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3:15:40

点击下载

作者:陈理华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八闽闲话

八闽闲话试读:

自序

我的书就要问世了,不知怎的,心里百感交集,像自己孕育出来的崭新的生命,却又不像婴儿一样单纯,上面铺满了我深雕刻凿的痕迹。不,它不仅仅是我的,还是闽北民俗的,是数千年来闽北历史孕育下的产物。

尽管把一生都交给了自己所爱的文字,也发表了好多好多的豆腐块,但稿费也只不过仅能满足自己的基础生活罢了。有好心的文友让我以文养文,却也只能无奈地笑笑。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都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这话,之前我是不信,但现在信了,我相信呕心沥血写出的文字还是能修成正果的,它们如荒僻乡野里一颗颗被秋风无意吹红的野柿子,瓜熟蒂落。

现在有许多报纸杂志也开始选用我的文章。那些编辑们身处天南地北,都是一些不认得我,只认得文章的人。更让我欣喜的是,写作这么多年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小奖来敲门,这些奖都是我冲锋陷阵、过五关斩六将得来的……

我的《八闽闲话》要问世了,在此书出版之时,我还要感谢素未谋面的网友杨志勇,此书若无他自告奋勇地免费校稿,就不可能顺利出版。而能用文字写自己所想,又能像一粒粒平淡的文字般平淡地活着,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第一辑舌尖上开出的民俗之花和菜

从前,东鲁、井后、鸿庇等地的人被周边称之为“山里人”。这些被称作“山里人”的人,还真的有一些地方与“山外人”不同。首先是说话口音有微微的差别,其次是在吃酒时,出菜方式有点不一样。“山外人”是先上挖底,“山里人”是先上和菜。

之前,听到过一个有关和菜的笑话,说是村子里有户人家,到山里娶了一门亲。接亲那天,接亲队伍因为走了几十里山路,到了新娘子家里时,个个早已饥肠辘辘了,好不容易等到主人请他们上桌,刚坐定,就上来了一大海碗油腻腻、热腾腾的菜。接亲的人因为肚子实在太饿了,就一点儿也不客气地大快朵颐起来,没几下,一大海碗菜就被吃得精光。

被叫去迎亲的都是年轻的小伙子,这些毛头小伙阅历浅……所以帮忙做事的人在这天都会心照不宣地“关照”这一桌来迎亲的人。他们一看菜吃完了,马上笑眯眯地又打来一大海碗尖尖如小山的和菜来。这时接亲的人就在私底下小声地说:“各村各例,可能这里吃酒就是吃这种菜了吧?不管它,吃饱了再说。”于是他们埋起头,放开肚皮用力地吃。只见筷子纷纷地从碗里把菜夹进嘴里去,嘴巴子在用力地动着……先前只一个端菜的人,不知何时变成两个,最后到底吃了多少碗也记不清了。

就在他们吃饱了想下桌时,鸡鸭鱼肉上来了。他们这时才如梦初醒,原来好菜在后头呢。这时的他们只能大眼瞪着小眼,望着那些山珍海味,却挺着肚皮,什么也吃不下了。“山里人”最先上桌的菜叫和菜,它的名字很好听,味道当然也不错,不然也不会让“山外人”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味蕾上都开出花来!

但和菜既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特色佳肴,这种菜大家都会做。和菜的用料都是很普通的笋干、五花肉、海带、粉丝、香菇、白菜帮子、葱、蒜、胡萝卜……和菜里除了海带是外来品,其他都是本地货,一年四季都能做。

和菜用的食材阵容虽然庞大,但每种都下料适度,保证谁也不夺谁的彩。白、绿、黄、红、黑,色彩斑斓中汤汤菜菜浑然一体。办喜事的头天,村里的妇人就会到主人家中,洗的洗,切的切,半天的忙碌之后,就准备好了第二天要吃的和菜。到了晚上再把几大锅的和菜煮好,装在大木盆或大木桶里。第二天,客人上桌时,再拿出来热一下,这煮好的和菜香味扑鼻,浓而不腻,肥而不杂,往往是用来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垫垫肚子的。

和菜的名头也另有用意,取天地人和、乾坤合和之意,也象征着花花绿绿的生活与和和美美的日子。和菜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坐在同一桌的乡里乡亲,平日里若积下一些小恩小怨,在吃过主人这一碗热腾腾、油腻腻的和菜后就要烟消云散。于是,和菜又有着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寓意。

在和菜里,粉丝是地瓜淀粉做成的,细细的,绵里带韧,在肉的滋润下,油腻腻、嫩滑滑的,给人的印象是温柔多情的旦角;在和菜里,笋干因其品性坚韧、淳厚,总让吃过的人念念不忘,它就像是戏剧里的武生,一块块黑乎乎的,显得粗犷而质朴,但它们调和百味,雍容宽厚,脆而爽;除此以外,香菇的香郁能让和菜的味道更厚实、开阔、优雅、多情;白菜帮子、胡萝卜丝、葱花们则让和菜的容颜变得美妙无比。和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和。和菜好吃不贵,吃着就像是在品尝着烟火人生。“山里人”的节日和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和菜,尤其在饥肠辘辘的年代,能有一道丰厚的和菜吃,那是一种能让人十分满意和体面的事。它对这个地方来说,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这个村庄和睦相处、邻里团结的历史见证。

如今,物质大大丰富了,摆酒席时,鸡鸭鱼肉无所不有,但和菜依然唱着主角,总是第一个粉墨登场,它的地位无可替代。故而,历经千年,粗粗拉拉的和菜,如今仍旧能满村飘香。吃猪炒

杀猪对农人来说是一件重大的事。猪喂大了的时候,农人不叫杀猪而叫换猪。因为一个“杀”字显得血淋淋的,而“换”就温情得多了。若是卖毛猪也不叫“卖”,而叫出栏。

杀猪前,有一些仪式必不可少。家里预备杀猪的农户会在杀猪前,先在家里的供桌上烧上三炷香,供桌前烧三张黄纸,告知家神,我家要杀猪了。而后在大门两边也点上香,在大门口烧三张纸,也是让外面的诸神知道这家人要杀猪了,不要来打扰。

杀猪时,主人还要准备好黄纸,放到猪的刀口处沾上猪血,然后挂到大门两边和猪栏上。目的是祈求来年六畜兴旺。

猪杀好后,在闽北一带还有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活动,那就是吃猪炒。就是当猪杀好后,主人请左邻右舍以及亲朋好友来围坐在一起吃肉。“吃猪炒”一般限于家中的男性,一户人也只能去一个。因为那时候养大一头猪不容易,所以主人家都要请至交亲友前来聚聚,一为联络感情;二为庆贺六畜兴旺;三为让大家美美地吃一回肉,慰劳一下平时少有油星的肠胃,润泽一下艰辛劳累的岁月,给清苦的日子带来一点肥美的感受。

吃猪炒也是有讲究的。选择的肉,一定是槽头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猪脖子肉。大概是这种肉没有卖相,就拿来大家一起吃吃,改善一下生活,顺便庆贺一下劳动后的收获。

