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消逝的礼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2:41:43

点击下载

作者:李飞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命消逝的礼赞

生命消逝的礼赞试读:

生命消逝的礼赞李飞 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从死亡开始。死亡,是医学直面的领域。

书中有位医学生这样讲:“医学挽救人的生命,但学习却是从死亡开始的。我们通过解剖尸体来认识人体,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活人身上。但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却没有人告诉我们有关死亡的任何知识。当满脸稚气的实习生在临床上面对患者死亡时,才第一次接受了 死亡教育的洗礼,明白自己的职业要面对的是什么。很多人因此确立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有很多人因为无法释怀而选择放弃。”

作为医者,他们通过看见他者而看见自己,对于死亡的认识,从亲人到患者再到自己。透过死亡这扇窗,医者也许比普通人有更多机会洞见医学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本书由76篇医学生叙述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死亡故事组成,感情真挚,读时让人潸然泪下,读后掩卷长思!故事后面附有医学领域、文化教育领域等的老师的点评,通过这些点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看待这些死亡故事,思索生命的意义。主编简介

李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医学人类学、叙事医学。生命构成潘思羽(5岁)鲜花潘思羽(5岁)无限的遐想潘思羽(5岁)送给热爱大自然的人单绘锦(15岁)独角兽与女孩高墨涵(23岁)趣味图岳承涛(8岁)开心的一天韩昕睿(9岁)光与祈祷王舒琪(14岁)向日葵孙红甜(10岁)美好,用心去感应芦嘉敏(13岁)幼儿园一杜卓然(6岁)春之韵陈铭铭(8岁)太阳花张紫涵(7岁)守望生命张紫涵(7岁)生命 生命高艺鸣(10岁)秋色殷铭梓(7岁)春树殷铭梓(7岁)文章作者名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白云锋 蔡 宾 曹彤瑜 常健博 陈 畅 陈亦豪 池 诚 崔 铭杜 静 段亚冰 冯宇恩 高崧淋 顾 嘉 管文敏 郭凤凤 郭佩佩韩欣欣 何丽仙 黄 楠 江燕云 靳 雨 黎 帆 李海瑞 李可敏李 群 李 杨 李宗泽 林莞锋 刘斌亮 刘书中 刘 薇 刘鑫裴卢 军 卢 召 陆 叶 吕鹏飞 马百涛 孟凡皓 牛梓涵 潘梦佳任怡荣 史文册 宋晨鑫 宋雯洁 苏 昊 孙 琛 孙丽娜 索 妮吐尔尼萨·阿卜杜热合曼 王利婷 王 瑞 王守正 王译曼 魏冬梅武 勰 肖棋匀 闫 斌 杨 晨 杨 帆 杨滢霖 由 衣 余晓雨袁 培 张宝根 张家璐 张军伟 张 瑞 张 睿 赵梦珠 赵思佳赵 喆 周辰雨 朱佳楠 朱真真点评老师名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蔡笃坚 曹婧文 陈 罡 邓 郁 董 杰 杜英杰 方静文 高一飞郭海斌 贺 苗 侯 莉 姜 岳 李 杰 李京儒 李 沛 李阳和刘 欢 刘俊香 刘 谦 马文敏 米彦伟 沙 悦 睢素利 隋晨光谭先杰 汪 磊 王 德 王剑利 王 勇 王志胜 袁 钟 翟晓梅张 迪 张海蓁 张新庆 张艳萍 宗俊琳编委会成员名单主   编:李 飞编委会成员(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冯宇恩 何 仲 侯 莉 李 飞刘 欢 卢 军 宁晓红 沈淑媛王剑利 王 瑚 王 勇 朱丽筠序 一

随着医学技术逐渐走向巅峰,在医学实践乃至医学教育领域,对医学人性化的呼声越发高涨,迫切需要去提升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医务人员对病患苦痛的共情和关注等。同时,慢性疾病带来的个人及社会的改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都让人们意识到医学发展正在遭遇挑战。医护人员需要拓宽生物医学视角,以整体观来认识患者,涵盖情感、心理以及社会和家庭需求等,这将成为医学实践一个可能的转向。医学人文教育从中寻找到了契机,获得了日益提升的学科地位,将与临床实践一道展开新的探索。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我们常常引用一些医学训诫,例如,《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者须“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以神祇之力求得生命与医术的无上光荣,视“为病家谋幸福”为医者的职责与使命;《大医精诚》为树立医德指明方向,认为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还需“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回归当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在不懈思考医学本质,强调医者使命,明确医者能力和道德要求,对于我们今天探讨的医学人文教育,仍是重要的启迪和一以贯之的动力。

因此,在医学发展遭遇挑战,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以及人文教育需要连续性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这也可以被称为时代的命题。在此背景下,我来谈一谈叙事医学。叙事医学提供了理想的医学实践发展方向,与具体实用的方法,致力于使叙事成为医学的专业行为。叙事医学敏锐地认识到,现代医学缺失的实际上就是叙事能力,叙事医学界定了叙事能力,并去教授这些能力。叙事医学融合了不同学科领域,力图对医生与患者、医生与自我、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之间的差异进行弥合,从而提升医疗照护的水平。有研究表明,叙事医学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

2011年,叙事医学概念结合医学人文的探索与实践在国内正式发端。几年来,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医学教育领域都呈现出了迫切的需求,表现在:陆续有外文文献引荐,经典译著出版,专业期刊创刊;在缓和医疗、康复照护、护理、长期慢性病照护、医患沟通等领域的实践;医学教育领域积极回应,国内几所医学院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率先开设了《叙事医学》课程等。

在医学人文教育领域,叙事医学异军突起,承载着来自临床实践的强大推动和需求,发展态势渐强。

尽管叙事医学框架作为医学人文落地的重要方法为人们所接受,但截至目前,国内尚没有适应中国医疗情境的“叙事医学”教学参考书,无论学术界还是临床领域,对叙事医学这样一门新兴知识,仍不乏片面的理解,包括概念模糊、实际操作困难等现象。

作为《叙事医学》教材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我院李飞副教授组织编撰了本书。李飞老师热爱教学,在叙事医学、医学人类学领域积极探索,有较多创新,致力于推动医学人文教育。从教以来,她凭借学科优势,坚持不懈地进行实地调查,教学相长,更是笔耕不辍,自2014年至今,已经出版4部教学参考书(均为叙事医学主题著作)。

医乃仁术,杏林春暖。

我们努力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医学实践,期待本书服务于有迫切需求的叙事医学教学,同时告诫每个人要尊重科学,敬佑生命。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何 仲2018年9月13日序 二

很荣幸为李飞老师精心设计的叙事医学课程教学成果写序,阅读中再度见证李飞老师教学相长的气度。而菁英师长的精彩点评,不仅止于叙事再现风华,更企图引领学林论辩,再创新猷。以海纳百川的境界,于江海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扬起风帆!

