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4:37:22

点击下载

作者:张体,连山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经济学

图解经济学试读:

前言

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一门艰涩难懂的学问。在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眼中,“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科学,最令人着迷的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曾用一辆汽车解释全部的经济学道理。萨缪尔逊则开玩笑说,如果能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这只鹦鹉就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由此看来,经济学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世界,它揭示的是复杂世界背后的简单道理。经济学,其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平台、分析世界的方式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扑朔迷离而又快节奏的社会里,用经济学的眼光和方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让一切事物真实地呈现在自己面前。

本书选取经济学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为端口,记录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历程,阐释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图文全解,注重科学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营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信息的多彩阅读空间,清晰呈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并将经济学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灵活地联系起来,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深奥的经济学理论。无论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学者,都可以从中汲取经济学的智慧与灵感,进而以经济学的视角指引生活,拥有美好人生。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快地走向成功。读过本书,你就会发现,经济学一点也不枯燥难懂,而是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同时又是如此实用。上篇经济学的故事第一章 经济学起源经济起源——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诞生时期,也是人类文明新的开端。生活在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的人们首先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

人类最初的发展都是依靠消费大自然的产出而维持的,而到了后期,人们通过自己的手,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获取生存资料,提高生存质量。其中,农业种植可谓是人类做出转变的最早尝试。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传说。早出晚归的人们每天采食果实、捕猎动物,通过接受大自然的赐予来生存。可是时间长了,人口多了,便出现食物不足的现象,加上植被破坏、环境恶化,树上结的果实开始变少、变坏,森林中奔跑的动物也因为食物的减少而大量死亡,人与自然间的矛盾逐渐深化。《磨光石器时代,猎熊归来》是画家科尔梦1844年创作的描写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作品。

有个人名叫神农氏,他长得又高又大,箭法很好。有一次,在他射猎时,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向他丢下了一棵五彩九穗谷。神农氏便将这棵五彩九穗谷埋在土里。不时地给这棵五彩九穗谷浇水、松土。没过多久,那些种子都发芽长叶结籽了,长成密集茂盛的一片。神农氏把结出的种子放在嘴里咀嚼,发现很好吃。神农氏由此得到启发:是不是谷子可以年年种植,源源不断呢?若人们能够多多种植可用的植物,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神农氏教人们种植五谷。他还教人们打井汲水、改革工具、饲养牲畜、精耕土地。在西班牙东部发现的中石器时代的穴画,早期人类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

人们在田地里种植农作物,还在家里养殖马、牛、羊、猪等家畜,这些家畜除了能为人们提供食物外,还是人们耕田的主要工具。这种农业耕种文化对部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从逐水草而居变成了农业定居,从靠天生活变成了靠双手而活。于是,人类通过劳动有了富足的食物。这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也让原始农业种植初具雏形,为将来的商品交易打下基础。该示意图标记了最早的种植庄稼的地点,今天所知道的多数早期作物的种植都开始于肥沃的新月地带,这个地区的富饶得益于它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冬季雨水。

事实上,世界各地、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如埃及的农神艾西斯女神、罗马的克瑞斯农业女神等。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相同的情节,这些生动的农神传说,在世界各地绽放异彩。这些神话故事反映出的核心思想便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调整——由过去单纯依靠大自然调整为人类有目的地通过自身的劳作来创造和获取资源。这种从大自然选取动植物进行培养的行为,成为农业产品交易、自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人类发明了农业,也发明了“经济”。一切就是这样开始的——经济的起源。知识点击

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取代了上一个阶段的打制石器文化,进入了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新时期。同时,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挑选了一些动植物,通过劳动促进它们的驯化和生长。作为生产者的人类,与作为创造者的大自然展开竞争,给自然的景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新石器时代的收割石(左)和燧石片(右)繁殖女神

后人把她尊为种子和生育女神。分工——一个人不能什么都做

耕种饲养保证了人们能够得到基本的食物,维持生存。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的存在,自发的分工意识在部落中体现并深化。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曾对分工作过如下描述:“一个人什么都做,而且都做得好,这是不可能的。显而易见,只有在一个小的领域里劳动的人,才能做到最好。”

