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02:15:47

点击下载

作者:(德)路德维希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

拿破仑传:世界在我的马背上试读:

时势造物

爱默生

翻开厚厚的史册,不管什么时候,杰出的人物总是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他们品格卓越,成就卓然,既像银河的璀璨群星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又像润滑剂般让社会的运转更加和谐有序。

拿破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19世纪简直就是他一个人的世纪。

在斯维登堡看来,相同或相似的粒子是构成每个物体的元素,譬如:肝、肺、肾分别是由许多肝细胞、肺叶和肾小球构成。历史也是如此,在拿破仑生活的时代里,每个人的思想、气质和信仰都和拿破仑相同或相似,都和那个时代相同或相似,而拿破仑毫无掩饰地将这些全都表达了出来,因而成了誉高权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拿破仑就像一面镜子,在他身上可以照见整个法兰西,甚至整个欧洲。他的情感就是人民的情感,他的力量就是群众的力量。

如果问那时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榜样是谁。他们一定会回答:拿破仑。在这些乐观勇敢、敢想敢干的人眼中,拿破仑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他是被先知派到人间来鼓励他们的。《古兰经》中有一句话:“对于每个民族,真主都会赐予一个用本民族语言传播真知的先知。”拿破仑就是这样的先知,他的“本民族语言”是一种“平民精神”。这种精神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功名。

在普通人眼中,拿破仑与一个平民毫无二致,但他是平民中的英雄,他用自己超越常人的努力和优秀的品格获得了盛名和权势。这种奋斗精神就像心脏,跳动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胸腔内。正如拿破仑自己说的:“我绝对不是卡普秦修士。”的确,拿破仑不是虔诚的圣徒,他也称不上真正的慷慨赴国难的大英雄,因为他为的是自己的前程,但他成功了,因他的奋斗精神,他被贴上了现代人的标签。人们想要看清自己,因而一再地阅读拿破仑的传记、回忆录和野史趣闻。他们手不释卷,因为书本的字里行间有他们的影子。

人们对财富和权力怀有何种渴望,拿破仑皆洞若观火,而且,他不只是心知肚明而已,他不择手段地把这些思想全部变成了现实。从这个英雄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实际上就是大众想说的每一个字,他的言论,他的著作,全都浸透着法兰西的智慧和力量。尽管拿破仑拥有的品质和力量常人也可拥有。他是平民的偶像,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成为第二个拿破仑。

这个赫赫有名的法兰西皇帝,几乎无所不能。他不仅是战场上智勇双全的大统帅,征服阿尔卑斯山,打了数不清的胜仗,他的麾下还云集了当时所有的专家、学者等各领域的精英,吸取他们有用的建议,统一了度量衡,制定了新的法典,修筑了绵延不绝的公路。每一个法条、每一个方案,未必都出自拿破仑,但最终都划归拿破仑的名下,而历史,也只记住了拿破仑。

拿破仑的能力和野心让人惊诧。如果一个思想家想要把一切问题都想清楚,那么,他的这个想法本身就荒唐可笑。丰塔内知晓拿破仑的宏大愿望,因而在1804年代表参议院向拿破仑致辞时,他说:“想要追求完美就像病入膏肓啊,陛下。”

拿破仑对成功的追逐的确无可救药。他不会在虚幻中想象成功,也不会在危急时盼望奇迹发生。他绝不会摆出柔弱的文人姿态,而更像一个严谨踏实地经营着自己事业的普通人。

他不懂魔术,却能将建筑、金钱、公路、武器和军队等玩得有模有样。他从不把战争看作一种神圣的艺术,那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种游戏罢了。在不断的征伐中他懂得,只要自己的士兵比敌人多,不管是攻是守,他都不会战败。

但拿破仑绝不是一个愚顽的猛夫,他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为常人所不能及。他简直不可复制,因为再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将天赋异禀和后天智力结合得天衣无缝。他不会让自己的情感束缚和桎梏自己的行动,而更相信自己的理智和双手。他坚信,要想成功,就必须在某些时候摆脱宽容、感恩、真诚等单纯的情感的影响,就像一句意大利谚语所说:“善良是成功的大敌。”

夏天,人们难以跨越洪水过后漫涨的河流,而冬天来临了,人们就能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自如。就像天气这样的外力有时会改变事物一样,拿破仑的成功除了和他先天的性格有关外,还与他幼年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然而,还有一个角色无法在拿破仑的成功中缺席——大自然。仿佛真的有神存在,世界需要一个能吞吐宇宙的英雄,拿破仑就出生了。而这个人又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可以连续几天不吃饭也不睡觉。他一跨上战马便精神百倍,甚至有时在马上连续作战十六七个小时也不跨下马背,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充饥,随后又恢复了雄风。不止是拿破仑,他手下的部将,也有像他一样不眠不休的精力,没有一点儿偷懒。

拿破仑的行动勇猛,头脑也像鹰隼一样敏锐。他坚信自己的铁拳和头脑紧紧相连。更重要的是,他从不刚愎自用地蔑视自然,而是将自己的成功归于自然的眷顾。因而,没有人会反对他是上帝的宠儿,是天之骄子。

连年征战,人们把其中的种种罪过都归在拿破仑身上。但是拿破仑却反对把这些罪名都安在他的头上,他说:“战争不是罪恶,也不是阴谋,我听的是先知的言语,行的是再崇高不过的事。我一直和人民迈着同样的步伐,在时代的路上并肩前行。伟大的功绩是时代和我的战斗共同浇灌出来的希望之花,再多的诽谤都是易折的箭头,会断在我的盾牌前。”

拿破仑的雄心、智慧和实现雄心的力量都让我钦佩不已。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他也造出了时势。他无可取代,就像他曾经说:“我的儿子不会替代我,我也不能替代前一秒的我自己。”第1章 岛

1679年8月15日,在科西嘉岛上波拿巴家族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根据家族传统,他被取名拿破里奥尼(即拿破仑),意为“林中之狮”。初生之时,小小的科西嘉岛正被法国人侵占。在少年拿破仑的印象中,法国军队像潮水一样涌上故乡的海岸。

故乡失去了自由,而年青的拿破仑也像这个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小岛一样,孤独而迷茫。[1]

拿破仑童话在我眼中恰如《约翰启示录》”一般,虽然人人都知其背后隐藏着什么,却无人知晓究竟。——歌德■《1798年的金字塔之战》佚名(法国画家,1775-1848)■《拿破仑在杜伊勒里宫书房》雅克·路易·大卫(法国画家,1748-1825)■《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皇后》费朗索瓦·热拉尔(法国画家,1770-1837)■《拿破仑·波拿巴穿越大圣伯纳德山口》雅克·路易·大卫(法国画家,1748-1825)■《拿破仑在狮身人面像前》让·里奥·杰罗姆(法国画家,1824-1904)■巴黎卢浮宫内的拿破仑庭院■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流放的地方■巴黎荣军院中的拿破仑墓■《拿破仑在弗里德兰战役中》贺拉斯·贝内特(法国画家,1789-1863)■《拿破仑在里沃利会战》佚名(法国画家,1815-1884)■《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尼曼河会面》阿道夫·罗因(法国画家,1780-1867)■《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贺拉斯·贝内特(法国画家,1789-1863)■《拿破仑一世在枫丹白露宫与皇帝卫队告别》佚名(法国画家,1802-1884)■调停法案■《拿破仑加冕》雅克·路易·大卫(法国画家,1748-1825)■《拿破仑三世》弗朗兹·克萨韦尔·温德尔哈尔特(德国画家,1805-1873)1 科西嘉的战斗

