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4:29:00

点击下载

作者:魏茂峰,陈玙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试读:

前言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生则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目前中小学生现状令人堪忧,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以“唯我”为中心,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他们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总之,学生中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虽然学生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但学校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更重要是要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使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德育教育与培养艺术丛书”,包括《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学生自觉纪律的教育》、《学生民主法制的教育》、《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学生人生观的教育》10册,本套书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各级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操作。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各级学校付出艰苦的努力,本套书可供各级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有关人员长期阅读和参考,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

第一章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指导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1)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同时,哲学又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从哲学对象看 以往的哲学总是企图建立一个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因而必然有许多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规律,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即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才使其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从哲学内容看 在以往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没有系统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严密的科学体系。(3)从哲学使命看 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4)从哲学发展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课堂教学应坚持科学世界观教育

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是一种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形成的结果,在家庭的成人的言行教育、在学校里教育工作者的率先垂范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管理者、执法者,都在对单纯的、求知心很强的学生实施着教育。我们在历史上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确保孩子始终不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三次搬迁居住地。目前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关注家庭购房中像孟母一样的家长太多了。

但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对我们的学生是最贴切的教育,它时时刻刻都在,手把手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事物、认知世界,学会思索、学会验证、学会表达、时时刻刻都在铸造着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实际上在构建着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当他们忘掉学习的知识时,在学生阶段奠基的世界观是永远烙在他们身上。当然还有在学习时教师铸造给他们身上的情感、心理等人格素质。

不要以为我们的数理化和其他学科都是应付考试的,其实它们对我们人类最大的意义在于:科学地透过现象和事物的发展转变过程,而揭露事物的科学规律,使人们科学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使人们在形成科学的思维以后,进一步学习和认知新的事物和科学规律。

我们的数学学科教会我们从事物的数量上、形状上认知事物、物理学科教会我们从现象上认知力、声、电、磁、热,从中使我们学生善于透过现象,认知本质。

化学学科也是教会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结构,使我们的学生知道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

外语使我们扩展知识面,使我们直接认识世界上各国的科学知识,使我们能够交流和认知。

语文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手段和表达交流的方法。还有我们的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等,都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放大镜”和“显微镜”,当你借助这些知识认知事物时,你会站在不同的视觉角度看事物、看问题,你会毫不疑惑的对事物形成全面、立体、透彻的认识。

为一个人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奠基了扎扎实实的基础。或者说他的科学世界观已经初具雏型,一旦与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得到融会贯通的发展,必将形成根深蒂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事实上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指导思想,都是建立在全人类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的。翻一翻那些腐败的、贪污的、堕落人的历史,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阶段的学习,基本上是不完善的。一些同龄人或同代人,他们虽然亲历文革的磨难、历尽北大荒的风雪,本来应该是一批政治上坚定敏感、是非观念很强、能力强的好干部,但是在青少年时代,的确缺少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数理化、及美学等知识的基本学习和熏陶,要他们要自觉形成科学的发展观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生活中、影视中会看到他们在文革中的沾染的极权思想、造反精神和唯我独革的思想,却往往掩盖不住。有时可能是一种在事业上体现的一种魄力。但有时确实是一种社会上的破坏力,就拿近来一些城市的拆迁来讲,有些干部和开发商就是极端的体现了,极权思想、唯我独左、唯我独革的政绩思想、还有当年红卫兵和造反派扫四旧的精神,都是不懂历史、不懂国情的体现、是脱离人民,一味的展现自我的体现,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大批都是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上沾染上一些病毒的。

现在的应试教育确实也在腐蚀了十年之多的青少年,在他们三十而立以后又会在社会带来坏的干扰。又值得我们痛心思考。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扎扎实实的让青少年真正学会基础学科的基本观点和知识,在基本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奠基他们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不再强调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了,更别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强调世界观的养育方向了。甚至于认为在教学中是历史上“极左”的表现。加上在我国人事制度上的学历标准一再加高,原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转化为学历教育,还有所谓的教育产业化,都使我国教育失掉育人的健康方向。在一些地方还是靠应试教育为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维持编制和经费的。在学校里还靠应试教育评选职称、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呢?应试教育好像是一块“臭豆腐”,闻着不好,吃着香!再说现在教育界某些干部,是靠应试教育业绩攀的,一些“惯性”也难改,那么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应试教育还在抓紧时间进行着,在一些教育界的干部以为目前中央的一些精神不会坚持多久,一阵风过去,还得靠应试教育。这是相当危险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会孜孜不倦的启迪学生、尤其是对学习上笨点和差点的学生,借助几次考试就可以避你转学、辍学,一些教师不是精心研究教科书了,而是拿着应付考试的习题大讲特讲、大做特做,校外校里的名师讲座、名校的补习班更是大讲特讲天花乱坠的高难度试题,最后教的我们的孩子都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了。连学习的东西南北都找不到的学生,还能找的到学习的思想悟性吗?于是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我们的学生太笨了。许多学生在考入大学和高中以后,对一些学科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甚至于下决心再也不学某某学科了。我们的学生真是太笨了吗?其实当学生产生厌学情趣时,正是这位教师教学上的失败。

现在我们的一些教师不再提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对学科教学的最本质教育目的的忽视,而且我们看到我们的教师越教自己越傻,除了一些本科应试的试题很精通以外,什么一些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知道的很少很少。有的科任教师和学生同看一场电影以后,相当兴奋,学生对我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怎么连小孩的电影都这么惊喜。我说什么呢?现在我们的一些年轻教师完全是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学习尖子,其中一些教师对学生世界观形成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上他们不少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有时他们的个性比学生还强,在教学思想和人格传导都不利于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我曾经见过一名女教师向学生发火时,我们五十多岁的教师都感到“恐怖”,当时学生“服了”,她很得意,但是不久该生接二连三的打骂班里的同学,当我向该生家长了解学生心态时,家长说是班主任“教的”,这位教师一直是学校的尖子教师,在教学上却从不精心研究教材,平时就是抛开教科书一味的练难题,考试时再帮学生透透题、改改分、压压别的班级的分。由于校领导的宠爱,教师们无可奈合,但是还没到毕业时该班已经无法收拾了。一个重点班就这样毁了,许多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风严重败坏,但是该教师于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当新的骨干去了。

当前我们在抓好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德育教育时,必须清醒的看好我们世界观和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扎扎实实地教好我们的各科知识、奠基好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基础;要时时刻刻地明确学科知识对学生一生世界观形成的意义;要时时在在的解决教师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一些年轻教师是长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下长大的,长期在德育和智育相割裂、相脱离的教育模式下成型的,我们有责任提醒我们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我们的知识教学在奠基着学生一生的世界观;铸造上你给烙上的人格烙印。万万不可有丝毫的忽视。

3.科学世界观的课堂教学实践

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教材未从宗教和封建迷信的联系区别讲,而是直接从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讲,这样讲一方面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也降低了难度,因为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关系是个复杂问题。讲宗教政策,知道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就可以了。

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区分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和迷信行为的区别,前者是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取缔,后者(如朝山进香、烧钱化纸、婚丧禁忌等)则主要靠教育,宣传普及科学知识,逐步解决。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大力宣传、提倡迷信,使各种迷信活动得以发展、盛行,以便更好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所以,我国把迷信习惯地称为封建迷信。教材用一段楷体字以具体材料说明封建迷信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封建迷信活动的危害性。也可以让学生就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谈其危害,以便加深对破除封建迷信的认识。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材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教兴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个方面说明必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一教学中,可着重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能做到不仅自己不迷信,而且还要宣传科学理论知识。

