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6:57:14

点击下载

作者:马盛德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精)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精)试读:

前言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有10个,他们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在这10个民族中,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的甘青宁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

舞蹈是人类发生最早的民间艺术之一,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正如闻一多所说:“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正是舞蹈这种与人类格外亲密的关系,使得它在人类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的历程中,紧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传衍、发展,并以特殊的形式,留下自己的印迹。”所以,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化,舞蹈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提起我国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舞蹈文化,人们首先会想到以维吾尔民族为代表的、生活在新疆这片辽阔土地上的伊斯兰教民族,那里被人们赞誉为“歌的天下,舞的世界”,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歌舞文化,令人感叹,一经看见便终生难忘。然而,以撒拉族、回族为代表的、生活在甘青宁这片广袤地域的伊斯兰教民族,歌舞文化则相对贫乏、单一,甚至在有些地区舞蹈活动还被禁锢。凡是到过西北地区,分别接触过这些民族的文化的人们,都会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同样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信仰同一宗教、同一语系语族的不同民族(撒拉族与维吾尔族同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在舞蹈文化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性?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了这种明显的差异?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这些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作深入的考察,又要对其舞蹈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教化、民族心理等关系进行理论的探讨,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但十分有趣的课题。笔者是撒拉族,自幼在撒拉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长,并且具有民族舞蹈理论工作者和族属的双重身份。因此,撒拉、回、维吾尔族的舞蹈比较研究,就成为笔者二十多年来一直思考的课题。

婚礼,是人生的大礼,是人类婚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各民族的婚姻习俗丰富多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心理样式。在形态各异的婚俗文化活动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歌舞艺术的注入。生活在大西北的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在婚礼仪式中也毫不例外地选择了歌舞艺术的庆祝方式。民俗学认为,婚礼本身的意义在于祝贺,其次在于通过举行仪礼的方式向族人和社会宣布婚姻成立,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监督。因此,本书选择了西北地区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三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聚焦于这三个民族的婚俗舞蹈进行比较。

本书选取的三个民族婚俗舞蹈,分别是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回族的《宴席舞》和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之所以确定这三个民族的舞目类群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这三种舞蹈都是在结婚现场融进婚礼仪式的助兴舞蹈,具有相同的舞蹈主题和功能。撒拉族《堆依奥依纳》是在婚礼上必然要演出的歌舞。回族的《宴席曲》原本因结婚喜庆摆宴席而得名。开始时只是民间歌曲,后来随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因歌成舞,正合古人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维吾尔族的《纳孜尔库姆》是新疆东部地区广为流行的维吾尔族民间自娱性男子舞蹈。它源于吐鲁番盆地,主要流传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哈密、库车、和田等地,是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哑剧表演与说唱结合的民间舞蹈表演,是在婚礼中必有的表演,后来才扩展到喜庆节日和晚会上。这三种舞目类群虽然具有不同的风格,但由于他们同样起着庆贺婚礼的特殊作用,因此在表演的场地和舞蹈的形式上,都与婚礼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第二,撒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都主要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同一或邻近地域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来进行自己民族的文明建构。共同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文化创造经历必然具有相似性,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也会有相通的历程;加之撒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主要民族。伊斯兰教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西北,都属于相当强势的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必然会深深地影响着三个民族人群的生活和心理。同样的自然环境和宗教信仰,都为同一功能的三种婚俗舞蹈融入了许多相同的因素,成为它们可比性的基础。而三种婚俗舞蹈在内容、形式、传承、现状等许多方面的差异性,又让我们看到舞蹈的民族特质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相异之处。

