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园杯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3:15:49

点击下载

作者:大赛组委会

出版社: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园杯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三)

明园杯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三)试读:

大赛序

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凌菲菲

本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明园华文杯上海市民文学创作大赛》让我看见了不一样的上海,不一样的上海生活,不一样的上海市民。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依然有这么多人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对上海这个被称之为魔都的城市的热爱。

华文创意写作中心给了所有写作爱好者一个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表达对上海生活的热爱,表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在这次大赛中,我看到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品,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它需要每个有梦想的人去追梦、筑梦,也需要每一个你我去创造新的天地。

在这样繁忙的生活中,依然有这么多年轻的、年长的文学爱好者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保持着对文字的探索和热情,这是非常难得的,阅读是心灵的盛宴,写作是灵魂的探险,本次大赛文集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探险者、爱好者、创造者。

文集中的每个故事都精妙独特,每一个人物都跃然纸上,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文学爱好者和无数个鲜活的面孔,造就了今日的上海,给魔都带来了活力。华文中心能为广大市民打开这样一个创作平台,这是新文学思路的良好开端,也是新文学平台的良好推广,是所有文学爱好者的福音。

希望我们的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热爱,能有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进来,共同分享上海的美好。同时也共同见证华文的成长和壮大。

明园集团二十载风雨,二十载进取,在房地产、工业投资等领域,用心经营,有所建树,这些跟社会的支持分不开,跟上海市民的信任分不开,发展不忘回报,在此次明园杯2015上海市市民文学创作大赛中,我们也做出了一份贡献。明园集团一直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因为用心耕耘,才有今天的一分收获,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同样跟大家尽兴心与心的交流,共创价值。

感谢上海市文化局,感谢大赛的各合作单位、协作单位!感谢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参与!

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2015年5月10日

饺子的味道

钱红春

如今大街小巷到处都有饺子店,超市的冷冻柜里也有各种饺子,但都找不到我五十年前在部队吃过的猪肉萝卜馅饺子,那种饺子的味道。

我所在的连队多为北方籍的战士,喜欢面食,可那时候一日三餐都是米饭,只有星期天改善伙食时才能吃顿面食,大多也是馒头,包子,面条。至于饺子,由于制作工序复杂,单靠炊事班不行,必须全连战士参与,所以只有逢年过节才难得吃上一回。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我们的伙食标准平均每人每天只有四角三分。为了吃好吃饱,每个连队都自力更生种菜养猪,有时候也会上街买菜,但都是拣最便宜的,萝卜就是其中之一。那时没有冷库冰箱,新鲜的蔬菜没法储存,而萝卜不仅能腌着吃,还可以埋在地里保存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萝卜收获的季节,连里就整车整车买了往回拉。当地的萝卜跟别处不一样,两头微紫中间白,生吃有点辣,口感很差,嚼在嘴里像木屑,但入锅水煮酥而不烂,做饺馅倒是很适合,比其它蔬菜容易加工,而且别具风味。

每次包饺子都是在星期天或节假日的晚餐。这一天,炊事班忙完午饭就开始准备饺馅。伙房里斩肉剁萝卜的“噼噼啪啪”声很远就能听见,听得大家心里痒痒的。吃罢午饭,虽然时间还早,但有的已在连队俱乐部搬课桌,拼台面;有的四处张罗放饺子的盛器;还有的到连队菜地里摘辣椒,割香菜,准备调料。这天,除了站岗和值勤的战士,都会守在营房里。即使是一早请假进城办事的战士,也会早早归队,怕耽误包饺子。

包饺子是以班为单位,时候一到,各班按人头从伙房领来饺馅,面粉,包饺子便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先是和面,揉面,这很重要,太硬或太软都不行。但有的人很“鬼”,故意在面粉里多掺点水,和得像浆糊,然后到炊事班磨嘴皮再加点面粉,这样就能多包几个饺子。因为难得吃回饺子,擀饺皮的擀面杖几乎都是临时准备的。有圆圆的空玻璃瓶;有削去皮,溜滑的一截树枝;有竹筒;也有的是一段报废了的铁锹柄。这天,连首长也会临时插到各个班里。这时候,整个连队上上下下,不分职务,不分军衔,不分地域,不分彼此,大家手不停,嘴不停,一边天南地北地说说笑笑;一边包饺子,显得格外的亲切与热闹。即便平时交往中有过误会;有过不快;有过疙瘩,此时此刻也都会随着一只只饺子烟消云散。

战士都来自五湖四海,几乎每个班都有擀饺皮的好手,最快的一次能擀两张,包的人跟不上擀的人。像我这样只知馄饨不知饺子的南方兵,不甘“吃白食”,就在一边将面团放在手心搓揉,笨拙地捏成饺皮。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包的饺子形状也不一样,就是同一个班的饺子,也是五花八门。裙边饺,元宝饺,花边饺,眉毛饺,什么都有。当然,最多的是用两手虎口相对捏成的饺子,就是现在常见的手工水饺。不管什么形状,饺子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饺子包完,各班就送到伙房,排队煮饺子。这时候,伙房里已是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灶台边站满了人,两口大锅“咕嘟咕嘟”直冒热气。那饺子“呼啦啦”入锅的声音,就像马儿奔跑一般,听得大家直咽口水。炊事员在灶后负责烧火,红红的火苗不时蹿出炉口,把伙房映得亮亮的。

在我当兵的几年里,虽然每次包饺子的馅料都是猪肉萝卜馅,每次都是同样的味,调料也很普通,但大家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吃到不是自己所包的饺子,入口前也会赞美几句。最感人的是,有些饺子下锅后几经搅和,破了,碎了,成了面疙瘩,大家都会抢着吃,并且还会连连喊“好吃”,把完整的饺子留给战友。

离开部队多年了,依旧忘不了那萝卜猪肉馅的饺子,因为那饺子里有军营的火热,有战友的情怀,还有我的青春与梦想。

饺子的味道,醉人的味道。

漫谈桥梁

罗定良

一、概述

桥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历史的丰碑,也是时代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桥梁总长度可达二十万公里以上,随着高铁与高速公路的发展,其数字将日益庞大。我们几乎每天都有机会看到桥梁,它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桥梁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形成了许多人口集中的据点——城市(城镇),而城市,尤其是较大的城市,必然与较大的河流相伴。河流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泰晤士河——伦敦;塞纳河——巴黎;莱茵河——柏林、瑞士巴塞尔;多瑙河——奥地利、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尼罗河——埃及;哈得逊河——纽约;莫斯科河——莫斯科……

在国内:松花江——哈尔滨、吉林;长江——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赣江——南昌;邕江——南宁国漓江——桂林;湘江——长沙;珠江——广州;钱塘江——杭州,吴松江——苏州,上海(还有黄浦江)闽江——福州…………上海得天独厚,拥有一江,一河。

