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南怀瑾:国学的真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4:43:3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渔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品悟南怀瑾:国学的真意

品悟南怀瑾:国学的真意试读:

前言

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又再次掀起。“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来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国粹派学者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中华国学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范围很广泛,经史子集皆涵盖其中,它以学科分,应分为史学、哲学、宗教学、文学、考据学、礼俗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传统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的标准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国学里有浩如烟海的深广知识,有催人奋进的智慧警语,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给今人缓缓展开一部中华历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让人们从中了解古人的深邃思想,然后从中加以启发,引导自己在现实的道路上前行。

国学的魅力是无边的,它不断散发着诱人的墨香,让人们去探知,去沉醉,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爱好国学,研究国学的学者和大家。南怀瑾先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1918年,南怀瑾先生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他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他的著作多以演讲整理而成,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而且言语之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著述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的引导,南怀瑾的言谈生动有趣、博大精深,可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普及的作用功不可没。

世人尊称南怀瑾先生为“教授”、“大居士”、“哲学家”、“宗教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更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其代表作品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本书正是汲取南怀瑾先生的智慧之言,然后旁征博引,让人们在领略博大精深的国学魅力和南怀瑾先生独特讲解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启发。第一辑低调藏器,不为天下先【原典】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

老子《道德经》中认为,一个人应该持有三件法宝并且珍视它们,这三件法宝,一个是“慈”,一个是“俭”,一个是“不敢为天下先”,因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而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南怀瑾先生认为应首推汉文帝刘恒。

南先生在其著作《老子他说》中说,汉文帝的一生就实践了老子所言的这三件法宝:有一颗慈爱、仁孝之心,故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能够做到节俭、朴实和平易近人,故能够广积财富、广揽人才;而不敢为天下先,则能够让其静观其变,待到水到渠成之日成就大业。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四子,惠帝刘盈的弟弟,母亲是薄姬。

据《史记》记载,高祖皇帝刘邦死了之后,他拥有极大野心的妻子吕雉就处心积虑地一步步夺去了汉朝的政权,她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孩子,妄图把天下从“刘”姓改为“吕”姓。

吕后的野心和专横残暴世人皆知,而跟随高祖打天下的一帮文臣武将们,却对刘姓王朝有着极其浓厚的感情,所以在吕后死了之后,为防国家落入吕家之手,刘姓宗室人员联合亲刘的大臣们一起诛灭了诸吕。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剿灭吕家叛逆之后,文武百官们就开始商议立新君的事情,候选人当然是高祖刘邦的儿子们。可是自从吕后专政之后,刘邦的儿子几乎都被她杀光了,此时最符合大臣们心目中皇帝人选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邦的儿子刘恒。

大臣们之所以认为刘恒是最佳人选,是因为:“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正是因为刘恒以仁爱忠孝闻名,而且他的母亲娘家势力也不大,不会像吕后那样有外戚干政篡权的事件发生,于是大臣便去恭请这位被分封在西北边塞的代王刘恒。

刘恒自从和母亲来到荒凉贫瘠的西北边塞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对权势名利的热爱,而是在母亲“黄老之学”的熏陶之下,变得清心寡欲、守道尚德、谦和有礼,所以当他听闻那些人赶来迎接他回去当皇帝,并没有表现出欣喜若狂,而是去请示母亲自己该不该答应那些大臣的要求。

薄姬是一位很懂得隐忍的女子,她既不像吕雉那样跋扈,也不像戚夫人那样受宠,在险象环生的汉宫之中,她过得低调而又无欲无求,这也是她在刘邦死后能够躲过吕雉毒手的最主要原因,对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来说,吕雉根本没把薄姬和她“无能”的儿子放在心上。所以,当刘恒来问她该不该接受大臣们的提议做汉朝皇帝时,薄姬运用了“用而不用、无为之道”的道家理念说:“先派你的舅舅薄昭到长安去看看吧!”

刘恒听出了母亲话中的意思,于是就先让自己的舅舅去长安城里打探一番,等到薄昭把长安的情况详细告诉给刘恒和薄姬之后,刘恒这才决定前往长安登基。

此时的刘恒还只是人们口中的代王,而这时汉朝的内部局势也非常紧张,经过绞杀诸吕之后,朝中的大权实际已经掌握在周勃一人手中。这日,当刘恒从西北边塞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国都长安城外的渭桥时,周勃早已经率领文武百官,齐跪在城外接驾,刘恒见此也赶忙跪下来还礼。刘恒心中很清楚,长安的局势非常微妙,进退应对之间需要小心处理,否则很可能酿成始料不及的灾祸,更何况自己还没有即位,所以见到此刻大权在握的周勃立即下跪回拜,这同时也是老子一直提倡的谦德精神。

一直跟随在刘恒左右的两员大将张武和宋昌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这二人都曾深习黄老之学。在刘恒和周勃渭桥行过礼后,周勃缓步走到刘恒面前说道:“代王!我和你借一步说话,有些话想单独和你谈谈。”这时宋昌立即走出来制止道:“不行。请问周相公,你有什么事情要向代王禀告的,是公事?还是私事?若是私事,则今日无私。若是公事,则请你当着众人的面说,又何必单独与代王借一步说话呢?”这正是宋昌对老子之道无私的反面运用,他的确称得上是刘恒身边的好参谋。

宋昌的一番话让周勃一时哑口无言,只得赶忙说:“我没有别的私事,只是公事。”宋昌问:“何事?”周勃回答说:“是皇帝的玉玺在此,今特别奉上。”于是就将玉玺送给代王。刘恒虽然接过周勃手中的玉玺,口中却一再说道:“这怎么可以呢,今日我初到,对于长安的各种情形还不是很了解。国家的事情,不一定要由我来当皇帝,能做大汉皇帝的人还有很多。我现在只是先代为把玉玺保管起来,等到过些时日再从长计议。”

