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3:22:26

点击下载

作者:汤德品,杨明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试读: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与文化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日渐成为现代的新兴文化,它集中体现了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全方位创新。这种创新成果不仅极为深刻地改变着官兵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还极为深刻地改变着官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已成为当前非常现实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必须高度重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伴随着军网的逐渐普及,全军基层部队已基本实现专用网络全覆盖,加快了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也促进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按照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目标,针对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和广大官兵的强烈需求,开展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鉴于真正意义上的军队网络建立时间并不长,无论是建设、使用还是管理,都处于起步阶段,对军队网络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什么是军队网络文化、怎样构建军队网络文化,以及军队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军队网络文化与先进军事文化、军队网络文化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影响等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随着“互联网+”对官兵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它引领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

军队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充满创新性的文化形式。军队网络文化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这也是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本书围绕军队政治工作时代主题,立足新时期广大官兵的现实需要,着眼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实践,对军队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了理论概括,明确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内容要求,对军队网络道德建设、军队网络文化机制建设、军队政工网络建设和军队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有效促进军队网络文化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本书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BZZ057)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编写组成员不断深入研究、扩充完善而形成的。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军内外相关教材及著作,吸收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书稿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编写组二〇一六年十月第一章绪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与文化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日渐成为现代的新兴文化,网络文化集中体现了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全方位创新,这种创新成果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习惯,还极为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已成为非常现实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

[1]关。这一重要指示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论述了网络对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也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二)》,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4月版,第124页。第一节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背景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在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军队网络文化是军队文化与军队信息网络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文化。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既是先进军事文化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需要,又反作用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军队政治工作的改进创新。一 各级组织和领导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IT(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用户在世界各地的迅猛增长,一种连带多种信息技术,伴随着互联网触觉放射蔓延,新形式的文化浪潮—网络文化登上世界的舞台。互联网虽然于20世纪90年代后才进入中国,但是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获得了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各级组织和领导都非常重视网络文化建设。2003年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成功举办后,“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名词得到广泛认同。2004年10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论坛正是以网络文化为核心内容进行的。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同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成为“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7年1月23日,十六届中央政治局以“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为题,组织了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上强调指出,加强中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此次会议提出了关于“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五点指导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风气。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1]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这些指导要求,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各类有形、无形文化市场的监管,尤其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报告中的18字要求,旗帜更加鲜明,指向更加明确,不但涵盖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内容,而且把“网络内容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为进一步加快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该纲要认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2]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带动全社会兴起了创新创业热潮,信息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3]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二 军队政治工作网创建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形成全军联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998年,我军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部队不少官兵和院校学员都可以上网。2004年军网迎来了宽带时代,许多基层连队的官兵也可以上网,大批军队门户网站纷纷出现。与此同时,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网也正式开通运行。它是全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是我军“十五”期间构建的“信息高速公路”,被誉为军内“互联网”。军事综合信息网,由宽带传输、综合交换、信息服务、网络管理和安全保密等功能系统组成,是一个高速率、多路宽带传输网络,是全军业务管理、日常办公和作战保障的信息传输处理平台,可提供文电处理、视频服务、语音和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等多种应用业务,在战备训练、政治工作、后勤装备保障和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现代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首先建成,并开通了主要用于军事作战的军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此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网、后勤工作信息网相继在各部队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军事综合网络建立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全军政工网,不仅使军队政治工作的形态、方式、理论发生深刻变革,而且为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和软件平台。

2005年,原总政治部领导决定,整合各级政治机关网络资源,创建全军一体化的政治工作业务处理平台,即全军政治工作网,形成[4]了一个以总政中心网站为龙头、辐射全军贯通基层的网络集群。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网是原总政治部着眼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军队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与其他网络建设一样,全军政治工作网也经过了一个自下而上、需求牵引、逐步完善的建设过程。1998年2月,海军政治部根据中央军委“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的指示,针对海军部队特点,为加强和改善海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政治机关和基层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政治工作信息服务,率先正式启动建设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互联网—“海军政治工作信息网”。《解放军报》专门对“海军建成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信息互联网”进行报道,受到了全军的极大关注。同年10月,海军政治工作信息网正式开通运行,网络与分布在1.8万公里海岸线上的各部队陆续联通。海军政治工作信息网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军对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初步探索。原总政治部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海军继续探索,把这件事抓紧抓好,尽快形成经验,向全军推广。

