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史第3卷:宋辽至明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6:37:27

点击下载

作者:田昭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战争史第3卷:宋辽至明清

中国战争史第3卷:宋辽至明清试读:

第十一章 宋辽夏金 开启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继而平定天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史称“北宋”。同一时期,宋朝周边先后并存着辽、夏、金等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对峙攻伐。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36年南下中原,击败后唐。947年攻克开封,灭后晋,同年改国号为“大辽”。与宋朝战争多年,订立“澶渊之盟”。1125年被金国灭亡。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国。由于其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区,所以宋人称之“西夏”。西夏曾在宋夏战争和辽夏战争中获胜,后遭蒙古入侵,并与金国残杀。1227年亡于蒙古。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立国后,曾与北宋订立“海上之盟”并向辽宣战。灭辽后,两次南下中原,1127年灭北宋。后遭蒙古国攻击,又与西夏和南宋交战。1234年被蒙古和南宋联军所灭。北宋被金国灭亡后,宋室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多次北伐,金国也一再南侵,大都半途而废。金亡后,蒙元军队数度南侵,最终于1279年灭南宋。中国社会从此进入元朝统一时期。

第一节 宋统一中国及宋辽战争

一、巩固新生王朝 高度集中军权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称帝后,改元建隆,仍以东京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当时拥有精兵20万人,控制118个州。宋王朝建立后,首要任务是稳定和巩固新生的政权。赵匡胤对原来后周握有兵权的武臣和节度使等,采取三种对策:公开反抗者,坚决镇压;听命顺从者,加官晋爵;态度暧昧者,监视收买。

首先反抗赵匡胤的,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他在赵匡胤从军之初,已是郭威的重要部将,资历远在赵之上。周世宗在位时,李筠即在镇擅权,辖有潞、泽、沁(今山西长治、晋城、沁县)3个州,拥兵3万余人。因此,他对赵匡胤代周建宋十分不满。建隆元年(960年)四月,他与北汉联结,起兵反宋。

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资历更老,功劳亦大,他辖有淮河以南11个州,对赵匡胤称帝更为不满。当李筠起兵反宋时,他派其亲近部署翟守珣与李筠联系,企图联合反宋。翟守珣却向赵匡胤告密。赵匡胤令其仍回李重进处,以“养威持重,未可轻发”劝李重进,暂观形势。赵匡胤之所以这样处置,是由于昭义及淮南分别位于开封之西北及东南,如果“二凶并举”,南北合势,自己便会处于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之中。政权初建,人心未定,如果兵事牵连,其他反对势力乘机卷入,则应付困难,甚至可能动摇新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赵匡胤为能迅速平定反对势力,稳定局势,在得知李筠起兵的第三天,即四月十九日,即命石守信为前军,西向洛阳从孟津渡河,经怀州(今河南沁阳)急进,抢占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中),以阻止李军南进。接着又命已在河北的慕容延钊等率军由东路西向潞州,与石守信会和夹击。同时对辽及北汉方面,亦部署了警戒与牵制。此时赵匡胤所率主力仍未出发,主要是观察扬州方面李重进的举动。在得知翟守珣劝告已起作用、李重进暂缓行动后,方于五月十九日率军亲征,“倍道兼行,掩其不备”。二十九日在泽州之南,大破李筠军,歼敌3万。李筠败退泽州城内。赵匡胤组织强攻,激战十余日破城,李筠自焚,留守潞州的李守节献城出降。第一次平叛之战,用时两月,胜利结束。

赵匡胤击灭李筠后,下诏调李重进为平卢节度使,命其移镇青州。李重进遂抗命起兵,于九月间据扬州反宋。赵匡胤仍用速战速决方针,以石守信等为前军,立即进击,自率主力跟进。李重进曾向南汉请援,但南汉惧不敢应。在“外绝救援,内乏资粮”的困境下,扬州很快于十一月间被攻破,李重进亦兵败自焚。

至此,两支主要反对势力,全被歼灭,其他一些意存观望的后周故将,皆不敢动。赵匡胤所建宋王朝新政权的统治,基本上得到了巩固。

赵匡胤消灭反对势力的作战方略,主要有三点:一是以政治策略破坏二李联合,延缓李重进的发难时间,从而避免了两面作战,有利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二是采用速战速决方针,不使其他潜在反抗势力响应,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敌仓促应战。这不仅对消灭二李极为重要,对稳定全国局势亦关系重大。三是在进击李筠时,抢占了太行要隘有利地形。此举,止则可阻敌南进,屏卫汴洛;进则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击破敌军,利于在自固基础上速战速决。此外,赵匡胤在发动兵变之时,一再强调严禁抢掠和杀戮后周宗室及旧臣官僚,坚决改变五代以来每次兵变均大肆抢掠烧杀的惯例,对收揽人心、稳定局势和巩固统治,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赵匡胤本是北周禁军最高长官,又曾亲历郭威以兵变代后汉、自己以兵变代后周的事件,深知兵权重要。在建隆元年平定李筠后,逐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军权集中至王朝中央,集中到自己手中。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为以下三项:

第一,解去宿将兵权,以消除潜在威胁。任用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将领统领禁军,并使他们直接听命于己,将禁军大权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第二,削弱藩镇,以消弭叛乱根源。一是“收其精兵”,将藩镇军中精壮骁勇之士,选送京师,编入禁军。这样,既加强了中央禁军,又削弱了藩镇的实力及战斗力。二是“除藩镇留州之法”,使地方一切财政收入俱输中央,使其无法利用经济力量对抗朝廷。三是将地方兵权划归各州,使各州直隶朝廷。四是以文臣知州事,减少地方造反的可能性。

第三,制定新的军制,以保长治久安。一是带兵、发兵、用兵三权分立。这种权力分离、互相牵制的制度,使枢密院和三衙长官均不能对皇权构成威胁。至于作战的统帅,在战事结束后,立即解除兵权,也难以成为皇权之威胁。二是“强干弱枝”,“内外相制”。赵匡胤将国家正规军分为禁军、厢军两种,禁军与厢军虽同为国家正规军队,但战斗力强弱不同。禁军为中央直辖军,是维持统治的主要支柱;厢军多非精锐,由地方长官统辖。三是实行“更戍法”。各地的禁军定期变换驻地及任务,但统兵将领常驻防地,并不随士兵行动。四是实行募兵制,确保禁军成员素质优良。招募对象主要为破产农民,使潜在的反抗因素转化为维持其统治的现实力量。

通过上述各种措施,军权高度集中于赵匡胤手中。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可以说,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集中军权最彻底的专制皇帝之一。

赵匡胤整顿军队、加强中央集权,从根本去掉了唐末五代以来军阀割据的主要支柱,改变了五代时期骄兵悍将擅权的面貌。二、消灭割据 统一中国

赵匡胤击灭国内反对势力,并大致完成了集中军权于中央后,宋的统治日趋巩固,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提上日程。当时的战略态势是:北方有军事强国辽及其卵翼下的太原北汉政权;南方有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南唐、建都杭州的吴越、建都成都的后蜀、建都广州的南汉、建都朗州(治武陵,今湖南常德)的武平等政权。应将主要进攻方向首先指向何处,是制定统一战争战略的关键问题。赵匡胤在听取了主要谋臣、将相的意见后,决定实行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战略方针。他说:“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河东(指北汉)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俟我富实则取之。”北宋初建时割据诸国位置示意图 (960年)

