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20:50:10

点击下载

作者:杨瑜君 万玲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试读:

前言

如今升学、就业竞争异常激烈,想必每一位负责任的家长,都不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到底是什么呢?英文中的教育“education”来源于拉丁文“e-ducere”,是“lead out”或“bring out”(带出、激发出)的意思,它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探索发现过程,而不是从外到内的搬运灌输。

这些年亲历美国教育,我真切体验到了这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在我们所观察到的美国教育体系里,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思想几乎渗透到所有的学科中,语文课培养阅读思维,数学课培养数学思维,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还有大家经常听到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说,“Thinking”思维是美国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维。因为他们相信,良好的思考能力可以启发孩子由内往外地探索和发现,体现自身价值。

所以,比起教学生“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美国教育更注重引导孩子学会 “如何思考”(How to Think),学会关注、分析自己思考的每一步是否合理、清晰、合乎逻辑,有没有遗漏的可能性,或者可以继续联想、发散、深挖的地方。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推行和使用很多辅助方法和工具,其中最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我们在这本书里要和大家探讨的思维导图(Thinking Maps)。

思维导图是一套和我们的思维过程对应的视觉图形工具,它可以把大脑中原本混沌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具体、直观,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掌握思维方法和技巧,学会有意识地思考。

和很多美国孩子交流时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思路清晰、能说会道,在很大程度是受益于这种长期的思维训练。想得更清晰,自然说得就更有条理。孩子们在课堂上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课堂笔记、记录知识要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学沟通讨论……长期反复的练习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能力,甚至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也觉得受益良多。

正是感受到思维导图训练对孩子的帮助,我们之前在微信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和育儿书《聪明的妈妈教方法》中都专门分享过这个话题。现在,我们把这几年的学习心得和应用实践经验都总结在这本书里,希望能帮助广大家长、老师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引导孩子使用好这套非常棒的思维工具。

市面上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不少,但以一个零距离观察美国课堂的角度,采集第一手教学实践材料、提供原汁原味学习用例的思维导图书籍并不多见。本书分为五章,循序渐进地阐述以下关键点:

·为什么需要思维导图?(Why)

·什么是思维导图?(What)

·怎么使用思维导图?(How)

·思维导图在学科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思维导图的延展应用 (Extension)

对孩子来说,解决未来无尽难题的黄金钥匙并不是知识储备,而是思考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从零开始思考多角度激发思维活力,更加“会学”,所以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时也就更容易“学会”。也许它并不像做几道数学题或者读几本英文绘本那样让我们能立马看到“功效”,但长期坚持练习使用的话,将全面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几点:

思维导图并不“高大上”。它很简单,简单到蹒跚学步的孩子都可以用,也很有效,现在的职场精英用它也不过时。它是很平民化的、三岁小孩都可以掌握的工具,千万别被它的名字吓住了。

思维导图并不是拿来学的,而是拿来用的。英语课、奥数课,我们去学知识,舞蹈课、游泳课,我们去学技能,而思维导图不是一门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一个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就好比是一个榔头,我们不学榔头是什么材料做的,只要看到钉子的时候能想起用它就行。

想让思维导图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习惯。因为它并没有在国内的学校中普及,所以亟须家长的参与。如果孩子在学校不使用,在家里又没有得到引导,那么使用它的习惯恐怕很难养成。这对父母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和孩子一起练习,相互强化,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对父母来说也会受益无穷。

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开启孩子们的思考之旅!第一章决定孩子未来的是思考能力 思考vs知识

怎样避免在时代巨变中落伍“知识就是力量”,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是4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意思是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越深刻,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但那是一个知识不那么容易“复制”的时代。经济水平落后,知识获取困难且传播不便。上学读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书籍也不那么容易获得。大多数知识以私有的形式保存于少数人的手中。

当时的知识是高贵的、稀有的、严肃的。

300多年后,当书籍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始渐渐普及时,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就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刚移民到美国时知名度已经非常高,所以常常受到记者的围堵采访。据说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记者很诧异:“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一流的科学家吗?!”爱因斯坦说:“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我没有记在脑子里。”

查书总归是一件费时费力的麻烦事,如果说爱因斯坦这句话在当时还略显轻狂的话,那放在今天来看,就一点儿也不为过了。

在互联网时代,大到浩渺的宇宙天体,小至如何烧菜洗衣,几乎没有网上找不到的知识。我们这一代觉得在网上查找资料已经足够方便了,但孩子们那一代,他们的生活习惯即将或已经是这样的:“Hi,Siri,天为什么是蓝色的?”(Siri是苹果的智能管家。)“Hey,Google,地球有多重?”(Google是谷歌的智能管家。)“Alexa,为什么动物可以走路,植物却不可以?”(Alexa是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小爱,明天天气如何?”(小爱是小米的智能音箱。)

有强大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支撑的各种产品已经成为我们身边一位无所不知,有问必答,而且随叫随到的“老师”。这些还仅仅是已经走进了广大普通家庭的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方便的技术,比如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普及。当孩子想了解什么知识,比如埃菲尔铁塔有多高,将会立马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场景,坐着直升机悬浮于巴黎上空,身临其境去感受。

现有的知识唾手可得,那未来呢?人工智能正迅速崛起,它可不仅仅是会下围棋的Alpha Go,还具备了超强学习能力和超大存储容量,它正在侵蚀以前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领域。IBM的人工智能医生沃森已经在很多国家的医院服役,比真正的肿瘤医生判断更迅速、更准确。LawGeex的人工智能律师已经可以读懂人类的文书,并且比人类同行更快更准地找到其中的法律问题。那是不是在学校里苦学十多年才能上岗的医生和律师,也会在一夜之间被AI抢走饭碗了?连医生和律师都如此,还有什么能让我们觉得固若金汤,今天有用,未来也一定会有用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孩子要学习什么才不会在巨变的时代中落伍呢?

