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5:13:01

点击下载

作者:孔子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第四卷)

论语(第四卷)试读:

己欲立而立人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②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③④⑤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⑥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

①中庸:中庸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②众:指众人。

③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

④病:病,担忧。

⑤夫:句首发语词。

⑥能近取譬:能够用自身打比方。【解释】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很难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稳,也要帮助别人一同站得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别人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故事】

忠臣楷模诸葛亮

诸葛亮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跟随叔父到了襄阳。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一起来到隆中卧龙岗,一边种田一边读书。年轻的诸葛亮博览群书,喜欢钻研学问,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他在隆中结交了不少渊博学者,经常同他们一起游玩、交谈。诸葛亮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常自比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管仲、乐毅,渴望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局面中施展才华。

诸葛亮27岁那年,遇到了刘备。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先在荆州立足,再占益州,和孙吴及南方蛮夷结盟,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高论,为其才智所折服,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离开隆中,做了刘备的军师。

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统一南方。东吴孙权想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诸葛亮很高兴,就去了东吴。

东吴阵营中有主战派,也有主降派,诸葛亮当着东吴孙权的面舌战群儒,用激将法,使孙权下决心抗击曹操,结成了孙刘联盟。

在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这一仗为刘备在南方立足和后来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帮刘备取得了荆州。后来,他又帮助刘备取得了益州。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国,诸葛亮做了丞相。每当刘备出兵征伐时,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了资援。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这里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刘备北伐的军资,基本上就地就得到了解决。

他休士劝农,实行军屯,使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此外,诸葛亮亲自考察后修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说山河堰可以灌溉农田4.6万亩。诸葛亮时修筑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沿用至今。

这些事实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士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建蜀初年,蜀国南部少数民族发生叛乱。诸葛亮亲自率兵南征,去平定叛乱。诸葛亮善于用兵,七次擒获叛王孟获,但他每次都放了孟获,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安心归蜀。

诸葛亮不仅军功卓著、治国有方,他的艺术造诣也是很高的。

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书、草书都写得很出色。即使战事十分紧张频繁,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他的很多书法作品被北宋皇宫内府所珍藏。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

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两万,坎者售一万五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画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为世代之珍”。

从张彦远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既会吟唱,又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如制作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诸葛亮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诸葛亮还有很多发明创造,比如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孔明锁、木兽、地雷等,无不展示出他长于巧思的才艺。

诸葛亮一直没有忘记统一天下的愿望。

227年,诸葛亮向刘禅上了《出师表》,安排好内政,出兵北伐。蜀军进军顺利,后来由于派马谡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蜀军被迫撤回。为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并自贬三级。

234年,诸葛亮开始第六次北伐。

他率领10万大军,占据武功,在五丈原扎营,与魏军在渭水两岸形成对峙局面。由于司马懿采取坚守的方针,在速战不成的情况下,诸葛亮令士兵屯田,准备长期坚持。

8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死后安葬在定军山。

诸葛亮临终时还留下退军密计,导演了一场“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好戏,使蜀军安全撤回。

诸葛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吕蒙博学多识有远见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吕蒙曾经乘名将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之时,偷袭荆州成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吕蒙历任别部司马、平北都尉、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封孱陵侯。建安二十四年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年少时,南渡长江,跟随在姐夫邓当身边。当时邓当身为孙策的部将,数次征伐山越。那时的吕蒙年仅十五六岁,也私自随邓当一同作战,且无比勇敢。

孙权继位后,吕蒙更得重用。从破黄祖做先锋,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

吕蒙在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深为孙权、鲁肃所依赖。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于合淝奋勇抵抗魏军追袭,以功任左护军、虎威将军。

217年1月,曹操出兵40万来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

孙权称赞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有远见。”

于是下令连夜修建船坞。等魏军到时,船坞已修好,魏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范式诚实守信于约定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一个明朗的秋天,在汝南郡的一个村子里,青年学者张劭正在自家的庭院中来回踱步,不时侧耳听听院外的动静,好像在等什么人。他嘴里不住地叨念着:“巨卿兄,你怎么还不到呢?”

张劭说的这个巨卿,就是山阳郡人范式,字巨卿,是张劭在太学里的同学,两人多年寒窗相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两年前,他们同日离开京都洛阳回家,分手的时候,两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那一天正好是九九重阳节,当时他们约定,两年后的今天,范式来汝南郡探望张劭。

光阴飞逝,两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越是临近约定的日期,张劭的心情就越是不能平静。他急切地盼望着与好友重新欢聚,以至于坐卧不宁,寝食不安。

张劭的老母亲见儿子这样,怕他急坏了身子,就劝他道:“儿啊,何必如此心焦,朋友之间,总有机会见面的。再说,山阳郡离咱们这里有上千里的路程,又是两年之前随口说的话,到现在人家怕是早都忘记了,你也别太认真了。”

张劭认真地答道:“娘,您不了解巨卿,要说巨卿这人,那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诚实君子,他做事情从来没有违反过大义;他说过的话从来没有不兑现过。讲好要来,他是绝不会失约的。”

母亲说:“你这孩子啊,真是实心眼!好吧,我就给你准备酒宴招待客人吧!唉,我只是怕你急坏了身子啊!”

张劭说:“不会的,巨卿一到,我还会高兴得年轻几岁呢!您就放心地去准备吧!”

重阳节终于到了,张劭一家人早早起来,把酒杀鸡,忙活了半天,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可是,范式还没出现。张邵简直望眼欲穿了,他整好衣装,急步走到村头,立在大树下等候。

看看到了正午,正是两年前他们分手的时刻。就见一辆马车从远处飞奔而来,车到大树下停住,下来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向张邵疾步跑来,张邵定睛一看,来人正是范式!

两人跑到一起,各施大礼,然后紧紧拥抱。张劭说:“大哥果然不远千里赶来赴约。不过,为何不早到几天,让小弟等得好心焦啊!”