为保障南方的攻势作战,赵匡胤对北方暂取守势:加强益津、瓦桥、淤口三关的防守,另外派军分屯瀛州(今河北河间)、常山(今正定)、易州(今易县)及棣州(今山东惠民)等地,防御辽国;分屯延州(今陕西延安)、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庆阳)及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地,防御党项;分屯晋州(今山西临汾)、潞州(今长治)、泽州(今晋城)等地,防御北汉;同时“敕沿边诸州,禁民无得出塞侵盗”,以与辽维持互不攻扰局面。至开宝七年(974年),又主动与辽议和通好,以解除进军南方时的后顾之忧。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开始向南方进军。(一)平定南平、武平

建隆三年(962年),割据湖南的武平统治者周行逢病死,其少子周保权继位,大将张文表踞潭州(今湖南长沙)叛乱。周保权一面派军讨伐张文表,一面向割据荆南的南平及宋求援。恰于此时南平统治者高保勖亦死,其侄高继冲继位。赵匡胤乘荆、湖丧乱及周保权求援之机,决定以“假途灭虢”的策略,一举两得。建隆四年(963年)正月,派慕容延钊及李处耘率10州之兵,以讨张文表为名,假道荆南向湖南进军。

这两个弱小的割据者,战守皆难。当高继冲尚在疑虑未决之际,二月上旬,强大的宋军已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江陵,高继冲被迫投降,荆南平。宋军继续南下,兵分两路,直趋湖南。此时武平军已击破潭州、杀死张文表。周保权闻荆南已降,宋军将至,恐湖南被占,急速派军阻截宋军。二月末在三江口(今岳阳北)被歼4000余人,损失战船700余艘;三月初在沣州(今澧县)及敖山寨(今临澧东南)又遭重创。朗州守军焚城逃走,周保权在沅水南岸被俘。至此,南平、武平俱灭。

宋军平定此两割据政权后,将势力伸入至长江以南地区,东胁南唐,西逼后蜀,南瞰南汉,对尔后的南攻作战,取得了更为有利的地位。(二)平定后蜀“先取巴蜀”是宋太祖赵匡胤早已定下的战略方针,为此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加紧制造战船,亲自督练水军;下令诸州制造轻车,以供山地输送之用;令张晖为凤州(今陕西凤县辖镇)团练使,侦察蜀地政情、民情及山川险易。平定南平、武平后,即派军进屯归州(今湖北秭归)、峡州(今宜昌)一带,准备入蜀。此时,后蜀统治者孟昶方感到危惧,召重臣议应对之策,宰相李昊主和,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则坚决主战。孟昶接受了王昭远的意见,派赵彦韬等北上联络北汉,约其渡黄河南下攻宋,并告知蜀军将出子午谷等路,攻取关右(函谷关以西之地)与北汉军会师。赵彦韬等中途叛蜀,不仅将孟昶联结北汉的企图告知宋廷,而且将后蜀的地理形势、道路、守备等情况绘图献上。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发兵6万,分两路攻蜀:王全斌、王仁瞻等为北路,出凤州南下入蜀;刘光义、曹彬等为东路,出归州溯江西上,分进合击,直趋成都。孟昶命王昭远、赵崇韬率军3万自成都北上,防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等要地;韩保正等率军趋兴元(今陕西汉中);高彦俦等守夔州(今重庆奉节)。宋北路军于十二月在兴州(今陕西略阳)击败蜀军抵抗后,连克西县(今勉县西)、三泉寨(今勉县西南)及大漫天寨(今广元东北),蜀军大败溃逃。王昭远率军来援,三战皆败,退保剑门。此时宋东路军亦袭破蜀军在夔州锁江架设的浮桥,占领夔州,打开了溯江入蜀的大门。

次年正月,宋北路军克剑门,俘王昭远。孟昶派其子孟玄喆率军北援,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得知剑门失守,仓皇逃回成都。宋东路军亦连战皆胜,相继收降万州、施州(今湖北恩施)、开州(今重庆开州区)、忠州(今忠县)及遂州(今四川遂宁)等。宋东、北两路军直趋成都。孟昶见大势已去,于十九日派人至魏城(今绵阳东)向宋军投降。后蜀平定。(三)平定南汉

赵匡胤虽已定下并已经实行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但由于他对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极为重视,因而当北方出现有可乘之机时,即转变主攻方向,改用兵力于北。平定后蜀后不久,北汉统治者刘钧于开宝元年(968年)七月死,养子刘继恩继位。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刘继恩被刺死,其弟刘继元代立,政局不稳。赵匡胤认为是北进良机,遂派李继勋进攻北汉。李军进至太原城下,因辽军来援,被迫撤军。次年三月,赵匡胤又率军亲征,包围了太原,仍因辽军来援,不得不撤围退军。经过两次小挫之后,赵匡胤又回到先南后北的轨道上来,专力先图江南。

开宝二年(969年)六月,赵匡胤命南唐主李煜写信给南汉皇帝刘鋹,令其称臣于宋,归还前夺去湖南之旧地。刘鋹不听,并于次年九月派军进攻道州(今湖南道县)。赵匡胤以反击名义,派潘美率潭、朗等10州兵进攻南汉。当月中旬经冯乘(今湖南江华西南)占领白霞(今广西钟山西),进围贺州。刘鋹派伍彦柔率水军万余,沿西江、临贺水(今贺江)北上救援。潘美以佯退诱敌、设伏歼之的战术,在南乡(今贺州南信都)击歼伍彦柔援军,并攻下贺州。随即扬言将沿贺江、西江顺流东下,调动刘鋹派潘崇彻率主力3万人去贺江口防守。而潘美却掉转北向,攻取昭州、桂州(今广西平乐、桂林),再东向攻取连州(今属广东),造成刘鋹错觉,认为宋军仅要收复贺、昭、桂、连4州原湖南旧地,不会再向南进,从而放松了戒备。潘美却出其不意地自连州进逼韶州(今广东韶关),击溃李承渥所率10余万大军及其象阵于莲花峰(今韶关东南),遂占韶州。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连克雄州、英州(今广东南雄、英德),进军广州,拒绝刘鋹的求和,在马迳山(今广州北马鞍山)以火攻破南汉军最后之主力。二月初五进至广州城下,刘鋹出降。南汉平定。(四)平定南唐

南唐本是江南最强之国。中主李璟时,灭楚之地得而复失,江淮14州又被宋军夺走,国势已大为削弱,于是对宋外示畏服、修藩臣礼,内则修缮甲兵、阴为战守之备。后主李煜,好文信佛,荒于国政,国势更为萎靡。宋灭南汉后,南唐已处于四面皆敌的不利态势之中。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尽快消灭这个鼾睡于卧榻之侧的南唐,加紧进行战备:用反间计,使李煜毒杀力主反宋的将领林仁肇;派卢多逊出使南唐,骗取其图籍,尽得江南地理形势、户口多寡及屯戍远近;用樊若水献策预造长江浮桥,在荆湖造大小战船数千艘备用;命薛居正等负责后勤补给,并约使吴越出兵协攻。开宝七年(974年)三月,又派使与辽进行和议,以解除后顾之忧。