这里岩石密布,人烟稀少。夕阳的最后一道光线穿过浓重的烟雾,落在了原始森林间。在虚弱的光线中,偶尔有狐狸或野猪游荡。远处,隐隐传来轰鸣声,一位年轻的少妇坐在帐篷里一边给怀中的孩子哺乳,一边听着外面的声响。她不知道那是不是交战的炮火声。太阳已经落山,也许早就停战了。那声音可能只是林中的松涛声,或是雷声在山间的回响。

她看起来像是吉普赛女人,额头带着头巾,栗色卷发披在肩上,一双漂亮的眼睛炯炯有神,高挺的鼻子秀出她的魅力,修长的下巴显得她精力充沛。她用毯子半掩着白皙的胸脯,烟雾笼罩中,她腰间那把自来到这里后就从未离身的短剑,显得异常闪亮。这时,她听到有马蹄声朝这里接近,她想是不是远在战场的丈夫回来了。可现在太阳已经下山,雾气正浓,看不清道路,所以尽管丈夫说过今夜会回来,但她依然不确定。

她和丈夫都出身于古老的军事家族。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从意[2]大利来到这个名叫科西嘉的小岛上,并成为这里的领袖。少妇继承了祖先的气质,身上透着坚毅和力量。战争爆发后,她随民众领袖保利的副官,也就是她的丈夫离开舒适的家,抛开贵族女性的一切闪光特质,来到这个荒凉的山区,与全岛人民并肩作战,驱除入侵的法国人。她要在这里用勇敢和荣誉证明自己的血统。

帐篷的门被打开,一阵清爽的空气随着一位身形高瘦的男子透了进来。丈夫回来了。

年轻的丈夫大概二十岁左右,身穿军装,动作灵敏,头巾上装饰着鲜亮的羽毛。他一进门,就跟妻子亲热地打招呼。少妇把手里的婴儿交给女佣,急忙起身给丈夫端来了葡萄酒。她急切地向丈夫询问战况如何。这次,他带来了好消息。他说:“莱蒂齐亚,我们就要胜利了!我们明天停火,敌人撤到了海边,已经无路可退。他们已经派代表来谈判,科西嘉将重获自由。从今以后,我们的孩子再也不会成为法国人的奴隶。”

说到孩子,每个科西嘉家庭都希望自己有许许多多孩子,因为这里的习俗与别的国家不一样。在这里受到侮辱的人当场就可以报复,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宗族间的仇杀也是家常便饭。为了保证家族血脉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流传下去,这位年轻的军官和许多人一样都希望妻子为自己多生子嗣。而少妇则从自己的母亲、姨妈、婆婆等女性长辈身上认识到,对科西嘉女人而言,最大的荣誉是孩子。因此,15岁那年她就有了第一个孩子,从那以后,她生的都是女儿。直到今年,她19岁,终于和丈夫有了第一个儿子。2 复仇者的诞生

整个科西嘉的局势一波三折,就在科西嘉人以为胜利在望、即将再度拥有太平岁月的时候,敌人在第二年春天得到了后援力量的支持,成功抢滩登陆。值此生死存亡关头,科西嘉人众志成城,全副武装。尽管莱蒂齐亚当时没有直接参战,但她紧随政府,经常离开山上的藏身之所,冒着枪林弹雨,收集敌人消息。许多和莱蒂齐亚一样的妇女都无所畏惧,因为她们认为,在圣母光辉的照耀下,自己将会安然无恙,胜利必在前方。

尽管科西嘉儿女们英勇地浴血奋战,但最终寡不敌众。为保存实力,他们被迫撤退。撤退从5月份一直持续到7月份。撤退的队伍里以男人为多,间杂少数女子。人们翻山越岭,钻出丛林,向海边进发。这个过程对莱蒂齐亚而言,更加艰辛一些。当时,她的肚子里怀着孩子,手臂里抱着1岁的儿子。

他们的领袖保利在6月份就带着数百随从去了意大利,之后大家的撤退行程又持续了一个月。直到保利的副官和一众使者向大家传达了投降意愿,屈服于占领者,科西嘉人斗志终于崩溃,骄傲烟消云散,对抗和撤退宣告终止。

从此,莱蒂齐亚便安心养胎,在8月份诞下第二个男婴。这个在去年秋雨绵绵秋风瑟瑟的时节怀上的孩子,成为后来的复仇者,莱蒂齐亚为孩子取名拿破里奥尼。

莱蒂齐亚,在战场上奉献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胆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典型的家庭主妇,贤良淑德,勤俭持家。那座临近海滩的大房屋见证了这位家庭主妇的能干,同时也目睹了男主人长期的无所事事。

莱蒂齐亚的丈夫曾经在比萨读大学,生活豪奢,但学无所成。他顶着波拿巴伯爵的名号在大学虚度了很多时光,同时他还沉浸在自己的空想中,妄图赢得一场遗产继承官司。由于丈夫在这件官司上面空耗精力,莱蒂齐亚不得不咬牙硬撑,维持家计。日益窘迫的家庭让莱蒂齐亚的丈夫变得现实,因此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就停止了学业。

家已成而业未立的波拿巴开始自谋生路,他瞅准了法国当局拉拢人心,稳定科西嘉局势的政策,投靠了占领者。很快,他就在新成立的法院谋到了陪审推事的职位,同时获准管理法国国王想借以推广桑树种植的一个苗圃。另外,他家境殷实的哥哥是当地主教堂的大司祭,而他的连襟——妻子同父异母的兄弟做生意很有一套,同时身兼司祭。波拿巴和这些有一定实力的人互相帮衬之余,更长袖善舞,与科西嘉元帅攀上了关系。有一次,这位元帅拜访波拿巴一家,他倾尽所能,以最高规格款待。

科西嘉人崇尚快意恩仇,对力量的服从成为多子多福的催化剂,男丁意味着在竞争和斗殴方面占有优势,波拿巴一家也不例外。已经三十岁的莱蒂齐亚已经是五男三女的母亲。她一如既往地漂亮,性格依然高傲。波拿巴虽然拥有山上的羊群、海边的葡萄园,但养孩子的开销还是让他觉得吃不消,而且整天都因孩子们的他和妻子为金钱而喋喋不休也不好。因此,波拿巴把11岁和10岁的两个男孩经土伦和凡尔赛带到法国。[3]

