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0:51:28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文贤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试读:

前言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通俗而平凡的一句话。

在这里,钱和力,成了办事(生产力)不可缺少的两个要素。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钱,是货币资本;力,是人力资本。但是,迄今为止,在人们的心目中,只要讲到“资本”好像就是指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只是理论上的概念。其实,人力资本绝不是理论上“发现”以后才存在的,恰恰相反,倒是人力资本的强大作用“发现”了人力资本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而且成了21世纪的热门话题。

人力资本就是把人力资源作为投资对象,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质量,从而促进科技革命和经济增长。我们要使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本强国,就应该认真研究人力资本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战略,研究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和价值创造的计量,研究人力资本产权和产权激励,并且形成积极的法律环境与制度安排。

因此,人力资本理论是新经济时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应该回答三个主要问题:1.人力资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2.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能不能计量,如何计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学技术人员的贡献能不能计量,如何计量?3.人力资本的地位决定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参与收益分配,也就是拥有剩余索取,怎样从法律和制度上使产权激励合法化、制度化?于是,我们把本书的主题定为人力资本三部曲:定位(Position)、定价(Price)、定性(Property)。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简称为“三定”理论或“3P”理论。

一、定位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有机构成时,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C来表示。凡是投资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不管它是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资料,同样地都把它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并不创造新的价值,也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它不会产生剩余价值,也不是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用V来表示。劳动力在产品价值形成中不同于生产资料,其价值不是被转移,而是再生产新的价值。这个新价值大于资本家用在购买劳动力上的资本的价值,其中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用M来表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基础。如果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把生产要素划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部分,相应的把资本市场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如果我们把不变资本理解为物质资本,而把可变资本理解为人力资本,即不仅从资本的功能上,而且从资本的实体上加以考察,那么不难发现,真正创造新价值的是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换句话说,能够形成“蛋糕”的是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但是,迄今为止的收益分配制度,恰恰是物质资本即不变资本的所有者在参与收益分配,而创造新价值、生产“蛋糕”的人力资本即可变资本的所有者却无权参与收益分配。这种历史的传统难道不应该打破?

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20年前和几位兄弟创业时投资只有1000元,到2000年底已经拥有83亿净资产,在美国《福布斯》杂志举办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私营企业资产排行榜上名列第一。1984年联想集团创业时,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到2004年净资产增加了4万倍!1984年海尔集团成立前,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是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工厂,到2004年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复星集团1992年创业时注册资本为10万元,现有净资产高达198亿元。

这些资本的奇迹是怎么创造的?这些企业价值增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增值是货币资本带来的,还是人力资本带来的?按照传统的观点和现行的制度,显然是货币资本带来的。不然的话,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凭什么只分配给货币资本所有者呢?迄今为止,只有货币资本的出资者才有资格参与收益的分配,而人力资本的出资者还没有被确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因而从来没有资格参与收益的分配。应该承认,货币资本也是生产的要素。但是,货币本身不会生“金蛋”。货币资本的作用充其量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者说是资本成本。换句话说,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可以将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库券,从而获得利息。这是货币资本的无风险报酬。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通过投资而获得风险报酬。

价值增值的真正原因还得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加以说明。马克思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他还说:“一切依某种方法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到经理、工程师(各种和资本家有别的人),当然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①

货币是资本,生产资料是资本,人力资源也是资本。拥有货币资本的是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也是所有者。都是产权的主体,都有分配权。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知识、技巧和才能。它能促进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够创造新的价值。现在,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知识已经是土地、资本(严格地说是货币资本)和劳动力以外的第四要素。人类社会创造出的价值有50%以上来自知识,而知识的运用有80%是依靠管理,只有20%依靠工艺。

据统计,国际上的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并没有投入货币资本,但拥有企业产权平均水平接近38%,打破了长期以来谁出资(货币资本)谁拥有产权的传统观念。

我们正在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人力资本时代。所谓“人力资本时代”是指迄今为止,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中最为重要的资本形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成就依赖于人们如何广泛而有效地投资于他们自身。

研究显示,对社会上男男女女的投资在美国社会总资本构成中超过了70%。对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信息和研究开发的投资超过了美国GDP的20%。如果技术是现代经济特别是高科技部门发展的发动机,那么人力资本一定就是这台机器得以运转的“燃料”。

类似于美国的经济形式曾经被叫做资本主义经济,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人力资本经济”或“知识资本经济”。尽管所有资本包括机器、工厂和金融资本都是重要的,但人力资本却是最重要的。

舒尔茨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卢卡斯等人的新增长理论都说明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问题,通常会被忽视。在这些国家,总是将非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放在重要位置,没有认识到能够有效地利用优越的生产技术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国家最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认识到在劳动者既缺乏知识又缺乏技能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重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从而促进资本结构的变化。知识和才能在不断升值。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知识和才能在不断升值,因此他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出必须创造“知识价值理论”,以突出知识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①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1卷。郭大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7.