赵匡胤做好准备后,为制造进攻的借口,召令李煜入朝。李煜称疾不至。赵匡胤遂于开宝七年十月间发动进攻,其部署是:命曹彬等率水陆军主力10万人,由江陵沿江东下攻金陵;派潘美率军进至和州(今安徽和县),作渡江采石(今马鞍山西南)与主力会攻金陵的准备;命吴越主钱俶率军数万由杭州北进,配合宋军进攻金陵,派宋将丁德裕为先锋并监其军;任命王明为池州至岳州(今湖南岳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湖口东西地区的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日,曹彬率主力沿江北岸东下,郝守浚率预制浮桥舰船继进。南唐军沿江屯戍部队误认为宋军例行巡江,未加防范。曹彬军顺利通过屯有10万南唐军的湖口,二十五日突然渡江袭占峡口寨(今安徽池州西),沿长江南岸东进,连克池州、铜陵、芜湖、当涂等地。闰十月二十三日,宋军击败南唐军2万人,夺占要隘采石。三日内浮桥架成,江北潘美军及辎重迅速渡至南岸,扩大战果,击败南唐杜真、郑彦华所率2万余援军。次年(975年)正月,王明军败南唐军万余人于鄂州(今湖北武汉江夏区)。二月,曹彬、潘美军连破南唐军于白鹭洲(今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中)、新林港(今南京西南),分一部兵力下溧水,大军则进至秦淮河。

南唐军10万人布阵于金陵城下,企图依托秦淮河背城一战,挽回危局。为不失战机,潘美不待渡河船只到达,即率部强涉秦淮河,大军随进,斩俘南唐军万余人,包围了金陵城。与此同时,吴越军已于四月间先后攻下常州、江阴、宜兴等地,正进攻润州(今江苏镇江)。

李煜最初虽知宋军来攻,但相信谋臣们所说“坚壁以老宋师”,终日与僧人在后苑讲法诵经,告急军书概莫能入。五月间偶登城巡视,方知宋军已逼抵城下,急调防守湖口的朱令赟率军入援,而朱因受到宋王明军的牵制,迟迟未发。九月,李煜派刘澄率军增援润州,以加强东面的防御力量。刘澄惧战,至润州后即投降宋军,润州为宋军占领,金陵局势更为危急。十月,李煜一面派人去开封求和,一面催促朱令赟迅速来援。朱令赟于十月十九日率军号称15万,分乘大舰、巨筏顺江东下。在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朱令赟与宋王明、刘遇等部遭遇,纵火烧宋军。宋军势将不支时,风向突变,火势反烧南唐军,结果南唐军被歼,朱令赟自杀,金陵陷于孤城无援的绝境。

曹彬、潘美等执行赵匡胤“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的指令,围困金陵城7个多月,至十一月下旬方发起进攻。二十七日城破,宋军整队成列,直至宫城。李煜率群臣投降,南唐灭亡。宋平定南唐作战经过示意图 (974年—975年)(五)平定北汉

在平定南唐后,宋太祖赵匡胤遂转兵北向,再次进击北汉。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命党进、杨光美、米文义等率军分五路进攻太原,又遣郭进等分攻忻、汾、代、沁、辽(今山西左权)、石等州,所向皆捷。九月,败北汉军主力于太原城下。北汉急向辽求援,辽将耶律沙、塔尔等率兵救北汉。

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猝死,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十二月改开宝九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同时下令攻太原之军返回。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漳、泉(原闽国)统治者陈洪进献所辖之地归朝(史称“泉漳纳土”);五月,吴越王钱俶亦交出政权及辖地(史称“吴越归地”)。至此,江南割据势力全部消除,太宗赵光义遂继承太祖赵匡胤未竟之志,集中兵力继续进击北汉,力图收复幽云失地。他一方面加紧训练军队,一方面命北方六州(晋、潞、邢、洺、镇、冀)制造兵器及攻城战具。同时制定了进攻北汉的战略方针:先扫清外围阻击辽援,再集中兵力攻取太原。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赵光义进行作战部署:以潘美、崔彦进等率军围攻太原;郭进率军屯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南关),阻击由北方来援的辽军;孟玄喆率军屯镇州(今河北正定),阻止由东方来援的辽军;侯陟、雷德骧负责各军的后勤供应。二月二十五日赵光义率军从东京开封出发,三月至镇州,先后派解晖、尹勋、齐廷琛、折御卿等,分别进攻外围之隆(今山西祁县东南)、沁、汾、岚各州及盂县等地。

北汉主刘继元向辽求援。辽相继派出耶律沙、耶律斜轸及韩侼、耶律善布等军,分两路增援北汉。耶律沙等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北),隔大涧与宋郭进军遭遇。辽军渡涧先攻宋军,郭进乘其半渡,率骑奋击,辽军大败,被歼万余人。另一路辽军由大同南下,侦知耶律沙战败后,主动撤回。太原援绝,更为孤立。

四月,宋军连续攻下盂县、岚州、隆州后,赵光义率军由镇州亲至太原督战。五月,太原守将范超、郭万超等相继出降。北汉主刘继元在外无救兵、内部厌战情况下,于初六日举城投降。北汉灭亡。

至此,北宋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之战以胜利告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三、宋辽战争及澶渊之盟(一)高梁河之战及战后局势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宋太宗赵光义挟灭北汉及败辽援之威,企图乘势收复幽云十六州。于是,在事先并无周密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率军由太原东返镇州,预定在此集结兵力后北上进攻幽州(即辽之南京,今北京城西南部)。六月十三日,赵光义不俟军队全部集中,即率军北进。十九日进入辽金台顿(今河北保定)境,次日进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辽东易州刺史刘宇(亦作刘禹)以城降;二十一日至涿州,辽涿州判官刘厚德以城降;二十三日进抵幽州城南。宋辽高梁河之战示意图 (979年)

此时辽已有所准备。在北汉主刘继元降宋后,辽景宗耶律贤和皇后萧绰即做出部署:命南援北汉的耶律斜轸等回防幽州,屯于城北得胜口(今北京昌平西北);派耶律奚底等增援幽州,屯于沙河(今昌平东南);城中守军为韩德让和耶律学古部。

宋军前锋傅潜等前出至城北时,与耶律奚底及萧讨古战于沙河;宋后续部队到达后合力进攻,大败辽军,斩获甚众,俘500余人。宋军乘胜北攻得胜口。耶律斜轸等以示弱诱敌、侧背突击战术,击退宋军,双方相持于清沙河(今昌平西南)。赵光义认为耶律斜轸兵力不大,仅能为其幽州守军声援,遂留一部与之相持,集中兵力围攻幽州。以宋偓、崔彦进、刘遇、孟玄喆各率军万余,分别从城东南、西北及西南、东北强攻幽州城,自率禁卫机动军屯于城南宝光寺。在宋军连续猛攻和招降下,辽军都指挥使李扎勒灿等率部出降;七月初,辽顺州(今北京顺义)知事刘廷素、蓟州(今天津蓟州区)知事刘守恩也先后率部降宋。