思考成为更重要的力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祖宗就有体会,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倦怠而无所得,学和思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里的学就是学习知识,思就是思考。

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他的新书《知识大迁移》里谈到的一个古希腊的例子,很有代表性。 说古希腊的元老院里,有一种职业叫作“助记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元老们辩论的时候,给元老们提供所需的事实。比如城里有多少人口,上个月天气怎么样,诸如此类。这个职业假如用古希腊语直译过来,名字就叫“好记性”。这些人就相当于古代的百度、谷歌,专门负责给答案。元老们搞政治辩论,真正的竞争在于,他们能向助记员问出什么样的问题。 从职业上来看,夸张一点说,助记员负责提供知识,元老们负责思考,缺一不可,两者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的力量。

而在今天这个知识丰盈且获取异常便利的时代,“好记性”有高科技代劳,无处不在,对人类个体来说,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

澄清一下,这并不是说知识就完全不重要了,负责思考的元老们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他也根本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说得很好:“真正的创造力是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灵活思维,肚子里没货,创意也只是胡思乱想。创造力是知识峰顶的一抹白雪,晶亮靠白雪,高度靠山峰。”

所以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宽阔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仍然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不过,我们需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知识,去衡量我们该积累哪些层面的知识,因此思考就成了更重要的力量。

善于思考的好处

思考,让学习更高效

发现身边那些学习好,后来发展得也很好的同学,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善于思考。成绩好不是因为死读书,而是学得很“活”。如果考试题目难度不大,大家成绩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只要有一两道特别难的附加题,或者是竞赛水平的考试,差距立马就能体现出来。同一个班的孩子,每天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作业,为什么考试成绩有高下之分,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强弱差别呢?

原因是虽然孩子们接收到的知识是相同的,但怎么筛选,怎么加工,每个人拿到知识后做什么事,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就像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能做出不同品质的菜肴一样,能否对知识做更优质的加工,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不少孩子平时只习惯于做“一次性思考”,这其实不算真正的思考,只是接收了老师教授的知识,然后把它一次又一次地套用到作业、测试题目中,并没有停下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真正的整理和思考。这在题型没有变化,难度没有加大的考试中是行得通的。但只要遇到难题,遇到那些无法立即明白的问题、任务、现象,需要发挥思考能力去寻找甚至创造答案的情况时,长期缺乏思维训练的孩子就会很吃亏。而那些善于思考的孩子,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仅满足于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完成并且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在听课和练习中养成了不断思考,提出新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的习惯。知识在他们的思考中已经进行了发酵,经过了自己的解释和理解,成了他们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考试如何变换题型、考法,他们也能运用自如。

下面用两幅图形象地说明一下。图1.1-1 知识在大脑中的不同存储方式

有些学生大脑里的知识存储就像图1.1-1中左边的图,零散而混乱。而有些就像图1.1-1中右边的图一样,清晰而有条理。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善于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联想,并和脑海里的旧知识产生关联和类比,自然加深了记忆和理解。和我们在一个收纳整齐的家里找东西会很顺手类似,当需要把这些知识“调用”出来,比如考试或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时,同样也得心应手。

思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从容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知识太多。《知识大迁移》中提到,过去的知识总量比较少,人和知识之间是一种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能力越强。但是现在不行了,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达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没办法完全占有的程度,哪怕只是一个门类的知识。

作者还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桶蛮大,往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可现在的水多得像大海,即使你装了满满一桶也不起什么作用,所以你必须得学会游泳,能直接往水里跳就好了。

我们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比起积累细节的知识点,我们更需要宽广、多维的知识脉络,需要快而准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把接收到的信息都设法倒进自己的桶里,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良好的思考能力能让孩子迅速判断出什么信息是有用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关键,哪些需要牢记,哪些只需了解,要用的时候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就像爱因斯坦觉得他并不需要记住音速是多少一样。

思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从容。

思考,让我们对人工智能还保有些胜算

以色列天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 2017 年年初出版了《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这本书长期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书中谈道:“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这种说法听上去有点危言耸听,或者在情感上很难被认可。 但下面这点应该是没有太多质疑的,那就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会越来越多,人们在一个又一个曾经只有人类能够胜任的领域,会接二连三地失手,在和人工智能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在学习知识,以及根据固定知识进行例行工作这方面,人类是很难和人工智能相抗衡的。要避免成为“无价值的群体”,必须得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现有的知识更适用于解释过去和当下,而思考能力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去探索未知,发明创新,做那些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情,这是我们在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时还能保有的一点胜算。

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定义,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向。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这一代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们孩子这一代,信息爆炸,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学会思考,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那怎么才能学会思考呢?这么抽象的东西能教、能学吗?