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后,就可以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即人力资本两大类。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资本结构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总资本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非人力资本存量所占比重相应下降,这是资本结构的量的变化。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新经济出现、新世纪到来的时候,由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土地资本组成的世界国民财富中,人力资本已占到60%以上。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上升,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他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则有所下降,人力资本已成为比其他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是首要的生产要素,这是资本结构的质的变化。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专业和技术人员的增长率是劳动力平均增长率的两倍,而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增长率是劳动力平均增长率的3倍。这使美国白领阶层在劳动力总量中所占的比率,在1956年第一次超过蓝领阶层后继续上升。这一切,促进了人力资本存量在美国社会总资本存量中所占比率的增加。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资本存量为15.6万亿美元,其中人力资本存量为8万亿美元,占总资本存量的52%,人均人力资本存量达到3万美元;美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以前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3倍增加到4倍,并且这一作用还在继续增大。

世界银行的专家利用公开发表的数据对全世界192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进行了粗略计算,提出了“国民财富”新标准。认为目前全世界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物力资本三者构成比为64∶20∶16,而人力资本则是全球国民财富中最大的财富。

据世界银行估计,1950~1970年,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进入80年代,贡献率上升为60%,进入90年代其贡献率已经超过80%。这充分说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物质资本或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历史上,资本结构曾经是指股权结构,如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比例,而在现代西方,更多地用来指融资结构或财务结构,如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莫迪利安尼和米勒(Madigliani and Miller)的无关性定理分析的是股票和债券的比率。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用代理理论分析了外部股权、内部股权和债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资本结构就是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反映的是内部股权、外部股权、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的所谓所有者,只包括股东和债权人,而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排除在模型之外。实际上,企业是一个通过一系列契约而把各种要素(资源)联结在一起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这些要素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企业是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组成的特别契约。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导致的一个治理上的缺陷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能作为剩余索取者,而从内部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衡,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代理问题。

二、定价

著名会计学家、三式簿记创始人井尻雄士(Yuri Iriji)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①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惟一能使自身增值和通过自身进行增值的经济学元素,是最难以评估的,这就是人力因素——显然,这是资源管理中最令人伤脑筋的东西。人类几乎无穷的可变性和不可预测性,使评价人力因素时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一个按详细说明书操作生产出的机电部件。”②“然而,人是惟一拥有与生俱来的力量在生产价值的因素,其他所有可变量——现金和信用、原料、厂房和设备以及能源——除了潜质呆滞以外,无法提供任何东西,由于其自然属性,这些因素不增加任何价值,它们也无法增加任何价值,直到一些人——且让我们把这些人假设为最低级别的劳工,最灵巧的职业专家,或是最高级别的经理好了——使这些可变因素投入运转,调节其潜力为止。”③

多少世纪以来,从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到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再到西奥多·舒尔

①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1979,19

②雅克·菲兹-恩兹,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尤以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

③同上,2-3.茨的人力资本理论,都提出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问题。

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原序中表示要“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表达我自己想谈的问题”。“英国的土地耕种者每周劳动所得不过四先令,而海员通过工资食品以及房屋等其他各种供应所得到的收益多到十二先令,所以,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农民。”①“一个好消息是:对人力资本增加的价值进行衡量是有可能的。实际上,这种做法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就已在十多个国家中开始实施。”②

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可以采用成本计量和价值计量两种模式。

人力资本的成本计量可以从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投入的角度来确认和计量,也就是人力资本价值的成本计量模式。人力资本成本包括原始成本(Original Cost)、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在人力资本会计发展的30多年来,国内外多数学者主张采用货币计价和非货币计价相结合的方式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利用模糊集合论计量非货币计量内容,人力资本价值可以按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进行计价。

按人力资本价值的外在表现,可以将人力资本价值分为补偿价值(或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补偿价值体现为支付给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即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等,下同),它是对劳动者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脑力和体力的补偿。如马克思所说,这部分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它是人力资本的必要劳动的价值,也即人力资本的交换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养活劳动者家属和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一定的教育或培训费用。剩余价值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人力资本的补偿价值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其实都是人力资本的表现。为了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问题,近几年来我们正在探索通过价值变动因素分析,分清贡献和责任,采用关键事件法来记录关键人员实际贡献的“贡献明细账”,以事实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以记录为手段,以货币为单位,以评估为基准,以公平为原则的人力资本定价方法,为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①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

②雅克·菲兹-恩兹,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虽然说会计指标在可靠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会计这种以事实为依据、以记录为手段、以货币计量为单位的方法来模糊评价企业家的贡献大小。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过,很多著名公司每年都有年报,年报的开头都有董事长或总经理致词,说“我们公司的全体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财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第二页翻到最后一页,财务报告中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但“最宝贵的财富”却没有看到,说明我们现在的会计体系是见物不见人,把众多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那部分忽略了,只记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而真正宝贵的人力资产没有计入报表中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管理贡献明细账的方法将企业家的主要贡献记录下来。

人力资本的价值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作为劳动者消耗的价值,这是用于补偿人力资本消耗的“补偿价值”。第二部分是人力资本投资资本化的价值,通过分摊逐步转移的“转移价值”。这两部分价值,都可以通过成本核算的方法,从账面上取得资料。第三部分是人力资本的使用所创造出来的“创新价值”,也就是转移到劳动成果中物化的那一部分价值,其中包括经营者的管理贡献、决策贡献、科技人员的科技贡献,以及所有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这种贡献的量化显然是一个难题,需要采用专门技术进行评估。

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性劳动能力,这种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是人在劳动中新创造出的价值。人力资本所具有的这种内在能力是无法进行准确计量的,只能进行推测、判断。但是,人力资本的这种潜在创造能力能够创造出可以计量的外在的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对这种已经实现的或可能实现的外在价值的计量来测算其内在价值。

三、定性

世界上关于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的契约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统治劳动型”(资本雇佣劳动),企业治理结构中只有股东及其代表有决策权,职工只能通过工会进行抗衡,形成外部制约。二是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劳动统治资本”(劳动雇佣资本),实行工人自治。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劳资双方共同参与决策制”:大企业监事会里,股东和职工的代表人相等,职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基本上仿照美国,产权结构模式属于“资本统治劳动”型,其指导思想是“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而这个“资”是指物质资本。

传统的产权理论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把产权局限于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而把真正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可变资本即人力资本置之度外;二是把产权停留在定性的层面,只是笼统地把产权定义为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和财产关系。其实,产权有定量的问题、动态变化的问题。创业时的初始投入,随着事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因为长袖善舞经营有方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决策失误而亏损破产。在这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如何鉴定和界定产权呢?离开了人力资本产权,所谓“产权清晰”永远是个“谜”。这个传统的产权理论如果没有突破,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判断就有可能发生误导。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也就可能一直处于“保姆”的地位。我们的劳动者更谈不上当家做主和分享劳动成果的问题。