第三,这三个民族的舞目类群,都有很长的、与本民族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特点,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例如,撒拉族的《堆依奥依纳》常见的舞目是由《骆驼泉传说》发展而来的。骆驼泉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街子清真大寺附近,是撒拉族之乡的一处圣迹,也是传说中青海撒拉族的发祥地。《骆驼泉传说》的歌词中反映了撒拉族由中亚地区到青海长途迁徙的悲壮历史,保存了撒拉族祖先的英雄人物形象,它是民族文化极有代表性的历史记录。回族《宴席曲》中的歌词,有大量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精彩内容,几百年来,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被注入在唱腔和说辞里。《纳孜尔库姆》中的很多激烈的言语、诙谐的表情和高难度的竞技,也可以追寻其历史的来源。这些舞蹈说词、唱词内容的历史性与舞蹈动作虽然凝聚在同一个时间和场合中,成为舞蹈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内容与舞蹈动作并不相关,都有不同程度的脱离。考察这些舞蹈的历史发展,这些说词和唱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舞蹈生态学的建立,为舞蹈的研究,特别是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历史和现状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本书即采用舞蹈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舞蹈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舞蹈生态学》指出:“从艺术与人类关系这个角度来探讨艺术的本质与规律,是近年来各门艺术研究的共同路线,也是艺术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因为舞蹈的存在方式、表现方式有着如前所述以‘人’为媒质的特性,研究舞蹈与人类的关系更为直接,有更特殊的意义,也更为迫切。无论是生物人、社会人——个体或群体,均离不开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获取到宏观地研究舞蹈本质的一把钥匙,以舞蹈与环境关系为出发点,开启舞蹈生态学的原理。所以,舞蹈生态学是把舞蹈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维的综合考察,确定自然的或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哪些影响和制约了舞蹈,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舞蹈的发生、发展及表现形式,以期通过这些探讨,对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解释,揭示舞蹈自身的规律。”根据这一精神,本书的具体目标,是在描写三种舞蹈不同的形态、考察三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前提下,尝试从三种舞蹈的形态和三个民族生态环境的关系中总结三种舞蹈兴衰之命运,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婚姻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概念。恩格斯在1884年10月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叙述了人类婚姻制度的演进历程,并指出了人类婚姻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制、专偶制三种不同的婚姻形式。婚姻作为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从人类同动物分道扬镳时起,婚姻已经承当了人类祖先赋于它的文化意义,并逐渐习俗化、理性化、社会化。婚俗舞蹈属于仪典舞蹈,它们作为婚礼仪式的一部分,无疑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们是民众在固定的生活情景中自发创造、自然传衍的民族民间舞蹈。他们根植于民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至为密切。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婚俗舞蹈反映了宗教信仰、礼俗观念,被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所制约。因此,婚俗舞蹈的研究,除了采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操作程序外,还要参考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相关原理,这一研究又是舞蹈学和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课题。

对这三种婚俗舞蹈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不限于仅仅对具体舞蹈作就事论事的描写和分析,而应当具有推进舞蹈普遍规律研究的更为积极的意义。这也是本书的一种理论追求。本书虽以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婚俗舞蹈为个案,涉及到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各自特殊的社会、历史、宗教等生态环境与舞蹈的多方面关系,但三种舞蹈的比较研究必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整个舞蹈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通过对三种舞蹈事实的具体研究,把握住三种舞蹈的来龙去脉,在探寻出相关舞蹈规律之后,我们期望通过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进行舞蹈保护和传承。一旦把握了自然环境、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中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舞蹈的发展,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了舞蹈的发展,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舞蹈制定有效的具体保护方案,消除不利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从而发展舞蹈事业。三种舞蹈比较研究的成果,也能验证舞蹈科学已有的结论,丰富和完善舞蹈生态学的内容,为相关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舞蹈的研究更为自觉,进一步推动舞蹈科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马盛德(又名胡赛尼),撒拉族,1959年12月生,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文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研究,近十余年来,主要从事我国非遗保护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西北民间舞蹈数据库”项目,出版《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合著)、《中国民舞》(合著);发表《论回族宴席舞的式微》、《仪式与舞蹈》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作者个人照第一章在婚礼中起支撑作用的撒拉族《堆依奥依纳》一、撒拉族传统婚俗习惯