范式说:“贤弟,只怪我心里着急,又加上饮食不慎,途中病倒在客栈里。要不是店家好心照看,我几乎要丧命了。”

张劭一看,范式果然是一副病容,身子轻飘飘的,好像还站不稳似的。张劭很有点不过意,说:“大哥为了看我,病成这样,小弟真是有罪了。”

范式笑了起来,说道:“你我两人还要说这些客套话吗?我要是今天见不到贤弟,那才是会急死呢,快领我去拜见伯母吧,我还带了些薄礼来孝敬她老人家呢!”

范、张两人久别重逢,更觉得难分难舍,他们白天一起谈论学问,夜晚在一张床上安眠。

一天,范式感慨地说:“我们两人就像古时候的伯牙和钟子期一样啊,真是生死之交。”

张劭说:“我们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将来谁要是先走一步,另一个一定要在他身边为他送葬。”

范式说:“那当然是我这做兄长的先死,你可要为我送葬呀!”

张劭开玩笑说:“要是我先走一步了呢?”

范式说:“那不管我在何处,一定会驾着白马素车,身披白练,赶来为你送葬的,你可要等我呀!”

说完,两人都大笑起来。

几天之后,范式辞别张劭一家回山阳郡去了。这边张劭继续读书种地,奉养老母。不料,没过一年,张劭忽然得了个暴病,不到几天,张劭就已经奄奄一息了。

临终之际,张劭的同乡老友郅君章、殷子征来看望他。他们拉着张劭的手,流泪说:“元伯,你放心去吧,还有什么心事就请对我们讲吧!”

张劭叹了口气说:“我死而无怨,只是等不及我那生死之交的好友来给我送葬了。”

郅君章、殷子征两人奇怪地问:“难道我们还不能算是你的生死之交吗?”

张劭说:“你们对我友情深重,但你们只是我活着时的朋友,而山阳范巨卿却无论我是死是活,都是我的好友啊!”顿了一下,张劭又说,“有件事情,想托你们办一下。请你们务必派人去山阳郡通知范巨卿,请他尽快赶来,不然,我就等不及了。”

郅君章、殷子征两人答应了张劭的请求,派人骑快马到山阳郡报信去了。

范式回到山阳郡后,当地的郡守听说了他的名声,就请他做了郡府的功曹,掌管全郡的礼仪、文教事情。官虽不大,公务却很繁杂。范式尽心职守,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郡守对他十分赏识,有心要再提拔他。

这一天,范式梦见了张劭,只见张劭头戴黑色王冠,长长的帽带一直垂到脚下,脚上穿的是一双木鞋,好像一位古代的君王。再看张劭脸上一副焦急的样子,好像在呼喊自己,可就是喊不出声音。

范式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他想,难道贤弟已经作古了吗?这个梦实在不吉利。不行,我要去汝南看看贤弟。

第二天,范式辞别郡守,郡守再三挽留不住,心中十分惋惜。因为,范式这一走,不但提升职务的事吹了,而且连功曹的官职也要丢掉。范式哪里顾得了这许多,他借了匹快马,日夜兼程地向汝南郡赶去。

范式在途中正遇上张劭派来向他报信的人。他一听这消息,当时就口吐鲜血晕了过去。醒来之后,范式买了白马素车和奔丧用的物品,亲自驾车飞奔而来。一路上,人们都看见这辆飞奔的丧车:白色的马,白色的车,车上的人穿着麻衣,身披白练,不断抽打着马儿飞跑。

可是,就在范式赶到的头几天,张劭已经去世了。老母亲记着儿子的嘱咐,一连等了范式3天,后来实在不能再等,只好把丧事办了。到出殡的这天,当地仰慕张劭名声的人都赶来了,送殡的队伍少说也有上千人。

说来也奇怪,那辆载着张劭灵柩的马车走到村口大树下时,车轮突然陷进一个土坑,任凭众人死命地往外拉,车也是纹丝不动。

张劭的母亲哭倒在灵车上说:“儿啊,娘知道你的心愿,可是,山阳郡离这里千里之遥,巨卿实在是赶不到啊!”

正在这时,远处一辆白色马车飞驰而来。张母回首一望,说道:“这一定是山阳郡范巨卿来了。”

果然,这正是范式的白马素车。车到近前,范式跳下车来,扑到张劭的灵柩上痛哭起来,边哭边说道:“贤弟,哥哥来迟一步,让你等急了啊!”

过了一会,范式止住哭声,说道:“贤弟,你该去安息了,哥哥送你下葬。”说着他招呼众人扶住车辕,大家使劲一推。真是怪了,这回灵车一下子就出了土坑,又向墓地移动了。

众人见此场面,又感动又吃惊,都赞叹范、张两人真是生死之交,诚信君子,说是由于他们两人的信义感动了上天,才出现了这样的奇事。

范式安葬张劭后,信守当初的诺言,为好友守墓3年。

范式和张劭生死之交,其信义之风,为后人所敬仰。为纪念这两位信义贤者,范式家乡的人们遂将其村子改名为“鸡黍”,并建立了“二贤祠”,供奉范式、张劭。

黄雀衔环报恩传奇

杨宝是成语“结草衔环”中“衔环”典故的主人公。此事虽属迷信,但后人以此比喻感恩图报。杨宝是东汉弘农郡华阴人。据说杨宝9岁时,在华阴山路上,看到一只被猫头鹰咬伤的黄雀,从天空掉下来,接着又有无数的蚂蚁爬在黄雀的身上,吸食它的血。杨宝见黄雀痛苦地挣扎,于心不忍,就把这支受伤的黄雀带回家饲养,等到它伤愈之后,又放它飞走了。

有一天晚上,杨宝梦见黄雀飞回来报恩,它自称是西王母娘娘的使者,同时口里衔着4枚白环要献给杨宝,并且说将来杨宝的子孙都会像这白环一样晶莹高贵。

果然,日后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一个个都飞黄腾达,而且他们的品德操守方面都非常的清白,当时成为了传奇。

杨震少年时候,家贫而与母亲独居,靠租种别人家的地养活母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他在注重品德修行的同时,还特别注意笃学儒家学说,被人称为“关西孔子”,后来成为远近有名的贤良才子。

杨震还善于清廉独处,几经朝廷邀请才出仕做官,先后任过东来和涿郡太守、太尉。任职后,也不忘品德修养,秉公办事,不徇私利。

有一次,杨震的学生王密,拿了10斤黄金深夜来访,谢他栽培之恩。杨震说:“我是看你有才,才荐你做官,你怎么不了解我呢?”

