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3:08:2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逢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

逢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导 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社会条件

19世纪中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尖锐,暴露了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经济根源。(2)阶级条件

19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社会活动的舞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理论来源

19世纪英、法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亲自领导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践,创造了过渡时期的理论,推导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2)20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3)20世纪后半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生产方式本身有两个含义:①劳动的方式,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他们使用劳动资料的方式;②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结构。

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1)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2)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政治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力,而是要研究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的社会属性,也就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1)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总是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提出来的。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为自己服务。

3经济规律的特点(1)经济规律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2)绝大多数经济规律是随一定的经济条件产生而产生,随一定的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不仅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而且受到人们的利益关系的限制。

4经济规律的三个层次(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等商品经济规律。(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四、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研究生产关系,而且应扩张为“经济利益”。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突出研究生产关系的,因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其任务是要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揭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的本质关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要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这方面研究的不够。但目前的任务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服务,可以把研究对象扩展为“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不仅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客观规律等。(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是统一的,都要研究市场经济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未必不研究经济运行;西方经济学也并非没有制度分析。所以,两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是统一的,前者研究的制度可以说是经济运行的制度,后者研究的运行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运行,区别仅在于立场和观点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不同。(3)广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及相应地进行分配和交换与消费的条件,形式固有规律的科学。它既不像古典经济学那样研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也不像《资本论》那样主要研究生产关系,同样也不像西方经济学那样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它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更加宽泛的生产方式。(4)经济学的研究应从过去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研究人,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才是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消费需要作为起点范畴。(5)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随着任务的改变而改变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加强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应将经济分析的领域由经济领域扩张到政治领域;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由于现代社会生产中“财富的材料”区分为物质本身和为形式关系改变了的物质内容,后者构成现代生产系统的要素,应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回到研究“社会财富的增进”上,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一个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关系组成的体系,主要研究这些关系的内在结构;另一方面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研究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广义的生产关系,也即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与消费是统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2)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生产与交换的关系(1)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①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②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2)交换决定生产,表现在:①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无法进行,产品的交换也是这样;②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③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3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后者实际上也就是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1)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就分配的方式来说,分配也是由生产决定的。(2)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在生产之前,必须进行生产资料的分配,即确定生产资料是归某个阶级、集团所有还是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对社会成员进行分配,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3)分配对生产也有决定作用

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二、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该物;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所有权和所有制是相互联系的,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内容。

3所有制与所有权的联系与区别(1)所有制与所有权的联系

所有权和所有制是相互联系的,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内容。(2)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

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的范畴,而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所有制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4产权

产权又称财产权利、财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以及派生的“三权”——转让权、收益权、处分权。产权的基本特征有:(1)产权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3)产权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5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

三、生产力

1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4)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或新的制度安排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5)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1)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社会分工使各个劳动者的产品都作为商品而存在;个别分工中局部工人不能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2)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社会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而互相联系;而个别分工以许多工人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的使用为媒介。(3)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为前提;而个别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商品生产者为前提。(4)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比例的途径不同。在社会分工中,两者比例的分配,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在个别分工中,各部分劳动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使用。(5)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以下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增强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具的质量不断改进,特别是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并能促进劳动对象数量和品种的增加;(4)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总之,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1生产方式(1)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2)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包含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性质。(3)一定的生产方式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4)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与生产力比较,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当稳定。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经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3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1)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如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历史进步。(2)在特定的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

4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1)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①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这种根本性制度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②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联系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是根本制度;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是具体制度。(3)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区别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所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5制度创新(1)在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制度创新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2)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3)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创新,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1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商品经济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存在社会分工。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是单一的,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产生相互交换的必要性。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谁也不会无偿地把产品转让给别人,而必然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自己的产品,这样劳动产品便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这个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3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交换关系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不知商品为何物。商品关系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人群内部只存在按性别和年龄划分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且每次大分工都推动着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交换成为可能。这次大分工,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尽管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但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商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还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的商品经济是小商品经济或称简单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是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个体手工业是典型的小商品经济。其特征是规模小且分散,产量不大,市场只限于当地不大的范围。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小商品经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且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但对社会经济生活没有形成巨大的影响,而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

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占统治地位以后,现代自然科学导致了机器代替人力的技术创新,而这种技术创新又导致机器体系的创新。机器生产创造的手工劳动所无法比拟的生产率,横扫了一切自然经济的残余,将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巨大网络中,从而使商品关系渗透到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成为人们发生经济联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

4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联系与区别(1)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联系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同一类型的经济,其共同特征是都要与市场打交道,都离不开市场,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

商品经济的存在,就意味着市场的存在;但存在商品、存在市场的经济,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两者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是一种用计划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而市场经济则是一种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可见,商品经济并不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的阶段,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是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商品的使用价值(1)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可兼有多种使用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等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①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②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③必须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

2商品的价值(1)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2)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3)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4)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其作为商品时才有价值,因此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3商品的交换价值(1)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2)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交换价值是相对的,不同交换对象有不同的交换价值,且因时因地的发生变化。

4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1)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2)交换价值是一种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3)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区别。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其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才能获得价值。任何人都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4)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三、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具体劳动

从劳动的具体形态看,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改变相应地发生变化。

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

从劳动的抽象形态看,如果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即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对立的、有区别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3)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而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4)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

4劳动二重性原理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5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1)个别劳动

个别劳动是指由于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为或私人行为。(2)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的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四、商品的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同。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

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体现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关系

①第一种含义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第二种含义的必要劳动时间的基础。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两者共同作用决定商品的价值。