教材用了一段我国东汉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王充(公元27-100年)在《订鬼篇》中讲的一段话。他否定了人死为鬼的说法,认为人与物在其自然本质上是相同的,说“物死不为鬼,人死何能独为鬼?”鬼神观念的产生,是人们思念引起的。二千年前,王充就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鬼神观念作了批判,可使学生从中悟出科学道理,有助于树立无神论思想。“试一试;用具体事例说明科学和迷信的对立?”这是启发学生不仅能从理论上明确科学与迷信的对立,而且能联系具体事例、实际,说明科学和迷信的对立,从而进一步认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反对各种迷信的必要性。学生举例的范围不仅是各种封建迷信活动,还可包括各种迷信思想、迷信行为,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各种科学理论(人们对自然界对社会的科学认识)加以比较、说明。教法建议(1)对于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讲解 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①明确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有信不信的自由”即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这信那的自由”即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那种宗教自由;“有信这派信那派的自由”即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的自由是;“有过去现在信不信的自由”即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有参加与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即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③认识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 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

④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性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2)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宗教问题”分值不大,但较稳定并且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上。

①宗教状况和本质的关系状况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状况是指事物所处的情形,而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规定,是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和稳定方面。状况具有表面性和易变性,本质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现阶段我国宗教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体表现在: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的消灭、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宗教从被剥削阶级控制和利用转变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我国的七大全国性宗教组织和3000多个地方性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徒的政治思想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他们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从宗教状况看,现阶段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不意味着我国宗教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宗教的本质是指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只要宗教客观存在,其本质是不会由于其状况发生变化而变化的。两者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

②信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这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两者是统一的。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必须明确: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不同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信教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因为在我国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和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又要尊重和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

③贯彻信仰政策与依法管理事务的关系这两者是一致的,公民具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自由是相对的,宗教信仰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所以,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宗教事务也必须进行依法管理,政府要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依法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使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可见,这两者是统一的。

④宗教信仰自由与辩证唯物论的关系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她一贯主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包括有神论),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但辩证唯物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是基于这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我党同时强调,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还将长期存在,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党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是尊重这一客观规律而采取的谨慎、客观、科学的选择。正如周总理所说的:“按照唯物论的观点,当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使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宗教是存在的。现在应该担心的不是宗教能不能存在,而是民族能不能繁荣。”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有关宗教的知识,了解我国的宗教概况,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这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宗教无小事,正确理解和执行宗教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全面正确贯彻宗教政策,可分为以下三点:

①理解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 主要是掌握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属于公民个人的私事。因此,国家对公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主要是明确合法活动和非活动的界限。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教徒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行为和活动。超出宪法、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的活动,就是非法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自主,要坚持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开展国际间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友好往来。

②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第一,要懂得,现代社会的基本保证就是依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这也是国家拥有的权力,因而,对宗教也不例外。

第二,要懂得,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依法加强管理正是为了全面地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弄清两点:第一,要明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宗教信仰和有神论思想,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做到宗教活动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宗教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党和国家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条件下,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注意,不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面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和可以做到的。(2)我国的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在社会主义条件的宗教组织及成员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性质没有改变。这是一个易错点,讲课过程必须提醒学生注意。(3)宗教是个人的私事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对国家而言是私人事情,也就是说,是就公民的信仰而言的。因为:

①灭亡 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被消灭。宗教不再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变为属于公民思想信仰问题。

②分离 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原则,宗教组织是与国家政权无关的,信仰宗教的公民的联合组织,是一种社会团体。

③自由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宗教组织的合法宗教活动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达方式。宗教信仰不同,不影响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4)共产党信仰政策 共产党员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坚持唯物主义,而宗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着与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共产党员不得信教,如果共产党员信教,就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条件,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矛盾。(5)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

①联系 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是有神论,都是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的存在,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不符合科学。

②区别 从概念上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封建迷信活动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通过装神弄鬼,占卜算命等手段。愚弄群众,妖言惑众,骗钱害人的活动。

从组织状况看,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文和教规,有他的信仰和哲理,有正式的组织和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而封建迷活动没有教义,教规和戒律,没有正式的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场所。

从活动方式看,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祈祷形式,有一定的节目活动。而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制度,其活动方式荒诞无稽,粗俗低级,甚至野蛮残忍。

从活动目的看,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使信仰者信仰神,按神的意志办事,教徒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行善积德和修身养性。而封建迷信活动是迷信职业者骗钱谋财的一种手段。

从作用上看,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封建迷信活动,则骗钱害人,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国家政策上看,国家保护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正常的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坚决制止和取缔。(6)邪教和宗教 邪教不是宗教,在我国特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邪教往往冒用宗教的名义或打着宗教的旗帜,歪曲宗教经典、,掺杂大量迷信内容,拼凑所谓“教义”,神化首要分子,以传教方式发展成员,常常以犯罪群众的形式出现,非法建立相对固定、十分诡秘的组织体系、诈骗钱财、盘剥群众、致人伤残或死亡、破坏家庭、制造和传播谣言。邪教从本质上来说是违反传统的教义、教程,是反社会、反政府、反人类的邪恶势力,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我们必须把宗教和邪教组织严格区别开来,认识邪教的本质及其危害性。

4.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仅指明了科学文化的重要地位作用,而且鲜明地指出了科学的人文品格,深刻揭示了崇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论述,把科学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糅”在一起,闪烁着崇尚科学的思想光芒。

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毛泽东说:“只有科学是真学问”。这些论述无不肯定而明白地告诉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是崇尚科学的必然要求。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悟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的荣耻问题,本质上是个能否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从深层次领会这一重要论述,注重树立科学世界观,才能抓住根本和关键。

科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科学力量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战胜的力量。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系统,人人都需要不断增进各种科学知识,而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科学世界观真正确立了,“崇尚科学”必立其中,也就必然会增强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提出和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个重要问题,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振兴,具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前瞻性。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的一员,只有把科学理念与科学世界观统一起来,学会并坚持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来看待社会事业、自身职责和人生价值,才能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扎实、持久地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才算有做人的品位、军人的觉悟,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活得有尊严、有自豪感和光荣感。

在向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那种鄙视科学文化、以“大老粗”为荣的现象,早已成为了历史。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然而,愚昧并非只是文盲的“专利”,它也有大小、高低、深浅、轻重之分,一切违背科学,违背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本质上都是愚昧。任何迷信都违背科学,而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当今世界,迷信现象和迷信观念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鲜见。胡总书记把愚昧无知作为崇尚科学的对立面指出来,的确值得我们警觉和深思。给学生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

一个人,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专业,,不管你在哪个领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你一生的工作当中,不会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也能辨别出真理与谬误、正确与错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学好了,对一个人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因为他能给我们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传播、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中首先就提出要培养“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我们要培养我们的学生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加强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加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对于教师数量偏少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不仅从数量上更要从结构上、质量上提高;

二是要重视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的基础专业理论素养。在教师自身提高增强理论素养自觉性的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安排外出实地考察等方式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要加强专兼队伍建设,充实专职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在用好教材等相关资源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读点经典,提高理论修养;

二是要加强课程的建设和挖掘;

三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启发式、案例教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考虑辅导员参与讨论,将假期社会实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四是要改革考核模式。除了考核知识掌握程度外还应注重考查知识的运用情况,还可以参考小论文、口试、平时记录等形式改变单一的试卷形式。同时,授课教师要多与学生对话,为学生领航,在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合理的政治行为,进一步提升理论。学科建设

