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主管岗位实战指南(实务·技巧·案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4:06:02

点击下载

作者:薛泰尧 綦连家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务主管岗位实战指南(实务·技巧·案例)

财务主管岗位实战指南(实务·技巧·案例)试读:

前言

财务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从事财会各岗位工作均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格。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年轻人都向往从事财会工作,尤其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财会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年轻人能够一展身手的重要职场领域。

财务会计有着专门的工作流程,经验积累更需要循序渐进。财会工作岗位的设定,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规律。从事财会行业的人大多都是从基础岗位干起,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业务水平的提升,逐步走向更高一级岗位。如果财会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或者职业生涯总是在基层岗位上止步不前,那么就需要重新夯实基础,提高工作技能,从而一步步成长为企业的好会计、好管家。

财务主管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当中起着关键作用,财务主管业务水平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家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财务主管的工作内容宽泛,对业务水平要求高。所以,为了使一般会计人员能够顺利晋升到财务主管岗位,同时帮助财务主管轻松应对各项工作,我们特地邀请财会一线专家打造了这本《财务主管岗位实战指南(实务·技巧·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业务能力学习与提升方案,以帮助从事财会工作的读者实现职业生涯的跃升。我们基于实用性、就业需求和自学需要,同时参考财会学科体系构成,设计了这本专业理论与实务相融合、便于系统学习的图书。

本书的编写理念是“让会计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会计实务变得形象逼真,为自学者铺设一个台阶,为专业人员送上更多的实践领悟机会”。所以,本书主要采用图表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归纳知识点,突出实践性,便于读者轻松自学。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部分会计、税法等理论书籍和实务操作教材,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感谢。同时,我们还要向给予了我们无私帮助的老师和实务操作人员表示感谢。

由于会计法规、制度更新变化较快,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第一章财务主管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特点与目标一、财务会计的特点

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与向管理当局提供内部管理所需会计信息的任务是由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分别完成的。与管理会计相比,企业财务会计具有鲜明的基本特征。(一)以企业外部的报告使用者作为直接的服务对象

财务会计的报告使用者包括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企业外部的报告使用者多种多样,他们出于各自的目的,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不会完全相同,而各类报告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有的是财务会计能够提供的,有的是财务会计无法提供的。因此,财务会计在确定报告使用者、综合各类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以及可能性的基础上,以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通用会计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将外部的报告使用者作为直接的服务对象,并不可否认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运用。企业管理当局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利用财务会计信息,但企业管理当局除了利用财务报告信息外,还能够通过任何形式的报告取得企业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具体作用如图1-1所示。图1-1 财务报告的作用(二)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财务会计在以货币为主要单位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过程中,从原始凭证的审核与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登记和报表的编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统一、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见图1-2)与方法。这种较稳定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有助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财务会计信息取信于企业外部各类报告使用者所必需的。图1-2 会计处理程序(三)有一套系统的规范体系

会计信息是各方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处理各方经济利益的重要依据,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用以规范企业的行为。为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系统高效运作并保证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除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规范外,企业还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管理规定以及核算要求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解决财务会计处理流程、会计方法确定等问题。会计法规与准则如图1-3所示。图1-3 会计法规与准则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学科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形成了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就成为会计学科中两个重要的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如图1-4所示。图1-4 财务会计的特点三、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目标始终是提供企业和外部使用者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的目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财务会计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哪些人。一般来说,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职工。(2)财务会计应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应该提供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具体来说,财务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信息,有助于外部利益人进行投资、信贷或者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加强企业管理有关的信息。(3)财务会计如何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形成会计信息,然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具体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务报告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第二,财务报告要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财务报告要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制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被充分披露。(3)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这样的财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会计信息的价值主要包括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其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的,企业就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务中,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如果某项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误报会影响到使用者据以做出的决策,它就具有重要性。反之,则不然。可见,重要性就像一道门槛,对众多的信息施加一种限制。至于重要性大小的判断要依赖会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素质。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事项的性质和金额大小等方面判断其重要性。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企业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部获得之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满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将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的权衡,以最好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为判断标准。第三节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从会计角度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具体如表1-1所示。表1-1 会计计量属性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实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往往依赖于估计,为了使所估计的金额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同时,又不影响其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会计计量属性的使用如表1-2所示。表1-2 会计计量属性的使用第二章保证企业“血脉”畅通——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核算第一节 货币资金一、货币资金的概述