本书由默守、独行、大爱和自觉四章构成,前后紧紧相依,首尾呼应,始于思念、体会和共情的见证,终于反省,互持和永在的自觉,透过叙事的方法,参透生死的智慧,为中国的叙事医学发展开了一扇窗。

全书的开篇引领读者见证姥爷陪伴患重度巴金氏症的姥姥的深情,对两位长辈双元共感的死亡经历叙述,这是作者思念救赎的机会,也成为其人生宝贵的经历。这种书写是叙事医学课堂的延伸,让有临床经验的同学,转化成为叙事课堂、自身叙事、大体课堂,乃至于照护患者的多元叙事,精彩交织的穿越剧编者,生死攸关的反思构成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追寻。章节点评流露期许,默守的能力,由叙事中来。

医学生由见证患者死亡的震撼开始踏上成为真正的医者之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点评,俨然是独行的期勉。类似的经历,诚然是行医救世最深的痛,尤其是初次必然的遭遇,可是全人照护和善终的点评,在悲悯情怀之余,多了一份功课。独行,是兼具医生业务和心底素质的双重考验,尤其在急诊室中,多元的叙事情境彰显着:这一切挑战,是医者必须独立面对和承受的,才有能力进一步安慰家属。然而从急诊急救转到末期患者的临终场景,医者的叙事也呈现出患者和家属的坚强,使医者成长中的独行有了力量,在情感交流和信任中,维护了患者和家属期待的尊严。医疗场域中攸关生死关头的尺度,就是只要符合对患者有益而且不伤害的医疗适应性,我们都不应规避责任,有着奋力向学和追求人文的期许,培养出“冷静、理性,富有人文情怀的职业操守”,如此才能兼顾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需求,家属的感受和意外的应变。如此,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独行,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说服力,感召群体,共向前行。

即便如此,行医这条路面对生离死别仍是困难的,学医始于面对死亡的情境与体会,包括停止积极治疗的决定。生命逝去,人我间的相知相惜让短暂的接触成为永恒,实现了不止息的初衷,于是反思、陪伴、坚忍、同情和共苦,包括协助病患和家属,才是真正的维系初心之所在,希望的开始。

大爱是跨越古今无分小说和真实人生文本的,在宝贵的自身经验的反思后,以志愿服务做总结。于小说文本中,用真诚取代虚假,以领悟求得尊严,让回忆成为终生学习的契机,以求得智慧开创生命的永恒。由多元医学人文相关联的小说阅读,穿插自身回忆和经历构成的专业反思,展开生死大限的突破口,在于人我相知相惜的关爱之中,回到公众人群的关系之中始得大爱,也成为安宁病房志愿者最大的收获。这样的体会,是来自小说还是真实经验并无差别,同情共感交织了真实与虚幻,迈向永恒体悟时,大爱贯穿了一切。

在有尊严、安详、宁静中相互扶持的满足下,转化了死亡的恐惧,铺陈出正向的意义。于是癌症末期患者的死亡可美好地维系尊严,面对濒死患者的医者可能比家属还要脆弱,医者由患者和家属处学得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而最深的感受在于体会。医、患、家属都是共同面对死亡情境的伙伴。最大的爱,来自共同成就彼此的心愿,共同减少彼此的遗憾,尤其在生命中的尽头,医药不再有效的时候。因此,多一些参与、分享、自主,乃至于相互支持,医、患、亲属间的伙伴关系形塑,成为专业自觉的具体表现,由此追寻善终和最好的告别。

恭喜李飞老师以最佳导演的角色,纠集了不同世代、经验和专业历程的作者群,完成这本开启叙事医学时代的重要对话文集。这是多元叙事交错为基础的反思写作巅峰之作,务实地开启了雍容面对生死但学习使命永不终止的医学人文涵养之旅、坚定的医疗专业使命实践之途。好精彩的课程成果,雄伟壮观、首尾相应的章节纲领,引导读者迈向最后的点评:“爱是指引,存在是记忆的力量,被铭记的生命不会消亡。”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蔡笃坚2018年9月15日序 三

我们希望死亡不再冰冷、可怕。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有12年肿瘤内科工作经历,现从事老年医学和安宁缓和医疗专业工作,我很庆幸能读到这些来自年轻医生的关于死亡的文字。

谢谢他们,能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使我们从中学习到太多的东西。

这些年轻的医生,首先他们也是一名普通的社会人,他们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至亲离世的前前后后以及家人的种种感受:震惊、悔恨、不接受、纠结、不舍、愤怒……还有身为医生的感受:悔恨、无助、伤心……

书中鲜活的生命末期片段,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

死亡带给家人的冲突和矛盾:“给她水喝吧!给她吧”“不可以,爸爸,她不能取面罩” ……病人的意愿被完全忽略:奶奶说她不想手术,但爸爸坚持进行手术,奶奶哪怕多活一个月也值得……

对医生职业的再认识:决定做一名好医生,课本的知识不能考过就忘,必须牢牢记在脑海里……

家属的真实情感:我重燃的希望又被熄灭了,甚至带着一丝愤怒……

面对哀伤的不当做法:我尽管百感交集,但是没让自己流下眼泪。我知道,我的眼泪只会让身边的人更加难过……

这些让我们又一次完整地看到“死亡”这件事绝不仅仅是病人自己的事情,更是影响深爱他们的至亲的大事情,也是影响那些试图帮助他们的医生们的大事情。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得是否够长”这个简单话题。我们怎能忽视这个过程?!

