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面对一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1:13:01

点击下载

作者:石凯辉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勇敢地面对一切

勇敢地面对一切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姜太公直钩巧钓鱼

姜太公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人称姜子牙。据说,姜太公钓鱼时,从来都是用直钩,而且从来不挂鱼饵。他任由愿意上钩的鱼,自己上钩。

姜太公在得到文王重用之前,隐居在陕西渭水边。那里是周文王统治的地区。姜子牙非常希望自己能引起文王姬昌的注意,将来建立功业。

姜太公时常在番的溪边钓鱼。我们平常钓鱼时,都是用弯弯的鱼钩,再在鱼钩上放置鱼类爱吃的鱼饵,然后把它沉入水里,诱骗鱼儿上钩。

但是,姜太公用直钩钓鱼,且鱼钩上面从来不挂鱼饵。鱼钩非但不沉到水里,还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地举起钓竿,还一边自言自语道:“鱼儿呀,你们如果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有一天,有个打柴的人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就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说:“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淋浴更衣后带着厚礼,亲自前往番溪聘请太公。太公见其诚心诚意,便答应为他效力。

盘庚死后,最后一个王叫做纣。商纣后来平定东夷,在促进文化传播上商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期的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生活日渐艰难。纣王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酷刑来镇压人民。纣王的残暴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一个叫周的部落正在强大起来。

周文王和纣王的行为恰恰相反。周文王禁止贵族打猎,不许糟蹋百姓的庄稼。他鼓励人们发展农业生产,虚心纳贤,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前来投奔他。

周部落的强大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

纣王便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抓起来,关在羑里,就是今河南汤阴县一带。周部落的贵族们立刻把美女、骏马和珍宝等献给纣王,又送了厚礼给纣王的亲信大臣。

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他暗暗想办法物色人才。

话说正在苦无良才之时,周文王听说渭水河边,有个奇人用直钩钓鱼,便想此人定是不凡。于是亲自去拜见姜太公。

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也叫太公望。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多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不愧是周文王的好帮手。他一面提倡生产,发展经济;一面训练兵马,加强国防。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有一天,文王问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

太公望说:“先去征伐密须。”

有人反地说:“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

太公望说:“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到怕。”

于是,周文王择机发兵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就先暴动了。他们绑着密须的国君归附了文王。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灭了商朝最大的属国——崇国。随后,在那里建立都城,叫做丰邑。没过几年,周族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

但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的事业。正当他打算征伐纣王之时,害了一场大病去世了。后来,姜太公辅佐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齐景公忧臣见深情

齐景公是春秋时的齐国国君。这一年,齐景公到少海出游。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国都赶来报告,说:“国相晏婴得了重病。如果国君不能马上回京,恐怕就见不到他了!”

景公听了,急得不知所措。半天,才回过神来,命令最好的马车夫韩枢驾着最快的骏马繁驵,立即赶回京都。

韩枢使出了浑身的节数,繁驵奔驰如飞。顷刻之间,已行了数十里路。然而,景公仍觉得车子太慢。他夺过了韩枢手里的鞭子和缰绳,亲自驾驭起来。嘴里还不住地叨念:“晏婴啊晏婴,我的好爱卿,我说什么也得见上你一面!繁驵啊繁驵,都说你是千里马,原来却是这般模样!像你这样迟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晏婴!”

其实,繁驵很懂人情,“呼哧”、“呼哧”地喘着,简直不是在跑而是在飞。然而,景公仍感觉它跑得很慢。

于是,景公失态地喊道:“下车,下车!”韩枢不知是怎么回事,煞住车子。只见,景公径直向京都方向跑去……

马跑得快呢,还是人跑得快呢?当然是马啊!虽然齐景公像小孩子似的办了“傻”事,欲速则不达;但是,病中的晏婴如果知道了他的国君如此为他犯“傻”,不知该怎样感激涕零呢!

齐景公身为齐国国君,心里能这样装着他的臣子,这是怎样深重的君臣之情啊!

伍举与声子两代世交

那是在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两家之间交往也很密切,他们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从小相识,两代世交,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伍举长大后,娶了王子牟的女儿为妻。此后王子牟因犯法获罪,逃亡到国外去。这件事株连了伍举,伍举被迫逃往国外。他觉得晋国很安全,于是夜以继日地赶路去投奔晋国。

有一天拂晓,伍举很早起身,背起简单的行装出发了。当他路过新郑郊外的时候,忽听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原来叫他的人是声子。这两位从小相亲而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竟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突然相逢,彼此都感到十分高兴。

于是,他们就折下路边的荆条铺在地上,相对而坐,同时拿出干粮来边吃边谈。伍举更是百感交集,想起了过去的往事;而如今,有家不能回,流浪在外,不禁眼圈红了。

声子便问他:“兄长,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伍举听到这,泪水涌出,便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诉给声子。他哭着说:“岳父的事情,我并不了解。我完全是无辜的,今天又被迫离开楚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家园!”