文武百官看代王果然如传闻中的那样谦虚有礼,不事张扬,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进入长安后,已经拿到代表皇帝尊位的玉玺的刘恒并没有急着登基,而是在长安待了大半年,等到一切事情都观察审视清楚之后,才宣布即位大汉皇帝,即汉文帝。

刘恒的一生正是实践了老子说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正是他的谦逊、低调、忍让、孝德,让他在吕雉的屠刀下保住了性命,并在日后顺利继承皇位。

学会在低调中修炼自己,必得大智慧。一切正如《韩非子》中所言:“凡物之有形者易裁也,易割也。何以论之?有形,则有短长;有短长,则有小大;有小大,则有方圆;有方圆,则有坚脆;有坚脆,则有轻重;有轻重,则有白黑。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理定而物易割也。故议于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则事无不事,功无不功,而议必盖世,欲无处大官,其可得乎?处大官之谓为成事长。是以故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不敢为天下先”实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高深处世谋略,如果再加上一个人的谦卑平和、大智若愚,那此人在得到他人敬仰的同时,也必定能创造出一番大业,取得令人称羡的成功。第二辑折中处世,人生不必太执著【原典】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世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是恶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这看似简洁的一句话,道出老子为人处世的观点,那就是美丑善恶都是相对立的,人们应该持折中的观点看待世上的事情,不要过于执著。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有个真善美的天堂,便有丑陋、罪恶、虚伪的地狱与它对立。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所以,太过执著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界限,人就容易变得极端,倒不如洒脱一些为好。

倪云林,字元镇,是元朝四大画家之一。此人自小在长兄的抚养下长大,生活倒也极为舒适和无忧无虑。或许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他养成了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变得不问政治,只沉浸于诗文书画之中,而且颇为清高孤傲。倪云林有一个世人皆知的癖好,那就是极爱清洁。

据说有一次,倪云林的朋友来到他的家中探访,恰巧看到他的仆人担着两桶泉水回来。最让这位朋友感到奇怪的是,倪云林用前桶煎茶,后桶洗脚,于是禁不住问:“两桶泉水皆是清澈无比,非常纯净,你为何用前桶的煎茶,后桶的洗脚?”倪云林说:“我之所以用后桶的水洗脚,是因为这桶水被童子的屁气弄脏了,只能用来洗脚。”由此可见,他爱好洁净已经到了常人所不能达到的至极境界。

这位朋友和倪云林相识很久,而且对他的洁癖也早有耳闻,例如:倪云林使用的笔砚,每天都要有专人负责擦洗。就连庭院里种植的梧桐树也要每天派人挑水洗净,以致梧桐树最后因此死去。朋友心中不禁暗笑道:“泉水源头距离他家的路途有五里多地,而且又是崎岖不平的山路,担水童子中途又怎么能不换肩呢?这两个水桶又如何分得清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呢?”不过,他并没有将心中所想告诉倪云林,从而给这位有洁癖的朋友带来心理阴影。

接下来,这位朋友就参观了倪云林的卧室、书房、厕所、客房等地方,发现他的家里收拾得洁净高雅,就连本应该臭气熏天的茅房都一点臭味也没有。这位朋友看到如此清雅的地方,就想在此留宿一晚。倪云林不好拒绝,但又怕朋友不讲卫生,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多遍,才放心离开朋友入住的客房。晚上歇息之后,他侧耳细听,如果朋友咳嗽一声,他就再也睡不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倪云林就急忙命童子在朋友的客房中寻找痰迹,但是童子们找遍了整座房子也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倪云林在树下找到一片颜色稍深的树叶,并把这片树叶当成朋友晚上咳嗽吐痰的“罪证”,接着他紧紧捂着鼻子命令童子把这片树叶拿到三里地外丢掉,然后再让童子担来水不停地擦洗树干。倪云林的这一系列举动弄得朋友羞愧不已,只得慌忙打一声招呼就急急离开了。

倪云林的洁癖不但表现在日常生活习惯上,对待权贵、金钱亦是如此。有一次,起义将领张士诚的胞弟张士信派人给倪云林送来了大量的绢和金币来请求他作画。倪云林看到这些,当场就把绢撕裂,并义正辞严地说自己不能作王门画师。张士信听说后心中十分恼怒,命人将倪云林抓来,要杀了他。后来经人说情,张士信就决定只用鞭子打他一顿。倪云林挨打时一声不吭,死咬着牙不松口。事后,有人就对他说:“打得痛,喊叫一声也好!”倪云林却说:“一出声,便俗了。”

倪云林虽然不怕挨打,但却怕别人利用他的洁癖整治他,所以后来他再次入狱的时候,别人就故意把他捆绑在粪桶的旁边,令他痛不欲生。至于他最后是如何死的,后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临死前患了痢疾,屎尿满床,恶臭熏天,无人可以靠近;另一种说法就是他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了。总之,有洁癖的他最后不洁而终。

人们常用“糖衣炮弹”来形容那些看起来美好,其实包藏着危险的东西,其实这四个字和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包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人要学着守中庸之道,学会折中处世,不要太过执著于某件事情或某样东西,否则很容易把自己带入“假聪明、假清高、假理智”的旋涡中,到最后只能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算来算去算自己”的下场。第三辑与其消极避世,不如积极入世【原典】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