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其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决定了他参与社会生产过程和成果分配的地位;劳动者群体的地位,也取决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整体上的相对地位。

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但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其中人力资本市场是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人力资本天然地属于个人的产权特性,个人是人力资本不可替代而又难以考察的所有者和控制者,从而决定了人力资本只可“激励”,不可“压榨”。因此,人力资本的管理,关键在激励。以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定义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则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励可以分为社会对特殊人力资本的激励,这是激励的社会层面、体制层面;特殊人力资本(智能)对普通人力资本(劳动)的激励,这是激励的企业层面、机制层面。企业所有权归资本所有者,知识资本化为智能资本是这一企业权利安排的产权基础。因此,知识(技术、企业家的智能)劳动对价值的累积贡献都要通过转化为资本的形式获得回报,使企业的价值积累不单纯归属最初的(货币资本)出资者。智能雇佣资本的权利安排中,企业契约的各个参与方可以与不同的价值分配形成相对应:财务资本所有者得到红利和股息或债息、利息;劳动资本所有者得到工资、奖金和福利,智能资本拥有者获得股权等。

产权激励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是一种内在的、长期的激励形式和手段,它通过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一定的产权,使其享有了人力资本所创造价值的剩余,一方面,激发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技能;另一方面,激发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其人力资本对企业供给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保障了企业绩效的实现和不断提高。此外,产权不仅在制度层面保证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实现,还通过将人力资本的收益与企业的绩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内在统一的有效机制。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实现路径,即从人力资本产权到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人力资本产权逐渐显性化的过程,反映在人力资本的收益结构中,即从传统的以工资等劳动收益为主的保健型薪酬结构逐步转为以股权等资本收益为主的激励型薪酬结构。

第一篇 定位

导读文献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穷人经济学》(《诺贝尔奖讲演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第一章 从资本到人力资本

本章学习要点

1.资本的本质,掌握资本的价值性、增值性、运动性和积累性

2.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区别

3.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流派

4.人力资本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的关系

第一节 资本的本质

1.1 资本的定义

作为资本三种最基本形态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其历史地位具有动态性,存在着从自然资本经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扩展的趋势。在人类社会早期,资本的主要形式是自然资本;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本向物质资本形式发展;在20世纪,人力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大,日益成为主要的资本形式。但无论何种资本形式,都具有资本的最一般规定性。

对于什么是资本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理论几百年来有过许多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法国经济学家弗列德里克·巴斯夏在1850年发表的《经济与和谐》一书中认为:“资本是由商品或产品构成。它取得资本的名称只是由于它的将来的目标”①。这个“将来的目标”就是实现商品或产品价值增值或更大的收益。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1889年发表的《资本实证论》一书中认为:“一般说来,我们把那些用来作为获得财货的手段的产品叫做资本。”②这里,庞巴维克进一步明确揭示出资本的本性在于增值,而不是用于自身消费。在此意义上,英国的经济学家哈维在其《现代经济学》一书中提出:“当经济学家提到‘资本’时,通常是指被人们用来生产更多财富的财富。”③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货物,和为了获取通常被算作收入一部分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设备。资本是财富的主要资料,与其将它看做是满足欲望的直接源泉,不如将它看做是生产的一个要素。”④这里,马歇尔将资本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是为了获取未来收入必要的事先储备。

美国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一书中提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⑤萨缪尔森对资本的论述显然更进了一步,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不是单一品,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另一方面资本本身是生产出来的,是经过投资后的产物。

希克斯则指出任何资本的价值是由其预期的最终价值决定的“一个经济的资本便是这个经济的实际货物存量,它们具有在未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效用)的能力。这种货物存量在某一时刻存在于该经济中。……资本品的价值是派生的价值,是将来最终纯产品的资本化价值。”⑥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资本的价值,或者资本定义的性质,主要依据应该是其将来的报酬能力。

从以上对资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1)资本可以由各种形态表现,包括货币形态、实物形态、证券形态、金融形态、专利技术形态等等。但无论什么形态都表现为具有价值,凡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都不是资本。

(2)必须能带来价值增值。虽有价值但不能带来价值增值的都不是资本,资本具有逐利性。

(3)只有在现实的市场运转过程中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价值才是资本。资本

①转引自季陶达,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13。

②[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

③[英]哈维,现代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31。

④[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57。

⑤[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

⑥[英]希克斯,经济学的展望——再论货币与增长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56。必须投入运用,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实现价值的增值。

(4)资本或资本品是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即资本的形成不是为了个人的消费,而是为了实现将来增值的目的。

以上物质观的资本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虽然也有配第、斯密等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人的经济价值,但并没提升到资本层面来认识。这样,经济学家一般只是把资本看做一种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未能阐述其多方面的含义,在认识上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人们对人的经济作用的认识得到升华,开始将人力提升到资本层面来认识。

S.库兹涅兹(Kuznets)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经济中的资本:形成和筹措》中将非物质资本融进了资本范畴:“为了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种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增长,资本和资本形成的概念应该加以扩大,以便把人口本身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投资(即人力投资)包括进去。从这种观点来看,这里采用的资本形成概念就太狭隘了”①。在产权经济学中,张五常等人认为“任何可以引致有收入的东西都是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市值就是资本”。而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舒尔茨,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时认为,人们有必要建立一种总括的资本概念,即将传统上仅仅考虑有形物质资本的资本概念包括进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具有资本的属性,同时又有异质性。经济的发展显然取决于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方面的投资。由于两者的异质性,这两种投资的收益率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1.2 资本的本质

