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谜:青少年看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0:40:12

点击下载

作者:马云飞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帝王之谜:青少年看世界

帝王之谜:青少年看世界试读:

前言

“广阔苍茫的山川大地,浩瀚壮阔的幽深海洋,茫茫无际的宇宙星空,这些蕴藏了多少神奇与奥秘?”当孩子用憧憬的目光期望得到你的回答时,大人似乎无法将答案告诉他们。《青少年看世界·探秘系列》丛书以最全面的知识、最准确的解读,让孩子得到心目中最想要的答案,并将孩子引领进一个神奇瑰丽的科学世界中;也让孩子在阅读中慢慢了解科学的魅力,爱上科学的神奇。

在人类历经的数千年里,不论是神奇的生命、诡秘的自然,还是浩瀚的科学海洋,它们都以一种神奇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昨天的种种疑问已被今日先进的科学技术解读。而新的神秘和未知事物又层出不穷,它们静静地守候着那些将要到来的探索者。或许我们对某些未来还一无所知,但是请相信如今的孩子,他们将会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一一解答。

当你打开《青少年看世界·探秘系列》丛书时,你会感觉到这套科普图书真正满足了你“读图时代”、“知识时代”的需求。该书以青少年阅读兴趣为出发点,丰富的图片与知识的巧妙融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方便了青少年的阅读和理解。知识的融会贯通方便了孩子们全方位地摄取信息,从远古到现代、从人类的起源到发展、从历史的进步到生动的自然世界,都会让孩子们领略科学世界的神奇。在注重内容的前提下,我们也详细地描绘了各个知识点,让孩子能够充分地了解科普知识,我们坚信,《青少年看世界·探秘系列》丛书必将是一套家长首选、孩子喜爱的科普丛书。编者第一章中国帝王之谜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秦始皇像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即嬴政。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他首次实现了中国的统一,是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13岁继承了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秦始皇创立了皇帝的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了万里长城,为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赞誉为“千古一帝”。

虽然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有很大意义,但是他也犯了很大的错误——“焚书坑儒”。他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焚书坑儒”,数以百计的儒生被坑杀活埋。但是,很多人对此事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秦始皇坑儒的地点不明。为什么史书从没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就这样,秦始皇一手制造的千古冤案,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谜团。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儒生的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当政治上加强控制举措后,秦始皇便开始了对人们思想上的钳制。因为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的影响,秦初的儒生们还保留着敢于直言、相互争鸣的学术传统。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着酒宴要求群臣参加,文武官员全都出席了,有70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中国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宴会进行中,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众儒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丞相(是古代中国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王绾、博士淳于越等人主张实行分封,博士周青臣举酒颂扬秦始皇的功德:“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秦始皇听后喜形于色。淳于越听周青臣说分封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不好,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好,心里十分不舒服。他赶快往前走几步,急急忙忙地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商周两代的国王传了1000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像众星拱月那样护卫着中央,那个制度本来就好得很。如今陛下统一了中原,子弟却毫无地位和实权。将来万一出个像当年齐国田常那样谋篡王位的乱臣贼子,又有谁能挽救得了那种局面呢?我听老一辈人说过:事情不照老规矩办而想要长久,根本就不可能。现在周青臣又当面奉承陛下,加重陛下的过错,我看他不是忠臣。陛下还是应当重新考虑关于分封子弟的事情才好!”秦始皇东巡

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听了心里有些厌烦。而丞相李斯等认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他还是主张实行郡县制,并指责淳于越等人“不师今而学古”, “道古以害今”,这一点对秦始皇触动很大。最后,秦始皇赞同李斯的观点,并采纳了李斯“焚书”的建议,下令:除秦纪(秦国史书)、医药、卜筮、农书外,凡列国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经典、诸子著作和其他典籍,一律限期缴官销毁。同时,禁止谈论《诗》、《书》和“以古非今”,违者处以黥刑乃至死罪。焚书之后,百姓如果想学法令,可拜官吏为师。

当时焚书的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植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的30天之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焚毁。以后还有偷偷谈论古书内容的,处死刑;借古时候的道理攻击当前政治的,全家都要处死;官吏知情不告发的,判处同样的罪;命令到达后30天不烧毁书籍的,在脸上刺字后罚去做4年修筑长城的苦工;凡有愿意学习法令的人,只许跟官吏去学,不许偷偷地照着以前的古书去学。