货币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于货币形态的资产,用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它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以直接用来购买货物、支付劳务和偿还债务,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流动资产。企业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收支来进行的。材料的购进,产品的销售,工资的发放,税金的缴纳,股利、利息的支付以及进行投资活动等事项,都需要通过货币资金进行收付结算。同时,一个企业货币资金拥有量的多少,标志着它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大小,是投资者分析、判断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企业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起着连接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商业企业需要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既要防止不合理地占压资金,又要保证业务经营的正常需要,并按照货币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各种收付款项进行结算。二、货币资金的管理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合法而有效。具体如图2-1所示。图2-1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中几项重要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第二节 库存现金一、库存现金的界定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性资产,其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理解。狭义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包括人民币库存现金和外币库存现金,即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广义的现金是指除库存现金以外,还包括银行存款、其他符合现金定义的票证。本章所讲述的现金是指狭义的库存现金。二、库存现金的管理

为了加强现金的管理,国务院颁发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国人民银行也颁布了《现金管理实施办法》,从宏观上控制货币的流通量,规范了现金的收付行为。企业为了防范错弊,也应制定相应的现金管理制度,建立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和监督现金的收支活动。(一)库存现金的收入与支出管理要求

库存现金的收入与支出管理要求如表2-1所示。表2-1 库存现金的收入与支出管理要求(续表)(二)库存现金的限额管理(1)经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必须于当天送存银行。(2)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时,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开户银行核定。(3)开户单位库存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单位确定送存时间。(4)凡在银行开户的单位,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核定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数额作为该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5)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其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天数可适当放宽在5天以上,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三)库存现金管理的十不准(1)不准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的待遇。(2)不准用不符合财会制度的凭证(如用白条等)顶替库存现金。(3)不准用转账凭证套取现金。(4)不准编造用途套取现金。(5)不准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6)不准利用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7)不准将单位的现金收入按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8)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小钱柜)。(9)不准发行变相货币。(10)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三、现金收款凭证及其审核

出纳人员在办理每一笔现金收入之前,必须先要符合现金收款凭证,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会计人员工作规范》有关规定认真复核。(1)复核现金收款凭证,即复核现金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2)复核现金收款凭证的填写日期是否正确,即现金收款凭证的填写日期应为编制收款凭证的当天,不得提前或者推后。(3)当面清点现金,开出现金收据,并加盖“现金收讫”的印章和出纳人员名章。(4)收款凭证的出纳、制证、稽核、记账、会计主管栏目是否签名或者盖章。

现金收入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单位从银行提取现金,要以现金支票的存根作为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证明。收入小额货款,应以销售部门开出的发票副本作为收款证明。四、现金付款凭证及其审核

现金付款凭证是出纳人员办理现金支付业务的依据。付款凭证应由有关账户的主办会计人员填制。(1)复核现金付款凭证。经复核无误后,在付款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印章。现金付款凭证如出现红字时,实际经济业务应是现金收入的增加,但在处理时,为了避免混淆,出纳人员在凭证上加盖印章时,仍加盖“现金付讫”印章,以表示原经济业务付出的款项已经全部被退回。(2)发生销售退回时,如数量较少,且退款金额在转账起点以下,需用现金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编制付款凭证。(3)经领导批准的借款单,会计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审核无误后,填制现金付款凭证,出纳人员对付款凭证复核无误后,支付现金。(4)将现金存入银行要填写交款单,以银行退回的交款单作为企业存款的证明。五、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总括地反映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实例2-1】6月8日,A公司签发一张支票,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20 000元备用。根据现金支票存根,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实例2-2】6月9日,A公司销售甲产品100元,增值税17元,共收入现金117元,根据销货发票,填制现金收款凭证。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实例2-3】6月10日,A公司收取B公司出借包装物押金40元,根据收款收据,填制现金收款凭证。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40

贷: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                 40【实例2-4】6月3日,B公司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56 000元。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填制现金付款凭证。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6 000

贷:库存现金                      56 000【实例2-5】6月4日,C公司预支经理李东差旅费2 500元,根据审核批准的借款单,填制付款凭证。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李东                  2 500

贷:库存现金                      2 500【实例2-6】6月7日,D公司购入办公用品500元,根据办公用品购入发票,填制现金付款凭证。D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500

贷:库存现金                       500【实例2-7】6月9日,E公司厂办王涛出差回来报销,原借1 600元,现报销1 200元,剩余400元现金交回。根据报销单,填制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E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400

