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7:42:22

点击下载

作者:李清娥,李富田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试读:

前言

再版教材的宗旨还是以读者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准确性,突出了原理的应用性、内容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部分章节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稍做了修改调整。为了帮助教师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启发学生思维,每一章都安排了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新的阅读与思考,既加强了对本章核心理论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读者的研究视野。

再版教材适合各个高等学校,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共同基础理论课教学之用,也适合继续教育和自学使用,同时还是各级各类经济与管理干部提高理论修养的参考读本。

再版教材在修订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这些智慧结晶使我们深受启发。在此,我们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加本教材第一版编写的老师为西南科技大学李清娥(西南科技大学)、李富田(西南科技大学),何秀玲(西安财经学院)、赵维恭(宝鸡文理学院)、李晖(西南科技大学)、那晓红(河海大学)、罗林(西南科技大学)、解丽娜(西南科技大学)。

参加本教材再版的仍然是原编写团队,但主要修订工作由李清娥和李晖两位同志完成。

由于编写者水平的限制,书中不正确或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教材获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建设基金资助,在此谨表感谢!编者2015年1月前言

编写这本《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的基本原则,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所以,本教材在理论体系的安排、主线的设置等方面都尊重《资本论》原著。

本教材编写的宗旨是以读者为中心,特别注重基本原理的准确性和应用性、内容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如在编写风格上,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同时非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每一章都安排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丰富的阅读与思考,既加强了读者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读者的研究视野,突出了对基本理论的应用。

本教材适合各个高等学校,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共同基础理论课教学之用,也适合各级经济与管理类干部和继续教育以及自学之用。

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的书籍、报刊等资料,这些智慧结晶使我们深受启发。在此,我们谨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由西南科技大学李清娥教授、李富田教授担任主编,何秀玲副教授(西安财经学院)、赵维恭副教授(宝鸡文理学院)、李晖副教授(西南科技大学)为副主编。导论由李清娥编写,第一章由赵维恭编写,第二章由李富田编写,第三、四章由罗林(西南科技大学)编写,第五章由何秀玲编写,第六章由李晖编写,第七、八章由解丽娜(西南科技大学)编写,第九章由那晓红(河海大学)编写。全书由李清娥统稿并修改定稿。

由于编写者水平的限制,书中不正确或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9年7月导论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理论经济学科,是我国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经济”一词是指“经世济民”、“经邦济世”,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的意思,与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含义有所不同。而我国“经济”一词的现代用法则是在20世纪初引自日本。日本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学术著作,曾借用我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翻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

在西方,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邦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在其所著《经济论》中,他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oikonomia”(经济)一词来概括。于是经济学最初便成为了研究家庭或奴隶主庄园的管理和规划的学说。“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年)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目的在于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学已经超出自然经济的范围,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管理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可见,“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国家或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但由于那时政治经济学还只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个别经济现象,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真正的经济科学。

政治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以后,那时的政治经济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1772—1783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升级,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1825年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面对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更加需要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学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科学成分,致力于抹杀阶级利益的对立,用各种各样的辩护理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政治经济学不去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描述从经济表面现象所见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赋以学究气味,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它宣布为永恒的真理,庸俗政治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1844年恩格斯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分别于1859年和186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一卷,而后者的副标题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宣布“庸俗经济学的丧钟已经响了”。这样,一方面“庸俗化”了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了“边际革命”,进而向“数理化”、“计量化”、“均衡化”、“边际化”等转变,更加重视对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不再侧重于对国家政策的分析。

19世纪上半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们不了解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维护小私有制的立场来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方面做了最初的尝试。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尖锐和无情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分析上还不能摆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限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只能陷于空想。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是为了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捍卫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根源。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证明他所处时代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当时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最初出现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例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把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认为人口和财富的比例问题是关系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于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它们总是撇开财富的社会形式去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物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生产既支配着生产的对立规定上的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说:“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他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又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什么政治经济学要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呢?(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因而,要分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就要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入手。

所谓物质的生产,就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我们知道,人们要生存,就要吃饭、穿衣、住房,就需要各种生活用品。但是,要得到这些东西,就要进行生产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方面的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依赖于生产活动。因此,我们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过程三要素

人们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人的劳动,就是指劳动者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活动,或者可以说劳动力的支出,也可以说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这一要素是进行生产的主观条件。

劳动对象,就是指被劳动加工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东西,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矿石、石油等;另一类是已被人们加工过的东西,这一类也叫原材料,如织布厂用的棉纱、卷烟厂用的烟叶、化工厂用的催化剂等。