七月初六日,耶律沙率援兵前军至幽州,赵光义督诸军迎击,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动物园一带)。耶律沙军战败北退,宋军追击。因攻城逾旬不下,宋军士卒已极疲惫,追击行动迟缓。至入夜时,耶律休哥所率五院精骑主力到达,与耶律斜轸军协同,从两侧夹击宋军;耶律沙回军反击,城中辽军亦开城出击。宋军大败,被歼万余,连夜南退,溃不成军。耶律休哥在战斗中负重伤,仍率军追击至涿州。宋军兵器辎重,损失殆尽。

宋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太宗赵光义敌情判断失误,低估了辽军实力和战斗力;二是主力过度集中,未能形成相互支持的战场体系;三是没有打援的措施,以致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终于陷入被动。辽军在此战中一举击败宋精锐主力,使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从此宋军不再具备绝对优势。赵光义退至定州后,留崔翰、孟玄喆等在此屯守,李汉琼等屯守镇州,崔彦进等屯守关南(今河北河间以北地区),自返东京开封。

高梁河战后,辽景宗耶律贤及萧后进行战略反击。当年九月,派韩匡嗣、耶律休哥等进攻宋镇州,进至满城(今河北保定辖区),即被宋军刘廷翰及崔翰部击败。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景宗及萧后又派10万大军攻雁门关,再被宋将杨业(即杨继业)击败,驸马萧啜里(萧咄李)被杀,以致造成“契丹畏业,每望见旌旗即引去”的情形。

当年十月,辽景宗及萧后为扭转局势,率大军亲征,攻宋瓦桥关,阵斩宋守将张师,大败宋军,追击至莫州(今河北任丘)方还。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正月,辽军攻宋易州(今易县)之平塞寨,被知州白继赟击败。太平兴国七年四月,辽景宗及萧后再次亲征,兵分三路南下攻宋,其东路军连败于满城西及唐兴(今安新东南),中路军败于雁门关,西路军进至府州(今陕西府谷)之新泽砦,亦被宋军击败。三路辽军均败,辽景宗及萧后退走。与此同时,辽天德节度使萧太率军攻宋丰州(今山西武乡),亦战败被俘。

从辽军的几次战略反击来看,宋军主力虽在高梁河之战中遭受重创,但辽军在军事实力及战斗力方面尚不占优势,双方处于相对均势的对峙状态。(二)岐沟关之战

辽景宗耶律贤于三路攻宋失败后,当年(982年)九月病死,12岁幼子耶律隆绪继位。根据耶律贤“军国大事听皇后命”的遗诏,萧绰临朝听制,成为辽朝最高统治者。次年(983年)六月,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并改元统和又改国号为大契丹国(1066年再改为辽)。

萧绰在辽军数次南进多遭失败后,又得知宋军正“筑城河北”,“聚粮边境”,清醒地认识到宋军实力尚强,不容轻视,因而加紧进行与宋作战的准备工作,“均戍兵”、“修武备”。同时,不断对宋境进行试探性武力侦察,破坏宋军筑城工程的进行,“勿令就功”。并“多设间谍”,“扬言国内空虚”,以欺骗宋守边将领。为解除与宋作战时之后顾之忧,加强军事实力,于统和四年(986年)初,以耶律斜轸率军进攻女真,俘获人口10余万、战马20余万匹。

宋太宗赵光义在高梁河失败后,每欲再举收复幽云,以雪耻振威。边将误信契丹间谍之言,相继上言劝战。赵光义于雍熙三年(986年)三月,集中20万兵力,向契丹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进攻。采用分进合击方针,兵分三路北进: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将,崔彦进、米信为副,率主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攻涿州、幽州(即辽南京);中路军,以田重进为主将,出定州攻飞狐、蔚州(今涞源、蔚县);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出雁门攻云州(今山西大同)、朔州及寰州、应州(今朔州东、应县)。他的战役企图,是为了使西路军能先将山后(今山西北部并连接河北西部各州)诸州攻下,令东路军先扬言进攻幽州,将契丹主力吸引至幽州地区,俟西路中路会师后,再向右旋回,形成合围,在幽州地区与契丹军决战。

契丹萧太后等得知宋军发动进攻后,认为宋军尽锐而来,不可过早与之决战。在作战策略上,采取了避开锋芒、纵敌入境、以各地守军逐次抵抗和游击性攻扰之法,削弱及疲惫宋军,尔后再以各个击破的方针,集中兵力先歼灭对南京(即幽州)威胁最大的宋东路主力军,再转用兵力歼灭宋中路及西路军。她的应战措施是:派一部兵力加强平州(今河北卢龙)海岸防御力量,防止宋军由海上进袭,以确保东京(今辽宁辽阳)与南京的通路;令耶律抹只率所部急驰南京,以稳定该方向之局势;调集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上京(今巴林左旗南)等各道部族军,向南京北部地区集中。契丹军很快形成四个主力兵团:以南京驻军为核心的耶律休哥兵团,以东京驻军为核心的耶律抹只兵团,以东征女真军为核心的耶律斜轸兵团,以及萧太后亲自率领的、以御帐亲军及宫卫骑军为核心的战略预备兵团。她的兵力部署,是以耶律休哥和耶律抹只两兵团控制于南京,主要对付宋东路军;耶律斜轸兵团控制于蔚州以东,阻击宋中路军及西路军,防止其东进与东路军会合。萧太后统帅部进驻南京,控制全局,并随时准备策应各军。

由于契丹军并未以主力迎战,所以宋军在攻入契丹境后,进展极为顺利。至三月底,东路军已攻占涿州、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东南),中路军已占领飞狐、灵丘,西路军已占领朔州、应州等地。四月初,宋东路军在耶律休哥军的昼夜攻扰下,极为疲惫,军粮又断,遂退回雄州。宋中、西路军仍在继续深入,至四月中旬,又占领蔚州及契丹重镇西京(今山西大同)。在此情况下,曹彬在补充军粮后,再次北进占领涿州。

萧太后认为,经过月余的战斗,宋军锐气已失,且兵力分散,各行其是,而宋太宗又远在千里之外遥控指挥,无法及时组织协同,正是反击良机。于是将统帅部推进至驼罗口(今河北涿州东北50里),亲自指挥耶律休哥及耶律抹只两兵团,企图钳击歼灭宋东路主力于涿州。宋辽岐沟关之战示意图 (986年)

曹彬侦知萧太后已亲临前线,感到处境险恶,仓皇放弃涿州,冒雨南撤。五月初三,退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被契丹军追及,在契丹骑兵大部队冲击下,宋军大败溃逃。在拒马河及其以南地区,又连续遭到契丹骑兵的突击,“死者数万,弃戈甲若丘陵”,几乎全军覆没,残部撤至高阳(今河北保定东南)。赵光义得知东路主力在岐沟关战败后,为避免中、西两路再被击败,速令中路军退定州(今保定西南),西路军退代州(今山西代县)。田重进中路军行动迅速,很快撤至定州。潘美西路军为掩护雁门以北人民南撤,在兵力对比极为悬殊情况下,令杨业领所部军向朔州出击。杨业孤军进击,陷于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州南),全军覆没。杨业重伤被俘不屈,绝食三日而死。至此,宋军第二次大规模的进攻,再以惨败告终。