这样,从都城咸阳到边远的乡村,四处都是焚书的烈焰,大批文化古籍在无情的烈火中全都化为灰烬,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灭绝性的大浩劫就这样开始了。焚书的恶果不仅使许多先秦重要典籍遭到破坏,同时也给春秋战国以来活跃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以致命的打击,堵塞了秦代学术自由探讨之路,阻碍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文化融合的进程。

焚书之事刚过,又开始了“坑儒”的风波。“坑儒”的直接起因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讽议秦始皇,继而逃走。

战国以来,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之说盛行,一切方术都用阴阳五行来推演。在燕、齐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讲神仙方术的方士(尊崇神仙思想而推奉方术之士),他们宣称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的宫阙用金银筑成,住着很多长寿的神仙,山上生长着长生不老的妙药。秦始皇称帝后,为求长生不老,迷恋仙道,不惜重金,先后派徐福、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前去寻求仙药。由于多方未果,引起秦始皇的不满,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乖戾、暴躁,喜怒无常。

侯生与卢生当时都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由于他们长期求仙人和仙药终不可得,他们内心也惴惴不安。按照秦国的法律,求药不应验就会被处死。他们从博士们的前车之鉴,感受到自身命运将会不济。他们从秦始皇的暴戾无常,感受到自己的末日也将到来。他们讥议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他们互相商量:像这样以靠刑罚和杀戮而建立威势并且贪婪权势的人,不能为他求仙药。于是,侯生、卢生悄悄地带着从秦始皇那里领来的钱财,相约逃走了。秦始皇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震怒,他认为自己对卢生等人的赏赐丰厚,而侯生、卢生竟然用这样恶毒的话来诽谤自己,还居然逃走了,于是他决定要狠狠地惩治他们。于是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叫御史大夫去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被抓去审问的人,因为受不了残酷的刑罚,为了给自己开脱,就一个一个的牵出其他人,攀来攀去,一下子查出来有460多个方士和儒生犯有嫌疑。秦始皇一怒之下,也不详细审问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把他们全都给活埋了。其实460多人当中,真正反对秦始皇的只有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含冤死去的。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觉得这样做太残暴了,就对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尚未安定,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秦始皇对自己的残暴不仅没有一点点醒悟,相反还将扶苏贬到上郡。秦始皇雕像秦始皇铜像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从史书的记载上来看,事实比较清晰。但有人认为,这件事情的经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秦始皇究竟坑的是哪些人?

章太炎、顾颉刚等大师指出,“焚书”确是事实,但是“坑儒”是没有发生过的。秦始皇发怒是冲着方士的,按情理来说当时埋葬的460多人是方术之士而并非“诵法孔子”的儒生,至少可以说在这400多人中,儒生很少。《盐铁论》说:“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术,于是趣咸阳者以千数。”这些坑杀者中没有方士,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秦始皇时期,儒生在社会上的地位比战国时期更有所提高,埋葬了这些方士之后,对儒生的社会政治地位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之后秦始皇东巡,齐鲁地区的70位儒生被任命为博士,跟着他到泰山举行封禅(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到了汉代,儒家学派的人对这件事也不十分介意,很少有人再谈起。到了西汉中期时,当人们谈到这件事时,也仅是说“坑杀术士”,没有人说是坑杀了儒生。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

首次将这件事说成“坑儒”的是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的桑弘羊(桑弘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然而这时离此事件的发生远达100多年,说法的准确性是令人怀疑的。但这种讲法却为后代许多人继承,而且越传越烈。尽管如此,一些儒学大家对此还是比较谨慎,如韩愈、苏轼等人仍然称其为“坑杀学士”、“屠术士”。