值得一提的是,波拿巴其实一直拥有伯爵头衔,只是一直未能得到当局的确认。到了法国后,这位归顺并服务法国十年的伯爵,身份终于得到完全的认可。专门负责头衔、级别、证章事宜的铨叙局向国王证实波拿巴是货真价实的伯爵,而科西嘉元帅也对波拿巴很关照。国王当即赐予波拿巴两千法郎,本着让波拿巴封妻荫子的考虑,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被特准进入贵族学校免费学习。

这两个儿子毕业后分别成为神职人员和军官。3 独来独往的男孩

矮小的个子、长长的外套、古怪的名字、没有零花钱、平时沉默寡言、总是独来独往、不屑屈尊学法语……在布里埃纳这所贵族军校里,以上任何一个特点都可能成为笑柄,而一个自称是贵族的男孩,一个人就把这些特点尽数囊括了。

这个男孩子经常在被划分成小块的花园里看书。这里的每位学生都有一块花园,但他用篱笆圈起了属于自己和另外两位同学的花园小块,创造了一个微型独立王国,除了他和另外两位同学,其他任何人不得入内。一次几个同学在被火焰灼伤后跑到了里面,马上就被他挥着锄头气势汹汹地赶了出去。对他这样充满了自我意识的举动,老师们无可奈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其中一位老师认为,这个孤僻而霸道的孩子是一块藏着火山的花岗岩。

男孩脸上很少有笑容,同学们把他视为野人,他也很少同他来往,书才是他最为忠实的伙伴。他涉猎驳杂,尤其对那位著作等身的普鲁

[4]塔克十分景仰。他惊讶于生活在遥远时代的普鲁塔克竟能在16—19世纪的欧洲依旧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这位伟大的古典作家曾写过一部《希腊罗马名人传》,书中那些战功赫赫的英雄、耿介忠直的立法者、为民请命的政治家、口若悬河的演说家无不特色鲜明,让人追慕。男孩尤其对罗马英雄的光辉事迹印象深刻,并为之热血沸腾。因此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自己宁愿在工厂中和工人们竞争,领袖群伦,也不愿意在科学院中,混迹于院士名单之末。

贫穷但孤傲的男孩总是被那些有钱有势的同学嘲讽。他的同学们认为,科西嘉贵族的头衔一钱不值。他们甚至认为,科西嘉之所以被法国征服,是因为科西嘉贵族们并不具备他们自诩的那些高贵品质。最要命的是,这些高傲的同学竟说男孩的父亲地位卑微,一个小小的中士不配称自己是贵族。

心高气傲的男孩因此怒火中烧,他无法令那些同学相信,科西嘉人是因为寡不敌众而失败的。因此他叫嚷着:“看着吧,总有一天我要惩罚你们这些傲慢的法国佬。”他胸中燃着的愤怒火焰,似乎立刻就要喷出躯体了。于是,他提出与这些同学决斗,但遭到了禁足。

悲愤的男孩在信中向父亲倾诉,认为自己不该向那些草包一样的纨绔子弟低头,因为这些人虽然有几个钱,却是精神上的乞丐,而自己才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不愿再忍受贫穷,更不想再被那些外国佬嘲笑……不过这些情绪一次次被父亲压制。父亲在信中告诉他,他必须待在那里,因为他们家并不富裕。

这位人穷志不短,一直蛰居待时的男孩就是拿破里奥尼,那个未来的复仇者。现在的人们,出于简洁考虑都叫他拿破仑。

孤傲如拿破仑,胸怀大志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但绝不是一个鲁莽之徒。家族的宗族观念让他心怀大局,而父亲细腻的想象力和沉稳的性格都影响了他。同时,他的母亲所具有的果敢、自豪、严于律己的品质也让他受益匪浅,所以他在坚持用审慎而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时候,也脚踏实地,十分识时务。

因此拿破仑虽然对父亲投靠法国人的行为感到不齿,却不会因为所谓“尊严”而放弃在法国学校学习的机会,所以他接受了父亲的建议,留在学校,而且一待就是五年。

他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遇,利用每一个可能的好处,为将来对付法国做准备,而这些行为都来自一个预感——总有一天他要解放科西嘉。这一预感模糊而坚定,最后他已经暗地里决定以成为科西嘉解放者为目标,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想创造未来,就必须对过去了若指掌,拿破仑让家人把所有能收集到关于科西嘉的著作和报告都寄给他。他精心研究伟大的普鲁士国[5]王在世时所写的关于科西嘉的文字,不知疲倦地翻阅伏尔泰、卢梭[6]等人论述科西嘉的文章。

在拿破仑专心学业的同时,那些贵族子弟的嘲笑依然继续,但他们并未在实质上伤害到拿破仑,反而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定同时更加自信,让他对革命的热忱与日俱增。而那些跟他关系还算好的几位修士老师,也认真教授他历史、数学以及各国地理。拿破仑渐渐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探索的好奇还有反抗精神等。

虽然那时他才14岁,但少年老成的拿破仑在识人方面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他曾对准备放弃神职转而投军的哥哥约瑟夫做过如下评价:

因为帅气、灵活,能够说些让人高兴的马屁话,所以八面玲珑的约瑟夫可以做一个后方的卫戍部队军官,但他怯懦的性格缺少勇敢的基因,注定没法冷静面对战场;他对数学一窍不通,同时受不了单调枯燥,这样不受约束的性格既不适合海军,也不适合炮兵;作为神职人员,他享受丰厚的薪水,在养家之外还绰绰有余,现在投军已经不合时宜……

拿破仑对约瑟夫的分析实际上也是他对父亲的认识,经过观察对比,拿破仑认为自己跟父亲和哥哥约瑟夫都不一样,自己身上具有父兄们都缺少的品性。4 爱书少尉

少年老成的拿破仑从布里埃纳毕业后,进入巴黎军官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在这里,他依然嗜书如命,且对学校里那些法国贵族的繁文缛节不屑一顾。他深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因此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开始给母亲寄钱,担起家庭责任。这一年他16岁,穿上了在他接下来一生中很少脱下的军装,系上佩剑,还获得了少尉军衔。这位年轻的少尉对法国依然满怀厌恶,他固执地认为,腰带是法国的,而剑是自己的。

一年学习期很快结束,拿破仑的成绩不好不坏,毕业成绩单上的评语也有褒有贬——天资聪颖、性格奋发向上、辩论言简意赅、探究时喜欢刨根问底、对优秀作家的作品爱不释手、处事坚决强悍;而另外的评语认为他争强好胜、喜怒无常、傲慢跋扈……

带着对这些褒贬不置可否的态度,一身戎装的拿破仑迈开大步,奔向瓦朗斯某军团。路上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通过战斗成为科西嘉岛的主人,并实现三个理想,脱离穷困,利用那些无知而狂妄的蠢货,获得对别人的主宰权。

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拿破仑到驻地后,很快就对社交礼仪的学习感到厌倦,更懒得和那些自以为高贵的上流人士打交道。相反,他倒是在跟市井小民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新鲜趣闻。他依然把阅读当做呼吸,汲取了伏尔泰、孟德斯鸠、雷纳尔等那个时代先进思想家的思想精华。为了能时时得到书籍的滋养,拿破仑经常节衣缩食买书。作为一个喜静不喜动的人,他有极强的自制力。他甚至为了避免因搬家而破坏自己的生活习惯,一直住在咖啡馆里,忍受着隔壁台球室的噪声。

