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3:22:1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体经络穴位(下)

人体经络穴位(下)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穴位的基础知识以及各个穴位的找法等,可供广大人群参考。

第九章 足太阴脾经穴位

1.基础知识及图片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穴位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2.各个穴位介绍

隐白穴

[别名]鬼垒,鬼眼,阴白。

[穴义]脾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外输脾经体表经脉。

[名解]

1)隐白。隐,隐秘、隐藏也。白,肺之色也,气也。隐白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隐白。

2)鬼垒、鬼眼。鬼,与神相对,指穴内气血来自地部。垒,堡垒也,土堆也。眼,孔眼也。鬼垒、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之内部。理同隐白名解。

3)阴白。阴,地部也。白,气也。阴白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部,且为肺性之气。理同隐白名解。

4)脾经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脾经体内经脉相通,为孔井通道,故为脾经井穴。

5)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之地部的气化之气,其性温湿,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位处地之上部天之最下部。

[运行规律]湿热之气由地之地部上至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浅刺0.1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公孙穴

[穴义]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在此化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名解]

1)公孙。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穴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穴后会急速气化。)

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3)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穴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富含水湿的风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传商丘穴及传于胃经。

[功能作用]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配伍]配中脘、内关治胃酸过多、胃痛。

[刺灸法]直刺0.6~1.2寸。

[附注]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参考资料:

①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足三里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②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太白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配伍]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别名]大白。

[穴义]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名解]

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大白名意与太白同,大,通太。

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4)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发肺性阳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漏谷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直刺l~1.5寸。

[别名]太阴络。

[穴义]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名解]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漏谷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漏谷。

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脾经阴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阴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配伍]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直刺l一2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别名]阴陵。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会合。

[名解]

1)阴陵泉。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也。阴陵泉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泉。阴陵名意同阴陵泉。

2)脾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会合之处,故为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脾经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对外输出的是地部水液,与脾经本身的湿热气血相比,本穴的外传之液体现了水的阴寒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地部经水以及由脾土蒸发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沉积穴周,经水由本穴渗入地之地部,气态物则循脾经上行。

[功能作用]排渗脾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箕门穴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形成风气。

[名解]箕,土箕也,担物之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箕门名意指脾土物质在本穴运行转化。本穴物质为血海穴水湿云气胀散而来的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变为强劲之势并吹带脾土物质随其而行,穴内的脾土物质如被土箕担运而出,故名箕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风气及随风气吹起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脾土尘埃随风气循脾经上行并沉降于本穴的上部区域。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微粒输送人体各部。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配伍]配太冲腹股沟疼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l寸。

府舍穴

[穴义]脏腑中的阴性水液由本穴外出脾经。

[名解]

1)府舍。府,脏腑也。舍,来源之意。府舍名意指本穴气血来源于体内脏腑。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阴维脉相通,体内的阴维脉的水液外传本穴,本穴的气血物质部分是来源于脏腑,故名府舍。

2)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有体内阴维脉外传的水液和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又同合于厥阴肝经气血之性,故本穴为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难经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根据经文所言在此作进一步的分析。阴维阳维之脉有对人体全身气血的维络作用,其特点是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溢是满溢的溢,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是满溢外流的气血。蓄是储蓄的蓄,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储蓄之状。环流,指物质循人体的各个不同层次循环流动。灌溉,指物质对它部输送。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对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及其特性作如下的归纳: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人体各经满溢外流的气血,阴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水液,阳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气体,水液和气体在阴阳维脉中是存储之状。而在三焦内部,各个脏器外溢的水液它会因三焦包膜的约束而存在于三焦之内,这样,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三焦内的水液会聚集在腹之下部,水液达到了腹部内外通孔的高度位置后它则循腹部的内外通孔溢向体表,而本穴正是三焦与体表相通的通孔,故体内三焦中的水液会流向本穴的体表,本穴因而也就成了足太阴与阴维交会之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水液由腹内外出腹表。

[功能作用]润脾之燥,生发脾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而灸之或先泻后补,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主治]腹痛,疝气,积聚。

[配伍]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足太阴、厥阴经与阴维脉交会穴。

大横穴

[别名]肾气,人横。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形成水湿风气。

[名解]

1)大横。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大横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

2)肾气。肾,水也。气,天部的气态物也。肾气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本穴物质为腹结穴地部泥水混合物气化的水湿云气,在向本穴运行的过程中,它是由天部的稍高层次横向传至本穴的天部稍低层次,水湿进一步集结在云系之中,如肾水之运行,故名肾气。

3)人横。人,气血物质所处的层次为地部之上、天部之下的人部也。横,穴内气血运行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人横名意指穴内气血在人部横向传输。理同大横名解。

4)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物质不光有天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同时还有腹哀穴下行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和地部的经水。

[运行规律]水湿风气向腹哀穴上行,经水循脾经下行。

[功能作用]转运脾经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

[配伍]配天枢、足三里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l一2寸。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食窦穴

[别名]命关,食关。

[穴义]脾经气血由此回归脾脏。

[名解]

1)食窦。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窦,孔穴、地宫也。食窦名意指脾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漏落三焦内部的脾脏。本穴物质为腹哀穴传来的地部经水,随经水流行的还有较多的脾土物质,而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脏相通,脾土物质随流行的经水而回归脾脏,故名食窦。

2)命关。命,性命也。关,关卡也。命关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的正常与否重关人命。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脾脏相通,它内泄脾脏之热,外降脾土之湿,是脾脏与体表气血物质沟通的重要渠道,故名命关。