人类的分工是天然的。比如,每个人身高的不同,个子高的可能就被派去采摘高处的果实,矮个子就专门负责低处的采摘工作;由于体质差异,男人比女人在体质力量方面明显有优势,男人能长时间奔跑和负重,所以男人就去捕猎,女人们则多数留在家里负责繁衍后代、管理家务、耕地饲养,做一些轻体力活;同样,老人和年轻人体质的不同,也很自然地有了分工,老人主要是照顾部族年幼的孩子,青壮年则负责更多的体力活。这种由天赋不同促进的分工行为,称不上是职业,却产生了模糊的牧人、农民、猎人等概念。色诺芬头像

色诺芬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社会分工是必要的。

偶然分工也会促进分工的出现。我们可以试想这样的场景——有一天,有个专门负责打猎的男人生病了,于是他请求邻居渔夫:“您今天能帮我狩猎吗?我今天病了,无法起来。”渔夫很热情地答应下来。结果,渔夫打起猎来得心应手,一天过去了,渔夫把收获的猎物带给生病的男人看,生病的男人惊叹道:“没想到您狩猎的技术这么好,收获的猎物比我平时的都多。”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渔夫发现自己在狩猎方面的能力可能比打鱼更好,效率更高,能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于是,渔夫放弃打鱼,开始转向狩猎。这种偶然发现的能力差异、优势差异,也成为分工产生的重要原因。拉斯科洞穴中的原始放牧图。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分工时间长了,熟能生巧。部落里面的人发现,打猎人的技术越来越好,熟悉哪个山头有什么动物,知道哪个时间什么动物出没,射击命中率也更高;耕种的人,对植物的生长培育愈发有心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灌、有了病虫害要如何治理等,丰富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证作物收成。人们发现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总量后,分工模式被人们重视并得到更加深化的发展。

在重视分工作用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注意到个人的内在优势差异对比。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笨拙,有人聪明;有人擅长种植,有人擅长狩猎。于是,按照比较优势和分工协作的原则,部落里面的分工逐渐扩大,单个的人不再从事整个谋生的事情,而是变成了生存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一个步骤。将这些单个步骤集中起来便是整个生存的总过程。延伸阅读

劳动分工的形成—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劳动者组成的社会中,因为只有劳动才能为人类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人们将劳动分步骤进行,使之成为一个个细小的部分,最终形成劳动分工。即使是最简单的劳作活动,在劳动分工的作用下,这种活动也具备一种共同的标准,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专业质量。

很明显,分工使个人劳动技能熟练度提高,单位时间内完成数量增多,甚至还能创造和改进一些生产工具,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协作使部落总体收获远超以往,每个人的分配数量也增多了,对个人和整个部落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自然分工的发展为以后的社会分工奠定了基础。产品交易——猎物与罐子的“偶遇”

尽管远古时期的人们掌握了一些农业种植技术,可以满足一定的生活需求,但显然,当时的人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劳动,五谷粮食所提供的营养成分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肉类依然是人们食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部落人们开始定居后,不能随着动物的迁徙而迁徙,慢慢地,居住地附近的动物数量变少了。无奈,强壮的部落男子只能去更远的地方捕猎。原始人所制的陶器

我们可以试想这样的场景——有一天,几个在山脚下居住的部落男子追赶着一只硕大的野鹿,他们随着野鹿一直向前跑,不知不觉跑到了陌生的湖边。此时,强壮的男子稍显疲劳,不过这只野鹿也是气喘吁吁,加上受到男子们的围猎,野鹿已经满身伤痕。眼看马上就要抓住这只野鹿的时候,从野鹿背后猛地出来几个身手敏捷的异族男子,眨眼间,几支木箭飞快射过来,直插野鹿体内,野鹿应声倒下。原始制陶图

这些罐子的生产总是少量的,磨光和装饰好后就开始风干和焙烧——这幅雕刻画没有把这个步骤表现出来。

虽然野鹿是异族男子猎杀的,但没有前面山脚部落男子们的追击,要想制服这只鹿,还是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的。所以,异族男子们很礼貌地走上前去,虽然相互之间语言不通,但依靠肢体动作、表情和手势,异族男子终于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山脚部落的男子们。异族男子的意思是:这只野鹿能被成功猎杀,双方都付出了劳动,你们把野鹿追赶到这里,我们才能碰巧把精力消耗很多的野鹿猎杀掉。我们能不能平分这只野鹿呢?