在全军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从1989年3月至1993年,原总参谋部军训部根据全军军事训练、院校教学使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实际,在全军先后成立了八个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即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中、山东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到1998年12月,在全军各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基本体系组建完成。军事训练信息网是总部为适应全军教育训练、院校教学需要而统一设置的信息网络,是保证军队计算机模拟训练和军队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力量。

原总政治部宣传部为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建立了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该网于1999年3月开始筹建,主办单位是原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文化信息中心。1999年12月,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与各大军区、军兵种联通。该网与全军军以上单位建立了正常联结,80%的师、旅与上级建立了联通,原北京军区某师部分单位还能联通到班。

建立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的最初目的,一是为指导员提供政治工作教育参考资料,为部队文化活动提供素材。组织人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编制了马列全集、法纪教育、党的建设、优良传统和高科技知识等方面的系列数据库,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料缺乏的状况,使众多教育内容得到较好规范。二是开辟网络课堂。官兵坐在连队教室里,就能参与和接受团以上机关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针对当前部队的一些热点问题,采取“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疑难追踪”等形式进行现场直播,在政治机关与基层开通热线电话,解答官兵的各种问题。三是开设新闻时事专栏。对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重大政治理论、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等政治教育资源,做到及时收集,及时整理存储。四是设立经常性思想工作难题会诊讨论区。为解决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政治机关专门在网上设立了一个经常性思想工作难题会诊讨论区,由机关发动组织政工干部及其他官兵参与讨论,对经常性思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最后由机关进行归纳总结,在网上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解决办法,供基层参考使用。

设在原总政治部机关的全军政工网中心网站,建网硬件采用的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信息量之大紧追“新浪”。从1998年2月海军率先建成全军第一个政工信息网开始至2007年,全军各部队政工网建网联网走过9年“战国时期”。其间历经“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5年实践,至2008年基本完成全军政治工作信息资源整合、系统集成,终于建起覆盖全军的政治工作信息平台,解决了基层官兵上网问题,其新闻日更新量3000条,更新频率1分钟,44个频道中9个互动和在线投稿频道,382个二级栏目,2530个三级栏目,53个大型数据库,图书、影视、歌曲、游戏应有尽有,1000多种报纸杂志不仅每篇文章都可以打开看,而且都能在第一时间更新,日访问量达22万[5]人次。

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比解放军起步较晚,1998年,武警总部党委为确保在信息化执勤、处突和反恐作战中占据主动地位,确定了“建设信息化武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军委指导、地方共建和自身努力下,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连通全国各级武警部队的综合信息网(三级网)全面建成,并不断开发利用各项网络功能服务于部队。依托武警指挥自动化信息网,建成了武警政治工作网,为武警部队政治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武警部队政工网是全军政工网下属的一个子网络,以武警总部政工网为中心网站,上接全军政工网,下联武警各总队(机动师、指挥部)政工网;是以总部和各总队(机动师、指挥部)分系统网站为主体,覆盖全国各总队(机动师、指挥部)和支队(团)政治机关,贯通基层中队(连)以上单位及单独执勤点的政治工作网络集群。它是武警部队内部网络,是依托武警指挥自动化信息网扩建而成的。

近年来,经过分阶段、分层次的升级改造,已建成武警总部、各省总队(机动师、指挥部)主干网络联通各支队(团)局域网直至基层中队(连)网络终端而构成的一个广域网,为武警部队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环境,同全军政工网类似,具有工作指导、新闻资讯、宣传教育、学习培训、文化娱乐、交流互动等六大功能。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网站于2005年建成开通,目前网络速度、网页界面、网站资源等整体水平日臻完善。2008年初,《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网建设使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求各总队政治部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网络资源,构建功能完善、结构科学、内容丰富、机制合理、资源共享的政治工作信息网络系统。《规划》明确要求各总队在2008年底前完成上述任务。目前,在总部统一规范下,各总队(机动师、指挥部)的政治工作网建成开通,并与支队(团)、大队(营)政工[6]网联通。