②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

a.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b.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表现的只是某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条件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同劳动量的关系,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表现的则是商品供给者与商品需求者的关系;

c.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

d.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不同的生产劳动,其复杂程度很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需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即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头脑和肌体平均具有的劳动力的耗费。(2)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力的支出。(3)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样,为了交换,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还必须化作统一的简单劳动,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质与量的统一来理解价值,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以及文化教育的普及,过去的复杂劳动会变成或正在变成简单劳动。(4)由于存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相应地产生复杂劳动者与简单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差别问题。恩格斯说:“在私人生产者的社会里,训练有学识的劳动者的费用是由私人或其家庭负担的,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的较高价格也首先归私人所有——熟练的奴隶卖得贵些,熟练的雇佣工人得到较高的工资。”这是因为:

①复杂劳动者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而且复杂劳动者往往要掌握多门科技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其学习和训练的费用也会不断提高;

②复杂劳动除消耗一定的体力外,还要比简单劳动消耗更多的智力。这就是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复杂劳动者的培养和教育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劳动者在学习中的脑力耗费也必然越多。这些培养和教育费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支出,虽然不能直接形成商品的价值,但却必须在劳动者从事劳动之后得到补偿和承认。于是,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报酬要比简单劳动的报酬高一些也就理所当然了。

3价值量的含义(1)价值量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2)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且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价值量的决定(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一一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取决于劳动时间。(2)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增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②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表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表明劳动生产率越低。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等等。其中,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

7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但是,如果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则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

8科技、管理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1)在现代经济中,科学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和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且越来越重要。(2)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创造了新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3)科技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4)管理劳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管理劳动是整个生产劳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劳动首先是一种具体的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一起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商品之中,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当然也和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一样,形成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构成商品的价值。由于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因此,它在商品新价值形成中的贡献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的贡献。

五、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并不违反价值规律,这是因为:(1)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2)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3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形成市场调节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合理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至破产。可见,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的作用不但调节着商品生产者,而且调节着商品流通者。价值规律采取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不断相背离的形式,调节着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

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作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过程(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绵羊和斧子分别处于等式的两端,绵羊在斧子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斧子只是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处于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

相对价值形式,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察。相对价值形式的质,是要研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性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相对价值形式的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现的。

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①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③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比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商品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等价形式上,给交换带来了困难。(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价值的表现有如下特征:①简单的,即各种商品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②统一的,即一切商品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中起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但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不利于商品交换的稳定发展。(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当一种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贵金属之所以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其特殊的自然属性有关。金银之所以能够取得货商品的特权地位,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

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质的方面)、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量的方面)的尺度;

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表现价值和实现价值的不同);

④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2)流通手段

①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足够了,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足值的铸币、纸币就是由此职能演化而来的);

④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但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3)贮藏手段

①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具备储蓄手段功能,但在现实纸币流通条件下,也可储蓄作持币待购,但还是有区别的)。(4)支付手段

①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③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5)世界货币

①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货币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二、货币流通量

1货币的层次

M=现金(纸币和硬币)0

M=M+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10

M=M+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21

M=M+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32

M=M+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43券、人寿保单等)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量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乘数效应。

三、货币流通规律

1商品流通

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这种以货币为中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称为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这个公式的物质内容是商品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

2货币流通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它自身也不断地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这种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更换位置,就构成了货币流通。

3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

①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②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故也称为货币流通规律。(2)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

①形式上的区别:在商品—货币—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在货币—商品—货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而商品则是买卖行为的中介。

②内容上的区别:a.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为了追求使用价值;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b.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货币流通的两极是同质不同量的货币。c.运动限度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货币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

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公式表示,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同到期需要支付总额呈同方向变化,即成正比;同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和互相抵消支付总额呈反方向变化,即成反比。

5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来说就是: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也就是说,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属量相等。既然如此,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就应该是: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和购买力同它发行的数量成反比,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纸币,似乎把经济规律废除了,国家似乎用自己的印记的魔术点纸成金。可是,国家的这种权力纯粹是假象。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的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保证宏观经济顺利运转。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违背货币流通规律发行货币所产生的宏观结果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两种主要表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货币现象。(2)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因此,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疲软或下跌。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1资本的含义(1)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成发挥重要作用。(2)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3)资本的基本特点: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①资本的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一般商品和货币,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的。一旦资本停止了增殖,资本也就丧失了它的基本职能。

②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任何形态的资本,一旦停止运动,也就不会带来价值的增殖;而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也同时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运动和增殖,是以预付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为起点的。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当然包括增殖额)。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

④资本的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可能越大。

2一般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

一般货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其中,表示更多的货币,即资本的增殖额)。

一般货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在于:(1)流通的形式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在交换过程中。货币没有改变自身的形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采用货币的形式,商品则一方面作为资本运动中所采取的转换形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取得更多货币的媒介。(2)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获得用于消费的使用价值;后者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追求质上相同但量上更多的货币,即追求资本价值在量上的增殖。(3)流通的限度不同。前者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便是商品进入消费,因而运动停止;后者以价值及其增殖为目的,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尽管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转换它的具体形态,但却不会停止它的运动,因而它的运动必须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3资本的形态和构成(1)货币资本形态

货币资本形态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2)实物资本形态

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实物资本有两大类:

①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素。

②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殖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品。(3)无形资产形态

无形资产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4)虚拟资本形态

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②收入资本化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股票、债券、资本所有权证书等。

4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1)必要劳动

①必要劳动是指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

②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包括劳动力所有者即劳动者自身的存在、享受、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

③必要劳动的内涵会因劳动力再生产的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变化而变化。(2)剩余劳动

①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3)利润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