岐沟关之战,是宋与契丹带有决战性质的一次战役,双方均投入了最大限度的可动用兵力。契丹骑兵数量及质量略占优势,机动性及冲击力强,利于野战。宋军在强弩、火器等装备上略占优势,利于攻坚及防守。双方的实力及战斗力,在战役开始时属于相对均势,战役的最后胜负,主要决定于双方的作战指导。赵光义分进合击、先图控制燕山山脉要隘、尔后再东进会攻幽州的方针没有错,他希望吸引契丹主力于幽州的企图亦已实现。但他未设前线最高统帅,亦未对战斗打响后三路大军如何协同、如何会攻等重要问题进行指示,而由自己在千里之外实施遥控指挥。在当时的通信条件下,他很难对瞬息万变的战况做出快速适当的反应,所以才导致失败。而契丹军统帅萧太后采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之用兵原则,力避主力过早决战,用一定空间换取必要时间,甚至陪都西京失落亦不以主力争夺,以争取自己主力之集中及敌军兵力之分散、削弱。因而,她能以内线作战的被动地位夺取到战役的主动权,于最佳时机及地点投入主力,歼其一路,再及其他,终于获得战役的胜利。(三)君子馆之战

雍熙三年(986年)八月间,宋军在岐沟关战败后,宋太宗赵光义为防备契丹军南侵,以张齐贤镇守代州,田重进镇守定州,杨重进镇守高阳关,刘廷让镇守瀛州(今河北河间),李继隆镇守沧州,分扼沿边要地。

契丹萧太后在岐沟关之战胜利后,稍事整顿,即乘势于十一月间率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军担任主攻,以耶律休哥为前锋,萧太后自率数万精骑为后继。十二月上旬,耶律休哥军在望都击败宋守将后,进至滹沱河,尔后转军东进。

宋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侦知契丹军正向瀛州方向前进,遂与高阳关镇将杨重进、益津关(今河北霸州)镇将李敬源联系,共同出军进击契丹军,同时留一部精兵配属沧州镇将李继隆,使其为后援。

耶律休哥得知宋军出击,抢先占据险隘要地,待萧太后率契丹军主力到达后,开始合围宋军。当时天寒地冻,宋军衣着单薄,手足被冻得麻木,难以将弓弩拉张满弦,只能与契丹军拼死肉搏,形势十分不利。十月初九日,契丹军劫毁宋军粮草;初十日,将宋军包围于君子馆(今河间西北)一带。

战前,耶律休哥曾向宋雄州守将贺令图诈降。贺令图不辨真伪,也不与诸将通气,在宋军被围后率随骑赴契丹军营“纳降”,结果被诱俘。而此时,宋沧州镇将李继隆畏缩不前,不仅未如约迅速增援苦战的宋军主力,反而退保乐寿(今河北献县)。被围宋军在援兵断绝的情况下,只能拼死突围。契丹军不断增兵,攻势愈加猛烈。从早激战到晚,宋军覆没,死者数万,宋将李敬源、杨重进亦战死,刘廷让仅率数十从骑突围。

其后,东路契丹军长驱直入,攻掠邢州以北的祁州(今河北安国)、深州等地后北还。西路契丹军出胡谷(今山西繁峙西),进攻代州。代州镇将张齐贤率厢军以伏击战击败契丹军于土磴塞(今宁武东),杀其数百,获战马2000匹。契丹军退走。

君子馆之战,宋军惨败,士气大跌。契丹军虽然获胜,但损失亦不小,两员大将战死,士兵死伤无数。此战与岐沟关之战一道,对以后北宋与契丹双方的战略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契丹屡次南攻 宋朝战略防守

端拱元年(988年)九月,萧太后和契丹帝耶律隆绪乘着岐沟关、君子馆胜利之势,再次率大军南下攻宋,破涿州及益津关。十一月间,连下长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满城、祁州、新乐,进至唐河(今定州北)。定州镇将李继隆率精兵出击,契丹军大败北退,宋军追击至漕河(今徐水南)方回。次年七月间,李继隆率军护送数千辆粮车去威虏军(今徐水西北遂城)。耶律休哥率数万骑截击,在宋将尹继伦与李继隆南北夹击下,契丹军大败于徐河,耶律休哥负伤北退。宋军追击至徐河以北,将军粮安全送至威虏军。此后数年,契丹军未再攻宋。

经高梁河、岐沟关和君子馆惨败后,宋太宗赵光义便失去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信心,将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守。在唐河、徐河小胜后,宋太宗诏群臣商议备边御敌之策。最后决定,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东至泥姑塘口(今天津塘沽)的东西九百里、南北六七十里地带,利用原有河渠塘泊,加以疏通,筑堤蓄水,构成阻敌水障;同时,设28寨125铺戍守,用以防御契丹骑兵。

宋与契丹经过6年的平静,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契丹军又开始南下攻宋。契丹将韩德威率数万骑,自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城子)南下,被宋永安节度使折御卿击败于子河汊(今陕西府谷西北);另一部契丹军攻雄州,亦为知州何承矩击败。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死,其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次年改元咸平。

咸平二年(999年)九月,萧太后与契丹帝耶律隆绪第三次率大军南下攻宋。宋高阳关守将傅潜拥兵8万,不敢出战,仅派戍保州的田绍斌率一部兵力迎敌。田绍斌施以夜袭,杀敌2000余人。十月,契丹军攻遂城,被杨延朗(杨业之子,即杨延昭)击退。契丹游骑进至邢、洛二州境。次年正月,宋将范廷召自定州率步骑万人迎战,败于瀛州。宋将康保裔率精锐自高阳关增援,被包围于瀛州西南之裴邨,因范廷召背约先退,康保裔战败被俘。契丹军于是自德州、棣州(今山东惠民)渡河,抢掠淄川(今淄博辖区)、齐州(今济南)。宋真宗赵恒率大军至大名御敌,萧太后和契丹帝率军退走。范廷召率军追击,至莫州(今河北任丘)击败契丹后军,夺回被掠民众及马匹、兵械。

咸平四年(1001年)九月,萧太后派耶律隆庆率军攻宋。十一月间,宋将王显大破契丹军于遂城地区,斩杀2万余人,俘其统军铁林。

契丹不甘于遂城之败,咸平六年(1003年),又派出统军使萧挞凛率万余骑南攻定州。首先进围望都,与宋军主帅王超所率主力在望都城南激战。契丹军初战不利,被斩首2000余级。此后,萧挞凛派军抄劫宋军粮队,途中与偏离主力的宋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军相遇。契丹军一面与宋主力相峙,一面迅速将王继忠军隔离包围,激战于望都北。王继忠殊死奋战,且战且退,无奈寡不敌众,至白城(今望都东北)力竭被擒。王超见王继忠兵败,粮草又失,遂指挥宋军主力后撤。契丹军一路尾追,沿途劫掠州县,逼近威虏军时,遭到宋援军突袭,损失不小。契丹军至此方收手,班师返回。

