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名人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7:10:33

点击下载

作者:李问渠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名人故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名人故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名人故事作者:李问渠排版:辛萌哒出版时间:2017-11-01本书由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上篇了解自己郑成功以谜招贤

这一年,郑成功到福建泉州募招贤才。他的招贤方法非常特别:

在桥头竖一面招贤大旗,旗下方桌上放一只瓷碗,碗里盛着半碗清水,碗前放一束香、一对打火石。桌前贴着一张招贤榜,写着:“猜中此哑谜者,可授予军职。”

招贤的哑谜摆出之后,确实引来了不少人。然而,三天过去了,仍无人能够猜中。郑成功并不着急,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第十二天时,桥头上忽然走来了两个外乡人,一个叫甘辉,另一个叫林泗,二人走到方桌前端详思索了一会儿,前面的一个人伸手揭下招贤榜,另一只手把瓷碗一下子反扣在桌上,清水洒了一地。然后就用火石打出火来,点燃了香束,高呼了四个字:“反清复明”。

郑成功一见,不住地点头称赞,满意地笑了起来,并当即授予二人军职。周围许多想投军的年轻人和围观的人群看到两人的举动,顿然领悟,也齐声跟着高呼,纷纷报名参加了郑成功的队伍。

原来,甘辉和林泗,都是满腹经纶的才智之士,他们参加了反清复明的队伍后,一直得到郑成功的重用,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读故事,悟道理:只有不断地进行观察与思考,思维才能够得到锻炼,那么一切难题也将很快被攻破。蒲松龄批文章

蒲松龄曾当过胡守备的塾师,教他的一个冥顽不灵的儿子。胡守备一介武夫,文才很浅,但望子成龙心切,看到蒲松龄批改儿子文章的褒奖之语寥寥无几,就大发其火,埋怨老师教学无方。蒲松龄见他如此态度,又不能说昧心话,便另辟蹊径借用诗句,隐射批评。

他儿子有一篇文章因错别字太多,蒲松龄皱皱眉头挥笔批了句:“唯解漫天作雪飞。”

他的另一篇文章字迹模糊,蒲松龄没有办法读下去,就批了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第三篇文章长篇累牍一大篇,却言之无物,什么事也没说清,他批了杜甫的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胡守备看到批文,不解其意,便问道:“老先生,我儿的文章可有进步?”

蒲答道:“高山擂鼓,声闻百里。”

胡琢磨半天,也没有领悟,又问道:“我儿四书五经想必已贯通了吧?”

蒲应声答道:“人有七窍,令郎已通六窍。”

胡守备听了,以为是在夸赞他儿子,心中十分得意,蒲趁机辞馆而去。胡见到客人,就出示蒲的批文夸耀儿子,众人看罢,全都掩口而笑。

其实,蒲松龄的评语是另有含义的:“唯解漫天作雪飞”——白字(纸)连篇(翩);“草色遥看近却无”——一片模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离题(地)太远;“高山擂鼓,声闻百里”——不通!不通!(“扑通!扑通”即打鼓的声音);“七窍已通六窍”——一窍不通。 读故事,悟道理:蒲松龄将自己对胡守备儿子的批评之语巧妙地寓于诗句当中,既没有当场激怒胡守备,又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可谓一举两得。赠号戏权奸

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一个大奸臣和珅。和珅小时候曾进宫当差,专管每天晚上点燃蜡烛,人又矮小,人们便送了他个外号,叫“蜡头儿”,可谁知,这个“蜡头儿”后来竟平步青云,一直官升至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

传说和珅49岁生日那年,大宴宾朋,广邀朝臣。大小官吏们莫不趁机巴结,一时间,金银珠宝收了无数。同朝为官的刘墉也来祝寿,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寿礼简单有趣:红烛一对,一根上金字闪闪——“福如东海”,另一根上闪闪金字——“寿比南山”。和珅一看气就来了,但当着众宾朋和朝臣的面儿,又不便发作,只好命家人将红烛摆好点燃。

席间,和珅开言道:“老朽不才,枉过五十。蒙圣上恩宠,万事如意,只是至今尚未取号,实在惭愧。”他转向刘墉双拳一握:“就请年兄惠赐一个,如何?”