为什么城市需要靠着大江、大河呢?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运输,而航运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世上的进出口贸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靠航运;城市景观增色,居者赏心悦目,都少不了一条清澈、美丽的河流。有山必有路,有河必需桥。这是人们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因此桥梁越来越被文明社会的需要。(二)与桥梁相关的话题(1)古代的桥梁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除西北地区较为干旱外,其它大部分地区水系发达,桥梁亦多,下面举几个较为著名的例子: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建于公元605年,由隋人李春所建,桥跨37米,桥宽9米,空腹圆弧形石拱桥,被世界公认为最古老,最完善的桥梁。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年,桥长165米11孔拱桥(桥柱石狮子501头)。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建于公元1063年,在福建境内。

湘子桥:建于公元1100年左右,在广东潮州韩江上,又称广济桥。

安澜索桥:公元前265年李水父子在成都泯江建都江堰,同时建了桥,年久失修,公元1803年清人何光德出资重建。(2)桥梁与地名:

人类的建筑物中除了房屋,要数桥梁了,许多场合,往往以桥名为地名,桥以地名,地以桥名,如北京的天桥,武汉的六渡桥,绍兴的柯桥……上海地处江河水系十分发达的地区故桥名亦多。如虹桥,江桥,八仙桥,泥城桥,高桥,金桥,塘桥,颛桥……时间一久,有的桥梁早已拆除,但其桥名又是地名留了下来,正是:“桥梁不知何处去,芳名依然留人间”了。(3)“桥梁”的延伸:

人们由于与桥梁的关系太密切了,因“桥梁”的名称被应用到其它方面,或引申,或会意,非常有趣。

神话中的桥:如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其实天上的牵牛星与织女星隔条银河,相距14光年,根本无法搭桥,这不过是人们善良的愿望而已。又如《白蛇传》中白素贞在断桥向许仙借伞,由此引出一段爱情佳话。

诗词中的桥:自古以来“桥”诗甚多,仅举两例。唐杜荀鹤有诗见证苏州是水网地区的水、桥之多:“君到苏州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今人园林学家陈从周有诗:“人人争说江南好,多少风光系客情。一语先生须记取,水乡总是赖桥名。”

电影剧名中的桥:如:《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廊桥遗梦》等。

生活中也有许多以桥命名的用语,如游戏中的“桥牌”,食品中的“过桥面”,医学中的手术“搭桥”等。

二、长江上的桥梁:

长江全长6300公里,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沱沱河,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其中黄金水道2800公里,共流经十个省市,大多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一)长江上有多少桥梁

长江自古誉为天险,是陆上交通的一大屏障,至1957年10月建成武汉长江大桥,才打破了长江上无桥的记录。自1957年至1995年共建大桥8座,目前已建有60座,平均每五十公里就有一座大桥,这是世界上任何大河流没有的记录。现将列举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桥梁:

武汉大桥:全长1670米,最大跨径128米,钢桁架梁。有苏联专家参加设计与施工。1957年10月桥孔高24米。

南京大桥:全长6772米,最大跨径160米,桥孔高30米,钢桁架梁,系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1968年12月通车。

润(镇江)扬(扬州)大桥:全长3660米,最大跨径1498米,桥孔高50米。

江阴大桥:全长3071米,最大跨度1385米,桥孔高50米,悬索桥,1999年建成。

苏(州)通(南通)大桥:全长8206米,最大跨径1088米,桥孔高62米,斜拉桥,桥塔高300.4米(世界第一)。

崇(明)启(东)大桥:桥长944米,最大跨径185米,连续钢箱梁。(二)长江上建桥越多越好吗?

从建成诸多桥梁后,存在以下问题:(1)桥梁建得过低,使黄金水道受到限制,武汉大桥的桥孔高仅24米,南京大桥桥孔高也仅30米,使5万吨以上的货轮无法通过;(2)桥墩太多,会使水流受阻,产生“梳子效应”造成桥址上游淤积;(3)由于桥跨不大,会造成航船,碰撞桥墩,武汉,南京两桥已有百余次碰撞记录,令人担心。(4)攀比之风不可取:湖北省黄石建桥后运量只达设计一半,但隔一年,其上游40公里处又建了鄂黄大桥,使运量更加分散,经济效益极差。

三、黄浦江与苏州河上的桥梁(一)黄浦江上的桥梁: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最早由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早在公元前300前的战国时期,楚令尹黄歇在上海曾带领人民疏浚、治理使之引入长江,故后人名之为黄歇江,简称黄浦。源头为太湖上游的龙王山,距上海400公里,由青浦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自龙华玉吴淞口可一万吨轮船,江上的桥梁如下:(1)松浦大桥:全长3036m,最大跨径112米,系公路铁路两用桥,钢行梁结构,1976年建成通车。(2)南浦大桥:全长8629米,最大跨度423米,桥孔高46米,双塔双索叠合梁斜拉桥,1991年11月建成。(3)杨浦大桥:全长7658米,最大跨径602米,桥孔高50米,形式同南浦大桥,1993年10月建成。(4)奉浦大桥:全长2201米,最大跨径170米,桥孔高28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1995年建成。(5)徐浦大桥:全长6017米,最大跨径590米,桥孔高46米,斜拉桥,1997年建成。(6)芦浦大桥:全长3900米,最大跨径550米,桥孔高46米,中承式系杆拱组合体系,2003年建成。(二)苏州河上的桥梁:

苏州河也是上海的母亲河,旧称吴淞江,她宛如一条玉带将太湖与上海连续起来,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3公里,流经青浦、嘉定、闵行、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黄浦等9个区。现在桥梁37座,形式各异可称作“桥梁博物馆”,分为三段来分述;(1)东段:自外滩至西藏路共有桥梁八座,都是在1949年以苏建造(以后有改建、扩建的)。其中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西藏路桥五座都是欧式风格,可与外滩的建筑群连起来一并欣赏。(2)中段:自鸟镇沙至长寿路间的桥梁,都是解放初期所建风格简洁、明快,造价较低。(3)西段:自昌化路至古北路间的桥梁,多系改革开放后所建,包括轻轨通过苏州河的桥梁,建造标准比较高,而且呈继续向西发展之势。

四、跨海桥梁与世界桥梁的发展趋势:(1)东海大桥:我国第一座跨海桥,全长32.5公里,由上海南汇芦潮港至浙江嵊泗小洋山岛,主航道可通过5万吨航船。2005年5月贯通。(2)杭州湾大桥,全长37公里,由浙江海宁至宁波慈溪是一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桥,主航道为跨径448米的斜拉桥,其下可通过3.5万吨船只。2008年交付使用。(3)展望:

随着全球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迅速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交通运输越来越便捷,为桥梁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前景无限。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还有台湾,海南,崇明三大岛屿,目前崇明大桥正将修建,金门至厦门,湛江至三亚都将建造渡海工程(桥梁与隧道)。大连至烟台的170公里的大桥和隧道正在筹划,前景一片光明。

言传身教业传承

朱超群

当我联系王元昌老师的二儿子王漪的时候,认识王老师大致有3个月了,约定写的中篇传记,不仅有了框架,而且写了6~7万字的初稿、2万多字的采访随笔。如果在文字的量上,可以说已经圆满完成了计划,倘若文字的质上能够提高的话,那么,就可以出一本比较理想的,大约有10万字左右的画家传记了。

王漪的工作很忙,在嘉定区文教岗位上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嘉定区政协副主席、嘉定区文联主席、嘉定区文广局副局长、嘉定区文管办主任、陆俨少艺术院院长等。他更是一位画家: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常务理事、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画坛》主编等。他还有一些其他的兼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时间要采访他,实在排不出时间。约了他几次,一直没有空。他说要么约在星期六或星期天吧。我说好。其实,我也希望在休息日采访,这样是一举二得的事了。于是,约好在昨天,就是星期日下午1点,在他工作的陆俨少艺术院的画室碰头。我想听听他关于我写他父亲这本传记书的一些想法、思路,是否还有一些值得增加的他们父子、家庭中的传记细节、素材等等。倘若采访1个人,能够增加一个细节或一点素材,采访10个人,那么就使作品丰富多彩了啊。何妨又是采访王漪,他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呢!

星期天阳光明媚、春风暖意,是一个非常好的外出日子。我从家里出来,妻和女儿女婿说是要看陆俨少艺术院、嘉定博物馆和就近的欧尚超市。我们就一起上车,由我开车从安亭出发,直奔嘉定,来到陆俨少艺术院门口停车。和妻子、女儿女婿一分手,我就由门卫领着到二楼王漪的一个工作室,敲开了房间的门。从门口看去,这是一个四十平方米以上的画室,左面中间是一张很大的画桌,至少可以由三、四个画家同时绘画;右面是二排单人沙发和三人沙发,可以接待几位客人说事或聊天。四周墙旁都排列着书橱,放着许多书和画作。我坐在靠近门的三人沙发上,王漪坐在内侧的单人沙发上。说是采访,其实也就是两个人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喝茶、聊天。

我从包里拿出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明天告诉妈妈》送给王漪,这是我出版的第5本书,里面有我的文学创作传略。当是一张名片,送给王漪作个纪念。王漪则拿出他的名片给我留念。名片上有许多他的头衔和加入各种协会的职务,仿佛可以作为简历一样。我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就谈到他的父亲。事实上,我与他的父亲接触时间不长,他长我一辈。在采访王元昌老师时了解到:他的大儿子王威比我大一岁,二儿子王漪比我小二岁,三儿子王瑛比我小五岁。我和王元昌老师认识后,两人仿佛有些缘分,我就为他写一本传记了。王元昌老师83岁的人了,一位对绘画艺术终身追求的老画家、老艺术家。不能说他有什么曲折的经历,或有平生传奇性故事。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生追求执著的绘画梦想,在实践中实现不平凡的业迹,绘画创作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一定的高度。犹如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其几千年的漫长历史,通过千百万人的智慧、才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永不停滞地努力,才创造出了极其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王漪说他的父亲从懂事起,就开始对绘画兴趣,喜欢画画。从学生到老师,到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工作,只要有时间,就一直不间断地学习画画。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他们几个孩子相继出世、成长的时期,平日里看到父亲下班回家、休息日时间里都不间断绘画。孩子们眼里看到的父亲,是位不折不扣的画家。那时,父亲画了大量的毛泽东画像、样板戏宣传画等。孩子们刚懂事,看着父亲在家里画画,不停地画画,好奇而常常立在父亲身边看父亲画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有时候,孩子们还为父亲拿笔、拿墨、拿颜料,做帮手。文革中有一段时间停课,父亲画的画更多,孩子们高兴地在一旁协助父亲画画。有时候父亲外出写生,也带着孩子们一起写生。在父亲的熏陶下,三个儿子从小学画,大了都会画画,都钻研画画,并各有成绩。王漪说他哥哥的竹刻艺术,是嘉定的传承人。而他,则在上海画坛甚至中国画坛,正在展示自己的绘画风采。

和王漪的聊天,聊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重点:通过写他父亲的传记,可以延伸出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义,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如何进行艺术实践。写作要写出时代特色和文化背景。通过传记,反映文化教育和文化价值观。他说江苏有二位作家都在写陆俨少的传记,是二个不同版本的传记,曾经到陆俨少艺术院来采访,查找资料。他和他们聊天时,对他们介绍讲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要写出有分量的传记很难。陆俨少本人写过自传,写他必须超越他的传记。而陆俨少是艺术大师,有非常丰富的曲折经历,写他比较好写,但要超越可能很难。而写好王漪的父亲,肯定没有陆俨少那么跌宕起伏的大事件,也没有曲折的人生经历,要写好他父亲,则更难了。他要求我不要急于求成出书,要好好琢磨,争取磨出一部好作品来。

王漪说写其父亲,主要写50岁以后,对其父亲从小有梦,不断自学画画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临摹《芥子园画谱》、四王画稿,以及唐、宋、元、明、清优秀画家的画作。父亲从学画实践,到艺术疏理,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说,从非系统艺术到系统艺术的过程。然后是艺术积累,在大自然中写生、提炼出艺术作品来。60岁以后创作大量画作,已经出现一大批佳作,为许多名家画院所收藏。而他父亲的画,又是取法百家之众长,有中国山水画,有中国花鸟画,有中国人物画。综合性很强,包括中国画中的各个门类。

我说在采访过程中,许多熟悉的人,都说王漪的画作非常看好,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他谦虚地说他的父亲的作品好。在与王漪的聊天中,他表示最近正在选画稿,自己准备出二本画集。我衷心地祝愿王漪有画集早日出版。他很忙,我看看时间已经聊了有一个半小时,也不好意思过多地打扰他。于是,我起身到画桌旁,看了看画桌上留存的几幅画稿和正在画而未画完的画稿,欣赏了一番。我们相约等我写出他父亲传记的初稿后,将全文发到他给我名片的邮箱里,请他拜读,请他指教。

我下楼等我的妻子和女儿女婿,门卫对我说,王漪平时工作很忙,画画的事,经常是吃了晚饭,或休息日,到画室里来画画,一直画得很晚。有时画到晚上11点钟,有时画到晚上12点钟,有时则更晚……这情景,让我想到了王元昌老师,采访中的王老师,他自己是这么说,老伴是这么说,同事和朋友也是这么说。在艺术生涯的追求和探索中,灿烂辉煌的业迹,来自于实践第一。王漪白天没有充裕的时间画画,只能在晚上挤一点时间出来画画。父亲与儿子,两个人一模一样!