1.2.1重商主义对资本的理解

应该说,最早从理论的角度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讨论的是重商主义者。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安徒生·德·孟克列钦(1575-1622)、德国的霍尼克和英国的托马斯·孟。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增加货币财富,他们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考察货币-商品-货币(G-W-G)的运动过程,即在流通领域中考察商业资本是如何通过商品交换来增值自身的。重商主义对资本本质的理解仅限于流通领域,其观点难免存在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他们不懂得货币

①Kuznets,Simon(1961).Capital in the American Econom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的本质和起源,才把财富、货币、金银三者混为一谈。1.2.2重农学派及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理解

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清晰地表述了他对资本概念的理解:“一个人的贮存中他期望为他提供收入的那一部分称作他的资本。”“资本一经在个别人手中积聚起来,当然就有一些人,为了从劳动生产物的售卖或劳动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上得到一种利润。”1.2.3新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理解

对资本有着系统研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一书中论及了有关资本的概念,并提出了有关资本的四大基本定理。

他把资本定义为是“拨出来运用于再生产的财富”。除了劳动与自然力这两种基本和普遍的生产要素外,还有另一种生产要素,若没有它,工业便只能处于最初原始而简陋的状态,而不可能进行任何其他生产活动,这就是以前劳动产物的积累。他把这种劳动产物的积累称为“资本”。穆勒提出的有关资本的四大定理是:劳动受资本的限制;资本是节省的结果;资本都是要消费掉的;维持和雇佣生产性劳动的,是其工作所花费的资本,而不是买主对劳动产品的需求。1.2.4马克思对资本的理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社会属性,而且也系统揭示了资本的自然属性。资本的自然属性反映了资本的一般内涵。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主要是从资本的价值性、增值性、运动性、积累性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得出资本的自然属性:资本是一种价值物或有价物,资本的本能在于实现价值增值;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离开运动,资本的生命亦将停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分析,明确指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促使资本不断膨胀,资本就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本身,获取剩余价值或者叫做“增殖”。就资本本身或资本一般来说,资本的本质属性是追求价值增值。资本的合乎目的的活动只能是发财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增大或增值。“资本”一词,最初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而与“生息金额”同义①。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体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①[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60.

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都认为增值是资本的本性。也就是说,资本的存在要求其不断处于增值状态。如马克思所说,“商品里面使资本家感到兴趣的事情是,它所有的交换价值,比他为它而付出的交换价值更大。”①它对自己表现为什么样的使用价值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则是资本增值。资本的增值性观点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认同。“当作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便是资本的灵魂。资本有一个唯一的生命冲动,那就是增殖价值,创造剩余价值。”②

价值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货币资本带来的,还是人力资本带来的?按照传统的观点和现行的制度,显然是货币资本带来的。不然的话,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凭什么只分配给货币资本所有者呢?迄今为止,只有货币资本的出资者才有资格参与收益的分配,而人力资本的出资者还没有被确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因而从来没有资格参与收益的分配。应该承认,货币资本也是生产的要素。但是,货币本身不会生“金蛋”。货币资本的作用充其量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者说是资本成本。换句话说,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可以将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库券,从而获得利息。这是货币资本的无风险报酬。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通过投资而获得风险报酬。

价值增加的真正原因还得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加以说明。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者“他们不只会为资本家再生产他工资内包含的生活资料的全部价值,并且在为他再生产这个价值时带来一个利润”。他还说“一切依某种方法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到经理、工程师(各种和资本家有别的人),当然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③

货币是资本,生产资料是资本,人力资源也是资本。拥有货币资本的是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也是所有者。都是产权的主体,都有分配权。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的知识、技巧和才能。它能促进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为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够创造新的价值。现在,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知识已经是土地、资本(严格地说是货币资本)和劳动力以外的第四要素。人类社会创造出的价值有50%以上来自知识,而知识的运用有80%是依靠管理,只有20%依靠工艺。

据统计,国际上的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并没有投入货币资本,但拥有企业产权平均水平接近38%,打破了长期以来谁出资(货币资本)谁拥有产权的传统观念。

在我们这里,如果有人以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技巧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也许有关部门会以没有先例或根据而婉言拒绝。倒是现实生活经常会冲破藩篱,创造出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新生事物。上海天娜药物研究所一项科研成果以2550万元的无形资产作价入股项目公司,打破了技术参股最高不超过35%的比例的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控股51%。

①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1卷,郭大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7.

②马克思,资本论。1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33.

③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1卷,郭大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6-147.

从资本理论的发展和以上经济学家对资本概念的理解进行比较来看,我们应该从资本的本质特性——增值获利这个角度去全方位地认识和理解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理解为运动,资本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够不断地增值。资本的运动表现形式为资本循环,它在循环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资本运动的主体是价值,在运动中资本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并使自己增值。

纵观资本概念的发展历史,无论是重商主义者,还是重农主义者;从古典经济学派到新古典经济学派,对资本内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资本是用于获取利润的财富。或者我们借鉴亚当·斯密的定义“一个人的贮存中他期望为他提供收入的那一部分称作他的资本”,可能更为准确和贴切。

既然资本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外延必定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扩大和丰富起来。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2.1 “幼虫”变为“蝴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他引用了两句法国俗语,一句是“没有一块土地没有地主”,另一句是“货币是没有主人的”。意在说明,从历史方面看,资本首先总是出现在货币的形态上,当做货币财产、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与土地所有权相对立。但是,我们要认识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现象形态,是无需回顾资本的发生史的。这种历史,每天都会在我们眼前重演。每一个新资本当初总是当做货币走到市场这个舞台上来——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或货币市场。那种货币通过一定的过程,就转化为资本。