劳动资料,也叫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即除劳动对象以外的一切物质条件。它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河流、仓库等。在劳动资料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尺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从上述三要素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生产过程,都是人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生产资料,它是进行生产的客观条件。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个人进行的,而是以团体的形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的时候,不仅要与自然发生关系,而且相互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且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表现人们对自然的关系。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它都包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力,它表明人类改造自然已经达到的程度;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它表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交换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二)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构成了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即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因此,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首先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后才能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关系则表现为阶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就构成了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同它相适应,每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不可能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经常处于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中。而生产关系则相反,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即每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起来,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之前,也是不会出现的。生产力向前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这个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指出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固然有着决定作用,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只能消极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时候,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的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二是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时候,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就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这时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这种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陈旧的、起阻碍作用的生产关系不能过分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它或迟或早要被能适合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的生产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能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一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过程。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

所谓生产,是指以一定关系(一定的劳动方式、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结合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人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这一生产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在分工协作基础上互相交换其活动与能力的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各部门、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协作关系以及人们对生产进行组织管理方面的关系。

首先,生产决定分配。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的结构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它体现人们对产品的所有权关系。一是被分配的产品只是生产的成果,因而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二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式。

其次,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前者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后者则是连接生产、分配、消费的中间环节。没有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交换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交换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生产的增长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最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性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的目的不同,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的消费资料所有制、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就不同。反过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消费不仅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而且还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成为生产发展的动力;还不断生产出生产的主观因素——劳动力。所以,生产关系和消费关系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一定的消费关系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的体现。

综上所述,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的有机整体。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这一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解释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就必须研究考察生产关系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些具体的形式,才能揭示其本质。

当今世界的经济学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西方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更为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两大体系对经济体的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本质层次和制度层次的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则偏重于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及对微观与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两大理论体系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能简单地以一个代替另一个,也不能将两者合二为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研究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现有的政治经济学大都是以特定社会为研究对象,区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应该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一)经济规律及其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之间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客观规律。它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例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时高时低,商品供应时多时少;商品生产者有的发财,有的赔本,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这些经济现象后面,有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在起作用,这种必然联系就是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也和其他规律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具有如下特点:首先,经济规律的存在具有历史性。它们只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化。其次,经济规律作用的实施必须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由于人们认识、利用经济规律的能力有限,从而使经济规律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二)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共有经济规律。它是指在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规律。

二是部分共有经济规律。它是指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三是特有经济规律。它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或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某些发展阶段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

正因为经济规律有这样几种不同的类型,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而彼此区别开来,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着。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不同。所以,我们不能把一切历史时代的生产关系都看成一样的,不加以区别地进行研究,我们应该根据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揭示出各种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出各个社会共有的最普遍的规律。(三)经济规律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经济规律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也就是说,经济规律虽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人们不能任意消灭规律或创造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规律,利用规律来为社会谋福利,这是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一旦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成为客观规律的主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为人们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方法。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经济规律就是由政治经济学正确地揭示出来的经济规律。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作为研究现实社会经济的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无法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而要寻求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哲学思维方法,一种是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哲学分析方法。(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个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科学发现。这一发现使人们科学地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借助于道德、良心等社会意识来说明社会的变化,而是从客观的生产力水平出发,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注重从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内在联系中,阐明生产关系变化的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注重对经济权利、经济制度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这种具有历史纵深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视为一般和永恒范畴的历史唯心主义方法论截然不同。(二)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范畴,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与肯定等规律的方法论的总称。其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尤其强调下列方法:

1.科学抽象法

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就必须经过科学的抽象过程。政治经济学尤其如此。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里所说的“抽象力”,指的就是人们运用头脑对所研究对象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它要求抓住事物的内在同质性,舍弃非本质差异;抓住现象中反复出现的普遍形式或一般形式,舍弃偶然因素。

2.矛盾分析法

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从研究和揭示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入手。马克思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正是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入手,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并由此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历史趋势。

3.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分析方法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过程也应从哪里开始。但历史经常出现跳跃或曲折,这就必须运用逻辑的方法。它可以摆脱直观的历史形式和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来进行逻辑推理。但是,逻辑推理又不能是脱离历史过程的纯粹抽象推理。它必须结合历史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通过思维推理,以概括的理论形式,从简单概念到复杂概念,重现历史的真实。所以,这种逻辑的研究方法与历史的研究方法是有机统一和一致的。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质与量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如此。要充分揭示人类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关系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客观描述其表现形式和各种变量之间的关联,就必须同时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把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还需要运用综合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含假设方法)以及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等分析方法。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五、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一)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