贷:其他应收款——王涛                   400

借:管理费用                      1 200

贷:其他应收款——王涛                  1 200六、库存现金的明细分类核算

库存现金明细分类核算是通过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的。现金日记账是反映和监督现金收支结存的序时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并为每一账页顺序编号,防止账页丢失或随意抽换,也便于查阅。现金日记账一般采取收、付、存三栏式格式,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现金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一般编制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并据以登记现金日记账。

每日终了应计算本日现金收入、支出的合计数和结存数,并同实存现金进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款相符。不准挪用公款,也不准用“白条”抵充现金库存。所有的收付款凭证应由出纳人员送交会计人员,作为登记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的依据。总分类账户中现金账户余额应与现金日记账的余额相等。

有外币现金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人民币和外币库存现金的数额、币种分别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七、库存现金的清查

为了保证企业的库存现金做到账款相符,应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以确定库存现金的安全、完整。

现金的清查是指对库存现金的盘点与核对,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终了前进行的现金账款核对和清查小组进行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现金盘点、核对。现金的清查主要是采用实地盘点法。清查小组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有挪用现金、白条抵库、超限额留存现金以及账款是否相符等。现金清查结束后,应根据清查的结果与现金日记账核对的情况填制“库存现金查点报告表”。“库存现金查点报告表”应由清查人员和出纳人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属于现金短缺,应该按照实际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属于现金溢余,按照实际溢余的金额,应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对发生现金短缺的处理是:如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责任人)”或“库存现金”;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过批准后,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对发生现金溢余的处理是:如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的现金溢余,经过批准后,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实例2-8】A公司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现金长款200元,经反复核查,仍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将其转销。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发现现金长款时:

借:库存现金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2)批准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实例2-9】B公司进行现金清查时发现现金短款180元,经核查,属出纳人员李丽责任造成,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发现现金短款: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80

贷:库存现金                       180(2)批准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李丽)           1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80八、备用金的核算

备用金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使用的备用现金。

为了反映和监督备用金的领用和使用情况,应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设置“备用金”二级科目,或者设置“备用金”一级科目,借方登记备用金的领用数量,贷方登记备用金的使用数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暂付周转使用的备用金数额。

根据备用金的管理规定,备用金的核算分为定额制和非定额制两种情况。(一)定额备用金制

定额备用金制是根据使用部门和人员工作的实际需要,先核定其备用金定额并依此拨付备用金,使用后再拨付现金、补足其定额的制度。【实例2-10】C公司某生产车间核定的备用金定额为3 000元,以现金拨付。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3 000

贷:库存现金                      3 000【实例2-11】上述车间报销日常管理支出2 800元。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2 800

贷:库存现金                      2 800(二)非定额备用金制

非定额备用金制是指为了满足临时性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个人的现金,使用后实报实销的制度。【实例2-12】D公司行政部门高红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以现金付讫。D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高红)              800

贷:库存现金                       800【实例2-13】高红出差回来,报销630元,退回现金170元。D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630

库存现金                       17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高红)              800第三节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的规定,每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要在当地银行开立有关存款账户,用来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和使用

每个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正确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是做好资金结算工作的基础,企业只有在银行开立了存款账户,才能通过银行同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办理资金的收付。企业应按规定在银行开设和使用存款账户。《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将企业事业单位的存款账户分为四类,即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具体如图2-2所示。图2-2 存款账户分类二、银行结算方式

企业在办理支付结算时,除了按规定的收支范围和条件使用现金外,都必须采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办理结算。所谓结算方式,是指单位或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具体如表2-2所示。表2-2 银行结算方式及使用规定三、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全面反映银行存款的收付及结存情况,应设置“银行存款”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数,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存放在银行的结余数。【实例2-14】B公司与甲公司签订购货合同,并商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B公司向甲公司销售101产品,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 000元,代垫运杂费1 000元。B公司在办妥托运手续后,凭发票及运单填写“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并向开户银行办妥托收手续,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23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银行存款                      1 000【实例2-15】沿用实例2-14,B公司接到开户银行的收款通知书后,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5 0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235 000四、银行存款的明细分类核算