在传统的撒拉族社会中,女孩子一般长到十四五岁便不准出门,只能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订亲时,男方先给少女送一对耳环,表示“系定”,不再许配他人,几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算正式订亲。订亲主要由父母做主,但须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舅舅的意见尤为重要。有“铁出炉家,人出外家(人生于外姓)”的说法。订亲之后,进行送彩礼仪式,送彩礼时,声势虽大,礼并不多。送彩礼人员均为男人,多则八九十人,少则二三十人。过去一般人家,彩礼仅有细衣料一套(缎子一类),粗衣料一套(素布),女方给新郎也只回敬一双布鞋和一双绣花布袜。

从结构上看,撒拉族人的婚礼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哭嫁。撒拉族女儿在出嫁前一个月跟奶奶、姨姨们学唱撒拉族哭嫁歌“撒赫稀”。出嫁时,至亲好友和左邻右舍都会前来陪同。他们一边细致入微地看长辈们给新娘梳妆打扮,一面专心致志地倾听新娘哭唱“撒赫稀”。出嫁那一天,新娘在长辈二人搀扶下,哭唱“撒赫稀”,缓缓倒退出大门,在门前场院里绕场三匝,撒下粮食,以示娘家五谷丰登,并祈求去婆家能生根发芽,然后在众人簇拥下,登上骡马,直奔婆家。2.“挤门”。当到达新郎家大门时,村里的小伙子们挽袖露臂,进行“挤门”仪式(即阻挡新娘入门),双方你冲我堵,兴高采烈,喊声震天。待新娘入新房后,年轻人们纷纷起来,把新郎父亲、舅舅、哥哥等抓起,进行一番脸涂锅灰,头戴草帽,或乘骑牦牛转圈等的戏谑玩耍。3.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新帽,系上绣花腰带。接着男方的亲属们一一上前,给新郎披红。新郎在伴郎的陪同下进入上房,面对阿訇,坐在木凳子上举行宗教仪式,念“证婚词”。自此,婚姻正式确认,双方成为合法夫妻。4.演出。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在庭院中央围坐一圈,观看《堆依奥依纳》的表演,演出使婚礼的欢庆活动达到高潮。照片1-1-1撒拉艳姑[美]海映光1932年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王建平提供照片1-1-2撒拉新娘[美]海映光1932年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马伟提供照片1-1-3新娘[美]海映光1932年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王建平提供照片1-1-4 撒拉族婚礼场面 [美]海映光1932年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马伟提供照片1-1-5 撒拉族婚礼中的新郎 马光辉摄照片1-1-6撒拉族新娘出嫁前的梳妆韩立军摄照片1-1-7 撒拉族新娘 马文华摄照片1-1-8 撒拉族婚礼中念尼卡亥的仪式 马光辉摄照片1-1-9 婚礼中的饮食 马伟摄照片1-1-10 撒拉族婚礼宴席 马国忠摄

在撒拉族传统婚礼的所有仪式中,《堆依奥依纳》的表演是整个婚礼仪式的核心,它起着结构性的作用,支撑着婚礼的过程。同时,它又是所有参加婚礼的人所热烈期盼的部分,是那一时刻许多人心中的“最终目标”。《堆依奥依纳》的表演为婚礼添加了无数欢乐。二、《堆依奥依纳》舞蹈名称由来

在撒拉语中,“堆依”指骆驼,“奥依纳”是玩、耍之意。在以往一些学者的文章中曾出现过“对委奥依那”的名称,本书没有沿用此名称,主要原因是汉字“对委”的读音与撒拉语中骆驼“堆依”的读音不能对应,“对委”的表述很不准确,这也许是由于对撒拉语不是太了解的缘故而造成的。“堆依奥依纳”是撒拉语的音译,意为耍骆驼,舞骆驼。舞骆驼,有时还称“骆驼舞”。有趣的是,撒拉语中把吃宴席、办婚礼也称为“堆依意希巴”、“堆依比特巴”。这种婚礼中表演的《堆依奥依纳》与生活语言中的婚礼名词“堆依比特巴”,在称谓上有一种特殊的联系,我们需要从语言方面来做一些探讨分析。