山脚部落的男子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只是己方付出的劳动要多一些,对方付出的少一些,平分不太合适,毕竟自己部落的食物也非常紧张。

异族部落的男子看出了对方的疑虑,回过头来跟自己的同伴商量:不然这样,我们再附加一些产品,让对方将鹿分给我们一半。同伴们表示同意。于是,一个异族部落男子拿了一个物件过来,这个东西形状高高的,中间鼓着向外凸出,顶端光滑、圆圆的口径,表面还绘制了一些图案花纹,很好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易活动也更加频繁。

山脚部落没有这种东西,所以部落的男子也没见过这种东西,不明白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异族男子看出他们的疑惑,就带他们来到湖边,俯下身子,用这个物件盛了一些水,并举到嘴边喝起来。山脚部落的男子马上明白其中的意思,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男子的请求——双方将野鹿平均分割,带好猎物回了各自的部落。陆上运输发明了车子和驯化了动物之后,人们就可以长距离地运输笨重的货物了,这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回到山脚的男子们,把猎物放下,赶紧把从异族男子那里得来的东西拿出来给族人看,大家好奇地围着看。打猎归来的男子给大家演示这个东西怎么用,同样,族人也十分惊奇和喜欢,于是这个神奇的东西被族长命名为罐子,并让做饭最好的人用来装水和粮食。显然,这个罐子很有实用性,可是山脚部落的人们自己不会制作罐子,所以罐子就无法被更多地利用到生产生活中。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拿着猎物回到当时与异族部落男子相遇的地方,看看是否有机会能与他们进行交换,拿回来更多的罐子。这个意见得到大家的认可,第二天,还是上次打猎的几个男子,背着一些猎物按照原来的方向,去往了湖边部落。

很快,他们就来到离湖边不远的小树林中,在这里开始静静地等待异族部落的人们。可是,他们等了整整一天,也没有看见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等不到人,食物就可能腐烂掉。好在第二天下午,就有几个人头上顶着罐子慢慢地走向湖边。看到罐子的山脚部落男子顿时来了精神,他们从树林后面激动地跑出来,更巧的是,头顶罐子的男子中就有上次狩猎要求平分的男子,山脚部落的男子认出了他,并兴奋地比画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有过一次沟通,这次的交流就变得极其容易,最终,山脚部落的人们换来了需要的罐子,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而同时,他们约定把湖边作为交换场地,并由专门的人定时来这里查看,如果有交换的需要,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物品在这里等候,直到有人来与他们商谈。

可以说,除了人们亲自劳动来生产生活用品之外,这种偶然产生的交换行为就成为丰富物品的重要途径。山脚部落和异族部落的交换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可能最早出现在部落内部,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在部落外部也产生了物物交换。当时,受到物品稀缺的限制,物物交换就成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同时,物物交换的发展也为货币交换埋下了伏笔。延伸阅读

文明的兴起—随着农业、社会组织的出现,原始人们改变了以往四处漂泊、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在土地肥沃的沿河流域定居下来,进行农业生产。这些流域土地开阔平坦,气候适宜,很适合农业种植和饲养动物,世界各地的文明最早就诞生于沿河流域,包括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黄河。人们在这些地方制作工具、陶瓷、工艺品,并用这些产品与邻近部落进行交易。经济合同——刻在泥板上的协议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起源地,在考古学者的努力下,很多深藏的秘密一点一点被揭开,人们也被其中瑰丽的文化深深吸引。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的苏美尔民族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认为,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分水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在苏美尔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现了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早文字。这种球饰又称土球,是用来记录交易情况的。交易双方先在土球柔软的黏土表面压上记号,再把它们放入球内。万一发生纠纷,可打开土球仔细检查其内的记号。学者们认为这一制度促使了文字的产生。

在苏美尔民族生活的年代,平原地区石材和森林木材较少,苏美尔人便用泥板做砖堆砌墙体,建成了大规模的城邦。人们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得以在城邦内定居。苏美尔人的青铜器

这个人举着苏美尔特有的平凸砖。铸造青铜器用的铜和锡不会产在同一个地方,所以,要想铸造青铜器,就必须经过交换。

当时的苏美尔人已经在农业种植和动物驯养方面有了充足的经验和实践,他们种植扁豆、黍子、小麦、大蒜和韭菜等植物,为了保证收成,人们还建成了巨大的灌溉系统。人们饲养牛、羊和猪,是为了满足长途负重运输和饮食的需要。牛可以负重,便成了人们运输重物的好工具。借助牛车,人们把剩余的农作物和手工制作的陶器等产品运输到其他地方进行交换。考古资料显示,在两河流域存在着很广的贸易网,因为当地出现了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产自安那托利亚的黑曜石和产自巴林的珠串,这些贸易事实也被《吉尔伽美什》史诗证明,诗中提到相隔很远的国家会进行贸易,换取美索不达米亚木头。