教师能够教学科研两手抓,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研究中如“马克思主义工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做出贡献。同时,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在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积极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常委会要定期研究课程教学建设外,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增强建设好这门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高度重视,热心支持,帮助解决这门课程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与沟通,大家齐心协力建设好此门课程。

要下大力气解决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坚定地理想和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培养目标设定,进而设计整个的培养体系,制定措施和办法。但最基础的是所有的大学生、研究生都要接受教育。这是大学的一个本质要求。

二是,要构建一体化的一个思想教育的体系,包括教学、教育体系的一体化和队伍的一体化两个方面。重点在于队伍建设和推进教学改革,要使学生真心喜爱这门课程,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教师除了专业领域研究外,还要投入相当精力在教学改革的研究上下功夫,并做到“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案例教学,形势政策课两手抓。

5.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对学生的世界观教育极为重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科学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要非常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有计划地实施科学世界观形成工程,既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心理特点;既要有方向性,又要有科学性;既要有实效性,又要有可行性。

学校德育教育非常重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生中相信无神论占有主流,有少数学生还应加强教育,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受到了学校的无神论教育,但他们能从学校以外接受到各种信息,又不能判断正确与错误,也就导致跟着学,跟着做。如在天安门自焚的人中有个小学生刘思颖,小小年纪传什么“法”。自焚6个人中有2个是学生,沉痛的教训给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要使邪教远离校园,必须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科学是对付一切迷信。伪科学的锐利武器,科学与迷信如冰炭之不容。有神论和一切迷信都要百般诋毁现代科学,与此同时,他又尽可能多地用现代科学名词术语来包装自己,制造伪科学。影响了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干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破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张“有神论”还是主张“无神论”历来是两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没有远大理想和追求,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人类理想而不断奋斗的历史。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有神论和无神论还会长期斗争下去,斗争的焦点是争夺青少年,斗争非常激烈。我们的青少年就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要使他们健康成长,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首先还是学好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正确判断和正确把握。第二,教育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武器,不盲从,不从众,干一件事情问问自己为什么干。第三,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科技活动。经常搞科技讲座,以预防为主。情景教学

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每堂课都拿出5分钟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将一个故事,获奖一个案例,或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分析并讨论,他们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能过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经过一段的时间后,我们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收集并整理一些古今中外的故事或案例,老师进行指导后,在课堂进行分析辩论,教育效果良好。

例如:他们在做一个题为:网络迷信和传统迷信的区别时,得出的结论是:中学生对传统迷信大都具有正确的认识,88%的中学生“根本不信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但同样是算命,到互联网上便摇身一变,了“科学预测”,在中学生眼里大大提高了可信度。

调查中“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有41%和5%。此外,还有11%的中学生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

根据调查结果,同学们作了这样的分析,为什么网络上带出充斥“星座”“八卦”“起名”等这样的迷信活动,是因为网络算命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打着以各种名义注册的算命公司有好几百个,京城比较出名的就有“宏名轩”、“正名庐”等,不少算命公司的注册资金有几十万元,而且据说他们的利润非常丰厚。按“宏名轩”在网上的标价,取一个名少则一百元,多则一千多元,给企业做常年的风水顾问一年要20多万元,到住宅看一次风水要一千到三千元。可见,网络算命真正的本质还是利益的驱使。

世界上有亿万人上网,相同的人很多,社会环境千差万别,教育水平差此不齐,同样星座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同样的命运呢?案例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他介绍了什么是封建迷信的定义,封建迷信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一般是由神汉、神婆等迷信职业者主持的算命、看风水、求签卜卦等活动组成。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正式组织、形式、仪规、戒律,没有像宗教那样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特点,一般是迷信职业者随意活动,随聚随散。

案例一,近年来,无论是在城市的一些边角旮旯,还是在农村山区,我们都不难看到:大仙巫婆生意何其红火,求神卜卦者又是多么地虔诚。更有甚者,有人把牙缝里省下来的钱用于集资修建庙宇神坛,一些学生无心学习而沉迷于网上算命……

案例二,湖南怀化地区造价1万元以上寺庙达800多处,有的地方强行向农户摊派,加重了群众的负担,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有的封建宗教头目和反动帮派组织利用各种手段征敛钱财,修建宗祠,传经布道,拉山头,搞宗派,成为危害一方的不安定因素。

更严重的是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人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有的人生了病却认为是“鬼神”作怪;上课时听老师讲破除迷信,放学后却去寺庙顶礼膜拜;有些父母甚至带孩子烧香拜佛,向他们灌输封建迷信思想。

故事一,有两个人去算命,算命先生对A说:“你这几天将会有好运气。”对B说:“你这几天不要出门,否则会有霉运。”在A开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场很严重的车祸,他抱怨算命算得不准,而当听说自己差一点就抢救不过来的时候,高兴极了,心想:幸亏我运气好把命保住了,算命说得果然应验。B回家的路上每一个路口都遇红灯,他郁闷极了:还真是够倒霉的,看来这几天不适合出门。

提出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神六”都已遨游太空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执迷不悟,不但迷信于“神灵”保佑、求神拜佛这一套封建迷信活动,甚至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大仙”身上?

首先是由于人们的收入两极分化迅猛,市场竞争激烈,穷富升降变化频繁,导致个人占有财富差距悬殊。在这样一种情形面前,一些人开始心气浮燥,失去心理平衡,感到难以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命运,于是,就把个人的运势寄托于神灵。这时,所谓“大仙”就特别管用。

其次这种现象还表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还在侵蚀和吞噬着一些人的灵魂;另一方面,科学思想、科学文化及科学知识远远没有在全社会得到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还没有能够跟上和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整体科学素养,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做大量的艰苦而又耐心的工作。决不可低估封建迷信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我们努力创造现代文明的今天,迷信不破除,人们的身心难以健康发展,旧的传统观念不废弃,人们难以真正达到和谐。

我们要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科学文明之风,用科学战胜迷信、愚昧和贫穷,树立科学世界观,分清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封建迷信,真正认识到“神灵大仙”靠不住,美好的前途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通过情景教学活动能够使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同学在结果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看清了网络迷信的本质,对于自己未来的前途及命运有了初步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世界有了可观的认识和评价,也对自己好玩的心理对了反思。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要密切关注封建迷信活动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时刻警惕他们对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的思想腐蚀和占领,让科学的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为国家的发展和腾飞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树立科学世界观(1)统一思想 充分认清在青少年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但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物质需求,还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也就是培养人的良好的道德情操。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实践的主体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应该是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接班人,因而尤其需要在他们中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只有使他们本身得到全面发展,只有他们具备了良好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觉悟,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科学文明、团结友爱、诚信守法,是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内心深处的荣辱感逐渐模糊甚至于荡然无存了,爱憎不明、善恶不辨、是非不分。有些人做了羞耻的事情也无所谓,没有内疚感;有些人见利忘义,以次充好,不讲诚信,甚至损公肥私;有些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腐化堕落,违法乱纪。

对青少年而言,这种负面现象的长期存在不仅可能会使他们效仿这些不良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影响和制约青少年发展的因素,不仅有思想障碍、教育体制障碍,而且还有社会道德上的障碍。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清除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道德障碍,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青少年自身成才的需要。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在未来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在他们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壮大。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源泉。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没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没有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很难想象他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全球化时代能脱颖而出,能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出什么伟大的贡献。