思维的传授并不轻松,和语文、数学那些划分清晰、有明确知识点的学科不一样,思维教授很大的难度在于它的定义不够明确,也很难被感知,很难具体地融入日常教学中。所以长久以来,几乎整个教育界都在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让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能给孩子展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能给他们呈现正确的思考过程;同时也让孩子能方便地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表达出来,让老师能观察并且帮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这个问题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孩子的第一个思考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什么

1988年,美国教育学博士David Hyerle(大卫·海勒)在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用来建构知识、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工具——Thinking Maps,即思维导图。它以脑神经科学为基础,把人类在思考问题时的八种基本思维过程,用八个对应的图示来表达,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跟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思维导图的八个图示分别是圆圈图、气泡图、括号图、树形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因果图和桥形图。

Circle Map(圆圈图)——发散思维,发散性地思考和某个话题相关的事物。

Bubble Map(气泡图)——描述思维,形容、描述某个事物的特性特点。

Brace Map(括号图)——整分思维,对事物进行结构分解。

Tree Map(树形图)——分类思维,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

Double Bubble Map(双气泡图)——比较思维,比较两个事物间的异同。

Flow Map(流程图)——顺序思维,理清事物的发展顺序。

Multi-Flow Map(因果图)——因果思维,理清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

Bridge Map(桥形图)——类比思维,找寻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和共通之处。图1.2-1 八种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习者把他思考的内容和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记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最后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理清自己思考的脉络,还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找到学生可提高的地方。可以说,孩子掌握了这八种导图,就等同于拥有了一把思考的万能钥匙。当遇到新问题时,无论是在生活中发生的,还是在学习中遇见的,都可以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导图,把问题想清楚、说明白。

因此,这八大类型的思维导图很快被搬进了课堂,老师借助这个工具教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如何深挖改进。渐渐地,“思考”这个抽象的概念也变成了一门具体的“课程”,思维导图也被称为是“A Language for Learning”(学习的语言)。

思维导图在全球的应用

1992年,思维导图推出后不久,就应用于美国纽约、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等地区的学校。不仅用于不同的年级,还出现在了不同的课程上。很多老师会直接把八种导图做成海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甚至画在自己穿的围裙上,以方便在课堂上时时引导、提醒孩子们使用和练习。

因为应用效果非常好,得到众多师生好评,很快思维导图就开始风靡全美乃至全世界。在新加坡和新西兰,它甚至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为什么思维导图这么深得老师的心?因为这让他们教得更容易,孩子也学得更轻松。图1.2-2 八种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

孩子每天会接触很多新知识,也会冒出很多新想法,这些东西都需要梳理和记忆。学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掌握思维方法和技巧,学会怎样“有意识地思考”,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面对新事物时:

从不爱动脑筋 → 习惯动脑筋

从死记硬背 → 举一反三

从学套路 → 学思路

从“学会” → “会学”

因为在学校里经常使用,孩子也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思维习惯带到了自己平时的学习中,对他们来说这种做法很普遍,就类似于我们以前做几何题画辅助线一样,是很自然的一种方法。比如前阵子逃妈家的逃逃准备学区的知识竞赛,在攻读科普材料时,就用一张双气泡图迅速抓住了老虎和熊猫之间的异同:图1.2-3 双气泡图运用举例

目前,美国评分较高的学区,从幼儿园到高中,不管是老师还是管理者,几乎都在大力推行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孩子锻炼思考能力,还在促进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少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习惯了在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之后,思路更清晰,关键知识点记得更牢,表达、写作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孩子也更加自信了。

国内对思维导图的关注比较晚。记得2016年年初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推出Thinking Maps的一系列分享介绍文章时,很多读者朋友还感觉比较陌生。不过在这之后的一两年内,思维导图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转化为一些学校的基础课程,从实验阶段过渡到常规教学阶段。 二三线城市虽然在学校教学上还没有铺开,但不少关注教育的家长已经提早一步选择了一些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或者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熟悉并且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这套思维工具。

那么, 思维导图究竟是怎样帮助孩子高效思考的呢?

思维导图让孩子“思”半功倍

思维导图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可视化思维”(Visible Thinking)。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成立“零点计划”,志在把教育上一些近乎空白的领域填补上去,其中就包括了对思维方式的研究。研究表明,孩子只要掌握一系列可视化思考方法(Visible Thinking Routines),就能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考能力。

可视化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让思维呈现出来,让它被“看得见”。为什么需要呈现出来呢?

