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是梦和游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21:33:54

点击下载

作者:(日)河合隼雄 河合俊雄 著,王熙威(译)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春就是梦和游戏

青春就是梦和游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青春就是梦和游戏作者:[日]河合隼雄,河合俊雄[著],王熙威[译]设计:李洪达排版:郝禾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ISBN:9787549623532本书由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何谓青春

提到“青春”一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会联想起什么呢?有些人甚至觉得,“青春”一词已经是消亡的词语了。近些年,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青春期消亡说”“青春期平稳过渡说”等学说,对于赞同这类理论的人来讲,探讨“青春”一词的意义,恐怕已经成了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即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也常常从年轻人口中听到“享受青春”一词。我总觉得,年轻人嘴里的“青春”,似乎已经变了味道。看到《青春就是梦和游戏》这样的书名,相信不少年轻人会马上感觉到扫兴吧。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青春”一词并未离我们远去,“梦想和游戏”也仍然存在。只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近二三十年内,这些概念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们探讨时代变迁中的“青春就是梦和游戏”这一课题之前,我想先就“青春”一词的概念做一下简单的分析。1. 青年期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领域叫作“青年心理学”。如果我们把人的成长阶段分为幼儿期、少儿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的话,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就是成年期之前的青年人心理。笔者曾经担任过“青年心理学”这门课的讲师。当时,我曾经让学生写下自己对“青年”这一词所涵盖的年龄范围的判断,并加以统计。现在,虽然我不记得当时的统计结果,但是印象中(说起来,当时搞这个调查就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印象与推测),学生们所定义的“青年”的年龄范围,与心理学中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心理学领域里,对“青年”一词年龄范围的定义,虽然因学者而异,但基本都在22岁到26岁之间。而在学生心目中,“青年”的年龄上限则是30岁,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是35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差”,是因为心理学注重通过“客观”指标对成年之前的时期进行定义,因此得出的年龄范围偏低,而学生则是从“主观”角度出发进行定义的,所以“青年期”涵盖的年龄范围被人为地拉长了。这个结果直接映射出了一个关于青年期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我们的身体达到了成年的标准,但心理上往往还是会觉得自己仍然处于青年期。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件事也反映了我们虽然成人了,但仍希望自己处于青年期的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心理状态。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青年期”一词是一个很难明确下定义的概念。这个时期的定义会随着我们思考方式的改变而变化。这一现象,从本质来讲,源于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大人”一词的模糊认识。当今社会,我们在生理层面上、社会学层面上、心理学层面上对“大人”一词的定义都存在偏差,因此,如果姑且抛开生理层面的定义不讲,只是为“大人”一词的本质下一个定义的话,想必也是相当困难的吧。

虽然无法明确定义,但是姑且作为人生的一个时期而被我们加以关注的青年期,在近代社会以前,其实原本没有那么重要。更确切地说,那个时代,还没有产生青年期这一特定的概念。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近代社会以前,儿童与大人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儿童到达了规定年龄,通过参加“成人仪式”这一特殊仪式而“长大成人”。那时候,是不存在“青年期”这一儿童与大人之间的过渡期的。

当人类开始认真思考“进步”这一概念时,“青年期”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才逐渐凸显出来。当我们把社会作为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进行思考时,由于社会方方面面已然发展健全,因此就不再存在“进步”的空间。这样,如何“融入”这个健全的社会,就变得重要起来,而如何进行社会“变革”等问题,也就不再需要我们去思考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在成长为“大人”并“融入”这个社会之前,只要作为小孩子安安心心地生活就好了,不可能出现反抗和苦恼等问题。

然而,人类如果十分重视“进步”的话,社会也应该随之而“进步”,这个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对即将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的成年人预备队,也就是青年人,产生“进步”的期待。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人们也会对尚未成人、尚不能“独当一面”的青年人产生一种轻视。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的影响下,青年人就被推向了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也就是说,青年人同时具备了超越成年人的可能性,和还未长大成人的卑微性,而这两点正反映了青年期的特征。“青春”的概念

如同刚才我们提到的,随着人类步入近代社会,“青春期”这一概念突然间被大书特书起来。

在以这一时期为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中,“青春期”这一词语出现的频率也逐渐增高。我们在学生时代满怀心中共鸣所阅读的赫尔曼·黑塞的《青春彷徨》一书的书名中所提及的“青春”二字,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青春的理解与认识。在书中,青年在讴歌“春”的同时也产生了彷徨。这样的过程,既充满了苦恼,又伴随着甜蜜的伤感。可是无论怎样,书中描述的也是“春天”,一个嫩芽萌发、鲜花绽放、到处充满着生命力的季节。可以看出,在作者心中,这样的春天正适合被用来书写青年的故事。

说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觉得我说的话已经过时了。他们也许会觉得,“青春”一词已经消亡了,说这些话还有什么意思呢?的确,现在的青年人和过去已经大不一样了。但是“人”这个物种,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中却也存在着一些永恒不变的地方。既有发生变化的地方,也有从未改变的地方。随着我们注目的地方不同,我们眼中所映射出来的“人”的形象也不尽相同。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我们稍后再谈,现在先让我们来看看一般意义上的“青春形象”一词的含义。

在思考青春的问题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一书。也许有人会质疑,你怎么会引用这么老的作品啊。但是我觉得,所谓名著,不正是那些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永恒经典吗?因此在这里,我故意举出这样的经典著作来做参考。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将过去的经典名著与现代作品相比较,来领会时代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事先要向读者明确说明的是,接下来,在我的书中将会出现很多文学作品的名字。然而我引用它们并不是为了将其作为“文学”来品评,我也没有做文学评论的能力。我只不过是将它们看作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实例,通过它们来阐述我想说明的问题而已。作为心理医生,我虽然接触过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青年期问题,但是法律与道德并不允许我过分详细地描述这些实例。书中虽然可以描述一些实例的片段,但是很多时候,我不得不考虑维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将文学作品作为现实中的例子来引用,虽然有可能会背上亵渎名著的罪名,但我也只有请求读者高抬贵手,对我的苦衷予以理解了。