永久牌自行车

顾纪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自行车是件高贵稀缺商品,那个年代能买到一辆上海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可风光一时,属于“荣华富贵”的家庭。首先,一辆自行车在当时售价高达100多元。富裕的生产小队,全家三四个正劳动力做一年的收入,靠省吃俭用才能积上。其次,自行车是凭票供应,而上海的永久牌自行车是全国的著名品牌,就自己是本厂职工在当时也是一票难求。如果一家单位或者一个生产大队分配到一张购车票,要经过党支部或工会组织讨论决定才发放。所以,过去买辆自行车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事。

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顶替父亲到五金燃料公司上班。由于公司掌握全县自行车分配供应,自行车票发放也开始稍微宽松。我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上班第二个月公司就给了一张自行车票。当拿着购车票喜气洋洋告诉父母时却碰到令我失望的尴尬。为了解决全家7人的居住条件,家里刚翻建新房后欠债较多,暂时没有经济实力去购买自行车,就此我梦想了多年的自行车,又成为梦中之梦。没过几天,在大队企业里跑供销的表哥得知我有张车票暂时不买,就来和我协商。他们因外地有个客户想买-辆永久牌自行车,但大队里暂时无票,要我让他们先解决燃眉之急。我答应了。

八十年代初,自行车价格变化不大,我个人收入不断增加,靠自己3年的奖金收入,用表哥还我的那张自行车车票,在五金商店购买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永久牌自行车。车子虽买了还舍不得骑,2年多里把自行车停放在房间里用被单盖着,宁愿上下班靠两条腿来回走,目的想在结婚时送给女朋友(现在妻子)作为嫁妆……。随着婚后家庭不断变化,小囡上学接送,自行车开始离不开了。特别在公共交通还没有发达的八九十年代,出门全靠这辆自行车。我记得,那时除了本人上下班、接送儿子读书,星期天,夫妻3人合骑着自行车去嘉定县城游玩。有时我1个人经常骑着车子到昆山、太仓、松江、宝山、闵行等地拜访笔友讨论文稿。

如今,陪伴我30多年的这辆“26寸”永久牌自行车,因车架多次断裂,不少零件破旧不堪,在今年春节前夕不得不忍痛割爱让它“退休”了。虽然至今只有短短几个月,然而在马路上看到自行车,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辆自行车,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方便。因此,怀着浓浓恋旧之情,近日在超市里用了500元人民币又购买一辆“26寸”永久牌自行车。

杨浦百姓感激你

忻才良

握笔写追思故人的文字,往往是令人痛苦的。但是,追忆往事,却总是“开卷有益”。

那天,在报上惊悉程乃珊老师病故的噩耗,我至为哀痛。当时我就感到,这是市作协,尤其是杨浦区作协一大损失。我曾想致电分管区作协的工会副主席王建芳,区作协能否开个程老师追思会。这个想法与区作协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的提议不约而同,《杨树浦文艺》杂志是该出个专辑,表达老杨浦人对程老师的感激之情、追忆之念。

我与程乃珊相处虽不如她和王周生、王小鹰女作家们那般亲密,但是,长大两岁的我对程老师一向敬重有加。说来有缘,程乃珊、俞天白和我三个作家,有四同:同在杨浦区生活多年,同是杨浦区中学教师(俞、我教语文,程教外语);同在杨浦区江浦路两侧教书,程在江浦路左侧惠民中学,俞在江浦路上的江浦中学,我在江浦路怀德路的市十五中学;都曾在沪东工人文化宫活动过。稍有不同的是,程、俞离开中学后成了专业作家,我调离学校后直在媒体工作。抑或正是为此,我更自愧不如,在文学创作上无甚建树,俞天白大部头作品不少,程乃珊更是成了上海文坛一致公认的写海派老“克勒”的专家、名家。她的小说《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和《上海探戈》、《上海女人》、《上海罗曼史》等,我大抵认真读过,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对她大上海底层老百姓生活情景的描写,精细入微,幽默、风趣的海派语言,极具感染力,更是钦佩不已。这恐怕与其在大杨浦执教十几年生活不无关系吧?

这些年来,我与程老师交往不多,但每次在市作协外出活动,在东宫开区作协会议,在旅游途中或会议间隙,也少不了促膝深谈。记得有次杨浦区要举办“杨浦名人”活动,我也忝列其中,曾在期间与程老师谈及在同区执教体会。她说,当时十年动乱,惠民中学同学也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不少学生对外文这门学科,很不重视,都懒于记单词、练口语。“我坚持一条,反复规劝,不辱师责。除了上好课,我还跟学生少讲革命大道理,多讲人生小道理,讲自己的生活经历及为人、做事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听进去了,读书也比以前起劲了。”我说,程老师的教派和我相同,当时我也是寓教于乐,顺势利导的。

在“文革”后恢复高考后,我连带三届文科班,总算带出了一批好苗子。程老师听后,抚掌大笑:“大杨浦这些工人子弟,都朴实可爱,一旦觉悟,就会很快入门,长进甚快。”我妻家好多亲戚、邻居的子女,也在惠民中学读书,逢年过节见到我,他们都很自豪地说:“我们惠民中学的程乃珊老师,是个大作家,比你有名气!”我连连点头称是。此事我跟程乃珊提起,她笑得前俯后仰,连连摇手说:“岂敢!岂敢!”抑或正因为此,1979年春,团市委来商调我去《青年报》当理论组组长,区教育局老局长老沈挽留我说:“不到报社留在校,凭你这支笔,还不能像程乃珊、俞天白那样在中学里体验生活,写出精彩的长篇小说?”由此也可见,程乃珊在大杨浦的影响。

我与程老师谈文学创作,是在一次随市作协小说散文组去浙江山区参观考察时,同行的还有老作家徐开垒。在山阴道上踱步,沿路观赏风景,我向程老师讨教创作《蓝屋》等小说的创作经验,她用一口糯软的吴语说道:“有啥好谈的?我不过是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倾听老百姓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用心讲述我所熟悉的杨浦人、上海人的故事而已。尽管生活中有不少事婆婆妈妈、琐琐碎碎,但我不满足于照相似的实录,而是参照鲁迅倡导的创作方法,信手拈来,综合提炼,用艺术的虚构反映生活的真实,这样,小说中的人事要比生活中的更典型、比生活中的更集中。才能让读者朋友喜闻乐见,可读可想。不知我说得对否?”

