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4:42:2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模块一 备考指南

第1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大纲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

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二)教学设计

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材分析(1)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学习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2)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3.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领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2)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4.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1)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3)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综合应用(1)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2)通过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析教学案例。(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2)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课堂组织调控(1)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2)了解对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综合应用(1)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2)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能恰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四)教学评价

1.信息技术学习评价(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科学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1)能够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三、试卷结构模  块比  例题  型单项选择题学科知识43%简  答  题简  答  题教学设计23%教学设计题简  答  题教学实施21%案例分析题教学评价13%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约30%合  计100%非选择题:  约70%

四、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消息与信息的关系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消息就是信息

B.信息中包含了消息     

C.消息中包含了信息

D.二者没有关系

2.Internet所使用的网络协议组称为(  )。

A.DNS

B.LAN /WAN

C.Ethernet

D.TCP/IP(二)简答题

位图与矢量图是数字图像的两种表示方式,请简要回答二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三)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宋老师正在计算机教室为初中三年级讲授PowerPoint课程,今天的内容是“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和声音”,由于是新内容,宋老师为了让学生多练习一会儿,通过多媒体播放系统向全班同学演示完操作步骤后,说:“现在大家翻开书到第56页,按照我刚才演示的步骤自己练习。”

大多数学生开始自己看书学习,可是有一些学生并没有看书,而是开始玩自己的电脑。几个学生在上网,还时不时和旁边的同学说话,让他们看自己的屏幕,估计是发现什么好玩的了;还有一个学生在玩自己随身带的U盘里的游戏,旁边的同学也不自觉地看他的屏幕。这一切宋老师根本没有发现,她一直坐在教师机旁边忙着。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觉得宋老师这节课采用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2)宋老师采用的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什么样的学生和教学内容?(3)宋老师没有发现玩电脑、玩游戏的同学,你认为原因是什么?(4)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来分析,你觉得宋老师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分别是什么?(四)教学设计题

围绕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中“声音的插入”这一教学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确定本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2)请设计出恰当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3)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

第2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备考技巧

一、做好复习笔记

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很多,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几乎遍及教材各有关章节,学科知识中还有部分是超出教材范围的,而且题型变化较多,要记忆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平常的复习时,一定要善于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最好能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巩固知识,做好应试准备。

1.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提纲挈领,提炼出全书的内容和逻辑结构,同时,还要结合教材的详细内容,举一反三,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研读,做到真正吃透,这样才能把握教材的脉络,抓住重点。

2.在教材的相应位置做好眉批笔记,可圈可点,可增可减,边看边做。这一过程既是读书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

3.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对比、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制定复习计划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是中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因此,制定一个适宜的复习计划,严格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制定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学习的一般规律。以背资料为例,背资料要长期背才能记住,短期背大量信息是很难记住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第一天猛背,第二天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然后埋怨自己笨的原因。“少而精”是人类大脑记忆信息的方式。世界最新记忆科学研究再次证实,即使短期记忆也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一旦违背了这种原则,那么复习计划自然难以奏效。

2.复习任务要明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提出明确目的和要求,如今天晚上记忆15个生字,明天下午熟记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复习目的,会使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外界信息反应敏捷,记忆清楚。实验表明,围绕目的和要求,集中注意力阅读两遍材料,比随随便便读10次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在复习某些材料时,应抱有“下决心记住,执意不忘”的目的与想法。当然,也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

3.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比如分散复习法,将复习分配在几天、几周内,分段去完成复习任务;又比如交叉复习法,将语文学科知识部分与教学部分交叉起来复习,避免过度劳累等。

三、掌握考试技巧

考试技巧是考生有能力驾驭考试的表现,它能帮助考生在面对规律性题目是应对自如,发挥出超常水平。因此,了解考试的技巧,并在日常练习中反复使用,能有效地提升考生的信心与实力,尽早适应考试的节奏。

1.考前准备

考试前一天,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将考试必需品(包括准考证、身份证、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等)集中到一起,以免赶考时忘掉,同时要记得考点地址、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免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导致迟到而影响考试情绪。

2.稳定情绪

进入考场以后,首先要稳定情绪,认真填写卷头,检查试卷印刷质量,如遇不清、错印、漏印、破损等情况,举手报告监考老师。

3.审明题意,弄清答题方向

审题对于回答各类试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正式答题前,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搞清题目的含义,尤其是对那些意思相近的词或字的不同含义,要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弄清题意后,确定答题方向,再认真按要求作答。