杀猪师傅不用主人说,首先把那一圈肉切下交给主人家拿去煮。主妇拿到肉后,洗净,放砧板上大块切好,再放到锅里熬出一些油,熬到肉微微卷起时,把洗净的一些笋干之类的菜混合在一起炒上几大碗。这是头道菜,油头足,看去就诱人食欲。第二道菜是用萝卜丝或芋头丝炒的大肠。第三道菜是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猪血。第四碗菜才是猪身上的腰柳肉,这是上好的肉。快刀将这细嫩的腰柳肉切得碎碎的,再煮上浓浓的米汤,便是一碗难得的猪肉米汤了。有这四样菜和一饭甑香喷喷的白米饭,在当时的农村已是美味佳肴了。

凡是被请来吃猪炒的人,一进门就要双手作揖或笑逐颜开地对主人说“走时,走时,真走时!真会喂猪!祝贺来年继续换大肥猪,发大财!”之类的吉利话。随着主人的一声“坐下吃点饭吧”,大家依次坐在四方桌上,边吃边说些好话,饭桌上不时地洋溢着欢声笑语,气氛异常活跃欢快。

待大家吃过猪炒离去后,主妇还要把刚“孵”好的猪血一小碗、一小碗地送到隔壁邻居家里。受赠猪血的人也要说些吉利话,并要盛赞主妇的手艺好,如“这猪血‘孵’得又嫩又好”……

闽北农村的吃猪炒,吃的是那个时代的农村风情。体现的是一种邻里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更是一种淳朴的乡风、民风……裤带面与收惊

收惊是古老神秘的巫术,这种巫术,在闽北世代相传,它的作用一度令人不容置疑。为什么会有收惊,这是由于从前的农村,缺医少药,人一旦发烧或生病,抑或是小孩睡眠不好,总以为是受到惊吓所致。

所谓受惊,一是指被突然的叫声和其他什么没见过的事物吓着了;二是说祖先的亡灵,来看望小孩或大人,被骚扰者受到了惊吓。于是,就要收惊。在农村,一般由村里会念收惊咒语的人来进行。

收惊时,先洗净手,在大厅的供桌上点上香,烧上三张黄纸。香燃尽后,再点上三支,在受惊者头上边舞边念念有词:“本师来收惊,本师来收惊,收惊三师三童子,收惊三师三童子,不收别人魂,不讨别人魂,收你某某三魂七魄收来顾本命,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这个咒语要念三遍,声音缓慢而轻柔,这样的咒语,很像歌谣或安眠曲,一般情况下,受惊者在巫师或收惊人的施法过程中会沉沉睡去,待到醒来时,神志也就恢复了。所谓的收惊,其实只是一种安抚手段。收惊咒语有好多种,比如十二生肖的,比如观世音的……收惊的道具也有好多种,有的道具就是用小瓯子装白米,蒙上手帕。

曾经见过一个皈依念佛的斋婆给一个整日哭闹不停的小娃子收惊。就是用瓯子装米,边念经边把瓯子在小娃子头上轻轻转圈,经文念完了,掀开蒙在瓯子上的手帕,米粒中竟然有一道浅沟,更令人诧异的是边上的米粒竟然叠立起来。斋婆的解释是小娃子被人惊吓了,现在已经收惊了。后来,这小娃子果真就不哭闹了,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所有收惊中,有一种确实是被人吓一跳后生了病的。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收惊外,还要将那个始作俑者,即吓人者的腰带剪下一段来烧成灰给被吓者吃下去。

当某人因受到严重惊吓,神志不清、言语混乱时,这就要请巫师来收惊,而不是一般的村民来进行了。作法时,巫师用左手轻轻地抚摸受惊者头顶,右手在其额部画几个重叠的符。他一边画符,一边念咒语,符咒念完,符也同时画完。然后巫师对着自己的手掌哈口气,在受惊者的额头上横扫三下、竖扫三下,表示收回魂魄。最后巫师把符烧在一碗清水里让被收惊者喝下。

收惊后,还要煮一碗裤带面让其吃下。之前有说过,收惊了要吃裤带,而有的人受惊后又找不到吓人者来剪腰带,怎么办呢?办法是有的,就是改吃一种宽宽的形如裤腰带的面,说吃了这面就能牢牢绑住了那被吓走的灵魂!于是我们这里就有了种特别的面,叫作裤带面。

当然裤带面也不是只有收惊时才吃,平时若觉得身体哪里有点不对劲了,或感觉遇上邪了,也可以“窖”来吃。窖是本地的一种说法,其实就是加点菜去煮来吃。他们认为这种面能辟邪!吃中药的习俗

人是靠吃五谷杂粮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的。吃五谷的人总免不了头疼脑热的时候,若是不幸得了病,就要吃药。民间在吃药时就有一些看似平常,其实很有意思的习俗。

生病看医生,从药店里抓来的中药,怎么煎熬?是有一些讲究的。一般中药抓来后,第一服药不能病人自己动手去煎,一定要别人,或是家里的其他成员帮着煎。据说,这样的药吃下去就会好得快。

另外,煎好的中药,从锅里舀在碗里时,上面一定要放上一把菜刀。为什么呢?

因为古人认为,从天地间长出来的中草药,特别是名贵中药,如人参、茯苓、黄精、枸杞等。它们都是有灵性的植物,把刀压在盛有药汤的碗上是为了防止它的药性跑了。

当然,防止药性跑了只是其一。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出于一种驱邪的作用,也就是用刀来保卫吃药人,愿他吉祥安康!

刀在古代是最好的武器,若有敌人来侵犯,我们往往用它来捍卫自己的生命。于是,这里的刀就有着斩病祛邪之意。也就是说,让病人喝下这刚熬好的第一碗压着刀的药汤,就能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人们把所有健康祝福的愿望,都希望通过这把压在药汤上的刀来实现。

现在也许很多人已不知道,吃过中药后要把药渣倒在三岔路口上。为什么呢?这跟一个传说有关。传说药王孙思邈有一天去采药时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一户人家随手倒在门口的药渣。

也许是职业习惯吧!看到药渣就像猎人看到猎物一样,他停下脚步,蹲了下去,仔细地看着地上的药渣。看着看着,他发现这服药里有一种药配错了。孙思邈明白药配得不当,病人服后不但不利于治疗病情,反而还会慢慢地加重病情。

于是,药王就到这户人家了解缘由,才了解到是一位庸医给开的药方,使得这位病人久治不愈。刚才病人吃过药后,家人随手将病人所服剩的中药渣倒在门外路面上,不想却遇到了孙思邈。后来,经他诊治并重新配药后,病人很快恢复了健康。此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在中国大地上传开了。于是,民间纷纷效仿。人们都把喝完的药渣倒在路口最显眼的地方,期望能让懂药理的人看到。若是有幸遇到神医,能上门来给自己配药,那么病就会好得快。故而倒药渣的习惯,直到如今,还有人这样做呢!