老子认为:“假如世界上没有人崇尚有才华的人,就不会导致百姓相争;假如世界上大家都认为珍贵的东西没有什么可贵之处,那么百姓中就不会有偷盗的人;不炫耀引起贪心的事物,就不会导致民心大乱。”老子这些话是让世人真正做到“无欲无求”。对此南怀瑾先生并不同意,南先生认为,人应该要有些欲望的,他说:“名与利,本来就是权势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权势是果。权与势,是人性中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扩展。虽是贤者,亦在所难免。”

常言道:“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司马迁也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纵然世间有些人淡泊名利,甚至厌恶、唾责名利,但依然不能完全与人生欲望隔绝。

那“欲”是什么呢?南怀瑾先生认为,“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欲”就是指生命存在的动力,这里面含有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而狭义的“欲”通常是说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儒家的大圣人孔子就曾在《易传·序卦传》中说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他在《礼记》中又进一步说:“男女饮食,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这一番对“人欲”的见解,非常贴切地解释了狭义的“欲”。

无论是情欲、爱欲、色欲、贪欲、物欲等人之欲望,都是人类无法完全摆脱的,你可以把这些欲望淡化,但终究不能在人生中抹去。所以,与其为了躲避欲望消极避世,倒不如把欲望看淡,选择积极入世。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天性放荡不羁,不喜欢做官,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铁。有一次,大将军司马昭想聘他到自己的身边做个掾吏,但是嵇康却坚守志向不愿出仕,而且离家出走躲避到河东。

嵇康文采虽然出众,但是一向看不起那些达官贵人,自己更不齿与之为伍。有一天,司隶校尉钟会听闻嵇康的名声和才学之后,就想和他结交,于是带着厚礼,还有一大帮随从、朋友就来到了嵇康的家门前。钟会看到嵇康正和向秀在树阴下打铁,而且对他是不理不睬,假装没有看到。钟会站在那里等了很长时间,但是嵇康还是一句话都没跟他说。钟会心中很不高兴,打算离开。

这时,嵇康忽然开口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言语之间对其颇有不敬之语,钟会心中对其埋下了恨意的种子。

景元二年时,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由大将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并且力荐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没想到这件事情让嵇康非常生气,他觉得山涛侮辱了他清高的志向,于是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来表明自己不愿出仕的心志。

后来嵇康的朋友吕安的妻子被其兄吕巽奸污,吕安原准备休妻并把吕巽告到官衙。吕巽急忙请嵇康从中劝解,并发誓不会恶人先告状,这两人都是嵇康的好友,而且两人亦是兄弟,所以嵇康就劝说吕安将这件事平息下来。谁承想,吕巽害怕吕安反悔,于是抢先告吕安不孝。嵇康对吕巽忘恩负义的做法很气愤,写信与他绝交,并出面为吕安作证,没想到因为这件事情被收押。一直以来对嵇康嫉恨的钟会趁机劝司马昭除掉嵇康。

虽然很多人为了救嵇康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最后嵇康和吕安还是被判处了死刑。临刑之前,嵇康抚了一曲千古绝唱的《广陵散》,自此一代潇洒狂士命丧九泉。

嵇康的死有冤屈、无奈和遗憾,但最后的悲惨结局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引起的,他为人太过耿直和清高,一心只想躲避在山间竹屋中,过着世人眼中悠闲自在的隐士生活,但他又不是真的无欲无求,为此他得罪了别人,也因此害了自己的性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没有一丝欲望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用长远的、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活力四射。第四辑去留随意,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原典】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

对老子这句话南怀瑾先生是这样理解的:“从个人的修养来讲,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谦下,无论是炼气或养神,都要如此,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不住。凡是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对于炼气修息,炼神养心,也都要如此,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解脱。至于气息与精神,也须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就可以和合自然的光景,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华,混迹尘境。”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去留随意,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

唐肃宗刚在灵武登上帝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只不过区区二三十人,而且临时建立起来的政权,还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所以朝廷内混乱一片。更有一些武将不肯听从皇帝的命令,想要造反。肃宗想要平定叛乱,安稳朝纲,但是他的身边可用之才太少了。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当太子时有一个好友李泌,此人颇有胆识、才华和计谋,于是,立即派人到颍阳把他接到灵武来。

李泌本是长安人,自幼便聪明伶俐,广读诗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后,都称赞他是个“神童”,对其十分器重。肃宗做太子的时候,李泌已经长大成人,而且他的才华也已经被玄宗赏识,玄宗就想给他一个官职,但他推说自己年轻,不愿走入仕途。玄宗也没有强迫他,就要他和太子成为朋友。所以,自此之后,李泌就经常到东宫去,太子也很喜欢才华横溢的李泌,还一直把他当做老师看待。

玄宗后期,奸臣杨国忠掌权,李泌看不惯他就写诗讽刺,因此被杨国忠排挤出长安。此时整个唐朝被杨家兄妹搞得乌烟瘴气,时局十分混乱,李泌索性跑到颍阳隐居起来了,直到肃宗派人来请他才出山。

李泌想到国家此时正遭受灾难,而且肃宗又是他的好友,还专门派人来请他,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去帮助肃宗,所以他就到了灵武。唐肃宗一看见李泌,自然十分欢喜,而且从见到他的那刻起,就时时与他在一起,无论朝中的大小事情,都要同李泌商量。只要是李泌说的,唐肃宗都会答应。

后来,唐肃宗就打算封李泌做宰相,但是李泌不同意,他说:“皇上您待我如同知己一般,这就比当宰相的地位还要尊贵了,何必非要我挂个名不可呢?”