大多数人认为坑儒是存在的,这400百多人中儒生占了大多数。而且从一些史料的记载来看,秦始皇的坑儒好像还不止一次。唐朝颜师古(唐初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的《汉书·儒林传》中和孔颖达(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的《尚书正义》中引录东汉著作家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中的话:秦始皇焚书以后,担心天下人不会按照他颁布的法令去做,遂召诸生,凡是到咸阳的一律拜为郎,前后有700人。不久密令冬天在骊山坑谷比较温暖处种瓜。等到瓜结果成熟以后,他就诏博士、诸生谈论这件事情。冬天种瓜,儒生们实在搞不清楚,各人谈各人的观点,乱哄哄的。于是秦始皇让大家前去察看,预先派人在这个地方设置了一个机关。诸生贤儒来到后,大家仍是互相论难不止,秦始皇命人触发机关,从上面将土往下填,不一会儿众儒生全部被压在下面,没多少时间就没有声息了。卫宏的记录,当然是根据传闻得来的,而且这件事情《史记》对此并没有记载。骊山温谷从此又叫坑儒谷,汉代又把这里叫愍儒乡,有学者考证,该谷在今临潼县西10千米的洪庆堡,洪庆堡过去又叫灭文堡。又据刘修明先生实地考察认为,坑儒谷当在今临潼西南250米处的一个狭长幽深的山谷里,其地“温泉水脉纵横,瓜果能不按季节而生”。山谷两边都是高坡峻岭,只要投下黄土石块,守住谷口,进去的人,别说是数百人,即便是数千人也同样逃不出来。

也有人认为秦汉时期的儒生兼事方术,方士也可能兼事儒术。侯生、卢生为秦始皇寻仙药,显然他们是术士,但他攻击秦始皇的那段话,口气与儒生一模一样。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秦始皇迷信方术,单纯的儒术根本就行不通,所以儒生兼习方术或弃儒专事方术应该是很有可能的。“焚书坑儒”对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也是从说纷纭。

有许多人认为“焚书坑儒”没有什么好的作用。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认为:“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林剑鸣等秦汉史专家指出秦始皇下令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损失,先秦许多重要文献古籍被付之一炬。秦始皇为追求长生,大施淫威,肆意杀人,充分表现了他的愚蠢和残暴。有人进一步认为:“焚书坑儒”乃是秦王朝由盛及衰并迅速滑向灭亡的转折点。“焚书坑儒”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但是秦始皇的方法、手段既残暴又愚蠢,效果是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所以应该彻底否定“焚书坑儒”。秦始皇雕塑

有人认为对“焚书坑儒”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走向评价的极端。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指出,“焚书坑儒”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学术的传授,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但是在当时统一与分裂激烈斗争的年代里,秦始皇用这种手段打击复活封建贵族政治的反动思想,又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其进步作用的,但我们并不应该毫无批判地讴歌秦始皇的这种措施。采取把书烧掉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毕竟对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秦始皇(前259—前210),即嬴政。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军事家。

也有部分人对“焚书坑儒”是持肯定的观点。著名学者何兹全就认为秦始皇的焚书,不能单纯地从“焚”的观点上来看。秦始皇焚书,是两种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当时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斗争的结果,是进步派和反动派政治斗争的结果。焚书是禁止“是古非今”反动思想的手段。为了禁止反动思想而焚掉古代的文献,手段是粗暴了些,但它却是有进步意义的。坑儒是焚书事件的延续,它的意义和焚书是一样的。有学者指出,秦始皇的政治方向在那一历史阶段是对的,只是在施行的方法上不够合理。李斯的“焚书”建议并未完全化为秦始皇的制书,并未完全付诸实行。“焚书坑儒”之后,秦代包括儒术在内的文化学术的师授并没有中断,《史记》的真实可信被逐步证实,也就从正面否定了“焚书坑儒”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文化学术的传授造成了极大损失的说法。至于“坑儒”事件,那是秦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一个典型表现。

从现在看来,秦始皇之所以“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是他的做法既过分又残暴。焚书毁灭了秦代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而“坑儒”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此以后,秦朝宫廷里真正有学问的人大大减少,而那些专会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奸贼如赵高(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之流,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秦朝确实从此开始走下坡路。秦始皇是一个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皇帝。汉武帝即位之谜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前156-前87),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战略家。刘彻是刘邦的重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他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前141-前87),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大破匈奴,并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他开拓出了汉朝最大的版图,他所创下的功业非常辉煌。汉武帝刘彻刘彻与祖母的对抗

事实上,汉武帝刘彻的权力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没有他聪明的母亲,刘彻成为皇帝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汉武帝刘彻的即位过程比较复杂,这与其非嫡长子、非皇后所生有很大关系,他的即位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他即位后,仍然面临着两股势力的打压,即其祖母和母亲。汉武大帝——刘彻雕像