当做货币的货币和当做资本的货币,是由不同的流通形式来互相区别的。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为买而卖。但是在这个形式的旁边,还有第二个独特的不同的形式,G-W-G,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在运动中通过后一种流通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了资本,并且按它的性质规定来说已经是资本。

在简单的商品流通中,两极具有相同的经济形式。二者都是商品。它们还是价值量相等的商品。但是它们是性质上不同的使用价值,例如谷物和衣服。产品交换,或体现社会劳动的不同种物质间的变换,在这里,形成了运动的内容。G-W-G的流通却不是如此。最初一看,这种流通好像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是同义反复的。两极有相同的经济形式。二者都是货币,不是性质上有别的使用价值,因为货币是商品的转化形式,在其中,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已经消灭。先用100镑交换棉花,然后再用这个棉花交换100镑,迂回曲折地用货币交换货币,用同物交换同物,好像是一种没有目的而且背理的操作①。一个货币额和另一个货币额,总的说来只能由它们的量来区别。所以,G-W-G这个过程有内容,并不是因为它的二极(都是货币)在性质上有差别,而只是因为它们在数量上有差别。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会比原来投入的货币更多。例如,用100镑购得的棉花再拿去卖,会卖到100镑+10镑即110镑。所以,这个过程的完全形式,是G-W-G'。在其中,G'-G+■G,那就是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我把这个加量或原价值以上的超过额,称为剩余价值(surplusvalue)。原来垫付的价值,不仅在流通中被自己保存了,并且在流通中变更了它的价值量,加进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了。并且,正是这个运动,使这个价值变为资本。

马克思非常形象地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比喻为“幼虫”变为“蝴蝶”的过程。作为资本家幼虫存在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照价值购买商品,按照价值售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末取出的价值,必须比他原来投入的价值更多。他由幼虫变为蝴蝶的发展,必须在流通领域中进行,而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货币在它转化为资本的时候的价值变化,不能在这个货币身上发生,因为当做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它不过实现它所购买或支付的商品的价格;货币,当它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时候,已经凝固为化石,是一个不变的价值量。同样,这种变化也不能由流通和第二种行为,即商品的再卖而生,因为这种行为不过使商品从自然形态再转化为货币形态。所以,这种变化必须发生在第一种行为G-W所购得的商品上,但又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商品是按照价值支付的。所以,这种变化,只能由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来产生,也就是由这种商品的消费而产生。要从一种商品的消费生出价值来,货币所有者必须这样幸运,可以在流通领域之内,在市场上,发现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作为价值源泉的性质。那就是,发现一种商品,它的实际消费就是劳动的物质化,因此就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发现了这样一种特别的商品,那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①麦西尔对重商主义者说:“我们不是为货币而交换货币。”(《自然的秩序》第486页)在一本专门论述“贸易”和“投机”的著作中,我们读到了如下一段话:“一切贸易,都是不同种物品的交换;其利益(对商人的利益么?)也正好是由这种差别生出。用一磅面包交换一磅面包,是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由此,就产生了这种有利的对照:和商业相比,赌博仅仅是用货币交换货币。”(歌尔白:《个人财富的原因和方式的研究》,又名《贸易和投机的原理解释》,伦敦1841年版,第5页)歌尔白虽然不知道,G-G(货币交换货币)不仅是商业资本的作为特征的流通形式,而且是一切资本的作为特征的流通形式,但是无论如何他还是承认了,这个形式为一种商业即投机和赌博所共有。后来的麦克洛克却发现,为卖而进行的买都是投机,因此把投机和商业的差别消灭了。“任何一种商业,如在其内,有一个人购买一种产品,是为了要把它卖出,那在事实上就是一种投机。”(麦克洛克:《实用商业辞典》全名《商业和商业航运的实用的、理论的和历史的辞典》,伦敦1847年版,第1009页)——阿谟斯特登交易所的平达尔式抒情诗人平托还更天真地说:“商业是一种赌博”(这是借用洛克的话),“从一个穷光蛋手里,赢不到什么东西。要是有人长时间内老是赢,把大家都赢光了,他就只有愉快地同意把赢得的钱最大部分再拿出来,为了好重新赌博下去。”(平托:《流通和信用概论》,阿谟斯特登1771年版,第231页)

2.2 劳动力成为商品

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发现劳动力这种商品,必须具备很多种条件。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那种从商品本身的性质发生的从属关系,不包含任何其他的从属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劳动力能在市场上当做商品出现,不过因为它本身的所有者,有劳动力的人,把它当做商品来让渡或出卖,并以此为限。为了要让它的所有者能把它当做商品来卖,他又必须能够处置它,成为他的劳动能力、他的人身的自由所有者①。他和货币所有者相遇在市场上,要彼此以平等商品所有者的资格发生关系,不过有如下一点区别:一个是买者,另一个是卖者,所以是法律上平等的人。这种关系的继续,还要求劳动力的所有者只按一定的时间来出卖劳动力;因为要是一次卖尽,卖绝了,那就等于出卖自己,让自己从自由人变为奴隶,从一个商品所有者变为一个商品。所以,作为一个人,他必须能不断把他的劳动力,当做他所有的财产,当做他所有的商品来处理。要能做到这样,他就只能暂时,在一定时限之内,让买者去支配它,消费它,而不在让渡劳动力的时候,放弃他对劳动力的所有权②。

①在各种关于古典的辞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背理的说法:在古代世界,资本已经充分发展,“不过还没有自由劳动者和信用制度。”摩姆孙先生在所著《罗马史》中,也在这点上面犯了错误。