综上所述,全军政治工作网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强劲发展、网络斗争形势严峻、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官兵多样化信息需求强烈的情况下创建的。经过不断建设、完善和运行,实现了网络进基层、进连队的要求,受到领导机关和基层官兵的热烈欢迎,成为思想政治建设领域的一件喜事、好事和实事,被官兵称之为“军中互联网”,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军队政治工作网的创建和运行,也标志着军队文化建设进入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由单一向全面、由现实向虚拟发展的新阶段,由此产生的军队网络文化发挥着占领官兵思想阵地、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引领官兵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传统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三 新媒体和新技术创新驱动

科学技术决定着军事文化的样式,每一次技术的革命性进步,都强制性地使武器装备、部队编制、人员结构、管理教育模式、作战训练方式甚至作战理念相应发生变革。信息化军事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军队网络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军队网络建设的创新发展,致使军队网络文化对象发生深刻变化,从而推动军队文化的创新甚至军队活动形态的变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几乎强制性的,而且往往是违反指[7]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是变革。”军事科技创新和军队网络逐步融入军队作战、训练、管理、教育等各个领域,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单一向全面、现实向虚拟的发展。因此,信息化军事革命所带来的军队网络文化的跃升,正是以信息化军事科技的创新为起点,以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承载和支撑,使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直接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和逐步提升。

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创新军队网络文化工作方法和手段。积极稳妥推进互联网有限进军营,拓展军队网络文化阵地空间,运用信息网络推进军队网络文化工作创新发展。一方面,打造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型军队网络文化工作阵地。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军队网络文化工作新领域,催生了以网络舆论引导、舆情动态监测等为代表的新型军队网络文化工作模式,使军队网络文化工作呈现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高度融合的新格局、新特征。建立健全网络政工领导机制,对涉军网络舆论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建立网上舆论斗争军地协调机制,有效管控地方涉军网站;建好用好网络资源平台,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各级政治工作大数据系统,盘活网络信息内容,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实现军队网络文化工作运行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开放多元的网络环境中凝聚军心士气,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生态中掌握主动,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政治工作方式,形成以网络为中心的新模式。创新思维方式,善于运用网络化思维指导和开展军队网络文化工作,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问题、监测舆情、优化决策,通过虚拟空间捕捉思想信息、引导官兵认知;转变工作方式,推动教育方法从“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工作阵地从物理空间延伸到网络空间,突出军队网络文化工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多样性。

运用大数据创新军队网络文化工作方法和途径。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高度[8]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深入官兵工作、训练、生活等方方面面,给军队网络文化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从技术和资源来看,大数据技术、大数据资源、大数据环境、大数据平台既给军队网络文化工作方法创新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运用大数据创新军队网络文化工作方法和手段,是紧靠军队政治工作前沿之需,是确立大数据政工理念之需,更是解决现实问题之需。各级应牢固树立信息化政工、大数据政工新理念,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和信息化建设,使政治工作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据深化,不断赋予政治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赋予传统做法以新的实现形式,用大数据强固生命线,让生命线充满[9]生命力。

大数据推动军队政治工作方法步入信息化轨道,彰显了军队网络文化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目前青年官兵多数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传统媒体的关注较少,而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官兵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许多规律性的信息。政治工作借助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信息,从官兵活动以及家庭和社会关系等信息中查找其思想根源,对官兵形成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在宏观层面,大数据使政治工作决策信息化成为可能,基于对政治工作海量数据的获取、跟踪、分析和预测,用大数据准确地揭示群体的思想特征,掌握群体的行为规律,把握政治工作发展走向,制定并采取科学的对策举措;在微观层面,用大数据清晰地揭示个体的思想状况,把握个体的行为特点,掌握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从中寻求科学的方法以适应政治工作实际需要。