当然,关于倒药渣这事,在民间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那就是,为了让过路的人从药渣上面踩过,借别人的福气来把疾病带走,这样自己的病就能很快地好起来。甜酒酿里的民俗

甜酒酿,在我们这里也称酒酿,是一种很好喝的酒,酒量不好的人特别喜欢喝它。但在生活物资不是那么丰富的年代,酒酿主要是酿给生产后的妇人用的。

妇人十月怀胎,本来就耗费了不少体力,生产时又或多或少要失去一部分血气。这样一来,一般产妇的身体都比较虚弱,需要补充养分。产妇每天除了吃些鸡和肉外,还要靠吃酒酿来补充,因为鸡和肉价格较贵,一般人家是买不起那么多的。而甜酒酿是用自己种的糯米加白曲子做成的,比其他营养品要经济实惠得多。加上酒酿具有健身、暖胃、益气、生津、活血、止痛等功效,对于坐月子的妇女特别有帮助……

为了让妇人尽快地恢复身体,也为了让妇人在未来有个好身体,能为孩子多提供些奶水。在从前的农村,家里一旦有怀孕的妇人。在妇人要生产的前些天,就要着手把酒酿酿下,家里在酿下酒酿的同时,也是酿下了一种对新生命的祝福与期待。妇人在生产两三天后,就可炖些酒酿、鸡蛋、红枣给她吃,进进补,催催奶。当一碗有着鸡蛋、红枣的酒酿,由婆婆亲手端到媳妇床前时,婆婆会笑眯眯地对着媳妇说:“快起来趁热吃了!”言语之中藏着几多慈爱!媳妇就会轻轻地放下手中的孩子,从床上坐起来,双手接过那碗来自长辈的祝福,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如此,经过一碗碗酒酿,一天天的滋润,那媳妇的身体也就一天胜过一天,到了快坐满月子时,早已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了。

一直以来,中国人追求的是一种甜蜜与美满的生活。而对一个初生的婴儿来说,大人们对他今后的生活是充满着甜美的希望的。这种希望具体要用什么来表现呢?古人就善于使用甜酒酿。到了孩子满月这天,一家人喜气洋洋地为孩子做满月。一直随母亲躲在房间里的小孩,穿着一身新衣裳,被母亲抱了出来,在大厅上,由母亲或是爷爷奶奶抱着坐在一张圆桌上。这时,红红的圆桌上早就放着一碗酒酿。用甜酒酿来给孩子点开一条甜甜蜜蜜的人生之路,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中所愿。

抱孩子的人,用一双筷子放到盛着酒酿碗里蘸点甜酒酿,然后放在孩子的嘴边,象征性地蘸一下那小嘴儿。“哦!哦!真甜!真甜!”一旁的人都会笑嘻嘻地说着祝福的吉祥语。

老人们说,这样一来孩子一辈子的生活都如这甜酒酿般甜甜蜜蜜,幸福美满!面条

面条吃起来滑润适口,味道鲜美,可谓男女老少皆宜。加之南方种麦较少,故而面粉也显得尤为珍贵。

勤劳聪慧的闽北人喜欢通过面条来表现心里的一种美好意愿。所以千万别小看一碗普通的面条,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重要着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面条在闽北人心里代表着长寿、平安、健康、吉祥、团圆。同时看似柔弱的面条还有驱邪、去污、化凶为吉的功能呢!

在乡村,老人做寿时,不但自家要备上好多的面条,亲朋好友带礼品祝寿时,所带的礼物中也一定要有两斤面条。因为面条长长的,代表着长命百岁!

小孩生日那天也要吃面,生日这天煮一碗白花花的线面,意味着孩子能活到头须皆白,也暗指父母希望孩子能长命百岁。

新娘子要出嫁,在娘家梳妆时,要煮一碗面,这面必须是由男方放在丁篓里挑来的。煮好后,放在梳妆台的旁边,梳妆好后就要由“交面奶”喂食三口!这是娘家人对她婚姻白头偕老的祝福。新娘子离家后,娘家人还要在一起吃“拦门面”。这拦门面可有意思了,迎亲的队伍到达女方家大门前时,女方家的人就会拿一张桌子,横着拦住大门。这时男方的人和女方的人开始讨价还价,女方说面条八十斤,烟五条,糖十斤!男方的人说,面条六十斤!烟两条,糖八斤!女方的人只有觉得可以,才会把桌子搬开,让迎亲的人进入女方的家内。

新娘到了男方家,在酒席上,即使别人桌子上没有面,新娘那桌也要特地煮上一大碗面,让这一桌的人吃。洞房花烛时,闽北人不是喝交杯酒,而是同新郎一起坐在房间里吃一碗面:一碗上面有两个蛋和一只鸡腿的面。

客人到来煮一碗面,寓意客人常来常往;家人出门前煮一碗面,也含有盼望早日归来之意;出远门后回家煮一碗面,是取平安团圆之意。

家里添丁,在端午节这天更是要煮两大桶面条挑到河边让看龙舟的人吃。

敬佛、敬神时,也要有面条。平时还可用饭敬神,可到了节日里,就要多一小碗的面条了!

祭祖时面也是不能少的。让祖宗吃面,是对祖宗的敬仰与绵绵不绝的怀念!

当有人做好人好事时,比如,有小孩落水,你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救人;老人在路上晕倒,你背着送到医院或送到他家里去,人家给你的感谢就是一大碗面上加两个蛋!

最有趣的是,若是挑粪或倒马桶时将它们不小心打翻在地,一定要煮碗面来吃。村里人认为打翻粪桶是不吉利的事,而吃一碗面就能去掉身上的污浊与霉气。走夜路时受到惊吓,也要用一碗面来压惊,这里的面是祈求吉祥如意的意思。

最可笑的是有不检点的夫妻,跑到野外去行房,若是被人看见了,在村里是最丢脸的事。他们要夫妻双双送面和蛋到那个人家中去赔礼道歉!这类事在乡民眼里是不吉利和肮脏的,遇上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晦气。

还有一种被意象了的面条,这是一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面。比如,你到某某家中去,某某却对你不感兴趣,黑着一张脸,那么就说明他是在拿黑面汤给你吃了!也就是在他家里受了冷遇。

黑面就是一种没有去麦麸的面做成的面条,口感很不好。就是当客人来了,主人对他不是很感冒,但在礼节上又不能失礼,怎么办呢?就做一碗黑面给他吃,让他心里明白,我不欢迎你!后来,就引申为给你脸色看!

在农村还有一种被浪漫了的面,这是指在外做事时,没带雨具,被突然间而来的雨淋了一身,这个叫作吃线面汤!