在书中,我非常开心地看到,在众多的年轻医生/医学生/护理学生所经历的马路救治、急诊抢救、外科手术中,不乏面对死亡温馨而正向的场面:

温情道别,珍贵的陪伴,家人的放手。

更高兴的是看到很多年轻医生对于改善死亡这件事有极好的认识和建议:

加强民众宣传教育:我有幸学医,明白这个道理,而不去苛责当年父亲的主治医生,但这个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曾和我一样缺乏医疗常识,缺乏死亡教育的人……

全民生命教育和医学局限性的教育:其实,我很害怕这个时代的到来,一个“没有什么是医学做不了的”时代。

教育可以转变医生观念:开始我认 为那就是“谋杀”,但是,在抢救室见证了那么多生死离别后……我开始以更多的“人文心”来思考病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当然更看到年轻医护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仍非常需要专业的引导和帮助,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读这本书,越发觉得解决好“死亡”这个环节是与“救治”同等重要的事情,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让死者灵安,生者心安,医生减少职业耗竭感,增加职业成就感,促进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和谐——这就是缓和医疗理念及其教育的重要意义。

谢谢李飞老师,非常智慧地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这本书对医学生、医生和全社会的普通民众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借着这本书的力量,相信缓和医疗教育终将成为医学生必修的课程。

期待每一个人都能善始善终,在需要的时候能得益于缓和医疗理念,并有能力为身边人的善终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宁晓红2018年8月19日序 四

整理完今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材料,已是深夜,楼下传来救护车低沉的夜班模式呼叫,不断闪耀的红光依然那么触目惊心,生命在忙碌的白色身影中穿梭而行,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夜晚,医院有永不熄灭的灯光。这里,也是我们医学生的第二课堂。或挑灯夜读,或跟随前辈临床,他们是学生,也是时刻准备着的战士。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同龄人,他们更早、更多地接触到了生命的挣扎和痛苦的死亡。他们有恐惧,有无助,有困惑,也有思考……

在中国,死亡很多时候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对于“死亡”的诸多忌讳,成了开展死亡教育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在广大医学院校,生死教育课程严重缺失,针对普通百姓的死亡教育未能开展起来。然而,对于死亡的讳谈并没有如期给生命带来吉祥和幸福,对于死亡的无知和愚昧将更多人带入了深渊,生者也无法克服对死亡莫名的恐惧。

然而,生、老、病、死本就是一个自然的生命历程,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师。生,是生命,更是生活和人生。当“生”仅仅理解为生命,就只能从实存的角度去看待人之生与死,从而忽略人的具体生活过程和人生的种种问题,死的必至性自可转化成规划人生的资源,转化成促进人生发展的强大动力。向“死”而得“生”,才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只有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而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这,才是研究死亡问题的真正意义。

在穿越生存与死亡的过程中,学会告别是一种能力。作为患者学会告别,作为亲人要接受告别,作为医护人员要面对告别。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告别,在生命末期有尊严地感恩活着的每一天,科技应该让位于人性。这不仅仅是思考,也是实践。

医疗是有极限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医生要首先承认。“Death is an elephant in the room”,对于死亡这么明显的现象,因为长期逃避,因而沟通不足,产生更多的医患矛盾。而在死亡这个大家都不愿谈到的话题里,如果医务人员具备更多的意识,能够早一点应用缓和医疗的专业知识,就会让病人在疾病中得到“全人”的照顾,在最后的日子里生活品质能更好一些,面对死亡也能更从容一些。

善终也是一种权利。从生命权和尊重自由意志的角度来说,每个个体的选择都应得到尊重。从法律与标准上看,安宁疗护如何准入,如何避免恶意执行预嘱,在现有医疗条件、医疗资源不均衡,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国情现实下,从个体意愿选择到能否成为合理合法的广泛共识,还有十分遥远的路要走。

感谢李飞老师,感谢她的团队,为此一直孜孜不倦地教诲与启发。通过叙事,倾听患者的故事,让病人的情绪和情感发泄出来,改变对疼痛和不适的体验,得到尊重、帮助和安慰;通过叙事,让讲者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出来,听者充分觉察到讲者最关注的人与事究竟是什么、讲者的真实需求与愿望是什么,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只有当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患者的经历,医疗照护才能在谦卑、信任和尊重中进行。而当医生们警醒于技术的边界时,反而能看到更多可以作为的地方。在医者的精湛医技之前,医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

现在的医学生是幸运的,从书本知识走向临床,从第一次遇见和思考生死开始,这里的思考,无论是否成熟,讨论比结果更重要,医学是人文的医学,只有真正落实到人的医疗,才是我们的初心。

很巧合的是,写下这些文字的今天是8月1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首个“中国医师节”。理解就是支持,我们是如此幸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侯 莉2018年8月19日序 五

在《叙事医学》课堂上,我们在讲授理论之外,还以不同形式进行实践。例如,医学生们分组创作情景剧并在课堂上表演;邀请临床医生一起观看病痛叙事微电影并展开讨论,我们还和医学生们一起创作微电影;共同探讨死亡的意义,把独特的体验写下来……医学生们不断地参与、体验、分享,这本书就是一部分实践成果的展示。阅读和评析这些文字,我们再次感受到叙事的价值,也看到了课堂叙事转化为医疗实践的可能性。

叙事的有限性与意义的无限性

死亡是最触动生命本质、最接近医疗实践本质的主题。

最初读到医学生的死亡叙事时,有些文章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零乱的。我们没有因此拒绝它们。死亡主题涉及了最深层、最终极的情感和体验,尤其是至亲的死亡。在零乱的文字中,死亡产生的冲击、震撼扑面而来,我们直觉地想要去感受和想象那些难以用文字完美表达的身心体验,试图跟作者展开内心的对话。

讲述与聆听都有局限:讲述者表达个体深层体验有局限,阅读者体悟他人也有局限。强烈的情感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身心体验,只有经由叙事寻求心灵的安顿。

叙事本身是如此有限,但其中又蕴含着交互关系和意义延展的无限空间。我们力图使每位作者、读者尊重和珍视这种叙事的独特性。在医学教育层面,借由叙事去拓展医疗实践,转化为一种对疾病、死亡,对人的整体性和人的关系的更深刻的理解。

叙事的多重互动性

本书旨在体现深刻的叙事交互性。

如何对待逝去的亲人?至亲的离世带给自己怎样的成长?医学生如何从真实经历的死亡中提高临床的叙事能力?医学生如何在自我反思中实践叙事的交互?