这些话,是程乃珊的创作秘笈,我细细咀嚼,再比照她作品中描写的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更觉得程老师的经验之谈,对弱于形象思维的我而言,就不啻是一种借鉴,更是一种启示、鞭策和激励。

记得程乃珊多次在杨浦区政府、沪东工人文化宫和区作协多次聚会上所说过:“每天乘公交从静安寺赶到杨浦区惠民中学上课,十几年来几乎天天往返其间,我太熟悉老杨浦的历史变迁、大杨浦的学生了。我有杨浦情结。写杨榭浦就是我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对大杨浦感情、感激和感恩。”这是她的真心表白,足见她的诚信为人。

信手写来,端庄、典雅、知性的程乃珊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呈现。于此,我还想再说一句:老杨浦的人民是老实在的,老讲情义的。你在大杨浦教过书,写过大杨浦的小说,给杨浦人带来过欢乐,为新杨浦的百年大计出过大力,杨浦区老百姓会永远记住你这个好老师,这个名作家。程老师在天有灵,一定会看到这本《上海Lady-程乃珊的世界》专辑,一定会读到这么多像我这样的老杨浦人用心血与泪水写成的悼念你、追恩你、学习你、感激你的文章,你一定会开颜在地下,含笑于九泉。

情理谐趣见心智——刘翔的《刘翔来了》荐评

刘翔

2014年底,我收到文友刘翔寄来的一本他新出版的散文集《刘翔来了》。看到书名,我不禁莞尔一笑:“这个小老弟显然似有借另一个大名鼎鼎的110米世界冠军刘翔之名,来为其新书造势的企图与用心啊!”但细而一想,人名本是一呼叫的符号,这个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多如牛毛,总不能像鲁迅笔下的阿Q,总是囔着:“你也姓赵?不配姓赵”,将人一阵追打吧。更何况,我的这个忘年交文友刘翔比世界冠军刘翔年长十多岁,是小刘翔与大刘翔同名。大刘翔的名气虽不及小刘翔,但《刘翔来了》书名起得应是有巧而无过,诙谐而有趣。书的内容还是很别致,有吸引力,有看头的。

今年4月初,当我从网上获悉因脚跟腱久伤不愈,世界冠军刘翔决定退役,含泪告别“我的跑道!我的栏!”消息之后,再回头细读《刘翔来了》一书,就愈加感到刘翔老弟的这本生活随笔似乎还是“来”的蛮及时的,不由暗自喟叹:“一个巨星刘翔走了,另一个百姓刘翔来了。”《刘翔来了》一书收录的69篇散文,写的多是百姓刘翔对自己生活、工作和成长的感悟。故事平凡有趣,有噱头、有内容、有思想、更有文采。文字中蕴含的生活哲理,留下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全书共分五辑,经纬布局饶有情趣。第一辑“‘刘’言蜚语”中,《真假刘翔》、《我是刘翔》等描述的是作者与世界冠军刘翔同名而衍生出来的一些趣事和“流言”,调侃的文笔,读来令人捧腹。而《召回签名本》这样的生活“遭遇”,作家们大都遇到过,多的是苦笑而已,见多不怪。

而这个舞文弄墨的刘翔,却是面对旧书店老板高价叫卖假冒的“明星签名本”,毫不犹豫地掏出一百元,大喝一声:“不要找了!”,立马将自己的书“召回”。可见,这个刘翔也是个有血性的性情中人。

胡思不乱“翔”,遐想成妙章。第二辑“胡思乱‘翔’”,刘翔在自己的名字上做了点文章,亦可视作其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写作手法上一种“狡黠”。逛超市、买熟食、话单身、看足球、做网虫弦、拍车牌……一系列的生活情节“翔”到深处,文思自来,笔端蘸情,一发难收。寓理于事,直抒胸臆。由对中国足球是爱恨交加剪,对“荤、素及其哲理”,融会贯通,对自投罗“网”,百感交集;对车牌拍卖的心惊肉跳等等日常生活细节构成的文字,形成了刘翔笔下的生活随笔形散神凝,主题突出,确乎有鹰击长空的“翔”气势,给读者带来鱼“翔”浅底的精神“视觉”之愉悦。

不“侃”回首堪相思,东奔西走令人忆。书中第三辑“不‘侃’回首”、第四辑“东奔西走”,多为刘翔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杂忆,读来逸趣横生。外婆家的那块在文革中幸存下来的匾额,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历久弥新,足堪珍贵;当年大世界里快乐畅游,在心中铭刻的是“青葱”岁月的难忘记忆;安图中学的读书生活以及45年后的同窗师生重聚,记述的是感念师恩的不了情;永远的佳木斯路与时俱进,万化千变,“涛声依旧”,让人心旷神怡。“东奔西走”实录刘翔成长的轨迹、旅游的行踪,无论是“感念崇明”农场岁月,还是踏访马来西亚“森林中的城市”,抑或俄罗斯海参崴散记里的抒发其对列宁的情结,还有赴“我心中的圣地——大庆”参观时,刘翔的思绪一直与辛亥革命的先驱一一黄兴、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那代石油人相萦绕。作者的志趣、理想、情怀从笔端自然流露,予人以哲思、激励与鞭策。

至于第五辑引“‘艺’味深长”中的十余篇警营作家、画家、书法家的访谈,如白描海上书画名家吴湖帆嫡孙、书法家吴元京的“朝夕翰墨,风月无边”,在书画艺海中畅游,纵情“放飞”梦想、为警写歌亦“风流”的马宝和、孤独写作数十载的“雷教授”、别样画葫芦的张哲明、甘为光和影“朝圣者”的汤国庆,都写得个性鲜明,德艺双馨,读来感佩。而收录书中的《我为刑警而歌》、《永远的“红舞鞋”》、《走进警察》等几篇感悟从警生涯的散文,作者则写得情感真挚,使人看到一个警察《刘翔来了》后的果敢、胆识、功力与底气。

纵览《刘翔来了》一书,我由衷感到,刘翔有其警察的英雄情结、诗人的激情满怀、作家的梦想意境。他笔下的69篇散文随笔,取材生活接地气,凡人小事寓至理,情理谐趣见心智,感悟人生皆华章。值得一读,耑此荐评。

上海地铁实录

沈裕慎

上海地铁,一辆接着一辆,一线连着一线,在上海大地上奔驰,向南,向西,向北,向东,把人们带到想去的地方……地铁对我而言,出门办事、购物或游历,首选是地铁,既快捷又方便嘛。就是现在去安亭或昆山花桥的老家,从家门口的13号线转乘11号线,最初二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不到个把小时就到了。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我到上海读书时,只能走到安亭火车站,乘火车到上海。安亭火车站是沪宁线上的一个小站,慢车一天也只有二次停靠,每次只停一分钟。后来,有了曹安路,过了江苏省界,有了公交汽车。从“北安线”,到“陆安线”,到“6号旅游专线”,再到地铁11号线。11号线,冲破地域,穿越时空,轻盈驶抵安亭,驶抵昆山花桥站,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岂能不激动?