3)食关。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关,关卡也。食关名意指本穴为脾脏与体表脾土物质出入交换的关口。本穴为脾经经水内传脾脏的出入关口,脾土物质随水流行,因此它也是脾土物质的出入关口。脾土之性是固定不移,它无风不运,无水不行,本穴若无经水载土,穴之孔隙亦如关卡一般阻土运行,故名食关。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与经水的混合物。

[运行规律]由体表脾经注入内部脾脏。

[功能作用]将脾经体表气血回流脾脏。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附注]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胸乡穴

[穴义]脾经之气在此流散胸部。

[名解]胸,胸部。乡,乡村也,边远之处。胸乡名意指脾经之气由此输散脾经之外。本穴物质为天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水湿会含量较少,至本穴后,因受心室外传之热,水湿之气进一步胀散并流散于脾经之外,如去到远离脾经的乡村之地,故名胸乡。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散于脾经之外的胸部。

[功能作用]外传脾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胀痛。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大包穴

[穴义]脾经气血由此回归脾脏。

[名解]

1)大,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

2)脾之大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汇聚而成,且为各经流散于经穴之外的地部水液,经水中包含众多的脾土物质,并由本穴回流脾脏,本穴有联络各部脾土物质的功用,故为脾之大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经水和混合物。

[运行规律]由体表回流脾脏。

[功能作用]汇聚体表阴浊回归脾脏。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解剖]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伍]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刺灸法]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附注]脾之大络。

大都穴

[别名]太都。

[穴义]脾经的生发之气在此聚集。

[名解]

1)大都。大,穴内气血场的范围大也。都,都市也,物质的集散之所也。大都名意指脾经的气血物质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生发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都市之物质聚散也,故名大都。太都名意与大都同,太,通大。

2)脾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脾土生发之气,富含水湿,至本穴后部分水湿之气散热冷降归地,所降之水也小,故为脾经荥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气化之气,至本穴后为散热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上炎于天,体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本穴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聚集本穴后以横行的风气传向太白穴。

[功能作用]散发脾热。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商丘穴

[穴义]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上行。

[名解]

1)商丘。商,古指漏刻,计时之气也。丘,废墟也。商丘名意指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快速通过。本穴物质为公孙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其性湿热且循脾经上行,而本穴的气血通道又如漏刻滴孔般细小,因此风气的运行是快速通过本穴,强劲的风气吹走了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地部脾土如废墟一般,故名商丘。

2)脾经经穴。经,经过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的行经之处,故为脾经经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为公孙穴内气血的出口之一,气血物质在公孙穴处是湿热状态,出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本穴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快速运行的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循脾经快速上行后散热冷降。

[功能作用]散发脾热。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配伍]配气海、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行为“经”。

三阴交穴

[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

[穴义]足三阴经气血在此交会。

[名解]

1)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

2)承命。承,承担。命,性命。承命名意是从本穴的功能而言的,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与人之性命相关。本穴物质为足之三阴经交会而成,它既是足三阴经气血物质的交会之所,亦是足三阴经气血物质的重新分配之所。三阴经提供本穴的物质有脾经的湿热之气、肝经的水湿风气、肾经的寒湿之气,三气相合后气血物质中的轻扬部分上走脾经,飘行物质横走肝经,滞重部分则下走肾经,气血物质在本穴的这种重新分配对维持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穴又名为承命。

3)太阴。太,大也。阴,阴之属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而成,位处足部,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阴寒特性,故名太阴。

4)下三里。下,下部也。三里,穴内气血场的范围也。下三里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场范围较大,有如三里之广,故名。

5)足少阴厥阴太阴之会。理同三阴交名解。

6)足太阴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交会而成,气血物质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阴经,本穴有联络足三阴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富含水湿,性温热。

[运行规律]穴内天部之气的运行分为三支,干燥偏热的气态物在天之上部循脾经上炎,湿热的风气循肝经向上横行,滞重的湿冷之气循肾经下走筑宾穴。

[功能作用]将足三阴经气血重组后再行分流。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

地机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足太阴经郄穴。

[别名]脾舍,地箕。

[穴义]脾土物质在此随经水运化人体各部。

[名解]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地机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地机。

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脾土物质随雨水的流行而输送人体各部,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原之处,故名脾舍。

3)地箕。地,脾土也。箕,挑土的工具。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质通过本穴而运化。理同地机名解。

4)足太阴郄穴。郄,孔隙也。本穴为脾土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部水液而运行的,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如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般,故为足太阴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中的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经水循脾经流向阴陵泉穴,脾土微粒沉降于穴周。

[功能作用]渗散脾土水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血海穴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配伍]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曲池治瘾疹。

[刺灸法]直刺l~1.5寸。

[别名]百虫窝,血郄。

[穴义]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

[名解]

1)血海。血,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也。血海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血海。

2)百虫窝。百,数量词,形容多也。虫窝,虫之所生之地也。百虫窝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其特性为湿热。本穴物质为聚集而成的脾经之气,性湿热,而本穴所应的时序、地域又为长夏的中土,是百虫的产生之时和繁衍之地,故名百虫窝。

3)血郄。血,指穴内物质为血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的血液运行出入为细小之状。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既湿又热,是血的气态物存在形式。穴内气血物质的出入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折合为血则其量较小,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血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气(血的气态物),所处为地之上部。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行箕门穴。

[功能作用]化血为气,运化脾血。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冲门穴

[别名]慈宫,上慈宫,冲脉,前章门。

[穴义]脾经气血由此冲行腹部。

[名解]

1)冲门。冲,冲射、冲突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冲门名意指脾经下部诸穴传来的经气由本穴上冲腹部。本穴物质为脾经腿膝下部经气汇聚而成,在本穴的运行为受热后的上冲之状,故名冲门。

