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5:21:3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8年山东大学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析世界统一于存在。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3简析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及其意义。

4简要分析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5如何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运用唯物史观原理,论述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试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利与弊。

3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三、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摘自《(梅峰语录)卷上》

材料2:霍布斯说:“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摘自霍布斯:《论物体》

材料3:列宁说: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

请回答:(1)分析材料1~2所揭示的发展观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3,分析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和列宁对发展观的认识。

2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我说不幸,是因为经过一段不很长的试验我们终于确信,这种构想是错误的,是同我们以前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论述相抵触的,以前我们认为,不经过一个实行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的时期,即使要走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不可能的。从1917年产生了接受政权的任务和布尔什维克向全体人民揭示了这一任务的时候起,在我们的理论文献中就明确地强调指出,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1)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各表达了什么思想。(2)结合这三则材料,说明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析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该观点错误。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他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具体分析如下:(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

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3)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表现在:

a.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b.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表现在: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c.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的特点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2)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和实践统一原则,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含义是从实际出发并以客观实际为前提,而且在客观实际中具体运用正确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概括,从实际的现象中掌握本质和规律。(3)毛泽东在提出实事求是时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思想精华,它既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重要的实践标准和真理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由此可见,我党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历史观。

3简析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及其意义。

答: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结构中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原理。列宁根据这一原理,进一步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著名论断,这是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1)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是生产力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

①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只有在吃、穿、住、行等问题解决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活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发展变化开始的。

②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一旦经济基础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始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上,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完善,思想文化的进步等等,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因此,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关键要看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促进的程度如何。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找不到社会进步的客观标准,也无法揭示社会进步的本质。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不意味着它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社会是一个具有多种分工的复杂系统,包括很多方面和领域,每一方面和领域都有其特殊的标准,这些方面和领域进步与否,只能用其具体的标准来衡量。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社会各方面和领域的标准必须体现和服务于这个标准。但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从“最终”意义上讲的,它不能取代各个方面各领域的具体标准。(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意义

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有利于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

①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要求把发展仍然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为尽管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很高。同时,我国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发展滞后等。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②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旧的体制弊端革除了,新的体制弊端又出现了。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他强调要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使改革产生综合效应。显然,这也是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最高标准的体现。

③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习近平指出,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从根本上讲,这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提出的要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发展生产力来部署改革,改革的方向会更明确,改革的举措更切实,改革的效果更明显。围绕发展生产力部署改革,就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4简要分析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答:(1)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联系

①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

②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

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②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5如何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答: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1)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在历史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总体上说是向往和追求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这种愿望来自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也来自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在阶级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受着少数人的剥削和压迫,甚至人身安全都时常受到威胁,因而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友爱的理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愿望和追求必然汇成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2)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找到现实的阶级力量,这就是现代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从职业特征上讲的,主要指随着大工业兴起而产生的产业工人;“无产阶级”则是从其社会地位上讲的,因为现代产业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为生,并通常处于某种贫困状态。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随着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人类追求和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3)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无产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恩格斯指出,现代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因此,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运用唯物史观原理,论述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三对矛盾运动规律,其中与深化改革最相近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因此,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改革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1)客观依据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历史发展中起根本的推动作用,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必须解决好社会基本矛盾,改革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②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③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

④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因此,当两者不能够及时适应时,就需要改革来调整两者的关系,因而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2)重要意义

①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在一定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社会革命,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试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利与弊。

答:(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好处

一方面,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机遇主要有:

①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②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主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③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④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弊端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的挑战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

②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

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③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④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3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①在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思想家热切地关注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并提出自己的预见,特别是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科学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从历史上看,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往往起因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批判。正因为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压迫,人们才设想未来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正因为现实中有种种苦难,才诱发人们渴望未来的新世界没有苦难,并促使人们思考现实苦难的实质及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3)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①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本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它距离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典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尚远,但从社会性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因此,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上,从社会主义社会中得到的启示应该比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的启示更多、更直接、更有教益。

②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只能通过分析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来求得预见未来社会的启示。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探索了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预见未来社会的实践经验。他将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作了区分,这本身就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有60多年的历史,党领导人民满腔热情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社会生活中共产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由于一度急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而吃了大亏。(4)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三、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摘自《(梅峰语录)卷上》

材料2:霍布斯说:“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摘自霍布斯:《论物体》

材料3:列宁说: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

请回答:(1)分析材料1~2所揭示的发展观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3,分析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和列宁对发展观的认识。【参考答案】(1)分析材料1~2所揭示的发展观及其特点。

答:①材料一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梅峰语录》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不遭受困难屈辱的锻炼,就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是朴素的、辩证的,是正确的发展观。

②材料二霍布斯把力学中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规律直接引入哲学,把物质的运动发展看作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陷入了外因论,他的这种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2)根据材料3,分析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和列宁对发展观的认识。

答:材料3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

①对立统一规律

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来加以分析,具体来看: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a.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还可以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列宁对发展观的认识

列宁所提到的两种基本发展观点反映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这两种基本属性。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显示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既有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共同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我说不幸,是因为经过一段不很长的试验我们终于确信,这种构想是错误的,是同我们以前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论述相抵触的,以前我们认为,不经过一个实行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的时期,即使要走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不可能的。从1917年产生了接受政权的任务和布尔什维克向全体人民揭示了这一任务的时候起,在我们的理论文献中就明确地强调指出,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1)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各表达了什么思想。(2)结合这三则材料,说明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参考答案】(1)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各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1)材料一表达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着共产主义走近一步。而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进而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2)材料二表达了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许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从兴盛走向衰落和灭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复杂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发达的社会主义,更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最后,从发达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和过渡,也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3)材料三表达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它们都只是一种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结合这三则材料,说明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答: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十分漫长而且充满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

①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a.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其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并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中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但资本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仍然有一定发展空间。

b.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还有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省略、不可随意缩短的过渡时期。

c.要消除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

d.在转变以后,还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即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再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a.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b.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c.历史经验证明,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应有充分的估计。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对此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自由

2生产力

3社会形态

4空想社会主义

5辩证思维方法

6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谈谈你对“两个决不会”这一原理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2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中国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你对这一重大判断的认识。

参考答案: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自由

答:自由是指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一个观点,内容包括:①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②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③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2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①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3社会形态

答: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能够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4空想社会主义

答: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16世纪初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却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5辩证思维方法

答: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①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②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③抽象与具体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6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主要内容为: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⑤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答:(1)辩证否定观的含义

①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构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②该规律认为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3)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在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上,一些国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但是,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而艰苦的探索。(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各国之间生产力存在较大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民族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根植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调整、选择适合世情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2)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①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②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各国的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③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践证明,不同国家试图用同样的“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具体分析如下:(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①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②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a.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e.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f.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g.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h.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