试想,如此发达的贸易系统势必要求社会做出相适应的变化和进步,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两个部落简单交换猎物和罐子的问题了,每天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相互之间交换成百上千的货物,一个普通人是很难记忆这么庞大的数据的,人们急需用一种工具来记录贸易数据。

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文字产生的因素。果真如此吗?考古学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发现,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象形文字,并将其记录在黏土板上,这是当时比较完善的文字系统。如今,已经发掘出来的苏美尔文章有数十万之多,经过人们的解读,发现其中大约90%的文字记录的是商业和行政事件,剩余10%的文字记录的内容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远古时候因为没有可以用来记录的纸张、绢布等工具,商人只能把协议记录在泥板上,并以此来约定双方之间的行为。不难想象,有了文字的记录,商人们的生意会变得更加有条理。后来,象形文字发展成楔形文字,并在以后的2000多年间一直被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们使用,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还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商业交流的通用文字。右图为苏美尔人建造的大城市——乌尔,城内商业十分繁荣,这块泥板(上图)被用于记录当时的交易情况。延伸阅读

除了记录乏味的商业流水账,在苏美尔泥板上还记录着充满智慧的谚语和幽默。分享如下:

1.勿以牙还牙,公正对待你的敌人;行善事,一辈子做个善良的人。

2.仓促说出的话可能会使你日后后悔。

3.尚无妻子或孩子养活的人鼻子上还未系上缰绳。

4.敬畏上帝、不做坏事不会招致毁灭。

我们无法得知文字产生的真正原因,可我们知道文字就是为了方便生活,而商业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的重头戏,商业的快速发展一定会促使文字产生和完善,而文字的出现也使商业贸易走向新的阶段,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催生了人类璀璨的文明。钱币的产生——交换行为的产物

人类已经经过了百余万年的发展,而货币却是几千年前才出现的事物。关于货币是如何产生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货币是国家或者先哲创造出来的,这些聪明的人们试图通过创造货币来管理好国家。也有人认为是因为贪婪的人们希望保存财富才发明货币的,他们挑选出自认为价值最高的产品,作为财富的象征。还有人认为,随着交换形式的增多,早期简单的物物交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了使交换更加方便,人们才发明货币,并将其作为交换媒介。

我们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一地的居民在生活上会依赖他处居民的货物,因为人们从他处购买当地没有的货物,并将当地多余的货物外售,购进和卖出就使买卖交易出现均衡,而作为中间媒介的货币也就应运而生了。古希腊金银币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对货币起源也做出了自己的论证。他认为,劳动分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私人劳动产生的产品应该归私人所有,但是私人劳动者是远远不能消费掉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这些产品就被纳入到社会总产品中供其他社会成员一起消费,而私人劳动产品在转化为社会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衡量工具来界定其价值,这样货币就产生了。马克思这种推理的本质还是价值学说,早期,一头羊换两只兔子,后来交易范围扩大,一头羊不仅可以换两只兔子,还可以换取一袋粮食或者两把斧头。发展再扩大之后,人们可以用羊和任何产品交换,羊也就成为交换媒介。后来,由于羊不易携带,不好分割,人们将交换媒介固定在最具价值的贵金属上面,金银成为商品交换的固定媒介,货币也就出现了。

事实也的确像马克思所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货币以形形色色的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比如,《荷马史诗》中,就曾提到用牛角来衡量物品的价值。另外,在远古时期的欧洲和中南亚的古波斯、印度地区,都有过用牛羊做货币进行交换的记载。除了牲畜被用做交换等价物,古老的埃塞俄比亚还曾用盐作为货币,美洲用当地盛产的可可豆、烟草做古老货币,古代中国用贝壳做货币。人们利用不同媒介交换物品的行为还进一步影响到文字,如拉丁文中“金钱”这一单词的原型就来源于牲畜,印度现代货币的名称同样和古文“牲畜”有关,中国关于钱财的很多字都有贝壳的影子等。