刘墉为人耿直忠正,且诙谐多智,与奸臣一向少有来往,这次前来,只是碍于官场情面,偏偏此时和珅又多事,心中不快,但又无法推托,他环顾大堂,忽见红烛高烧,顿时来了主意。只听他缓缓言道:“蒙和兄抬举,在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看和兄胸怀似海,志高如山,就号海山,不知意下如何?”和珅经他如此一夸,非常高兴,连连称谢。大家杯来盏去,尽兴而饮。

酒宴完毕,和珅亲自送客出府。回来时,和珅得意扬扬,满面春风,边走边思忖:“人说刘墉多才,今日赠号,果然不错。”迈进大堂,但见一对红烛各燃剩了一个字,尚未燃尽,看着看着,和珅顿时沉下脸,在那里呆住了。

原来,一对红烛各剩一字,一为“海”,一为“山”。刘墉巧借红烛将和珅戏弄了一番,大号“海山”原来还是“蜡头儿”。 读故事,悟道理:“海山”二字看似夸赞,实则寓藏深意。刘墉借用“海山”二字,让和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其骂了一通。老头子

一次,纪晓岚在军机处任职时,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驾临军机处。时值夏日,天气炎热。纪晓岚光着膀子正和军机处的其他几个同事聊得正带劲,其他人一见皇上驾到,连忙上前接驾。只有高度近视的纪晓岚还没看清楚是谁来了,但看到同事们都到前边接驾,才大吃一惊,心想,要是这样光着膀子去接驾,岂不犯下亵渎万岁之罪?说不定皇上还没有看到自己,还是先躲一下为好。于是,仓皇之中钻到办公的桌子底下藏了起来。

其实,乾隆早就发现了光着膀子的纪晓岚了,他的举动也都看在眼里,他猜透了纪晓岚的心理,假装不知道,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纪晓岚躲在桌子下缩作一团,大汗淋漓,却又不敢出声。好不容易熬了半天,觉得这会儿皇上应该已经走了,因为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了。于是,他鼓起勇气低声问同事:“老头子走了没有?”没想到,乾隆在一旁听得一清二楚,立刻板起脸孔,厉声问道:“纪晓岚,你见驾不接,朕且不怪罪于你。你叫我‘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今天你可得给我讲明白了,否则可别怪我无情!”

纪晓岚差点没被吓晕过去,无可奈何地从桌子底下钻出来,穿上衣服,俯伏在地,不住地磕头,连道:“死罪!死罪!奴才该死!”接着,又慢条斯理地解释道:“圣上息怒,奴才之所以称您为‘老头子’,的确是出于对您的尊敬,先说‘老’字,‘万寿无疆’称‘老’,圣上是当今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皆呼‘万岁’,故此称您‘老’。

乾隆听后,点了点头。纪晓岚接着说:“‘顶天立地’称为‘头’,圣上是当今伟大人物,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故此称您为‘头’。”

乾隆皇帝边听边眯着眼睛笑,很是满意。纪晓岚见此情景,也明白了乾隆的心思,便故意拉长了声音说:“至于‘子’字嘛,意义更明显。圣上乃紫微星下界,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天下臣民都称您为天‘子’。”纪晓岚说到这里,稍微停了停,又说:“皇上,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原因。”

乾隆皇帝哈哈大笑着走出了军机处。 读故事,悟道理:老头子这几个字经过纪晓岚的一番修饰,马上就变成了一个赞颂的词,这使纪晓岚安全地躲过了一劫。纪晓岚巧辩自救

有一回,乾隆想开个玩笑以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纪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纪晓岚立刻说:“臣领旨!”

乾隆笑着问:“纪卿,那你打算怎么个死法?”

纪晓岚思索后,说:“跳河。”

话一说完,纪晓岚便走了出去,乾隆知道纪晓岚不可能真的去跳河,于是决定静观其变。

果然,不一会儿,纪晓岚又回到乾隆面前,乾隆笑道:“纪卿,你何以未死?”

纪晓岚回答道:“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

乾隆疑惑地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煞有介事地说:“我刚刚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晓岚啊,你此举大错!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还要死呢?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所以臣就回来了。”

乾隆听后,放声大笑,连连称赞道:“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 读故事,悟道理:很明显,乾隆是根据纪晓岚提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之论叫他去死,使纪晓岚临阵进退都无道理。纪晓岚只有思考如何进攻其薄弱环节,才能主动创造契机,因此他指出“如果皇上承认自己是昏君,我就去死”,而乾隆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是昏君,所以他很自然地化解了困境,为自己找到一个充分的不死理由。巧戏尚书御史

纪晓岚还是侍郎的时候,有一次,尚书请他前去赴宴,陪宴的还有御史。

三个人喝酒正在兴头上时,看见一条狗忽然从门口跑过。御史装作没看清楚的样子问:“是狼是狗?”