书中的多篇叙事均已回应上述问题,呈现给读者的是多重角色的深层互动。

叙事的独特性展现了讲述者与死亡者的互动,医生职业赋予的“他者”与“自我”的互动,当下的医学生与未来的医生身份的互动,作者与点评者的互动,以及作者、点评者与读者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多重互动的生命叙事。

这种叙事中的交互性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叙事能力。如,医学生与自我的交互、与至亲的交互等,能转化到未来的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中。叙事的交互性能够延展为医疗实践:当他们面对其他患者时,这种内化的叙事能力能够再度呈现出来。这就是叙事的价值以及实践叙事医学的意义所在。

反思性写作的价值

反思性写作带来更多惊喜:医学生通过叙事实现了“自我”的更新。医学生接受了人文教育,从理性和智识上能够“知晓”医疗的本质,但这并不足以让医学生对人的整体性价值、对生命和死亡达成切身的体认,不足以让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成为有温度、能感知的互动。这种背离对于医学生、年轻医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叙事医学的反思性写作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书中的多位作者讲述医疗过程中的死亡,重新思考怎样才是“称职的医生”,甚至通过自我诘问,真诚地直面自己长久以来缺失的部分。他们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从否定性的角度去开启了发现自我的积极过程,从中寻找医疗的意义,寻找通向“更好的医疗”的路径。

对比医学生在课程前后的作品,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叙事医学训练带来的改变:在叙事中展开的反思之旅,让医学生开启了对于叙事能力的追求,激发了内在的行动力。叙事能力一旦开启,意味着他/她与患者(包括那些已经死亡的、面目模糊的患者)建立全新关系的可能性;也意味着他/她在努力改进医疗过程,去接近自己重新定义的“称职的医生”。

我们期待,这样的反思性叙事以更有力度的方式带来行动。通过反思,医疗者和患者双方的独特性都重新获得了存在空间,年轻医生们开始尝试与患者共同发展出更丰富的医疗叙事,让内蕴在病痛和医疗中的隐性部分显现出来。这些终将带领我们走向一种更有温度、更有创造性、更好的医疗。清华大学人类学博士 王剑利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李 飞2018年9月20日导 读(一)禁忌的空间《生命消逝的礼赞》谈的是每个人都曾间接遇到过,自己未来注定要面对的事情——死亡。

在多数的人类文化中,“死亡”是禁忌的空间。与之关联的人类情感,多是否定、避讳、悲痛与绝望。出生、衰老、疾病、死亡这些生物学事实,被我们的文化赋予了必然性、客观性、寓意性,其中的“死亡”更是饱含消极隐喻。

人类学家认为,“死亡并不是结束了一个可见的肉体生命,同时也破坏了根植于生物人之上的社会人,而社会人恰恰又被集体意识赋(1)予了伟大的尊严和重要性。”人的死亡区别于动物,就在于它会引起相应的情绪改变、群体组织与社会信仰活动。追溯起来,“死亡有(2)两个必然特征,家常简朴性和公众性。”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医疗的发端与发展,死亡被逐出了日常生活。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Kublet-Ross)早年领悟到:“每位病人和医生都会想到死亡,并且大部分人都害怕死亡。每个人或早或晚地都要面对死亡,它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共同点,它也很可能是医学中(3)最大的不解之谜,同时也是不可触犯的禁忌。”她由此开启了倾听濒死病人心声的课程,诠释了生命教育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中死亡是永恒的话题。诗人、文学家、小说家笔下常常提到和描写死亡,然而,他们却很少亲眼目睹。医护人员经常见证死亡,在生物医学规范的病例表格之外,却无需记录和书写。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生命故事的反思性写作,对于医学生、医生以及医学教育的价值。(二)叙事医学教育

1.叙事医学概念与路径

叙事医学发起人美国内科医生丽塔·卡伦(Rita Charon)将叙事(4)能力界定为“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动的能力。”叙事医学能够弥补医学人文的缺失,是以叙事能力进行践行的医学框架,是未来医者的理想蓝图。经由叙事参与,医生们能够证实人类的力量,接受人类的弱点,从而回应困难,并与苦难共处。叙事医学承担着寻找并弥合医患间差异与分歧的使命,能够更好地实现尊重、同情并提升医疗照护的目标。

叙事医学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以培养和提升叙事能力为核心,是以叙事能力进行实践的医学框架。其中,反思性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卡伦在1993年自创了“平行病例”工具,教导学生们在规范的临床病例以外,写下内心的触动和感受。她说:“我坚信学生们在写和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上的益处,但这并非平行病历的主要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懂得患者的真实遭遇,以及清晰地审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心路历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是(5)医疗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描述医生自身与反思实践的关系时,卡伦认为,“利他主义、热情、尊敬、忠诚、人性、勇气和信任,经由疾病照护而深入骨髓。医生们吸收了病痛、不公和苦难下隐藏的故事,并被每天的临床实践中所注视到的非凡的勇气、智谋、忠诚和(6)爱所鼓舞!同时,她强调了平行病例是一种临床训练,反思性写作是服务于特定患者的医疗照护。

卡伦的叙事医学理念强调了叙事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并视其为理想的临床框架。在卡伦之前,学者曾论证过叙事的治疗作用:“当病人的故事被生物医学翻译之后,作为多余的不相关的信息而被舍弃。与此同时,无法修复的损失也发生了:人的丰富的情感与意义的解读。恰当的叙事行为有治疗特性,医生须在叙事行为中负起(7)责任,务必对培育和耕耘叙事文本的意义有所作为。”

叙事医学教育通过阐释叙事的价值,以培养叙事能力为核心目标,力图以叙事行为构建起医患之间的桥梁,探索未来理想的医学实践发展方向,使得倾听、阅读、共情、交流、反思性写作成为医学专业行为。同时,经由叙事,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诊断与治疗。

本书是基于叙事的生命教育,读者或许觉得这些内容指向了循证的另一个端点:体悟与直觉。源于个体化的经历和感受,累积起来则是群体的经验和智慧。循证与叙事,并不矛盾。只是,当人们意图强调这样的个体化感受时,似乎总是有个声音环绕四周:这不科学。我们在科学的路径上,渐行渐远的同时还需不时回望,因为我们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