小说《三四郎》的主人公三四郎,从熊本来到东京后,满眼望去全是令他感到震惊的东西。“在东京让三四郎感到震惊之事不胜枚举。首先,电车叮叮的鸣笛声令他感到震惊,伴随着这叮叮的鸣笛声上下电车的大量乘客令他感到震惊。其次,丸之内令他感到震惊,尤其令他感到震惊的是,无论走到哪里,都逃不出东京的手掌心。”就这样,夏目漱石在短短的一段文字里用了十次“震惊”这个词,充分描绘出了三四郎的心情。

青春是伴随着“震惊”的。如果当时和现在一样,有电视机这种方便的信息传播工具的话,想必三四郎也不会处处感到震惊了。但是,当今社会也有让当今社会的青年人感到震惊的地方。对于自己身体和内心世界中那些尚未了解的地方,我想青年人也会感到震惊吧。对任何事物都持反对意见是青年期的一大特征,虽然有些青年人不断强调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处变不惊”,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逆反现象,其本质和其他青年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真的处变不惊的话,遇事时保持沉默就好了。可是有些青年人偏偏要反复大声强调自己“毫不感到震惊”,这其实正反映出了他们在令自己震惊的事物面前的不知所措。

在某些时候,我们会体验到一种超越了单纯的震惊,让我们自身的存在都受到动摇的感受。比如与异性相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夏目漱石关于三四郎在池边与美弥子初遇的那一段描写真的很不错,正反映出了青春一词的本质。与美弥子擦身而过之后,三四郎直愣愣地望着美弥子的背影发呆。“三四郎茫然若失。过了一会儿,他小声地自言自语道‘真是矛盾呀’。大学的氛围与那个女孩是矛盾的;那种色彩与那种眼神是矛盾的;当遇到那个女孩时,竟然想起了火车上遇到的女孩,这是矛盾的;此外,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出现了分歧也是矛盾的;面对令自己感到非常高兴的事情反而产生了恐惧,这还是矛盾的。对于这个来自乡下的青年人来说,这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可解,唯有感到处处充满了矛盾。”

只是单纯地偶遇一个陌生女孩,一个青年人心中所持有的矛盾心态就全部暴露无遗了。青春是充满了矛盾的。因此,“三四郎魂不守舍,上课听讲时,心也飘向了远方。偶尔也会漏记一些重要的笔记”。三四郎初次品尝到了恋爱的苦恼,与此同时也开始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思念美弥子的时候,伴随在美弥子身旁的时候,三四郎都会感到心潮澎湃、兴奋不已。

三四郎所了解的这个“如春天般灿烂而充满活力的”世界,“对于三四郎来说,是最深邃的世界。这个世界就近在咫尺,但是,当你想接近它的时候,它却又如同远在天边的闪电。三四郎远远眺望这个世界,觉得是那么不可思议”。青春是充满不可思议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不知道自己应做何事。在这个时候,美弥子提出了一个关键性词语——“迷途的羔羊”。

如果把青春比作是从处于“被管理下”的羊群中迷走的羔羊,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有时候,为了摆脱管理、对抗体制而从群体中脱离的青年人,因为自己也无法把持方向,被说成迷途的羔羊,我想也是应该的吧。夏目漱石在书中,主人公在口中重复了两次“迷途的羔羊”一词的桥段,作为整部《三四郎》小说的终结。

青年期平稳论

我们以《三四郎》为例,对青春进行了论述。但是,这里提到的青春,充其量只能算是青春淡淡的身影。我想有人会说,青春应该是更加充满刺激的。的确,在青年期,谁都有过相当程度上的进行破坏与品尝失败的体验。并且,“疾风怒涛”(Sturm and Drang)等词汇也经常被视为青年期的标语。

这样的青春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所表现。例如,宫本辉的《二十岁的火影》一书,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作者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写成的随笔。作者在书中很好地捕捉到了摇曳着的青春形象。高中时代,放学后所有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小卖部,上演一场果酱面包与花生酱面包的争夺战。“这些廉价的、由人工色素和人工香料合成的东西,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美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青春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青春吧”,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表达方式啊。无论是谁,在讲述自己青年期时所经历的失败和所做的傻事之后,都可以加上这么一句作为结尾。宫本辉所描述的喝醉了从房檐上摔下来的场景,用消毒酒精兑着砂糖水喝差点死了的场景,正表现出了青春的形象。这样的青春属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也融合了一些来自更加久远年代的青春的影子。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青年人的形象却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这个时候,“疾风怒涛”这个词可以说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过去,一提到“自杀”人们就会联想到“青年”。但是,80年代,青年自杀人数逐渐减少,自杀现象高发年龄段也已经推移至四十几岁。因此,在美国和日本开始有人倡导起了“青年期平稳论”。持这种论点的人认为,处于青年期的人有体育运动等多种多样有趣的事可以去体验,可以为了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苦恼”“破坏”等词,与“青春”一词风马牛不相及。

1981年出版的田中康夫所著的《漫无目的,水晶》一书中,作者轻快地描绘出了一个平稳安定的青年形象。在作品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淳一和我过着没有烦恼、无忧无虑的生活。“漫无目的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吃自己想吃的东西;漫无目的地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散步、游玩。“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可以漫无目的地过着令自己高兴的、水晶般的生活。”

那些主观上认为青年人就“应该痛苦”“应该烦恼”“应该反抗”的人们,如果读到这部作品恐怕会感受到强烈的反差吧。这部作品里出现的,是与那一声“哎,现在的年轻人啊……”的叹息相吻合的青年人的形象。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把日本的未来交给这样一群没心没肺的青年人,真的不会有问题吗?针对持有这样疑问的“成年人”,或者说是“大叔”们,书中是这样做出反驳的。书中的主人公“我”的身份是一名女大学生,与“我”发生过性关系的男大学生,与“我”有着相同的生活感悟。针对“我”所发出的“生活一定就像是水晶,不可能会有什么烦恼”的感慨,男大学生做出了如下的回答:“水晶吗……哎,现在我觉得,青春是什么,恋爱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像个哲学青年似的去思考。我们又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像傻瓜一样专注于一项爱好,不是吗?但是,我们的头脑中也不是空空如也、朦朦胧胧的,当然也不是非常清醒的。但是,我们脑子里没有进水,我们也不是那种单纯到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