马克思给货币重新下了定义,他认为货币和其他商品的本质一样,只是货币多了一项功能,那就是等价交换,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已。这和西方传统看待金银货币的观点很不相同,有西方学者认为货币只是数字符号、计算单位;也有学者认为金银货币就是财富象征,而且是唯一的象征,货币就等同于贵金属。与这两种观点相比,马克思的学说无疑是科学的。

马克思认为,金银之所以能在众多交换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货币,还因为它同时有着几个其他物品没有的特征:一,金银的价值比较高,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货币完成与大额产品的交换;二,金属容易分割,而且分割之后也不会使它的价值发生变动;三,它不像牛羊那样不易携带,金银便于携带的特性,可以使人们在更大区域开展交易;四,金银易保存,不会腐烂变质。尽管金银天然有着充当货币的特性,不过在后期,人们还是将金银分割、称重、铸造,制作出了更加利于流通的铸币,并在上面铸造了花纹、文字、数字等符号。吕底亚硬币市场的产生——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

钱币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发明和流通极大地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伴随着交易的大范围展开,交易市场成了困扰商人的症结。当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葡萄庄园的人们缺少酒桶,可能就会向邻近的有富余酒桶的人购买。可一旦附近的人也没有呢?远方的人也许有多余的酒桶,但因为距离远,没有什么信息传播工具,因此葡萄庄园的人们无法获知哪里有他们需要的酒桶。这时候就需要产生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点,在固定的时间开设市场,方便人们将多余的产品拿来交易,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此时,市场相当于一个固定的信息源发射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换物的盲目性。一个担着一篮葡萄,挑着一只野兔的乡村农民,正赶着他的牛去赶集。交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那么,选择什么地方做市场合适呢?当时的交通状况很差,不像现在四通八达,加上强盗和窃贼的破坏,很多道路被阻,也很不安全。考虑到这些因素,交易场所不能设置太远,地势也要开阔平坦,要设置在人数众多的民居地带才可以。

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公元744年,法兰克国王小丕平(也就是后来的查理大帝的父亲)下令,在其帝国中的每个大居民点都设立周末集市,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放,进行交易买卖,并对卖主的买卖行为做出了规定。卖主被安排在道路两边,搭棚的搭棚,有的直接在地上摊开来买卖,活鸡、活鸭类的商品需要关在小笼子里出售。

类似的市场在世界各地先后开设,比如阿拉伯城市的集市、跳蚤市场,甚至是现代的交易市场等。时代不同,规模不同,交易的产品也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没什么两样,永远都是买卖两方的博弈。也许有人说,不是还有中介吗?其实,中介也是受到委托才进行出售的,相当于中介代理者在与买方进行博弈。延伸阅读

相传,世界上最早铸造的钱币来自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当时的国王克利萨斯发明了一种用琥珀金制成的货币—用天然金银合金制成。最初,这种货币没有标注面额,只为每一枚货币称重。公元前7世纪,地中海盆地出现了最初的货币。公元前3世纪罗马开始铸造金银币。公元前248年安息开始铸铜币。

可以说,集市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个十分惊人的创造。任何买家卖家都可以进入市场,自由的买卖行为展示了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想出售物品的卖家,会尽可能以高价出售,想购买某种物品的买家,则想尽量减少支付。经济学家指出,价格越高,需求越小,进而供应就越多;如果价格越低,供应就越少,而需求就变大。如果一个集市运作正常,那么供货者就不必到了晚上再把货物带回家去。贵霜帝国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十分频繁,人们骑着骆驼,载着货物,促进了东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政府不仅可以利用权力开设集市,还会对经济的其他方面进行干预,而价格和数量的制约关系就是国家对集市干预很明显的印证。比如,若是国王下令调低葡萄酒的价格,普通人就可以买得起更多的葡萄酒,但可想而知,葡萄酒制造者会因为盈利太少而减少葡萄酒的供应量,甚至改行生产别的商品。这样就导致集市上越来越多的客户排长队购买葡萄酒,由于数量少,集市上的葡萄酒可能很快就会被买光,排在后面的客户也许根本就买不到。相反,如果国王满足酿酒师的愿望,提高葡萄酒的价格,那么集市上葡萄酒的供应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可是面对高额的价格,能负担得起的客户就越来越少了。如此便产生这样的结果:酿酒师可能一整天也不会卖出多少葡萄酒,无奈之下,只得把剩余的葡萄酒拿回家。可见,在自由竞争中,商贩对一种商品可以索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