只有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坚强信念,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从现阶段起就必须加紧在青少年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现在做起,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2)抓住本质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支撑人的荣辱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人民赖以生存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精神支柱。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道德取向和价值观念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荣辱观上,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观念,又有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影响和渗透,还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他们互相交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引导人们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具有促进民族发展的强大功能。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创造活力,鼓舞广大青少年刻苦学习,艰苦创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把衡量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社会风气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导向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一把衡量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明确的告诉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什么、抵制什么。

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关键在于知荣知耻,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在于旗帜鲜明的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大张旗鼓的批判腐朽、没落、颓废的社会现象,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和约束每个人的言行。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阶段,对很多界限的认识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固定的模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他们明辨是非,扬善惩恶,有助于他们用先进的道德标准来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3)身体力行 持之以恒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突出重点人群,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时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形成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什么样的道德习惯、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不但决定着他们的一生,而且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所以,各种宣传教育机构一定要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事物认识快、荣誉感强、爱憎分明等特点,积极引导、鼓励,讲清是非美丑,树立明确标准,开展评比竞赛,切实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抓出成效。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变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行为,贵在坚持。

思想道德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锲而不舍,常抓不懈。要把关注点放在与青少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行为上,鼓励他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要把道德实践渗透到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让他们在为集体争荣誉、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接受高尚道德的洗礼,提高道德自律的自觉性。良好的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就能让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到道德建设的成果。要高度重视形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机制。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各级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要通过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安排、部署,迅速在青少年中间掀起一个学习、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热潮。

一是要抓好学习,统一认识,要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统一大家的认识,划清是非善恶的界限。

二是要抓好宣传教育,利用报纸、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的系统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深入报道学习教育活动的新典型、新发展、新成效和新经验,做到“比有典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青少年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要组织好道德实践活动,教育部门不但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的重要内容,而且要贯穿于学校管理、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各类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四是要形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政策导向机制,要在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升学、毕业、评优评奖等各项活动中,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特别要防止发生具体政策与荣辱观的价值取向相背离的现象。要发挥规章制度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在各种规章制度、行为管理制度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的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6.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是一种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形成的结果,在家庭的成人的言行教育、在学校里教育工作者的率先垂范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管理者、执法者,都在对单纯的、求知心很强的学生实施着教育。我们在历史上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确保孩子始终不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三次搬迁居住地。目前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关注家庭购房中像孟母一样的家长太多了。但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对我们的学生是最贴切的教育,它时时刻刻都在,手把手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事物、认知世界,学会思索、学会验证、学会表达、时时刻刻都在铸造着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

实际上在构建着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当他们忘掉学习的知识时,在学生阶段奠基的世界观是永远烙在他们身上。当然还有在学习时教师铸造给他们身上的情感、心理等人格素质。

不要以为我们的数理化和其他学科都是应付考试的,其实它们对我们人类最大的意义在于:科学地透过现象和事物的发展转变过程,而揭露事物的科学规律,使人们科学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使人们在形成科学的思维以后,进一步学习和认知新的事物和科学规律。

我们的数学学科教会我们从事物的数量上、形状上认知事物、物理学科教会我们从现象上认知力、声、电、磁、热,从中使我们学生善于透过现象,认知本质;化学学科也是教会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结构,使我们的学生知道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外语使我们扩展知识面,使我们直接认识世界上各国的科学知识,使我们能够交流和认知;语文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手段和表达交流的方法;还有我们的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等,都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放大镜”和“显微镜”,当你借助这些知识认知事物时,你会站在不同的视觉角度看事物、看问题,你会毫不疑惑的对事物形成全面、立体、透彻的认识。为一个人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奠基了扎扎实实的基础。或者说他的科学世界观已经初具雏型,一旦与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得到融会贯通的发展,必将形成根深蒂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事实上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指导思想,都是建立在全人类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的。翻一翻那些腐败的、贪污的、堕落人的历史,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阶段的学习,基本上是不完善的。在青少年时代,的确缺少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数理化、及美学等知识的基本学习和熏陶,要他们要自觉形成科学的发展观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生活中、影视中会看到他们在文革中的沾染的极权思想、造反精神和唯我独革的思想,却往往掩盖不住。有时可能是一种在事业上体现的一种魄力;但有时确实是一种社会上的破坏力,就拿近来一些城市的拆迁来讲,有些干部和开发商就是极端的体现了,极权思想、唯我独左、唯我独革的政绩思想、还有当年红卫兵和造反派扫四旧的精神,都是不懂历史、不懂国情的体现、是脱离人民,一味的展现自我的体现,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大批都是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上沾染上一些病毒的。现在的应试教育确实也在腐蚀了十年之多的青少年,在他们三十而立以后又会在社会带来坏的干扰。又值得我们痛心思考。

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扎扎实实的让青少年真正学会基础学科的基本观点和知识,在基本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奠基他们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教育,对他们一是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的指南,是大学生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前途。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进行“三观”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一生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一定要看到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时期,思想政治领域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会更多,更直接反映到高校中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一些消极的错误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思想以及腐朽的思想文化,难免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而诱发或强化“金钱至上”、“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图谋的加强,极易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偏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认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维护学校发展大局,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的提高,眼界更加宽阔,思想更加活跃,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更加趋于理性。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约束感和现实责任感低下,不能很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且缺乏为国家、为民族发展的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有的大学生追求名利,表现出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少数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上工作不顺、上岗挫折、爱情失意,便产生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缺乏应有的心理疏导和调适能力。

面对这些新情况,如若放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武装他们的头脑,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大学生如果缺乏科学,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就看不清社会的前途,认不准前进的方向,走不好人生的道路,担不起社会的责任。

我们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充分认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倍努力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使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的唯物主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为一体的崇高信仰。有真理、、有正义、有科学、有人格,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良知。

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更是推动人类解放和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人民富裕幸福,中华民族走上了振兴之路。尽管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但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制度遭遇的坎坷和挫折,那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失误和挫折的问题。

加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使他们认识到,当今的全球化经济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预见到了的。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化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同资本主义相联系,也同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发展相联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力不仅越来越社会化,而且越来越全球化,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所以全球化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必然经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否定资本主义并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的正确的方向。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思想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可见科学的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能否掌握这些科学理论,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地实践这些理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成败。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邓小平同志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坚持正确的行为取向的内在要求。因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呼吁全党同志要善于学习,最基本的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强调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他明确指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防止和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要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政治课的主要内容,要把“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必修课,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还强调,高校理论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基本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对当前急需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

新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不能自发的产生,必须依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产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是因为这个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人类智慧和正确思想的结晶。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世界观作指导,大学生就对整个世界和人生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就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会有高尚的情操,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思想意识,提高政治素质的科学世界观,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的科学认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应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最有效的理论武器。

因此,要使我校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坚持科学发展观教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又多次就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新的发展要求。它是当今发展理论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今后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发展理论的超越,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观。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着重让他们理解以下两面内容:(1)建设小康宏伟目标

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去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经过20年的奋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也意味着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而今后的20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20年,就必须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建设实践与具体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指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西京学院也及时把跳跃式发展战略调整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办学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锻造一流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这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2)正确解决国内矛盾

发展观的提出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我国现时存在的城乡、工农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沿海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东西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着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对此,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五个统一”和“五个坚持”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新的发展观。对中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不拍手叫好,真正体现了民意和人心。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如果我们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是任其发展,必然导致人口剧增,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人文失落、价值失衡、社会腐败漫延,最终导致社会全面失衡,必须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带头保持学校稳定,协调、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学习进步,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科学世界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主要靠自学,当然,必要的灌输也是不可少的。