声子听了,对朋友的遭遇非常同情,就安慰他说:“兄长,你去吧,这次我也要到晋国去,正好和你同行。你先暂时在晋国住下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重新回到楚国!现在你要振作精神,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当时,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在伍举投奔晋国后不久,声子被派到晋、楚两国去调节两国之间的关系。声子在晋国办完公事以后,就高兴地去看望伍举,并对他说:“兄长,回国的时机快要到了,你耐心地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伍举紧紧握着声子的双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声子告别伍举后来到楚国。他始终记着伍举的事,想找机会帮伍举。一天,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的大夫中人才多不多?”

声子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便说:“多得很!个个才华出众,楚国是根本比不上的。”

子木问:“他们是怎么物色到的?”

声子说:“用不着物色,这些人都是从楚国跑过去的。”

子木奇怪地问:“楚国的人怎么肯为晋国所用呢?”

声子说:“楚国用刑太滥,有才能的贤人都逃亡到晋国去。”

声子接着说:“现在楚国的贤大夫伍举就是被迫出走的,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本来同他毫不相干,却诬枉他,伍举无法申辩,只好逃亡到晋国去。如果他假手晋国来报私仇,楚国就休想太平了。”

子木听罢,心里十分惊慌,马上请楚康王赦免伍举,并宣布增加他的爵禄,派人到晋国去接他回来。伍举明了这一切,都是声子的功劳,只有声子帮助他,才使他终于回到了楚国。伍举对声子非常感激,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邹长倩良言赠挚友

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宏,小时家里很穷。他放猪多年,四十多岁了,才发愤读书,学习《春秋》,学习其他经典。武帝初年,举贤良方正,他应试对策考第一名,拜为博士。

要去长安时,他的近邻邹长倩,看他衣帽破旧,就脱下自己的衣服,鞋帽给他穿戴上,还送他干草一束、素丝一桄、扑满一个。

邹长倩分别时说:“干草虽不值钱,但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古诗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意思是:送他一束干草,那人像玉石一样美丽。用此诗赠您,希望您贵不忘贱。素丝一根一根地织成线,多少线积成了缕,多少缕积成了这一桄。这说明积少成多,积多成大。希望您不要认为是‘小善’而不去做啊!“扑满是用土做的陶器,是用它装钱的。它的构造是有入口而没有出口。钱装满了,就把它摔破了取出钱来。因为钱贵重,而扑满不贵重。现在有些当官的收敛百姓的钱,聚而不散,将会得到扑满的下场,可要好好地警戒自己啊!”

邹长倩最后说:“保重吧,别后有山川的阻隔,风霜雨露的变迁,您谨慎从事,建功立业吧,我在家乡听候您的好消息!”

后来公孙宏当了汉武帝的宰相,被封为平津侯。他不忘记好友的赠言,不辜负好友的期望,打开东阁广纳贤明的人,把自己应得的俸禄全拿出来招待宾客食用。自己和家人却吃粗米穿布衣。

刘秀与王霸的友谊

东汉光武帝刘秀先后推翻王莽、刘玄后称帝。刘秀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圣明君主。在他的周围有许多忠心耿耿的臣子辅佐他,王霸就是其中的一位,曾经几次出生入死地帮助刘秀兴复汉室,从此可见他们之间的情深谊重。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称帝,压榨盘剥,搜刮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饥寒交迫。各地都纷纷举旗造反。公元22年,汉朝宗室刘秀在宛县起兵响应绿林起义军。

当刘秀率领起义军路过颍阳时,当地人王霸召集了一些朋友毅然地投奔入伍。刘秀热情地接纳了他们。随后转战各地。刘秀足智多谋,英雄了得,屡战屡胜。王霸随军参战,英勇杀敌,立下了战功。

不久,王霸因父亲老弱多病,便辞别刘秀回家侍奉父亲。临别时,刘秀送与王霸许多金银,并嘱咐他安心在家侍奉老爹。刘秀送王霸一段路程,两人洒泪而别。

后来,刘秀带领大军赴洛阳,中途路过颍阳,便亲自去看望王霸。王霸深受感动,并请求父亲让他跟随刘秀离家出征。

他父亲说:“既然刘将军如此仁义重情,如此器重你,你就应知恩图报,你就去吧,参与国家大事,好好地辅佐刘将军,不要半途而废!”