撒拉族是一个有着迁徙历史的民族,撒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撒拉族的祖先所组成的部落,早年生活在今土库曼斯坦东南部。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迁徙后的撒拉语与撒拉族的母语土库曼语之间尽管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撒拉语中还是保留了很多土库曼母语,较为接近的语言如:①此项对比研究中的土库曼语部分,由中央民族大学突厥语言文学系米娜瓦尔博士提供。

在撒拉族的母语——土库曼语和撒拉语中,对于骆驼和婚礼的名称是我们最关注的。

在土库曼语和撒拉语中,“骆驼”一词的发音和涵义是完全一致的,撒拉语中叫“dye”(堆依),土库曼语中也叫“dye”。从中可以看出,“dye”一词正是古突厥语对“骆驼”的称谓,在这些属于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中都得到了保留。现在唯一不同的是对“婚礼”一词的称呼,在土库曼斯坦的撒鲁尔部落语言中婚礼叫做“托奥依”(toi),而在今天的撒拉语中已经没有对婚礼的相同词汇,仍然叫做与“堆依奥依纳”舞名近似的“堆依比特巴”,在“托奥依”与“堆依比特巴”这两词之间并没有词源上的任何联系,读音也是完全不同的。可见,撒拉语中已经失去了母语的这一词汇,这是在迁徙后七百多年中发生在语言上的一种变化。

在撒拉族的民间故事中有一个《骆驼泉的传说》,故事内容反映了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向东迁徙的艰难历程,而《堆依奥依纳》也以艺术的形式将这一历史展现,表演的时间正是在婚礼这一人生大礼的时刻。之所以叫做《骆驼泉》和《堆依奥依纳》,是因为骆驼在整个民族的迁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撒拉族对骆驼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模拟骆驼载着撒拉族人长途迁徙的表演《堆依奥依纳》,在撒拉族人的婚礼上举行,一方面说明撒拉族人用表演艺术的方式进行民族历史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撒拉族人对于骆驼的深厚感情。久而久之,这一舞名也逐渐融入婚礼的名称。《堆依奥依纳》成为撒拉族人民生活中十分珍稀的艺术形式,深受人民喜爱。照片1-2-1骆驼泉碑文马盛德摄照片1-2-2 骆驼泉 马盛德摄三、舞蹈播布区域《堆依奥依纳》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孟达等地的撒拉族村庄。

循化地区,地处“冂”形地理位置,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渠纵横,地势极为复杂。附近多为赤山红岭,没有经营畜牧业的自然条件。上述自然环境,按其特点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川水地区、浅山地区、脑山地区。撒拉语有两大方言区,分别是街子方言和孟达方言。

街子位于循化县城以西,撒拉语称街子为“阿里提欧里”,一般解释为“埋葬撒拉族祖先尕勒莽六个儿子的地方”,或是“六个儿子”等。街子是撒拉族的发祥地,撒拉族著名的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以及撒拉族先祖尕勒莽和阿合莽的陵墓都位于街子镇三兰巴海村中央。此外,街子还是整个循化撒拉族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也是人口最集中和繁盛的地方。可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街子在撒拉族人的心目中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照片1-3-1 街子清真寺 [美]海映光1932年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王建平提供照片1-3-2 街子清真寺 马伟2009年摄照片1-3-3街子大寺藏经楼马伟摄照片1-3-4 尕勒莽墓 马伟摄照片1-3-5阿合莽墓马伟摄照片1-3-6 黄河流经积石峡 马伟提供照片1-3-7 清水湾 马盛德摄