首先,思维是隐形的,不容易被感知和发现。因此传递和学习的难度非常大,想象下舞蹈课上如果老师只用语言描述舞蹈动作,没有比划也没有示范,那么无论老师讲得有多详细, 学生单靠脑补动作的细节是很难学会的。思维也一样,靠文字表达或语言传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感,而如果我们能够把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与运用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对视觉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人类的大脑超过50%用来处理视觉信息,70% 的感觉接收器都集中在眼睛里,每 1/10 秒就可以理解一个视觉信息,比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捷得多。图1.2-4 视觉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过程

这种认知经历了很长的过程。曾经科学家们以为视觉功能很简单。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家们聚在一起谈论人工智能时认为,教计算机下棋会非常困难,但教计算机去“看”则很容易。因为国际象棋对人类来说很难,只有经过大量训练才可以精通。但“看”对我们而言很容易,即使是什么都没学过的小婴儿也能“看到”。

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别说国际象棋,就连变化更多的围棋,计算机也能轻松学会,但仿真人类视觉的技术却还在探索完善中。我们的视觉不仅像照相机那样能“看到”眼前的画面,还能像解释一门语言那样去理解这个画面。这种理解比文字、语言来得高效和深刻,就像我们常常说的“一见钟情”,就是通过视觉传递人的第一印象和情感,深入到大脑思维中;我们平时在网上购物,也总会先被漂亮的商品图片所吸引,然后才会去仔细研究细节;路上的很多行驶标志,也是以图标来展示的。

思维导图的意义

提高记忆力

科学家们按照记忆持续的时间长短,将记忆分为三类: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其中短期记忆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尤其重要,它是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信息暂时储存的记忆系统,就像一个“思维的黑板”(blackboard of the mind),能让我们在上面暂存信息, 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这块黑板上做处理,将这些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或转换为新的信息。所以短期记忆力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作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更加形象,它就是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信息暂时储存的记忆系统。但这个工作记忆区的容量是有限制的,一旦里面的信息过多,变得拥挤,就会让思考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容易出错。

对应到孩子的学习上,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暂时储存的能力。提高工作记忆能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做作业的速度就能加快,正确率也可以提高。思维导图在提高孩子的工作记忆能力方面有很大帮助。图1.2-5 从感觉记忆到长期记忆的发展过程

孩子习惯于记录自己的思维,等于“扩充”了他的工作记忆。

比如孩子做计算题时,简单的题目不需要草稿纸就可以直接答出,但当运算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就得在纸上列出竖式进行运算了,这就是借助外部工具把运算思维“可视化”的过程。

类似地,孩子在思考问题时也一样,遇到稍微复杂一点儿的问题时,很容易想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借助思维导图把思维过程“可视化”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思维导图能帮孩子养成抓关键信息的习惯。

假设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目:实验小学的环形跑道长400米,可可骑自行车每分钟行450米,乐乐跑步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可可第一次追上乐乐?

你会发现孩子的反应差别会很大,也许在某些孩子还想着“是哪家实验小学啊?为什么是可可骑自行车而不是乐乐啊”的时候,学霸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题目很长,可能已经超出了孩子的工作记忆容量,而学霸的优势在于他能迅速抓住题目的关键点,把信息进行“压缩”。

比如题目里“环形跑道400米,两人的速度分别是450米和250米,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这些是关键信息,至于跑道在不在实验小学,是可可、乐乐还是欢欢、明明,是骑车、跑步还是开车、开飞机都不重要。

抓关键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比如气泡图能帮助孩子迅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性,流程图和因果图能帮孩子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前因后果。抓住了关键信息,就相当于把信息进行压缩,相对扩充了工作记忆。

思维导图能帮孩子把工作记忆里的内容放到长期记忆中去。

工作记忆的容量不但小,而且内容还不能存太久,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消失,也就是忘掉。所以,我们必须得想办法把里面的东西搬到安全的地方——长期记忆区中去。图1.2-6 信息从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

怎么搬呢?想象我们记一个电话号码,13980807736,该怎么记?一种办法是不断地在心里默念,念到能条件反射地把它说出来为止;另一种方法是让它跟你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比如我把这个号码分成四部分:“139”、“8080”、“77”、“36”,嗯,“139”我知道,就是移动最早那批手机号码的前三位,“77”是一位好朋友的出生年份的后两位数,“36”是我的幸运数字,这样,需要“死记”的就只有8080了,串起来记忆并不困难,而且我发现,这样会记得更加牢固,因为它跟我的长期记忆区里现有的知识建立起了联系,长期记忆区里的内容通过这些联系把这个新知识也拉了进去。

孩子的学习也类似,我们需要帮助他养成把新信息和已有信息建立联系的习惯。学生字时,提示他们联想自己熟悉的例子,比如“光”这个字,是“发光”的“光”,“光明”的“光”,是小时候背的“床前明月光”的“光”;比如当孩子在科普书中学到熊猫是熊而不是猫的时候,鼓励孩子想想,熊猫和猫有什么区别,和熊有什么区别;当孩子学习三菱锥的特点时,让他思考三菱锥和立方体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思维导图能帮助孩子很方便地做这种联系和比较,下面是美国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作业,用双气泡图来比较三棱锥和四方体的异同。图1.2-7 用双气泡图比较三棱锥与四方体

这种做法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记住正在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练习,让他们养成联想比较的习惯,每次碰到新信息新知识的时候,会马上理出它和自己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习惯于把工作记忆里的东西搬到更安全的地方——长期记忆中去。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孩子内驱力的体现。其关键是让孩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和探索力。怎么才能做到呢?天天做,经常练。学习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而且他还能从中感受到乐趣,这样的状态才能保持长久,养成习惯。