王密说:“夜里无人知晓,收下吧!”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也知,怎么能说无人知晓呢?做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当官,以廉为本,如以为人不知晓而受贿,岂不是伤天害理,欺世盗名!”

说得王密十分惭愧,持金而退。

非但如此,杨震还要把清正廉洁家风传给后代。一些亲朋故友见他公而忘私,就劝他为儿孙打算,置办些家产留给儿孙。他说:“让后代成为清官后代,不也是一份很贵重的遗产吗?”

东汉末年,宦官当道,外戚专权。杨震因揭露樊丰、周广等人假传皇令,耗费巨资修宅第受到陷害,太尉印绶被收,罢免官职,朝野都被震动。

杨震满怀悲愤地回到故里,对儿孙家人说:“清廉刚直、以诚为民,是做官的本分。怕只怕那些狡猾的奸臣不能杀掉,我有什么面目重新见到日月!我死之后,用杂木做棺,用单被盖上即可,不要设置祭祠。”

杨震说完这话,为表心志,毅然饮鸩而死,以此正气守节教育他的儿子们。

杨震生有5个儿子,都受到家庭熏陶。其中杨秉尤为出类拔萃。杨秉少年时秉承父业,博通书传,在家乡教书。直至40多岁被举荐,拜侍御史,后历任豫州、荆州、徐州刺史。

杨秉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学问、气节,还继承了父亲清廉刚直品格。身为刺史,“计日受禄”,余下俸禄一文不取。

杨秉任官执法如同父亲,秉直刚正,疾恶如仇。

一次,他检举揭发地方贪官昏官50人,上报朝廷严肃处理,“天下莫不肃然”,全国为之震动。

杨秉一生与宦官斗争,有智有谋。晚年他总结说道:

我有三个不能被诱惑:酒、色、财。

无欲则刚,所以他能大智大勇、大公无私。杨秉不但承继了好家风,而且有所发展。

杨秉的儿子杨赐,也继承了祖父辈传承下来的正直清廉家风,因“少传家学,笃志博闻”,被推荐为汉灵帝刘宏的讲学老师,后来拜为太尉,经常为国直言上书。

杨赐曾经上书抨击朝政,用人不论德才,善恶同流。汉灵帝不以为然。后来,杨赐因向汉灵帝面谏,请求改弦更张,罢斥奸邪官吏,结果触怒宦官曹节。杨赐只因为对汉灵帝有“师傅之恩”,才免于死罪。

杨门第四代杨彪为杨赐的儿子,也少传家学,举为孝廉,终生不畏强暴。最初因通晓典章制度,被朝廷征为议郎,与父杨赐同朝为官。

当时的宦官王甫的门生独占官府财物价值70万,杨彪发现之后立即揭发,汉灵帝准奏后,王甫的养子王荫、王吉、太尉段颎同被处死。这件为民除害的事,大快天下,杨彪本人名声也大震。后因阻止奸臣董卓乱权,被董卓罢官。

汉献帝当皇帝后,任杨彪为太尉。为了有利于国家统一,杨彪一直“尽节卫主”,几经被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只因杨彪声望影响很大才免于一死。

曹丕建立魏国自立皇帝后,要杨彪出任太尉,杨彪固辞不受,表现了他对大汉王朝的忠诚。

杨彪的儿子杨修“好学,有俊才”。曹操嫉恨他的才能,借故把他杀了,以解自己杀不了杨彪之恨。

杨修虽没有像他的前辈那样铸成彪炳品德,但也表现了他的为人耿直,也为后人所崇敬。据《汉书·杨震列传》记载: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能守家风,为世所贵。

这就是杨家公而忘私,忠诚守信,持节不渝的家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①②③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④⑤⑥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注释】

①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②窃:私,私自,私下,谦词。

③老彭:人名,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

④识:记住。

⑤厌:满足。

⑥诲:教诲。【解释】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孔子说:“把所见到、听到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地学习而不感到满足、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说:“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进行讲习;听到合乎道义的事不去做;有过错的地方却不能改正,这些正是我所忧虑的啊!”【故事】

孔子教育弟子勇毅力行

周文王推演而成《周易》后,其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被历代发扬光大。最初将这一精神用于实践的,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孔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为此,他以仁、智、勇“三达德”为核心教育弟子,要求弟子做到勇毅力行,至死不变。这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三达德”的养成重在勇毅力行,坚持到底。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始终贯彻这一精神要旨。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优游讲学于郊野。听说附近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农,年已70岁,身体健康,勤劳俭朴,遇事礼让,附近百姓遇到大小事都去找他询问,有什么纠纷口角也请他出面调解,只要他说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便很想前去拜访他。

孔子一行找到了老农的居所。只见房屋虽小,但墙壁用泥抹得平整光亮,屋顶茅苫盖得整齐严实,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孔子和弟子进入屋内,只见老人腰背挺直,正在厨房用陶鬲煮饭。见到这些不速之客,老人连忙放下炊具,躬身相迎。

孔子向老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接着问道:“老人家,你还有什么亲人吗?”

老人答:“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孙子。”

孔子又问:“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同他们一起生活呢?”

老人说:“他们孝顺我,好的东西常常先给我享用,孙子也经常来看我,身上的衣服全是儿媳做的。现在我自己还能自理,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所以就自己独立生活了。”

孔子说:“这也算得是父慈子孝了!”

老人随即取来盂,装着饭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香啊!甜啊!先生你看这饭是多么香啊!你不嫌弃的话,也请你尝尝。”

孔子高兴地接过老人送上的饭,恭敬地祭天地后,也跟着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就像在吃国君分给他的祭肉一样。

老人又为每人盛了一盂,孔子边吃边赞赏地说:“好啊,真是又香又甜的美食!”吃完饭后,他们又和老人闲聊了一阵,才起身告辞。

在路上,子路问老师:“先生,陶鬲和盂是最粗陋的炊具器皿,用它煮的饭食是最低下的饭食,先生如何吃得这样高兴呢?”