为了及时、详尽、全面、系统地反映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按开户银行、存款种类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对银行存款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是订本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账页,借方栏根据银行存款收款凭证登记,贷方栏根据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登记。每日终了时,应计算银行存款收入合计、银行存款支出合计和结余数,定期与银行转来的对账单核对。另外对于现金存银行的业务,因为只编制现金付款凭证,所以在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时,还应根据有关的现金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五、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即将开户银行定期送来的对账单与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进行核对,以查明银行存款收、付及余额是否相符。在与银行对账之前,应先检查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然后与银行送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通过核对,往往会发现双方账目不相符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双方记账可能有差错,如错账、漏账等,这是不正常的,应及时查明更正;二是存在未达账项,这是正常的。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各种结算凭证,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导致一方已经记账,而另一方尚未记账的款项。例如,企业委托银行向外地某单位收款,银行收到对方支付款项的结算凭证后,就记账增加企业的银行存款,再将结算凭证传递给企业,企业在收到结算凭证后再记录增加自己账上的银行存款。在银行收到结算凭证至企业收到结算凭证期间,就形成了未达账项。

企业和银行之间可能会发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未达账项。

第一,银行已经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因而未收款入账的款项(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如委托银行收款等。

第二,银行已经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因而未付款入账的款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如借款利息的扣付、托收无承付等。

第三,企业已经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账手续,因而未收款入账的款项(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如收到外单位的转账支票等。

第四,企业已经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账手续,因而未付款入账的款项(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如企业已开出支票而持票人尚未向银行提现或转账等。

出现第一种和第四种情况时,会使开户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出现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时,会使开户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使开户单位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不一致,很容易开出空头支票,对此,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

在会计实务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一般采用“补记式”余额调节法。其基本原理是:假设未达账项全部入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及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应相等。其编制方法是:在双方现有的余额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方未收账项,减去对方已付、本方未付的账项,计算调节双方应有的余额。【实例2-16】某企业2015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7 000元,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5 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下列未达账项:(1)企业收销货款40 000元,已记银行存款增加,银行因未收到,尚未登记增加;(2)企业付购料款30 000元,已记银行存款减少,因对方单位未入账,银行尚未登记减少;(3)企业委托银行收到某公司货款50 000元,银行已收妥入账,企业尚未收到有关凭证,故未登记增加;(4)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2 000元,银行已登记减少,企业尚未收到凭证,未登记减少。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双方余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达账项不是错账、漏账,因此,不须根据调节表做任何账务处理,双方账面仍保持原有的余额,待收到有关凭证之后(即由未达账项变成已达账项),再同正常业务一样进行处理。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一)外埠存款

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企业汇出款项时,须填列汇款委托书,加盖“采购资金”字样,委托开户银行办理汇款。汇入地银行以汇款单位名义开立临时采购账户,该账户不计利息,付完清户,除采购员差旅费可以支取少量现金外,一律转账,该采购专户只付不收。采购完毕,外埠银行将多余的存款转回企业开户银行。(二)银行本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了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企业使用银行本票,应向银行填写“银行本票申请书”,出票银行受理银行本票申请书,收妥款项后签发银行本票,在本票上签章后交给申请人。(三)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企业向银行填送“银行汇票委托书”并将款项交存开户银行,取得汇票后,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申请书存根联,编制付款凭证。(四)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取得信用证而按规定存入银行信用证保证金专户的款项。

企业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应按规定向银行提交开证申请书,填写“信用证委托书”,并将信用证保证金交银行,银行方予以办理。(五)信用卡存款

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按照规定存入银行信用卡专户的款项。企业可以用信用卡购物或者支付有关费用,企业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可续存资金。(六)存出投资款

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他货币资金也是一种银行存款,但它是承诺了专门用途的存款,不能像结算户存款那样可随时安排使用,所以,企业在核算其他货币资金时专设“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对其进行核算。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反映其他货币资金的实存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应当按照外埠存款的开户银行、银行汇票或本票、信用卡、信用证的收款单位等,分别以“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等进行明细科目核算。(一)外埠存款的核算【实例2-17】2015年1月8日,A公司汇往外地购货款50 000元存入采购地的银行开立采购专户,采购共花费49 140元,余额采购后退回开户银行。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将款项汇到外地开立专户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2)采购货物时:

借:材料采购                      4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 14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9 140(3)收到开户银行通知,收回多余的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86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860(二)银行本票存款【实例2-18】A公司向银行提交“银行本票申请书”并将款项2 000元从银行账户转作银行本票存款。A公司持该银行本票购买办公用品2 000元,取得发票账单等单据凭证。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取得银行本票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2)购买办公用品,收到收款单位的发票账单: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2 000

如果企业因本票超过付款期等原因而要求退款时,应填制进账单一式两联,连同本票一并送交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科目。(三)银行汇票存款【实例2-19】2015年1月14日,A公司向开户银行申请办理银行汇票业务,并存入1 000 000元,获得银行汇票。企业持银行汇票采购生产用材料,共花费994 500元,并收到银行转来的“多余款收账通知”。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办理银行汇票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2)收到采购货物时:

借:材料采购                      8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4 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994 500(3)收回多余的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5 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5 500(四)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实例2-20】B公司采购物资,货款30 000元,增值税税额5 100元。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该公司向银行填写“信用证委托书”,并向银行缴纳40 000元信用证保证金。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信用证委托书回单”,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填写“信用证委托书”并缴纳保证金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2)收到开证银行通知,根据供货单位信用证结算凭证及所附发票账单:

借:材料采购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35 100(3)未用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余额转回,接到开户银行通知后:

借:银行存款                      4 9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4 900(五)信用卡存款【实例2-21】2016年2月4日,B公司向其开户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业务,用于购买办公用品,存入款项10 000元;2月5日,从信用卡上支付购买的办公品费用9 000元;2月20日又从基本存款账户转入50 000元。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转入信用卡存款: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2)支付购买办公用品费用:

借:管理费用                      9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9 000(3)续存款项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六)存出投资款【实例2-22】B公司要委托某证券公司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先在该公司以企业名义开立证券资金户头并存入资金800万元。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准备进行短期投资: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000(2)该证券公司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假设价值为600万元),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6 0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 000 000(3)B公司将多余的资金转回原开户银行: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000 000第三章减少企业“三角债”——应收及预付款项第一节 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的概述(一)认识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指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都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因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债权,都是商业信用的必然结果。但和应收账款相比,应收票据具有以下特点:(1)应收票据是一种具有合法凭证债权,因而比应收账款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2)商业汇票的流通性较强,持票人可将持有的商业汇票提前贴现、背书转让或抵押;(3)应收票据(特别是其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较小。(二)应收票据的种类

应收票据的种类如图3-1所示。图3-1 应收票据的种类(三)应收票据的计价

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收到承兑的汇票无论是否带息,一律按其票面金额计价入账。对于带息的票据,如果收款期是跨年度的,应于年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和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并增加应收利息。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为了反映应收票据的取得、票款收回等经济业务,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取得的应收票据面值和票据利息,贷方登记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面值和利息。本科目可按照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设户进行明细核算,并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在备查簿中应予注销。(一)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2)因企业销售、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3)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4)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企业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等,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实例3-1】D公司2015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货款为100 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合同约定3个月以后付款,乙公司交给D公司一张不带息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17 000元。2015年5月1日乙公司如期承兑汇票款。D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2015年2月1日收到商业承兑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乙公司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2)2015年5月1日收到汇票款时:

借:银行存款                      117 000

贷:应收票据——乙公司                 117 000(二)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企业收到的带息应收票据,除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核算外,还应于期末计提票据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票据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面值×票面利率×期限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应收票据面值+应收票据利息=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票面利率”一般指年利率,由双方约定“期限”指签发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间隔(有效期)。票据的期限,有按日表示和按月表示两种:按日表示时,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经历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在按天数或月数计算时,应将按年表示的利率转换成N/360天或N/12月来计算。

例如,甲公司收到一张3月5日签发的面值为80 000元、年利率为8%、90天到期的商业汇票,则到期日为6月3日,即3月份27天(3月5日计入),4月份30天,5月份31天,6月份2天(6月3日不计入),共90天;因此,票据利息为:80 000×8%×90÷360 =1 600(元)。

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不论各月份实际日历天数为多少,均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如4月30日签发、5个月期限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9月30日。

带息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收到的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未计提利息部分),贷记“账务费用”科目。【实例3-2】A公司2015年10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货已发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 000元。收到B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6%。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2015年10月1日销售产品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B公司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2)2015年12月31日计提票据利息时:

票据利息 =234 000×6% ×3÷12 =3 510(元)

借:应收票据                      3 510

贷:财务费用                      3 510(3)2016年4月1日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

到期值 =234 000×(1+6%×6÷12) =241 020(元)

2016年未计提的票据利息 =234 000×6%×3÷12 =3 510(元)

借:银行存款                      241 020

贷:应收票据——B公司                 237 510

财务费用                      3 510三、应收票据的贴现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贴给银行一定利息以后收取的剩余票款的业务活动。

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利率,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收入。其公式如下:贴现息=到期值×贴现利率×贴现期贴现收入=票据到期值-贴现息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的期限

企业按商业汇票的贴现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商业汇票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对于贴现收入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者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