纪晓岚听出御史这是在戏弄他是狼(侍郎)是狗。于是纪晓岚马上回答说:“是狗。”

尚书便问道:“你怎么知道是狗?”

纪晓岚想,既然尚书大人也来凑热闹,就连你也一块取笑吧。于是,一本正经地说:“狼与狗有两点不同的地方,其一,看它们的尾巴就可以区别,下垂是狗,上竖(尚书)是狼;其二,它们的食性不一样,狼是非肉不吃,狗则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说完,纪晓岚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尚书和御史虽然气得要死,却又无言以对,只得附和着干笑几声。 读故事,悟道理:纪晓岚面对御史的戏弄,并没有生气,而是巧妙地利用谐音回敬了他们。文学家乡间收徒

清代文学家王筠常喜欢晚饭后到郊外散步。一次,他散步途中遇到了一群顽童,其中有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认出了他,便上来拦住王筠说:“王老夫子,我出个谜语给你猜,共猜四个字,猜得出来,才让你过去。”王筠非常感兴趣地说:“你要出个什么谜呀?请说说看。”顽童说: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去一点。

王筠一听,心想:这个谜果然出得很是巧妙,想不到这些乡村童子竟如此聪明。他微笑着对顽童说:“你们看,我写得对不对?”说完,捡起一根树枝就一边念着“一点、一点……”一边在地上写出“汾”、“洽”、“溜”、“法”四个字。孩子们一看,都拍手大叫:“对了!对了!真不愧是文学家!”那个大一些的孩童说:“先生肯收我做学生吗?”王筠说:“我也出个字谜你猜,猜对了,我就收你当学生。接着说道: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这是个什么字?

孩子们在地上画来画去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猜出这到底是个什么字,那个孩童挠挠头说:“先生,告诉我吧,我猜不出来了。”

王筠在地上画一横,下面画两横,并在每一横上加了一竖,又在每个“十”字上加了一撇。

此时,那个孩童看后,恍然大悟:哦,这是个“森”字。接着便在每个“”上加了一捺,说:“先生,我猜对了吗?”王筠笑着抚摸孩童的头说:“虽然你开始没有猜出来,但后来反应很快,好吧,从此,我便收你做我的学生了。” 读故事,悟道理: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思考的大脑能够生出无穷的智慧。长江有多宽

张之洞新任湖北总督时,抚军谭继洵特地在黄鹤楼设宴接风庆贺,并请了鄂东诸县的县官作陪。席间,张、谭二人为长江究竟有多宽而争执起来。谭说五里三,张说七里三,二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于是张、谭二人命江夏知县陈树屏回答。陈略作思考,便朗声答道:“水涨七里三,水落五里三,二位说得都对。”张、谭大笑,赏了陈树屏20锭大银。 读故事,悟道理:当张、谭二人为长江究竟有多宽而发生争执的时候,双方让陈树屏来回答,而对于陈树屏来讲,张、谭二人又都不能得罪,这时陈树屏的回答就做到了随机应变、左右逢源。王八脖子

1930年,韩复榘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任职期间,一次外出巡视,先到行署、市,最后到县。

晚上,孙县长设家宴招待韩复榘及陪同的赵专员、钱市长。县长太太也出席相陪,两个丫鬟立旁侍候。此时此刻,韩复榘兴致极浓,席间“妙语”连篇,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丫鬟端上一个蓝瓷大碗,热气腾腾的清汤里,一个大鳖浮在正中,这是有名的大补元气王八汤。

韩复榘端起酒杯发话:“三位地方长官,现在猜谜助兴,以这碗汤为题,我给你们每人出一道谜,猜得出赏酒一盅,猜不出,罚酒一盅!”

专员、市长、县长齐声应诺,静候省长出谜。

韩复榘开腔了:“孙县长,王八脖子伸出来叫什么?”

孙县长沉思了一阵,笑道:“卑职才疏学浅,实在无法猜出,情愿罚酒!”