孔子说:“一个喜欢劝谏君王的臣子,其必然时时想着的是君王;一个孝顺的儿子,当他拿着美味的佳肴后,必然先想到的是他的父母;一个想为百姓做好事的人,也必然是和百姓想的一样。今天,我不是看他的炊具器皿是否尊贵,而是看他待人的态度,老人虽已年迈,但有那样健康的心态对待他人,享受人生,真的令人如沐春风啊!他的那份热情难道不感染你吗?”

颜回说:“从他的盛情就可看出,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啊!”

孔子接着说:“知足常乐,心地坦坦荡荡,这种高尚的人寿命将会很长。这就是仁者不忧啊!”

一天,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路过农山。农山险峻高耸,景色秀丽,孔子师徒即登山一游。登上山顶后,孔子望着壮丽山河感叹说:“登高望远,令人心潮澎湃,你们各自来谈谈心中的志向吧!”

子路忙趋前说:“我愿那前面宽旷的平原上,有一大队手执刀、枪、斧、钺的人马,呼啸着朝我杀来,在这样的阵势前面,我一人敢于仗剑杀敌,得地千里。”

孔子说:“仲由,你真是勇士啊!”

子贡接着说:“赐愿出使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将要大战于广大平原,正当两军对峙之时,我敢站立于两军阵前,凭三寸不烂之舌,消弭战事,解除两国战争带来的痛苦。”

孔子说:“端木赐呀,你的确能言善辩!”

两人听了孔子的评说后,颇感高兴。

而颜回却默然不语。孔子便招呼道:“回啊,过来,你也来谈谈吧!”

颜回回答说:“论文武之事,他们两人都已说过,我在这些方面远不及他们,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孔子说:“他们虽然都说了自己的愿望,但我还是想听你的志向啊!”

颜回说:“回曾听说过那极香的薰草和臭味难闻的莸草是不能同藏于一个器皿之中的,贤君尧和暴君夏桀是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的,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回只希望得一个圣明的君主,我就去忠诚地辅佐他,并在广大的百姓中,全面施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教育,引导他们的行为遵循礼乐,使国家的城郭可以不修而无忧患,沟池不修而无人逾越,把剑、戟、斧、钺等兵器全用来铸造农具,把那些作战用的牛马都放于水草丰富的原野上,使每个家庭再无离散的忧虑,使天下千秋万代免除战争祸根。这样,那仲由也用不着一人陷阵了,赐也不用那样滔滔雄辩了!”

孔子听后高兴地说:“回啊!你的愿望真好,这就是智者不惑啊!”子路一时不明白孔子的意思,便问:“先生,我们都说自己的志向,你认为哪个符合你的心意呢?”

孔子极目远眺,神色肃穆地对着3个弟子说:“我的愿望是实现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天下永世太平的大同世界,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回所说的才是我的真正愿望啊!”

孔子一行从农山回到馆舍,大家还在议论不休。孔子今天特别高兴,他看到了颜回的仁德之心,也批评了子路的蛮勇,冷落了子贡的巧辩。

子路对先生今天的告诫没有想通,不太心服,他暗想:先生过去曾说过“勇者不惧”,我也是个勇者不惧的人,为什么今天不赞同我的观点呢?

于是他径直地去找孔子,问道:“先生,您不是说勇者不惧么,而且还赞誉勇者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力量!然而,先生今天在评论弟子的志向时,似乎与您过去的说法矛盾啊!”

孔子说:“仲由呀,我说的‘勇者不惧’,是有道德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义’,要依义而行。否则,就会恃勇逞强,给自己、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无穷后患!”

子路又问:“一个好勇的人就会出现后患吗?”

孔子说:“若是一个人血气方刚而不具有仁德,一旦别人对他怨恨,他就会凭自己的勇猛而激发作乱的。”

子路又问:“那有仁德的人不是也崇尚勇吗?”

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敢的,但崇尚勇敢时却把正义看作头等要紧的事。”

子路在众弟子中是最好勇又好义的,然而偏于意气用事也是一个缺点。孔子对他这一点非常忧虑,不时予以告诫,今天也是针对子路这个弱点而说的。

孔子见大家再没说话,便笑着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只好驾一条独木舟漂流到海外去归隐,到那个时候,恐怕能跟随我的只有子路了!”

子路听到这句话,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孔子见状指着子路笑着说:“子路的武功、勇气都超过我,但是他的脾气也超过我啊!”

子路又问:“先生,假使您打仗,您带哪一个?您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力不够,您总应该带上我吧?”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笑了,他对子路说:“你像一只发了疯的老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这样有勇无谋怎么行?像你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要带一定要带能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遇事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才能统帅三军啊!”

众弟子听了先生这番教诲,都受益匪浅。

孔子意犹未尽,他接着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才必有勇,勇国不必有仁。”

子路今天也深受启发,暗暗反省过去的鲁莽行为,内心愧疚起来。孔子看出了他的心思,慈爱地对子路说:“仲由呀!你的性格坦诚,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先生就是喜欢你这样的人啊!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做到3点,这就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可称之为‘三达德’,你要随时用这3条来要求自己啊!”

子路说:“请先生放心,仲由一定这样去做!”

子贡说:“这3条不正是先生品德的自我写照吗!”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孔子以“仁、智、勇”为“三达德”,并以此来教育弟子,使“三达德”成为儒家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其中仁是核心,智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三者形成智、情、意一体的德性。

儒家一贯推崇勇德。孔子把勇作为践履仁德的条件之一,认为勇必须符合于礼义,并能智勇双全。勇德,作为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强调的是勇毅力行,是人类社会带有共同性的传统美德。

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表达勇的道德品质的概念还有刚、毅等。其内容主要包括体仁能慈、行义循礼、明智善断、临危不惧、知耻力行等。

直观地解释,“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力行”就是身体力行。由此可见,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于言,而在于行。

勇毅与怯懦相对立,也与蛮勇、冒险相区别。勇毅只有从一定的原则和目的出发,即同“义”联系起来,才具有道德价值。

总之,“勇毅力行”是中华民族在践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或者说是在道德意志方面所体现的美德。

柳公权戒骄戒躁成名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即今陕西铜川市)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他观遍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他们二人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因此有些骄傲。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竟然比他用手写得还要好。

自此,他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袖补了一层又一层,仍然毫不松懈。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行草体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

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于是不断改进字体的结构。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等,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经过勤奋练习,虚心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师。

志于道,据于德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②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③④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⑤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注释】

①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②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鲁国国君的始祖,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③德: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④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⑤束脩: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解释】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活动于六艺范围之中。”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故事】

晏子巧语责齐王

晏子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

齐景公特别喜欢养鸟。有一次,他得到一只非常美丽的鸟,派一个叫烛邹的人,给他养这只鸟。可是,过了几天,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得直跺脚,大声喊道:“烛邹,我要杀了你!”