其次要进行思想改造,认真学习外,最重要的是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这是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而这个改造最主要的在“内因”。要想认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任性和偏私。还要敢于向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战,要勇于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象周恩来同志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再次要区分观念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如享乐主义,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在它的影响下,一些人讲“不要活得太累”,“过把瘾就死”等。面对灯红酒绿的美食城、歌舞厅、夜总会,有的领导干部经常泡在里面,还美其名曰“工作应酬”。对诸如此类的观念和说法,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替代。

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围绕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师工作的角度,介绍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课堂阅读教学中,以名家名篇为载体,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渗透。问题的提出(1)教学实践遇到的问题令人深思 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接触到了朱自请先生的《春》,在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一般优美语言的同时,散文的内容也需要学生透彻把握。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在分析这个句子的时候,许多学生就开始漫无边际地说起来,尤其是谈到“水涨起来”时,一个男生胸有成竹地站起来说:“因为冰比水的密度大,所以当春天冰融化后,水面就上升了。”听着有点意思,但仔细一想,冰怎么可能比水的密度大呢?看似学生犯的是自然科学的错误,但实际上,学生是在对一个概念不十分确定的前提下,凭着个人的主观臆断,而得出了这样一个随意的结论。其实在语文教学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地认识世界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2)基础教育界科学素质的调查令人担忧 根据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周放老师《在青少年中弘扬科学精神迫在眉睫》一文调查分析,1999年北京市被调查的1520位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半左右的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是不正确的。由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届科学素质的现状是令人堪忧的。因此,教育及需一支具有高水平科学素养的教师队伍,尽快改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3)现代传媒报道中文化水平令人堪忧 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错误的信息引导无疑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大的挑战。如2005年12月4日《北京晚报》在“天气预报”的版面上印着一张彩色图片:一个少女走在垂柳树下,枝条随风飘舞,少女裹紧衣服快速行进。在这张照片的上方赫然印者几个大字“吹面觉寒杨柳风”。其实“杨柳风”这个概念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中的“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很明显,“杨柳风”指春风,但报纸实际是用“杨柳风”来形容12月的寒风。现在某些文字工作者对文字信息不负责任的态度,令人堪忧。还有网络小说在学生中传播极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科学获取现代信息,并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4)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代生活中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观在语文教育领域的宏观体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研究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色,通过深入探究,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联合国“国际实施计划”项目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关系,其本质涵义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教育承担起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时代使命,教育发挥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其内容主要包含:(1)尊重当代人和后代人;(2)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3)尊重环境;(4)尊重地球资源(联合国,2005)。

这些内容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切实的落脚点,而近期的一些研究往往忽略了这些实际的认识,导致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方面与国际公认的尺度有较大距离,使得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还存在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识储备不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能力存在欠缺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将落点放低,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文字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都能够通过深入的挖掘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有机契合起来,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语文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的一个阵地。

根据调查,大部分初中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缺失的表现。(5)国际教育事例的启示发人深省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规定:“具备科学素质必须能够读懂主流媒体上关于科学方面的文章,并且要在社会交往中运用正确的结论。”

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在中学科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使用科学报纸,引导学生将科学融入了日常生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们对书面媒体的批判性的阅读能力。“要使他们能分辨出哪些信息是错误的。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足够的能力交流、表达、与人交谈、和人辩论、争辩、讨论。我不是说我已经成功地做到了,但这是我的目标。”一位接受调查的科学教师这样表示。如果我们的教师们也养成了这样自觉地重视科学教育的习惯,我们的中学课堂该会多么的丰富。教师让科学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科学报道的阅读、讨论、交流,以促进其科学素质的提高,这正是对我想在语文课上进行科学教育渗透尝试的启示。教学中渗透科学世界观教育的实践探索(1)课堂阅读教学中,以名家名篇为载体,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渗透。

①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 现代社会,学生容易一面性地看待问题,他们的头脑中“好”和“坏”是有明显界限的,所以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不能凡事都是非此即彼的观点。

在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时,很明显地肯定了要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努力去挖掘生活中的乐趣。比如:夏夜“留蚊于素帐中”,作者把四处乱飞,嗡嗡乱叫的蚊子想象成仙鹤在云端飞舞,多么乐观;生活无聊之时,把“花台杂草”想象成茂盛的树林,多么大胆;幼年寻趣之时,把争斗的草虫当成野兽争斗,多么“放肆”。这些原本枯燥的事物经作者的合理想象,变得美好,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作者所倡导的。

分析完这部分内容之后,建议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将这两篇文章中作者的生活态度进行个人见解的阐释,之后以《“童趣和“阿Q精神”》为题让学生完成一篇周记。下面我摘抄学生札记中的一段文字:“我以前读过《阿Q正传》,一直以来对阿Q的那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嗤之以鼻。阿Q打不过别人就说是儿子打老子等的表现,让我一直将阿Q当作生活中的一块笑料,甚至在反思自己身上有没有犯过这些幼稚的错误。但在和沈复的生活态度进行对比后,我发现沈复的那些做法不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体现吗?但为什么丝毫没有挖苦、讽刺之意?看来阿Q也可以成为我生活中的榜样,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也应该学会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不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一味地悲观沮丧,沉沦于其间不可自拔,而应该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情,只要让自己摆脱掉不愉快的心情,就可以了。”

看过学生的札记,不难发现:学生能学会批判地对待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科学世界观的体现。作为教师,许多科学的观念如何变我有为他有、大家有,实际并不困难。学生的认识水平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是在我们能够科学地理解和看待一个问题之后,给学生以适当地引导,他们一定会给老师一个满意,甚至是惊喜的答案。

一位老师曾经对学生对待自己今后的人生态度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如下:

去国外旅游时,总会买一些小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当你发现你看中的物品上印着“MADEINCHINA”时,你会买吗?

A、买

B、不一定

C、不买

选A的有4人,占9.5%;

选B的有3人,占7.1%;

选C的有35人,占83.4%

你在旅游车上把钱包丢了,这是你两侧各坐着一位中国游客和一位外国游客,你觉得这件事是谁做的?

A、中国游客

B、不确定

C、外国游客

选A的有27人,占64.3%;

选B的有4人,占9.5%;

选C的有11人,占26.2%

你有过在学习阶段到国外去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愿望吗?

A、没有

B、没想过

C、有

选A的有2人,占4.8%;

选B的有6人,占14.3%;

选C的有34人,占80.9%

通过这次调查,不难发现学生对国外的崇拜很盲目,他们不懂得国外的东西不全好,中国的东西不全坏,这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鉴于此,在学完《寓言四则》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对其中的两则中国寓言和两则外国寓言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方思想的差异。学生不难发现:中国人在借助故事说明道理时十分含蓄、委婉,故事给人的启示往往需要读者仔细地分析之后才能悟出;而西方寓言在叙述故事时语言十分直白,而且会在故事的结尾点明寓意。这意味着什么?中西方人在思想意识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甚至是教育理论上有很大的差异,有很大的矛盾,但从根本上又是统一的。让学生能够用矛盾统一的观点看待问题,这是科学世界观的体现。

②学会用批判的观点对待权威理论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课本选择的都是名篇佳作,但不能否认有些文字有欠斟酌之处,或者与现在的社会要求相悖,所以要教会学生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

在《论语十则》一文中孔子及其弟子给了我们许多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的名言警句。不论是在学校做班干部,还是今后走入社会,都应该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思想,认同你的工作理念,这对做好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的确,在现代社会,一味地盲从或迷信,一味地只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何谈创新?何谈发展?