2)慈宫、上慈宫。慈,仁慈也。宫,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宫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血非高温之性,虽为炎上,但却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对肺金之子有仁慈之性,故名慈宫。

3)冲脉。冲,冲突也。脉,脉气也。冲脉名意指本穴气血运行为冲行之状。理同冲门名解。

4)前章门。前,与肝经的章门相区别也。章,大木材也,大风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前章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运行为强劲的风气。理同冲门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向腹部冲行。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解剖]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主治]腹痛,疝气,崩漏,带下。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一l寸。

[附注]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

腹结穴

[别名]腹屈,肠结,肠窟,临窟。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集结。

[名解]

1)腹结。腹,腹部也,脾也。结,集结也。腹结名意指脾经的气血在此集结。本穴物质为府舍穴传来的地部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泥水混合物流至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腹结。

2)腹屈。腹,腹部也,脾也。屈,亏也。腹屈名意指脾经气血在此亏缺。本穴为脾经的地部泥水混合物集结沉降之处,脾之气不足,如亏缺之状,故名腹屈。肠结、肠窟名意与腹屈同,肠指大肠金性之气,窟,空窍也,皆指本穴的气亏之意。

3)临窟。临,至也、到也。窟,空窍也。临窟名意指本穴所处为气血物质空虚之处。理同腹结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脾土和经水混合物以及气化的天部之气,气化之气量少。

[运行规律]脾土沉降于穴周,经水溢流穴外,气化之气则循脾地上行大横穴。

[功能作用]去湿健脾。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在下腹部,大横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疝气。

[配伍]配气海、天枢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l一2寸。

腹哀穴

[别名]肠哀,肠屈。

[穴义]脾经水湿在此沉降。

[名解]

1)腹哀。腹,腹部也,脾土也。哀,悲哀也。腹哀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害。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气不生也,故名腹哀。

2)肠哀、肠屈。肠,大肠也,此指大肠所主的金气。哀,悲哀也。屈,亏缺也。肠哀、肠屈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虚少,脾土生发之气不足。理同腹哀名解。

3)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为满溢之状并散流脾经之外,表现出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穴内满溢穴外。

[功能作用]冷降脾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配合]配气海治肠鸣。

[阴作]直刺l~1.5寸。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天溪穴

[穴义]脾经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名解]天,天部。溪,路径也。天溪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循脾经上行。本穴物质为食窦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行至本穴的过程中不断吸热,吸热后循脾经进一步上走胸之上部,故名天溪。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行胸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四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疼痛。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周荣穴

[别名]周营,周管。

[穴义]脾土水湿在此大量蒸发气化。

[名解]周荣。周,遍布、环绕之意。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的茂盛状态。周荣名意指脾经的地部水湿大量蒸发化为天部之气。本穴虽属脾经穴位,但脾经气血因胸乡穴的流散而无物传至本穴。本穴物质的来源是本穴上部区域散流至此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因受心室外传之热的作用,地部水湿大量气化上行天部,气化之气如遍地开花之状,脾土也还其原本的燥热之性,故名周荣。周营、周管名意与周荣同,营为营寨,管为管辖区域,皆指穴内的气化之气遍及穴周的整个区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地部脾土中气化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二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又,正当第一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逆,胸胁胀满。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胀满。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第十章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1.基础知识及图片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窝中(殷门、委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一侧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项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阴。2.各个穴位介绍

睛明穴

[别名]目内眦,泪孔,泪空,泪腔,目眦外。

[穴义]膀胱经之血由此交于眼睛。

[名解]

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也。明,光明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本穴为太阳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内眦。目内眦,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为目内框也,无它意。

3)泪孔、泪空、泪腔。泪,泪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输的膀胱经气血为湿润眼睛液体的重要来源。本穴属于膀胱经,气血特性与上行头面的它经气血相比皆要寒冷,为促成气态物向液态物转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湿润并转动自如,故名泪孔、泪空、泪腔。

4)目眦外。目眦,指穴所在的部位为目框内角。外,指本穴气血作用于眼睛之外。目眦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气使眼睛外部的阳气冷降为液。理同泪孔名解。

5)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督脉之会。其一,本穴气血为膀胱经经气的冷降之液,性温热,且与太阳小肠经气血处于同一层次,故为手足太阳之会。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阳明承泣穴,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还不断地气化上走督脉,故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其四,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气,气血特性同于阴阳跷脉之性,故为阴阳跷脉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穴内气血为温热的天部水气与地部经水(血)。

[运行规律]气血的运行分为三支,一是气态物向上行于督脉及膀胱本经,二是地部经水下走足阳明经。

[功能作用]降温除浊。

[治法]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眉冲穴

[别名]小竹,星穴。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向上冲行。

[名解]

1)眉冲。眉,眼框上的毛发也,其色黑,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寒冷的水湿之气。冲,冲射也。眉冲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向上冲行。本穴气血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上行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受外部所传之热寒冷水气复又胀散,胀散之气则循膀胱经向上冲行,故名眉冲。

2)小竹。小竹,此为从类象的角度言穴内气血的特征的。本穴物质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相对于头部其它经脉的气血来说它温度较低,即使是在本穴吸热上行气血量也不大,如同纤细的小竹一般,故名小竹。

3)星穴。星穴,此为从类象的角度言穴内气血的特征的。本穴物质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相对于头部其它经脉的气血来说它温度较低,即使是在本穴吸热上行气血量也不大,如同遥远的星星般细小,故名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低温态的水湿之气。