2.叙事医学与医学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文化和人性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8)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医学与人类学的交叉领域,即医学人类学是采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方法,研究与健康、疾病及治疗相关(9)认知与行为的学科。

人类学有叙事的传统。医学人类学领域里病患叙事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国际著名人类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精神病学医师及人类学家)的研究堪称典范。他认为,医生的最佳实践是根据疾痛经验的现象学理解,以及疾痛经验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的影响来安排治疗。实施这种治疗需要态度、知识和技巧训练,而这种教育与现行(10)的医生培养和医疗体制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凯博文认为,诠释疾痛经验的故事,是临床医生的核心工作。他借鉴了人类学方法,将“微型民族志”“生活简历”等引荐入临床工作,方法论的基本要素是:设身处地地倾听、转译和诠释。

在叙事医学领域,卡伦与凯博文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我将他们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对照,请参见下表:

人们的疾痛经验总是受到文化影响,对疾痛意义的解析,与许多情感问题、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疾痛的意义常常笼罩在一团迷雾中。慢性疾痛经验与多重关系交揉在一起,无法核实,但却(11)影响到疾病的控制,成为隐性现实的无声标志。针对医学生的训练,需要基于生物文化整体性视角,去理解人们的文化习俗与实践,使得学生身处医学科学、个体成长尤其是对精神世界的领悟之中,这些体验共同交织、杂糅起来,通过撞击到的冲突、矛盾与不确定性,实现自省。

人类学旨在摒弃文化偏见。关于死亡,人类学家发现,有些“原始人”进行的仪式,目的不是消除死亡,也不是“超越”死亡,而是在社会关系上连接死亡。经由仪式建立起一种交换:人们从随机的、不可逆的自然死亡,过渡到一种馈赠与可接受的死亡。与此同时,生死的对立消失了:生死也可以通过象征可逆性的形式相互交换。人们(12)美化生死两项之一的出生,损害两项之一的死亡。但这只是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种种深层偏见之一。

如何去除对医学、生命的偏见?是否有些内容被过多强调了?控制、智力、贪婪、欲望……是否有些内容又被严重忽略了呢?爱、智慧。再强大的科学训练,再高级的智力装备,如何认识死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在特定的社会规范、文化习俗、生命个体规律的影响之下,现代医学的介入,让这个过程发生了改变。是好的影响还是相反?这是个问题。身处其中的医学生群体,对于初次遭遇临床死亡的他们而言,我们既往的教育帮助不大,甚至没有任何帮助。这几乎是经验领域里的空白之地。当面对这一新的事件发生,这个在训练过程中缺失的环节,医学生务必要去重新构建起秩序,来说服自己在医路上坚持下去。冲击、震撼,也在印证文化的力量,医学面向须由生物医学模式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因此,希望能通过这种述说,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与心性的平和,更好地去除医路的羁绊,更好地助人幸福。

3.叙事是情感回应能力

培养一位优秀的医生,数十项上百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譬如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熟悉用药及副作用,熟悉生理、病理,无数次的模拟……倾尽时间与年华。然而,医生常常感到在面对疾痛、面对死亡时,自己并不知从何做起,甚至觉得无技可用。

醉心于操作,痴迷于原理,忠实于科学,蓦然回首,却又在科学之外发现一切如艺术般演绎。当医生坚持公众期望的医师责任的同时,患者也渴望从医生那里获得这种专属的善举:面对病痛时的温柔,面(13)对危险时的勇气,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安慰。医学的价值——回应苦难与助人幸福必须返回初心。

当疾痛与死亡来临的时候,人类的自然属性即人之为人的特征包括情感反应、互助反应都会萌发。遗憾的是,现代医学却无暇顾及。

在医学院从教以来,我越发感受到“医学是写作的富矿”,高情感价值的内容填充起了医学的框架。正如,本书选稿过程中,我便遵循了情感的自然宣泄,找寻到了这些文字和它们的作者。很多作品,每读一遍,感动一遍。阅读多篇回忆至亲的文章,不禁为这浓浓的深情所感染。很多医学生的祖辈,或许他们不曾设想,正是他们亲自为孙辈上了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对于医学生而言非比寻常的必修课。正如,书中的一位作者在自己的爷爷身患重症而医学无能为力时所说:“一个是我引以为傲的柳叶刀,一个是我至亲的家人,当他俩相遇时,竟是如此的不堪,我的内心一下就崩塌了,学医有何用?”在这普通的天伦与人情中,这样一群年轻人在探求着自然、生命所赋予的责任与担当。成就着平凡中的非凡,彰显传统美德的存续与传承。

善待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老人。

书中一位作者描述印象深刻的病人离世时说:“我想以后无论过了多少年,我依然会记得有这样一个患者的离去触动了你的心灵,记忆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或电影的闪回画面,静静存在,无论何时想起,都能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恍如昨日。”

这些医学生的故事让身为主编的我心生触动!与大家共同感受死亡的过程中,体味了人类共通的最原始的情感。在专注的倾听中,建立起了彼此的认同,正如经由叙事的疗愈悄然发生一样,神奇而又自然。

吸收、解释病患的故事,并被触动的能力,其间有倾听、关注、共情与反思。这种触动,促使大家付诸笔端,令情感在此流露、渲染、传递、升华。

文章的入选标准,首要的一条就是:打动人心。尽管在编辑之前,有些文章语句结构不当,修辞文风不妙,但是,我发现了每个人的情感回应能力,这是多么可贵!在不完美的文字下面,是医学生们的真情实感,是对医学与人性的参悟。当发现了医学生的善良、真诚,保持住的那份初心,我就在想,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吗?