刘彻即位时只有16岁,对如何治理天下也不是很在行。而刘彻具有天生叛逆的性格,这决定了他对时下的一些礼制很不满意,但他并没有很好的改革办法。碰巧,他认识了董仲舒(西汉一位儒学家)这个人,董仲舒的一番话让他决定推崇儒术。于是,他开始重用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这两个儒生,进行了一些礼制改革。这一切都被其祖母太皇太后窦太后看在眼里。窦太后一直崇尚黄老思想,这与刘彻正在推行的儒家思想相违背。窦太后十分生气,大骂刘彻:“臭小子,刚即位就想改天换地,翅膀硬了吧?”之后,窦太后开始粗暴地干预朝政,迫使汉武帝刘彻革去赵绾和王臧的官职,停止改革。

刘彻为此事非常生气,但是他敢怒而不敢言。刘彻深知,自己根本没有实力与祖母展开较量。而汉初吕后把持朝政的事实,让刘彻明白不能与祖母对抗。于是,刘彻反而更加尊敬窦太后,承认自己的错误,说自己年少无知。此后,有什么大事,刘彻都要向窦太后禀告。权力欲望极强的窦太后,这才对这个孙子越来越满意。一直到汉武帝刘彻即位的第六年,他都积极配合窦太后的决策,甘愿做一个执行者。

然而,就在窦太后刚刚驾崩后,刘彻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而且特别快。首先,他在朝堂上指出:“窦太后之死,是国之不幸,必须要厚葬,举行隆重的葬礼。”他要求窦太后的两个亲信重臣负责操持窦太后的葬礼,并说:“你们办事,我放心。”而这两位重臣也确实尽心竭力,将葬礼办得很好,朝廷上下都很满意。但此时,刘彻却突然说,葬礼办得不好,便革去了这两个重臣的官职。其他官员还没看出名堂,都暗自大夸皇帝:“吾皇真是孝顺,葬礼都办成这样了,他还是觉得不够。可见,这祖孙俩关系太好了。”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汉武帝刘彻又连续罢除了窦太后安排的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换上一班自己的人马。众官员这才明白,原来他们祖孙俩的关系实则很差。刘彻不仅欺骗了祖母窦太后,欺骗了所有官员,也包括自己的母亲。刘彻母亲王太后原本还想效仿其婆婆窦太后,把持或干预朝政。但此事之后,她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而且以祖母窦太后为核心的强大的外戚实力瓦解了,母亲王太后的外戚势力也被震慑了。自此,汉武帝刘彻真正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推恩令”的颁布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了使刘氏江山稳固,提出“非刘不王,无功勿侯”的权力方针,大量分封刘氏子孙。此举表面上虽能有效防止他姓抢夺刘氏江山,但实际上埋下了更大的隐患。据调查,汉初全国共有59郡,10个诸侯国共占有其中的42郡,在总量上超过中央直辖的郡,诸侯国拥有超过全国一半的土地;全国人口1300余万,诸侯王国即占了850多万。在这种情形下,强大的诸侯国完全不理中央的政策,稍小的诸侯国也联合起来与中央进行对抗,出现了权力过于分散的局面。而汉文帝(刘彻的祖父)时期的淮南王、济北王等诸侯还相继造反,汉景帝(刘彻的父亲)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更是给汉朝中央的统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刘彻自7岁被立为皇太子以后,就明显感觉到自己要比其他兄弟更受尊重,但是这种感觉慢慢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后来他才明白,自己真正的势力范围仅限于中央管辖的地区。等到他即位后,他越发感觉到这个皇帝当得很窝囊。当然,刚即位时,他连管辖中央地区的实权都没有。如何对付诸侯国,一直是刘彻最头疼的问题。这时,云游四方的饱学之士主父偃在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未受到礼遇后,来到长安,提出解决诸侯问题的“推恩令”。汉武帝刘彻浮雕