[运动规律]循膀胱经传输于曲差穴。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治法]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配伍]配太阳治头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五处穴

[别名]巨处。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名解]

1)五处。五,东南西北中五方也。处,处所也。五处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头之各部。本穴气血本应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气血受热后散于膀胱经之外,基本无物传入本穴,穴外头之各部的气血因而汇入穴内,故名五处。

2)巨处。巨,巨大也。处,处所也。巨处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穴外的广阔天部。理同五处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头之各部汇入穴内。

[功能作用]汇聚头部冷降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无灸。

[注]本穴经书列为不可灸,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空虚即为正常态,若施以火灸,则穴内地部的水湿气化充斥穴内,穴内正常的空虚态即被破坏,故不可灸。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

[配伍]配合谷、太冲治头痛、目眩。

[刺灸法]平刺0.5~0.8寸。

通天穴

[别名]天臼,天伯,天目,天白,天日,天归,天旧。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受热胀散上行于天。

[名解]

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通天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通天。

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肾也,润下之气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阳热之气带来寒冷之气。本穴气血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炎,而在其气血吸热上炎的同时也就为天部带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气血有润下的特性,故名天臼。

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气,天为肺,其伯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气血带有脾的热燥之性。本穴物质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气弱小,在天部阳热之气稍旺盛的情况下它则表现出脾气的燥性,故名天伯。

4)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风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中水湿含量稍大则会在本穴吸热后胀散化风而行。

5)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稍多的情况下穴内气血就会变为肺气特性的凉性之气。

6)天日。天,9)天部也。日,10)与夜相对,11)阳也,12)气也。天日名13)意指14)穴内气血为天部阳气。

7)天归。天,天部也。归,归来也。天归名意指本穴气血吸热后归于天部。

8)天旧。天,天部也。旧,依旧也。天旧名意指本穴气血对天部层次的气血作用影响不太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清热除湿。

[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解剖]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配伍]配迎香、合谷治鼻疾。

[刺灸法]平刺0.3~0.5寸。

玉枕穴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

[名解]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玉枕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天部的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名玉枕。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性凉冷。

[运行规律]既散热又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上行,冷降之气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定位]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

[配伍]配大椎治头项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大杼穴

[[别名]背俞,本神,百旁,百劳。

[穴义]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

[名解]

1)大杼。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上行之气中水湿如同织布的梭子般向上穿梭,故名大杼。

2)背俞。背,穴内气血来自于背部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个俞穴。理同大杼名解。

3)本神。本,根本也。神,与鬼相对,言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也。本神名意指本穴为头部气血的来源根本。本穴气血为湿冷的水气,运行为向头部传输,而头部为诸阳之会,热有余而寒不足,本穴上行头部的湿冷水气能使头部之热降温,维持头部在正常的温度范围,故名本神。

4)百旁。百,数量词,多也。旁,侧也。百旁名意指背俞各穴上行至本穴的阳热之气不走督脉正中路线,而是走膀胱经的旁侧路线上行头部。理同大杼名解。

5)百劳。百,数量词,多也。劳,劳动也。百劳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俞诸穴。理同大杼名解。

6)骨会。骨,水也。会,汇合也。本穴为人之骨会者,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人体五脏六腑外输之气的冷缩水湿汇合之处,冷缩水湿表现出水的润下之性,故为骨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冷水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快速上行头颈天部。

[功能作用]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气,清热除燥。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配伍]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l)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2)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肺俞穴

[穴义]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传于膀胱经。

[名解]肺,指肺脏。俞,输也。肺俞名意指肺脏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肺脏外输的湿热之气,其质轻。

[运行规律]快速地散热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归降地部后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肺脏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配伍]配风门治咳嗽喘;配合谷、迎香治鼻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肺的背俞穴。

心俞穴

[别名]背俞。

[穴义]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1)心俞。心,心室也。俞,输也。心俞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背俞。背,指穴所在部位为背部。俞,输也。背俞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背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温态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湿热水气一方面散发热量循膀胱经向上传输,另一方面水湿散热冷降后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心室之热。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配伍]配巨阙、内关治心痛、惊悸;配内关、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心的背俞穴。

膈俞穴

[穴义]心下膈膜中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1)膈俞。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输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

2)血会。因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为血液所化之气,故名血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心血液的气化之气,性湿热。(微观下的血液微粒则当看成是气态物)

[运行规律]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化血。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补血水针。

[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配伍]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呃逆;配足三里、血海、肓膏治贫血。

[刺灸法]斜刺0.5之0.8寸。

[附注](1)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2)参考资料: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贫血状态(红细胞在400万/mm2以下,血红蛋白在65两以下),针刺“膈俞”、“膏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胆俞穴

[穴义]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胆,胆腑也。俞,输也。胆俞名意指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胆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配伍]配阳陵泉、太冲胆道疾病。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胆的背俞穴。

胃俞穴

[穴义]胃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胃,胃腑也。俞,输也。胃俞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胃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三焦俞

[穴义]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地。

[功能作用]外散三焦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配伍]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胃的背俞穴。

肾俞穴

[别名]高盖。

[穴义]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1)肾俞。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高盖。高,天部也,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肾脏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肾脏输出的寒湿水气,所处为天部,为卫外之护盖,故名高盖。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湿之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肾脏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配太溪、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5~l寸。

[附注](l)肾的背俞穴。(2)据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大肠俞

[穴义]大肠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大肠腑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配伍]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大肠背俞穴。

小肠俞

[穴义]小肠腑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小肠,小肠腑也。俞,输也。小肠俞名意指小肠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俞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小肠腑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解剖]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疝气,腰腿疼。