面条文化里隐含着民族情结以及节日风俗和人生礼仪。所以,吃面也是在“吃”一种文化。炖蛋冰糖炖鸡蛋

从前在农村,冰糖炖鸡蛋是待客的最高规格。那时候,能够吃上冰糖炖鸡蛋的可不是普通人。

他们分别是:来自远方的贵客,女方父母或兄弟,新女婿等。其中,新女婿上门是一定要吃这种吉祥如意的冰糖炖鸡蛋的。冰糖炖鸡蛋通常是在晚上临睡之前吃的,在当地也被叫作蛋龟!因其样子有点像龟而得名。蛋龟在本地人的发音里是“顺归”,单看字义你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一碗冰糖炖鸡蛋,做法十分简单:一个略大点的青花瓷碗,放些水和冰糖。锅里舀一瓢水,烧沸了,放下一个架子,打下三四个鸡蛋,盖起来炖,熟时满屋的蛋香。

主人请客人吃冰糖炖鸡蛋时,一般客人会推辞两下才就座。吃的时候先喝些糖水,再吃嫩如凝脂的鸡蛋。但客人在吃完后会有意留下一两个蛋。

当客人抹着嘴说:“饱了!”主人一定会将客人摁在凳子上,非要他把鸡蛋吃掉,客人在推辞过后,又无可奈何地再吃一个鸡蛋,但一定会留下一个。这剩下的鸡蛋,是留给孩子的。那被支到房间的孩子这时会飞快地跑出来,爬上桌子一点也不客气地吃起来。

那时候,鸡蛋很少是用来自己吃的,不是用来换钱,就是用来换物。一碗冰糖炖鸡蛋在当时是最奢侈的美食,说明主人真心诚意地欢迎客人,主人已尽到地主之谊,客人也要懂得本分。

一碗冰糖炖鸡蛋,吃起来甜腻而馨香,一口就让人从心底感到有一股绵绵的幸福感在升腾……红酒炖蛋

吃红酒炖蛋前要先酿好红酒,此红酒非彼红酒,是农人自家酿制出来的珍品。红酒的酿法是先选用上好的糯米,洗去尘物,倒进饭甑,放到锅里蒸熟,冷却后,将红曲与糯米饭搅拌均匀,放进酒坛,加入山泉,让其慢慢酝酿,这样酿出的酒,清朗、明净,色质通红。

在做红酒炖蛋时,先舀上红酒放入碗里炖热,打入鸡蛋,慢慢炖熟,再放进冰糖。出锅时,热气腾腾的青花碗里,卧着两到三枚黄白相间的鸡蛋,像一朵盛开的白莲般漂浮在童话般的红色米酒里。闻着那带有酒味的蛋香,还没吃你就先醉了。

但这种料理一般是给生孩子的女人吃的,别人是吃不到的!尾肠

在闽北,有一种小吃叫尾肠。尾肠的做法是先买来一大段猪的尾肠,洗净,一头用线扎紧,然后将这条肠子吹得鼓鼓的。再将吹好的尾肠挂在阴凉处,直至晾干。

灌肠时,先将糯米浸泡到微微发白、发软。等到锅里的水烧沸,将糯米放入沸水里滚两滚再捞起。

热锅倒上适当的油,放入葱白炒出香味,倒入切好的肉丁,再加入香菇丁或红菇丁,爆炒几下。再把刚捞起的糯米倒进汤里,加入盐、红酒等调料,炒两下,起锅,装在一个大碗里,打入一两个蛋,拌匀,此时,馅就已经做好了。这时把早已晾干的尾肠取下洗净,解掉扎口的旧线,用新线扎紧尾肠的一头。

灌尾肠时,用一特制的漏斗将备好的馅慢慢地灌入,灌时要不时地用手抖抖、捏捏,让里面的馅变均匀,灌满后,再将另一头扎紧。

将灌好了的曲成一圈的尾肠,与冷水一同下锅,文火慢慢地“孵”。本地人叫作孵尾肠。在孵的过程中,渐渐地,淡而新的香味慢慢飘散开来,这带有烟火气息和岁月遥想的味道,光闻着就让人心里平添了许多美好遐想。于是,一些絮语,一些记忆开始像蝴蝶一样飞舞……

有着雕塑之美的尾肠,无论是自吃还是待客都让人美不胜收。狼吞虎咽中,原生态的稻米之香,在隐约的咸味里,任你意象铺陈。但这么好吃的美食,却不是随时都能品尝到的。

从前物质匮乏,要吃尾肠,一是过年,灌好煮熟的尾肠,被切成一片片码在碟子里,恰似银圆,又像蓝天白云下长满丰腴稻谷的层层梯田,它们象征着富贵与荣华。出于对富贵和金钱的追求,在过去,家家户户在过年时都要灌尾肠。

二是女子结婚时,娘家要灌一条尾肠,将尾肠与麒麟腿的鸡,一起放在丁篓里挑入男家(麒麟腿的鸡来自女方,俗称咬腿鸡)。第二天,新娘子回门,丁篓里的尾肠,才会被婆家的人拿出,切片加热后端给左邻右舍分享。这时候,接近原生态的热尾肠,像是从雄阔辽远的亘古里走来的和善大使,代表着新娘子的问候与祝福。泛着古老暖意的尾肠,大伙尝着,在味觉的绵柔与清新中,邻里间就此多了一份友情与关爱。

三是女子结婚后怀上第一胎时,娘家人要送坛子。坛子里有鸡,有尾骨,还有就是一条灌好煮熟了的尾肠。这尾肠谁也不能吃,只供孕妇一人慢慢品尝。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暖胃、止汗等作用。对于妊娠的孕妇来说是最好,也是最经济的补品。同时,这尾肠也代表着父母对出嫁女儿质朴而芬芳的爱和一份深深的挂念。

谁能知道,一条普通的灌尾肠,在村民朴素的心里,却承载着富贵、喜庆、友情和关爱!第二辑节日散记民间瑰宝——高照灯

闽北的建阳,古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

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时,建阳为吴越南地。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吴分上饶地,析建安县桐乡设建平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司马炎以建平县名与建平郡名相同,改建平县为建阳县。宋时更是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地方,自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正因本邑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

在建阳众多的民间活动中,有一项特别出名,也特别有意义,那就是彭墩的高照灯。高照灯从“高照”两字就可看出,这是取吉星高照,护佑村民盛世太平之意。

彭墩的高照灯活动,定在每年正月二十五的夜晚,活动范围是以村口的倪王庙为起点和终点。倪王庙在距村庄约百余米的地方,里面供奉着倪氏兄弟。为什么是以倪王庙为起点和终点呢,它是为了纪念倪氏兄弟而兴起的一种活动吗?这从史料中可以查到。

据道光《建阳县志》记载:倪彦松,唐昭宗时人,中郎将,后周封其为济荫王,南宋加封忠灵孚泽感应王。倪彦松与其弟倪彦春俱仗义。年丰谷贱,辄籴藏之;遇饥馑,悉出以济贫乏。兼精道术,能治旱疫。其卒也,乡人庙祀之。

竖“高照”的日子,盛况空前。这天傍晚,大家早早地吃过晚饭,全村人自发地聚集在倪王庙,把整座寺庙的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天擦黑时,一切准备就绪的高照灯队浩浩荡荡地从倪王庙出发。这支队伍是这样排列组合的:前面是生龙活虎的舞龙队,舞着一条巨龙的队伍所向披靡般在前面开路;紧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古老打击乐队、民乐队以及十番的“春台”队。春台是由四人合抬,台上坐着由10岁左右孩童分别装扮成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薛仁贵、杨宗保等历史英雄人物;后面才是横抬着高照灯的队伍和花团锦簇的花钵舞队。

这支声势浩大的队伍在烟花、锣鼓、唢呐、鞭炮声中徐徐沿着村道行进。行进中,每遇宽敞地段或十字路口时,队伍就要停下,先由舞龙队表演。舞龙队表演完,随着一位老者的一声令下:“高照!起!”24个头戴竹制头盔、手握竹竿的青壮男子动作敏捷地把一座高达13米的高照灯竖了起来,当它竖起来时,有四层楼房那么高。顿时,从下而上一盏又一盏的灯,如花般开了、亮了,就连顶上的那些小灯笼也高兴得开始摇摇曳曳。这些高高挂起的灯盏如火树银花般,用四射的光芒把黑幽幽的夜空、房屋、街道照亮,连人群中一张张激动兴奋的脸膛都照得通亮、通亮。到了商家门口时,各商家就会燃放一挂竖着的鞭炮来庆贺,这时舞龙队就会舞进这户商家,在店堂里转一圈出来之后,便开始竖起高照灯!