可以看出,青年人并没有沦落到“成年人”所担心的“脑子里空空如也”“非常单纯”的程度。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青年人也好,老年人也罢,我们都不应该用“应该怎样”这样的统一标准去衡量、去判断。

但是,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青年期平稳论”呢?这个论点所阐述的青年期现象真的是事实吗?如果是事实,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这本书中,如果不能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的话,那么这本书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但是,在以“何谓青春”为题目的章节里,我竟然引用了描写“从未思考过‘青春是什么’‘没读过什么书’”的“青年”的文学作品来反映当下青年的问题,也真是件有趣的事。我觉得,也许读这本书的人,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也说不定吧。2. 春天的到来

前文,我介绍了青春期平稳论等关于青春的论点。与以前的青年人相比,现在的青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过着“平稳”的生活。如同《漫无目的,水晶》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的状态。虽然多少带有一些青年特有的不切实际的色彩,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多少也改变了一些人们曾经持有的“青年就应该烦恼”的观点。但是,现实社会并没有那么单纯,也有一部分青年人,正在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我们之后会谈到,这些青年人所面对的苦恼,比起过去的青年人还要严峻得多。

在本章中,我将列举出一些对“春天的到来”抱有深深恐惧的现代青年的例子。作为心理医生,我经常会接触到这样的青年。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虽然一般被称作“病态”,但是从本质而言,他们与那些“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的青年没什么不同。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划分其实并没有那么明确。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经历打破这个界限的过程,正是“青春”的真谛。因此,虽然接下来我们要去探讨一些“病态”青年的例子,但归根结底我们所要探讨的,是所有青年身上具有的共性与本质。

对人恐惧

青年期容易患上的精神症状之一被称作“对人恐惧症”。虽然说,近二三十年来,这种疾病的患病率有所降低,但是作为开场白,拿它来举例我觉得还是很合适的。

对人恐惧症的症状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患者在与别人接触时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患有对人恐惧症的人,在与他人接触时,会因担心自己的脸是否变红了而感到不安,进而说话会变得结结巴巴,会担心自己的身上是否正发散着让别人感到不快的异味。有意思的是,这类患者在面对家人时并不会感到不安,有时候面对陌生人时也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反而是在与相识的人接触时会感到难以应对。这时候,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和对方保持什么样的距离。症状严重时,他们甚至会对外出也感到恐惧,只想把自己关在家中不与外界接触。

到了青年期,“自我”意识会发生很大变化。在提到“我”这个词时,会产生“‘我’究竟是什么”的疑惑。可以说,人类的自我意识每天都在发生改变,我们几乎不可能去揭示它的庐山真面目。自己发生着改变,也就意味着自己与接触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在发生着改变。但是比起自己,我们在主观意识上会觉得他人的变化更加强烈,因而会产生无法应对的苦恼。举例而言,我们有时会觉得以前一直对自己很热情的人突然冷淡了下来,与自己很亲密的人突然变得令人讨厌了起来。

还记得很久以前,有一位突然间对外界事物产生了恐惧进而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不愿出门的女大学生来找我咨询。当时,因为快期末考试了,再这样下去的话连考试也无法参加,将不得不面临留级的命运,因此她才拼了命离开宿舍到我这里来寻求帮助。一开始我也奇怪,之前还在学校好好地上课,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呢。慢慢地,我才从她的话语中发现了端倪。原来她会经常感到地震要来了,从而产生巨大的恐惧。在来我这里的路上,她也感觉到了道路在晃动,并担心大地将要裂开。她称自己患上了“地震恐惧症”,她突然觉得“地震来了!”的时候,冷静下来其实会发现周围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地震来了!”的强烈恐惧感一天会出现并侵扰她几十次。

山沟里的山民们把地震称作“母亲的摇晃”,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大地母亲发生了摇晃。大地母亲带给我们的本应该是安定的感觉,然而,剧烈的摇晃却让我们产生了根基动摇般的不安。这正是这名女大学生对人恐惧症的发病根源。

春的印象

这位患有“地震恐惧症”的女大学生的话,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里丰饶女神德墨忒尔与丰产女神贝瑟芬妮的故事。这两位女神是母女俩,是以依洛西斯城为中心的希腊部分地区祭祀的对象。在希腊神话里,女儿贝瑟芬妮在田野里采花时,冥界之王哈迪斯突然乘坐四轮马车出现,将贝瑟芬妮强抢回冥界。女儿的突然失踪令母亲德墨忒尔悲叹不已,并开始走上了寻找女儿的旅途。因为德墨忒尔是丰饶女神,她的悲叹引发了大地的枯萎,这令众神非常苦恼。于是,众神之神宙斯命令哈迪斯将贝瑟芬妮送还给她的母亲。

哈迪斯听从了宙斯的命令,但是在送还贝瑟芬妮时他心生一计,在贝瑟芬妮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劝说她吃下了四粒石榴籽。根据冥界的规定,在冥界吃下东西的人就必须要留在那里。于是哈迪斯提出,贝瑟芬妮必须要留在冥界。最后,宙斯提出了妥协的方案,吃下四颗石榴籽的贝瑟芬妮,一年中的四个月需要在冥界居住,剩余的八个月则可以回到地面上,陪伴在母亲的身旁,哈迪斯最后接受了这个方案。