[配伍]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治腹胀、痢疾、便秘。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关元、曲泉治泌尿系结石。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1寸;灸3~7壮。

中膂俞

[别名]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

[穴义]脊骨内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于膀胱经。

[名解]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中膂俞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中膂俞。别名之意与中膂俞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脊骨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解剖]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

[主治]泄泻,疝气,腰脊强痛。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直刺l~1.5寸。

次髎穴

[穴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名解]次,与上髎穴相对为次也。髎,孔隙也。次髎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次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二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三阴交、中极、肾俞治遗尿;配血海治痛经。

[刺灸法]直刺l~1.5寸。

中髎穴

[穴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名解]中,与其余三髎穴相对位处中部也。髎,孔隙也。中髎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中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三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配伍]配足三里治便秘。

[刺灸法]直刺l~1.5寸。

会阳穴

[别名]利机。

[穴义]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

[名解]

1)会阳。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会阳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会阳。

2)利机。利,便利也。机,机关也,巧妙也。利机名意指本穴向臀部输送阳气。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与督脉的阳气会合而成,阳热之气不光循膀胱经而传输,亦向穴外的臀部传输,臀部受此阳热之气后方能灵活自如,如同方便的活动机关一般,故名利机。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膀胱经传于上下二部及传于臀之各部。

[功能作用]散发水湿,补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解剖]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主治]泄泻,便血,痔疾,阳萎,带下。

[配伍]配承山治痔疾。

[刺灸法]直刺l~1.5寸。

殷门穴

[穴义]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名解]殷,盛大、众多、富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殷门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承扶穴脾土中外渗而至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分散于穴周各部并大量气化,气血物质如充盛之状,故名殷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燥湿生气。

[治法]寒则补之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解剖]在半腱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直刺l~2寸。

委阳穴

[穴义]膀胱经的天部阳气在此聚集。

[名解]

1)委阳。委,堆积也。阳,阳气也。委阳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天部阳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委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天部阳气,阳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委阳。

2)三焦经合穴。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富含水湿,其性同于三焦经气血之性,且聚集于穴内,故为三焦经合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富含水湿。

[运行规律]不断地吸热并循膀胱经传于浮郄穴。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主治]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配伍]配三焦俞、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l~1.5寸。

[附注]三焦经下合穴。

意舍穴

[穴义]脾脏的热燥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意,脾之神也,脾气也。舍,来源也。意舍名意指脾脏的热燥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热燥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脾脏之热。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配伍]脾俞、胃俞治腹胀。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分

[穴义]脏腑外输脊背的气血物质在此构成膀胱经经脉的附属分支。

[名解]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干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输头颈。

[功能作用]运化膀胱经水湿上行天部。

[治法]寒则补之或微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附分至秩边各穴所在的膀胱经经脉与紧邻脊骨的膀胱经经脉相比较,此为分支,紧邻脊旁的膀胱经为正经。分支中各穴比正经中对应的各穴气血偏于阳热干性,正经则水湿稍重,分支气血稍弱,正经则气血较强。从功能作用看,分支作用于肩背外侧强,而正经作用上下前后部强,分支与正经对应各穴功用又大体相似。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肩胛岗内端边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颈横动脉降支,当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配伍]配大椎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膏肓穴

[穴义]肓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今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干燥的湿热之气与不溶于水的膏脂。

[运行规律]热气循膀胱经上行,膏脂出体表后散热降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排脂。

[治法]寒则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注]膏盲穴对应的膀胱正经穴位为厥阴俞穴,它们的气血物质皆来自心室之外卫心包之中。厥阴俞穴的气血物质以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为主要特征,而膏盲穴的气血物质则以干热的阳气和脂类物质为主要特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膏盲穴所处为外、为高,穴内环境的温度比厥阴俞穴要低,膏脂之物在厥阴俞穴的较高温度场中不会凝固,而到了本穴的较低温度场中之后则会散热冷却凝固。脂类物质在本穴的散热冷凝为本穴气血变化的主要特征,故名之为膏盲。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配伍]配尺泽、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斜刺0.5~0.8寸。

譩譆穴

[别名]五胠俞。

[穴义]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1)譩譆。譩譆者,压按本穴病者呼出之声也,无它意。

2)五胠俞。五,五脏六腑之代称。胠,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俞,输也。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体内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斜方肌外缘,有髂肋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

[主治]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

[配伍]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魂门穴

[穴义]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魂,肝之神也,阳热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魂门名意指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治法]风湿则补而灸之,风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九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

[主治]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

[配伍]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肋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胞肓穴

[穴义]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胞,包裹胎儿的膜质囊也。肓,心下膈膜也。胞肓名意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它与心下膈膜中外输的膏脂之物同性,故名胞肓(胞肓穴膀胱俞穴相对应,气血物质的来源相同,按前面的穴位分析来推导,本穴物质应该是膀胱腑气化的干燥气态物,何以本穴物质为膏脂之类呢?这是因为本穴与膀胱俞二穴的气血物质并非只来自膀胱腑,而是来自膀胱腑与胞宫。从人体重力场来看,膀胱与胞宫皆处于同一层次,坐标位置的高度相同,气血物质的特性相同,气血物质亦由相同的出口外输膀胱经,只不过胞宫外输的气血物质中脂质成份偏多而膀胱外输的气血物质中水湿成份偏多罢了。但在人体重力场中,由于膀胱俞与胞肓穴所处的坐标位置不同,因此此二穴外输的气血物质才表现出不同的气血特征,这就是胞肓穴的气血物质是以脂质为主而非以干燥水气为主的原因所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膏脂。