唐肃宗也知李泌的性格,就不便勉强,封相一事就此作罢。李泌在颍阳隐居的时候穿的是粗布衣,到了灵武,他也一直没有改变装束。

有一次,李泌陪同唐肃宗一起骑马巡视,军中的兵士们在后面纷纷议论说:“那个穿华贵黄袍的是皇上,穿粗布旧褂的是山里来的隐士。”

唐肃宗听到这些议论,就觉得这样太显眼了,于是就吩咐给李泌做一件官服,而且硬要他穿上。君主之命不敢强违,无奈之下,李泌穿上。谁知唐肃宗还有另一个意思,他笑着对李泌说:“你既然穿上了官服,还能没有个官衔?”说着,就从袖中拿出一份诏书,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

新衣服可以穿,李泌却不肯答应做官。唐肃宗说:“现在国家有难,只好暂时委屈你一下,等平定叛乱之后,还是还你自由。”

当时,唐朝大将郭子仪已经赶到灵武,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从各地送来的文书络绎不绝,没有歇息的时刻。肃宗就命人将这些文书一律先送给李泌拆看,有特别紧要的才送给肃宗。而且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两人掌管。为此,李泌忙得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唐肃宗一心想回到长安,就问李泌有什么好办法。李泌告诉他,安史之乱很快就可以平息,因为安禄山师出无名,是叛将贼子,真心助他的人不多。接下来李泌又给唐肃宗制定了一个详尽的军事计划,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实施,回长安的日子就不远了。但是性急的肃宗没有听从李泌的安排,结果打了一个败仗,幸亏肃宗有个智勇俱佳的大将军郭子仪,才彻底平复了安史之乱。

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之后,肃宗觉得心满意足,就用骏马把李泌接到长安。但此时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互相勾结,想把李泌除掉。太子李俶发现了这二人的诡计,就告诉了李泌。李泌说:“不要紧,我和皇上事先有约,等收复京城,我就归山,就会没事了。”后来,李泌见朝廷也没什么大事了,就请求离开,虽然肃宗心中万分不愿,但终究没有留住他。李泌到了衡山,在山上造了一座屋子,重新过他的隐居生活。《新唐书》上称赞李泌曰:“其谋事近忠,其轻去近高,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宰,近立功立名者。”李泌在官能为国君百姓解忧,在野能够抛弃功名富贵,悠然地过自己的生活,可以说他的行事作风、待物接人极为潇洒自如,真正做到了“去留随意,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值得我们学习。第五辑物极必反,学会保持中立【原典】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

老子的话意思是,天地没有仁爱,就会把万物当成草扎的狗;圣人没有仁爱,就会把百姓当成草扎的狗。南怀瑾先生认为,老子这句话其实是在讽刺当时有些人假借圣人之名行“仁义”之道,其实是为了获得私利,而不是真的仁义。

庄子曾说:“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这段话虽不是老子所说,但是其中含有的意思与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讥讽那些假借圣人之名,伪装成仁义的道貌岸然之徒。

人们常说“物极必反”,假如一个人装仁义装过了头,面目就显得更加可憎,必将遭受人们的耻笑和唾弃。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持公正、公平和中立,也就是要学习中庸之道,不要什么事情都做过了头。

南怀瑾先生说:“公道自在人心,只是一般说不出所以然,或是不忍心说得太透彻,说穿了,反倒乏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你是不是出于真心实意,他人是可以感觉到的,即使现在不能明白过来,终有一天他会明白的。

明末的贾凫西面对破碎的山河,曾写下一首《木皮散客鼓儿词》,借此抒发一腔忧愤,如说:“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享荣华。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来剥。河里的游鱼犯下什么罪?刮净鲜鳞还嫌刺扎!那老虎前生修下几般福?生嚼人肉不怕塞牙!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古剑杀人还称至宝!垫脚的草鞋丢在山洼!杀妻的吴起倒挂上元帅印!顶灯的裴谨捱些嘴吧!活吃人的盗跖得了好死!颜渊短命是为的什么?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黑洞洞的帐簿哪里去查?好兴致来时顽铁黄金色!气杀人运去铜钟声也差!世间事风里孤灯草头露!纵有那几串铜钱你慢赭沙!”

可见世界上的事情物极必反,君主假仁假义,必将导致国破家亡,百姓惨遭蹂躏。欧阳修就曾在《本论下》中说:“物极必反,数穷则变,此理之常也。”所以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一个度,才能长久不败地立于人世间。

唐朝时,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其子高宗即位,而且不顾众人的反对,招纳太宗的才人武则天进宫,并且极其宠爱她。

武则天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一步步铲除王皇后和萧淑妃,最终成为大唐帝国的国母。高宗死后,他的幼子中宗即位,武则天以中宗年幼为借口,不但代替他处理国家政事,后来更废除中宗的帝位,自己取而代之,改唐的国号为周,自称则天皇帝。

当时,唐朝有一个大臣叫苏安恒,他见中宗已经长大成人,但是武后依然把持朝政,而且不断打击在朝廷中跟自己意思相异的官员,作风狠辣。苏安恒对李家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写了一封劝谏信给武则天,直白地说:“中宗已经长大,你是一介女流,不要再贪恋皇帝的宝座,进而忘记母子之间的情分。天地和百姓都希望中宗当皇帝。虽然你现在正坐在皇帝的龙椅上,不过要小心物极必反啊。”

武则天哪里听得进去这样的话,她要做的是天下人人仰望的皇帝,而不是整日蜷缩在后宫中的女人,所以她不惜向自己的亲生儿子下毒手,目的就是怕有朝一日江山再回到李家人的手中。但是无论她多么有才华和有魄力,朝中的大臣和天下的百姓还是倾心于李唐王朝,所以她最后还是下定决心立已经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为太子。