刘彻看了之后,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就要求主父偃进谏,拜为郎中令。并在此后一年中连续升迁4次。其实,刘彻对“推恩令”并不陌生。这个办法,早在汉文帝时期,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就曾经提出过,但执行中出了问题,结果只能不了了之。汉景帝时期,晁错(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提出了削藩策,削权意图过于明显,直接引发了“七国之乱”。因此,刘彻就一直想找一个更好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实际上,刘彻看到主父偃的“推恩令”之后,大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推恩令”是当年贾谊主张的改进版,可以掩人耳目,便于执行;二是找到了执行政策的最佳人选主父偃。“推恩令”到底是什么呢?字面含义是推行恩惠的号令,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恩惠。各诸侯国定下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王位的方式,使诸侯的其他子嗣受到冷落,而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也觉得这个事情不是很好推行。“推恩令”则是要求其他子嗣同样将被封侯,但受嫡长子的管辖,封地由嫡长子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分配。此举,使诸侯国的实权得到分化,不会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集权的地方力量。这就为日后削侯而不会引起叛乱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政策,稍微聪明点儿的诸侯还是能够发现问题的。而针对这个情况,主父偃则被派上了用场。当年云游各诸侯国之时,主父偃为了获得一官半职,做了不少功课,了解各诸侯国的一些内幕。于是,对于有抵抗或不执行“推恩令”的诸侯国来说,主父偃通过揭露诸侯王的隐私来解决问题。主父偃的招数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确实很管用。很快,燕、齐两个诸侯国被取消了,其他诸侯国也是人人自危。这样几番下来,汉武帝刘彻达到了削藩的目的,但主父偃成为了众矢之的。这时的刘彻表现出了极为冷酷的一面,丝毫不念及主父偃的功劳,顺应诸侯之意处死了主父偃。而各诸侯国也更加惧怕汉武帝刘彻,因为他所代表的中央权力空前集中。征讨匈奴

刘彻被称为武帝,与其崇尚武力有很大关系。刘彻在位54年,与匈奴征战时间长达40多年。而且他改变了自汉高祖刘邦以来的对待匈奴的和亲政策,由守转攻。对匈奴征讨的不断胜利,使刘彻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相对于诸侯之乱的内部问题,来自北方的匈奴之祸更令大汉王朝头疼。实际上,自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朝统治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都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外患。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率领十几万大军攻打匈奴,可是反而被匈奴在白登城围困了七日,后来通过贿赂手段方才得以逃脱。大汉王朝领教了匈奴的强大,此后,通过称臣、和亲等方式维持着双边关系,一直维持到汉武帝初期。匈奴

但汉武帝刘彻一直想对此做出改变。早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刘彻就派遣张骞(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出使西域,希望借这个机会能够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匈奴的生存空间,实现对匈奴的战略包围。第八年,他带领群臣共同讨论,设下了一场非常具有智慧性的马邑之战。但由于走漏了消息,这场战争并没有获得成功,却成为大汉王朝向匈奴正式宣战的标志。此后,汉武帝刘彻又亲自决策部署了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这三个对匈奴作战的重要战役。对于具体的用兵时间、出兵地点、兵力部署、攻击方向,刘彻全都要一一仔细询问。三大战役之后,匈奴远没有过去猖狂,漠南也再没有匈奴的王廷存在。匈奴躲在漠北苦寒之地不敢再对汉朝有非分之想。刘彻对匈奴发动的决战最终取得了圆满的胜利,所做的战略设想全部成功地实现了。当然,刘彻为了击败匈奴,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这也成为后世质疑汉武帝刘彻的最大原因。霸王乌江自刎之谜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也十分多,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后人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另外一种是以晚唐诗人杜牧为代表,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对他自刎乌江的决定做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评价。几千年来,这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直在不停地延伸着,那么项羽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项羽乌江自刎

根据最早的文献记录,项羽是因为没有脸面再见江东父老而自杀的。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了重围,来到乌江的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而且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这里。虞姬雕像

在这种说法中,虞姬之死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虞姬(? —前202),秦朝末年人,又称“虞美人”,一说名虞妙弋,现在的沭阳县颜集乡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据历史史料的记载,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她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按《史记》、《资治通鉴》载,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地。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越地域为会稽郡,以今苏州为郡治)的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江东子弟。虞姬是吴中虞氏的美女(估计也是当地贵族),因为思慕项羽的英名,于是就嫁给了项羽为妻,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虞姬经常会随着项羽出征。楚汉相争的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此时兵少粮尽,当他晚上听到四面楚歌的时候,不禁哀叹大势已去,面对虞姬,项羽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

就这样,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然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歌以后就挥剑自刎了,为的是断了项羽的后顾之忧,激发项羽奋战的斗志,希望他带领大军胜利突围,她死后被葬在了垓下。项羽(前232-前202 )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还有一种说法:人们认为项羽自杀是想结束战争,消除百姓因战乱带来的痛苦。据《史记》记载,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于是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想通过两个人的决斗比一比高下,不要再让天下百姓跟着受苦,说明项羽的确有可怜天下苍生的情怀。当项羽率领着残兵败将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时,想到渡江以后还要卷土重来,重新进行一次楚汉战争,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于是他选择牺牲自己的性命来结束连绵数年的残杀,还天下一个太平的世界。