那时,刘秀还不是最高统帅,被起义军拥为更始皇帝的刘玄,对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刘秀十分猜疑。刘秀为了躲过杀身之祸,保存实力,便请求刘玄让他到河北去招抚各州郡义军,刘玄答应了。于是王霸随刘秀而去。

风云变幻,前途险恶。那时,更始皇帝的权力还没布及到河北。刘秀此去,凶吉未卜,成败难测。并且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十分劳苦疲惫。但这些都没有动摇王霸的意志,他依然忠心耿耿地保护刘秀。而有不少的随从人员,却担心刘秀成不了大事,而且受不了艰苦。纷纷在半路上离开刘秀,不告而别。

走掉的人越来越多,人马逐渐稀少。渡过黄河以后,刘秀环顾四周,见身边只剩下王霸和少数几个亲兵,寥寥几人而已,刘秀良久地凝望着涛涛不息的黄河水,凝望着连绵不断的远山,思绪万千,万分感慨。

过了许久,刘秀才转过身来,拍着王霸的肩头,深沉地说:“从颍川出来跟随我的人,只剩你一个了,真是疾风知劲草啊!”

云天寥廓,秋风萧瑟,刘秀随口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王霸忙说:“将军,您还有希望。我们不能气馁,只要将军坚持下去,兴复汉室指日可待!”在王霸的劝说激励下,刘秀信心大增,便催马加鞭向前赶去。

刘秀到达蓟县,还没有站稳脚跟。一天,听说盘踞在邯郸的王郎派兵捉拿他,军兵已到了附近。刘秀连夜仓促南逃。一路上,王霸尽心竭力地卫护,帮助刘秀脱离了险境。后来,王霸又亲自带领军士讨平了王郎。

经过几年征战拼搏,刘秀做了皇帝,成了东汉的开国君主。但他仍然不忘王霸的忠心和才智,更加信任他了。

公元33年,王霸被任命为上谷太守。王霸也始终不忘刘秀对他的友爱之情和知遇之恩,倍加努力,孜孜不倦,恪尽职守。王霸亲自同士兵们垒土堆石,治隘口,筑亭障。并且冲锋陷阵,身经百战,为巩固和保卫东汉王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吉休妻和东邻伐树

那是在东汉宣帝时,有位谏议大夫叫王吉,此人秉性耿直,敢说敢谏。当时汉宣帝宠任外戚。外戚的子弟都做了官,还屡屡升职,而这些人差不多没有一个不荒淫奢侈、目中无人的。

王吉对这件事很生气,于是就上了一道奏章,建议皇上废除任命外戚子弟的办法。汉宣帝看了王吉的奏章,认为他太古板了,不但不采用他的意见,而且以后干脆不去理他了。

王吉碰了个软钉子,无心再为朝廷做事,便推说有病,辞官不干了。

王吉辞官后,在长安城租了一座房子居住。王吉的妻子对丈夫十分敬重,她每天都端来洗干净的大枣让王吉吃。起初王吉以为妻子是从街上买来的枣子,便心安理得地享用。

后来他才知道是东边邻居家里有颗大枣树,枝叶茂盛,结满了果实,枝头长过墙这边来了,妻子每天从邻居家伸过来的树枝上摘的枣,给他吃的。

王吉是个十分正直,又注重团结的人。他知道了事情真相后非常生气,批评妻子不应该这样做,在盛怒之下,将妻子赶回娘家去了。

东边邻居家听说王吉为此事赶走了妻子,感到过意不去,就拿了把斧子想砍大枣树。

街坊、邻居们纷纷出来调解,王吉只好听从众人的劝解,把妻子接回来了,东邻家也把斧子扔掉了。

王吉和东邻两家,从此更加友好相处了。街坊邻居对王吉和邻居注重邻里团结的美德很敬佩,于是编了一首歌儿来赞美他们,歌中唱道:

东家有树,王吉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刘备责友不留情面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他不仅善交朋友,和关羽、张飞结为异姓兄弟。还能诚恳地帮助朋友。刘备和许汜两人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有一天,刘备和荆州刺史刘表闲谈。评论当世著名的人物,许汜也在座。当谈到徐州的陈登时,许汜插话说:“陈登的文化教养太低了。总也脱不掉一股粗野人习气。”“你有根据吗?”刘备诧异地问。“当然有。”许汜说:“头几年,他在吕布那做事,我去拜访他,他不但不搭理人,晚上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睡在小床上。”

刘备笑着说:“他这样做是对的。”

许汜站起来正要分辩,刘备双手搭在他的肩上,诚恳地说:“你在外面的名气大,人们对你的要求也就高了。现在兵荒马乱,老百姓够苦的了。你不关心这些,只打听谁家买肥田,谁家买好屋,尽想捞便宜。陈登最看不起这种人,他怎会同你讲心里话呢?他让你睡小床,还算优待你哩。若是我,就让你睡在地上,连小床也不让你睡。”

刘表大笑说:“许汜,你快改掉这毛病吧。”许汜感到刘备是真诚帮助自己,感激刘备批评人不留情面,并表示要改正自己的缺点。

曹操招募团结人才

曹操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一生做官四十余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励精图治、三次下令求贤。《求贤令》中说:“自古以来,凡是开国和使国家复兴的君主,哪有不是求得有才能的人与他共同治理天下的呢?而他们得到的人才,却往往来自里巷之中。这难道是侥幸得来的吗?是居上位的人主动寻求的结果。现在国家尚未安康,正是特别需要贤人的时候。你们要帮助我寻求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推举上来,我就任用他们。”