4.答题要规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对主观题型,切忌动笔就写,信口开河。应在答题前理出思路,拟定一个结论性的要点,然后才动笔作答,避免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得不到分数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答题时,注意规范和条理,答案要准确、简洁、明了,并注意逻辑顺序。

书写也要规范,不可用网络字,忌潦草、勾勾划划,保持卷面整洁。

5.先易后难,尽量少留空白

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保证时间的合理分配。容易的题目先把分数拿到手,做完整个试卷后再回头将难题攻克,不轻易放弃是拿高分的关键,能解几步就写几步,争取分步得分。但注意不要仅仅为了填充空白而漫无边际乱写一通(胡乱作答,会影响判卷老师对你的水平的判断且浪费时间)。

6.认真检查,确保无误(1)认真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2)字母、符号是否准确无误;(3)计算结果是否正确;(4)整个试卷是否有会做而忘了做的漏题,等等。

在确信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交卷,以保证较高的成功率。

模块二 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

第1章 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知识

1.1 考纲解读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2 核心讲义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2)信息的基本特征

①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载体依附性;

③价值性;

④时效性;

⑤共享性;

⑥真伪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1)信息技术的概念

就技术的本质意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被定义为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①感测技术;

②通信技术;

③计算机和智能技术;

④控制技术。(二)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发展史(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三)信息技术教育及相关概念

1.信息化

信息化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2.教育信息化(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2)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可以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3)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3.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虚拟教育

虚拟教育包含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给学生的课件、教室和学校。信息技术虚拟教育所涉及的就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主题。

2.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一)信息危机

1.信息污染(1)互联网上充斥了宣扬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站。(2)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垃圾遍地都是,人们容易受到消极信息的侵蚀。(3)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网络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入侵。

2.信息滥用(1)网络成瘾,不利于自身人格完善,危害学生身心健康。(2)侵犯版权,缺少知识产权或版权意识。(3)攻击心理,借助网络的虚拟性,不负责任地攻击他人,造谣诽谤,恶语中伤。

3.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涉及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三个层面。即“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二)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计算机病毒(1)概念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2)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及寄生性等特点。(3)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盗版光盘和软盘等。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安装知名厂家的正版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2)经常将硬盘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3)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浏览不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4)不要轻易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移动磁盘,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杀毒处理。(5)使用复杂的密码。(6)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立刻断网,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再次感染其他计算机,然后马上进行杀毒。(7)了解一些计算机病毒知识,并关注各种媒体提供的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告,以及时做好预防措施,使自己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破坏。(三)计算机黑客问题

黑客是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其常用的攻击手段包括后门程序、信息炸弹、拒绝服务攻击和网络监听等。对黑客的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网络防火墙,关闭一些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端口

2.选用安全的密码

3.实施存取控制

4.定期分析系统日志(四)计算机知识产权问题

1.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的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权利。

2.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包括两个方面: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3.特点

知识产权的最主要特点是专有性。除非权利人同意或法律的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权利。

4.相关条例、法规(1)我国政府于l991年6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未经他人(著作人)同意随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违法行为。(2)我国政府于2001年颁布了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即计算机软件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可以随便复制、盗版。(3)我国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办法》、《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和《有效保护计算机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五)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1.尊重并维护个人和他人的隐私信息

2.使用合法软件,抵制非法、盗版软件

3.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六)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与网络使用规范

1.信息伦理道德(1)“信息伦理道德”,指“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借助现代技术发布、传播、获取、开发利用信息的各种道德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2)我国有研究者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认为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①为集体、祖国与人类社会造福。

②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③抵制不良信息。

④批评与抵制不道德的信息行为。

⑤不损害他人利益。

⑥不随意发布信息。

⑦培养合作精神。

⑧倡导道德自律。

2.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2)培养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3)树立信息化社会中健康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七)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的信息法律法规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有关内容。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

2.1 考纲解读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2.2 核心讲义

一、课程的性质(一)基础性(二)技术性(三)高速发展性(四)实践性(五)层次性(六)综合性(七)人文性

二、课程定位、总体价值及教育目标(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1.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2.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

3.对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课程目标

1.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1)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②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课程设置的总要求和总目标

①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体现出阶段侧重点,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②努力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的阶段性课程目标(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

①培养一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

②养成一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③形成一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④培养一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②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③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④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⑤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规定和道德标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二)课程设计思路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特点(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2.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及选择的原则(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与小学和高中相互衔接(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

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5)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①多种形式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

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和特长发展需求;