望都之战,对宋朝和契丹都造成了极大影响。宋军被迫对河北防务进行调整,重新部署兵力,暂时稳定住局面。契丹军也是精疲力竭,成了强弩之末。(五)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自岐沟关之战胜利后,契丹太后萧绰就雄心勃勃,企图进一步向南发展,扩大契丹统治区。此后的17年间,契丹军与宋军的边界冲突不断,仅萧太后组织的较大规模进攻就有8次,其中3次还是她亲自率军实施的。虽然胜多败少,但作战并不顺利,如遂城一个小小的军事据点,契丹军多次进攻始终未破,而且损失数万人。通过多年的较量,萧太后已认识到契丹军没有力量消灭宋军,长期战争下去,从人力、物力、经济的损耗来说,也拼不过地大人多、战争潜力远远超过契丹的宋朝。因而,她针对宋统治者多次求和、不愿作战的心理,根据宋军分点据守且缺乏统一指挥、难以组织大规模反击战的情况,决心发动一次大的进攻,用战争来结束战争。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契丹从政治、军事两方面,同时对宋发动攻势:一方面放出和谈信息,利用宋降将王继忠写信使宋真宗赵恒知道,如果宋提出请和,和议可成;一方面集中20万精锐大军,由萧太后和契丹帝耶律隆绪亲自率领攻宋。

萧太后以统军使萧挞凛为前军,分兵攻威虏军、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及北平寨(今顺平东北),均被宋守军击败;再攻保州,依然受挫。十月上旬,萧太后命前军由右翼南下,自率主力围攻瀛州,并亲自擂鼓指挥。强攻10余日,死伤近3万人,城仍不克,而萧挞凛在右翼已先后攻破祁、洺二州(今安国、邯郸永年区)。萧太后遂改变战法,不攻大城重镇,而是从其间隙长驱南下。二十日进至天雄军(今大名东),攻又不克;遂超越南下,破德清军(今河南清丰西北),逼近澶州(今濮阳南)。此时,宋将李继隆、石保吉等已率军进至澶州,完成了防御部署。二十二日,萧挞凛率军进至澶州,他带着少数从骑察看地形时,被宋军床子弩射伤而死。

宋真宗赵恒在接到契丹的议和信息后,曾回信同意请和。由于契丹军并未停止南进,在宰相寇准力请下,决定北上亲征。十月二十六日,宋真宗率军进入澶州,将士欢呼,气势高涨。契丹军此时处境已极为不利:两个多月连续行军和战斗,将士疲惫;沿途攻城多次受挫,统军大将又未战先死,大大影响了斗志;孤军深入敌境,不论是前进决战或后退撤军,皆有风险。

萧太后决定谈和。她提出宋朝归还后周柴荣时从契丹手中收回的关南10个县,以此作为撤军条件。宋真宗不愿割地,予以拒绝。经过几次讨价还价的谈判,终于在十二月初七日签订了盟约。盟约规定: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契丹帝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称契丹太后萧绰为叔母;维持双方实际控制疆界线,各守边界,互不侵犯,并送还越界逃亡之人;沿边城垒只能修缮,不得增筑,亦不得另开河道;宋每年向契丹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等。史称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

至此,结束了宋与契丹长达20余年的战争。从宋王朝的角度看,“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协议;从中华民族及中国历史的发展看,此后120年宋与契丹基本上未再发生大的战争,尤其是通过开放边境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南北社会经济的发展皆有好处。此后,在宋与西夏战争时期,对宋亦有减少两面作战之利。

第二节 宋夏战争

一、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唐王朝建立后,党项各部纷纷归附,其大首领拓跋思恭被赐李姓,成为称雄一方之唐朝藩镇。五代十国时期,党项李氏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并利用未卷入混战的有利时机,不断增强实力。宋王朝建立后,又归附于宋。宋太宗赵光义赐党项首领李继捧姓名为赵保忠,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李氏世代承袭的土地。党项贵族集团内部开始急剧分裂,李继捧族弟李继迁召集族弟李继冲及亲信,号召、联络党项各部起兵反宋。从雍熙元年至咸平五年(公元984—1002年),不断攻扰宋边。

景德元年(1004年),李继迁因箭伤复发身亡,其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即位后,采用依靠契丹、结好宋朝的方针,对宋及契丹双方称臣,集中力量向西开拓。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李德明死,李元昊继位。李元昊为了壮大自己,并击破宋“联蕃制夏”战略,集中主要力量向西扩展。景祐三年(1036年)统治地域方圆万余里,并拥有兵力50万,与宋及契丹已形成鼎立之势。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元昊更名曩霄,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夏(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次年正月,进表宋朝,说他已即皇帝位,要求宋廷予以承认。

宋统治集团对夏在实际上的独立可以容忍,而对其在名分上与宋廷平起平坐则不能甘心。于是宋仁宗赵祯下诏除去元昊官爵及赐姓(赵),关闭榷场(边境贸易市场),禁止互市。这些措施,正好使元昊有了攻宋之借口,遂对宋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宋与西夏的战争,正式开始。二、夏以机动作战进攻北宋(一)三川口之战

延州(治今陕西延安)是宋西北部边境的军事重镇之一,亦是宋入夏的交通要道,所以夏景宗元昊第一个打击目标就选择了延州。

在延州北部地区,宋军筑有36个军事据点,其中以金明寨最强。守将李士彬系当地党项族首领,世代为宋镇守金明寨。部属有18寨羌兵数万人,是延州正面的主要屏障。元昊在大举进攻之前,曾进行过反间及诱降,均被宋军识破未能成功。于是元昊又遣党项族首领及战士向李士彬诈降。李士彬未察实情,尽收于部下。元昊还命夏军将士与李士彬相遇时要不战而退。勇而无谋的李士彬更为骄傲。与此同时,元昊又向延州知州兼鄜延、环庆安抚使范雍请和。范雍竟信以为真,松懈了战备。

宝元三年(1040年)正月,元昊以声东击西战术,派一部兵力进攻延州西北的保安军(今陕西志丹),范雍急令石元孙及刘平两部,分由延州和庆州(今甘肃庆阳)驰援保安。元昊却亲率主力10万人从中路南下,在诈降人员接应下,首先里应外合攻占金明寨,俘虏了李士彬。元昊了解范雍胆小无谋,判断若进军延州,范雍必急调宋军回援,遂决定围城打援,以必需的兵力进围延州,而将主力埋伏于保安至延州必经之三川口附近地区。范雍见夏军来攻延州,果然调刘平、石元孙等部迅速回援。刘平等昼夜兼行,南进至三川口(今延安西北40里处)东之五龙川时,陷入元昊预设之伏击圈内。宋军拼死苦战,伤亡惨重。由于鄜延都监黄德和擅自逃走,致使部队混乱溃散,全军覆没,刘平、石元孙力尽被俘。

元昊围攻延州七日,城仍不破,因天降大雪,又恐宋援军到来,遂撤围北归。为扩张战果,当年五月,又攻破塞门、安远(均在陕西安塞北)及永平(今子长永平乡)诸寨。九月,再攻破于沟、于河、赵福(均在今宁夏固原中河乡与西吉白崖乡一带)诸堡,并诱宋守军出战,歼灭其5000余人于定川堡(今固原中河乡)附近,使延州北方门户洞开。(二)好水川之战

三川口宋军被歼的消息传至宋廷后,举朝震惊。宋仁宗赵祯立即加强战备:一方面增募兵员,收括驴马以为军用,并在鄜延地区增筑堡寨;一方面遣使前往邈川(今青海海东乐都)与吐蕃大首领唃厮啰联系,赠与官职和资财,促其出兵助战,从西南牵制西夏。同时,对边帅进行了调整,将范雍撤职贬官,将黄德和腰斩;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范仲淹和韩琦为副使,范仲淹为鄜延路统帅、韩琦为泾原路统帅。