我知道,自从有了地铁,人们对城市的距离,便有了不同的感受,因而对城市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在地铁里行走的人,据我观察,年轻人居多,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在地铁里,人们走的速度很快,好像家里做好了饭马上就要糊似的。从蹬蹬蹬的脚步声中,迎着地铁里的风,让你感受到青春激荡,唰唰向前的步伐,好像永远有急事要办。所以,我在地铁里偶尔的一瞥,也能看到很多温情的画面。听到一点窃窃私语,你看我穿这件衣服怎么样,还不错吧,春天还是很冷,你可以穿我给你买的有点毛毛的衣服呀。不经意一看,一双深情的眼睛正注视着他对面的女孩。还有位女孩子从座位上站起来,与隔着几层人墙的一位老者打招呼,你过来坐吧,老人很感激。我呢,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好事,因为我已是75岁的人了。我知道,在高峰时能坐上座位,这是一种高级别享受。这点也因而成了许多地铁站首发楼盘的宣传优势。

新颖舒适的地铁列车,整洁,宽敞,明亮,温馨。因此,地铁也注定是一些漂泊在外的年轻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他们的漂泊生活会在地铁里穿梭,也许他们的爱情就发生在地铁。一位老开汽车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好不容易坐了次地铁,那次他惊呼,天哪,怎么那么多年轻人呀。所以要了解上海,要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你应该去坐坐地铁,去感受一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吧!

毋庸置疑,地铁能反映城市的文化生态,如伦敦地铁,虽然古老得有些破旧,但浓厚的历史味道,随处都可以感受到。1896年,当时奥匈帝国的城市布达佩斯开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地铁,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乘香港地铁,惊见伸往地表深处的电动扶梯首尾不见,且纵横交叠。香港寸土寸金,地下立交是摞着又摞着。在日本,城际间的铁路与城市里地铁几乎融为一体的设计、精准的运行时间,让人感慨什么叫做高效。我记得,邓小平到日本访问时,就乘坐过这种城铁、地铁。那时,对国人来说,是件稀罕的新鲜事。

离开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城市,一张当地的地铁线路图,那是背包客们必需的装备。各个景点附近有哪个地铁站,也成了各式旅游手册的标准化格式。与蛛网般复杂密布的大街小巷比起来,选择地铁只需选好出发点和到达点。我的一位朋友去首尔旅游,他回来后告诉我,他采用了自由行,几乎每天都依靠首尔的地铁生活。每天早上出发,拿着地铁图步行在地下,地铁换地铁,地铁再换地铁,总能抵达想要去的地方。

今年,好不容易一次在江、浙、闽、沪的老战友聚会选择在上海,有刚到上海的老战友,怎样才能找到聚会地点呢?他们的手机里有这样的信息:在某号线某某地铁站的3号门出口处集合。有了地铁就可以将不认识路的战友召集起来。而外地来的老战友像个本地通一样,准时赶到,也不用送他们回住处,因为有地铁,就不怕迷路,就不怕回不了家。

古人曾说,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道路的长短用聚粮的时间来计算,为了远行,古人得花多长时间准备呀。所以,从交通工具就能看出一个社会生产力的高低。如今,上海那四通八达的地铁,将有18条线路,长达500余公里,快了我们的步伐,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感受,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上海地铁的乘客,越来越多,方便了市民,方便了游客。上海地铁,在不断地向前,向前延伸……

嘉定孔庙

柯翌嘉

嘉定孔庙之行,在我的预想中,是很有些朝圣的意味的。嘉定孔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历史铭刻在江南的一处文化标记。对于我这样一个学生来说,这次出行不只是游玩,更是一次文化上的溯源。然而真正到达孔庙的时候,我却不禁有些惊愕。从外面看去,孔庙跟普通公园没有什么两样,有些害羞地蜷缩在马路边上一角。在上海这个繁华城市,它似乎太低调了,以至于我们站在门前怀疑了很久,才最终确定,这小小的“公园”就是目的地了。

踏入门内,迎面而来的是三座小小拱桥,上面雕着许多小狮子,古朴而精巧。工作人员说,这是象征着七十二贤人。过了桥,是一个小院子,两侧种满草木,院前就是陈列孔子像的孔庙正殿了。

第一眼看到孔子像,我有些吃惊。那是一个黑发长须的男子像,端坐椅上,带着帝王的珠帘冕旒,前面一块牌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那模样怎么也不像人们印象中的孔老夫子,倒有几分汉武帝的霸气。工作人员说,孔子曾经被追封为“至圣文宣王”,所以孔子神像也注重帝王气派。“那是什么人封的呢?”我追问道。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挠挠头说:“当然是皇帝封的了。”

皇帝封的。我又望向那尊孔子像,突然觉得有些好笑。孔子分明说过:“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他清楚,“君”有“道”才算是“君”,不然就只是“贼”。与其说孔子忠“君”,倒不如说他是忠于“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可帝王之伟大,正在于懂得招安;把孔子封为王,就是把他绑架到了自己的龙椅边,也等于把儒家思想招安了;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道统”理想,便也顺理成章成了帝王驭国的鞭子。看着那高高在上的“文宣王”,我仿佛听到这神像背后阴险的笑声;也不知为何,这笑声得以“永垂不朽”,居然还被现代人继承下来了。想到这里,我不禁叹息一声,赶紧转身走开了。

出了正殿门,往左边偏院去,是科举制的历史陈列馆。这是一间窄长的房间,两边置放着从隋到清各朝科举文物,有木雕、绘画、书籍、状元榜等等。木雕和绘画描绘着学子参加科举、登科及第的种种情景,而书籍多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我走在其间,一朝一朝地观看过去,仿佛穿越回那久远的时代,听着中国读书人古老的心跳声。1300多年来,多少热血才俊、寒门士子挤上科举这座独木桥,想凭着“道统”的理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才俊总在帝王掌中兜转,历史总在集权之间轮回,从来没有一个盛世可以回归儒生们梦想的尧舜时代。朱熹有诗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天生了仲尼,人建了科举,万古依旧晦暗不明。在昏暗的展厅里,看着那些暗淡的历史遗迹,我深深地感觉到,孔子不是太阳,他只是一个秉烛的人,用“道统”的烛光来指引学子前行的道路。可在现在看来,这烛光似乎太微弱,也太虚幻了。

走至展厅最后,我的目光被一张金光灿烂的长纸吸引了。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状元榜,也是中国最后一张状元榜,上面记录着最后一批为“道统”而挤上独木桥的人。1904年,科举制走到了尽头,带着1300年来无数书生的血泪和梦想,在历史上画下句号;又过了7年,整个封建王朝也宣告覆灭。榜上那些本该光宗耀祖的名字,也就成了一个尴尬的玩笑。