实践表明,只要从各种途径获得的大数据足够真实,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官兵思想和行为的深层原因,从而制定一对一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在政治工作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大数据为改变军队政治工作传统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数据的获取、分析与应用,不仅改变了军队政治工作的理念,而且创新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实现军队政治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使军队政治工作组织形态实现扁平化、融合化、集成化,保证政治工作信息的实时快速流转。通过大数据涵盖的管理、分析、呈现、应用等各个环节,可以形成新信息、新规则,促进军队政治工作方法手段创新发展,从而实现服务保证功能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应用新技术新媒介创新军队网络文化工作互动平台。政治工作是在人的精神领域搞建设,要贴近官兵、撬动心灵。进入不了“朋友圈”,就难以融入话题圈、联通工作圈。“物以类聚,人以‘微信群’分。”“世易时移,以变应变。”青年官兵多是“数码达人”“网游高手”,政治工作也应顺势而为,创新方式方法,打好网络主动仗。一是搭建网上教育平台。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网上,开发手机教育服务平台,设置“学习园地”“在线测试”等栏目,网聚海量优质教育资源,作为政治工作干部抓教育的好帮手。二是搭建网上党建平台。建立“思想交锋微信群”“党员模范先锋榜”,及时让一些面对面不好说的话、不好议的事,通过键对键的形式讲清楚、论明白,让官兵时时点赞先进、处处评议党员。三是搭建网上文娱平台。以传播“青春正能量”为主题,开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娱乐活动,建立兴趣爱好群,开展网上诗文、歌曲、摄影等作品展评活动;设计板报展板,通过网络查询、精美案例设计实时共享;录制饭堂广播,同频同台同时传声;组织“卡拉OK”,用“唱吧”“K歌”等软件,让官兵广泛参与其中。四是搭建网上服务平台。融合网上网下打造“马上就办”服务平台,对提升战斗力有利的事马上就办,对基层呼声闻风而动,把解难帮困的实事办到家门口。在这样一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军队网络文化工作绝不能守着肥沃的土地饿肚子,靠着富足的金矿过穷日子,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力,让网络成为不关门的教育课堂、不眨眼的指导员和不下班的政治工作部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10]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官兵,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崇尚“指尖上生活”,青睐“虚拟化表达”,喜欢“平等式交流”。拒绝网络就是拒绝时代,走进网络才能走进新时代官兵。军队网络文化工作任何时候都要走在时代前沿,引领思想和风气之先,这是军队网络文化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创新,加快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政工、数字政工、视觉政工、体验政工,实现网络载体与政工本体有机结合、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积极探索军队网络文化工作的新路子,构建网上学习、网上教育、网上娱乐、网上服务等多个平台,使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更具时代性、更富创造性,持续打造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升级版”。

[1]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月25日,第1版。

[2]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放军报》2016年7月28日,第1版。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军报》2016年4月26日,第2版。

[4] 总政宣传部网络办公室:《充分运用全军政工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2~105页。

[5] 何静、秦宗仓、张军等编:《军队文化导论》,蓝天出版社2008年版,第387页。

[6] 田永红:《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网现状及对策研究》,《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6期,第261~262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8] 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二)》,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4月版,第124页。

[9] 徐云兰、王寿林:《大数据与军队政治工作方法创新》,《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第104~105页。

[1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放军报》2016年7月28日,第4版。第二节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意义

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既是继承我军文化工作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客观要求,又是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创新军队网络文化工作的紧迫课题。这对于指导我军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军事软实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 理论价值(一)有助于更好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新军事变革与军队网络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新军事变革的起因,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是武器装备信息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模式体系化,这些特征,都与信息化有着密切[1]联系。正确认识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勇敢接受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是每一个主权国家、每一支军队、每一名有责任感的军人必须面对、思考和回答的重要课题。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规律的探索和建设路径的研究,既是新军事变革的强烈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对新军事变革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新军事变革的演化过程、发展动力、转化重点与实质内容等基本问题,从而研究制定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政策,科学设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宏伟蓝图。(二)有助于推动先进军事文化的繁荣发展

先进军事文化,是指代表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军事人文和军事科技的先进水平,反映军事斗争客观规律,能够为进步阶级和人[2]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军事文化。在全球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先进军事文化一定要具备信息化网络化特征。换句话说,只有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军事文化,才能称得上是先进军事文化。军队网络文化是在军队信息网络建设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其科技含量和时代特征而言,已经具备了先进军事文化的基本要求。军队网络文化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军事价值文化、军事思维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军事伦理文化、军事审美文化等军事文化的内容。因此,立足我军军情,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尤其是对军队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结构与功能,以及建设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基本路径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对当代先进军事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大大丰富和发展信息网络时代的先进军事文化,这对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具有更加直接的理论价值。(三)有助于推动军事理论和军事文化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发展