但这种说法带有太多的猜测成分,也与项羽的好战残暴性格不符。项羽当年曾经坑杀20万秦兵,火烧阿房宫3个月,是一个非常暴虐的人,不大可能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杀身亡。他之所以要约刘邦单打独斗、一决胜负,很可能是出于一种计谋,因为以项羽的个人能力,打败刘邦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过刘邦也没有上当。当项羽失败逃至乌江时,他已经万念俱灰、狼狈不堪,心中不免总是在感慨,此情此景下重新唤起他可怜天下苍生的想法,当时他觉得自己的死能结束战争的念头也有可能,但这顶多是项羽走投无路又放不下脸面时的一种自我安慰,将它视为项羽自杀的主要原因却是不妥的。彭城之战

还有一种说法,人们认为项羽不是不想过江,而是根本没有机会过江。我国著名学者冯其庸在其文章《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详细论证了《史记》、《汉书》、《楚汉春秋》关于项羽之死的描述,指出《史记》中有关项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了《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有关项羽乌江自刎的事。反倒是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 “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他还通过《括地志》和《江表传》等篇章作了关于项羽乌江自刎的地理位置的考察,经过实地查勘考证,项羽确死于东城,即今天的安徽定远县,此地离乌江有120千米。至于《项羽本纪》中两处涉及乌江的记述,冯先生认为是司马迁记叙上的错误,并导致了以后的以讹传讹。项羽青铜雕塑

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学者计正山先生依据《史记》、《汉书》中的《灌婴传》,认为项羽并非在乌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远东城就被“搏杀而死”。垓下之围中,项羽仓皇失措,带领八百兵马突出重围,往江东方向逃跑。长江以南是项羽的势力范围,是他发迹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汉战争的后期,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等依然服从项羽,听从项羽的调遣,尤其是南楚临江王共氏,直到项羽死后仍然忠于项王,抗拒刘邦。如果项羽顺利渡江,他们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一次击败刘邦。所以项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渡过乌江,但是没想到逃至东城时却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乌江离东城还有120千米,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也不是自刎而死。西楚霸王项羽像

但这种说法同样充满了推测和猜想,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根据《太平寰宇记》等资料的记载,两汉时期的东城县,是江淮之间的一个辖境广阔的大县。从现在定远东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区,越过江淮分水岭,包括现在滁县西南境、肥东东境、全椒西南境,直到现在和县乌江的沿江一带,晋太康六年在设东城县界设置单独的乌江县。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曾经指出:“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晋太康元年属淮郡,其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也就是说,在楚汉战争时期,东城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行政区域,乌江是包括在东城县内的,因此司马迁所说的“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并不矛盾,而是为避免同义反复而使用的描写方法。

这样看来,项羽的确是死于乌江,司马迁所处的年代距离楚汉战争只有七十年左右,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而且他治学严谨,在项羽之死这样的大问题上应该不会妄自猜测。而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实在是一个性格悲剧。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缺乏忍辱负重的性格缺陷,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他的死虽然显得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却也让人扼腕叹息。王莽: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

公元前1年(哀帝元寿二年),25岁的哀帝(汉元帝庶孙,成帝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突然去世。此前他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亲丁皇后都已经去世了。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又成为最高的权威,她立即恢复王莽的大司马职务。

王莽复职第一件事是罢免董贤(字圣卿,西汉云阳人。董贤是西汉御史董恭之子,是一个美男子),并选立中山孝王九岁的儿子即位,是为汉平帝(汉族,原名刘箕子,汉元帝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王莽命令平帝的亲属一律不许进入京城,以杜绝新的外戚之患。接着,他把傅、丁两氏的外戚全部赶出了京城。王莽复出执政,得到了全社会的欢呼,臣民们觉得汉朝的振兴有望了。这一年,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实际总理国政。王莽(前45-23),字巨君,荆州江夏郡新市(今湖北京山)人。

公元2年(平帝元始二年),发生旱灾和蝗灾。王莽带头捐款一百万钱,捐地三十顷,还积极地救助穷人。230个贵族也跟随着他,捐出大批的粮食、土地,分给弱势群体。民众们开始捕蝗虫,按多少给钱。全国无灾地区凡是财产不满两万钱、受灾地区财产不满一万钱的贫民,都可免交租税。发生病害的地方,人们会腾出大房子来给病人医治。一家死六人以上给葬钱五千钱,四人以上给三千钱,两人以上给两千钱。