曹操在一生政治军事生涯中,非常重用人才,招募人才,团结人才。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祖代都起自“布衣”,曹操把他从一个小小的县令破格提拔到中央当尚书令,参与军政大事。郭嘉、温宠原来也都是那里的小吏,后来被曹操提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他们在曹操的统一事业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曹操不仅重用出身低微的人,就是过去与他抱敌对态度的人,只要改了,也能一样录用。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一度投靠袁绍,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就是他写的。

檄文中用“赘阉遗丑”等恶语辱骂曹操,还把曹操的祖父和父亲骂了一通。后来曹操打败袁绍,平定河北,陈琳落在曹操手中。陈琳惶恐不安,急忙请罪,以为曹操一定会把他处死。

可曹操不但没治他的罪,还安慰他说:“过去的事就算了,只要你为我献计献策就行了。”并任命陈琳做了司空军谋祭酒,把他留在身边掌管文书。后来曹操发表的重要文告,很多都是陈琳起草的。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时,在缴获的文件档案中,发现很多自己军中和许昌中央政府中的人写给袁绍的私人书信。有人提议要严加追查惩办。

曹操却说:“那时袁绍势力,我自己的地位都难保,何况部下呢?”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那些过去与袁绍有私交的官员深为感动,消除了顾虑,后来都积极为曹操的事业效力。

对豪强、军阀,曹操也不是一概排斥。如原属董卓系统的军阀张绰,指挥作战的才能非常出众。他与曹操多次交战,在一次战争中还杀死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可谓深仇大恨。

最后因作战失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曹操的部下所俘。他自知性命难保,可曹操不记私仇,仍然让他指挥军队。后来在官渡大战中立了大功,曹操把他和其他有功人员一样对待,封为列侯。

曹操用人不徇私情,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由于他注重、爱惜、团结人才,使许多有才能的人士纷纷前来投奔。因此,曹操身边出现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

曹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于取得战争胜利,统一国家,安定人民生活,起了重大作用。

诸葛亮集思广益

诸葛亮少年失去父母,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避难。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在襄阳城西的隆中定居下来。

这期间,诸葛亮一面读书,一面耕作,广泛交结避难襄阳的名士,纵谈古今,切磋学问,议论天下大事。他常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自比,具有远大的抱负。

诸葛亮成为刘备军师后,执法如山,亲疏一视同仁,他在治理蜀汉过程中,在调查清楚事实的基础上,曾果断处理过表面伪装忠厚,阿谀逢迎,骗得刘备信任,背地作恶多端,野心勃勃,“不倒翁”式的人物张裕,把他拉到闹市斩首示众;处理过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在实际工作中却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李严,将他削职为民,流放川北。而对于与自己关系友善亲密,受到自己器重的马谡,造成街亭失守,也挥泪处斩。

他从国家长治久安着想,决心扫荡汉末选人任官的弊端,实行“任人唯贤”,并注意眼睛向下,从下层选拔。采用群才的组织路线。

杨洪原是李严的部下,因为很有才能,提拔做蜀郡太守,职同李严。蒋琬,“托志忠雅”,“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智勇双全,是一位治国安邦的人才,就屡次加以提拔,从县令一直升为尚书郎,并代理过丞相职务。

对于战争中的一些降将,也根据德才情况,不计前怨,一视同仁。他把黄忠、马超提拔到同关羽、张飞、赵云同等地位,称为“五虎上将”,征战中不存戒心,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

诸葛亮“集众思广忠益”,他建立“参署”制度,设立参谋机构,鼓励部下提批评建议,自己尽量采纳忠言。参军董和,秉性刚强,鄙夷奉迎,敢于直谏,深得诸葛亮赏识。

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与群下教》的文件,讲明丞相府设立“参署”制度,是为了集中大家智慧,如果为了避嫌疑,不愿提出驳斥等反对意见,时间长了,事情就办不好,事业就要受损失。

如果经常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求得正确的方针和方法,就如同丢掉草鞋得到了珠玉。

诸葛亮二十七年如一日成就了蜀汉大业,真正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他识人才,爱惜人才,善于把各种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所以他能够令行禁止,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不愧为治国安邦的贤相,人民世世代代把他传颂。

孙权关怀属下

孙权三国时吴国创始人。公元200年,年仅18岁的孙权继承父业,步入了政治生涯。当时,政治形势十分严峻,吴国面临着被强敌曹操兼并的危险。孙权勇敢果断,在“赤壁之战”中一举以弱胜强,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他对吴的统治持续了52年之久。

孙权的成功,与他重视人才,关怀属下是分不开的。他对属下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历代帝王中少见的。