建设军队网络文化是基于高新网络技术和多种相关学科构架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军队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研究基于网络传播的应用技术和专业功能,还涉及军事文化学、军事战略学、军队建设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队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应用。此外,研究军队网络文化建设,还要研究信息时代军事人才的培养、军校教育与军事训练理论的创新,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军人伦理道德建设,研究军队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必将对军事人才学、军事教育学、军事伦理学、军事社会学等学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二 实践意义(一)有助于认清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差距,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作为军事变革的主要目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构建军队网络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我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除了在军事技术上与美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官兵的文化素养、信息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数量,以及运用网络开展文化工作的能力,还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目前不少单位对军队网络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官兵把网络文化简单理解为学习各种网络知识,在网上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有的领导对军队网络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存在重“硬”轻“软”现象,组织不力,缺少积极科学的统筹规划,造成研究力量薄弱,成果不多,水平也不够高。这样,就很难对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和军队信息化建设产生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加强对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明确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就是信息化,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正是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二)有助于把握军队信息化建设特点规律,推动部队战斗力水平提高

从一定意义上说,军队网络文化是对军队信息化建设规律的认知和运用。研究军队网络文化建设,主要是从文化学的高度探索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再将对这些规律的理性认识运用于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并在理论指导下,在网上开展一系列网络文化活动。这对于推动军队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涵养教化作用,培育部队官兵的血性虎气,凝聚和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三)有助于总结全军政工网建设经验,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全军政工网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强劲、网络斗争形势严峻、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官兵多样化信息需求强烈的情况下创建的,它的创建和运行,标志着军队文化建设进入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由单一向全面、由现实向虚拟发展的新阶段,借此产生的军队网络文化发挥着占领官兵思想阵地、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引领官兵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传统文化所不可替代的。研究军队网络文化,系统梳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教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其发展方向、建设原则、组织领导、功能作用、制度机制等,有利于确保军队网络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1] 南京政治学院编:《军队信息化文化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2] 徐长安等:《军事文化学》,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页。第三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网络发展并受到普遍关注,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相关研究逐步丰富、逐步深化的过程。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基于新的传媒形式形成的文化,就是因为文化借助于网络手段的传播而得名。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网络文化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日趋深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当前学术界对文化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于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网络文化,其本质上如何来认识,自然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 国外网络文化研究现状

网络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是一个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在国外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国外网络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初识网络、网络文化本体研究和网络文化综合研究三个阶段。(一)初识网络

网络文化的系统研究开始于大众媒体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的一些主要报刊逐渐开始就因特网、网络空间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话题展开探讨。这个阶段,一些专门的在线记者和早期的自由撰稿人开始撰写研究文章,开设学术专栏,出版相关著作。起初他们只是在报纸的技术版面设置专栏,没过多久,相关学术文章就占据了报纸商业版或时尚增刊的头版,甚至开始进入主流杂志的新媒体版或网络空间版。例如,1993~1994年,《时代》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网络的封面故事,同时,《新闻周刊》也发表了封面故事《男人、女人和电脑》。1994年再版的大众读物《网络和哑巴》及《网络全书》开始畅销。大众媒体只是对网络文化从技术层面做一般性介绍,把网络空间介绍给对网络知识一无所知的读者。因此,大部分这类书中都包括了通俗而冗长的描写、解释和对诸如文件传输协议、gopher、lynx、[1]远程网络和网络新闻组等早期网络技术的介绍。

早期大众网络文化探讨总是受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常发出反乌托邦或乌托邦式的咆哮。在反乌托邦阵营,文化批评者指责网络败坏了人们的教养和导致了政治、经济对立以及社会分裂。伯克兹(Birkerts)曾警告说,网络、超文本和电子技术本位将导致人们写作水平和对世界的现实感受力的下降。赛尔(Sale)则在他的著作《未来反叛者:路德分子与其对工业革命的战争:电脑时代的教训》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发表了要砸碎电脑的观点。斯托(Stoll)曾是一个网上超级黑客,后来成为网络凶兆预言家。他号召人们离开电脑:真实世界中的生活远比电脑屏幕上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更加有趣,更加重要,更加丰富。与之相反的乌托邦阵营,宣称网络空间是一个全新的前沿文明领域,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培养民主参与意识,结束经济和社会不平等。他们的观点主要发表在Mondo 2000 Boing Boing和《连线》等技术杂志上。《连线》杂志的发行人路易斯·罗赛特(Louis Rossetto)把网络空间比作一种新经济,一种新的反主流文化,超越了政治藩篱。这个杂志的执行编辑凯文·科利(Kevin Kelly)则宣称技术是绝对的、百分之百的积极因素。它的特约撰稿人J.P.巴娄(John Perry Barlow)则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随着网络交流的逐步深入,我们将置身于自它诞生以来的绝大部分技术进步事件之中。许多政治家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1995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当时的副总统戈尔发表演讲说,信息高速公路或者更准确地说,传播知识的网络将使我们得以结成一个地球村,共享信息、相互联系和交流。这种相互联系将促使经济进步、民主加强,更好地解决全球和地区环境问题,改进人们的健康状况。