短距离的市场贸易取得很大成功,远途贸易也逐渐展开。据资料记载,在中世纪初期,即公元8世纪,就有了远程贸易的影子,从当时留下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人把货物从中国运往印度、阿拉伯,以及从拜占庭和意大利向德国运输货物的记录。市场根据价格调节生产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生产的数量不需要提前计划好,根据商品的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供求的变化,在生产上根据供求变化改变生产数量。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一种经济信号。市场运行依靠的因素

由图可见,经济市场运行的三要素,是紧密配合,缺一不可的。自由因素,能确保市场发挥自主调节作用;道德因素,能要求参与的个体进行自我道德约束;法律因素,能发挥强制规范作用。隋唐盛世——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隋炀帝像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期。隋唐有着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人口众多,生活和谐,广袤富饶的地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唐朝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也大大促进了中外交流。在那样一个对外开放的伟大时代,隋唐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传播交流都极其活跃。

为什么隋唐时期的对外文化经济如此发达?恐怕这和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政策方针关系密切。英国著名学者威尔斯曾说,当西方人的心灵还在为神学所着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的时候,中国人的思想却是高度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

隋朝的对外贸易主要有西北陆上和东南海上两路,其中,西北陆上交通便捷,商业发达。隋炀帝甚至还派遣裴矩驻扎管理张掖地区,以便更好地发展西北陆上的商业贸易。这条西北陆路以敦煌为总的出发点,向西可到达西亚和欧洲东部地区。通过东南海路,隋朝就可以与东亚以及南洋诸国保持政治友好和贸易交往的关系。日本就曾多次派遣使臣赴隋拜访,与隋朝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根据历史记载,隋炀帝曾赐日本“民锦线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这也是日本人采用汉人衣冠的开始。同时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南海在海上贸易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南海一度成为通往西亚、欧洲海路上的主要港口。

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像飞在风中的蒲公英种子般将隋唐文化传播到世界更远处。唐朝在隋朝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长安为中心,在重要交通干道广设驿站,通往周边民族地区和域外的交通主干道有7条之多,分别通向东部的高句丽和日本,西部的中亚,北部的北欧,西南的天竺等地,交往半径不断扩大到更广阔的国家和地区。隋唐时期对外运输的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等,外商运进中国的商品有珠宝玉石、香料、名贵动植物以及一些土特产。唐中期以后,对外出口的大件逐渐以瓷器为主了。海运因有着减少瓷器破碎的有利条件,成为运输瓷器的主要交通方式。于是,有人便将海上丝绸之路称为“瓷器之路”。五铢钱 隋隋代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铸币延续汉以来五铢钱的风格,但铸造工艺更加先进,币样规整,结实耐用。

每年,都有大批商人和使节沿着丝绸之路来中国进行贸易,他们用骆驼作为运输工具,行走在苍茫的大漠上,带着从西方贩运来的香料、药材、珠宝等来交换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金银铁器、镜子等豪华制品。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菠菜、黄瓜、石榴等就是通过这条逾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饮食。延伸阅读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隋唐尤其是唐朝的伟大并不在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效的行政能力,而在于开放和进取的姿态。唐帝国高度开放,在当时那个文化技术大输出的时代,唐以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为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深深折服于唐帝国发达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国强不怕外侮,唐朝边关大开,规定只要持有通行证,不论中外人士都可自由往来,丝绸之路畅行无阻,交往贸易空前繁荣。

除了陆路,海路也一直是隋唐进行海外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唐朝安史之乱,陆路交通受阻之后,海上交通承担的任务更重。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广州通海夷道”,说明当时的唐朝已经能通往印度洋,直达波斯湾了,整个路程有1万多公里。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还在这里设置了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沿着海上航线,南亚、东南亚甚至是非洲地区的商船时常出现在港湾里,隋唐和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不断加深。隋唐时期的阿拉伯商人头像

伴随着商品的进出交易,客商的来往也是隋唐国际经济交流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当时有“市肆多贾客胡人”的说法,这些外来商人中,有以国家朝贡名义开展交易的,有开设店铺做生意的,还有游走在民间的私商,形式多样,人数众多。在一些大城市,还专门设置了接待外商的地方。

此外,对外贸易对百姓生活影响也很深远,一些日常用品的名称的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这些影响,如胡饼、胡姬等。发达的国内外经济也促使柜房的产生,这是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盛唐气象”成为当时的象征,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经济交流大中心。世贸的普及——航海者的远洋贸易