拿破仑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书籍,当他的同事们在想方设法寻欢作乐时,他在千方百计博览群书。身处台球室旁边的咖啡厅,拿破仑心远地自偏,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漫步,在古代各国的宪法中畅游,感悟雄才大略创下丰功伟绩的腓特烈大帝,体会马基雅维利和雄辩家米拉波的文采风流,阅读英国、中国等国家的悠久历史,探寻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他对涉猎的每一个领域都进行深入研究,留下了大量摘录。直到30多年之后,说到关于埃及和印度摘录的时候,他依然如数家珍。拿破仑对创立了联系欧洲、非洲、亚洲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特别推崇,后来人们刊登在报纸上的拿破仑摘录甚至多达400页。

拿破仑对这些经典或者思想家从不盲从,读书笔记里清楚地记录了他旗帜鲜明的观点。当他读到卢梭论述人们为什么不平等,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部分时,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在文中批注:“这一部分简直就是在胡说,我是绝对不相信的。那些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的酒色之徒,本就该被胸怀大志的人征服,然后踩在脚下。伟大的人应该挣开在身上的枷锁,丢弃空洞的想象,充满激情、自信和骄傲。”

与此同时,拿破仑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几年内就写成了十几篇文章,而且还列下了几部鸿篇巨作的提纲。他的文章无所不包,从机械制作到政治生活都有涉及,尤其是论述科西嘉现实的文章最受人欢迎,风头甚至盖过了卢梭。他想写鸿篇巨作的原因在于,他认为有想象才能统治世界,而创作长篇小说是展现想象力的最好方式。但他又明白,只有大炮才能把想象变成现实,所以并未沉溺在文学创作中,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有用知识”的获取上。对他而言,那些有用的知识,无一能离开数字。拿破仑不但精研炮兵原理、攻坚战法,而且在科西嘉岛地图上排兵列阵,计算大炮、战壕的方位,军队力量的分布……对法国的仇恨让他精力充沛,所有的行动都在为将来复仇做准备,但拿破仑把这些想法巧妙地隐藏起来,只给人留下“数学天才”的印象。

就在拿破仑踌躇满志蓄积力量的时候,他的妈妈从科西嘉来信告诉他,科西嘉元帅去世,家里失去了靠山,情况已经一塌糊涂。拿破仑读完信件后,马上告假还家。

在回到那个承载了他雄心壮志的小岛途中,他进行了沉重而深刻的反思:法国人征服了科西嘉岛,设立了管理小岛的元帅,这样的人本应被当地人憎恨,现在反而成了母亲眼中的守护神,这实在无法让人忍受!悲愤不已的拿破仑痛恨法国人既掠夺小岛,又腐蚀当地人的斗志,但自己暂时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此刻的他竟然想逃避一切,但是沉重的使命感告诉他,即便痛不欲生,也应当咬紧牙关,为科西嘉而战,为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而战。5 保利的失算

回到科西嘉岛后,拿破仑不遗余力地操持了一年家计,结果回天乏术。无奈之下,拿破仑到了另一个驻地——欧克索讷。

那里新上任的将军觉得拿破仑有一些才能,于是派给他一个修筑工事的任务,但就算是这样的机会,也被嫉贤妒能的上尉夺走了。在失去这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后,拿破仑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命运,他知道如果按部就班往上爬的话,最后只能在小小的上尉职位上退役,回到家乡领取政府施舍的养老金,然后在故土终老,一辈子都是个无名小角色。对这样的命运,拿破仑自然不甘,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大逆不道”的言辞,认为欧洲那些靠篡夺而来的王权,都会被推翻,包括法国在内。他知道那些王权不会有好下场,但目前以科西嘉的力量,根本没法从法国的铁蹄下解脱。

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日复一日无聊的巡逻在吞噬着拿破仑的青春,他在写作和数学中等待着一个时机的到来。到了1789年6月,发生严重统治危机的法国面临着分崩离析的险境,郁闷的少尉心中腾起了熊熊火光,他看到法国人开始自食其果,也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大喜之下,他把之前写下的《科西嘉札记》寄给那位偶像——流放中的保利,曾经的科西嘉人民领袖。《科西嘉札记》充满了汹涌澎湃的语调,一往无前的决心,让人耳目一新的宣言,还有不畏生死的勇气。拿破仑告诉保利,科西嘉正被法国蹂躏和奴役,岛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放眼哀鸿遍野令人心痛。在科西嘉岛受苦受难的时候,竟然还有些卖国贼落井下石,污蔑保利,而且巧言自辩,毫无廉耻。他希望能得到保利的鼓励,从而以百倍的信心,万分的热情,成就伟大的事业。可惜的是,在已经暮气沉沉的保利眼中,拿破仑无知而狂妄,他的慷慨激昂显得幼稚可笑,所以保利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拿破仑,历史不是年轻人谱写的。

但是老谋深算的保利这次走眼了,仅仅一个月之后,他眼中的“幼稚青年”就攻占了巴士底监狱,开创了后人眼中一段伟大的历史。

当时,拿破仑所在驻地也发生了骚乱,他奉命向街上的人群开炮。当时他毫不手软,因为在他的眼中,民众也是应该被蔑视的,就像贵族也该被嘲弄一样。然而炮火的喧闹并未干扰拿破仑的判断力,他知道这只不过是法国人之间的内斗,跟他无关,他的目标是科西嘉,自己应该趁着局势混乱返回故乡,待机而动。6 出师未捷

决心已下,雷厉风行的拿破仑马上回到了科西嘉。在登陆的前一天,他仍然只是一个在祖荫庇护下靠法国人生存的年轻人。在生存之外,他还能借由有名无实的贵族头衔获得一些特权。而在重返科西嘉那天,这位少尉已经成了科西嘉的救世主,带来平等、自由、博爱等新鲜的空气,吹散法国殖民者给科西嘉人带来的压迫和屈辱。他走上街头,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号召人们为了独立自主而奋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个脸色苍白但目光冷峻,20出头的年轻人。人们同时知道他善于制作大炮,只要大家拿起武器,他愿意身先士卒,为整个科西嘉而战。

拿破仑的演讲像一团大火,渐渐烧遍整个科西嘉。拿破仑身上古罗马护民官一样的风格感染了更多的人,他的身后渐渐尾随了成百上千的民众。这些人出于不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有的希望自己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有的则被自由召唤,想破除身上的枷锁。

这支队伍高举反抗大旗,联络藏在山里的军队,把矛头指向了统治科西嘉的法国人。但法国军队在山里援军到来之前率先对拿破仑的队伍发动了攻击。刚集合起来的军队缺少训练,武器短缺,所以才坚持了几个小时就难以为继。好在法国军队并未对这群“乌合之众”斩草除根,在扑灭了大规模反抗后就静观待变。心比天高的拿破仑承认反抗失败,但不甘心就此罢手。他给法国当局写了一份申诉,慷慨陈词要为科西嘉争取自由,科西嘉要有自己的武装,那些效忠法国国王的科西嘉官吏则要被处死。拿破仑的申诉得到了科西嘉一个委员会的赞同,他们在签了字之后马上把这份申诉呈送巴黎。