韩复榘一听,哈哈大笑,然后说:“告诉你,王八脖子伸出来,现往外长,不就叫县长吗?”

接着,又问其他两位:“赵专员,你猜王八脖子缩回去叫什么?钱市长,你猜王八脖子缩回去再伸出来,这又叫什么?”

赵专员、钱市长认真猜了一会儿,抱歉地说:“在下愚木,实在猜不出,甘愿罚酒!”

韩复榘又是一阵大笑:“真是木得可以。王八脖子缩回去,不就是钻圆(专员)吗?缩回去再伸出来,自然就是试长(市长)了!”

全桌齐声大笑,丫鬟想笑却又不敢笑,只得偷偷地用手捂着嘴。三人只得喝了罚酒。

县长夫人孙太太见此,她端起酒盅,恭恭敬敬地站起来道:“韩主席,在下也有一谜,请您猜猜,猜中了敬酒一盅,猜不中罚酒一盅,可好?”“中!”韩复榘击掌豪应,十分干脆。“恕我大胆,请您听着:王八脖子剁下来叫什么?”孙太太抿嘴笑着问。

韩复榘思索良久,也猜不出,只得说:“俺韩某猜不出,让各位见笑了,也罚酒一盅。孙太太,你说谜底吧!”

孙太太细声慢语,一字一句地说道:“王八脖子剁下来叫省长,省得再长了!”

话音刚落,赵、钱、孙大惊失色。韩复榘一听,笑容顿失,嘴角抖了抖,随即又恢复了常容,夸道:“好!好!孙太太机智过人,可算女中英才,俺韩某佩服!”说罢,端起一盅酒,一饮而尽。

面对此景,两丫鬟附耳细语:“闹了半天,省长、专员、市长、县长,原来就是一碗王八汤。” 读故事,悟道理:没有谁甘愿被别人取笑,当你在取笑别人的时候,同样也会受到别人的回击。马克·吐温刷墙

马克·吐温小的时候,有一天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有30码长,比他的头顶还高不少。他把刷子蘸上灰浆,刷了几下。刷过的部分和没刷的相比,就像一滴墨水掉在一个球场上。马克·吐温有些灰心丧气地坐下来。

这时候,马克·吐温的伙伴桑迪,提着水桶路过这里。“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马克·吐温建议道。

桑迪有点犹豫。“还有呢,你要答应,我就把我那只肿了的脚趾头给你看。”马克·吐温赶紧补上一句。

桑迪经不住诱惑,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的布。可是,桑迪后来还是提着水桶拼命跑开了,因为他的妈妈在瞧着呢。

马克·吐温的另一个伙伴罗伯特走来,还啃着一个甜脆可口的大苹果。马克·吐温直流口水。突然,马克·吐温十分认真地刷起墙来,每刷一下都要打量一下效果,简直像个大画家在修改作品。“我要去游泳。”罗伯特说,“不过我知道你去不了。你得干活,是吧?”“什么?你说把这有趣的刷墙叫干活?”马克·吐温叫起来,“要是说这叫干活,那它正合我的胃口,哪个小孩能天天刷墙玩呀?”他卖力地刷着,一举一动都特别快乐。

罗伯特看得入了迷,跃跃欲试,连苹果也不是那么有滋味了。他商量着说:“嘿,让我来刷刷看。”“我不能把活儿交给别人。”马克·吐温拒绝了。“我把苹果核儿给你。”罗伯特开始恳求。“我倒愿意,不过……”“我把这苹果都给你!”

马克·吐温终于把刷子交给了罗伯特,一边坐到阴凉里吃起苹果,一边看罗伯特为这得来不易的权利卖力气地刷着。

一个又一个男孩子从这里经过,他们个个都被刷墙所吸引,并高高兴兴地留下来试着刷一会儿。

马克·吐温为此收到了不少小礼物:四块橘子皮,一块石子,一只死麻雀,还有一只蓝眼的猫。更重要的是,马克·吐温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小伙伴们心甘情愿地把墙给刷完了。 读故事,悟道理:从事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时,很容易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也难以保证质量。聪明的人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充分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对枯燥乏味的事情也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究竟什么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以后,许多青年、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很想了解相对论的含义。可是,很多人还是不能确切地理解它的内涵。