孩子每天接收的知识很多,良好的思考能力能让孩子迅速判断出什么信息对他是有用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关键,哪些需要记忆,哪些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整理、理解这些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更多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在各个学科上,思维导图都可以很好地帮孩子做这些梳理和探索。

比如在阅读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们用Multi-flow Map(因果图)来做精读训练,帮助孩子深入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理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孩子体会到阅读中的乐趣。图1.2-8 用因果图做精读训练

在写作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用Brace Map(括号图)来概括怎么写好一封信,理清每一步后,写信不再是一件难事。图1.2-9 用括号图理清写信的思路

在数学课上,用Tree Map(树形图)来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关键词进行分类记忆,每一则运算所对应的关键词一目了然,在解题时自然更容易理解和运用。图1.2-10 用树形图对四则运算的关键词做分类记忆

孩子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并且非常熟悉之后,每次遇到新知识,也会很自然地使用这些工具来做整理和思考,在这个整理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也更愿意去接受和探索新的知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和自主学习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霸,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养成的。

提高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样地,教育也需要跟上步伐,因此全球几乎所有的大国都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培养下一代。2002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美国教育部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电脑公司、微软公司等倡导成立了21世纪学习技能联盟(United States-based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这一联盟确定了未来培养人才的方向,21世纪学生最重要的四项学习能力,即在美国核心课程里提到的最新的概念4C[Communication(沟通), Collaboration(合作), Critical Thinking(思辨) 和 Creativity(创新)]。图1.2-11 “4C”能力示意图

有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才能跟别人很好地沟通,既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明确地告诉别人,也能清楚地领会别人的想法;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和别人合作,才能很好地领导团队,或者和队友一起创造出1+1>2的价值;有良好的推理、思维评价能力,才能让工作更加有效、高效;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才有可能推动科技、社会向前发展。

同时拥有这四项能力,才是能够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人才,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当我们Made in China的商品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时,当我们的人工智能、生物科学等高科技在领跑世界时,咱们这一代孩子也应该相应地具备这种全球视野,有理解全球重要问题并做出行动的能力。而思维导图正是帮助孩子提高这些能力的利器。

沟通表达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不是生来就具备的,很多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才逐渐形成的。

大家印象中美国孩子能说会道、善于表达,也敢于做公众演讲,这和他们长期受到的思维训练有关。想得清晰,自然就能说得流利。美国课堂中老师常常会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孩子描述事物,训练表达能力,看起来很简单,但往往有神奇的作用,也许这就是孩子从不爱表达到喜欢表达的分水岭,思维训练能有效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比如下面这个基于思维导图树形图的Can/Have/Are图,分别对应着三个英文单词,Can(能干什么)、Have(拥有什么)、Are(是什么),非常简单,但却帮孩子解决了几个表达中的大挑战。图1.2-12 基于思维导图树形图的Can/Have/Are图

第一个挑战:不知道该讲什么。

老师在使用Can/Have/Are 图时,会把它做成一张大大的海报贴在教室里,类似我们大人做演讲一样,有个PPT对照着总比干讲要感觉踏实些,因为要讲什么都在PPT里,不会因为一时紧张而忘掉。

第二个挑战:不知道该怎么讲。

Can/Have/Are图给了孩子几个分组思考的角度,孩子可以事先做些准备,准备好这几个角度的素材。另外,树形图上三个单词Can、Have、Are也是帮助孩子组织句子的关键,能让他们的表达更加流畅。

第三个挑战:不知道怎样才算讲完。

孩子容易发散思维,不是没话可讲,而是有太多话可讲,但是漫无边际地瞎扯,跟主题关系不大。那么,树形图就等于给了他一个界限,让孩子知道,目前只限于跟主题相关的这三个分组,讲完就好了。

思维导图里的八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当需要发挥想象力、需要发散思维时可以用对应的圆圈图,当需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时,同样可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导图。

合作能力

思维导图除了帮助孩子自己思考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呈现、分享出来。因为思维已经被完整地展示出来,别人非常理解自己的想法,很容易用来说服对方,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见解,又或者请对方帮忙检查你思维上的漏洞,在此基础上帮你继续深挖和改进。

把思维清晰地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改进,并最终让这个思想能被准确无误地执行,这将让一个团队的合作非常高效,因为合作就是建立在透明、公平的基础上的。

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也叫批判性思维,是美国常春藤盟校录取学生时非常看重的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维并不等同于标新立异,为了质疑而质疑地钻牛角尖,它的真正含义在于独立思考,不满足于听信一个既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去寻找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思维导图中的流程图、双气泡图、因果图等,都是帮助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好工具。让孩子养成质疑和求证的习惯,不轻易接受既有结论,而是会进一步调查更完整全面的事实,对问题进行的发展顺序、事物间的对比关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进行深入思考,评估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创造力

有创造力的人,总能在我们看不到、忽略的角度上,找出惊喜,呈现新意。而这种创造力,在长大的过程中,以及进入社会之后,就是一种实力、一种竞争力。我们常说创造力源自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这两样孩子并不缺乏。但他们的思维比较零散,没有系统化,常常是天马行空,既找不到重点也找不到目标,这会让他们渐渐失去发散、想象的兴趣。