吴将吕蒙,在“赤壁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又因计破关羽,收复荆州,受到嘉奖。

可是,正在孙权准备封吕蒙为孱陵侯时,吕蒙得了重病。孙权得知后,立即派人把他接回来,安置在自己的馆舍,精心地对他进行护理,千方百计地给他治疗。

医生给吕蒙针灸时,孙权常守候在他的身旁。看样子比吕蒙还难受。随着吕蒙病情的恶化,孙权探视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孙权想常看到吕蒙的脸色,又怕劳累他,便叫人在吕蒙病室的墙壁上凿了个洞。这样他便可以随时观察到吕蒙病情的变化,而不致惊扰他。

孙权看到吕蒙能吃点东西了,便高兴地和大臣们又说又笑;看到吕蒙脸色不济,就长吁短叹,夜不能眠。

吕蒙的病曾一度好转,孙权高兴异常,并为此颁发了赦免令。大家见孙权如此关怀属下,都十分感动,纷纷前来向孙权祝贺,比过节还热闹。

不幸的是吕蒙久治无效,终于死去。孙权悲痛万分。厚葬了吕蒙,并安置了三百户人家,为他守陵。

周瑜团结部下

周瑜是三国时期一位文武兼备的青年将军。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周瑜被描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但这是文艺作品中的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是个风流儒雅、气度宏大、很能团结人的将领。

赤壁之战前,周瑜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总领东吴的兵马,老将程普因在周瑜部下,心里很不服气,程普认为自己资格老,功劳大。而周瑜还是个青年,不把周瑜放在眼里。

程普经常借故不出席周瑜主持的军事会议,还不断地给周瑜出难题。面对程普的轻慢,周瑜从不计较,对程普依然很尊敬,经常征求他的意见,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程普见周瑜确实把部队指挥得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将才,心里很佩服,又被周瑜的诚恳态度和宽广胸襟所感动,亲自向周瑜赔礼道歉,二人成了好朋友。他们共同努力,打赢了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程普感慨地说:“和周公瑾相交,就像喝美酒一样啊!不知不觉之中就醉了。”

王祥王览兄友弟恭

王祥小时,性情温厚,孝敬父母。母亲死后,继母朱氏对他很不好,多次向他父亲说他的坏话,因此他父亲也不喜欢他,让他干又脏又累的活,但他毫无怨言,更加小心,不惹父亲生气。

王览,是王祥继母生的弟弟,性情爽直,很懂事。四五岁时,看见王祥挨打挨骂,他就抱着母亲。到了童年,他经常劝阻母亲不要虐待王祥。他和王祥很友爱,经常在一起,王祥也很喜欢他。

有时他母亲无理地支使王祥干力所不及的重活,他就和哥哥一起去干,这样使母亲停止对王祥的无理支使。

父亲死后,王祥在乡里稍稍有点名气了。这又遭到继母的忌妒。她暗自把毒药放到酒里,想毒死王祥。王览在暗中看出毛病,赶紧到哥哥房中夺回毒酒。这时王祥也看出酒有问题,怕弟弟抢去喝了中毒,于是弟兄俩抢起酒来。继母听到争吵声,赶紧跑来把酒夺回去倒掉。从此以后,每逢吃饭,王览就和哥哥一起吃,朱氏再也不敢在食物中放毒了。

继母死后,徐州刺史吕虔聘请王祥去当别驾。王祥不愿意离开弟弟,想不去就职,王览极力劝哥哥去,并亲自为哥哥打点行装,亲自赶着牛车送哥哥去徐州上任。

后来,王祥政绩清明,得到百姓的赞扬。王览也得到皇帝的嘉奖,并起用为宗正卿官。弟兄俩始终亲密友爱,为当时人所称颂。

邓攸重义弃子保侄

邓攸是西晋平阳襄陵人,东晋元帝时曾任吴郡守,官至尚书右仆射。永嘉末年,邓攸被石勒军所俘,连同妻子、儿子和侄子同被掳。石勒打算掳他们过泗水北去。

邓攸见岸边杂草丛生,林木茂密,便用刀砍坏了载他们的牛马车,牵着牛马,带着全家,藏在密林中。等石勒的军队过了河,走远了,邓攸才用牛马驮上妻子、儿子和侄子向南逃去。

谁知,路上又遇上了强盗,抢走了牛马,他只得担着儿子、侄子,偕同妻子徒步行走。虽然不停地赶路,但行进非常缓慢。

邓攸想:像这样带着两个孩子逃命,很难都保全性命;如果只带一个,或许能幸存。可是,一个是自己的独生子,一个是弟弟的遗孤,舍弃哪个呢?

邓攸左思右想,横下一条心,对妻子说:“此去江南,远隔万里,很难两全。弟弟过世,若舍侄儿,会断其子嗣。只有舍子保侄了!日后若能幸存,或许能再生子!”