③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衡量、评价自身 学完王家新的《理想》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学生只有认识到某一阶段的美好,才能对此充满期待,自然而然就会联系到自身的发展,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就在这样的引导中得以培养。(2)利用综合实践课,通过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附5次学生的调查报告)

第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语文

调查对象:各种吸引人的菜名

①诗情画意之菜名

投桃报李红满堂:这个菜其实是寿桃

群龙聚首贺万事:一盘龙虾

温情团圆满庭芳:这道菜是一盘汤圆中间放一圈红枣,中间再叉上一束百合。

点评:第一种菜虽然是几个寿桃,但这个名字却别具风格,让人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第二种菜只是几只龙虾,但却把它比喻成了一群聚在一起的龙,这让我们很佩服出菜名人的想象力。第三种菜名一看就让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汤圆,多么温馨呀!这百合代表着家庭和和美美,多好的寓意呀!

②幽默搞笑之菜名

母子相会:就是鸡肉炒鸡蛋

猪八戒踢足球:一圈猪蹄里面放一个肉丸子

关公战秦琼:西红柿炒鸡蛋

火山下大雪:就是往凉拌西红柿上洒上白糖

悄悄话:就是猪口条和猪耳朵

点评:第一个菜名取得很形象,鸡和鸡蛋是一对母子,相见了一定泪水汪汪。第二个菜名一听就让人想见见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很吸引顾客,所以觉得它起得很好。第三个取得很有意思,把关公的红脸比喻成了西红柿;把秦琼的黄脸比喻成了鸡蛋,这样西红柿和鸡蛋在一起就是关公战秦琼了。第四个菜名听着很奇特,很能引起顾客对它的关注,所以这个菜名取得还是不错的。第五个菜名取得也很形象,是猪口对着猪耳朵说悄悄话,虽然这道菜并没有那么好吃,但一看见这个菜名,就让人对它印象深刻。

总结:如果把菜名起的十分优雅,那么就可以让人们对它食欲大增。菜名起的幽默可以加深人们对它的印象,对它的期望。可见,一个菜名对这道菜是多么的重要,它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呀!

调查对象: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各类企业名称、商品名称。较好

SINA(网站)新浪“新”字用得好,体现出了网站中有“新潮流”。

PHILIP(剔须刀)飞利浦菲利浦 用字很好,体现出了刀的锋利与飞一般的迅速。

PENTIUM(电脑处理器)奔腾处理器 体现出了处理器的迅速。中等

SPRITE饮料 雪碧 妖怪 让人感觉很清凉。最好能够遵照一些英文意思翻译。

NIKE(运动系列)耐克 胜利女神 体现出耐力。应体现出活力,而且能加上英文意思更好。

ADIDAS(背包)阿迪达斯 非常顺口 应有创意。

PIZZA HUT(西餐厅)必胜客 比萨木屋 顺口,而且“客”字用得好。也许翻译成“比萨木屋”更能吸引人。较差

MR.PIZZA(西餐厅)比斯特比萨 比萨先生 没有任何意义。应翻译成比萨先生。

APPLE(电脑)苹果 苹果 没有创意。应有一定创意。

SNOOPY(卡通人物)史努比 完全按照读音翻译。应翻译得可爱一些。

总结:现今较好的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各类企业名称、商品名称等,利用了谐音字,表现产品的优越性;一般的翻译,还有一定缺陷,比如:没创意,没有根据英文翻译等,但基本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较差的翻译,有些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可能在吸引消费者的方面就有些落后。

所以,给自己的企业、产品等起一个较好的名称,能够吸引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次实践活动的主题:自然景观给我的启示

调查对象:萨哈拉大沙漠

步骤:

1、从网上或书上寻找资料

2、阅读资料并写感受

3、资料汇总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西起大西洋,东到红海边,北沿阿特拉斯山脉,南抵苏丹草原,面积800多万平方千米。“撒哈拉”在阿拉伯语里是“空虚无物”的意思,被称为“生命的坟墓”,但这里贮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铀、锰等,许多国家都在注视这块荒凉的宝地。

远古时代撒哈拉诸部落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实力,无节制地烧木伐林,放养超过草原承载能力的牲畜,若干世纪下来,森林锐减,草原干旷,土地沙化,最后演变成为大沙漠。有人认为,是地质历史大周期的转折改变了撒哈拉的古气候环境,年均降水量由300毫米左右突然降至仅50毫米,先是局部地区的沙漠化,然后节奏逐渐加快,沙漠不断蚕食周边的绿洲,最终将非洲的三分之一土地都吞没了。

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贫瘠的沙漠。因而,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诸如沙棘、怪柳、仙人掌、光棍树等等。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在沙漠里生存一种很小很小的植物。它一生中没有固定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沙丘上的每一个脚印、沙坑、驼迹,都可能是它的临时驻地。它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开始,在大沙漠中不停地移动、奔波、跋涉到日落。因而,人们称它为走日兰。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目标,命运也注定了其毕生也走不到太阳的身边,但是,它却像负了什么使命,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永远向着光明前进,永远也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移来移去,却仍是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每当我记起那走日兰,便想起了那些在大漠中奋斗的石油工人、边防战士、航天试验基地的人们;同时也想起了为绿化沙漠而在西北探索了一生的一位白发苍苍的林学院老师,正是他们在沙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走日兰,你虽然生长在大沙漠中,虽然在植物志上我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但你却又是时时在我的身边,你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夸父。但愿在你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把那些在沙漠中跋涉着的人生之旅辉映得更加绚丽红火。

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了解到:萨哈拉大沙漠广袤无际,人的胸怀也应像它一样,宽广一些,不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他的黄沙漫天、干燥炎热也使我们明白了:不要等到地球已经遭到破坏了再后悔,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感到惋惜。要从一开始就好好珍惜它,细细策划它,让走过的路没有悔恨,回首昨天,问心无愧。最后让我们一起保护自然环境吧!

第三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主题:追寻人类的起源——外国神话中造人的传说

研究目的:了解各个国家与地区有关造人的神话传说,并加以概括与总结。

研究方法: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搜集资料

研究步骤:

1、分别查找不同地区的传说

2、进行汇总

3、制作幻灯片

研究内容:

1、宗教的神话传说

2、印度的神话传说

3、北欧的神话传说

4、古埃及的神话传说

5、南美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

6、毛利人的神话传说

7、澳大利亚人的神话传说

8、达雅克人的神话传说

9、希卢克人的神话传说

10、南美奎什玛雅人的神话传说

总结:通过此次对外国神话中造人的传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造人的神话传说,没有一个地区的说法相同。这说明每个国家与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习俗。外国神话中造人的传说多姿多彩,令人目眩。如果深究,会发现各个传说都还是有点类似的。

神创造人虽说是对于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却能流传至今,也在于它们一些神秘的色彩,使人们将其愈演愈烈。

第四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我身边的珍品

主题:我家中的珍品

调查对象:同学家里的聊斋志异的照片。据说,这是他爸爸的姥爷传下来的。至今依旧保存得很好。

感想:蒲松龄的创作动力固然来自他坎坷潦倒的遭遇,但更来自他对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的洞察体验。他与下层人民和穷知识分子联系密切,对他们的疾苦感同身受,素有为民请命之志。因此,他的作品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并闪烁着人民性的光辉。

聊斋志异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这些超现实的事物反映出了老百姓的生活与思想,冲破了种种局限,自由地驰驱笔墨,充分表达作者的心愿和理想。