范仲淹和韩琦的战略思想有所不同:韩琦主张积极进攻,立即集中兵力,深入敌境,寻其主力进行决战;范仲淹则主张积极防御,先巩固本身防务,提高部队战斗力,然后再图进取。宋仁宗在与主要大臣议论后,决定采用韩琦主张,下诏命鄜延、泾原两路宋军同时进兵,于次年正月入讨西夏。对此决定,有的大臣坚决反对。范仲淹见仁宗诏命已下,难以挽回,遂献缓兵之策。他委婉谏言:此时出兵,塞外雨雪大寒、路阻地险,容易被敌所乘;不如待春暖青黄不接之际出师,届时敌军马瘦人疲,我方更有获胜把握。赵祯亦认为可行,但又不愿放弃进攻,于是定下折中方案,下诏韩琦的泾原一路主攻,范仲淹的鄜延一路担任招纳、牵制任务。好水川之战经过示意图 (1041年)

夏景宗元昊侦知宋军将北上攻夏后,决定先发制人。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元昊在折姜会(今宁夏同心东南)集中兵力,宣称将攻渭州(今甘肃平凉)。他率军沿葫芦河川(今清水河)之西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东偏城乡)后,做出部署:以一部兵力大张旗鼓地经张家堡(即张义堡,今固原西南张易镇)、六盘山南,向渭州前进;自率主力经羊牧隆城(今西吉东南隆德堡)之西、沿瓦亭川(今葫芦河)秘密南下,预定在好水川(今隆德至西吉间)地区以伏击战歼灭泾原路宋军主力;另派一部精骑,东至笼竿城(今隆德)以北六盘山下,设伏于好水川口,以防宋军退入渭州。

韩琦得知夏军将攻渭州后,立即向镇戎军(今宁夏固原)集结兵力,准备迎击。当3万宋军集中完毕时,夏军已自怀远城南进。韩琦遂派大将任福为统帅,率军出击。临行前嘱其持重慎战,说“自怀远城趋得胜砦(今西吉东南硝河乡),至羊牧隆城,出敌之后。诸砦相距才四十里,道近粮饷便(补充方便)。度势未可战,则据险设伏,待其归邀(截)击之”。

二月十二日,任福率数千轻骑自新壕(今固原西北长城壕)先发,以桑怿为先锋,朱观、武英部继进。进至捺龙川(今固原西彭堡西南小河)时,听说镇戎军常鼎、刘肃部与夏军战于张家堡,遂转道急趋交战地,击杀夏军数百人。夏军遵照元昊佯败诱敌的预定方案,抛弃马驼等物,向南撤退。任福不知是计,又听闻夏军兵少,便跟踪急追。当晚宿营于好水川,任福、桑怿在陇山之东,朱观、武英在陇山之西陇洛川,相隔5里,相约次日会师好水川口(今隆德北六盘山下)聚歼夏军。

二月十四日晨,任福军进至六盘山,发现南退夏军与元昊所派精骑会合,列阵以待,方知中敌之计。桑怿先驰击敌阵。任福见路旁放置木盒数个,将其打开察看时,盒中飞起带哨信鸽百余只,盘旋于宋军上空。此为夏军发起合击之信号。顿时,夏军四面云集,不俟宋军成列,即“纵铁骑冲突,自辰至午,阵动,众傅山欲据胜地(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贼发伏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 (桑)怿、(刘)肃战死。贼分兵数千断官军后, (任)福力战,身被十余矢”,仍“挺身决斗,枪中左颊,绝其喉而死”。

夏军击歼任福部后,即合力进攻陇山之西的朱观、武英部宋军。此时,王珪率羊牧隆城顿兵4500人,赵律率瓦亭塞(今泾源大湾乡瓦亭村)骑兵2500人,先后驰援朱观、武英军,均被包围于元昊预设的伏击圈内。经激战,宋军大溃,宋将耿傅、武英、王珪、赵律战死,仅朱观率1000余人退据民垣,当夜与前来救援的泾原将王仲宝合军,得以返回。夏军获胜后,侦知宋环庆路、秦凤路已派军来援,遂撤军北返。

总计此战,宋军“指挥使将佐死者十五人,军员二百七十一人,士卒六千七百余人,亡马一千三百匹,杀掠民五千九百余口、熟户(归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千四百余口”。宋朝在连续两次惨败后,不再轻言进攻西夏,改取守势战略。仁宗赵祯下诏:“陕西诸路总管司严边备,毋辄入贼界,贼至则御之。”(三)河东及定川寨之战

夏景宗元昊在好水川战胜后,于当年(1041年)七月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扬言进攻关、陇,却率军偷渡屈野川(今陕西北部窟野河),奔袭宋河东路军事重镇麟州(今神木北)。由于宋军坚守,夏军多次攻城均告失败,因伤亡过多退走。八月又攻府州(今府谷),依然攻城受挫,伤亡千余。元昊于是北上进攻位于突出部之丰州(今府谷西北),将其攻破,大掠后屯军琉璃堡(今府谷北),再次进攻麟、府二州,仍屡攻屡挫。宋将张亢乘夏军戒备不严,夜袭琉璃堡。夏军伤亡甚众,损失牛马等牲畜万余头,弃堡逃走。十一月,元昊进占麟、府二州之间的建宁寨,切断二州之间交通,使麟州陷于绝粮之危境。张亢率军由府州送粮饷去麟州,夏军中途劫夺,被宋军击退。张亢乘势进攻建宁寨,夏军大败,被歼万余,元昊战败退走。由于宋军连胜,夏军未再进攻河东路。

宋军在好水川战败后,朝廷将陕西边防统帅夏竦撤职,将韩琦贬知秦州(今甘肃天水),范仲淹贬知耀州(今陕西铜川耀州区);当年五月,又徙范仲淹知庆州(今甘肃庆阳)。经过两次惨败的教训,宋仁宗赵祯已认识到:在与辽议和后30年来,“上下安于无事,武备废而不修”,“器械腐朽,城郭堕颓”,而且“兵久不用,人未知战”。于是采用范仲淹多次上书的意见,即以战略防御为主。

当年十月,宋廷对西北边防进行了调整,将陕西分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分别以韩琦、王沿、范仲淹、庞籍为统帅。此时韩琦的战略思想已转变,基本上与范仲淹相同。他和范仲淹“日夜计议”,针对夏以骑兵为主的情况,设计了防中有攻的塞堡策略,在加强边境防御能力的同时,准备进取宋夏边界上西夏控制的战略要地横山(今陕西西北部山脉,横亘于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等市县)。其作战指导是:于鄜延、环庆、泾原路各选“步兵一万,骑兵三千”,“观贼之隙,使三军互掠于横山。降者纳质厚赏,各令安土;拒者并兵急击,必破其族。假若鄜延一军先出,贼必大举来应,我则退守边寨,或据险要,勿与之战。不越旬日,彼自困敝,势将溃归;则我复出环庆之军,彼必再点兵而来,即又有泾原之师,乘间而入,使贼奔命不暇,部落携怨。我则兵势自振,如宥、绥二州,金汤(今陕西吴起东南)、白豹(今吴起南)、折姜(今宁夏同心东南)等寨,皆可就而城之。其山界蕃部去元昊且远,救援不及,又我以坚城守之,以精兵临之,彼既乐其土,复逼以威,必须(然)归附以图自安。三二年间,山界可以尽取”。以范仲淹为主导的这一战略设想,不仅继承了春秋末期吴国伍子胥用以破楚的三师疲敌策略,而且创造了以防为主、防中有攻的堡寨进逼战略。如此一步一步地进取,待夺取横山之后,则等于断了元昊的一只手臂。由于不久西夏与宋签订和约,此设想未能全部付诸实施。但从此,渐进筑堡之策基本上为宋朝边帅所采用。