妻子是个深通情理的人,知道此时丈夫的心,比她还难受。她流着泪,说:“他父,大丈夫自古义为先。此刻,也只能舍子取义了……”说完,夫妻对泣。于是,将子弃于荒野。

可是,早晨弃了,晚上又追上来了。邓攸见了,居然将自己的儿子拴在了树上。

儿子挣脱着,哭喊着:“爹呀——娘呀——”哭喊声撕心裂肺。他们不敢回头,带着侄儿,抽抽嘘嘘,向前赶路……“自古义为先”。邓攸弃子保侄的抉择,是与他平素的修养分不开的。没有“载米之郡,唯饮吴水”的平素,哪有弃子取义的瞬间呢!

李世民用人不疑

李世民即唐太宗,他在隋朝末年随父李渊起兵。隋亡,李渊称帝,为唐高宗,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玄武门之变后即位为皇帝。他当皇帝以后,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言纳谏,励精图治。

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洗马官,经常出谋划策,多次劝李建成杀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以太子的身份处理政务,把魏征招来骂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

众人无不为魏征捏着一把汗。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先太子若听我的话,必无今日之祸!”

他豁出性命,准备被杀头。不料,李世民反而赞扬他的才华和敢于直言,任命他为詹事主簿和谏议大夫。从此,魏征跟随在李世民身边,专门掌管侍从规谏事务。

李世民唯才是举,精于用人。他即位后,大力整顿朝纲,决心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但是,新朝伊始,百业待兴,朝廷内外,事务繁重,需要人才的地方太多了。

早在他当秦王时,就靠心腹大臣房玄龄等人招来许多治国人才。这时,他更认识到选拔人才对治国安邦的极端重要性。他选拔人才不计较出身和经历。

在唐初的大臣中,有不少人出身于不入流的小官吏,如张玄素、孙优伽等。贞观五年,李世民为了使朝廷中的官吏能进献治国大计,从中发现人才,曾发动中央文武百官对政事各抒己见。

中郎将常何在书中一下子提出二十多条建议。李世民看奏章写的如此有水平,甚为惊讶,同时又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太宗早知常何出身于武夫,平时不学无术,没有多少学问,想知道个究竟,便询问常何。

常何直截了当地说:“这不是我写的,是我的客人马周写的。”李世民立即召见马周,把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一步步提上来。

李世民用人心正不疑,君臣肝胆相照。他经常用历史上的一些君主因用人多疑,枉杀忠臣,导致君臣关系紧张,直至亡国的事实告诫自己。眼前隋炀帝的教训,是他的一个很好的反面教员。

李世民深知猜忌多疑的危害。他认为,对于一个人才来说,要么不用,用则不疑,既用又疑,则必不能尽其才。“玄武门之变”前,为李建成出谋划策的骨干分子都是李世民的死敌,但事变之后,李世民都把他们收为自己的部下,化敌为友,还重用了魏征这样的人。

李世民以至诚治理天下。他认为君臣能够和睦相处,肝胆相照,臣下才能竭忠尽力,有所作为,他说:“一旦国君对大臣怀疑,人们就不敢畅所欲言,下情便不能上达。这样,要求臣下尽忠报国便不可能了。”

特别对那些经过长期考验,忠心耿耿的大臣,更要重其大节,不可吹毛求疵,尤其不可轻信谗言,率意惩处,否则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所以李世民对那些在皇帝面前说人坏话,专事攻击别人的官吏,特别警惕。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率大军征伐高丽,在洛阳停留。临行前命令房玄龄留守长安,受权处理朝廷一切事务。

有一个官员当面对房玄龄说,我要向皇帝告状。房玄龄问他,你告的是谁?此人毫不掩饰地说,我要告的就是你!这件大事,出在皇帝不在朝中的时候,房玄龄不敢隐瞒,便用驿马送他去洛阳,面见皇帝。

李世民听说房玄龄有公文送告状人,已经猜出大概,命令卫兵持兵器立于面前,然后引见来人。问道:“你走这么远的路来到这里,是告何人?”

那人答道:“告房玄龄!”

李世民厉声喝道:“果然如此!好大的胆,推出去斩首!”

事后对房玄龄说:“你太不自信了,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完全可以自行处理,不必报告!”

李世民既善于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又注重德才兼备,防止佞臣得道。李世民曾对封德彝说:“治国的根本在于得人。我让你们举贤荐能,可至今也没有看到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封德彝有点委屈,回答说:“不是臣不尽心,而是眼下确实没有治国人才呀!”