站在一旁的晏子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再杀也不迟。”

武士们把烛邹绑来了。晏子绷着脸,严厉地对他说:“烛邹,你犯了死罪,罪有三条:

第一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走了;

第二条,你使国君为一只心爱的鸟要动手杀人了;

第三条,就是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百姓的生命,从而看不起齐国。所以国君要杀死你!

齐王明白晏子是在责备自己,他干咳了两声,说:“算了,算了,把他放了吧!”

接着,齐王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道:“若不是您及时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呀!”

管宁16岁割席拒友

管宁,三国时人,著名学者。少年好学,家境艰难,有读书为国为民的思想。

管宁出生在三国时期,他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亲戚们都很关心他,有的送来了衣服,有的送来了粮食,他坚决不收,决心要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意愿,打点行装到外地去寻师访友,学习知识和本领。

管宁在外地一边替人干活,一面寻找老师。他白天一有空闲,便去寻访,终于找到了一位好老师。管宁见这位老师有很多学生,就决心留下来学习本领。

同学们对人和善,见管宁远道而来,都很关心他。其中有个名叫华歆的同学与他特别好。两人情同手足,难分你我。学习的时候,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休息的时候,他们一起翻地种菜,挑水施肥。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院锄地,忽然从地里刨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来。管宁不为钱财所动,装作没看见,依然埋头锄地。华歆看见了黄金,两眼睁得大大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马上把那块黄金拾起来,擦去泥痕,往自己的怀里揣。可是,他看见管宁还在专心锄地,感到很惭愧,只得把已经揣进怀里的黄金掏出来,丢到地边去,仍然跟着管宁一起锄地。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门外响起了一阵锣声,原来是一个大官从此经过。华歆一听见锣声,就东张西望,心神不定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经不起诱惑,丢下书,跑出去看热闹了。

那个大官坐着八抬大轿,带着一队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华歆看得眼都红了,直到轿子走远了,他才回来。他看看管宁,依然在席子上用功读书,他觉得不可理解,于是大声说道:“刚才那位大官乘坐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真有气派……”

他见同学们只顾读书,对他的话没有兴趣,于是提高嗓门,重讲一遍那个大官的排场,然后无限羡慕地说:“将来我要是做了官,也一定要坐这样的八抬大轿,仪仗队的人数还要多一些,比他更威风!”

管宁听了华歆的话,望着他洋洋得意的样子,立刻拿起一把小刀,把他们坐的席子割成两半,然后对华歆说:“看来,你是为做官发财而读书,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思想。现在我才知道,你我志向不同,成不了好朋友。以后咱们不必坐在一张席子上了,各人读各人的书吧!”

良相典范房玄龄

房玄龄12岁时,在随父亲去京师一行之后,他综合听到、看到的情况,经过多日的思考、分析,认为大隋帝国一定会很快灭亡。房玄龄12岁时所分析的隋朝大势,10年后得到了证实: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埋葬了隋王朝,暴君隋炀帝死在了扬州。隋炀帝继位后,滥用民力,挥霍无度,短短几年,隋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激化。一些隋朝官吏也拥兵自重,伺机取隋而代之。

617年5月,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辅佐下起兵反隋,挥师南下,沿汾水进军关中。在李世民所部进抵渭水以北时,房玄龄从隰城赶来投靠李世民。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

随后,房玄龄在唐军入据关中、建立唐朝及李世民挥军取河陇、北救晋阳、东定中原、攻取河北等统一战争中,均尽其所能,给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

在作战中,唐军每歼灭一部敌军,别人争着寻求珍宝之物,房玄龄则总是先收揽各种人才,安置在幕府之中。发现有谋臣猛将,他便想方设法与之结交。因此,那些谋臣猛将愿为李世民尽其死力。

在用人问题上,房玄龄还常给李世民出主意。

例如,杜如晦原是秦王政府兵曹参军,不久迁陕州长史。房玄龄认为杜如晦人才当用,便向李世民建议说:“杜如晦,王佐人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

李世民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杜如晦又调回秦王政府。后来,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跟从李世民东征西讨,参谋帷幄。“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巨大功勋。

李渊称帝后,分封自己的4个儿子。长子李建成忌妒次子李世民的才华和功绩,欲谋害李世民。

对李世民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情况,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起多次劝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又征询了其他僚属的意见,终于下定决心于626年7月2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建成、李元吉等。

当年8月9日,李世民接替李渊当上了皇帝,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恭、侯君集五人为第一,封房玄龄为邢国公。

房玄龄于628年当上了宰相。

他处理政事尽心竭力,用法宽平,深受李世民信任。因此,李世民诏令他主持制定唐朝律令。

房玄龄研究前朝的律令后认为,旧法中的很多规定不符合情理。因此,他在制定唐朝律令时,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他主持制定的唐律共500条,立刑名20个,其中削烦去害、变重为轻的条目多不胜记。他还主持制定唐令1590条,统一规定了枷、杻、钳、鏁、杖、笞等刑具的长短宽窄。他还删节唐朝建立以来的皇帝诏令,定留700条,颁布执行。

房玄龄崇尚儒学,所以极力推崇孔子。李渊当皇帝时,国学之中的庙堂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飨。房玄龄等建议以孔子为先圣,颜回配飨。李世民诏令执行。在房玄龄等倡导下,唐朝大收天下儒士,根据他们的学识,分别予以录用;还扩大各类学校招生。