高照灯竖起后的一片灯火辉煌中,花炮齐鸣,鼓乐喧天,彩灯高照,花钵竞彩。在沸腾了似的欢呼声中,在万众瞩目里,随着青壮男子脚步的挪动,高照灯缓缓转变角度,这个动作在当地叫作“打照面”。如此,无论是站在哪个角度,人们都可以看到高照灯的每一个侧面,看清每盏灯火。与此同时,花钵舞队里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双手各持一盏花钵灯,在灯下翩然起舞。载歌载舞中,姑娘们手里的花钵灯看得人们是眼花缭乱,并不时地变幻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吉祥如意”等吉祥祝词。这不时出现的祝福语与高高竖起的高照灯相映成趣,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空灵而神秘。在朴素、热闹的活动中,把乡村一种朴实美好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红火火、富丽堂皇。

高照灯是一种巨型纸灯,主灯是由一根10米长的大杉木作为轴心,在这根木头上,四周分别挂上精心扎糊的13组灯箱型精美花灯。在灯扎糊好后,还要扎糊一个3米多长的“高照尾”,“高照尾”上悬挂着许多小彩灯。制作好的高照灯形体似塔。据道光《建阳县志》记载:这种灯起源于明代,臻繁于清朝。乾隆年间人云:“纱灯惟苏州为最,纸灯甲于天下,则莫如建阳也。”足见建阳花灯历史之悠久、工艺之精巧、气势之磅礴。可以说高照灯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灯。

高照灯俗称“竖高照”。这种灯制作工艺复杂,且耗费巨大。据知晓当地历史的老人说,之前村子里有重大喜事或重要事件需要举行高照活动时,一般由有钱人出资和村民自愿捐款来集资。然后买来制作材料,由专门扎糊高照灯的民间艺人制作。

村里老人说,记忆中彭墩的高照活动仅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之时,表演过大型的民俗踩街活动,当时足足有三个高照灯,场景极为壮观。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高照灯也在流年中沉寂到近乎失传的地步。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彭墩村的民间制灯老艺人吴贵堂、章希涛带领6位农友,决心要传承彭墩民间文化活动的瑰宝——高照灯。在村干部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凭着记忆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硬是制作出了一座高达13米、重约200公斤、挂有36盏灯饰的大高照灯出来,使得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重见天日。从那以后,盛大的高照活动每年都会如期地在村子里热火朝天地进行……“彭墩高照”还应邀赴南平市和武夷山市参加民俗文化演出,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气派、精巧、磅礴、令人叫绝的高照灯,有着“吉星高照”,保佑民众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生活安康、幸福美满的博爱寓意。又到粽子飘香时

端午节,这个有着许多美丽传说的节日,总是遵循着一个古老的约定,带着雄黄酒,带着箬叶,带着艾香,带着粽子的玲珑,带着许多的期望和思念,在气候宜人的初夏里悄然无声地到来。

记忆中,临近端午,采箬叶的任务是让一群早就为节日而蓄势待发的小孩来完成的。每到这时,村里的小孩就会不约而同地在某天清晨,悄无声息地打开一扇扇厚厚的木板大门,为了不惊醒还在沉睡的村庄和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我们总是轻手轻脚地走出村子,向着有箬叶的山谷而去。

晨曦中,当我们把一片片沾着晶莹露珠的箬叶采满一竹篓后,带着一种满足与喜悦,也带着对节日的向往,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遥望着匍匐在山脚下的那个世世代代居住的小村子。这时,大自然将金色朝阳洒满层层青山,再在青青的屋顶上描上几缕袅袅上升的紫色炊烟,正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又仿佛神话传说中娴静美丽、颔首微笑的白娘子,正款款地从山的那头走来;偶尔传来的鸡鸣狗叫声,又像是一首飘逸的小诗,引得我们高唱着乡间流传的童谣,快步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青青箬叶采回来后,母亲就会把家中圆圆的大木盆摆在大门口青石路的边上,倒上一桶清清的山泉后,就开始仔细地清洗叶子了。洗净的叶子,被熟练地剪去叶蒂和碍手碍脚的尖尖叶尾。这时我总是在一旁打着下手,看着一片片箬叶如一条条碧绿色的鱼儿,欢快地在母亲粗糙的手边游来游去,仔细看来又有些像游手好闲的孩子那般顽皮。那可是节日前乡村的一道绝美风景呀,是专属于乡村风情的水墨画。

再看看,各家大门上不知何时已挂上了能辟邪去病的艾草和象征着长剑的菖蒲,不禁心里充满快乐和幸福。过节的日子真好。

中午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刚走到房间就闻到从后窗飘来的一缕缕沁人肺腑的粽香,哦,又到粽子飘香时节了,那可是我最熟悉不过的箬叶和着糯米的香味呀!这种裹挟着中华古文化浓郁气息的清香弥漫开来,竟是那样的诱人,我的思绪不由随着这香味飘回了家里,回到了对端午节的记忆中去了……

坐在这儿,想象着母亲是不是也在今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搬来石磨的上层,放在大厅的四方桌上,压住棕篱排,而后用头天就准备好的青青箬叶,很灵巧地折成一个尖尖的角,放上白白的米和红红的豆沙馅或别的什么好吃的馅,包好捆紧。渐渐地那棕篱排上吊着越来越多玲珑精致的粽子,别说吃粽子,单单看着这些碧绿碧绿的粽子就是一种心灵享受。

小时候看到母亲包粽子,我也有些手痒痒,可是不管我怎样用心去学,却总是学不会,包起来的粽子,不是没棱没角,难看死了,就是一到锅里就马上宽衣解带,给你来个在沸水里洗澡的游戏!气得我再也不想去包粽子了!