爱因斯坦为创立相对论,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为此,他花了很多时间,写了一部又一部的论文和研究专著。相对论是科学界的一个伟大发现,它是一门蕴含着无穷智慧,包容着世界万物的一门科学学说和经典理论。为了宣传和普及相对论,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理解它,并且运用它去解释各种疑难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不辞辛劳地到处进行授课,演说和座谈。

一次,有一大群青年学生邀请爱因斯坦去座谈,给他们讲一讲相对论。可是,爱因斯坦有些犯难了,相对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晚上怎么能够将它讲清楚呢。为此,他陷入了沉思。还好,爱因斯坦的幽默感极强,他便做了一个十分简单的讲解准备。

晚上,在一间朴素的会客厅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座谈会开始举行了。爱因斯坦安详地端坐在房间居中的沙发上,一群青年学生围坐在他的周围。他们无拘无束,彼此亲密无间地交谈着,气氛十分融洽。爱因斯坦也不时地用手比画着,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时,有一位青年直接转入正题,提出了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您能跟我们简单地谈一谈相对论吗?”

爱因斯坦看了看大家,点了一下头,然后他点燃一支烟,不紧不慢地回答:“当你和一位漂亮的姑娘一起待两个小时的时候,你会以为才过去一分钟,而当你站在酷热的太阳下面哪怕只有一分钟,你会以为已经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解答,生动形象,他将深奥的道理寓于简单的例子当中。顿时,全场的青年学生被逗得哈哈大笑。在一片笑声中,学生们对相对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之后,爱因斯坦这句著名的话语也就流传开来,成为佳话。 读故事,悟道理:当一个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加以解答时,不妨用一个生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施特劳斯的退场曲

施特劳斯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

施特劳斯率领交响乐团赴美演出时,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一曲演毕,场内便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高呼:“施特劳斯先生,再来一首!”然而,一曲之后,观众继续嚷道:“再来一首吧!”又一曲之后,热情的观众仍不肯离去,还在狂呼:“大师!请再来一首,就一首……”

施特劳斯和他的乐团为观众喜爱自己的音乐而高兴,同时也感到忧虑:每天都演出到深夜,人人都精疲力尽,长此下去,该如何是好?但他又不忍挫伤观众的热情,使观众扫兴……这实在让人左右为难。

第二天晚上演出时,当最后一支曲子演奏完毕,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和恳请中,施特劳斯开始演奏一支他前一天刚刚创作的新曲。观众们静静地聆听着,忽然,只见施特劳斯的指挥棒轻轻一挥,小号停止了吹奏,一位小号演奏家悄悄离场而去。过了一会儿,在节拍的过渡处,施特劳斯的指挥棒,又是轻轻一挥,一位中提琴演奏者停止演奏,悄然退场……乐手相继退场,但演奏仍在继续。观众们以为这是演奏的一部分,仍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当最后一位乐手也停止演奏,退下场后,施特劳斯彬彬有礼地向观众们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走下舞台。

大幕徐徐落下,演出很自然地宣告了结束。 读故事,悟道理:施特劳斯巧妙地运用智慧,在没有得罪观众的情况下,使乐队自然而然地结束了演出。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以灵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随机应变,就一定能从容地渡过逆境。您那样的脸蛋

杜罗夫是俄罗斯著名马戏丑角演员。

一次,在演出的幕间休息时,一个傲慢的观众走到杜罗夫的面前,讥讽地问道:“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还好。”“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必须生来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呢?”“确实如此。”杜罗夫悠闲地回答,“如果我能长一张像先生您那样的脸蛋儿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这个观众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开了。 读故事,悟道理: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良好修养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有时能更有效地维护自尊,建立自信。决斗的武器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人生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所致。他的这一理论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开始的时候,巴斯德的细菌学说并不被当时的医学界所接受。人们对巴斯德群起而攻之,骂他是疯子、魔鬼……

一次,巴斯德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名反对细菌学说的陌生人闯了进来,扬言要与他决斗。

巴斯德轻蔑地笑着说:“谁要提出与我决斗,按照惯例,我有权选择决斗的武器。这里是两只烧杯,一只装着带病菌的水,另一只装着清水。我的对手可以随便选一杯喝掉,剩下的一杯由我来喝。”

那个陌生人盯着两只烧杯看了一会儿,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了。 读故事,悟道理: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新生的事物产生抗拒心理,这种心理缘于无知,而无知则是恐惧的根源。对付无知且鲁莽的人,只要抓住他的弱点,就能令其知难而退。阿基米德对抗罗马大军