俗话说:“岁月催人老。”武则天终究还是一个女人,韶华易逝的她争权夺利那么久,开始学会享受生活,男宠成了她后宫的常客。自从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就有宠信男宠的习惯,其中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这二人不但淫乱后宫,而且插手朝政,陷害忠臣良将,导致政局更加混乱,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神龙元年,张柬之、崔玄、桓彦范、敬晖等人联合右御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确有非凡的才华,但是有些事情她做得确实过了头,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下得去狠手,群臣百姓又怎么能一心一意侍奉这样的君主呢?所以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手中的“标尺”,否则“过犹不及”,只会让自己陷入悲惨的境地。第六辑忘记自我,便能成就自我【原典】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

老子认为,天地能够永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的运动变化规律而存在,因此天地能够永世长存。所以圣人退居人后反而高居人前,不贪慕权势财富,反而地位稳固。南怀瑾先生认为:“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象的身心摆在最后,看来像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用现代人说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忘记自我,便能成就自我”

自我忘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最佳境界,产生这种境界的基础是兴趣或信仰等内在因素的刺激。

一日,远方云游归来的高僧和一位老道相遇,两人互比道行高低。于是相约各自入定以后,便彼此追寻对方的心究竟藏在何处。几次比试下来,高僧发现无论把自己的心隐藏在花心中、树梢上、山之巅、水之崖,都能被道士的心于刹那间追踪而至。思考原因,高僧恍然大悟,这一切只因自己的心有所执著,故转瞬间就被他人找到,于是再次潜心入定,心中暗想道:“此刻,我也不知自己的心在何处。”完全进入了无我之乡,忘我之境,结果那位道士的心就再也追寻不到他了。这是佛家的忘我之境,完全忘记自我的存在,没有七情六欲的牵绊,没有执著和妄念。

老子口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忘我境界,有着佛家“不要执著于自我”,也有着道家“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的宽广博爱和大公无私。

于成龙是明崇祯十二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少时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过长期的正规儒家教育。44岁那一年,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远别妻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朝廷的委派,到偏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

地处群山环绕之中的罗城,县衙就设在树丛中,于成龙就“插刺为门”,据记载,“于累土为几,案旁置爨釜一,盂一,召百姓从容问疾苦。皆感其至诚,益乐就之。初,邻瑶岁率三四至,杀掠人畜,乃严保伍,勒乡兵,将捣其巢。瑶惧,自投,不敢复犯界,数遣子女问安。春时,命两瑶舁竹舆,行田野中,见力耕者,辄呼与语,相劳苦,民率妇子罗拜。或坐树下,与饮食笑语,奖勤扶惰,民大劝”。于成龙在罗城励精图治,殚精竭虑,肃清盗匪,终于数年后,罗城大治。

罗城百姓怜悯他独居在南疆,于是“晨夕环集问安”,又感叹他生活过于清苦,于是众人集凑一些钱财送给他,以供其盐米等生活费用。但是于成龙却笑着婉拒道:“我孤身一人何需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众人只得怏怏离去。又有一次,大家听说于成龙的家人自北方来探视,大喜,“奔哗庭中”,互相告知于公家中来了客人,并且“好将物安家去”,即拿了些钱财要送给于成龙。谁知,于成龙再次婉拒答谢道:“此去吾家六千里,单人携货,适为累耳。”于是就让众人散去,百姓都被他廉洁感动得伏地饮泣,于成龙看到此种情形也忍不住为之感泣。

后来,于成龙在回忆罗城七载为官生涯时,说道:“日二食或一食,读书堂上,坐睡堂上,首足赤露,无复官长礼。夜以四钱沽酒一壶,无下酒物,快读唐诗,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为酒为泪也!”可见其生活清苦到何种地步,但他却一心造福罗城百姓,倾尽心血而无所怨,亦不收受百姓的财物,所以在他辞别罗城时,全城百姓遮道呼号:“耶今去,吾侪无天矣!”竟追送数百里,痛哭而返。后离黄州赴福建时,“民遮送至九江,凡数万人,哭声与江潮相乱”。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于任上。将军、都院察看他的遗物时,“见床头敝笥中,惟绨袍一袭,靴带二事,瓦瓮中粗米数斛,盐豉数器而已”,而“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于公得民心如此,古史罕见。后康熙帝赞他:“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阴符经》中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一学说比老子的“不自生”更能深刻地说明公私之间的问题。对此,南怀瑾先生也认为:“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全体自私到极点,私极就是公。换言之,大公无私到极点,即是大私。不过,这样的大私,也可以叫他作大公了。”于成龙就是这样一位为国为民大公无私之人,他已经完全忘记自我的存在,身心都在百姓公事上。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竭心尽力、廉洁奉公,才获得万民敬仰、朝廷器重,真正达到了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忘情于自己的工作,为之付出全部精力,做到忘我之境。也有很多人在人类遭遇自然灾难或者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无私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一种忘我。因为此时这些人的心中有一颗关爱他人的热心,这种爱没有被私欲蒙上灰尘,完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所以这些人也必定会因此得到他人的称赞和关怀,成就心中的自我。

凡人都有私欲,也都会被各种欲望所诱惑,能够抵挡各种名利富贵的诱惑、忘却自我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清晨肃穆的教堂里,有一位牧师站在耶稣的神像下给众人讲解《圣经》的道义,其中一位会友听后大受感动,于是在牧师结束讲解之后,他找到了这位牧师,并对他说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

牧师看他颇有诚意,于是问:“假如你有两辆汽车,你愿意奉献出来一辆吗?”