②因此,各国法律,都要确定劳动契约的最高期限。在自由劳动占优势的各国,法律都规定预先通知解除契约的条件。在不同国家,特别是在墨西哥(墨西哥割让给美国的领土在美国南北战争以前也是如此;还有,库奢实行改革以前,多瑙河流域诸地区也是如此),奴隶制度是在抵债劳动(peonage)形式下隐蔽着的。那种约定以劳动抵偿,并且一代一代相传下去的负债,实际上不仅会使劳动者个人,并且会使他的家族成为别人和他们的家族的财产。鸠亚勒兹把这种抵债劳动废止了,僭位皇帝玛克西米里安再以敕令恢复之。华盛顿的代表会议,适当地指斥这个敕令是奴隶制度在墨西哥的复辟。“我可以把我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特别熟练和活动能力……在限定时间内的使用权让渡给别人;因为按照这种限制,它们会和我的全体,整体,保持一种可以分离的关系。要是我把我可以劳动的具体时间全部和我的生产全部让渡于人,我就把实体本身,我的全部活动和现实性,我的人身,变作别人所有的财产了。”(黑格尔:《法律哲学》,柏林1840年版,第104页。)

第三节 人力资本时代

3.1 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

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已由依靠传统的物质资本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向依靠知识为主的经济形态,而知识是以人作为载体的,是构成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Schultz)所言“知识是一种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①。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影响力较大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贝尔认为,“后工业”的概念与“前工业”和“工业”的概念是对应的,前工业部门主要是资源采撷型的,工业部门主要是使用能源和机器技术从事制造商品的,后工业部门从事加工处理,其中电讯和电脑对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极其重要。贝尔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则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而形成,如果资本和劳动力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不同社会形态中,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见图1-1),随着社会的演化,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本质上看,贝尔所言的后工业社会就是知识经济社会,这一点,从贝尔交替使用知识社会的概念和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中可见其本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①,而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则具备了后工业社会的一些主要经济和社会特征。后工业社会在财富的创造上遵循的是知识价值论,由于知识是一种“集体货品”或称“公共产品”,一旦创造出来,在性质上就可以被众人取用,即具有“外部性”,对此,贝尔给出了一个有价值的解决办法,“除非能得到产权收益(诸如专利权或版权),否则,任何个人或企业都没有兴趣去出资生产这些知识”②。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

从上述论述中可发现,工业社会主要是与物质资本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经济,而后工业社会则主要是与人力资本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经济。现代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储量的增长,而人力资本投资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内容,其投资和收益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和社会的投资向人力资本倾斜,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曾指出,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将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的比例将大于资金资本,知识不仅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样重要的是,现在真正控制资源和绝对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劳动力,而是知识。知识也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不是某种资源,正是这一点使我们的社会变成‘后资本主义社会’。它改变了,而且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它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它创造了新的经济动力,它创造了新的政治。”③

在以知识为“一种最基本的资源”的后工业社会中,无论从人力资本投资还是从人力资本收益来看,都有了显著的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变化。一方面从投资的角度看,知识作为资本与普遍意义上的资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知识的取得或开发还是知识的使用都不是免费的,都需要进行投资,离开了对人力的投资,广义地说自然存在的人力已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后工业时代,经济的增长以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为主要依托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所有者身上的知识性要素,并且其成为社会发展最具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和最强有力的动力。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造就大量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从而使得多层次、多阶段、多结构和多功能的人力资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总投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投资。

①应指出的是,在社会形态的变迁中,后工业社会并不取代工业社会,就像工业社会并不消除经济中的农业部门一样。这就犹如在羊皮纸上刮去原有文字重写,这些新的发展覆盖在旧的一层上,消除了一些特征而加厚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后工业社会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首要性,二是经济部门中服务业的快速扩张。

②[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

③[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48。

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本收益的角度看,与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大规模人力资本投资相适应,人力资本的收益必然会发生相同方向的快速变动,因为“在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之间有很强的关联”(Schultz,1968)。否则,人力资本的投资就难以进行,理性的经济人会自发地在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取舍。事实上,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已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差距就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造成刺激,而从事各种不同活动的人们,都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合理的反应,并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经济行为,其结果是使社会经济迅速增长和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因此,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注意提高人口质量,便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随着人力资本产权的逐渐确立,人们不得不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两个平等的产权主体,在企业创办和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等生产要素作为资本投入企业,同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系统风险,双方都有权从原来的生产和利润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当各级各类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有权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时,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知识”的态势日趋明显,导致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获得收入分配最多的主体。

由以上知识经济的定义和特征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尤其是创新型的人力资本,如企业家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兴起的主旋律,是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①。首先,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没有创新型的人力资本作为基础,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无法谈及知识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另一方面,知识经济要求传统的企业向知识型企业转变。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创新型人力资本,而非一般的人力资本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在企业组织中,创新型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有效地配置这类人力资本,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本的属性进行深入研究,为创新型人力资本在整个社会的形成以及供给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知识型企业的创立。

其次,人力资本的生产就是知识的生产。知识可以分为四类:(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其中know-what和know-why的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know-how和know-who知识则通过实践即“干中学”获得,这些正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而且,这四类知识中,后两种更具有意义,价值更大,它们是知识生产的主旋律,其所对应的是创新型的人力资本,因此,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生产和供给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①社会学家奈斯比特在其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中明确指出,正是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蓬勃兴起,导致并加速了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过渡,如美国的硅谷成为创新型人力资本创业的天堂,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知识经济要求将知识产业化,强调知识的配置与使用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就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知识的重要性并非是均等的,从静态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从动态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重要性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则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代表着最高层次的知识。与这种重要性相联系,在将知识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型人力资本必然要支配其他的一般人力资本,这也提出了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也只有在对创新型人力资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谈到知识的产业化经营。那么,如何激发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创新精神?根据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兴起的模式和经验,关键就是要构建一套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这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制度基础和前提。