李世民多次亲自到国学听博士讲授儒学。四方儒士也纷纷负书而至长安。吐蕃、高昌、高丽、新罗等少数民族的酋长也派子弟进长安入学。国学之内学生接近万人,前所未有。唐初形成的这种教育兴旺的局面,与房玄龄的积极倡导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643年,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联兵进攻亲近唐朝的新罗。645年,李世民不听房玄龄劝谏,下诏进攻高句丽,结果损兵折将。

后来,李世民又改用轮番攻扰的办法,试图先疲惫高句丽后大举进攻,结果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激起邻国的不满,国内人民怨声载道。

649年,房玄龄在病榻之中上表,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句丽。太宗见表,甚为感动。

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当场授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

房玄龄去世以后,太宗为之废朝3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后来,他又把房玄龄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时常前往怀念。

天下第一谏臣魏徵

魏徵的父亲魏长贤精通文史,博学多才,曾做过北齐著作郎,后因直谏朝政,贬为上党屯县令。父亲正直倔强的品质,对青少年时代的魏徵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然而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家业也因此衰落。穷困的生活,并没有磨灭魏徵的意志,他性格坚强,胸怀大志,喜好读书,多所涉览,尤注意于历代兴衰得失之道,这为以后他的从政、治史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魏徵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所器重。

唐太宗屡次引魏徵进入卧室,请教执政得失,魏徵也喜逢知己之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朝政得失,频频上谏。

魏徵的谏诤涉及面很广,除了军国大事外,还对唐太宗其他一些不合义理的做法提出善意的批评。很多时候,尽管唐太宗对魏徵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毕竟认识到魏徵是忠心奉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唐太宗偃戈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

唐太宗即位之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唐太宗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徵则认为,长久安定的人民容易自满,自满就难以教化;经历乱世的人民容易愁苦,而愁苦就有利于教化。这就像饥饿的人渴望食物,焦渴的人渴望饮水一样。

唐太宗采纳了魏徵的建议,制定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对于“贞观之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徵还提出了以静为本的施政方针。

他认为,隋朝虽然府库充实,兵戈强盛,但由于屡动甲兵,徭役繁重,虽然富强,最后失败,其原因就是因为“动”。现在唐朝初定,在大乱之后,人心思治,所以当以安静为本。他以静为本的思想,主张社会有个安定的环境,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为了防止劳役百姓,魏徵还劝谏唐太宗停止周边诸国的入朝贡献,并停止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以减少国库的开支。

在当时,文武百官都以为封禅为帝王盛事,又天下乂安,屡次请求东封泰山,唯独魏徵不同意。

他认为,尽管唐太宗功高德厚,国泰民安,四夷宾服,但皇上大规模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费用实属不该。唐太宗在魏徵的规谏下,又恰遇河南、河北数州闹水灾,就停止了东封活动。

魏徵认识到,帝王修饰宫宇,奢侈无度的结果,必然会疲劳百姓。在与唐太宗谈及此事时,魏徵曾以隋亡为鉴,说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提醒唐太宗切忌奢侈,以防重蹈覆辙。

唐太宗曾让人在益州及北门制造绫锦、金银器,魏徵就上言,劝阻此事。唐太宗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认为这是渐生奢侈之风的危险信号,于是马上给他敲一下警钟。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何谓明君暗君?

魏徵率直地回答说:“君之所以明,是因为他兼听;君之所以暗,是因为他偏信。”

他主张君主兼听纳下,听取臣下的正确意见,以克服君主的主观片面性。帝王久居深宫,视听不能及远,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很难了解社会实际。可见,兼听纳下,也是魏徵的政治思想之一。

唐太宗在实践中推行了兼听纳下的思想,调整了君臣关系,改变了帝王传统的孤家寡人做法。而臣下也对朝廷施政中的失误之处,积极上书规谏,匡弼时政。如此一来,君臣同舟共济,集思广益,上下同心,从而开创了贞观年间的谏诤成风的开明政治。

在一次奏疏中,魏徵援引了管仲回答齐桓公在用人问题上妨害霸业的5条:一是不能知人;二是知而不能用;三是用而不能任;四是任而不能信;五是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可以说,知、用、任、信、不使小人参之,基本上概括了魏徵的吏治思想。

知人是用人的首要问题。在用人问题上,魏徵特别强调君主的知人。魏徵指出君主知人,才能任用忠良之士,这是天下致治的先决条件。

魏徵认为识别人臣的善恶是知人的一个重要内容。魏徵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在用人标准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天下未定时,一般是专取其才,天下太平之时,则非才德兼备者不可任。

他的这一用人思想,是和变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的,也是可取的。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也是魏徵的用人思想中的一个内容。此外,他也反对重用宦官。

在这方面,唐太宗很多时候都采纳了魏徵的意见。

魏徵在与唐太宗等人讨论创业与守业之难时认为,要守成帝业,使国家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居安思危。他认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是由于帝王忘乎所以,无心政治,因而导致了国家的危亡与覆灭。

他以此提醒唐太宗,要小心在意,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魏徵常以亡隋为借鉴,以说明居安思危的迫切性。他总结隋亡的教训,作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以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639年5月,魏徵趁唐太宗诏五品以上官员议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唐太宗,这就是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唐太宗搜求珍玩,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频事游猎,无事兴兵等10条弊端,言辞直白,鞭辟入里,再次提醒唐太宗慎终如始。

唐太宗看完奏疏后,欣然采纳,并对他说:“朕今天知道自己的过错了,也愿意改正。如若违背此言,再无面目见到诸位爱卿!”