他点头说:“当然愿意!”

牧师又问他:“假如你有两套房子,你愿意奉献出来一套吗?”

他又点点头,回答:“我愿意!”

这时,牧师又问了他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假如你有两双皮鞋,你愿意奉献出来一双吗?”

他却猛摇头说:“我不愿意!”

牧师非常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我没有两辆汽车,也没有两套房子,可皮鞋却真有两双。”

真忘却自我和假忘却自我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前者无私,后者自私。所以人们要想成就自我,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称赞,就要先忘却自我,奉献自己,关爱他人。第七辑刚柔并济,学习水的生存艺术【原典】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南怀瑾先生对老子的这段“上善若水”的经典语句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像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正平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动善时’;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致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从南先生这段精辟的解释中,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即“刚柔并济,学习水的生存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晋襄公去世了,此时太子夷皋尚且年幼,少不更事。国中的大臣都想拥立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人做晋国的新国君,导致朝内一片混乱,其中诸臣子中势力最大的就是赵盾和贾季。

赵盾一心想要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新国君,贾季一心想要立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乐为新国君,而真正的太子夷皋却得不到势力庞大臣子的支持,于是万分焦急的夷皋的母亲穆嬴为了保住年幼儿子的帝位,就使出了以柔克刚的策略。每次群臣在朝会中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穆嬴就抱着小太子在朝堂悲伤痛哭,说:“先君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年幼的太子又有什么罪过?你们这些为人臣子的,竟然想着废掉嫡嗣而从外边迎立新君,你们把我们置于何地,又把先帝置于何地啊?”她的哭声悲戚而又长久,再加上年幼的太子不懂母亲为何痛哭,也跟着大声哭喊起来,于是孤儿寡母抱成一团,泣声如咽,场面甚是凄凉感人。

群臣哪还有心情议论国家大事,虽然对于穆嬴的哭诉他们可以充耳不闻,但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且他们拥立别的新君“名不正、言不顺”,面对穆嬴时多少有些理亏和心虚。后来,穆嬴又经常在散朝后抱着太子去赵盾家里,声泪俱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劝说赵盾:“先帝在时倚重您,更在临终之前把年幼的太子托付于您,而且千般叮嘱,万般信赖地相信您,我尚且清清楚楚地记得,难道您就忘了吗?先帝临终时,担忧太子年幼,但因您那么恳切地答应照顾太子,他也就安然离世。而今您却要废黜太子,另立新君,您难道不想一想先帝对您的厚待和重托吗?大丈夫立于世间岂可不忠君、不守信?待到百年之后,您打算如何去见先君呢?更何况年幼的太子是多么无辜啊!”穆嬴一次又一次的哭诉,让赵盾的心也软了,他一面于情不忍,一面又担心继续这样下去会闹得人心惶惶,国无宁日,而且自己“师出无名”的另立新君,很有可能让自己失去人心,而且就算自己拥立的公子成了新君,那个帝位也是岌岌可危的,那自己费尽心力做的这一切岂不是得不偿失?于是他就和群臣商议,派军队去拦截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不让其进入晋境,而且仍立太子夷皋为君,这就是日后的晋灵公。“以柔克刚”和“以刚化柔”的生存之道,是上乘的智慧之道,穆嬴正是运用了这种智慧,才保住了自己儿子的帝位和性命,避免了一场争战。曾国藩也曾经说过:“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不可有所偏颇。”他这里所说的刚不是指暴戾,柔也不是指委曲求全和自卑懦弱,而是指刚毅、坚强和谦逊。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一直是谦虚有礼和刚毅果断的,这在他的日记中有记载:“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于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如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吝,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此念愿刻刻记之。”

人们应该曾国藩学习向刚柔并济的处世策略,不懦弱,不暴戾,以水的姿态、水的宽容、水的大度,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第八辑苛求功名,不如回归寂寞【原典】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

老子认为,“功成,名遂”之后,抽身而退,是天道使然。南怀瑾先生觉得老子的这句话是洞察人生的智者之语,世人莫不贪恋富贵名利,倘若能做到及时抽身而退,那此人的一生就达到了天道圆满,所以他说:“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招来无限的苦果。”

世人常说,对名利权势而言,进一步容易,退一步却很难。大多数人成功时都不能或都不愿全身而退,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看透人性本质,看清浮华背后的虚无,然后安然而退。

万山耸立的青翠山巅,有一座巍峨的百年庙宇,寺庙的住持是一位得道高僧,但因年事已高,就想在有慧根的弟子中找接班人。一日,他将自己最得意的两位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住持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二人谁能凭自己的本事,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做我的接班人。”

于是,慧明和尘元就一同来到住持说的悬崖下,二人抬头一看,这可真是一道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并没有藤蔓植物可以依附。慧明平日就勤练身体,所以略显健壮的他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刚爬了一小段,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次他已经非常小心,不急不躁地往上爬去,但还是从陡峭的崖壁上面滑落到地面。再次跌落下来的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一次又一次地摔得鼻青脸肿,但他始终没说一句放弃的话。

很长时间过去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此时的慧明依然没有放弃,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了半山腰,但因气力已尽,四处又无歇息之地,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在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住持赶紧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攀爬悬崖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但同样屡爬屡摔。尘元艰难地爬了一段距离,努力蹬在崖壁上凸出的一块石头上,准备积攒一下力气继续往上爬,就在这时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突然又回到了崖底,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头也不回地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人都十分纳闷,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住持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只见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潺潺的小溪顺水而上,穿过茂密的树林,越过狭窄的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众人看到尘元重新站到住持面前时,都以为住持会痛骂他胆小怯弱,贪生怕死,甚至会将他逐出师门。谁知住持却微笑着当众宣布尘元为新一任的寺庙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这时,尘元向众人解释道理:“寺庙后山的这座峭壁悬崖乃是靠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往下看,便清晰可见一条蜿蜒上山之路。师父常教导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意思就是要我们知伸缩蜕变的道理啊。”