在惴惴不安,而又满怀期待地过了几个星期后,拿破仑和委员会得到了答复——米拉波认为,科西嘉不是法国殖民地,而是一个享有跟其他省份同等权利的法国省,同时放逐中的保利可以带领手下回到科西嘉。

拿破仑根本不想做法国人,因此他对这一结果大感失望。不过,他还是决定暂时偃旗息鼓,审时度势。在继续撰写科西嘉历史之余,拿破仑在科西嘉新的政治集团中经营,帮他的哥哥在市议会里谋得席位,并开始寻觅自己的支持者。

根据米拉波的提议,已经被放逐了20多年的保利回到科西嘉,人们对这位昔日的英雄抱以阵阵欢呼,但拿破仑则对曾经的偶像疑虑重重。保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再无雄心壮志,完全堕落成了一个可鄙的政客,但拿破仑并未在言辞或行动上流露出轻慢,仍然对马上要掌握科西嘉大权的保利毕恭毕敬,并且鞍前马后地陪着保利。

在互相接触的时间里,拿破仑和保利开始了实质性的交流。保利还记得他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寄给他的札记,因此对拿破仑的张扬心怀警惕。他以一种长辈的口吻训诫拿破仑,认为他太过好高骛远,像冲动的魔鬼,而且根本就不像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好像是来自普鲁塔克时代的遗民。面对保利带有嘲弄性质的评价,拿破仑非但毫无愠色,而且升腾起一种心有戚戚焉的知音之感。虽然保利已经不适合做自己的偶像,但把他和普鲁塔克相提并论让他十分开心,自信大增。在为保利起草一份宣言的时候,拿破仑很陶醉地在文末写道“共和二年1月23日,撰于米迪力小屋”。7 贫穷中尉的征文

保利回归,科西嘉已经完全被他掌控,拿破仑的计划再难实施,而且一再延长的假期期限已到,所以拿破仑回到了驻地,继续等待时机。回到驻地之后,拿破仑充分发挥他洞察人心的才能,观察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对当前局势的反应,因此他也对自己的命运和科西嘉的前途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时的他,在批评对手的时候比以往更加不留情面。他言辞尖刻一针见血。他深知人们难以逃脱虚荣和贪婪两大恶魔的掌控,所以在一次指责对手的时候说:“像你这样只会在蝇营狗苟之间钻营的小人,对别人的评价只会由金币来衡量,在你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是金币的多寡而已。”

拿破仑在冬季将至的时候给在科西嘉从事神职的舅舅写了一封信,在赞誉驻地环境的清新之外,他告诉舅舅,驻地的民众包括农民在内,都已经接受了新的思想,随时准备为新的宪法而战。如果有人反对代表自由的新宪法,想保留皇权,那是因为自由让他们无法享有特权。

他在信中评价科西嘉人特雷迪用刀胁迫米拉波一事,认为特雷迪虽然勇敢,但这样的行动却让科西嘉蒙羞。科西嘉人应该把方形帽、马甲、裤子、弹药袋、三刃匕首等科西嘉的传统服饰和配件送给米拉波,向米拉波表明科西嘉争取独立的决心,以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升职做了中尉,但薪水仍然少得可怜。当时除了自己的吃穿用度外,他还要为13岁的弟弟路易交学费。当他带着弟弟回到瓦朗斯时,85法郎是他的全额财产,所以他不能把全部心思都用来实现他的宏大计划,还要为生计奔波。

就在这个时候,里昂的科学院举办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什么最能让人感到幸福”。面对这个提供1200法郎奖金的题目,胸有成竹的拿破仑用他的生花妙笔,先大大赞美了让人快乐的大自然、友谊、休闲等事物,接下来笔锋一转开始了对国王和专制的大肆挞伐。他讥讽那些尸位素餐的贵族品格低下,根本不配得到人们的礼敬,只有普鲁塔克笔下那些带有奋发向上的品性、充满男子气概的斯巴达人才是生活的典范。这些斯巴达人顺应人的本性,让自己尽可能强大,从而拥有了高贵的善,而弱小则是天生的恶。伟大的人就应该抛弃那些虚假的道德,让自己成为照亮地球的流星……

拿破仑对自己的文章很满意,认为1200法郎大奖唾手可得,但那些以卢梭学生自居的科学院评委们却对这篇离经叛道的文章充满敌意。大失所望的拿破仑便继续创作那部科西嘉小说,而且着手写爱情对话录,以期可以名利双收,摆脱贫穷。

以拿破仑不苟言笑、专心政局的风格而言,爱情是个略显突兀的话题。但冷峻的外表下,拿破仑心烈如火。他坦承自己曾被爱情困扰,后来体会到爱情其实是没必要存在的,因为爱情不但对个人幸福有害,对整个社会的福祉也是百害无一利。

很快,对爱情短暂的思考被时局打断了,当他得知法国国王已经成为阶下囚后,写下了一篇祝酒词庆贺攻打巴士底监狱两周年纪念日。整个法国动荡不堪,包括无政府主义盛行的科西嘉,人们狂乱的呼喊声敲打着拿破仑的耳膜。他知道放手一搏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他趁假期,再回科西嘉。8 投奔雅各宾派

回到科西嘉,拿破仑开始走街串巷,到处演讲,造声势,为竞选国民自卫队中校副司令拉选票。他的哥哥约瑟夫为他在市议会游说,从事神职的舅舅加入了他所在的雅各宾俱乐部。母亲整天在家举办宴会,招待拿破仑可能用得上的各界人士。为了取得国民自卫队的领导权,成为现实版的古罗马大将克里奥兰纳斯,拿破仑用尽了手段,对潜在的支持者和颜悦色,对竞争对手的支持者则恶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转眼假期就快结束,他显然不能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他写信告诉驻地上司,因为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业要做,所以暂时不能归队。当选举结果终于出炉,他如愿以偿成为自卫队中校副司令,拿破仑再次写信给上司,说自己应该报效科西嘉,而且亲朋好友们也不想让他离开,所以他只能辞职。不过这次拿破仑并未说到做到,他没有打算完完全全跟自己的军团断绝关系,也没有正式提交辞呈,因此他的驻地也继续给他发薪水。

不过,驻地的司令看到拿破仑在信中把法国称作“贵国”,这明显是背叛法国的标志,所以他直接撤销了拿破仑的中尉职务。虽然拿破仑在写信的时候已经有所准备,但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了一丝不安。

眼下的拿破仑完成了和法国的切割,不用再依靠法国的军衔和薪水,但他也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唯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他毕竟成了国民自卫队的中校副司令。为了让自己牢牢控制随时可能一哄而散的[7]自卫队,拿破仑决定向腓特烈大帝和古罗马终身独裁官恺撒学习,通过策动科西嘉内部势力之间的混战,瓦解老保利,让自己成为科西嘉的主人。