说完亲手解下佩刀,赐予魏徵,还赐予魏徵黄金10斤、马两匹。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尽股肱之力,辅助唐太宗理政,已成为唐太宗的左手右臂,以至于助成“贞观之治”。

魏徵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善于将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以史为鉴,以此论治道,劝唐太宗。

他根据唐太宗的诏令,修撰了《周史》、《齐史》、《梁史》、《陈史》、《隋史》五朝历史。五部史书总监虽是房玄龄,但房玄龄政务繁忙,魏徵是实际的总监。

他还亲自动手,撰写了《隋史》的序和论,还为《梁书》、《陈书》、《齐史》写了总论。他治史谨严,有“良史”之称。

636年,五朝史书修撰完毕,唐太宗为嘉奖魏徵,加封魏徵为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642年7月,魏徵病重,唐太宗下手诏慰问。

魏徵居室简陋,生活俭朴。唐太宗还特别下令为他建了一个正厅,还赐给屏风等物。

同年9月,唐太宗说:“方今群臣,忠直没有超过魏徵的。”于是,罢去魏徵的宰相职务,拜为太子太师。魏徵去世时,唐太宗亲临魏家哀悼,悲痛异常。他停朝5天,令百官参加葬礼。送葬时还登楼遥望魏徵灵柩,还亲自为魏徵写了碑文。

唐太宗对魏徵的去世,十分悲痛。曾感叹地说: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他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魏徵的历史性评价。

范仲淹大义创义庄

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了儒家思想;同时,科举制度的完善,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应该说,“士大夫”这一阶层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宋代绝大多数士大夫都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道德使命感,这是范仲淹流芳千古的名言。这句话不仅概述了宋代士大夫的义利价值取向,也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

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即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与儒家“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的思想如出一辙。范仲淹的“忧乐”也就是儒家的“义利”,忧乐的先与后,境界不一样。先忧后乐,即儒家的先义后利,就是光荣的,而颠倒了位置,就是一种耻辱。范仲淹以儒家经义而致时用,在创立义庄一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范仲淹对设立义庄、资助族人一事已经深思熟虑。1049年,范仲淹调往杭州做知州。他拿出毕生大部分的积蓄,在苏州吴县捐置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目的是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均有资助。第二年设立义庄,开始以田租为资金来源,救济族众。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族人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范仲淹为义庄制订管理章程,作为义庄运转依据。建立的米、绢、钱发放的对象、数量、方式、管理、监督等事项,都有具体可操作的规定。

义庄主要是周济宗族的,顾及乡亲和姻亲。宗族发放对象不论贫富,粮食、布匹、奴婢口粮、红白喜事及其他急难事宜,周济范围非常宽泛。周济对象特别照顾无经济收入的妇女,对再婚妇女并无歧视,义庄制订了相关的管理、监督规矩。

义庄的设立使范氏族人受惠颇多,他们每天可领米1升,每月可以领粮3斗作为果腹之资。每逢数九寒冬,他们可领取棉布一匹,以抵御寒潮侵袭。

若逢红白喜事,他们也可从义庄得到相应资助,使人生大事得以圆满。义庄还修建许多新房屋,供给族人免费居住。

义庄除注重保障族人的基本生活外,更注重族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希望族人们都能饱读诗书,终有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因此庄内设有义塾,为族人提供免费教育,族人若进城赴考,义庄也将为他们提供盘缠,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避免因田租发生争执,有伤族内和气,义庄通常雇佣佃户耕种田地,而族人不得耕种。义田属于宗族的共同财产,若有不法之徒胆敢侵吞,整房亲友都将受到株连,而他本人非但救济资格要被取消,甚至要被拖到官府问罪,许多贪徒因此生畏止步。

义庄管理者通常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接受族人的监督,报酬与管理绩效挂钩。若是管理得当,族人能按时领取钱米,大家都满意叫好,则报酬优厚;若是管理不当,亏损严重,拖欠族人钱米,引得怨声一片,则报酬较低。因此,管理人在亲情、财富、声望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恪职尽守,努力将义庄经营得更好。

义庄鼓励族人捐赠田地,不仅可以使其他族人得到更多帮助,更可以使本人流芳百世,为族子族孙所铭记。因此,但凡族人经商成功、官场得意,为了避免锦衣夜行的尴尬,他们常会大量购买土地捐给义庄,使范氏义庄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为时代所淘汰。

义庄的设立使范氏族人生活得到保障,即使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能安居乐业。因此,当地官府对其青睐有加,极力支持,而范仲淹父子本身就是朝廷要员,注重义庄与官府沟通,以求获取更多的庇护。

范仲淹为官清廉,生活极度节俭。据说,范仲淹晚年有一习惯:入睡前在心里合计家中一日的饮食等费用,家庭费用与所做的事情相称才能安心入眠。如此奉己甚严,可以理解范仲淹大量购置义庄的钱财从何而来。

范仲淹逝世后,他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又将义田扩充,并根据实际情况,“随事立规”,先后8次续订规矩,使义庄管理更趋严密。

范氏后裔多有热心义庄事务、事业者。南宋宁宗庆元、嘉定年间,范仲淹第五世后裔范之柔与兄弟范良器等重新整顿义庄,极力经营,恢复了义庄原来的规模。范之柔将过程与规矩禀明朝廷,皇帝为此下旨颁布施行。

义庄的建立,也使范氏家族极其兴旺,子孙众多,繁衍昌盛,人才辈出。而同时代的许多达官巨宦却常如昙花一现,仅历经数代就陷入凋敝,令人感叹。

范仲淹开启了宋代慈善事业的一个新时代。宋代受范仲淹启发、感召,朝廷的许多高宫达贵效仿学习,在家乡设立义庄。如范仲淹以后的宋神宗时副宰相吴奎、宋徽宗时宰相何执中等,都曾经从事各种慈善事业。

范仲淹的义庄也对后人从事慈善事业有深远影响。历代当地官府也多有积极参与义庄之重整者,监督义庄规矩的贯彻实施。历代朝廷也都特别下诏,免除范氏义庄所应承担的差役和部分赋税。直至清代末期宣统年间,义庄仍然有田产5300亩,运作良好。这一切都是范仲淹巨大的人格、道德魅力感染所致。

范仲淹开创的义庄慈善事业,充分显示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情怀。大义之举,必得延续,义庄的生命力之强,前后运作800多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中华民族慈善事业的一大奇观。