我在城里也看到一些小贩卖的粽子,大概是为了省事吧?用的是那种白色或红色的塑料带捆扎而成的,且不说这种带子会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不是味,看到那些用塑料带绑着的粽子,就像是看到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穿上比基尼般不伦不类。在我心里粽子就是粽子,就应该是用棕篱排或用细竹丝捆绑着的,奢侈点的用红头绳,这样才会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让人还未吃就先醉了。

记得母亲包粽时最后就会包一些尖尖的美人脚,也有人叫它小脚粽。这粽子很好玩的,三只角,可以立在桌子上,煮熟后让我们挂在衣服扣子上或是拿在手中把玩。但玩不到一两天,受不了这些小巧粽子的诱惑,那些白白嫩嫩的三寸金莲就会通通滑到我们的小肚子里去施展武功了,于是心里就急切地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我想现在我的小侄儿在看到奶奶在包粽子时也一定会高兴得在奶奶的周围跑来跑去的吧!极疼孙子的奶奶也一定会包几个常人包不来的美人脚让宝宝玩的……

日历刚撕去农历四月的最后一页,城区或乡镇就隐约能闻到一缕缕沁人肺腑的粽香了,这也在提醒着忙碌的人们,时光如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乡里人视端午节为大节,此时恰逢农事暂告一段落,正是夏收夏种大忙前的短暂休闲时。建阳乡间的粽子由箬叶包裹,棕树叶捆绑,形状为四角形,看起来小巧玲珑。煮粽子的碱为洋香树烧下的灰做成的。因碱味重,粽子煮熟之后,色泽金黄,气味芳香。粽子一般有豇豆粽、肉粽、豆沙粽等。每家包粽子时,都会包一个“喜粽”(粽中还有一个小粽子),吃到喜粽者,预兆今年将会大吉大利。“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格外注意。古时还流传饮雄黄酒,即在节前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待过节时饮其酒,便可驱邪健体。旧时,建阳城坊邑人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等物制成小人形,俗称端午哥。较简单的做法就是用厚纸剪个小纸人,悬挂于大门之外;或是简单地将些许艾叶、菖蒲等扎成一束,形同宝剑,悬挂于门。端午得闲,打扫门庭,并点燃艾叶熏烧室内各角落,以避毒虫。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妇女用五彩丝线制成圆形小网,内装一个大蒜头,邑人称之为长命缕。讲究些的则是取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小孩子将长命缕悬挂于胸前,顿时清香四溢。有些手巧的妇女,还会把香囊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这些乡里风俗,都表达一个善良的愿望,辟邪驱瘟保安康。

端午这天,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除春节之外最为丰盛的。丰富多彩的秋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过中秋节比过大年还要热闹许多,后来随着村里的那条青石路变成水泥路,那项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了几千年的拔石、滑石运动从此就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了,更是再也没有人提起了,没有人知道了。

这次回到村子,我特地到村头村尾看了看,想找到当年那块巨大的牛姆王,可是我无论怎样努力地去寻找却再也找不到了。不知当年那威风凛凛,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的牛姆王,带着他的徒子徒孙,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成了精跑到哪个山洞里去称王称霸、作威作福了呢?或是说干脆跑到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当起了牛魔王?

中秋节,确切地说,是从八月初一这天起,家家户户在大门上就会挂上自己动手制作或者买来的各式各样的漂亮的灯笼。记得有一年我还别出心裁地用西瓜做了一个碧绿晶莹、玲珑剔透的灯笼,此灯笼一挂上,立刻引来无数孩子和大人羡慕的目光和啧啧称奇的赞美!

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不论白天和晚上,村子里都会开始进行滑石和拔石活动。特别是到了晚上,村子里一溜红红绿绿的灯笼挂着,伴着天上一轮明亮的月儿,村民们兴高采烈地在那儿滑石、拉石,场面热闹非凡。

滑石有两个人就可以进行,往往是一人仰躺着,一人立在身后;抑或是一人腆着肚子半躺着,由后面的两三人推着,然后飞快地向前而去。碰上对面而来的同行,也能十分灵巧地错过,绝对没有撞车的危险,那情形犹如威尼斯人驾驶着小艇在水中行驶一般,留下“咯咯”的笑声和一路硝烟的味道,煞是活泼、热闹。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玩法叫作磨莲花:就是找一个圆球形状的青石,若干人(双数)围成一圈,一半人双脚踏着青石,另一半人与之手牵手,依着青石的周边围成圆状,再以青石为圆心,按约定的方向转圈,速度越快越好,直到有人晕得不行为止。

拔石则不同,村里有一个巨大的叫作牛姆王的石头,石头的一头有一个圆圆的洞,到了八月初一这天就有专门的人用一根粗粗的绳子绑好,一到晚上,十几二十个青年后生,就会拉着那块巨石,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在村子的青石古道上来回奔跑着,后面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姑娘和小孩,所过之处,好像是千军万马般席卷而来,又像是那天边的滚滚惊雷……那阵势、那情景,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拔石拉到最后,还有一场分胜负的决赛,我们村一共有三个小村,都是连在一起的,到了最后,那块牛姆王被谁抢得,谁就是英雄,这块大大的石头就会在自己村子边上静静地待上一年,那个村子的人就会觉得很有面子,直到第二年的八月,再次被请出来……

据母亲讲,每年的拔石、滑石要拉得越激烈越好。这样一来,村子里就会清吉、平安,就不会出现瘟鸡、瘟鸭……

只可惜,现在这一项极为有趣的运动就这样消失了,只能偶尔在回忆中浮现……端午的记忆

千百年来,端午的记忆,从没被人们淡忘过。在古代,端午节的真正意义是辟邪。因为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节,气温上升,蚊虫开始繁衍和肆虐,各种有害的细菌也开始泛滥。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古人认识到初夏是一个疾病高发期。因此,他们说五月是充满瘟疫之气的“恶月”,意为不吉利。

于是,人们选定五月初这么一个容易记忆的“重五”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健康,关爱生命。

菖蒲、艾蒿其味芳香,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故而古人用菖蒲、艾蒿来辟邪和保健,并逐渐形成一种习俗。

吃粽子,实际也是趋吉避凶的寓意。民间用来煮粽子的水其实与雄黄酒一样都有着驱除毒虫侵犯的作用。粽子熟了后,村妇都要把煮粽子的水泼洒在墙角、门边,认为这样可以杀虫,防止虫蛇爬到家里来。

端午燃烧艾草也是一直留存至今的风俗之一。捆扎成人体形状的艾蒿,叫“艾人”。晒干后,端午这天早上拿来燃烧,举着冒着青烟的“艾人”,把自己家每个房间里熏一遍。立时满屋子都是艾草燃烧后的清香,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杀虫和清新空气的方法。在乡村,夜间也有人通过点艾草来驱除蚊子。

过去,人们选取五种动物作为代表,称作五毒。这五毒是:老虎、蝎子、蜈蚣、蛤蟆、蛇。这些毒虫,或吃人,或毒害人,它们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毒物。为了驱逐这些危险的家伙,人们把雄黄酒和煮粽子的水一起喷洒在墙壁、床头,或是涂抹在儿童额头上,以此来防止夏季毒虫到处乱钻,危害健康。

中国人有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以毒攻毒”。于是,人们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写“王”字,表示老虎,希望借助老虎的威力,驱除危害孩子健康的各种危险。传说画五毒图可以辟邪,于是人们就在妇女和孩子戴的肚兜上画五毒图,用来保护妇女和孩子。

除了写“王”字和戴画有五毒图的肚兜,家长还会在孩子手腕上缠五色的彩线,脖子上挂一个装满香料的香囊来辟邪,因为孩子是最易受到五毒毒害的人群,是最需要保护的。

端午节期间,亲戚朋友之间还要互送礼物。因为端午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人们往往用送礼物的方式来表示对亲戚朋友的关心和慰问,并祝其健康……

既然是互赠礼物,当然就离不开粽子。在我们这里送粽子是有讲究的,粽子只能是母亲送给女儿,若是父母不在了,就由兄弟送。女儿出嫁这年的端午,母亲包好的粽子,名为“送子”,祝新人早生贵子,另有为女儿祈求幸福之意。这年的粽子还要女儿回娘家来放下锅。这样做,一来表示女儿对娘家的不舍,二来是代表着娘家人对女儿的重视珍爱。