李世民说:“用人如用工具一样,工具各有各的用处。俗话说,坚车能载舟,犁田不如牛。古代圣明贤君都是从当代选拔人才,从来不会在别的朝代选人。只怕你不识才而埋没了当代的人才。”

他在注重人的才能的同时,尤其重视官员的品德,他曾说:“朝廷如果选用一个正直的人,所有善良的人都会受到鼓励;如果用一个坏人,佞人便蜂拥而来。”

他还认为国君是身躯,臣民是影子,躯干挺直,影子自然不会弯曲;国君是源头,臣民是溪流,只有源头清,溪流才不会混浊。由于李世民善于纳谏,精于用人,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他不愧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杰出君主。

褚遂良勇担风险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大臣,唐太宗时曾任官累至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奉太宗遗诏辅佐朝政。高宗即位后,封他为河南郡公,人称“河南公”,任尚书右仆射。

武则天是唐太宗的一个妃子。太宗死后,她削发为尼,与青灯佛影相伴。不久以后,被太宗的儿子李治纳入后宫。入宫后,她卑辞恭让,曲意事奉,很快博得高宗的欢心,致使皇后失宠,高宗欲册封武则天为皇后。

消息传出后,一些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曾奉先王遗诏的褚遂良找来了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共谋对策,决定入宫劝阻。但这件事会使皇帝发怒,最先进谏言的人危险最大。

为国事安宁,他们三人争先提出入宫,大义凛然地承担风险。褚遂良对长孙无忌说:“您是太尉,是太国舅,如果皇帝听了您的话生气了,有所怪罪,皇帝就会有不尊国戚的名声,这是不可以的,因而你不能先去。”

这话讲得合情合理,既为长孙考虑,又替皇帝着想,让人无法反驳。随后褚遂良又对李说:“您是开国元勋,对国家有功,如果事情进展不理想,皇帝动怒,就让皇帝承担了凌辱功臣的名声,这也是不可以的。”

这话说得入理,既要为国家保护功臣,又不能让皇帝声名有损。于是李也不得不听从。

最后,褚遂良说:“我是个普通人,对国家没有什么汗马功劳,只不过因为先帝特殊的恩遇才有了今天。而且在先帝逝世之前,我又亲自受命于遗诏。今天的事情,如果我不效力,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呢?”说完,他深深地作了一下揖,毅然入宫进谏。

高宗出于反对意见的压力,终因有所顾忌而暂时放弃了这一打算,但后来褚遂良终因反对高宗册立武后被贬职而死。但其为国事担忧,为同僚担险的忠正刚烈之气为后人所敬仰。

韩愈和柳宗元的友谊

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们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友谊。他俩同朝为官,韩愈为监察御史时,柳宗元做监察御史里行,就是御史的见习官。

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切磋诗文,尽管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

当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改革而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时,许多过去的朋友因此同他断了往来,但他和韩愈之间的书信却从没有间断,信中倾吐着相互思念的感情,还经常把自己的新作品寄给对方征求意见,对政治、人生等问题也经常交流看法。当观点有分歧时就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为辩明一个问题,往复许多次信件,争论很长时间。

他俩互相支持。当韩愈因写作《毛颖传》而遭到一些人围攻、耻笑的时候,柳宗元挺身而出,他义正词严地反击那些嘲笑者说:“你们所喜爱的文章不过是一些模拟、抄袭前人、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的东西罢了,哪里能识得真正的好文章!”

当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要求人们写文章要“言之有物”时,柳宗元不仅赞同这些主张,同时还写了许多论文,进一步充实了韩愈的理论。当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口号,要求写文章敢于揭露现实时,柳宗元便用自己的写作实践积极响应,带头写了大量的“鸣不平”的文章。

柳宗元先于韩愈去世。逝世前,柳宗元给韩愈写了一封长信,托他关照自己的子女。韩愈接到信后,反复诵读,凄然泪下。为了缅怀老朋友生前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他赶写出了《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死后的第三年,柳州人民为他修了罗池庙宇,并请韩愈为新建的庙宇写碑文。韩愈欣然接受,很快写出了《柳州罗池庙碑》,文中充分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

杜甫与李白的诗情

唐代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他长期住在洛阳,他对这儿的豪官富商钩心斗角的风气十分反感。可是,杜甫却在这儿遇到一位他的终身好友、伟大诗人李白。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在洛阳结识了大诗人李白。那时李白44岁,杜甫只有32岁。李白在京师受到高力士、杨玉环等人谗毁,很不得志。

两人初见面,杜甫被李白的风采吸引住了。李白对杜甫的青年有为也很欣赏。当时,他们俩都对现实不满,因此一见如故。两人的志趣相同,时常在一起吟诗作赋,自得其乐。

那时候,社会上有一种求仙访道的风气。杜甫与李白相约结伴而行去寻找瑶草。两人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尽管路途艰险,但他们互助互爱,常常吟诗作句,以苦为乐。

他们走到山上的小有清虚洞天,去参拜道士华盖君。可是华盖君已经死去。他们凄凉地望着寥廓的四野,尽管彼此心中有不尽怅然与失望,但他们都互相劝慰对方,最后不得不按原路回去。