当时法国内部正忙于征战,而科西嘉也动荡不安,拿破仑谋定而后动,在1792年复活节那天,找了个借口就发动了对科西嘉守军的进攻。但他低估了守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因此很快失势。守军向法国当局呈报了这一叛乱,把拿破仑定为叛国贼。保利则落井下石,撤了拿破仑的职,而且信誓旦旦宣告自己对法国绝对忠诚。看到曾经的偶像竟然如此懦弱而卑鄙,愤怒的拿破仑在心里发誓:“我要到革命的发源地巴黎,那里肯定有我的机会,既然不愿意做我的战友,那么保利你就准备做我的敌人吧。”

丢官去职的拿破仑像个流浪汉一样徘徊在巴黎街头,既不能回到科西嘉接受审判,也不能向法国当局摇尾乞怜恢复官衔。此时他已经身无分文,只能忍饥挨饿。在物价高昂的法国,一切商品都好像是在跟拿破仑作对,在把手表送进当铺之后,他向一个酒商赊了15法郎的债。赊欠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但穷途末路之时他别无选择。这时候他对那些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统治者仍然没有一丝羡慕,一如既往鄙视这些到处钻营的市井之徒。他不甘寂寞,更不甘平庸。后来他以意大利人的身份成为一个旁观者,通过细心观察,他看到雅各宾派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势力集团,他们扳倒了国王,而且让原来不可一世的国王饱受屈辱。拿破仑从雅各宾派上看到了希望,虽然同样鄙视这[8]些本可以被国王用霰弹击退的暴徒,但他顺势加入了雅各宾派。新成立的政府马上给拿破仑加官晋爵,尊享上尉军衔,委派拿破仑到普鲁士的东部战场。拿破仑接受了官职,但仍然决定重返科西嘉,东山再起。他在信中不无骄傲地告诉舅舅,不用为外甥担心,他否极泰来,马上要出人头地了。9 第二次失败

这个时候的科西嘉山头林立、派系繁杂。拿破仑所在的雅各宾派内部也因为政治主张不一而四分五裂,这样的风气蔓延到科西嘉之后,钩心斗角的博弈愈演愈烈。那些主张用激烈手段对付一切反对势力的人占据了优势,所以温和的保利被人们视为油滑的叛徒。已经走到保利对立面的拿破仑获得了保利政敌的赏识,科西嘉的国民公会代表萨利赛迪对拿破仑的炮兵才能尤其欣赏,这样的才能既能为进一步攫取权力服务,也能未雨绸缪,为之后可能的政变中保存实力打好基础。

人们在这样让人不安的局势中各显神通,为了保证安全和获得更多利益而东奔西走。每个人都可以是掌权者,但下一秒就可能成为别人的俘虏甚至断头台上的笑柄。因为缺乏安全感,人们武器不离身,随时准备战斗。在外人眼中,甚至科西嘉人自己都认为,清新的海风也吹散不了岛上斗争的乌烟瘴气,科西嘉已经成为阴谋家的聚集地。

拿破仑一家现在已经算得上是科西嘉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弟弟吕西安、从事神职的舅舅背后都有自己的追随者,这些力量在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岛,第三次试图掌控科西嘉的时候终于合流。拿破仑充分利用萨利赛迪的信任,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反对派的大本营。

一直在收拢势力、凝聚人心的拿破仑获得了意外好运,国民公会代表在这个时候来到科西嘉岛,宣布拿破仑为科西嘉正式部队的总指挥官,同时在没跟保利协商的情况下直接撤了一批军官的职务。经过前两次努力,拿破仑在士兵中已经扎下根基,所以士兵们对巴黎的这一决定极为欢迎。不过拿破仑的好运气并没走到头,巴黎很快就做出了逮捕保利的决定,拿破仑成了岛上最有资历的领袖。

然而巴黎的决定激怒了科西嘉底层民众,他们觉得这一决定相当过分,无论怎么说保利都是科西嘉曾经的英雄,所以他们决定护卫保利。保利对这样的决定自然也十分不满,干脆响应民众呼声,准备抗命。一度陶醉于大好形势的拿破仑猛然醒悟,自己的影响力还没达到可以呼风唤雨的地步。经过思考,他一方面表示会尊重国民公会的决定,一方面认为逮捕保利是不恰当的。拿破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声望,但经过了大风大浪的保利当即让自己的追随者在呼吁书中告诉民众,拿破仑的行为是典型的两面派手法,只是投机取巧,这样的行为应该被唾骂和谴责。拿破仑的敌人们趁此机会发难,涌入拿破仑家大肆破坏,要不是拿破仑和兄弟听到风声后进入委员会避难,愤怒的民众很可能把兄弟俩撕个粉碎。

已经和保利完全撕破脸的拿破仑充分利用了民众对自己的不满,他向巴黎的新政府表明正是自己对革命的坚定才招致这样的灾祸,所以巴黎可以完完全全地信任他。拿破仑得偿所愿,获得了更大权力,组建炮兵保卫科西嘉,但这时候彻底打垮保利才是当务之急。拿破仑对老保利和他的追随者发动了猛烈攻击,但几经周折都以失败告终。翻盘无望的拿破仑已经成为科西嘉的弃儿,他们全家也再不可能于科西嘉立足,曾经以拿破仑为荣的母亲、兄弟、舅舅都被岛上的人民委员会驱逐,在法国人的保护下乘船逃往土伦。

看着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的科西嘉岛,拿破仑倍感屈辱,仇恨的怒火在胸中升起,他知道只要在法国得到机会,他还是会返回科西嘉,为成为科西嘉主人而奋斗。10 土伦城前声名鹊起

流亡法国期间,拿破仑一家居住在马赛,房屋原本属于一个贵族,贵族在革命中被处决后,财产充公。举目无亲的拿破仑一家陷入了困顿,有能力挣钱的都到外面谋生。拿破仑的舅舅不再从事神职,做起了丝绸生意,哥哥约瑟夫外貌英俊,而且像父亲一样自称波拿巴伯爵,很快就得到一个丝绸商人女儿垂青,两人结为夫妻,约瑟夫从此摆脱了贫穷的生活。拿破仑在羡慕哥哥之余,开始盘算如何把嫂子的妹妹德西蕾娶到手。

拿破仑并未把发达的机会都寄托在娶到富家女的可能上,他积极奔走,在土伦等地穿梭不停,结识新朋友,为将来的行动积累人脉。凭借他敏锐的政治头脑,拿破仑得到不少撰写政治对话的机会。那些[9]有钱人担心罗伯斯庇尔会对自己动手,所以越来越怀念已经大权旁落的王室,但他们现在只能向包括英国在内的敌国求援,通过和英国人做交易求得保护。

这些人也和法国当局谈判,当局则把这些对话印刷成册,让有钱人放心,从而稳定局势。但刚刚成立的新政府很难取信于人,而且西班牙、波旁王朝等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了对法国的攻击,土伦等地的有钱人甚至把舰队出卖给敌国,这些都加重了法国的压力。法国当局在征募男子之外,也让妇女入伍,那些有一技之长能立刻派上用场的人在这座全国性的大军营里更是被视为珍品。