而晚辈送给长辈的礼物,则是节饼,这种饼十块一筒,用牛皮纸圈成,正面贴上一块代表喜庆与吉利的红纸,用细绳捆好后,一筒筒圆圆的节饼,代表着和谐、美满、团圆、幸福……

长辈则是给晚辈(未成年的孩子)送红肚兜,上面用花线绣着五毒图,旁边还可随意地绣上一些花草来点缀。祝福他们吉祥如意,健康成长!看龙舟

看龙舟是端午节少不了的大活动。吃过午饭,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到南蒲溪去看龙船是必备活动。

汉晋之际,民间将凭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与端午节融合起来,并赋予龙舟竞渡以拯救屈原、为屈原招魂等内涵。其实,端午节是古代自称为“龙子”的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这一天,他们要划着龙舟,把用竹筒或树叶装裹的食物投入江中祭龙,然后竞渡作乐。

在小湖河看龙舟又与别处的不同。端午节这天,当地有个盛大的活动,那就是小湖河的赛龙舟。当地的男女老少会早早地吃过午饭,换上新衣,然后,呼朋唤友,扶老携幼,一拨拨赶往小湖河畔,看一年一度的龙舟。

游人如织的河岸上,那些卖杨梅、桃、杏的小贩早已占据有利地形,摆开了阵势,害得一些嘴馋的客人,特别是小孩子,小心翼翼地从衣兜摸出早被自己的手捏得有些汗湿的钞票,前去购买!一些行善之人,也会在这天早早泡上几大桶产于自家的水仙茶供人饮用。此时,河岸上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人们一次次寻找龙舟时,只有岸上的杨柳,低垂着头,在微风中无声地摇曳着,像那些赶来看龙舟的少男少女,在水中摆弄着自己俏丽的倒影。

一群又一群小鸟飞过天空,它们叽叽喳喳地落下一地脆鸣后,隐隐地就有鼓声破空而来。那两只红色的龙舟,在千呼万唤中显露身影,远远地让人看到了它们神秘的身影!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人大叫:来了!来了!听到叫声,许多人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向对岸望去。果真,期望已久的两条龙舟已在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悠闲自在地游着。确切地说,这龙舟,是从尹宅村来的。它们从尹宅村前那条河顺流而下,斜斜地拐进小湖河的下游。只见龙舟在大河中间停了一会儿,做完一些简单的仪式后,惊天动地的锣鼓就铺天盖地地响起来了,龙舟也就正式地从下游划了上来。

小时候,难免有些疑惑。为什么要在小湖河划龙舟?而不在其他河流?这划龙舟活动始于何年?可是当时问遍了所有老人,却没人知道,也没有人能说得清。可能也正是如此,这不知始于何年何月的划龙舟活动,才给人一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般的神秘与美丽。

后来才在一位博学多识的老者那里听说:在小湖一个叫蛤蟆林的地方,远古时曾沉过一艘船。一船的生命和货物顷刻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从那以后,为了这条河道的清吉,为了那些不幸的亡灵,为了表示对河神的敬畏,更为了祈求明年的风调雨顺,人们才开始举办划龙舟活动。龙舟是从尹宅村门前那条叫作玉溪的河里下水,而后从小湖河段向上游到蛤蟆林后再折回。那些划龙舟的汉子,都是村子里身强力壮且会水的,划龙舟之前必须沐浴更衣,出门时家家户户要点燃香烛,焚烧黄纸,祈求平安。

在我们这儿看龙舟也有许多与别处不同的习俗。首先,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游龙舟的活动经费,据说是从添丁的人家和那些有钱又愿意出钱的人那儿集资的;其次,还有一个让小孩子最垂涎的风俗,那就是当龙舟划得热火朝天时,会有一桶桶冒着热气,伴着瘦肉、葱花,泛着油香的添丁线面,被眉开眼笑的主人挑到河边。送线面的人,还会把碗筷也一起用大大的竹篮送来。所谓添丁面,就是谁家取了新媳妇或谁家生了胖小子,这家人在这一年的划龙舟会上,就必定要煮上一大锅细如发丝的线面,挑到河边,让来看龙舟的人,尽情地吃,直吃得一个个肚子圆圆滚滚的,带着说不尽的惬意满足而归!

在端午节这天出尽风头的两只龙舟,平时只是默默无闻地被放在尹宅村庙前楼上,待到端午前几天,会有专门的人,将它们抬出来浇上水。看看会不会有漏水的地方,如果有还要及时地修补,以确保在端午这天的下午能下水。

后来有一些年头,划龙舟没有如期举行了,那古老的龙舟,也意外地荒废了,最后连龙舟的影子也找不到了。只有近年来,传统习俗的回归,才使得小湖龙舟再次得以传承下去。端午里的美食

说到端午吃粽子,其实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消炎解暑。因为当地的粽子,都是用一种洋香树烧制的碱浸米做成的,这种碱具有消炎解暑的作用。

除了粽子外,还要吃鸭蛋,这鸭蛋必是放在煮粽子的锅里一起煮熟的。寓意是生活圆满、顺利顺心。

端午时还要到山上采杨梅,这也被山民赋予特殊意义,这天,大家都要吃上几个山杨梅,说是吃了能祛毒和强身。大概是因为杨梅有杀菌利尿的功效吧。

端午这天人人都要洗澡,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用艾草、菖蒲浇的水来洗澡,既要洗去身上的尘垢,也要除去晦气,驱毒抑疮。药草是村民在端午节前后外出采来的,而端午采药草也是这里不变的风俗之一。药草也包含艾蒿、菖蒲、夏枯草、益母草等。其中夏枯草一到夏天就枯萎了,得赶在五月初采下,一旦有发烧或患糖尿病就可拿出来熬汤用。益母草不仅能治愈女性疾病,还是一种非常便宜的美容护肤品,其做法是用固体的米浆把切得碎碎的益母草裹住,放在炭火中烧成灰,再用清水或蜂蜜调成液体涂在脸上,能使皮肤美白。村民们都说,这种草在端午这天的午时采摘其药性才最好。另外还有一种叫作午时草的,也要在午时采下。五月采来的草药之中以艾蒿、菖蒲最为突出,使用得也最广泛。因为这两种植物都有强烈的芳香,可以止痛,如治愈外伤的止血消炎或女人痛经等,无论是吃还是外敷,效果都非常好。

在我们这里,端午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这天的清早,家家户户不仅门上要挂上象征着保平安的蒲剑。早餐还要吃上一碗田螺,说是吃田螺有利眼睛,五月初一吃田螺眼睛就会明亮,不仅目光如炬,一年到头都不会有眼疾发生。人们还会用艾草做糕或粿来吃,其目的是防止生病,让身体健康。

说起雄黄酒,大家一定会记得《白蛇传》里白娘子喝了雄黄酒之后现形的故事,这就是告诉我们雄黄酒除了饮用之外,还是为了驱病消灾,驱除毒虫。

像剑一样的菖蒲,除了挂在门上辟邪外,也可用来泡制菖蒲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着:“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菖蒲是具有防疫和保健作用的。所以在民间,有的人身上发痛时,就拿菖蒲来熬汤吃。