[运行规律]在本穴散热后冷降归地。

[功能作用]积脂散热。

[治法]寒湿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干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

[主治]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

[配伍]配委中治腰痛。

[刺灸法]直刺l~1.5寸。

合阳穴

[穴义]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

[名解]合,会合、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合阳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合阳。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水湿少。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并上传于委中穴。

[功能作用]散热降浊。

[治法]寒湿则补之灸之,湿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解剖]在腓肠肌二头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腘动、静脉;布有腓肠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

[配伍]配腰阳关治腰痛。

[刺灸法]直刺l~2寸。

承山穴

[别名]鱼腹,肉柱,伤山,鱼肠,肠山,鱼腹山,玉柱,鱼腰。

[穴义]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

[名解]

1)承山。承,承受、承托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脾土。承山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2)鱼腹。此是从类象的角度来言穴内气血的特性的。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在穴内为堆积之状,如同鱼之腹部丰满的肌肉,故名鱼腹。鱼腹山、鱼肠、鱼腰名意与鱼腹近同。

3)肉柱。肉,脾主之土也。柱,支柱也。肉柱名意指膀胱经气血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微粒,性干燥,在穴内为堆积之状,有较大的承重能力,故名肉柱。玉柱名意与肉柱同。

4)伤山。伤,伤害也。山,土石之大堆也。伤山名意指膀胱经上行的阳热风气对穴内固化的脾土微粒有较大的伤害。本穴物质为干燥的脾土微粒,而膀胱经上行的阳热风气又从本穴经过,脾土微粒中水湿不足则将被上行的风气吹散伤害,故名伤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脾土及天部上行的风气。

[运行规律]风气循膀胱经上行,脾土则屯固于穴周。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治法]寒湿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风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解剖]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配大肠俞治痔疾。

[刺灸法]直刺1—2寸。

跗阳穴

[别名]付阳,附阳。

[穴义]足少阳、足阳明经的阳气在此带动足太阳经的气血上行。

[名解]

1)跗阳。跗,脚背也。阳,阳气也。跗阳名意指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阳气在此带动足太阳经的气血上行。膀胱经足部上行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湿冷的水气,由于有足少阳、足阳有二经上行的阳气为其补充热量,足太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才得以继续上行。本穴水湿之气的上行是依靠足背上行的阳气才得以上行的,故名跗阳。付阳、附阳名意与跗阳同(何以足少阳、足阳明经的气血交会于本穴,而经书却不言本穴为足三阳之会呢?这是因为本穴在人体重力场中是处于肌肉隆起的高地势,所以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上行阳气会交于本穴,阳者向上、向外而行也。但是,足少阳、足阳明二经上行至本穴的阳气有名无实,只是虚热之气,热多而气少,故此经书不言此穴为足三阳经之会)。

2)阳跷脉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阳经上行的阳气构成,气血之性同于阳跷脉。但由于膀胱经上行至此的阳气较为寒湿,即使有足少阳、足阳明的阳气带动足太阳的阳气上行,由本穴上输的阳气量亦较少,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阳跷脉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传于飞扬穴。

[功能作用]吸热化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解剖]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缘,深层为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阳跷脉郄穴。

仆参穴

[别名]安邪,安耶,安邦。

[穴义]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有少部分吸热上行。

[名解]

1)仆参。仆参者奴仆参拜也。仆参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有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所在为傍胱经,穴内物质为寒湿水气,水为主,火为仆,穴外传来的火热之气仅能使较少部分的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火热之气相对于本穴的寒湿水气来说就如奴仆一般,故名仆参。

2)安邪。安,安定也。邪,邪气也。安邪名意指穴内的火热之为弱小之势。本穴物质为寒湿水气,穴外传入穴内的火热之气是为邪气,但穴外传入的火热之气不足以改变穴内气血的寒湿之性,故名安邪。安耶、安邦名意与安邪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由天之下部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散热化气。

[治法]寒湿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风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腓动、静脉的跟骨外侧支;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

[主治]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

[配伍]配太溪治足跟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金门穴

[别名]关梁,梁关。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变为温热之性。

[名解]

1)金门。金,肺性之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金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变为温热之性。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名金门。

2)关梁。关,关卡也。梁,屋顶之横梁也。关梁名意指膀胱经的天部之气由此上行。本穴向上传输的为膀胱经下部经脉吸热蒸升的阳热之气,膀胱经滞重和寒湿水气则被关卡于下,故名关梁。梁关名意与关梁同。

3)膀胱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寒湿,只有少部分水湿气态物吸热上传并成为膀胱经经脉中的气血,此上传之气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膀胱经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解剖]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配伍]配太阳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阳经郄穴。

束骨穴

[穴义]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

[名解]

1)束骨。束,捆也、束缚也。骨,水也。束骨名意指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和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二气交会后聚集穴内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缚一般,故名束骨。

2)膀胱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的水湿之气来路为膀胱经,去路则是膀胱经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对外输出气血的作用,故为膀胱经俞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为横向的向外传输,有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内横向传于穴外。

[功能作用]输布水湿。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四趾跖侧总动、静脉;有第四趾跖侧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狂,腰腿痛。

[配伍]配肾俞、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阳经所注为“输”。

足通谷

[穴义]膀胱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

[名解]

1)足通谷。通,通道、通行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中间的空旷之处也。足通谷名意指膀光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一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二为至阴穴上传于此的天部湿热水气,二气交会后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缩合冷降,冷降之水循膀胱经回流至阴穴,故名足通谷。

2)膀胱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主要为散热冷降,冷降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故为膀胱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湿冷降归地后回流至阴穴,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