除了大众网络文化探讨对网络本性两极性的描写和修辞之外,早期的网络文化阐述者还把网络前沿作为其主宰性隐喻。威廉姆·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其引起了巨大轰动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首先发明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术语。赛博空间即网络空间,是思维和信息的虚拟世界,它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根本的平台,通过计算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文化交流,而无须面对面接触,只要在电脑键盘上击键而已。赛博空间文化[2]是知识经济时代特有的文化。在一篇比较规范的论文《穿越电子前沿》中,卡普尔(Kapor)和巴娄(Barlow)指出,在当前条件下,网络空间是一个前沿地区,它被极少数坚定的技术主义者所占领。这些人能够容忍粗糙的网络界面、不调和的交流协议、信息拥有者所设障碍等的严峻挑战。维托(Whittle)在讨论网络的未来时指出,网络空间这块处女地的那些先驱、网络殖民者和非法占领者们已经把网络按社会秩序分成了许多小块并进行了耕作,原因很简单,那是一片仅仅能在头脑中被发现的自然资源,假如将它共享,会产生巨大价值。(二)网络文化本体研究

在网络文化本体研究阶段,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们开始介入网络文化研究,他们对网络文化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看到它对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创新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也对其冲击社会规则和伦理界限的弊端深感担忧。对网络新空间的探索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网络理论家A.R.斯通(Allucquere Rosanne Stone)把网络空间定义为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仍然是面对面地相遇,不过对相遇和面对面,要重新定义。换句话说,虽然网络空间不是现实意义上的邻里、城市或国家,但它却为使用者提供了极为真实的机会,让他们去建立社区和个人身份。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文化本体研究进行得很顺利,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识别两个方面,也成为这一研究阶段的两根支柱。关于虚拟社区方面的研究,瑞因高德(Rheingold)最早系统提出虚拟社区观点,他认为虚拟社区是忽略面对面相聚的一群人,他们通过网络媒介彼此交流语言和思想、展开集体讨论、履行商业行为、交流知识、共享情感、做设计、闲聊、争斗、恋爱、找朋友、玩游戏或创作一些高雅艺术等。他们所作之事与现实社会中聚集到一起面对面的群体所做之事完全一样,只不过是通过网络传达,把身体留在电脑后面。关于在线身份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是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1995年发表的《屏幕生活:因特网时代的身份》(“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特克尔关于在线身份的观点,主要基于对虚拟环境下的个体研究,包括多用户域或者多用户网络游戏,揭示了网络游戏用户通过创造一个在线身份来改善他们的离线生活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对网络的使用不仅是一个技术突破,而且还是一个用户突破。与这些技术突破相伴的是学术思考,它有助于培育一代较少关注技术,而更多关注内容的网络公民。随着网络的发展,连那些原来对技术充满恐惧的学者都学会了上网冲浪,学术会议、论文、成果和讨论都得以在网上展开,带来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当社会学家称虚拟社区为社会网络之时,别的学者则求助于互动的社会学传统和集体行为两难理论(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 theory)。金伯利(Kimberly.S.Young)和瓦莱斯(Patricia Wallace)展开了互联网心理学研究。前者集中探讨了网虫的康复策略,后者则综合进行了多方面的网上心理学研究。在人类学领域,学者们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分支即电子人人类学,深入探究个人、社会和电脑网络之间的交叉关系。除了对电子人人类学加以探讨之外,人类学还开始研究使用者在多样化的线上环境中的行为,包括从线上社区和网络新闻组到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远程花园和线上城市。同时,语言学家们开始研究在线环境下的写作风格、网上礼节和文本符码。(三)网络文化综合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已经有许多学术和大众出版机构在网络文化这块成长性领域大量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学者们开始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研究网络文化的构成。学者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研究,而是把网络空间看作一个各种文本相互交织的地域,试图提供更加复杂、更加有价值的发现。随着这些研究领域浮出水面,要对网络文化综合研究的前景和轮廓加以勾勒就变得头绪繁多、困难重重。戴维·西尔沃(David Silver)把网络文化综合研究分为互相交叉的四个方面:探索线上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互动;揭示和考察关于这种互动的话语;分析这种对个人和团体之间的互动的鼓励、促进或阻碍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评估那些有意或无意作出的技术变更的决定和程序设计,它们一旦投入使用,将形成网络和使用者之间的界面。