思维导图能引导孩子养成系统地、有目标地去发散思维的习惯。八大导图中的圆圈图常常用来引导孩子做发散性思考,比如思考所有和“苹果”有关的事物,画两个大圈圈,内部的小圈是限定发散的中心话题,外面的大圈是所有和中心话题有关的事物,既给了孩子充分的思维灵活性,也限制了他思考的目标和范围,让他不会漫无目的地发散。在思考过程中,孩子发现自己能列出那么多和中心话题有关联的事物,自然也很有成就感。图1.2-13 用圆圈图做发散性思维示例

创造力听起来是个有点儿抽象的词,但它是可训练、可培养的。常常做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发散思考更自信,也更有兴趣。每一个发散都能给孩子打开一个思考事物的新维度,习惯了寻找和探索这种新维度,自然也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思考更加虚无,也没有什么比思考更有力量。懂得提问,懂得思考,懂得质疑和论辩,懂得独立表达,懂得寻找解决方案,这些是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教育系统获得的能力,也是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只有懂得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表达,才有可能有独立创新的意愿和能力。

未来需要的不是“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没有什么想做的事”的学生,而是“具有创造激情,强烈地想要解决世界问题”的领军者。

下面,让我们从每一张思维导图开始,脚踏实地地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为将来做世界的主人做好准备。第二章八大思维导图,让孩子的思考“理得清,看得见”

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对八大思维导图进行由易到难的详细讲解。从发散联想开始,逐步引入描述、分类、比较、顺序和类比等概念,以及具体的实践运用示例,这个顺序也正好对应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脑和知识认知不断建立新联结的需求。

左页展示的是思维导图八个图示。对每个图示,我们将会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讲解:

情境导入

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寻找更好的思考表达方法,引出表示特定思维类型的图示。

怎么画

当我们使用思维图示来表达这个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时,该怎么描画。

思维导图三要素

图示的具体定义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适合选择这类图示。

应用场景

用多个孩子们熟悉的或美国课堂上的实例,来展示图示的实际应用场景。

知识拓展

家长在指导孩子使用这类图示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的引导方法。

挑战任务

百闻不如一练,几个小任务,马上动手挑战一下! 圆圈图(发散思维)

情境导入

想一想,用四根火柴能拼出哪些汉字和英文字母?

这是一个头脑风暴式的问题,在无限制的自由联想下,家长和孩子能迸发出多少创新想法?家长和孩子之间又是怎么有效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呢?你肯定想到了,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把每个想到的点子写下来、画下来啊!听起来很不错,但问题来了,如果孩子根本没有想法,无从下手,或者很快就才思枯竭了怎么办?这时不妨尝试提出下面这些问题来帮助他打开思维、拓宽思路:

● 四根火柴就像汉字里的四个笔画,想一想四笔可以写出哪些汉字?

● 你能找出哪些可以用四笔写出来的英文字母?

● 观察你已经拼出的这些汉字和字母,变换一下笔画,你还能联想到哪些新的汉字或字母?

● 一定要用四根火柴吗?能不能一次只用一根或两根火柴来拼字?你还知道什么不同的拼法?

这下孩子的思路是不是开阔了许多?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孩子的思路越来越发散,刚写了个“王”字,他立马就想到了“大王”“国王”……把话题越拉越远,完全忘了自己一开始究竟是要干什么的。

有没更好的方法?有,八大图示里的圆圈图,就是一个很棒的头脑风暴利器!

用圆圈图怎么画

当孩子的脑袋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把这些思考结果呈现到思维导图上。图2.1-1 圆圈图的画图步骤

第一步:在纸的中心先画出一个小圆圈。

第二步:以小圆圈为中心,再画出一个大圆圈,并且尽可能在大小圆圈之间留出足够多的空白区域。

第三步:在中心的小圆圈内写下或画出我们将要思考、解决的主题,例如:四根火柴。

第四步:在大小圆圈之间的空白区域,写下或画出我们基于这个主题发散联想的结果,例如中文汉字“木”“丰”等,英文字母“X”“M”等。

至此,一个圆圈图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不断地往大圆圈里添加新的思考结果,让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加丰满。看出来了吗?大圆圈里足够的空白,给了孩子充分的发散思考空间,小圆圈里的中心主题,也时时刻刻在提醒孩子,放飞思维的同时别忘了咱们的目标是使用四根火柴拼出新花样,想法需要满足这个目标条件,可别跑题了哦。

圆圈图三要素

上面我们用圆圈图完成了对“四根火柴的不同拼法”的发散联想。在绘制的过程中,我们从最开始的几个零星想法,逐渐引发出别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创造性思考结果,为这个开放式问题找到了更多的答案。

但是,为什么解决四根火柴拼字的问题,我们要用到圆圈图,而不选择我们在后面将要讲到的气泡图、树形图等其他几种思维导图呢?换言之,我们如何知道,在面对某一问题时,应该选择哪个思维导图呢?要解决这个选择疑惑,首先需要了解圆圈图的三要素。