[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趾跖侧动、静脉;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配伍]配大椎治项强。

[刺灸法]直刺0.2~0.3寸。

[附注]足太阳经所溜为“荥”。

攒竹穴

[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穴义]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上行。

[名解]

1)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杆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攒竹。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2)眉本。眉,穴所在的部位也。本,根本也。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它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生、血之所养。眉头须发始生于内而荣长于外,其气血来源在于本穴,本穴的气血强弱虚实直接关系到眉发的荣枯,故名眉本。眉头、眉柱、眉中名意与眉本同。

3)始光。始,开始也。光,光明也。始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本穴气血为睛明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变为阳热之气,气血的变化如同从黑暗处来到光明处一般,故名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矢光、矢元名意与始光近同。

4)员在。员,周围之意。在,存在也。员在名意指本穴气血聚集于穴周,所处的范围不太大。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吸热胀散,但所扩散的范围不太大,故名员在。员柱名意与员在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其气血温度比睛明穴的要高,但比头面其它经脉穴位中的气血温度要低。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解剖]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配伍]配阳白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刺灸法]平刺0.5~0.8寸。禁灸。

曲差穴

[别名]鼻冲。

[穴义]膀胱经气血由此输送头之各部。

[名解]

1)曲差。曲,隐秘也。差,派遗也。曲差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输送头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眉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输送头之各部,但因其气血水湿成份少如若有若无之状,故名曲差。

2)鼻冲。鼻,肺之所主,言穴内物质为气也。冲,冲行也。鼻冲名意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冲行之状。本穴物质为眉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胀散之气性同肺气的凉冷之性,且为向穴外的冲行之状,故名鼻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动规律]由穴内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清絷降浊。

[治法]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配伍]配合谷治头痛、鼻塞。

[刺灸法]平刺0.5~0.8寸。

承光穴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名解]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承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承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水湿含量少。

[运行规律]吸热后上行于通天穴。

[功能作用]疏风散热。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注]本穴经书列为禁不可灸,其理与五处穴不可灸相近,原因在于本穴气血由五处穴提供,水湿成份比五处穴更少,施灸只能熬干穴内地部之水,所灸之热则内传于颅脑并使之受损,故列为禁灸。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解剖]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配伍]配百会治头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

络却穴

[别名]强阳,脑盖,及行。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名解]

1)络却。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络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络却。

2)强阳。强,强盛也。阳,阳气也。强阳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强盛的阳气。如络却之名解,本穴气血虽为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但对于膀胱经原有气血来说它仍为偏高温态的天部之气,比膀胱经气血的温度要高要强,故名强阳。

3)脑盖。脑,头脑也。盖,护盖也。脑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之气,如同头之外卫。

4)及行。及,至、到也。行,行动、运行也。及行名意指本穴要在接受外部气血后才有气血循膀胱经传输。理同络却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天部汇入穴内后再循膀胱经向下传输。

[功能作用]传输头部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在枕肌停止处;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配伍]配风池治头晕。

[刺灸法]平刺0.3~0.5寸。

天柱穴

[穴义]膀胱经的阳热之气由此快速上传头之天部。

[名解]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天柱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本穴气血乃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故名天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快速上行。

[功能作用]化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

[配伍]配大椎治头痛项强。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门穴

[别名]热府,背俞,热府俞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

[名解]

1)风门。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2)热府。热,气血物质在本穴受热也。府,府宅也。热府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理同风门名解。热府俞名意与热府同。

3)背俞。背,气血物质来自背部各穴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穴。理同风门名解。

4)手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为背俞各穴传来,性湿热,与小肠经气血同性,故为手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的风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且为风行之状。

[功能作用]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配伍]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气喘;配合谷治伤风咳嗽。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厥阴俞穴

[别名]厥俞,厥俞,心包俞,关俞。

[穴义]心室外卫心包中的阳热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

[名解]

1)厥阴俞。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的干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厥俞、心包俞名意与厥阴俞同。

2)关俞。关,关卡也。俞,输也。关俞名意指心脏中的血液被关卡于内,而血液的气化之气则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高温态的阳热之气,富含水湿。

[运行规律]由心室的外卫心包中外输膀胱经。

[功能作用]外泄心包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心痛,胸闷,呕吐。

[配伍]配内关治心痛、心悸。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心包背俞穴。

督俞穴

[别名]高盖,商盖,高益。

[穴义]体内所生的纯阳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

[名解]

1)督俞。督,督脉也,阳气也。俞,输也。督俞名意指督脉的阳气由此输向膀胱经。本穴为膀胱经接受督脉阳气之处,故名督俞。

2)高盖。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卫外护盖,故名高盖。

3)商盖。商,计时之漏刻也。盖,护盖也。商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弱小阳气。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至本穴所在的膀胱经后散热缩合为弱小的水湿之气,气属外卫之护盖,而弱小水湿之气则如从漏刻中滴出一般,故名商盖。

4)高益。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益,益助也。高益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性干燥,与背俞各穴传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相比所处的天部层次为高,对膀胱经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有益助的作用,故名高益。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补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六或第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六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配伍]配内关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斜刺0.5~0.8寸。

肝俞穴

[穴义]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肝脏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配伍]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肝的背俞穴。

脾俞穴

[穴义]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脾脏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肌支。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脱、便秘。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脾的背俞穴。

三焦俞穴

[穴义]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地。

[功能作用]外散三焦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

[配伍]配气海、足三里治肠鸣、腹胀。

[刺灸法]直刺0.5~l寸。

[附注]三焦背俞穴。

气海俞

[穴名]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气海,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俞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俞。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腰腹内部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肠鸣腹胀,痔漏,痛经,腰痛。