在那之后,因为一年中有四个月的时间贝瑟芬妮无法陪伴在母亲德墨忒尔身旁,大地就在这四个月里出现枯萎,这便是冬天。而当贝瑟芬妮从地府回到母亲身边时,则带来了春天,并带来了大地的丰收。因此在希腊,为了庆祝贝瑟芬妮从地府返回大地,每年春天都会举行“春的祭典”。这个故事涉及了“死亡与重生”这一主题。在农耕民族的眼中,死亡的谷类植物,到了春天就会重生,这是非常不可思议,又非常值得敬畏的现象。生命的气息,在这时会强烈得让人心生恐惧。

因此,春天带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温和而晴朗的,不如说是值得“恐惧”与敬畏的。春之祭典,必定是让参加的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并表达出内心对“死亡与重生”的欢庆。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春天这值得敬畏的一面。当现代的人们看到麦芽从泥土里破土而出时,恐怕很难再联想起象征着重生的少女——贝瑟芬妮的身影了。

在当今发达国家,虽然人们似乎在表面上已经忘却了春天值得敬畏的一面,但是当人们将目光集中在内心世界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来自远古的“春的意识”,仍在影响着人类的心灵。我们应该说,在被称为人生之春的青年期,在所有少男少女的心中,都有着哈迪斯、贝瑟芬妮这样的神在举行着春的祭典。

如果我们把那位患有“地震恐惧症”的女大学生的不安理解为对“突然从裂开的大地里出现的冥王哈迪斯”的恐惧的话,想必就不难理解她的心情了。对于她来说,那些“应该更好地享受青春”“好不容易到了青年期,就应该好好享受一下”的忠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她所体验到的“春天”,是与恐惧的情感强烈地纠结在一起的,对于她来说,恐怕完全体会不到“春天”的快乐吧。体会了她所感受到的恐惧,并找出引发这种恐惧的本质原因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了。对于她来说,也只有坦然面对心中的恐惧,并跨越过这道坎,才有可能慢慢学会如何享受青春所带来的快乐吧。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将春天的到来与恐惧联系起来,并在较早的年龄段里就产生强烈的反应。而大多数男性,都不会对春天到来这件事产生如此强烈的恐惧感。我想,这恐怕与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对于男性来说,到了青年期的中期阶段,大多数人都会对如何实现属于自己的“春天”的价值这一问题产生烦恼。当然,这也只是泛泛而谈,具体情况是因人而异的。不管怎么说,对春天抱有“敬畏”的情感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予以正确认识的。

无精打采“春天的到来”不一定会带给人们“恐惧”的感觉,也有一部分青年,会在春天那让人敬畏的力量的驱使下,变得鲁莽与暴躁。我曾问过当过暴走族的青年开飞车时的感受,据他们所讲,开飞车“暴走”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感受不到“恐惧”的存在。而之后回想起来,则会觉得当时自己怎么会干那么危险的事情呢。用他们的话说,害怕的感觉在开飞车时完全感觉不到,但是,事后如果有人要让自己再干一次的话,则说什么也不敢了。这类青年,其主体意识仿佛被冥王哈迪斯所剥夺了,“春天的恐惧”借助他们的身体传播给了周围的人。而当他们事后找回了属于人类的情感之后,则再也不敢去做之前那样恐怖的事情了。

无论是自己感受到恐惧,还是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恐惧,这里都体现了青年对“春天的到来”主观上的认知。比起这些,其实更令人感到害怕的是一种完全不具备任何感情的状态。在青年期常见的心理疾病中,有一种被称为“解离症”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会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感情伤害,而将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宛如钻进了一个由厚厚的玻璃做成的胶囊里,完全无法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在患有解离症的患者眼中,“外面的世界看起来好像只是一幅画”。有的解离症患者,虽然会笑,但是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因为高兴而发笑”。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去详细地讨论解离症的问题,只是想强调,春天的风暴是那样猛烈,以至于有的人为了躲避它所带来的感情波动和随之发生的危险,而不得不把自己藏在玻璃胶囊之中而已。其实,解离症患者之中有不少人最后成了精神病患者,或者走上了自杀之路。这些人,我们可以看作是因为抵抗春天的风暴而耗尽了最后的精力。因解离症而自杀的人们,如果生前未能将自己的苦恼诉之于人的话,那么可能别人永远也无法了解到他们自杀的真正原因。

有些青年虽然没有上述的解离症的症状,但是会经常处在“什么都不想去做”的状态。虽然“什么都不想去做”也算是一种“症状”,但是在周围的人看来,这完全是莫名其妙的现象,这种无精打采的人只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这类青年只是心理上觉得什么都不想干,并不是实际上有什么疼痛或苦楚,因此干任何事都让人感觉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虽然这类青年也会时常责备自己的“懒惰”,但是,却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这种“无精打采”状态的外在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在打工和玩耍时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在学校里无法认真学习、获得学分。这类学生虽然经常留级,但在旁人看来,却又是精力充沛的,因此,往往被冠以“放荡不羁”的头衔。

在与这类青年接触时我发现,虽然他们表面上与“春天”“敬畏”等元素无缘,但是,这些元素却在他们本人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作用于其内心深处,从而造成了他们做事“无精打采”的状态。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有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住了他们的双脚,外人虽然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他们本人来讲,却已经陷入了寸步难行的状态。

如果我们按照因果顺序来分析的话,可以这样来解释“无精打采”症状的发生原因。藏于内心深处的元素将患者的心灵占据了,患者对于日常生活中学业、就业、恋爱等本应该加以重视的东西,反而觉得毫无意义,从而完全提不起精神去干这些事。但是,究竟是什么元素占据了自己的心灵,他们本人也无法具体领悟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虽然他们嘴上常说“上了大学也没啥用”“找工作真无聊”等消极的言语,但是,如果要问他们“究竟为什么无聊”“除了学业和工作之外,究竟有什么能让你觉得有意思”等问题的话,他们也是回答不上来的。结果,他们就给外人留下了一种“自以为是”“虚张声势”的印象。