③教学过程中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④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段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一)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结构

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本模块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这是必修内容。拓展模块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如下: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标准及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1)结合自身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5)使用合法的信息产品;尊重知识产权;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

2.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网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熟悉局域网的常用功能。(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学会根据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

3.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2)能根据主题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3)能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及抵制不良信息的方法。

4.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区别和独特性。(2)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3)学会使用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5.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1)根据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2)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3)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

6.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1)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意图和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形式,并规划制作过程。(2)综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等素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恰当选择素材并形成方案。(3)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5)根据表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计算机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6)形成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并优化;比较信息技术作品与传统作品制作过程的异同。(7)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培养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1)结合自身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2)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3)根据学习社交的需要,设计并合理规划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4)认识到网络影响的两面性,遵循健康、负责和符合网络礼仪的行为准则,学会必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五、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一)教学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全面体现教学的模块要求,遵循科学性,符合教学规律。(二)教材特色

1.从小学课程的以兴趣为主过渡到初中培养操作性、技术性,自主吸收知识的能力。 2.通过“章”、“节”建立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的知识体系。

3.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均体现实践导向法的现代教育思想,促使教师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4.对于理论性的内容通过图示化、讨论化的形式表达,实现抽象概念的可视化。(三)风格主线

1.初中版的风格是从兴趣、知识型向技术、理论型转移。

2.适应初中生的思考水平,在展开讨论、协同训练中进行学习。

3.为初中生升高中、升职中、就业三方面作准备。

4.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寻找信息、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并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树立信息的安全观念。

6.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第3章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

3.1 考纲解读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3.2 核心讲义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原则与策略(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1.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是指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提高教学效果,反映信息技术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某一类学习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分为课堂讲授型、自主探究型、合作探究型三种。(2)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①联系: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②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本身是灵活多变的,其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并不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而是指向于单个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2.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1)“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类引入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2)“九段教学”策略

九段教学策略(或称“九段教学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九段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引起注意

②阐述教学目标

③刺激回忆

④呈现刺激材料

⑤提供学习指导

⑥诱发学习行为(反应)

⑦提供反馈

⑧评价表现

⑨促进记忆与迁移(3)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也称暗示教学策略,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该教学策略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①创设情境

②自主活动

③总结转化(4)“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①动作定向

②参与性练习

③自主练习

④技能的迁移

3.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1)支架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①搭脚手架

②进入情境

③独立探索

④协作学习

⑤效果评价(2)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开发,要求这种教学策略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

抛锚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①创设情境

②确定问题

③自主学习

④协作学习

⑤效果评价(3)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教学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呈现基本情境

②随机进入学习

③思维发展训练

④小组协作学习

⑤学习效果评价(4)启发式教学策略

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为目标,孔子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该策略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①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②探究知识的尝试。

③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④变式练习的尝试。

⑤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⑥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5)探究式学习策略

探究式学习思想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后由美国学者萨奇曼将其进一步发展。探究式学习策略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①选择课题。

②解释探究的程序。

③搜集相关的资料。

④形成理论,描述因果关系。

⑤说明规则,解释理论。

⑥分析探究过程。(6)典型的协作学习策略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

常用的协作学习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而实际教学往往包含多种协作学习策略。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规律及过程(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对象: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存在信息技术

3.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关系(1)民主化的教学(2)人性化的教学(3)互动性的教学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1)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2)教学方法要有灵活多样性

5.教学过程:注重贴近生活,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1)贴近生活(2)探究学习(3)因材施教(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及其规律

1.信息技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具有其特殊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与认识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提高学生智力与能力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1)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①身体方面的发展,即身体要健康;

②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

③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及性格等。(3)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三、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学习观

①学习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一定意义的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的知识结构。

②知识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合理。(2)教学观

①教学所达到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定概括水平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对于理解来说就是最佳的知识结构。

②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由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组成的。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

①机械学习

即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根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

②意义学习

即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有意义学习材料本身是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③接受学习

即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④发现学习

即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根据这些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2)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课堂教学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综合贯通原则。

②促进有意义学习的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3.建构主义理论(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②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通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①学习的建构性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②学习的社会性

a.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同一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

b.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可以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或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

③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强调在教学中应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合作解决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4)建构主义的策略观

在建构主义学与教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比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它们是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具体参考后续章节的介绍。(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①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②协作

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③交流

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④意义的建构

a.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来进行。

b.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c.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6)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包括:

①关注知识的建构。

②依靠背景知识建构。

③提供多极、复杂的真实表征。

④提供真实世界的、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环境。

⑤支持反应性实验。

⑥支持合作,而不是竞争。

⑦注重学习者水平控制。

4.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1)多元智能理论包括的九种智能

①语言智能

指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以表达自己想法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②音乐智能

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③逻辑——数学智能

指有效的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进行思维的能力。

④空间智能

指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的正确感受和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视觉世界有准确地感知,产生思维图像,有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能辨别感知空间物体之间的联系。

⑤肢体——运动智能

指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突出特征为利用身体交流和解决问题,熟练地进行物体操作以及需要良好的动作技能的活动。

⑥人际智能

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

⑦内省智能

是有关如何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并善用这些知识来计划和导引自己人生的能力。

⑧自然观察智能

能够高度辨识动植物,对自然界分门别类,并能运用这些能力从事生产的能力。

⑨存在智能

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类似问题的倾向性。(2)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教学理念

①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弹性的、多因素组合的智力观。

②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观。

③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积极的、平等的学生观。

④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⑤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多种多样的,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

5.混合学习理论(1)混合学习的含义

Blended Learning(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实现混合学习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①学生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然后充分吸收各种学习资源与教学服务,为己所用。而老师要紧随学生的需要,作为学生的陪练并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②要真正实现“在线课程+教师面授”的有机结合。(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1.相关概念解析(1)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①教学方法

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为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②信息技术教学法

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2)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

①联系: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有操作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②区别: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相对教学策略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并不完全受到教学策略的制约。

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还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3.信息技术常见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①方法简介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有讲解、讲述、讲读、讲评、讲演等多种形式。

②教学过程

讲授法源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作了改进,传入我国作了修改,基本步骤: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③方法评价

讲授法的优点是:有助于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适用于班级组织教学。缺点是:容易产生“满堂灌”、注入式教学;难以估计个别差异;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2)教练法

①方法简介

教练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练中给以帮助与指导,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②教学过程

提出任务与关键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

③方法评价

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进行主动学习。(3)讨论法

①方法简介

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问题和内容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进行知识与思想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以求明辨是非、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认识能力。

②教学过程

提出讨论的主题——列出讨论提纲——讨论前的准备——展开讨论——总结。

③方法评价

讨论有助于多种意见交流形成新的理解;讨论有助于吸收多种意见促使学生思想的转变;讨论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如果组织不好,讨论容易偏离主题,讨论易于流于形式。

④注意事项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宜用讨论法,因为一方面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和表达技能;另一方面,他们学习的内容也不适宜讨论。许多基本技能需要大量的个别练习,也不需要讨论。(4)任务驱动法

①方法简介

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

②教学过程

呈现任务——教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

③方法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的教学思想;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基于问题的学习

①方法简介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开展探究、解决问题——展示结果、成果汇总——结果评价与学习反思。

③方法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交流合作;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6)Web Quest教学法

①方法简介

Web Quest是美国伯尼·道奇等人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学生活动内容往往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学生相互作用部分或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也可称“网络主题探究”。

②教学过程

选择主题——设计Web Quest学案——为Web Quest学案网上安家——组织实施教学。

一般Web Quest学案包含以下六个部分:

a.引言:即“情境”,为学生提供主题背景信息和动机因素,并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b.任务:阐明学生在通过Web Quest完成对主题的学习时,要达到什么样的任务结果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c.过程: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

d.资源:包括一些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

e.评价: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f.结束语:这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阶段。

③方法评价

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经验与工作量要求较高;学生要有学习主动性。(7)范例教学法

①方法简介

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并借助这种一般规律独立地进行学习。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的内容有三个特点: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②教学过程

a.范例地学习“个”,即通过范例的、典型的、具体的单个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b.范例地学习“类”,在第一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断,认识这一类事物的特征。

c.范例地掌握规律和范畴,要求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d.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和切身经验的知识,使学生不仅了解客观世界,也认识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

③方法评价

该方法从掌握具体技能操作到对一般规律的理解;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迁移效应。(8)实验法

①方法简介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仪器设备,控制实验条件,引起并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现象,从而获得经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

②教学过程

a.做好实验准备。包括三个方面的准备:设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思想、态度准备:

b.加强实验指导。

c.及时总结、评价。

③方法评价

a.优点: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b.局限性:在时间、财物方面的耗费都较大。

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研究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的现象进行分析、实验和整理,认识教学现象之间、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寻求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途径。(一)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课程研究

指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本身的研究,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的核心。(1)要深入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2)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