但这时候的土伦正被一个空有满腔热忱而无军事才能的画家把持。这个既无作战经验也没有克敌制胜策略的画家正在到处瞎指挥。拿破仑运弹药到土伦后去拜访同乡萨利切蒂,萨利切蒂把他引荐给画家。当他们在海边散步的时候,画家开始大谈他那破绽百出的作战计划,计划里提到要用海边的大炮把英国人赶走。作为炮兵精英,拿破仑知道画家只能纸上谈兵,所以他告诉画家那些炮根本打不到海里。

大吃一惊的画家终于认识到这位其貌不扬的小个子不可小觑,于是让拿破仑留下来帮忙布置炮战。在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布放之后,拿破仑向那位画家统帅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但画家对此嗤之以鼻,不加理睬。血气方刚的拿破仑一面向国民公会投诉这位画家上司,一面向巴黎寄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国民公会里的朋友上下活动,当权者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小罗伯斯庇尔也是拿破仑强有力的后援,他曾经向罗伯斯庇尔建议由拿破仑领导卫队。在这些人共同努力下,画家被召回巴黎,拿破仑的作战计划也得到了批准,他在盼望着一个军事领袖的到来。

但拿破仑再次失望了,巴黎方面派来的是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医生,他带着一群身着华丽军服只能表演仪仗的男子一路游山玩水到了土伦后,每天喊口号唱高调。医生忙着找隐藏在革命内部想叛乱的贵族,那些只能表演仪仗的士兵刚上战场就被敌人的炮火吓懵。对这些人充满了厌恶的拿破仑再次联系巴黎,请求更换指挥官。这次终于让拿破仑感到满意,新上任的指挥官受命伊始就采纳了拿破仑的作战计划,让拿破仑做了营长。

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拿破仑带领部队发动攻击,一切正如作战计划所料想的一样,英国军队狼狈逃回军舰,毁了自己的炸药库,离开土伦。这次战斗中拿破仑受了从军生涯中唯一一次的战伤,英军的长矛刺中他的小腿。显然,这样的小伤并不妨碍拿破仑扬名。在土伦城的烈火硝烟中,在成千上万土伦市民和双方军队的尸骨上,拿破仑像一颗耀眼的星辰,以无可阻挡的气势腾空而起。11 被短暂拘押

土伦的胜利让法国在胜利的道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土伦之战的总指挥官在战报中特意表扬了拿破仑,预言拿破仑将来必然会在国民公会中闯出一条路。拿破仑的名字一时间如雷贯耳,他也在政府的《通报》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另外五个人并列。虽然已经成名,但不能独享这份荣耀或许让他略感失落。不过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从此追随拿破仑左右,还是无名之辈的青年军官马尔蒙和朱诺就是这个时候投奔拿破仑的。通过任命马尔蒙、朱诺还有自己的弟弟做副官,拿破仑开始培植自己的核心势力。

国民公会在认识到拿破仑的炮兵才能后,把加强土伦一带海岸线[10]的任务派给了他。拿破仑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因为热那亚和科西嘉都在那一带,如果能掌握到处都是间谍的热那亚,那征服科西嘉就会易如反掌。为此,拿破仑以人民特派员的身份进入热那亚,并声称有边界问题要商议,求见热那亚领袖。就在拿破仑打探热那亚各派势力,确定当地革命者的身份,而且留意热那亚军事驻防的时候,一纸逮捕令把他关进了监狱。

原来,罗伯斯庇尔政权已经被推翻。树倒猢狲散,所有跟罗伯斯庇尔过从甚密甚至只是有所交集的人都被审查,人人自危,互相检举,像拿破仑一样任务在身离开巴黎的人成为最好的牺牲品。同乡萨利切蒂给拿破仑安了一个“密谋进攻南线部队”的罪名,以此跟罗伯斯庇尔政权划清了界限。

拿破仑入狱当天正是他的生日,他透过铁窗向外眺望,他想象自己可能过几天就会被带到军营的空地上处死,一代雄才就此殒命。心中不甘。他好像还能看到科西嘉的海岸,而今征服科西嘉似乎再也无望。当属下劝他越狱逃跑的时候,拿破仑再次展现了他过人的智慧。他知道此时逃跑就是承认了自己有罪,也就彻底失去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在好言抚慰了部下之后,他特别对急躁的朱诺发出指示,千万不能轻举妄动,不然拿破仑从此就会身败名裂。这些话都用一种让人为之感动的语气说出来,拿破仑很少用这样的语气,在他一生所写的6万多封书信中,也就只有在为数不多的几封信中能够读到。

风波渐渐平息,阴险的萨利切蒂觉得危险已经过去,于是反过来担保拿破仑无罪,而且特意说明拿破仑今后会成为军队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拿破仑给国民公会和一位有影响力的外交官写信,两封信都在极力陈述自己对革命的忠诚。他同时表明,自己虽然喜欢纯洁的小罗伯斯庇尔,但要是小罗伯斯庇尔要当暴君,叛变革命,自己也会毫不犹豫杀死他。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重申自己是纯正的爱国者,一直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所以任何时候都甘愿忍辱负重,随时准备为国献身。有了萨利切蒂的担保,还有言辞恳切的信,加上调查人员并没有找到拿破仑和罗伯斯庇尔勾结的证据,他在一周后就被无罪开释了。12 失业后变得消沉而孤独

被释放后,如果不是马尔蒙和朱诺还忠心地跟随着他,拿破仑几乎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以前的朋友不再同他联系,他低声下气地给有权有势的朋友写信,希望获得帮助,但他们都对他不理不睬。拿破仑甚至通过借东西的方式迫使一个身居要职的朋友给他回信……走投无路之际,拿破仑认真思考何去何从,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巴黎,毕竟这里机会更多一些。

不久,盘踞科西嘉的保利彻底倒向英国,拿破仑见机行事,希望能得到任命击败保利。虽然惶惑不安,但他认为凭借自己在土伦的精彩表现,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但当局并不信任他,另派他人执行任务。即便在这个人任务失败之后,当局仍然对拿破仑弃之不用。主管战争事务的部门准备把拿破仑调到旺代,编入步兵,名义上给了拿破仑更高的官衔,但这样的任命把一个训练有素的炮兵放到一个尴尬的位置。

拿破仑变得消沉,同时变得更会算计。他写信给躲在科西嘉情妇家里的萨利切蒂,先指出萨利切蒂的行为一点也不磊落,然后说自己本可以大肆报复,但出于一种高尚而仁慈的动机原谅了萨利切蒂,而且不会向法国当局泄露他的行踪以此邀功请赏,希望萨利切蒂认真思考祖国的命运,好自为之。