与这样的青年进行对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理解了我们之前所说的内容,明白他们并非只是在说一些“自以为是”的言语,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们进行接触的话,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帮助他们把影响他们内心的元素通过梦境、绘画、盆景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作为治疗者的我们,往往也会体会到深深的感动。经过治疗,本来好几年都处于“无精打采”状态的青年,不仅能够毫无问题地重返社会,有时候还会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精英。我想,作为治疗者,没有什么能比看到这些更让人高兴和感动的了。随着人寿命的增加,人生也在不断变长,耽误了几年时间,我想也不会对整个人生造成什么致命的影响吧。3. 心的构造

目前为止我们谈到的内容可能有些过于通俗。现在,我想通过“深层心理学”的理念再做进一步的说明。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开始谈到“梦与游戏”这个话题呢?很抱歉,在谈“梦与游戏”这个主题之前,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段相当长的铺垫。但是在这段铺垫中,也会出现梦与游戏等相关内容。“梦与游戏”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且,讨论这个主题可以说正是我的本职工作。但是,对于我来讲,在讨论这个内容之前,需要把工作与外在现实进行明确的区分和整理。用心理学的话来说,明确“自我”本位意识是一切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因此,在讨论本书的主题之前,我才不得不做一个长长的铺垫。

自我意识的形成

有一件我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就是人们总是坚信自己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那些相信轮回转世的人,虽然相信“自己”曾有前世存在,死后也会以其他形式延续“存在”,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认为会有一个和自己相同的存在出现。对于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需要去认真把握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而在此基础上作为主体去决定自己的行为,并为之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让自己和他人都充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体存在。这可以说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必须要做到的。这样的主体,我们称之为“自我”。

只要是人,就会有“自我”意识。但是,“自我”意识会因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年龄的不同而出现多样性。一个人如果想作为“成年人”被认可的话,就需要培养出作为所属社会的成员时能够履行其责任的“自我意识”。刚才在谈到“自我”的作用时,我提到“作为主体去决定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其实,严格来讲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比如在古代,一个人如果想成为武士阶层的成年人的话,他就必须具备“对主公命令绝对服从、不惜杀身成仁的‘自我’意识”。这个时候“服从主公的命令”虽然可以看作是“主体决定自己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是想必生活在现代的人是不会这么认为的吧。

不受主公等其他任何人的意志摆布,只服从自己的意志,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做到的所谓的“承担义务”(commitment),是被现代人高度认同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现代人追求的是能对自我需求进行判断并能为之负责(commit)的“自我意识”。但是,在西方社会步入近代化之前,却经常把“commit”一词作为贬义词来使用,比如“犯罪”(commit a crime)、“自杀”(commit suicide)等。这恐怕是因为,在当时西方人的眼中,人生来就应该去服从神的意志,而不应该自己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近代西方世界开始强调“自我意识的确立”,这在世界精神学历史上都可以算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席卷了全世界,进而使得西方文明支配了整个人类社会。因此,对于日本来说,“自我意识的确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文学作品里,“自我意识的确立”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中,为了确立具有主体性的自我意识,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切断与传统家庭的羁绊。为此,很多文学青年选择了离家出走,以至于当时的日本文学几乎可以被称作是“离家出走之人的文学”。

然而,“人”这个东西,并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改变的。事实上,对于日本人来说,不可能形成那种和近代西方人一模一样的自我意识。比如说,那些离家出走的文学创作者,又自发构建起了一个被称作“文坛”的新“家”,并以此为中心产生了新的羁绊。如果处在完全孤立、毫无羁绊的状态下,日本人的自我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日本人的自我意识与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我之前在别的作品中曾多次提到过,因此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只想说,针对这个问题,日本人是有自知之明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日本人与西方人的自我意识的话,我们可以说,近代西方国家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与自己以外的一切断绝联系的基础上的,而日本人的自我意识,则需要时刻与外界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的话,那么相互之间的误解与矛盾,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对我自己来讲,很难说这两种自我意识孰优孰劣。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吸收着西方文明的成果。因此,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去借鉴一些西方思想中的自我意识形态,也许,也是生活在国际化社会中的我们所必须要做的功课吧。

现代青年的自我意识

在瑞士留学并取得了荣格派心理学分析师资格后,我于1965年回到了日本。回国以后,我接触了很多日本青年。这当中,不仅仅是作为大学教师与学生进行接触,同时也作为心理医生接触了很多前来治疗和前来针对自己的苦恼进行咨询的青年。这么多年来,虽然我积累了不少治疗经验,但是对于日本青年自我意识的薄弱,很多时候仍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对那些想成为心理治疗师的人,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对他们说:“你们的自我意识如此薄弱,心理医生这份工作不适合你们,不如趁早放弃这个念头算了。”但是,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在盲目批判之前,应该更加认真地去探究这个问题的本质。

针对现代日本青年自我意识薄弱这一问题,我是这样分析的。首先,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与近代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内容完全不同。但随着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变化,对“成年人”标准的定义也变得极为模糊和暧昧。可以说,在现代日本社会中,尚未构建起一个清晰明确的“成年人”培养系统。其次,不仅是日本,所有发达国家的青年人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到了青年期,就不得不去面对一些深层次的无意识内容,这就使人们很难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再次,其实与前面两点有关,就是当今社会的青年们,很难通过某种哲学思想体系将自己的自我意识武装起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不应该去强烈地批判现代青年自我意识的薄弱,与我们相比他们在青年期背负着与我们不同的课题。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他们“自我意识如此薄弱,根本无法当心理医生”。当然,我并不是说自我意识薄弱反而适合做心理医生,要想成为心理医生的话,自我意识还是需要被强化的。但是,我们有必要认识到,自我意识的强化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努力的。

三田诚广所著的《我是个什么东西》很好地描写了现代青年自我意识的薄弱。书中的主人公刚上大学,就被卷进了一场激烈的学生运动中。毫无主见与判断力的主人公,在幼稚的正义感的驱使下随波逐流,被折腾得七荤八素,生活也变得乱七八糟、毫无头绪。最后,还是主人公母亲的出现,帮助主人公将生活安定了下来。最后,小说在主人公“我是个什么东西”的自我怀疑中落下了帷幕。