公元前214年,罗马大军从海、陆两面向叙拉古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罗马统帅很快就能拿下这么一个弹丸般的小国,却不曾料到竟被阻在城外达3年之久。

从陆地上进攻叙拉古的第一批罗马步兵向城墙发起进攻时,投石器发射的大石头铺天盖地地砸了过来。罗马步兵们个个被砸得粉身碎骨。后面的步兵见前面的全被砸死了,吓得掉头就跑,丢盔弃甲各自逃命了。

从海上进攻的罗马战舰就更倒霉了。当战舰离城墙还很远的时候,就见一片金光从叙拉古的城墙上射了过来,于是,罗马的战舰着起了大火。奇怪的大火将水兵们一个个烧得焦头烂额。原来城墙上安了许多面大镜子,利用镜面的聚焦作用反射太阳光,烧毁了罗马的战舰。有几艘躲过一劫的舰船冒死冲到城墙下,不料,城墙上又放下了一个大铁抓子,紧紧地把船抓起并吊在了半空中,接着把船摔到城墙下的岩石上,撞了个粉碎。

这些投石器、镜子、大铁抓子,全是阿基米德发明设计的。罗马士兵在这频频的打击中已经心惊胆战,草木皆兵,一见到有绳索或木头从城里扔出,他们就惊呼“阿基米德来了”,随之抱头鼠窜。

阿基米德用智慧和才干,保卫了整个叙拉古,对抗了罗马大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公元前212年,罗马人趁叙拉古城防务稍有松懈,大举攻入城市。此时,75岁的阿基米德正在潜心研究一道深奥的数学题。一个罗马士兵闯入,用脚践踏了他在地上画的图形。阿基米德愤怒地与之争论,残暴无知的士兵举刀一挥,一位璀璨的科学巨星就此陨落了。 读故事,悟道理:阿基米德利用它的聪明才智,抵挡住了罗马大军的入侵,避免了叙拉古的灭顶之灾。这充分说明,智慧有着无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可一味地蛮干;多动动脑子,便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捷径。马雅可夫斯基的回答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大会上演讲。他的演讲尖锐、幽默,锋芒毕露,妙趣横生。女速记员不时地在速记簿上写着:“笑声”、“掌声”、“暴风雨般的掌声”。

忽然有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您莫非是长颈鹿!”马雅可夫斯基感叹道,“只有长颈鹿才可能在星期一浸湿的脚,到星期六才能感觉到呢!”“我应当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同志,”一个矮胖子挤到主席台上嚷道,“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他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和那个人。

诗人接着回答条子上的问题。“马雅可夫斯基,您今天晚上得了多少钱啊?”“这与您有何相干?您反正是分文不掏的。我还不打算与任何人分呢!”“您的诗太骇人听闻了,这些诗是短命的,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被忘却,您不会成为不朽的人。”“请您过1000年再来,到那时我们再谈吧!”“马雅可夫斯基,您为什么喜欢自夸?”“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舍科斯皮尔经常劝我说:‘你要只讲自己的优点,缺点留给你的朋友去讲。’”“这句话您在舍尔科夫已经讲过了!”一个人从座上站起来喊道。“看来,”诗人平静地说,“这个同志是来作证的。”诗人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大厅,又说道:“我真不知道,您处处在陪伴着我。”

一张条子上说:“您说,有时应当把沾满‘尘土’的传统和习惯从自己身上洗掉,那么您既然需要洗脸,这就是说,您也是肮脏的了。”“那么您不洗脸,您就自以为是干净的吗?”诗人回答。“马雅可夫斯基,为什么您手上戴戒指?这对您很不合适。”“照您说,我不应该戴在手上,而应该戴在鼻子上喽!”“马雅可夫斯基,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我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不是鼠疫。” 读故事,悟道理:在激昂中保持冷静;在嘈杂中保持清醒。机智和幽默,是我们在面对恶意挑衅时最有力的反击武器。了解自己

一个英国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萧伯纳对他的赞誉,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于是他就去拜访萧伯纳。当他看到萧伯纳正在写文章评论莎士比亚的作品时,就说:“啊,先生,您又评莎士比亚了。是的,从古至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个。