4.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是一种提供给生命期有限患者的医疗和照护的系统方法。主要缓解处于疾病任何阶段的症状、疼痛、身(14)体和精神压力等。目标是提升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领域的学者“从死亡中学习”的研究发现,经由濒死患者与医学生的叙事,医患双方都情不自禁地进入一种新的尊重和价值的生态中。有些医生发现,使用“创作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使他们能够讲述病人故事的“最后一章”,这最后一章是由医生帮助病人或者是医生与病人共同构建的。医生,不能够阻止死亡,而是可(15)以协助病人在生命尾声获取意义的人。叙事医学的多学科领域提供了途径,可以更好地理解临终体验;提供了工具,可以帮助濒死之人和他们的照护者。它与人文、社会科学、叙事研究、口述史、家庭和基本照护医学、以关系为中心的照护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等学科或领域相交织,并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运用于病人照护并被提供给(16)病人,这些工具天生就是缓和医疗。

病人最后一程的故事,在医生视角的叙事里,能够有机会获得不同身份包括医生、病人、家属或照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乃至弥合,或者某种程度上是“迫使”年轻医生进入一种崭新的情境,去接近尊重和价值,对医学的本质、医生的使命开始严肃地反思。适时适当地引导,能够减少年轻医师的困惑,树立起从医的信心,去主动应对危机,16(17)在医患互动中获取新的意义。叙事医学是一种答案,来回答对于更人性化实践和治愈途径的呼声,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有力补充。

向死而生,不会简单开悟。

死亡一课,与生命的长度一样。

5.叙事医学的东方气质

中国社会普遍重视家庭观念、亲情纽带,同时缺乏生命教育,以及与西方相异的宗教信仰背景,这些都让我们当面对死亡这一终极事件时,产生的困惑可能更多,更加艰难无措。与此同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结合个人生活策略的智慧,更有可能产生新的创造。

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叙事医学概念源起于西方,但具有很强(18)的东方气质。

关于叙事医学,目前形成的共识与实践的基础均来自西方,即现代西医的领地。然而,最近几年,在走近临床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觉一些中国优秀医师的临床实践,即是与患者、患者家属、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其他医生同道一起,做出了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探索,值得我们去识别并挖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没有照搬书本,没有不加甄别地借鉴西方经验,而是创造性地依据具体情境,运用中国智慧,演绎并验证了医学的确是一门艺术。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是在不了解西方“叙事医学”概念的前提下,自然地诠释了叙事的真谛。这种根植于本土的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堪称绝妙!(三)本书框架与内容

作为《叙事医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书中收录的是“医学生经历的死亡”反思性主题写作作品。通过调查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级—2017级)、选修《叙事医学》课程的研究生(2017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2016级—2017级)面对死亡的生命故事(共计406人),从中优选74篇构成本书主体(鉴于伦理原则,文中的人物信息有所改编)。具体的叙事包括:第一次抢救病人、第一次管床病人离世、印象深刻的病人的离世、亲人离世与形成学医的动机、亲情与死亡、对医学的认识从死亡开始等。在“原生态”的文章之后,是不同专业背景老师的点评,来帮助读者补充、提升这些体验。

全书分为四章,分别为《默守》《独行》《大爱》与《自觉》。默念那份滋养与陪伴的亲情,守望对生之美好的期待;遭遇初次的临床死亡带来的挫败,如同逝者终究要独自上路奔赴彼岸;在见证与关注中,收获到人世间的真性情与真体验,大爱播撒于医者心间;从迷茫困惑中,经历了宝贵的自我成长,在死亡面前,达至心性的自觉。

医学从死亡开始。死亡,是医学直面的领域。

书中有位医学生这样讲:“医学挽救人的生命,但学习却是从死亡开始的。我们通过解剖尸体来认识人体,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活人身上。但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却没有人告诉我们有关死亡的任何知识。当满脸稚气的实习生在临床上面对患者死亡时,才第一次接受了死亡教育的洗礼,明白自己的职业要面对的是什么。很多人因此确立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有很多人因为无法释怀而选择放弃。”

有许多优秀感人之作,记述了医学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抢救病人、第一次独立管理病人、第一次遭遇病人的离世,等等。这些“第一次”故事中的主角,用他们的生命之歌,赋予了医学生们忠实医学的使命;用他们的生命尾声,教导医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这些异常珍贵的“第一次”,让我们对医学的追寻之路散发出光明,指引着初学者踯躅前行。

医学训练过程中,向死亡进行学习是一门必修课。死亡这一事件会激发强烈的情感,将逝者、逝者的亲属与社会关系,人的精神世界,以及最后的陪伴和见证者(包括医务人员及其他人)都关联了起来。在书中,以叙事的独特性展现了作者与“自我”,“医生”形象及职业特征赋予的“他者”与“自我”的互动,当下的医学生与未来的医生身份的互动,作者与点评者的互动,以及作者、点评者与读者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多重视域互动的生命叙事。这样的叙事,对于医生的成长价值独特,不可逾越。

同时作为生命教育的叙事医学作品,本书旨在以叙事展现医学的温度和努力。借由医学生的死亡叙事,我们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并沟通串联起外在的行为世界。通过叙事,死亡经验被赋予丰富的意义。与点评一起呈现,不是简单的固化与说教,也非寻求标准的答案。这一切,并不完美,正如医学。(四)结语

叙事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医学发生发展的根基,包括身心二元论的哲学思想,科学与技术本质,西方霸权与主流价值观影响,生物权力控制,文化系统的组成与社会的建构,等等。因为死亡,医学创造出了无限交流的场域,“死亡叙事”成为人们摒弃全部隔阂的一座桥梁。

在叙事框架基础上,医学的目的不再是隔离和区分,而是共情、互惠与弥合,这些都是美好人性在医疗场域下的展现。当医学与人性之间趋于和谐而非背离,来自医学的努力就会变得更有温度。