在那张榜上,最显眼的是“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的名字,这名字背后是有故事的。当年慈禧阅览殿试试卷,看到“头名”朱汝珍,嫌恶他是广东人,跟“造反派”同系一乡,就把他撤为榜眼,让第二名刘春霖当了状元。这令我想到,明朝景泰帝也仅仅因为喜欢孙贤的名字,就让他名列榜首。那群追寻“道统”的读书人,梦想匡扶天下,却怎么也跑不出帝王伟大的五指山。我从榜上移开目光,正好看到旁边挂着一张“南柯一梦”图,忽然觉得,儒家的“道统”似乎也只是一枕黄粱梦。

从展厅出来,往孔庙右方走上几步,就到了大名鼎鼎的当湖书院。一踏进门,两侧是“送子赶考”和“衣锦还乡”的塑像,相映诉说着古代读书人最重的事业,和最大的梦想。往里边走,又是一个狭长的展厅,陈列着历代著名文人的画像与雕塑。奇妙的是,这些文人刚好沿着时间顺序,形成了一道历史序列。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改革家王安石,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文天祥,再到“忙处抛人闲处住”的隐居者汤显祖,正好分别代表了文人的热血激扬,傲骨不折,以及最终政治理想的幻灭。这不免令人唏嘘,千年以来,读书人所走的,是否就是这么一条路?先是心怀天下,继而志在忠君,最后落得心灰意冷,归隐书斋,读书人的命运就这么起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似乎也是如此。看着那些曾在宦海浮沉的文人才子,我同时也看见了一个个被耗尽的鲜活生命。

沿着这条令人心酸的道路,走到尽头,就是当湖书院里最珍贵的展品——明代状元赵秉忠的考卷。据说,这是大陆保留的唯一一份殿试状元卷。不愧是状元郎的卷子,字迹清秀,条理明晰,文采斐然,满纸都是才气。其中有一句劝谏皇帝的话,这样写道:“所居之位,则为天位;所司之职,则为天职;所治之民,则为天民。”“天民”二字,是真正信仰“道统”、心系天下的人才说得出来的,仅凭这两个字,这考卷的分量就重了千斤。可惜的是,赵秉忠虽然官至礼部尚书,死后更是得以厚葬,可真正使他青史留名的,却只有这么一张卷子,而不是现实的丰功伟绩。就像一个建筑师,只留下一张宏伟蓝图,而理想中的建筑,就只停留在他的理想当中,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幻景。

我正流连在这幻景中,游伴急急地拉着我往书院后门走,原来那里有一道长廊,模拟古代科举考场:一道长檐下,隔出许多的小空间,每个空间里只能容一人进入。里面架着两块木板,一块在前上方,充当书桌;一块在后下方,就是椅子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上边的木板抽出来架到下边拼合起来,就是一张床。据说考试时期,考生不能随意出入,吃饭睡眠都得在里面解决,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设计。有些隔间放着考生塑像,展示着考试时的情景。我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文人塑像被卡在里头,想象着他们登科之后被卡在官场的样子,突然觉得这考场渐渐变了形,生出几分监狱的样子了。

走出书院的时候,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我还回想着那狭窄的考场,好一会儿才注意到正殿前的几棵古树。那些树粗壮,雄伟,然而却依靠着绳子和别的树来支撑。它没有一片叶子,连枝条都只剩顶端虬然弯曲的几根,像一只承接雨露的手掌。游伴说:“这不算大的了。山东孔庙有一棵八百年的老树,十个人才围得起来。”“还活着么?”我问。游伴答道:“已经死了。”

已经死了。我看着眼前这光秃秃的柏树,发觉它像一根孤零零的脊梁骨,上面撑着空荡荡的一片天。古代那么多的读书人,不正是靠着“道统”这么一根脊梁骨,想撑起一个无血无肉的“家国天下”么?我叹了口气,叹这棵树,也叹这根可怜的脊梁。

离开孔庙的时候,我有些不舍。看完这泪迹斑斑的历史,就像看完了一场悲剧,而我还幻想着幕布再开,能换一个美好的结局。可回程路上,一家书店把我从虚无的伤感里生生拉回了现实中:那家店的门口挂着一块大牌子:“全场书籍,几元一斤!”“这是卖书还是卖废纸啊?”“这年头知识最不值钱,读书最没用。”“早就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喽!”

听着路人的议论,我突然想到,千百年后,人们再建起一座类似孔庙的博物馆时,这块牌子会不会也陈列其中?当他们提起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说,21世纪的人跟封建时代的正好相反,有自由民主做血液,有物质财富做皮肉,甚至不缺独立精神做肋骨,却独独缺了一根理想的脊梁?

想着想着,我不由得转头面向孔庙的方向,轻轻地,又叹了一口气。

五月微故事真假

顾顺麟

老顾的电话里传来小四川的声音,他老婆摔断骨盆,要动手术,钱不够,请老顾往他卡里汇三万。老伴、儿子大呼注定是骗子,千万别上当。老顾也常听说这类事。可明明是小四川的声音呀。斟酌再三老顾还是瞒着家人照办了。两个月过去,老顾也生疑惑。此时门铃响了,门外站着满怀感激的小四川。

老曹善画,有只祖传的金蟾蜍,曹将其涂满油彩混于杂物中,躲过了66年的灾祸。三十年后,曹告其子要好生爱惜。其子在古玩市场寻访专家,皆视为假货,便将其扔回。然后窃得其父藏画,欲售,均被认作是其父的临摹之作。老曹洗尽油彩,蟾蜍复泛金光,子知错,曹曰:钱财身外物,亲情方珍贵。

英和俊是双胞胎。英勤奋好学,俊悉心发财。婷一姣美女孩,听闻俊的情况,要闺蜜提琴家芬作伴邀俊会面,俊恰好外出,让英代去。婷不辨英、俊,只见英衣着随意,腼腆寡言,对疯涨的股市毫无兴致,婷败兴而去。芳却注意到英一直专注于酒家播放的舒伯特,甚有好感,待英言明原委,赢得芳心一片。

李局在墙上做了只神龛。张处立马就送了一尊鎏金的观音,说是清雍正年的。方主任出国游学,带回一只彩瓷的耶稣蒙难像,梵蒂冈买的。李局心诚,统统请进神龛。早晚都在神龛前既划十字又合十。可神龛不神,还是被双规了,清查时,好在无论观音、耶稣都是假货,受贿的总账里为此少了一笔。

阿华爱电脑缘于玩游戏,在技校学了点编程后,越发迷上了,从编游戏开始,练成一个高手。他去一家软件公司,人家要本科以上,他自制了假文凭。公司录用了,他创造了业绩又升了职。但造假总让他不安,终于向老总坦白。老总说按理要辞退,要不从打杂做起,阿华欣然接受,讲了真话从此释然。