读完这部作品,大呼“现在的青年可真不像样子”,并对现代青年加以批判的“成年人”非常之多。他们觉得“我们在青年时代,可是更加具有判断力、更加具有自主性的”。然而他们并没有想过,正是这个培育了这些优秀的成年人的社会,才孕育出了这样一群主观意识薄弱的青年人。其实这些优秀的成年人,也有必要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去思考一下“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过去时代的青年们,正在向书中主人公这样的现代青年自吹自擂般地卖弄着自己的自主性。

为了明确过去与现代青年两者间的差异,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十年前的青年们。那时候,青年们到达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离开家庭,住进集体宿舍。也就是说,那时候的青年们,在离开自己母亲的保护之后,转而被年轻人群体的感情纽带所支撑,借助社会的力量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新的母性集团保护伞。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母子关系的纽带也是很重要的。只是事实上,在那个年代,这种纽带由亲子关系所产生的天然纽带,转变为了借助成为母性集团中一员而实现的形式。青年人虽然离开母亲成为“成年人”,但其与母性的联系并没有被切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驱使下,青年人在离开母亲成为“成年人”之后,与所在集团的协调一致,却又成为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因此,虽然在所属集团内部,他们可以说是具有自主性的,但是他们却不具备打破集团的内部协调、发挥自己的独立性的能力。

青年借助集体宿舍而过渡成为“成年人”的模式,在日本从近代开始就从未间断过。军队、同班同学、同年级同学、大学内的社团等,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集体宿舍”的作用。从特定的范围来看,与现在的青年人相比,过去的青年人确实做到了“自主地”“从母亲身边离开”。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的话,会发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青年人的本质都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实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日本人对近代西方社会所强调的人际关系的领悟更深。虽然小孩子也是在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但是日本传统的儿童教育体制已无法正常运转。与此同时,纯西方式的教育模式在日本也尚未生根。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长大的青年人,自我意识薄弱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日本传统体系也好,还是近代西方体系也罢,现在的青年们,在没有经历过任何一种自我意识强化体系训练的前提下,就草草迎来了青年期。“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刚走进大学校园时困惑的样子,在《三四郎》《我是个什么东西》等作品里都有着很好的描述。然而,出现在三四郎面前的与次郎,与出现在“我”面前的学生运动家,在水平与层次上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与次郎的所作所为虽然接二连三地让三四郎感到震惊,但是归根结底,与次郎还算是在日本式母性的保护伞中成长起来的人。而《我是个什么东西》里的学生运动家,只是在一种“想要破坏日本式的一切”的冲动的驱使下盲目行动的人而已。也正因为他自己丝毫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导致了学生运动一无所成,最后,只落得和小说主人公一样的被“母亲”所挽救的命运。

心的多层次结构

前文我们论述了自我意识在形成过程中与社会系统的关联性,现在,我们再从个人心理的内在经验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人在刚出生时,并不具备“自我”意识,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加深,才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外界不同的存在。我对这一过程虽然也极为有兴趣,但是在这里就先略过不提,而是让我们直接来看看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这一发展过程吧。在社会迈入近代化之前,通过“成人仪式”(initiation)这一非常巧妙的社会程序,小孩子可以一跃成为成年人。而到了近代社会,没有了这一程序,小孩子则必须经历“青年期”的磨合,才能逐渐成长为成年人。因此,如何顺利度过这段磨合期,就成了近代以后的青年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儿童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自我意识”,然而这种自我意识是必须要依附于成年人的。为了变成成年人,儿童需要打破对外界的依赖关系,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判断力的人,培养起一个可以独自思考“应该如何与外界建立起联系”的新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还不得不直面生理方面与异性的关系,摆正人类为了繁衍后代而产生的“性冲动”在“自我意识”中的位置。

这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大且充满着危险的工作。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在近代社会以前,儿童是可以通过成人仪式“一跃”成为成年人的。但是,如果仔细去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这类仪式,都是如文字记载的一般,是需要用生命去拼搏、去完成的。与此同时,这些仪式都是在小孩子所在部族的仪式绝对信奉者的保护下,在遵守部族内部社会秩序的基础上进行的。

到了近代社会,在小孩子经历“长大成人”这一危险的过程时,首先为他们提供保护的是他们的家庭。当这个家庭信奉某种宗教时,这种宗教信仰也会为儿童提供重要的保护。当然,家庭背后的社会整体结构,同时也在守护着成长中的儿童。在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转变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儿童的整体。这里的整体是指,儿童从身体到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用深层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儿童的“无意识领域”也被强烈地激活了。这样的激活过程,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作用于儿童的意识领域,以至于有些小孩子在进入青年期之后就出现了前文我们所列举的各种“病态”的症状。

关于荣格将人生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两段来研究自我实现过程的事情,我在其他作品里已经多次提到过了。他将“无意识”分成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层次。我们姑且先不管每个层次的字面意思。首先,我认为将人的内心深层构造分为两个层次来看是与现状非常吻合的。而且,当我们从自我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出发,去分析人类的行为原因时,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去思考会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如果我们借用荣格的理论去分析的话,会发现以前的青年,在自我意识与个人无意识的联系中,更加偏重于对自我意识变化的认知,而对更加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则会留在中年以后去完成。因此,荣格认为,自我实现这一过程,一般会发生在人生的后半段。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这样的区别却变得不甚明显。从普遍的倾向来讲,荣格的理论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现代的青年们比起从前的来讲,会在很多时候更加直接地去面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这可能是因为,从近代开始,人们逐渐失去了由宗教信仰带来的来自社会组织的保护,同时,一直保护着青年们的家庭以及由单纯的价值观支撑着的比较简单的社会结构,也因为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而失去了效力。人类归根结底是追求“自由”的。前文中我们所提到的所有的“保护”,在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算是一种“束缚”。因此,当人们为了自由而斩断了某种束缚时,这种束缚的薄弱性就会被当作社会问题而凸显出来。