因为疾痛,情感更加美好;因为悲伤,心灵得以丰盈;因为死亡,生命所以珍贵。

在此,谨代表全部的作者与点评老师,为读者献上这份生命消逝的礼赞。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李 飞2018年9月14日(1) [法]罗伯特·赫尔兹著.吴凤玲译.死亡与右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61页。(2)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著.王振亚译.面对死亡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第25页。(3) [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范颖译,生命之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第二章。(4) [美]丽塔·卡伦著.郭莉萍主译.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4页。(5)  [美]丽塔·卡伦著.郭莉萍主译.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216—219页。(6) Rita Charon, Narrative Medicine 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 JAMA,October 17,2001;286:1897—1902.(7) Johanna Shapiro.The Use of Narrative in the Doctor-Patient Encounter. Family Systems Medicine , 1993 , 11 (1) :47.(8)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30页。(9) 张有春著.医学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24页。(10) [美]阿瑟·克莱曼著.方筱丽译.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第170页、277页、301页。(11) [美]阿瑟·克莱曼(Author Kleinman)著.方筱丽译.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前言第4—8页。(12) [法]波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第203—205页。(13) Rita Charon, Narrative Medicine 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 JAMA, October 17, 2001; 286: 1897-1902.(14) Ferrell B, Connor SR, Cordes A, et al. (June 2007). “The national agenda for quality palliative care: the National Consensus Project and the National Quality Forum”. J Pain Symptom Manage. 33 (6): 737–44. doi:10.1016/j.jpainsymman.2007.02.024.PMID 17531914.(15) Patricia Stanley and Marsha Hurst. Narrative Palliative Care: A Method forBuilding Empath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in End-of-Life & Palliative Care, 7:39–55, 2011.(16) Patricia Stanley and Marsha Hurst. Narrative Palliative Care: A Method forBuilding Empath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in End-of-Life & Palliative Care, 7:39–55, 2011.(17) 贺苗、曹永福、王云岭、李振良、李玲、张新庆、傅侃达、李飞、张云龙著.中国安宁疗护的多元化反思[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 31(5):581-590,609。(18) 李振良,刘立莉.叙事医学的东方气质与医学精神的借鉴[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09):1070-1074.目 录序 一序 二序 三序 四序 五导 读第一章 默 守

默 守

想要相见,却,只能怀念

我所经历的死亡

送不出的冰棍与生命线

你为何不等等我?

红蜡烛

师恩,医路难忘

一场难忘的球赛

愿您远游得毫无牵挂

永远的怀念

外公教会的一课

穿过生与死之间的爱

繁星满天

未曾句点,从未离开

流年一别

生命并不因死亡而终止第二章 独 行

第一次感受生命的流逝

临近死亡的震撼

第一次面对死亡

急诊室的故事

第一次与死神对视

算好时间被带走

生命的最后阶段

规避责任还是积极抢救?

生 命

生命最后的110分钟

第一次的历练

记离我而去的大叔

气若游丝

致命的黄瓜

坠落的生命,滴落的眼泪

实习第三天“鸭舌帽”的故事

匆匆少年

还未出生却已离去

还不了的妈妈

老 杨

对不起,我可能要先走了……

妈妈,我想吃水果!

孩子,爸妈对不起你

记一次失败的CPR

我的第一位“骨穿”病人

人生的第一对核桃

梅的愿望

人命危浅,永不言弃

医学挽救生命,学习始于死亡

希望和信念

活 着“冷血”的医生

死如秋叶之静美

医路爱你也爱我第三章 大 爱

死亡的谎言——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第三类死亡——读《百年孤独》有感

假如可以拨通天堂的号码——《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死生契阔,授业谈说——《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由《水母与蜗牛》想到的

夏的死亡之花

一位安宁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当你离生命那么近

曾祖父的慈祥与守候第四章 自 觉

原来死亡也可以这样美好

生死线上的思考——外科住院医师手记

死亡,也会美好

三场故事——医者生命反思录“最优解”的前与后

外公的离去

这一次的死亡病例讨论不再是“套路”

最后的驿站

让阳光照进最后一段路

当那一刻来临

愿病床前少一个绝望无助的孩子

被铭记的生命不会消亡

十年磨一剑附 录后 记致 谢第一章 默 守

疾病会使你容颜枯槁,但在爱你的人心中,你一如初见模样。靳 雨

姥姥和姥爷的一生,是爱情最好的模样。我仿佛被带回了那个纯真美好的年代—“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王 德

这时有位邻居掐了我爷爷的人中穴,只见我爷爷长出了一口气,但是依旧没有醒过来。这时我爹也稍微放松了一下,说:“有脉搏了。”但是突然就又紧张了起来,脉搏又消失了。另一位好心的邻居打了120的电话,半个小时后,来了两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在评估了不到一分钟后就离开了,爷爷已毫无生命体征。还有位邻居站在房顶上大喊我爷爷的名字,让他快回家。马百涛

人类学家认为与死亡相关的一系列仪式为生者提供了与逝者告别和表达悲悯情感的方式和时间,使得死亡的应对有章可循,进而让死亡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家庭乃至整个社区的失序得以实现秩序重建。方静文

今日再回头看我所经历的死亡,即使仍然会遗憾我的老师盛年而亡,仍然会痛惜她经历那么痛苦的过程,但我已经可以接受己力不足以撼动生死的局限,可以接受死亡的不美丽。黄 楠默 守靳 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姥姥和姥爷相继去世。

我的姥姥死于帕金森病,那时的我还没有学医,不知道帕金森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更不能以医学生的视角评估症状与痛苦。现在的我也不忍逐一细想。

我的姥姥和姥爷都是农民,淳朴善良,育有五女一男,年龄差距很大。妈妈在女儿中排行第四,因小姨不能生育,我是姥姥家孙儿辈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备受宠爱。姥姥除了将姨妈和舅舅每周送给她的好吃的存起来,等到周末全部拿出来给我吃外,还会亲自下厨给我生火烙饼。彼时我的姥姥已是耄耋之年,因白内障术后戴着厚厚的眼镜视物不甚清晰,而且已经患有帕金森病,双手已有静止震颤的症状,稍一停顿,便会无法抑制地抖动,夹住的菜会掉,碗里的粥会洒。

我的姥爷是那个年代罕有的独生子,从小失去父亲,母子相依为命。他沉默寡言,却不失柔情,总会在田间地头辟出一方土地种些西瓜、甜瓜等孩子们爱吃的水果。

那年我10岁,姥姥的病情日益加重,肌张力高到已经无法行走,即使在卧床时肢体也以一个痛苦的角度蜷曲着,需要有人每天帮忙翻身、擦洗。起初姥爷什么都不说,自己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但是他却比姥姥以更快的速度消瘦下去,身形迅速地成了一根竹竿,三餐吃得全是清水面条,连个鸡蛋都懒得下给自己。他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姥姥的床旁,照顾她,听她说话。

姥姥是个话多的人,没生病之前,就爱唠唠叨叨,饭桌上最常见的画面就是姥爷慢慢悠悠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喝酒,吃花生米。姥姥则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的担心:担心姥爷喝酒抽烟对身体不好,担心大姨和大姨夫天天吵架夫妻感情不和,担心姐姐老大不小了还不结婚,担心哥哥工作不好娶不到老婆,担心妈妈一人照顾我太累,担心小姨无子后半生凄苦……她心细如发,老伴和孩子们的一丢丢风吹草动她都会琢磨再三,辗转难眠。但她也很心大,无论是白内障手术,还是帕金森病卧床,她从不担心自己。姥爷总是默默地听着,时不时帮姥姥翻身、大小便。姥姥睡着了他会坐到门槛上抽一根烟,烟雾升腾里他的眼神不复从前那般轻松。