萧伯纳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说什么。

出版商继续说:“这第一个自然是您萧伯纳先生。可是,还有一个呢,您看应该是谁?”“那当然是莎士比亚本人了。”萧伯纳说。

出版商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悻悻地走了。 读故事,悟道理:出版商孤芳自赏,原打算得到大文豪萧伯纳的赞赏,没想到他的一腔热情被萧伯纳的一句冷语给浇灭了。把机会让给别人

曾经有一位美国妇人这样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任我儿子为上校。先生,我提出这一要求,并不是在求你开恩,而是我有权利这样去做,我是当之无愧的。先生,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仗;我父亲在新奥尔良打过仗;我叔叔是布拉斯堡战役中唯一没有逃跑的士兵;我丈夫战死在蒙特雷。”

林肯有些为难,他想了想,对妇人诚恳地说:“夫人,我想,你们一家为报效国家已经做得够多了,现在是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了。” 读故事,悟道理:面对这一位一家人都劳苦功高,但又恃功要官的人,如果严正拒绝实在有些不近人情;而若答应她,又不符合制度,林肯最终还是凭着“巧合”圆满地解决了难题。既拒绝了对方,又避免伤和气。林肯擦皮鞋

有一天,美国总统林肯在擦自己的鞋子,一位外交官偶然看见了,于是不怀好意地问道:“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鞋子吗?”这显然话中有话,暗含讽刺,但又让人抓不住把柄还击,真是进退两难。

林肯总统机智聪敏,反应迅速,他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是啊,那么你经常是擦谁的鞋子呢?” 读故事,悟道理:林肯面对恶意的言语,反戈一击,来了一个出其不意,让对手自讨苦吃。流行性感冒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的邀请,参加音乐会。可是音乐会的节目上演不久,赫尔岑就厌烦地用双手捂住耳朵,打起瞌睡来了。这时,女主人对赫尔岑的举动感到很奇怪,便推了赫尔岑一下,问他:“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

赫尔岑摇摇头,指着演奏的地方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

女主人惊叫起来,对赫尔岑说:“你说什么?这里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

赫尔岑心平气和地反问女主人:“难道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吗?”女主人对赫尔岑的反问不以为然,不服气地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

赫尔岑听了这话,风趣地对女主人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读故事,悟道理:赫尔岑在这里就将女主人“只要高尚的东西就能流行”的谬论进一步渲染,并以此推出了令对方无以应对的“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之谬论。全都知道

有一次,萧伯纳参加一次丰盛的晚宴,有一个浅薄粗俗的人在他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才学,好像自己样样都精通。

萧伯纳毕恭毕敬地听了很久,可那人越讲越起劲,根本没有停的意思,最后,萧伯纳终于忍无可忍地说:“朋友,有了我们两个人,世界上的事情就全都知道了。”

那人不解地问:“不见得吧!这怎么可能呢?”

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世间万物你这样通晓,就差一点,不知道自己令人厌烦,而我又恰好知道这一点,我们两个合在一起,不就是‘全都知道了’吗?” 读故事,悟道理:萧伯纳没有直接说出这个人令人厌烦,而是故意绕了个弯子,从侧面猝不及防地给他以致命的一击。萧伯纳巧答记者

有一次,一名新闻记者向英国的雄辩大师萧伯纳问道:“萧伯纳先生,请问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差别何在?”

萧伯纳当即回答道:“这还不简单,假定这里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到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悲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 读故事,悟道理:萧伯纳以这种风趣的语言作答,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对人们从形象上掌握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特征,确实很有启发作用。无价之宝

泰勒斯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一个夏日的夜里,他想到外面乘凉,于是,一面向广场走,一面仰面朝天观察天上的星辰,结果,一个不留神掉进了一个坑里。

不巧,一个向来瞧不起这个穷科学家的商人正好看见这一幕,于是,便奚落他道:“连脚下有什么都不知道,还说搞什么天上的东西,我看这个坑倒是送给那些自称有学问的人的一份大礼!”“只有站得高的人,才有从高处跌进坑里去的权利和自由。有些人本来就躺在坑里从来没爬出来过,又怎么能从上面跌进坑里去呢?”泰勒斯爬出坑,镇定地回敬道。他机智的反驳,让那个商人碰了一鼻子灰。

但是,那个商人并不认输,继续挖苦泰勒斯说:“就算我是躺在坑里,但我有金子和面包,可你呢?你站在上面,你有的是知识,但你最终还是个穷光蛋!不是吗?”“那好,我们走着瞧!”泰勒斯说。

