伴随,它就还会结成果报;如果没有贪爱,业力就无法结成任何果报。这就是为何佛陀说贪爱是集谛的理由。

由于贪爱的缘故,众生“四处追求爱乐”。我想引述《阿沙卡本[2]生经》(Assakajātaka)的故事来说明众生如何四处追求爱乐。

有一次世尊住在祇园精舍时,他针对一位思念前妻的比丘说了这个故事。世尊问该比丘是否真的思念女人。该比丘答道:“是的。”世尊继续问道:“你思念的是谁?”该比丘答道:“我已故的前妻。”当时世尊说道:“比丘,你不只是这一次对该女人充满贪爱而已,在过去她对你的爱亦令你极端痛苦”,于是世尊说了以下的故事。阿沙卡本生经

在以前,有一位名叫阿沙卡(Assaka)的国王住在迦尸国的波达里城,公正地统治着他的国家。他的皇后乌巴里(Ubbarī)是他极亲爱的人。她非常优美动人,只是比不上仙女之美而已,但已超越了所有其他的女人。在她死后,国王非常哀恸凄苦。他把她的尸体涂上油膏,置放在棺材里,再把棺材放在自己的床底下。然后他躺在床上,不吃也不喝,而只是悲泣。虽然他的父母、亲戚、朋友、国师及臣民都向他说一切事物终需毁坏的,所以不必悲伤,但是都劝服不了他。在七天里,他就只是悲伤地躺着。

当时菩萨是住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位沙门。他拥有五神通及八定。有一天,他以天眼通观察印度时看到阿沙卡王正在悲泣,于是立刻下定决心要去帮助他。他运用神通飞上天空,然后降落在国王的公园,犹如一尊金像地坐在园里的石座上。

波达里城的一位年轻婆罗门走进公园里时看到了菩萨。向菩萨问候之后,他即坐在一旁。菩萨友善地向他问道:“你们的国王是否是个公正的国王?”

该青年答道:“是的,尊者,国王很公正。然而他的皇后刚死不久。他把她的尸体置放在棺材里之后,就一直悲伤地躺着,至今已经七天了。为何您不去解除国王的悲恸?像您如此具备德行的人应该解除国王的悲伤。”

菩萨答道:“我不认识国王,年轻人。但是如果他来问我,我将会告诉他该皇后投生到哪里,而且还会令她说话。”

该青年说道:“若是如此,尊者,请您在这里等候,我去请国王来见您。”菩萨同意了,而那青年婆罗门即赶快去见国王,告诉他这件事。他向国王说:“您应该去见一见那位拥有天眼通的人!”

国王想到能够再见到乌巴里皇后就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乘坐马车来到那公园。向菩萨问候之后,他即坐在一旁,问道:“有人告诉我,说你知道我的皇后投生到哪里,这是否是真的?”“是的,国王,我知道。”菩萨答道。

国王就问她投生在什么地方。

菩萨答道:“国王,由于她对自己的美貌过度自满而生活放逸、不做善事,因此如今她投生在这座公园里成为一只粪虫。”“我不相信!”国王说道。“好,那么我就带她来见你,并且令她说话。”菩萨说道。“请令她说话!”国王说道。

菩萨命令道:“那两只忙着在牛粪里钻的给我过来见国王!”通过他的神通力,它们来到国王面前。菩萨指着其中一只粪虫向国王说道:“国王,你瞧,那就是你的皇后乌巴里!她刚刚跟随着她的粪虫丈夫从牛粪堆中出来。”“什么?我的皇后乌巴里是一只粪虫?我不相信!”国王叫了起来。“国王,我将令她说话。”“令她说话吧,尊者!”

菩萨即以神通力赐予她说人话的能力,然后说:“乌巴里!”“什么事,尊者?”她以人语问道。“你在前世名叫什么?”菩萨问她。“尊者,我名叫乌巴里,是阿沙卡王的皇后。”她答道。

菩萨继续问道:“告诉我,现在你比较爱阿沙卡王,还是比较爱这只粪虫?”