住持听完尘元的解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世人若为名利诱,心便只有眼前崖。天不设牢,而人自心中设牢。名利笼内,徒劳苦争,轻者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甚者粉身碎骨。”然后住持就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攀爬悬崖,意在考验你们的心境,不入名利牢笼,便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古人言“功成身退”,颇有一种归隐山林田园的意味,是对高隐之士的赞誉,其实它是人们对待功名的一种态度,一种至高的道德修养。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政治官场上的险恶和很多无法预知的危险成为仁人志士艰难的抉择,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或者创下伟业的人都宁愿辞官归故里,享受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舒适的田园生活,严子陵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严子陵是会稽余姚人,少年时便很有威名,与汉光武帝是太学的同窗。后来光武帝即位,严子陵便改名换姓,过起了隐士的生活,再也没出现。汉光武帝深知此人学识渊博、才智敏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能之人,于是就下令按照严子陵的形貌在全国各地查访他。后来齐国一个小地方的官吏呈报说:“有人看见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在水边钓鱼。”光武帝怀疑那人就是自己的同窗严子陵,便吩咐下去准备很多精美的礼物和华美的车子,还派遣专人去请他。结果请了三次才把严子陵请到,来到京师之后,让他住在京师护卫军营里,并给他提供了上好的被褥和美食。

朝中的大臣司徒侯霸与严子陵原是旧识,听闻严子陵被当朝天子请了回来,立即写了一封信给严子陵送去。送信的人见到严子陵说:“我家侯公听说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来拜访您,无奈限于朝廷的规矩不便,所以不能亲自前来。还望天黑之后,亲自来向您表达歉意。”严子陵沉默不语,只是在那人回去时口授了一封回信说道:“君房先生:官位列三公,很好。怀着仁心辅助仁义天下都高兴,拍马屁看人脸色这些东西你可全掌握了。”司徒收到信后,心中很气愤,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光武帝。

光武帝笑着说:“严子陵依然像以前一样狂啊!”当天他就亲自来到严子陵的居所,但是严子陵依然自顾自地睡觉,对皇帝的到来并不理会,光武帝也没有怪罪,直接进了他的卧室,然后摸着他的肚子说:“老朋友啊,就不能帮着做点事情吗?”严子陵只睡着不讲话,许久之后才睁开眼睛,看了光武帝好一会儿,淡然说道:“以前唐尧那样显著的品德,许由巢父那样的人听说要授给官职尚且去洗耳朵。人各有志,何以要到强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呢?”光武帝长叹一声说道:“严子陵啊,我竟不能使你做出让步?”于是带着遗憾离去。

严子陵不慕功名富贵,甘愿回归田园寂寞的潇洒之举,让后人对其赞叹不已,并以诗颂之:“不顾万乘主,不屈千户侯,手澄百金鱼,身被一羊裘。借问此何耳,心远忘九州。青山束寒滩,溅浪惊素鸥。以之为朋亲,安慕乘华辀。老氏轻璧马,庄生恶牺牛。终为蕴石玉,敻古辉岩陬。”第九辑做事要识时务,做人要适可而止【原典】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

老子口中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大意是说,一个人太过贪得无厌,倒不如适可而止,因为太贪的人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而“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说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识时务,太过精明算计和锋芒毕露很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灾祸。老子的这句话用现代语言来总结就是:“做事要识时务,做人要适可而止。”

南怀瑾先生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肥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终归不能长保而自取毁灭。”南先生还认为,“持而盈之”和“揣而锐之”是人类心理的通病,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犯过这种毛病。所以人们要想“富贵久且长”,就要看开世事无常,懂得“功成身遂”的天之道。

刘秉忠,字仲晦,少时出家为僧,后成为元世祖忽必烈最器重的股肱重臣,而且他还是第一个被信用的汉儒。刘秉忠生来就风骨秀美,素有志向,为人豪爽不羁。自幼聪明伶俐,据说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并对《易经》等经史、地理、天文、律历以及卜算、遁甲等都深有研究。刘秉忠的父亲是金的地方官,按照当时的制度,凡是在蒙古贵族领地为官的汉人,都要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所以刘秉忠在13岁的时候就于都元帅府做人质,并在那里初步学到了一些从政的方略。

17岁时,刘秉忠在邢台节度使府当了令史,主要负责一些文字工作,但素有大志的他不甘于此,投笔掷案感叹道:“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所以他毅然辞官,跑到武安山中隐居了。

后来,刘秉忠的才华获得了天宁寺虚照禅师的赏识,于是“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来,刘秉忠游历云中时,留居在了南堂寺。

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为乐积极接纳中原文士和儒释道三教名流,就特意邀请了海云禅师。禅师在经过云中的时候,听说刘秉忠很有才华,就“邀与俱行”。后来见了忽必烈之后,刘秉忠很受赏识,而且他“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所以等到海云禅师返回的时候,刘秉忠被留了下来。

从此,刘秉忠几十年一直跟随着忽必烈,参与他创建元朝的各种大计方针的决策,为辅佐忽必烈完成统一大业竭尽了全部精力。他上书谏言说:“典章、礼乐、法度、三纲五常之教,备于尧、舜,三王因之,五霸败之。汉兴以来,至于五代,一千三百余年,由此道者,汉文、景、光武、唐太宗、玄宗五君,而玄宗不无疵也。然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天生成吉思皇帝,起一旅,降诸国,不数年而取天下。勤劳忧苦,遗大宝于子孙,庶传万祀,永保无疆之福。”