3.2 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所形成的有关人力资本的思想和观点,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丰富的思想渊源。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大工业时代,生产力发生了三大变革:其一是自然力代替人力、机械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其二是科学技术代替了经验工艺套路,科技与生产互动作用日益加强;其三是专业技术培训代替作坊师徒传教,人的知识和技术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①他提出劳动力是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全体国民后天取得的有用能力,都应被视为资本的一部分。工人的工作效率增加,可减少劳动力耗费,其花费成本可以由增加的利润加以回收。因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由私人出于追求利益的投资行为来完成。他提议由国家“推动、鼓励,甚至强制全体国民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继亚当·斯密之后,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他强调取得的能力应当同工具、机器一样被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同时由于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未来更大的国民财富,对教育的支出是与其他公共事务支出完全相容的。

而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他将人的能力分为“通用能力”(General Ability)和“特殊能力”(Specialized Ability)两种。前者指上述的决策能力、责任力、通用的知识与智力,后者指劳动者的体力与熟练程度。马歇尔还强调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性和家族、政府的作用,并且将“替代原理”用于说明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的选择(人力与机器的替代)等方面。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3.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对人力资本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较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他在1958年发表了文章《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之后,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私人收益率。但遗憾的是,明塞尔的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57-258。

这一阶段,人力资本理论正逐步融入主流经济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而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则首推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Denison)。

3.3.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西奥多·W.舒尔茨(T.W.Shultz)是从探索经济增长之谜而逐步踏上研究人力资本的道路的。他认为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并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从二战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国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比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快得多。一些在二战中受到重创的国家,如德国和日本,都奇迹般地发展起来。而另一些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同样能在经济起飞方面取得很大成功。舒尔茨认为,这些现象说明,我们肯定还遗漏了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

舒尔茨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人力资本投资》(1961)和《对人投资的思考》(1962)。1960年,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舒尔茨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后,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33%。这一结果被广泛引用,作为说明教育经济作用的依据。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①。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自然资源,而是人的能力。舒尔茨因为在人力资本理论上的这些贡献,荣获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他注重宏观分析,忽视了微观分析,其理论缺乏微观的支持。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诸项因素缺乏具体化、数量化,内容显得单薄了一些。在他指出的人力资本形成的四大途径中,只对教育投资做了深入的分析,缺乏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一般模型。他在对人力资本概念中只强调人力资本是外生决定的。但是一个范畴的产生,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所以导致其概念模糊。这些都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和界定。

3.3.2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

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他曾和舒尔茨同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做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在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过程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3.3.3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论证出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10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①Schultz,T.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M arch):1-17.

从总体上看,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4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继明塞尔、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重大贡献后,卢卡斯、罗默尔、斯宾塞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与60年代的舒尔茨采用新古典统计分析法不同,“新经济增长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陷。

卢卡斯和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们构建的模型是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当时的知识水平,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这一类模型可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简称AK(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模型。

3.4.1罗默的模型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①。在模型中,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从而

①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1002-1037.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K,)

其中,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为i厂商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为n 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k-∑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

i-1这个生产函数,罗默作了进一步的假定:(1)对于给定K值,F是与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其规模收益不变。(2)从社会观点看,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即对于给定,F是K的递增函数。(3)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1)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那么,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经济增长停止。(2)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3)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经济增长趋向于无穷大,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这个模型是扩散的,因此,不存在均衡解。第二,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逻辑的结论是,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3.4.2卢卡斯的模型1988年,卢卡斯(R.Lucas)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①。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t)=h(t)δ[1-u(t)]。

式中h(t)表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h’(t)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1-u(t)]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则h’(t)=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t)-0,则h(t)按δ的速度增长,即h’(t)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①Lucas,Robert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在20世纪60年代的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尽管也涉及经济增长问题,但他们没有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内生变量,而是作为外生变量,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定量模型。在罗默尔和卢卡斯的模型中不仅将人力资本纳入,并且使其内生化,同时也克服了经济均衡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的缺陷。

另一方面,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5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纵观西方人力资本研究的发展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早期萌芽时期、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当代人力资本发展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的研究主线和思路各不相同,人力资本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及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总体而言,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对能力(ability)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在他们的理论中,能力更多地来自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在传统资本理论中,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同质性,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简单而言,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称为人力资本。两种资本形态存在着质的区别,而人力资本的作用将得到加强。3.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统的资本理论中,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这一理论考察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丹尼森,1987)。显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收入分配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经济学。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少数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本质来讲,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劳动生产物中凝聚了越来越多的智力因素等,给整个世界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新局面,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地论证,这不但比以前的理论前进了一步,而且也为当代经济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并在学派林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5.人力资本投资属生产性投资的观点。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教育形成的,如果把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来看待,那么投资教育的巨大费用就不能看做纯消费,而应该看做生产性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收效虽然较慢,但一经发生作用,它的经济效果可以超过资本的投资。相同的费用,用于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比起单纯地增加生产设备和劳动者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一旦有新提高,便可以加倍的速度增加社会财富”①。承认教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把教育费用视作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并不会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也不会与教育的其他功能产生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人力资本理论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对于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比如人力资本概念本身缺乏内在的规定性;侧重于一般性研究,未能坚持资本的非同质性;缺乏对“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个主要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研究;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侧重于经济因素,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制度环境、文化等;注重人力资本形成配置,忽视人力资本配置中的核心产权问题的研究,导致许多问题的解决找不到合适的路。

①Schultz,T.,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M arch):1-17.

第四节 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经济中,它涉及人类作为生产收入的行为者的生产能力,如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一书中曾经提到,一个国家全体居民后天取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密明确地把人的才能和教育上投下的费用看做资本,资本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学习一种才能,须进学校,需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它所属的社会而言,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做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①。同时,斯密把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归于劳动分工,他说“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运用劳动时间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②。在这里,斯密指出了人力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

但把人力资本这个概念发展成一门完整的理论却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对人自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重新认识,将资本理论的一些原理扩展到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方面。对于现在和未来的产出和收入流的源泉,资本是一种存量,作为现在和将来的产出和收入流的源泉,它具有价值,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了一个人的技能和活动能力,在于提高了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

①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7-258.