网络文化综合研究,更多地表现为对这四个方面的交叉研究。线上互动中的文本交织网络文化综合研究者们承认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重要性,努力用各种理论视角把他们的话题结成一个交织在一起的文本。例如,琼斯(Jones)在1995年对线上真实的社会结构问题作了一个回顾。她不像许多网络文化学者那样去谈论一些探索性的话题,而是把网络空间与更加传统的传播和社群研究范式结合起来,提醒人们注意网络文化的文化结构,并警告不要无批判地欢呼它的潜能。两年之后,琼斯通过质疑网络文化研究的一些关键的概念和方向继续了这种文本间性研究。接着,在评论瑞因高德的《虚拟社区》时,她对有关虚拟社区的那些似乎根本不成问题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除了将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观念交织在一起,许多学者已经不再仅仅简单放弃瑞因高德和特克尔的发现而进行批评性探索,他们努力发现新的方面。例如,麦克劳林(McLaughlin)等人对邮递到5个新闻组的全部信息进行了3星期跟踪后,通过分析其标准化的话语结构,建立了一个在线行为框架。从这些数据中,他们推论出7类应受责备的行为,包括对技术上的新手的歧视、带宽浪费、反人伦行为和不适当的语言等。他们分析了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和其他因素影响下,网络新闻组的行为规则是如何被人们所理解的。超越那种简单的网络礼节,研究者们发现了涉及线上社区成败的一些复杂因素和变量。类似的研究聚焦于确立在线环境下的接受与拒绝行为的那些变量和惩处体系。同时,贝姆(Baym)借助民族学研究方法较好地解释了虚拟社区的特性。贝姆对运行良好的一个网络新闻组rec.arts.tv.soaps(r.a.t.s.)展开了研究,认为在线社区的出现基于5个因素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外部文本、现行结构、系统的内部构造、社群目的、参与特性。以这5个因素来考察r.a.t.s.,贝姆认为,参与发展出了表达的方式,这种方式使他们能够交流社会信息,创造并逐渐固化群体的特殊意义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形成了从玩世不恭者到浪漫主义者之间的友谊,造就了网络和面对面两种互动,创造并保持了一种理想的群体互动规范。另一个重要而乏人研究的方面是对虚拟社区的历史及其前景的描述。当过去的学者们把在线社区作为一种既存的电子环境时,网络文化综合研究者们则已开始分析其主要的历史过程了。

戴维·西尔沃(David Silve)在考察1990~2000年网络文化研究状况时,把网络文化的主要研究成果又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流行网络文化”,这种研究是以其新闻学渊源为标志的,其特色是描述性的特质、有限的二元论以及把Internet比喻成前沿阵地。第二阶段是“网络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于虚拟社区和网上身份,这种研究得益于学院派学者不断涌入这一领域。第三阶段是“批判性的网络文化研究”,这种研究扩展了对网络文化的认识,使之涵盖了网上互动、数码话语、接触和拒绝互联网、赛博空间界面设计四个领域的研究,探索了任何一个领域或四个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依赖的关系。戴维·西尔沃(David Silve)的研究成果对当前网络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目前网络文化的主要研究成果,大都是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