刘秉忠还告诉忽必烈说:“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所以刘秉忠接着提出了要改正蒙古国官制混乱的缺陷,他上疏建议说:“官无定次,清洁者无以迁,污滥者无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禄仪仗,使家足身贵。有犯于民,设条定罪。威福者君之权,奉命者臣之职。今百官自行威福,进退生杀惟意之从,宜从禁治。”

国家要强大,最基础的就是保民安民,所以刘秉忠又提出要减轻百姓负担,他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相须如鱼水。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也。”不但如此,他还积极改革考试制度,主张尊师祭祀,开科举士,为忽必烈选拔有用人才。

刘秉忠的大部分建议都得到了忽必烈的采用和实施,为其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刘秉忠还俗之后,官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时,忽必烈又下诏以翰林学士窦默之女嫁给他为妻,赐给了他一座大宅子,成家立业。

还俗之后的刘秉忠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却依然过着斋居素食、心如止水的简朴生活。有一次,元世祖要赏赐他千两黄金,他拒绝说:“臣山野鄙人,侥幸遭际,服器悉出尚方,金无所用。”后来他去世之后,忽必烈悲痛地对群臣说道:“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缜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刘秉忠以一个汉人的身份在金朝内部做着重要的职位,这一方面和他自己的才华、修养、品行以及元世祖的重用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很会为人处世,是一个识时务、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所以在金朝的几十年来他一直备受敬重和爱戴,成为令人敬仰的大家。第十辑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原典】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老子认为: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会让人内心发狂。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眼前出现太多东西的时候,要懂得取舍,才不会让自己陷入“目盲”、“耳聋”、“口爽”、“发狂”的境地。

南怀瑾先生认为,老子这些话是“希望人能善于用物,而不被物所用,不为物累,反能利物,而成为无用的大用。因此提出严肃的警告,要人们对于声、色、货、利,以及口腹之欲,加以节制,不要任性自欺而上当”。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人,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封地在延陵,故人们称他为延陵季子。后来吴王又把延州给他做封地,人们又称他为延州来季子。吴王非常喜爱季札这个儿子,他不但聪明伶俐,博学多才,而且品行很好,所以寿梦就打算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但是季札拒绝了,他说:“曹国的百姓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拒绝了。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最终离开曹国,去往了宋国,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因其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尚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宝座不是我所希求的。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一刻也不敢忘啊。”后来,诸樊去世之后,把帝位传给了兄弟余祭。余祭死了之后又把帝位传给了夷昧。等到夷昧临死时,打算把国家交给季札打理,但是他避而不受,于是夷昧的儿子僚成了新君。

季札的厚德一直深深感动着吴国的群臣百姓,他们如同众星捧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面对此种情形,季札在不得已之下,退隐于青山绿水之间,整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方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有一次,吴国国君派遣季札到鲁国去。季札一到鲁国,就听到了蔚为大观的周乐。他以深刻的感受力和卓绝的见识,透析了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势,他独特深刻的见解语惊四座,使众人为之侧目。在乐声中,他听出了思接千载的陶唐氏遗风,听到了文王之德,听出了《魏》歌“大而宽,俭而易”的文德之教。乐曲完结之后,季札不禁惊叹道:“这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至德乐章,就如同苍天无不覆盖,大地无不承载。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无以复加了。”其实,当时有很多人和他一起听乐,但却没有一人能像他那样听出乐曲的最高境界,其根源恐怕是世人被各种事情影响了心耳口鼻,不懂得如何选择和分辨,自然也悟不出乐曲中所含有的最高境界。

还有一次,季札出使到郑国,并在那里见到了郑子产,二人一见如故。季札对时局有着异常明晰的洞察力,临别子产时,他语重心长地对子产说:“郑国国君无德无能,在位时间亦不会长久,将来国主的王位必定会传到你的手中。一旦你登上郑国的帝位,就要小心行事、谨慎治国,务必以礼来持国。否则郑国很难避免败亡的命运。”季札真心实意的话语让子产很感动,一直目送他远去,仍然觉得他的言语音犹在耳,心里不禁万分怅惘。

孔子曾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亦赞美季札是一位“见微而知清浊”的贤德之人。季札不但懂得谦恭礼让,而且他还拥有非凡的气宇和远见卓识,更懂得选择和放弃,所以他退让帝位,回归山林,在修养、德行、学识、见解等方面达到了常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其实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选择,有可能是功名利禄,也有可能是生离死别,还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的人面对这些时不会选择,更不懂得放弃,总是想着如何才能拥有的更多更好,于是不断地苛求自己、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到最后可能一无所有,而有的人懂得跳出来看待这一切,懂得舍弃和选择,并且愿意用一颗乐观、积极、豁达的心去看待生活,最后他拥有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有一天,一个美丽的少妇神色悲戚地投河寻短见时,恰巧被一位正在河中划船的艄公救起。艄公不解地问:“姑娘,你正值青春年华,为何自寻短见呢?”少妇哭着说:“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我的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艄公听了沉思片刻,说:“两年前,你是怎样生活的?”少妇回答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艄公又问:“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少妇说:“没有。”艄公笑道:“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

人本来就是赤条条地来,最后又赤条条地去,所以还有什么事情、什么东西是自己无法舍弃、无法放开的呢?少妇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选择重新开始生活,她的人生才会重新焕发光彩。人们只有真正悟到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心中才会更加清明,人生之路也才会越发广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