苏轼的慈善仁义之举

宋代士大夫普遍以天下大义为重,而在这些人当中,苏轼对于义利有特殊的认识。他提倡义利互为共用,更认为义是人生追求的境界。他的这种认识,是他个人修养的结果。

苏轼,号称“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文学家,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父苏洵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仁惠贤淑。苏轼幼年时,母亲教导他读的《后汉书·范滂传》中记载,后汉时期,范滂上书弹劾奸党,不幸失败被捕,范滂的母亲深明大义,支持儿子的义举,范滂英勇就义。年幼的苏轼仔细阅读了范滂的故事,对母亲说:“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

苏母抚摸着苏轼的肩膀,笑着回答说:“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母的教导,加之父亲的熏陶,已经在苏轼幼小的心灵撒下了道义的种子,日后必将开花结果。苏轼后来进士及第,步入仕途。身居宦海,他因政见不同而一贬再贬,但范滂那样的大义之人已然根植心中,因此即使身在朝堂之外,也不忘“义”字,多有义举,将义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1089年,杭州瘟疫流行,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情急之中带头捐献私帑,引发众商人、乡绅赞助,与官家合办“安乐坊”,是我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苏轼在杭州创办“安乐坊”是有因有果的。他身为知州,自知理应关心民瘼,造福一方。当时杭州瘟疫流行,必须安抚病民,及时解决医疗,这是为官之本。再说他自任黄州团练副使时,就寻师访友钻研医道、讲究药理,据传“安乐坊”有一种治瘟疫的特效常用药“圣散子”,就是他和僧医共同研制而临床使用的。“安乐坊”聘僧医主之,医愈千人,功绩明显,百姓赞扬,社会影响很大。后来由两浙漕臣上报朝廷并得到批准,于是民间救济医院“安乐坊”改名为官办的慈善医院“安济坊”。而且还下有医愈病人的考核指标,凡完成者,赐紫衣外,还奖祠部牒一道。

祠部牒在当时可以卖,每牒价值170贯钱。苏轼为救杭州灾民,就将皇上特赐的100道度牒卖得17000贯钱,换米赈济灾民。

苏轼为杭州百姓做过的好事是有口皆碑的,除了办“安乐坊”外,他关心民瘼,为民做主,疏湖筑堤,浚六井,以至于他离开杭州,杭州城百姓“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苏轼贬谪惠州时,有职无权,在不得签署公事的情况下,苏轼仍不忘“兼济天下”,处处关怀老百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惠州人民做了大量的义举善事。

一次,苏轼在陪广南东路提刑程正辅游博罗香积寺的时候,看到寺后的溪流,想到惠州人民生产工具极其落后,便向程正辅提出建造水碓水磨的建议,并嘱县令林圻大力推广。这样一来,惠州老百姓不仅可以用来舂米磨面,还能把檀香木等舂成香屑,远销广州等地。

他还通过博罗等县令,推广新式农具秧马,让农民坐着插秧,省时省力,效果很好。

1095年正月初一,博罗城发生大火,全城付之一炬。苏轼便去信请求程正辅通令地方衙门,发放粮食救济灾民,并且禁止向灾民摊派,否则“害民又甚于火矣。”

惠州驻军缺少营房,大多散居市井,苏轼又致书程正辅,建议修建营房,解决了军民纠纷的难题。苏轼还为惠州无主的枯葬营葬,以安息亡灵;还建议广州官吏引蒲涧山滴水岩的水入城,解决居民饮水问题。

苏轼目睹岭南缺医少药,百姓又无钱治病,很多人因而病死,便积极施医散药,救死扶伤。如用姜、葱、豉制成汤,浓煮热呷,防治流行疾病,效果果然很好。后人将苏轼和宋代科学家沈括两人历年收集的药方,合编为《苏沈良方》,成为古代重要的医书。

另外,苏轼还常常运用他的影响来为百姓办事。例如,苏轼助施自己腰间的犀带,还带动弟媳捐出皇帝赏赐的数千黄金,在西枝江上,用40艘船做成浮桥,起名为“东新桥”。又在丰湖上,先筑进两岸为堤,然后建桥一座,取名“西新桥”。

1100年,苏轼在最后贬至海南琼州后获赦还北,北返后卜居于常州阳羡。因无居所,拜托友人邵民瞻为他买了一处宅院,以了却其多年租田借屋之苦,也免除了家人流离失所之困境。新屋共需500贯钱,苏轼拿出了所有家当,才偿付了屋款。

新居没住几天,一天夜里,苏轼和邵民瞻月下散步,偶然来到一村落,忽然听到一个妇人悲切的哭声。苏轼的心一紧,心想妇人为何哭得如此伤心,难道是有什么心爱之物难以割舍吗?于是和邵民瞻进屋询问。

原来,老妇人的祖屋被不孝的儿子擅自卖掉,那可是祖上留下的百年家业,一旦卖掉,如何对得起祖宗?苏轼听了也为老妇人难过,问老妇人故居在哪里?才知道竟是他自己刚刚用500贯所买下的房子。

苏轼再三抚慰老妇人,对她说:“您不要难过,你的旧居是我买了,我这就把房子还给你。”于是,立即让人把房契取来,当着老妇人的面把它烧了,叫她母子明天就搬回老屋,却没有让他们返还买房子的钱。

没了房子住的苏轼想再买房已经是不可能了,他回到常州,不再购置宅院,而是借塘桥孙家的居所暂时做休憩之用。没想到,一个月之后,一代文豪苏轼竟病殁于借住之所。

谁都知道,那栋倾囊买下的老屋对苏轼有多么重要。苏轼从海南回到阳羡,他多想就此安居下来,不再漂漂荡荡,不再长途奔走,他要和那些逆旅中的辛酸做个告别,在避风的港湾咀嚼一路走来的悲欢。然而,他还是舍弃了最后安歇的机会。他的心是那般善良,老妇的哭泣,足以让他这位大文豪俯身追问。

这种义薄云天的伟大胸襟,他在自己最后岁月,用行动再次证实给世人。

苏轼无论做官还是做文,首先想到的是做人。人立正了,在这个世界就有了底气。哪怕受到攻击,他始终是恪守做人的道德良心,真诚地表达着他的仁义之心。他以义无反顾的大义之举,诠释了儒家的义德义理,立于天地,光照华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