[配伍]配足三里、天枢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直刺0.5~1寸。

关元俞

[穴义]小腹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入膀胱经。

[名解]关元,脐下关元穴也,指气血来源于与关元穴对应的小腹内部。俞,输也。关元俞名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关元穴,故名关元俞。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小腹内部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

[配伍]配气海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8~l.2寸。

膀胱俞

[穴义]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膀胱俞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

[配伍]配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l.2寸。

[附注]膀胱背俞穴。

白环俞

[别名]腰俞。

[穴义]臀部深层部位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1)白环俞。白,肺之色也,气也。环,古指环状且中间有孔的玉器,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俞,输也。白环俞名意指臀部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2)腰俞。腰,肾之府也,此指穴内气血有寒冷之性。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腰臀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本穴物质为来自腰臀部位的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其性寒湿,表现出肾气的润下特征,故名腰俞。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冷降后循膀胱经下行,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腰臀之热。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注]本经的解析中,从肺俞穴开始一直至白环俞穴共十八穴,解析的内容都只是言及各穴内部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和运行规律,并没有涉及到经脉中上下穴位间相互传递的气血物质。而实际上,自心俞穴开始,穴内就有地部的经水流行,且至白环俞穴后地部的经水达到了最大量。首先是肺俞穴外传膀胱经的气血为湿热之气,其湿热之气一方面受厥阴俞、心俞、督俞等穴外传的高温热气作用而胀散化风上传风门穴,另一方面,气血中富含的较多水湿又会对厥阴俞、心俞、督俞等穴外传的高热之气起降温作用。因此,厥阴俞、心俞、督俞等穴外传的气血物质在和经脉中流行的气血物质相合后,以上几穴中的气血物质和其外传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就有了降低,此为其一。其二是心俞穴外传的高温高热之气,其气中水湿浓度大,受膀胱经经脉中流行的气血影响,小部分水湿会冷降归地,因此,自心俞穴开始,膀胱经的心俞穴下段经脉中就有了地部经水。其三是自膈俞穴开始至白环俞穴的以下各穴,它们由内外传的水湿之气都会因膀胱经的寒冷特性而部分冷降归地并汇入地部流行的经水之中,因此,膀胱经背部经脉各穴中流行的经水在白环俞穴达到最大。本经穴解析中没有把脏腑外输的气血与经脉中流行的气血结合起来一起分析,原因在于一是有相当的难度,二是不能更好地说明各穴对其所属脏腑的调节作用,故没有结合在一起分析。

[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解剖]在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皮神经,深层为阴部神经。

[主治]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白带,腰部疼痛。

[配伍]配三阴交、肾俞、治遗尿、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

上髎穴

[穴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名解]上,指本穴相对于次髎、中髎、下髎三穴而言为上也。髎,孔隙也。上髎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上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之经水。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及臀大肌起始部;当额外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一髂神经后支。

[主治]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萎,腰痛。

[配伍]配三阴交、中极、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

下髎穴

[穴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名解]下,与上三髎穴相对所处为下也。髎,孔隙也。下中髎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下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注]上、次、中、下髎四穴的主治病证基本相同,其功用为通行水液,在治病取穴时当按不同情形对证取穴。以上四穴中上髎穴调节的经水量大,用时当为体表大寒或体内大热之状,而下髎穴调节的经水量最小,用时当为体表微寒或体内微热之状。余类推。

[定位]在骶部,当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当第四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配伍]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l~1.5寸。

承扶穴

[别名]肉郄,阴关,皮部。

[穴义]膀胱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

[名解]

1)承扶。承,承担、承托也。扶,扶助也。承扶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下行的地部经水和经水中夹带的脾土微粒,由于膀胱经经水在上、次、中、下髎四穴处大部分流落于地之地部,至本穴后气血物质实已变为经水与脾土微粒的混合物。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气化,水湿气化上行于天部,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固化的脾土物质质干坚硬,能很好地承托并阻止随膀胱经经水流失的脾土,故名承扶。

2)肉郄。肉,肌肉也,脾土也。郄,孔隙也。肉郄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运行缓慢。本穴物质为水液与脾土物质的混合物,其运行变化为水液气化而脾土屯固,脾土的运行量小,如从小孔中运输一般,故名肉郄。

3)阴关。阴,阴液也,地部经水也。关,关卡也。阴关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水在此被关卡不能下行。理同承扶名解。

4)皮部。皮部,天部也,气也。皮部名意指膀胱经经水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理同承扶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脾土水湿及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脾土物质屯固于穴周,水湿气化后则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燥湿生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注]臀部是人体肌肉最为丰满之处,它之所以丰满,是由于有膀胱经经水对脾土微粒的运化以及本穴对脾土物质的固化作用,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则是人体自身重力场的作用,人体大系统重力场的中心在三焦中的二肾,远者为高、为外,近者为低、为内,而脾土物质属阴中之太阴,在人体重力场的作用下它无法从腰臀部的低地势外走足膝部的高地势,因此脾土物质会屯固于人之臀部。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解剖]在臀大肌下缘;有坐骨神经伴行的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配伍]配委中治腰骶疼痛。

[刺灸法]直刺l~2寸。

浮郄穴

[穴义]膀胱经经气在此升至天之天部。

[名解]浮,阳也、气也。郄,孔隙也。浮郄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浮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并散热冷降。

[功能作用]清热降温。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主治]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

[配伍]配承山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l~1.5寸。

委中穴

[别名]腘中,郄中,血郄。

[穴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名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