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中书令张元向夏景宗元昊进言:“中国精骑并聚诸边,关中少备。若重兵围胁边城,使不得出战,可乘间深入,东阻潼关,隔绝两川贡赋,则长安在掌中矣。”元昊虽然深知以西夏之国力,根本不可能占有宋朝的关中及长安,但仍然采纳了这一建议。在他看来,这不仅可掠夺大批财物,而且能沉重打击宋朝决策者,迫其解除经济封锁,重开榷场互市,以解决西夏盐、布等物奇缺的困情。当年闰九月,在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集中10万大军,兵分两路:东路出彭阳城(今固原东北),西路出刘璠堡(今海原东南),合击宋边防要地镇戎军。

天都山距镇戎军约百余里,因此元昊的部署很快外泄。泾原路统帅王沿得知夏军来攻后,派副将葛怀敏率兵据瓦亭寨待敌。临出发时,王沿告诫葛怀敏切勿冒进,应背城为营,诱敌深入,设伏歼之。

葛怀敏领命后,率所部从渭州北进,至瓦亭寨未见夏军,遂继续北进至养马城(今固原西郊大堡村)。二十日,宋军各部均至此会合。当闻知夏军已进至长城壕(今固原北)外时,葛怀敏违背王沿的指示,并且不听部将赵珣的劝告,决定次日拂晓进袭,连夜部署“诸将分四路趣(趋)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中河乡)”。二十一日,刘湛一路进至福新堡(今固原西北)即被夏军击败,退回固原附近向家峡;其他各军均在定川寨四周遭夏军猛攻,退入寨中。

夏军遂包围了定川寨,毁掉寨南濠桥,断宋军归路并切断寨内水源。葛怀敏至此才发现,已经中了元昊诱敌深入之计。于是决定结阵突围,企图退回镇戎军。元昊又采用“围三缺一”战术,故意留出南面缺口,让宋军突出。宋军撤至距定川寨东南2里远的长城壕时,发现桥已被毁,无法通过。这时宋军已脱离既设工事,军阵开始混乱。元昊乘机指挥骑兵猛冲,阵斩葛怀敏以下将官16人,歼灭士兵9400余人,获马600余匹。此役参战宋军,仅葛怀敏之子葛宗晟及郭京等部,因及时退回定川寨,得免于被歼。

元昊乘胜长驱南下,直抵渭州,在纵横六七百里地区内大肆劫掠。此时,宋朝在陕西沿边有顿兵20万人,包括鄜延路6.8万人,环庆路5万人,秦凤路2.7万人,泾原路除被歼万余外尚有6万余人;与西夏西部接壤的吐蕃唃厮啰部,亦为宋之盟军。元昊唯恐自率主力孤军深入,退路被阻或根据地被攻,所以大掠后迅速返军北还。

宋朝连续战败,又因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所以统治集团希望息兵停战、达成和平。西夏虽获三次大捷,但由于人口、资源甚少,经过三年战争,“兵数入边,得地不能据,军民死亡、创痍者相半,国中困于点集,财力不给,牛羊悉卖契丹”,无力再长期进行战争。这时夏与契丹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双方发生争夺属领部落之纠纷,关系渐趋恶化。元昊害怕两面受敌,所以更为迫切希望与宋议和。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派使臣至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谈和。经过一年多的谈判,终于在次年十月达成和议。宋王朝坚持不承认元昊的皇帝名分,但亦作出妥协:封元昊为夏国主,名义上向宋称臣,奉宋正朔;宋岁赐西夏绢15.3万匹,银7.2万两,茶3万斤;于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及镇戎军之高坪寨重开榷场,恢复双边贸易。元昊在国内,仍称帝如故。此后由于夏与契丹发生战争,所以宋夏之间十几年间未再发生冲突。三、宋夏争夺边境城寨

在宋夏签订和约的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契丹兴宗耶律宗真率军10万攻夏。由于对宋的后顾之忧已经解除,元昊得以集中力量抗击契丹,大败契丹军。庆历八年(1048年),元昊死后,其子嵬名谅祚继位,即夏毅宗。契丹乘机于次年六月再次率军攻夏。夏军先败后胜,契丹无功而还。但此后数年间,契丹军不断进击,夏深感力量不足,被迫多次向契丹请和,至皇祐五年(1053年)谅祚向契丹进降表后,双方才停止战争。

宋、夏、契丹三国之间的和平,在边界仍有小的冲突情况下,仅维持了10年。至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赵祯死、英宗赵曙继位时,宋夏之间的冲突又逐渐增多。治平三年(1066年)九月,谅祚率军数万攻宋庆州(今甘肃庆阳),围大顺城(今华池东北马铺寨)三日,又分兵围柔远寨(今华池),并焚烧附近村落及在段木岭筑寨。在环庆路宋军抗击下,谅祚中宋军强弩箭,负伤撤军。次年正月,宋英宗赵曙死,其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当年十月,宋军以突然袭击方式占领了夏之绥州(今陕西绥德),收蕃部首领300人、蕃户1.5万户,同时击退了前来夺城之4万夏军。谅祚进行报复,诱杀了宋保安军知军杨定、都巡检侍其臻等。宋夏战争由此再次展开。(一)庆州、大顺城及罗兀城之战

治平四年(1067年)十二月,夏毅宗嵬名谅祚死,其7岁幼子嵬名秉常继位,即夏惠宗,其母梁太后摄政。熙宁三年(1070年)五月,夏为夺取中路南下之主要通道,发动10万兵力在宋庆州荔原堡(今甘肃华池东南)之北、距宋边界仅20里外,构筑闹讹堡。宋庆州知州李复圭派刘信等率军3000人出击,因寡不敌众,大败而归。李复圭为反击夏军,自率军进袭夏之金汤城(今陕西吴起东南)及白豹城(今吴起南)杀数千人。柔远寨宋将林广为牵制夏军,率所部袭破夏之十二盘、多娘、大原(均在今甘肃庆阳北境)等寨。八月间,夏发动30万大军侵入环庆路,分兵进攻庆州北部大顺、柔远等7处城堡。夏军主力进驻庆州北约40里之榆林堡,其先锋进抵庆州城下。出击来援的宋军,在战斗中郭庆、高敏等四将战死,但夏军进攻的各城堡,在宋守将顽强抗击下,均岿然不动。夏军见进战无功,攻城受挫,在榆林仅驻4日,即撤军北退。

十一月间,夏军再次出动大军围攻大顺城。宋神宗赵顼命鄜延路统帅、延州知州郭逵出援环庆路。郭逵侦知夏幼主秉常现居于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古城),遂采取围魏救赵之战法,派部将燕达率军进攻宥州附近夏之堡寨,并宣称将取宥州。在守卫堡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