总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聊斋这部书内容渊博丰富,包罗万象。它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神魔活动反映人间事情的传统,而思想性和现实性却更加深刻,艺术上也有创造性的发展。它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既带有奇特的想象、幻想和浓烈的情感色彩,而又典型的概括了现实生活,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达到艺术的真实。作者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读后常常令人难以忘怀。尽管这些形象叫人目不暇接,却不会有性格模糊或千人一面的感觉。另外,语言的精炼美妙,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也是作品的突出优点。《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无疑是在文言小说的高峰之上的。

第五次实践活动的主题:老照片的故事

调查对象:拍摄于1977年的一张非常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是国家领导人和参加“一号任务”的科研人员,我爷爷就是当中的一员。

介绍:“一号任务”是保存毛主席遗体的研究工作,以供子孙万代永远吊唁和瞻仰,可是却给医务人员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当时苏联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又有保存列宁遗体半个世纪之久的经验,但当时据说列宁和斯大林的遗体,看起来有些乾瘪,列宁的鼻子和耳朵都腐烂了,只好用蜡来代替,斯大林的胡须也脱落了。苏联的防腐技术先进况且如此,毛主席的遗体又如何能保存呢?从1976年9月到1977年8月,许多专家被召到了北京,这些专家既涵盖了解剖、病理、生物化学等医学专业,也包括了光学、真空、空气调节,建筑等专业。我爷爷就是其中的光学专家。当时科学家们还购买了西方先进科研仪器。专家们在地下室工作了整整一年,最后毛主席被成功保存在水晶棺中。

毛主席遗体的保存,实质上是专家们同细菌和氧气的长期斗争。

总结:从这张老照片我们知道了爷爷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家们勇于挑战、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形成了四个基本切合点: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中华民族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重任。(3)思考与讨论

①不论是否承认,凡是还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识到: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然是新世纪的青少年了,我们手里的语文教材也一变再变了,那么,语文教学仍仅守传统的观念是不可取的,而应该从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力争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注入时代的特色。

②语文教学从来就不可能是,也决不是远离学生思想教育实际的象牙塔,“文以载道”其表达的就是人们对世界林林总总的看法。主动发掘语文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训练出一双观察世界的“慧眼”,应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目前我们正置身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这就意味着凡是教师,凡是要在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全面启动的改革浪潮中生存下去的教师,凡是要在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全面启动的改革浪潮中有所作为的教师,就必然面临着自我发展及如何发展的历史课题,这是来自社会进步的挑战,是时代的需要。

总之,语文老师应该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挖掘出更多的对培养学生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够展现大语文教学的乐观前景。

8.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按其固有规律永恒运动着,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生物科学所研究的是生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

学习生物学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生命观。同时,也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和研究生物学,学生才能避免走弯路。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科学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是当前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之一。(1)挖掘教育素材 进行有效的科学世界观教育,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异常丰富,几乎涉及生物科学所有分支学科的内容,既有宏观领域的生态学,又有微观领域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还有揭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遗传学等,这些内容不但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等等。在教学中要适时地、适当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生命观。

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的生物界也是如此。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产生、发展阶段。教师要通过“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生物的结构基础”的教学,有意识地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虽然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与无机界中的化合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但它们的化学组成与无机界中的化合物很相似,也都是由无机的C、H、O、N、P等元素构成,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这充分说明了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②使学生形成普遍联系的观点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界也不例外,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形成普遍联系的观点。

明确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各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的,在结构方面,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等膜相连,并且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三者之间的膜可以相互转化;在功能方面,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彼此联系,共同完成胰岛素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可见,细胞是一个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整体。

明确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时,就不能把根、茎、叶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分割开来讲,而应该使学生明了:根、茎、叶等器官作为整个植物的部分,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绿色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养料的主要器官是根,水分及溶解在其中的矿质养料通过导管自根向茎、叶等部位进行运输,供茎、叶利用;而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可以由筛管向茎、根等部位运输,被这几部分利用。

再如,讲解“动物的新陈代谢”时,要使学生明白:高等动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消化、呼吸、排泄等各种生理活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人体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再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部分,供各部分营养,营养物质在身体各部分转化时所必需的氧气,又是由呼吸系统自外界摄取的,而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等,又通过循环、泌尿、呼吸系统的共同作用排出体外,这几大系统的功能主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得到互相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

明确生物体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的渗透,可通过“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教学说明。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生物离不开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由环境所提供,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水及矿质养料主要都来自周围环境;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如阳光、温度、水分等的限制,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明显受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也必然会形成适应一定环境的特性和结构,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它们的叶特化成刺,这样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的茎含有叶绿体并且很肥大,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大量的水分,这是仙人掌对沙漠缺水环境的适应。

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例如,柳杉等植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从而能够净化空气;又如,人类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原的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森林面积锐减、草场急剧退化等。此外,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也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共生、竞争、捕食等,这些关系的说明,可通过“生态系统”等知识的讲解进行。总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③使学生形成变化发展的观点 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学习生物学,就应该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和研究生物和生物界。

就生物个体而言,以动物为例,无论是单细胞动物,还是多细胞动物,都有一个产生、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始终在进行自我更新,一旦生命结束了,这种更新也就停止了。

就生物界而言,则存在着从生命起源到生物进化的发展过程,其总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观点可结合“细胞增殖”、“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进化”等章节教材的教学进行渗透。

例如,细胞分化就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只有经过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具有复杂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新个体。

再如,动物的消化方式,也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只有细胞内消化,随后出现的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则兼有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两种方式,而最晚出现的高等多细胞动物如人则具有最为进化的消化方式,即完全的细胞外消化。可见,动物越低等,其消化方式越原始,所能消化的食物的种类越单一,数量越少,反之,动物越高等,其消化方式越进化,所能消化的食物的种类越复杂、数量越多。

④使学生建立起对立统一的观点 自然界的现象都包含有内在的矛盾,矛盾的对立面既斗争又统一,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生物体的个体发育和生物界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就生物个体而言,从新个体产生到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中,无不充满着对立的矛盾和斗争,如生物的新陈代谢,它所包含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构成生物体中的最基本的矛盾。生物通过同化作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又通过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并释放能量,这两方面作用的交替发生,不断实现生物体的自我更新。没有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就没有物质基础。反之,没有异化作用,则同化作用就缺少必需的中间产物和能量,正是在这种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之中,生物体才能正常地生长和发育。这在“绪论”、“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章节教学内容中可充分说明。

就生物界而言,生物的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在生物的进化过程当中,无不充满着矛盾,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推动着生物界的发展,例如,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等。(2)注意教育方法

①忌生硬说教 必须使科学世界观教育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切不可使两者分离,否则就成了生硬的“穿靴戴帽”,学生不但受不到教育,反而会反感教师的说教,时间久了,还会失去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②忌阐述错误观点 要防止错误观点对学生的影响,例如在讲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必须明确所有生物的各种性状的遗传和变异,均是由生物本身具有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所决定的,而非超自然的作用所为。再如,在讲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就必须明确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非生物自身目的的实现。当然,在防止错误观点对学生的影响的同时,还要防止轻易否定那些目前尚未研究清楚而实际存在的真理。例如,过去普遍认为鸟类的祖先是始祖鸟,如果我们坚持过去的观点,由此否定鸟类还有别的祖先,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近年发掘的“孔子鸟”,其生存年代要比始祖鸟久远。

③忌时断时续 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它应该贯穿在学科教学的始终。如果科学世界观教育在教学中缺乏连贯性,而是时断时续,在该教育的地方没有及时进行教育,这样的话,生物学科教学就起不到它应该起的教育作用,学生也受不到应有的教育。