这年秋天,他们和另一诗人高适遇在一起了。这三个朋友经常在城里的酒楼饮酒赋诗,各叙心中的愤懑,也谈论着当时的国事,讽刺唐玄宗的醉心声色。渐渐地,杜甫和李白更加了解对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不久,这三位朋友都先后离开长安,各奔前程。

第二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又在兖州相遇。他们白天携手同行,寄情于山水之乐。晚上,常常一边饮酒,一边仔细讨论文学上的问题,有时喝得大醉,同床酣睡。他们两人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日子,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学业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久后,他们又分别了,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踏上人生的新路。杜甫在别后常常想起李白,回忆起往昔与李白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便感慨地写了一首五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住在渭水之滨的长安,把自己比作春天的古树;把漫游江东的李白比作日暮的浮云,诗句充分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李体悯士卒

李愬是唐朝将军,他有谋略,善骑射,能诗文,抱负大。元和十一年,朝廷任命他为征讨淮西的前线指挥。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更为削弱。内地的各路节度使各占一方,拥兵自重,对抗朝廷的号令。淮西镇是其中较大的藩镇。

元和9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他的儿子吴元济因为达不到继承父亲职位的目的,便自领军务,纵兵焚掠舞阳、叶等县,威胁洛阳。朝廷多次派兵讨伐吴元济,但唐军统师钩心斗角,懦弱无能,兵士涣散,溃不成军,吴元济十分嚣张。

李愬任淮西前线指挥后,并不急于出兵。他认为,要先把军队整顿好,严明纪律,增强军力,振奋士气,团结一心,使部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他不摆统帅的架子,经常深入兵帐军营,了解军士的生活状况和疾苦。将士受伤生病,他总是带着礼品,亲自到军营看护、慰问,关心其冷暖,好言好语以示体悯。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严肃检点,简朴勤直,为将士做出榜样。

对于来降的人,李愬不侮辱、不凌慢,总是善言勉慰,让他们自己选择出路。凡愿意回家的,发给粮食布帛。这些降兵降将看到李愬这样宽宏大度、仁爱有加,都受了深深的感动,不愿回家,情愿留下参战。

这样,李愬的部队人数增多;战斗力增强了。兵士们都说:“跟着李将军,舍命掉头也要往上冲!”李愬的部队面貌大变,兵士们相助相爱,团结协力,军威远震。

李愬准备了半年,经朝廷批准,终于发动了对吴元济的总攻击。在一个天寒地冻的风雪之夜,他率领骑兵夜行130里,千军万马,步调一致,秩序井然,军士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如同大江巨潮冲向吴元济的老巢蔡州城下,城内百姓为之呼应。

敌军众叛亲离,节节退败,弃城西窜。黎明雪停之时,李愬部队攻破吴元济外宅,蔡州官吏惊呼大嚷:“城攻破了!”

吴懵懵懂懂地以为手下将士来向他索讨御寒的冬衣呢!直到他亲耳听清传递李愬的号令时,才如梦初醒。在贴身侍卫的保护下,爬上院墙,准备逃命。

这时,李愬的千军万马已把院墙围得水泄不通,军士齐声呐喊,声震天地,如雷电轰顶。吴元济狼狈不堪,战栗不已,走投无路。唐军给了他一把梯子,他只好乖乖地爬下,束手就缚。淮西的其他部队闻讯,也都投降归顺了。

李愬部队进城。大雪初霁,晴明寥廓,刀枪闪亮,军威肃然。百姓们听说官军平定了蔡州,活捉了吴元济,都纷纷走出宅院,奔向街头,额手称庆,欢迎官军。送水的,献酒的,敬鱼肉的,络绎不绝,塞满路口,感激李愬为民除害,并交口称赞李愬训练的官军号令一致,众心齐力,深得民心。

当时,大诗人刘禹锡得知这一消息,写了《平蔡行》诗三首,诗中有两句写道:“路旁老人忆往事,相与感激皆涕零”,团结战斗,为民除害的部队,才能赢得如此的赞美啊!

李白和晁衡的友谊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698年出生于日本奈良。自小酷爱汉文学。717年,正是晁衡19岁的那一年,他被朝廷选为留唐学生,随遣唐大使来唐都长安学习。

到达长安不久,晁衡被安置在唐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里学习。太学里集聚着许多富有才华的中外学生,在学习气氛甚浓的环境里,晁衡专心攻读周秦以来的封建经典,并以优异的成绩,博得了唐朝廷许多学者的青睐。

753年,晁衡出任秘书省的秘书监。

晁衡在唐期间,正是我国诗人辈出,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李白和晁衡年龄相仿,学识相当。李白十分钦佩晁衡谦虚好学和良好的汉诗修养,二人一见如故,友谊极深。

晁衡在唐生活18年后的753年11月15日,偕同日本天皇遣唐第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