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就是建立在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坚实基础上的。过去,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运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创立了有高度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迁,面临革命和建设的双重任务,我们更要继续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捍卫它的科学性,任何“左”的或右的经济思潮,均会使理论脱离和背弃当代经济实践,都将严重损害它的科学性,使之失去原有的活力和价值。应当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只唯实。(二)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它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并为一定的阶级服务。这种阶级性是由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利益必然表现为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差别。政治经济学揭示生产关系的本质矛盾和运动规律,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切身利益。所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他们为自己的阶级创立的经济理论,是该阶级的经济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资产阶级意志、愿望和要求,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理论体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代表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为阶级性服务。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完全一致。由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这种特殊性,在阶级社会里从来不存在超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性。因为科学总是发展中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巧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100多年前他们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那时的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局部调整和变化,列宁正是基于这种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开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揭示其新的规律。如以公司制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现代银行制度、政府干预经济、科技创新机制等都成为了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机制。这些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出乎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料。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必须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六、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学习政治经济学,可以掌握和自觉运用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经济规律支配着各种经济现象和各个经济过程的发展。同其他规律一样,经济规律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违背它,也不能随意改造它;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但是如果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经济规律,就可以使人们少走弯路。(二)学习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科技革命浪潮,9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由此使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资本主义原有的各种矛盾有了不同程度的缓和。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现成结论,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科学体系加以分析和说明。(三)学习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现实社会主义的需要

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当年预测的社会主义在实现条件和基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都不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不能照搬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是要结合现实,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问题。(四)学习政治经济学是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如果抽去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规定,对现实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市场经济理论。尤其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如此。阅读与思考经济史上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身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是无国界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立场上,代表特定的阶级或阶层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价值判断。这是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直接涉及社会各阶级的切身利益,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必然具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因此,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上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先后创立了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经济理论,这样就产生了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年)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

斯密于1776年完成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通称《国富论》)一书,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促进或妨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财富的生产。它的中心思想是基于人性论和自利心的自由放任思想,也就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斯密认为经济自由是“自然秩序”即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最符合人们利己的本性,让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就能够最好地实现社会的利益。所以,他强烈反对重商主义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充分实现经济自由,即实现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这实际上反映了处在工业革命初期的产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即清除一切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残余和重商主义政策,从而完全确立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因此,《国富论》的出版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和赞扬,不少议员在国会辩论时引用《国富论》的观点作为依据,甚至连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密的学生。

李嘉图于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贯穿着古典学派的基于利己心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李嘉图声称,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是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致的,“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促使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地一起”。因此,他认为只有实现经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并且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他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但是他是站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为资本家攫取利润进行辩解的。在他看来,资本家在发展生产时固然追求个人利益即追逐利润,但是获取利润是为了积累,积累资本是为了发展生产,而生产发展则会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在他的心目中,资本家的个人利益同生产发展、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是合理的、永恒的关系。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即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建立起来的。当时正处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进行斗争的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斗争还不十分尖锐。这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他们的理论观点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它毕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治经济学,其理论体系一开始就孕育着庸俗的因素和阶级的局限性。

2.西尼耳: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也日益尖锐起来,并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便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代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庸俗政治经济学最早的代表有法国的萨伊、巴斯夏,英国的西尼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

西尼耳(1790—1864年)是19世纪中叶最露骨地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家。他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节欲论”。按照他的说法,“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的安乐和休息所做的牺牲,而资本则是资本家对消费的“牺牲”。他说:“资本家在获得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时,要牺牲个人的消费,更确切地说,要牺牲这种消费所给予他的享乐和满足。因此,资本是一项财富,是用于财富的生产或财富分配中人类作出努力的结果。”在西尼耳看来,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和资本家的共同“牺牲”所创造的,因此商品的价值也就应当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在他看来,“工资的定义是劳动的报酬”;同样的,“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他写道:“节欲既表示放弃把资本用在非生产性消费的行为,又表示一个人宁愿把他的劳动用于生产未来成果而不用于目前成果的行为。凡是这样做的人就是资本家,而对于他的行为的报酬,就是利润。”西尼耳对资本家的“节欲”颂扬备至,似乎社会的进步就是由于资本家这种“自我节制”行为造成的,从而完全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性质。