李敏在婚礼上将一枚足有3克拉的钻戒套在了小慧的纤指上,拥吻中,钻戒在镁光灯闪闪发亮,小慧自然是欣喜不已,但暗暗又有些心痛。是夜,李敏忐忑地对小慧说:“你能原谅吗?那颗钻石是假的。”没想到小慧一下子拥进敏的怀里,甜美地说“说明你的心是真的,想到的是我们天久日长的生活。”

城市的温度

罗蓝苇

一个城市的温度,就是一个朋友的热度。城市再大,倘若没有一个被自己称为朋友的朋友,该有多么的失落和寂寥。或许因为这点,这座城市自然会显得空洞、孤独,让人感到心头寒峭。

大年初一,我在上海的衡山路闲逛。一个人。我习惯一个人行走。

上海很大,从城南到城北,要坐很久的车。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我没有一个朋友。走在异地他乡的大街上,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全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只有内心熟悉的向往。我不知道,迎面走来的,和我一样是游人,还是本来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老上海”(或新上海人)?我看着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走过,或小声谈论着,或开怀欢笑着,一派很春天很明媚的样子,快乐地洋溢在这个新春佳节的街头上。那一刻,内心那颗坚硬的心,如破碎的面孔,瞬间簇簇而落,并深深地感动着。原来,我并不孤独,原来,那么多人与我同在。我与他们走在同样的大街上,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默数着同样的流逝。这是多么的好!

此时的上海,气温很低,只有八度。我在风里穿行着,夹两襟微寒,寒气袭人,有丝丝的寒意掠过面孔,却不觉得冷,倒有几分萧条的凛然。大街两边有着高大的树木,叶子已全部落光,光秃秃的枝桠直伸向天空,衬着蓝天,像一幅美丽画卷。我向来较喜欢艺术感很强的画面,直觉得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把视野都给填满了。灰褐色的树枝很有张力,蓝色的天空作为背景,两种冷色调的搭配,在这里竟会如此的协调,真是好看!我痴迷地抬头张望,以一个很投入的姿态,心生欢喜。可以想象到盛夏时,它一定是顶着一冠葱茏婆娑的绿,微笑风中。阳光照耀下,叶子闪烁着扎眼的光,投在地上,都是连不起的点子。

这是什么树呢?脑海里开始迅速搜索与之外形相近的树木,无奈江南与岭南的差别,也在树木中体现出来。对着眼前这些只剩下枝桠的树,请原谅我对乔木贫乏的认识,实在不知道它叫什么?一时好奇,我拉着身边走过的一位女人问:“阿姨,请问这是什么树呀?”她微笑着,操着一口柔柔的吴侬软语说:“这是法国梧桐树呀?姑娘,你是外地来的吧?我们上海到处都有这树。”阿姨笑颜如花,似乎把一个春天的花全开在我眼前。那声音软软的,是上海特有的口音,也只有上海人,才能把话语说得如此轻清柔美,说得如此贴心贴肺的舒心。眼前的女人,眼前的树木,还有刚听到的话,相得益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那一口糯糯的上海话,还有一个关键词:“法国梧桐树”!

天知道我有多么的喜欢法国梧桐树!最初对它的认识是来自书本上的“梧桐树叶像手掌”。记得读小学二年级,美丽的语文老师带我们朗诵关于法桐树的课文,读到这句时,我悄悄地伸出自己的小手,想象它是法桐树叶子,上面也布满密密匝匝的纹路,跟叶脉一样。细细的纹路从掌心蔓延到手掌边,如同我的思绪,伸到远方,飘到有法国梧桐树的地方。只可惜,在我生活的这座岭南小城里,以榕树、木棉树、白兰、大叶紫薇等树木居多,唯独不见法国梧桐树。于是,看法桐树就成了我未了的心愿。每每在书上看到描写它的文字,内心如同被一张小小的桨,在平静的湖面轻轻荡起水波,漾起阵阵涟漪。

直到今天,我甚至还记得那篇课文叫做《秋天》。记忆是如此的顽固,可以把很多年牵挂着的东西牢牢拽住,偶尔的想起,竟有一丝憾意掠过心头。其实,法国梧桐树正确的名称是“三球悬铃木”,是“悬铃木科”植物。树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叶掌状5——7裂,叶缘有锯齿,花序头状,黄绿色。果实球形,3——6球成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眼前,就是法国梧桐树了!

我甚至忘了是否跟那位热情的阿姨道谢,便迫不及待地走近它,用一颗温柔的心。没有人知道这个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小秘密,多少年的期盼,竟然就是这树。

他乡遇故知,格外亲切。我抚摸着粗壮的树身,树皮光滑,显苍白色,大片状脱落,很有质感。虽然还是新年,却依然很大气很华丽,气场跟上海女人那样,雍容华贵,可以镇住整个大上海。这就是法国梧桐树,不张扬,不喧闹,不哗然取宠,低调、质朴、务实,有着不可掩盖的气场。即使落光叶子,也有着逼人的气质。

千言万语,都化在风中,整个世界很静,静得似乎只听得见岁月流走的声音。多少年了吧,法桐树就这样迎着风顶着雨,走过春夏与秋冬。此刻,我不言,它不语,只有彼此久久的沉思。与法桐树,甚至达到了“相看两不厌”的欢喜!

我沿着衡山路慢慢地走,再走过思南路和武康路,沿路与一棵棵法桐树相遇。我轻轻从它们身边走过,默默地想着关于这座城市、关于法桐树、关于这个季节的故事。

第二天,乘坐115路公交车去同济大学。公交车向前行驶着,一站又一站,车窗外流动的风景快快往后退,却依然能清楚看到满街的法桐树,它们立在寒冷的春节里,光着枝头,暗暗积攒所有的力量,只待春天一到,迸发所有的生命力,向我们展示枝叶繁茂的蓬勃,又如往昔一样,把整座城市荫盖住,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

因为听错了车上的语音提示,我提前下车了。走了十多米,公交车司机按着喇叭,示意让我上车,我漠然看着他,不知所措。司机把车缓缓驶到我旁边,冲着我大声说:“这里离同济大学还有两个站,走路挺远的,你上车吧!”语气不容迟疑,我快速跳上车。

多温暖的话语!也许这是他日常工作中一个习惯而善意的提醒,在我看来,却是如此的难忘,内心旋即涌出暖暖的感动,如春天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以后的每一个日子。

突然在想,那位阿姨、公交司机、法国梧桐树,不正是我在上海的朋友么?!他们友善、热情、亲切,就像是我生活中的朋友呀!我们追寻一些纯真、快乐的友情,原来,在上海是触手可及的;原来,上海于你、于我,都是有温度,都是温暖的。或许,只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处景物,甚至一个名字,都会撩拨内心感动的弦,弹奏一曲动人乐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