这样的社会整体的变化,如果我们去讨论它是好是坏的话,那么就永远没法切入正题了。如果只是感叹一句“还是过去好啊”而聊以自慰的话,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在追求自由的努力过程中,个人责任的不断增大是必然的。因此,我们也不得不从上述问题出发,去研究青年的问题。对于青年来讲,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下,如果能在某种程度上适应过去时代的模型的话还好说,如果不能的话,就要从青年期开始,面临荣格所说的与深层无意识的磨合,以及自我意识形成的双线作战。或者,就要把这种内在的心理学变化拖延至中年期去完成。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能做的,仅仅只是在外在层面掌握成年人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行动方式,在社会上扮演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角色生存下去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社会的青年很难用某种哲学思想体系来武装自己,因此自我意识也就理所当然地变得非常薄弱了。但这归根结底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现代青年与过去的青年相比自我意识变薄弱了,而是随着“自我”承受的负担加大,青年处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自我”的环境下,因而使得自我意识看起来似乎变得薄弱了。如果认识到这点的话,那么作为成年人,就会发现青年们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反之,如果不能理解这个问题而只是空叹“现在的年轻人啊”的话,那么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应该去探讨一下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存在方式,并且应该认识到,与现代青年们的接触,对我们自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4. 现代的青春形象

现在,有的人强调“青春”一词已经消亡了。的确,过去所谓的“青春”,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然后,通过我们到目前为止的分析,我们渐渐可以看到一个属于现代社会的青春形象。这种形象虽然与过去并不相同,但是也在传递着“青春”的气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部描写现代青春形象的作品,吉本芭娜娜的小说《TUGUMI》。

TUGUMI

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可以引发读者很多的联想,因此也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主人公名叫“TUGUMI”,如果用汉字写成“继美”的话,应该算是个平凡的名字。但是,如果用假名来写的话,就会让人联想起鸟类的斑鸠,从而显得不那么平凡了。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就明明白白地写到“TUGUMI确实是一个令人生厌的女孩子”。在书中,TUGUMI被描写为“心眼坏,行为粗鄙,满嘴脏话,极其自我,常常撒娇且非常狡猾,她在绝妙的时机,用最准确的词语毫不客气地说出别人最不想听到的事情并引以为傲的样子,完全就是一个恶魔转世”。这样的女性形象,在以前的“青春文学”中可以说是不多见的。在小说中,TUGUMI只有20岁左右,身上还保留着一些少女的特性,因此,与其称之为“女性”还不如称之为“少女”来得贴切。

小说通过记述一位比TUGUMI大一岁的大学生——白河真理亚的一段与TUGUMI共同经历的夏天的回忆而展开。在小说中,TUGUMI有一位比她大两岁,但性格品行与她形成鲜明对照的姐姐——阳子。小说就围绕着TUGUMI、真理亚、阳子三个女性在一个暑假里所发生的事情展开了。

小说中针对TUGUMI会具有这么坏的品行的原因也做了说明。TUGUMI在出生时身体极度虚弱,“医生断言她活不长,家人也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因此,所有家庭成员对她都极其溺爱。小说中对TUGUMI的胡作非为有着大量描写,这里我就不详细列举了。当家人对她的行为感到伤心时,她就冷笑着说道:“今晚我就突然死给你们看,之后的滋味可不好受,你们有种就别哭!”她的这种男孩子般的语言往往能收到奇效。

针对这样的TUGUMI,年轻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女性读者,可能会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吧。当然,如果要感受到这种魅力的话,不读完整部小说是不行的。在这里,我们不能用太多的篇幅去介绍这篇小说,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小说的作者在书中对于TUGUMI为什么会散发出如此魅力的原因的描写。TUGUMI的恋人恭一,提到TUGUMI时说道:“我吧,有时候在想起TUGUMI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陷入对一种巨大的东西的思考之中。”“我觉得我的想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和一种巨大得难以想象的东西联系起来了。这种东西应该是人的生与死吧。倒不是说那个女孩身体弱的原因,而是每当我看到她的眼睛,看到她的生活方式时,就会产生一种无缘无故的严肃的感觉。”

作者在书中提到:“TUGUMI只是站在那里,就会和某种巨大的东西建立起联系。”之前我们也讲过,与以前的青年不同,TUGUMI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意识层次构建起了联系。这种联系一旦构建起来,那些能够让一般人怦然心动的东西,如财产、地位、名誉等,都会在一瞬间失去价值。现代的青年们所背负的课题究竟有多么深刻,这个问题太过复杂,以至于有些人产生了眼不见为净的逃避想法。关于这点,在TUGUMI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TUGUMI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具有破坏性的言行,我们也很好理解。对于她来讲,正是想通过对表层构建起来的东西进行破坏,来将深层意识的存在感表达出来。

伤感

从TUGUMI的身上感受到魅力的人们,是否为她那“反伤感”(anti-sentimental)的行为拍手称快呢?“黑色的长发,白皙得近乎透明的皮肤,单眼皮的大眼睛上长着浓密而纤长的睫毛,当她低下头时,就落下一片淡淡的影子。她的手足纤细而修长,仿佛都可以透过皮肤看见她手脚上的血管。她的身材小巧玲珑,宛如天神精心制作出来的娃娃般美丽动人”。当这样美丽的女孩说出如下的话语时,是非常具有震撼效果的,想必会令那些悲天悯人的“情感家”听后晕倒吧。

TUGUMI非常喜欢一只名叫POCHI的小狗。但她却说,如果遭遇饥荒什么食物都没有了的话,“我愿意成为一个可以平静地把POCHI杀了吃掉的人。当然,不是那种事后痛哭流涕,嘴里说着‘谢谢你为了大家而牺牲,对不起’等话,认真地将它埋葬,并拿起一根骨头作为装饰品一直带在身上的废物。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当一个完全不受良心的谴责,事后说一句‘POCHI的味道不错’而一笑了之的人。当然了,我说这些最多算是个假设”。这段话,可以算作是典型的“反情感家”(anti-sentimentalist)言论了。

可能是受到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的德国学生所唱的学生歌曲的影响,日本旧制度下的高中宿舍歌,都多少带有一些“伤感”(sentimental)的色彩。在当时,提到青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伤感”,但是现代的青年对此恐怕会有相当大的反感吧。特别是在女性中,估计有不少人听到TUGUMI的言论后会忍不住大声叫好。为什么变成这样呢?