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的足迹走向更远的地方。进入中世纪后,各种侵略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融合。除了战争无意的促进外,人类的探险精神也促进了文明的融合。人们开始主动探险,去发现新世界,这些勇敢的人主要来自西方,包括商人、探险家、传教士等。不过当时这些人的海上冒险行为,明显带有传播文化、发展贸易的迹象。不论是客观上受到战争的影响,还是主动探索世界,人们慢慢从天圆地方的观念中走出来,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地域上的大融合也成为经济贸易交流的基础,世界范围的贸易开始出现了。

在海外探险的一系列人物中,一位意大利人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海外探险。他把自己的经历讲述给家乡人,这在他的家乡威尼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这股思潮的带动下,邻近地中海的威尼斯人凭借便利的交通,组织了强大的商船队,把威尼斯货物运抵君士坦丁堡和埃及的亚历山大,然后再从那里把印度、波斯和中国出产的宝石、布匹、丝绸、香料、胡椒、肉豆蔻和丁香等运回威尼斯。这些货物中,香料和肉豆蔻在中世纪算是很珍稀和昂贵的物品。威尼斯人远途贸易的成功,不仅使他们获得了丰厚的贸易利润,也使他们获得了本地没有的商品,丰富和改善了当地的生活。

这个商人就是马可·波罗,他在1271年开始了一场传奇的旅行。他和父亲及叔叔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后又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新疆地区。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路,马可·波罗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在中国居住的17年时间里,马可·波罗深深迷恋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度。通过这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探险家的口述,由他人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详细地介绍中国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贸易,从而改变了当时欧洲人对世界的看法,极大激起了人们对东方世界的兴趣。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纷纷效仿威尼斯商人,扬帆远航。

可是,热闹的远洋贸易并没有持续很久,经过长期战争,土耳其占领了小亚细亚,将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奥斯曼帝国位于东西文明交会处,掌握东西文明陆上交通线的时间长达6个世纪之久。为了削弱欧洲的力量,他们切断连通东西方的商路。这样一来,通过波斯前往印度的路就无法通行了,这给西方国家造成了一片慌乱。为了继续享受印度的豪华商品和香料,他们绕过非洲开辟了新的海上通道,这种无意识的举动,对于世界大发现和世界贸易的展开意义非凡。马可·波罗旅行示意图马可·波罗像

当时,葡萄牙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西端的国家,作为一个鲜为人知的年轻航海民族,从众多欧洲国家中脱颖而出。出于对东方财富的渴望,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就发展起了航海事业,他们先是沿着非洲的西海岸,寻找前往东方的通道,并在非洲港口成立了商务机构,通过向黑人提供廉价的商品,比如玻璃珠或者酒精,而获得贵重的黄金和宝石。随着航海事业的不断探索,1498年,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成为第一个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欧洲人,由他带领的人由此进入了印度洋,并到达了印度。随即,亚洲的一些城市如霍尔木兹、马六甲等地就成了葡萄牙的领地。从此,葡萄牙一跃成为当时欧洲的财富中心。银行汇兑——充满风险的信任业务

人们对货币的狂热追求和货币的流通,促进了贸易和交通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殖民地疯狂掠夺金矿珠宝,更是将欧洲货币业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资本多了,有人就开始在货币方面做生意,这样一来,货币带动金融发展也是早晚的事情。最开始,富裕的人们思考该把巨额的家产存放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必须保证家产的升值和安全。当时,人们信任宗教,认为教堂是善良之地,而且教会具有很大的权力,极具权威性,而且把钱交给上帝保管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于是,人们纷纷把资产存入教堂。因为教堂做出了存款、贷款和典当的经济行为,所以后人称之为教堂银行,这种形式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相适应,存在了很长时间。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征服者:埃尔南·利尔泰斯和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右上图)。

到了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的很多商业城邦和圣殿,人们开始铸造钱币,为了促进商品流通和买卖,城市中出现了很多钱币兑换商。刚开始,这些钱币兑换商们在市场上摆放一张桌子和长凳,就开张营业了,发展到后期,他们才逐渐设立钱币兑换柜台和店铺,并正式开始从事钱币借贷活动。人们称这些钱币兑换者为“长凳贩”,如果客户认为自己受了骗,就会把长凳打碎——被打碎的长凳在意大利文中就是“破产”的意思。证券和汇兑票据在欧洲被人们普遍接受。马里纳斯·范·默雷斯韦勒的这幅《钱商和他的妻子》便是当时背景下的产物。