此外,王莽还废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设成安民县,迁移穷人去那里居住。穷人们沿途的饮食以及到达之后所需的田宅、器具、耕牛、种子等,都由官府供给或借贷。

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200个廉租房集中住宅区,供贫民们居住。王莽还努力解决教育难题,扩大太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一万人。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以求增长知识。《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一万间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上千人,每天讨论儒家的学问。

如果当时进行民意测验,王莽的支持率应当在99%左右。在所有高层的官员当中,支持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902人,这种概率几乎是100%。

公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汉王朝为王莽加封为九锡(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一个推举王莽代替刘氏当皇帝的运动开始兴起。为什么无能的刘氏后人永远坐江山,而这样的圣人却不能当皇帝呢?当时绝大多数臣民一致认定,只有王莽才能让奄奄一息的国家重新强壮起来。

公元5年12月,14岁的汉平帝去世。同月,人们在长安附近的一个井里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的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摄即代理之意,摄皇帝为代理国政),又有人称他为“假皇帝”。公元6年(王莽居摄元年)3月,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

王莽当了摄皇帝之后,一个最基层的官员——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向朝廷报告说,他梦见了“天公”。“天公”在梦中告诉这个亭长,“摄皇帝当为真”。为了表示灵验,“天公”还说,早晨醒来,将会看见亭中有一口新井。亭长早晨起来跑到亭中一看,原来的平地上果然出现了一口新的深井。王莽画像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给京师送来载有“天命”信息的奇石铜符。这些信息的内容,都是王莽应该即位称帝。

在诸多“神迹”面前,王莽却是百般推辞。形势演变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他越推辞,臣民就越急;他越展示出无私,臣民就越狂热。全国推举他做皇帝的势头已经汇成汹涌的大潮,“祥瑞”和“神迹”每天都大量出现。臣民们也每天都在议论和催促他,不容王莽后退。历史上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记载:王莽前往未央宫观看各地送来的奇石时,突然天风大作,烟雾弥漫。雾散之后,石头前面出现了帛图:“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

公元8年(王莽居摄三年)11月,一个叫哀章的人向朝廷进献了分别放在两个铜盒里的“天帝”和“赤帝”降下的“符命”, “符命”的内容是王莽该当皇帝。

到了这个时候,王莽终于顾不得王政君的劝阻,马上即位当了真皇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废掉刘婴的皇太子名号,封他为定安公,赐给他一块方圆百里的地方,还把汉朝的宗庙放在那里,西汉214年历史就此画上句号。

有研究者说,王莽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民选皇帝。王莽当皇帝之后,当时的学界领袖杨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献给王莽,说王莽“配五帝、冠三王”, “奉若天命”。

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祥瑞”不过是王莽自导自演的“劝进”丑剧罢了,越发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诸多东汉学者就说这是王莽命令地方官搞的阴谋。其实,就当时形势来看,这种行为更大的可能是各地臣民主动的。在这些官员中,有溜须拍马之徒,也有进献者获益的盘算,还有真心的期盼。不妨说,前者正是利用了弥漫全社会的真心期盼。这种期盼是哪里来的呢?是长期以来王莽的所作所为激发的社会心理。

这是王莽的作为和臣民期盼之间的互动。所以中国历史学家邓广铭说,王莽是顺应历史要求掌握政权并制定改革方案的。曹操建72座陵寝之谜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的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然还没有称帝,但权力与地位并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还要先从自己做起呢?据说,曹操一生都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一段日子,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据传,曹操早年曾经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他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于是一再要求“薄葬”。曹操雕像

为了防止别人以后来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曹操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的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为自己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传说,在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经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在哪里,这至今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的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千米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此年的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在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什么不去邺城而又重新回到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千米外。这里曾经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这里。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应该在这里。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晋武帝传位傻太子之谜

司马炎,字安世,西晋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史称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是,他却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了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英明的晋武帝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晋武帝司马炎

从史料看,司马炎虽然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感情上却像是一个柔弱女子,有妇人之仁。他一生共有26个儿子。不幸的是,这26个儿子当中虽然不乏聪慧之辈,但长子司马轨却不幸夭折,因此次子司马衷却成了事实上的长子,按中国的继承人法则,司马衷要被立为太子,而司马衷却是个白痴,不谙世事。司马衷的痴愚朝野皆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