她答道:“尊者,那是我前生的事。当时我和阿沙卡王住在这公园里,一起享受色、声、香、味、触五欲。但是如今我的记忆已经由于转世而变得模糊,他对我来说又算得是什么呢?现在我甚至希望杀死阿沙卡王,以他的喉血来涂我这粪虫丈夫的脚哪!”随后她即以人语在国王的面前颂出以下的偈语:

阿沙卡大王曾经是我亲爱的丈夫,

我们相亲相爱地走在这座公园里。

然而如今新愁新欢已令旧的消失,

我的粪虫丈夫远比阿沙卡更亲近。

阿沙卡王听后即刻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懊悔。他当下即命人把皇后的尸体移掉,并且清洗自己的头。他向菩萨顶礼之后就回到城里。后来他娶了另一位皇后,公正地统理国家。而菩萨在教导国王、解除他的悲伤之后,就回到喜马拉雅山去了。

说完这个故事之后,世尊再开示佛法。在开示结束之时,那位思念前妻的比丘证悟了初道与初果。随后世尊说明那世的人物:“你已故的前妻就是乌巴里,你就是阿沙卡王,舍利弗就是那位年轻的婆罗门,那沙门就是我。”

如此,乌巴里皇后在做人的时候生活放逸、追求爱乐。她那伴随着喜与贪的贪爱造成她投生为一只雌粪虫。纵然投生为粪虫那样卑微的生命,她还是继续沉迷于爱乐,与新的丈夫寻欢作乐。这正是贪爱的特质——四处追求爱乐。然而,不只是乌巴里皇后而已,一切尚未证果的凡夫都在生死轮回里四处追求爱乐,却不知贪爱会带来生死轮回中无尽的痛苦。《清净道论》(Vs 2.202)解释三种贪爱如下:

1.欲爱(kāma-taṇhā):以欲望而贪爱享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法尘包括五种净色、十六种微细色、心、心所及概念法,如安般禅相、遍禅相等。心与心所是名法,包括禅那法)。

2.有爱(bhava-taṇhā):伴随着常见而生起的贪爱。常见(sassata-diṭṭhi)认为所有六尘或任何一尘是灵魂,生生世世存在。

3.非有爱(vibhava-taṇhā):伴随着断见而生起的贪爱。断见(uccheda-diṭṭhi)认为六尘是灵魂,在人死亡之后即完全毁灭。

大家应当记住集谛是苦谛的因。在本经中佛陀如此教导:“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因此集谛是五取蕴生起的原因。大家应当记住这种因果关系。

苦谛法与集谛法是观智的目标。因此,如果大家要修习观禅,就必须先致力于彻知它们。如何实行呢?在过后我会详细地解释。苦灭圣谛

接着经文解释第三项圣谛:

诸比丘,这是苦灭圣谛:

即此贪爱的息灭无余、舍弃、遣离、解脱、无着。

在本经中,佛陀教导说贪爱的息灭无余是灭谛,而在其他某些经中,佛陀教导说苦谛的息灭无余是灭谛。为什么有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呢?事实上它们是指同一件事。由于贪爱息灭无余,或者说由于无明、爱、取、行、业息灭无余,所以五蕴(苦谛)就会息灭无余。果灭是因为因灭,由于因灭,所以果灭。这两种解释法中,一种是依照因灭来解释,另一种是依照果灭来解释,而事实上都是指相同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有时说贪爱的息灭无余是灭谛,有时说五蕴的息灭无余是灭谛。

在《增支部·立处经》(A 1.178)中,佛陀教导缘起灭尽无余也是灭谛,也就是苦灭圣谛。我要引用该经的一段经文来解释苦灭圣谛:

诸比丘,什么是苦灭圣谛?