教堂银行和长凳贩都是把钱币作为商品而进行买卖的行为,简单说来,他们通过一些手段获得货币,并将货币借给需要的人,从中收取利息。这两种形式都带有私人银行的气息,是国家公共银行的补充形式,只不过教堂面对的客户是贵族、土地所有者与农民,长凳贩面对的是商人和市民。

15~16世纪,西欧的很多国家出现了私人大银行,它与前面的两种私人银行形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大”字,因为大,就有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比较有名的私人大银行包括德国的富格尔家族银行、法国的雅克·科尔银行以及意大利的梅迪契家族银行等。

中世纪末期的金融业发展虽然相对缓慢,但是基本结构已经成型,这种私人银行的业务也逐渐得到正规化发展,意大利银行家认准这个业务并广泛开展汇兑业务。这项业务是这样进行的:假设一个商人在威尼斯交给兑换人一笔钱,如100杜卡特,兑换人则向商人提供一项支付许诺,即所谓的汇票。商人拿着这张汇票可以在另外一个城市,比如热那亚的银行结算,取得他做生意所需要的热那亚货币。延伸阅读

信用资本是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诚信、合作、规范为行动准则,以信誉为基础。信用资本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即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它体现出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赢共荣的社会关系。信用资本的出现能很好地降低成本,增强社会生产力,协调社会关系。它是经济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我们在承认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风险,毕竟信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用融资额度就是对信用资本的衡量尺度和风险限制。

这种汇兑手段极具便利性,受到了商人们的青睐,得到了很大发展,以后商人们甚至不需要事先交一笔钱,而只要得到一份以诚信为基础的汇兑凭证就可以进行交易了。不管是私人银行还是公共银行,都能够开展极具风险的汇兑业务,其核心支撑点就是信任原则。在意大利文中,单词“信贷”就含有“信任”的意思。信贷,即信任的许诺与金钱有同等的价值,实际上等于金钱。信贷产生后,商人们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长途航海贸易,然后用赢利偿还兑换人的信贷。而且,这种汇兑不需要本人去结算,也可以转让给另一个业务伙伴去办理。这样一来,汇票就成了一种支付结算手段。汇票可以使本来无法进行的交易成为可能。

汇兑只是银行业务中的一种,但是这集中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基于这种精神,在交易环节出现了更多复杂的信用工具,如远期交易、期货期权贸易;经济领域也得以细分,出现了银行业、保险业、金融证券业等。布尔斯——交易所的来历

说起“布尔斯”和交易所的关系,资料都指向比利时布鲁日的范·德·布尔森家族,一种说法是15世纪中叶,在比利时布鲁日的范·德·布尔森家族有铸造钱币的权力,他们在家族内部的造币所中专门开辟了交易场所,并在门上刻了字:bourse(意为:钱包),这就是“交易所”(bourse)一词的来源。

另外一种说法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交通状况恶劣又缺乏便捷的通信手段,商人们为了谈生意,就必须商定一个固定的地点定期会见,这个交易会的日子大多被定在宗教节日,在一个重要的贸易地点举行,当时著名的举办交易会的城市有莱比锡、法兰克福以及纽伦堡等。14世纪,范·德·布尔森家族在佛兰德开了一间旅店,专门用以接待参加交易会的各地商人。在这里,人们可以畅谈聚会,可以收集情报,可以得到新商品信息。如果人们想开辟新的商务途径,就得去找这家旅馆。这个说法逐渐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到了后来商人们即使在其他城市定期聚会,也称其为“布尔斯”,德文就是交易所的意思。

布尔斯其实是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只不过它的经营模式与现代证券交易所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在当时是以银行界集散场所出现的,直到1773年,随着经营项目的发展,才改称证券交易所。在范·德·布尔森家族之后,1487年,安特卫普市也建立了一个交易所,它被视为第一座真正的交易大厦,并且这个交易所很快变成欧洲最大的交易中心,该交易所向世界开放,这也标志着交易所的正式诞生。维特创作的这幅画表现了当时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情景。

布尔斯代表的交易所对前期市场交易习惯做出了很多本质上的变动。以往市场的交易必须要把钱币和货物带到现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新诞生的交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货物并不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