人力资本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最具代表性的恐怕还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舒尔茨(Schultz)所给出的定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进行了扩展、延伸或重新表述。舒尔茨从不同的角度给人力资本下过定义。其要点是:(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等,总之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2)在人的素质既定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可表现为从事劳动的总人数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总工作时间。(3)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又可理解成是对人力的投资而获得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第一,用于教育和职业训练的费用;第二,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第三,用于为寻找更好的职业而进行流动和迁移的费用;第四,用于从国外迁入的移民的费用。(4)既然人力是一种资本,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对其所进行的投资都必然会产生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本是劳动者时间价值提高的最主要的源泉,而且其大小、高低还可表现在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即劳动者的收入上。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还指出,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单纯从自然资源、土地和资金的角度出发,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二战以来,一些战败国如西德、日本以及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如瑞士、丹麦其经济都高速增长,而一些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被人们乃至众多经济学家所忽视了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不同。舒尔茨进而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质量越高,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同时,人力的取得并非是免费的,它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而且只有那些掌握了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另外,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也能改善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对此,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间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比例竟高达33%,这一数据足以证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舒尔茨之后,又有加里·贝克尔(Becker,1960,1964)、爱德华·丹尼森(Denison,1961)、罗默(Romer,1986,1990)、卢卡斯(Lucas,1967,1988)等人在继续深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如贝克尔主要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他指出,人力资本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技术、能力、个性、外貌、声望及合适的信用等,并且“虽然不同人的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高度替代,但每个人都形成一种独立的人力资本‘市场’,其收益率依赖于对他的投资数量和人力资本总存量”①。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些研究人力资本的大师们在强调人力资本是经过投资(包括家庭、社会、个人以及组织等的投资)形成的同时,都进一步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本的收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即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量和质两方面)带来了职业分工和报酬上的差异,“对特殊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产生额外的收益,从而对即使本质上大同小异的人们之间的分工也提供一种极大的刺激”(贝克尔,1964)。这一点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正因为人们在社会上的分工以及在分工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层级,最后反映在人力资本的投资报酬上都与人力资本投资紧密相关,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报酬率是人们进行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可见,人力资本的形成作为一种专用性投资的结果,其收益应该与专用性投资相一致。

在我国,学者们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归纳起来,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价值的能力或技能”②。这种能力或技能凝结在人体之内,它像物质资本一样,是一种通过投资形成的,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并能够在生产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形成这些能力和技能所花费的直接费用;另一部分是将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概念引入而产生的,是指由于从事人力资本投资而失去的收入。

第五节 人力资本的外延

传统的资本理论局限于物质资本,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才有所改变。其实,一切的物质资本,如果离开了人的劳动,就是静止不变的东西,价值不会发生变化,也就不能给其所有者带来利润,因而就不成其为资本。物质资本只有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利润不只是由物质资本带来的,而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带来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竞争优势转移到企业内部,产生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而构成企业特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是知识。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现实,引发了学术理论界对知识推动经济增长作用的重新认识。智力资本的概念应运而生。我们认为,如同原子发生“裂变”一样,经济环境的变化历史就是资本外延的演进历史,资本的外延又一次从人力资本再扩展到智力资本。当前,智力资本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智力资本管理理论试图揭示企业核心资源的作用和管理的内在机理。

①[美]贝克尔著,王默生,王宇译,家庭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55.

②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19.

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资本形态演进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但它没有涉及到组织发展中知识与经验增长的内生性,智力资本理论则弥补了这一遗憾。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知识创新、知识传递、知识利用和知识保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它将传统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账面价值、市场价值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多对概念统一在智力资本概念中,有效地说明了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了以往企业财务与会计无法科学评估知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局面,从而为企业选择正确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提供指导,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运营与资本管理的新变化。“智力资本”是个新名词,在学术界也没有达成共识。智力资本的概念与相近的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等概念有何联系与区别,其内涵与外延又如何界定?这些问题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智力资本的学术文献中都没有得到正面回答。我们认为,在当前论及人力资本的外延时,不得不辨析一下它与智力资本的关系。

5.1 以“智力资本”为中心

智力资本的理论是从知识管理领域发展而来的,所以国内很多学者将“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译为“知识资本”。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在1969年最早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知识性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他将智力的含义由个体范围拓展到组织范围,描述那些存在于组织中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无形资产。

随后,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对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辨析,国外研究者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托马斯·斯图尔特(Stewart,1997)、埃德文森(Edvins-son,1996)、乌尔里奇(Dave Ulrich,1998)、安妮·布鲁金(Annie Brooking,1996)等人;国内学者申明(1998)、陈佳贵(1998)、刘炳英(2001)、王丰(2001)等人也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对智力资本做了一定的研究,郭俊华(2002)、张海涛(2005)将国内外学者对智力资本的概念及构成方面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虽然看法上各有差异,但人们对智力资本的内涵已经达成了以下共识:(1)智力资本是对传统资本概念的有效扩充,它拓展了传统的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适用空间;(2)智力资本包括一系列的知识、学问、创意和创新,并且尤其关注组织的知识;(3)智力资本强调与组织有关的人力资本的能力;(4)智力资本将传统理论所忽视的无形资源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联系在一起。

对于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很多学者都是在埃德文森和沙利文(Edvinsson,Sullivan,1996)提出H-S结构的基础上衍生和扩展开去的。尽管不同学者对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的具体划分有所差异,但认识的本质基本一致。我们在总结以上学者关于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主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