要素一 定义

圆圈图的定义是,可视化地表示联想和定义(Brainstorming and Defining)的发散思维过程。

根据情景导入的例子及圆圈图的定义,我们可以感知到,圆圈图能帮助孩子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发散联想能力。同时,在接下来更多的应用场景中我们能了解到,圆圈图还能帮助孩子回忆学过的知识,来定义一个事物或者概念。

熟悉定义的好处就是知道这个工具有什么作用,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就直接找这个工具。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发散类问题“秋天能让你想到什么”,或者是一个定义类问题“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兴趣”,这时候选择圆圈图就对了。

这对成年人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孩子仅仅知道定义还不够。

当孩子面对某一问题时,要想他能够快速判断该用哪个思维导图来帮助思考,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家长需要有意识地提出含有特定思维关键词的引导问题。经过反复练习,孩子能够感知到,这些问题里的关键词就是某种信号,指示他去选择特定的思维导图。选择了对的导图,孩子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还要了解三要素中的另外两点——“思维关键词”和“引导问题”。

要素二 思维关键词

圆圈图的思维关键词有两类。一类指向发散联想,用于头脑风暴,比如联想、想一想、知道、找出等。另一类指向定义,对某一概念下定义,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理解,比如定义、解释、说说(说一下)等。图2.1-2 圆圈图的思维关键词

要素三 引导问题

使用圆圈图的思维关键词,在对某一个话题做联想,或对某一个概念做定义的时候,就可以提出特定的引导问题。例如,在引导孩子对圆形做联想时,可以这样来提问:关于圆形,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吗?而在引导孩子对圆形做定义时,可以这样来提问:你可以解释一下,圆形是什么吗?你会怎样来定义圆形呢?

回过头,复盘我们在前面“情境导入”例子中提到的几个引导问题,看看它们是否包含了符合 “联想和定义”的这类思维关键词。

● 四根火柴就像汉字里的四个笔画,想一想四笔可以写出哪些汉字?

● 你能找出哪些可以用四笔写出来的英文字母?

● 观察你已经拼出的这些汉字和字母,变换一下笔画,你还能联想到哪些新的汉字或字母?

● 一定要用四根火柴吗?能不能一次只用一根或两根火柴来拼字?你还知道什么不同的拼法?

发现了吗?引导问题中包含的思维关键词就像指南针一般,能引导孩子打开思路,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思考。

应用场景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圆圈图的三要素,解决了如何选择思维导图的问题。尝试想一下,在以下三个场景中,你应该怎样引导孩子使用圆圈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呢?

场景一 孩子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了,在幼升小的面试环节,老师通常会要求每个人来做一下自我介绍。这时候,孩子该如何打开思路,准备一段内容丰富的自我介绍,把自己全面地展示出来呢?

自我介绍,是用圆圈图做发散联想的一种典型应用。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思考角度,来引导孩子完成这个自我介绍圆圈图。

首先,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基本信息。例如: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男孩还是女孩?今年几岁?其次,你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外貌特点。例如:你是长发还是短发?有酒窝吗?眼睛大不大?接下来,你还可以再来想一想自己的性格特点。例如:你爱笑吗?还是比较腼腆?最后,你可以讲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哪些。例如:爱打篮球、喜欢阅读、喜欢小动物等。图2.1-3 自我介绍圆圈图参考图例

从这四个角度进行发散联想后,可以画出图2.1-3这样内容丰富的圆圈图。有了这些素材,相信孩子做起自我介绍既能侃侃而谈,又不会离题千里,因为中间小圈圈里的“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现在要做的是“自我介绍”,可不要谈到自己有三位好朋友之后就开始跑题,一股脑地介绍他们的“英雄事迹”去了。

场景二 我们在家给孩子做英语启蒙的时候,常常会一起阅读绘本,或是通过“磨耳朵”的方式,让孩子听大量的歌谣、看动画片来培养语感。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希望孩子能记忆更多单词,增加词汇量。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游戏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单词呢?

圆圈图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发散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单词。以图2.1-4为例,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字母M开头的单词,你能想到哪些?孩子可能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单词开始说起,比如首先想到妈妈(mommy)、我(me)等。这时候,家长可以进一步提醒孩子去回忆读过的绘本,找找以字母“M”开头的动物单词有哪些,他可能又会发现例如猴子(monkey)、老鼠(mouse)、麋鹿(moose)等。如果孩子不太记得绘本里的单词,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再次去翻阅绘本,查找和确认记不清楚的动物单词。除了对绘本进行联想,家长还可以用孩子熟悉的音乐、动画等为线索引导孩子展开联想,甚至根据家里的物品来搜索寻找,比如牛奶(milk)、杯子(mug)…… 再试着去翻一翻冰箱,里面有没有蘑菇(mushroom)?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边想边画,不但能联想记忆已经认识的单词,同时也是一个学习新单词的好方法。图2.1-4“M开头的单词”圆圈图参考图例

类似的场景,转换到中文环境里,家长也可以试着用圆圈图来教孩子认字,例如:找一找带“氵”的字有哪些?哪些字是“土”字旁的?或者是让孩子想一想AABB形式(漂漂亮亮、磨磨蹭蹭……)的词语有哪些?圆圈图的图示特点是大面积的留白,给孩子腾出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孩子对中心主题进行360°的全方位思考。