姥爷消瘦得太快,三餐都吃不了一碗面条,抽烟却是一日多过一日,很快的,他失去了抱起姥姥的力气。天气渐凉,他咳嗽加剧。姨妈和舅舅们开始一人三天轮流照顾姥姥,给姥爷做饭。姥爷虽然“被解放”,但他完全没有放松的自觉,丰盛的饭菜也吃不了两口,仍是痴痴地守在姥姥的床前。即使是在院子里理发,眼神仍锁住晒太阳的姥姥。

姥姥的神智也慢慢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谵妄的症状,清醒的时间很少。我的姥爷紧紧地握着姥姥的手,不眠不休,神态平和,仿若这还是那个喋喋不休关心着他的姥姥,他的发妻。

姥姥没多久就去世了,没有遗言,也许是生前关心得太多,说得太多,她倦了。姥爷仍是不发一言,只是喝酒。姨妈和舅舅们尝试着将姥爷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但他哪里都不愿意去,日日待在这间和姥姥有共同回忆的小院里。姨妈和舅舅们隔日会去看看他,做做饭,洗洗衣服,聊聊天,但他仍是不说话。

姥姥去世后半年,没有任何预兆的,姥爷在睡梦中平静地去世了。

姥姥和姥爷用生死启蒙了我:质朴的爱情,你说我听,不嫌你烦。有你在时,世间才有一个家。姥爷没有说过任何甜言蜜语,但是他用瘦弱的身板撑起了这个家,即使在饥荒时,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从未挨过饿。妻子的唠叨让儿女们闻之心怯,但于他这仿若是世间最美味的下酒菜,幸福生活不可缺失的美妙韵律。就是这样,死亡不再是洪水猛兽,撒旦再恶,击垮不了人心。疾病会使你容颜枯槁,但在爱你的人心中,你一如初见模样。想要相见,却,只能怀念孙丽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15年前,我还是一个在大人胳膊下嬉笑玩闹的小屁孩。

那时候的我,每天都无忧无虑地过着最梦幻的童年时光,好像时间无论怎么浪费都没有尽头。我以为,12月3日的那个夜晚,会像平常一样,在母亲温柔的声音中,幻想着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沉沉睡去。

深夜。“丁零零……”一阵刺耳响亮的电话声,惊醒了我的美梦。不一会儿,我母亲接起了电话,我只听见压低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到耳畔:“喂……妈……啊?怎么会这样……好好,我知道了,马上赶过去。”我刚刚平复美梦被扰的郁闷,擦了擦口水,打算翻个身继续睡。房门却“嘎吱”一声开了,母亲轻轻地走进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语调里有浓浓的鼻音,“宝儿,快起床穿衣服,咱们待会去外婆家,外公他……”

朦胧的月光从窗外洒进来,母亲的身影好像披了一层霜。纵使那时年幼,我也敏锐地感觉到有什么不寻常的事发生了。黑夜路漫漫,等我们一行三人到外婆家时,天已经微微亮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到让人窒息的气氛。一进屋便看见,常年卧床的外公,身上盖着一层刺眼的白布。我努力地踮起脚,却依旧看不到他的脸。外婆坐在床边,紧紧地握着外公的手,哭肿了双眼。我不明白,这一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明明就在昨天,外公还呼唤着我的小名,偷偷地从枕头底下摸出糖果,嘱咐我道:“千万别被你外婆发现了,不然外公我啊,又要挨老婆子骂喽!”我调皮地吐吐舌头,说道:“知道啦外公,我们拉钩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一大一小两根手指紧紧勾在一起。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小指,仿佛外公的余温还在。那时候,我以为,身边的人可以一直陪着我长大。然而,外公的离开,仿佛是砸缸的那把锤子,毫不留情地用力将我之前那个天真的世界打碎,并告诉我,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永远”。

火葬那天,我亲眼看着外公被推进去,没过多久,一个坛子被端了出来。母亲告诉我,里面装的是外公的骨灰。

在我的家乡,有火葬结束之后宴请吊唁人的习惯,以示慰劳辛苦之意。奇怪的是,我不记得那天是怎么回的家。却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宴席上,那些我从没见过的人们,都在吃喝笑闹。仿佛刚才的火葬一幕,只是梦一场。坐在角落的年幼的我,看着那些属于他们的喧嚣,第一次发觉,满心的悲伤不合时宜且无处安放。在这么热闹的地方,我竟越发觉得孤凉。除了哭到差点昏厥的外婆,和强忍着眼泪的父亲母亲,没有谁会在意,这个家已经缺失一角。躺在骨灰盒里的亲爱的外公,已经被人遗忘。电视剧里,人们的生离死别,总是那么戏剧。中了好几枪的战士,可以边吐着血,边将遗言说尽。再不济,即将撒手人寰的人也能等到亲人到来。

外公走了之后,日子并没有多大变化。我开始懵懂地明白,有一天,外婆和父亲母亲都会离我而去,留下我一人孤单地活在世上。外公死亡这件事极大地冲击了我尚未成型的价值观。后来,我好像突然懂事了很多。放学之后,经常去外婆家陪着外婆。外婆很坚强,从来也不在外人面前提起过世的外公。可我知道,她会在深夜里偷偷地抹眼泪,会在孤单的时候看着外公的照片发呆,会故作生气地骂外公:“你个老头子,一撒手去享福了,留下我一个人受苦。”

长大以后,我常常想,什么是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温度逐渐消失,也不是火葬时化成一捧灰,而是遗忘。就像清明上坟之时,有的亲人恨不得扑到墓碑上痛哭一场,可我知道,他们在外公生前,甚至连一碗水都没有给他端过。母亲和父亲,总是人群中最沉默的。我知道,他们不是不爱,而是爱得太深。宁愿把这份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

十五年了,外公,你知道吗?我已经把你教的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唐诗三百首》也倒背如流。我努力学习,现在已经是研究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