关于“伤感主义”,大江健三郎在《人生的亲戚》一书中,借用登场人物——美国天主教徒女作家弗朗利娜·奥克纳的话,做了如下的论述:“奥克纳说过,‘如果过分强调天真无邪的话,我们反而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她还说:‘本来,我们就已经丧失了天真无邪的心。即使是天主教中的赎罪,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努力,才能让我们重新找回到天真无邪的状态。’也就是说,想跳过现实世界中的努力过程,简单地去追求尼采所强调的天真无邪的话,就只能不切实际地空伤悲(sentimentality)了。”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叙述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的话,就是“理想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努力’,当我们‘幻想跳过现实世界中的努力过程,直接去追求尼采式的梦想实现方式’的话,就可以被称为‘伤感’了”。这种“伤感”,是与现实中的努力脱节后产生的一种过剩的感情。过去,人们曾将对这种过剩感情的讴歌,当作“讴歌青春”来看待。

然而,现代的青年们,掌握着大量关于现实社会的信息,关于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们深知是不可能实现的。相比之下,过去的青年们却没有想这么多,只知道怀着各自的“梦想”,为了实现理想而拼搏。话虽如此,但这些理想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实现的,因此,过去的青年们往往就陷入了“伤感主义”而无法自拔了。在这个问题上,现代的青年们,为了显示自己没有那么天真,又或是为了否定长辈们所期待的那种青春形象,不得不将自己变为“反伤感主义”,进而变得和TUGUMI一样,“想成为可以平静地把POCHI杀了吃掉的人”。

这样的理想虽然与过去的青年不同,但是,现代的青年们想说这样的话的冲动,正是青春的表现。即使是头脑清醒的成年人,在有食物的时候,固然不会有想吃掉POCHI的想法,但是,当饥荒来袭时,如果有必要,也不得不杀掉POCHI来充饥。因为这时候,人们不再有能够去思考非现实问题的余力。《漫无目的,水晶》里的那位小哥所说的“没什么烦恼”这句台词,其实也反映出了同样的性格。现代的青年们其实想说的是,他们并没有过去的青年那样揪着头发、脸色青白、冥思苦索要去解决的“烦恼”。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反伤感主义”的表现。这样的表现,其实并不意味着现代的青年们没有“烦恼”。我们只能说,这里涉及的东西太过深邃,以至于青年们想不到有什么可以让其他人明白的表达方式,才不得不这样说的。

我们前文提到过,TUGUMI的魅力源于她与自己内心深处建立起的联系。这同时也意味着,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与死亡是那样的接近。人的生命与死亡虽然只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但是,普通人的话,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往往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但是,当人们在面对死亡时,会看到普通人所无法看到的“真实”。TUGUMI之所以经常会说出让听者感到极为难堪的话,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听上去她的话是那么粗鄙无礼,但是字里行间却隐藏着某种“真实”的意味。

TUGUMI因为体弱多病,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不得不时刻面对死亡。在青年期,谁都思考过死亡。作为青年期心理激烈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人开始思索“死亡与重生”这一命题,并总觉得死亡正以某种说不出的形式在向自己逼近。但是,与此同时,青年期又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时期。因此,虽然在这个时期很多人想到了死亡,但是却没有什么机会与死亡“亲密接触”。当然,在过去,也有人从青年期开始就不得不面对死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既存的宗教为这样的人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TUGUMI的状况是多么严重。

TUGUMI深邃的目光可以看到常人所无法看见的“真实”。但是,她并没有花时间去让别人理解她所看到的东西,而是一股脑地将所感受到的东西直白地表达了出来。从她的行为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TUGUMI的年轻幼稚。拒绝“伤感”的感情,为了将所感触到的“真实”一股脑地表达出来,TUGUMI选择了男性化的语言。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有效,同时,也作为“反伤感”的代表性语言,将青春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个地方,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青年“自我意识的薄弱”的现象,与其说是TUGUMI自身过于弱小,不如说是她所领悟的“真实”过于沉重,而她自己又不具备“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与积累”来经历“现实的过程”的坚强。

TUGUMI的恋人恭一的爱犬权五郎被一个高中生无赖杀死了。得知这个消息后,TUGUMI的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怒火。她不惜耗尽生命中最后一份力量,挖下了陷阱,将那个高中生无赖活埋了。姐姐阳子察觉了此事,在危急时刻将高中生救了出来,避免了TUGUMI成为杀人犯的事态,但TUGUMI此刻也因体力耗尽被送进了医院,生命也出现了危险。“TUGUMI舍弃了自己的生命”,阳子是这样想的,“TUGUMI真的是想杀人,为此,她不惜去干一件远远超出自己体力的事情。在她心目中,对方的死,比自己爱犬的死要轻得多”。可是,这又该与她之前自己所说的“想成为可以平静地把POCHI杀了吃掉的人”这句话,如何关联起来来看呢?其实,这里面并不存在任何矛盾。后者只是将支撑着前者行为的TUGUMI的情绪,通过“反伤感”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而已。她为了一举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做好了杀死对方,自己也随之力竭从而生病而死的心理准备。

从“为了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一举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举动来看的话,TUGUMI与过去的青年们也没什么区别。只是,过去的青年为了天下、为了国家才会这样做,而TUGUMI的所作所为仅仅是为了一条狗。像我们之前谈到过的,在居住于深邃世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