事实上,拿破仑口中“高尚而仁慈”的动机只是个托词,他不过是借机显示自己的宽宏大度,赢得名望。不过那段时间他正好沉浸在诗人奥西恩的悲剧作品里,一种深沉的情感深深影响了他,他也变得有些多愁善感。他无法忍受剧院擅自把奥西恩的悲剧改为喜剧,由于对这些滑稽的喜剧结尾十分不满,他经常提前退场,以免因看到那些喜剧结尾而心生不满。一位朋友的妻子后来描述过拿破仑那段时间的情绪化表现:他经常无来由地发怒,脸上很少露出笑容,即便笑起来也显得十分勉强。据说他经常混迹街头,懒散拖沓,面黄肌瘦,戴着旧帽子,穿一双不合脚的鞋,跟人谈论战场的时候眉飞色舞,然后就是粗鲁而爽朗的大笑……当一位女士听说他不喜欢看奥西恩剧的喜剧结尾的时候曾问他什么是幸福,拿破仑毫不迟疑地回答幸福就是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但是他现在显然没有用武之地,所以烦躁不安。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无所事事,拿破仑尝试着做图书生意,但那些寄去巴塞尔的书并未让他赚到一分钱。他开始转变注意力,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也注意用自己的机智和神情作为吸引女人的手段,但矮小的个子、阴沉的表情抵消了他其他方面的优势。就算在督政官巴拉斯的家中,数量众多的美女也没一个瞧得上他,在别的男人为了女人而如痴似狂的时候,拿破仑一点机会都没有。

孤独一直在拿破仑周围游荡,他只能通过给兄弟们写长信排遣寂寞。他在信中对弟弟路易作了很高评价,认为弟弟集中了热情、机智、健康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将来必然会成为兄弟中最有成就的一个。拿破仑跟哥哥约瑟夫联系最多,经常为约瑟夫提供各种证明,让他获得更多财富。他同时建议约瑟夫更灵活地利用钱财,购置地产。他对约瑟夫感情很深,在信中让约瑟夫给自己寄一幅画像,以慰藉自己的思念之情。不过他也直言不讳,希望约瑟夫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让政论更加灵活顺畅。拿破仑还数次催促约瑟夫想办法,帮他和德西蕾加深联系,因为德西蕾虽然经常写些充满了柔情蜜意的信,但就是不给他明确的答复。他现在已经渴望获得美好的婚姻,成立幸福的家庭了。

拿破仑和兄弟们的关系都很好,但吕西安或许算个意外。和拿破仑一样,吕西安也胸怀大志,而且天资聪颖,对拿破仑的了解全面而准确。吕西安曾说拿破仑野心勃勃,身上有暴君的潜质,他只爱自己,对大众不屑一顾,拿破仑很可能掌握大权,威胁到国家的自由,而且后人会对拿破仑充满畏惧……他们兄弟俩的关系虽然紧张,但并未破裂,而是带有竞争性的意味。13 峰回路转,镇压暴乱

很快,拿破仑就不需要再沉浸于和兄弟们的联系里了,作战部新来的部长决定启用新人,改变意大利前线战局。拿破仑对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海岸的自然和风土民情了若指掌,因此被举荐到军务部。他向部长提出了一个精彩而大胆的计划,并凭借这一计划得到了部长和多位将领的赏识。虽然他的计划没有付诸实施,但为他赢得了军务部参谋处的参谋职务。这一职务直接促使拿破仑从一个小有名气的军官成长为叱咤风云的统帅。他已经构思了更为宏伟的计划,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这一计划被不断地向前推动。

不过当务之急是让人无可挑剔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建立自己的影响圈,所以工作的时候拿破仑事无巨细,力求完美,同时大量浏览军事机密,与各界人士打交道。高傲的性格注定拿破仑不甘平庸,进入军务部两个星期不到,他就请求调往土耳其,以这个落后愚昧的国家为跳板,为进军亚洲做准备。但军务部那些嫉贤妒能的负责人已经觉察到拿破仑巨大的野心,为了打压这个强劲的对手,他们拒绝了拿破仑的提议。气愤之余,拿破仑用一种斩钉截铁的罗马风格口吻抗议:“拿破里尼奥将军不避生死,身先士卒,指挥炮兵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战功赫赫,但现在却被宵小嫉妒,无法继续为革命负弩前驱。为此请求委员会主持公道。”

既没有委员会主持公道,军务部也并未接受拿破仑的抗议,这个已经预见到自己的时代到来的天才被弃而不用。他蔑视未来,因为未来必会为他所用;他轻视民众,因为正是民众的无知促成了他的成功。他耐心地等着下一次政变的到来,像一只静待猎物自投罗网的猛兽。

很快,那些保王分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之后,再次发动了街头抗议,接下来就是屡试不爽的武装暴动。国民公会的将军在跟对手谈判的时候被冠以“卖国贼”的名号,锒铛入狱。群龙无首的国民公会顿时乱作一团,大家闹哄哄地要选出新的将军。拿破仑和几个对手一起获得提名,最后终于胜出。在考虑了将近半小时后,他接受了这一任命,而在罗伯斯庇尔当政时他曾拒绝这一职务。

此时已是午夜,民众的攻击将会在天亮时到来,留给拿破仑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了。他惊人的军事才能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得到展现。拿破仑马上拟定了应对措施,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减少对他的束缚,尤其是那些来自军方以外的监督,他一概不接受。他对国民公会成员们宣布,既然自己接受了任命,就会对他们负责,不需要得到任何关注。他选择巴拉斯跟他一起实施计划,因为可以充分利用巴拉斯在军队中的影响力,扫清不少障碍。

拿破仑应对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最擅长的大炮,一名叫缪拉的年轻骑兵军官幸运地成为这个任务的执行者,他顺利地抢在民众之前,把郊区的40门大炮运到了杜伊勒利宫。看到这些威力巨大的老朋友,拿破仑笑了,因为他已稳操胜券。大队武装民众潮水一样向杜伊勒利宫涌来,国民公会的律师们吓得胆战心惊,其他文职人员更是面如死灰,提出跟民众谈判。对谈判的建议,拿破仑撇了撇嘴角,自己曾嘲笑路易国王在面对暴民时候的软弱,难道自己要步路易的后尘?暴民们之所以屡屡得胜,只是因为在之前那些斗争中,他们面对的是胆小如鼠而且谋略全无的对手,而这一次是用兵如神毫不畏惧的拿破仑,暴民们的行为该收敛了。

仅仅在两个小时后,声势浩大的民众就在大炮的攻击下狼奔鼠蹿,鲜血染红了街道,到处是残肢断臂。拿破仑以30人死亡60人受伤的代价驱散了反抗的民众,但他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出现不是他的责任,那些不识时务的暴民领袖必须对此负责。

深信胜者为王的拿破仑在当天晚上写给约瑟夫的信里不无骄傲地说:“一切尘埃落定,我毫发未损大获全胜。”在他向当局呈送的捷报里,更是志得意满地把自己的军衔加到名字之前。在给约瑟夫的附信里直言幸运女神永远和自己同在,自己既有头脑,也有心灵。目前虽然有了运气,但还缺一个女人,所以拿破仑在信中既问候了约瑟夫的妻子朱莉,还拜托约瑟夫向德西蕾问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