由于无明消失与灭尽无余,行灭尽无余;由于行灭尽无余,识灭尽无余……这一切苦蕴灭尽无余。诸比丘,这称为苦灭圣谛。

换句话说,由于无明、爱、取、行与业灭尽无余,识、名色、六处、触与受灭尽无余。这种因果的灭尽无余也称为苦灭圣谛或灭谛。

这种灭谛是观智的目标。(Vs 737)

事实上,涅槃就是灭谛。上述两种灭是依靠取涅槃为目标的圣道智而产生。四种圣道智取涅槃为目标,它们逐阶地将烦恼灭尽无余。由于烦恼灭尽无余,所以般涅槃之后没有业能够再产生任何蕴,因此五蕴也就灭尽无余。但是有些弟子很难了解涅槃,是故佛陀教导说两种灭当中任何一种都是灭谛。有时涅槃被称为“无为界”(asaṅkhata dhātu),因此涅槃(无为)是因,两种灭是果。

灭谛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也就是说无为涅槃是因,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是果。什么是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烦恼的灭尽无余称为“烦恼般涅槃”(Kilesa-Parinabbāna)或“有余涅槃”(Saupadisesa-Nibbāna意即还有五蕴残余)。五蕴的灭尽无余称为“蕴般涅槃”(Khandha-Parinibbāna)或“无余涅槃”(Anupadisesa-Nibbāna)。

举例而言,佛陀的烦恼灭尽无余发生于他证悟成佛之时。在菩提伽耶(Gaya),他的四种圣道智取无为界(涅槃)为目标,逐阶地将一切烦恼灭尽无余。四十五年之后,他在拘尸那罗(Kusinārā)大般涅槃,那时他的五蕴完全灭尽无余。

涅槃是出世间四圣道、四圣果的目标(所缘)。然而在证悟涅槃之前,禅修者修行观禅时必须取两种灭作为修观的目标——即烦恼的灭尽无余及五蕴的灭尽无余。了知这些目标的观智称为“生灭智”(Udaya-vaya-ñāṇa)。这在过后的开示会解释。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接着佛陀解释第四项圣谛:

诸比丘,这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有时称八圣道分为道谛(magga-sacca),但是在本经中佛陀称它为“导致苦灭的道圣谛”(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这两种名称含义相同。

八圣道分有两种,即世间的与出世间的。如果要达到出世间的八圣道分,大家首先必须培育世间的八圣道分(MA 2.165)。每一个圣道的出世间八圣道分都只能够在每一个人的心流之中生起一次而已,因此它本身是不能被培育的。就世间的八圣道分而言,在你修行观禅时,有五项圣道分同时存在。举例而言,如果你已经能照见五蕴及它们的因,进一步应当观照这些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苦谛法与集谛法都称为行法。借着透视它们生灭的本质,你了知它们为无常;借着透视它们受到生灭逼迫的本质,你了知它们为苦;借着透视它们没有恒常自我的本质,你了知它们为无我。如此观照时,了知这些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是正见;将心投入这些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是正思维。正见与正思维经常同时存在。为了照见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而付出的努力是正精进。对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忆念不忘是正念。专注于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是正定。因此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上述这五项圣道分都同时存在。正语、正业、正命这三项圣道分属于戒学。在修行止禅与观禅之前,你必须先持守戒律,即具备正语、正业与正命。如此总共有八项圣道分。然而,就世间道而言,戒学的三项圣道分不会和其余的五项圣道分或观智同时生起,即它们不会存在于同一个心识刹那或同一个心路过程里。

修行观禅到了最后,当禅修者证悟涅槃时,八项圣道分都存在他的心中,那是出世间的八圣道分。了知涅槃的是正见;将心投入涅槃的是正思维;为了要了知涅槃而付出的努力是正精进;对涅槃明记不忘是正念;专注于涅槃是正定;能造成邪语、邪业与邪命的烦恼都被道智灭除了,因此正语、正业与正命也都与道智同时存在。如此,当禅修者证悟涅槃时,八项圣道分同时都具足。

(六)三摩地经

至此已经解释了四圣谛的涵义与重要性。要如何修行才能了悟四圣谛呢?请聆听出自《谛相应·三摩地经》(Sacca Saṁyutta,Samādhi Sutta. S 3.363)的这段经文:

诸比丘,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他如实地了知什么?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