孟达地区位于循化县东部的积石峡,那里重峦叠嶂,地势狭窄,平地较少,人口密度小,而且周围林深木广,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多以伐木、狩猎为主。因此,他们多把房屋修成两层楼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孟达地区曾经是木柴交易的集中地。四、表现形式《堆依奥依纳》是一种戏剧性表演与舞蹈动态相融的艺术形式。在清末民初前后,骆驼舞主要由四人表演。其人物有:尕勒莽、本地人(蒙古人),另外二人翻穿皮袄装扮成骆驼(见照片1-4-1、1-4-2)。后来有的地方则改为五人表演。除了原本的人物以外,还增加了一个人物——阿合莽(尕勒莽的兄弟)。每当谁家举办婚礼时,主人都要专程去请演出人员,各地还有自行组织的演出班子,他们在村中都是知名人士。《堆依奥依纳》的表演者都是男性,女性不能参与演出。《堆依奥依纳》在表演上有一定的程式性。演出有固定的开场:一撒拉族阿訇右手持杖,左手怀抱《古兰经》出场。演出中,骆驼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由另一阿訇牵着,由两人联合扮演:他们钻进道具服中,将驼衣顶起,前者将一只衣袖高高挺起为驼头,后者将另一只皮袄袖后摆为驼尾,二人头顶凸起为驼峰。骆驼在行走时敲响的驼铃声节奏中绕场一周至场前,表示撒拉族先民迁徙途中的艰难跋涉,尔后环顾茫茫旅途,遥望天极。比起动作造型的简单、质朴和生活化来,《堆依奥依纳》的队形构图倒是具有一种抽象的意义。在表演过程里,三个人物的行为路线主要从模仿撒拉族先民迁徙历程这一主题进行。所以,在表演过程中,每说唱一段后,就绕场一周(见图片1-4-1中的图一),或是走到场上一角,或走到中央(见图片1-4-1中的图二、三),以表示先民们走过的不同路线和地域。照片1-4-1 骆驼舞 韩立军摄照片1-4-2 骆驼舞 马伟摄图片1-4-1

演出中,也加入特定的对话和念白。如蒙古人上场,双方迎面相互行礼道:“雅赫西吗,朋友?”“雅赫西,雅赫西。”双方行礼问候完毕,阿訇将《古兰经》装入驼背褡裢内,开始咏唱叙述迁徙过程,骆驼随意左右摆动身躯,前蹄刨地,做摇尾摆头状。《堆依奥依纳》的演出形式允许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的参与,所以有着活泼风趣的一面。例如,演出时,阿訇把牵驼绳搭在驼峰上后下场。骆驼昂首,摇头摆尾绕场右行,行进三步,后退三步,跪于场左侧,表示自己已经到了神泉所在的地方。接着,阿訇们发现骆驼不见了,举起火把寻找,边找边唱。演出中,观众们可以直接参与对话,和演员之间问答情节,感情交流十分热烈而融洽。《堆依奥依纳》很受撒拉族人民的欢迎。在它消失之前,谁家举行婚礼时,全村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前去观看。主人家院场面热烈,气氛活跃,演出时常到通宵,真是开心一夜,热闹非凡。孟达地区的演出班子常常被邀请到循化县附近的甘肃积石,大河家地区的回、东乡、保安等民族的村庄里,成为这些兄弟民族婚礼活动中的特别节目,为兄弟民族的婚礼增添了喜庆的色彩。五、表现内容《堆依奥依纳》是既带有戏剧色彩,又具有浓厚民族生活气息的撒拉族婚礼舞蹈。它以对话、道白、朗诵诗句、模拟骆驼起舞等艺术形式,反映撒拉族先民们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千里迢迢向东迁徙的历史事件。最难能可贵的是,整个演出的对话、韵白、朗诵诗句等都是用撒拉语来完成的,这一形式在该民族的艺术中是不多见的。《堆依奥依纳》整个表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地人(蒙古人)与撒拉族先民间对话,讲述撒拉族先民迁徙时长途跋涉的经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