端午的所有吃食,在辟邪之外,更多地是为了养生,村民认为有了健康的体魄,才好对付繁重的生活与频频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灾害。五月节

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在小湖这一带却要过三个端午节,我们这也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正端午,也叫作大端午,五月十三也是端午节,五月二十五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里粽子是主角,包粽子自然也算是一个大工程。包粽子这天,妇女早早地就起来了,把包粽子的糯米用水洗净,放入适量的碱。将早就洗好的粽叶与备好的馅放在一旁,然后开始包。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煮,煮得满屋子雾气腾腾,香味弥漫,让人感觉温暖又温馨。

初六这天村里的老太太还要到奈何桥去烧香、诵经。她们一律穿着缀有花纹的古装衣服,头戴各种花饰,手捧经盆,盆上放着几个粽子,从桥头走向桥尾,边走边念着经文,在桥的中央就开始向着河里丢粽子。

这丢到河里的粽子,一说是让伟大的诗人屈原吃,还有一种说法是让河里的鱼虾们吃,鱼虾吃了粽子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

到了五月十三,民间说这是关公磨刀日,当地人也要用包粽子来纪念这位侠肝义胆的英雄,当然这是一个小节,其隆重程度不能与大端午相比,所以我们叫它小端午,依旧包粽子,吃粽子。村民边吃粽子边说着关公磨刀上天堂之类的话,祈祷着上天能降雨,这样田地就不会干旱。在当地的这天,天若是降下雨来,村民们则说是关公磨刀时洒下来的水。若这天没有雨,大家心里就惶惶的,说是不好了,今年要大旱了。所以人们怕关公忘记了要在这天磨刀,通过做粽子、点香的方式来祭拜关公。

五月十三过后,就是五月二十五的末端午了,这个节日,也是勤劳俭朴的村民,用来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禳灾异的。

中国习惯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自然界内部的和谐。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

无论是送瘟神、挂艾叶还是吃粽子,其实都是为了驱除邪气,克服瘟疫。古朴的人民,在生活的积累中,想方设法来保护生命。家祭

农历七月十四,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称鬼节或七月半。在一些乡村里,鬼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春节。

闽北农家里,大门进去后是下廊,两边各一间房,中间是天井,上一两级台阶,便能看到两排各三五间房,中间一大厅,大厅间有照壁,家祭就在这里进行。大厅照壁放的是佛桌,正中是神龛,里面供奉着祖宗牌位,左右对称地安放着蜡台,中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香炉。大厅的后面叫后阁,也有人叫后堂,是厨房所在地。气派人家还有两进两厅或三进三厅。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要在大厅里举行隆重肃穆的家祭仪式,一丝儿也马虎不得。据说农历七月的上半个月地府的大门会打开,有主的先灵就会溯源归家。在乡村,从前请祖宗都是从初一开始,而现在,一般人家都是从初十那天才请出袓宗牌位。讲究的人还会拿上香、纸到村口去把祖先接回家。

祭祀的仪式是这样的,先在供桌上点亮油灯或蜡烛,然后上香,香点燃,举到大门口,对天拜三拜。接着在大门两边各插上一支香,转身到供桌上拜三拜,插上一支香,最后一炷香是点给灶神的。再折转回到供桌前烧黄纸、白纸。

七月半那天,供桌上的糕点、水果、菜肴之丰盛,总让人念念不忘。糕点里有自己家里用糯米做的龟子粿,其形似一只乌龟,鸡蛋般大小,每个龟子都趴在一片四方形的箬叶或芭蕉叶上,用的菜馅或豆沙馅,看主人的口味来选择;还有用黑黑的生铁鏊子蒸出的一笼年糕或九层糕,切一块四方形或长方形,正中贴一块红纸,用盘装着放供在桌上;还有一锅早米粿,做成后,搓成三条粿猪,装一盘;再搓一盘粿丸子,如鹌鹑蛋大小,也放在供桌上;面食还有包子、水饺、线面、煎饼……

水果有苹果、葡萄、梨、石榴、莲蓬、西瓜。本地人说西瓜是阴间的膀蹄,是不可少的。西瓜要在十四这天上桌,不像其他水果,一开始祭祖时就放在供桌上去了。到了十四下午还要拿刀从瓜顶切下一小片,以见到红瓤为好,好让祖先品尝。切下的一小片青瓜皮,不能丢,烧纸时还要派上用场。因为烧纸都是在户外进行,这一片青瓜皮是用来插香烛用的。

祭祀这些天里,每餐要先端上两杯尖尖的米饭。蔬菜中,空心菜和茄子也必不可少。荤菜数量不限,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少菜来,但有一点,鱼一定不能上供桌,否则生下的子孙会变得呆傻。若是家里极想生女孩,也可破例上干目鱼……

在祖宗吃饭前后,都要烧一些黄纸、白纸,当然也要记得在供桌上摆上茶和酒。祭祀的菜不能潲掉,若是让祖宗吃潲菜,将来生下的子女就会很“酸”,也就是那种一说话就翻脸的主儿。

一般而言,初一到十三这几天里,供桌上要有两碗素菜,荤菜一两个就够了。十四这天是关键,一定要办得丰盛,各家依自身财力而办。到了这天,主妇们可忙了,一大早就要把一碗一碗菜煮好,再一碗碗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正对着神龛的大桌子上,佛桌上四方都放着盅儿和筷子。厨房里腾腾地冒着菜肴的香气,神案上忽明忽暗的烛火,还有幽幽地亮着火头的香,一切都那么神秘,神秘得有点让人在说话和走路时都变得轻轻的,有种让人窒息的恐惧感。

吃饭时,要有人到桌上敬酒,请祖先吃菜。到了十四日下午,在祖宗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要把写有各位祖宗姓名的金银票放在供桌上,用筷子压着,先让祖宗看。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开始烧纸钱给祖宗。一捆捆的纸是用箩筐装着,先放大厅里,点上香,告诉祖宗一声:“各位祖先,去领钱了。”然后在家门口不远的空地上,把纸一堆堆分好,每堆纸上放一张写有名字的金银票,有钱的子孙还要买上一些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放在上面一起烧。烧纸给祖宗时,子孙一定要在场,有的人怕钱被恶鬼抢了,还要拿上刀棍之类的武器,等到纸完全烧化,才把灰扫了倒进小溪流里去。

第二天,也就是真正的七月十五,早早地做了饭,让祖宗吃饱后,再在大门口或大厅里烧一些纸钱,送祖先出门。对祖宗说,带上这些钱,去龙王会上游玩吧!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买,别省着。如此,祭祀仪式才算结束。据说七月十五这天是阴间的龙王会,得了钱财的鬼神都会去那里赶集,十分热闹。

过了七月十四,第二天起来,村子边上的芭蕉叶全都被撕破了。传说这是无主之鬼觉得没脸见人,撕去遮面或躲在那儿哭泣时给弄坏的。十五这天,送走了自家的祖先,善男信女会到寺庙去诵经念佛,烧纸钱超度传说中的孤魂野鬼。有的人会趁着夜色降临时,带几样酒菜到十字路口祭奠游荡的鬼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