早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观点在不同程度上被后来的西方经济学所吸收,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新的理论体系。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形成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则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辩护的。

3.马尔萨斯: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利益的代表

马尔萨斯(1766—1834年)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的代表。他的理论是站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无产阶级,当土地贵族阶级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分歧时,他又站在土地贵族立场上反对资产阶级。

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了《人口原理》一书,其主要观点是生活资料的增长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因而把资本主义人口的过剩、资本主义的失业归之于自然规律,当成一种永恒的现象。他的理论也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之间曾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工业资产阶级被不断增加资本积累的愿望所驱策,对土地贵族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工业资产阶级认为,限制从国外输入谷物的立法意味着土地贵族取得高额地租,也意味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工资增长,利润降低,导致资本积累减少;而土地贵族的地租收入大部分被用于消费,只有少部分节约下来转化为资本。因此,这个社会的“纯收入”最好是不落入“浪费的”土地贵族阶级的手中,而流入“节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手里。站在土地贵族阶级立场的马尔萨斯极力为地租辩解。他认为,地租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高额地租意味着国家富足、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低额地租标志着相反的情况。针对当时工业资产阶级对废除《谷物法》的要求,马尔萨斯极力为谷物法辩护。他认为,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应该使粮食自给自足,因此他反对废除《谷物法》。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马尔萨斯作为当时英国土地贵族阶级代表的本质,他写道:“只是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同土地所有权的利益、同贵族的利益一致时,马尔萨斯才拥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凡是土地贵族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分歧并且互相敌对时,马尔萨斯就站在贵族一边,反对资产阶级。”

4.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初,它是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在产业革命以后,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急剧加速了小资产阶级两极分化的过程,出现了具有完整体系的小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的西斯蒙第和法国的蒲鲁东等人。

蒲鲁东(1809—1865年)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既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共产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不符合公平的原则,前者是强者剥削弱者,后者是弱者剥削强者;前者有压迫性和反社会性,后者则反对独立性和相称性;前者通过专制主义侵犯自由意志,后者则压制智力和感情上的自发性、行动和思想的自由性。他幻想把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综合起来,建立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在那个社会里,每个人制造出各自的产品,可以用来供自己消费,也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以另一种产品的形式补偿自己劳动产品的十足价值。蒲鲁东的目的,是要把社会一切成员都变成小资产者和小农。他厌恶工业革命,反对现代工业,希望返回到手工劳动的生产中去,他认为即使丧失999‰的生产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能使永恒公平实现就行了。

小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中间等级,决定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特点:一方面它批评与小资产者利益发生冲突的资本主义现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弊病,对资本主义剥削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它又维护私有制。他们把小生产理想化,企图按照小生产的规范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5.马克思: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这时,资本主义已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作为思想武器,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马克思(1818—1883年)和恩格斯(1820—1895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刻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提示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性。它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资料来源: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经济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②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其性质。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应该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哲学方法,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矛盾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4)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包括实践性、阶级性、发展性等。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的。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萌芽。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便于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简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章通过对商品与货币的分析,阐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及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认识商品二因素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阐明货币的产生、本质及职能;进一步对价值规律进行分析,为政治经济学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商品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通过对商品的剖析,可以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奠定基础。一、商品与商品经济(一)商品与商品生产

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一般的东西。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因此,这种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商品买卖就是商品交换。(二)商品经济

所谓商品经济,就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经济现象,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在集体劳动中通过狩猎和采集来获取产品。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能获取的产品非常稀少,只能采取平均分配的形式来维持生存。人们的全部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生存的最低需要之外,没有什么剩余,也就不可能进行商品交换,完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少量剩余,出现了部落之间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偶然进行的,只是商品交换的萌芽形式。

在人类社会实现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交换成为比较经常的现象,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即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以集体劳动为主的氏族公社逐渐地被一家一户的个体劳动所代替,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也逐渐由个体劳动者所占有和支配,原始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也逐渐转变成个体家庭私有制。在这个基础上,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出现之后,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的存在。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产品必然归生产者自己支配。这些生产者都具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这个决定性的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它必然体现着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即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一般的东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关于商品的概念,主要应掌握两个要点: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自然界原有的空气、阳光、水等不是商品;第二,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用来交换的,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说成是商品,如农民自家院子里种的用于自己食用的蔬菜、裁缝缝制的用于自己穿着的衣服、馈赠品等就不是商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