9.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世界观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物理学中各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形成的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在物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充分地体现了科学家们的人文精神,所以应时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展示给受教育者即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美化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现和方法论。(1)物理学中蕴涵社会科学内容 中学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作风和态度的熏陶。在物理教学中始终体现求实、求真、求新精神。通过学习,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建立健全的人格,树立崇高的社会风尚,使学生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善于并敢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成为“健康”的社会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起来。通过个性化的发展,在求真求实的求知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2)物理学中形成科学世界观 现代教育论由注重知识结果正在向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转化。物理学发展的各个历程中好多规律的得出,都证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物理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深化,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从而导致人们在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上都有了重大改变。

如哥白尼日心说的得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问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相对论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描绘出了宇宙演化的前景。又如按经典物理学理论,要认识物质必先认识物质的分子结构,而认识分子结构又要揭开原子世界的奥秘,即任何复杂、整体的事物结构都可以还原为简单、单一的结构系统,可以由研究简单结构系统来分析整体。这恰好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体现。

从某一方面说,教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既然如此,那就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提倡教学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等方面加以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也是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交往的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尊重他人成果的态度,获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敢于向困难挑战,并最终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3)物理教学中形成哲学思想

①在教学中加强认识论的渗透 学科学的最终目的是用科学,但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学习原子能时,了解了核技术在医疗、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时也要知道核污染,了解核危害,甚至它可以毁灭整个地球,让学生推测危害的严重后果。学习了电磁学后,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电磁污染的种类、程度以及如何防治等等。学习完声学知识后,让学生了解身边噪声污染情况。使学生对自然、社会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且加强了社会责任感。

②开发物理教学中美育潜能 1542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在哺养人的天赋和才智的多种多样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这一句话充分反映出他是多么欣赏科学中所蕴涵的美啊。

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统一性美学角度出发,将经典力学进行了完美的统一,在伽利略动力学的基础上总结出第一、二定律。在开普勒天文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用最简单的m、r和f之间的关系就反映了宇宙间力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量子物理学家薛定愕使量子理论与经典振动力学达到了最高境界统一美。不尽如此,物理学的现象之美、结构之美更是不胜枚举。当人们看见缤纷的彩虹、飘渺的海市蜃楼时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总之我们要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加深加强对学生的美学熏陶,净化美化他们的心灵。

③挖掘物理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介绍电场、磁场及电磁场的概念时,在了解电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讲到固体吸收足够的热量融化为液体,液体吸收足够的热量升华为气体的三态变化时,引导学生体会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外因(吸热)是条件,内因(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是根本,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时其中也蕴涵着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对摩擦生热,钻木取火的科学解释更确切地反映了这一哲学思想的内涵。

又如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等等,都是“对立统一”这一哲学观点的有力证据,再如谈到物理学中理想模型的建立:“质点”、“理想气体”、“轻绳”、“理想变压器”等特别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处理问题时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经过这样的启迪与开发,使学生们的唯物主义思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提高。

④利用物理教学加强道德修养 利用法拉第用十年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居里夫人从几十吨的沥青中提取出几克镭从而发现新元素镭的事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我国“两弹”爆炸,卫星上天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邓稼先、王凎昌等为“两弹一星”而隐姓埋名的工作中激发学生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使学生从小立志,树立远大目标,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掌握本领,获得能力,长大后报效祖国。

总之,物理学既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同时它也富含优秀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要不断开发,这样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既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又受到了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逐渐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故事

1.蒙古族天文数学家明安图

明安图,蒙古族人,属清初蒙古正白旗(今内蒙锡林郭勒盟南),生卒年不详。按有关资料排比其卒年当在1763~1766年间,暂定1765年。青年时代被选拔为官学生送钦天监学习天文历算,1712年曾随康熙皇帝去承德答问天算问题,次年卒业,供职钦天监,历任五官正和钦天监监正,前后共四五十年。其间他参加了《历象考成》前后编和《仪象考成》的集体编撰,平时则负责编算各年时宪书,预告日月食。乾隆年间曾二次去新疆测绘地图,以测太阳午正高弧定地理纬度,以月食观测定东西偏度,即经度,同时配以三角测量,在测量基础上编绘《皇舆全图》新疆部分。数学方面著有《割圆密率捷法》,其中证明了传教士杜德美传入的3个无穷级数,又在证明过程中得到另外6个无穷级数展开式,此书由他的儿子最后续成,颇有影响。

他的科学成就表现在三方面,即天文历算、地图测绘和割圆密率。在这三方面,他的工作差不多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即先是以普通人员参加工作,进而在工作中逐渐表露其才华,弄懂传教士秘而不传的方法,最后有所发展。天文历算方面,《历象考成》编成后,其中的日躔月离表,除二位传教士徐懋德、戴进贤以外,只有明安图一人能够使用,于是由他们三人主持编写后编,抛弃了本轮均轮体系,改用地心椭圆面积定律。可见,明安图是前后编之间的纽带。新疆测绘先是由传教士蒋友仁、高慎思等人主持,后来,明安图参与其事,最后成了领导人,而测量队里的传教士傅作霖和高慎思已在他领导之下。割圆密率的研究也是从传入的几个公式入手做的。总之,他作为一个蒙古族天文数学家,在清初传教士控制中国钦天监的时期中,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才能当上钦天监监正,主持一些重要工作,打破了传教士的垄断,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2.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李善兰

李善兰,晚清浙江海宁县人。10岁时自学《九章算术》无师授而通其义,从此遂喜爱算学。15岁时读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前6卷,深为未译全书而遗憾,后结识江浙数学家多人,共同研讨,屡有著述,成为当时有名的数学家。1852年至上海,与传教士伟烈亚力、艾约瑟等人合作,翻译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多种,涉及数学、天文、力学、植物等学科。1860年之后,重新转入研究和著书阶段。1862~1867年入曾国藩门下,为出版著作集《则古昔斋算学》而奔走。1868年后入京,充当同文馆中天文算学馆总教习,从事教育,直至晚年,卒于北京。

李善兰一生在数学上的贡献最大,他的《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三书是其名作,他提出求自然对数的方法、级数回求的“李善兰恒等式”和素数论,开创了我国高等数学的研究领域。他同传教士合译了《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使微积分学在我国第一次得到传播,他创立的许多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沿用至今。

在天文学方面,他同伟烈亚力合译的《谈天》一书是我国古典天文学体系向近代天文学转化的关键,由于《谈天》的出版,近代天文学的系统知识在我国广泛传播(见本编第九章)。此外,他对椭圆轨道的解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天体力学在我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自从明安图等人在《历象考成后编》中采用了椭圆面积定律以后,计算日、月、行星位置都要用到开普勒方程,在面积和近点角之间互相推求,数学家徐有壬写了一本《椭圆正术》,简单扼要,且便于对数运算,李善兰为其作了图解证明,即《椭圆正术解》。后来,他又写了《椭圆新术》和《椭圆拾遗》二书,提出用无穷级数的方法求解开普勒方程,即用级数展开式求解,这在近代天体力学、轨道计算中是常用的数学方法。这一方法虽比欧洲学者为晚,但毕竟是独立研究的成果。(薄树人:清代对开普勒方程的研究,《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三集,1984年)此外,李善兰还用几何学方法解释《麟德历》的计算步骤,为探讨中国历法的天文学意义开辟了道路。在恒星子午观测定纬度的方法中,他也是以几何学方法来说明代数运算的含义,是以解析几何用于天文学的范例。

在力学和植物学方面,他同传教士合译的《重学》20卷和《植物学》8卷都是在我国首次传播这些学科的系统知识,创立了许多译名,实为科学名词的最初建立。

李善兰既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更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