泰勒斯决定和这位商人战斗一回,于是他运用自己丰富的天文、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经过周密的预测和计算,断定第二年就是橄榄的丰收年。泰勒斯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租下了附近所有的橄榄榨油器。

第二年,果真如泰勒斯预测的那样,橄榄大获丰收,很多商人都看准了这一时机,打起了榨橄榄油的主意,于是,人们争相租用榨油器,而榨油器的租金也迅速升高。

不久,那个曾嘲笑过泰勒斯的商人也来求租,泰勒斯笑道:“尊敬的富翁啊,看到了吧?这些榨油器都是我用知识搞到手的。尽管你有钱,但你的钱却要送到我的手里!” 读故事,悟道理:知识是无价之宝,是最伟大的力量。没有科学的眼光,就不能有更好的发展。竖起来的鸡蛋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在皇室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中,一位大臣不服气地说:“任何一个人坐上船航行,都能到达大西洋的对岸,有什么稀奇,值得大家这样大惊小怪!”有几个大臣也在一旁附和。

哥伦布听到后一言不发,朋友们都为他着急,埋怨他怎么不辩解。

过了一会儿,哥伦布叫仆役从厨房拿来了几个熟鸡蛋,请大家玩将鸡蛋竖立在桌上的游戏。许多人尝试,却没有一个人能将鸡蛋竖立起来。

这时只见哥伦布拿起一个蛋,对准蛋的一端朝桌面砸下去,蛋的一端破了,蛋也稳稳地直立在桌上。

满桌的王公大臣哗然,都叫着这算哪门子游戏,三岁小孩也会做。

哥伦布不疾不徐地说:“虽然是很简单的游戏,你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做;知道怎么做之后,大家却都说太简单了!” 读故事,悟道理:有时费尽唇舌,争执一个不易化解的问题,还不如来一个简单的行动容易。这样的话,你就能化解敌人的攻势于无形了。萨克斯巧用历史

1933年1月,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后,便开始疯狂地推行法西斯政策。对内残酷迫害人民,特别是犹太人;对外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并开始着手研制核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犹太科学家都流亡到了美国。在这些科学家中,有一位博士叫利奥·西拉德,曾在德从事核研究。他与同事们商量:为了不让德国得到核裂变的情报,科学家们必须对所有情报严格保密。同时,他鼓励爱因斯坦给罗斯福总统写信。信中说: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如果应用核研究的最新成果,就有可能制造出摧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现在,德国正想方设法地加紧研制原子弹,因此美国必须尽快行动起来,要赶在他们前面造出原子弹。然而,科学家们的这封信怎样才能交给美国总统,并说服他接受这个建议呢?

经过大家商讨,决定推荐经济学家亚历山大·萨克斯前去游说,因为他是罗斯福总统的密友。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这年10月,萨克斯来到白宫,把爱因斯坦的信交给了罗斯福,并读了科学家们的备忘录。可是,总统听不懂那些高深的科学论述,对科学家们的建议反应非常冷淡。萨克斯滔滔不绝,想把总统说服,但总统对这些根本就不感兴趣。“这些东西的确很有价值,不过,政府如果在这个时候干预此事,看来还为时过早。”总统不紧不慢地说。

这个回答,让萨克斯非常失望。他不得不十分沮丧地告别总统。

为了表示对朋友的歉意,总统邀请他第二天再来共进早餐。

萨克斯非常兴奋,因为他又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可是,怎样才能三言两语地使总统接受自己的建议呢?他一夜未眠,苦思冥想。

第二天应约共进早餐时,他满怀希望地坐在总统面前。

谁知他还没有开口,罗斯福就把话说在前面:“今天我们只叙朋友之情,决不能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行。”“好的,我决不会再谈那件事。不过,我只想讲一点儿历史。英法战争时期,称霸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在海上却接连失利。此时,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见拿破仑,建议法国的战舰撤去风帆,砍断桅杆,把木板换上钢板,装上蒸气机,这样一来海军的战斗力将会大大提高。可是我们这位受人敬重的皇帝以为这简直是笑话,船不要帆能航行吗?木板换成钢板能不下沉吗?拿破仑眉头一皱,想也没想,就把富尔顿赶出去了。总统先生,如果当时拿破仑能够郑重考虑一下富尔顿的建议,那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果真是那样,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