当前,国外网络文化研究较多关注网络的文本间性研究、网络话语研究、数字鸿沟研究和交流界面研究等。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3]卡拉·G·萨莱特(Carla G.Surratt)在《网络人生:网民和他们的社区》一书中重点研究了网络社区的文化特征;戴维·贝尔(David [4]Bell)等编著的《网络文化研究读本》收载了48篇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化论文,分为“网络流行文化”“网络女权主义”“网络性文化”[5]“网络殖民”等九个部分;戴维·波特(David Porter)编著的《网络文化》收载了15篇论文,对“虚拟社区”“虚拟主体”“语言、写作和叙事”“政治和公共领域”四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高登·格瑞汉姆[6](Gordon Graham)在其著作《互联网:哲学的探求》中,注重从哲学层面,对网络文化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具有较强的批判性。以上成果涵盖面广、涉入程度深,基本代表了国外网络文化研究现状。二 国内网络文化研究现状

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家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二十三年后的今天,中国网络的盛况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想:百万量级的网站数量、大范围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庞大的开发者队伍、各行各业的海量应用,这些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目前,网络文化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我国网络文化研究氛围日趋浓厚。

近年来,国内网络文化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国内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8年),这一阶段网络文化的研究,无论是理论基础、心理准备还是技术支撑都略显不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网络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感性色彩,研究的内容也更多集中在“讨伐”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上。第二阶段(1998~2000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更加全面,对网络文化的研究注重趋利避害,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随着网络文化的逐步形成,注重从文化层面探究新兴网络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给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注重淡化对网络文化进行的定义名称类的框架性探讨,对网络文化进行分级分类分析研究;注重从价值合理性来寻求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当前国内网络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基础理论、网络文化技术载体、网络语言、网络社交、网络舆情、网络行为、网络文化传播、网络文化管理、网络安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网络文化产业等诸多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发展,一方面网络带给人们丰富的生活、便捷的交流;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网络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就引发学界在对网络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同时,更注重针对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破解探索。面对网络及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网络及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通过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改进网络内容建设,推进网络规范的有序运行。

对于问题的破解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渗透导致观念形态的冲突。据“互联网实时统计”(Internet Live [7]Stats)显示,2014年9月,全球互联网网站数量已超过10.6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站[8]总数为273万个,约占全球总量的0.26%。由此可见,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绝对优势,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信息量大,西方文化正是借助这种语言和技术优势,大肆“入侵”世界各个角落,网民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受这种“西方文化”影响。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在网上传播,激烈交锋,甚至一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都会对大家造成一定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将会越来越大。二是网民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日益淡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上生活与思想意识完全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控制,网民的自由个性无限扩张,这些都极易导致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实时性、互动性、复制性等特征使得网上虚假信息、违法信息轻易传播,网络不文明行为时常出现,淫秽色情、欺诈、赌博等问题屡禁不止,网络暴力和网络犯罪气焰嚣张,这些对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极大危害。网民的无政府主义现象也极其严重,民族观念淡泊,攻击政府、丑化官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三是多种多样的网络污染严重,虚假、垃圾信息泛滥。网络拓宽了信息的渠道,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网络在给予人们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不良的信息,甚至黄色、低级庸俗、虚假、反动信息等精神毒品,造成严重信息污染,网络文化中的这些垃圾信息对于那些识别能力不强,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网民影响很大,极容易产生误导。四是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目前,在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缺乏统一管理规划、管理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不到位和轻视民间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的漏洞。五是网络知识产权受到严重的侵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知识产权的维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上大量的音乐、书籍、杂志多是免费的,没有支付版权费。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也致使知识产权的维护成为一大难题,而目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当前国内网络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9]所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前瞻性、创新性观点。刘洁认为,面对市场经济及其现实主义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社会大众文化特别是多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多重影响,网络化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新背景,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立体化的多重途径来推进;章[10]兵、潘真清对网络文化的特点以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的两面性做了分析,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抓住机遇,高度重视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运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11]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陈娟、吴志芳通过对网络引起的文化伦理问题及产生根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提出解决网络伦理问题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途径;林凌[12]提出,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鼓励和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用开放包容的态度科学分析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最大限度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13]权和话语权;曹学娜认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对保障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权益、解决当前网络文化问题以及[14]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有积极意义;曹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网络文化的本质,确立网络文化的先进文化核心地位,反对消费主义倾向,[15]理清虚拟与现实;周作翰、吴克明重点讨论了网络与人的自由发展的联系,提出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是现代科技和文化现象的一次世纪性融合联姻,而且形成了网络文化与人的自由发展的新景观。

从以上研究内容来看,国内网络文化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在如何实现“以德治网”与“依法治网”的结合方面成果不多;对网络文化与传统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