场景三 给孩子读绘本《金老爷买钟》,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金老爷为了校准阁楼里一座钟的时间,在商店里买了四座钟,分别放在厨房、阁楼、门厅和卧室里,他跑过来跑过去地调整,却发现它们的时间总是不一样。金老爷很苦恼,请了钟表师傅来检验,结果却是每一座钟都很准。孩子解开这道关于时间的谜题后,知道了时间的特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以这个故事为引子,我们不妨让孩子试着深度思考一下:“什么是时间?你可以对时间下定义吗?”这也是一个引导孩子“把薄书读厚”的好机会。

从小到大,我们接收到的绝大多数“定义”都来自书本里的既定内容,前人已经总结、归纳出来了,后人只需要去背诵、记忆即可。一旦形成了这样固化的思维模式,当面对一个新概念时,孩子就很少会主动思考——“我能不能对一个事物或概念做出自己的定义呢?”家长也难免会认为,让孩子对一个抽象概念下定义,似乎是一个很高深的难题。其实不然,圆圈图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独立去思考、定义一个概念。

我们来尝试一下,如何使用圆圈图对“时间”做个定义。

我们把一个圆圈图划分为四个象限,顺时针来看。

第一象限是图例解释——你能用图例,或者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示这个概念吗?例如“钟表”就是我们常常用来表示“时间”的一个物体。在第二象限里,你需要举出几个能够说明这个概念的例子,例如钟表上的小时、分钟、秒可以表示时间,平时说的年、月、日也可以表示时间。到了第三象限,你需要为这个概念提供一些错误的示例,你认为哪些东西是不属于“时间”的?例如厘米和毫升跟时间就不存在任何关联。根据前面三点思考,你找到了“时间”的具象是什么,也能够判断出哪些东西属于“时间”,哪些东西不属于“时间”。那么现在,你能够对“时间”做出一个定义了吗?这就是思考的最终结果,在圆圈图的第四象限里,对这一概念做出定义。例如,时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代表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结合四个象限的内容,我们也就给时间做出了定义。图2.1-5 如何用圆圈图来做定义

画这样一个圆圈图,孩子需要独立去搜寻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一个抽象概念做出定义和解释。这对他将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知识拓展

圆圈图用于发散联想,但孩子在画圆圈图的时候,往往容易在找到一个思考方向后就难以脱离出来,陷入了单向思考模式,其实这样并不符合圆圈图鼓励多角度发散思考的特征。这时,家长的引导尤其关键,及时给孩子提出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向,才能全方位地训练孩子的发散联想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看到圆圈,你想到了什么?”孩子很容易从“圆”这个形状开始进行联想,想到了篮球、甜甜圈、硬币、纽扣、太阳、时钟等。毫无疑问,从形状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联想出很多东西,但这样的思考显然还不够发散,家长需要给孩子提出新的思考方向,例如:圆圈看起来像不像一个盘子?在生活中,圆圈有哪些特别的作用?这样就引导孩子从圆圈的功能上去思考,联想到盘子、碗、篮筐、水杯、帽子等。此外,从运动轨迹上思考,圆圈还可以表示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从寓意上想,圆圈还象征着团圆、圆满……

所以,孩子在画圆圈图时,不仅需要联想,还要注意发散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而在发散思考的过程中,孩子尤其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示范,帮助他寻找新的角度和方向,激发大脑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避免陷入单向思考的模式。

挑战任务

到这里,你已经了解了圆圈图的三要素,也明白了圆圈图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现在到了实际操作的阶段,不如尝试着从以下四个挑战任务中挑选出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孩子画图思考吧!

任务一 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从这个数字,你能联想到哪些东西呢?请画一个圆圈图,将你的联想都展示出来。

任务二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同学们提交作业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常见的纸质作业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在线完成和提交。你能想象出二十年后的作业本是什么样的吗?请你使用圆圈图,大胆地进行联想吧。

任务三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被爱包围着,这份爱可能来自家人,也可能来自朋友,甚至来自偶遇的一位路人。在你心里,爱是什么?你能画一个圆圈图,给“爱”做出定义吗?

任务四 如果有外国朋友来到你居住的城市旅游,你会怎么向他介绍这座城市呢?用圆圈图来帮助你思考吧! 气泡图(描述思维)

情境导入

榴莲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誉为“水果之王”,你平时留意过这种特别的水果吗?它有哪些特点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孩子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描述榴莲,他可能很快就会想到,榴莲的外表是有刺的,味道很臭或很香。但如果要再深入一层去思考,就会感觉到有点吃力,出现“词穷”的状况。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你会如何引导孩子,来帮助他全方位地认识,并且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一颗榴莲呢?

在引出适合的图示之前,咱们先来认识一种非常实用的观察、描述事物的方法——“五感观察法”。“五感观察法”是观察、描述事物的五个基本角度,通过调用身体的五个感官去感知事物的特征:用眼去看,用手去摸,用嘴巴去尝,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下面我们就结合榴莲这种水果,来看看“五感观察法”具体可以怎么来帮助孩子做全面的观察和描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